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六级作文复习策略
四.六级作文复习提纲与策略
2004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基础阶段四级水平的写作能力做出如下要求:“能在阅读难度与课文相仿的书面材料时做笔记、回答问题和写提纲,能就一定的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120.150词的短文,能写短信或便条,表达意思清楚,无重大语言错误。”英语写作不仅是人们用英语表达思想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且是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英语写作不仅能考查考生的英语基本功、对词汇的掌握、对语法的应用,重要的是能感知考生思想的深厚或浅薄、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的强弱、知识的广博或狭窄、个性的内敛与张扬。作文考试在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中的第一部分出现,就充分体现出作文的重要性。
一、提纲式作文的出题形式
四级考试中,试卷上可能给出题目,或给出提纲,或规定情景,要求考生能够正确表达思想、意义连贯、无重大语法错误。写作的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和一般常识。近几年来,四级作文一般都是给出作文题目和汉语或英语提纲,要求考生根据提纲写出作文。提纲式作文一般分两种:
(1)就一种事物或现象中存在的顺向性发展规律进行分析论证。这种考题一般在第一段的提纲中提出一种事物或现象的出现或产生了的事实;在第二段的提纲中按照思维的顺向发展规律会分析这种事物或现象,可能是就存在或出现的原因分析,又或者是对这种事物或现象的一些具体表现进行分析论证,或是这种事物或现象存在或产生有什么影响;在第三段的提纲中经常会问及你对这种事物或现象的存在或出现有什么打算,或者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等等。这种题型符合中文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论证顺序。例如:2006年6月24新英语四级作文提纲:
①有些大学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某些课程的任课老师;
②学生选择老师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③学生自选任课老师的益处及可能产生的问题。
本次作文的提纲包含了现象描述、原因分析和利
弊阐释这样的顺向性事物发展规律特征。
(2)就一种事物或现象中存在的逆向性发展规律进行分析论证。这种考题一般在第一段的提纲中提出一种事物或现象的某一个方面;在第二段的提示中按照思维的逆向性发展规律会提出反方向的另一个方面;第三段的提纲中往往也会问到考生的看法。例如2006年12月英语四级作文提纲:
①许多人喜欢在除夕观看春节晚会;
②但有些人提出取消春节晚会;
③我的看法。
本次作文的提纲就充分地体现对逆向性发展规律进行分析论证的特征。
二、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法
在写四级提纲式作文时,考生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常见错误。
(一)书面字迹潦草,整体效果凌乱有的考生的英文书写太花哨,任自己的方式书写,像明星签字一样,给阅卷老师的评分带来困难;还有的考生的卷面不够干净整洁,任意乱勾、涂抹,段落里都是小叉、大叉。这些问题都会拉整体印象分的后腿。这部分括起来,在这部分的最前面明确标明去掉的字卷教师的时间,而且会造成整体分数下滑的问题。
(二)题目和标点符号错误一般情况下题目都完整无误地印在答题纸上了。但是有时也没有这样。如果考题有题目但没有在答题纸上体现出来,考生这时要特别注意把题目完整无误正成为旅游新热点的抄在答题纸上,并且要特别注意标点符号。题目有否应对游客开放持不同的观点。在题目后面点点。许多同学写汉语时习惯了,总是在写完一句之后点一个实心点。可在英语中实心点是句号。一句完整的句子后可以加实心点,表示一句话结束。可短语、从句,甚至单词后出现实心点时,是英语语法错误。同样,在行文过程中也不能随意点点。整篇文章逗号(,)句号(。)及其他的所需标点符号都要清晰明了。
(三)文章结构和字数错误
有许多同学在写作时不分段,或者任意分段。一篇短文有的同学竟分七段之多。首先,不分段是不可以的。在批阅四级作文时,不分段的作文最多得4—5分,只写一段者O~4分,只写两段者0~9分。在写四级作文时最好分三段,也就是三段论。因为在人的思维印象中,“三”表示思维严谨逻辑紧凑。同时段落与段落的字数应该差不多。一篇150个字的文章,如果写成三段,每段平均的字数大致在50~60之间。不能第一段的字数很多,其他段落的字数和第一段比较起来相差太多,出现“大脑袋小细脖”的结构;或者第一段的字数很少,而其他段落的字数很多,形成“啤酒肚”的结构。而且在四级考试中尽量避免一句话成为一个自然段。这几种文章结构也都会拉整体印象分的后腿。另外,文章的字数一定要满足考试的要求。因为在评分时字数不足者酌情扣分。考生在估计字数多少的时候,不要把卷面上已给的主题句包括在内。
(四)无导航词问题
由于考生在英语和汉语交互使用的同时,又是现场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两种语言的迁移与交互使用,再加上考生个性的不同。有许多考生的作文出现没有导航词,即过渡词、过渡词组、过渡句的问题。整篇文章缺少自然的峰回路转的写作技巧。由于阅卷时间极其有限,要保证文章的层次感能在第一时间内到达老师的眼中,让阅卷教师不要有拐过一个弯后突然见冰山的感觉,导航词,也就是层次过渡语决不可少。这种词汇就是老师的航标灯,在最短时问里可以给老师一个清楚的层次感。
(五)时态和语法问题
(1)时态问题。考生不知道文章应该用什么时态,所以会出现整篇文章时态混乱,既有一般现在时,又有一般过去时,还有过去完成时,等等。一般情况下,四级作文都用一般现在时来论述。除非像2003年六月四级考题,它把时问就规定在过去,所以只能用相应的过去时态而不能用现在时来叙述过去发生的事情,但同时又得用现在时分析原因。考题如下:假设你在某日某时某地目击一起车祸,就此写一份见证书。见证书须包括以下几点:
①车祸发生的时间及地点;
②你所见到的车祸情况;
③你对车祸原因的分析。
(2)语法问题。在四级作文中经常用到的一般现在时所涉及到的语法首先是主谓一致,即主语和谓语单复数一致。特别是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谓语一定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虽然考生在高中时就学过这一语法,可在考试中还会经常出现这样的错误。例如:everyone,everyl∞。dy,假如考生在做语法专向练习时。很容易答对。可在写作文时注意力总是放在思想的表达,例子的先后顺序等问题上,虽然阅卷教师不是以文章的语法点给分,但过多的语法错误不会得高分。另一个经常出现的语法错误是because从句。英语和汉语在因果关系主从句上的不同导致考生应用bec8use从句错误。考生往往把because从句作为一个单独成立的句子写在文章中。考生可能没有意识到,在强调原因的同时,一定要写明什么事情的原因。在英语语法中规定,作为从句,不能单独存在,必须有主句引导。如果出现BEcAusE从句错误,会影响到分数档次的降低。这就不是1分之间的差距,而是2~3分的差别。
(六)重复问题
