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课堂实录——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定稿)
课题: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中国近代史具有两条明显的主线,其中之一就是中国人民的不断抗争,其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个阶段,本课内容在全册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根据课标,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
②、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观看电影《我的1919》的片段以及相关的图片资料,体验五四运动中爱国人士和五四青年表现出的不畏强权、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五四爱国运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学习中共“一大”成立的过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共“一大”创建的艰辛,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3、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4、难点: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解决方法:利用影像资料(《我的1919》片段)、图片资料(五四运动时期的口号、传单)等,让学生注意观察资料中爱国人士和五四青年的言行表现,通过概括他们的共同点,形成抽象概念--“五四精神”;
②认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
解决方法:将历史意义创设成问题(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新”的表现在哪里?)然后引导学生回忆旧民主革命中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史实,运用比较的方法得出 “焕然一新”的理性认识。
二、教法探究
在提问、讨论过程中,充分运用鼓励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来调动和激活学生主体,努力使学生通过“趣中激”达到“乐中学”,最后通过检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获取新知,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三、学法探究
通过再造历史场景、创设新情境等途径,引导学生完成本课学习目标;在教学中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讨论--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掌握“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课堂流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教师讲授:就在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过程中,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她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在反帝反封建这个目标上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还属于民主主义革命。但是领导革命的阶级从农民、开明地主、资产阶级等,变成了无产阶级;参加者也从少数“精英分子”扩大为人民大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阶段从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其间还经历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北伐战争、国共对峙等重大历史事件。那么,青年节(学生节)和“七一”建党纪念日是怎么来的,今天我们就来共同了解。
自主学习:
安排学生结合导学案自主学习板块,阅读课本46——49页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标记。
精讲合作: 一、五四爱国运动
1、观看电影《我的1919》片段,结合“导言”和46页小字部分的内容,想想它们与五四爱国运动有什么联系?
(它们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2、46页“动脑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国家主权为什么仍然遭侵犯?(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弱;北洋军阀政府仍然实行封建统治;帝国主义在中国仍然享有许多特权;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之中。)
3、五四爱国运动中的青年学生提出了哪些主张?其中,最能够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哪个?(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等)(外争主权,内除国贼)4、46页《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反映学生什么样的心态和要求?(愿为收回国家领土,不怕牺牲、斗争到底)5、47页《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到学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顶端题字中的“中华民国八年”是公元哪一年?你从这幅图片中获得了哪些信息?(1919年)
(它证明了北洋军阀政府曾经镇压学生运动;但是,北洋军阀政府迫于人民的压力,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被捕学生返校受到热烈欢迎,说明五四爱国运动得到广大学生的支持和拥护;被捕学生敢于斗争的爱国行为值得炎黄子孙为之自豪和骄傲。)6、47页资料:“五四”传单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
(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这些又被称作“五四精神”。)
7、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它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48页《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三位人物头像、《“一大”嘉兴南湖游船会址》这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事实?(“示意图”反映中共“一大”召开的条件,“人物像”是中共一大的参加者,“南湖游船”是一大召开的地点之一。它们都是中共正式成立的历史证据。)2、48页“动脑筋”:陈独秀没有参加“一大”,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他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贡献巨大,声望很高;他还是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人之一。所以,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3、“活动与探究·议一议”: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什么要建立中国共产党?
(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中,领导革命的阶级是农民、开明地主、资产阶级等,他们都由于自身的弱点,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这使得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要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必须有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建立中国共产党。)
4、教师指出:由于“一大”是当年7月召开的,以后就把每年的7月1日定为党的生日。由于五四运动是爱国的青年学生首先发起的,以后就把每年的5月4日定为青年节。
训练提高:
()
1、下列口号中,比较完整地反映了五四运动斗争性质的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还我青岛 D、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
2、中共诞生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这里的“新”不包括 A、革命出现了崭新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革命开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手段 C、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D、革命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
3、下列关于五四运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C、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 D、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
4、五四运动之所以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这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 B、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D、先进的知识分子领导了五四运动
()
5、五四运动比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更广泛的原因是
A、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B、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先进知识分子推动 D、无产阶级登上舞台
【课后反思】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充分发挥视频、图片资料的作用,活化历史,让学生感受到历史脉搏的跳动,如:“巴黎和会”历史资料片,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示“弱国无外交”的事实,也使学生懂得绘画作品、会议实录也是反映历史的方式之一,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五四示威爆发的原因。
其次,本课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价值主义观教育的很好的素材。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参与到历史事件当中去,使遥远的历史事件与丰富的现实生活产生联系。用丰富的语言去感染学生,让自己深入那段历史,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学生。在活动中夯实基础知识,解决重难点,不但让学生掌握了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精神。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也逐渐构建了自己的历史学习的体系。
但本节课也有不足,首先,在挖掘五四运动与中共成立两者关系上还应深入,以强调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另外,由于本节课内容较多,所以在时间的把握上还不是很好,都是以后讲课时应注意的。
第二篇: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和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意义。
2.使学生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3.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说出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成立的关系;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和图片演示各地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2.引导同学们收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资料,提高学生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三、教学难点
五四精神、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教具
课前播放视频:爆发五四爱国运动的原因、过程。利用图片展示一大会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画面。
(二)教学过程
1.以五四青年和党的生日为切入点,导入新课。设计“五四青年节的来历”、“中国共产党今年成立多少周年?”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原因。
2.“五四爱国运动”一节需重点讲述: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时间、地点、参加者、斗争口号及领导者);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斗争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4)五四爱国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
播放图片资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观看图片,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历史表象,建立历史概念。
(1)阅读导言和第一段小字,设问:这些内容与五四爱国运动有何联系?
