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sql作业题答案
1.检索报名人数大于平均报名人数的课程名称和教师
selectcouname,teacher from course where willnum<(select avg(willnum)from course)2.检索班级号为20000003的学生的学号、姓名、班级代码、班级名称 selectstuno,stuname,student.classno,classname from student join class on class.classno=student.classno wherestudent.classno='20000003' 3.检索学生选课为第1志愿(WILLORDER)的学号、姓名、课程号、课程名称 selectstucou.stuno,stuname,stucou.couno,couname from student join stucou on student.stuno=stucou.stuno join course on stucou.couno=course.couno wherewillorder=1 4.按班级显示学生信息,并计算每班学生人数。显示要求格式如下:
select '班级编码'=student.classno,'班级名称'=classname,'学号'=stuno,'姓名'=stuname,'密码'=pwd from student join class on student.classno=class.classno order by student.classno compute count(student.classno)by student.classno 5.显示“00建筑管理”班级的系部、班级和学生信息,并计算班级人数。要求显示格式如下:
select class.departno as '系部编码',departname as '系部名称',student.classno as '班级编码',classname as '班级名称', student.stuno as '学号',stuname as '姓名',pwd as '选课密码' from student join class on class.classno=student.classno join department on department.departno=class.departno where class.classname='00建筑管理' compute count(student.classno)6.检索陈金菊的个人信息,包括她选修的课程。select student.*,course.*
from student join stucou on student.stuno=stucou.stuno join course on course.couno=stucou.couno where stuname='陈金菊' 7.检索“00建筑管理”班有哪些学生。select student.*,classname from student join class on student.classno=class.classno where classname='00建筑管理' 8.显示计算机应用工程系的学生信息和系别名称,并统计计算机应用工程系有多少学生。select student.*,departname from student join class on student.classno=class.classno join department on department.departno=class.departno where departname='计算机应用工程系' compute count(stuno)
第二篇:民法作业题与答案
1、2001年7月5日张某出海打鱼遇台风未归,其亲人欲申请张某为失踪人的最早日期是那一天?申请张某为死亡人的最早日期是那一天?设张某2001年7月5日在战争中失踪,同年11月1日战争结束,则其亲人申请其为死亡人的最早日期是那一天?
答:申请张某为失踪人的最早日期是2003年7月5日;申请张某为死亡人的最早日期是2003年7月5日;(战争)申请其
为死亡人的最早日期是2005年11月1日。
2、李平由杨村迁往李村,未迁入李村前,2003年2月李平去深圳打工,5月工伤即去北京住院治疗至今,请确定李平的住所。
答:李平住所为杨村。
3、2000年5月冯敏被单位行政处分而离家出走下落不明,2005年1月其妻起诉要求离婚,同时冯敏单位起诉要求宣告其死亡。①法院应如何处理? ②设冯被宣告死亡又重新出现,冯的妻子、父母、子女、单位谁可申请撤消死亡宣告? ③设在冯出走后其妻与王宏同居住在冯敏家,法院宣告冯敏失踪,其妻与其父母争当财产代管人,法院如何确定?
