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文化与现代生活(5篇)

时间:2019-05-14 15:22: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周易文化与现代生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周易文化与现代生活》。

第一篇:周易文化与现代生活

周易文化与现代生活

郑万耕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前言

王鲁湘: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周易》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部内涵精深,影响广泛、流传久远的典籍,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称。几千年来《周易》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吸引着人们在各个领域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形成了庞大的易学研究与应用体系。那么对于现代生活,《周易》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对我们还有哪些启示?它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工作,以及我们的思维?我们又能否将它应用于当今的现实生活之中?有关这些问题,我们今天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郑万耕先生,大家欢迎。郑先生您好,欢迎做客《世纪大讲堂》,下面我们看一下大屏幕一个介绍郑先生的短片。

王鲁湘:那现在我们说就拿这个《周易》,前面加个周字,它实际上是西周的时候编纂而成,里头的所谓的卦爻辞,大概写的也都是,记的也都是当时周的一些事情是吗?

郑万耕:从《易经》,《周易》的卦爻辞来说,基本上是记载的一些殷周时期的情况。王鲁湘:殷周时期,也包括了这个殷。

郑万耕:它的产生是在周朝初年,殷周之际,所以说这个可能有一些过去的一些遗存。王鲁湘:可能是当时候的占卜的一些记录,这些记录都是一条一条的,后面有些人给它进行了一个归纳,给它总结,而且把它进行了整理,然后变成了这么一个六十四卦的卦爻辞在一起的书是吧?

郑万耕:对,是经过后人整理的,它原来有一些算卦的记录,筮辞的一些记录。那么后来有一些人为了后人算卦的方便加以整理,加以润色,赋予它一些当时人所可能有的一些思维,那么这里边就可能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民俗方面的内容,包括原始巫术的一些内容,也可能包含一些哲学思维的萌芽,或者当时人的一些生活经验,生活智慧的一些东西。

王鲁湘:那么我们现代生活中间,当然我们知道我们中国的,我们的文化有一个,曾经有一个断层,这个断层中间的话,其实《周易》可能在某种意义上离开了我们很多人的生活。

那么现在随着中国文化的复兴,大家对《周易》现在兴趣非常昂然,很多人都在学习它,研究它,那么像这方面的人你接触过吗?

郑万耕:也接触过一些。王鲁湘:也接触过一些。

郑万耕:民间的这样一些人,他们从各种不同的方面,他来诠释《周易》,如果从学院派的角度来说,有些可能言不由衷,但是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了解《周易》,有许多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王鲁湘:那么从大学里头一个哲学教授的角度,你如何理解民间的,对《周易》占卜的这样一种,也是传了几千年的这样一种小传统。

郑万耕:从我个人而言,我感到《周易》当中,他认为《周易》有四种圣人之道,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卜筮者尚其占,以制器者尚其象,这样四种圣人之道。就是《周易》当中它不仅仅是一个方面,这些方面都有。但是现在从汉朝开始这样一个东西逐渐开始分化,占卜这一块基本上流落到民间。

王鲁湘:变成术数。

郑万耕:变成术数,流落到民间。那么学院派知识分子或者说古代的学人,他们所阐发的是《周易》当中所包含的一些理论思维,治国方略或者是它的一些生活智慧,那么这两块呢,我感到在现实生活当中都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王鲁湘:好,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郑教授给我们演讲,郑教授今天演讲的主题就是《周易与现代生活》。

一、《周易》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郑万耕:《周易》它博大精深,那么它究竟对我们的现实生活还有没有价值,有没有意义?有没有影响呢?我想答案肯定是肯定的。举一个例子,比如说近十几年以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有两句话或者是两个理念,普通的老百姓都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这两句话一个是与时俱进,一个是和谐社会。

那么与时俱进在《周易》当中就是与时偕行。偕,在《说文解字》当中就说:偕者,俱也;行者,进也。那么,与时偕行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与时俱进。与时俱进这种思想就来自于周易文化,和谐社会也是如此。

在《周易》当中讲太和,追求一种最高的和谐的理想状态,把它叫做“大和”,也就是太和。它讲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讲履,和之至也,履和而至,履以和行,都是讲和。实

际上《周易》当中所提出的最高价值理想就是太和。这成为我们中华学人一直追求的一个价值目标。所以从这两点我们就可以看到《周易》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对我们的当代社会都有它深刻的价值。

《周易》当中有三点,这些道理当中有三点特别重要,一个是尚变,第二个是贵中,第三个是趋时。

(一)尚变

先说第一点,尚变。《周易》,这个易字,它的一个基本意义就是变,变易,当然《易》一名而含三义,有不易、简易和变易。那么现在我说的是变易。《周易》特别推崇变,唯变所适,又讲“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穷就是事物发展到极点,这就叫做穷;发展到极点,那么就可能就要发生变化,发生了变化,进行了变革,事物就通达顺畅了,这就叫做“变则通”。通达顺畅了,这个事物就会有一个比较长的,顺利发展的时期,那这就叫做“通则久”。这个强调变通的观点,它的一个基本思想的含义,它有个基本思想基础,是物极则反,所以《周易》的作者或者《易经》《易传》当中,它提醒我们人要有一个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只有这样,你才能身安,家齐,国家可保。我们历代的思想家,特别是历代的改革家,比如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搞改革,魏源、龚自珍强调更法,康有为、谭嗣同搞戊戌维新,都是把《周易》当中这种变通思想,变革的思想作为他们的思想武器。

那么这个通,通则久,不是说永久,就是说在不久的将来它还可能会达到,走到极点,那我们还必须变革。不变革就没有出路,不变革我们国家就不会越来越兴旺发达。

(二)贵中

那么刚才说了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则无患。那么怎样使我们的社会不断地走向前进,而不走向衰落?那么《周易》它就提出了两个原则,一个就是刚才讲的问题:贵中,强调中道;一个是趋时。

中与和是连在一起的,不中就不能和,中是和的必要条件,所以只有中才能达到刚才我们所说的社会的和谐,达到那个最高的和谐。那么在《周易》当中特别强调这个中,一般来说处在中爻的,上卦的第五爻,下卦的第二爻,处在中爻的,大部分都是吉利的。如果既处在中爻,同时又是阳爻处在阳位,阴爻处在阴位,比如说阳爻处在五的位置,阴爻处在二的位置,这就是既中又正,它强调中正。蒋介石这个名字就来源于这样一种思维。

在豫卦,豫卦的六二爻辞讲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于石这两个字就出来了。这就是说,耿介如石,坚刚如石,你做事情不要等到天黑,就是发现这个事情,发现了事物苗头马上就去做,它是吉利的。为什么它会吉利?是因为中正:“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既中又正。蒋介石,蒋中正这个词就出来了。

那么中国古人曾有过这样一句话,说,“易道深矣,一言以蔽之,曰时中”,又讲“知时中之意,则思过半”。“思过半”,这也是《周易》当中的话,是说你懂得了时中的内涵,懂得了它的精神实质,那么对《周易》整个讲的道理,你基本上就把握了一半,可见他们推崇时中。

(三)趋时

那么下边我就要说到时了,“趋时”。那么这个观念,在《周易》当中发挥得应该说是淋漓尽致,形成一个非常系统的理论观念。它讲到要明时,要察时,通过察时来明时。时机未到你要待时而动。什么是待时而动呢?《周易》当中讲了,“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把器具,器械工具打磨精良,隐而不发,等待时机。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时机成熟,那就要坚定果敢,立即行动,这样你就会取得非常大的成就,这就是所谓的“待时而动”。

与时俱进,那么在《周易》当中讲了三次。乾卦的《文言传》讲,“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就是讲白天奋勉努力,从不懈怠,到了晚上你就应该安闲休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样你就会取得大的成功。

损卦讲:“损益盈虚,与时偕行”。益卦讲到“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就是不管你是损,减损,还是增加,盈满还是亏缺,都应该根据不同的时机采取不同的措施,所以它又讲,要“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这是在艮卦里。

艮卦它的含义是什么呢?艮就是止,所以它后边就讲: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也就是说不管你待时而动也好,还是与时偕行也好,与时俱进也好,你都应该以不失时机作为一个基本的准则。“行”比较好理解,比较好做,但是,“止”就不见得。我们做什么事情,既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当你事业顺利发展,蒸蒸日上的时候,你敢不敢止?这个时机到了,你有没有魄力嘎然而止?旧的不做了,另做新的,你开创一个新的产业,开创一个新的事业,这是很难做到的。

所以中国古人讲“知止”,当然是从道德的角度讲,要“止于至善”,可是如果我们把它引伸开来,从《周易》这一段话我们可以看到,它不仅仅是一个道德上的止于至善,而且你的事业,你的工作,你所开拓的各个方面的东西,是不是可以到此为止,另谋新路?这恐怕是现实社会当中很重要的一个考验,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思维。这是讲时机未到,要待时而动,时机已到要与时俱进。那么如果时机变了,时机、时运、时势,发生了变化,《周易》讲那就应该“趋时”,就要“变通”,“变通趋时”就是紧紧追随时势的发展,抓住新的恰当的机遇。这就是我说的趋时,就是“变通者,趋时者也”,或者反过来说,趋时就是变通,根据不同的时机,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或者说这就是时中,因时而行中道。