有的考生在写作文时反复使用同一词组甚至是同一句子,这会给阅卷老师很差的总体印象。在四级作文中要写出非常高深的词汇是不现实的,而且也不提倡。文章得高分的亮点,其实在最基础的3000个词汇里就可以实现。我们可以用同义词或同义词组来替换。在行文选词时要注意两个原则:其一,词汇不重复;其二,短语优先。总之,让老师看到你的文章不会出现罗嗦重复的现象。这个亮点的制造很容易,效果也显著。在平时练习四级作文时就应该多注意背一些同义词和同义词组。
(七)画蛇添足问题
有的考生在文章的结尾好用一句话来发出号召,比如“让我们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吧!”“让我们作个诚实的人吧!”这完全没有必要,而且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作文本身的完成已经达到了让人们保护环境的目的,或者让人们意识到诚实的重要性。文章本身已经达到了一个号召的作用。考生再在文章的结尾发出号召,就显得多余了。
总之,写作是一项综合性技能,与阅读的关系尤为密切。因此,应多渎英语文章,读好文章,背诵美文。博采众长是提高写作的一个有效途径。在读书时。不仅要摄取信息,扩大词汇量,还要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以便学习作者的写作思路。学习精读文章的写作特点及写作技巧都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可从主题的确定、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表达的方式和语言的运用等方面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技能。另外,还要多写多练,多分析范文,在行文时注意避免经常出现的错误,只要持之以恒,有信心,就一定能写出一篇好的四级作文。
第二篇:六年级作文复习策略
对于高年级段的作文教学的复习,关于考试作文的方法必须要年年讲,期期讲。考场作文与平时作文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考场作文是在气氛紧张、情绪紧张、心情紧张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考试作文的阅卷老师也是极为紧张的(时间紧张)。因此在复习时,教师指导学生在作文内容和形式上掌握一些技巧,会事半功倍,从而占据一定的得分优势。
关于考试作文的写法,我们在复习时应该指导学生过好四个关:
1.指导学生过好审题关
审题正确与否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如果把作文写得文不对题,作文就会“一败涂地”,因此,过好审题关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条件。
随着近年作文的开放度和自由度越来越大,作文跑题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这也成为我班学生作文中常见的毛病之
一、作文课或者考场上,有的同学一见作文题便匆匆忙忙拿起笔就写。由于事先没有经过仔细审题,有时写了很长一篇,才发现写跑了题,于是不得不从头写起,或者根本就无法弥补了,结果事倍功半,欲速不达,这样就严重地影响了考试成绩。所以,不管写那种题材的作文,我都特别强调学生认真审题,审题的目的是为了不偏题,不离题,让写出来的习作符合试卷题目的要求。
怎样指导学生正确审题呢?
(1)指导学会分析,从题目的总体认知上审题。
所谓分析,就是把构成题目的每一个词拆开,逐一推敲,分析每个词语的意义和各词语之间的关系,以区分题眼、中心词和修饰词语等,弄清题目规定的范围和重点。如我的第一位老师是篇命题作文,中心词是“老师”,属于写人记叙文;“我的”“第一位”则是关键词语,是用来修饰和限制“老师”的,这篇作文应当写“我”有生以来的“第一位”老师。至于中心思想,题目没有明确限制,就有待学生根据材料自己确定了。
分析法是审题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技法,这种方法要求对题目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都要认真地推敲、揣摩、辨析、然后综合起来,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题目。如“我班最近发生的一件新鲜事”这个句子告诉我们作文要写的是一件“事”,是什么样的事呢?不是平常的小事,也不是一般的好事,而是“新鲜”事。这种新鲜事不是许多件,是“一件”事,而且不是过去发生的,是“最近”发生的。同时,“我班”又对事情发生的空间进行了限制,在作这个题目时忽略了哪一个词都容易造成偏题,所以让学生正确理解题目中的每一个词、一个字的含义,这样题目才能审清楚。也就是说审题要审清题意,就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对象(是写人,还是记事;是写景,还是状物;是日记,还是书信;是记叙文,还是想象作文……)弄清题目要写的范围(明确题目对作者所选材料在时间、空间、数量、对象及内容上有哪些限制)。
(2)指导学会比较,抓住不同题目的“题眼”审题。
所谓比较,就是把类似的两个或三个以上的题目并列在一起,通过比较分析来弄清它们之间取材范围的细微差异,以完成审题过程。如通过对比《我的老师》、《我爱老师》、《我和老师》这组题目,使学生明白:这三道作文题目都是写人的,但各有侧重。《我的老师》以写人为主,重点在于写老师,要具体地写出这位老师是个怎样的人;《我爱老师》以抒情为主,重点在于写“我”,要写出“我”爱老师的原因和具体事例;《我和老师》两者并重,要写的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事。通过比较,学生就能加深对题目的理解,更好地把握每个题目的范围和重点,写出切合题意的文章来。
我针对学生审题马虎、不仔细和粗心大意的毛病。把一些相关的、意思相近的题目组合在一起进行审题练习,尽量找出这些题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我这个小孩》和《邻居家的小孩》,虽然都是写小孩,但前者是写自己,后者却是写别人。又如《我钦佩的一个人》与《我喜欢的一个人》,二者的内容虽都侧重于写人,但“题眼”不同,就决定了选材重点不同。前者的“题眼”是“钦佩”,后者的“题眼”是“喜欢”,两篇文章的重点分别为“钦佩”、“喜欢”,两篇文章的选材也要从“钦佩”和“喜欢”入手。用这样的方法来复习审题,可以把相似题目的微小差别区分开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当然作文复习时要根据不同体裁突出重点训练。如命题作文重点进行“审题、选材、构思”训练;材料作文中重点进行“围绕中心,思维发散”训练;看图作文重点进行“观察”训练;应用文则重点进行“格式”训练等,抓住这些重点进行复习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写出的作文一般能做到不偏不离。
(3)从反面提醒学生,明确题目的限制。
就是对作文题目提出“不应该那样写”,从反面加以限制。以《校园新鲜事》为例,如果从反面加以限制,可以提出三个问题:(1)不是写家庭里、社会上发生的事;(2)不是写老一套的;(3)不是写一两件事。这样从反面一限制,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就深刻多了。
(4)指导学生审题的基本要求。
①审清作文的类型。小学生的的作文要求是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比较具体,语句比较通顺,感情真实健康。简单的记叙文包括这样一些类型:叙事,记人,状物,写景。审题时首先要审清题目是属于哪一类作文的。如果审错了题目的类型,作文时就会离开作文的要求。怎样识别作文题目对作文类型的要求呢?
