社会学基本理论

时间:2019-05-14 16:02: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学基本理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学基本理论》。

第一篇:社会学基本理论

社会学基本理论

一、社会概述

1、含义---唯实派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一个集合,而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唯名派认为,社会是代表其具有共同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实名而非实体。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认为,社会的实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经济关系是决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关系。

2、特征---社会是有组织、有文化的系统;社会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在任何社会发展时期,社会都是人类共同生活的最大群体;社会有明确的空间界限,存在于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社会具有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社会有一套自我调节机制,它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的“活的机制”。

3、类型---根据阶级关系与生产关系分为亚细亚社会、古代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根据人类学划分为原始社会、野蛮社会、文明社会;从社会存在方式划分为狩猎和采集社会、园艺社会、游牧社会、农牧社会、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从社会整体结构划分为公社社会与社团社会。

4、德国经典社会学家滕尼斯划分为公社社会与社会。公社社会指绝大多数的社会关系是建立在个人的亲友关系上的社会。社会是指绝大多数社会关系是建立在正式的、契约化的、非人格化的、专门化的基础之上的。

5、孔德划分为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与实证主义阶段。

二、文化

1、含义--指某一民族或群体代代相传的、共享的整体生活方式,是赋予一个社会以特色的长期凝结和传承下来的思考行为方式及结果。

2、基本要素--符号、语言、价值、规范

3、特性--文化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与创造出来的;文化石后天习得的;文化石共有的;文化具有象征性;文化具有复合性;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的发展过程;文化具有普遍性;文化具有民族性与阶级性;文化有多样性。

4、文化特质--一组文化的组成要素。

5、文化从--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成的一组文化特性。

6、文化模式--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

7、类型--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共同文化与差异文化。主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站主导地位的、由大多数人共享的文化。亚文化是指仅仅作为社会上一部分群体所接受或特有的文化。

8、文化共同性来源有四个要素:物质上的相似性、生活上的相似性、人类环境资源的限制与影响、文化接触与传播的影响。

9、功能--文化石民族分野的标志;文化促进社会行为有了系统的规范;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

10、文化分析中的种族中心主义与相对主义。

种族中心主义是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与标准来衡量别的文化,认为自己的文化石最优的。利:增进群体内的团结,减少团体内冲突,促进文化的稳定的正功能。弊:产生偏见,导致文化僵化,引发不同群体间的冲突,维持某些阶层的既定状况,造成社会孤立的情境功能。

相对主义者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是不可以评价和比较的,文化分析的基本原则是不能以外来者的眼光而必须根据文化的自身目标去评判它。

11、文化震惊--生活在某种文化中的人当他们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

12、文化堕距--文化在变迁过程中,文化的各组成部分的变迁速度并不一致,文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中的最先是制度,其次是风俗,最后是价值观念。

13、文化冲突--两种或几种差异相对较大的文化在接触过程中所造成的对立。

14、文化融合或整合--原有文化与外来文化整合形成新的体系。

三、社会化

1、含义--人学习生活技能、参与社会生活,培养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2、内容--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学习基本的社会规范、内化价值观念

3、条件--人又超越本能的能力、人又较强的学习能力、人又较长的生活周期、人有语言能力

4、主体--家庭--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为个人社会化奠基。学校--专门为社会化而建造的学习机构,带有专业性、系统性与强制性。

同辈群体--大众传媒--广大社会成员中互通信息、情报的各种通讯手段。工作单位--是一个人走上职业社会化的场所。

5、过程-----初社会化,儿童与青少年早期的社会化

---续社会化,中年期社会化。熟练掌握基本生活技能,自觉遵守基本行为规范,逐步调整社会关系,同时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

---复社会化,老年期社会化。由于担任的角色变换而进行的社会化。

6、再社会化--通常指对违法分子所做的强制性的社会化过程。有主被动之分。主动是在个体承担更高的社会角色之后或个体所处文化模式不同后所进行的社会化。被动是在个体的社会地位降低或个体违反社会规范后所进行的社会化。

7、超社会化--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偏差现象,一种只承认共性而抹杀个性的早熟现象。反之则是草个性化。

8、反社会化--个人接受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亚文化,与社会总目标相对立。反社会化可以分为正向越轨与反社会行为。

9、社会化理论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人没有办法在无人的环境中认识自己,在不同人面前把别人与自己区分开来,从而认识与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区别人对自己的了解是通过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获得的“镜中之我”不是我们实际看到的样子,也不是别人对我们的真实看法与评价,相对而言,是我们对别人对我们的看法与评价的理解与解释。

米德的社会化理论《心理、自我与社会》认为人类沟通主要依赖于对他人象征性动作和语言的理解。交往双方必须在具体情境中来解释和理解他人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成为就是使人具备了预知他人对自己的要求与期望,并据此来修正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自我认识是在语言的发展和符号的理解中形成的:主我--当作主体的我,是每个人天性的一部分,即直接经验如饥饿、压抑、快乐感到要满足自己欲望的那部分。客我--即当作客体的我。射每个人的社会部分,是受到他人行为态度和社会道德规范、组织制度规范的制约。主我是本能的、自私自利的,客我是社会化的自我,意识到社会规则,会按照别人滴他的要求调整与改变自己的行为与态度。

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强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强调社会化过程中的生理基础与情感基础;人的社会文明化程度越高,对人的压抑性越大;人的行为时无意识的。本我--完全是无意识的,随着发展得到压抑。自我--理智在社会需要与个人本能之间寻找平衡点;超我--相当于社会良心、道德权威在人的心理重现,通过自豪感与耻辱感左右自我决定。