孟子曾经讲过执中,说你坚守中道是非常好的,可是“执中无权,犹执一也”,你执中无权,没有一个权变,不进行通权达变,只坚持一个道理,是吧,一个模式,不能通权达变,不能随时加以变通,那只能是把道给害了,那是“贼道”。男女授受不亲,这是道,这是礼也。可是嫂溺援之于手,权也。这个通权达变实际上也就是因时而行道,要对这个道要有所调整。

就比如说我们骑自行车总要有微调,你不可能永远直直地,这样正正直直地走,永远直着走,你非摔倒不可。可是我们不断地拧着这个把,在这样进行一些微调,这个微调就是刚才我说的权。但是它又鼓励“中”。就是我刚才所说的因时而行中道,这样你才能保证你的顺利地畅行无阻。那么这是所讲的时。所以时这个观念,在《周易》当中出现了58次到60次之间,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讲,用时、时机、时用等等,它的各种情况。所以这样一种观念对我们任何人,对我们现实生活来说都是影响至深,影响很大。

二、《周易》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

(一)一阴一阳之谓道

中国历代的思想家都在阐发“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古老的命题。

那么刚才我讲了这样三个方面,六个字:尚变、贵中和趋时。那么《周易》它不仅仅停留在这样一些问题上,而且它把这样一些观念,这样一些原则,它从哲学的更高的角度,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来加以论证,就提出了阴阳变易思维。其实,刚才我所讲的这样一些,都渗透了它的阴阳思维,阴阳变易的思维。可以说阴阳变易的思维它是我们《周易》的核心,是我们《周易》的最基本的特征,如果离开了这个学说,其它别的学说无从谈起,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那阴阳学说,我想它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就我自己而言,我给它概括成四句话,就是《周易》当中的四句话,用《周易》当中的四句话来概括,第一是“一阴一阳之谓

道”,一阴一阳就是又阴又阳,有阴就有阳,有阳就有阴,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阳可以变成阴,阴也可以变成阳,就是阴阳相互转化。那么阴阳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这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所以它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

我们看,不能只有天没有地,只有天没有地那就不成其为宇宙:不能只有男人没有女人,有男人没有女人,那就不成其为社会,那就不成其为人类。我们一个社会,你既要有领导,又要有群众,既要有官员,又要有民众,这样才能构成一个社会。那同时还有中外,内外上下,不同的民族,这就是一阴一阳。同时阳中还有阴,阴中还有阳。你比如你们坐在这儿,有男有女,男女就是阴阳,可是不论是男人身上,还是女人身上,你都是由血气构成的,按照中国古代医学,血为阴,气为阳。但是阳中又有阴,这个阴阳又分成阴阳。

我们一天有昼夜,说白天是阳,夜晚是阴。可是白天从午后,午,中午以前是阳,中午以后又是阴,属阴。夜晚子时以前属阴,子时以后又属阳,阴阳当中又各生阴阳。所以我们观察事物就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独阳不生,独阴不成,天下没有孤阴孤阳之物,也没有纯阴纯阳之事。阴阳总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所以我们看社会,我们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看到成绩,也要看到缺点。看到我们现在形势一片大好,我们也还要看到它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它背后所潜伏着的可能出现的危险。这就是一阴一阳所给我们提供的思维方式,一种思维方法。

那么老子他又从反面看问题,“反者道之动”。就是你别人,你儒家,你只看到了事物的正面,只看到了社会好的方面,仁义道德,那么在这个仁义的背后还有没有其它别的方面不恰当的东西,影响着我们社会的发展?他也是在思考社会,怎样使社会更加安宁,更加安定,更加发展。他并不是什么都无所作为,他思考的问题和儒家基本上是一样的,也是安邦定国。但是你常人,你儒家,你看到的这一方面,那么我看到的是另外一方面,那么这样我们中国人的理论思维,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就进一步向前进,就深刻了一步。

(二)阴阳不测之谓神

第二句话,“阴阳不测之谓神”,就说事物的变化总是神妙莫测,刚才我们说事物它总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有规则,有确定性,那么这就叫做常,《周易》当中就称为道,可是事物的变化还有变数,事物的发展还有变数,有不确定性,有偶然性,这种偶然性,这种不确定性,在《周易》当中就叫做神,神就是神妙莫测,不好把握。

你比如说我们平常讲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为什么叫不测风云,不测这个词就来自于《周易》。事物本来按照常规,按照它的规则,可能就直接由此向彼发展,可是

突然遇到了一个什么事件,它突然改变了方向,或者折回来了,或者是另外一个方向。

两年前,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了,究竟向哪里走,下一步会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谁也不知道它会发展成为我们现在的全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这就是阴阳不测。

(三)日新之谓盛德

第三句话,“日新之谓盛德”,或者叫做“生生之谓易”。在《周易》当中这两句话是连在一起的。日新之谓盛德,就是说每一天都在更新,这是天地最大的德性,天地最根本的性质。生就是创造,生生就是不断有所创造,不断有所创造这才称得上变易,或者说这才是我们《周易》所讲的变易。老是重复过去的东西,不断走向衰退,那不是《周易》所讲的变易。

谁都不会愿意过平平淡淡的、老是千篇一律的生活,都希望不断有所前进,不断有所更新,不断有所提高,这不就是不断地在更新吗?所以《周易》叫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甚至台湾有一个哲学家,被称为现代新儒家的牟宗三先生,他创立了生命哲学。他这一套生命哲学体系,他的一开始的出发点就是《周易》这两句话,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当然他结合了西方哲学的,尤其是康德哲学的一些东西。那么他就称为生命哲学。那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受这样的东西的熏陶,都在被它所昭示,被它所激励。

(四)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第四句话,“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或者“刚柔相推变在其中”。刚柔就是阴阳,阳刚和阴柔,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推移,那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它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内因论的先驱。就是说,你这个事业能不能发展,你的事业出了问题,或者你自己出了问题,你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去找很多客观条件,先找一找你内部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在自身找原因,自身找问题,你才能真正解决。所以他强调内因,强调刚柔相推。

我想这样四句话可以概括阴阳变易学说的基本内容,当然还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强调,阴阳互补啊,阴阳和谐,阴阳流转等等,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都在阐发这样一个命题。

要用北京大学朱伯崑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中国历代的思想家都在阐发“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古老的命题。那么我们中国的辩证思维,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我们中国人的智慧从而得到了锻炼。这个思维方式,或者思维方法,它是永远起作用的,永远不过时的,其它别的原则,章法,规范,都可以过时,但是这些东西是永远起作用的。

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政治理念,道德意识以及民俗习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到现在仍然有它强大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去探讨,去弘扬。

当然《周易》当中还讲了许多其它的,刚才我说了,一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维方式,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提供了一套治国的方略,或者原则;给我们人提供了一套生活智慧和生活的规范,尤其是他所讲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样一个人生的总原则,人生的总态度,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总体来说,我感到《周易》它的理论,它的思维博大精深,虽然有些方面高深莫测,但是对我们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政治理念,道德意识以及民俗习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到现在仍然有它强大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去探讨,去弘扬。今天就说到这儿,谢谢大家。

三、访谈

王鲁湘:非常感谢郑万耕先生充满激情,也充满智慧的演讲,我们知道《周易》这本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不仅仅是对我们一些国家的领导者,也不仅仅是对我们的一些文人学者,而且对我们普通人其实在每一个生活的细节中间,都影响至深。我随便举一些例子,比如说我们经常挂在嘴里头的一些成语,就是一种民族智慧的结晶。

那么这种成语之多,我们《周易》贡献是最多的,随便举几个,刚才郑先生已经说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们经常看到现在有很多的企业领导的办公室里头会挂着这几个字,对不对,另外还有否极泰来,还有乐知天命,立竿见影,物极必反,你想想随便举一举,这么多的词来自于《周易》。

那么说到这部智慧之书的话,我们当然要说这些卦爻辞的词语,刚才我们说的都是词语以外,其实这个卦相也很重要,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八卦,它就是两种爻,一个是阳爻就是一横,一个阴爻就是两个短横,就这两个东西组成,这就所谓的阴和阳。但是这个八卦,我看它是三个这样的爻组成一个卦,而不是两个,这就是一种智慧。

我过去在大学读哲学系的时候,我就观察,我们八个基础卦没有一个卦是对称的,那么六十四卦中间的话我们也发现,只有八个卦是对称的,其它那么多的卦也都是非对称的,那么他为什么不强调这种对称性?

