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诗教走进校园 让诗歌滋润心田
让诗教走进校园 让诗歌滋润心田
永济市银杏小学
我们银杏小学创建于1992年,现有教学班21个,学生1500人,教职工75人。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根据语文新课标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确立了“诗化校园”课题研究。几年来,我们咬定诗化不放松,坚持特色不动摇,一步一步走在诗联教育探索之路上。
一、“诗化校园”的思考与构想
2003年秋,我校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了适应课改,实施突破,我们学习了大量的课改资料,研究了《课程标准》,并结合实际,确立了“诗化校园”的课题研究方案,我们确立这一课题,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一)学校地理位置。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学生家长大多是农民和进城打工族、小商贩,人文素养相对较低,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和高雅气质,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课程改革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根据这一目标,各阶段目标都分别提出了诵读儿歌、童谣、优秀诗文的要求。
(三)传承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但自古以来就是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华诗词多少年来就是激励国人前进,推动人类文化发展的人文丰碑。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把诗作为修身、治国、平天下之始,与“礼”、“乐”并论,视为做人基础,足见诗教可以纯洁心灵、丰厚底蕴、激发想象、启迪创造,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四)创造教育需要。诗是一切科学的根。意大利诗人塔索指出“没有人配受创造者的称号,惟有上帝与诗人。” 英国诗人雪莱说:“诗是神奇的东西,它既是知识的圆心,又是它的圆周;它包含一切科学,一切科学也必然溯源到它,它同时又是一切其他思想体系的老根和花朵。”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诗教可以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
总之,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古诗词始终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我们民族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期间蕴含的思想、胸襟、情怀、风景永远魅力四射,是词语楹联内涵丰富、意境高远、富含哲理,而且语言凝练、朗朗上口,有节奏、有韵律、有内容、有意境,千百年来,万口传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传承着祖国文化的命脉。通过古诗文的诵读,必将提高人的文化品位,我们进行“诗化校园”的课题研究,打造学校的诗联特色,就是要让学生在诗的国度里畅游。也许学生还不能真正懂得诗联的意思,可是他在朦胧中把握了古人经过多少年探索才找到的汉语言音韵之美,播下热爱和兴趣的种子,待将来到了水土适宜的时候,一定会破土发芽,开出一束绚丽的生命之花,因此说,在小学开展“诗化校园”研究与实验就是为学生奠基未来。
二、“诗化校园”的实践与探索 “诗化校园”不仅是从理论层面上研究,更重要的是从实践的角度上、从积累的厚度上、从素养的高度上、从能力的坡度上全面实施和探索。为此我们启动了“三重”工程。
(一)重基础,兴学诗之风
为营造学习氛围,形成学诗风气,我们提出了学生读写“五个一”,教师提高“十个一”,环境创设“三个一”。
1、学生读写“五个一”
每周背一首诗歌,每月一次百米诗画廊自由创作,每天记一句名言,每学期办一份诗歌手抄报,每学期一次诗歌诵读会。通过大量阅读记忆,引导学生走近陶诗,学习中华诗词,感悟中华诗词,积累中华诗词,形成人人学诗的风气。现在四、五年级学生能背诵陶行知儿童诗100余首,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80首诗,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全部会背,有的学生背古诗超过200首。我们为了方便学生学习积累,精心编写了校本教材《诗意润心田》,将各年级积累篇数,分别作出了要求,六年时间要求积累诗词达到300首以上。
