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葫芦丝走进校园
让葫芦丝走进校园
柴河林业局初级中学 李永芝
原李岚清副总理说:“音乐和科学是相通的,可以启发人的创造性思维,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依据新课标的新理念,音乐教育的目的己不是狭义的“技艺性”教育,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完善个性的人。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课正在改变单一的“以识谱为目的,以唱歌为主”的传统模式和教育观念。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将葫芦丝引入课堂,在不断的教学尝试和探索中,我深深体会到器乐教学对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有良好的作用。
(一)诱发引导,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营造氛围,激发兴趣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原因。”当产生这种倾向时,学生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为了让学生喜欢葫芦丝,爱上这门乐器,开学初,我给学生演奏几首优美的乐曲,让学生感受葫芦丝的美,感受音乐的美。全班56名学生听了我的演奏,对葫芦丝非常的喜欢,产
行识谱视唱训练,如果我让学生一味的重复认唱,一定很枯燥而且会让一部分学生厌学音乐,对音乐课不感兴趣。这时我用葫芦丝来辅助教学。让学生一小节一小节的练,先认出唱名,然后用葫芦丝帮助找音高,然后再唱一遍直至把音唱准,这样一认一吹一唱不一会儿就把音唱准且唱好了。这样不仅音唱准了而且又把葫芦丝指法练习了一遍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葫芦丝既可以让学生直观、准确地掌握乐理知识,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节奏感、音高感,培养了学生的识谱视唱和视奏能力,又扩大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了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而且发展了学生想象力,丰富了感情,陶冶了情操。例如:学习《小夜曲》时,我先出示乐谱让学生观察乐曲中都有几分音符,在让学生把歌曲的节奏打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节奏感。而后,我再让学生视唱曲谱,在唱熟的基础上我再让学生练习吹奏歌曲的旋律,进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又能避免单一练习葫芦丝时的枯燥乏味,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特色班教学时间安排在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虽然每周只有一节课,但是学生学习热情高昂,态度认真。通过半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进步非常快,都有了一定的演奏基础。为了让他们能有个机会去锻炼锻炼,在学校的艺术节上我还为他们创造的舞台表演的机会,并告诉他们吹得好的同学都有机会参加下一次的文艺演出,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加强练习,有些学生回家一有空就练习,练习效果非常好,学生和家长都很满意。学生锻炼了,进步了,成长了。在练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也更加团结了。这些学生
第二篇:走进葫芦丝
《走进葫芦丝》教学设计
大学城栏目:居民空间消息快播 | 空间栏目:♪ 初中音乐教案—七年级音教设计 收藏到我的学习空间 收藏到我的课堂魔方 分享到圈子
全屏
发表时间:2012-9-21 21:49:48
浏览:702
评论:0 【执教年级】初中一年级 【课时安排】2课时
【教材分析】
我采用的教材是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葫芦丝基础教程》,本课讲的是
第一章第一、二节葫芦丝演奏的基本常识和技巧,它是葫芦丝演奏的基础。
【学情分析】
初中一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和艺术实践能力,他们充满好
奇心,好动、喜欢表现自我,可塑性强。
【教学重点、难点】
(1)葫芦丝演奏姿势、呼吸、气息的控制、按孔方法。
(2)演奏技巧:单吐、打音。
(3)掌握乐曲的节奏型。
【教学目标】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器乐教学要求和对本课教学内容以及学情
分析,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葫芦丝的结构和基本演奏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基本演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葫芦丝演奏的学习,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精神。
【教法、学法】
(1)教法:讲解示范法、趣味游戏法、律动教学法
(2)学法:体验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葫芦丝录音指法图片
【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音乐学科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
节:导入、讲授、探究、拓展、小结。
1、导入:
教师采用的是示范演奏一首优美动听的葫芦丝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或录音来导入本课,并请学生说出听后的感受。
问题:
1、乐器的声音特点?
2、哪个民族的乐器?