郑万耕:《周易》当中一方面有对称,一方面它同时又不对称,这就是刚才说的阴阳不测,它实际上是强调一个事物的多样性,也同时强调事物的统一性,比方说刚才我们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讲一个统一性,或者《周易》当中讲的殊途同归,一致百虑,或者百虑一致就是讲这样的东西,这说明我们中国人,他不是一个非常用一个固定的模式,一个固定的思维来观察一个东西,但是事物它确实它又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一定的规范,一定的规

则。那我们找到了这个规则,我们对这个事物,我们人就有了主观能动性,我们就可以在一定的把握,但是同时呢你又不能把你头脑给局限死了,那么这样刚才说的,那就是多,就是中国人讲的三,强调三,强调天地人三才,是吧,这一卦,下边这两爻,一卦六爻嘛,它是地,上边两爻是天,中间两爻是人,这是三才,这个思想可能和老子有关系。

王鲁湘:有关系,对。

郑万耕:老子讲,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或者人也大,不同的版本,有的是王,有的是人,它是只有人可以和天地相并立,这称为三,在世界万物当中只有人可以和天地相媲美。那么《周易》就提出了这个三才观念。

王鲁湘:我这里随便画了一个卦,郑老师说的下面这两爻是地,上面这两爻是天,中间两爻是人,大家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三分,特别注意中间这个人,人是在中间是跨的,它是跨上下两卦的,因此人是赞天地之化育。

郑万耕:同时又顶天立地。

王鲁湘:这里还有一位网友,叫生活秀的,他针对前些年杨振宁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个演讲影响很深远。其中最重要的有一句话就是《易经》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但是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杨振宁先生,大家尊敬的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那么您对杨先生的这样一个结论,这样一个判断,您有什么看法?

郑万耕: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因为我不懂自然科学,所以就更没有发言权,但是从《周易》的角度我还是可以说两句,说《周易》的思维,影响了我们中国人的理论思维两千年,或者说我们中国人的理论思维的提高,是通过历代易学家对《周易》的阐发得到锻炼和提高的,这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五经四书当中,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它们主要是讲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天道阐发得不多,那么能够和道家相媲美,就是《周易》这个系统,那当然后来是当作是儒家的经典之一,是五经之首,这个系统。那么它的影响确实相当深,《周易》当中,既有形式逻辑的思维,也有象数思维,也有辩证思维,就是它的思维方式应该属于是多方面的。那么究竟是哪种思维方式,影响了我们中国的科技的发展,杨先生没讲,我也不知道他具体指什么,讲得很笼统,也可能他懂自然科学,他了解中国古代的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对他个人可能在某一方面,他认为有拘束,有不好的影响,或者阻碍他思维展开的这样一种影响,但是在其它方面他没有深入地做出说明,所以我也不好妄加评论。

四、提问

王鲁湘:现在我们把提问交给现场,有同学关于《周易》方面的问题,要向郑先生请教的,请举手。

同学:老师,您好,我们知道东方人与西方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欲望和能力这个方面,他都是不相同的,那么请问这个东西是否与《周易》和中国古代传统文学,它高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方面有关?那么如果有关的话,请问您认为《周易》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定上面,是过时的还是超前的?谢谢。

郑万耕:按照整个中国传统或者西方的传统来说,在历史的角度,西方人强调分,中国人强调合,或者西方人强调分析,中国人强调综合,这是这两个文化有很重要的差别。那么在这个问题上,从这种思维方式应用到处理天和人的关系,那么我们中国刚才已经讲了,强调天人合一,强调天人协调。那刚才我们又讲了,《周易》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或者说一个成语,叫做裁成辅相,就是讲人,后就是君王,“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之地之宜”。

刚才说了,大自然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它自然而然,它又生生不息,那么我们人处在天地之间,你只能参赞天地之化育,你不能去改变自然界的规律,不能去破坏自然,所以叫做加以调节。

“裁成”,就是加以调节完成,使它完成;辅相天地之宜,天地它变化,那个自自然然的东西,你去进行推动,所以这就是天人协调。“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我们自然现象,没有变化,自然界的变化没有到来之前,我们对它加以开发,加以引导,自然界也不违背,这叫先天下而天弗违。自然界的变化已经到来之后,人就应该注意适应,要顺天应时,这就叫后天而奉天时,所以说它这叫做天人合德,也就是天人协调。所以张岱年老先生说,裁成辅相,天人合德,是中国古代一个典型的天人协调论。这个天人协调论确实影响了我们整个中国文化,应该说始终。

虽然说我们近些年来,新文化运动以后,我们强调人定胜天,但是我们做了很多不应该做的事情,违背自然规律,违背自然发展的事情,那么现在我们反过来从《周易》当中,从中国文化当中,寻找人和自然的这样一种关系,把它作为一种指导思想的时候,我们就感到中国古人这个思维,有他合理的地方或者有他的优势,甚至比西方人那个强调改造自然,强调或者是以人为中心,那样一种人类中心论的观点是不一样的。它有它的优势。在我们现在解决生态危机,解决生态平衡,解决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中,使我们可以借鉴。

王鲁湘:下一位同学。

学生:郑教授您好,我这有一个问题要请教您,就是关于八卦和六十四卦的起源问题,就是在易学界有什么说法,然后就是是不是有一个,现在已经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了,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郑万耕:这个问题到现在,我的观点仍然是一个谜。阴阳两爻,八卦、六十四卦,它的最基本的要素,我们王鲁湘刚才讲的,就是阴阳两个爻,一个阳爻,一横线,一个阴爻,中间断开,这是它的基本要素。但是究竟八卦是怎么产生的,怎么从爻变成了卦,或者说由爻组成卦?这样一个说法在《易传》当中就没有说清楚。可是他又说呢,“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怎么突然后边又出来了八卦,这个有人就提出了疑问,说这可能是当时,就是两套算卦的方法。

王鲁湘:合到一起了。

郑万耕:后人没有弄清楚,把它合到一起,这只是一种说法,是不是能成为定论? 王鲁湘:也不好说。

郑万耕:但是我们可以怀疑。张政烺先生说的数字卦,是吧,八卦或者六十四卦来源于数字卦。可是数字卦是六爻卦,绝大多数是六爻卦,这是不是我们八卦来源呢?

王鲁湘:六爻卦。

郑万耕:六爻卦。所以这个问题,也仍然解决不了九和六的问题。

九、六是什么。王鲁湘:为什么是九。

郑万耕:说九是阳,六是阴,不过这是后来讲的。那么这个问题,这个数字卦也解决不了,所以说这个问题到现在仍然是个问题。当然说这个符号,两个符号,有人说是结绳记事,影响比较大的,屈万里先生,那么这两个结之间,这个是阳爻,这中间一个结,就这两个之间这是阴爻,这个受到启发,然后出现了这样一个阴阳的两画,这是一种说法。

郭沫若先生说是男女生殖器的崇拜,男根和女阴,这个说法,我现在想,它是西方弗洛伊德学说传播到中国的一个产物,生命崇拜,但是这个说法,在《周易》当中它也能找到根据,能解释。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冯友兰先生和高亨先生,他们讲,就和算卦那个草棍有关系,实际上这个和那个结绳记事相类似。那这个草棍,那么两个结之间,这个是阳爻,那么这两个结,这样一段,这样一段,中间有个结它就断开,这个是阴爻。

那么朱伯崑先生说了,这个可能比较朴实,和我们算卦又有密切关系,这个可能更加符合原义,但是都是一种没有史料根据的推测,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到现在没有考古学上的根

据。有考古学根据的,就是那个张政烺先生说的数字卦,但是他有些问题还解决不了,解释不了。所以说到现在为止,仍然是个谜。这是我所知道的,也可能你知道得更多一些。

王鲁湘:《周易》凝结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智慧,曾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今天人类步入了信息时代,但是《周易》里面的哲学思想,以及《周易》对于自然界,社会人事的规律总结,仍然是我们当代的中国人可以遵循的行为准则。真正了解《周易》我们会从中受益良多。好了,让我们再一次感谢郑教授精彩的演讲。也感谢今天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下周同一时间,我们《世纪大讲堂》再见。

第二篇:广告文化与现代生活

广告文化与现代生活

——对广告文化的专题性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广告这一名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处角落。无论你上街散步还是在家看电视,无论你翻阅报刊还是上网浏览,你会发现广告无处不在。婚姻广告让天下有情人喜结良缘,商品广告是商家的杀手锏,公益广告真情奉献。广告的名目,五花八门,广告的形式,异彩纷呈。可是,正当吃饭的时候,给你来一段广告“泻痢停”;当电视剧到“关键”时刻,广告不期而至而令人心急„„广告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作为传播信息的一种方式,广告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可以说古来就有,但很显然,过去的广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微乎其微,而今天的广告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却已经达到了我们不能不关注的地步。从乡村靠近马路的院墙,到大都市、小城镇的街道,再到广、电、网、报,可以说,广告充满了现代生活的所有空间,叫你无处躲藏;而且,许多缺乏创意的粗劣的广告一遍又一遍地“顽强”地在你面前出现,它对人们视听感觉的强暴,丝毫不亚于其它暴力!因此,研究当代广告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二.现代人们对广告文化的观念