埃里克逊的认同危机。他将人的一生划分为八个阶段:婴儿期的安全感与信任感;儿童早期的自主与怀疑;学龄前儿童的主动与内疚;学龄早期的勤奋与自卑感;青春期的认同与角色危机;青年时期的亲密与孤独;中年时期的待机关系与自我沉寂;老年期的完美与绝望。

四、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

1、社会地位的含义--是指在某一群体或社会中某一确定的社会位置这一位置赋予成员特定的权利与义务。

2、社会地位的分类:先赋性与自致性地位。

3、社会角色的含义是指与人们的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处于特定地位与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4、角色扮演--按照角色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去行动。

5、角色认识--与他人相比来认识自己权利与义务的模式。

6、对角色的领悟--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认知,由于价值观念、思想道德水平以及所处的环境的不同,对角色的领悟不同。

7、对角色的实践--是角色领悟的进一步发展,是个人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角色;除了受角色领悟的指导外,还受当时主客观多方条件的制约,使得个人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领悟去做。

8、角色距离--一个人自身素质、能力水平与其所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

9、角色失调--在扮演角色时所产生的矛盾、失败与障碍。

10、角色紧张--角色冲突时角色扮演力不从心、左右为难。原因:个人能力不足或对社会规则缺乏深刻理解;社会期望过于严格或他人对个体的期望差异很大;角色双方的地位差异过大也会产生心理压力。

11、角色转移--根据情境的变化相应的跟换角色的权利义务。

12、角色中断--一个人前后相继的角色之间的矛盾。

13、角色失效--一个人无法扮演角色,导致的角色失衡。五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1、社会群体的含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共同认同与团结感,并且有共同的目标与期望的人所组成的集合。广义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的进行共同活动,有共同利益的人类共同体。

2、社会群体的特征--有明显的成员关系;有持续的相互交往;有共同的群体意识与规范;有一定的分工协作;有共同活动与一致性的的能力。

3、社会集合--在某些特定的场合,面对面相处的人群,集合中因为某种原因发生互动,社会结构因此发展起来。

4、社会集群--结构松散、比集合性实体更具有自发性与临时性的人群集合。

5、社会群体的分类

--按照群体成员关系的亲疏程度分为初级社会群体(以情感为基础,关系亲密、彼此熟悉的群体)与级次社会群体(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的正规关系的群体)。--群体中社会关系规范化程度划分为正是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明确的,成员间互动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成员间权利义务关系以及彼此联系明确,非正式群体是没有正式的结构,规范化程度较低、成员间的交往随意、权利义务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

--按成员归属的心理状况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

--按成员的身份归属分为隶属群体与参照群体。参照群体是指自己没有加入该群体,但是按照该群体的价值观念评价知道自己的行为

--按照成员间人际关系缘由与性质划分为学院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志缘群体。

6、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吸引成员,将成员凝集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影响因素--压力因素、安全因素、利益因素。功能是使成员获得较大的满足,使成员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完成任务的效率比较高。

7、群体规范--正式规范有明文规定的限制,维持群体稳定、健康常在;非正式规范,成员交往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规范。

8、群体决策会失误。原因是群体压力与保持群体和谐的高度关心会使得群体成员自觉与不自觉的接受群体意识的束缚。

9、风险转移--由于群体角色将风险分配到各个成员身上,所以承担额责任就减小,而敢于做出具有风险性的决策与行为。

10、群体领导--工具性领导是力图完成群体目标。表达性领导是寻求创造群体的团结和维持群体的和谐。

11、领导风格--极权型,民主型与放纵型。

六、初级群体

1、含义--初级社会群体以情感为基础,关系亲密、彼此熟悉的群体。

2、特征--规模小、成员有限;成员间经常面对面的互动;群体成员扮演各种角色;成员交往有很大的情感性;群体成员的代替很难;成员凝聚力与持续力很强;群体由非正式来控制。

3、形成条件--活动空间接近、有持续交往的可能性、双方的同质性强、相互交往自由,没有约束。

4、功能--承担社会化的任务,能满足人们的感情需要,有助于保持与传递社会文化,维持社会秩序;压抑个性的形成于发展,干扰正是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5、衰落--社会分化的加剧使得初级社会群体的社会功能不断外移,初级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断松懈,一些初级群体已经解体。

七、家庭

1、含义 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与模拟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更多的表现为血缘关系与模拟血缘关系的紧密联系的经济共同体;家族是以男性血亲关系组成的松散的联合体;亲属则是更大范围上的血缘关系组成的联合体。

2、类型 古代:

---血缘家庭,按辈分划分的婚姻;---普纳路亚家庭,两个氏族间可以通婚;---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在原始社会末期 现代:

---核心家庭,一对夫妻与孩子组成的家庭,是所有家庭中最稳当的家庭。

---主干家庭,夫妻与夫妻的父母或直系长辈以及为成年子女所组成的家庭,或者由父母与一个已婚子女及未婚兄弟姐妹组成的家庭,家庭成员是两代人或两代以上的人。

---联合家庭,由两对或以上的夫妻与未成年子女组成的家庭,大多数因为经济原因组合在一起,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单亲家庭,单身父母独自养育子女或离婚后不结婚后丧偶。---丁克家庭,多发生与文化程度高,收入丰厚,职业稳定的人身上。

3、功能

功能主义的解释是:有助于人口再生产,保证家庭繁衍与社会延续;人口社会化;经济合作;对性的管理。

冲突论的解释:是性别不平等的基础;是展现不平等性的平台。

4、家庭会不会消失? 怀疑家庭意义的理由:

作为一个生育单元,家庭对社会的作用正在消失。

社会本身的变化使得家庭作为人们社会化场所的重要性降低,有人甚至认为学校与大众传媒对孩子的影响超过家庭。

人们对性的宽容,离婚了直线上升,同居群体的发展也意味着家庭对性行为约束的失败。经济生活的多元化早使得原始的家庭分工失去了意义,家庭的经济意义已经消失。家庭不会消失的理由:

家庭依旧是人类再生产的基本与主流的形式。家庭的社会化具有不可替代性 家庭对性行为的纵容并不是约束的失败 作为情感的归属,家庭的重要性在上升。

八、社会组织

1、含义--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组成的次级社会群体。

2、构成要素--特定的组织目标与目标体系;一定数量的成员;制度化的组织结构;普遍的行为规范;一定的技术与物质设备;

3、特征--目标的确定性、关系的规则化、成员的可替代性。

4、类型--按照规模分为大、中、小、巨大社会组织 按照组织成员关系分为正式与非正式

按照功能与目标分为政治目标、经济生产、整合、模式维持 按照组织目标一获利类型分为互利、赢利、公益组织 按照组织对成员的控制分为强制性、功利性、规范性组织

5、社会组织管理

含义--组织管理就是围绕组织目标、调动各种资源,运用一切手段来操作组织的运行,以确保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方式--家长制:产生于农业社会,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与依赖的基础之上的管理方式,与封建家庭制度相似的管理方式。特点:权利集中与个人手里;任人唯亲;分工不细、责权不明;办事无章可循、无法可依。

科层制(官僚制):一种运作与明确的规章与程序基础之上的等级权威机构,这种组织具有大量额分工与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形式的典范。特点:有正式的规章、有明确分工、权利分层、按正式的规则发生公务关系、任职资格要通过考核公布。

九、社区

1、概念

滕尼斯认为,社区是具有相同的风俗、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亲密,守望相助,富有人情味儿的的社会关系组成的社会团体,生长在该地是加入社区的条件。社会是由不同价值观念的异质性人口组成的,由分工与契约决定的,重理性而非感性的社会关系团体,加入是由个人的意识决定的。

现今的社区是指积聚在一定地域性社会内,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是一个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四个基本要素--地域环境、人口与群体、社会活动、文化心理

3、强调共同;社会不重视地域的概念;社区间的各种关系更加密切;社区的各种功能更加明确与专业化。

4、社区的分类---以生产力水平与历史演化分为,传统社区、发展中社区与现代化社区。传统社区是指历史上以传统的或落后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社区形态。发展中社区是指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既延续了传统又受现代化的影响,具备了一些现代化特点。现代化社区是指乡村发展的很好甚至超过了城市。

---社区组织方式与控制方式划分为神圣社区与世俗社区。神圣社区是指以恶论等神圣制裁为主,少暴力、少强制,缺乏科学与理性主义,人与人的交往以直接的、亲密的接触为本质。世俗社区是指理性高于自然主义,以法律为依据,科学指导,体现人文主义、个性张扬。---按照社区、人口密度、经济结构划分为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农村农民的人格与社会心理特征:乡土主义(造成村落之间的鼓励与隔膜)、特殊主义(形成血缘与地缘等关系)、实际的和狭隘的功利主义、平均主义、保守主义、封闭主义。

城市特征:人口集中,异质性强;经济与其他活动频繁;有各种复杂的制度、信仰、语言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具有结构复杂的各种群体组织;家庭的规模与职能缩小;血缘关系淡化、人际关系疏散;思想、政治、文化相对发达。

5、社区的发展历程

原始村落社区--早期城市的产生--中古城市--现代城市--后现代城市

6、城市发展的原则:基层自发、民主自治原则;大众参与原则;社区合作原则;全面规划原则;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

7、社区建设--建设主体是政府、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三位一体;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社区服务建设、社区文明建设、社区环境与设施建设。

十、我国的城市化道路

1、含义--

二、三产业在某一地域集中,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过程。

2、加快城市化道路建设的必要性--城市化带来了一些列的后果,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资源占用和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

3、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大都市重点论:与我国城市化方针截然不同。依据:大城市在一定时期快速发展是历史的趋势;大城市的规模效应显著,蕴含巨大的生命力;大城市辐射能力强;大城市与“城市病”并无直接联系。----小城市重点论: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业人口的蓄水池,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场所;有效防止“城市病”;有利于促进城镇与农村的融合,协调发展,是缩小农业差别的理想化之路。----中等城市论:中等城市作为经济中心之一,具有承接大城市扩散、吸收乡村集中的功能;防止大城市与小城镇的弊端。

十一、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社会分层的含义,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把社会成员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层次和等级的过程与现象。社会分层实质是社会资源在社会成员中的不均等分配,即不同的社会群体或社会地位不平等的人不均等的战友那些在社会上有价值的事物。

2、社会分层的测量指标的标准:

声望判断法:要求被调查队另一个人或人群地位评估。主观法--是被调查者对自己的社会地位作主观的评价方法。客观法--社会学者采用客观的测量标准对社会分层情况进行演技的方法。

社会分层的标准--不平等指数、五等分法、恩格尔系数、社会地位综合量表

不平等指数指用最高收入者占人口的比例加上最低收入者占人口的比例来表示社会的不平等度,反映的是社会占两极的人口与中等收入人口的关系。

五等分法是指按照人均收入的高低将人口分为五个等分,然后测量五分之一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社会地位综合指数是指通过测量收入、教育地位、职业地位并计算综合值,以此反映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3、社会分层的理论解释

