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点评作文[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15:0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师生互动,点评作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师生互动,点评作文》。

第一篇:师生互动,点评作文

师生互动,点评作文

高中作文批改可以师生互动,创新作文批改模式。

一、学生评价和教师点评互动的模式

(一)学生自我反思――自评

高中学生从哪几个方面修改自己的文章呢?

自评时看是否符合题意。2010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目是“绿色生活”。在审题时要注意“生活”的基本义和象征义、比喻义。“生活”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可以是物质层面的,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绿色”不仅仅是指色彩,更深层的含义是指生命、生态以及表达人们希望的、美好的、和谐的、健康的、低碳的生活方式。从文体的角度,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

自评时看文章立意上有没有亮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反映在高考作文中,作文的立意体现了考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所以对于高考作文,考生千万不要往一个地方想,立意相同或者相似都会使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何永康教授说:“从思维方法来看,在立意上的出新乃至出奇制胜,就要求除线性的顺向思维向深远处发掘外,还要具有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立体思维等方式。从反面想一想,从事情的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多种层面思考一下,往往可以发现新的观点,新的思路。”

(二)同伴互相反思――互评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同伴之间互相修改作文,鼓励学生从别人的作文中汲取优点,避免别人作文中出现的缺陷,一举两得。

互评时要有共同的评分标准。例如江苏省2010年高考作文阅卷标准,在作文等级中一共化为六个类别,即一类卷:63-70分;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然后判断某类作文属于哪个等级。让评分有相对统一的标准,使学生对高考作文评分有感性的认识。又如在平时练习写议论文“学会接纳”时,让学生共同拟定基本批改标准。就是能够达到高考的基本等级分标准。1.开头段是否提出论点,占7分(总分70分);2.是否阐述为什么要“学会接纳”,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占14分;3.有没有联系实际生活,或者联系社会人生进行论述,占14分;4.是否在结尾阐述怎样学会接纳,占14分。如果符合这四条要求,那么文章基本上成功,可以得到49分。

互评时要建议同学们把对方优秀的习作当做“例子”。1978年3月,叶圣陶在一次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提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同学之间把对方优秀的习作当做“例子”,能够迅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当然互评时要注意不同写作水平同学之间的差异、男生与女生写作的差异等。例如2014年我任教高二年级时,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写完作文后让同学之间交流,最后推荐一篇你认为最优秀的习作,后来我把这篇习作投给《宜兴日报》,很快就发表了,发表的文章可以说是同学之间互评的“结晶”。

(三)师生互相点评――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教师点评学生作文的作用举足轻重。首先,教师的点评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的优点,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有人说:“一个情感冷漠的语文老师,绝对进不了学生的心灵。”特别是学生平时的练笔,语文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鼓励学生“多角度立意”,发展求异思维,不要写假话、大话、空话。把作文教学和做人结合起来。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表达思想的氛围,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学会大胆地表达思想。龚自珍在黑暗的时代发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唤,振聋发聩!苏轼在仕途顺利时一般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想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仕途失意时,又从佛教中得到安慰。其实中国古代许多诗人都在博大精深的思想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归宿。在做诗歌鉴赏类题目时,我经常要求学生发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分析诗歌要知人论世,联系实际时要求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是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一种方法。学生说出来是一种表达,写出来是一种能力!教师点评习作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思想,师生点评要有民主的氛围,教师和学生真正做到平等的对话。

学生与学生的互相点评也有助于交流思想,学生与他人习作的对话是学生汲取他人思想营养的一种途径。如果说让学生口头表达思想是第一步的话,那么有意识让学生写出有个性有思想的作文是至关重要的第二步。一开始,教师的命题作文要具有现实性。我校经常组织高中生集体收看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类栏目,那么学生在看后肯定有感想,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写自己的感想。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没有他人的指令或暗示,学生只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对于有个性的作文、有创见的想法,教师要大力表扬。与此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关注学生的心灵,提高写作主体的自我意识。作文最忌人云亦云,教师营造了表达思想的民主氛围,学生写起作文来,定会“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我’,听凭此时此地的思潮自由奔放,从心中流到指上,从指上落到笔尖,微笑也好,深愁也好,洒洒落落,自自然然画在纸上”(冰心语)。

