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_生成性课堂_的教学案例及反思
“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案例及反思
连学吉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浙江 金华 321004)
摘要:。一些教师认为,“生成”不能“预设”,课堂应让“教”围着“学”转。“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案例表明:预设的课堂在动态生成中丰盈、在动态生成中升华,预设与生成必定在弹性设计中契合。
关键词:课堂;教案;预设性;生成性;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60(2006)02-00
1.生成性课堂的含义及可能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 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当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成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按照笔者的理解,这里所说的“预先设定”是指教师的教案,而“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成的体验”就是指要把传统的以教案为本位的课堂变成过程开放、动态生成的“生成性课堂”。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一般强调教师的任务是执行、展开预设的教案,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对预设标准答案的顺应和认同。特别是公开课,更加不敢越雷池半步,教师一旦碰到了生成性问题,不是置之不理就是轻描淡写地应付了事,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拉到自己预设的教学设计中来,这种做法表面上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实际上往往是错过了良好的教育契机。
从国家管理课程的态度变化来看,我们过去称之为“教学大纲”的东西。现在改为了课程标准”,这绝非仅仅是名称上的调整变化,而且是从“固化预设”向“弹性预设”的态度和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以改革的精神搞好教学,转变教学观点,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针对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教学研究[1]”。同时,绝大多数生成性问题是学生在当时环境下的兴趣所在,所以合理、科学的解决这些问题也是激励学生继续学习的要素之一。
生成性是相对于预设性而言的。相对于课堂教学之前的预设性(即平时的备课)来说,生成性显得更加陌生,也显得让教师更加迷惘。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在上课前专门准备那些“考试要求”的、“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是上课之前精心准备过的,这些内容不管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已经在教师的已有专业知识储备之中,无论在课堂上学生遇到或者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们都能得心应手地迎刃而解。而课堂中生成性的问题具有随机性、不可预测性,令教师们头疼的是它的出现不一定在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之中,所以往往因为生成性问题而出现了让教师出丑的现象。所以教师们特别怕课堂的生成性问题。新课程的课堂要求我们有“三口”,即接口、缺口和窗口。接口是立足于新旧知识的同化、顺应上的,而所谓的缺口与窗口,就是通过课堂上的探究过程中,创设了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有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与动力。2. 预设的课堂在动态生成中丰盈。
新课程下的课堂是开放的、鲜活的,是充满挑战性的,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 收稿日期:2005-12-30 作者简介:连学吉(1971-),男,浙江慈溪人,宁波市东方中学一级教师。生成新的问题。需要师生之间双方相互交流、沟通、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案例】
例如在教现行华师版《科学》教科书中的 “熔化和凝固”、“观察水的沸腾”两小节的教学时,其中有通过海波的熔化、水的沸腾两个实验数据(温度和吸热时间的关系)作图象,从而较直观地建立“熔点”和“沸腾”概念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当把实验做完后,在引导学生用实验数据作图象时,却遇到了麻烦.学生对图象知识一无所知,他们既不会根据实验数据作图象,也不会观察分析图象,更谈不上根据图象理解和判断物理过程或物理现象.笔者猛然醒悟,原来是学生还未学过九年级数学中的坐标系及图象知识。马上引用这样一段话:“‘图象’我们并不生疏.社会课本中常见的‘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图’就是图象.由于图象表示一个量(如温度)随另一个量(如时间)变化的情况,很直观、形象,所以各门科学都经常利用它.”。借助于此,迅速突破在教学中出现障碍。【反思】
由此可见,当教学中由于相关学科知识的超前,导致在教学中出现认知障碍是,还可以从另外一门学科中独辟蹊径,从预设教案到动态生成,可谓波澜起伏,学生在学习进程中,更能充分发挥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角度、多方面地探索新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发展,不失为动态生成的成功案例。新课程的实施策略,更显出课堂是瞬息万变的,教师只能从学生的现状做出多种的假设、拟定一个大致的框架、轮廓或者是学习的最佳路径,以供学生运用,并在运用中随时得到调整。3.预设的课堂在动态生成中升华