为了了解现代人们对当今广告文化的看法,我们小组通过调查法和资料搜集,在社区学校范围内进行问卷调查,并将数据加以整理,得出了如下结论。

首先,从目前我们所选取调查的人群中来看,具有形象生动有趣、画面意境优美和广告歌曲好听经典的三类特点的广告在现阶段是最受受众青睐的广告类型,而这类广告的过人之处就在于能带给受众深刻的印象,因而就达到了广告的最初目的。

其次,广告已经渐渐融入了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在倡导“自主消费”、“绿色消费”的今天,广告这一特殊的传播手段并不再仅仅局限于介绍商品,而是有了引领消费,传递资讯等一系列的新功用。

再者,现阶段我国的广告正处在起步阶段,各类广告质量良莠不齐,因而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广告的地位不尽相同。怎样尽快地改变我国广告的现状,是大部分消费者热切关注的焦点,也是我国广告行业的当务之急。

总而言之,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广告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不容忽视。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大众传播形式,不但是传播事业发展的一枚催化剂,也成为人类整个大众传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从诞生伊始到现在,从最初稚嫩粗糙的表现形式发展到成为结合多媒体技术结晶的产物,它已逐渐正在摆脱最初的商业化色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语言和文化。而其中又数广告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最为深刻。广告文化也使广告成为一种艺术,给人们带来视听的强烈冲击,也为消费者创造了流行和时尚,极大地刺激了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它在拉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当代广告文化的社会影响

据我们小组更加深入的研究,发现当代广告文化对现代社会生活也有着深刻影响,其中有正面也有负面的。主要表现在有三个方面:其一,当代广告文化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其二,当代广告文化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其三,当代广告文化侵蚀了当代文化心理。

当代广告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对人们消费观念的影响上。我们知道,古代社会,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但是,我们今天却鼓励人们贷款买房、买车,买其它奢侈品,然后再分期还款,使得许多高收入的白领时常处于囊中羞涩的状态,而事实上,他们却又认同这是一种合理的,或者说是时尚的消费观念,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认同提前消费这种消费观念的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代广告不断刺激所造成的。我们可以发现,现代生活中的许多消费,都并不是必不可少的消费,而是在广告宣传诱发下产生的需要。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广告例子分析来说明这个问题。

二十年前的一些广告往往只是介绍一下产品的性能,然后再拿出几张奖状,来证明一下它的质量可靠。可是现在的广告却大不相同,看一看“雪碧”饮料广告,画面是一个非常漂亮而又入时的白领女孩向一位年轻而帅气的男上司递交辞职报告,说要去日本,男上司诚恳地挽留她,但她还是走了,但刚到门口,她又回来了,男上司很惊喜,但女孩回来只是为了拿饮料的,她拿起饮料很潇洒地一甩秀发,歌唱般地说:“透心凉,雪碧!”对于这个广告,我们可以发现几个特点:一是具有故事性,而且故事差点遮蔽了广告的意图;二是广告形象代言人是有身份有地位的酷男美女;三是画面的色调、音乐具有一种大都市气息,令人向往。其实,人们在看这个具有故事性的广告文本时,就像阅读文学作品一样,在潜意识中往往也会不自觉地的发生同情,并在现实生活中很可笑地把喝饮料,与白领生活,与都市情调联系在一起,从而在口渴或并不口渴的时候手中都拿着一瓶饮料。所有当代广告文本,其广告形象都会使人们不自觉的把广告所宣传的产品与想象中的所谓现代生活、现代情感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发起消费欲望。

广告通过广告形象制造人们的消费欲望,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除了给商家带来好处以外,还有那些影响呢?我们认为,从社会角度来看,一方面,只有不断制造消费欲望,才能拉动经济增长,这是由我们当前的市场经济性质决定的;另一方面,这又造成人类并不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严重浪费,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不治之症,所以,当代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过分鼓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甚至可能有害。

当代广告对社会生活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就是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现在人们评价事物,往往不再看重其实质,而更看重其外在形象。比如,我们买一套服装,谁也不会像过去买衣服那样,看这件衣服的布料、做工究竟值不值它的要价,而是首先看一看它的牌子,看一看它的样式。正是由于当下人们看重事物的外在形象、看重商品的牌子,所以商家往往不惜血本在广告上投入巨资。此外,厂家付给媒体的费用也是非常高的,中央一套黄金时段的广告费是一秒几千万,甚至上亿。我们发现,在当代商品经济社会中,人们惟有通过消费品味的不同,才能将自己与别人区别开来,所以,有钱有势的人消费的往往并不是消费品本身,而是消费品的外在形象。

当代广告对当代文化也有深刻影响。当代学者常常批评当代文化是“快餐文化”,用了就扔;是“工业文化”,缺乏精神向度。造成当代文化缺乏精神指向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当代广告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当代广告对当代文化的影响最为明显之处就是许多文化人涉足广告,做产品形象大使,做产品代言人,或者出演广告。文化人涉足广告,这只是广告影响文化的表面现象,广告影响当代文化的更深层面在于广告意识对当代社会文化心理的腐蚀。现在,出版图书,即使是严肃的学术著作也需要策划、包装,也就是说,需要一切广告手段,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希望藏于名山大川,自信“酒好不怕巷子深”。

四.课题总结

在广告的演进序列中,不论是近代广告还是现代广告,其中都隐含着作为文化形态之一的广告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广告者,广告内容,广告的受众,广告的形式与手段。这些基本要素无一不烙印着社会文化的时代性痕迹,无不随其历史的变迁发展而及时调整自身在文化形态中的位置,更新自己,转换自己,亦即广告受制于特定历史阶段的文明程度,在不同的时期内有不同的依托对象和显示途径、生成方式。就广告对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而言,现代广告更具有相当独立的文化形态,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是现代文化精神的特殊表现,影响着现代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现代广告已和社会文化融为一体,并集各种文化因素于一身。在一定意义上讲,现代广告是社会文化的生动典范和浓重的缩影。

我们可以从本次研究性调查中发现:好的广告,实际上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不仅真实、具体地向人们介绍了商品,而且让人们通过对作品形象的观摩、欣赏,引起丰富的生活联想,树立新的消费观念,增加精神上美的享受。良好的广告还可以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培养人们的精神文明,并且给消费者以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陶冶人们的情操,既可以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也可能会对受众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广告公司和媒体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广告活动中不能重利轻义,而要兼顾经济与社会两方面的效益,自觉地承负起文化服务、文化教育和文化建构的责任。

以上我们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当今的广告和广告文化对现代人们的影响。确实,当今的广告和广告文化在深刻了解消费者心理和各地民俗民情的基础上,能够充分运用理性与情感诉求令消费者感到亲切和受到关怀。借助智慧光辉的广告文化的确能给人带来启迪和思考。但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广告的负面影响,以此唤醒人们对广告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以此提醒广告的制作商在考虑广告的商业效益的同时,更多地思考一下它的社会文化效益,使正在成长中的广告文化得到深层净化,能带给消费者一片更纯净的天空,成为消费者一生不变真诚的朋友!

In advertisement evolution sequence, no matter is the modern advertisement or the modern advertisement, in which all is concealing takes of a advertisement pattern culture shapes basic integrant part: The advertisers, the advertisement content, the advertisement receives the audiences, the advertisement form and

the method.。speaking of the advertisement, the modern advertisement has the quite independent cultural shape, becomes the modern society culture the important constituent。The modern advertisement already and the social culture merges into one organic whole, sum aggregate each cultural element in a body.In a sense says, the modern advertisement is the social culture vivid model and the strong miniature

第三篇:周易文化影响现代生活 “和谐社会”源出于此

周易文化影响现代生活 “和谐社会”源出于此

内容摘要:《周易》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部内涵精深,影响广泛、流传久远的典籍,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称。几千年来《周易》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吸引着人们在各个领域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形成了庞大的易学研究与应用体系。本期节目请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郑万耕教授为我们讲解《周易》的思维上市和理论体系,并讨论《周易》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

2010年2月13日《世纪大讲堂》: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周易》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部内涵精深,影响广泛、流传久远的典籍,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称。几千年来《周易》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吸引着人们在各个领域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形成了庞大的易学研究与应用体系。那么对于现代生活,《周易》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对我们还有哪些启示?它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工作,以及我们的思维?我们又能否将它应用于当今的现实生活之中?有关这些问题,我们今天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郑万耕先生,大家欢迎。郑先生您好,欢迎做客《世纪大讲堂》,下面我们看一下大屏幕一个介绍郑先生的短片。

主持人:那现在我们说就拿这个《周易》,前面加个周字,它实际上是西周的时候编纂而成,里头的所谓的卦爻辞,大概写的也都是,记的也都是当时周的一些事情是吗?

