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性研究

时间:2019-05-14 14:28: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性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性研究》。

第一篇:农村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性研究

农村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性研究[转](浏览次数:123)haibaicai

发表于2009-2-15 9:34:00

一、问题的提出

1、本课题提出的背景

课间体育活动已在全国大多数地区的中小学校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了。这是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进入新时期为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全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教育部并明确提出“只有把大课间推广起来了,才能真正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又具体部署“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开会并下发文件,推动大课间的实施”。

正因为大课间体育活动可以明显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所以教育部在2007年4月28号正式启动“青少年阳光快乐体育”工程,目的是改变现在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不良现象,使众多的学生健康茁壮成长,从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体质。

现在全国很多城市学校已开展了此项活动,省市乃至全国都举行过相关的教学研讨和相关展示。在实施方面,我区东山小学形成了很好的教学模式。我校也在2007年予以实验并实践。

既然大课间活动具有如此的重大意义,作为一线的农村体育教师却面临着体育改革中的一项重大难题,我们到底该如何在农村小学的教育活动中去落实。所以,很有必要对课间操改革在农村小学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有效性进行论证,以期促进学校大课间活动在农村小学中健康快速的发展。

2、选题的意义

开展《农村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性研究》是为了满足我校开展大课间活动的需要;近两年,我国小学生体质健康,我国中小学生部分身体素质,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我校学生及老师的体质健康状况这些年也成下降趋势,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不足,体育活动时间不能得到保证、活动项目一层不变,缺乏是其主要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对学生在校期间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给予保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中小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但是长期以来,这些规定始终未能引起一些地方和学校的重视。随着体育新课程的全面落实,学生对健康的要求从以身体素质为主,逐渐提高到兴趣爱好,技能要求,心理需求,社会人际交往,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笔者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积极实施体育课间操的改革,在我国目前的教学环境下、仍然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同样,在学校大课间活动中,我们的学生依旧以教师安排的活动内容为主,学生自主的活动内容空间相对较少。就是有大部分也是简单的、象征意义的自主练习内容。但这与传统的课间操相比已有了很大的飞越。目前农村小学的大课间活动水平较低,这与农村小学基层教师的业务水平、大工作量牵扯精力有一定关系。

通过实施大课间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心理健康,表现出乐于与人合作,关心他人与集体,并能将这种良好的思想转移到日常学习与生活中。

另外,大课间活动无论对社会发展(社会的需要和终身体育教育的需要)、教育改革的需要,还是个体成长的需要都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从实际出发,立足于我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确立了本课题,试图通过探索和实践,寻找到突破口,最终走出一条适合农村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新路子。

二、概念的界定

1、大课间活动的概述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和创造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显著的效果。

2、有效性的概述

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的三个要素:速度可看作学习时间(长度)---投入;收益可看作学习结果(收获)---产出;安全可看作学习体验(苦乐)---体验。可以说,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重要指标。

三、理论依据

1、新《课程标准》强调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法》、《体育法》关于学生每天必须保证运动一小时的阐述。

3、主体教育理论

主体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过程中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发展,即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扬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体验性,调动学生主动地去发现、探索、思考,从而实现提升人的地位、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力量的目标。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课题设计)与创新

1.目标

为农村小学体育大课间的有效开展找出一条可行之路。(1)通过研究学习课题能熟悉大课间活动运作程序,熟悉新课程的基本教学理论,自觉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大课间活动教学设计、实践和完善。

(2)结合农村小学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效实施规划方案(指导性意见)。

(3)尝试建立各年级的大课间活动项目资源库,并进行活动实验,逐步形成符合本校实际的有效大课间活动计划。

(4)关注农村学生和教师在大课间学习活动中的成长,建立相应的评价激励体系,促进学生和教师的体育素养的全面提高。

2.内容

一、农村小学大课间活动有效性实施的研究;

1、农村小学大课间活动有效性的保障措施研究

(1)时间保证

下午第二节课后40分钟,任何老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由于天气原因,不能进行正常室外活动时,各班在教室进行棋类游戏(器材自备),由班主任组织安排。

(2)制度保证

学校制订大课间活动时明确班主任、体育教师的职责,具体有:领导督察制、班主任现场督促制、艺体教师指导制、活动评比制等多种制度。使大课间活动安全有序的进行。

(3)人力、物力保障

要求全体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的保护者,同时也是活动者。这样既能体现国家所提倡的全面健身,又能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活动的器材原则上由学校购置,其它小型、易损器材由各班组织学生自带。

2、增强农村小学大课间活动有效性的措施研究

(1)安全保证

学校要分班划定活动区域,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学生乱跑的混乱现象。所有场地均安排教师进行现场活动指导,并督促学生注意安全。同时注重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安排,必须做到科学合理。