真实的教学情景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来,不是为了观赏。真实的课堂应该面对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真实的课堂不能无视学生的学习基础,不能让学生当作白纸和容器,随意刻画和灌输,真实的课堂不能死抱着教案,一问一答,牵着学生鼻子走。
所谓动态生成,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教学而获得成功。倘若教师没有作好准备就进行施教,可能是无的放矢,也无法上升到动态生成。可以这样说,单纯的动态生成的课还比较少,只有在实施预设教案的进程中,教师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因势利导改变原来的教学程序或内容,自然地变为动态生成,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动态生成中,教师还要高屋建瓴,甄别优劣,选择恰当的问题作动态生成的“课眼”,引导教学进程,让课堂教学在健康有效的轨道上发展。【案例】
记得有一次讲授初中科学课《电热器》。
《电热器》是在欧姆定律、电流的磁效应、串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及电功等基础知识学习后,电学知识的自然延伸和拓展,内容主要包括电流的热效应、电热器的工作原理、焦耳定律,其中焦耳定律是继欧姆定律后又一重要电学定律,它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和热能转换中的体现,是本章的重点,焦耳定律阐述了通电导体放出热量与相关因素的定量关系,教材是在定性实验的基础上直接引出焦耳定律,因此,做好影响通电导体放热因素的定性实验是理解焦耳定律的前提和关键.我在上课的过程中,我逐步说明与演示此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还没等我开始演示,在简单回顾了电流的磁效应及其应用,刚开始要讲电流的热效应及其应用
“常见的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电热设备,你认为有哪些? 有一个学生举手了:“老师,电热毯,电热棒,电炉,电烙铁,浴室里的浴霸„„”。这位学生的回答中前面几个都正确,对于浴室里的浴霸,大家颇有争议,这个实例也在我的预想之外。我先肯定了这个学生的正确之处,然后要求大家讨论“浴霸”是不是直接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着,最后各小组各抒己见,教学气氛空前的活跃...... 【反思】
一般地说,老师对一个学生回答的否定,有一定的“伤害”作用,并带来一系列的负效应,比如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等。而像我在上述案例中所做的一样,不仅仅可以机智地把一个课堂中很尴尬的问题化解了,最重要的是以学生的“真实经历”,去完成了一项讨论“浴室里的浴霸是否直接由电流的热效应工作”这个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是让教师直接讲授出来的,而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获得事实与依据、总结与交流,加强了科学思维过程的体验),这是比较严谨的探究过程,也是把原来可能造成课堂尴尬局面而扭转为有利的教育资源的过程。
这种扭转的关键首先是教师的思想意识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什么时候出现什么问题,任何人都无法把握,毕竟我们面对的是具有个性的、有自己思想的学生,他(她)们的言行都有可能是我们课堂准备内容之外的,而这些“意外”(生成性的问题)也可能是课堂教学宝贵的资源,我们不但不能逃避,而且要善于利用这些“意外”。
4.预设与生成必定在弹性设计中契合。
以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价值观指导下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要完成的最后一个综合,就是将每节课具体要教学的内容与教学过程的事先策划结合起来,构成“弹性化的教学方案”。新基础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就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根据科学教学的学科特点,完全可以向学生渗透与工业、农业、医学等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如在热学中向学生讲解低温的获得以及在医学中的应用;在电学中向学生讲解工厂供电设备情况,电磁场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日常家用电路的改进设计等。英国SATIS(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ocitey)教材中有关物理教学中STS渗透很有特色。他们在讲电的产生和输送时,主要介绍有关电力网的知识,如要得到电压稳定、价格低廉的电力供应,为什么要把许多电站联成电力网,以及核电站、火力电站及水电站的各自的特点,还具体给出了英国西北电网中各个电站的功率和每兆瓦小时的成本,以及冬季夏季各一天24小时预期的用电曲线,让学生设想自己是电力网的调度员,以5小时为一个时间段,根据各时间段预期的用电量,做出可以把哪些电站接入电网的计划。教材中的这类内容,并不在于给学生许多实际知识,而在于使学生形成“成本--效益”观念。鼓励学生参与重大社会问题的研究,如环境保护、能源危机、噪声污染、水土流失、就业和失业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尝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如学了“安全用电”知识后,要求学生调查家里和附近居民违反安全用电的事例以及造成的严重后果,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在学习了有关能量的问题后,和环境保护相联系,让学生到附近的工厂、农村调查环境污染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等。