郑万耕:从《易经》,《周易》的卦爻辞来说,基本上是记载的一些殷周时期的情况。

主持人:殷周时期,也包括了这个殷。

郑万耕:它的产生是在周朝初年,殷周之际,所以说这个可能有一些过去的一些遗存。

主持人:可能是当时候的占卜的一些记录,这些记录都是一条一条的,后面有些人给它进行了一个归纳,给它总结,而且把它进行了整理,然后变成了这么一个六十四卦的卦爻辞在一起的书是吧?

郑万耕:对,是经过后人整理的,它原来有一些算卦的记录,筮辞的一些记录。那么后来有一些人为了后人算卦的方便加以整理,加以润色,赋予它一些当时人所可能有的一些思维,那么这里边就可能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民俗方面的内容,包括原始巫术的一些内容,也可能包含一些哲学思维的萌芽,或者当时人的一些生活经验,生活智慧的一些东西。

主持人:那么我们现代生活中间,当然我们知道我们中国的,我们的文化有一个,曾经有一个断层,这个断层中间的话,其实《周易》可能在某种意义上离开了我们很多人的生活。那么现在随着中国文化的复兴,大家对《周易》现在兴趣非常昂然,很多人都在学习它,研究它,那么像这方面的人你接触过吗?

郑万耕:也接触过一些。

主持人:也接触过一些。

郑万耕:民间的这样一些人,他们从各种不同的方面,他来诠释《周易》,如果从学院派的角度来说,有些可能言不由衷,但是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了解《周易》,有许多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主持人:那么从大学里头一个哲学教授的角度,你如何理解民间的,对《周易》占卜的这样一种,也是传了几千年的这样一种小传统。

郑万耕:从我个人而言,我感到《周易》当中,他认为《周易》有四种圣人之道,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卜筮者尚其占,以制器者尚其象,这样四种圣人之道。就是《周易》当中它不仅仅是一个方面,这些方面都有。但是现在从汉朝开始这样一个东西逐渐开始分化,占卜这一块基本上流落到民间。

主持人:变成术数。

郑万耕:变成术数,流落到民间。那么学院派知识分子或者说古代的学人,他们所阐发的是《周易》当中所包含的一些理论思维,治国方略或者是它的一些生活智慧,那么这两块呢,我感到在现实生活当中都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主持人:好,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郑教授给我们演讲,郑教授今天演讲的主题就是《周易与现代生活》.郑万耕:《周易》它博大精深,那么它究竟对我们的现实生活还有没有价值,有没有意义?有没有影响呢?我想答案肯定是肯定的。举一个例子,比如说近十几年以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有两句话或者是两个理念,普通的老百姓都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这两句话一个是与时俱进,一个是和谐社会。

那么与时俱进在《周易》当中就是与时偕行。偕,在《说文解字》当中就说:偕者,俱也;行者,进也。那么,与时偕行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与时俱进。与时俱进这种思想就来自于周易文化,和谐社会也是如此。

在《周易》当中讲太和,追求一种最高的和谐的理想状态,把它叫做“大和”,也就是太和。它讲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讲履,和之至也,履和而至,履以和行,都是讲和。实际上《周易》当中所提出的最高价值理想就是太和。这成为我们中华学人一直追求的一个价值目标。所以从这两点我们就可以看到《周易》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对我们的当代社会都有它深刻的价值。

《周易》当中有三点,这些道理当中有三点特别重要,一个是尚变,第二个是贵中,第三个是趋时。

先说第一点,尚变。《周易》,这个易字,它的一个基本意义就是变,变易,当然《易》一名而含三义,有不易、简易和变易。那么现在我说的是变易。《周易》特别推崇变,唯变所适,又讲“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穷就是事物发展到极点,这就叫做穷;发展到极点,那么就可能就要发生变化,发生了变化,进行了变革,事物就通达顺畅了,这就叫做“变则通”。通达顺畅了,这个事物就会有一个比较长的,顺利发展的时期,那这就叫做“通则久”。这个强调变通的观点,它的一个基本思想的含义,它有个基本思想基础,是物极则反,所以《周易》的作者或者《易经》《易传》当中,它提醒我们人要有一个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只有这样,你才能身安,家齐,国家可保。我们历代的思想家,特别是历代的改革家,比如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搞改革,魏源、龚自珍强调更法,康有为、谭嗣同搞戊戌维新,都是把《周易》当中这种变通思想,变革的思想作为他们的思想武器。

那么这个通,通则久,不是说永久,就是说在不久的将来它还可能会达到,走到极点,那我们还必须变革。不变革就没有出路,不变革我们国家就不会越来越兴旺发达。

那么刚才说了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则无患。那么怎样使我们的社会不断地走向前进,而不走向衰落?那么《周易》它就提出了两个原则,一个就是刚才讲的问题:贵中,强调中道;一个是趋时。

中与和是连在一起的,不中就不能和,中是和的必要条件,所以只有中才能达到刚才我们所说的社会的和谐,达到那个最高的和谐。那么在《周易》当中特别强调这个中,一般来说处在中爻的,上卦的第五爻,下卦的第二爻,处在中爻的,大部分都是吉利的。如果既处在中爻,同时又是阳爻处在阳位,阴爻处在阴位,比如说阳爻处在五的位置,阴爻处在二的位置,这就是既中又正,它强调中正。蒋介石这个名字就来源于这样一种思维。

在豫卦,豫卦的六二爻辞讲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于石这两个字就出来了。这就是说,耿介如石,坚刚如石,你做事情不要等到天黑,就是发现这个事情,发现了事物苗头马上就去做,它是吉利的。为什么它会吉利?是因为中正:“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既中又正。蒋介石,蒋中正这个词就出来了。

那么中国古人曾有过这样一句话,说,“易道深矣,一言以蔽之,曰时中”,又讲“知时中之意,则思过半”。“思过半”,这也是《周易》当中的话,是说你懂得了时中的内涵,懂得了它的精神实质,那么对《周易》整个讲的道理,你基本上就把握了一半,可见他们推崇时中。

那么下边我就要说到时了,“趋时”。那么这个观念,在《周易》当中发挥得应该说是淋漓尽致,形成一个非常系统的理论观念。它讲到要明时,要察时,通过察时来明时。时机未到你要待时而动。什么是待时而动呢?《周易》当中讲了,“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把器具,器械工具打磨精良,隐而不发,等待时机。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时机成熟,那就要坚定果敢,立即行动,这样你就会取得非常大的成就,这就是所谓的“待时而动”。

与时俱进,那么在《周易》当中讲了三次。乾卦的《文言传》讲,“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就是讲白天奋勉努力,从不懈怠,到了晚上你就应该安闲休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样你就会取得大的成功。

损卦讲:“损益盈虚,与时偕行”。益卦讲到“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就是不管你是损,减损,还是增加,盈满还是亏缺,都应该根据不同的时机采取不同的措施,所以它又讲,要“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这是在艮卦里。

艮卦它的含义是什么呢?艮就是止,所以它后边就讲: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也就是说不管你待时而动也好,还是与时偕行也好,与时俱进也好,你都应该以不失时机作为一个基本的准则。“行”比较好理解,比较好做,但是,“止”就不见得。我们做什么事情,既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当你事业顺利发展,蒸蒸日上的时候,你敢不敢止?这个时机到了,你有没有魄力嘎然而止?旧的不做了,另做新的,你开创一个新的产业,开创一个新的事业,这是很难做到的。

所以中国古人讲“知止”,当然是从道德的角度讲,要“止于至善”,可是如果我们把它引伸开来,从《周易》这一段话我们可以看到,它不仅仅是一个道德上的止于至善,而且你的事业,你的工作,你所开拓的各个方面的东西,是不是可以到此为止,另谋新路?这恐怕是现实社会当中很重要的一个考验,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思维。这是讲时机未到,要待时而动,时机已到要与时俱进。那么如果时机变了,时机,时运,时势,发生了变化,《周易》讲那就应该“趋时”,就要“变通”,“变通趋时”就是紧紧追随时势的发展,抓住新的恰当的机遇。这就是我说的趋时,就是“变通者,趋时者也”,或者反过来说,趋时就是变通,根据不同的时机,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或者说这就是时中,因时而行中道。

孟子曾经讲过执中,说你坚守中道是非常好的,可是“执中无权,犹执一也”,你执中无权,没有一个权变,不进行通权达变,只坚持一个道理,是吧,一个模式,不能通权达变,不能随时加以变通,那只能是把道给害了,那是“贼道”。所以他讲男女授受不亲,这是道,这是礼也。可是嫂溺援之于手,权也。这个通权达变实际上也就是因时而行道,要对这个道要有所调整。

就比如说我们骑自行车总要有微调,你不可能永远直直地,这样正正直直地走,永远直着走,你非摔倒不可。可是我们不断地拧着这个把,在这样进行一些微调,这个微调就是刚才我说的权。但是它又鼓励“中”。就是我刚才所说的因时而行中道,这样你才能保证你的顺利地畅行无阻。那么这是所讲的时。所以时这个观念,在《周易》当中出现了58次到60次之间,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讲,用时、时机、时用等等,它的各种情况。所以这样一种观念对我们任何人,对我们现实生活来说都是影响至深,影响很大。

