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思考(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15:12: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思考

摘 要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6年财政部令第35号和财政部令第36号颁布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逐步走上正轨,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在购置、使用、报废等各个环节都显现出一些漏洞,暴露出一些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公共财政政策的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总额更是持续上升。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基于这种状况,阐述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方法。我认为,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思考、探究,会对今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帮助。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 资产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无论在数量还是价值总额上在国有资产总额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大,党的十八大又提出必须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而行政事业单位在服务型政府中又扮演着主要角色,这就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在管理制度的制定――资产购置――使用――处置,都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对这些问题和漏洞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利于在今后不断提高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防止或规避资产在耗用、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漏洞,从而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降低政府运行成本。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及其资产管理的特点

(一)设立目的

事业单位设立的直接目的就是提供公共服务,满足人民在教育、文化、科学、卫生等方面的需要。行政单位的任务主要是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二者工作成果都是不可以用货币计量的,都不以盈利为目的,职能都是以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为载体,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公共服务及公共设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资产的性质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是非经营性的国有资产,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资产等,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提供公共服务、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资产管理体制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各级财政部门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综合管理;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的管理,其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国有资产,它是财政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具有二个层面上的含义。其一从宏观方面来讲,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财政部令第35号和财政部令第36号中对违反两个办法的处罚规定中,没有明确提出对使用国有资产有效性的奖惩规定,单位在制定内部资产管理办法时无法可依,因而很多单位的资产管理办法中没有这部分的内容,导致工作人员不能很好管理和利用国有资产,降低了使用效率。其二是从微观角度而言的,主要指很多单位根本就没有建立健全适合本单位特点的内部资产管理制度或者虽然制定了内部资产管理制度,也很不健全,造成国有资产流转过程中权、责、利不清。

(二)资产购置随意性较大

单位在购置资产时,没有充分考虑存量资产的利用情况,不能将资产的购置同预算管理结合起来,有些资产购置甚至没有通过政府采购。很多单位的资产购置都由领导一个人做决定,在预算资金较多,尤其是项目预算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年初的预算如何,存量资产还能不能再用,基本上不予以考虑,重复、大量购买资产,有些单位采用“化整为零”手段,避开政府采购,目的就是为了在年底前花光项目资金。还有一些单位电脑还能用,重新购置新的,旧电脑就随意放到库房;办公用的表格堆了半个办公室,不管能不能用第二年照样再印,造成非常大的浪费,也大大降低了资产使用效率。

(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在流转使用中浪费、流失现象严重

首先,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大到电脑小到小刀、橡皮等的使用,浪费现象都很严重。比如购置电脑,原来的本来还可以用,但看到新购入了一批新的,出于攀比心理,就说自己电脑有问题了,把旧电脑放到库房里,重新领用新电脑;比如日常工作中一块橡皮、一把尺子都可以用很长时间,但行政事业单位年年购入年年换新;再比如u盘的使用,并不是单位每个人都能用得上,但单位基本上是一人一个,时间一久有些人员理所当然地认为这u盘成了个人的私有财产等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资产闲置、浪费、甚至流失,资产使用效率大大降低。其次是在单位合并、分立,领导变更以及人员调动等资产实际使用人变更时,没有对固定资产按规定进行交接,财务明细账与资产管理人员明细账不能做到账账相符,使得国有资产流失。

(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时存在不按规定的程序报批现象

有些单位领导,没有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没有履行必要的手续,不经过评估,凭借手中的职权,私自处置一些固定资产。还有些单位领导对还没到期,尚能使用的固定资产,提前进行报废处置,这些都给国家资产造成很大的浪费,不能保障国家资产安全、完整,也给有关工作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造成很大的困难。

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

(一)从资产管理体制上分析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从1998年开始的,主要分为两个阶段:1998年至2003年是第一个阶段;第二阶段是2003年至今,这两轮改革主要对象是国有企业。我们现行的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财政部令第35号和财政部令第36号都只是暂行办法,这些都说明到目前为止,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一部分,也处于探索阶段,在实践和理论上都没有找到成熟的管理模式,这就给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中留下缺陷。

