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3.《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23、《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年级:四年级 科目:语文 备课人: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桑蚕、耕田、箬笠”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诗。3.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积累中华经典古诗词,感受诗词中的意境。学习重难点:
1.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诗。
2.难点:学生通过诵读、解读、悟读古诗词,想象诗词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通过语言描述出来。学法指导:
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一、《乡村四月》
(一)自学连接:
简介诗人及背景。【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江省温州)人。南宋诗人,一生没有做官。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他的诗大多讲求技巧,诗风清苦,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 山原/ 白/ 满川,子规/ 声里/ 雨如烟。乡村/ 四月/ 闲人/ 少,才了/ 桑蚕/ 又/ 插田。
(三)解读古诗。(参照课下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
(四)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五)自学自查。
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这句话写了、、、。这句诗的诗意是:。这是一幅江南水乡 季节的美景图。
2.“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桑蚕又插田。”从“ ”“ ”这两个字看出农民劳动的繁忙紧张。这句话的诗意是:。
3.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
(六)背诵《乡村四月》。
二、《四时田园杂兴》
(一)自学连接:
简介诗人及背景。【范成大,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范成大从小就失去了父母,读书非常勤奋。范成大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为南宋四大家之一。他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整体感知。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 耕田/ 夜/ 绩麻,村庄/ 儿女/ 各/ 当家。童孙/ 未解/ 供/ 耕织,也傍/ 桑阴/ 学/ 种瓜。
(三)解读古诗。1.理解字词。
四时:四季。杂兴:各种兴致。耕田:除去田里的杂草。绩麻:把麻搓成线。未解:不懂。供:从事。傍:靠近。2.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体会情感。2.理解诗句。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作者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诗句“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描绘了的情景。“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字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 的赞扬。
(四)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
3.《渔歌子》写了哪些景物?
(五)背诵《四时田园杂兴》。
三、《渔歌子》
(一)自学连接:
1.简介诗人及背景。【张志和,字子同,唐代诗人。十六岁时,授左今吾卫录事参军,后被贬官,放浪江湖间,自称烟波钓徒,著有《玄真子》。今流传《渔歌子》五首。】
2.词牌。【词的调子的名称。词调是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有的词牌原来就是词的题目。如《渔歌子》就是写渔父的,《忆江南》就是写对江南的回忆。】
(二)初读《渔歌子》。
1.初读《渔歌子》,与前两首诗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2.自学生字。
注音:西塞.()箬笠..()蓑.()衣 3.再读《渔歌子》,注意节奏。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 山前/ 白鹭/ 飞,桃花/ 流水/ 鳜鱼/ 肥。青/ 箬笠,绿/ 蓑衣,斜风/ 细雨/ 不须/ 归。
(三)解读《渔歌子》。1.理解字词。
斜风:微风。归:回家、回去。不须归:乐而忘返,不想回家。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4.从诗中体现了什么情感?
(四)背诵《渔歌子》。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自我评价:
第二篇:《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学科
四语下
学生姓名
授课人
课型
新授课
单元
第六单元 班
级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桑蚕、耕田、箬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诗。3.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积累中华经典古诗词,感受诗词中的意境。学习重难点:
1.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诗。
2.难点:学生通过诵读、解读、悟读古诗词,想象诗词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通过语言描述出来。学法指导:
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学时间:
3课时
课前
学案自学
一、自学《乡村四月》(第一课时使用)
(一)自学连接:
简介诗人及背景。【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江省温州)人。南宋诗人,一生没有做官。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他的诗大多讲求技巧,诗风清苦,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 山原/ 白/ 满川,子规/ 声里/ 雨如烟。乡村/ 四月/ 闲人/ 少,才了/ 桑蚕/ 又/ 插田。
(三)解读古诗。(参照课下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
(四)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五)自学自查。
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这句话写了、。这是一幅江南水乡 季节的美景图。
2.“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桑蚕又插田。”从“ ”“ ”这两个字。
3.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
(六)背诵《乡村四月》。
二、自学《四时田园杂兴》(第二课时使用)
(一)自学连接:
简介诗人及背景。【范成大,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范成大从小就失去了父母,读书非常勤奋。范成大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为南宋四大家之一。他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整体感知。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 耕田/ 夜/ 绩麻,村庄/ 儿女/ 各/ 当家。童孙/ 未解/ 供/ 耕织,也傍/ 桑阴/ 学/ 种瓜。
(三)解读古诗。1.理解字词。
四时:四季。杂兴:各种兴致。耕田:除去田里的杂草。绩麻:把麻搓成线。未解:不懂。供:从事。傍:靠近。2.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体会情感。的情景。“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字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 的赞扬。
(四)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
(五)背诵《四时田园杂兴》。
三、自学《渔歌子》(第三课时使用)
(一)自学连接:
、、。这句诗的诗意是:
看出农民劳动的繁忙紧张。这句话的诗意是:
诗句“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描绘了
1.简介诗人及背景。【张志和,字子同,唐代诗人。十六岁时,授左今吾卫录事参军,后被贬官,放浪江湖间,自称烟波钓徒,著有《玄真子》。今流传《渔歌子》五首。】
2.词牌。【词的调子的名称。词调是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有的词牌原来就是词的题目。如《渔歌子》就是写渔父的,《忆江南》就是写对江南的回忆。】
(二)初读《渔歌子》。
1.初读《渔歌子》,与前两首诗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2.自学生字。
注音:西塞()箬笠()蓑()衣 ....3.再读《渔歌子》,注意节奏。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 山前/ 白鹭/ 飞,桃花/ 流水/ 鳜鱼/ 肥。青/ 箬笠,绿/ 蓑衣,斜风/ 细雨/ 不须/ 归。
(三)解读《渔歌子》。1.理解字词。
斜风:微风。归:回家、回去。不须归:乐而忘返,不想回家。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2.理解诗句。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作者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3.《渔歌子》写了哪些景物? 4.从诗中体现了什么情感?