(说明这些内容是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动脑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见问题探究)
(2)阅读正文和第二段小字,设问:五四爱国运动中的爱国学生提出了哪些主张?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答案见课文相应内容)
(3)播放“还我青岛”和“五四”传单影印资料,设问:
①你知道青岛问题的由来吗?②从当时爱国学生打出这一旗号,能得到哪些信息?(学生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具有为收回青岛主权而不怕牺牲、斗争到底的爱国精神)。③从这段材料中体现出来的五四精神,你认为是什么?(五四精神就是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节需重点讲述:(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2)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时间、地点、出席人员和会议的主要议程);(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展示《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
设问:①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于哪些地方?②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了哪些地方的党员?(上述国外和国内的党员)
展示参加会议的三位代表人物肖像图
设问:①这三个人是哪些地方的代表?有何共同点?②完成动脑筋:“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见问题探究)
展示“一大”会址嘉兴南湖游船图片
设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从上海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原因是什么?(答案见课文小字)以上三则材料间有何内在联系?“示意图”是中共一大召开的条件,“人物像”是中共一大的参加者,“南湖游船”是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三则材料均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有关。
4.在完成上述内容的教学之后,可创设新的学习情境,进行知识巩固。
(1)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间有何联系?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揭示历史事物间的联系,构建宏观知识结构。五四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组织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爱国运动中的骨干和领导,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组织奠定了干部基础;所以,五四爱国运动属于中共诞生的原因之一)。
(2)如果你是一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列席者,你如何向社会报道中共一大情况;如果出一期庆祝建党八十一周年的黑板报,请你写一篇介绍中共诞生的短文(口头或书面),并说出你这样写的理由。(本题旨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新情境中解决新问题。)
(3)如何向同学解释“五四精神”“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的含义?
三、学法指导
1.本课可以问题入手,通过再造历史场景、创设新情境、充分运用图表等历史材料等途径,引导学生完成本课学习目标。
2.巩固和完善已有的学习方法,如观察图片史料的方法、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等,已初步掌握的学习方法。建议在教学相应环节中,设计如“观察图片史料分为几步”等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学习步骤,以巩固和完善已有的学习方法。
四、问题探究
(一)动脑筋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很弱;北洋军阀政府仍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仍有许多特权;中国的社会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因为他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中的巨大影响,并且他是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
(二)练习
联系已学过的知识,说说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什么要成立中国共产党?