答:①法院应让冯妻申请宣告冯敏死亡,因为冯敏已经下落不明超过4年,宣告死亡之后,两人婚姻关系将自动解除;冯敏
单位也可以申请宣告其死亡,但要按顺序,排在冯的配偶、父母和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等之后才能申请。
②冯敏被宣告死亡又重新出现,冯敏的妻子、父母、子女、单位都可申请撤消死亡宣告,不分顺序。
③按照法律规定冯妻与冯敏的父母都具有当财产代管人的资格,但冯妻在法院宣告冯敏失踪之前,仍然与冯敏具有婚姻关系的她与他人同居,因此冯妻不宜作为冯敏的财产代管人,应由其父母当。
4、下列那些权利为形成权:①支配权②追认权③请求权④解除权
答:②追认权 ④解除权
5、运输合同的客体是:①货物②运费③运输行为④运输工具
答:③运输行为
6、宣告张毅死亡案见龙翼飞民法案例分析P2
答:1.法院因意外事故而宣告死亡的公告期为三个月,即1997年12月;
2.张毅的死亡日期是宣告其死亡的那天,即1997年12月;
3.口头遗嘱在危急情况下才可以立。所谓危急情况是指遗嘱人因疾病或战争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无法以其他形式立遗
嘱的情形。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先前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4.赵璐是遗嘱继承人;
5.张立言不能撤销对张毅的死亡宣告,因为在向法院提出撤销以前,张毅已经死亡,再撤销已经没有意义,民法上对
于撤销宣告死亡的前提是当事人在撤销时必须健在。依照继承法,张毅之妻和张毅之父同为第一顺位继承人,在没有被继承人遗嘱的情况下,依照法定继承,和其他第一顺位继承人共同继承遗产。赵璐的其他继承人不应退回遗产,民法通则上对于退回遗产有明确规定,对于被宣告死亡人还健在的情况下,有他或者近亲属向法院申请撤销宣告死亡后,原继承人应该退回属于他的财产,不能退回的应作补偿,该案张立言在提出申请之前,张毅已死亡。主体不在,故应该返还财产的对象不在,不应退回。
7、14岁的精神病人是否是禁治产人? 答:禁治产人是指虽已达到法律规定的成年年龄,但不具备这一年龄所代表的智力和意志力,法律因而不使其具备有完全的行为能力的人。14岁精神病人满足上述条件,因而是禁治产人。
8、甲是乙的监护人,但甲的行为致乙的财产损失,乙的其他亲属既要求甲承担赔偿责任,又要求更换监护人。该案如何审理?
答:根据监护人的职责和权利,监护人要承担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其民事
责任,赔偿金从被监护人的财产中支出,不足部分由监护人作适当补足。监护人在不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负赔偿责任。法院也可根据有关人员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
第三篇:教学管理系统SQL练习答案
现在有一教学管理系统,具体的关系模式如下:
Student(no, name, sex, birthday, class)Teacher(no, name, sex, birthday, prof, depart)Course(cno, cname, tno)Score(no, cno, degree)其中表中包含如下数据: Course表:
Score表:
Student表:
Teacher表:
根据上面描述完成下面问题:
(注意:注意保存脚本,尤其是DDL和DML,以便进行数据还原)DDL 1.写出上述表的建表语句。
命te,classint);
令:createtableStudent(noint,namevarchar(14),sexvarchar(2),birthdaydacreatetableTeacher(noint,namevarchar(14),sexvarchar(2),birthdaydate,profvarchar(10),departvarchar(10));createtableCourse(cnovarchar(8),cnamevarchar(14),tnoint);createtableScore(noint,cnovarchar(8),degreeint);
DML 2.给出相应的INSERT语句来完成题中给出数据的插入。
命令:
insertintoStudentvalues(5001,'李勇','男','1987-7-22',95001);insertintoStudentvalues(5002,'刘晨','女','1987-11-15',95002);insertintoStudentvalues(5003,'王敏','女','1987-10-5',95001);insertintoStudentvalues(5004,'李好尚','男','1987-9-25',95003);insertintoStudentvalues(5005,'李军','男','1987-7-17',95004);insertintoStudentvalues(5006,'范新位','女','1987-6-18',95005);insertintoStudentvalues(5007,'张霞东','女','1987-8-29',95006);insertintoStudentvalues(5008,'赵薇','男','1987-6-15',95007);insertintoStudentvalues(5009,'钱民将','女','1987-6-23',95008);insertintoStudentvalues(5010,'孙俪','女','1987-9-24',95002);insertintoStudentvalues(108,'赵里','男','1987-6-15',95007);insertintoStudentvalues(109,'丘处机','男','1987-6-23',95008);insertintoStudentvalues(107,'杨康','男','1987-9-24',95001);
