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2《运动的描述》同步练习
《运动的描述》同步练习
1.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A.这列火车的机车 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关着的车门
2.放学了,甲、乙两同学并肩漫步在校园里。甲说乙是静止的,应该选择什么为参照物()
A.甲
B.乙
C.树
D.路面
3.某人乘游艇在黄河上逆流而上,若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A.黄河水 B.岸边的高楼
C.他乘坐的游艇 D.迎面驶来的游艇
4.“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B.“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地球是静止的C.“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5.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和。
6.夜晚,人们看到天空中月亮从云中穿过,则判断月亮运动的参照物是()
A.自己
B.月亮
C.云
D.都可以
7.敦煌曲子词中有词一首,“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
A.满眼风光多闪烁 B.看山恰似走来迎
C.仔细看山山不动 D.是船行
8.当甲突然向前开动时,与之并排停放的在路边的乙车中驾驶员感觉自己在向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甲车
B.乙车
C.路灯
D.地面
9.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人沿该公路的人行道向西散步,以汽车为参照物人()
A.向西运动
B.向东运动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
10.“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如图所示,郑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
_____ 的物理知识所致。
11.如图所示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则甲、乙小车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
12.火车站站台上的三列火车,甲车上的A看到乙车向南运动,乙车上的B看到丙车和站台都向南运动,丙车上的C看到甲车向北运动.则站台上的D看甲、乙、丙三列火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课后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选择一个正确的选项)、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如图所示,说航天员处于静止,选择的参照物是()
A、月球B、地球C、飞船D、太阳、一列蒸汽火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远处的人看见火车头上冒出的烟是竖直向上的,这是由于()
A、当时外界无风B、火车顺风行驶,车速与风速大小相等 C、烟雾有惯性作用D、火车逆风行驶,车速与风速大小相等、在竖直井里安装的电梯顶棚上悬挂一个物体,电梯静止时物体自由下落至电梯地板所需时间为t1;电梯在匀速下降过程中,物体从顶棚上脱离,到达电梯地板所需的时间为t2,则()A、t1>t2B、t1<t2C、t1=t2D、无法判断、在某次训练中,直升机悬停于高空,一名跳伞运动员竖直降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0~t1内,运动员的惯性越来越大B、在t1~t2内,运动员受到的阻力等于重力 C、在t1~t2内,以运动员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D、在t2~t3内,运动员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内能增加、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能选择那些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B、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C、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而言的
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2008年9月27日下午16时43分,中国“神七”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实施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如图).翟志刚舱外活动总计19分钟35秒,此时,飞船正以7.8公里/秒的速度在距地球约343公里的太空高速运动.这意味着,翟志刚太空行走了9165公里(注:7.8km/s×19min35s=9165km).翟志刚走过的9165公里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A、“神七”载人飞船B、太阳C、地球D、月亮、坐在行驶汽车中的小明,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A、路面B、路旁的电线杆C、迎面而来的汽车D、小明身边的座椅、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中国第一航天人杨利伟在运动的飞船内相对于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A、太阳B、地球C、月球D、工作舱、有一首歌的歌词唱道:“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里选取的参照物是()A、地面B、云朵C、人D、月亮、下列关于参照物的选择正确的是()
A、参照物一定是静止不动的物体B、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 C、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其结果是相同
D、研究物体运动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因为地球是不动的物体、坐在行驶汽车中的小明,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A、路面B、路旁的电线杆 C、小明身边的座椅D、迎面而来的汽车、小明坐在行驶公交车上,看到车外的景物飞驰而过,他所选的参照物是()A、路旁的树木B、路边的房屋C、路面D、公交车、在无风的雨中,坐在自东向西行驶汽车中的乘客看到雨点的运动方向是()A、竖直向下B、向下偏东C、向下偏西D、不知车速,无法判断、“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句歌词,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角度来看是说()A、以云彩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B、以月亮为参照物,云彩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云彩是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在商场内乘坐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A、上升的电梯B、地面C、商场内的收银员D、货架上的商品、观察图中的小旗,说出船相对岸上楼房的运动情况不可能是()
A、船相对于楼房可能静止B、船航行的速度大于风速,向右运动 C、船航行的速度小于风速,向右运动D、船可能向左运动、随着三峡电站和水布垭电站的建成蓄水,恩施州境内的神农溪和清江观光旅游迅速升温.当乘坐游轮逆流而上的时候,我们说坐在游轮上的游客静止不动,所选的参照物是()A、两岸的树B、河岸上的摄影记者C、游轮D、水中四处游动的鱼、在今年的国庆大阅兵中,空军各式先进战机尽显风采.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A、地面上的房屋B、“歼-10”战斗机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况采用的是地球同步卫星直播,同步卫星虽绕地球转动,但是地球上的人却觉得它在地球上空静止不动,这是因为所选的参照物是()A、太阳B、月亮C、地球D、三者均可
参考答案
单选题答案
1.C2.B3.C4.B5.A6.C7.D 8.D9.D10.B11.B12.C13.D14.B15.A16.A17.B18.C19.B20.C
第二篇:<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同步练习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完成1~2题。