(2)激励保证 活动实行考核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考核分两方面:一是对班主任的考核。班主任的思想认识,责任心,工作态度将直接决定大课间活动的质量。为调动班主任的工作责任心,应对此工作作为班主任的专项考核内容。另一方面,学校对大课间活动进行定期评比,把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作为文明班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这样既可以树立学生的集体活动意识,集体荣誉感,又可以促进大课间活动的持续发展。

(3)鼓励创新

大课间活动除时间有具体规定、保证外,在活动形式、内容、空间上学校均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鼓励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班主任发挥自身特长,展示自身才干,开发创新体育、舞蹈、球类游戏等多种项目。同时,也鼓励学生提供活动项目,以供参考。同时注重在活动形式、内容、空间上的科学变化调整,以吸引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二、建立与学校相适应的校本

(1)农村小学大课间活动校本课程计划开发以及实验的研究;

在研究农村小学大课间活动的有效性研究的同时,加大各年级大课间活动内容的开发,力争建立各水平(或年级)的活动内容资源库,并进行1—2轮活动实验,逐步形成符合本校实际的活动内容,为农村小学大课间活动的实施提供素材。

(2)农村小学大课间活动的有效性的研究与学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

一项好的实验可能会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本研究将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教师的教学组织方式、工作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自主性等方面的变化。

(3)农村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关系。

在大课间活动的同时,加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分利用本校(本地)特有教育资源,争取学校体育特色的形成。

三、创新之处

1、全体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的保护者,同时也是活动者。这样既能体现国家所提倡的全面健身,又能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2、活动实行考核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一是对班主任的考核;另一方面,学校对大课间活动进行定期评比,把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作为文明班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这样既可以树立学生的集体活动意识,集体荣誉感,又可以促进大课间活动的持续发展。

3、注重在活动形式、内容、空间上的科学变化调整,以吸引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4、加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分利用本校(本地)特有教育资源,争取学校体育特色的形成。

五、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研究的思路、过程

(1)研究筛选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0月)(准备阶段)。

主要有四方面的工作:⑴分析本校乃至本地区的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的经验,过滤出可供发展的项目或方面;⑵广泛学习相关经验和理论,过滤出可供借鉴的项目或方面;⑶调查研究,制订课题实验方案;⑷成立课题。

(2)实践探索阶段:(2008年11月~2009年12月)(实验阶段)。

根据实验方案,从以下几方面分阶段组织进行实验:

(1)着重农村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的基本方案的研究。学习课程计划和原有的教学参考,研究和分配学校的教学资源;

(2)学习一般体育活动的理论和优秀大课间活动案例。分年级进行活动设计和教学研究;

(3)开展教学研讨总结初步的设计策略;

(4)再设计、再实验、再研究,完善大课间活动设计方案库等等。

(5)积累完善阶段:(2009年2月~2009年6月)(总结阶段)。

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对各方面的探索进行测评、验证,使其研究项目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日趋完善;

(2)实验总结,成果展示;

(3)邀请上级领导和专家组进行成果鉴定验收。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广泛查阅、分析整理教教育教学理论,优秀活动案例,利用相关的优秀内容等形式学习借鉴。

(2)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练联系实际,强调研究的探究性和可操作性。与实验法、统计法和观察法结合,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坚持写大课间活动反思随笔。立足于每一天的教育、学习生活,在写随笔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反思自己,超越自我。

(3)分析研究法:利用学校典型大课间活动案例从中发掘和提炼有效地设计和实施的策略,及时予以推广。

(4)实验对比法:对大课间活动的效果等方面可以展开实验研究、对比,找出适合本校的活动项目和活动模式。

六、预期研究成果

本课题预期完成时间:2009年6月,成果形式主要为:调查与研究报告、论文、教学活动计划、案例、活动资料、影像图片等。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思想重视,明确职责,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教研组各种研究活动。

(2)制定计划,分步实施,改革实践。根据方案分层实施。

(3)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专家请教。

(4)争取领导重视,主动接受或邀请领导的监督。

(5)课题实施教师专业素质较高,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第二篇: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研究

浅谈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研究

“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启动,是在发挥体育课开展和落实阳光体育活动这一主渠道、主阵地的基础上,进而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重要途经来落实和保障在校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任务。大课间体育活动以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全员参与的特点,吸引广大师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不仅对师生紧张的工作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还能有效提高师生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师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使其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为此提出了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结合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子女多、学校体育器材不很充裕的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教师群策群力,学生献计献策,制定出我校大课间活动方案。随着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不断实践和蓬勃开展,我校大课间越来越受师生的喜爱,真正体现“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现将我校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调查研究,制定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长期以来,学校的课间体育活动仅限于做操、自由活动。其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早已厌倦,锻炼效益低下。随着电视、广播、媒体对要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的宣传、报道,学生终于盼来了我校阳光大课间活动的实施,它就像春雨一样浇灌在孩子们渴望活动、天性好玩的心田。根据素质教育和贯彻“健康第一,以人为本”教

