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企业一百年的成长力
打造企业一百年的成长力
不用给我们钱,我们也不要资源,只要给我们政策就行了,放手让我们干,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为人民谋取更多的福利,这就是我们要的。这个前提是基于政府对人民对企业要有信心。另外一方面,我们民间力量,或者说我们企业家,也必须对政府有信心。如果我们对于政府没有信心的话,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会是短视行为。比如说你就忙着赚钱,赚一点儿钱就算了,对于企业没有百年打算,做到最后必然就是不可能打造百年老店,也不可能打造世界品牌,因此也不可能打造引领全世界的品牌资源。大家知道品牌资源的重要性,一个LV包在中国制造只需几百元人民币,转手卖的时候,就几千甚至几万。他们卖的是思想和品牌,而我们卖的是制造和材料。如果需要打造世界级的品牌,我们就需要有长远打算,长远打算就必须对于政府有信心。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的努力,打造一个平稳的、有发展的稳定社会。稳定社会需要三大力量的稳定,政治力量的稳定、企业力量的稳定和人民力量的稳定,大家都在舞台上共同制作游戏规则往前走。作为企业家群体,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包括政府面临的问题、企业面临的问题、老百姓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逐步解决。政府对老百姓有信心,我们对政府有信心。只有把信心建立起来,才可能出现诚信体系,才可能出现商业文明和企业家精神,才可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才可能有一百年的成长力。谢谢大家!相关阅读: 俞敏洪:向前走,是我们获得幸福和成就的最佳路径 俞敏洪:我们不需要为80后、90后担忧,我们只需要做出榜样 俞敏洪寄语新东方十七岁生日 俞敏洪:有尊严是谈家庭教育的最根本基础 俞敏洪老师新浪微博语录:学会选择自己的人生 俞敏洪国庆节写给新东方人的信:价值回归,拥抱明天新东方国际高中“五大”使命打造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俞敏洪:带着母校的期望,走向人生的辉煌 俞敏洪:2010年“梦想之旅”日记 俞敏洪:不要低估自己 不要低估别人 俞敏洪演讲录:中国教育质量的本质 俞敏洪新浪微博励志语录 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创富故事 俞敏洪:勇于挑战,开创未来 俞敏洪:虎年感怀——写在人生的第四个本命年
俞敏洪:不赞成大学生因为就业难而盲目创业
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向上生长
俞敏洪:我的同学周华
俞敏洪演讲录:选择改变生命
俞敏洪:新年致新东方人的一封信
俞敏洪演讲录:随心迈向远方
俞敏洪老师新浪微博谈教育
俞敏洪老师寄语2010年考研学生
俞敏洪演讲录:如何做最好的家长
俞敏洪演讲录:生活在自在与豁达的心境中
俞敏洪老师谈成功
俞敏洪:品牌如人
俞敏洪:成就孩子真正的幸福
俞敏洪:真正做事情的人是不会抱怨的育人育己,教育托起未来的希望
大学要做的几件事--俞敏洪在四川农业大学的演讲
俞敏洪:诗意的生活
新东方就是一块垫脚石
俞敏洪:花儿在不同的季节开放
俞敏洪:危机和机遇中的中国企业家
俞敏洪:“梦想之旅”又一年
俞敏洪:创业的八大能力
俞敏洪:我和新概念的故事
俞敏洪:大学生找工作心态应比较平和
俞敏洪答普鲁斯特问卷
俞敏洪谈奋斗
俞敏洪与大学生对话:“先就业再职业再事业”
我的2008
危机感
专注的好处 新东方成立十五周年感怀:岁月如歌
俞敏洪在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上的演讲
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辞
奥林匹克精神 俞敏洪:新东方的社会责任
相关链接:
新东方课堂|新东方播客|俞敏洪文档|王 强文选|徐小平专栏
众名师印象|游学新东方|东方大事记|聚焦新东方|新东方文化 ——俞敏洪在2010年第十三届成长中国高峰年会上的演讲
识是要有的,变革意识是要有的。同时,把各种各样的能量融合到你企业中。新东方作为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好像没有必要有新科技,但是我们现在有很多新科技。你必须引入新科技,否则你就会落后。不管你干什么,你不能让自己的思维落后,让自身对于高新科技的利用能力落后。第二是对于企业本身的价值体系的定位。我觉得千变万化之中有一点是不能变的,这和我们做人一样,人的思想要更新,创新能力要更新,穿着打扮可以更新,连长相都可以更新(你可以去整容),但是唯一一点不能变,就是你这个人基本价值体系和精气神儿是不能改变的。一个人的价值体系改变了,导致你的行为改变,人心变了,一切都会变。最近在网站上流行的哈佛大学教授讲的一门课——幸福课,主题就是讲只有从心底愿意寻找幸福的时候,你才能找到。这个教授说,其实人是很难变的,很多东西是背后基因所决定的,但如果你从心里想变,即使基因决定的也能改变。心理学研究表明,同卵双胞胎的个性行为有很多趋同性,到极端的地步甚至娶的老婆的名字都是一样的。但心理学家还发现,即使是同卵双胞胎,最后生活也完全可以不一样。有一对双胞胎的爸爸是酗酒吸毒的,其中一个孩子也是酗酒吸毒的,但另外一个孩子却过着幸福、高雅的生活。问到他的时候,他说,我爸爸是不幸福的,是酗酒的,但是我怎么能那样呢?我小时候因为这个吃尽了苦头,我怎么能够让我的后代还这样受苦呢?回头来讲我们做企业的人,做企业赚钱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你这个企业不管是小还是大,你到底为员工提供了什么价值体系,是要思考的。你做的企业,对社会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是要思考的。比如说造纸厂,造的纸可以让文化传播,但是造纸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如果不进行净化处理,造成污染,就不是一家好企业。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企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肯定是走不长的。一个企业的自律从一开始就要产生,企业的文化基因、企业的价值基因,从一开始就要注入,因为这一切决定了一个企业是否能够长久地走下去。一个企业,员工的幸福指数来自于两大要素:第一是薪酬体系,要给出员工有竞争力的薪酬,这是最基本的要素;第二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在这个企业干是不是有骄傲感和成就感,这一要素主要来自企业的价值体系和员工对于企业所做事情的认同。如果你这个企业是贩毒的,他肯定不会干,他知道这是有风险的,他知道早晚有一天被抓住。不管是做企业还是做人,我觉得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做对自己有利、对别人无害的事情;第二个层次,做对自己有利、对别人也有利的事情;第三个层次,哪怕对自己不利,也要做对别人却有利的事情。一个人能做到第三点,并且一辈子做下去,那是圣人,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有时候我们也能做到第三个层次,比如说在汶川地震这样的灾难来临时,我们也会献血,我们也会捐款,捐款献血都是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但却对别人、对社会有利。企业有的时候要做一些对自己不利、对社会有利的事情,员工才能产生崇高感,这是很重要的。平时,企业起码要做到第二条,做对企业有利,对我们服务的客户、对社会、对政府都有利的事情。中国做企业的人,常常把自己叫做企业家,不叫做商人。企业家是中国人创造的概念,因为商人在中国文化中带有贬义的意思。中国人有一句话是无商不奸,其实这个成语本来是一句好话,指的是米商卖米一定会让米在斗中多出来一点,“尖”出来一点,惠及顾客,后来才变成奸诈的“奸”。不知道大家是否都读过《我心如秤》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两个米店竞争,其中一家觉得竞争不过对面的店,结果掌柜的就让造秤的人造一个15两半的秤。古代的秤是16两一斤,15两半就是不足一斤。这个掌柜的儿媳妇听到以后就暗中对造秤的人说,我老爸老糊涂了,是16两半,你造出来以后我多给你一些银子,这个师傅就造了一秆16两半的秤。从此以后,这个米店不知不觉就兴旺起来,以至于对面的米店最后倒闭了。这个掌柜吃年夜饭的时候,非常得意地对子孙说,知道隔壁米店怎么被打败的吗?大家说不知道,他很骄傲地说,我把那个秤改成了15两半。这个时候,儿媳妇站起来说,爸爸,当初我自作主张,把这个秤改到16两半了。过了5分钟以后,公公把米店的钥匙交给了儿媳妇,说以后米店大小事务都由儿媳妇说了算。我上个星期在德国(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访问德国),我就问德国人,我们这些人是叫做entrepreneur好呢,还是businessman?他们就说这两个词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都是做生意的人。我们习惯把entrepreneur翻译成企业家,把businessman翻译成商人,在国外是不区分的。我们之所以分开,是因为一提到商人就是奸的,一提到企业家就代表着成功。其实你被叫做企业家还是商人,没有什么区别,关键在内涵上。作为新一代的企业家,我们要拥有什么样的商业文明?什么样的商业文明才能代表企业家形象?我们现在要求政府很多,政府也确实还有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情。但是中国已经有几千万的民营企业家,我们是不是可以倒过来做呢?在政府还没有特别关注我们的时候,还没有精力培养企业家精神,制造企业家精神土壤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能动性。西方现代制度所有的基础都来自于商业文明,西方社会也经历了从混乱、欺诈,到最后规矩的建立,规矩的公开。中国今天的某些混乱现象,我认为很正常,这是商业文明的必经之路。我们应该更有信心,因为我们用30年走完了西方100年才走完的历程。面向未来,我们企业家面对社会、面对客户、面对我们本身商业规则的建立,到底应该做一些什么事情?我们不应该仅仅是忙着赚钱,这就是企业家最需要思考的事情。大家稍微想一下,一个社会结构的改变,当某一种力量达到一种程度的时候,自然会引起变化。当我们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假如说中国国民经济的总收入,民营企业占到多数的时候,其结构自然往我们所希望的企业家精神和商业文明方面去改变。最后,是信心和信念的问题。中国现在整个社会的问题,不仅仅是诚信体系的问题,重要的是信心问题。信心问题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政府对人民和企业的信心。政府对人民和企业到底存在多少信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说政府对民间力量没有信心,民间力量发展就会受到障碍。我常常说中国的民间力量还有很多发挥的余地。中国人是一个勤劳勇敢有创造力的民族,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面对改革开放的状态,宗教上没有禁忌,社会习俗没有禁忌,对商业模式的接受没有禁忌,我们甚至希望海外优秀的东西尽快过来。由于我们是一个思想上开放的民族,所以极其容易接受新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成功了,为什么?因为我们能够接受和中华民族的文明不同的思想,并且加以实践。但在今天的经济发展中,我认为中国的民间力量只释放了小部分,大部分还没有释放出来,没有释放是大小环境、各种因素制约所决定的。如何让民间力量最大化地释放?起到最主要作用的还是政府,政府对民间的信心很重要。有的时候企业家跟政府对话,常常说我们什么都不要,2010年12月4日至5日,第十三届成长中国高峰年会在北京举行。此届年会的主题是“领军十年——打造新兴成长力”。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应邀出席年会并做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传明是我的朋友,给我定了一个题目 “领军十年,引领未来的新兴成长力”。坦率地说,我是一个没有太长远眼光的人,搞不清楚两年以后的事情会是怎样,也搞不清楚两年以后地球还存在不存在。当然,地球还是会存在的。但是,这个地球到底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呢?变好或者变坏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来决定:
第一是自然的力量。在过去没有人类的时候就有冰川期,这是人类不可主导的。前几天欧洲出现了平均气温比往年平均温度要低15度的情况,感觉好像那个地方的冰川期要来到似的,这可能是自然的力量。我们现在天天讲保护环境,因为我们的企业、机构、国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大环境要存在。讲到引领未来的新兴成长力,还要在这个自然的大环境之下。只有自然的大环境健康了,我们才能安心做生意,否则像电影《2012》那样,大洪水一来我们什么也做不了了。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以防不可逆转的环境恶化发生,人类没有了生存的地方。我们很多企业在这方面做得不是很好,是以环境为代价来换取自身的资源积累和利益积累的。
当然还有另外一方面的力量,那就是人为的力量。在中国,国家环境,也就是政府环境,决定了企业能否健康发展。也就是说未来中国的企业到底有没有成长力,最大的决定权不在企业手中,而是在政府手中。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企业家都知道,中国的政策、经济走向是一个宏观调控为主的经济走向,中国政策的指向决定了中国企业的发展,这就意味着首先我们希望得到的是政府对企业发展的领导和支持。中国30年来做得很好,从没有民营企业,到现在把所有的小企业都算上的话,总量远远超过了国有企业。在过去30年,中国已经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要感谢政府,创造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社会氛围,使我们每一个人做生意的时候,至少不会想着每天的安危问题。