insertintoTeachervalues(1,'李卫','男','1957-11-5','教授','电子工程系');insertintoTeachervalues(2,'刘备','男','1967-10-9','副教授','math');insertintoTeachervalues(3,'关羽','男','1977-9-20','讲师','sc');insertintoTeachervalues(4,'李修','男','1957-6-25','教授','elec');insertintoTeachervalues(5,'诸葛亮','男','1977-6-15','教授','计算机系');insertintoTeachervalues(6,'殷素素','女','1967-1-5','副教授','sc');insertintoTeachervalues(7,'周芷若','女','1947-2-23','教授','sc');insertintoTeachervalues(8,'赵云','男','1980-6-13','副教授','计算机系');insertintoTeachervalues(9,'张敏','女','1985-5-5','助教','sc');insertintoTeachervalues(10,'黄蓉','女','1967-3-22','副教授','sc');insertintoTeachervalues(11,'张三','男','1967-3-22','副教授','sc');
insertintoCoursevalues('3-101','数据库',1);insertintoCoursevalues('5-102','数学',2);insertintoCoursevalues('3-103','信息系统',3);insertintoCoursevalues('3-104','操作系统',4);insertintoCoursevalues('3-105','数据结构',5);insertintoCoursevalues('3-106','数据处理',5);insertintoCoursevalues('4-107','pascal语言',6);insertintoCoursevalues('4-108','C++',7);insertintoCoursevalues('4-109','java',8);insertintoCoursevalues('3-245','数据挖掘',10);insertintoCoursevalues('3-111','软件工程',11);insertintoScorevalues(5001,'3-105',69);insertintoScorevalues(5001,'5-102',55);insertintoScorevalues(5003,'4-108',85);insertintoScorevalues(5004,'3-105',77);insertintoScorevalues(5005,'3-245',100);insertintoScorevalues(5006,'3-105',53);insertintoScorevalues(5003,'4-109',45);insertintoScorevalues(5008,'3-105',98);insertintoScorevalues(5004,'4-109',68);insertintoScorevalues(5010,'3-105',88);insertintoScorevalues(5003,'3-105',98);insertintoScorevalues(5005,'4-109',68);insertintoScorevalues(5002,'3-105',88);insertintoScorevalues(107,'3-105',98);insertintoScorevalues(108,'4-109',68);insertintoScorevalues(109,'3-105',88);insertintoScorevalues(109,'4-109',80);insertintoScorevalues(107,'3-111',88);insertintoScorevalues(5003,'3-111',80);
单表查询
3.以class降序输出student的所有记录(student表全部属性)
命令:select*fromStudentorderbyclassdesc;
4.列出教师所在的单位depart(不重复)。
命令:selectdistinctdepartfromTeacher;
5.列出student表中所有记录的name、sex和class列
命令:selectname,sex,classfromStudent;
6.输出student中不姓王的同学的姓名。
命或
令:selectnamefromStudentexceptselectnamefromStudentwherenamelike'王%';selectnamefromStudentwherenamenotlike'王%';
7.输出成绩为85或86或88或在60-80之间的记录(no,cno,degree)
命令:selectno,cno,DEGREEfromScorewheredegree=85 ordegree=86 ordegree=88 ordegreebetween 60 and 80;
8.输出班级为95001或性别为‘女’的同学(student表全部属性)
命令:select*fromStudentwhereclass=95001 orsex='女';
9.以cno升序、degree降序输出score的所有记录。(score表全部属性)
命令:select*fromScoreorderbycnoasc,degreedesc;
10.输出男生人数及这些男生分布在多少个班级中
命令:selectCOUNT(*),count(distinctclass)fromStudentwheresex='男';
11.列出存在有85分以上成绩的课程编号。
命令:selectdistinctcnofromScorewheredegree>85;
12.输出95001班级的学生人数