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 B.地面辐射的差异
C.大气吸收强弱的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的差异
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hPa),读图回答3~5题。
3.甲图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是()
A.1004 1006 B.1006 1008 C.1008 1010 D.1004 1008
4.在乙图中,上海市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偏北风 C.东北风 D.偏南风
5.在段时间内,关于风速变化的叙述,符合图中实际情况的是()
A.台湾岛风速变大 B.珠江口风速明显加大
C.长江口地区风速变小 D.环渤海地区风速明显变小
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6~8题。
6.若a、b、c、d为不同的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是()
A.甲>乙>丁>丙 B.乙>甲>丁>丙
C.甲>乙>丙>丁 D.乙>甲>丙>丁
7.若a、b、c、d为不同的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处的气流运动方向为()
A.甲→乙→丁→丙→甲
B.丁→丙→甲→乙→丁
C.乙→甲→丙→丁
D.乙→甲→丙→丁→乙
8.若a、b、c、d为不同的等压面气压值,则甲、乙、丙、丁的气温高低比较正确的是()
A.T甲>T乙 B.T乙>T甲 C.T甲
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①、②、③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10.全球变暖与图中哪个过程的加强有关()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读图回答11~13题。
11.a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C.a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 D.a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
12.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①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 ②b处的地面辐射弱
③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 ④b处大气的保温作用差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13.下列叙述中,其气温成因与b处相似的是()
A.冬季,我国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漠河附近
B.夏季,我国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青藏高原地区
C.冬季,同纬度地区相比,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
D.夏季,同纬度地区相比,山区气温低于平原气温
读图,回答14~15题。
14.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
15.若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其余条件与上题相同,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甲地建立的企业是()
A.造纸厂 B.水泥厂
C.家具厂 D.电子厂
图为某地区城市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显示0至600米的垂直气压差分布状况,读图回答16~18题。
16.有关该地区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气压高于②地
B.③地气压低于④地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高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地的风向为东南风 B.b为下沉气流
C.c地的风向为西南风 D.d为下沉气流
18.有关图中地面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是城市,乙在是郊区 B.甲地是郊区,乙在是城市
C.甲地是商业区,乙在是工业区 D.甲地是果园,乙在是菜地
二、综合题
1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
(2)用箭头在图上标出环流模式。
(3)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___。
(4)一般情况下,甲乙两地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甲地__________,乙地__________,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___,丙、丁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__。
(6)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地。
20.读图 “风的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___________(近地面或高空)风向图,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风是在________半球,判断理由是________。
(3)图中的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__,d表示_______。如果不受c、d的影响,b将如何运动_____________。如果不受d的影响,b将如何运动_______________。
(4)图中a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c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甲、乙两地中,风力较大的是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米、1米和1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部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部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图所示)。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
(1)以上实验要验证的是___________原理。
(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___________(填“左或右”)偏,纸片B向___________(填“左或右”)偏。
(3)试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解析这一现象。
(4)在图中用实线画出电炉和冰块附近高处和低处等压面的弯曲情况,并用箭头画出空气的运动方向。
答案
1.D
【解析】根据实验,说明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2.B
【解析】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所以甲底部放一层土,就能直接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地面又把获得的热量以地面辐射的形式传给大气,所以甲箱大气的温度高,而乙箱只有空气,它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低。
3.B
【解析】根据等值线的性质,闭合等值线的数值等于相邻等值线的高值或低值。
4.D
【解析】风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转,上海的风向为偏南风。
5.D
【解析】对比两幅图,可以看出环渤海地区的等压线在这段时间内变稀疏,因此风速明显变小,其他选项可通过对比等压线的疏密变化来判断。
6.A
【解析】图中甲、乙在低层,丙、丁在高层,因此总的来说,甲、乙两地的气压高于丙、丁两地,从等温线的倾斜方向判断,乙地气温高于甲地,丙地气温高于丁地,由此推断,甲地气压高于乙地,丁地气压高于丙地,所以,四地气压值的大小排序为甲>乙>丁>丙。
7.D
【解析】图中甲、乙在低层,丙、丁在高层,因此总的来说,甲、乙两地的气压高于丙、丁两地,从等压线的倾斜方向判断,乙地气压高于甲地,丙地气压高于丁地,即四地气压状况为乙>甲>丙>丁,所以气流的流动方向是乙→甲→丙→丁→乙。
8.A
【解析】若a、b、c、d为不同的等压面气压值,则甲、乙、丙、丁的四地气压状况为乙>甲>丙>丁,因此T甲>T乙。
9.B