另外,教师的点评要注意学生的作文思维训练,教师要在作文评讲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学告诉我们,思维能力的发展表现为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那么怎样发掘学生作文中优良的思维品质呢?例如在细微处表扬学生习作中思维的深刻性。学生作文中深刻之处都是文章的精彩之处。只要是一个词语,一句话,一段描写或议论,表现了学生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深入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都要大加表扬。例如,有的学生作文的构思非常奇妙,有的学生的作文语言运用了“陌生化”的手法,有的学生的作文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独特的感受、看法、和思想见解,这些都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独立性的表现,没有好的思维品质的人很难写出好的作文。

【参考文献】

【1】何永康.花儿为什么这样红【M】.人与路.2006年江苏省高考优秀作文选,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8)

第二篇:师生互动的方式

课堂的师生互动的方式

行为互动是基本的互动形态,指师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双方是否积极或者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小到教儿童数手指,大到同学生一起参加社会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现代教学论也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因此课堂教学是一个以文本为中介的生命交流和碰撞的过程,是一个课程内容不断生成,课程意义不断提升的过程。这样的一个过程注重的是学生学习后的真实、独特的感受,而这种感受不仅仅来自于教材,它需要唤起学生的经验,打开学生的想象,启动学生的情感,需要教师的经验和情感的投人。需要其他相关的作品的介入来引起共鸣。课堂上,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应该形成积极的**、有效的互动,从而使课堂“鲜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展开充分的联想、进行换位思考、学会倾听、对话、不断探究、感悟,以多向互动合作为手段,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平衡有序的行为互动是靠教师对课堂交流的控制和学生的呼应两种因素之间的磨合而形成并得以维持的。一方面,学生参与课堂交际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控制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的参与又会反过来影响课堂活动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课堂活动的认识和他们对课堂活动的呼应。虽然所有教师都努力想在课堂上关照每个学生,但是他们常常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与一些学生较多地交流,而忽略另外一些学生。如教师习惯性地从前往后看、总是提问名字好记的学生、提问成绩优秀学生比提问成绩一般学生多等,就会形成各种形式的教师行为区域,从而使互动面受到**,学生呼应强度降低,互动因此失去了平衡与和谐。使每个学生有均等的实践机会,从而有序有效地参与互动。既能使学生大面积地参与互动实践,又能培养合作竞争意识。

情感互动、“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现代教育观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因此,我们应重视师生情感互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情感互动是指师生在课堂中的情感投入,双方学习中是否伴随着积极的情感。认知互动是指师生在课堂中所采用的策略,双方思维的活跃程度是通过一些策略来体现的,情感,是人们对外界事物与内在意识之间发生联系的切身体验。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们的学习活动,不仅依靠大脑皮层结构,而且是在情感的参与下进行的。情感对教学过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师生间的关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长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可以说情感是教与学的桥梁,是师生间合作的纽带,是教学过程的催化剂。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是指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为如此。爱是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认知互动。认知互动能够使学生获取和整合新知识。在一个有效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行为、情感、认知的互动是密不可分的。认知是互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地认知有利于正确理解对方及其行为所表达的意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性反映。这一原则既坚持反映论的客观性原则,又承认主体在认识中的创造性过程,而且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中的“桥梁”作用。社会认知理论认为,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的一种心理活动。

依据上述理论,主体所认知的对象,与客体存在的真实对象之间存在着相当的距离。一方面,由于认知对象处于不断表现和变化的过程之中,受认知能力的局限和制约,主体不可能全面深入到认知对象;另一方面,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并不是简单而直接地模仿,其中包括一定的选择性和重构性,即人们所认知的对象,是按照自己观念所选择出来的、经过加工的部分。

“认知互动教学原则”核心是发展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能力,探索接受知识边缘科学心理学的奥秘,强调有意义学习理论:通过“视读”和“心读”强调学习者消化阅读材料的认知结构和有意义的学习心向,学习者参与语言实践的参与意识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教师的角色,师生一起评教、评学,突出认知体系,判断与推理的认知能力,拓宽学习者的综合创造能力。

