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
《旅游中的数学问题》活动方案设计
一、活动目的:
1.从旅游实践中提出并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2.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品质。3.培养学生的比较意识,合作意识,择优意识,实践意识,进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合理支配金钱、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
二、活动内容:
调查了解食品价格、租车价格,交流购物经验、购物方案,设计租车方案。
三、活动重点、难点:
讨论比较租车方案,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比较意识、择优意识和合作意识等。
二、活动设计: 实践活动一:
1.要去旅游,你们最先想到的的什么?同学们都事先到各个超市调查了自己所喜爱的一些食品的价格,并填写了购物卡
2.引导学生评价同学的购物方案。从中蕴含购物要求。(吃饱、搭配合理,比较经济)
3.创设活动情景,设计一个比较合理的购物方案。4. 学生根据要求设计购物方案。5.学生展示各自的购物方案。6.比较评价购物方案 实践活动二: 1.创设情境
2.学生分组活动,教师了解讨论情况,适当作指导。3.学生交流租车方案。
4.根据参加活动的总人数来确定租车的种类和辆数。5.以组为单位表决确定租车方案。
实践性作业,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水平,按照自己的思考设计方案,真正做到自主创新,实施素质教育。
总之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为了适应当前中学课程改革中产生的研究性课程教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因为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自己发现问题,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感悟,合作交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四年级备课组 2015.3.15
第二篇:数学研究性学习方案
数学研究性学习方案
目的和意义:
数学教育的核心是问题的解决。数学研究也需要自己的问题,正是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研究者锻炼其钢铁意志,发现新方法和新观点,达到更为广阔和自由的境界。”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正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他所未知的问题,通过数学手段来解决问题,且能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迁移到其它问题的解决上。小学数学习题的研究性学习,既要注意生活实际中显示的数学问题,更要注意一些有一定研究价值的体现数学方法的习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构建解决问题和认知策略,这就是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一)激发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接触了和了解自然与社会,对身边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积极观察和思考,并通过简单的操作实践,品尝自己动手动脑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愉悦,获得问题探究的初步经验,初步养成好观察、好质疑、好探究的心理倾向。
(二)初步学会观察与发现,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研究性学习,小学生应当初步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并发展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能力。包括:针对特定情境中的事物仔细观察并且提出问题;针对所探究问题,形成简单的探究思路,并以自己的方式实施探究;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设备,采集基本的信息、数据;运用信息和数据对问题作出简单但合理的解释
或回答;用明白的话语与同伴交流观察、思考、探究的过程与心得,展示成果。
(三)形成合作与分享的初步意识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乐于与伙伴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克服依赖心理,养成认真完成分工的自觉性;热爱集体,乐于与同伴交流和分享信息、创意及成果。
(四)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在研究性学习中,要初步养成凡事认真思考的习惯;既敢于大胆想象,又能够认真实践、尝试、探究;不怕困难与挫折,不轻易放弃探究;能进行初步的反思和自我评价;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等。
研究活动内容:
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涉及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十分广阔。与一般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更广泛、更灵活、更富有弹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源于学生的生活领域,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确定,也可以由教师提供选题建议;可以来源于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也可以产生家庭或社会生活实际;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应该具有值得学生展开探究活动的价值。对不同一个问题或主题,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范围。
研究性学习活动主题:
(1)开展对“数学课堂活动教学”的研究
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重要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小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活动方式可分为基本方式与综合方式。基本方式有自学、讨论、操作、实验、评价、实践等。综合方式一般由几个基本方式组合而成,反映学生活动的优化过程及其一般模式。常见的数学活动的综合方式有尝试活动、自主活动、探究活动、体验活动、交互活动和创新活动等。
(2)开展对“数学实践活动”的研究
我们围绕“开展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开展了“小鬼当家”、“家庭理财”、“银行利息知多少”、“租车”等数学实践活动。
(3)开展对“数学活动环境”的研究
数学活动环境,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有计划的开展各类数学活动,开展“学会购物”、“身边的数学” “红绿灯”“小学生数学报”设计活动;组织学生到淮塔,测算淮塔的高度组织学生广泛深入社会对交通、环保、饮食、人口普查等作出调查。
第三篇: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方案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方案