(四)背诵《渔歌子》。
(五)给这首词编个调子唱诵《渔歌子》
第一课时《乡村四月》
课中
一、小组合作(学生把自学所得进行小组内交流)
1.互查字词掌握情况。
2.在小组内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 山原/ 白/ 满川,子规/ 声里/ 雨如烟。
乡村/ 四月/ 闲人/ 少,才了/ 桑蚕/ 又/ 插田。
3.在组内交流自己对这首古诗的理解。(说的不完整或不恰当的地方,组员互相补充)
4.诵读古诗,说一说古诗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5.背诵古诗,相互检查。
二、班级展示(展示学习成果)
1.诵读展示。2.句子理解。
3.请描绘一下从诗中你感悟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5.背诵古诗展示。
三、质疑再探
学习至此,你还有问题吗?小组内自主质疑,自主解疑,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四、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五、达标测评
1.《乡村四月》的作者是 代的诗人,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
2.诗句“。”描写了江南水乡的初夏美景图。四月到了,表现农民开始农忙的诗句是。
第二课时《四时田园杂兴》
课中
一、小组合作(学生把自学所得进行小组内交流)
1.互查字词掌握情况。
2.在小组内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 耕田/ 夜/ 绩麻,村庄/ 儿女/ 各/ 当家。童孙/ 未解/ 供/ 耕织,也傍/ 桑阴/ 学/ 种瓜。
3.在组内交流你是怎样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4.在组内交流自己对这首古诗的理解。(说的不完整或不恰当的地方,组员互相补充)
5.诗句“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描绘了
的情景。“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字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
的赞扬。
6.背诵古诗,相互检查。
二、班级展示(展示学习成果)
1.诵读展示。
2.词语意思的理解。3.句子理解。
4.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5.背诵古诗展示。
三、质疑再探
学习至此,你还有问题吗?小组内自主质疑,自主解疑,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四、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五、达标测评
1.理解下列词语。
四时: 杂兴: 耕田: 绩麻: 未解: 供: 傍: 2.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
第三课时《渔歌子》
课中
一、小组合作(学生把自学所得进行小组内交流)
1.和组员交流一下《渔歌子》与前两首诗相比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2.互查字词掌握情况。
3.在小组内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 山前/ 白鹭/ 飞,桃花/ 流水/ 鳜鱼/ 肥。青/ 箬笠,绿/ 蓑衣,斜风/ 细雨/ 不须/ 归。
4.在组内交流你是怎样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5.在组内说一说《渔歌子》写了哪些景物?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作者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6.从词中读出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7.背诵《渔歌子》。
8.给这首词编个调子唱诵《渔歌子》。
二、班级展示(展示学习成果)
1.全体诵读,从诵读中你发现了什么? 2.本首词需要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3.再读《渔歌子》,注意节奏。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 山前/ 白鹭/ 飞,桃花/ 流水/ 鳜鱼/ 肥。青/ 箬笠,绿/ 蓑衣,斜风/ 细雨/ 不须/ 归。
4.词语理解展示。
斜风: 归: 不须归: 桃花流水:
5.《渔歌子》写了哪些景物?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作者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6.从诗中体现了什么情感? 7.背诵展示。8.展示唱诵《渔歌子》。
三、质疑再探
学习至此,你还有问题吗?小组内自主质疑,自主解疑,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四、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五、达标测评
1.注音:西塞()箬笠()蓑()衣 ....2.理解字词意思。
斜风: 归: 不须归: 桃花流水:
等景物。
3.《渔歌子》的作者是,他是 朝的人。这首诗写了
第三篇:23、古诗词三首导学案(最终版)
23、《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编写人:李周艳
班级:
学生姓名:
●导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蚕桑、耘田、箬笠”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诗。(重点)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难点)。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学习课时:3学时 ●知识链接:
田园诗: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词牌:词的调子的名称,如“西江月”、“蝶恋花”。词调是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有的词牌原来就是词的题目。比如《渔歌子》既是词牌又是词的题目。
翁卷:南宋诗人,他的诗大多讲求技巧,诗风清苦。
范成大:南宋诗人,是“南宋四大家”之一,诗人在晚年回到苏州石湖过隐居生活,并写下了以农村生活为主的《四时田园杂兴》60首,是一生田园诗的代表作。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
张志和:唐代诗人,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今流传《渔歌子》五首。今天所学的《渔歌子》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第一学时:《乡村四月》
★课前阅读: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导学引领
【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我会学】
1.正确朗读古诗。并在诗句中用“/”划出朗读时需要停顿的地方。
2.解诗题,知作者:
3.抓字眼,明诗意: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川: 子规声: 雨如烟: 了: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④诗中描写了乡村那些美丽的景色和生活情景?