叙事的作文。有的作文题目直接点明是叙事作文。如《一件小事》,《一件难忘的事》,《童年趣事》,《家乡新事多》等。这些题目中决定作文类型的词是“事”。
有的作文题目虽然没有一个“事”字,但暗含着所叙的是事情。如:《我有一个秘密》,“一个秘密”可以指自己所做的一件不让人知道的事情。《假如我是》。这个题目含着的意思是假定“我”当了什么,我会怎么做。“怎么做”包含着做什么,怎样做,记的是事情。《难忘的第一次》,题目中要填写的是一件事,如洗衣服,做饭,旅行等。《快乐的夏令营》,题目要求叙的是愉快的夏令营生活。《参观》,题目要求写参观一个地方的过程和感受,是叙述一件事情。
记人的作文。一般来说,记人的作文大多在题目中直接点明。如《我的同桌》,《我尊敬的人》,《新来的老师》,《珍惜时间的人》等,这类作文题很容易识别。但有的作文题不直接点明是记人的,要通过仔细审题才能领会题目的意思。如:《温暖》,不是写气候的暖和使人感到温暖,而是某人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给予真诚有帮助和鼓励,使别人在心里感到“温暖”。还比如《胜似亲人》,《老师的微笑》等。
值得注意的是,写人和叙事这两类作文有时较难区别。因为写人必须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叙事又离不开写人的活动,因为事情是人做的。但这两类作文还是有区别的,它们的对象和目的是不同的。如《爸爸的胡子》,这样的题目所涉及的事情与表现人物品质密切相关,所以是写人的题目。又如《放学以后》,虽然要写“谁”,但重点是写“谁”所做的事情。
状物的作文。状物的作文一般都能从题目中看出来。物体有静物和动物之分。所以,描写静物,动物够的形态,颜色,结构,动作的作文都是状物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题目中有要求描写季节,时间或游览,见闻意思的,一般是写景作文。如《春》,《的早晨》,《春游》,《秋色》等。写景的题目有时与状物的题目难以识别。一般来说,重点写景物中某一物体,那就是状物作文了。如《街头小书亭》,要写小书亭的位置,周围的环境,书亭的陈设等。
②看清题外的要求。有些作文题下面还有一些文字说明。这些大都是附加的要求,如“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展开合理的想象”,“字数在400字左右”,“字迹端正,格式正确”等。这类题外要求可以概括成两个方面,一是对作者选材,写作思路作出提示;二是对作文的篇幅,行款格式,字迹等作一些具体规定,作者作文时必须遵守。所以作文前要看清题外的要求,这是审题的一个组成部分。
2.指导学生过好选材关
人们常说,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在作文教学中,审题并确定中心之后,能否过好选材关,就成为作文成败的关键。指导学生选材时要让学生学会五看、两做到。五看:一看题目的要求;二看中心的需要;三看材料是否真实;四看材料是否熟;五看材料是否新。两做到:(1)宽打算。要训练学生按题目要求打开思路,从各种角度想一想,尽量多找一些材料,以从中择优而
用。比如《发生在我们班里的一件事》,就可引导学生先理解“班里”这个词所指的范围,然后再让学生想想:除去课上、课下的事,校外的事算不算班里的事?这样一摆思路就宽了,可供选择的材料就多了。(2)细挑选。思路打开了,摆出的材料多了,就有挑选的余地了。怎样挑?一要细比较;二要严格选。细比较就是要求学生将想到的材料按题目的要求加以鉴别比较。严格选就是让学生在比较中严格地选出最典型、最熟悉、最新颖的材料来。在选好材料的基础上,还有个组织材料的问题。训练学生组织材料,要从四个方面做:一是让学生利用小标题将材料分类,把相同的材料归在一类中;二是让学生考虑一下开头写什么,中间写什么,最后又写什么,安排一个次序;三是寻找文章段落之间的联系手段,想一想怎样衔接好;四是考虑哪些材料详写,哪些材料略写。
我认为:训练组织材料的最好办法是让学生养成列提纲的习惯,因为提纲可把上面的四项要求用简明的语言明晰化。
3.指导学生过好提纲关
考场作文,一般来说时间很紧张,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打草稿,因此,我班大部分学生写作文,往往对想写的材料不做全面安排,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他们这种随想随写,随写随想的情况,就很容易造成条理不清,层次混乱,详略不当……要想让学生在作文时节约时间,少走弯路,避免或减少刚才所说的种种毛病,我在作文复习时,就指导学生编写作文提纲。他们可以事先大略考虑一下:选取什么材料,哪些材料先写,哪些材料后写,哪些材料要写得详细,哪些材料可以简略,文章分几层意思来说,前前后后怎样把材料连贯起来,然后列个提纲,那样写起来就比较顺利,往往可以做到一气呵成,顺理成章。而且,有助于理清思路,巩固记忆,使学生不至于把原来准备写的某些内容忘掉,避免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又可以把作文写得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到了高年级,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列写作提纲的方法,以训练学生选材、组织材料和布局谋篇。
怎样指导学生编写提纲呢?
我要求学生编写的提纲内容要简明,语言要准确。“简”,就是简单,没有多余的话;“明”,就是清楚明了,一看提纲,就了解全文的布局,各部分内容及详略安排。就像盖房子一样,先立好框架。在毕业复习的时候,由于时间相对比较紧张,我一般在课堂上出示作文题目和要求后,就只要求学生编写提纲,不要求作文。我觉得这种复习方法很快捷,因为编写提纲实际上是从审题到布局谋篇进行构思的全过程,不写成文章便于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机会,集中精力考虑作文写什么和怎么写。而且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这样既增加训练密度、节约训练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快速思维,既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找办法,又能互相学习,提高审题,选材和立意的能力。学生对自己的提纲感觉满意了,再进行作文。
如何写好标题、开头、结尾
作文的标题、开头、结尾如果写得不好,将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得分,我们要特别警惕这三大失分“硬伤”,拟好标题,写好开头和结尾。
A、作文标题的拟定方法。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阅卷老师对文章的第一印象。因此,我们在拟标题时,首先要准确扣准话题,不能偏离话题;其次要醒目,要扣住话题内容,让人一看就有一目了然,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三,要简洁,短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能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
B、题作文的开头方法指导。
古人写文章很讲究开头,称之为“凤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话题作文开头就要入题,千万不要半天不贴题,既要注意写得精彩,又要注意切题。所谓入题,是指文章的主题内容要尽快表现出来,这样既可扩大文章的容量,又可尽量发挥每个字的效力。毕业阅卷时间紧,任务重,不理想的开头,容易使阅卷老师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即使你后面的文章上档次,也难作出公正的评判。因此,我们应花大力气写好开头。
C、话题作文的结尾方法指导。
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学生作文来不及刹尾,或者用一句话硬断,或者点上省略号,或者干脆空在那里。不论哪种情况,都会被视为未完篇处理。阅卷老师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就是要看整体,所以,考生交给老师的作文无论如何也应该是一篇完整的作文,而不是一篇无尾文。结尾的总要求是:呼应、升华。