(二)从思想意识上分析

按照现在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都是由财政直接拨付的。所以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只重视流动资金的管理,而忽略了对有形资产管理。只就流动资金的管理制定了相应管理制度,而没有对有形资产(包括日常办公用品)各个流转环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三)从内部管理制度上分析

没有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主要表现在:第一,没有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或指定专人来管理国有资产。在需要新资产时,没有信息能提供依据―现有的资产能不能满足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能不能与其他单位共享共用资产、能不能由上级主管部门调剂使用其他部门资产,这些现象使单位领导不能对购置资产做出正确的决定。第二,资产领用或移交时不履行必要的手续。很多单位办公用品管理由办公室工作人员兼管,工作人员领用办公用品根本就不签字,需要什么说一声就拿走了,这很容易造成浪费;单位在合并、分立移交资产时,只移交账上金额,而不移交实物资产,这就造成了两种后果。其一,合并分立后的单位财务账上有的资产,实际上还由合并分立前的单位使用。其二,移交过来的账,有些资产早就不存在或在移交时流失,财务人员却不知道,而使单位资产账和财务账无法账账、账实相符,也给以后资产的处置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四)从人为因素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除了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外,人的因素也很重要,主要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一些单位的领导受利益驱动,凭着手中职权,把单位比较重要一点的资产,如笔记本电脑、照相机等从购买回来就自己拿着使用,时间一久成了自己的,而资产专门管理人员则是迫于领导压力,对这种情况视而不见。另一种是资产购置过程中的腐败问题,私下里曾不止一次听人说公家的钱好赚,细细想来也确是如此,现在的行政事业单位都是一把手说了算,单位的领导干部与供货商一来二去熟悉起来,通过各种方法(例如通过提高物品的单价),购入质次价高的资产,套取现金,一方面“实惠”了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另一方面也让供货商赚个盆满钵满,实现“双赢”。

四、改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对策

第一,对资产管理体制的问题,可以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制定的内部资产管理制度得到解决,那就是将资产的管理同个人的绩效考核捆绑在一起,制定在资产流转过程中谁用谁负责的制度,制定把资产使用效果作为领导职务升迁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

第二,对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要强化领导对单位资产管理的理念,转变领导只重视流动资产,不重视有形资产的观念,让领导明白资产合理有效使用不仅与职工个人利益休戚相关,更与自己的政治前途有关,从而让单位以两个暂行办法为框架,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适合本单位特点的内部资产管理办法。

第三,对内部管理制度的问题,一是将资产的购置与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结合起来。每年末科学地预计下一年度资产耗用的品种、数量及金额,再考虑能否调剂使用,在这一基础上做出本年度资产购置预算;财政部门根据单位的采购预算进行采购,从资金使用上对资产购置进行控制。二是建立健全资产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产管理的网络动态管理。三是加强资产购置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对于重大的支出项目,要集体研究决定。四是建立定额领用制度,加强普通办公用品管理。对于超定额领用的,如是正常工作需要,则按需领用,对于存在浪费现象的,要坚决不予领用。四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实行谁用谁签字谁负责的制度,建立一物一卡一人的制度;对还能用的固定资产不准弃旧领新使用,对于有问题的,如无维修价值,准其领新的使用,对有维修价值的要坚决维修后使用。五是建立个人绩效考核与资产耗用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办公用品领用流水账,年底做横向、纵向比较,得出差额,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与个人绩效考核挂起钩来奖优罚劣。六是要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结合起来。领导变更、人员调动时,应在其办理所用资产交还手续后,才能办理变更、调动手续。单位合并、分立时要一手接财务账,一手接实物资产,做到账账、账实相符。此外对固定资产应每半年对账一次、定期或不定期对资产进行盘点清查。

第四,对人为因素问题,首先要不断加强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教育,从法律上震慑腐败思想的滋生与蔓延。其次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及专业知识进行培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增强责任感,以便让他们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五、结语

本文研究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措施。以此在单位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和履行职能的需要中提供一些建议。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随着服务型政府的不断完善,未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在国有资产中所占比例会不断扩大。如何构建一系列较为成熟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服务型政府需求,研究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经验会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示。