2、教师提高“十个一”
`我校对教师学习提出“十个一”目标:每节课送学生一句名言; 每天读一份报纸;每月读一本杂志;每周背一首古诗;每月读一本教育名著;每周写一篇教学随笔;每学期记一本学习笔记;每学期积累一本剪贴本;每天练一篇内容为古诗式名言的钢笔字;每学期写一篇读书体会。通过实施“十个一”学习活动,让读书回归教师,让理念提升教师,让书香滋润教师,让能力增强教师。我们还聘请诗词方面的有关专家,来校为教师授课,并购买《诗词基础》、《诗歌教材》等书籍供教师们学习。
3、环境创设“三个一”
我们在校园环境创设上,以“诗”为主题,以“诗意”为灵魂,做到“三个一”:建一百条标语。校园的楼道、花草间处处散布着催人自省的诗化标语,如“捡一片纸屑,还一片整洁。”“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等。办一份报纸。学校创办了一份校报——《银杏花蕾》,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建一个平台。每月学校将学生中写的诗歌收回,择优编印一页,发给学生,为学生交流写诗成果搭建一个平台。
(二)重活动
强用诗之举
在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引导教师运用诗教,提高课堂质量,增加课堂效果,做到课堂诗化、评语诗化、活动诗化。
1、课堂诗化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诗教的主途径。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做到“三个三”,即三动:动脑、动口、动手;三问:敢问、善问、会问;三敢:敢说、敢做、敢争论。对教师要求做到:名言导入——诗语过渡——诗歌小结。让诗增加学生兴趣,增添学习情趣。如年近50的数学老师吉会平在教《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课时,编写了这样一首儿歌:“应用题,真的趣,数量关系是第一;搞清已知和末知,列出方程解难题。”简练的语言,突出了教学重点,给学生很深的印象。语文教师聂秀芳在教学《军神》一课时,把诗歌引进课堂,与学生共同编诗,以烘托主题。在总结刘伯承是怎样一个人时,她引导学生:“伯承元帅意志坚,言谈举止非一般。孤傲沃克把腰弯,军身扬名传佳话。”聂老师巧妙地把编写的诗歌作为课文的过渡,使学生情绪高涨,兴致盎然。
2、评语诗化
诗一样的评语充满热切的期待,充满真诚的鼓励。加强具体方法指导,加强师生心灵沟通,诗使评语情感化、审美化、人文化,这正是课程改革所追求的教育境界。如语文教师杨彩凤为学生的雨景文章写批语:美啊,雨中万物;妙啊,语美文畅!五年级同学即将毕业,对校园,对老师、对同学的留恋与日俱增,教师这样写批语:让我们共同珍惜一起走过的朝朝暮暮,留一份期待,滋润我们重逢的欣喜。又如:当学困生学有进步时,教师做热情洋溢饱含诗韵的评语:一个青苹果尽力接受阳光的沐浴,努力着、生长着,终于变红了,祝贺你的成功,老师真为你高兴。有个学生没有认真写课文读后感,一个同学在给他的评语中写道:“文章没劲没新意,今日我来品一品,随便给你打个B,请你今后多努力。”这样同学间相互用诗评价,也成了学生学习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活动诗化
少先队活动诗化,语文实践活动诗化,校报开设诗教专栏,诗教架起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桥梁,提升了教学的质量。如:学生在课本剧台词上的创新,就是诗教的成效:《西门豹》一课主人公的台词,“魏王派我到邺县,满目荒凉不忍见,村庄处处是饥民,声声叫苦声声怨;我是民众父母官,岂能坐视而不管?要得民众免得饥荒,先把贪官来惩处”,就是明显的例子。又如:四(2)中队在《我爱我校》主题队会活动中,几个队员创作了富有情趣的《一点歌》:“队员上学早一点,行为规范记清点,升国旗时严肃点,见了师长礼貌点,文明用语多说点,同学之间团结点,上课听讲专心点,回答问题踊跃点,书写作业认真点,有益书报多读点,公共财物爱护点,有益活动多搞点,学校纪律遵守点,有益活动多搞点,你一点,我一点,学校面貌大改观。”以诗一样的语言展示了文明规范的学生生活,表达了学生激越、振奋的情怀。
(三)重能力,创写诗之果
在引导学生学诗背诗的同时,我校还结合节日、结合时事、结合季节、结合地方特色,让学生联系实际,结合情感练习写诗。
1、节日诗化有特色
清明节写诗祭先烈;诗人节(端午节)写诗慰屈原;建党节写诗颂党恩;教师节写诗表尊师。如四(3)班王哲同学觉得星期六作业太多,就把自己想说的话写成诗交给校报:“清明时节好风光,走来转去特别忙,为写作业忘扫墓,开门已经到晚上。”校报编辑亲切回复:住哲你像星闪烁,梦里脸上现酒窝,教师已知作业多,今后改过意如何?