第三篇: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备战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在总分120分的中考语文试卷中,作文就占了50分,因此有人说作文占据着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也有人说得作文者得中考,可见作文在中考语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考前作文如何复习,在座的老师们都有自己的高招。今天,有机会能与各位老师交流,我感到十分荣幸。
我讲的题目叫《备战2012,中考作文复习策略》。我感到任何策略都必须与本人的教学,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从中考作文与本班实际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复习之路来,这才是最佳策略。
一、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科学制订中考作文复习计划
《 语文课程标准 》中对七至九年级的学生作文的要求是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能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作文要感情真挚,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句子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格式正确,书写规范工整;初步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作文复习的第一节课,就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江西省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让学生对照自己的作文情况,找出差距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做到有的放矢;并且让学生定好自己中考作文的目标——向一类文进军,要求学生力争能写出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语言生动、结构严谨、构思新颖、书写美观的作文。我也根据课标和考纲,从素材积累、专题训练、实战演练、应试技巧等方面制订出系统的复习计划。
二、根据学生实际科学设计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1.注重素材的积累与整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在中考中写出优秀的作文,闭门造车是根本不行的,必须有“源头活水”。“活水”从何而来,当然要靠平时积累。其实经过初中三年的阅读,学生积累了很多素材,但要把这些材料“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还需要进行归纳整理和强化巩固。我的做法如下:在复习阶段,我让学生每天抽出10分钟的时间进行积累素材的训练,同时把自己的阅读积累按不同主题摘记整理,按亲情、感恩、学习与生活、家庭与社会等分类建立素材库。这样,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阅读获得的材料来充实自己,做到读有所得、读有所用。学生有了丰富的材料作基础,作文时心里才踏实,利于临场发挥。
2.强化专题的训练
在作文专题复习课中,我主要从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语言等几方面对学生进行作文应考的专项训练。
(1)审准题。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审题正确,一篇文章就成功了一半。若审题不准便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因此,在这一专题训练中,我让学生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章的体裁。在审题过程中,我要求学生除了审题目,还要审要求,因为要求中隐藏着一些重要的信息,如不加以重视,让关键词语在眼皮下滑过去,就会酿成大错。
(2)立好意。立意就是要为作文确定一个正确、深刻、新颖的主题思想,这是作文成败的关键。我要求学生放飞思维和独辟蹊径,避免看问题时思维闭塞,走入单一的死胡同,要有超乎常人的思维和眼光。例如我让学生写《 那一双 手 》这篇作文时,一部分学生就只实写自己的手或别人的手,但有一部分学生能透过那一双双手,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帮助,或是揭露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破坏世界和平的罪恶之手,从这些角度去立意,文章的立意就深刻、新颖多了。
(3)精选材。在完成了审题和立意这一步骤之后,接下来的便是“选材”。如果说立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便是文章的血肉。在这一专题训练中,我要求学生在选材时注意两个问题。① 选真实的材料。所谓真实,就是说选择的材料应该是实实在在的真事,而不是道听途说甚至胡编乱造的事。要使他人流泪,先应自己流泪。自身经历的事情最能打动他人。巴金先生曾告诫我们:“习作者应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写自己最想说的话。”在这一专题训练中,我要求学生选择最熟悉的材料,如学校生活、社会风貌、童年时代、家庭状况等进行作文。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驾轻就熟,而真实的材料易被读者接受和认可,文章才具有感染力或说服力。② 新颖的材料。所谓新颖,就是说选择的材料要与众不同。选材最/ 2
好选择那些有特色的,能体现自己的新认识、新感受的事。因此,我专门用一节课让学生搜集近两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热点时事,如2011年日本大地震、2011年利比亚战事、本·拉登之死、房价调控等。恰当运用新颖的材料能使人耳目一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巧布局。一篇文章要想写得精彩,新颖的材料固然重要,而巧妙的构思、合理的布局也是必不可少的。写文章好比建造房子,词、句和素材好比砖、瓦等建筑材料,没有合理的结构框架,再好的材料也建造不出精美的高楼大厦。因此这一专题我让学生根据确定的中心和已有的材料,从总体上考虑写一篇什么样的文章,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中间如何过渡照应;哪些材料应详写,哪些材料应略写。巧妙的布局无疑会化平凡为神奇,会让美妙的文章锦上添花。所以在复习中我让学生掌握几种考场常用的布局方法:① 日记式(或书信式)布局法,就是以连续性日记(或书信)作为文章主要表现手法的一种布局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层次分明、过渡简便、感情真挚等优点。② 纪录片布局法,就是采用电视纪录片的形式作为文章主要表现手法的一种布局方法。这种方法用“镜头+解说词”的巧妙组合来揭示文章主题,组材方便,主题强烈。③ 数学式布局法。就是采用数学关系式的形式作为文章主要表现手法的一种布局方法。这种方法简洁直观,独特新颖。
(5)炼语言。文章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章的外衣。因此我在复习时特别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如对精彩语段、语句的仿写训练;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美感;把奇特精彩的想象句,思想深邃、含蓄隽永的哲理句,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引用句点缀在文章中,会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从而让学生的作文“亮”起来。
3.做好作文实战的演练