3、乐曲的风格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使学生在葫芦丝独具魅力的音乐感染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产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2、讲授:
通过实物及指法图片讲解,以轻松愉快的谈话形式,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与学生交流,让学生了解到葫芦丝的结构、演奏姿势、呼吸、指法。并把葫芦丝与笛、箫作比较,阐述葫芦丝在结构上、演奏上独特的地方。
正确的演奏姿势是演奏的基础,学生在演奏时会出现低头、坐立不直、踮脚、跷腿等不良习惯,要及时给予纠正。
演奏用的是胸腹式呼吸法,我采用闻花香的活动,来让学生体验:先用鼻吸气,然后学会用口鼻同时吸气,并通过横膈膜控制再缓慢而均匀向外呼出。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清楚、直观地了解葫芦丝演奏的基本常识,运用讲解示范法,并通过实践活动来掌握呼吸技巧。
3、探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葫芦丝的演奏技巧,我安排了三个探究活动。探究①:气息的控制。
它是所有吹管乐器的演奏难点,也是葫芦丝演奏的难点。葫芦丝与其他吹管乐器在演奏上所不同的是:吹低音时气流速度细而急、口劲大;吹高音时气流速度粗而缓、口劲小。在练习吹高音sol和la时,学生认为音越高就越用力,结果事与愿违。其实,越用力会越没声音。
为了让学生对气息的控制收放自如,我采用趣味游戏教学法,安排了吹纸条的游戏,让学生能直观感受不同气流速度纸条的变化,然后用不同的气流速度来吹葫芦丝中的高、中、低音。
学生初次接触葫芦丝演奏,不容易把音色吹出来,开头和尾音常出现的“咕”音现象,听起来很不舒服。教师要分析并示范,让学生认真体验并反复练习。开头出现是因为气流速度慢,用吐音加强力度,快速吹出即可解决。尾音出现是因为剩余气息推动所至,这时嘴快速张开就能避免。
设计意图:通过趣味游戏教学法,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技巧。这符合音乐教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探究②:练习曲。
为了更好地掌握葫芦丝气息的控制,以及指法的熟练,练习曲的训练是不可缺少的。学生在吹奏练习曲的过程中,常出现憋气或换气声响大,这都将破坏音乐的完整性,要给予纠正。
要想获得柔和、优美的声音,按孔方法是演奏的重点。手指按音孔时要自然弯曲,用第一节指肚按满音孔。学生由于手指伸得过直或拱得过高,容易出现按 孔不满、漏风以及手指过分紧张导致不灵活的毛病。吹奏时必须做到“满而不紧,松而不漏”,否则就会出现音不准或声音很闷。为克服手指紧张,也可让学生做一做手指操的练习。
设计意图:器乐学习中,呼吸、指法、技巧等都是通过练习曲的训练来完成,其训练是相当重要,必不可少。
探究③:乐曲。
我选用了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四川民歌《康定情歌》。选择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歌曲作为练习内容,不仅给了学生以美的愉悦和享受,而且大大地增添了他们掌握演奏技能的信心与力量。
演奏本乐曲用的演奏技巧有:单吐、打音,它是葫芦丝演奏广泛使用的技巧,也是本课的重点。教师通过讲解与示范演奏,使学生逐步掌握。
演奏这首乐曲的难点是乐曲的节奏型,我通过律动教学法:视唱、节奏练习,把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各种器官充分调动起来,唱一唱,拍一拍,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律动中掌握乐曲节奏型,最后能完整地演奏乐曲。
设计意图:通过律动教学法来克服乐曲的节奏难点,这体现了音乐教学的律动性原则。
4、拓展:
我安排了一个音乐活动:才艺大比拼。活动分小组进行,让每组根据乐曲《康定情歌》自己安排角色,自主选择表演方式。
首先,明确每个小组的组长,并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能力来安排角色。然后,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采取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排演。同时,教师活动于同学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并进行协调与指导。表演形式:(1)器乐合奏(可葫芦丝合奏:演奏能力强的学生吹主旋律,能力弱的学生吹伴奏音乐;也可与其他乐器或打击乐器等合奏);(2)为歌曲伴奏。(3)为舞蹈伴奏。
最后,选出三个小组进行展示。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要采取开放式评价,激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我。
设计意图:音乐活动的安排,这遵循了音乐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排练、表演,使具有不同特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充分地展示自我,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都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精神。面向全体学生,这是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也是音乐教育应遵守的一条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演的机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也符合音乐教学的面向全体与成功性原则。
5、小结:。通过自评、他评的方式,在民主的评价氛围中评选出优胜单位和个人,给予鼓励并要求学生加强课后练习与巩固。
【教学后记】。