命令:selectCOUNT(*)fromStudentwhereclass=95001;
13.输出‘3-105’号课程的平均分
命令:selectavg(cast(degreeasfloat))fromScorewherecno='3-105';
14.输出student中最大和最小的birthday日期值
命令:selectMAX(birthday),MIN(birthday)fromStudent;
15.显示95001和95004班全体学生的全部个人信息(不包括选课)。(student表全部属性)
命令:select*fromStudentwhereclass=95001 orclass=95004;
第四篇:SQL数据库选择题及答案
1、在数据库技术中,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是_C__。A、面向对象的模型B、关系模型C、E-R模型D、层次模型
2、数据库系统的控制中枢是__B_。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库管理员D、数据库应用系统
3、使用SQL命令将学生表STUDENT中的学生年龄AGE字段的值增加1岁,应该使用的命令是__C_。
A、UPDATE SET AGE WITH AGE+1
B、REPLACE AGE WITH AGE+1
C、UPDATE STUDENT SET AGE=AGE+1
D、UPDATE STUDENT AGE WITH AGE+1
4、在关系数据库中,建立数据库表时,将年龄字段值限制在12~40岁之间的这种约束属于__B__。
A、视图完整性约束B、域完整性约束C、参照完整性约束D、实体完整性约束
5、在 SQL 语句中,与 X BETWEEN 20 AND 30 等价的表达式是__D_。A、X>=20 AND X<30
B、X>20 AND X<30
C、X>20 AND X<=30
D、X>=20 AND X<=30
6、在数据库中,概念模型是_D__。A、用于现实的建模,与具体的DBMS有关B、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与具体的DBMS有关
C、用于现实的建模,与具体的DBMS无关D、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与具体的DBMS无关
7、数据库的并发操作可能带来的问题包括__B_。A非法用户的使用B丢失更新C数据独立性会提高D增加数据冗余度
8、在关系数据库中,模式对应的是__A___。A、视图和所有基本表
B、视图和部分基本表
C、基本表
D、索引
9、能实现绝对的与平台无关性的Web数据库访问技术是_D_。A、ADO
B、ActiveX
C、WebbaseAPI
D、JDBC
10、在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描述是__B___。
A、SQL 是一种过程化语言B、SQL 采用集合操作方式
C、SQL 不能嵌入到高级语言程序中
D、SQL 是一种 DBMS
11、数据库系统是由__A__组成的。A、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用户
B、数据文件、命令文件和报表
C、数据库文件结构和数据
D、常量、变量和函数
12、在SQL查询时,使用WHERE子句指出的是__B__。A、查询目标B、查询条件C、查询视图D、查询结果
13、在下列 RDMBS 产品中,属于小型数据库系统的是_A_。A、Access B、Oracle C、Sybase D、Informix
14、数据库类型是按照_A_来划分的。
A、数据模型B、记录形式C、数据存取方法D、文件形式
15、作为Microsoft Office家族成员之一的_A_数据库,能够与其他Office组件进行数据交换共享数据资源,易于生成集文字处理、图表生成和数据管理于一体的办公自动化系统。A、Access
B、Oracle
C、Sybase
D、Informix
16、数据库管理系统更适合于_D_方面的应用。A、CAD
B、过程控制C、科学计算D、数据处理
17、下列四组SQL命令,全部属于数据定义语句的命令是_C__。A、CREATE,DROP,ALTER
B、CREATE,DROP,UPDATE
C、CREATE,DROP,GRANT
D、CREATE,DROP,SELECT
18、通过Internet及浏览器处理的数据库,应该是_C__处理。A、集中式
B、分布式
C、主从结构式D、以上3种模式
19、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__D_。A、数据与存储结构的逻辑独立性 B、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独立性
C、存储结构与物理结构的逻辑独立性
D、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20、在数据库技术中,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是_C__。A面向对象的模型
B关系模型
C、E-R模型
D、层次模型
21、关系代数的3个基本运算是–D--、投影、连接。A、关系与B、蕴含C、关系或D、选择
22、下面命题不正确的是:A、若冗余数据可以控制,则数据更新的一致性得以保证
B、数据库减少了不必要的数据冗余C、数据库的数据可以共享D、数据库中不存在数据冗余
23、在基本SQL中不可以实现: A、定义视图B、并发控制C、定义基表D、查询视图和基表
24、用二维表来表示实体及实体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_C___。
A、实体-联系模型B、层次模型C、关系模型D、网状模型
25、查找工资在600元以上并且职称为工程师的纪录,逻辑表达式为_D___。
A、“工资”>600.OR.职称=“工程师”
B、工资>600.AND.职称=工程师
C、“工资”>600.AND.“职称”=“工程师”
