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15:14: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鲁教基字〔2012〕13号

各市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及《山东省素质教育推进计划(2011-2015年)》、《山东省学校德育与学风建设计划(2011-2015年)》,认真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工作方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创新制度,构建系统衔接的德育体系

(一)正确把握德育工作指导思想。新时期德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真正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整体规划中小学德育体系,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德育载体,突出实践环节,探索有效实施德育的方法途径,着力解决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机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针,始终坚持学校德育的正确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根本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以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为根本途径,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以整体规划、系统衔接、全员育人、家校社会有机配合为根本策略,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合力;以加强组织领导为根本保障,促进德育工作的制度化和科学化。

(三)建立新型的德育工作制度。建立中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实现学校教职员工全员参与德育、全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协同育人机制。建立中小学班教导会制度,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班级任课教师参与、家委会代表参加的班级教导会,定期研讨解决班级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教书育人“一岗双责”考核制度,在年度考核时既考察教师的教学工作,又考察其育人工作。建立中小学生校外实践教育社会义务制度,推动政府部门、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义务承担起学生参观学习、社会实践等责任。建立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档案,将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情况纳入学业考核。

(四)确定科学的德育内容体系。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2.文明礼仪教育。通过养成教育,推进德育生活化、系列化,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掌握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场所的交往礼仪、行为规范和学习准则,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和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3.实践创造教育。坚持文化学习和品德培养的统一、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统一,以动手实践和活动体验为基本途径,培育学生的劳动意识、求知上进的品质、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4.公民教育。坚持“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育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国防意识和自身安全意识,把个人的追求与整体的核心价值有机统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五)明确不同学段德育的要求。小学阶段重点抓习惯、重养成,进行遵法纪、讲文明、爱劳动、爱集体、爱家乡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初中阶段重点抓体验、重实践,让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体验美德、健全人格、遵守公德,培养爱国情感,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常识。高中阶段重点抓深化、重内涵,加强公民道德、民主法治、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倡导各地和中小学校结合德育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研究制定中小学各年级学生的德育基本要求和活动常规,形成规范化和序列化的德育内容及实施要求。

二、创新途径,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全面推行中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力量,每一名教职员工均是德育工作者,每时每刻、每一个教育环节均是德育时机。要切实加强师德教风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德育意识,明确教职员工通过课程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日常管理、行政服务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职责和要求,做到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共同担负起育人职责。

(七)切实加强班主任工作和班级建设。班主任工作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在班教导会的支持和帮助下,充分发挥班主任管理和建设班级的核心作用,共同做好班级建设和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培养和提高,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班级管理的艺术和水平。要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班集体氛围。要科学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要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要主动与学生家长、所在社区联系,积极争取家长和社会力量的支持配合。

(八)切实营造校园文化育人环境。学校要积极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切实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大力推进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育人氛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使建设过程同时成为教育工程。积极开展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广泛开展网络道德、网络文明教育活动,营造绿色网上空间。

(九)切实发挥课程和课堂教学德育主渠道作用。认真落实各学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掌握学科的“德育点”,把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和德育功能充分开发和发挥出来。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应深刻认识课程的育人价值和育人要求,始终注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教学研究机构和教研人员要深入指导课堂教学同德育有机结合,制定学科课堂教学德育评价标准,实现德育和智育目标的有机统一。

加强德育类课程建设与实施,开全开好德育类国家课程,认真实施《传统文化》、《人生规划》等地方课程,指导中小学校积极开发建设丰富多彩的的德育类学校课程。改革德育课程教学与考试办法,加强实践教学,避免空洞说教。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不留书面作业,学业评价禁止闭卷考试,采用日常品德习惯养成纪实性考核办法。初中思想品德的考核倡导开卷考试,重点考察学生案例分析和判断能力,增强是非观、价值观的考察考核,力戒死记硬背道德知识。

(十)切实加强德育实践活动。实践育人是德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把德育实践活动纳入课程管理,把校内外学生实践活动基地建设纳入学校课程资源建设,为每个学生提供社会实践课程。各地和中小学校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在各种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寒暑假以及学生的入学、入队、入团、开学毕业典礼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中小学校要设立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文化艺术、读书、科普等群众性活动。要完善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有关制度,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依托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和公益性场馆,广泛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小学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动手动脑,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中学阶段要体现知识性强、吸引力大、参与度高,开阔视野、促进思考、增强能力的特点。