四年级数学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本节教材是新课程依据《标准》内容目标之一而特设的内容,与老教材相比在难度上有了延伸。这次课题案例研究我选用了这节课是因为我觉得它数学味浓、思考性强。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使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使其体会到在合作中从事科学研究的魅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课题介绍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带动本校的新课程改革,转变教师教育意识是本课题实施的前提,对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有进一步的认识,寻找学生生活中的数学,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有用的数学知识,以此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数学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也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数学。并通过参与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为他们今后能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操作学具模拟烙饼过程,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1、四年级学生对于最优方案这方面已有一些认知,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因此可以联系学生生活进行教学。
2、四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方法,对于解决日常问题的学习有较厚的兴趣,他们乐于动物,喜欢与同学合作交流,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不断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联系生活,让他们动手操作,合作找出方法。
3、学生之前对此没有进行过课题研究,不知道如何选题,没有写过研究报告。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本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下:
1、利用手中的学具,你也亲自来烙烙饼!烙一张饼怎么烙?需要几分钟?
2、烙2张饼有几种烙法?各需要几分钟呢?烙3张呢?
3、并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让学生预习,这样用很短的时间让学生探究烙一张、两张饼至少需要的时间,从而为探究三张饼的最佳烙法搭桥铺路。
4、从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中,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可通过以下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些目标:(一)教学目标
1、教师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烙饼的具体过程,学会怎样合理安排最省时间。
(2)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2、学生的学习目标:
研究烙饼的最佳方法。
(二)学习任务
任务一:烙一张饼、两张饼,可以怎么烙?
任务二:烙三张饼,可以怎么烙?哪种烙法更省时间?为什么?
任务三:烙4,5,6,7,„张饼,分别可以怎么烙?它们在烙法上有规律吗?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是:开题报告、演示文稿、研究报告、各种记录表格、反思报告等
六、资源准备
根据研究主题教师提供的资源:
1、教材、书籍报刊、数学学习网站、学校阅览室等出现日常生活中的范例。
2、准备“田忌赛马”的故事。
3、多媒体课件、电脑室、多媒体教室。
4、调查记录表、各种评价表、反馈表。
学生自行准备的资源:从生活学习中或从网上、各种书籍上搜集到有关合理安排时间的材料。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互相讨论问题,初步了研究性学习。
2、了解本次活动的学习目的。
3、学习了解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步骤、方法、要求。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1、选好课题后,让学生成立小组,选定组长,并进行小组分工。
2、各小组根据分工制定研究计划,分配研究时间,细分研究内容,各人的分工,制作调查表,需要准备那些资源都要列清楚等。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收集资料活动 :上网或上图书室查阅等。
2、整理资料活动 :各小组及时把资料集中起来,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分类处理,并做好记录工作。
3、各个小组根据自己上网、调查和查阅有关资料等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并把通过分析和计算得出的结论,以书面形式写下来。
第四阶段:评价
1、各小组分组汇报自己将近一个星期的研究成果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等。
2、各成员参照进行自我评价,由小组长收集,整理汇报。
3、小组参照汇报小组自评。
4、当所有组成果汇报完毕,各小组整理意见,对其他小组的活动成果展开评价。
5、各成员集成自评、组长评 和教师评价,填写完成。
八、总结与反思
“烙饼”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单张,双张饼的探究过程。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利用手中小圆片代替饼,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整节课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我渗透了以下理念: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操作实践。
第四篇:生物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
生物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方案
研究性学习在21世纪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师范教育更应注重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使师范生毕业后能更好地从事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生物学研究性学习,较多采用以小组合作为组织形式,以问题为中心的主题式内容进行。
问题中心进课堂,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在21世纪基础新课程体系中具有突出地位,将贯穿于整础教育阶段。为了适应今后在小学进行研学习的教学,师范教育生物学教学应注重研学习的设计与实施。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在课堂授课以外,引生结合典型个案分析研究,对教学中或教外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其本质规律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新能力为目的,要求给学生提供探究题和探究的手段,让学生自己探究知识的过程,并将在探索过程中获得的感性材料思维加工,使之转化为学习成果,因而具究性。这种学习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问题案设计、实施、结论的得出、研究成果的等原则上均由学生自身完成,因而具有自和创新性。研究性学习一般要通过调查研专题讨论、实验探索、文献查阅、社会实方式进行,因而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研学习作为在一定的教育目的指导下,通过织、有计划编制的教育内容对学生施加影响。