第二篇:关于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职能逐步转变,各级财政相继开展了公共财政理论指导下的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等多项改革。这些都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指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最近,财政部公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规范了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笔者试结合财政工作实践就贯彻落实办法谈几点看法。

一、明确行政事业资产的监管主体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本质上属于公共资产,其资金来源大都来自政府财政公共支出,具有资产配置领域的非生产性、使用目的的非生产性、资产使用的无偿性等特点,它不同于企业资产,没有完整的资金循环链条,其日常运转和价值补偿也需要财政资金支持。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都是由政府财政部门主管政府公共资产。在我国加入WTO,各个领域的管理和改革逐步与国际接轨的大背景上,由财政部门主导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是大势所趋。

1998年以后,我国各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相继撤消,但制度上未作相应调整,由此引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分工不清、体制不顺的问题,这是行政单位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弱化的重要原因。财

政部新的管理办法已经明确各级财政部门是负责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综合管理。财政部门要肩负起这一重任,抓紧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机构,整合现有的分散在财政内部各职能部门的资产管理职能,同时研究、制定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评估、统计报告及特殊资产管理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切实履行起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各项职责。

二、找准资产管理的突破口

行政事业资产管理长远目标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力打造产权明晰、配置科学、使用合理、处置规范、监管公正、评价科学的管理新模式,确保资产的完整与安全,实现资产的保值和有效利用。当前,要抓住资产处置和产权变动这一突破口,全面规范各个环节的管理。难点是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管理问题。

在“非转经”问题上,首先应明确各级政府是“非转经”资产的所有者,享有这部分资产的终极处置权和收益权。“非转经”收益应作为政府非税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其次,要严格行政事业“非转经”的申报审批管理,对于国家财政拨给的行政事业费、上级专项补助以及其他用于维持事业正常发展、保证完成行政事业任务的资产不能转让。行政单位利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举办经济实体的要一律停止,已经举办的要限期脱沟。

三、认真研究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衔接问题

在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中,资产配置要体现科学、公平的原则。为此,要研究各类资产的配置标准、定额问题,逐步使资产管理与实

物费用定额和预算定员定额管理相衔接,并在编制单位部门预算时予以统筹考虑。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解决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出路。行政事业单位拟购置资产,必须由本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审核资产存量后,提出品目、数量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同意,各单位才可以将资产购置项目列入单位部门预算。在配置行政事业资产的过程中,预算单位主要是审核资金的可行性,财政部门主要是根据单位资产存量和履行职能的需要,审核资产配置的合理性。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预算的编制过程。这样做,既有利于科学配置行政事业资产,保证政府公共资产占用的公平,又有利于减少预算编制的盲目性,又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财政资金。

四、探索建立行政事业资产调剂机制

对于各行政事业性单位与组织需要新购与新建的资产,应尽可能从现有资产中调剂;把行政事业单位中超标配置、低效运转或者长期闲置的国有资产,调剂到需要的单位,以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占用苦乐不均、资产闲置浪费等问题,提高资产配置效率。必要时可将行政管理与市场化经营进行有机结合,采取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措施,鼓励资产占用单位通过资产使用权转让的方式及时将闲置资产转化成有效资源。

五、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在全面开展资产清查、摸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占用“家底”的基础上,借助“金财工程”的网络平台,开发建立全国行政事业资产管

理信息系统,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网络系统、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数据库、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网络系统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中央与地方、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国有资产动态管理信息平台,以全面、及时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入口、使用到出口等各个环节的动态管理,提高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

六、开展对行政事业资产使用的绩效评价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事业资产使用的绩效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是推进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在评价的方法上,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总量分析和比率分析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在评价标准的选择上,以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为原则,同时考虑系统性、相关性、重要性、可比性等因素。在评价组织上,由财政部门统一组织管理,财政、主管部门、单位分级实施。在组织实施上,可以与各级财政部门正在开展的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结合起来,评价的结果作为财政部门安排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参考依据。

第三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简报第三期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

简报

第 三 期

安徽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办公室二00七年二月八日

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会议在肥召开

2月1日,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省财政厅全面部署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会议由毕小彬副厅长主持,朱玉明厅长到会并作重要讲话。会上还对资产清查指南、报表和软件进行了讲解培训。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各市县财政局负责同志和相关处(科)室负责人,以及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和资产清查联络员,共约450人参加了会议。