2、时事诗化有意义
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全国军民抗击冰灾、喜迎北京奥运圣火,这些国内外发生的大事,都成为师生们抒发情感的材料。如学生王麒翔的诗作《有感神州一号》—“千年科技大飞跃,神州五号冲九霄。全国人民齐欢腾,誓为祖国献终生。”自豪之情跃然纸上。今年,几十年未遇的冰雪灾害,突袭祖国南方大地,全国军民掀起了抗灾热潮。学生陈昊荣针对这一情况写出了《抗冰雪》诗作:“冰雪灾害降湖南,一方有难八方援。全国上下同一心,撒播温暖满人间。”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看抗灾,写出了自己的感受。
3、季节诗化有情趣
春天觅春写春诗,秋天赏菊写菊香,冬天雪飞赞雪景,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描写自然。如田冰婉同学的《春天给大地送了什么》—春天,你送给我苗儿什么,让苗儿绿得可爱?噢,原来送给了苗儿一桶深绿的油漆。春天,你送给了油菜花什么,让油菜花儿香的醉人?噢,原来送给了油菜花一瓶香水。春天无限好,你送给了大地一片生机,让大地明媚,人们充满青春活力。在这首诗里,学生用“油漆、香水比喻春的颜色、气味”童趣盎然,不由喜爱。
4、地方诗化乡情浓
同学们结合永济的景色,写家乡、唱家乡、赞家乡,写出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如一学生仿照《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歌词,创作了诗歌《人说永济好风光》—“人说永济好地方,人杰地灵五谷香。古代舜帝建大都,唐代铁牛架桥梁。站鹤雀楼上望一望,你看那,黄河的水呀哗啦啦地流过我们的市区旁。五老峰呀高万丈,五位老人多慈祥;王官瀑布美如画;万固寺旁竹林壮。永济的儿女志如钢,你看他们憋足了劲创造着永济明天的辉煌。”
5、生活诗化有情感
生活中学生看到的一景一物,经历的一事一人,都可作为写诗的素材。如一位同学写太阳:“春天的太阳暖洋洋,夏天的太阳麻辣烫。”学校开展读书活动,同学们有感受就用诗来表达:“读书好,好读书,读书万卷打基础。成才需要底蕴厚,我要认真把书读。”新学期开学了,学生用诗写出了自己的思想和打算:“春天到,小鸟叫,新学期,已来到。见了同学互拥抱,见了老师问声好。上学期间不迟到,认真听讲素质高。追跑打闹要改掉,文明礼貌要做到。”
三、诗化校园的效果与反思
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诗化校园”取得了显著效果:
1、在研究上,先后编写了5本校本教材:《陶行知儿童诗歌选》《情满校园》、《诗意润心田》、《联苑绽新绿》、《从小学楹联》,充分展示了师生的诗联研究与成果。《中国教育报》分别以《关注一生,诗化校园》、《山西永济银杏小学打造“诗化校园”》为题两次报道了我校的诗教育人经验;《中国德育》以《诗化教育:德育的别样风情》为题报道了我校的诗教育人经验;《新德育》以《童谣声声润心田》为题报道了我校的诗教活动经验;《山西教育》以《让诗滋润学生心田》为题报道了我校的诗歌教学经验。‥„我校被确定为“中国楹联教育基地校”、“诗词教育示范校。”
2、在育人上收到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一是培养了学生的高尚情操,学生的爱国情感,道德风貌,文明风貌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二是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的作品不断见诸报端,作文水平,大幅提高;三是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写诗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灵活,创造精神得到了培养。
3、在发展上形成了诗联教育机制:一是背诗机制,学生小学期间须积累诗词300首,楹联300副。国学启蒙《三字经》、《弟子规》,每天做到十二次背诗:早到校背,八节课前背,课间操背,两次放学背。学期末检查背诵情况,记入学生档案。二是写诗机制:每逢节假日,学校给师生布置写诗联的任务,通过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中,学会表达生活,抒发感情。学校建立楹联擂台赛,每两周对句一次,好的予以奖励。每年五月学校举办诗联艺术节,让学生在说、唱、写、创中感受时的美好。三是评价机制:写诗、背诗纳入师生量化评估范围。教师的绩效与诗联教育紧密相关,学生每学期评选背诗能手,最佳小诗人,平时突出的给以奖励,诗教在校已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
4、在教学上,总结出诗联教育课堂模式:教师课堂教学围绕学校的诗联教育,已形成了特有的模式:诗化导入——诗意过度——诗联总结。导入新课或用名言、或用故事、或用猜谜,要做到课伊始趣味生,让学生很快对新课产生兴趣。教学环节过度要有诗意,教师或概括内容,或启发学生思考,或组织小组合作,必须做到富有诗意化、人性化的语言,学生听教师讲课应是一种诗意的享受,生命的历练。教学小结必须运用儿歌或楹联。在言简意赅的儿歌中,在富有启迪的楹联中,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教师完成教学目标。
我校的“诗化校园”作为我校的特色,已成为一道亮丽的名片。“诗化校园”成了我校的代名词。我们决心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让特色办学机制更加完善,让特色办学更加科学,让特色办学底色更加绚烂。
第二篇:让 心田法滋润学生的
学法用法心得体会
——让“法”浇灌学生干涸的心田
卢玲
“德”是每一个生命的灵魂,但一个人的道德也是在遵循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在社会主义飞速发展的今天,法律法规对人们随即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全社会成员都要积极的行动起来,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它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不得不让我想起了邓小平同志说的“法制教育,首先要从娃娃抓起。
特别是在边远农村小学教育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同学们的法制观念淡薄,再加上教师法制教育的滞后,这就直接和间接影响到每位少年儿童接受教育的局限性,导致于很多青少年干了违法事还不知到自己犯法。