这样既使学生增长了科学知识与技能,同时又使学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在教学方案中,要设定教学目标,但目标不局限于认知,它还涉及到学生在这节课中可能达到的其他目标。目标的设定要建立在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状态分析、对可能的期望发展分析的基础上。目标有“弹性区间”,这既是为了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考虑到期望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可能出现的差异。教学过程的设计重在由何开始、如何推进、如何转折等的全程关联式策划。至于终点,何时嘎然而止,并不是绝对的,重要的是水到渠成,不是硬性规定步子大小与全班齐步行进。过程的设计也要有“弹性区间”,可以通过不同的作业、练习、活动来体现。过程设计还要策划教学行进中的教师活动,相应的学生活动,组织活动的形式与方法,活动效果的预测和期望效果的假设,师生间的互动方式等一系列方面,最后形成综合的、富有弹性的教学方案。
这一新的设计要求,较之设计出精细的提问,预定标准答案,写下教师上课要讲的每一句话,准确计算好一节课不同环节的时间分配等典型传统教学方案的风格来说,似乎线条要粗了很多,留下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可变换的弹性目标、空间和时间。然而正是这些不确定性和可变因素的引入,使课堂教学有可能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有可能让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有可能使师生积极互动,摩擦出创造的火花,涌现新的问题和答案。其次,面对生成性问题,也正是考验教师对课堂临时出现的问题的应变能力。一个教师的成熟是要经过无数次的这些“临时事件”的,而在每次面对这些临时事件时,沉着冷静地分析问题,并当机立断地处理好这些问题很重要,这种应变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结果。
最后是对生成性问题处理后的反思。对自己在临时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与手段进行深刻的反思、不断地加以总结是处理生成性问题的有效手段。
当然,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不仅仅局限于这些“意外事件”的发生,更多的是学生在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又不是课堂内容所能解决了,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保护好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热情与能力,把这种热情与能力培养成学生的一种思维品质,而且也要处理好正常的课堂教学与课外的探索活动的辩证关系。生成性课堂,促使教师知识和素质的提高和教学观念的更新,促使教师反思、研究和完善.生成着自我,发展着自我,实现着自我的可持续发展,促使着学生充分表达各自的见解,认真听取他人意见,打破自己的封闭状态,开阔视野,萌发创新意识。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Examples of “Productive Teaching” in Classroom and Its Reflection
LIAN Xue-ji(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China)
Abstract: Some teacher think that produ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can’t be preestablished and teaching should be based on learning.But the examples of “productive teaching” show that preestablished classroom process can be better and efficient in dynamic classroom activities.Key words: classroom;teaching plan;preestablishment;productive teaching;new curricula
第二篇:生成性教学反思
“生成性教学”的探索与反思
2012年3月6日有幸聆听了李晓慧老师的《小学数学生成性研究》研究性讲座,通过这次学习对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有了一个明确的指导。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对话与交流,因此生成性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
在生成性教学中,教学过程由师生及多种因素共同来把握和推进,过程远比预设和计划的生动、丰富,也必将会发生更多的意外情况和问题,教师的把握和调控成为教学成功的关键。
新课程强调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标志之一是:强化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感悟数学与生活、数学与人文精神、数学与文化的关系。学生在体验学习过程中,必然会有成功、失败;有突发奇想,甚至猜想;有赞同,也有反对,产生思维碰撞;有不同的心理感受等现象。即使对同一个简单问题也难使学生的认识、感受整齐划一。这种现象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生成的。我们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种种现象称为“生成性问题”。