育指导思想的要求,为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保证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根据我校的场地设施、师资情况,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身心特点,向师生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本着小型多样、快乐健康、寓教于乐、强身健体、促德辅智、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合理地设置每天1小时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将大课间体育活动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健康体育”即广播操、集体舞、自编操为主,体现活动的整体化、规范化,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第二部分“快乐体育”即开展各种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绳、踢毽子、丢沙包、呼啦圈、跳皮筋、跳方格、协力走、滚球、铁环、游戏等。以校本课程为依托,将“游戏”作为本校特色。

第三部分“竞技体育”即运动会、以年级为单位的单项体育竞赛活动,这是我校多年体育活动的传统,很受师生们的欢迎,即丰富课余生活,又锻炼身体、愉悦身心,还培养同学团结协作、集体主义思想、竞争意识、集体荣誉感以及健康向上的竞技思想。

二、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大课间”活动的组织管理 为将大课间活动落到实处,不走形式,不虚设,不搞一阵风,为此:(1)加强了对“大课间”活动的组织领导,建立了“学校统一领导、班主任积极配合、体育教师具体实施,学生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层层落实,齐抓共管。并且统一调整作息时间,把课间活动时间由

原来的二十分钟增加到六十分钟,有力地保证了“每天锻炼1小时”活动的顺利开展。

(2)规范并完善了“大课间”活动的制度,强化管理。为使大课间活动高质量地进行,学校除了在时间和课程计划给予保障以外,还要求活动做到“五落实”即器材、场地、项目、时间、人员五落实。“五到位”即领导监督、班主任组织、体育教师指导、安全检查、学生人人参与五到位。任课老师要组织本班学生及时、有序参加活动,严格安全管理;体育教师全面负责大课间活动的组织、指导。

三、将“大课间”活动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使大课间焕发生命活力 首先大课间活动与德育相结合。在大课间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竞争意识。如在练习接力跑中,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规定失败一组的同学做仰卧起坐,启发同学们认识到每个同学的速度、技能、以及遵守纪律、团结协作是小组取胜的保障,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竞争能力和团队精神。

其次大课间活动与音乐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选择适合青少年特点的音乐,努力实现艺术与大课间活动有机结合。如教师根据歌曲《喜洋洋与灰太狼》编成一套完整的自编操,让学生一边轻声唱歌,一边轻松舞动,训练了协调能力,表达了愉快的校园课间生活。

四、根据实际,逐步完善大课间活动评价体系

在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认真地执行课程设置计划,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的同时,将大课间操活动工作纳入学校整体教

育工作中,作为评价班级管理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大课间操活动检查标准,严格按照标准坚持督导检查,建立激励机制。总之,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对师生身心健康已取得明显的作用。我坚信:因为“阳光”,所以快乐;因为“运动”,所以健康。阳光体育锻炼,贵在于坚持,贵在于创新。这是学校体育工作的责任,也是学校教育永恒的追求。

第三篇: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贯彻教育部开展“体育艺术2 + 1项目”实验工作的精神,积极实施“快乐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实现“体育与艺术、科技与创新、趣味与竞技”的完美统一。采取自制器材和开发利用体育资源,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合作,自主,探究,创新的教学理念。以大课堂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活动主题与口号

主题:阳光、运动、健康

口号:我运动、我快乐

三、活动目标

1、开展大课间活动,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

3、通过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落到实处,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4、通过大课间活动,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丰富校园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四、活动原则

1、教育性原则。我校开展大课间活动,以达到对学生的促德、健体、调智、审美等的教育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全体参与原则。在大课间活动中,我校师生全体参加,充分发挥大家锻炼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人人锻炼,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小学生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形成在普及与提高基础上的良性发展局面。

3、安全第一原则。严密场地、器材管理,落实行政值周、班主任、落班教师职责,强化活动过程管理,制订安全预案,全方位贯彻“安全第一”原则。

4、创造性原则。经常进行同样的活动,学生会厌烦,会失去兴趣,其锻炼价值也会降低。只有不断地翻新,不断地发展,活动才会有生命力。因此我校在学生活动的项目上采取轮换加创新原则,争取每周都有不同的活动项目,让大课间活动时时有趣,常常新鲜。

5、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以全面落实教学计划,又不增加学业负担为前提,合理地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将艺术、体育、特色创建融为一体。