他们不经意的一举一动都可能给社会带来危害,如在森林中玩火,在高速路上设置障碍物,破坏通水、通电、通信成路等不良行为都可能直接给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这一系列不良行为的发生归根到底就是他们接受教育的机会太少,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指数在全国呈上升趋势,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我们身处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必须担任起这一重任。认真分析和对待自身所面临的境况,利用班会课,社会实践活动和相关法制教育法制教育基地,以及展板等方式向学生宣传法制知识,让这条法制知识的小溪流进学生早已干涸的心田。
作为教育的使者,我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在认识上充分重视,在行动上加以落实,只有学校领导和老师带头学法、用法,成为学生的典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去做到,才能激起学生学法守法的意识,只有在平时的教育教学生活中老师从小事做起,用智慧把法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法就在自己的身边,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才能让“法” 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田。因为我们知道法
律不是个人能够维护的,也不是在短暂的时间内做得到的。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法律所以见效,全靠民众的服从,而尊重法律的习性需要长期的培养。”因此,我认为对法律意识启蒙的最佳时期应在小学阶段时期。
我们都知道,少年儿童的违法犯罪往往是从不遵守道德规范开始的,小学生刚刚踏上人生的成长之路,心理状态脆弱,易受诱惑,喜欢模仿,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道德和理智相对模糊,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作为教师,应抓住小学生品德、个性、道德观、人生观形成的初始时期,加强平时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以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以下是个人的一些想法与做法。
作为教师,尤其我们班主任,应该利用社会、家庭和学校发生的一些事件进行法制教育。如今年,我镇发生了森林火灾,针对这一事件,向学生宣传《消防法》和《森林防火条例》中的相关法律条文,教育学生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国家的利益,并能从身边做起,从班级里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一些交通事故加强学生的交通法规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 喜欢丰富多彩的活动,接受和风细雨的劝慰,因此,在实施法制教育时,要注重方式,才能达到良好效果。而班会课和少先对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最佳阵地,认真开展主题班会,把“学法”“议法”的过程开展得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如我班曾采用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形式,以小品、抢答等形式让学生来演绎、学习和讨论《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在“乐”的气氛中,用耳听“法”,用眼“看”法,用心说“法”,加深了对“法”的认识和理解。又如开展环保方面的活动,学习环境保护法,了解环保基本知识,做到自觉抵御污染行为,做环保小卫士。利用重大节日等契机,开展诸如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小小律师)、征文比赛、歌咏、故事会等活动,激发学生学法知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除此之外,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同样可以将法律知识自然地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中。如我在教学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的百分率时,将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计算方法设计成作业题,让学生知道税法的作用。当然,其它学科也不例外。这样,法制教育自然融入到所学的知识中,向学生们渗透了税法的教育。使抽象的法律形象化、实用化,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更有意思的是《小小律师》这部影片,它让我恍然大悟。使我更加认识到: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多找机会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电影,戏剧,聆听法制教育讲座。因为一次生动、感人的法制教育讲座,一部令人深省的教育电影,一个触及心灵的法制教育小品,对学生的教育是其它形式所无法达到的。
总之,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系统工程,是实现以法治教的一项基础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平时教育中加以重视,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深化、细化道德法制教育,“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让“法” 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田,使同学们心中的求实、上进、创新的精神小树健康茁壮成长。
第三篇:让爱的雨露滋润学生心田
让爱的雨露滋润学生心田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当我脚踩这块坚实的大地,以一个班主任的名义回眸我工作的点点滴滴是,我想说爱可以浇开理想之花,爱能让绿树长青,所以我演讲的题目是《让爱的雨露滋润学生心田》 十几年前,当我刚刚踏上讲坛的时候,曾听一位前辈说过:一个班集体是一辆开往共产主义社会的公共汽车,班主任是司机,学生是乘客。细细品味,这话确实有道理,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一个班集体的优劣。多年的摸爬滚打,有一天幡然发现,新的形势下的班集体更应是一部“教练车”,学生是“手握方向盘的学员”,班主任则是“旁边指导的教练”,班主任要让学生茁壮成长,必须在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里,适时地给予督导、点拨,以细无声的雨露滋润学生的心田。