⑤根据你的理解填空。
《望洞庭》是_____代诗人______写的。这首诗描写_______景色,表达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情。
5.多诵读,悟诗情:
让我们看着书上的插图,边读边想象画。【合作探究】
1、诗中描写了乡村那些美丽的景色和生活情景?
2、在这首古诗里,分别写了哪些田园风光,你最喜欢哪句诗,为什么?
3、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赛读赛背,在读背中想象画面,感受诗情。【质疑点拨】 【达标测试】
完成练习册1---6题 【自结强化】
1、你从这两首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2、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学时:《四时田园杂兴》
★课前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导学引领 【自主学习】
1.正确朗读古诗。并在诗句中用“/”划出朗读时需要停顿的地方。2.解诗题,知作者: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3.抓字眼,明诗意: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绩麻: 耘田: 当家: 童孙: 供耕织: 桑阴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④诗中描写了乡村人们怎样的生活情景?作者的心情怎样?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合作探究】
1、诗人描写了什么季节的景物?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2、你读懂了哪一句,试着说说它的意思。
3、那两句诗写出了乡村的宁静,抄写下来。
4、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达标测试】
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自结强化】
1、你从这两首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2、你有哪些收获?
第三学时:《渔歌子》
★课前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导学引领 【自主学习】
1.正确朗读古诗。并在诗句中用“/”划出朗读时需要停顿的地方。
2.解诗题,知作者:
渔歌子: 张志和:
3.抓字眼,明诗意: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白鹭: 桃花流水: 不须归: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④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合作探究】
1、说说从这首词里你感受到什么?(师范读)
2、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幅画。
3、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
4、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5、赛读赛背,在读背中想象画面,感受诗情。【质疑点拨】
比较《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与《渔歌子》在内容以及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达标测试】
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自结强化】
1、你从这两首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2、你有哪些收获?
第四篇:古诗词三首学案
《古诗词三首》学教方案
一、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二、预习指导
1.预习《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2.预习指导
(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生平、诗词背景等知识。
(2)在工具书的帮助下将古诗词读正确,并且要写一写这里面你不认识或认为不好写的字。
(3)划出有疑问的地方,并记录下自己的疑问。
(4)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试着自己翻译一下诗句。
3.达成目标:将三首诗词读正确,读流利。正确书写生字。能大致说出文章大意。
相关链接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的诗以律、绝为工,格调高亢,意向简括,气骨桀骜;乐府小章尤为著名。他与柳宗元、白居易交游、唱和,并称为“刘柳”与“刘白”。白居易称他为“诗豪”,清人王夫之称他为“小诗之圣”。
敬亭山 古名昭亭山,又名查山。在安徽省宣州市北5公里,山高286米。原有翠云庵、广教寺、穿云亭、丹梯亭、额珠楼、太白楼等古迹,今已无存。诸胜迹中仅有山南麓之双塔与古昭亭石坊。自南北朝时,南齐诗人谢、唐代诗人李白在此赋诗,此山遂名于天下。
洞庭湖 湖南省北部,长江南侧。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有湘、资、沅、澧四水汇入,北纳长江洪水,并于城陵矶注入长江,对长江洪水起着调节作用。
三、课堂教学
(一).创设情境
(二).重申目标
(三).我学我会 1.独坐敬亭山
●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①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自由读诗,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尽:完。独去闲:可以交换词序解释,悠闲地独自离去了)
②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①自由吟读。
②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2.望洞庭
●形象感知,揭示诗题 ●自由吟读
①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解,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②教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引导集体理解。●指名朗读,同桌间逐句说说意思
①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②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用镜子比喻水面的明净光亮,似乎并没有奇特之处,同学的作文中也常常这样描写,这里让人感到新颖的是用“未磨”的镜子来比喻月光下的湖面。湖面上略带水雾,在月光映照下,呈现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所以诗人不说它像明镜,而说它像“未磨”的镜,真是别出心裁。)
(君山是屹立在洞庭湖中最有名的一座山,如此壮阔的山水,只因是遥看,所以才像“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单从一只白银盘里安放一颗青螺来看,就是一件设色淡雅、造型精致的艺术品了,再用它来比喻洞庭湖中屹立着一座君山,真是把天造地设的大自然景象缩小成陈设在几案之上的珍奇盆景了。)●引导赏析
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手法。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3.忆江南
●总结上面的学习方法读课文,理解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四)研讨展示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抄写或默写 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五)检测评价
四、知识拓展
●《忆江南》这首词是白居易离开杭州,回到洛阳以后怀念杭州时写了三首《忆江南》中的第一首。“忆江南”,词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所回忆的是诗人曾经观光游览当地风景时所留下的印象。课文选了其中第一首,原题下的另两首是: 其一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其二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交流课外积累
①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②布置课外作业,继续去搜集。
《桂林山水》学教方案
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
一、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赏、无瑕、扩散、攀登、泰山、骆驼、屏障、波澜壮阔、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
2.我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我将通过读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我还可以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二、预习指导
1.请同学们在工具书的帮助下初读文章,划出生字生词多读几遍。2.然后将课文读正确后在课文空白处写下自己的初读感言。
3.再读课文,划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记录下自己的感受,或划出自己有疑问的句子写下自己的问题,然后和小组的伙伴交流感受或疑问。4.你要达到的目标是:
(1)熟读课文,朗读课文时不丢字,不错字。
(2)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能够简单的概括内容。(3)读书有自己的见解,或是感受,或是疑问,要有记录。
(4)能对课文的生字词和优美词语正确读写,听写最多不能错两个。
课文脉络
三、课堂教学
(一).创设情境
(二).重申目标
(三).我学我会
1.检查预习情况 2.总结预习情况 3.朗读感悟
(1)展示学生自由朗读。
(2)小组内轮流朗读,相互评读.帮助正音和顺句。(3)师生引读。
(4)小组内学生相互进行引读。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请学生畅谈桂林山水的美。小组的其他学生可根据学生的发言做适当的评价和补充)。4.理清文章思路
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能察觉到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吗?能不能给课文列出一个写作提纲?