6、实效性原则。能否满足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能否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是开展活动的关键。活动的开展不能留于形式,更要讲究实效,最后的评价应放在学生素质的提高上。

五、活动组织机构

长:

副 组 长:

技术指导:

音乐指导:

影视技术:

器材管理:

成员:全体教师

六、大课间活动流程

第一环节:集结进场(3分钟)。学生在集结号中,慢步从教室进入到预定位置,调整队形,待《大课间慢步曲》响起时在任班老师的带领下有秩序的慢跑到各个班级规定的活动场地集合。

第二环节:广播体操(5分钟)。随着《七彩阳光》乐曲的想起,全体师生一起做广播体操。

第三环节:分班开展活动(17分钟)。随季节变化灵活安排,春、夏、秋三季,全校按预定队形及变换形式,依次在不同乐曲中进行跳长绳、跳短绳、呼啦圈、乒乓球、篮球、毽子等活动。冬季,主要组织学生按预定路线跑步。

第四环节:整理退场(3分钟)。随着《小松鼠》音乐响起,各班按预定路线返回。各班器材管理员收集整理活动器材。

七、活动要求

(一)学生具体要求:

1、衣着宽松,尽可能穿运动服装,不装、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

2、在指定地点进行活动,不乱窜乱跑;

3、要根据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告知老师;

4、活动时要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

(二)教师具体要求:

1、班主任要加强安全教育,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

2、室外活动时间班主任、搭班教师必须管理到位

3、按《室外大课间活动方案》准备活动器材,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4、检查学生衣着,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

5、活动时,要积极参与并做好组织及安全防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6、如有意外伤害事故,要严格按照《伤害突发事件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八、活动说明:

1、如遇到下雨请班主任或任班老师安排学生在室内(主要是棋类)游戏。

2、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促使学生到操场上,在阳光下陶冶身心,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搞好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够促进班风、学风、校风的进一步提升,建议师生共同参与,进一步增进师生的感情和了解,共同营造我们和谐的校园。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安全预案

为了更好地实施我校大课间活动,规范活动程序,严密组织,科学管理,努力使学校大课间活动做到安全、高效、有序,特制订本安全预案:

一、校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学校大课间活动由主抓学校体育工作的副校长直接领导,大队部制定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落实;班主任具体负责班级活动的组织管理与安全管理工作;体育教师具体指导训练学生参与活动的操作方法及要求;值日教师负责学生活动的全程管理;总务处负责活动场地器材、广播音响设备及电力等后勤保障。

三、学校大课间活动实行课程化管理,活动时间每天上午9:45——10:20

四、安全措施:

1、集合时,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迅速召集并督促本班学生在指定地点排成两路纵队,做到快、静、齐;进退场时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跟随队伍,全程监管。

2、值日教师按活动要求分布在进退场路线及活动场地分岗定点管理,确保安全有序。

3、每项内容活动时,要求班主任及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活动操练与管理。

4、学生会干部及值日老师对各班活动质量进行当场量化评分,监督活动秩序。

5、偶发事件处理:当出现活动秩序混乱或学生意外摔倒等现象发生时,教育学生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发出讯息报告,当值教师第一时间做好现场秩序维护,做好应急处理并立即报告行政值日。

体育组

2013.2.26

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各项目组织及练习形式

摸石过河的方法与规则

一、比赛方法与规则:

每班的男、女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四路纵队,分别站在比赛场地两端的起跑线后。开赛前,学生要在赛道的起点线后准备,甲队的第一位同学手持三块“石头”,听到发令后,将手中木块放置在前方适当位置,依次反复前进直到完成(三块“石头”全都过线),交给乙队的第一位同学,然后站在乙队的排尾,乙队的第一位同学以同样的方式返回,依次反复,至该队最后一名同学完成冲过终点(“石头必须捡起”)即为该队成功。各队的最后一名同学应佩戴统一识别标志。(图略)

二、注意事项:

(1)比赛过程中,队员身体的任何部位均不得触及地面;

(2)以最快速度将三块木块和身体全部到达终点时为胜。

迎面接力比赛的方法与规则

一、方法与规则:

每班的男、女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四路纵队,分别站在比赛场地两端的起跑线后。发令后,甲队的第一位同学向乙队方向跑去,将接力棒交给乙队的第一位同学,然后站在乙队的排尾,乙队的第一位用同样的方法传给甲队的第二位同学,如此依次进行。先通过终点的队为胜,各队的最后一名同学应佩戴统一识别标志。

二、注意事项:

1、不能踩起跑线,接力棒在哪里掉应在哪里捡起再跑;