(十一)切实加强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强化行为规范训练,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会行为规范的重要场所。注重道德实践,克服知情脱节、知行背离的现象,充分发挥活动对学生明理、炼志、笃行的作用,不断巩固和强化其正确的道德认识、情感及行为方式。注重养成教育的整体性,把养成教育分解和落实到教学、管理、服务等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增强可操作性,整体优化教育效果。

(十二)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全过程之中。倡导中小学校在学校课程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科学组织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需要给予心理帮助的学生,积极化解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监控并防范各种突发事件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建立完善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

(十三)切实加强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工作。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12〕2号),加强和完善家长委员会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探索完善科研引领、典型培育、点面结合、全面推进的工作机制,丰富和创新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民主监督和家长教育的工作形式。探索建立家长委员会协会、联席会议等,协同推进家长委员会工作。倡导各地聘请优秀家长委员会主任担任兼职教育督学。建立家长委员会工作督导评估制度,将家长委员会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内容体系。

(十四)切实发挥校外教育和社区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校外活动场所等公益性教育设施的作用,有计划地组织各类校外实践活动。积极建立中小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制度,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要会同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驻地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各种社会团体积极开发利用社会德育资源,为青少年提供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

三、加强领导,完善德育工作的组织保障

(十五)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把德育作为关系教育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纳入总体工作规划。中小学校长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负有“一把手”责任,学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作用,班子成员中安排专人负责德育工作。学校要切实树立全员德育意识,把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努力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要把中小学德育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内容体系,定期开展督导评估。

(十六)加强德育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校教导处的职责定位,赋予教导处组织管理教师全员育人的职责,将教师的学科教学和学科德育有机统一,在学科教学中体现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小学校要普遍建立学生指导中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心理、活动、实践、发展等各个方面予以指导,并提供必要的服务。积极发展社团组织,组织各种学习、科技、艺术、体育、读书俱乐部,支持学生自主管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改进和创新少先队、团组织、学生会工作,推行学生干部民主选举,定期轮流任职。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班主任资格认定、培训培养、选拔和考核评优等制度体系,对班主任在政治上、业务上、生活上和待遇上给予应有的关心和支持。学校要按照每10个班级配备1名专职教师的标准逐步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鼓励和提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逐步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建立和完善校外辅导员制度,选聘有责任心、有能力、有经验的业界人士担任校外志愿辅导员。

(十七)构建和完善科学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各地要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标准和可操作的评估办法,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发挥德育评价对学生成长的引导作用。探索对学校干部教师德育工作评价的新办法,对德育工作履职不到位和师德有问题的教师实行年度考核“一票否决”。完善德育工作定期表彰制度,省里每三年表彰一次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各地也要建立相应的表彰制度。

(十八)建立健全经费和物质条件保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安排中小学德育工作和学生校内外活动经费,支持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实施“校外活动场所活动保障和能力提升工程”、“市级综合性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工程”,“十二五”期间实现全省每个市、县(市、区)至少建设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

(十九)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积极争取、鼓励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支持。充分利用社会上各种适宜教育的场所,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通过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家长参与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引导大众传媒为中小学生提供有益的精神文明作品。配合有关部门对校园及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加强对歌舞厅、游戏机房、网吧等娱乐场所和书籍、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的监督与管理,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一日

第二篇:xx县中小学2011年德育工作意见

Xx县中小学2011年德育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2011年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8号文件及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精神,按照省市德育工作要点,围绕“教育质量推进年”的中心工作,进一步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加强德育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与交流,着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扎实做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

二、重点工作

1、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构建并完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体系。按照中央(2004)8号文件精神,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并纳入全县中小学生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引导广大教师明确民族精神教育的总体目标,把握民族精神教育的深刻内涵,把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三个方面作为学校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内容。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积极探索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共同为构建以民族精神教育为根基的德育新格局而努力。

2、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不断充实思想道德教育新内容。要尽快组织中小学校广大教师,广泛座谈讨论、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放到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定期评选、表彰、宣传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的先进典型,引导广大师生知荣辨耻、扬荣抑耻、近荣远耻,使“八荣八耻”成为教师的新规范、学生的新守则。

3、以“两个习惯”教育为抓手,切实提高常规管理水平。要进一步强化常规管理教育,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要认真贯彻和实施《宝应县学生行为规范细则》和《宝应县学生学习规范细则》,广泛宣传,全面动员,制定实施方案,完善考核机制,把常规管理和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思想,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要把学习常规抓细抓实,用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4、以“三城同创”为契机,提高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环保文明的意识。要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到我县的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创建国家级园林式城市、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县的活动中去,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增强环保意识,为碧水蓝天工程出力,为家乡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以生命教育和心理教育为基础,培育学生健康人格。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价值,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稳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在县属学校、各镇中心学校逐步配备心理教师,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危机干预,通过心理辅导、心