[来源:新东方 作者:俞敏洪] 打造企业一百年的成长力——俞敏洪在2010年第十三届成长中国高峰年会上的演讲 2010年12月4日至5日,第十三届成长中国高峰年会在北京举行。此届年会的主题是“领军十年——打造新兴成长力”。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应邀出席年会并做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传明是我的朋友,给我定了一个题目 “领军十年,引领未来的新兴成长力”。坦率地说,我是一个没有太长远眼光的人,搞不清楚两年以后的事情会是怎样,也搞不清楚两年以后地球还存在不存在。当然,地球还是会存在的。但是,这个地球到底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呢?变好或者变坏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来决定: 第一是自然的力量。在过去没有人类的时候就有冰川期,这是人类不可主导的。前几天欧洲出现了平均气温比往年平均温度要低15度的情况,感觉好像那个地方的冰川期要来到似的,这可能是自然的力量。我们现在天天讲保护环境,因为我们的企业、机构、国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大环境要存在。讲到引领未来的新兴成长力,还要在这个自然的大环境之下。只有自然的大环境健康了,我们才能安心做生意,否则像电影《2012》那样,大洪水一来我们什么也做不了了。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以防不可逆转的环境恶化发生,人类没有了生存的地方。我们很多企业在这方面做得不是很好,是以环境为代价来换取自身的资源积累和利益积累的。当然还有另外一方面的力量,那就是人为的力量。在中国,国家环境,也就是政府环境,决定了企业能否健康发展。也就是说未来中国的企业到底有没有成长力,最大的决定权不在企业手中,而是在政府手中。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企业家都知道,中国的政策、经济走向是一个宏观调控为主的经济走向,中国政策的指向决定了中国企业的发展,这就意味着首先我们希望得到的是政府对企业发展的领导和支持。中国30年来做得很好,从没有民营企业,到现在把所有的小企业都算上的话,总量远远超过了国有企业。在过去30年,中国已经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要感谢政府,创造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社会氛围,使我们每一个人做生意的时候,至少不会想着每天的安危问题。同时,在向未来看的时候,我们依然希望政府做得更多,或者说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有一点点的忧虑。原因是我们看到了一些倾向,对于中国未来民营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利的。什么叫做企业家精神?一个国家未来新兴成长力,其根本因素是来自于企业家精神。不同的精神气质,决定了不同人的未来。咱们刚才在上面看到蔡先培先生,50岁开始创业,现在70多岁,依然精神抖擞,对未来充满向往,这就叫做精神。一个人的精气神儿,决定了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是否有一个快乐和幸福的生活。决定中国未来发展最重要的一种精神,在中国应该是企业家精神,这也是我们天天在讨论企业家精神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企业家精神的来源,某种意义上不在企业家本身。企业家本身做了企业,既然创业了,既然敢冒风险,既然下海了,他必然具备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但是,这种精神状态有没有一个环境,最后能不能生长,或者说会不会萎靡,来自于中国的大环境,来自于政府的引导。为什么大家不断表达出一种忧虑呢?是因为我们往未来看的时候,有两个倾向,也是包括我在内的纯粹民营企业不太愿意看到的倾向:第一,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同时,国有经济也在同时发展,在本来不应该国有经济占领的领域占有了很多的地盘,这必然挤压了民营经济在资源方面的公平竞争。比如一块土地给纯粹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竞拍的时候,民营企业有可能竞拍不过国有企业。也就是说国有经济发展我们是需要的,但同样重要的是,是不是让民营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第二,在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两个经济板块中间,近几年出现了一个第三经济体,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是权贵资本也好,或者某种别的资本也好。大家都知道,一个中山市的女市长被抓起来以后,家族产业资本是20多亿,一个市的市长背后的家族就能够拥有当地这么多的资源,我们很难计算出来,在中国跟权贵相联系的资本和资源的控制会有多少。如果这个东西任其蔓延的话,第一会导致政府官员不断腐败的加深,第二导致中国真正民营企业家力量的发展受到阻碍。当然,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这种倾向,现在也在不断地纠正,如要求官员及其相关人士财产公开,包括企业财产公开。我们有一些忧虑,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种倾向。在中国商业经济往前发展的时候,我们到底能不能以公平竞争的心态走进一个领域,并且以公平手段来获得我们应该获得的资源,来使得我们企业发展,这是一个前提条件。我们一直在讨论要建设商业文明,但所谓的商业文明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公平公正、契约精神。在同一个资源面前,完全市场化的运作,应该是只要你愿意花更多的钱、愿意花更多的力气,你就可以拿到这个资源,而不是不管你出多少钱、花多少力气,最后由于某种权贵的存在,你拿不到这个资源。我们未来的发展,如果不能有这样一个公平的,或者说是真正体现了商业文明的精神存在,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企业家,都必须部分意义上扭曲自己的做事方式,来获取必须的资源。温家宝总理所说的,让每一个人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是不太容易的事情。比如前一段时间,“我爸是李刚”的事件,这样一个孩子开车撞死了人,还可以下车理直气壮地说“我爸是李刚”。这个孩子敢这么说,就是背后的权力在起作用,他一定认为他爸是无所不能的。当出现这样情况,当某些人可以干一些他们能干我们不能干的事情,当你看到红灯前一辆特权汽车可以呼啸而过,而你的汽车不能过的时候,我们做事情心平气和的心态就没有了。如果没有这种心态,我们做事情的精神,通过自己打拼以后获取资源的能力和精神就打了折扣,我们作为一个企业家未来发展的长远眼光必然会受到影响。我相信中国政府看到了这一点,并且未来应该是往正确的方向领导。因为谁都知道一旦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被权贵资本占了大头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经济活力必然会大受影响,经济活力大受影响最后的结果是于国于民都不利的。如果引领未来的新兴成长力,我们要有长久的中国企业的发展成长力的话,支持真正的民营企业的发展是首要因素。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企业本身,我们企业在走向未来的时候,有没有治理能力,有没有发展和转型的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面向未来,有两件事情是需要企业家考虑的:第一,未来到底什么样的产业是有发展前景的?是你能干的?以及你能干多久?这是一个前提。因为中国人喜欢一窝蜂地朝一个方向走,其实这个世界上什么产业都能干,你可以干新能源,你可以干高科技,你也可以干饭店,也可以造钢铁,没有说这个产业必然没有发展,那个产业必然有发展。微软是一个高科技公司,而沃尔玛当初就是路边的一个小店,现在沃尔玛也做成了世界最大的零售店了。所以你这个企业往什么方向走,要想清楚。当然危机意
同时,在向未来看的时候,我们依然希望政府做得更多,或者说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有一点点的忧虑。原因是我们看到了一些倾向,对于中国未来民营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利的。什么叫做企业家精神?一个国家未来新兴成长力,其根本因素是来自于企业家精神。不同的精神气质,决定了不同人的未来。咱们刚才在上面看到蔡先培先生,50岁开始创业,现在70多岁,依然精神抖擞,对未来充满向往,这就叫做精神。一个人的精气神儿,决定了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是否有一个快乐和幸福的生活。决定中国未来发展最重要的一种精神,在中国应该是企业家精神,这也是我们天天在讨论企业家精神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企业家精神的来源,某种意义上不在企业家本身。企业家本身做了企业,既然创业了,既然敢冒风险,既然下海了,他必然具备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但是,这种精神状态有没有一个环境,最后能不能生长,或者说会不会萎靡,来自于中国的大环境,来自于政府的引导。
识是要有的,变革意识是要有的。同时,把各种各样的能量融合到你企业中。新东方作为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好像没有必要有新科技,但是我们现在有很多新科技。你必须引入新科技,否则你就会落后。不管你干什么,你不能让自己的思维落后,让自身对于高新科技的利用能力落后。第二是对于企业本身的价值体系的定位。我觉得千变万化之中有一点是不能变的,这和我们做人一样,人的思想要更新,创新能力要更新,穿着打扮可以更新,连长相都可以更新(你可以去整容),但是唯一一点不能变,就是你这个人基本价值体系和精气神儿是不能改变的。一个人的价值体系改变了,导致你的行为改变,人心变了,一切都会变。最近在网站上流行的哈佛大学教授讲的一门课——幸福课,主题就是讲只有从心底愿意寻找幸福的时候,你才能找到。这个教授说,其实人是很难变的,很多东西是背后基因所决定的,但如果你从心里想变,即使基因决定的也能改变。心理学研究表明,同卵双胞胎的个性行为有很多趋同性,到极端的地步甚至娶的老婆的名字都是一样的。但心理学家还发现,即使是同卵双胞胎,最后生活也完全可以不一样。有一对双胞胎的爸爸是酗酒吸毒的,其中一个孩子也是酗酒吸毒的,但另外一个孩子却过着幸福、高雅的生活。问到他的时候,他说,我爸爸是不幸福的,是酗酒的,但是我怎么能那样呢?我小时候因为这个吃尽了苦头,我怎么能够让我的后代还这样受苦呢?回头来讲我们做企业的人,做企业赚钱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你这个企业不管是小还是大,你到底为员工提供了什么价值体系,是要思考的。你做的企业,对社会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是要思考的。比如说造纸厂,造的纸可以让文化传播,但是造纸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如果不进行净化处理,造成污染,就不是一家好企业。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企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肯定是走不长的。一个企业的自律从一开始就要产生,企业的文化基因、企业的价值基因,从一开始就要注入,因为这一切决定了一个企业是否能够长久地走下去。一个企业,员工的幸福指数来自于两大要素:第一是薪酬体系,要给出员工有竞争力的薪酬,这是最基本的要素;第二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在这个企业干是不是有骄傲感和成就感,这一要素主要来自企业的价值体系和员工对于企业所做事情的认同。如果你这个企业是贩毒的,他肯定不会干,他知道这是有风险的,他知道早晚有一天被抓住。不管是做企业还是做人,我觉得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做对自己有利、对别人无害的事情;第二个层次,做对自己有利、对别人也有利的事情;第三个层次,哪怕对自己不利,也要做对别人却有利的事情。一个人能做到第三点,并且一辈子做下去,那是圣人,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有时候我们也能做到第三个层次,比如说在汶川地震这样的灾难来临时,我们也会献血,我们也会捐款,捐款献血都是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但却对别人、对社会有利。企业有的时候要做一些对自己不利、对社会有利的事情,员工才能产生崇高感,这是很重要的。平时,企业起码要做到第二条,做对企业有利,对我们服务的客户、对社会、对政府都有利的事情。中国做企业的人,常常把自己叫做企业家,不叫做商人。企业家是中国人创造的概念,因为商人在中国文化中带有贬义的意思。中国人有一句话是无商不奸,其实这个成语本来是一句好话,指的是米商卖米一定会让米在斗中多出来一点,“尖”出来一点,惠及顾客,后来才变成奸诈的“奸”。不知道大家是否都读过《我心如秤》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两个米店竞争,其中一家觉得竞争不过对面的店,结果掌柜的就让造秤的人造一个15两半的秤。古代的秤是16两一斤,15两半就是不足一斤。这个掌柜的儿媳妇听到以后就暗中对造秤的人说,我老爸老糊涂了,是16两半,你造出来以后我多给你一些银子,这个师傅就造了一秆16两半的秤。从此以后,这个米店不知不觉就兴旺起来,以至于对面的米店最后倒闭了。这个掌柜吃年夜饭的时候,非常得意地对子孙说,知道隔壁米店怎么被打败的吗?大家说不知道,他很骄傲地说,我把那个秤改成了15两半。这个时候,儿媳妇站起来说,爸爸,当初我自作主张,把这个秤改到16两半了。过了5分钟以后,公公把米店的钥匙交给了儿媳妇,说以后米店大小事务都由儿媳妇说了算。我上个星期在德国(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访问德国),我就问德国人,我们这些人是叫做entrepreneur好呢,还是businessman?他们就说这两个词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都是做生意的人。我们习惯把entrepreneur翻译成企业家,把businessman翻译成商人,在国外是不区分的。我们之所以分开,是因为一提到商人就是奸的,一提到企业家就代表着成功。其实你被叫做企业家还是商人,没有什么区别,关键在内涵上。作为新一代的企业家,我们要拥有什么样的商业文明?什么样的商业文明才能代表企业家形象?我们现在要求政府很多,政府也确实还有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情。但是中国已经有几千万的民营企业家,我们是不是可以倒过来做呢?在政府还没有特别关注我们的时候,还没有精力培养企业家精神,制造企业家精神土壤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能动性。西方现代制度所有的基础都来自于商业文明,西方社会也经历了从混乱、欺诈,到最后规矩的建立,规矩的公开。中国今天的某些混乱现象,我认为很正常,这是商业文明的必经之路。我们应该更有信心,因为我们用30年走完了西方100年才走完的历程。面向未来,我们企业家面对社会、面对客户、面对我们本身商业规则的建立,到底应该做一些什么事情?我们不应该仅仅是忙着赚钱,这就是企业家最需要思考的事情。大家稍微想一下,一个社会结构的改变,当某一种力量达到一种程度的时候,自然会引起变化。当我们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假如说中国国民经济的总收入,民营企业占到多数的时候,其结构自然往我们所希望的企业家精神和商业文明方面去改变。最后,是信心和信念的问题。中国现在整个社会的问题,不仅仅是诚信体系的问题,重要的是信心问题。信心问题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政府对人民和企业的信心。政府对人民和企业到底存在多少信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说政府对民间力量没有信心,民间力量发展就会受到障碍。我常常说中国的民间力量还有很多发挥的余地。中国人是一个勤劳勇敢有创造力的民族,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面对改革开放的状态,宗教上没有禁忌,社会习俗没有禁忌,对商业模式的接受没有禁忌,我们甚至希望海外优秀的东西尽快过来。由于我们是一个思想上开放的民族,所以极其容易接受新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成功了,为什么?因为我们能够接受和中华民族的文明不同的思想,并且加以实践。但在今天的经济发展中,我认为中国的民间力量只释放了小部分,大部分还没有释放出来,没有释放是大小环境、各种因素制约所决定的。如何让民间力量最大化地释放?起到最主要作用的还是政府,政府对民间的信心很重要。有的时候企业家跟政府对话,常常说我们什么都不要,为什么大家不断表达出一种忧虑呢?是因为我们往未来看的时候,有两个倾向,也是包括我在内的纯粹民营企业不太愿意看到的倾向:第一,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同时,国有经济也在同时发展,在本来不应该国有经济占领的领域占有了很多的地盘,这必然挤压了民营经济在资源方面的公平竞争。比如一块土地给纯粹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竞拍的时候,民营企业有可能竞拍不过国有企业。也就是说国有经济发展我们是需要的,但同样重要的是,是不是让民营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第二,在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两个经济板块中间,近几年出现了一个第三经济体,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是权贵资本也好,或者某种别的资本也好。大家都知道,一个中山市的女市长被抓起来以后,家族产业资本是20多亿,一个市的市长背后的家族就能够拥有当地这么多的资源,我们很难计算出来,在中国跟权贵相联系的资本和资源的控制会有多少。如果这个东西任其蔓延的话,第一会导致政府官员不断腐败的加深,第二导致中国真正民营企业家力量的发展受到阻碍。当然,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这种倾向,现在也在不断地纠正,如要求官员及其相关人士财产公开,包括企业财产公开。