②学生浏览课文,动笔列提纲。②归纳。
5.根据上述提纲练习背诵
(四).研讨展示
1.质疑问难:请同学们从字词的理解、文章的表达等方面提出疑问。2.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3.品味词句和表达方式
问题:桂林山水风光秀美,作者描绘的语言也美,你能感觉到哪些词句特别能引起我们欣赏的兴趣?
学生浏览课文,动笔圈点批注。学生相互交流。
点拨:“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一句,作者连续用了三个相同的句式,读起来有一种节奏感、音韵美,听着这些句子真让人陶醉。还有,作者用了很多确切的比喻,用无暇的翡翠来比喻水的绿。学生自由发言,师生点评。4.积累和运用
①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②仿照课文,写句子。
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真___________啊,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③背诵课文。
(五).检测评价
四、知识拓展
相关链接
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桂林一带,奇峰突起,怪石峥嵘,江流弯转,岩洞幽深,其岩溶奇观为世所罕见,故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由于石灰岩地形发育,加上地下水的溶蚀,使桂林诸山平地拔起,奇峰罗列,犹如竹笋、翠屏、巨象、骆驼等,形象万千,景色秀丽,尤以象鼻山最为酷肖。桂林山多岩洞,洞内由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组成各种景物,奇状异态,琳琅满目。漓江是桂林的主要河流,与西来的阳江汇合,流水清澈,游鱼可数,像玉带般旋绕城区。桂林之阳朔沿江一带,群山峭拔,绿水迂回,青山腹水,景色清幽,构成长达百里的美丽图画。
桂林不但风景秀丽,而且名胜古迹众多。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为桂林山水写下了赞美之词,留下两千多件石刻题记,使桂林的山水同时成为珍贵的文物宝库。
《乡下人家》学案
西山底学校
王清梅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
2、边读边想象画面,通过重点词语感受乡村生活和谐。
3、感情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段。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学习难点:
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让学生体会和感受乡村生活的和谐。
学习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一、小诗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诗,想象画面:
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鸡儿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家人露天晚餐,夕阳鸟儿如画,虫儿轻声吟唱,最美乡下人家。
2、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乡下人家》。(板书课题)
二、自定目标,自主阅读,提出问题。
1、乡下人家是什么样的?
2、乡下人家有什么特点?
3、你最喜欢乡下人家哪一点?
三、合作交流,重点指导。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师重点指导以下内容:
A、(课件)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的从土里探出头来。
体会“探”字,并感受拟人句的写法。
B、(课件)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体会“朴素”“华丽”的迷人景色,感情朗读并进行背诵积累。
C、(课件)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的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他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体会“天高地阔”乡下人家和谐的生活。
四、图片欣赏,升华情感。
五、感悟特色,自由练笔。
用学到的写作方法,描写一段我们自己的生活场景。
六、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1、读诗:
一锄一锹一豆一苗,一花一果一汗一笑,一季一景一家一貌,一餐一觉一暮一朝。
2、推荐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第五篇:《歌词三首》导学案
《歌词三首》导学案
主备人:刁筠平审核:七年级语文组 课型:新授课 班级: 姓名: 组号: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结合演唱背景和创作背景,说出歌词表达的思想内容。
2、能抓住歌词中的重要词句,体会作者寄寓在歌词中的感情。
3、能根据自己自己对歌词的独特感受和认识,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教学过程:
《我的中国心》 模块一:明确目标
教学板块1:导入目标 老师出镜
同学们好!大家一定都很喜欢听歌、唱歌吧。可以说,人类自有了语言,也就有了歌,歌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它记载了人民的生活,它是人民心灵的呼唤。没有一个民族没有表现自己欢乐、痛苦、希望与理想的歌,而我们中华民族更是一个歌的国度。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伴随在歌声长大的。每首歌都有曲调和歌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曾唱响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上的《我的中国心》和《在希望的田野上》这两首歌的歌词。学习这两首歌词,我们要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PPT1 学习目标
1、结合演唱背景和创作背景,说出歌词表达的思想内容。
2、能抓住歌词中的重要词句,体会作者寄寓在歌词中的感情。
3、能根据自己自己对歌词的独特感受和认识,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模块二:感知大意
教学板块2:了解背景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我的中国心》这首歌的歌词。为了便于大家深刻理解课文,有必要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的背景。这首歌的词作者是香港作家黄霑,首唱者是香港歌手张明敏。PPT2 背景介绍
黄霑,原名黄湛森,香港著名作家、词曲家。1941年生在广州,1949年随父母移民香港,1963年毕业于港大中文系。先前从业广告、电影、作曲,任过香港电视台、电台主持人。与金庸、倪匡、蔡澜一起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又与倪匡、蔡澜一同被称为“香港三大名嘴”。
1982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公然篡改侵略中国的历史,激起了黄霑的愤慨,于是和王福龄共同创作了《我的中国心》。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张明敏成功地演唱了这首歌。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打动了海内外亿万中华儿女的心。下面让我们一起聆听这首《我的中国心》。PPT3 《我的中国心》(MTV)。教学板块3:理解内容
当张明敏身穿一身白色唐装,颈挽一条红色围巾,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深情并茂地唱起这首歌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此后这首歌曲广为流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我的中国心》的歌词,思考以下问题:“我的中国心”有什么深刻的内涵?祖国的大好河山有许多,为什么歌词中仅提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呢?这首歌为什么引起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全世界海外游子的共鸣呢? PPT4 理解内容
认真阅读《我的中国心》的歌词,思考以下问题:
1、“我的中国心”有什么深刻的内涵?