第三篇:师生互动的好处

师生互动的好处

冉伟东

“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的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要使“师生互动”这一理念真正内化到课堂教学方式中,我们必须明白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就不能是单纯的给与者,而应该是获取方法的引导者。

一、师生要建立平等的关系教育作为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其本质是人与人的交往。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既体现了一般的人际之间的关系,又在教育的情景中“生产”着教育,推动教育的发展。根据交往理论,交往是主体间的对话,主体间对话是在自主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自主的前提是平等的参与。因为只有平等参与,交往双方才可能向对方敞开精神,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交流互动。因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首先应是师生完全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应该彻底改变师生的课堂角色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间共同协作的过程, 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师生互动的直接体现,要求教师从已经习惯了的传统角色中走出来,从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思想,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从而,数学素质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就不应被看成“知识的授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所以课堂教学过程的师生合作主要体现在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和学生的“自学”上。

三、设置问题情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师生的合作与交流是“师生互动”的直接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应是“随机”发生,而不一定要人为地设计出某个时间段老师讲,某个时间段学生讨论,也不一定是老师问学生答。即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创设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语言上尽量用“激励式”、“诱导式”语言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尽量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及培养学生创设思维能力。

四、应该建立在师生间相互理解的基础上

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看到的是一种双边(或多边)交往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指点,学生思考;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共同探讨问题,互相交流,互相倾听、感悟、期待。这些活动的实质,是师生间相互的沟通,实现这种沟通,理解是基础。

我们看到,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与学生建立起了一种非常融洽的关系,相互理解,彼此信任,情感相通,配合默契。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合作学习,真诚沟通。老师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一丝微笑,学生都心领神会。而学生的一举一动,甚至面部表情的些许变化,老师也能心明如镜,知之甚深,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这里的灵犀就是我们的老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建立起来的相互理解。

第四篇:浅谈良好的师生互动

浅谈良好的师生互动——谈话活动的教育策略

一、两方或多方交流就是互动

1.互动的形式

谈话活动——一般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受

师生互动——教师教育技能

谈话活动的效果直接影响人们对活动的评价

二、良好的谈话是由听和说组成

第一,听

1.听——主观愿望

良好的听的习惯是从有听的愿望开始

2.孩子语言的年龄特征

吸引小班孩子的语言是富有情节性的事物外在的动感的呈现,吸引大班孩子的语言富有逻辑性的事物内在联系,中班孩子的心理特征,介于小班和大班之间,有时候小班那样的需要情景,有时像大班孩子那样需要逻辑。

3.教师的语言魅力

教师要用动听的语言,促进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哪些素质决定了教师语言的魅力?

教师的音质、语言节奏、语言气质

主张用多变的语气,来配合不同的教育情景——多变的教学内容是需要用多变的语言气质来表现。同一教育情景中的教育语言气质少变为妙,不然会削弱教育效果。

4.教师的语言修养

拥有丰富的语言

一般地语言表达丰富的人,总比较容易吸引听众。

把话说到心窝里

选择适宜的角度比较容易把话说到别人的心窝里。

5.不说的话

(1)、无法改变事实的话不说

(2)、会造成分化效果的话不说

(3)、会伤人自尊的话不说

第二,说

让孩子说话,首先要有话题

1.提问

适宜的提问,能使孩子产生学习的动机。

提问类型:提问依据认知水平由低到高,可分成

记忆性 应用性 分析性

理解性 综合性 评价性

提问类型——帮助我们在设计提问时,研究我们的教学目的。

同一类型的提问,在一次活动中,不可反复多变的使用,因为:

低级的提问:因简单而无趣。

高级的问题:因复杂而疲惫。

在教学中,融合地运用各种提问类型,比较生动,应思考:

(1)提问应有思考空间

(2)提问应关注想象

(3)提问应引导推理

(4)提问应有双向互动

2.回应

展现:让幼儿展现已有的经验和感受

梳理:削枝强干,突出主题

提升:将幼儿已有的经验和感受提升到概念的局面

教师用她那娓娓动听的声音让我们充分了解了孩子语言的年龄特征和教师的语言魅力,与此同时也掌握了一些提问和回应的技巧。吸引小班孩子的语言是富有情节的;吸引大班孩子的语言是富有逻辑性的;中班孩子的心理特征则介于他们之间,有时需要情景,有时需要逻辑。作为教师,应该用动听的语言,促进幼儿良好倾听习惯的形成,这也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语言修养。适宜的提问可以让孩子产生学习动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融合地运用各种提问类型,提问中应有思考、应关注想象、应引导推理、应有双向互动。教师对于孩子回答所做的回应也要有所展现、梳理和提升。“教育过程中,师生互动之间的对话关系,呈现出相互作用,相互依托,平等交往,相映成趣的美好景象。”

第五篇:师生和谐互动小结

和谐教学 铸就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互动”阶段性小结

新课程改革以来,传统的教学观念逐渐被新课程理念所代替,语文课堂也逐渐变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教师们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行为有了诸多可喜的变化,尤其是语言表达方面,我们更加尊重学生学情,营造民主的氛围,注重对话与交流,发展学生思维与表达能力。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更多的课堂还是气氛沉闷,学生发言不积极,往往是几个学垄断课堂,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光听不说,即使被迫发言也是吞吞吐吐,声音很小,表达自己的意见时,语言啰嗦、词不达意、条理不清,有的干脆站立不语,弄得教师满头大汗满堂灌,学生却听得心不在焉。那么,如何在高效课堂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氛围,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

1.提供机会人人参与。每一个孩子都要给他们锻炼的机会,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将来都要不断学习、走入社会,所以不能够忽视任何一个孩子。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即使进度慢一些,耽误一些时间,也是很值得的,让每个孩子都体验,而且不断地体验,对于他这个“个体”而言,意义重大。刚开始的节奏慢一些没有关系,学生的能力提高后,就会又快又好了。

课堂上除了安排各种语文活动,师生、生生交流还是语文课的基本形式,怎么才能让学生“自主交流”?怎么让学生“愿意表达”?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尊重”二字,课堂是表达思想的地方,是相互对话的场所,每个人都有话语权,每个孩子都应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也是犯错误的地方,无论学生的发言多么幼稚,考虑多么片面,表达多么不清晰,老师也要尊重学生的发言,学生之间也要相互尊重,学会倾听。我们在对话的过程中,要更多地了解和接纳学生的想法,引导和帮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如果老师总是“设一个圈套让学生来钻”,如果老师总是“预设一个标准答案让学生来猜”,如果老师总是“一言堂”,如果课堂总被那几个学生“霸占着”,那么,这样的对话就是“不平等对话”,就是“缺乏了尊重的对话”,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怎么能够愿意表达呢? 2.问题提出后,教师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并引导他们把答案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述出来,老师可以适当与孩子一起来说。如果问题的确有较大难度,老师可以适当引导、提示,把问题化解成几个细小些的短问题,便于学生回答。这样不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提升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3.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每个班级里总有一部分学生不原意或者不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课堂上教师指导的学习活动往往演绎成优生或部分中等生的“专场演出”,久而久之,导致差生面过大,厌学的学生日益增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这些学生的基础偏差,对自己缺乏自信,不敢大胆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所以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在课堂上,我们要特别关注学困生,可以先让他们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锻炼他们的胆量,鼓励他们大胆发言。他们每次回答完问题后,我们都应该积极鼓励。即使他们回答错了,我们也不要批评,而应该赞赏他们积极参与、勇敢发言的精神。这样,这些学困生在回答问题时,就会逐渐克服自卑心理,从而树立自信。

二、教给方法,使学生学会表达

有的老师抱怨学生“不会说”,其实还是我们自身的方法太少。实际上,说话是要教的,语文教学“听说读写”中的“说”,是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话”谁都会,但是说话的水平却参差不齐,老师要教的东西很多,说话的态度,说话的表情,说话的层次,说话时的身体语言。这都要经过训练,例如教学生评价别人,要告诉他先肯定别人的优点,再委婉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教学生概括主要内容,要引导他们学会分节概括再整体归纳;教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要自信大方,有理有据,表达清晰„„年龄越低的孩子,越要“细化”,“分解开”、“反复练”、“教方法”。