我们有一些忧虑,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种倾向。在中国商业经济往前发展的时候,我们到底能不能以公平竞争的心态走进一个领域,并且以公平手段来获得我们应该获得的资源,来使得我们企业发展,这是一个前提条件。
我们一直在讨论要建设商业文明,但所谓的商业文明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公平公正、契约精神。在同一个资源面前,完全市场化的运作,应该是只要你愿意花更多的钱、愿意花更多的力气,你就可以拿到这个资源,而不是不管你出多少钱、花多少力气,最后由于某种权贵的存在,你拿不到这个资源。我们未来的发展,如果不能有这样一个公平的,或者说是真正体现了商业文明的精神存在,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企业家,都必须部分意义上扭曲自己的做事方式,来获取必须的资源。温家宝总理所说的,让每一个人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是不太容易的事情。比如前一段时间,“我爸是李刚”的事件,这样一个孩子开车撞死了人,还可以下车理直气壮地说“我爸是李刚”。这个孩子敢这么说,就是背后的权力在起作用,他一定认为他爸是无所不能的。当出现这样情况,当某些人可以干一些他们能干我们不能干的事情,当你看到红灯前一辆特权汽车可以呼啸而过,而你的汽车不能过的时候,我们做事情心平气和的心态就没有了。如果没有这种心态,我们做事情的精神,通过自己打拼以后获取资源的能力和精神就打了折扣,我们作为一个企业家未来发展的长远眼光必然会受到影响。
[来源:新东方 作者:俞敏洪] 打造企业一百年的成长力——俞敏洪在2010年第十三届成长中国高峰年会上的演讲 2010年12月4日至5日,第十三届成长中国高峰年会在北京举行。此届年会的主题是“领军十年——打造新兴成长力”。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应邀出席年会并做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传明是我的朋友,给我定了一个题目 “领军十年,引领未来的新兴成长力”。坦率地说,我是一个没有太长远眼光的人,搞不清楚两年以后的事情会是怎样,也搞不清楚两年以后地球还存在不存在。当然,地球还是会存在的。但是,这个地球到底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呢?变好或者变坏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来决定: 第一是自然的力量。在过去没有人类的时候就有冰川期,这是人类不可主导的。前几天欧洲出现了平均气温比往年平均温度要低15度的情况,感觉好像那个地方的冰川期要来到似的,这可能是自然的力量。我们现在天天讲保护环境,因为我们的企业、机构、国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大环境要存在。讲到引领未来的新兴成长力,还要在这个自然的大环境之下。只有自然的大环境健康了,我们才能安心做生意,否则像电影《2012》那样,大洪水一来我们什么也做不了了。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以防不可逆转的环境恶化发生,人类没有了生存的地方。我们很多企业在这方面做得不是很好,是以环境为代价来换取自身的资源积累和利益积累的。当然还有另外一方面的力量,那就是人为的力量。在中国,国家环境,也就是政府环境,决定了企业能否健康发展。也就是说未来中国的企业到底有没有成长力,最大的决定权不在企业手中,而是在政府手中。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企业家都知道,中国的政策、经济走向是一个宏观调控为主的经济走向,中国政策的指向决定了中国企业的发展,这就意味着首先我们希望得到的是政府对企业发展的领导和支持。中国30年来做得很好,从没有民营企业,到现在把所有的小企业都算上的话,总量远远超过了国有企业。在过去30年,中国已经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要感谢政府,创造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社会氛围,使我们每一个人做生意的时候,至少不会想着每天的安危问题。同时,在向未来看的时候,我们依然希望政府做得更多,或者说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有一点点的忧虑。原因是我们看到了一些倾向,对于中国未来民营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利的。什么叫做企业家精神?一个国家未来新兴成长力,其根本因素是来自于企业家精神。不同的精神气质,决定了不同人的未来。咱们刚才在上面看到蔡先培先生,50岁开始创业,现在70多岁,依然精神抖擞,对未来充满向往,这就叫做精神。一个人的精气神儿,决定了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是否有一个快乐和幸福的生活。决定中国未来发展最重要的一种精神,在中国应该是企业家精神,这也是我们天天在讨论企业家精神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企业家精神的来源,某种意义上不在企业家本身。企业家本身做了企业,既然创业了,既然敢冒风险,既然下海了,他必然具备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但是,这种精神状态有没有一个环境,最后能不能生长,或者说会不会萎靡,来自于中国的大环境,来自于政府的引导。为什么大家不断表达出一种忧虑呢?是因为我们往未来看的时候,有两个倾向,也是包括我在内的纯粹民营企业不太愿意看到的倾向:第一,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同时,国有经济也在同时发展,在本来不应该国有经济占领的领域占有了很多的地盘,这必然挤压了民营经济在资源方面的公平竞争。比如一块土地给纯粹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竞拍的时候,民营企业有可能竞拍不过国有企业。也就是说国有经济发展我们是需要的,但同样重要的是,是不是让民营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第二,在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两个经济板块中间,近几年出现了一个第三经济体,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是权贵资本也好,或者某种别的资本也好。大家都知道,一个中山市的女市长被抓起来以后,家族产业资本是20多亿,一个市的市长背后的家族就能够拥有当地这么多的资源,我们很难计算出来,在中国跟权贵相联系的资本和资源的控制会有多少。如果这个东西任其蔓延的话,第一会导致政府官员不断腐败的加深,第二导致中国真正民营企业家力量的发展受到阻碍。当然,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这种倾向,现在也在不断地纠正,如要求官员及其相关人士财产公开,包括企业财产公开。我们有一些忧虑,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种倾向。在中国商业经济往前发展的时候,我们到底能不能以公平竞争的心态走进一个领域,并且以公平手段来获得我们应该获得的资源,来使得我们企业发展,这是一个前提条件。我们一直在讨论要建设商业文明,但所谓的商业文明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公平公正、契约精神。在同一个资源面前,完全市场化的运作,应该是只要你愿意花更多的钱、愿意花更多的力气,你就可以拿到这个资源,而不是不管你出多少钱、花多少力气,最后由于某种权贵的存在,你拿不到这个资源。我们未来的发展,如果不能有这样一个公平的,或者说是真正体现了商业文明的精神存在,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企业家,都必须部分意义上扭曲自己的做事方式,来获取必须的资源。温家宝总理所说的,让每一个人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是不太容易的事情。比如前一段时间,“我爸是李刚”的事件,这样一个孩子开车撞死了人,还可以下车理直气壮地说“我爸是李刚”。这个孩子敢这么说,就是背后的权力在起作用,他一定认为他爸是无所不能的。当出现这样情况,当某些人可以干一些他们能干我们不能干的事情,当你看到红灯前一辆特权汽车可以呼啸而过,而你的汽车不能过的时候,我们做事情心平气和的心态就没有了。如果没有这种心态,我们做事情的精神,通过自己打拼以后获取资源的能力和精神就打了折扣,我们作为一个企业家未来发展的长远眼光必然会受到影响。我相信中国政府看到了这一点,并且未来应该是往正确的方向领导。因为谁都知道一旦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被权贵资本占了大头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经济活力必然会大受影响,经济活力大受影响最后的结果是于国于民都不利的。如果引领未来的新兴成长力,我们要有长久的中国企业的发展成长力的话,支持真正的民营企业的发展是首要因素。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企业本身,我们企业在走向未来的时候,有没有治理能力,有没有发展和转型的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面向未来,有两件事情是需要企业家考虑的:第一,未来到底什么样的产业是有发展前景的?是你能干的?以及你能干多久?这是一个前提。因为中国人喜欢一窝蜂地朝一个方向走,其实这个世界上什么产业都能干,你可以干新能源,你可以干高科技,你也可以干饭店,也可以造钢铁,没有说这个产业必然没有发展,那个产业必然有发展。微软是一个高科技公司,而沃尔玛当初就是路边的一个小店,现在沃尔玛也做成了世界最大的零售店了。所以你这个企业往什么方向走,要想清楚。当然危机意
我相信中国政府看到了这一点,并且未来应该是往正确的方向领导。因为谁都知道一旦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被权贵资本占了大头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经济活力必然会大受影响,经济活力大受影响最后的结果是于国于民都不利的。如果引领未来的新兴成长力,我们要有长久的中国企业的发展成长力的话,支持真正的民营企业的发展是首要因素。
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企业本身,我们企业在走向未来的时候,有没有治理能力,有没有发展和转型的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面向未来,有两件事情是需要企业家考虑的:第一,未来到底什么样的产业是有发展前景的?是你能干的?以及你能干多久?这是一个前提。因为中国人喜欢一窝蜂地朝一个方向走,其实这个世界上什么产业都能干,你可以干新能源,你可以干高科技,你也可以干饭店,也可以造钢铁,没有说这个产业必然没有发展,那个产业必然有发展。微软是一个高科技公司,而沃尔玛当初就是路边的一个小店,现在沃尔玛也做成了世界最大的零售店了。所以你这个企业往什么方向走,要想清楚。当然危机意识是要有的,变革意识是要有的。同时,把各种各样的能量融合到你企业中。新东方作为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好像没有必要有新科技,但是我们现在有很多新科技。你必须引入新科技,否则你就会落后。不管你干什么,你不能让自己的思维落后,让自身对于高新科技的利用能力落后。第二是对于企业本身的价值体系的定位。我觉得千变万化之中有一点是不能变的,这和我们做人一样,人的思想要更新,创新能力要更新,穿着打扮可以更新,连长相都可以更新(你可以去整容),但是唯一一点不能变,就是你这个人基本价值体系和精气神儿是不能改变的。一个人的价值体系改变了,导致你的行为改变,人心变了,一切都会变。最近在网站上流行的哈佛大学教授讲的一门课——幸福课,主题就是讲只有从心底愿意寻找幸福的时候,你才能找到。这个教授说,其实人是很难变的,很多东西是背后基因所决定的,但如果你从心里想变,即使基因决定的也能改变。心理学研究表明,同卵双胞胎的个性行为有很多趋同性,到极端的地步甚至娶的老婆的名字都是一样的。但心理学家还发现,即使是同卵双胞胎,最后生活也完全可以不一样。有一对双胞胎的爸爸是酗酒吸毒的,其中一个孩子也是酗酒吸毒的,但另外一个孩子却过着幸福、高雅的生活。问到他的时候,他说,我爸爸是不幸福的,是酗酒的,但是我怎么能那样呢?我小时候因为这个吃尽了苦头,我怎么能够让我的后代还这样受苦呢?回头来讲我们做企业的人,做企业赚钱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你这个企业不管是小还是大,你到底为员工提供了什么价值体系,是要思考的。你做的企业,对社会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是要思考的。比如说造纸厂,造的纸可以让文化传播,但是造纸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如果不进行净化处理,造成污染,就不是一家好企业。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企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肯定是走不长的。一个企业的自律从一开始就要产生,企业的文化基因、企业的价值基因,从一开始就要注入,因为这一切决定了一个企业是否能够长久地走下去。