本堂课中,我坚持新课改理念,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为主,将学生的体验与活动穿插其中,通过学生的预习→练习→演习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把器乐演奏与***、舞蹈结合起来,加强了音乐学科内部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艺术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充分地展示自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积极,教学氛围相当好,学生的表演展示效果也比较理想。但也有个别组演奏不整齐,还出现节奏和音准的问题,可能是基础不太好,加上练习时间不够的原因,不熟练,还需加强练习。还有一些同学表演时不够大方,还需多锻炼、多鼓励。
第三篇:让国学经典走进校园
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教师文稿
让国学经典走进校园
·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 陈昌学
中国上下五千年悠久而漫长的历史,积淀了中华民族独具魅力且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无数古圣先贤,风流人物,仁人志士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考、探索与总结。他们凝集在中华经典诗文之中,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凝结,更是我们民族精神、民族情感、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中华经典诗文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我们把这些中华经典诗文称之为“国学”。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正在发生急剧转型。各种思潮不断涌现,人们的价值取向不断多元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变革导致人们的信仰,从注重理想向强调实际的方向发展,从注重义务向强调权利的方向演变,从注重集体向强调个体转变。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诚信缺失、信仰危机和道德滑坡问题不断出现。这些信号,都需要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保持清醒的头脑,弥补当前的精神缺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让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心。从这个意义上说,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文化,让国学经典走进校园显得尤为必要!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传播速度的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流行文化、世俗文化开始冲击校园文化。经典诗文离我们学生越来越远,浮躁功利的情绪越来越多,回归经典阅读显得尤其迫切与重要。今天,我们强调诵读经典诗文,让国学经典走进校园,就是要在完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三位一体”的基本任务的同时,教育学生弘扬民族文化,践行传统美德,学习古人精神,让孩子们在诵读经典诗文当中启迪心灵,滋养人文精神,陶冶情操,塑造优良品质,吸取做人的精神力量。唯有如此,我们才可能记住我们血脉的印记,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的民族才可能不失去自己雄厚的文化根基。
国学之所以称为“经典”,就在于它具有两个特性,即传统与权威。传统,是因为它经过了历史烟云的洗涤,经受了历史的检验。而权威,是因为它的精神内涵贴近真理的恒常性。《诗经》、《老子》、《孟子》、《庄子》、《弟子规》《离骚》、《左传》、《史记》、唐诗宋词等等,都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源头。可以说,每一个炎黄子孙血管里流淌的精神血液都可以在这些经典里找到注释。今天我们所提倡的“国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我们回到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上去。因为,一个数典忘祖的人,无论你掌握了怎样的现代文明利器,其根基都是“发育”不良的。我认为,让国学经典走进校园,在中小学生当中开展经典诵读,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第二,让学生心中产生一种宽容善良的人性美;第三,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让国学经典走进校园,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教师文稿
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教师文稿
首先应该提高思想认识,让学生产生读经典、学国学的兴趣;
其次,各中小学校要制定周密的计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然后,开展国学经典读书活动的形式要尽量多样化,做到形式活泼、寓教于乐;
最后,开展国学经典读书活动要有完善的考核奖励评价制度,以确保活动的有始有终,富有实效。
总之,诵读国学经典,陶冶学生情操,是让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身上流淌,是激活传统、继往开来的有力之举。让国学经典走进校园,趁青少年心性纯净时,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光辉的智慧思想之中,从而潜移默化其气质,陶冶其情操;经典的价值将随着其人生经验的成长而吐出芬芳,绽放光芒!