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
研究性学习强调师生在交互过程中共同建构课程内容,完成学习内容的选择、组织和编排;课程的主要目的不是将知识目标放在首位,而是比较强调素质目标。课程重点不是理解知识,是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强调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围绕某一主题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包括运用因特网等现代手段)主动探索、发现、获取信息,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简约、引申、转换和评价等加工策略,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研究性学习不再局限于现有教材和已有知识基础,它需要更为灵活、开放及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学习形式可以由个体转向班级集体学习或小组合作,组内成员分工协作,进行社会调查访谈,开展平等的讨论与交流,共同完成课题研究过程。通过合作手段,取得集体成果,各成员学习结果相互依存,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关注的不是研究成果、学术水平的高低而是学习内容的丰富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更重视应用,重视体验,重视全员参与等价值取向的选择。
二、研究性学习的师生角色
研究性学习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活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被灌输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认知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求学生要学会学习,善于设想,勤于思考,学会通过同伴之间的积极的相互影响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性;要具备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爱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品质。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师在设计和实施课题研究中对正确引导设题、提示研究方法、设计研究计划、实施研究课题、支持交流评判、引导归纳总结起到了积极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学法指导。
三、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的程序
在进行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的初期,较多采用的是在活动课程中进行的以小组合作为基本组织形式,以问题为中心的主题式研究性学习。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围绕某一需要探究解决的特定问题展开研究,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 而使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切实的落脚点。
四、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的类型按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和形式, 可以将研究性学习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收集整理类 对生物学的一般性问题, 通过对有关资料、知识的查阅, 并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归纳揭示其本质和一般规律, 从而得出相关结论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如收集并交流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资料、收集基因工程资料并畅谈基因工程前景、收集花卉变异现象等。起始阶段, 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 初步掌握其研究的方法和要领, 在此基础上, 可采用个体研究、小组研究和班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收集资料、整理归纳、概括总结、形成报告。
2.调查访问类 对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的某一生物学事实, 通过调查访问了解情况, 弄清事实, 再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和查阅资料, 分析原因, 从而揭示其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如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调查媒体对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统计社区肥胖的比率并说明对人体的危害等。在此活动中, 学生以小组或班集体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社会调查、访问记录、现场观察、实验操作、问题讨论等过程, 完成某一课题的研究。
3.实验研究类 把实验同研究结合起来, 通过实验来探索求结论。特别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提出一定的课题, 学生独立进行设计实验, 自己设计技术方案来进行验证。这样既可达到验证理论教学的目的, 又可以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如设计实验, 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观察被子植物的花粉管、设计实验了解外界因素的干扰与变异产生的关系等。
4.创造制作类 根据课题提出的要求,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创造性地设计制作生物的宏观标本(模型)、微观标本(模型), 或模拟实验。如制作小生态瓶、制作各种装片等。创造制作类要求用丰富的知识和充实的智慧、熟练的技巧去完全制作过程。做到动手动脑、手脑并用, 使研究者的能力得到提高。
生物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方案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开放的现实生活情景中,通过亲身体验进行的自觉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定和确定研究性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随着现代化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的发展,研究性学习成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造动机和实践能力的新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我们对如何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怎样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教学实践和专题研究。