2、右手接棒学生右侧过。

跳长绳的方法与规则

各班分两组,每组两名同学摇绳,其余同学列队需从绳的一侧跳至另一侧,跳过的同学绕过长绳回到队伍末端排队,循环接替。

跳方格(圆格)的方法与规则

一、方法与规则:

每班将学生分成男、女生两组,分别站在方格(圆格)起跳线后。发令后,各组的第一位同学进行单双脚交替跳,一直跳完全程后回到队伍的后面。

二、注意事项:

1、在跳时必须要一格一格跳;

2、前一位同学跳出去五格时,下一位同学才能接上去跳。

篮球的方法与规则

一、篮球的方法与规则

学生两人一个篮球,先进行运球练习,其中一人右手运球一百下,之后交由另一名同学练习;完毕后换左手练习。接下来两人进行传接球练习,距离由自己掌握。最后进行投篮练习。

二、注意事项:

1、学生在运球时眼睛不能看球;

2、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更多的篮球趣味练习,入篮球运球接力,篮球角力等游戏。

篮球运球接力的方法与规则

一、方法与规则:

每班的男、女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四路纵队,分别站在比赛场地两端的起跑线后。发令后,甲队的第一位同学运球向乙队方向跑去,将球交给乙队的第一位同学,然后站在乙队的排尾,乙队的第一位用同样的方法传给甲队的第二位同学,如此依次进行。先通过终点的队为胜,各队的最后一名同学应佩戴统一识别标志。

二、注意事项:

1、不能踩起跑线,篮球在哪里掉应在哪里捡起运球再跑;

2、右手接球学生右侧过。

跳短绳的方法与规则

一、连续并脚跳:两手握绳的两端,由后向前摇转绳子,当绳子即将落地前的一瞬间双脚同时跳起,绳从两脚下摇转过去,连续做数次。

二、连续单脚交换跳:两手握绳的两端,由后向前摇转绳子,当绳子即将落地前的一瞬间,左(右)脚在前跨过后,右(左)脚随即跟过,绳从脚下依次摇转过去,连续做数次。

呼啦圈的方法与规则

学生两人一个呼啦圈,其中一人通过四肢或身体其他部位绕环运动,使呼拉圈绕身体旋转。待呼啦圈落地后规定时间到后交由另外一人练习,依次循环进行练习。圈绕身体某一部位旋转的时间越长,或一人同时旋转的圈的数量越多,则表明其水平越高。

踢毽子的方法与规则

学生每人一个毽子,除手外可以用身体任何一部位接触毽子,并将其踢起,不使毽子落地。

乒乓球的方法与规则

分5-6组进行练习或比赛

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技能项目达标要求一、二年级

等级

组别

立定跳远(米)

跳绳(次/1分钟)

踢毽子(次/30秒)

备注

及格

男生

1.07——1.27 30——56 16——21

女生

0.99——1.18 30——56 9——14

良好

男生

1.30——1.47 60——86 22——29

女生

1.20——1.38 60——86 15——24

优秀

男生

1.49——1.56 90——140 30——45

女生

1.38——1.47 90——145 25——40 三、四年级

等级

组别

立定跳远(米)

跳绳(次/1分钟)

仰卧起坐(次/分钟)

备注

及格

男生

1.29——1.50 40——75 21——32

女生

1.19——1.38 45——80 21——32

良好

男生

1.53——1.58 80——106 34——39

女生

1.41——1.58 85——115 34——39

优秀

男生

1.70——1.78 110——160 40——48

女生

1.60——1.67 115——165 40——48 五、六年级

等级

组别

立定跳远(米)

跳绳(次/1分钟)

仰卧起坐(次/分钟)

备注

及格

男生

1.46——1.67 45——84 22——33

女生

1.34——1.54 50——89 22——33

良好

男生

1.70——1.87 90——116 35——42

女生

1.57——1.74 95——116 35——42

优秀

男生

1.89——1.98 120——160 43——50

女生

1.77——1.86 125——165 43——50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工作总结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学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重要内容,扎实开展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此次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师生与家长的欢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和社会反响。

一、更新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活动形式,是对传统课间操的继承和发展,它比课间操的时间长,活动内容丰富,组织形式灵活,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期初,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活动方案,领导详细地审阅了方案,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合理化的建议,为大课间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有了方案我们就实施了,可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又遇到了新的问题,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并不只是体育教师的事情,如果仅仅局限于体育教师,那么大课间活动的质量可想而知。因为这些工作需要集体的智慧才能不断地从一个高度提升到另一个高度。为此,我们通过广泛地调研,认真听取师生的批评与建议,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大家认识到此项活动不仅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增强了学生的体质,缓解了学习疲劳,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个性、情感、兴趣等多项素质,活动还能训练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争取胜利的信心与勇气,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具有培养学生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责任感、荣誉感、民族进取心和分发向上精神的功能。全体教师都切实感到它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需要大家更新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只有全员参与、各部门密切配合,才能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精心设计、强化训练、科学实施