D、工资>600.AND.职称=“工程师”
26、数据库镜像可以用于__C_。(1分)
A、实现数据库的安全性
B、实现数据共享C、进行数据库恢复或并发操作D、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
27、在下列类型的数据库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是__C___。(1分)
A、分布型数据库系统B、逻辑型数据库系统C、关系型数据库系统D、层次型数据库系统
28、在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描述是__B__。(1分)A、SQL 是一种过程化语言B、SQL 采用集合操作方式
C、SQL 不能嵌入到高级语言程序中
D、SQL 是一种 DBMS
第五篇:《鲁迅小说研究》作业题答案
一、解释题1.《呐喊》:《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
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孔乙己》《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故乡》《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 《社戏》这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2.《彷徨》 《彷徨》写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象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3.“迫害狂” “迫害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所患的病是“迫害狂”,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其突出的症状是病患者处于一种反应性妄想之中,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可能因某一事物特征引起多疑性反应:或怀疑有人害他,或怀疑有人侮辱他。从“日记”的内容来看,狂人是受封建势力迫害而致病,但已开始觉醒的反封建战士。4.“从来如此,便对么?”。“从来如此,便对么?”这是鲁迅在《狂人日记》这篇小说中借主人公狂人之口,所表达的审视历史和反叛传统的心声。在《狂人日记》小说本文的语境及其创作的社会时代语境下,“从来如此,便对么?”这一反问句传达的更多的是一种对传统、习惯、流俗等等的质疑、否定、批判、变革的意识。5.“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用的是排比,很工整,也可以说比喻,不过也太纠结了如果是形容人的话,他有狮子一样的凶狠,又有兔子一样的怯弱,又有狐狸的狡猾,他有几重人格啊!6.“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说明孔乙己生活非常贫困落魄,却还死要面子,穿一件破旧不堪的长衫,摆读书人的架子,说明了他的迂腐和旧日的封建思想对他的毒害。7.“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鲁迅的小说《药》的主题向来众说纷纭,笔者亦甚迷惑。说这篇小说以“药”为题,对症下药的意思应该是明显的。结合鲁迅的“在这中间,也不免夹杂些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救希望”1,“药”这一标题的语义双关也是明确的:其一指小说中用以贯穿情节的“人血馒头”,其二指治疗中国社会弊病之良药。8.“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语出鲁迅的小说《一件小事》,当写到车夫搀扶老女人走向巡警分驻所时,作者对“我”作了一段精当的心理描写:“我这时突然感觉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这一描写,表现了人物“我”这个进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于劳动人民高贵品质的赞美和敢于解剖自己的革命精神,从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这里的“小”对应车夫的“大”,是人物“我”对车夫崇高品质的自惭形秽。9.“一代不如一代”鲁迅小说《**》里九斤老太的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意思是:她生下来九斤,儿子八斤,孙子七斤,曾孙女只有六斤,“一代不如一代了”。这不是简单的写她不满的情绪,而是要揭示出陈旧腐朽的保守观念,从中也能看出农民的狭隘性。作者把国粹家“一代不如一代”的论调折射九斤老太的身上,表现了对复古家、国粹家的一种讽刺。
10、“故乡全不如此”“故乡本也如此”这句话体现了鲁迅当时矛盾的心情他见到的故乡已经十分萧条 完全不像以前那样可他又不愿意相信故乡如此落魄 只好安慰自己适应为自己的心情不好才对故乡产生了不好的错觉这三句话是鲁迅思想过渡的全过程
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狂人日记》的主题?
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特点,鲁迅先生从他毕生的探索中看出了整个封建史就是一不吃人的历史。反映出的是在一个强权的社会制度下,强权的层级式的社会秩序与自由之间的矛盾,自由包括身体的自由和心理的自由等等,是一种不合理的社会秩序制约了人的绝对意义上的自由,进而造成了狂人日记的那种现象,因此社会需要呼唤建立一种更为合理的自发演化的秩序来平衡人的自由与社会秩序之间的矛盾