韦伯提出的划分社会层次的标准是财富、权力、声望。

经济标准--财富,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遇,这就是个人用其经济收入来换取商品和劳务的能力。

社会标准--声望,指个人在所处环境中的尊敬与声望,影响因素:出身门第、仪表风度、生活样式等。

政治标准--权力,是一些人或一群人对他人的行为施加控制和影响的能力,而不管他人是否愿意合作。不仅取决于个人或群体对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还取决于个人或群体在科层制中的地位。马克思的分层标准是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阶级划分的标准是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决定的。阶级内部关系:具有共同的利益。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分层的多源论。

达伦多夫指出了资本主义的特征:现代资本主义最主要的因素是对生产资料的控制。

赖特:阶级不能特定为某种职业,而是一种控制资本决策权,他人工作与自己工作的社会关系。

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社会成员与社会资源的关系性质,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不同社会阶级之间的关系。④新韦伯主义理论

把社会分为三个阶级--上、中、下;米尔斯将社会分为蓝领与白领;⑤功能主义分层理论

戴尔斯与摩尔:不仅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更是一种积极的社会功能。最重要的职位由最有才敢的担当;在任何社会中只有一部分人可以通过特殊训练,进而填充某些特殊的职位;接受训练会付出牺牲。稀缺且理想的资源构成了承担社会上重要职位的权利与先决条件。对社会基本报酬不同程度的占有便产生了具有不同地位与声望的不同阶层,从而导致了制度化的社会不平等,即 社会分层。⑥冲突论-图明,社会分层是普遍存在但不必要,社会分层是权利群体的价值反映,阻碍了社会与个人能力的发挥。弊端:

社会分层只是使社会上层的人们才有机会发挥才能,而社会大多数人没有这种机会;

社会分层具有维持社会现状的作用。在这种功能作用下,社会的特权阶级就可以利用他们的社会地位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社会,用规范的形式使人们相信和永久既定社会不平等的现象。

社会分层作为一种制度归根于一种不平等的报酬与分配,会导致下层对上层的不满、对立、怀疑等最终导致社会的动荡、骚乱甚至根本性变革。

⑦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论

十一、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 1、1949--1978 城乡二元制结构 1978-今 改革开放社会转型期 中国社会分层不同与西方社会分层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国的城乡二元制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身份制、单位制、行政制度安排等。2、2001年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有原来的四个阶层到现在的十大阶层。划分社会分层标准是社会成员资源占有状况、经济资源、组织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指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使用与经营状况。组织资源指依据国家政权与党组织系统而拥有的支配能力。文化资源指占有社会公认的知识与技能的状况。

3、十大阶层

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 管理人员阶层 私营企业主 专业技术人员 办事人员阶层 个体工商户 商业服务阶层 工业服务阶层 农业劳动者阶层 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

4、中国阶层结构走向 中国的社会结构:不统一、有断层、碎片式

中国社科院认为是“洋葱头”型,该缩小的没有缩小,该放大的没有放大,导致社会分配不公。中间阶层的壮大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十二、社会流动

1、社会流动也叫做社会位移,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结构中社会地位的转变。既表现为社会地位的变化又表现为社会角色的变化,即社会关系的变化。

2、社会流动与人口流动、人才流动。

人口流动指人在空间地域上的移动,分为永久性流动与暂时性流动。人才流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流动。社会流动是人们在社会空间上的流动,只有当人口流动引起人们的社会地位或职业角色转变时,才具有社会流动的含义。

3、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

社会流动是从动态的角度考察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位置,而社会分层则是静态的考察,对社会分层的结果与状态进行描述与分析。有了社会分层,才有社会流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有了社会流动才会不断促进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与重组。

4、社会流动的功能

社会流动是社会变迁的指示器,是社会选择的一种途径。社会结构不断协调,是社会调节的一个过程,缓解社会矛盾。

合理的社会流动有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不平等,促进社会整合,调动中下层人们的积极性,拓展社会的接触面,有利于增加个阶层的了解,促进社会系统充满活力。

5、社会流动的类型--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

垂直流动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开放与封闭程度。每个社会上下流动的机会分布不均衡。对个人而言,具有一定才能、知识、机会;对社会而言,有各种合理的流动渠道,有一套选优的标准与实施办法,是一种社会选择而非人的主观设计。

水平流动是指同等地位上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转变,多指不同地区。特点是流动前与流动后的社会地位、职业收入、政治地位的不变化。有利于各种资源的合理流动,打破人际交往、地区和人群的封闭状态。

--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

代内流动是指一个人一生中的流动,一生中所经历的地位与职业的变化,以最初的职业为起点,最终的职业为终点。

代际流动是指两代人之间的职业与社会地位的对比变化,以父亲在同一年龄是的职业为参照。可以反映社会变迁的方向,改变着社会与家庭的社会结构,受个人条件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代际流动是双向的,个人家庭不具有普遍性,从总体上考察上升与下降的比例,从中发现变迁的规律。--结构性流动与非结构性流动

结构性流动是指由于社会结构变迁引起的大规模的社会流动,特点是规模大、速度快、急剧性。

非结构性流动是指由于各人自发的社会流动,个人主观选择、流动欲望以及社会背景的影响。

6、社会流动的原因

自然原因、人口因素--人口密度超过资源承载力、社会原因--社会价值观、战争、民族歧视、民族压迫,社会改革与革命,由发明创造引起的科技进步与生产力发展,根本原因。

十三、当代中国社会流动 1、1949-1956,中国阶级关系重塑,结构性流动。1957-1965,多维二元身份体系的重构。1966-1977,社会流动的失序。1978-1991,社会分化与流动模式转变。1991-今,新的社会模式初成。