朱玉明厅长要求实事求是地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产工作1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会议上,省财政厅厅长朱玉明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实事求是地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

朱厅长指出,这次资产清查工作的目的,是要全面摸清“家底”、建立监管系统、实现两个结合,完善管理制度。开展资产清查,是理顺资产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的迫切需要;有利于单位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有利于规范社会分配秩序、构建和谐安徽。各级、各部门要尽快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建立起资产清查和管理工作组织体系,为资产清查工作提供组织保证,搞好分工协作,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同时,尽快制订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本地区本系统的资产清查培训工作,特别是各垂直管理部门,要搞好系统培训和具体清查工作。

他指出,各单位要认真核实单位基本情况,做到户数清、编制清、人员状况清;要严格规范账务清理,做到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表相符;要抓好财产清查,做到资产数量实、资产价值实、管理使用单位实,账实相符;要及时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做资产管理规范、资金使用规范、会计核算规范。

朱厅长着重指出,省财政厅把资产清查工作作为规范行政单位工资、津补贴发放的重要举措来抓。当前,收入分配不公,主要体现区域之间的分配不公、经营单位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分配不

公、以及行政事业单位之间分配不公。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因资产占有量不一样,导致收入的不同是引发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后,行政单位的资产收益作为政府非税收入进行管理,要按照规定全部上缴财政,实现从源头上控制滥发津补贴。全省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对津补贴发放进行规范,省直机关从今年开始实行财政统一发放津补贴,市县也要及时跟进,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和谐安徽建设。各单位在资产清查工作中,必须全面清理核对银行账户、资产及收益情况,确保上报的资产清查结果真实、准确和完整。

他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资产清查结果进行审计,扩大审计范围,实行异地审计。为确保资产清查结果真实可靠,这次资产清查工作中,要建立资产清查结果公示制和资产清查工作的咨询举报制、审计监督制等三项制度,保证资产清查结果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各单位必须按照资产清查的工作要求,确保资产清查工作细致、资料完整,切实防止一些有意和无意的遗漏。对审计发现的单位资产没有上报、收入不及时上缴,特别是单位隐瞒资产收入等违纪行为,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他强调,在开展资产清查的基础上,要积极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参照财政部的做法,省财政厅将2008预算编制与这次资产清查结果相结合,把资产清查结果作为单位资产购置、运行等经费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对没有按期上报资产

清查结果,以及资产清查结果经过审计检查存在较大出入,导致资产购置预算审核缺乏依据的单位,原则上不安排资产购置预算。

毕小彬副厅长要求尽快实施资产清查工作

在2007年2月1日召开的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会议上,省财政厅副厅长毕小彬就会议贯彻提出明确要求。他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及时汇报、传达会议精神,重点是朱厅长讲话精神。各市、县财政局要抓紧向局党组和主要负责同志汇报,并积极争取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省直有关部门要向本单位分管领导和主要负责同志汇报。特别是承担资产清查任务的处(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传达。

毕小彬还就资产清查的近期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要尽快成立组织机构。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安徽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要求抓紧组建机构。财政部门要成立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已成立资产管理科(室)的可以依托现有科(室),没有专门的资产清查科(室)的,要指定牵头科(室),并抽调人员,保证工作力量。省直部门也要成立单位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组成人员应包括财务、资产管理、审计、监督等部门,保证资产清查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要尽快启动资产清查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全省

《实施方案》,结合各自实际,抓紧制定本地区本部门资产清查实施方案。其中,省直部门的实施方案要按时报省资产清查办公室备案;抓紧开展所属单位的资产清查业务培训;尤其是教育、卫生、工商、政法等部门要抓好系统培训;抓紧建立资产清查结果公示制和资产清查工作的咨询举报制、审计监督制等制度。三是要尽快形成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财政部门作为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要主动加强与部门的沟通和联系。财政部门内部有关处(科)与部门资产财务管理机构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特别是资产清查工作机构,一定要增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履行职责,扎扎实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省司法厅、省国资委等单位迅速开展资产清查工作