2.如何理解孔乙己性格的悲剧性?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堪称现代小说之林的珍品。多次教学之余,反复咀嚼,品赏意味,倍觉奇特。《孔乙己》不足2500字,但极为真切地再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社会生活,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个被社会扭曲灵魂而最终被吞噬生命的悲剧性格。下面就具体谈谈其悲剧性。
3.《药》的题意是什么?小说标题为《药》,寓意深刻。穷苦的城市贫民以革命者的鲜血作为治病的良药,这是何等可悲的社会现实!革命者应该吸取历史教训,克服脱离群众的弱点,发动群众起来共同斗争,这样才能推翻黑暗社会,这对于革
命者是一剂良药。一个“药”字,不仅简明而集中此揭示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同时也尖锐地向读者提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4.《明天 》的题意是什么?五四运动时期时期的中国,各样的思潮纷至沓来。在文艺上,西方现代主义的主要派别,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象派等在当时都得到了广泛的介绍;以现实主义著称的茅盾当年也掩仰不住自己对文学新潮的向往之情:“西洋的小说已经由浪漫主义进而为现实主义、表象主义、新浪漫主义。5.《一件小事》创作中对白描手法的成功运用表现在哪些方面?一笔一物,勾画景物用白描手法,勾画景物,在散文中常见。一般景物描写,在文中起到交代背景、渲染气氛之作用。例
1、袁鹰的散文《白杨》
开头一段:火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分得清晰,都是浑黄一体。{评}开头的这一段,是景物描写,采用白描手法。这两句就描写出了戈壁滩的特征,为白杨提供了生活的特定环境,这对表现白杨树的高大、生命力强的特点,起到了很强的衬托作用。6.如何理解《头发的故事》中辫子的意象?辛亥革命的纪念形式与辛亥革命中的牺牲者的被忘却这两段叙述中没有叙事上的连续性,它们在小说中的连续性依靠的是对比原则。讲完辛亥革命后,接下来一下子跳到头发的事件,先讲历史上的刑罚,再讲到满清入关的“拖辫子”,然后讲到洪杨时的辫子的遭遇。满清入关为了辫子曾经有过激烈的反抗,而待到“顽民杀尽了,遗老寿终了,辫子早留定了”,留定了就形成习惯。待到洪杨一来,百姓的辫子与生命相连,真是欲做奴隶而不得。待到洪杨平定,他们又得到留稳辫子的时代,他们又要辫子了,成了辫子的守护神,形成一个无名的包围圈,迫害率先剪去辫子的革新者、革命者。群众对于满清的辫子的接受是由于暴力,对于辫子的守护则出于遗忘与习惯。通过辫子显示的正是群众的守旧与善忘。这一段中国历史上的辫子谭,与上文辛亥革命的被忘却是呼应的关系。7.应该如何认识《**》中赵七爷的形象?这些人大多姓“赵”,因此分辨起来非常容易。他们识字,有财产,地位高,说话牛逼,一般老百姓见到了都觉得气短。《阿Q正传》里的赵太爷说话凶猛: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阿Q不开口,想往后退了;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离婚》里的“七大人”牛逼:“这就是‘屁塞’,就是古人大殓的时候塞在屁股眼里的。”七大人正拿着一条烂石似的东西,说着,又在自己的鼻子旁擦了两擦,接着道,“可惜是‘新坑’。倒也可以买得,至迟是汉。你看,这一点是‘水银浸’„„。”《**》里的赵七爷无知且蛮横:“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的总要大赦罢。”七爷说到这里,声色忽然严厉起来,“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祝福》里的鲁四爷算是草菅人命: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总之这些人都非常了不得,他们既占有话语权力,又拥有相当大的财力,所以,在村里、镇里都是说一不二的人物。他们对于旧时代的各种礼仪、陋习都非常习惯,对任何不符合这种恶习的行为,都特别憎恨。如果有什么以下犯上的事情出现,他们不是暴跳如雷、痛心疾首就是唉声叹气。所以,一个微不足道的阿Q脑壳后面挽起的一个发髻和插在发髻上的筷子,对赵七爷形成了非常大的心理威胁。因为判断不了形势,他对阿Q暂时恭敬了起来:“老Q,„„现在„„”赵太爷却又没有话,“现在„„发财么?”鲁迅对于这类人物的鄙视和憎恶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权威”和他们代表的旧时代、旧文化,一直是鲁迅不遗余力鞭挞的对象。8.如何理解《故乡》的思想脉络?
儿时的“故乡”,给“我”许多欢乐、甜蜜的回忆,甚至可以说代表了一种“理想”。而现实的“故乡”,却面目全非,沉寂、毫无生气,昔日的人物,也失去了纯真与温情,变得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使“我”感到“希望”的幻灭,心中无比“悲哀”。其实以前的“故乡”也和现实的“故乡”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那时“我”是以纯真少年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所以世界显得那样单纯、美好,甚至有一丝神奇。我们读这篇小说,要从作者对“故乡”的感觉变化中,探讨小说要表达的主题。(1)“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2)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3)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
9.《端午节》中方玄绰的人生哲学 是什么?