2、社会流动的特征

--中国社会流动模式与机制发生重大变化。政治主宰模式:1978年以前,个人社会地位升降,阶层的兴衰主要系于国家、政府、政策、制度决定;1978年以来,能力主义原则日益重要,即个人主宰模式,但是国家制度安排与政策依旧有很大的影响。

--中国社会流动模式与工业化国家不同。中国的社会流动是社会经济制度背景下发生的,而工业化国家则是在社会经济制度稳定的前提下进行的,通过个人努力获得。工业化国家一般是开放性社会,后致性因素占主导地位;而在中过无论是后致性因素还是先天性因素都要经过制度与政策发挥作用。

--中国职业结构渐趋高级化。较高的职业比重与数量大幅增加,从而提高了向上流动的机会。未来十年左右中国人的职业高级化水平有一个跳跃性的提高,中国社会的中间阶层将不断扩大。

--中国不断走向一个开放的社会,社会流通渠道、制度、政策更加完善,后致性因素将成为主导因素。

--但是中国公正、合理的社会流动模式尚未建立。

3、问题:社会地位中上层代际继承化较强,代内流动明显减少,表现出“多进少出”的趋势;下层子女进入高层的障碍越来越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社会资源有向上层集中的趋势。

十四、社会制度

1、社会制度的含义

现代社会制度三层含义,宏观的社会制度、特定领域中的社会制度、微观的社会制度。为了满足人类需要,在一定的历史与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此关系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是制约社会行为的重要结构框架。

2、制度与社会秩序--选择性亲和关系。社会秩序的产生往往依赖于一种制度,但是社会秩序并非依赖任何制度而产生。只有合理的社会制度才能引起一种增进信任与合作的秩序,当制度不符合历史与现实条件时,就会造成社会无序。制度是支持陌生人之间互动与合作的基本力量。

3、制度与规范:规范针对的是某一具体问题,制度是多种规范的总和,是规范的系统化。规范本身仅仅是人的行为规则,而制度的推行则需要社会的人力、物力、机构设施。制度针对的是群体或组织,为其建立结构域框架。

4、制度的特征:

--普遍性或抽象性,包含规则运用的所有的人,规则本身不涉及特定的目的或为具体的人或事服务。

--确定性,明显的,为人所认识与理解;可预见的,即通过奖惩措施指示人们未来行为的可靠方向;稳定的,提高制度的可依赖性。--开放性,不是既定不变与封闭的,而是根据环境的变化作出的调整。

5、社会制度的构成

--观念体系和概念系统,它是社会制度存在于实行的合理性根据,其主要内容有抽象的社会学说,社会理论和社会思想。

--规范体系,一整套行为规范,用以规范社会成员的相互关系,包括成文与不成文的规定。

--组织体系,权威地位结构,检查与推动社会组织运行的机构和组织系统,是组织目标与任务的载体。

--设备系统,是组织内容实施者,是社会制度运行的物质资源,包括实用性与象征性设备。

关系:社会制度四要素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任何一个要素的不合理或落后都会导致社会制度功能的发挥。概念和规则是社会制度的灵魂,而组织与设备就是躯体,躯体容易适应环境但是灵魂适应性较慢。

6、社会制度的类型---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

---内在制度指由人自生自发的行为和经验逐步演化而来的。自上而下的方式,先有个别采取行动,获得更大满足,并逐渐被更多人使用,从而成为一种基本社会规范。社会制度的发展是“试错式”的选择与调整发展起来的。

习惯--是个人的稳定的行为方式,是内在制度的初始状态。习俗--内在制度的一般形态,是社会中一致的行为规范。惯例--是内在制度的高级形态,是一种特定的、具体的强制性规范方式。惯例成为了自生自发的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

---外在制度,经由人们设计而产生的,往往是由社会权威人士设计产生的。自上而下,由法律、法令和程序性规则构成外在制度。关系:外在制度是在内在制度失效时才会发挥作用;从成本上讲,内在制度运用相对经济,外在制度需要执行、推行和监督费用;外在制度的有效还取决于内在制度的相容性,二者越相融就越为人们接受和遵从。

7、社会制度的功能--行为导向、社会整合、传递和创造文化、社会选择--通过选择机制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流动。

8、制度功能失调的原因

--社会惰性,社会制度有一定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不符合事宜的沉淀就会成为惰性。

--社会紊乱,制度由概念体系、组织体系、规范体系和设备体系四要素组成,当四要素之间不协调使就会产生功能失调。

--关联失效,制度结构和社会结构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结构不稳定或社会结构失调就会影响制度功能。

十五、社会制度的变迁

1、含义,指社会制度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原有社会制度环境或原有社会生活中某种利益关系格局的变化,原有社会制度就会发生变迁。

2、社会制度变迁的原因

生产力方式变革,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变化,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变化。

3、社会制度变迁的途径

人工途径(人类有意识的改变)、自发途径

4、制度变迁的生命周期

赫拉特滋:“形成期”“效能期”“形式主义期”“萎缩期”

第二篇:舞蹈基本理论

第一章:舞蹈基本理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舞蹈及舞蹈的类别 教学重难点:舞蹈的定义与舞蹈的种类 教学课时:一课时

第一节:舞蹈的定义和特性

一:舞蹈的定义

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舞蹈是一种以经过提炼,组织,韵律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在一定是时间和空间内运用人体动作的姿态,表情和动作流程等构成画面,创造形象,从而表达某种思想情感的艺术。二:舞蹈的特性