[来源:新东方 作者:俞敏洪] 打造企业一百年的成长力——俞敏洪在2010年第十三届成长中国高峰年会上的演讲 2010年12月4日至5日,第十三届成长中国高峰年会在北京举行。此届年会的主题是“领军十年——打造新兴成长力”。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应邀出席年会并做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传明是我的朋友,给我定了一个题目 “领军十年,引领未来的新兴成长力”。坦率地说,我是一个没有太长远眼光的人,搞不清楚两年以后的事情会是怎样,也搞不清楚两年以后地球还存在不存在。当然,地球还是会存在的。但是,这个地球到底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呢?变好或者变坏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来决定: 第一是自然的力量。在过去没有人类的时候就有冰川期,这是人类不可主导的。前几天欧洲出现了平均气温比往年平均温度要低15度的情况,感觉好像那个地方的冰川期要来到似的,这可能是自然的力量。我们现在天天讲保护环境,因为我们的企业、机构、国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大环境要存在。讲到引领未来的新兴成长力,还要在这个自然的大环境之下。只有自然的大环境健康了,我们才能安心做生意,否则像电影《2012》那样,大洪水一来我们什么也做不了了。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以防不可逆转的环境恶化发生,人类没有了生存的地方。我们很多企业在这方面做得不是很好,是以环境为代价来换取自身的资源积累和利益积累的。当然还有另外一方面的力量,那就是人为的力量。在中国,国家环境,也就是政府环境,决定了企业能否健康发展。也就是说未来中国的企业到底有没有成长力,最大的决定权不在企业手中,而是在政府手中。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企业家都知道,中国的政策、经济走向是一个宏观调控为主的经济走向,中国政策的指向决定了中国企业的发展,这就意味着首先我们希望得到的是政府对企业发展的领导和支持。中国30年来做得很好,从没有民营企业,到现在把所有的小企业都算上的话,总量远远超过了国有企业。在过去30年,中国已经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要感谢政府,创造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社会氛围,使我们每一个人做生意的时候,至少不会想着每天的安危问题。同时,在向未来看的时候,我们依然希望政府做得更多,或者说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有一点点的忧虑。原因是我们看到了一些倾向,对于中国未来民营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利的。什么叫做企业家精神?一个国家未来新兴成长力,其根本因素是来自于企业家精神。不同的精神气质,决定了不同人的未来。咱们刚才在上面看到蔡先培先生,50岁开始创业,现在70多岁,依然精神抖擞,对未来充满向往,这就叫做精神。一个人的精气神儿,决定了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是否有一个快乐和幸福的生活。决定中国未来发展最重要的一种精神,在中国应该是企业家精神,这也是我们天天在讨论企业家精神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企业家精神的来源,某种意义上不在企业家本身。企业家本身做了企业,既然创业了,既然敢冒风险,既然下海了,他必然具备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但是,这种精神状态有没有一个环境,最后能不能生长,或者说会不会萎靡,来自于中国的大环境,来自于政府的引导。为什么大家不断表达出一种忧虑呢?是因为我们往未来看的时候,有两个倾向,也是包括我在内的纯粹民营企业不太愿意看到的倾向:第一,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同时,国有经济也在同时发展,在本来不应该国有经济占领的领域占有了很多的地盘,这必然挤压了民营经济在资源方面的公平竞争。比如一块土地给纯粹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竞拍的时候,民营企业有可能竞拍不过国有企业。也就是说国有经济发展我们是需要的,但同样重要的是,是不是让民营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第二,在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两个经济板块中间,近几年出现了一个第三经济体,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是权贵资本也好,或者某种别的资本也好。大家都知道,一个中山市的女市长被抓起来以后,家族产业资本是20多亿,一个市的市长背后的家族就能够拥有当地这么多的资源,我们很难计算出来,在中国跟权贵相联系的资本和资源的控制会有多少。如果这个东西任其蔓延的话,第一会导致政府官员不断腐败的加深,第二导致中国真正民营企业家力量的发展受到阻碍。当然,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这种倾向,现在也在不断地纠正,如要求官员及其相关人士财产公开,包括企业财产公开。我们有一些忧虑,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种倾向。在中国商业经济往前发展的时候,我们到底能不能以公平竞争的心态走进一个领域,并且以公平手段来获得我们应该获得的资源,来使得我们企业发展,这是一个前提条件。我们一直在讨论要建设商业文明,但所谓的商业文明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公平公正、契约精神。在同一个资源面前,完全市场化的运作,应该是只要你愿意花更多的钱、愿意花更多的力气,你就可以拿到这个资源,而不是不管你出多少钱、花多少力气,最后由于某种权贵的存在,你拿不到这个资源。我们未来的发展,如果不能有这样一个公平的,或者说是真正体现了商业文明的精神存在,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企业家,都必须部分意义上扭曲自己的做事方式,来获取必须的资源。温家宝总理所说的,让每一个人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是不太容易的事情。比如前一段时间,“我爸是李刚”的事件,这样一个孩子开车撞死了人,还可以下车理直气壮地说“我爸是李刚”。这个孩子敢这么说,就是背后的权力在起作用,他一定认为他爸是无所不能的。当出现这样情况,当某些人可以干一些他们能干我们不能干的事情,当你看到红灯前一辆特权汽车可以呼啸而过,而你的汽车不能过的时候,我们做事情心平气和的心态就没有了。如果没有这种心态,我们做事情的精神,通过自己打拼以后获取资源的能力和精神就打了折扣,我们作为一个企业家未来发展的长远眼光必然会受到影响。我相信中国政府看到了这一点,并且未来应该是往正确的方向领导。因为谁都知道一旦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被权贵资本占了大头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经济活力必然会大受影响,经济活力大受影响最后的结果是于国于民都不利的。如果引领未来的新兴成长力,我们要有长久的中国企业的发展成长力的话,支持真正的民营企业的发展是首要因素。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企业本身,我们企业在走向未来的时候,有没有治理能力,有没有发展和转型的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面向未来,有两件事情是需要企业家考虑的:第一,未来到底什么样的产业是有发展前景的?是你能干的?以及你能干多久?这是一个前提。因为中国人喜欢一窝蜂地朝一个方向走,其实这个世界上什么产业都能干,你可以干新能源,你可以干高科技,你也可以干饭店,也可以造钢铁,没有说这个产业必然没有发展,那个产业必然有发展。微软是一个高科技公司,而沃尔玛当初就是路边的一个小店,现在沃尔玛也做成了世界最大的零售店了。所以你这个企业往什么方向走,要想清楚。当然危机意
一个企业,员工的幸福指数来自于两大要素:第一是薪酬体系,要给出员工有竞争力的薪酬,这是最基本的要素;第二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在这个企业干是不是有骄傲感和成就感,这一要素主要来自企业的价值体系和员工对于企业所做事情的认同。如果你这个企业是贩毒的,他肯定不会干,他知道这是有风险的,他知道早晚有一天被抓住。不管是做企业还是做人,我觉得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做对自己有利、对别人无害的事情;第二个层次,做对自己有利、对别人也有利的事情;第三个层次,哪怕对自己不利,也要做对别人却有利的事情。一个人能做到第三点,并且一辈子做下去,那是圣人,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有时候我们也能做到第三个层次,比如说在汶川地震这样的灾难来临时,我们也会献血,我们也会捐款,捐款献血都是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但却对别人、对社会有利。企业有的时候要做一些对自己不利、对社会有利的事情,员工才能产生崇高感,这是很重要的。平时,企业起码要做到第二条,做对企业有利,对我们服务的客户、对社会、对政府都有利的事情。
识是要有的,变革意识是要有的。同时,把各种各样的能量融合到你企业中。新东方作为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好像没有必要有新科技,但是我们现在有很多新科技。你必须引入新科技,否则你就会落后。不管你干什么,你不能让自己的思维落后,让自身对于高新科技的利用能力落后。第二是对于企业本身的价值体系的定位。我觉得千变万化之中有一点是不能变的,这和我们做人一样,人的思想要更新,创新能力要更新,穿着打扮可以更新,连长相都可以更新(你可以去整容),但是唯一一点不能变,就是你这个人基本价值体系和精气神儿是不能改变的。一个人的价值体系改变了,导致你的行为改变,人心变了,一切都会变。最近在网站上流行的哈佛大学教授讲的一门课——幸福课,主题就是讲只有从心底愿意寻找幸福的时候,你才能找到。这个教授说,其实人是很难变的,很多东西是背后基因所决定的,但如果你从心里想变,即使基因决定的也能改变。心理学研究表明,同卵双胞胎的个性行为有很多趋同性,到极端的地步甚至娶的老婆的名字都是一样的。但心理学家还发现,即使是同卵双胞胎,最后生活也完全可以不一样。有一对双胞胎的爸爸是酗酒吸毒的,其中一个孩子也是酗酒吸毒的,但另外一个孩子却过着幸福、高雅的生活。问到他的时候,他说,我爸爸是不幸福的,是酗酒的,但是我怎么能那样呢?我小时候因为这个吃尽了苦头,我怎么能够让我的后代还这样受苦呢?回头来讲我们做企业的人,做企业赚钱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你这个企业不管是小还是大,你到底为员工提供了什么价值体系,是要思考的。你做的企业,对社会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是要思考的。比如说造纸厂,造的纸可以让文化传播,但是造纸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如果不进行净化处理,造成污染,就不是一家好企业。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企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肯定是走不长的。一个企业的自律从一开始就要产生,企业的文化基因、企业的价值基因,从一开始就要注入,因为这一切决定了一个企业是否能够长久地走下去。一个企业,员工的幸福指数来自于两大要素:第一是薪酬体系,要给出员工有竞争力的薪酬,这是最基本的要素;第二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在这个企业干是不是有骄傲感和成就感,这一要素主要来自企业的价值体系和员工对于企业所做事情的认同。如果你这个企业是贩毒的,他肯定不会干,他知道这是有风险的,他知道早晚有一天被抓住。不管是做企业还是做人,我觉得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做对自己有利、对别人无害的事情;第二个层次,做对自己有利、对别人也有利的事情;第三个层次,哪怕对自己不利,也要做对别人却有利的事情。一个人能做到第三点,并且一辈子做下去,那是圣人,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有时候我们也能做到第三个层次,比如说在汶川地震这样的灾难来临时,我们也会献血,我们也会捐款,捐款献血都是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但却对别人、对社会有利。企业有的时候要做一些对自己不利、对社会有利的事情,员工才能产生崇高感,这是很重要的。平时,企业起码要做到第二条,做对企业有利,对我们服务的客户、对社会、对政府都有利的事情。中国做企业的人,常常把自己叫做企业家,不叫做商人。企业家是中国人创造的概念,因为商人在中国文化中带有贬义的意思。中国人有一句话是无商不奸,其实这个成语本来是一句好话,指的是米商卖米一定会让米在斗中多出来一点,“尖”出来一点,惠及顾客,后来才变成奸诈的“奸”。不知道大家是否都读过《我心如秤》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两个米店竞争,其中一家觉得竞争不过对面的店,结果掌柜的就让造秤的人造一个15两半的秤。古代的秤是16两一斤,15两半就是不足一斤。这个掌柜的儿媳妇听到以后就暗中对造秤的人说,我老爸老糊涂了,是16两半,你造出来以后我多给你一些银子,这个师傅就造了一秆16两半的秤。从此以后,这个米店不知不觉就兴旺起来,以至于对面的米店最后倒闭了。这个掌柜吃年夜饭的时候,非常得意地对子孙说,知道隔壁米店怎么被打败的吗?大家说不知道,他很骄傲地说,我把那个秤改成了15两半。这个时候,儿媳妇站起来说,爸爸,当初我自作主张,把这个秤改到16两半了。过了5分钟以后,公公把米店的钥匙交给了儿媳妇,说以后米店大小事务都由儿媳妇说了算。我上个星期在德国(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访问德国),我就问德国人,我们这些人是叫做entrepreneur好呢,还是businessman?他们就说这两个词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都是做生意的人。我们习惯把entrepreneur翻译成企业家,把businessman翻译成商人,在国外是不区分的。我们之所以分开,是因为一提到商人就是奸的,一提到企业家就代表着成功。其实你被叫做企业家还是商人,没有什么区别,关键在内涵上。作为新一代的企业家,我们要拥有什么样的商业文明?什么样的商业文明才能代表企业家形象?我们现在要求政府很多,政府也确实还有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情。但是中国已经有几千万的民营企业家,我们是不是可以倒过来做呢?在政府还没有特别关注我们的时候,还没有精力培养企业家精神,制造企业家精神土壤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能动性。西方现代制度所有的基础都来自于商业文明,西方社会也经历了从混乱、欺诈,到最后规矩的建立,规矩的公开。中国今天的某些混乱现象,我认为很正常,这是商业文明的必经之路。我们应该更有信心,因为我们用30年走完了西方100年才走完的历程。面向未来,我们企业家面对社会、面对客户、面对我们本身商业规则的建立,到底应该做一些什么事情?我们不应该仅仅是忙着赚钱,这就是企业家最需要思考的事情。大家稍微想一下,一个社会结构的改变,当某一种力量达到一种程度的时候,自然会引起变化。当我们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假如说中国国民经济的总收入,民营企业占到多数的时候,其结构自然往我们所希望的企业家精神和商业文明方面去改变。最后,是信心和信念的问题。中国现在整个社会的问题,不仅仅是诚信体系的问题,重要的是信心问题。信心问题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政府对人民和企业的信心。政府对人民和企业到底存在多少信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说政府对民间力量没有信心,民间力量发展就会受到障碍。我常常说中国的民间力量还有很多发挥的余地。中国人是一个勤劳勇敢有创造力的民族,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面对改革开放的状态,宗教上没有禁忌,社会习俗没有禁忌,对商业模式的接受没有禁忌,我们甚至希望海外优秀的东西尽快过来。由于我们是一个思想上开放的民族,所以极其容易接受新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成功了,为什么?因为我们能够接受和中华民族的文明不同的思想,并且加以实践。但在今天的经济发展中,我认为中国的民间力量只释放了小部分,大部分还没有释放出来,没有释放是大小环境、各种因素制约所决定的。如何让民间力量最大化地释放?起到最主要作用的还是政府,政府对民间的信心很重要。有的时候企业家跟政府对话,常常说我们什么都不要,中国做企业的人,常常把自己叫做企业家,不叫做商人。企业家是中国人创造的概念,因为商人在中国文化中带有贬义的意思。中国人有一句话是无商不奸,其实这个成语本来是一句好话,指的是米商卖米一定会让米在斗中多出来一点,“尖”出来一点,惠及顾客,后来才变成奸诈的“奸”。不知道大家是否都读过《我心如秤》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两个米店竞争,其中一家觉得竞争不过对面的店,结果掌柜的就让造秤的人造一个15两半的秤。古代的秤是16两一斤,15两半就是不足一斤。这个掌柜的儿媳妇听到以后就暗中对造秤的人说,我老爸老糊涂了,是16两半,你造出来以后我多给你一些银子,这个师傅就造了一秆16两半的秤。从此以后,这个米店不知不觉就兴旺起来,以至于对面的米店最后倒闭了。这个掌柜吃年夜饭的时候,非常得意地对子孙说,知道隔壁米店怎么被打败的吗?大家说不知道,他很骄傲地说,我把那个秤改成了15两半。这个时候,儿媳妇站起来说,爸爸,当初我自作主张,把这个秤改到16两半了。过了5分钟以后,公公把米店的钥匙交给了儿媳妇,说以后米店大小事务都由儿媳妇说了算。