2、祖国的大好河山有许多,为什么歌词中仅提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呢?
3、这首歌为什么会引起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全世界海外游子的共鸣呢?(现场老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交流结果。时间约6分钟)
刚才,同学们都经过了认真的阅读和思考。下面,老师也把自己的理解和大家交流一下。PPT5 “中国心”是歌曲中反复吟唱的主题词,洋装在身改变不了,身在他乡改变不了,无论何时,无论何地,胸中跳动的永远是一颗中国心。这让我想起了一位科学家。他是第一位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用中文发表演讲的获奖者。他的发现,被国际高能物理学界誉为物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为有他,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奖颁奖大厅里,自从1901 年第一次颁发诺贝尔奖金以来的四分之三个世纪中,第一次响起了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的主要语言——汉语。他就是丁肇中。虽然多年来在美国工作、生活,但他仍深深眷恋着哺育他成人的中国。他忘不了自己是炎黄子孙。根据规定,获奖人应以本国语言在颁奖典礼上演讲,但这一天,丁肇中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了伦琴、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和许多科学巨匠站立过的讲台,用中文发表了他的演讲。他通过这篇演讲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
人有国籍之别,心却无地域之分,中国心就是心中永远装着祖国,永远念着祖国的炽热感情。PPT5 “中国心”是歌曲中反复吟唱的主题词,人有国籍之别,“心”却无地域之分,“中国心”就是心中永远装着祖国、永远念着祖国的炽热感情。PPT6 黄河是母亲河,孕育了伟大的华夏民族;长江,也是中华文明的诞生地;长城,被誉为世界奇迹,是中国的象征性建筑;而黄山,是祖国最美的风景区,是世界自然遗产。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都是能够代表祖国的河山,而且在名称上又是那样的巧合,用它们来借代祖国,形象而具体,作为歌来唱,显得非常自然、和谐。PPT6 屏显图片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最能代表伟大的华夏文明和壮美的祖国河山,用它们来指称祖国,形象而具体。在文字上,形式整齐,音韵和谐。PPT7 一位在国外的留学生在他的博客里写道:“我也喜欢张明敏的歌,不过最喜欢的,还是他的《我的中国心》。太感动了,在国外的时候,怕几首歌。怕听到《故乡的云》,更怕这首《我的中国心》。”
一位两届奥运国手,亚运会击剑冠军在接受访问时这样说:“没移民前听张明敏的歌《我的中国心》只是觉得旋律动听,歌声美妙。如今再听这首歌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远离母亲的思念才是最真诚的思念。我和大多数华侨一样,我们之所以无怨无悔的利用自己的时间去当义工,默默无闻的去奉献爱心,就是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拥有一颗中国心。因为在国外,我们代表的就是中国。”
是的,我们从歌曲中可以切身地感受到一腔对祖国的热爱,作为中华儿女,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那种与祖国息息相关、心心相印的感情。PPT7 这首歌唱出了中华儿女热爱祖国的共同心声,集中体现了海外游子思念故乡的普遍情结,表现了海外华人与祖国息息相关、心心相印的感情。从而激起了所有炎黄子孙的共鸣。
模块三:体会感情
教学板块4:走近歌手
张明敏是《我的中国心》的首唱,当年他因在央视演唱《我的中国心》而广为人知,张明敏也成为《我的中国心》的代名词,在网上我看到2005年《扬子晚报》登载的对张明敏的专访,介绍了他与《我的中国心》不解之缘。PPT8 走近歌手
2005年5月11日《扬子晚报》登载了一篇对张明敏的专访: 记者:从1984年的春节晚会首唱《我的中国心》,你一曲成名,而这首歌也久唱不衰,能记得这首歌唱过多少次?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几次?
张明敏:唱过多少遍数不尽了,观众也最喜欢我唱这首歌,逢演出必唱,至少已过万次了。给我印象最深的有这么几次:第一次是1984年春晚,当时我还不知道央视这么厉害,第二天是初一,我上机场回香港,沿途就有很多人对我招手,在机场入关时,看我的人简直是在夹道欢迎,人人都指着我说:那不是唱“我的中国心”的人么!PPT9 1988年为亚运会在全国做巡回义演,共演了157场,开幕在天津,闭幕在北京首体,现场都是很轰动。
今年春节前随央视“同一首歌”艺术团在美国硅谷演出,当“我的中国心”唱响时,华人们个个热泪盈眶,演出完了,一名老教授激动地对我说:离开了中国,才知道什么是中国心,几十年在海外,备尝艰辛,每当心酸时,总在心中唱着“我的中国心”!