俗话说得好:“三天不练手生”。学生纵有满腹经纶,如果不经常实战演练,难免会生疏。因此,在九年级下学期一开始,我便订出本班的写作计划:中考前要分别从爱国情怀、父母恩重、师生情真、学海泛舟、人生追求、懂得做人、学会思维这几个主题去进行作文训练。我要求学生每周完成一篇作文,规定在50分钟内完成,统一使用每页800字的稿纸。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快速审题、立意、行文的能力,更可以让学生在中考前保持考场作文的状态。在这些作文的训练中,我融合贯穿了几种训练方式。
(1)进行三种题型的写作训练,即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的训练。
(2)进行各类文体写作训练,各种文体都要涉及。特别要学生掌握常见文体的特点和基本的写作规律,要有自己特别擅长的文体。
(3)进行写作创新训练。要求学生特别注意从“立意求深”“材料求新”“结构求新”“语言求美”等方面进行写作创新训练,以收到平中见奇,同中见异的效果。
(4)进行写作速度训练。为了避免在考场上因时间不够而导致无法完卷的遗憾,复习备考阶段,特别注意训练学生快速审题、快速构思、快速行文的能力,要求50分钟完成一篇作文。
(5)进行作文修改的训练。作文完成后,采取老师批改、学生自改或学生互改的形式,让学生知道自己作文的优缺点。最后,把每一次评上优秀的作文粘贴在教室的后墙上让学生观摩学习。
(6)进行考后提升的训练。我要求学生认真写好每次测试题中的作文,考后要认真听老师评讲,找出自己本次作文的优缺点,然后再重写本次作文的提纲,并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立意、选材、构思,用一题多练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会应试的技巧
如何才能让学生的考场作文获得高分呢?在考试前就教会学生一些应试技巧,避免无谓的失分。书写要注意几点:卷面整洁;标点使用正确规范;不写错别字,不乱写乱画;尽量把字写得大小适中、工整美观;字数要超过要求达到的字数,但不能超出试卷给的方格。
当然,以上所讲只是我个人的片面之谈,有班门弄斧之嫌。总之,希望大家能根据自身情况,把中考作文与本班实际结合起来考虑,找到一条更适合自己的中考作文复习之路来。最后,祝在座的各位老师所教班级在今年中考作文上旗开得胜,在今年中考语文中马到成功。/ 2
第四篇: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2010中考作文复习:满分作文六大诀窍
一种体裁
只写记叙文,好好把记叙文复习好。两个原则
1、真实才能动情。真正能打动读者的,还是那些你亲身经历有真情实感的身边小事;
2、妙语才能煽情。只有风趣幽默,生动活泼的语言才能让读者眼前一亮,读之使人不断点头默叹。三字要求
1、稳:写好事,力求能够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把事情交代清楚,开头结尾注意点题,结尾处要点明中心,稳定的发挥好自己的写作水平。特别是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不要强求自己必须写出“惊世之作”来,考试作文能够发挥自己80%的写作水平就很了不起了。
2、细:不要像电视剧情介绍那样的简单叙述,中间要加入环境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能力好的同学再来些远近相衬、动静相映、侧面烘托、环境渲染、五觉描写,是文章细腻、动人。
3、精:对于一般的同学来说,“精”体现在:(1)选择自己最拿手的内容;(2)写出自己最好的字;(3)采用自己最顺手的结构(总分结构或顺叙方式),力求发挥好自己的水平。
对于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来说,“精”应体现在:(1)选择较有新意的、又是自己有把握写好的内容;(2)有漂亮的书写;(3)精心的安排好开头和结尾,适当的采用倒叙、衬托、联想、象征、描写、抒情、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渲染气氛、借景抒情、托物喻志、以物喻人的方法方式结构文章;(4)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特别是运用比喻、反复、排比、反问等手法,恰当的运用成语、引用格言名句,增添文采。
四个流程(保住基本分)
1、审清题意:千万注意,题意审不好,来个文不对题,哪就……应该先花2-3分钟看看作文题,然后在开始答基础知识题目。
2、立好中心:至少指导自己想说什么,是喜欢、是厌恶?是感动、是反对?是快乐,是痛苦?是哲理、是深情?是赞扬、是批评?…………用一句话把它写在草稿纸上。
3、选好材料:符合题目要求的、自己最熟悉的、能够写好的事。
4、写好提纲:(1)用一句话写出中心内容和主题;(2)分清开头、中间、结尾各写什么?(3)打好开头、结尾的细稿,以及每段的开头句。
接下来就是在试卷里写作文啦,要力求一气呵成,只要提纲和开头、结尾、段落开头的稿子打得好,一气呵成事不难做到的,思路顺畅了20分钟就可以把作文写好。
五项技巧(赢得感情分)
1、有一个灵活的头脑:造句法、筛选法、换题法。
2、有一张可爱的脸蛋:书写要工整,自己的字能够写多好就必须写多好,不得使用涂改液,不得随意修改,特别是开头、结尾和段落的开头句,不能修改。
3、有一双闪亮的眼睛:好的文题等于成功了一半。参见《话题作文的拟题方法》
4、有一身漂亮的衣装:(1)一个最拿手的题材(适合自己);(2)一个好故事(好布料);(3)一个好结构(好设计);(4)一口流畅、优美的语言(好花纹、好色彩)。
5、有几件精美的饰品:(1)倒叙、描写、引用开头(好发型)(2)结尾:议论反问式、含蓄余味式、赞美抒情式、哲理深思式、名言点睛式、联想做梦式、决心号召式(名鞋);(3)名言名句名作的恰好点缀(钻石哟);(4)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如梦的纱巾)。六个大忌(莫丢冤枉分)
一忌潦草涂改:书写要端正,千万别连文题都改,只改明显的错别字,将错就错,能够不改的就不改。
二忌过短过长:字数一定要足,字数不足,写得再好也很难及格;字数不能太多,不要超出试卷中的作文纸,万般无奈之下,也只能在2行以内。
三忌开头议论:还不如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开头的好,能来
点环境描写,就先来点描写。
四忌分段太少:4-6段为好,千万别少于3段。五忌文不对题:不说也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六忌选材太俗:别总是玩呀、救落水儿童呀、猫啊狗啊…… 七隆重忌一点,千万别把人写死了,也不能把人写成癌症。
让作文亮丽起来
——谈考场作文的“包装”
在考场作文中,文章的思想内容固然重要,而表现形式也不可轻视。有些应试作文题材一般,可是经过作者巧手“包装”,就变得新颖闪亮,使人耳目一新,从而提高作文的档次。那么,用怎样的“新瓶”来装“陈酒”呢?笔者在多年的创新作文教学中,归纳出比较新颖别致的“包装”方法有:雕题目、加题记、改体裁、分片断、列标题、变形式、换人称等。
一、雕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眼睛可以透视文章的思想内容。因此考生在下笔作文前首先要不遗余力的雕刻斟酌文章的标题。例如以“关爱”为话题的文章,如果用《我和爸爸》、《难忘的一件事》作题目就显得平淡,若换成抒情性的题目
《父爱如山》、《不灭的烛光》、《宽容使快乐常青》等,会使文章增色不少,也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好的题目是作文成功的一半,因而同学们在下笔作文前,一定要仔细雕凿文章标题。二、加题记
在题目之下,正文之前,写一段富有哲理或情趣的话,可以自拟,也可以用名言警句,但不宜过长,它可以解释题目,或提示下文,或说明写作中心,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使阅卷者一下子明白作者的意图。如《宽容使快乐常青》一文的题记:“生命中来来往往的人,远了、近了、亲了、疏了。每个人如大海行舟,不免有磕磕碰碰,但是一个宽容的微笑足以改变一切。”这一题记以哲理性的抒情阐述了宽容的意义,提升了本文的主旨。
三、改体裁
在中考作文中,多数以记叙文为主。改体裁主要是指用书信体、日记体、戏剧体、童话体等体裁形式来写记叙文。虽然体裁变了,但主体部分仍是记叙文,使人感到亲切、新颖。例如《奇特的光》一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采用激光自述的形式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的特征,集书信体、童话体于一身;再如《天使人间行》采用戏剧形式,以天使分别在家属楼、医院、公园等三处寻访的见闻体察到人间亲情的珍贵。
四、分片断