又是一个金凤送爽的季节,枫叶霜天我又迎来了一群小伙伴。他们的欢呼雀跃,他们的活泼多动,他们的不受羁绊„„面对人生中新的一段征程,他们好奇、迷茫、无所适从„„忧记孔夫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我用自己的人格和一贯的做事原则影响着他们的一言一行。每天,晨曦中,我总是第一个推开教室的门,让每个同学在走进教室的时看到我的身影,晚自习后我会不定时地来到他们身边,嘱咐他们认真作业,今日事定要今日毕。并适时地关照他们早点休息,身体是事业的本钱。我让学生知道,学习是苦,学习是累,但老师是跟他们一起的!在教室,我会亲自弯腰捡起教室的废纸,粉笔头,帮学生捡起不小心掉到地上的学具;在每一次集体劳动中,我会身体力行,走到他们中间共同体验劳动之趣;我以长辈的身份和善地与他们交流,关爱地给予指导。为此,我们的教室总是那么洁净,我们的每一次集体劳动总能完受到好评,学生的学习劲头总是那么饱涨。是啊,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在我辛勤耕耘的背后,收获的岂止是硕果累累?
我真诚地对待我的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待优生与差生。我微笑着迎接着每一天的东升西落,让爱的琼浆汩汩地流入每个学生的心扉。我班有一个叫任磊的同学学业基础差,生性顽皮,喜欢勾帮结派,惹事生非,为此我们一个好端端的班因他而扣分多次。我知道批评与武力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我耐心地和他进行了一次贴心的谈话,了解他之所以叛逆的原因是同学们不把他看在眼里,他说话是两眼闪着莹莹的泪光。我抓住这一契机,让他配合我搞好班内的卫生工作,并让同学们监督他的工作,这样一来他干劲十足,不但尽职尽责,而且常向我汇报班内学生动态。当一株小树吸收甘露欢快的成长时,农人面对着这一片绿树茵茵,该是怎样的感慨万分啊!
记得魏书生老师曾要求自己:像一棵草,一只蜜蜂,一名勤务员那样,对人无所求,尽可能多地给人。我呢?
我甘愿做一棵树,洒下一片浓荫,虽然我的身躯并不高大; 我甘愿做一棵树,吸收所有的养分供给我的学生,虽然我并不会永远拥有青春年华;
我甘愿做一颗树,做一棵永远站在学生心中的树,直到满头青丝变成霜花。
第四篇:让国学经典走进校园
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教师文稿
让国学经典走进校园
·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 陈昌学
中国上下五千年悠久而漫长的历史,积淀了中华民族独具魅力且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无数古圣先贤,风流人物,仁人志士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考、探索与总结。他们凝集在中华经典诗文之中,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凝结,更是我们民族精神、民族情感、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中华经典诗文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我们把这些中华经典诗文称之为“国学”。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正在发生急剧转型。各种思潮不断涌现,人们的价值取向不断多元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变革导致人们的信仰,从注重理想向强调实际的方向发展,从注重义务向强调权利的方向演变,从注重集体向强调个体转变。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诚信缺失、信仰危机和道德滑坡问题不断出现。这些信号,都需要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保持清醒的头脑,弥补当前的精神缺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让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心。从这个意义上说,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文化,让国学经典走进校园显得尤为必要!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传播速度的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流行文化、世俗文化开始冲击校园文化。经典诗文离我们学生越来越远,浮躁功利的情绪越来越多,回归经典阅读显得尤其迫切与重要。今天,我们强调诵读经典诗文,让国学经典走进校园,就是要在完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三位一体”的基本任务的同时,教育学生弘扬民族文化,践行传统美德,学习古人精神,让孩子们在诵读经典诗文当中启迪心灵,滋养人文精神,陶冶情操,塑造优良品质,吸取做人的精神力量。唯有如此,我们才可能记住我们血脉的印记,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的民族才可能不失去自己雄厚的文化根基。
国学之所以称为“经典”,就在于它具有两个特性,即传统与权威。传统,是因为它经过了历史烟云的洗涤,经受了历史的检验。而权威,是因为它的精神内涵贴近真理的恒常性。《诗经》、《老子》、《孟子》、《庄子》、《弟子规》《离骚》、《左传》、《史记》、唐诗宋词等等,都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源头。可以说,每一个炎黄子孙血管里流淌的精神血液都可以在这些经典里找到注释。今天我们所提倡的“国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我们回到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上去。因为,一个数典忘祖的人,无论你掌握了怎样的现代文明利器,其根基都是“发育”不良的。我认为,让国学经典走进校园,在中小学生当中开展经典诵读,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第二,让学生心中产生一种宽容善良的人性美;第三,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让国学经典走进校园,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教师文稿
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教师文稿