学校本着健康第一的原则和把快乐还给学生,创造和谐师生关系的指导思想设计了我校的大课间活动。我们活动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以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高昂的热情去迎接光明的未来。整个活动30分钟,全程由程控音乐统一指挥,整个活动由出场、广播操(七彩阳光)、自主活动和退场等组成。实施训练时我们把大课间分为前期准备、集体操训练、分组游戏训练和整体磨合四个阶段。在各阶段实施前都要通过会议对师生进行培训,让大家明确各阶段的任务,提高了训练的效率。

前期准备阶段包括如何结合学校实际设计活动的框架,确定进退场的路线,分班活动的场地,分组游戏的内容,指挥音乐的选择与制作等,它是活动实施的起点。整体设计我们力争做到科学性、创造性、特色性和可操作性。分组游戏中我们安排了传统体育游戏,竞技体育游戏及师生自创游戏的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在分组游戏训练阶段,我们首先编排好练习内容,如篮球、乒乓球、迎面接力、摸石过河、跳圆格、跳短绳、跳长绳等,之后把各班的游戏内容、场地、器材定位,再给各班配备教师,其中一名原则上是班主任,负责每天组织本班学生进入活动场地,另一位教师负责每天收发器材,不随班级更换场地,以防止班级更换带来的混乱。教师每天同学生一起活动,并做到鼓励学生在现有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整体磨合阶段是大课间训练的最后一个步骤,主要是做好活动各环节的衔接,它包括进出场,队伍的调动和服从音乐指挥等内容。

三、领导重视、加强管理、群策群力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们实行了大课间体育活动,我校大课间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整体化的轨道,离不开学校大课间领导小组细致的工作。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班主任、体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完善并制定《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安全预案》、《小学大课间体育各项目组织及练习形式》、《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技能项目达标要求》等一整套活动管理制度。有关制度、方案,形成了“学校统一领导、班主任积极配合、体育教师具体实施、任课教师全员参与”的四级管理工作格局,这为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因为了制度的约束,全校老师人人自觉参于活动,个个主动参于管理;因为有了老师的参于,全体学生人人热情高涨,个个争先活动

四、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成果显著

目前,大课间体育活动己成为我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己成为我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它在为学生提供素质发展的条件与时空的同时,也有力的推动了学校的不断发展。

首先,为配合大课间活动的深入开展,这半年来学校改进、增设了一大批体育器械;改造了全校室内、外的音响系统;学校的面貌与硬件设施正发生质的飞跃,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健身环境。

其次,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不断提高。丰富多采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集体和爱国主义精神,而且还使他们形成了互相激励,自学奋进的良好习惯,各种优良的意志品质正在潜移默化的形成。

第三,师生身体素质明显增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良好及优秀率比往年上升;教师也变初期的“被动参加”为现在的“主动参与”,大家都感到30分钟的大课间对自己身体素质与精神状态的改善大有益处,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不过,由于我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还属于初步探索阶段,因此,也就存在着一些弊端。首先,当属活动时间的安排欠科学、合理。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半小时为大课间活动时间,学生在活动之后出汗,特别是在夏季,学生活动之后存在疲劳现象,影响此后的上课效果。其次就是个别的项目设置不是很合理,在规定的时间内,有些项目练习的量过大,而有些项目运动负荷又过小。第三就是体育设施、运动器材的匮乏。由于学校经济紧张,在体育这块投入不是很多,所以开展活动的所需器材个别由学生自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大课间活动的开展。

总之,一切都会在矛盾、挫折中谋求发展,获得进步的。相信在学校和我们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用智慧引领,用汗水浇灌,用爱心扶持,“大课间体育活动”这朵校园奇葩会开得愈加娇艳、好看。

第四篇: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口和突破口,吸引广大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确保“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我校把开展“大课间操”活动作为重要途径之一,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使锻炼成为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4、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二)原则

1、教育性原则。开展大课间活动,以达到对学生的促德、健体、调智、审美等的教育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

4、创造性原则。根据学校场地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安排一些活动内容,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

三、实施措施

(一)活动时间的安排

上午:9:30——10:001、眼保健操5分钟

2、进场5分钟

3、广播操5分钟

4、校园操3分钟

5、分组活动10分钟

(二)活动场地的分配及安排

大课间操活动时间晴天全校先做广播操和校园操,然后分组进行各项活动。阴雨天班主任组织在室内活动,安排室内游戏活动。(室外活动场地安排见附件)。

(三)活动器材的准备

学校添置一些运动器材,提供给学生活动,班主任也要动员学生自愿购置或自制一些体育活动辅助器材,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参加活动必需穿好校服,运动鞋。