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会议结束后,2月2日,省司法厅立即成立了以分管厅长为组长,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厅有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并制订了《省司法厅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方案》,下发了专门通知,全面启动了所属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日前,省国资委、省检察院、省建设厅、省地震局等单位已成立资产清查领导小组,确立了专门办事机构,抽调人员,保证了资产清查工作力量;省地税局、省工商局、省科技厅等单位正在开展系统培训,层层落实资产清查工作。

送: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办公厅,财政部行政政法司、教科文司,省直有关单位

发:各市、县财政局,厅机关各处室(局),厅属各单位

第四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

第一条

管理部门。局办公室负责单位各类资产的配置计划、报批、采购、验收、台账、使用、保管、调配、处置等工作。待遇保障和医药管理股负责做好资产配置预算、费用支付、固定资产建账、核算等工作。

第二条

资产配置。

1、资产配置应当遵循厉行节约、节能环保、调剂优先、共享共用、严格标准、预算约束、资产存量与增量挂钩的原则,科学、有计划地进行配置。

2、严格执行《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及家具配置标准》规定,统筹合理安排本单位通用设备、家具的配置,不得超标准、超数量配置。

3、局办公室负责对单位的资产配置进行计划和统计;财务部门根据计划编制上报资产配置预算,凡未列入配置计划的资产,不得编入资产配置预算。

4、纳入计划并预算的资产配置,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政府采购管理规定进行采购。

第二条

管理使用。凡购置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的,必须纳入固定资产核算。坚持领用登记制度,各股室(二级单位)落实专人管理,确保不遗失、不损坏,尽量延长使用寿命。管理人员因工作调动、岗位调整或退休,一律不准带走所管理的固定资产,必须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禁止形成账外资产。

第三条

资产处置。资产处置(包括调拨、转让、报损、报废等)严格执行《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处置规定限额以上的国有资产,按程序向财政局国资管理部门报告,在取得财政部门核准处置的批复后,方可实施资产处理;规定限额以下的国有资产,经局办公会集体讨论决定,履行相关审批手续后实施,并报财政局备案。所有国有资产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处置。

第四条

资产清查。每年年底应当开展资产清查。主要内容包括财务管理、财产清查、资产核实等。年中做好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做到账实相符,账物相符,防止资产流失。

第五条

信息管理。按照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要求,加强对本单位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财务部门应建立国有资产信息系统数据库,及时录入、更新资产信息,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并定期向财政部门报告。

第五篇:行政事业单位实物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实物资产 清查过程中应特别关注的事项

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的内容主要包括:单位基本情况清理、帐务清理、财产清查和完善制度等。个人认为,如何做好行政实业单位的财产清查工作,尤其是实物资产的清查,是关系到清产核资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所在;做好实物资产清查,应特别关注以下事项:

一、实物资产的盘点还应关注资产的质量和状况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指南》明确规定了实地盘点是实物资产清查主要程序和方法。实地盘点一方面是将实物资产的“实存数”与“账存数”进行核对,检查是否一致,达到将实物资产数量上的盘盈或盘亏清查出来的目的,也是对实物资产存在性的一种认定。另一方面,清查人员还应对实物资产的内在质量、使用状况进行认定,将明显过期失效、淘汰、积压、且没有使用价值,需报废的实物资产清查出来。例如:截止清查基准日,某医院的药品、化学试剂已超过有效期,其实物形态仍然存在,但已无使用价值,清查时应作为报废处理。这里值得一提到是一些需保密或者危险化学品等税务资产数量的盘点如特殊配方或制造工艺的产品、辐射性化学品或气体。这些实物资产的盘点只能检查与这些有关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有效执行,以及抽查购货合同、发票、验收单、发货单、定期盘存记录等是否齐全。对于一些专业设备,清查人员难以判断是否应该属于淘汰、积压、是否具有使用价值,能否报废,一些盘盈的固定资产,清查人员也难以判断其新旧程度。因此,北清查单位需要聘请有关专业机构对其性能、质量、状态进行鉴定,并提供技术鉴定资料。这些技术资料应作为确定盘点结果的重要依据。