理咨询等多种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心理品质,坚韧不拔的毅力,加强独立自主精神的培养,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进取意识的培养,加强良好个人品质的培育,营造身心健康、充满活力、健康和谐的校园。

三、工作要求

1、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载体,突出学生自我教育。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从小事入手,强化行为规范指导,要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开展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学生社团组织等校园文化活动,努力营造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体性,教育和帮助学生做有教养的人。

⑴抓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加强民族精神教育。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研究性学习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理想和信念。在全县中小学生中以“感受爱、理解爱、珍惜爱、回报爱”为主题,开展家庭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各校要结合本校实际,认真组织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活动,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⑵积极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系列教育活动,加强养成教育。养成教育要结合校情和学生特点经常抓、反复抓、重点抓,抓反复、抓细致、抓到底。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开展“告别不良行为习惯”活动,广泛开展以“文明礼仪好习惯”为主题的童谣、体验心得的编创、征集、推广、诵读等活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礼仪知识知晓率。要把此项活动与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结合起来,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修养。

⑶优化重大节日、纪念日等系列主题活动,加强革命传统教育。要以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纪念日文化为重要载体,通过学雷锋纪念日、中秋节、重阳节、公民道德日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亲情和友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凝聚力。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为重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一批民族精神教育的精品活动,一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精品课,推出一批有特色的民俗技艺学校、一批民族精神教育的优秀团队。

⑷全面推进“学困生”帮扶活动,加强感恩教育。全县各校要广泛开展“学困生”帮扶工作。聘请有关社会人士参与“学困生”帮扶工作。切实关注孤儿、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子女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发展状况,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和教育问题,动员干部、教师与“学困生”结对并创设更多和更灵活的助教形式,提高帮扶实效。

2、以德育队伍建设为抓手,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保障机制。

⑴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以校长室、政教处(大队部)、各班级(中队)为一体的德育网络,牢固确立“全员育人”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责任意识。大力倡导心系学生、爱岗敬业的教育理念,努力纠正少数教师忽视德育教育工作、对待学生缺乏爱心、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现象。要督促全体教师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⑵加强德育课程建设。要十分重视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开发、德育内容的优化以及德育课程的实施和评价。要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中,特别是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中,重点加强德育课程建设。要充分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和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在全县形成以小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初中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高中生参加志愿服务为途径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模式。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主动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军训工作,把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与军训结合起来,提高军训的实效性。

⑶加强德育环境建设。要努力净化校园环境,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抑制低级趣味文化和非理性文化倾向,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环境建设除了达到绿化、净化的要求外,要改进或增设突出人文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要充分发挥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等教育阵地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3、以构建多维德育网络为途径,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⑴德育方式和手段要现代化。要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建立与学生网上对话交流机制,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关注热点,要增强学生的网上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各中小学要通过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建立校园绿色网吧,加强校园网站建设,规范丰富网页内容。拓展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领域。要建立管理制度,加强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执行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制定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运作,教育和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要建立一支既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熟悉中小学德育工作规律,又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德育工作队伍,为推进中小学德育进网络提供保障。

⑵德育模式和内容要特色化。有特色才有生命力。学校德育工作在明确德育工作总体要求的同时,结合各自实际状况,在德育模式和德育内容上要有所创新,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德育工作特色。要继续突显环境教育这一特色,同时要努力在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两大内容上形成特色,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较为完整的做法,逐步形成独有的个性特色。

⑶德育管理要社区化。德育工作应放到整个社会大系统中去思考。要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社区化的德育管理网络,切实发挥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教育的合力。要通过家长学校(包括网上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上门家访、召开家长会、电信交流等途径保持家校合作教育的正常化,及时沟通学生在校内外学习、生活等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德育工作。要配合综合治理、公安、文化、出版、工商、司法等部门净化社会文化市场,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整理。

4、以加强德育研究为手段,确保德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⑴加强德育教育的综合研究。学校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校中诸教育因素要互相配合,发挥自身的个性优势,形成整体功能。我们要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着眼在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中,加强德育,着眼德育研究过程和成果的转化,这样才有利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落实德育工作目标。

⑵加大德育科研力度。德育科研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保证,也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各校要积极开展德育课程实施方面的课题研究,不断从研究新课程改革进程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和中小学生实际入手开展课题研究,认真选题、认真落实,努力使德育课程成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