我上个星期在德国(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访问德国),我就问德国人,我们这些人是叫做entrepreneur好呢,还是businessman?他们就说这两个词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都是做生意的人。我们习惯把entrepreneur翻译成企业家,把businessman翻译成商人,在国外是不区分的。我们之所以分开,是因为一提到商人就是奸的,一提到企业家就代表着成功。其实你被叫做企业家还是商人,没有什么区别,关键在内涵上。
[来源:新东方 作者:俞敏洪] 打造企业一百年的成长力——俞敏洪在2010年第十三届成长中国高峰年会上的演讲 2010年12月4日至5日,第十三届成长中国高峰年会在北京举行。此届年会的主题是“领军十年——打造新兴成长力”。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应邀出席年会并做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传明是我的朋友,给我定了一个题目 “领军十年,引领未来的新兴成长力”。坦率地说,我是一个没有太长远眼光的人,搞不清楚两年以后的事情会是怎样,也搞不清楚两年以后地球还存在不存在。当然,地球还是会存在的。但是,这个地球到底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呢?变好或者变坏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来决定: 第一是自然的力量。在过去没有人类的时候就有冰川期,这是人类不可主导的。前几天欧洲出现了平均气温比往年平均温度要低15度的情况,感觉好像那个地方的冰川期要来到似的,这可能是自然的力量。我们现在天天讲保护环境,因为我们的企业、机构、国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大环境要存在。讲到引领未来的新兴成长力,还要在这个自然的大环境之下。只有自然的大环境健康了,我们才能安心做生意,否则像电影《2012》那样,大洪水一来我们什么也做不了了。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以防不可逆转的环境恶化发生,人类没有了生存的地方。我们很多企业在这方面做得不是很好,是以环境为代价来换取自身的资源积累和利益积累的。当然还有另外一方面的力量,那就是人为的力量。在中国,国家环境,也就是政府环境,决定了企业能否健康发展。也就是说未来中国的企业到底有没有成长力,最大的决定权不在企业手中,而是在政府手中。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企业家都知道,中国的政策、经济走向是一个宏观调控为主的经济走向,中国政策的指向决定了中国企业的发展,这就意味着首先我们希望得到的是政府对企业发展的领导和支持。中国30年来做得很好,从没有民营企业,到现在把所有的小企业都算上的话,总量远远超过了国有企业。在过去30年,中国已经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要感谢政府,创造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社会氛围,使我们每一个人做生意的时候,至少不会想着每天的安危问题。同时,在向未来看的时候,我们依然希望政府做得更多,或者说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有一点点的忧虑。原因是我们看到了一些倾向,对于中国未来民营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利的。什么叫做企业家精神?一个国家未来新兴成长力,其根本因素是来自于企业家精神。不同的精神气质,决定了不同人的未来。咱们刚才在上面看到蔡先培先生,50岁开始创业,现在70多岁,依然精神抖擞,对未来充满向往,这就叫做精神。一个人的精气神儿,决定了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是否有一个快乐和幸福的生活。决定中国未来发展最重要的一种精神,在中国应该是企业家精神,这也是我们天天在讨论企业家精神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企业家精神的来源,某种意义上不在企业家本身。企业家本身做了企业,既然创业了,既然敢冒风险,既然下海了,他必然具备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但是,这种精神状态有没有一个环境,最后能不能生长,或者说会不会萎靡,来自于中国的大环境,来自于政府的引导。为什么大家不断表达出一种忧虑呢?是因为我们往未来看的时候,有两个倾向,也是包括我在内的纯粹民营企业不太愿意看到的倾向:第一,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同时,国有经济也在同时发展,在本来不应该国有经济占领的领域占有了很多的地盘,这必然挤压了民营经济在资源方面的公平竞争。比如一块土地给纯粹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竞拍的时候,民营企业有可能竞拍不过国有企业。也就是说国有经济发展我们是需要的,但同样重要的是,是不是让民营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第二,在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两个经济板块中间,近几年出现了一个第三经济体,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是权贵资本也好,或者某种别的资本也好。大家都知道,一个中山市的女市长被抓起来以后,家族产业资本是20多亿,一个市的市长背后的家族就能够拥有当地这么多的资源,我们很难计算出来,在中国跟权贵相联系的资本和资源的控制会有多少。如果这个东西任其蔓延的话,第一会导致政府官员不断腐败的加深,第二导致中国真正民营企业家力量的发展受到阻碍。当然,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这种倾向,现在也在不断地纠正,如要求官员及其相关人士财产公开,包括企业财产公开。我们有一些忧虑,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种倾向。在中国商业经济往前发展的时候,我们到底能不能以公平竞争的心态走进一个领域,并且以公平手段来获得我们应该获得的资源,来使得我们企业发展,这是一个前提条件。我们一直在讨论要建设商业文明,但所谓的商业文明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公平公正、契约精神。在同一个资源面前,完全市场化的运作,应该是只要你愿意花更多的钱、愿意花更多的力气,你就可以拿到这个资源,而不是不管你出多少钱、花多少力气,最后由于某种权贵的存在,你拿不到这个资源。我们未来的发展,如果不能有这样一个公平的,或者说是真正体现了商业文明的精神存在,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企业家,都必须部分意义上扭曲自己的做事方式,来获取必须的资源。温家宝总理所说的,让每一个人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是不太容易的事情。比如前一段时间,“我爸是李刚”的事件,这样一个孩子开车撞死了人,还可以下车理直气壮地说“我爸是李刚”。这个孩子敢这么说,就是背后的权力在起作用,他一定认为他爸是无所不能的。当出现这样情况,当某些人可以干一些他们能干我们不能干的事情,当你看到红灯前一辆特权汽车可以呼啸而过,而你的汽车不能过的时候,我们做事情心平气和的心态就没有了。如果没有这种心态,我们做事情的精神,通过自己打拼以后获取资源的能力和精神就打了折扣,我们作为一个企业家未来发展的长远眼光必然会受到影响。我相信中国政府看到了这一点,并且未来应该是往正确的方向领导。因为谁都知道一旦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被权贵资本占了大头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经济活力必然会大受影响,经济活力大受影响最后的结果是于国于民都不利的。如果引领未来的新兴成长力,我们要有长久的中国企业的发展成长力的话,支持真正的民营企业的发展是首要因素。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企业本身,我们企业在走向未来的时候,有没有治理能力,有没有发展和转型的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面向未来,有两件事情是需要企业家考虑的:第一,未来到底什么样的产业是有发展前景的?是你能干的?以及你能干多久?这是一个前提。因为中国人喜欢一窝蜂地朝一个方向走,其实这个世界上什么产业都能干,你可以干新能源,你可以干高科技,你也可以干饭店,也可以造钢铁,没有说这个产业必然没有发展,那个产业必然有发展。微软是一个高科技公司,而沃尔玛当初就是路边的一个小店,现在沃尔玛也做成了世界最大的零售店了。所以你这个企业往什么方向走,要想清楚。当然危机意
作为新一代的企业家,我们要拥有什么样的商业文明?什么样的商业文明才能代表企业家形象?我们现在要求政府很多,政府也确实还有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情。但是中国已经有几千万的民营企业家,我们是不是可以倒过来做呢?在政府还没有特别关注我们的时候,还没有精力培养企业家精神,制造企业家精神土壤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能动性。西方现代制度所有的基础都来自于商业文明,西方社会也经历了从混乱、欺诈,到最后规矩的建立,规矩的公开。中国今天的某些混乱现象,我认为很正常,这是商业文明的必经之路。我们应该更有信心,因为我们用30年走完了西方100年才走完的历程。面向未来,我们企业家面对社会、面对客户、面对我们本身商业规则的建立,到底应该做一些什么事情?我们不应该仅仅是忙着赚钱,这就是企业家最需要思考的事情。大家稍微想一下,一个社会结构的改变,当某一种力量达到一种程度的时候,自然会引起变化。当我们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假如说中国国民经济的总收入,民营企业占到多数的时候,其结构自然往我们所希望的企业家精神和商业文明方面去改变。
识是要有的,变革意识是要有的。同时,把各种各样的能量融合到你企业中。新东方作为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好像没有必要有新科技,但是我们现在有很多新科技。你必须引入新科技,否则你就会落后。不管你干什么,你不能让自己的思维落后,让自身对于高新科技的利用能力落后。第二是对于企业本身的价值体系的定位。我觉得千变万化之中有一点是不能变的,这和我们做人一样,人的思想要更新,创新能力要更新,穿着打扮可以更新,连长相都可以更新(你可以去整容),但是唯一一点不能变,就是你这个人基本价值体系和精气神儿是不能改变的。一个人的价值体系改变了,导致你的行为改变,人心变了,一切都会变。最近在网站上流行的哈佛大学教授讲的一门课——幸福课,主题就是讲只有从心底愿意寻找幸福的时候,你才能找到。这个教授说,其实人是很难变的,很多东西是背后基因所决定的,但如果你从心里想变,即使基因决定的也能改变。心理学研究表明,同卵双胞胎的个性行为有很多趋同性,到极端的地步甚至娶的老婆的名字都是一样的。但心理学家还发现,即使是同卵双胞胎,最后生活也完全可以不一样。有一对双胞胎的爸爸是酗酒吸毒的,其中一个孩子也是酗酒吸毒的,但另外一个孩子却过着幸福、高雅的生活。问到他的时候,他说,我爸爸是不幸福的,是酗酒的,但是我怎么能那样呢?我小时候因为这个吃尽了苦头,我怎么能够让我的后代还这样受苦呢?回头来讲我们做企业的人,做企业赚钱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你这个企业不管是小还是大,你到底为员工提供了什么价值体系,是要思考的。你做的企业,对社会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是要思考的。比如说造纸厂,造的纸可以让文化传播,但是造纸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如果不进行净化处理,造成污染,就不是一家好企业。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企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肯定是走不长的。一个企业的自律从一开始就要产生,企业的文化基因、企业的价值基因,从一开始就要注入,因为这一切决定了一个企业是否能够长久地走下去。一个企业,员工的幸福指数来自于两大要素:第一是薪酬体系,要给出员工有竞争力的薪酬,这是最基本的要素;第二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在这个企业干是不是有骄傲感和成就感,这一要素主要来自企业的价值体系和员工对于企业所做事情的认同。如果你这个企业是贩毒的,他肯定不会干,他知道这是有风险的,他知道早晚有一天被抓住。不管是做企业还是做人,我觉得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做对自己有利、对别人无害的事情;第二个层次,做对自己有利、对别人也有利的事情;第三个层次,哪怕对自己不利,也要做对别人却有利的事情。一个人能做到第三点,并且一辈子做下去,那是圣人,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有时候我们也能做到第三个层次,比如说在汶川地震这样的灾难来临时,我们也会献血,我们也会捐款,捐款献血都是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但却对别人、对社会有利。企业有的时候要做一些对自己不利、对社会有利的事情,员工才能产生崇高感,这是很重要的。平时,企业起码要做到第二条,做对企业有利,对我们服务的客户、对社会、对政府都有利的事情。中国做企业的人,常常把自己叫做企业家,不叫做商人。企业家是中国人创造的概念,因为商人在中国文化中带有贬义的意思。