写数人(数事),或写一人(一事)的几个方面,可以分几个片断来写。如《我的一家》,假设爸爸、妈妈和我,可以一个人写一个片断,片断与片断之间用“一”、“二”、“三”标明,另外加上开头和结尾。这样化整为零,可以多层面多角度的记人叙事。当然,各个片断之间应是既独立,又有联系,前后照应的。
五、列标题
在分片断的基础上可以给每个片断拟标题,不仅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而且有勾连文意、提示内容的作用。如《记我的一次成功》,假如写我当小干部的经历和感受,若写三个片断,可以拟“播种”、“耕作”、“收获”为标题;若写四个片断,可以拟“苦”“辣”“酸”“甜”等。标题拟的好,不但能揭示文章的内容,而且会使文章层次分明,文意连通。
六、变形式
近年来,在“文体不限”的话题作文影响下,许多人避开常见的三大文体而选择应用文,试图从作文的形式上突破现有的作文教学模式。让作文与现有的数理知识、现代科技、影视艺术相融合,通过移花接木,融会文体。改变作文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几何证明式、病历式、简章式、实验报告式、访谈式等。例如有位同学以《班长的烦恼》为题,将要表达的内容装进了一道几何证明题中。习题:好朋友该不该
管。已知:午自修时好朋友小华吵闹。求证:是否应该汇报班主任。证明的过程就是说理的过程,另外还有批改和订正两个步骤。小作者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完全放进了一道几何证明题中,显得新颖别致。
七、换人称
把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作文改成第二人称,便于直接向对方倾诉,表达真挚感情。例如《敬礼,老师》,用第二人称“您”来代替第三人称“她”,进一步表现了好老师“您”的浓浓的爱生之情,一个普通学生“我”的尊师之情。
作文的形式新颖独特,将有助于提升作文的品味,增加考场作文的得分点。当然,这只是“包装”上的“改头换面”,写作时还要从选材立意的实际出发,使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而不能为形式而形式,那样反而会作茧自缚、弄巧成拙。
凤头引蝶
夺人魂魄 ——中考作文开头技巧集锦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头在文章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能提炼中心,完整结构,吸引读者。它能使文章锦上添花,令阅卷者倦处生神。这种说法并不夸张。因此,作文时多花费点时间、多动点脑筋,写个好的开头,是十分必要的。请看来自2007中考满分作文的精彩开头: 1.落笔入题,总领全篇
纯洁的,绒棉似的白翅膀是一切美好的象征,它装饰着我儿时的梦。(重庆满分文《白翅膀装饰着我的梦……》开头)
这篇文章一开头就交代自己喜欢白翅膀,并用“它装饰着我儿时的梦”既照应文题,又领起下文。这种开头能给人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的感觉。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2.序引题记,醒人耳目
例2.叶子,是不会飞翔的翅膀;翅膀,是落在天上的叶子。(重庆满分文《翅膀,落在天上的叶子》题记)
这个题记采用比喻的方法来揭示“翅膀”和“叶子”的关系。“翅膀”和“叶子”怎么可以划上等于号呢?这个疑问,犹如一个谜团,一下子勾起阅读者的好奇心,只有当你读完全文才知道这是一篇“丑小鸭变成小天鹅”翻版的童话故事,作者用一个落叶代替“丑小鸭”,写他的无悔选择,写他的执著梦想,写他的美好心灵,新颖独到,让人耳目一新。
3.写景烘托,渲染心情
例3.又是炎夏了,开始有知了叫了。(北京满分文《动力来自那双眸子》开头)这篇文章不落别人窠臼,独辟蹊径,从小处切入,从一双具体可见、可感的“眸子”切入,来写一位数学教师的目光情感的传达,给班上的每一位学生所带来的阳光般的温暖和突飞式的进步。此处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既渲染了特定的气氛,衬托了人物的心情,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4.巧用对比,说明问题
4.早晨8点刚过,一位怒容满面的妈妈就扯着一个个子高高的男孩推开了张教授办公室的门。一进门,妈妈就开始向张教授数落孩子的不是。而那个男孩似乎满不在乎,总是抬着头看天花板,身体还在不停地晃动着。时不时的还回上一句表示反对。(山东莱芜满分文《其实并不是这样》)
文章开头大肆渲染母亲眼中孩子的“不好”,可到了教授那里,教授反而轻易地就指出了孩子的“优点”,这样的对比,只能说明一点,其实并不是孩子不好,是“母亲”的眼光有问题,教育孩子的思想有问题。5.反向立意,别出心裁
例5.我是魔鬼,是一个心中住着天使的魔鬼。(山东滨州满分文〈让天使永驻心中〉开头)
文章题目是“让天使永驻心中”,可开头就是一句“我是魔鬼”,让人感觉奇怪。再往下,第个段落的开头句都是“我是魔鬼”,一直到最后,细读才会领略到此反向立意的妙处是在突出“安琪儿”。6.角度新颖,情理交融
例6.“王蜂一口针,橘子两边分。世间痛恨事,最毒淫妇心。”自从《水浒》一问世,人们便拿此评价其中的人物——潘金莲。这个人物形象成了人们心目中心狠手毒的“淫妇”、“荡妇”的典型。
潘金莲你实在是冤枉啊!(山东莱芜满分文《其实并不是这样》开头)
小作者将人们熟悉的《水浒》故事写入作文,读来却不觉重复。此处引用《水浒》开头,巧妙引出议论对象——潘金莲,既显自己的文化底蕴,又能将此与自己的观点形成对比,合情合理。
7.句式工整,含蓄蕴藉
7.曾经留恋“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英雄幸福,曾经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幸福;也曾经探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志士幸福。但是我毕竟是我,我要去采撷最美丽的幸福,来点缀无悔的青春!于是,我乘上幸福专列,开始了寻找幸福的路程。(山东济宁满分文《乘上幸福的列车》开头)
文章开头诗文的引用,使文章的语言古雅流畅而充满诗意,意蕴丰腴而耐人寻味。8.比喻扣题,主旨凸现
例8.每个人降临人世时都没有翅膀,惟有读书才能使生命飞翔。(重庆满分文《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开头)
这章的思路相当开阔,一般人很少将读书和“翅膀”话题联系在一起,考生一开头以比喻句“每个人降临人世时都没有翅膀,惟有读书才能使生命飞翔”开启下文,很好地凸现了文章的主旨“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9.起兴开头,直奔主题
例9.雄鹰拥有翅膀,就能展翅高飞;飞机拥有翅膀,就能翱翔蓝天。我也幻想有一对翅膀,风雨中让我展翅飞翔,没有谁能把我阻挡飞越世界的梦想。(重庆满分文《假如给我一双翅膀》开头)
此开头由雄鹰、飞机起兴,倾诉“我”对梦想的执著之情,为下文描绘那些拥有翅膀的种种理由设置了悬念。10.排比开头,注入诗韵
例11.云卷云舒,卷舒的是心灵的纯净无暇;雁过雁往,过往的是人性的清姿丽影;花开花落,开落的是灵魂的郁秀芬芳。(山东日照满分文《给我一个懂你的机会》)作者文笔优美,此开头选取了自然界中几个画面进行描写,用语典押,句式整齐,朗朗上口,富有韵味。
11.一线串珠,珠珠润丰
例11.幸福是什么?(山东济宁满分文《幸福小语》)
文章以“幸福是什么?”开头,独句成段,发人深思,引起下文。下文分别用“司马迁说”“陶潜说”“李太白说”“刘禹锡说”“陈景润说”“林肯说”“甘地说”“我说”来高度概括8个人的幸福观,起到了“万箭攒射”的效果。作者丰厚的积累可见一斑。12.论坛形式,新奇无比
例12.【主题帖子】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微笑着的闪着泪光的双眼;是耳边亲切的问候;是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是风烛残年的老人携手夕阳;是全家人围成一桌在中秋之夜享受天伦……一千个人对“幸福”就会有一千种诠释,正象一千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信请到“幸福”论坛里转一转。)(天津满分文《论坛里的“幸福水”》开头)
此开头从论坛“主题帖子”开始,用设问句引起读者注意,用排比句巧作道理论证,用“一千个人对‘幸福’就会有一千种诠释,正象一千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概括自己对幸福的观点。新鲜的形式,巧妙的开头,实在是高招!