1、社会背景: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二年九月上海《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九号。当时正处于“五四”落潮期,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激发起民众的反封建的革命热潮,但这种狂热随着军阀政府与封建旧势力的镇压,暂时退了下去。新旧势力的交锋出现了此消彼涨的状况。
2、中心思想:《端午节》就是鲁迅先生运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对“方玄绰”这类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的辛辣讽刺。
3、人物形象:
《端午节》塑造了一个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方玄绰”的形象。方弦绰是“这些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的事物,总是喜欢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的人物代表。”
10.«肥皂»的讽刺艺术的独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肥皂》里,鲁迅以独到的白描,刻画人物言行,构成喜剧。四铭的下意识行为和他的表面道貌岸然、骨子里的男盗女娼的假面具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作品以肥皂为贯穿道具,带动了其它细节,充分暴露了他淫恶的精神状态。让他那无耻的潜意识一直支配着他的行动。一些细节也常常紧扣道学虚伪的本质,写他走路,“发出又重又缓的布鞋底声响,”透过一系列的下意识描写、细节白描,人物的内心暴露无遗。在《肥皂》里,作者借四铭买肥皂这一生活中极为真实普通的事,导演出一幕五四以来长袍马褂的道学家的喜剧,嘲讽了道学家的假道学,表现出了他们的卑劣动机和肮脏灵魂。同时,作者将吃饭这件生活中极为平凡的事,放在特定的环境下揭示出深刻的讽刺意义。其中的讽刺,我们通过这段话中的动作细节就可得以深刻体会。在他看来,儿子抢先吞下老子看中的东西就是大逆不道。[1]以封建道德观来教训儿子,这就将四铭顽固的维护封建礼教和贪婪自私的丑恶本质暴露了出来。在这里,鲁迅虽然取材于极为平常而真切的生活小事,却让我们在艺术的显微镜下,看到了被讽刺对象的真实性,反动性,感受到旧势力的可笑和可恶,从而使他的讽刺艺术在对日常生活小事的讽刺中显示出真实而又强大的生命力来。
三、论述题
1.分析《**》的思想意蕴。
民族劣根性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鲁迅对这一劣根性的社会基础作了深刻的分析:在中国的小农经济土壤中萌生的宗法社会形成了等级森严的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再加上长期以来的儒家道德观念的熏陶,不断得加固这种社会秩序,在这种文化氛围的侵染下,奴性和专制性等性格体系相互交织,自然而然得形成了鲁迅先生所说的民族劣根性。在小说《**》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小说人物的分析对此可见一斑。
在鲁迅小说《**》中,通过对江南一个偏僻水乡的辫子**的描述,以小见大,展示了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农村的封闭和愚昧,农民处于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的统治和控制之下,人们(特指中国的普通老百姓)缺乏精神信仰和追求,渐渐陷于自私,苟活、麻木、冷漠、盲从为特点的国民性格。
2.分析《故乡》的思想脉络。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之下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苦大众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3.分析阿Q的形象。
1、形象:阿Q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农民的典型。经济地位:阿Q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赤贫者,他没有家,住在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政治地位:阿Q受到惨重的剥削,他失掉了土地以及独立生活的依凭,甚至也失掉了自己的姓。他的“优胜记略”不过是充满了血泪和耻辱的奴隶生活的记录。
4.《社戏》所具有的“永久的魅力”探源。