中国历代的思想家都在阐发“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古老的命题

那么刚才我讲了这样三个方面,六个字:尚变、贵中和趋时。那么《周易》它不仅仅停留在这样一些问题上,而且它把这样一些观念,这样一些原则,它从哲学的更高的角度,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来加以论证,就提出了阴阳变易思维。其实,刚才我所讲的这样一些,都渗透了它的阴阳思维,阴阳变易的思维。可以说阴阳变易的思维它是我们《周易》的核心,是我们《周易》的最基本的特征,如果离开了这个学说,其它别的学说无从谈起,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那阴阳学说,我想它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就我自己而言,我给它概括成四句话,就是《周易》当中的四句话,用《周易》当中的四句话来概括,第一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就是又阴又阳,有阴就有阳,有阳就有阴,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阳可以变成阴,阴也可以变成阳,就是阴阳相互转化。那么阴阳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这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所以它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

我们看,不能只有天没有地,只有天没有地那就不成其为宇宙:不能只有男人没有女人,有男人没有女人,那就不成其为社会,那就不成其为人类。我们一个社会,你既要有领导,又要有群众,既要有官员,又要有民众,这样才能构成一个社会。那同时还有中外,内外上下,不同的民族,这就是一阴一阳。同时阳中还有阴,阴中还有阳。你比如你们坐在这儿,有男有女,男女就是阴阳,可是不论是男人身上,还是女人身上,你都是由血气构成的,按照中国古代医学,血为阴,气为阳。但是阳中又有阴,这个阴阳又分成阴阳。

我们一天有昼夜,说白天是阳,夜晚是阴。可是白天从午后,午,中午以前是阳,中午以后又是阴,属阴。夜晚子时以前属阴,子时以后又属阳,阴阳当中又各生阴阳。所以我们观察事物就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独阳不生,独阴不成,天下没有孤阴孤阳之物,也没有纯阴纯阳之事。阴阳总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所以我们看社会,我们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看到成绩,也要看到缺点。看到我们现在形势一片大好,我们也还要看到它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它背后所潜伏着的可能出现的危险。这就是一阴一阳所给我们提供的思维方式,一种思维方法。

那么老子他又从反面看问题,“反者道之动”。就是你别人,你儒家,你只看到了事物的正面,只看到了社会好的方面,仁义道德,那么在这个仁义的背后还有没有其它别的方面不恰当的东西,影响着我们社会的发展?他也是在思考社会,怎样使社会更加安宁,更加安定,更加发展。他并不是什么都无所作为,他思考的问题和儒家基本上是一样的,也是安邦定国。但是你常人,你儒家,你看到的这一方面,那么我看到的是另外一方面,那么这样我们中国人的理论思维,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就进一步向前进,就深刻了一步。

第二句话,“阴阳不测之谓神”,就说事物的变化总是神妙莫测,刚才我们说事物它总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有规则,有确定性,那么这就叫做常,《周易》当中就称为道,可是事物的变化还有变数,事物的发展还有变数,有不确定性,有偶然性,这种偶然性,这种不确定性,在《周易》当中就叫做神,神就是神妙莫测,不好把握。

你比如说我们平常讲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为什么叫不测风云,不测这个词就来自于《周易》。事物本来按照常规,按照它的规则,可能就直接由此向彼发展,可是突然遇到了一个什么事件,它突然改变了方向,或者折回来了,或者是另外一个方向。

两年前,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了,究竟向哪里走,下一步会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谁也不知道它会发展成为我们现在的全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这就是阴阳不测。

第三句话,“日新之谓盛德”,或者叫做“生生之谓易”。在《周易》当中这两句话是连在一起的。日新之谓盛德,就是说每一天都在更新,这是天地最大的德性,天地最根本的性质。生就是创造,生生就是不断有所创造,不断有所创造这才称得上变易,或者说这才是我们《周易》所讲的变易。老是重复过去的东西,不断走向衰退,那不是《周易》所讲的变易。

谁都不会愿意过平平淡淡的、老是千篇一律的生活,都希望不断有所前进,不断有所更新,不断有所提高,这不就是不断地在更新吗?所以《周易》叫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甚至台湾有一个哲学家,被称为现代新儒家的牟宗三先生,他创立了生命哲学。他这一套生命哲学体系,他的一开始的出发点就是《周易》这两句话,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当然他结合了西方哲学的,尤其是康德哲学的一些东西。那么他就称为生命哲学。那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受这样的东西的熏陶,都在被它所昭示,被它所激励。

第四句话,“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或者“刚柔相推变在其中”。刚柔就是阴阳,阳刚和阴柔,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推移,那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它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内因论的先驱。就是说,你这个事业能不能发展,你的事业出了问题,或者你自己出了问题,你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去找很多客观条件,先找一找你内部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在自身找原因,自身找问题,你才能真正解决。所以他强调内因,强调刚柔相推。

我想这样四句话可以概括阴阳变易学说的基本内容,当然还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强调,阴阳互补啊,阴阳和谐,阴阳流转等等,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都在阐发这样一个命题。

要用北京大学朱伯崑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中国历代的思想家都在阐发“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古老的命题。那么我们中国的辩证思维,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我们中国人的智慧从而得到了锻炼。这个思维方式,或者思维方法,它是永远起作用的,永远不过时的,其它别的原则,章法,规范,都可以过时,但是这些东西是永远起作用的。

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政治理念,道德意识以及民俗习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到现在仍然有它强大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去探讨,去弘扬。

当然《周易》当中还讲了许多其它的,刚才我说了,一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维方式,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提供了一套治国的方略,或者原则;给我们人提供了一套生活智慧和生活的规范,尤其是他所讲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样一个人生的总原则,人生的总态度,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总体来说,我感到《周易》它的理论,它的思维博大精深,虽然有些方面高深莫测,但是对我们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政治理念,道德意识以及民俗习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到现在仍然有它强大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去探讨,去弘扬。今天就说到这儿,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郑万耕先生充满激情,也充满智慧的演讲,我们知道《周易》这本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不仅仅是对我们一些国家的领导者,也不仅仅是对我们的一些文人学者,而且对我们普通人其实在每一个生活的细节中间,都影响至深。我随便举一些例子。比如说我们经常挂在嘴里头的一些成语。就是一种民族智慧的结晶。

那么这种成语之多,我们《周易》贡献是最多的,随便举几个,刚才郑先生已经说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们经常看到现在有很多的企业领导的办公室里头会挂着这几个字,对不对,另外还有否极泰来,还有乐知天命,立竿见影,物极必反,你想想随便举一举,这么多的词来自于《周易》。

那么说到这部智慧之书的话,我们当然要说这些卦爻辞的词语,刚才我们说的都是词语以外,其实这个卦相也很重要,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八卦,它就是两种爻,一个是阳爻就是 7

一横,一个阴爻就是两个短横,就这两个东西组成,这就所谓的阴和阳。但是这个八卦,我看它是三个这样的爻组成一个卦,而不是两个,这就是一种智慧。

我过去在大学读哲学系的时候,我就观察,我们八个基础卦没有一个卦是对称的,那么六十四卦中间的话我们也发现,只有八个卦是对称的,其它那么多的卦也都是非对称的,那么他为什么不强调这种对称性?

郑万耕:《周易》当中一方面有对称,一方面它同时又不对称,这就是刚才说的阴阳不测,它实际上是强调一个事物的多样性,也同时强调事物的统一性,比方说刚才我们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讲一个统一性,或者《周易》当中讲的殊途同归,一致百虑,或者百虑一致就是讲这样的东西,这说明我们中国人,他不是一个非常用一个固定的模式,一个固定的思维来观察一个东西,但是事物它确实它又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一定的规范,一定的规则。那我们找到了这个规则,我们对这个事物,我们人就有了主观能动性,我们就可以在一定的把握,但是同时呢你又不能把你头脑给局限死了,那么这样刚才说的,那就是多,就是中国人讲的三,强调三,强调天地人三才,是吧,这一卦,下边这两爻,一卦六爻嘛,它是地,上边两爻是天,中间两爻是人,这是三才,这个思想可能和老子有关系。

主持人:有关系,对。

郑万耕:老子讲,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或者人也大,不同的版本,有的是王,有的是人,它是只有人可以和天地相并立,这称为三,在世界万物当中只有人可以和天地相媲美。那么《周易》就提出了这个三才观念。

主持人:我这里随便画了一个卦,郑老师说的下面这两爻是地,上面这两爻是天,中间两爻是人,大家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三分,特别注意中间这个人,人是在中间是跨的,它是跨上下两卦的,因此人是赞天地之化育。

郑万耕:同时又顶天立地。

主持人:这里还有一位网友,叫生活秀的,他针对前些年杨振宁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个演讲影响很深远。其中最重要的有一句话就是《易经》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但是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杨振宁先生,大家尊敬的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那么您对杨先生的这样一个结论,这样一个判断,您有什么看法?