(一)形态表现性:就是舞蹈用形体语言来传情达意的特征。

(二)直观动态性:就是舞蹈的一切创意都要通过观众现实直观感受到的舞蹈动作来被感知。

(三)综合展演性:包含舞蹈音乐,舞蹈灯光和舞蹈布景。

第二节:舞蹈的分类

一:根据舞蹈的不同风格特点来划分

(一)古典舞:(A)中国古典舞(B)芭蕾

(二)民间舞:(A)以反映该民族风土人情为主的民间舞(B)借用某民族的舞蹈元素,表达特定艺术构思的民间舞。

(三)现代舞:反对古代芭蕾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倾向主张摆脱古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的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生活 二:根据表现形式的特点来划分

(一)独舞

(二)双人舞

(三)三人舞

(四)群舞:(主要功能:1,塑造群体形象2,营造意境背景3,外化主要人物内心的一种表现手段。

(五)舞剧:是综合了舞蹈,戏剧,音乐,舞台美术等综合手段的舞台表演艺术。

第三篇:广告学基本理论

1.广告的含义?

广告是以促进销售为目的,付出一定的费用,通过特定的媒体传播商品或劳务等有关经济信息的大众传播活动。

2.根据广告内容,可划分为哪几类?

1.商品广告。针对商品销售开展的大众传播活动。商品广告按其目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开拓性广告。亦称报道性广告。它是以激发顾客对产品的初始需求为目标,主要介绍刚刚进入投入期的产品的用途、性能、质量、价格等有关情况,以促使新新产品进入目标市场。二是劝告性广告,又叫竞争性广告。是以激发顾客对产品产生兴趣,增进“选择性需求”为目标,对进入成长期和成熟前期的产品所做的各种传播活动。三是提醒性广告,也叫备忘性广告或提示性广告。是指对已进入成熟后期或衰退期的产品所进行的广告宣传,目的是在于提醒顾客,使其产生“惯性”需求。

2.企业广告。又称商誉广告。这类广告着重宣传、介绍企业名称、企业精神、企业概况(名括厂史、生产能力、服务项目等情况)等有关企业信息,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的声望、名誉和形象。

3.公益广告。公益广告是用宣传公益事业或公共道德的广告。它的出现是广告观念的一次

革命。公益广告能够实现企业自身目标与社会目标的融合,有利于树立并强化企业形象。公益广告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广告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传播商品信息的功能、指导消费行为的功能、激发购买欲望的功能、促进产品销售的功能、树立企业形象的功能、完善经营管理的功能。

除了以上述的几方面功能外,广告还具有教育、审美、丰富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功能。

4.广告的特征有哪些?

五大特征:

1、营利性:(营利是广告的本性和生命,不营利的广告行业无法生

存)

2、信息性:广告传达的是信息通过图象文字、色彩、广告象一个默默伫立的路人 用它的姿态与沉默的语言的倾诉与引导受众的情绪与心理。

3、指导性:广告的标题带 有指导性,即使是无标题广告也会通过主题给受众以指引。

4、说服性:广告的目的是 说服受众,接受其诉求。

5、艺术性:艺术是广告的实力所在,通过艺术的创造吸引人 们的目光,影响人们的行为。

5.什么是广告媒体?

广告媒体,也称广告媒介,是广告主与广告接受者之间的连接物质。它是广告宣传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广告媒体包括以下几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

6.P.R(公共关系)的含义是?

公共关系,又称公众关系,指企业在从事市场营销活动中正确处理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以便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从而促进产品销售的一种活动。“公共关系”一词来自英文Pubilc Relations,简称“公关”或PR。公共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关系,也不同于人际关系,因为它有独特的特征。

7.CIS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具有哪些特征?

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缩略语。中文:企业识别系统。

包括:

(一)MI(理念识别)。MI是Mind Identity 的缩写,MI是CI的核心,其中涵盖

a.确立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b.规范员工市场行为的基本准则。c.企业独特形象形成 b.基础和原动力。MI是“企业的心”。

(二)BI(行为识别)。BI是Behavior Identity 的缩写,BI是反映企业动态过程的设计系统,是企业市场行为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包括管理体制的革新,组织机构的设置产品开发的方向,促销手段的运用,公关活动的范围等。BI是“企业之手”。

(三)VI(视觉识别)。VI是Visual Identity 的缩写,VI是在企业经营理念、战略范围和经营目标的支配下,通过企业识别的符号来展示企业独特的形象的设计系统,包括基础和应用两大部分,基础部分包括企业标志,标准字体,标准颜色等等;应用部分包括生产和办公设备,工作服饰交通工具等等。VI是企业形象的直接传递系统,是“企业的脸”。

8.CI具有的特征:

1.差别性。没有很好体现企业与众不同不同的个性,CI等于零。2.标准性。也就是“规范”。3.传播性。“传播”意味着“存在”,包括内部和外部的传播,达到企业实施CI的目的。

9.整合营销传播(IMC)的基本含义是? 整合营销传播是关于营销传播规划的一种思想,它明确了综合规划所产生的附加价值。依靠综合规划,可以对一系列传播学科的战略角色进行评价(例如,普通广告、直接反应、促销及公共关系等),并且将其融合从而使传播活动明了、一贯并获得最大的效果。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业务战略过程,它是指制定、优化、执行并评价协调的、可测度的、有说服力的品牌传播计划,这些活动的受众包括消费者、顾客、潜在顾客、内部和外部受众及其他目标。

10.品牌的含义是?品牌最基本的含义是:声明一种特殊的权益或资产。一个名称、标志、图形或它们的组合,用以区分不同企业的产品。品牌是由一种保证性徽章创造的无形资产。