第三篇: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学设计方案赏析与评论
通过这节设计方案的详细分析,我觉得这节设计很好地体现了历史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搭建学习大历史的舞台,让学生参与到历史时代中学习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史观,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值得借鉴之处:
1.概述:对教材版本、学科、年级有了清晰的说明。对学习内容和本节课的价值和重要性有一定的介绍。同时对难点的分析和攻破对策做了明确的阐释。(即:学生对五四精神和党诞生的意义存在困难,让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还原历史情境,让学生发挥创作来攻破难点)
2.教学目标:与课程整体学习目标一致,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且表述全面、准确、具体、可评价。如:“能够说出”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动词是“能够说出”,“说出”与否是可评价可操作的。整体目标能够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学习者特征分析:列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初二学生思维有一定发展,对问题有思考和分析能力),学习动机和兴趣(好表现,思维活跃),学习风格(对探究式学习比较熟悉)。
4.教学环境及资源:资源丰富。进入网络教室学习,利用网页课件学习,能够感受到真实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并且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5.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矛盾点,引发学生思考。
(2)宣传单的制作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制作宣传口号,对爱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网络发布自己的创作,让学生之间互评,可以充分交流、碰撞,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
意见与建议:
1、在导入中,如果能联系五四青年节和七一建党节这两大节日,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2、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讲清楚。
第四篇:八年级历史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学教案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学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说出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成立的关系;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学习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学习难点:对五四精神和党诞生意义的理解。学习过程 复习提问: 导入:
一、预习导航1、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合理要求被拒绝。这一消息传到中国后,5月4日,北京大学学生三千多人在 集会讲演,随后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2.,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反对在 签字、惩办卖国贼 等人,在北京领导这次学生斗争的是 和。
3、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 的运动,是中国 的开端。4、1920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等人在、等地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大家分析讨论,群策群力,看谁表现更精彩
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2、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三、小结
四、反馈练习
1、最能体现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是()
A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 取消“二十一条” C 还我青岛 D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2、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是()
A 北京 B上海 C 广州 D 南京
3、中共“二大”召开的时间是()A 1921年 B 1922年 C 1923年 D 1924年
4、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A 领导工人运动 B 领导农民运动 C 领导学生运动 D 领导商人运动
5、中国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A中共“一大” B 国民党“一大”
C 中共“二大” D 中共“三大”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A 五四爱国运动 B 中共“一大” C 中共“二大” D 中共“三大”
7、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表现()①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卖国贼 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④工人罢工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④
8、五四运动的彻底性是指()A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 完全失败 C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 革命的坚强决心
9、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A 资产阶级政党 B 无产阶级政党 C 农民阶级政党 D 地主阶级政党
五、学教反思
第五篇:八年级历史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上)历史: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成立》
宁夏平罗县回民中学 贺风娜
教学目标 :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3.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学难点:是对五四精神和党诞生意义的理解。
二、教法:
1.以五四青年节和党的生日为切入点,导入本课。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中,激发他们探究“五四爱国运动” 和“中国共产党诞生” 的动机。如设计“为什么把每年五月四日作为我国的青年节?”激发学生探究“五四爱国运动” 的动机;设计“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九十多年了,那么她是怎样诞生的?”激发学生探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的动机。
2.“五四爱国运动”一目,应讲清几点:(1)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2)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时间、地点、参加者、斗争口号及领导者);(3)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斗争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4)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说其“彻底”是指斗争的坚决性而言的,说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因为,①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对斗争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②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重要的领导作用;③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社会主义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在本目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观察图片,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历史表象,建立历史概念。
(1)阅读导言和第一段小字,设问:这些内容与五四爱国运动有何联系?
(说明这些内容是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动脑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2)阅读正文和第二段小字,设问:五四爱国运动中的爱国学生提出了哪些主张?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答案见课文相应内容)
(3)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下表:
中心地点 要求
领导者 主力
结果 1919年6月前
1919年6月后
(4)运用教材有关五四爱国运动的材料,加深对五四爱国运动过程的印象。
“五四”传单:
设问:这段材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从这段材料中体现出来的五四精神,你认为是什么?(五四精神就是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目,应讲清几点(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2)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时间、地点、出席人员和会议的主要议程);(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4)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在本目的教学中,可指导学生阅读有关中共一大的内容,完成下表:
参加者 内容
性质 意义
三、学法:
1.本课采用以问题入手,通过再造历史场景、创设新情境、充分运用图表等历史材料等途径,引导学生完成本课学习目标。
2.巩固和完善已有的学习方法,如观察图片史料的方法、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等。在教学相应环节中,设计如“观察图片史料分为几步”等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学习步骤,以巩固和完善已有的学习方法。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2.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对五四运动有什么影响? 分组讨论:
1.五四运动可以分为哪三个阶段?(提示: 分别从地点看,从参加人员的范围入手)
2.五四爱国运动的结果如何?
3.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提示: 从分析口号入手)阅读课文回答问题:(47-48)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地点、参加大会的代表及中央局书记 2.党的奋斗目标?
五、小结:
一九一九五四起 中共“一大”开会议 拒绝和约不签字 一九二一在上海 彻底反帝反封建 书记选为陈独秀 新民主主义革命始 中共诞生开天地
六、小试身手: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五四运动的口号是()①誓死力争还我青岛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取消“二十一条”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 鸦片战争 B 五四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义和团运动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
A 1919年 B 1921年 C 1922年 D 1927年
(二)列举题:
1、列举领导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人。
2、列举五四爱国运动中提出的口号与要求。
3、列举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
(三)材料题:“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但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请回答:(1)这是什么运动的传单?
(2)这次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3)表现了中国人民什么样的精神?
教 学 设 计
单 位:石嘴山市平罗回民初级中学
作 者:贺风娜
邮 箱:1253002512@qq.com 联系方式:*** 时 间:201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