走到茶几边,我认出了外婆的杯子,但是哪一个才是妈妈的杯子呢?突然之间,我觉得,自己真得太不了解父母了。当妈妈为我倒水时,我却不知她的杯子是什么样的;当妈妈为我夹我喜欢吃的菜时,我却没想过他们是爱吃淡一点,还是浓一点。。。2009年到了,意味着过去一年的逝去和新的一年的到来。妈妈为我操劳了一整年,仔细想想,现在的我也应该为她做一点点事了。
于是,我决定先将茶沏好再找杯子。学着爸爸平时沏茶的顺序,我先从茶柜里找出了一罐普洱茶,再往烧水的壶里加入水放在电茶炉上烧,接着,我将爸爸
已经掰好的普洱茶片拿了两片放在盖碗里,等了一会,水开了,我小心地将水注入盖碗,将盖盖上,把盖碗里第一遍的茶水滤掉,然后再次注水,盖上盖,焖一会才两手并用地将茶水倒入茶海里,因为第一次自己动手,盖碗的烫手是我所没想到的,手忙脚乱的我弄得茶几上一片片的水渍。重复几次这样的程序后,我先帮外婆倒了一杯茶,因为外婆特别喜欢喝茶。当外婆从厨房走出来的时候我已经把茶都给倒好了,这时,外婆才告诉我哪一个是妈妈的杯子。
妈妈起床了,我双手捧着水杯送到她的面前,就像捧着一颗温热的心。妈妈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了微笑,她一手接过水杯,伸出另一只手将我拉进了她的怀里,那手轻轻柔柔地在我的头上抚摸着,接着妈妈在我的脸上深深地亲了一口。虽然妈妈经常亲我,但这一刻的亲吻却最让我感到幸福。我抬起头对妈妈说:“妈妈快喝吧,要不茶要凉了。”妈妈仰起了脖子,张着嘴巴,“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大口。看她那甜蜜蜜的样子,仿佛微苦的普洱茶也是蜜一般甜。
我记得在我小学的时侯,就读过一首曹值的七步诗:“煮豆持作梗,辘毂以为汁;秸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那时只知其大意,只知道曹操的长子曹丕继位,他在一些奸臣的影响下,担心他的同胞弟弟曹值篡位,便逼迫曹值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来,否则处死;结果他的弟弟就在七步之内写出了流传至今的“七步诗”。当时这首诗对曹丕也是一种极大的潮讽。
几个世纪过去了,社会和生活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应该说人的素质也应有所提高;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是离不开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有人说:打架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但是,兄弟姐妹的团结并不是真对与他人打架斗殴,在生活上,事业上应是不可或缺的照应;俗话说“一根筷子容易断,十双筷子断就难”;可
见,团结是一种力量,只有团结才有攻不破的堡垒。
然而,就在生活优越的今天,兄弟姐妹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一点利益而你争我斗,反目成仇,甚而相残;我和我的朋友在聊天时有时聊及这个问题,有人这样评论: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不顾亲情,对兄弟姐妹甚至父母于不顾,那他在这个社会上和任何人都不要谈“情”字,特别是友情。
树大分枝,各自成立家庭后,在生活中一些小事是难免发生的,但要看你怎样去对待,把金钱和利益看的太重,那麽,你就会值亲情于不顾;看淡名利,注重亲情才是做人的底线;争则不足,让则有余,在利益和金钱面前,我们何不礼让一点,做一个有道德、有素质、有亲情的人呢?
家和万事兴,团结是一种力量,让我们团结友爱,和睦共处,为个人的事业、为家庭的生活、为国家的兴盛而看重亲情、友情、爱情;把金钱和利益看淡一些吧!人过留名,雁去留声,希望在几十年之后,当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侯,留给后人的不是唾泣,而是美愉。
今天是她父亲的生日,她要回家和父亲一起过生日.我很理解她的想法,更理解她的思念之情.是的,她父亲已经六十多岁了,为了子女的成长与幸福,含辛茹苦,真的的不容易.话说过来,人一辈子真的很不容易.人年老时非常希望能够和子女在一起,即使不能在一起,哪怕一个电话甚至一个短信,父母也已经很知足了.我由于长期在外,很想念爸爸妈妈.想起过去,心里真的很辛酸,父母亲为了我们的成长真的付出了很多,然而他们现在又生活得怎么样呢?想起过去的一幕一幕,我心里很难受!我很希望做做子女的我们,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不让父母担忧,这是最基本的我们应当做的事情.谈到这里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一部电影《我的兄弟姐妹》,这是一部关于亲情的影片,暂且不管故事的真实性,主要考究它的内涵.主人公齐思甜和哥哥齐忆苦、妹妹奇妙、弟弟齐天生活在一个不富裕却充满温馨和爱的家。然而在一个暴风雪的夜晚,他们的母亲旧病复发,咳得吐血了。父亲背她去医院,却出了意外,他们俩都亡故了。次日,另一家人搬进了四个孩子的家。性格刚强的哥哥无法忍受这个新家庭的种种,无奈地带着弟弟妹妹离开了家。他们开始四处奔波,寻找落脚之处。当实在没有能力照顾弟弟妹妹的时候,他把妹妹齐思甜送给一对正要出国的夫妇;把弟弟送给他的舅妈一家;又把小妹妹带到一对老人家中请他们收养。他自己和弟弟妹妹们便各奔东西……20年后,齐忆苦在北京当上了出租车司机;齐思甜出国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了音乐家;齐天成为东北大学学生;齐妙却当上了舞厅小姐。在北京的音乐会上,思甜蓦然回首的瞬间,音乐霎时凝固了。他们四人拥抱在一起,泪水顺着另一支悠扬的乐曲落下,听众的掌声久久不息……终于,他们有了一次永久的重逢。
齐思甜的父亲是一个音乐教师,他们一家人都生活在音乐的天堂里,这也为后来思甜成为音乐家打好了基础。父亲说:“人生路上有许多困难的事情,只要有音乐在,你的灵魂便不再寂寞。”这位父亲是伟大的,他乐观开朗,以身作则。尽管他和蔼可亲,但同时又是一个严厉的父亲。有一回,齐忆苦偷邻居家的鸡蛋,是为了满足妹妹小小的心愿。而他却因此挨了父亲的鞭子,还罚他站在雪地里很久。在父亲被分配到别的地方边劳动边教音乐时,他对这“莫须有的罪名”并没有悲愤倒下,而是瞒着家人当搬运工挨家挨户送木材,还干各种各样的粗活。他也没有一丝怨言,还对孩子说:“我没事。”懂事的孩子们也拿起了工具,帮父亲干活。他哼着小调,阳光幸福地洒在他们脸上。
可见,这位父亲是多么伟大,他以他的行动告诉了孩子们音乐的重要性及如
何面对生活的苦难。
那么,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后来的四个孩子重逢,使他们欢聚,使他们接受心灵的洗礼?
毋庸置疑,是亲情。
寒冷的冬天,四个孩子依偎在车站。他们在为下一餐饭而担心着。“哥,我饿。”、“哥,我冷。”、“哥,我想回家……”弟妹们的话刺痛了哥哥。他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不让你们受委屈。”事实上他也这么做了。如果不是亲情,他又何必活得如此累呢?他又怎能忘记,那一晚,父母临走时对他的嘱咐:“你是哥哥,要照顾好弟弟妹妹。”
生活改变了许多人和事,也改变了他们。但是,亲情是始终不渝的。最小的妹妹齐妙长大后竟成了舞厅小姐!她离开原来的家后,养父母去世得早,加上无人看管,就开始堕落下去了。她在20年后与齐思甜相遇时,大言不惭地对她说她满足于当前腐朽昏暗的生活方式。但是自那以后,她回忆起以前的一点一滴,又不免伤感和懊悔。她发现自己对不起所有爱她的人,她的良心受到了谴责。于是,亲情的归来使她的精神方面的巨人复活了!她的灵魂才得以解放。
亲情给人以新生,亲情又犹如一支镇心剂。
亲情是心中的太阳,照耀着我们;亲情是温柔的春风,抚摸着我们;亲情如绵绵的春雨,滋润着我们。
亲情是雪,晶莹剔透;亲情也可以是雷,惊天撼地。
亲情可以是灯,温暖柔和;亲情也可以是微弱的烛光,不亮却很辉煌。不管怎么说,亲情一定是无价的宝藏。
没有了亲情,世界变得荒芜、凄凉;没有了亲情,生命则无法繁衍后代;没
有了亲情,生活就单调枯燥;没有了亲情,人间也成了地狱。
亲情是沟通两代之间思想交流的桥梁,是一条连结两颗心的纽带。“兄弟姐妹原是天上掉下的水花,谁也不认得谁。但落在地下后,结成一体,结成冰,化成水,就永远也分不开了。”
“临行密密封,意恐迟迟归”,是亲情。“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也是亲情。
无价的亲情呵,愿我们在你的鼓舞下,驶向美好灿烂的明天。关于亲情的影片..我看这部影片时,心情很沉重,流泪了.我想,不论一个人的出身是多么卑微,只要我们能够记住亲情的鼓舞与期待,只要我们我们去刻苦努力,只要我们在心理上能够战胜自己,那么我们就是生活的强者!