1、生物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1.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学习活动是单向、被动的。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以问题为载体,创设研究情景和途径,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在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大胆假设,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思路,运用不同方法去解决同一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1、2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研究性学习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自身的探索活动和社会实践中获得知识,改变了以往学生通过大量的记忆和练习获得知识的被动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1、3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带有研究性,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亲身体验,不仅学到科学研究的方法,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对待研究的科学态度,最终使学生形成一种自主钻研、自主学习的科学素养。1、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体参与精神 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是一个课题组成员协作探索的活动,学生在共同进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和实验及交流信息的过程中,提高人际交流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2、生物学科中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2.1实验性和探究性 生物实验是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也是生物学发展的基础。通过实验,可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并且运用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独立进行实验操作以及独立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2.2广延性和生活性 生物科学与人类的生活、健康、环境和工农业生产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粮食、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生物学发展。中学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涉及上述各个方面,能够使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的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驱动学生产生探索自然的秘密、追求科学奥妙的兴趣。
2.3开放性和多元性 在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自然界、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问题都可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地点不再限于教室和实验室,可以进行野外考察,走访有关部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生物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虽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的弊端,如学校以升学为中心;学习课本又深又窄、缺乏实践性;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教育教学主体失落或错位;教育教学模式单
一、缺乏灵活性;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等。这样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式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很难培养出创新性的优秀人才。现代教育重视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建立一种主动探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我们结合海岛教学实际,在生物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这一课题的实践和探索,就是为适应当前教改和课改的需要提出来的,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必然。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1、课堂教学:
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体现现代教学思想,要以学生及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以科学家为榜样,用已知的知识去自主探究未知,最终获得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每节课堂教学都要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思想,充分挖掘教材中STS教育因素,适当增加有关生物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教学内容。如围绕“细胞分裂”教学,增加细胞分化和癌细胞内容的介绍;围绕“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教学,让学生讨论如何提高塑料大棚内蔬菜和水果的产量;围绕“无性生殖”教学,讲述克隆技术;围绕“基因突变”教学,补充转基因动物在医学上的应用及前景;围绕“环境保护”教学,介绍生态火柴、生态笔等绿色产品的开发利用等。同时随着课堂教改的深入和发展,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不断地进入课堂,为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这些现代教学手段,主动去查阅、播放、下载资料,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2、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深入实际调查或设计实验,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和调查方法,提高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初步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适用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家族遗传系谱等的调查,动物生活习性和行为的研究,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学习。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为:
(1)选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自主选题。老师指导学生选题时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现有条件,应尽量选择那些学生既感兴趣又不明所以,研究方法简便易行、周期短、可操作性强的课题。选题可以是全新的领域,如“用浓盐水或饱和盐水作为保存液的浸制标本制作”、“蟹的附肢可以再生”等;也可以是他人研究过的课题,如“洞头海滨潮间带生物种类调查”、“洞头海水网箱养鱼”、“藻类植物腊叶标本的简易制作”、“虾蟹人造琥珀标本的制作”、“浅谈赤潮和赤潮生物”等。小课题研究选择角度要注意新颖性,即使是他人已研究过的课题也要换取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或采取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提出新的观点。
(2)调查研究作可行性分析。学生在自主选择、自愿参与的原则下,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选定一个课题,并作可行性分析。然后制定研究计划,包括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假设性结论,查阅、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开展调查研究。在初选课题的基础上,进行班内讨论和交流,并根据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对研究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组织协调作用,对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选择适合的研究课题和方法。
(3)小课题研究实施,提出问题解决方案。每个课题小组根据调查研究获得的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具体实施。老师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提供咨询、监控及研究指导,并定期检查研究进展情况,及时解决研究过程中发生的偏差和问题。
(4)答辩评价、结题成文。各研究小组完成课题研究之后,要对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成文。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课题研究的修改和指导,并在班内组织答辩。生物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方案
一、课题背景:
走在马路上或学校的楼道里常常看到一色的路面上有一块块的黑斑,仔细一看是口香糖。青色的草地里一坨坨白色的东西,走进一看是口香糖。这件事说明两个问题:
一、人们的文明素质仍有待提高;
二、很多人吃口香糖。广告上说吃口香糖有易坚固牙齿,锻炼肌肉,口气清新,精神兴奋。告诉我们嚼口香糖有如此多的益处。
二、研究目的
目前,口香糖很受欢迎,尤其是青少年。但是当人们在享受口香糖甜带来得乐趣时,却忽略了其对人体健康带来得危害。下面我们将对口香糖进行一个研究调查,解决人们心中得疑惑。通过查询探究嚼口香糖存在的益处及可能的害处,设计相关的实验进行探究。通过研究性学习认识口香糖对人体的利弊。
三、活动方案
1、召集学生探讨活动内容(原则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2、对第一次活动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提出完整的方案
3、再次召集学生按照活动内容做好活动程序安排及成员分工
4、学生按照活动内容开展活动
5、对调查采访查询资料进行整理
6、完成探究实验①设计实验方案 ②准备实验材料③进行实验④做好观察记录⑤对相关结论进行分析研究
四、为研究口香糖的成分及其对人体的利弊,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与探究:
实验一:研究口香糖是否有助于巩固牙齿
实验组:将一口香糖贴在贝壳上,在温水中浸泡几分钟,然后取出放入盐酸中。对照组:将另一个贝壳放入盐酸中。现象:对照组的贝壳易碎。结论:口香糖有助于坚固牙齿。实验二:口香糖喂鱼会怎样? 实验组:给口香糖碎末不给面包屑 对照组:给面包屑不给口香糖碎末
实验现象:实验组鱼浮游在上方,对照组鱼沉于水底并进食,一段时间后对照组的水变得浑浊,而实验组较清澈。而后补充加入蝌蚪,发现实验组蝌蚪浮游在上方,对照组蝌蚪沉于水底并进食。11天后实验组全死了。不过没多久对照组也有死亡现象,可能因为其他的原因导致了死亡。
说明:此实验在做时不报什么大的期望,因为认为口香糖鱼肯定不会吃。很难有什么直接的现象,不过从水的浑浊程度可以说明是否进食及排便,现象证明鱼没有吃口香糖。
第五篇:研究性学习方案
“舌尖上的浪费现象”研究性学习设计
(建议:既要交流总结研究的内容,也要总结研究性学习的感受、困惑和收获;每个成员要积极发表对研究结果的认识,通过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课内时间:1课时
活动一:成果展示
1.各小组选派代表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
(建议:在展示研究成果时按照调查的浪费现象、浪费的危害、解决浪费现象的方法进行展示,并对展示内容进行阐释。)
2.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逐一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建议:小组讨论交流其他小组的的成果展示,并做出客观评价,评价时既要评价调查的内容,又要评价展示过程,并针对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其他小组完善研究成果。最后制作评价表格,做出等级评价。)
3.教师对各小组的展示进行评价。
活动二:合作探究
在成果展示、交流感悟的基础上,共同探究解决下列问题:
1.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有哪些舌尖上的浪费现象?
2.这些浪费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有何危害?
3.解决这些浪费现象的方法有哪些?
4.怎样让勤俭节约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活动三:交流感悟
1.畅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收获、感悟、困惑和反思。
(建议:谈论的话题可以自由选择,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谈论话题可以是:根据调查的结果,发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评价自己小组分工合作的情况,你认为自己在活动中参与的态度表现如何,有什么优点和不足的地方?这次活动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说一说你感受最深的事情,它对你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帮助?你们在调查采访中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在采访调查中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困难的等等。)
2.结合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每人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随笔,谈谈自己在参与本次活动中的感受。
活动四:总结提升
1.教师总结:古人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要从日常生活做起,从身边点滴做起,让勤俭成为一种习惯。如果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