教学板块5:理解感情
这首歌仿佛从人心底生发,无论身处何处,只要胸中跳动着一颗中国心,都无一例外被这颗赤诚之心打动、共鸣,深受感染。相信这首歌也打动着你我他,请同学们再读歌词,找出最打动你的歌词,结合歌词内容谈谈你选择这一句的原因。PPT10 理解感情 再读歌词,找出最能打动你的词句并用批注法写出这些词句中所蕴含的感情。为了便于大家批注,老师选取文章中的一部分作了一个示范: PPT11 【原文】我的中国心 【批注】“中国心”也就是心中永远装着祖国,永远念着祖国。这寄托着身在异国他乡的海外游子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交流结果。时间约8分钟)这段时间仿佛过得特别快,同学们读得投入,分析得动情,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PPT12 【原文】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批注】一个“只”字,情深意长。是啊,离开祖国,已不知多少年了,有的甚至从未踏上过祖国的河山。可是不管离开了多少年,哪怕从未见过,梦里都是祖国河山的影子。“梦萦”“多年未亲近”点明了赤子的身份。这里包含了深深的思念,同时也有着深深的遗憾。PPT13 【原文】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批注】“长江”“长城”“黄山”“黄河”,都是能够代表祖国“河山”的具体物象,“重千斤”把不可以斤两计的对祖国的感情用斤两表达出来,形象地表现祖国在海外游子心中的分量,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PPT14 【原文】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批注】血的流动,应该说有声音,可是谁也不曾听到;而这里用“澎湃”突出了声音之响。不仅声音很响,而且诗人还听出了这是“中华的声音”。——这是来自心中的声音!这是融在血里的声音!是海外赤子永不改变的爱国之心的表白。教学板块6:深入体会 是啊,“中国心”是心中永远装着祖国,永远念着祖国。中国心的体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丁肇中永不忘记自己的母语——汉语;那位曾经的击剑冠军默默无闻地为他人奉献爱心;2003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会见中外记者,温总理以他渊博的学识和惊人的记忆力,即席吟诵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晚年在弥留之际写的一首极其哀婉动人的诗篇《望大陆》。在这动人的诗篇中,我们分明看见于右任先生对祖国的无限深情,一颗永远不变的中国心。下面我们来欣赏2006新年新诗会上的诗朗诵《望大陆》。说说你认为于右任先生的“中国心”体现在哪里,为什么? 我们希望通过于右任诗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课文所抒发感情的理解。
《在希望的田野上》 模块一:理解歌词
老师出镜
改革开放带来了新变化、新面貌,人们憧憬着幸福的未来!我们的家乡在一片希望的田野上!下面让我们走进晓光的《在希望的野上》。请同学们按照刚才我们学习《我的中国心》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边听歌曲边看歌词并思考:晓光的歌词中“希望的田野”是什么意思?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这片土地充满了希望?他借赞美家乡抒发了什么感情? 教学板块1:自主学习PPT19 自主思考:
(1)晓光的歌词中“希望的田野”是什么意思?(2)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这片土地充满了希望?(3)他借赞美家乡抒发了什么感情? 播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声音文件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听、读歌词、思考问题、交流结果。时间约5分钟)大家在刚才的自主学习中充分显现了你们的学习能力,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讨论得也很热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PPT20 《在希望的田野上》MTV PPT21 “希望的田野”就是充满希望的大地。
大地充满希望,也就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充满希望。“希望的田野”就是充满希望的大地。
大地充满希望,也就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充满希望。PPT22 歌词从赞美家乡、歌颂理想、憧憬未来三个方面表现这片土地充满了希望。“新建的住房”“美丽的村庄”,改革开放后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富裕了,农村兴旺了,幸福、欢喜之情溢于言表。家乡在田野上,是通常的表达;理想在田野上,这是诗的语言。歌词中诗意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带来了大地的丰收,“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是的幸福的生活来自于奋斗,我们在美好的生活中通过奋斗不断创造新的美好生活。
歌词从赞美家乡、歌颂理想、憧憬未来三个方面表现这片土地充满了希望。PPT23 诗人通过对家乡充满希望的田野的赞美,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歌颂了新生活,歌颂了新时代。歌词把希望和未来巧妙地结合起来,既歌颂了改革开放以后的新变化、新面貌,又憧憬着富裕、兴旺而幸福的未来。诗人通过对家乡充满希望的田野的赞美,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歌颂了新生活,歌颂了新时代。歌词把希望和未来巧妙地结合起来,既歌颂了改革开放以后的新变化、新面貌,又憧憬着富裕、兴旺而幸福的未来。PPT24 这是一首歌唱祖国繁荣富强的歌。通过对家乡充满希望的田野的赞美,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歌颂了新生活,歌颂了新时代。歌词把希望和未来巧妙地结合起来,既歌颂了改革开放以后的新变化、新面貌,又憧憬着富裕、兴旺而幸福的未来。
模块二:感情朗读
教学板块2:深情朗读
初定在10月24日升空的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将搭载30首经典曲目,其中就有《在希望的田野上》。这是一首歌唱祖国繁荣富强的欢歌。下面就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诵这篇《在希望的田野上》,用我们的朗读来诠释我们对这首经典曲目的理解。PPT25 屏显嫦娥1号图片及背景音乐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读歌词,时间约2分钟)老师出镜同学们,在这动情的朗读中,我们的课就要结束了。但是,我们的音乐之旅仍将继续,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第二课时 《黄河颂》
学习目标
1、结合演唱背景和创作背景,说出歌词表达的思想内容。
2、能抓住歌词中的重要词句,体会作者寄寓在歌词中的感情。
3、能根据自己对歌词的独特感受和认识,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教学过程
模块一:明确目标