(四)活动项目的选择

体育组提供一些室内外体育活动项目,供各班参考,由班主任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选择项目进行活动。室内活动项目及大部分的室外项目要靠班主任及配班老师培训、辅导学生。部分复杂的室外活动项目由相关体育老师对学生进行培训。

室外活动:球类活动、跳长绳、踢毽子、立定跳远、捉迷藏、羽毛球、丢手绢、钻山洞、丢沙包、跳橡皮筋、推手、贴烧饼、掷纸飞机、抓尾巴、快快跳起来、闭眼平衡、木头人、老鹰抓小鸡等项目。

室内活动:拾子、击鼓传花、扳手腕、传口令、画鼻子、纸球入篓、挑小棒、七巧板、猜拳写字、猜猜他是谁、叫号起立、过独木桥、头顶气球、写字接力、指部位、开火车等项目。

(五)活动注意事项

a)大课间活动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或早退。

b)室外活动时间班主任、搭班教师必须管理到位。

c)由于我校学生人数多,人均活动面积小,户外集体活动开展起来难度较大,为了能更好地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活动前和活动中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

d)活动全程有广播音乐指挥。

e)广播操结束,室外活动由班主任、搭班教师直接带至活动场地进行活动。结束时,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能乱跑。

f)体育教师进行巡视与指导,活动项目由体育组负责解释说明。

第五篇: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长坡中心学校 吴钟伟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和基础,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集中体现,而由于历史的、传统的“智高第一”“升学第一”的应试教育影响和制约。加上近年来,片面追求升上重点中学的导向下,给农村学校的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因此在农村小学学校中很难发挥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被严格要求一味地在语数等学科中挣扎、喘息,造成了对文化课都有产生厌学的心理,却不知道体育深的锻炼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在体育课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到自己的活动中。但由于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奇缺,专业毕业的体育教师极少,专业业务素质普通低,农村很多是兼职的体育教师,就算有一两个体育专业教师也让他们主教语数、而忽略体育。很大程度上教师还是喜欢“放羊式”的管理方式,体育课就是自己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下课就集队。没有引导和有效管理,导致学生误以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当然学生乐于这样的体育,但教师没有能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质和深度去认识,不能达到《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能让学生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信念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目前,农村体育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示范,然后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方法单调,又不能吸引该学生„„

为何让体育教师、学生改变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让学生建立良好的体育锻炼观念,值得每位上体育课的农村教师深思。

那么怎样提高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加强上体育课教师队伍的建设

加强专职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函授、进修和观摩学习等,提高思想认识,提高文化素质、提高专业知识,特别是兼职教师的体育专业理论和实践的知识,使他们懂得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的价值具有终身效率,真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对体育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学生体育的社会功能和价值的认识,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心理定势。

二、转变学生对以往体育教学的认识

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群体,从我们体育教学中,我深深地知道,学生并不是讨厌上体育课,而是体育教师在课堂上都按照书本的规定的轨道去做,上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形成了体育的“教”与“学”的对立,由于学生反感于这样的体育教学,好多教师就不负责任,采用“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指导意识,导致学生误认为上体育课就是玩自己想玩的,做自己喜欢的,在跳跳蹦蹦,玩玩乐乐中上完体育课,让学生体会学生自认为的所谓“快乐体育”。所以教师在体育课中应更新观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重新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思想,不能懒于上学生反感的体育课,而采用“放羊式”淡忘体育的本质。

三、树立新意,打破常规,提高体育的兴趣

我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教师的专业性不强和传统的“放羊式”的教学模式造成的,它让学生从小就养成了思维定势,体育课就是玩自己想玩的,而厌倦于体育课的锻炼身体的思想。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快乐,学生才喜欢教师上体育锻炼课,才能摆脱学生对体育课错误的认识。

所以教师想要上好体育课就要增加教学的吸引力。罗伯特·特拉费斯说过:“教学是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与其它的表演艺术,这是由于教师与那些是观看表演的关系所决定的。”教师除了同演员一样在声、神、行、台等方面具有艺术修养,同时也在于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真情实感。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好玩和对任何新生事物都有好奇性,不喜欢墨守陈规,而我们在执教过程中,一个准备部分,一个基本部分,一个结束部分的训兽式的教学让学生不能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感受“快乐体育”。反而使学生厌倦正规的体育课,反感体育锻炼。导致学生只乐于“放羊式”体育,学生的这种恶性循环的造成与其责怪学生,不如反问我们自己。要使教学发挥有效性,第一要紧就是把学生从“放羊式”的体育中吸引过来,使他们对体育产生兴趣,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体育,这样才能形成教与学的合力,才能达到体育课的目的。