郑万耕: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因为我不懂自然科学,所以就更没有发言权,但是从《周易》的角度我还是可以说两句,说《周易》的思维,影响了我们中国人的理论思维两千年,或者说我们中国人的理论思维的提高,是通过历代易学家对《周易》的阐发得到锻炼和提高的,这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五经四书当中,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它们主要是讲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天道阐发得不多,那么能够和道家相媲美,就是《周易》这个系统,那当然后来是当作是儒家的经典之一,是五经之首,这个系统。那么它的影响确实相当深,《周易》当中,既有形式逻辑的思维,也有象数思维,也有辩证思维,就是它的思维方式应该属于是多方面的。那么究竟是哪种思维方式,影响了我们中国的科技的发展,杨先生没讲,我也不知道他具体指什么,讲得很笼统,也可能他懂自然科学,他了解中国古代的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对他个人可能在某一方面,他认为有拘束,有不好的影响,或者阻碍他思维展开的这样一种影响,但是在其它方面他没有深入地做出说明,所以我也不好妄加评论。

周易》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裁成辅相

主持人:现在我们把提问交给现场,有同学关于《周易》方面的问题,要向郑先生请教的,请举手。

同学:老师,您好,我们知道东方人与西方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欲望和能力这个方面,他都是不相同的,那么请问这个东西是否与《周易》和中国古代传统文学,它高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方面有关?那么如果有关的话,请问您认为《周易》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定上面,是过时的还是超前的?谢谢。

郑万耕:按照整个中国传统或者西方的传统来说,在历史的角度,西方人强调分,中国人强调合,或者西方人强调分析,中国人强调综合,这是这两个文化有很重要的差别。那么在这个问题上,从这种思维方式应用到处理天和人的关系,那么我们中国刚才已经讲了,强调天人合一,强调天人协调。那刚才我们又讲了,《周易》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或者说一个成语,叫做裁成辅相,就是讲人,后就是君王,“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之地之宜”。

刚才说了,大自然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它自然而然,它又生生不息,那么我们人处在天地之间,你只能参赞天地之化育,你不能去改变自然界的规律,不能去破坏自然,所以叫做加以调节。

“裁成”,就是加以调节完成,使它完成;辅相天地之宜,天地它变化,那个自自然然的东西,你去进行推动,所以这就是天人协调。“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我们自然现象,没有变化,自然界的变化没有到来之前,我们对它加以开发,加以引导,自然界也不违背,这叫先天下而天弗违。自然界的变化已经到来之后,我们人,你就应该注意适应,要顺天应时,这就叫后天而奉天时,所以说它这叫做天人合德,也就是天人协调。所以张岱年老先生说,裁成辅相,天人合德,是中国古代一个典型的天人协调论。这个天人协调论确实影响了我们整个中国文化,应该说始终。

虽然说我们近些年来,新文化运动以后,我们强调人定胜天,但是我们做了很多不应该做的事情,违背自然规律,违背自然发展的事情,那么现在我们反过来从《周易》当中,从中国文化当中,寻找人和自然的这样一种关系,把它作为一种指导思想的时候,我们就感到中国古人这个思维,有他合理的地方或者有他的优势,甚至比西方人那个强调改造自然,强调或者是以人为中心,那样一种人类中心论的观点是不一样的。它有它的优势。在我们现在解决生态危机,解决生态平衡,解决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中,使我们可以借鉴。

主持人:下一位同学。

学生:郑教授您好,我这有一个问题要请教您,就是关于八卦和六十四卦的起源问题,就是在易学界有什么说法,然后就是是不是有一个,现在已经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了,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郑万耕:这个问题到现在,我的观点仍然是一个谜。阴阳两爻,八卦、六十四卦,它的最基本的要素,我们主持人刚才讲的,就是阴阳两个爻,一个阳爻,一横线,一个阴爻,中间断开,这是它的基本要素。但是究竟八卦是怎么产生的,怎么从爻变成了卦,或者说由爻组成卦?这样一个说法在《易传》当中就没有说清楚。可是他又说呢,“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怎么突然后边又出来了八卦,这个有人就提出了疑问,说这可能是当时,就是两套算卦的方法。

主持人:合到一起了。

郑万耕:后人没有弄清楚,把它合到一起,这只是一种说法,是不是能成为定论?

主持人:也不好说。

郑万耕:但是我们可以怀疑。张政烺先生说的数字卦,是吧,八卦或者六十四卦来源于数字卦。可是数字卦是六爻卦,绝大多数是六爻卦,这是不是我们八卦来源呢?

主持人:六爻卦。

郑万耕:六爻卦。所以这个问题,也仍然解决不了九和六的问题。

九、六是什么。

主持人:为什么是九。

郑万耕:说九是阳,六是阴,不过这是后来讲的。那么这个问题,这个数字卦也解决不了,所以说这个问题到现在仍然是个问题。当然说这个符号,两个符号,有人说是结绳记事,10

影响比较大的,屈万里先生,那么这两个结之间,这个是阳爻,这中间一个结,就这两个之间这是阴爻,这个受到启发,然后出现了这样一个阴阳的两画,这是一种说法。

郭沫若先生说是男女生殖器的崇拜,男根和女阴,这个说法,我现在想,它是西方弗洛伊德学说传播到中国的一个产物,生命崇拜,但是这个说法,在《周易》当中它也能找到根据,能解释,能解释。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冯友兰先生和高亨先生,他们讲,就和算卦那个草棍有关系,实际上这个和那个结绳记事相类似。那这个草棍,那么两个结之间,这个是阳爻,是吧,那么这两个结,这样一段,这样一段,中间有个结它就断开,这个是阴爻。

那么朱伯崑先生说了,这个可能比较朴实,和我们算卦又有密切关系,这个可能更加符合原义,但是都是一种没有史料根据的推测,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到现在没有考古学上的根据。有考古学根据的,就是那个张政烺先生说的数字卦,但是他有些问题还解决不了,解释不了。所以说到现在为止,仍然是个谜。这是我所知道的,也可能你知道得更多一些。

主持人:《周易》凝结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智慧,曾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今天人类步入了信息时代,但是《周易》里面的哲学思想,以及《周易》对于自然界,社会人事的规律总结,仍然是我们当代的中国人可以遵循的行为准则。真正了解《周易》我们会从中受益良多。好了,让我们再一次感谢郑教授精彩的演讲。也感谢今天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下周同一时间,我们《世纪大讲堂》再见。

第四篇:周易管理文化与文化创意

周易管理文化与文化创意

中庸与东方文化模式

中华文化是东方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和哲学体系。其中的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包含了对国家、社会、家庭、自然及人的基本看法和要求。然而,儒学所最终追求的则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德”为基础,以“礼”为规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 特征就是“和”。中庸与东方文化的联系,可以简化为“中庸”与“和”的联系。

1、外交上的“和”与“中庸”

“和”推展到对外关系上,主张“亲仁善邻”,“以德为 邻”,“近者悦,远者来”。中庸之道讲究“诚”“仁”。在古代,外交上多为“独善其身”。现今,改革开放顺应时代潮流,与多国 建立外交关系。但是还是有着很深的“和”与“中庸”的影子。

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历史渊源中,也有儒学源远流 长的和平理念的积淀。中国宣布不参加军事同盟和军备竞赛,不 谋求势力范围,不在海外设立军事基地,反对核及大规模杀伤性 武器扩散,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承诺无条件不对无 核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提出以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以及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国在外交实践中突出和贯穿合作,追求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 促发展,以合作解决问题。为此中国积极促成六方会谈,为朝鲜 半岛无核化及和平稳定奔走斡旋,将核问题纳入对话谈判轨道。

2、“和”的根基与“中庸”的天性人性

中庸讲究天性与人性合一。其认为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而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 性达到了那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称得上真正意 义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创制天下的大纲,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 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才能达到中庸之道。而“和”的根基 “和”的根基是“仁”。强调以民为本,施以仁政。中国古代政 治家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为治国理想。至诚尽 性的原则 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 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 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 天地参矣。”只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 天性;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良天性; 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参与天地化育万物。便达 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 列为三了。这就坚持至诚尽性原则所达到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 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因此中庸的思 想十分的符合东方文化的思想。

中庸思想在东方文化模式中得到很大的体现。东方文化以此 为基础建立。同时受到别的文化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但是本质上的天人合一等理念还是根深蒂固的。

第五篇:周易文化翻译

周易文化精华荟萃

“箴言隽语”9(1)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易传·系辞下》1章

译文:自然界的最大功德是滋养万物;当权者的最好宝贝是权力地位。怎样保住这地位呢?只有依靠爱护老百姓。怎样才能吸引人才呢?只有依靠物质利益。管理好财政,制定出合理的法令,制止少数人肆意妄为,这才是当权者最适宜、最合理的事。

(2)

《象》曰: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译文】 《象辞》说:本卦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坤为地,山在地上,风雨剥蚀,这是剥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以山石剥落,岩角崩塌为戒,从而厚结民心,使人民安居乐业。【注释】 下,指庶民百姓。厚下,犹言厚结民心。安宅,犹言安居。