教学板块1:导入新课 老师出镜 同学们,大家好。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激情赞美过它;多少仁人志士甘愿为它抛头颅、洒热血。今天,就让我们吟诵着《黄河颂》,走进它的词作者——著名诗人光未然那充满强烈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心灵世界。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PPT1 学习目标
1、结合演唱背景和创作背景,说出歌词表达的思想内容。
2、能抓住歌词中的重要词句,体会作者寄寓在歌词中的感情。
3、能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认识,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模块二:整体感知
教学板块2:了解背景 PPT2 1938年,抗战正在激烈进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践踏着华北大地。在中华民族到最危险的时刻,英勇无畏的华夏儿女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推入高潮,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州县的壶口附近东渡横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眼看到了黄河船夫在怒涛旋涡、礁石密布的黄河中与风浪搏斗的情景,亲耳听到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
1939年2月,在行军途中,光未然不慎从马背上掉下来,左臂粉碎性骨折,在病床他的思绪飞到万马驰聘的战场前线,滚滚的黄河水巨浪滔天,汹涌奔腾,涛声怒吼,眼前展现出祖国大地上受践踏蹂躏的哀呜、怒吼、咆哮,仿佛感到黄河水不断不断地撞击着他的心灵,战争的烽烟、战火、马啸„„一一涌上心头、笔头。终于在五天多的时间,一气呵成,终于完成了长达400多行的歌词《黄河大合唱》。不久举办的除夕联欢会上他高声昂扬一口气朗诵了他的新作,直到朗诵结束,整个大厅鸦雀无声,等人们从回忆中猛醒过来,会场上爆发出热烈轰鸣的掌声。冼星海听后非常激动,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很快就在陕北及一些抗日根据地演唱开来。一时间《黄河大合唱》的歌声,唱遍了大江南北,那锵锵有力,雄壮激烈的旋律,如同嘹亮的号角,鼓舞着千千万万的中国有血性的男儿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奋起抗日,打击侵略者。《黄河大合唱》共八个篇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黄河颂》就是这部伟大组歌的第二乐章。PPT2 创作背景
《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祖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颂》。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教学板块3:内容感知
下面,我们先来聆听一下这首赞颂黄河英雄气概的歌曲——《黄河颂》,听的时候,请好好体会歌中的气势。PPT3 《黄河颂》MTV PPT4 当时抗日战争已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诗人光未然在这时期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反映了国难当头的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请同学们细读《黄河颂》,思考下面的问题: 内容感知
1.在诗歌的主体部分,为什么要写一段 “望黄河”的内容? 2.这首诗歌主要着眼点在“颂”,歌词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歌颂的?
3.结合时代背景和《黄河颂》的内容,说说你对“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是怎样理解的?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交流结果。时间约7分钟)
刚才,同学们都经过了认真的阅读和思考。下面,老师也把自己的理解和大家交流一下。PPT5 诗歌由“我”落笔,由“我”的“望”引出对黄河形象的描写,这样不仅和下两层的内容紧密相承,而且也紧扣题目的“颂”字。而我所站的“高山之巅”,又从侧面表现了黄河的气势。“望”中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像,运用“滚滚奔向东南”“掀起”“劈”一系列动作将黄河的动态、气势表现得十分充分。条理清楚,章法严谨,为后面的歌颂作了很好的铺垫。
由 “望”引出对黄河形象的描写,这样不仅和下两层的内容紧密相承,而且也紧扣题目的“颂”字。条理清楚,章法严谨,为后面的歌颂作了很好的铺垫。PPT6 歌词从三个角度讴歌黄河的伟大精神。三者都用“啊!黄河!”领起,条理分明,充满激情。一是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摇篮”,一是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屏障”,一是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伟大精神”。写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呵护了中华民族,在精神上滋润了中华民族,由衷地歌颂了黄河的伟大。以“啊!黄河!”为标志分为三层,从三个角度讴歌黄河的伟大精神。分别从黄河的 历史贡献,地理特征,自然特点这三方面歌颂 了黄河。PPT7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人们歌咏它,因为它古老,它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 因为它厚重,它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因为它沧桑,它与它的人们一起经历过抗争与苦难。
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列强之一。日本军阀甚至扬言只要一个星期就可以灭亡全中国。当时的欧美舆论预测,中国海军只能抵挡一周,中国空军只能消耗一个月,中国陆军至多坚持六个月。我国内部的亡国论者,也认为抗战断无胜利的可能。但是,中国的爱国者和有识之士做出了完全相反的判断,他们认为,虽然敌强我弱,但最后的胜利必定属于中国。这种由民族觉醒和政治进步而累积的精神能量,在民族危亡之际迸射出无比耀眼的光芒,并凝聚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坚定力量。这正是中华民族能够结束屡战屡败的屈辱历史,夺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全面胜利的深刻背景。经过十四年的浴血奋战,中国军民最终把日本侵略者逐出了国土,并使中国初步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但抗战胜利带给中国的不仅于此,百年来中华民族屡战屡败的精神积弊和悲观阴霾一扫而空,鼓舞着我们这个民族走出了屈辱幽暗的历史低谷,重新找回了自尊与自信。这种久违了的自尊与自信,使中华民族获得了足够的信心去重新缔造一个崭新的国家。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指不惧艰难险阴、坚强不屈的意志和伟大的英雄体魄。
模块三:体会感情
教学板块4:理解感情