11.什么是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论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20世纪60年代由D.奥格威提出的品牌形象论是广告创意策略理论中的一个重 要流派。当人们无法分辨同类产品的物理属性时,他们更多地依靠某种联想或印象来选择。品牌形象理论与USP在诉求方式上有所不同,主要诉求于情感因素。积极的、美好的情绪体验能够促进偏好。品牌形象论的基本要点是: 1.为塑造品牌服务是广告最主要的目标。广告就是要力图使品牌具有并且维持一个高知名度的品牌形象。2.任何一个广告都是对品牌的长程投资。从长远的观点看,广告必须尽力去维护一个好的品牌形象,而不惜牺牲追求短期效益的诉求重点。3.随着同类产品的差异性减小,品牌之间的同质性增大,消费者选择品牌时所运用的理性就越少,因此,描绘品牌的形象要比强调产品的具体功能特征要重要得多。4.消费者购买时所追求的是“实质利益十心理利益”,对某些消费群来说,广告尤其应该重视运用形象来满足其心理的需求。

12.独特的销售主张(USP)是什么?其基本要点有哪些?

USP是R.雷斯在2O世纪5O年代提出的一种有广泛影响的广告创意策略理论。其基本要点是:1.每一则广告必须向消费者“说一个主张(Proposition)”,必须让消费者明白,购买广告中的产品可以获得什么具体的利益。2.所强调的主张必须是竞争对手做不到的或无法提供的,必须说出其独特之处,在品牌和说辞方面是独一无二的。3.所强调的主张必须是强而有力的,必须聚焦在一个点上,集中打动、感动和吸引消费者来购买相应的产品。

13.什么是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就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过程和管理过程。简单的说,市场营销就是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方,通过适当的信息沟通和适当的促销手段向适当的消费者提供适当的产品和服务。

14.什么是市场营销调研?其作用是什么?步骤又是什么?

市场营销调研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有关市场营销方面的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供营销管理人员了解营销环境,发现机会与问题,作为市场预测和营销决策的依据.市场调研与市场调查二者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市场调查主要是通过各种调查方式与方法.系统地收集有关商品产、供、销的数据与资料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分析,如实反映市场供求与竞争的实况;而市场调研则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所获得的数据与资料进行系统地、深入地分析研究,从而得出合乎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结论.其作用是1.有利于制定科学的营销规划.2.有利于优化营销组合.3.有利于开拓新的市场.通过市场调研,企业可发现消费者尚未满足的需求,测量市场上现有产品及营销策略满足消费需求的程度,从而不断开拓新的市场.营销调研的过程,通常包括五个步骤:确定问题与调研目标、拟定调研计划、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提出结论.15.什么是促销组合?如何决定促销组合策略?

促销组合,就是企业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营销的目标,综合各种影响因素,对各种促销方式的选择、编配和运用。促销组合是促销策略的前提,在促销组合的基础上,才能制定相应的促销策略。因此,促销策略也称促销组合策略.决定促销组合策略的制定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促销目标

2.产品因素

3.市场条件

4.促销预算

16.什么是品牌个性论(Brand Character),它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品牌个性论就是认为广告不只是“说利益”、“说形象”,而更要“说个性”。

要点是1.在与消费者的沟通中,从标志到形象再到个性,“个性”是最高的层面。品牌个性比品牌形象更深入一层,形象只是造成认同,个性可以造成崇拜。2.为了实现更好的传播沟通效果,应该将品牌人格化,即思考“如果这个品牌是一个人,它应该是什么样子„„”(找出其价值观、外观、行为、声音等特征)。3.塑造品牌个性应使之独具一格、令人心动、历久不衰,关键是用什么核心图案或主题文案能表现出品牌的特定个性。4.寻找选择能代表品牌个性的象征物往往很重要。

17.什么是定位论(Positioning)?定位论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定位论是主张在广告策略中运用一种新的沟通方法.创造更有效的传播效果。定位论的基本主张是 1.广告的目标是使某一品牌、公司或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获得一个据点,一个认定的区域位置,或者占有一席之地。2.广告应将火力集中在一个狭窄的目标上,在消费者的心智上下功夫,是要创造出一个心理的位置.3.应该运用广告创造出独有的位置,特别是“第一说法、第一事件、第一位置”。因为创造第一,才能在消费者心中造成难以忘怀的、不易混淆的优势效果。4.广告表现出的差异性,并不是指出产品的具体的特殊的功

能利益,而是要显示和实现出品牌之间的类的区别。5.这样的定位一旦建立,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消费者产生了相关的需求,就会自动地、首先想到广告中的这种品牌、这种公司或产品,达到“先入为主”的效果。

18.简述广告在建立品牌忠诚度中的作用

广告不但能产生试用,而且会强化品牌忠诚。认知-试用-态度-强化-信任-强化-忠诚,就是说,由广告认知产生试用期望,导致试用行为。试用经验形成决定性的态度。这种态度经企业的广告所强化,被强化的态度如果总是肯定的,就会增加重复购买或重复使用的可能性。如果继续强化,重复购买或重复使用就会转化为对品牌的信任和形成品牌忠诚。

19.广告策划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是什么?