中国人有一句话是无商不奸,其实这个成语本来是一句好话,指的是米商卖米一定会让米在斗中多出来一点,“尖”出来一点,惠及顾客,后来才变成奸诈的“奸”。不知道大家是否都读过《我心如秤》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两个米店竞争,其中一家觉得竞争不过对面的店,结果掌柜的就让造秤的人造一个15两半的秤。古代的秤是16两一斤,15两半就是不足一斤。这个掌柜的儿媳妇听到以后就暗中对造秤的人说,我老爸老糊涂了,是16两半,你造出来以后我多给你一些银子,这个师傅就造了一秆16两半的秤。从此以后,这个米店不知不觉就兴旺起来,以至于对面的米店最后倒闭了。这个掌柜吃年夜饭的时候,非常得意地对子孙说,知道隔壁米店怎么被打败的吗?大家说不知道,他很骄傲地说,我把那个秤改成了15两半。这个时候,儿媳妇站起来说,爸爸,当初我自作主张,把这个秤改到16两半了。过了5分钟以后,公公把米店的钥匙交给了儿媳妇,说以后米店大小事务都由儿媳妇说了算。我上个星期在德国(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访问德国),我就问德国人,我们这些人是叫做entrepreneur好呢,还是businessman?他们就说这两个词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都是做生意的人。我们习惯把entrepreneur翻译成企业家,把businessman翻译成商人,在国外是不区分的。我们之所以分开,是因为一提到商人就是奸的,一提到企业家就代表着成功。其实你被叫做企业家还是商人,没有什么区别,关键在内涵上。作为新一代的企业家,我们要拥有什么样的商业文明?什么样的商业文明才能代表企业家形象?我们现在要求政府很多,政府也确实还有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情。但是中国已经有几千万的民营企业家,我们是不是可以倒过来做呢?在政府还没有特别关注我们的时候,还没有精力培养企业家精神,制造企业家精神土壤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能动性。西方现代制度所有的基础都来自于商业文明,西方社会也经历了从混乱、欺诈,到最后规矩的建立,规矩的公开。中国今天的某些混乱现象,我认为很正常,这是商业文明的必经之路。我们应该更有信心,因为我们用30年走完了西方100年才走完的历程。面向未来,我们企业家面对社会、面对客户、面对我们本身商业规则的建立,到底应该做一些什么事情?我们不应该仅仅是忙着赚钱,这就是企业家最需要思考的事情。大家稍微想一下,一个社会结构的改变,当某一种力量达到一种程度的时候,自然会引起变化。当我们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假如说中国国民经济的总收入,民营企业占到多数的时候,其结构自然往我们所希望的企业家精神和商业文明方面去改变。最后,是信心和信念的问题。中国现在整个社会的问题,不仅仅是诚信体系的问题,重要的是信心问题。信心问题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政府对人民和企业的信心。政府对人民和企业到底存在多少信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说政府对民间力量没有信心,民间力量发展就会受到障碍。我常常说中国的民间力量还有很多发挥的余地。中国人是一个勤劳勇敢有创造力的民族,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面对改革开放的状态,宗教上没有禁忌,社会习俗没有禁忌,对商业模式的接受没有禁忌,我们甚至希望海外优秀的东西尽快过来。由于我们是一个思想上开放的民族,所以极其容易接受新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成功了,为什么?因为我们能够接受和中华民族的文明不同的思想,并且加以实践。但在今天的经济发展中,我认为中国的民间力量只释放了小部分,大部分还没有释放出来,没有释放是大小环境、各种因素制约所决定的。如何让民间力量最大化地释放?起到最主要作用的还是政府,政府对民间的信心很重要。有的时候企业家跟政府对话,常常说我们什么都不要,最后,是信心和信念的问题。中国现在整个社会的问题,不仅仅是诚信体系的问题,重要的是信心问题。信心问题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政府对人民和企业的信心。政府对人民和企业到底存在多少信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说政府对民间力量没有信心,民间力量发展就会受到障碍。我常常说中国的民间力量还有很多发挥的余地。中国人是一个勤劳勇敢有创造力的民族,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面对改革开放的状态,宗教上没有禁忌,社会习俗没有禁忌,对商业模式的接受没有禁忌,我们甚至希望海外优秀的东西尽快过来。由于我们是一个思想上开放的民族,所以极其容易接受新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成功了,为什么?因为我们能够接受和中华民族的文明不同的思想,并且加以实践。但在今天的经济发展中,我认为中国的民间力量只释放了小部分,大部分还没有释放出来,没有释放是大小环境、各种因素制约所决定的。如何让民间力量最大化地释放?起到最主要作用的还是政府,政府对民间的信心很重要。有的时候企业家跟政府对话,常常说我们什么都不要,不用给我们钱,我们也不要资源,只要给我们政策就行了,放手让我们干,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为人民谋取更多的福利,这就是我们要的。这个前提是基于政府对人民对企业要有信心。另外一方面,我们民间力量,或者说我们企业家,也必须对政府有信心。如果我们对于政府没有信心的话,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会是短视行为。比如说你就忙着赚钱,赚一点儿钱就算了,对于企业没有百年打算,做到最后必然就是不可能打造百年老店,也不可能打造世界品牌,因此也不可能打造引领全世界的品牌资源。大家知道品牌资源的重要性,一个LV包在中国制造只需几百元人民币,转手卖的时候,就几千甚至几万。他们卖的是思想和品牌,而我们卖的是制造和材料。如果需要打造世界级的品牌,我们就需要有长远打算,长远打算就必须对于政府有信心。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的努力,打造一个平稳的、有发展的稳定社会。稳定社会需要三大力量的稳定,政治力量的稳定、企业力量的稳定和人民力量的稳定,大家都在舞台上共同制作游戏规则往前走。作为企业家群体,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包括政府面临的问题、企业面临的问题、老百姓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逐步解决。政府对老百姓有信心,我们对政府有信心。只有把信心建立起来,才可能出现诚信体系,才可能出现商业文明和企业家精神,才可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才可能有一百年的成长力。
谢谢大家!
第二篇:用文化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用文化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豫北(新乡)汽车动力转向器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发展纪实
豫北(新乡)汽车动力转向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豫北公司或豫北)隶属于中国航工业新航集团公司,主要生产各类汽车转向器,该公司继承了航空技术优势,并引进了美国德尔福和日本光洋技术。自2000年以来,持续导入国外先进的精益管理方式,自主研发能力、量产保证能力均位居国内前列,成为中国著名的汽车转向器制造商。
或许谁也想象不到,正是这样一个连续多年被授予“全国百家优秀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称号的明星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末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曾是一个生产经营举步维艰、资不抵债的企业。然而让豫北实现扭亏为盈,从濒临破产到成功涅槃来源于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就是豫北公司广大干部员工通过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结合自身现状和企业发展需求,在对中国传统管理模式和世界先进管理经验进行有效整合的基础上,走出的一条引进吸收-消化融合-发展创新的企业文化建设之路,建立了一个较高层次的文化管理平台,有力推动和促进了企业的良性发展。
建立全员共识的价值观体系
2001年豫北公司开展了一场企业价值观大讨论,人人参与,层层提炼,历时两个多月,提炼出大家认为最符合豫北当时发展的价值观是“诚信、卓越、团队精神、创新、坚韧、高效”,同时还通过职代会讨论制定了《豫北员工理念准则》、《豫北员工行为规范》。为了使企业价值观真正成为每位员工的行为准则,工厂印发了《员工手册》,开展了大量的专题培训、价值观演讲赛、价值观漫画大赛、员工使命故事会等活动。还在全厂员工中开展了“查找不规范行为”、“告别不规范行为”活动,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认识、体会并实践着企业价值观。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豫北公司对企业价值观进行了三次较大的修改,保持了企业价值观的与时俱进。2003年初,吸取了日本光洋全员改善的管理理念,正式将“学习改善”列入企业价值观;对价值观的另一次修改是2005年增添了“尊重”的理念,豫北提出“尊重员工的愿望,尊重出资人的权益,尊重技术
1创新、管理创新,尊重顾客的需求”;2009年豫北又将中航工业理念与豫北公司特色融为一体,现在的豫北价值观是“敬业诚信、创新超越、学习改善、追求精益”。
企业价值观建立和修改的过程,其实就是企业在不同时期确立指导思想和修正运营模式的过程,也会深深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从2003年起,豫北公司连续八年开展了“感动豫北”颁奖活动,通过评选不同岗位上的优秀人物及群体,把他们对事业的忠诚、对企业的热爱、对客户的热情、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以及他们美好的品格,生动、鲜活地展示在广大干部职工面前,在群众中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反响。同时,从2002年起豫北在员工中持续开展季度评选诚信员工、卓越员工、豫北之星活动,使800多名优秀员工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其他员工树立了标杆和榜样。
文化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使全体员工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约束。豫北十年的实践证明: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核心价值观统一以后,企业的凝聚力增强了,员工的执行力会更强。
用文化引导员工的行为方式
学习改善是豫北文化最突出的特色,它具体表现为一个企业坚持十几年如一日的全员、全过程的学习改善活动。
2002年以来,豫北先后选派了百余名中层及技术、管理干部到国内外企业学习,并先后邀请国内的著名专家来厂培训60余次。此外,豫北还认真抓好内部培训师队伍的建设,同时形成两级培训考核制度,员工每月至少保证4小时以上的培训时间。主要分厂都有学习室,可同时容纳近800人上课,并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各分厂还有现场学习区域,供员工工间休息时学习浏览。
豫北注重培养专家,首先与高校联合办学,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开办硕士研究生班以及职业经理人培训班,共有150多名管理、技术骨干参加了学习。另外,公司通过TPM(全员生产保全)、TPS(丰田生产方式)实战活动,培养了大批的现场管理专家人才。
豫北连续19年开展职工读书活动,各基层单位都建立了“职工书屋”,公
司曾获河南省职工读书先进单位称号。2008年以来,要求员工统一读的书籍有:《砍掉成本》、《卓越员工的十二项修炼》、《丰田式成本管理》、《冠军企业—优秀员工标准》、《优秀员工必修的25堂课》等。通过不同层面的读书交流活动不仅让员工汲取了知识、增加了才干,也使员工统一了认识,规范了行为。
全员品格训练在豫北也有着特殊的意义。为了使几代航空人在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成为新老员工的共同品格,从2007年开始,公司开展了全员讨论、征集豫北员工品格活动,确定了“诚信、敬业、感恩、尊重、尽责、公正、乐观、合作”的豫北员工品格,并组织了21期《员工品格训练营》,7期《打造一流团队》全封闭训练,共有1300多名员工参加;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对全员进行新品格培训6000多人次。其中90%的员工认为参加训练后,工作心态有所改善,工作热情以及责任心得到了大幅提升。
个人素质的一小步,企业素质的一大步。近几年涌现出大批的先进人物和团队:有全国劳动模范、国资委学习型职工、中央企业先进职工、中航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和销售精英,及全国学习型红旗标杆班组、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全省创新型学习班组、中航工业看板管理先进班组等光荣称号。如今,学习、改善、创新已成为每个豫北人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以文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一种现代管理理论,它的价值观体系只有深入到管理的各个层面和细枝末节,才能发挥管理的效用。豫北连续十几年采用文化管理使员工看到了工作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持续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不断取得的创新成果,推动着企业快速地发展。
推进质量文化,公司每年开展两次不同主题的质量月活动,生产现场执行“停、呼、待”,持续开展绿化工序、“三现”活动等,以工厂质量案例和返厂故障产品对员工进行教育,引以为戒。
创建客户文化,公司充分理解和把握顾客的需求并超越其期望。持续走访客户,倾听报怨;与郑州日产、江淮汽车等客户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在企业内部开展确认顾客、与供应商共成长活动,找谁是自己的顾客、找顾客不满意的地方、找让顾客满意的措施。
实施人才文化,为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青年技术管理岗位设置青年专家、专业技术带头人、青年技术骨干职位,激励有为青年为企业贡献聪明才智;鼓励员工学习外语,培养国际化技术管理人才;建立劳模创新实验室,帮助优秀青工在本职岗位建功立业,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凝聚力。
开展文化测评。为了及时发现企业管理弱势并及时改进,自2006年起豫北就探索着从学习成长、创新改善、上下级关系、工作环境等方面开展测评,文化测评采用以员工代表评分为主、职能部门评分为辅的方式,每半年进行一次,为企业内部运营把脉问诊,寻求不断改进的良方。