三、改变模式,给学生创造参与教学的条件

现在的学生性格活泼好动,特别喜欢表现自己。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集体授课这一传统的封闭形式,应以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方面的不同而变化。这就要求要有开放的课堂教学和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小组合作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前提,再针对各小组之间存在学习程度差异较大的情况加以调整,使各小组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合理搭配,学生程度达到基本平衡。在学习任务下达后,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就更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此外,在传统的课堂上,师生关系因授课方式的过于呆板,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因而容易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参与到探究知识过程中,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通常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进行旁听(观)、指导、帮助或纠正,这样的学习气氛显得轻松、活泼而又团结互助,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和学生间的彼此了解。

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心

课堂上,学生最有效的直接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赏。所以,教师不要吝啬表扬,不要吝啬赞许的微笑,哪怕是学生非常微弱的思维火花,教师也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助燃”。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学识、经验和优点不同,教学内容、手段不同,要使赞赏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灵活掌握表扬方法,让它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当学生成功时,教师的“你真棒!”带给学生的是莫大的光荣;当学生失败时,教师的“我相信你能行的!”带给学生的是莫大的信心;当学生进步时,教师的“我发现你比以前更加优秀了!”带给学生的是最好的鼓励;当学生出错时,教师的“你真勇敢,下一次肯定会更好!”带给学生的是一种莫大的信任。还可以辅之于适当的小奖品。只要运用好这些方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会被激发。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评价功能。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一种发自学生内心的真诚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评价对于教学活动的导向、反馈、诊断、激励等功能。

五、充分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教学集“形、声、色”于一体的独特功能,被广泛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显示出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化静为动,化文字为图形,做到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声情兼备。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多媒体的运用,关键在于课件。教师设计课件时应从多方面考虑:一般来说,文字内容不宜过多,字体要醒目,文字和背景着色要搭配合理,文字的出现可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渴望去了解文字的内容,这样才能印象深刻;声音可以渲染气氛,刺激注意力,但在应用时应注意声音的强度,一般宜采用舒缓的轻音乐动画要讲究新颖、适用;整体内容要尽量追求新颖,贴近鲜活的生活实际。

总之,教无定法,贵要得法,课堂教学,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只要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教学方法,都会提高学习效率,当然也一定能构建快乐和谐的高效课堂。今后,我们将不断完善高效课堂教学的模式,让师生互动更加和谐,更好地展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

下载师生互动,点评作文[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师生互动,点评作文[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师生互动作文评改见实效

    师生互动作文评改见实效在近几年轰轰烈烈的作文教学改革中,我们看到许多优秀的习作指导案例,但关于习作评改的理论与实践,却所见寥寥。其实从重要性来说,习作评改不亚于习作指导......

    幼儿园毕业典礼师生互动主持词(精选合集)

    幼儿园毕业典礼师生互动主持词(精选8篇)主持词的写作要突出活动的主旨并贯穿始终。在如今这个时代,很多场合都需要主持人活跃现场气氛,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主持词呢?下面是小编为......

    家校互动 师生同行

    家校互动 师生同行 ——携手共助孩子成长(家长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上午好! 您们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这次会议,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理解和支持。首先我代表初二(3)班的全体......

    从师生互动谈教学

    从师生互动谈教学 大家下午好!我是教育系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张敏。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教学经验。今天我将两大方面进行讲述。 一、我对师生互动的理解 我国古代......

    如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及师生互动

    如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及师生互动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有限的,短短的教学时间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教......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

    如何增强小学英语课堂的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空间内,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它既指师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也指师......

    浅析师生互动与教学效果3

    浅析师生互动与教学效果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105012004080 数本专业 庄惠强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实质性......

    浅析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浅析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近几年来,“互动”越来越体现在煤体与观众、促销厂家与消费者、书本杂志与读者之间加深往来与相互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新课程实施改革以来,也要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