广告策划是对推行整个广告活动的运筹规划,是一种先于提出广告决策,实施广告决策和检验广告决策的设想,是对具体的广告业务提出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它的任务是确定广告目标、广告对象、广告计划、广告策略等原则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广告应达到什么目的,确定产品推销对象,决定广告诉求重点,以及对广告效果的测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其特征是:第一,广告策划是对整个广告活动的运筹规划,是一种优先的、提前的指导性活动。第二,广告策划是有计划的活动。具体指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广告宣传活动的计划性,二是广告制作的计划性。第三,广告策划是具有针对性的活动。第四,广告策划是以追求效益为目的的活动。

第四篇:教育学基本理论

题型及分解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结合事业单位的工作特点,主要考察应试者所掌握的法律基础知识、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科技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和时事政治方面的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题型为单向选择题、多向选择题、是非判断题等客观性试题。试题中法律、应用文写作、科技基础、公民道德建设、时事政治各部分所占比例约为30%、25%、25%、10%、10%。第一部分 法律基础知识

1、法学概论:①.法的一般原理;②.法的创制;③.法的实施。

2、宪法:①.宪法的含义和产生与发展;②.国家性质;③.政权组织形式;④.国家结构形式;⑤.经济制度和两个文明建设.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⑦.国家机构。

3、民法:①.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②.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③.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④.物权与所有权;⑤.债权;⑥.侵权行为;⑦.知识产权;⑧.诉讼时效。

第二部分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1、应用文基础知识:①.应用文概述; ②.应用文特点; ③.应用文的作用; ④.应用文分类、撰写;⑤.公文的一般文体与结构;

2、常用公文的写作要点:①.规范性公文的撰写;②.常用的几种公文撰写:如决定、报告、请示、通知、通报、函等;③.常见几种行政事务应用文的撰写:如:计划、总结、简报、述职报告等。

第三部分 科技基础知识

这一部分测试应试者对国内和当今世界的科技动态和科技信息的常识性了解情况。测试内容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生物技术、能源科学技术、空间技术、农业高科技技术的基本特点、作用及发展趋势。应试者应当了解上述新科学技术的核心研究内容与特点、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领域内的重大科技成果、发展趋势。第四部分 公民道德建设

1、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2、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

3、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道德规范;

4、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

5、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四部分 时事政治公共基础知识考什么呢?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时事政治的了解,考试内容涉及近一年来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时事。

试卷由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组成,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其中,客观题部分采用2B铅笔填涂答案,主观题部分采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本科目考试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我觉得最好是看书+做真题结合,书一定要看熟,记得住内容,特别是应用文那部分,考的几率较大而且容易混淆。买真题,保证把真题做完,找到题感,能背的题和答案更好。最后就是时事的分,建议你考前一个月内每天看新闻联播,对领导人会见以及国内重要事件记清楚。这样的话我想公共基础知识应该能考70分以上。

第五篇:办公自动化基本理论

办公自动化基本理论

本章重点:办公自动化的要素;办公自动化结构层次;办公自动化类型;办公自动化技术

1.1.1 办公自动化概况

办公主要是指各类各级管理人员个人体在办公室的工作,办公活动的中心内容是办公信息的采集、贮存、传播、处理、利用、管理和发布。传统办公以纸张作为数据的基本载体。由于纸质文档的生成、查询、修改和管理既费工、费时,又容易出错,因此这种办公方式严重影响办公事务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办公自动化是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普遍应用。信息处理业务日益繁忙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计算机等办公设备,使人的各种办公业务活动逐步由各种设备、各种人机信息系统来协助完成,将人们从大量繁重复杂的办公事务中解放出来,许多办公事务实现了电子化和自动化,实现了“无纸办公”、“电子办公”,从而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办公环境,节省了办公费用,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并将办公业务从繁琐的事务级水平提高到计算机辅助科学决策的管理级水平,是对传统办公方式的一次革命。

办公自动化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7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M.C.Zisman曾为新兴的办公自动化做了如下定义:“办公自动化(Offic Automation,简称OA)就是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和行为科学应用于传统的数据处理手段验证以处理的数量庞大而且结构不正确的、包括非数量型信息的办公事务处理的一项综合技术。”1992年国务院电子振兴办公室对我国的办公自动化定义如下:“办公自动化是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先进科学技术,不断使人们的部分办公业务借助于各种办公设备,并由这些办公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了服务于某种办公目标的人机信息系统。简而言之,办公自动化就是以计算机为主要设备的人机办公信息处理系统。综合而言,办公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它以行为科学为主导,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包括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在内的信息技术,完成各种办公业务。其目的是提高办公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使办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并为决策人员提供更多的

下载社会学基本理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学基本理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由杜威的兴趣观引发的思考 从卢梭开始,重视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已成为近代以来教育理论关注的重要话题。随着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引进,我国教育也开始关注教......

    房地产基本理论

    工作流程及资料办理 一 工作流程及资料办理 1 办理项目选址意见书(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是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核发的有关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布局的法律凭证. 《中华人民......

    佛教基本理论

    佛教基本理论(一)2010-01-12 20:44 佛教基本理论(一) 1. 四圣谛 谛(satya)的含义是实在、真理。 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四谛,是对人生现象的评价和解脱痛苦的指示。四圣谛是佛教......

    佛教基本理论

    佛教基本理论 1. 四圣谛 谛(satya)的含义是实在、真理。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四谛,是对人生现象的评价和解脱痛苦的指示。四圣谛是佛教理论的总纲,佛教的其余说法都是围绕着......

    安全基本理论

    安全基本理论 一、冰山理论 (一)冰山理论的含义 冰山理论表明,雄伟壮观的冰山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而其他八分之七隐于水面下,而水下部分是冰山的基础和主体。 将冰山理论运......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心得 通过暑期两个月在家对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我对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体会如下。 第一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学习生长在新......

    营销的基本理论

    市场营销策略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界的期望值,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产品策略、价格策......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

    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一、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一)安全生产: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