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先进的管理难以实施,员工的潜力也得不到发挥,更不会有企业持续的发展。豫北十年来成功引进了许多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产量增长了20多倍,效益大幅提升。经过几十年的技术积累,目前已拥循环球式、齿轮齿条式和电动转向等25大系列,200多个品种,产品覆盖微车、轿车、越野车、SUV、MPV、轻卡、中重卡、客车等车型,并已出口美国、巴西、俄罗斯、日本、土耳其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贾相明总经理强调:“以人为本的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豫北最大的竞争力是感恩:员工们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企业和团队是做人的根本。每到生产繁忙之时,有些长期加班的员工家属会受到各种形式的慰问;许多员工参加品格训练后,会完成一个特殊的作业---为父母亲洗脚;每到生日,许多豫北人会收到祝贺礼品,会听到为自己点播的歌曲。另一方面,公司对员工未来成长负责,每年给员工提供在技术指导、素质培养等相关方面的支出费用超过百万。
这是一个由企业价值观与员工品格为精神架构的企业,它用人性的力量战胜了困扰在社会上和企业四周的负面价值观的喧嚣,推进了企业人本管理的进程,实现了用文化力促进生产力的企业愿景,“工厂的经济指标连续6年保持近40%的增长速度,工厂生产设施和工作环境得到持续改善,职工生活质量持续的提升。”中航工业领导如是肯定豫北公司的文化力量。(邹 滢)
单位:中航工业新航集团豫北公司企业文化中心
第三篇:从企业的言行来打造强势文化力
智慧365—企业管理在线学习领导者
www.xiexiebang.com 从企业的言行来打造强势文化力
企业文化力是指企业文化对企业发挥引导、凝聚、激励、约束、辐射等作用所产生的合力,它是企业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的强大内在驱动力。
来源:智慧36
5企业文化
中外许多学者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指一个企业独有的、扎根于组织之中的、适应市场机会的、能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正如美国管理学家潘汉尔德和哈默所说,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诚然,这种企业“特定的知识体系”是以隐性知识为主的,并且具有明显的方法论特征,是很难察觉、复制和模仿的。正是因为企业核心能力是“特定的知识”,因此其最终必须归结到人的方面并以人为载体,是隐藏在企业资源背后的配置、开发、保护、使用和整合资源的主体能力。任何仅仅将企业某一项专有技术、垄断资源或畅销产品视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都是较片面的,因为它们是对物的依赖而不是对人的依靠。而企业的真正核心能力应该是以人为皈依的“企业文化力”。
一、企业文化力
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力是指企业文化对企业发挥引导、凝聚、激励、约束、辐射等作用所产生的合力,它是企业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的强大内在驱动力。因为企业文化对企业能力的形成、作用、保持和促进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决定着企业在市场活动中的态度,企业产品、服务属性的价值取向,企业自身的组织规范和行为准则,企业用什么样的方式、手段来运用企业的资源参与市场竞争等等,所以说,企业文化力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在管理学的视域下,企业文化力表现为高效的执行力、强大的凝聚力、优美的形象力、持续的学习力和卓越的领导力五种形态。智慧365—企业管理在线学习领导者
www.xiexiebang.com
构造、积累、保持、运用文化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战略,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不变目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类管理职能都是围绕企业文化力而展开,生产、营销、财务等各个管理领域都应该是以企业文化力为中心。企业文化力所表现出来的强弱、好坏又与企业的“言”与“行”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企业的“言”
企业的“言”主要反映在企业的文化内涵里,体现在企业文化体系、品牌文化体系里、规章制度里和对外形象树立上。其中,企业文化体系和品牌文化体系是言的主要内涵。品牌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建设是品牌文化培育的基础工程,而品牌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亮点,是企业文化传承的“纽带”。有的企业构建了人本、诚信、安全、和谐等为主导的文化类型,并外延到企业的品牌文化里。所以说企业的“言”是企业文化力产生的根基。
企业的“言”一般会披上高尚、企业文化美丽的外衣,都会把自己说成是具有价值的,有希望的,能为客户、消费者、社会、员工着想的企业。因为只有如此,才会赢得生存的机会,才会有可能博得社会的好感和青睐。在大多数情况下,越是欺骗性较大的企业越会往自己身上贴金,就像越美丽好看的蘑菇一样,常常会引起食用者食物中毒!所以说,对于企业的“言”,聪明、理智的人们常常只作为参考,他们会用眼睛去看、耳朵去听、鼻子去嗅、嘴巴去问、大脑去想等手段来辨别。即使一时被蒙住,他们也会不断地进行识别。对于基业长青的企业来说,大都会把诚信放在首位,在企业的“言”上都很谨慎,生怕自己言行不一,招致人们的质疑和不信任,毁了企业的声誉,砸了自己的“牌子”!美国兰德公司曾花20年时间,跟踪了500家世界大公司,发现其中百年不衰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相应,对于那些利用各种权术、手段蒙骗人们的企业,大都会犹如昙花一现,消失得很快,损失得很惨。这就是企业文化力所带来的破坏性。
三、企业的“行”
企业的“行”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的过程里,是企业文化力得以转化的主要过程和形式。企业的行为包括范围很广,它们是企业理念得到贯彻执行的重要体现,包括企业内部行为和企业市场行为两个方面。内部行为有:员工选聘行为、员工考评行为、员工培训行为、员工激励行为、员工岗位行为、领导行为、沟通行为、生产行为、合作行为等等。企业市场行为包括企业创新行为、交易行为、谈判行为、履约行为、竞争行为、服务行为、广告行为、推销行为、公关行为等。
如果一个企业内部行为不规范、不公平、不公正,势必造成内部管理混乱,缺乏凝聚力,产生不出强大的合力;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低劣,无论口号喊得如何漂亮,广告做得如何诱人,也无法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更谈不上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只有那些依法智慧365—企业管理在线学习领导者
www.xiexiebang.com 治企、合法诚信经营的企业,会将企业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理念化成每一位员工精神的一部分,贯穿到员工的一言一行中,企业的面貌才能焕然一新,才能使企业的识别系统富于魅力的内涵,才会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企业文化管理战略的实施才能够卓有成效,才会产生强大的文化力。
四、企业的“言”与“行”不统一现象和带来的危害
在当今的许多企业中,如果有一台电脑坏了,公司会叫来顾问或技术人员把它修好,但如果是一名员工生病了,除非员工请病假,公司不会主动把他送回家。麦克莱兰先生是波士顿大学的心理学研究教授。他认为,员工是被一系列需要所激励的,包括对成就、权力和归属感的需求(归属感是指属于一个群体或社团的感觉)。当工作场所能提供这些需求时,员工的表现就非常出色。观察许多执行力不强的企业,其领导往往凭个人好恶来选用人才,常常缺乏对人才的信任,很少注重开发他们的价值。其人员对执行力的态度多半是:对执行偏差没有感觉,也不觉得重要;个性上,不追求完美;在职责范围内,不会自己尽责处理一切问题;对“要求标准”不能也不想坚持。员工不愿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些必然导致企业执行力的遗失。
社会中,之所以会出现那么多昙花一现的品牌,像流星一样在短暂的辉煌之后即黯然陨落,其根源同样在于企业文化的缺失或错位。一些企业难以克服短期内迅速获取高额利润的强烈诱惑,在利益的驱使下,甚至抛却了最基本的诚信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不惜以牺牲品牌为代价换取眼前的利益,最终导致品牌的丧失。美国安然公司的价值观倡导地是“沟通、尊重、诚信、卓越”。而他们所做的却是采取欺诈的手段谋取暴利,并最终导致公司破产。三鹿自称自己企业最宝贵的是诚信文化,其价值观倡导地是“诚信、创新、和谐、责任”,企业道德是“质量第一,绿色兴企,诚实守信,用户至上”,还把消费者和自己比作是“水”和“舟”的关系。然而正是“诚信”的价值观与质量管理行为的不一致,在“义、利”取舍面前,过多地偏向于利,从而导致了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使得一个快速发展的三鹿集团瞬间轰然倒下。
我们也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稳定性增强,员工的增加和业务、管理分工的进一步具体化和细化,老板的经验、信心和控制欲也随之增强,个人威信也希望得到充分体现,以老板为中心的指挥格局和管理格局也就形成了,老板的个性开始充斥企业的每个细节。其实,企业的这种“大企业幻觉”,更多地来自老板们深层次的自卑和虚荣,他们希望通过企业的外在表象获得公众的良好评价,而来自外界的不实吹捧也加速了这种心态的扩张,以致负效应最终体现在企业的运营上。海尔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就曾担心地说:“现在最怕的就是整个企业的员工太相信我了。如果我选错了路,往火坑里跳了,那么整个企业也跟着我往火坑里跳了。”
第四篇:从企业的言行来打造强势文化力
智慧365—企业管理在线学习领导者
从企业的言行来打造强势文化力
企业文化力是指企业文化对企业发挥引导、凝聚、激励、约束、辐射等作用所产生的合力,它是企业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的强大内在驱动力。
来源:智慧365企业文化
中外许多学者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指一个企业独有的、扎根于组织之中的、适应市场机会的、能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正如美国管理学家潘汉尔德和哈默所说,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诚然,这种企业“特定的知识体系”是以隐性知识为主的,并且具有明显的方法论特征,是很难察觉、复制和模仿的。正是因为企业核心能力是“特定的知识”,因此其最终必须归结到人的方面并以人为载体,是隐藏在企业资源背后的配置、开发、保护、使用和整合资源的主体能力。任何仅仅将企业某一项专有技术、垄断资源或畅销产品视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都是较片面的,因为它们是对物的依赖而不是对人的依靠。而企业的真正核心能力应该是以人为皈依的“企业文化力”。
一、企业文化力
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力是指企业文化对企业发挥引导、凝聚、激励、约束、辐射等作用所产生的合力,它是企业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的强大内在驱动力。因为企业文化对企业能力的形成、作用、保持和促进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决定着企业在市场活动中的态度,企业产品、服务属性的价值取向,企业自身的组织规范和行为准则,企业用什么样的方式、手段来运用企业的资源参与市场竞争等等,所以说,企业文化力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在管理学的视域下,企业文化力表现为高效的执行力、强大的凝聚力、优美的形象力、持续的学习力和卓越的领导力五种形态。
构造、积累、保持、运用文化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战略,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不变目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类管理职能都是围绕企业文化力而展开,生产、营销、财务等各个管理领域都应该是以企业文化力为中心。企业文化力所表现出来的强弱、好坏又与企业的“言”与“行”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企业的“言”
企业的“言”主要反映在企业的文化内涵里,体现在企业文化体系、品牌文化体系里、规章制度里和对外形象树立上。其中,企业文化体系和品牌文化体系是言的主要内涵。品牌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建设是品牌文化培育的基础工程,而品牌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亮点,是企业文化传承的“纽带”。有的企业构建了人本、诚信、安全、和谐等为主导的文化类型,并外延到企业的品牌文化里。所以说企业的“言”是企业文化力产生的根基。
企业的“言”一般会披上高尚、企业文化美丽的外衣,都会把自己说成是具有价值的,有希望的,能为客户、消费者、社会、员工着想的企业。因为只有如此,才会赢得生存的机会,才会有可能博得社会的好感和青睐。在大多数情况下,越是欺骗性较大的企业越会往自己身上贴金,就像越美丽好看的蘑菇一样,常常会引起食用者食物中毒!所以说,对于企业的“言”,聪明、理智的人们常常只作为参考,他们会用眼睛去看、耳朵去听、鼻子去嗅、嘴巴去问、大脑去想等手段来辨别。即使一时被蒙住,他们也会不断地进行识别。对于基业长青的企业来说,大都会把诚信放在首位,在企业的“言”上都很谨慎,生怕自己言行不一,招致人们的质疑和不信任,毁了企业的声誉,砸了自己的“牌子”!美国兰德公司曾花20年时间,跟踪了500家世界大公司,发现其中百年不衰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相应,对于那些利用各种权术、手段蒙骗人们的企业,大都会犹如昙花一现,消失得很快,损失得很惨。这就是企业文化力所带来的破坏性。
三、企业的“行”
企业的“行”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的过程里,是企业文化力得以转化的主要过程和形式。企业的行为包括范围很广,它们是企业理念得到贯彻执行的重要体现,包括企业内部行为和企业市场行为两个方面。内部行为有:员工选聘行为、员工考评行为、员工培训行为、员工激励行为、员工岗位行为、领导行为、沟通行为、生产行为、合作行为等等。企业市场行为包括企业创新行为、交易行为、谈判行为、履约行为、竞争行为、服务行为、广告行为、推销行为、公关行为等。
如果一个企业内部行为不规范、不公平、不公正,势必造成内部管理混乱,缺乏凝聚力,产生不出强大的合力;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低劣,无论口号喊得如何漂亮,广告做得如何诱人,也无法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更谈不上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只有那些依法