⑶完善德育考核评价机制。学校要以德育目标和学生行为准则为依据,根据课程改革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求,建立和完善学生品德考核的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要在对教师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估中加大德育考核的权重,保证“教书育人”落到实处。县局将定期对各校德育工作进行督查与考评,以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学校办学水平与层次的不断提高。

第三篇:2012德育工作意见

光泽县教育局文件

光教综„2012‟9号

光泽县教育局关于印发

《2012年光泽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的通知

城区各校(园)、农村各中、小学:

现将《2012年光泽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希各校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要求2月底前将本校德育计划报送德育办(用电子文档传送gzxdyb@163.com,联系人:邱老师,电话:***)。

附:2012年光泽县中小学德育活动安排表

光泽县教育局

二○一二年二月八日

抄送:市局德育科、市局关工委,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工委、文明办、关工委,县政府分管领导。

光泽县教育局办公室 2012年2月8印发 主题词: 教育

德育工作

意见

(打印15份)

2012年光泽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依据《福建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11—2013年)》文件精神,继续以校园文化的“四大平台”为抓手,重点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努力推进德育工作创新,发展学校德育特色文化的建设。

二、工作目标

1、建设一支善于学习,具有创新精神和管理能力的德育工作队伍。

2、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创特色校活动,努力形成一校一特色、一校多特色局面,创出我县德育特色品牌。

3、加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常规管理,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创新。

4、深化主题教育,细化德育工作内容,丰富德育内涵,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针对性、主动性。

5、开展“学习曾婉欣,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认真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感恩教育等主题系列活动。

三、工作内容、要求

(一)、抓好常规建设,创新德育活动 常规建设

一是创新班主任常规管理工作。

班主任班级常规管理工作是德育工作的根基,做好班主任德育常规工作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为了提升班主任常规管理水平,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队伍的培训。今年县局将结合暑期教师培训 工作,进行班主任常规工作管理专题讲座;各校也应经常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办法,进行班主任工作常规管理经验交流,提升班主任工作理念和素质技能。2)学校要结合绩效考核,制定出符合本校校情的班主任工作管理考核细则,注重日常管理监督,促进班主任常规工作的制度化。3)规范班主任日常工作管理,通过规范班主任工作手册的内容及强化班主任工作手册的日常使用等手段,创新和规范班主任日常常规管理工作。

二是学校日常德育常规活动的持久化管理。

有专家指出,一种行为坚持二十二天之后,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德育工作往往就是要在这种重复和坚守中,完成质的飞跃。各校要结合本校德育工作状况,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的常规内容并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学生一日常规,通过制度约束、监督检查及表奖激励,促进广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对学生集中进行行为规范系列教育,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要形成德育(政教)处、团队、年级组、班级管理为一体的德育管理体系,打造良好的校风、学风。

活动育人

1)继续开展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利用传统的节日、纪念日,通过晨会课、班队活动课、大队主题队会、实践体验等活动,充分发挥节日所蕴藏的教育资源;继续开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书香校园”活动,促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日常养成教育结合探索活动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2)充分发挥“五老”和县、乡、校级德育基地的教育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班、团、队会、主题实践活动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乡、爱集体的品德。

3)开展“学习曾婉欣,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基本公德教育。充分挖掘曾婉欣事迹的内涵,拓 展教育内容,将学习曾婉欣活动与诚信教育、感恩教育、遵纪教育、自立自强教育、心理素质培养等活动结合起来,并及时总结经验、及时宣传学习成果。

4)持久抓好养成教育。各校要在原有行为习惯分层教育方案的基础上,完善制定出具有衔接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养成教育目标与内容方案,并通过活动、监督检查等手段,使养成教育的内容落实到班级日常班风建设之中,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会、团队、学生督导队的自我教育管理作用,使学生逐步养成说话有礼貌,行为有规范的良好习惯,推进我县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抓好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和中职学生“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各校要利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县局将评选推荐若干所省、市级“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学校”。

5)加强法纪教育。把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民主法制素质和预防、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文明上网等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军警民共建和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在学校普法教育中的作用,坚持每学期一次的学生 “学法、知法、守法”的教育活动。

6)加强特殊生的教育与转化工作,关爱特殊群体学生。针对目前返乡、进城务工人员增多而带来的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行为差异儿童的教育问题,各校要做到底子清、问题明、措施准,通过结对帮扶、代理辅导员等形式开展教育活动,特别是对行为差异学生和贫困学生要重点关注和帮扶,注重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的疏导。寄宿制学校应组织安排好寄宿生的活动、学习,通过丰富的活动,愉悦学生生心,打造亲情校园、快乐校园。