二、清查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实物资产的权属

行政事业单位财产清查不仅要核实实物资产的数量及其价值,还应确认实物资产所有权的归属。长期以来,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护士实物资产的产权登记工作,错误的认为行政实业单位所有资产的产权都属于国家所有,产权登记不登记、变更不变更,无关紧要。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实物资产大部分没有办理产权证明。如房屋未办理《房产证》,占用的土地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有的实物资产虽然办理李产权证明,但所有者与使用者不相符,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车辆挂企业的牌照,也有企业的车辆挂行政事业单位的牌照;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合建的办公楼或职工住宅,这些房屋的产权没有进行有效的分割;一些行政实业单位的房改房是以半产权出售给职工,另一半产权仍然属于单位,财务未反映其价值;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相互无偿划拨资产,产权没有办理变更手续。上述种种原因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实物资产产权不明晰,账实严重不相符。因此,清查人员盘点时必须认真审核实物资产的产权,对产权不清的实物资产,资产占有方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确定其归属,并补办相关的产权证明;若出现产权纠纷,应上报清查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并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规定界定其产权。清查人员盘点过程中还应关注代保管、代销、代购、租入或借入的不属于本单位的资产,这些情况容易造成实物资产的盘盈;委托别人保管、出租或出借的属于本单位的资产这些情况容易造成实物资产的盘亏,在分析实物资产盘盈、盘亏的原因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此外,清查人员若发现以实物资产或土地使用权抵押借款、对外提供担保,或涉及诉讼的资产,应在《清产核资报告》中如实地反映。

三、清查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帐外”资产

众说周知,行政事业单位执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企业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行政事业单位购置的实物资产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先在“成本、费用”或“专项支出”中列支,然后再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余额。但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将购置的固定资产在成本费用中列支后,没有相应地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余额;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取得是通过无偿划拨电的方式,划拨过程中没有履行必要的划拨手续,财务上也没有及时增加固定资产;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账”与“基建账”分别核算,但实物资产统一管理,“基建账”上的固定资产与“财务账”上的固定资产相互混淆,难以区分。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大量帐外资产的现象。因此,清查人员不能仅以“账”盘“物”,还应做到见“物”盘“物”,以“物”对“账”,只有这样,实物资产的清查才能做到“不重不漏”。

四、实物资产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的处理应取得合法有效的证据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指南》明确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在实物资产清查中发现代盘盈盘亏需要报废、毁损的实物资产应取得合法有效的证据。合法有效的证据包括:(1)具有法律效力的资产划拨文件、司法机关的裁决或裁定。这种外部证据的可靠性和证明力最强。(2)社会中介机构的鉴证证明。如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这主要用来确认“帐外”资产的价值。(3)特定经济行为的单位的内部证据。如实物资产盘点表、购置合同、协议、原始发票、付款凭证,以及单位内部对报废、毁损资产技术鉴证资料等。清查人员收集到上述证据后,单位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对这些证据的有效性和合法性逐一进行审查,必要时还应由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就该项证据单独出具鉴证报告,审查结果作为财产清查损益审批的重要依据;若涉及重大财产损益,其证据还应报上一级清查核资领导小组审批。

下载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思考(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思考(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包括一切用于行政、公益服务事业、福利设施和卫生保健设施等方面的国有资产,它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政府履行公共管理和公益......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

    江苏高级会计师考试培训: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敬请关注2013年高级会计师考试。 1.行政单位的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 主要掌握下列内容: (1)有价证券。行政单位的对外投资,是......

    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软件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文件 国管资〔2011〕280号 关于印发《中央行政事业单位 软件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为贯彻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

    资产管理论文-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摘要: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应坚持统一政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物尽其用的原则,并通过建立完善与财务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相连接的......

    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软件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精选)

    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软件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和加强软件资产管理工作要求,切实加强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软件资产管理......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摘 要】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物质保障,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固定资产的比重逐步提高,由于普遍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不重视,导致固......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分析报告大全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分析报告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自查报告(精选合集)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自查报告范文工作在不经意间已经告一段落了,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问题,非常值得总结,将成绩与不足汇集成一份自查报告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自查报告头疼,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