第五篇:四六级作文
2010年6月大学英语六级作文范文
Due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1.近年来在学生中出现了忽视中文学习的现象;
2.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后果;
3.我认为….范文:
Along with the step of globalization, most students’ attention has shifted(转换)from Chinese to foreign cultures.Such a shift brought on great worries among people because it is not go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There may be several reasons account for why this phenomenon could happen.First and foremost, the globalization greatly stimulated(刺激)the spread of foreign cultures, which in turn stirred(激发)great interest among Chinese students;Second, college students are, to some extent, forced to study certain foreign languages so as to pass exams or find good jobs so that they could not spare any time to study Chinese;last but not least, schools have no strict demand on students’ Chinese standard.No doubt,neglecting the study of Chinese will ultimately hold back(阻碍)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Chinese people may lose their cultural identity in such a competitive world.In order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 and save our identity, due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study of Chinese.To begin with, government should put great effor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to make more people proud of it;besid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make exams more balanced, not simply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foreign languages;finally, schools should also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making it a compulsory curriculum.Through these efforts, I think, chances of changing this phenomenon are prosperous(成功的).随着全球化的步骤,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已转向从中国到外国文化(转换)。这种转变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忧虑,因为它不是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好。
可能有几个原因为什么这种现象可能发生的帐户。第一个和最重要的是,全球化极大地刺激(刺激)的外国文化的传播,这反过来又激起(激发)中国学生极大的兴趣;二,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被迫学习某些外国语言,以便通过考试或找到好工作,使他们能够抽不出任何时间来研究中国;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点是,学校没有对学生的“中国标准的严格要求。毫无疑问,忽视了对中国的研究将最终忍住(阻碍)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中国人可能会失去他们的文化特征,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界。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拯救我们的身份,应给予应有的重视,中国的研究。首先,政府应该把中国文化的发展,努力使更多的人感到自豪;此外,高校应使考试更加平衡,不能简单地强调外语的重要性,最后,学校也应重视研究中国的重要性,使一个必修课程。通过这些努力,我认为,改变这种现象的可能性繁荣(成功的)。
Due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Spelling
1.如今不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重视拼写,2.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3.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They say “mind breeds physiognomy”(相由心生)which implies the importance of one’s appearance.Similarly, a correct and neat spelling of a composition can not only reflect a success of the composition but embody(表现)the decent disposition(温和的性情)of the writer as well.Unfortunately , a great number of students pay little attention to their spelling though their composition turns out quite good either in content or in logic, thus leaving the teacher in a dilemma(经退两难)whether to give a high score or not.Tracing the reasons hidden behind, we can easily find it is mainly because some students are un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spelling.In their minds, the content absolutely outweighs the form so the attention to spelling can be pleasantly spared(省去).Objectively speaking(客观上说), in the examination, the limited time and urgent situation make students have no more effort to care about their spelling and the fact is that they have to write as quickly as possible to finish it on time, leaving some characters vague(模糊的)or incorrect.Just as is said above, spelling, in a sense, mirrors(反映)the content, so a direct result of the bad spelling is the low academic score in the exam for it is hard to expect a text full of undistinguishable(无法辨认的)words to receive a good appreciation(评价).Further, once the habit of lax(马虎的)spelling was formed, in a long run the quality of being negligence(疏忽)could also be gradually shaped, which would undoubtedly exert(施加)negative impact for our future work and life.他们说,“心品种面相”(相由心生),这意味着一个人的外表的重要性。同样,组成了一个正确和整齐的拼写不仅可以反映一个成功的组成,但体现了体面的处置(表现)(温和的性情)以及作家。不幸的是,大量学生不注意拼写,虽然它们的组成原来相当不错,无论是在内容或在逻辑上,从而使教师处于两难境地(经退火两难)是否给予了很高的分数或不的。
追踪背后隐藏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这主要是由于一些学生不知道拼写的重要性。在他们心目中,内容绝对大于形式,因此注意拼写,可以惊喜幸免(省去)。客观地讲(客观上说),在考试中,在有限的时间和紧急的情况下,使学生有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关心他们的拼写和事实是,他们必须尽可能快地写上的时间来完成它,留下一些字符模糊(模糊的)或不正确的。
正如上面所说的,拼写,从某种意义上讲,镜子(反映)的内容,所以直接导致糟糕的拼写是低在考试中的学术得分很难期望undistinguishable(无法辨认的文本),以收到良好的升值(评价)的话。此外,一旦放松的习惯(马虎的)拼写成立后,在长期运行的过失(疏忽)的质量也将逐步形成,这无疑会发挥(施加)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的负面影响。
2010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作文范文
Due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Spelling
1.如今不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重视拼写,2.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3.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Due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Spelling
Nowadays, students attach less importance to the spelling of words in the process of English study.This phenomenon greatly influences students’ writing and brings on worries among teachers.There are possibly three reasons contributing to this phenomenon.First, exam-oriented education(以考试为主的教育)makes the students pay less attention to spelling.Second, some teachers should also be responsible for it because they don’t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spelling during teaching.Last but not least, some students are too lazy to recite words.Since spell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 English study, due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it.As for me, I think, first, exams should be modified(修改)to add some factors into it, which would help studen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spelling.Then, schools should also set effective mechanisms(制定有效地机制)to help teachers as well as the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Finally,for students themselves, they can, through other ways, make them be interested in word spelling.Only by these can we surly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spelling and make improvement.应有的重视,应给予拼写
如今,学生不太重视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的单词拼写。这种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写作和教师之间的忧虑带来的。
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这种现象。首先,应试教育(以试为主的教育)让学生关注较少拼写。其次,一些教师也应负责,因为他们不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的拼写的重要性。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一些学生都懒得背诵单词。
由于拼写是在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应给予应有的重视它。对于我来说,我认为,第一,考试应修改(修改)添加一些因素,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加注重拼写。然后,学校也应设置有效的机制(制定有效地机制),以帮助教师以及学生认识到的重要性。最后,对于学生自己,他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使他们在单词
拼写感兴趣。只有这样,我们可以切切实实的实现拼写的重要性,并作出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