(二)、创建特色德育,打造学校德育品牌

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德育文化。德育特色的形成离不开对学校文化的尊重和挖掘,并在对学校文化的丰实中形成学校精神。各校应在校本德育和特色德育的基础上,对一批具有本土文化精神和区域特色的、价值和实效兼备的德育内容,重点加以挖掘和培植,其内容涵盖社会和家庭助教育人、校园文化渗透、德育制度的创新改革等。努力打造具有较高水平的代表性德育文化,并发挥引领和整合作用,以丰 富德育内涵,带动全县德育工作水平的提升。县局将结合日常工作检查及年终检查评比,颁发第三届(2011-2012年)校园文化达标(示范)校牌匾。

各中小学要在原有“书香校园”“诵读经典”“非物质文化传承”“养成教育”“乡情教育”等基础上,通过编制校本课程、进课堂等手段,在抓好传承与坚持中,在对学校特色的追求中,形成符合各自学校特色的德育文化,做到一校一特、一校多特,使我县德育工作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依托学校办学资源优势,重点加强学生社团、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建设,努力让学校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坚持开展“四节活动”,通过创办校报,唱校歌等活动形式,丰富学校文化活动。

加强校园德育环境建设。要继续完善和维护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已有成果,充分利用冬春宜绿时机,加强校园绿化、美好工作。继续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创建花园式校园。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做到班班有特色,通过良好班风建设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三)抓好“三结合”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重视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利用校外德育教育基地,进一步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充分发挥学校在指导家庭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家庭教育校本研究,通过调查摸底,有针对性的举办家长学校讲座,定期召开形式多样的家长会,不断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密切家校社联系,要通过走访、电访,短信通、信访等形式加强家校联系工作,沟通学生在校和家庭情况,和家长一道做好学生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利用一切社会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体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接受德育教育。创设多种形式的家校合作模式,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不断完善家校育人新机制,普及和倡导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

(四)加大德育科研力度,提升德育文化内涵。增强德育科研的针对性、实效性,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今年县局将针对提升校园文化内涵,打造特色德育文化进行调研和指导;各校要不断从研究新课程改革进程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和中小学生实际问题入手,开展校本课题研究,探索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县教育局将在三月份、十月份组织优秀家教论文和德育论文征集活动。附件1

2012年德育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学习曾婉欣,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宣传学习活动;(结合学雷锋活动,组织学生学习讨论:曾婉欣的事迹为什么感动人?我们如何向曾婉欣学习?结合规范教育月活动开展“三好行动”:在校当勤奋守纪好学生、在家当孝亲敬老好孩子、在社会当文明守法好小公民。各校可以充分利用四好少年、雏鹰争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创新开展教育活动,把学校的分年级教育计划落实到班级的日常工作中。)

2、下校德育常规工作检查;(学生行为规范、校园环境文化维护与完善,德育档案建档、班主任工作手册设计与使用情况)

3、优秀班主任手册、优秀校报流动巡展。三月份 1、3.15消费者维权进校园教育活动。

2、全县德育工作会议。

3、征集家教、亲子论文及家长学校办学经验交流文章; 四月份

1、读书教育主题系列活动启动;

2、启动“我们的传统节日”活动。

3、清明节革命传统教育(开展网上和烈士陵园祭扫活动);

4、家教论文初评。五月份

1、组织局关工委报告团下校巡回报告(围绕学校师生关心的心理、学习问题讲座);

2、读书教育主题系列活动(演讲、讲故事、征文)评比;

3、下校随机抽查德育常规整改情况。六月份

1、庆祝国际六一儿童节;

2、安排暑假教育活动。七、八月份

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九月份

1、庆祝教师节及感恩教育系列活动;

2、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

3、下校开学德育常规检查。

4、关工政治报告团下校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十月份

1、庆国庆活动;

2、德育论文征集;

3、优秀班主任工作手册展评。十一月份 德育年终测评; 德育论文初评。十二月

1、优秀校报校刊展评;

2、年终总结工作。元月份

1、布置寒假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

2、德育档案建档。

第四篇:德育工作意见

习水县同民镇中学德育工作实施意见

德育工作,是关系到能否把中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能否具备终身学习和进行自我发展的能力,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一项战略任务,因此学校将德育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制度,拟定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意见。

一、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拟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每学期召开三次以上学校德育工作研讨会议,制定、调整、总结学校有关德育工作计划和措施。

1、建立德育二级管理:

第一级由校长任组长、团书记、思政处主任为成员的德育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落实德育工作计划的检查,实施和总结。(由思政处制订计划,负责德育工作的实施和管理)