既然“生成性问题”是学生体验学习的产物,那么,它必然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价值的资源。它的价值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来自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反映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的感受;另一方面,它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鲜活的教学素材,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我们关注“生成”并非摈弃“预设”。兵法中有“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学同样如此。从生成与建构的实际需要出发,对课堂教学进行预设时,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设计弹性方案,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和自主建构的空间。甚至可以设计几个不同的板块,这几个活动的板块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开发各种教材以外的文本性资源、非文本性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的平台,同时也为生成性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正是教师在预设过程中尽可能的进行多种考虑,主观上努力穷尽各种可能,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敏锐地捕捉到这生成的契机,冷静地分析其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弹性控制教学环节,重组教学内容。
第三篇:实践“生成性课堂”
实践“生成性课堂”
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它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材,照亮了课堂,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活力。
以前,我上课都习惯采用牵牛式教学,学生上课纪律良好,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按照我的计划进行。但是,当我问一些拓展问题是,班上几乎没人回答得出,学生们的成绩也没有很大的突破,为此,我很是苦恼。
通过网络学习,当我学到《课堂教学》时,我仿佛找到了答案,于是我决定一试。在课堂上我创设很多情境、提出很多引导式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课堂虽有点“乱”,但学生们的讨论都是围绕课堂重难点内容。上课时,学生们的眼睛一改往常的麻木,变得闪亮闪亮的,那是对新知识渴望的眼光!试用一个多月,同学们的月考成绩明显有进步。
生成性教学,整节课,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在旁引导,看似乎是教师的负担减轻了,其实不然,反而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以后的教学日子,要不断改进,争取更高水平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
第四篇:生成性课堂学习心得
历史课堂生成性教学观摩培训学习心得
杨文霞
此次出差北海,有幸观摩了几节区内外同行的现场课,聆听了来自华南师大历史系的黄牧航教授的报告,收获很大,感想很多,选取几点记录如下。
此次学习观摩的关键词是“课堂生成性教学”,何谓生成,生成性学习的最初提出者是维特罗克(Wittrock,1986),它属于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方法。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这样的课堂要求教师对课堂要有预设,但又要求教师的预设是弹性的,开放的,在实施过程中是允许甚至必须有学生参与的空间的。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应该是积极创设知识学习的情景,尽量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有真实情景的辅助和催发;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持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是学习的伙伴,是一个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的结果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经历了学习的过程之后,原来预定的教学内容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完善,学生的学习融入了自己的经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实现教学相长。