社戏是旧时绍兴城乡春秋两季祭祀社神所演的戏,用以酬神祈福。现在已经很难再看到社戏了,连我这个地地道道的绍兴人,也只记得在儿时看过一次。红红的戏台上放着些道具,戏还没开演,只有大喇叭独自在欢叫着,台下可不然,戏台前站的是一些中年人,后面是些坐在一人高的板凳上的老人们,再后面是混合人群,淘气的男伢儿互相打闹着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年轻的妈妈手忙脚乱的哄着啼哭的娃娃,旁边还包围
着一些小摊,摆着些花样各式的小玩艺儿和杂七杂八的小吃,嬉笑声、哭闹声、吆喝声有成了这幅热闹的图画。
5.分析祥林嫂的形象。鲁迅先生以饱愤激之笔,通过对祥林嫂悲苦惨痛一生的描写,给人们描述了旧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祥林嫂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一、悲惨弱者的呼号————被侮辱被损害的形象 纵观祥林嫂的一生
二、我意识的迷失————反抗的无柰、三、由人到非人的转化——传统文化意识的积淀
6.分析《离婚》的思想意蕴。
离婚>写于1925年11月,可以说是鲁迅中期启蒙小说创作的最后一篇.谈及<彷徨>与<呐喊>的异同,鲁迅曾经指出,<彷徨>的创作明显“脱离了外国作家的影响,技巧稍为圆熟,刻划也稍加深切”,并随手举了两篇小说为例,这就是<肥皂>与<离婚>.①或许是一面由于貌似平淡,一面“也减少了热情”的缘故,鲁迅不无自谦地说,<离婚>等作品再也不如<狂人日记>一样“为读者所注意了”.②这里,鲁迅显然提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以<离婚>等为代表的“彷徨”作品较之“呐喊”系列在技术上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匠心独运的地步;二是这种艺术上的自然而然的遣使与积极探索,随着启蒙热情的逐渐减退,已经不大为当时读者所了解与普遍接受了.鲁迅于此隐然透露了一种不可言说的苍凉之感.7.简析《伤逝》的悲剧性。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小说,小说短短一万多字却生动地描写了子君与涓生从相恋同居到破灭的全过程。语言简短有力,思想内容深刻庞杂。一·子君的盲目之二·
“无
之” 总之,《伤逝》中子君是个悲剧的人物,她对的盲目纯真一开始就奠定了她的悲剧彩。涓生的“无之”又起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加深加快了她的悲剧化进程。
8.简析《孤独者》中魏连殳的形象
《孤独者》是鲁迅写于一九二五年,鲁迅笔下的魏连殳受过“压”,也经受过“捧”的孤独的叛逆者,他与封建统治者势不两立,可又无法找到正确的思想武器和前进道路,他的悲剧有着时代的必然性。鲁迅正是通过魏连殳孤独的个性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黑暗和冷酷,通过魏连殳的悲剧命运揭露了那个时代的虚伪和罪恶。在《孤独者》中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一些共同特征: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高潮中,都有相当一批像魏连殳这类知识分子,本已有革命觉悟,他们也实行过斗争,但是,他们的反抗和斗争,往往不同程度地带有个人因素,缺乏同工农群众的密切联系,一旦革命落人低潮,或个人生活遇到挫折,他们的革命热情就会削弱,甚至变得消极、颓废。鲁迅对魏连殳的描写,也包含着对于知识分子孤独不群、易于消沉的弱点最严厉的批判,也为当时仍处在彷徨孤寂中的的知识分子敲响了警钟①。
9.分析《长明灯》的象征艺术。
杰出作家迦尔洵(1855—1888)的短篇小说《红花》和鲁迅的《长明灯》,主人公均为偏执狂型的精神病患者,他们全都拚力去消灭狂念中给人类带来灾害的邪物。其物象与象征有着很大的相同性、相似性。因此,将二者作一比较是有益的。我认为这是比较文学研究的范例。《长明灯》创作于1925年2月28日,1925年8月发表在《北京民国日报》副刊上。从现有的文学史料来看,迦尔洵的《红花》无疑地影响了鲁迅:1909年,鲁迅翻译迦尔洵的《四日》,并在译后杂识中简要介绍了作者生平。1921年11月在《一篇很短的传奇》附记中,鲁迅提到了《红花》。
10.分析《示众》在艺术上的独创性。在鲁迅的小说《示众》中充分运用了外聚焦的叙事方式。在这这篇小说当中,没有贯穿首尾的完整的故事情节,而且事情的发生显得突然,它只截取了生活的一个剖面,描写的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发生在“首善西域一条马路”,来来往往的过路人汇集在一起看示众的场面。被示众者究竟犯了什么罪,为什么要示众,人们为什么不分男女老幼聚精会神地观看这一场面?小说文本根本没有告诉我们任何的答案或者信息,它仅仅刻画了这一群人物的活动,但是对被示众者,用绳子牵着他的巡警以及周围的人们作何感想,叙述者在整个文本的行文当中没有丝毫显露,读者甚至不知道小说当中任何一个人物的姓名,出现的人物仅是一个代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