第二级为班主任,由班主任、科任老师负责班级的德育工作,抓好每个班的德育管理。

以上校、班二级管理,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体系,调动各部门、各学科德育工作的齐抓共管。

2、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地位。整体规划学校德育,将德育建设纳入学校长远规划,把德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每学期有计划、有布置、有实施、有检查、有评价,并健全德育例会制度。

3、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环境育人和服务育人,建设动态(常换常新)的“德育园地”和有感召力、教育力的名人名言,教育学生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有校纪、校规、校训、班风标志、《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广播室、宣传栏,班有班训、励志名言、学习园地、图书角、信息栏、评比栏、卫生角等,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二、组建以班主任、团委书记、思品课教师、宿舍管理员为骨干力量的德育工作队伍,在校长负责的管理体制下开展工作,树立“学校的全体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理念,开展好“全员德育制”工作。

三、思政处确定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学校德育工作具体计划和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并负责检查落实、督导和评估,抓好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组建德育档案。

四、协助校长大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立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制度,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五、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好学生校内外德育活动,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科技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六、加强德育科学研究,经常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组织必要的参观学习,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申报德育科研课题,积极参与德育教研活动,以科研为先导,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主动性。

七、指导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内容,参与听课评课,督促学科教学德育目标的落实。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有计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落实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校园育人氛围。

八、积极建立社区德育网络,加强对学生的校外教育工作,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参与青少年的德育工作,特别要加强学生家长、居委会、派出所、媒体等方面的联系,形成以学校为中心、周边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社区教育网络。

九、认真贯彻奖惩规定,每期期末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三星——文明礼仪之星、阳光运动之星、科技创新之星”、“文明班级”、“先进团支部”等。

十、指导班主任认真贯彻《中学德育纲要》、贯彻执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符合班级实际的规章制度;指导班主任认真培养班干部,形成强有力的班级领导核心,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风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之中。

十一、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要高度重视德育科研,积极开展《德育读本》、《中学生成长册》等课题的实验研究活动。

十二、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接待日。班主任老师要经常和家长联系,经常进行家访,适时召开家长会,认真接待家长来访,加强育人的针对性。

十三、学校建立德育工作周,把每月的第一周确定为德育周,在德育周中召开“五会”——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班主任会议、德育处工作人员会议、团委会和学生会干部会议、学生大会,进行德育工作总结、布置、交流。

十四、建立班主任工作例会和班主任培训制度,每周星期三下午是学校德育教研活动时间,集中组织班主任例会和培训,研讨具体德育工作,交流各班德育工作情况,协调学校各项德育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具体由德育处主持召开。

十五、提高宿舍管理员的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学生宿舍的管理。学生宿舍要求整洁、规范,内务整理一体化,营造学生“温馨的家”。

十六、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要做到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根据学科特点,积极开展德育渗透教育。

十七、思想品德课教师,担任着教学中德育工作主渠道的重任,要深入研究当前学生思想品德的特点,积极改进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研究性地教学,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信度和效度。

十八、职工要本着服务育人的原则,严格要求自己,爱护公物,坚守岗位,要时刻牢记“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

十九、积极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学校每学期举办各种教育活动,以学段教育为主体。其中的每周星期一举行升旗仪式;三月份进行“学雷锋”专项教育;清明节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五一”节劳动教育和热爱劳动人民教育;“五四”进行爱国主人教育;“七一”节热爱共产党教育;“教师节”进行尊师爱校教育;“国庆节”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教育;“元旦”进行国情教育;“春节”前热爱人民军队,开展拥军优属教育。结合活动课,开展一些教育活动和竞赛。

二十、德育处负责确定和协调思想政治课教师、年级组、共青团的任务分工,组织协调各教研组、班主任、科任教师的德育工作,经常组织开展纪律、卫生、安全、礼仪等德育活动,积极采用现代电教手段开展德育工作,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组织班主任学习德育理论,总结交流班级工作经验,指导班主任使用德育联系手册和素质报告单。

十一、学校教工会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贯彻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教师树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思想,宣传相关法规,教育教师配合班主任进行家访,做好流失生返校的思想工作。

十二、教导处依据《中学德育大纲》、《中学活动类课程要求》将晨会、夕会、班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校传统活动列入课表,并配齐教师。定期检查德育大纲,明确各课的德育要求,使各科教师注重德育渗透,不断研究、探索学科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使学科德育目标落到实处,并把德育渗透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二