此次观摩的几节现场课都体现了这一点,用课改的词汇来形容就是,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上时间还给学生„„两节初中现场课,一节《戊戌变法》、一节《新文化运动》,教师处理得相当大胆,学生在课堂上唱起主角,他们先是分组合作,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体现了教师对课堂的预设),然后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让他组同学帮助解决。这些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就是在课堂上生成的了,是非预设的。从两位教师的设计来看,非常好的诠释了“课堂生成性教学”一词,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课堂成为了学生的舞台,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相当有深度,抓住了这节课的中心,如果再能由学生来回答解决,那这样的一节课真可谓“圆满”了-----课改理念尽体现,学生不但得到了思维表达等诸多方面的锻炼,还实实在在得到了知识。在课后的点评中,学者专家的发言也明确表示了对这几节课的褒奖------生成的,学生为主体的,体现了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关注的课堂啊等等。但同时,我也注意到,生成性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那是相当相当的高,因为课堂是开放的,你给了学生课堂上的主动权,你不知道他们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会有什么样的回答,你就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有足够的课堂机智才能应付得了学生的问题才能掌控得了课堂。还有更要命的一点是,你必须注意,你有的只是40分钟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你是有教学任务的,你是要完成教学内容的。如果没有完成教学内容,这样的课,还算不算是有效的?如果一位教师几乎每节课或者大多数课都无法完成教学内容,那他的教学能不能算成功-----即使他很好的体现了课改的理念?在这两节初中现场课上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课堂上出现了生成性的东西,学生提出了很有深度的问题,直指这节课重难点,教师让学生思考来回答(因为不这样,就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了)。如,在《戊戌变法》一课中,教师让学生化身不同阶层人物模拟思考“你会不会支持变法,为什么”;在《新文化运动》一课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回答“为什么要发起新文化运动”。这两个问题就是专家,都可以讨论上一两天,写上几万字的,而学生就凭着一本课本,课本上短少的几十个字,加上自己的想象!想象!做出了回答。可以想见这种“自行解决问题”的质量是怎么样的!在我看来,学生根本没有吃透弄清这些问题的本质,其回答是肤浅甚至偏颇,逻辑不通的。这样的课堂能向学生传递什么样的知识?或者说课改轻知识重方法已到了这个地步?而且,两节课由于生成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也由于学生无法或者说很好解决这些问题,都毫无意外的拖堂了,教师赶集一样把一些教学重点匆匆点到,来表示自己完成了教学内容。在课后的点评中,专家对此还是给予了正面评价,理由是“怎么样的学习就有怎么样的人生”,这样的课堂起码教会了学生自主思考、敢于表达、有自己思想等等。专家之言也有道理,但回到我的问题,一节课没有完成教学内容,但教了学生一种方法,可以算成功,那如果每节课都如此,也算吗?我们对学生的理解是,学生有了方法,就能自学,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但从我一个一线教师的实践来说,学生有了方法,真的就会去学习吗?理想主义会害死人的。
听了两天课,到底有没有收获?有,但也带来了更多的疑惑。生成性的课堂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学生喜欢的,对学生成长有利的,肯定是今后的大方向,但它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第五篇:初中语文生成性教学案例一(范文)
初中语文生成性教学案例一——“下”字何解
一、背景
新课改提出,教学不只是单向、封闭、静态的知识接受过程,而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这一理念,如何准确理解预设与生成之间辨证而统一的关系,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科学地把握、艺术地处理这种关系进行有效的生成性教学,是我近年来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之一。
我任教九年级(1)班时,这是年级中的一个多媒体班,38名学生基础扎实、勤奋好学,可他们的学习风格大多属于“视听型”——乐于接受、不愿表现、不敢质疑。一年多来,我努力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相互理解宽容,相互赏识促进,学生想说了,敢说了。平等对话创造了“动态生成”的基础,更让我们在思维与智慧的碰撞中,在知识与情感的共享中,共创共享学习的幸福,也增长了我教学的智慧,提升了我教育的艺术。
二、问题的提出
那天我上完了课,与学生闲聊了几句,正想走出教室,一位学生递给我一张纸条:“老师,你觉得最近两周的语文课如何?老实告诉你,沉闷!我总想睡觉。你滔滔不绝的讲述着《绿》的主题、语言和艺术特色,我们听得云里雾里;你逐字逐句的分析着《出师表》的字词的含义和用法。我们总觉得枯燥乏味。课堂上没有争议,没有笑声!”“唉,学生要求还真高!”我如是感叹。是埋怨更是思考。
三、问题的原因
“沉闷!没有争议,没有笑声!”静下心来反思一下最近的课堂教学:为了赶进度(想提早结束新课教学,为中考总复习多预留些时间),备课时容量多了;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上课时把“学生”扔了。以教学任务为中心的一步接一步的精心设计,以“我”为本位的一环扣一环的过度预设,扔了“学生”,扔了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扔了绚丽多彩的课堂景观。
四、问题的解决
我不想扔,也不能扔。于生而言,我不能成为扼杀有活力的生命个体的帮凶;于己而言,我不愿在个人专业成长发展的轨迹上停滞不前。如何回归?如何深入?我该怎么办?针对原因,经过学习、思考和探索,我认为教师正确的角色定位、弹性的教学设计以及创造性的教学智慧是关键。课堂教学《曹刿论战》就是这种思考的一个例证。
《曹刿论战》是一篇论述长勺之战的经典文言文,语言精练,古今异义字较多,但页下注释较详尽。第五次教这篇文章会有突破和新的收获吗?基于以学生为主体的考虑,在第一课时设计时,我安排了朗读感知和疏通文意这两个大环节,第二个环节疏通文意分三步:①结合注释自己口译课文。(要求逐字逐句,在疑难处做好符号)②小组讨论,置疑解疑。③全班研讨,共同解疑;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