首先应该提高思想认识,让学生产生读经典、学国学的兴趣;
其次,各中小学校要制定周密的计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然后,开展国学经典读书活动的形式要尽量多样化,做到形式活泼、寓教于乐;
最后,开展国学经典读书活动要有完善的考核奖励评价制度,以确保活动的有始有终,富有实效。
总之,诵读国学经典,陶冶学生情操,是让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身上流淌,是激活传统、继往开来的有力之举。让国学经典走进校园,趁青少年心性纯净时,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光辉的智慧思想之中,从而潜移默化其气质,陶冶其情操;经典的价值将随着其人生经验的成长而吐出芬芳,绽放光芒!
2012年9曰25日
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教师文稿
第五篇:让法制走进校园
领导讲座
让法制走进校园
*** 为了让法制走进校园,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法制意识,接受法制教育,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利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中学生,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郓城县公安局张营派出所张海涛所长和蔺悦所长来给大家做法制教育报告。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二位警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老师们、同学们,这次法制教育报告会召开的十分及时,是一次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活动。蔺警官的报告结合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后果,教会我们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我预防与自我保护,同时系统讲述了校园安全的防范对策。整个报告用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以案释法,以法论事,深入浅出的给我们做了生动的报告,告诉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合格中学生,使我们大家深受教育,可谓是学校法制教育的一次“雪中送炭”,对此,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向两名警官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生命没有回头路。你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你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生活常识,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普遍希望得到老师、家长、社会的理解。但年龄特点决定了同学们的幼稚、不成熟,可能会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情,甚至因法律意识的淡薄而导致一些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完善,法制教育越来越重要。法律常识成为一个人成长所必须掌握的武器,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今天法制教育报告会的主要内容,让法律意识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借此机会,我向大家提出几点希望和要求:
1、各班要利用下周一班会时间举办一次“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的主题班会。各班要以这次法制教育报告会为契机,就在这次法制教育报告会中受到的启迪、教育、以及心中还有什么疑问,并结合有关的法律知识展开一次讨论,认真落实法制教育报告会的精神,从而不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不断增强道德法制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通过主题班会,唤起每位同学的守法意识,使同学们认识到法律无处不在、法律无时不在,遵法、守法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规则。我们无论在校内、校外都应遵法、守法,既避免伤害别人,又懂得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每位同学至少要写一篇有关这次法制教育报告会的心得体会。
根据这次法制教育报告会和各班的主题班会,以及自己搜集到的材料,每位学生至少写一篇有关学法守法的心得体会。以加强自己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和提高,并且借助写作来提高自己对法律知识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3、大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大家要认真学习、贯彻和执行《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它是规范同学们行为,提高同学们素质的最好的教材,如果能完完全全按照《守则》和《规范》来做,就一定能成为一位好学生。长大以后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用处的栋梁之材。同时,同学们要不断学法,增强法制观念。通过电视、报刊、课堂等途径,广泛涉猎各种法律,认识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不断规范自己言行,不侵权、不违法,不当法盲,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同学们,老师们,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祝愿我们的广大教师和同学一同举起生命的盾牌,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做一个守法的学生,依靠法律这把双刃剑,平安、健康、茁壮的成长!
最后,让我们再次对参加报告会的两位警官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