【解析】通过图示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
10.C
【解析】当大气中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大气逆辐射增加,温室效应增强,全球变暖。
11.A
【解析】在对流层内,随高度的上升气温逐渐下降,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能力很弱,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12.B
【解析】b处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同时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
13.B
【解析】我国夏季东部地区南北普遍高温,最低气温出现在青藏高原上,其气温成因与b处相似。
14.D
【解析】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甲地有下沉气流b,而乙地有上升气流d,则说明甲地相对较冷,气流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而乙地相对较暖,气流上升,使近地面大气密度减小,气压比同高度的甲地降低,因而甲、乙两地气压关系为甲>乙。甲、乙两地上空的丙、丁两地,由于b、d垂直气流流动使丙处气压比同高度的其他地区降低,而丁处气压比同高度的其他地区气压升高,故丙、丁两地气压关系为丁>丙。又根据高度升高气压递减的原理,乙丁两处气压关系为乙>丁。
15.B
【解析】因为水平气流a是从甲地吹向乙地,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将有大量废气、粉尘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工厂布局在甲地,以确保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不被污染。造纸厂污水排放量大,废气排放量小,水泥厂粉尘污染严重,家具厂和电子厂属于轻污染或无污染的工业,因而选择B项。
16.A
【解析】正常情况下,垂直方向上,大气层中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如果近地面受热,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就会降低,高空气压会升高,这样近地面0米与高空600米的气压差会缩小;反之,近地面冷却,空气会下沉,地面0米与高空600米的气压差会增大。图2中甲地地面0米与高空600米的气压差大于乙地,说明甲地空气下沉,乙地空气上升,故甲地近地面的气压高于乙地,即①地气压高于②地。
17.B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判断b为下沉气流,d为上升气流。
18.B
【解析】根据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过程,且气流d上升,气流b下沉,可以判断甲地是郊区,乙在是城市。
19.(1)乙、甲、丁、丙
(2)如图12
(3)甲
(4)阴雨天气 晴朗天气 甲 白天阴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晴天少,而夜晚有云,大气的逆辐射较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强
(5)东北风 西南风
(6)乙
20.(1)近地面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2)北 地转偏向力向右偏
(3)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b将与等压线垂直 b将沿等压线运动
(4)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决定风的大小与趋向 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5)乙 甲地等压线稀疏,乙地等压线密集,则乙地气压梯度力比甲地大
21.(1)热力环流
(2)右、左
(3)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发热,空气膨胀上升,低处形成低气压,高处形成高气压;冰块处较冷,空气冷却下沉,低处形成高气压,高处低气压;这样,同一水平面气压出现明显的差异,空气就由高压处流向低压处,故纸片A向右偏动,纸片B向左偏动。
(4)如图13
第三篇:同步练习
第一单元同步练习
班级:姓名:
一、我会选择(18分)
1、“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是一定会发生。"这句名言中“这种事”是指()。
A.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B.生病 C.死亡 D.挫折
2、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当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这表明了每个人()。
A.出生地不一样 B.生存环境不一样
C.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D.出生时间一样
3、俗话说:“千人千相貌,万人万性格。”这句话说明的道理是()。
A.人类的生命最宝贵 B.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C.人与人之间毫无共同点 D.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4、我国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体现了()。
A.父母对我们成长的关爱 B.国家和社会对我们成长的关爱
C.学校对我们成长的关爱
5、关于人的生命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便无法重来
B.珍惜生命是胆小怕死的表现,不值得提倡
C.人死了以后,可以投胎转世,重新来到这个世界
D.有的植物人还能再活过来,这说明生命不止一次
6,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学会自护自救。在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震措施()
A.在室内时就近躲在坚固的物体下 B.在室外时要迅速回屋内
C.迅速奔向楼梯或电梯 D.躲在大树下或高楼下
二、填空题(27分)
1、当爸爸体内的精子和妈妈体内的卵子相遇后,就会生成一个(),受精卵在妈妈的子宫里不断生长、()、(),慢慢长成(),直到降临人世。
2、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类生命的独特样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
3、我们不可以改变生命的(),却可以改变生命的()。
4、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需要我们用心呵护。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我们首先要注意身体的安全和健康,懂得(),()。
5、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这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
6、在地球上,()、()和()共同构成了五彩斑斓的生命世界。目前已知的植物大约()万种,现存的动物大约有()万种。
三、我会判断(15分)
1、我们的守护天使只有父母。()
2、少年时代是每个人心底最美的回忆。()
3、我们的性别在精子和卵子相结合的那一瞬间就已决定。()
4、人的生命没有独特之处。()
5、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尽量让生命延长。()
6、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他人的生命与我们无关。()
7、参加学校组织的安全疏散演练,是珍爱生命的行为。()
8、我们小学生学习自救自护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9、关爱他人的生命,需要我们从大事做起。()
10、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能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11、人类是自然界的主宰,不必善待其他生命。()
12、人类的进化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的生命。()
13、小华和小明将路边的小树折断当“少林棍”玩。()
14、保护生命是大人们的事,与我们小学生无关。()
15、野生动物很好玩,可以捉来饲养。()
四、我会回答(30分)
1、面对危险情形,你认为最应该保护的是什么?并说出你的理由。
答:
2、有人说,我们的生命是爸爸妈妈的延续。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答:
3、你知道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是什么内容吗?请把你所知道的写下来吧!答:
4、人的生命过程是什么?你是怎样认识的?