十三、教科室要结合本校实际,与德育处一道开展德育专题研究,做到有专题、有计划、有方案、有活动经费、有总结交流、有档案记载。

十四、抓好体、卫、艺、美术等活动课的德育渗透,将德育与美育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十五、共青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团支部每周组织一次团员活动,上好团课,积极发展壮大团组织,组织社会实践,每期开展一次团员评议活动,对不合格的团员要批评教育,对影响极坏的团员组织上要给予相应处分;校团委要负责征集学生通讯稿,负责学校广播室;组织好升国旗、时事教育等德育工作日常性工作,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

十六、本意见在实施过程中逐渐完善。如有变动,另行通知。

习水县同民镇中学

2013年3月1日

第五篇:进一步加强老年工作意见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

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

川府发〔2007〕19号二○○七年三月十九日

我省老龄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养老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为老服务设施建设、老龄工作组织建设、道德建设、舆论宣传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为切实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精神,开创我省老龄工作新局面,现就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认清形势,增强做好新时期老龄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05年,我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126万人,占总人口的12.87%,80岁以上高龄老人达115万人。老龄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是我省人口老龄化的显著特点。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力年龄结构、人口赡养比结构、代际利益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对完善养老、医疗保障体系,对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对发展老年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强化老龄工作意识,积极解决当前老年人的养老、医疗、服务等实际困难和问题,让广大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真正体验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建立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加快公共老年服务设施、服务网络建设,为适应老龄工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二、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努力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

坚持覆盖广泛、水平适当、结构合理、基金平衡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适合省情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增加各级财政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入,逐步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加快提高统筹层次,完善市(州)级统筹。从法制上规范和防范养老保障风险,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中小企业为重点,努力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积极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力争在3年内将城镇非公有制企业及其职工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步伐。将城市贫困老年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做到应保尽保。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继续发挥土地养老保障作用,积极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衔接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着力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研究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认真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完善供养制度,提高供养标准,拓宽服务范围,坚持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提高集中供养率。进一步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老年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逐步提高救助标准。重点解决好农村残疾老人、高龄老人、贫困老人的疾病负担问题。稳步推进农村部分计划生育老年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坚持和完善高龄老人长寿补助制度,逐步提高百岁以上老年人的长寿补贴金标准。

三、建立健全老年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救助能力和服务水平

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积极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工作,逐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让医疗保险制度能够惠及老年人。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确保2010年实现基本覆盖全省农

村居民的总体目标。各级地方财政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做好农村贫困老年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大病救治的补助工作。切实加强离休干部医疗保障工作,完善离休干部医药费保障机制。医疗机构应采取继续教育等措施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救助水平,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为老年人就医提供方便。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及时主动为社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护理和康复等多种服务。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四、加快老年福利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十一五”期间要加大对老年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新建和改建一批以老年人为主要对象的老年活动场所和社会福利设施。2010年,大中城市和县(市、区)要新建或改(扩)建1至2所老年活动中心,平原地区、丘陵地区乡镇、街道应建立老年活动室,盆地周围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镇要力争建立老年活动室,鼓励、帮助村(社区)建立老年活动站。农村老年人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应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统筹安排解决。加快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紧急救援、心理咨询、文化学习、体育健身、娱乐休闲等的综合性服务网络。在大中城市试点建设“爱心护理院”,逐步实现90%以上大中城市和县(市、区)城区建立1所以城乡养老为重点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的目标。鼓励支持乡镇街道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代养、寄养老年人的综合服务场所。根据社会需要和老年人自愿的原则,引导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专业技术人员和老干部、老专家从事关心教育下一代、科技开发、信息服务以及维护社会治安、参与社区建设等社会公益活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着力加强乡镇中心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逐步开展自费代养业务,扩大服务范围。在老年福利设施的资金和项目安排上重点向农村倾斜。

积极推进老年服务社会化,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产业,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老年福利服务设施,推出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精品旅游线路和服务产品,开发适合老年人的金融、理财、保险等其他服务项目。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老龄事业发展,力争2010年末,大中城市和老年人口较多的县(市、区)建设1所示范性老年公寓。