同学们,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黄河颂》,找出歌词中的重要词句并分析这些词句对表达感情的作用。PPT8 分析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黄河颂》,找出歌词中的重要词句并分析这些词句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交流。时间约7分钟)大家的朗读让老师再一次感受到了黄河的雄壮、博大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歌词中也有许多重要的词句对表达感情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PPT9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啊!黄河!”这一句在诗中反复出现,是最能体现全诗感情基调的句子,我欣赏这几句,因为我从中感受到了作者对黄河的赞颂。“啊!黄河!”充满激情,把黄河比作民族的摇篮、民族的屏障、民族的伟大精神,由衷地歌颂了黄河的伟大!PPT10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我欣赏这几句,因为我从中感受到黄河不可阻挡的气势。我站在高山之巅,从侧面表现了黄河的气势。诗人着重描写黄河的动态美——“滚滚奔向东南”“掀起”“劈”一系列动作,着墨不多,却把黄河的气势表现得十分充分。PPT11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我欣赏这几句,因为它由对黄河的赞颂,写到“我们”的决心,直接抒情,一个心系祖国命运的诗人,面对黄河产生不可抑制的激情,对赶走侵略者,建设美好家园充满了决心和信心。在民族存亡的时刻,诗人借助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一形象,把心中的感情,也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感情抒发了出来。教学板块5:听读体会 PPT12黄河颂油画及音乐 无论在哪个时代,黄河都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诗人光未然作为时代的歌手,站在高山之巅,代表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母亲放声高歌。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心境,去感受那澎湃的黄河情、爱国心。请和老师一起朗诵《黄河颂》,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认识,深刻体会歌词的感情。(现场老师组织学生朗读,时间约2分钟)
模块四:深入感悟
教学板块6:感受战争岁月
在民族存亡的时刻,一个心系祖国命运的诗人,面对黄河,产生了不可抑止的激情,对赶走侵略者,建设美好的家园充满了决心和信心,借助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把心中的感情,也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感情抒发了出来。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诗歌,走进那个战火喧天的时代。PPT13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杨靖宇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经过几次战斗后,杨靖宇负了伤并且身边只剩下几名抗联战士。日伪军追踪杨靖宇的血迹,很快将杨靖宇与几名抗联战士包围,此时的杨靖宇已经数日粒米未进,以皮带、棉絮充饥,身体虚弱到了极点。敌人的“讨伐队”围了上来,呼喊着要他投降,杨靖宇沉着地掏出双枪向日伪军射击,击毙数名敌人。敌人想抓活的,停止射击高声劝降。他没有应声,乘机烧毁文件,又向敌人开枪射击。敌人活捉杨靖宇的希望落空后,向他进行了疯狂的扫射,杨靖宇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割下其头颅,又剖开遗体的腹部,发现他的胃里除了没消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外,竟没有一粒粮食,残暴的敌人都感到十分震惊。照片配介绍
郭沫若曾为他题词:“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碧血青蒿两千古,于今赤旗满山河。” PPT14 战争视频
教学板块7:联系现实生活 PPT15 作为新时代接班人的你们,黄河的精神在你们的身上延续,你们是希望的一代、发展的一代、成功的一代,你们的誓言肯定更为丰富,你的感受肯定更深,请再读歌词,思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值得我们学习的黄河精神更是多方面的,你能用一个相似的短语来替换“伟大坚强”这个词,发出自己的誓言吗?下面请以四人小组同学们的形式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时请同学们注意以下问题:
1、先用2分钟时间,各人独立思考,;
2、推选一位组长,由组长安排发言顺序;
3、讨 论时按顺序先介绍自己补充的短语,然后全组讨论,大家取长补短,进行修改;
4、最后推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联系现实生活
再读歌词,思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值得我们学习的黄河精神更是多方面的,请用一个相似的短语来替换“伟大坚强”这个词,发出自己的誓言。并作简单说明。
老师先抛砖引玉,做一个简单的示范: PPT16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开拓进取,像你一样的开拓进取!
说明:现在是和平年代,我们已经远离了喧嚣的战场,懈怠了精神。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要时时保持清醒,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开拓进取去寻找生活中的机遇,不断地超越自我!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评价。时间约7分钟。)PPT17 大家的发言如此丰富精彩,让老师领略了你们的精神和风采,我们也能更好地理解光未然,理解《黄河颂》,让我们带着这份理解再次深情诵读《黄河颂》。画面及背景音乐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朗诵,时间约2分钟)
模块五:课后学习
教学板块8:课后作业 PPT18 课后作业
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歌词的特点。同学们,由于时间关系,《歌词三首》我们就学到这里。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找一些自己最喜欢的歌词来读一读,结合课堂上学到的方法,理解歌词内容,体会其中的感情,并归纳一下歌词这种文学体裁,有哪些共同的特点,老师出镜门德尔松曾说过,一首我喜爱的乐曲,所传给我的思想和意义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以音乐为友,与音乐同行,《黄河颂》只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去了解《黄河大合唱》,去真正地感受到黄河的气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