十分钟朗读后,学生进入口译课文环节。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看着一个个或自言自语或圈点勾画或蹙眉深思的学生,我不仅赞叹:毕竟是好学生,自觉主动。
十五分钟过后,进入小组交流环节。大家围在一起探讨着,争议着,我巡视期间。走到张梦小组旁时,张梦急切的问:“老师,‘下视其辄’的‘下’该如何解释?”“你说呢?”我微笑着说。“是‘往下’吗?”她没有把握地说。“我不知道,你去落实落实。”我一边笑着回答一边走开了。„„到了刘兴小组旁,刘兴也问出了同样的问题,“你们去探讨。”我搪塞着,心中却窃喜:下面可能有精彩出现。小组讨论将近尾声时,刘兴告诉我,她们小组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向下”;一种是“下车”。她认为是“下车”,因为书中插图中曹刿站在地上。我点了点头问:“还有其它的途径吗?比如从语境分析。”她思考了片刻,不语。我便头头是道地给她们小组分析起来。
全班研讨的时间到了,同学们接二连三的提出他们的疑问:“曹刿请见”的“见”解释为接见好,还是拜见好?“必以情”该如何翻译?“公将鼓之”的“之”和“公将弛之”的“之”的用法是不是相同?在同学们的探讨交流下这些问题一一明确了。“还有疑难吗?”我问道。
张梦:(站出来)“下视其辄”的“下”该如何解释?是解释“下车”吗?(看来她还没有搞明白,我心里想着)
黄飞:(坚决地)“下”不应该翻译成“下车”,而应该是“向下”,《小石潭记》中“下见小潭”就翻译成“向下”。(不错,这家伙还引经据典,摆出了示例。可这种理解不正确)我说:(边点头边评价)对,“下见小潭”中的“下”动词作状语,解释为“向下”,“下视其辄”与“下见小潭”句子结构类似,所以“下”翻译成“向下”。有不同的意见吗?(故意挑逗性的问,期待着有争论产生)
(生随我愿,不一会儿,有几个人举手了,其中有马丽娜、朱琳、朱丽。孔丽娜平时很少举手)
我: 我们先把机会给不太举手的孔丽娜。
马丽娜:“视”是仔细地看,要看仔细,下车更好,所以我认为应该解释为“下车”。
我: “对!”(继而又叫朱琳)
朱琳:我也认为应该是“下车”,因为后面说“登轼而望之”,“登”说明他下车了。
朱莉:(站起来反驳)我不同意朱琳的看法,“登”的对象是“轼”,“轼”是古代车子前边供乘车人扶手用的横木,从这看不一定下车。
张琪琪:(一向腼腆的她也站了起来)我认为应该是“向下”,因为当时在打仗,战势紧急,如果下车就费时,延误战机。
我:(称赞)黄瑞鹤的同桌说得有道理!(此时此刻,我不禁钦佩起学生来,同时又后悔起来:如果在刚才的小组讨论时我不向刘涟小组分析该多好啊)
张梦:(又站出来)我认为应该是“下车”,从后面的插图可以看出,(大家纷纷看书中插图,有人低声的说:“是啊,我怎么没注意到?”)可在刚才我们小组讨论时,陈文娟提出质疑,说可能插图作者理解错了呢,(“对啊!”有人附和说。)还说站在地上的一定是曹刿吗。(同学们笑了起来)我认为站在地上的一定是曹刿,因为曹刿是中心人物,所以插图作者让他向我们正面展示,而次要人物则背对着我们;再看那个人手指着前方,似乎在说可以驰之,他不是曹刿,谁是曹刿?(转过身自信地)
我: 郭钰很细心,观察仔细,有理有据。(下课铃响起)“下”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呢?请课后探究,说出你的判断和依据。下课。
看着一张张开心的笑脸,在同学们愉悦的争论中,我怀着兴奋走出了教室,到办公室快速记录下刚才精彩的课堂情景,久久不能平静„„
五、教学反思:
如何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让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教师正确的角色定位很重要。本课时的成功主要得益于这一点。我以学生学习的平等的对话者形象出现,把学习权利归还给学生,落实了学生的主体性;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粗线条的板块设计和实施,为学生的自主行动提供必要的时间,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个性差异的空间;作为课堂生成的引导者和创造者,深入学生,及时捕捉学生的信息,灵活地运用教学策略,把即时生成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列为学习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同时,这堂课也给我如下的思考:
1、生成性教学不是一日之功,教师要有准备。要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教案。这篇课文,我已教了四次,四次知识和能力的积淀才使我在上课时游刃有余。如果是一篇新课文呢?恐怕会因准备不足而乱了方寸。生成性教学更需要教师具有教学机智,而教学机智以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为基础,在不断地实践和反思中形成,与我而言,这些都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地准备。
2、生成性教学不是一日之事,教师应持之以恒。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就生成性教学而言,尽管有诸多的不可控制因素,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并不等于不可预约,而预约需要不懈地守望。与我而言,更需要这种精神。
3、生成性教学不是一枝独秀,教师应百花齐放。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不能局限和满足“树木”,而应着眼并努力构建“森林”。本课中,大部分学生动起来了,还有个别学生参与积极性不够,如何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等还有待完善;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的有效性还有待探索;教师如何为学生提供适当、适宜的帮助,教师评价如何到位等还有待磨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