教育界经常能听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以我们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和教学内容特点,因地制宜地变换教学方法,以求取得佳教学效果。

打破原有体育课的教学常规,集队时,没有必一定要强调学生队伍纵队或者横队,只要学生能听到教师的讲话,并在教师的视野为即可。这样的课堂气氛才显得平等、自然、和谐而有生机。

在准备活动时打破以往那样以跑步,或单调的准备活动为主的练习,如:让体育课上增加优美、悦耳、动听的音乐,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在优美的音律伴奏下做一些简单的韵律操,这样既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达到热身的目的,又能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目的。(特别是对于女生,这种调动其积极性很显得更好)。何乐而不为呢?

在基本部分中,把猜谜语、讲故事和同学之间经常玩的游戏巧妙融入课堂教学中,营造出一种自主合作的教学氛围,让体育课始终充满盎然的活力,激发体育兴趣。在教学跳和跑运动时,我适时增设进

学生们平时喜欢玩的游戏,如:“单足跳越推人”比赛,规定人数、次数和技巧,学生在比赛中得到各种综合素质的锻炼,既锻炼了学生的技巧和跑速,又能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加强自主、合作的意识。这比单一练习短跑和跳远就有趣多了。又如“掷纸团击人“的比赛,我把一个班男女进行分组,规定好时间、人数,以时间用的少,击中人数多的队为胜队。同学们在互相配合,合作和叫喊声中越玩越有劲,课堂充满了趣味性,学生也不知不觉学会了投掷,全体学生参与的意识得到增强,课堂活跃气氛保持浓厚。

四、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

体育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小学生实际,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意识,把过去的“要我学”、“要我练”变成“我要学”、“我要练”,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练习项目,也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教师允许的项目,自己编组,自主学习与锻炼,教师引导并鼓励他们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这样就能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基本技能。

首先,教师要按学生兴趣进行分组,让他们在不同的项目中进行体育练习,同时教师注意培养各兴趣小组体育骨干,发挥小组骨干作用,减轻教师因分组造成的教育不均等,和教师疲惫的负担,为差异性教学提供强有利的保障。

其次,按男女分组,针对男女对体育爱好不同,男生可以选择篮球、排球、足球等授课内容;女生可以选择羽毛球、跳绳、呼拉圈等授课内容。通过这样的授课形成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唤醒他们自觉、主动选择练习项目的意识,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在技术技能教学中要注意学生个性差异,循序渐进,对症下药,不能心急,教师要适当将教学步子减小,从最基本的知识、技术、技能上分析问题,分析症结所在及

产生的原因,耐心指导,有的放矢地鼓励帮助引导,使学生尽快掌握技术技能,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最后,教要注意到体育课的结束,要巧妙选择轻松活动内容,使学生过高的兴奋度降下来,让学生能够得到身心放松,如:做一些轻松的小游戏或者教他们韵律操,让他们在“快乐体育”中轻松结束体育课。

五、指导科学学习体育方法,加强医务监督

出现意外伤害是体育活动中不可避免的,因此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尤为重要。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将科学锻炼和医务监督的保健知识贯穿其中,让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同时对身体状况和身体机能有所了解,明确其利害关系,让他们有意识,有目标的锻炼和保护自己。从而建立一个科学锻炼的概念和减少在体育过程中造成的伤害和恐惧的心理,这样就有利于“终身体育”的展开。

总之,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为了学生能树立“健康第一”“生命在于运动”“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等思想和信念,为祖国的未来,我们体育教师应不断提高农村小学教学的有效性。这也是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

下载农村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性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性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研究

    《农村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中卫市柔远中心小学:拓晓萍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课前预习是语文学习......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针对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逐年下降的实际情况,为保证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实施,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我总结出游戏活动、班班通、分层教学、互动教学、小组合......

    新理念下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之一(五篇范文)

    题名称: 新理念下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之一 ——体育课成绩等级评定模式的探讨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

    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为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坚持“健康第......

    农村中学的体育课堂有效性的研究研究报告

    《民间体育游戏在农村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研究者:董良冲 一、 课题的提出 民间体育游戏是民间游戏中运动类的游戏,其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不断地发展、完......

    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有感

    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有感 今天,我们部分老师和小学的部分老师有幸前往小学参观学习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早就耳闻该校的阳光大课间做得非常的有特色,所以大家都充满了期待......

    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

    西洞中学小学部 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亿万学......

    小学快乐体育大课间活动汇报材料

    快乐大课间 活力满校园 快乐运动 享受健康 ——小学快乐体育大课间活动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能站在这里为大家汇报,是区教体局对我校开展阳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