五、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加强《老年法》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社会自觉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制意识。认真开展执法检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诈骗、伤害、遗弃、虐待老年人等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严重违法行为,坚决取缔和打击损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邪教组织和愚昧迷信活动。“十一五”期间,各级人民政府要适当安排资金用于老年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组织建设,鼓励社会各界关心、支持老年法律援助工作。建立老年人法律援助中心,完善老年人法律援助网络体系,抓好社区、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保证老年人获得高效、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司法部门对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要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使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保障。对拒绝赡养或虐待父母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认真制定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加强监督检查。老年人进入旅游景点、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时要继续落实好门票减免优惠政策。公交客运部门要为老年人乘车提供方便。依法规范老年人的社会集资行为,农村老年人在承担筹资筹劳方面要酌情给予照顾。各级人民政府在实行百岁及百岁以上老人人均每月不低于100元长寿补贴金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为9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长寿生活补贴制度。研究制定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座城市公交车、城乡贫困家庭老年人去世的丧葬殡仪服务费用减免的政策。要将贫困纯老

年人(户)优先纳入廉租房保障范围。贫困老年人进入老年大学(学校)学习,学费应予减免。

六、积极推进老年文教体育事业发展,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各级文化体育部门要把老年教育、文化和体育纳入部门发展规划。努力加大老年教育投入,加强现有老年大学(学校)建设,提高教学质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老年文化和体育事业,兴办各类老年学校。尚未建立老年大学的市(州)和县(市、区),“十一五”期间应兴办1所老年大学。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办老年学校,力争2010年末全省老年学校在现有基础上增加500所。加强对老年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把老年教育与老年人脱贫致富、维护权益、破除迷信和移风易俗结合起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规范老年文化市场,倡导基层文化的创新发展,创作优秀的老年题材作品。建立健全基层老年文化体育组织,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基层老年文体活动。加强农村老年文化建设,积极组织送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七、加强道德和法制建设,强化全民敬老养老助老的道德意识

坚持集中宣传教育与经常性宣传教育相结合,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通过开办老年专栏、开设老年节目、办好老年刊物和街头板报、组织文艺演出、开展“敬老宣传月(周)”活动等形式大力宣传老龄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使全社会充分了解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家庭、社会和单位对老年人应尽的义务。积极开展社会互助,倡导扶老助困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积极开展家庭美德教育,及时宣传敬老先进典型,营造生活上关心老年人、精神上慰藉老年人、权益上维护老年人的良好氛围。

八、加强老龄工作组织建设,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需要

县级以上老龄工作委员会是本级政府主管老龄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老龄事业发展的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保证必要的工作条件。老龄办作为民政部门代管机构和老龄委的办事机构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和参谋助手作用。民政部门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老龄办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抓好工作落实。老年人口较多、工作任务较重的镇(街道)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服务工作。对从事老龄工作的干部队伍要积极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其政治素质、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有计划地做好老年群众组织负责人的能力培训工作,强化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

九、明确任务,齐抓共管,努力开创老龄工作新局面

老龄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人民政府要把老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老龄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快建立老龄事业发展经费投入自然增长机制,保障老龄事业发展经费和必要的工作经费。通过开展创建敬老模范县(市、区)、敬老模范乡(镇、街道)、敬老模范村(社区)和老龄工作先进单位这个载体,进一步明确老龄工作目标和任务,建立健全老龄工作责任制,做到任务分工到部门,经费落实到项目。涉及老龄工作的部门要把老龄事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工作规划,及时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并督促抓好落实。省级部门对省级财政用于发展老龄事业的经费要足额使用,不得另作他用。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研究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策,将公共老年服务设施纳入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合理规划,推进老龄事业与其他社会事业同步发展,确保老年人与其他社会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下载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学暑假工作意见5篇

    2011年暑假将至,为做好学期结束工作,迎接并度过一个安全、健康、丰富多彩的暑假,现提出以下意见,请遵照执行:一、强化安全法纪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教育工作列为......

    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会工作意见

    市供销社党委 关于加强社属各单位工会工作的意见社属各单位党委(党总支):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工会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市供销社系统工会能力建设,充分发挥......

    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意见 开学近两个月,学生中各种苗头开始冒头,安全警惕性有所放松,安全形势严峻,具体表现为: 1、学生方面: (1)高一学生开始混熟,学生间的矛盾呈激化态势 (2)早恋......

    大连市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意见

    大连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 幼儿园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意见 各区市县教育局,开发区社会事业管理局,局属各学校,市内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全......

    2017-2018第二学期德育工作意见

    邳州市XX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德育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

    中小学德育大纲

    中小学德育大纲 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它贯穿于学校......

    中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篇一: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德育为首”一个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这个学校个方面的成绩。开展好德育工作,有利于学校良好班风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

    中小学德育新理念

    中小学德育新理念 中小学德育新理念 纵观古今中外发展史,德育的每一次深化改革,都首先要更新德育观念。 一、生活的德育 这里的生活概念是意义上的“生活世界”。自从胡塞尔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