5、你知道人们常说的人生五枚金币是什么?
答:
第四篇:同步练习
课题: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一、选择题 1、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
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B.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C.北上抗日 D.进一步把革命推向全国
2、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主要理由是()A.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B.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C.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并将军事指挥权交给他 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最高负责人
3、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A.大兵团作战 B.战略防御 C.战略进攻 D.战略转移
4、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A.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于吴起镇 B.红一方面军与红二、四方面军会师于会宁 C.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革命的企图 D.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5、红军长征途中,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四渡赤水 ②巧渡金沙江 ③翻越大雪山 ④强渡大渡河 ⑤遵义会议 A.①②③④⑤ B.⑤①④②③ C.⑤①②④③ D.①⑤②④③
6、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A.八七会议B.三湾改编C.长征胜利 D.遵义会议
7、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是()
A.1934年 9月至 1936年 9月 B.1934年8月至1936年8月 C.1934年10月至 1936年 10月 D.1934年11月至1936年10月
8、“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的“三军”是指()
A.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B.红二方面军、红三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C.红一方面军、红三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D.红二方面军、红三方面军、红五方面军
9、对红军长征胜利的正确评价是()
①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②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③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④壮大了红军队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对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A.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革命、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宣告了敌人围追堵截的破产,革命军队不再受到敌人的威胁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构成了以后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
D.标志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主力红军转移到西北,在接近抗日前线的西北建立新的革命大本营,有利于完成新的历史任务
11、红军长征途中渡过下列河流的先后顺序是()①大渡河 ②湘江 ③赤水河 ④金沙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②③④① 12、2006年5月,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崔永元开始率领“我的长征”节目组重走长征路,是为了弘扬()
①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②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
③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精神 ④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题:
13、(情景题)阅读下列材料: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叫/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
(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江西民歌《十送红军》 请问答:
(1)这首民歌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这首民歌包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歌词中的红军是指红军中的哪一支队伍?这支队伍长征中的行过路线是怎样的?
三、问答题
14、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是什么?
(2)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你认为长征途中,我党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的转折意义的大事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4)红军在长征途中体现了什么精神?对今天你的学习和生活还有没有借鉴意义?
第五篇:《富贵不能淫》同步练习
《富贵不能淫》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一词多义:
(1)居天下之广居 第一个:()第二个:()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得志:()
(3)行天下之大道:()妾妇之道也 :()
(4)必敬必戒:()戒之曰 :()
2、词类活用:
(1)富贵不能淫 :_____________(2)贫贱不能移: ____________
(3)威武不能屈: _______________
3、重点实词
岂不诚大丈夫哉 _______ 一怒而诸侯惧 _________
安居而天下熄. 熄: _______ 丈夫之冠也 冠:_________
父命之 命: __________ 以顺为正者 顺: ___________
立天下之正位.正位:___________ 与民由之 由: ___________
无违夫子 违:___________ 独行其道 行:___________、翻译: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焉得为大丈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文理解
1、概括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3分)
2、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会顺从秦王的意思。
B、孟子指出,大丈夫必须在行冠礼时,不怕威胁,不受利诱,对国家有责任感,对人民有关怀心,对理想有坚持的勇气。
C、孟子的一番话,不仅批判了景春的错误,也确立了大丈夫的形象,为世人定下了一个立身行事的准则,有相当的警世作用。
D、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让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三、对比阅读
(二)【甲】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律①知武②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③。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注释】①律:指卫律,原是汉朝大臣,投靠匈奴。②武:苏武。③羝:公羊。
---《苏武牧羊》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往之女家 _____________(2)与民由之 ______________
(3)愈益欲降之 _____________(4)武既至海上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乙】文中的苏武是大丈夫吗?请结合【甲】文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课文理解
1、①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②无论得志与否,都不放弃做人的原则;③富贵不迷乱,贫贱不动摇,威逼不屈服。(每1点1分)
2、B(行冠礼时是父亲对他进行训导。)
对比阅读 同“汝”你 遵循 更加 已经(2)天下着雪,苏武躺在地上吃雪,把雪和毡毛一起吞进肚子。是。他不受匈奴的胁迫而投降,牧羊、睡觉一直拿着汉节,符合甲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丈夫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