2012年9曰25日
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教师文稿
第四篇:让法制走进校园
领导讲座
让法制走进校园
*** 为了让法制走进校园,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法制意识,接受法制教育,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利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中学生,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郓城县公安局张营派出所张海涛所长和蔺悦所长来给大家做法制教育报告。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二位警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老师们、同学们,这次法制教育报告会召开的十分及时,是一次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活动。蔺警官的报告结合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后果,教会我们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我预防与自我保护,同时系统讲述了校园安全的防范对策。整个报告用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以案释法,以法论事,深入浅出的给我们做了生动的报告,告诉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合格中学生,使我们大家深受教育,可谓是学校法制教育的一次“雪中送炭”,对此,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向两名警官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生命没有回头路。你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你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生活常识,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普遍希望得到老师、家长、社会的理解。但年龄特点决定了同学们的幼稚、不成熟,可能会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情,甚至因法律意识的淡薄而导致一些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完善,法制教育越来越重要。法律常识成为一个人成长所必须掌握的武器,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今天法制教育报告会的主要内容,让法律意识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借此机会,我向大家提出几点希望和要求:
1、各班要利用下周一班会时间举办一次“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的主题班会。各班要以这次法制教育报告会为契机,就在这次法制教育报告会中受到的启迪、教育、以及心中还有什么疑问,并结合有关的法律知识展开一次讨论,认真落实法制教育报告会的精神,从而不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不断增强道德法制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通过主题班会,唤起每位同学的守法意识,使同学们认识到法律无处不在、法律无时不在,遵法、守法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规则。我们无论在校内、校外都应遵法、守法,既避免伤害别人,又懂得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每位同学至少要写一篇有关这次法制教育报告会的心得体会。
根据这次法制教育报告会和各班的主题班会,以及自己搜集到的材料,每位学生至少写一篇有关学法守法的心得体会。以加强自己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和提高,并且借助写作来提高自己对法律知识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3、大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大家要认真学习、贯彻和执行《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它是规范同学们行为,提高同学们素质的最好的教材,如果能完完全全按照《守则》和《规范》来做,就一定能成为一位好学生。长大以后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用处的栋梁之材。同时,同学们要不断学法,增强法制观念。通过电视、报刊、课堂等途径,广泛涉猎各种法律,认识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不断规范自己言行,不侵权、不违法,不当法盲,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同学们,老师们,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祝愿我们的广大教师和同学一同举起生命的盾牌,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做一个守法的学生,依靠法律这把双刃剑,平安、健康、茁壮的成长!
最后,让我们再次对参加报告会的两位警官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五篇:让清正廉洁走进校园
让清正廉洁走进校园
从古至今,有多少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久久传颂。古有一代清吏包青天、海瑞的故事;今有人民公仆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的事迹,她们的事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廉洁永远是人民的期盼。
我们的淀山湖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遵行着“立德正基”的校训,我们的学校健康,正气,廉洁无私。”我们每位教师都遵守职业道德,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也许有人会有疑问,我们只是一所小学,与地方政府和各级机关相比,廉洁怎么能提到这么高的位置呢?近些年来,在孩子们身上显现出来的一些行为难道不令人担忧吗?曾看到过这样一个事例:教师节到了,一位教师接到了一个孩子送来的节日礼物,而正在他幸福地享受孩子们的节日祝福时,突然,一个孩子走到他的面前,悄悄地附在他的耳边,对他说:“老师,我送给你礼物了,你能让我当班长吗?”孩子的话让老师很惊讶,这仅仅是一个六七岁的小学生。当然,我们可以把这件事当成一个笑话,但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这么小的孩子怎么想到用这种方式来换取一个所谓的“班长”?其实,像这种现象又何止一例:有的班级活动中,班级干部联合作弊;个别班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利欺负其他同学;有些同学现在只是一个班长、科代表,甚至只是组长,但却如此懂得人情世故,不懂得“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如果我们对儿童的这些思想意识缺乏敏锐性,任凭这些意识生根发芽,并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一步步强化,那么,很难想象若干年后,这些孩子长大成人,接触到实实在在的公共权力和利益时,将会产生何种后果。由此可见,廉政不仅是大人应该做到的,更重要的是把它在校园的宣扬,在学生中推广。对孩子们进行廉政文化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廉洁是绽放于人类之树的一朵鲜花,是做人之本、立事之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当前形势下,要特别强调“廉洁从教”,我们每位老师都要遵守职业道德,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通过廉洁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这样一种有效的形式,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以自己高尚品行和聪明智慧,教书育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将自己的美好形象永远留在学生的心坎里;使青少年儿童从小就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逐步懂得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真正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孟子曰:“路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就让我们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立足自己的本职岗位,以务实的态度,勤奋的精神,廉洁的作风投入教育事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