治企、合法诚信经营的企业,会将企业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理念化成每一位员工精神的一部分,贯穿到员工的一言一行中,企业的面貌才能焕然一新,才能使企业的识别系统富于魅力的内涵,才会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企业文化管理战略的实施才能够卓有成效,才会产生强大的文化力。
四、企业的“言”与“行”不统一现象和带来的危害
在当今的许多企业中,如果有一台电脑坏了,公司会叫来顾问或技术人员把它修好,但如果是一名员工生病了,除非员工请病假,公司不会主动把他送回家。麦克莱兰先生是波士顿大学的心理学研究教授。他认为,员工是被一系列需要所激励的,包括对成就、权力和归属感的需求(归属感是指属于一个群体或社团的感觉)。当工作场所能提供这些需求时,员工的表现就非常出色。观察许多执行力不强的企业,其领导往往凭个人好恶来选用人才,常常缺乏对人才的信任,很少注重开发他们的价值。其人员对执行力的态度多半是:对执行偏差没有感觉,也不觉得重要;个性上,不追求完美;在职责范围内,不会自己尽责处理一切问题;对“要求标准”不能也不想坚持。员工不愿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些必然导致企业执行力的遗失。
社会中,之所以会出现那么多昙花一现的品牌,像流星一样在短暂的辉煌之后即黯然陨落,其根源同样在于企业文化的缺失或错位。一些企业难以克服短期内迅速获取高额利润的强烈诱惑,在利益的驱使下,甚至抛却了最基本的诚信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不惜以牺牲品牌为代价换取眼前的利益,最终导致品牌的丧失。美国安然公司的价值观倡导地是“沟通、尊重、诚信、卓越”。而他们所做的却是采取欺诈的手段谋取暴利,并最终导致公司破产。三鹿自称自己企业最宝贵的是诚信文化,其价值观倡导地是“诚信、创新、和谐、责任”,企业道德是“质量第一,绿色兴企,诚实守信,用户至上”,还把消费者和自己比作是“水”和“舟”的关系。然而正是“诚信”的价值观与质量管理行为的不一致,在“义、利”取舍面前,过多地偏向于利,从而导致了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使得一个快速发展的三鹿集团瞬间轰然倒下。我们也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稳定性增强,员工的增加和业务、管理分工的进一步具体化和细化,老板的经验、信心和控制欲也随之增强,个人威信也希望得到充分体现,以老板为中心的指挥格局和管理格局也就形成了,老板的个性开始充斥企业的每个细节。其实,企业的这种“大企业幻觉”,更多地来自老板们深层次的自卑和虚荣,他们希望通过企业的外在表象获得公众的良好评价,而来自外界的不实吹捧也加速了这种心态的扩张,以致负效应最终体现在企业的运营上。海尔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就曾担心地说:“现在最怕的就是整个企业的员工太相信我了。如果我选错了路,往火坑里跳了,那么整个企业也跟着我往火坑里跳了。”
第五篇:如何打造管理者的职业力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 了解什么是职业力;
● 掌握平衡工作中各种元素的技巧;
● 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 洞悉职场规则,成为职场达人。
如何打造管理者的职业力
一、什么是职业力
很多管理者认为企业管理缺乏规范化、从业人员缺乏职业化,是由经验型管理向职业型管理的过程,必须解决的两大问题。将打造职业化员工队伍作为建立规范管理平台和职业力的落脚点,实际上这仅是片面的理解,真正的职业力重点在于如何在职场中生存。
1.职业力和职业化的关系
职业力和职业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职业化以职业力为前提,没有职业力,就没有职业化。同时二者也存在相应的区别:
首先,职业力是一种生存能力。要懂、了解和适应中国式的职场规则,增加自己的生存能力。
其次,职业力是一种发展能力。身处职场之中,要不断地学习和自我发展。
最后,职业力是一种超越能力。学会在职场中发展和成就自我。
2.职业力的本质
职业力的中心,即本质是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评价一个职业人做事情的好与坏,不是以辛苦程度作为依据,而是依据客户的满意程度,职业人要把所有人当成自己的客户。只有多为客户提供超值的服务,客户才会与企业保持长久的合作关系。
作为管理者,要把上司、下属、同事都看成自己的客户,不断完成角色的转变,处理好不同的人际关系,对待上司和下属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在职场中,提拔最快的人,不仅个性和能力突出,而且和上、下级关系处理得恰当,只有这种职场力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3.职业力的基本点
作为管理者,职业力的基本点主要体现在:
第一,为高标准的产出负责——为客户考虑。
第二,团队协作——互相信赖。
第三,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不断学习。
综上所述,职业力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作为职场人士,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为高标准的产出负责,为客户考虑,研究客户需求,甚至超越客户的期待;同时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负责,并不断地超越自我。
生存能力是每个职业人都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很多有能力的人在职场中不得志,终究是其职业力不够。情商高,智商也高的人会一路春风得意;而智商高,情商低的人通常只会怀才不遇。
二、如何进行职业角色管理
1.职业化的角色认知
角色认知是管理者的首要必修课。只有在恰当时刻说对话、做对事,才不会导致角色错位,只有企业中的每个人各就其职,企业才不会陷入混乱状态。
管理者在职场之中的角色基本上是承上启下的,需要扮演好上级、下级、同事的角色。同时需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下属和上级的关系,上级和下属的关系,同事之间的关系。
下级和上级的关系
管理者在职场的关系之中,处理好上级的关系最为重要。在中国,上、下级关系已经涉及伦理道德层面。比如,在开会或宴席等公共场合,领导座位次序的安排通常有一定规则等。
扮好下属的角色需要做到三点:
第一,懂得人性弱点。人性特点主要围绕“面子”二字。在实际职场中,下属不应该让上级丢失颜面,如果发现上级在工作中的问题,要运用恰当的策略和方法和上级沟通。
第二,掌握职场规则。作为下级,在职场中要学会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第三,超越上级期待。下级不仅要做好规定的工作,还要时刻想着超越上级的期待。也许有人会抱怨,主动没效果,被动反而有效果,但这就是人性,下级做得再好,都很难超越上级的期待。因为在上级心中,下级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
【案例】
不得志的副主任
某企业的办公室副主任已经任职多年,经常抱怨领导不给他升职,于是就向一
位培训师抒发其不满。培训师给他提了意见,要想得到领导的赏识必须做到四点:“第一,领导不到你先到。第二,领导不讲你先讲。第三,领导讲话你鼓掌。第四,领导走后你收场。这四点没做好,即使再有能力,文采再好,也不会得到领导的重
视,也就只能在副职上了。”
作为下级,想要得到赏识,就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角色定位,掌握具体的职场规则,不能做一些超越自己职位规则的做法,而且要顾全上级的面子,该主动的时候就不要成为被动者。
要点提示 下级和上级的关系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 懂得人性弱点;
② 掌握职场规则;
③ 超越上级期待。
上级和下级的关系
在职场中,管理者还有第二个角色——上级。空有上级的头衔,也不一定就是领导,只有得到下级心甘情愿地认同,才是真正的领导。
想要成为出色的上级,需要注意一下三方面:
第一,让下级尊敬你。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感动下级,作为上级,只有具备强大的人格魅力和宽广的胸怀,才有可能达到这个境界。
第二,让下级离不开你。作为上级,如果得不到下级的注重,也可以选择让其离不开你。如果下级不喜欢却离不开你,说明你手中握有其需要的资源。
第三,让下级怕你。如果上级做不到让上级尊重和离不开,那么可以选择让下属怕你。作为上级,如果既得不到下级尊重,又无法挽留下级,也不能使下级害怕,只能说明是不合格的管理者。管理者要善于使用奖惩、激励对待员工,要在道理、权势、方法上有所运用。
同事之间的关系
在职场之中,同事之间既是对手也是朋友,平衡点是两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同事之间是管理者在职场中最难处理、也是经常出现问题的的关系,事情的起因往往是一些小事。因此,要把同事当成自己的客户,研究对方的需求,最后达成同赢。
在扮演同事角色时,管理者也要注意三方面:
第一,中心的转移。管理者要以责任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在日常工作中,管理者常常习惯用职责控制别人,而不是服务别人。比如,销售部经理拿着收据到财务部报销,财务部的经理说:
“根据公司规定,一律凭发票报销,这个收据属于特殊情况,你先放到这里,我请示一下上级再通知你,你不要来回跑。”
这样的话术才是同事间的服务,完全照顾到了对方的情绪。反之,如果财务部经理说: “公司规定一律凭发票报销,你没有发票我们就不能给你报销。”
这样的话术就完全没有顾及对方的颜面,就会导致销售部经理的怒气,等到财务部的经理找销售部经理办事,或许就会出现“报复”的情况,长此以往,两人就会由工作关系中的小矛盾,演变成复杂的人际关系。
第二,避免客户陷阱。客户陷阱的典型表现就是得理不让人,无理取闹,对服务表现出不满的状态。对于出现的矛盾,双方应该避免互相指责,应该共同解决问题,因为同事之间的争吵只会把小事化大,制造更麻烦的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
第三,感动客户。让客户感动是要研究客户的期待,超越客户的期待,而不是用虚假的手段暂时让客户满意和信任。
要点提示
在扮演角色时,管理者需要注意的事项:
① 中心的转移;
② 避免客户陷阱;
③ 感动客户。
职业化角色认知归纳起来,即只有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做出恰当的决定,才能得到恰当的结果。作为管理者,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要在恰当的时候发挥出正确的能力,想在职场中得心应手,处理好上级、下级、同事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2.以崭新姿态审视自我作为管理者,必须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即知道自己所处的职场是什么,上级怎么样,同事怎么样,下级又是怎么样,以崭新的姿态审视自我,重新给自己定位。
3.平衡任务元素
管理者要做到知己知彼,平衡工作中的任何任务元素。职场中需要平衡的多种元素,以人际关系尤为重要。如果被周围的人认可为好人,即使犯了错也是好心办坏事;如果被认为是坏人,就是做好事也被看成动机不纯。在职场中游刃有余的人,一定是把各种关系平衡处理得非常好的人。因此,管理者要把人际关系的处理放在第一位。
管理者要用艺术和情商与他人打交道。在沟通领域存在的“冰山现象”,浮出海平面的部分是工作层面,只占5%到15%;藏于海中的部分是关系层面,占85%到95%。
三、如何进行职业观念管理
职场中的管理者一定要培养自己的情商大于智商的理念,用职业化的观念管理自己的观念。在管理职业观念时,需要注意四方面的问题:
1.珍惜职场平台
人一定要有一个平台,高层次的平台,会为职业人提供大量学习资源和人脉资源,充分利用好工作平台会提升个人的职场价值。因此,职场人士一定要谨记:勿做职场“植物人”。
2.确立工作使命
“舍小利以谋远”,职业人不要为眼前的小得失而斤斤计较,要有宽广的胸襟。小成功靠的是德与才,大成功靠的是胸怀。《水浒传》中的“小旋风”柴进平日仗义疏财,不拘小节,交结了天下大批英雄好汉。柴进之所以具有大的影响力,在于懂得施舍。在现实生活中,凡是大方,懂得与他人分享的小孩,即使学习成绩不好,将来也通常会有所成就。同样的道理,职场中的管理者也要有高远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
管理者确立工作使命主要包括工作愿景和工作价值观两个方面:
工作愿景
知足不满足,一切辉煌只代表过去,未来永远是空白。落后不代表没有进步,而是比别人进步得慢。管理者一定要不断地发展自我、冲破自我,树立清晰的工作愿景。
工作价值观
在实际工作中,总是有很多人抱怨自己工作的苦累,这种做法只是在“折磨自己”。工作是人必不可少的职责,要在工作中寻找成就感和快乐,认清自己真正的工作价值观。如果觉得工作不适合自己,就应该及时离职,不要浪费时间;一旦与自己的价值观相符,就应该竭尽全力地工作。
四、如何进行职业态度管理
作为管理者,要管理好自己的职业态度,通常要明确三方面的问题:
1.为自己工作
在职场中,态度比技能更重要。每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每天辛苦的工作是为了谁?答案不是别人,正是为自己,要为自己而工作。一些在细小的事情耍小聪明的人,结果往往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酬劳。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身处职场,要与周围的人建立一种交换关系。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就会解决自己的问题;
帮助别人得到想要的东西,相应的就会得到自己想得到的。
3.成为上级的助手
作为职业人,要以上级为榜样,学习上级的优点和长处,并把其做为重要的贵人之一。如果上级认为下级优秀,就会对其进行提拔;如果上级不给下级制造机会,或许下级就很难脱离基层的磨练。因此,要努力成为上级的助手,而不要成为上级的对手。
五、如何进行职业行为管理
作为职业人,想要进行职业行为管理,需要从四方面着手:
1.诚实应对环境
在职场中,要诚实地应对环境,敢于面对现实。现实有美好的一面,也有残酷的一面,我们必须诚实地面对,选择逃避或愤世嫉俗,都无助于事情的解决。
2.融入团队
职业人要融入团队,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个人能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才能有用武之地,并体现出个人价值。如果不能融入所在的社会或团队,能力再高也只能空叹怀才不遇。
3.激发欲望
“天生我材必有用”,职业人要善于激发自己的欲望,挖掘自己的潜力,当别人看重自己能力的时候,要能及时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当别人贬低自己能力的时候,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人物。
4.持续成长
职场既有明规则,也有暗规则。职场潜规则实际上是一种职场文化,需要仔细地洞悉,才能有所了解。当众人都说“皇帝的新装”非常漂亮的时候,站出来说皇帝没有穿衣服的人,就是有问题的。
俗话说“适者生存”,如果对社会不满意,又没有能力去推翻,就应该学会适应。在职场中,不能太过于较真,要善于融入其中,当一件事情大家都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的时候,哪怕是真理也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