“箴言隽语”9(1)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2)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译文:天在上尊贵,地在下卑贱,乾卦象征天,坤卦象征地,天地由此而定。天地之间万物由卑下到高大的位子已经排列,贵与贱的位子就确定了。天动地静有一定的规律,动则刚,静则柔,刚与柔也就划分了。宇宙万物的性向不同,因而同类相聚合,自然形成分离的群体,彼此之间都有利害的冲突,吉凶就生出来了。天上有日月星辰风雷云雨的现象,地上有山川草木鸟兽虫鱼的形象,它们都会产生错综复杂的变化。《易经》中的卦与爻的变易作用也就由此出现。

因此,刚与柔互相摩擦,八卦中的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互相冲撞又拢合,就演变成了八八六十四卦,产生宇宙万物的变易,以雷霆鼓动,以风雨滋润,随着日月运行,构成了一寒一暑季节的轮换。乾阳之气的运化成为男,坤阴之气的运化成为女。乾的作用是主管万物的创始,坤的作用是使万物生成。乾以容易的方式发挥作用,坤以简单的方式发挥能力。

//容易就便于理解,简单就便于跟从;容易理解就会使人亲近,容易跟从才能见到功效;有人亲近就可以长久,能见到功效就可以发展壮大;可以长久是有才能的人的智慧,可以发展壮大是有才能的人的事业。懂得了容易与简单的原理,就可以领悟天下一切事物的道理。领悟天下一切事物的道理,就能在天与地之间确立人的地位。

“箴言隽语”10(1)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易传·象传上》大畜卦

[注解]出自《周易·大畜》。告诫人们要多多记取前人的经验。识:同“志”,记住。前言:前贤的言论。往行:往日圣人的事迹。畜:同“蓄”,积聚,储藏。[译文]君子要多多研究过去圣贤的言行,用来培养丰富自己的道德学识。

(2)君子以自昭明德。——《易传·象传下》晋卦

[注解]出自《易经》中的《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译文:太阳从地面升起,象征“上进”。君子观此象应当自觉展现高尚的美德。“君子以自昭明德”,就是弘扬美好道德以提升人的素质。我们今天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与“柔进”观有相似、相通之处。

[译文]君子观象应当自觉展现高尚的美德(以提升人的素质)。

(3)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传·象传下》益卦 〔译文〕君子看见好事马上跟过去学习,发现错误急速改正。

“易言难尽”

语录10(1)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译文]圣人设立了卦爻,通过观察卦象,附上了解释的言辞来说明吉凶,又以刚爻与柔爻相互推移而产生变化。所以,吉与凶,是成功与失败的象征;悔与吝,是忧愁与顾虑的象征;卦爻的变化,是前进与后退的象征;刚与柔,是白昼与黑夜的象征。卦中六爻的运动,象征天、地、人三才运动变化的规律。所以,君子赖于安居的是《易》象的位序,赖于玩味的是《易》的卦爻辞。所以,君子闲居时就观察卦象,玩习卦爻辞,行动时观察卦爻的变化,玩味吉凶的占断,就能把握动静进退的原则,必然能得到上天的保佑,吉祥而无往不利。

“箴言隽语”11(1)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易传·系辞上》5章

[译文]见下文

“易言难尽”

语录11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译文:阴阳的交替变化就叫做道。相继不断就是善,成就万物的是性。仁德的人运用它(谓宇宙变化的总规律一—道),认为它是符合仁德的;明智的人运用它,认为它是明智的。平民百姓每天接触阴阳之道而不懂得,因此君子之道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它表现出来就是仁,隐藏起来就是用,鼓动万物,不与圣人共同劳神忧虑,它的崇高品德和伟大业绩达到了顶点。拥有万物就叫伟大业绩。不断更新就叫崇高品德。变化不止就叫易。生成物象就叫乾。仿效乾而完成物象就叫坤。穷尽卦支而预知未来就叫占问。承接更新就叫事。阴阳交替不可把握就叫神奇。

“箴言隽语”12(1)见下文 “易言难尽”语录12(2)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易传·象下》家人卦

译文:君子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说话要有根据和内容,行动要有准则和规矩,不能朝三暮四和半途而废。

“易言难尽”

语录12(1)《易》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 译文:从上天降下佐助(帮助),吉祥而无所不利。孔子说:“佐就是帮助的意思。天(自然规律)所帮助的人,是顺从正道的人,人所帮助的人,是笃信诚信的人。能够践行诚信而时时考虑顺从正道,又能尊尚贤能,所以从上天降下佐助,吉祥而无往不利。”

(2)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易传·系辞上》12章

释义:具象有形的事物之上(无形、不可见)的称之为道,具象有形的事物之下(有行、可见)的称之为器,(阴阳)转化而裁成万物的叫变,(阴阳)推移往来运动的叫通,将(《易》的作用)施加于天下民众的,就叫做事业。

“箴言隽语”13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译文:不做大量有益的事情就不能成为一个声誉卓著的人,不干坏事就不会成为毁灭自己的人。品行不好的人认为,一般的好事对自己来说没有多大益处而不去做,一般的坏事对自己来说没有多大损害而不去改正。所以坏事多了而无法回避责任,罪恶大了也无法得到宽恕。

“易言难尽”语录13(1)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译文:天数一,地数二,天数三,地数四,天数五,地数六,天数七,地数八,天数九,地数十。(天为阳,地为阴,阳数为奇,即一三五七九,阴数为偶,即二四六八十。)天数共有五个,地数也共有五个,五个奇数五个偶数各相配合。代表天的阳数合计为二十五,代表地的阴数合计为三十。天地的数字,共计五十五,这些数字构成天地变化的象征,就能如同鬼神般地推算判断未来了。

(2)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於抟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抟而后挂。

译文:天地大变化的推演数字,用五十根蓍草表示,占筮时只用四十九根(留一根不用,以象征太极)。将蓍草任意分握两手以象征天地两仪,从右手中取一根挟在左手指缝处象征人,此即天、地、人三才。再将左右手中的蓍草每四根一数,以象征四季的运行,将左手余下的蓍草,挂于左手指缝处,以象征农历的三年一闰。农历五年两闰,所以还要再将右手余下的蓍草,挂于右手指缝处。

(3)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译文:“策”指推算时蓍草的根数,乾为阳,用9代表,乘以四时为36,再乘以六爻为216。坤为阴,用6代表,乘以四时为24,再乘以六爻为144。二策相加为360,相当于一年的天数。《易经》上下二篇六十四卦,共384爻,阴阳爻各占192,分别乘以阳数36,阴数24,总计为11520,相当于万物的数字。

(4)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译文:所以,经过分

二、挂

一、揲

四、归奇等四次经营,从而构成《易》爻数的一次变化,因为卦有六爻,三变而成一爻,十八变完成一个卦的演算。八卦起初只是三画,这是圣人作易第一阶段的小成果。再将八卦重叠引伸,顺其类而增长之,就得到六画的六十四卦,再附上卦辞、爻辞,构成一部《易经》,天下可能发生的事全都包括在内了。

“箴言隽语”14(1)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易传·彖下》节卦 译文:在位妥当在于有所节制,处中守正必将行事畅通。天地有所节制而一年四季才能形成;君主以典章制度为节制,就能不浪费资财、不残害百姓。(2)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易传·象上》颐卦

译文:君子说话谨慎,不惹是非;节制饮食,不生疾病。(把“节饮食”和“慎言语”并列在一起,是说语言不慎,会招来杀身大祸;同样严重的是,饮食不节,会招来百病伤生。)

“易言难尽”语录14(1)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传·系辞下》2章

译文:往古的时侯,伏羲氏治理天下,(他)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观察鸟兽的形象和大地的脉理,近的取法自身,远的取于它物,在这个基础上,才创作了《易》和八卦,用卦象示人吉凶,来归纳所有事物的情状。

(2)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易传·系辞下》6章

译文:《易经》的功用,能够照见一切事物的由来又能察知未来的动向,而且能够使隐微情形得以彰显,使幽隐的情况得以阐明,将各种事物分出类别又给它们恰当的名称。事物的分门别类,其正当序位的端正与否,吉凶后果的判断,这些都完全具备了。里面所定义的事物名称虽然具体而微小,但它所类比的事物却非常广大,它所揭示的义理非常深远,它的言辞文雅,它所说的道理委婉而又中肯,它所揭示的事理直观而又深奥。借助阴阳变化所体现出来的道理来辅助人们的行动,并且彰明得与失的内在因果关系。

“箴言隽语”15(1)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周易·否》

【注译】俭德:以俭为德;辟:通“避”;荣以禄:追求荣华,谋取高位。全句译意为:君子以节俭为德而避开危难,不可追求荣华而谋取禄位。

【解读】《周易》的“否”卦告示人们当处在“否”(不利、不好)之时,要“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其实,当处在“泰”(通泰、顺利)之时,也应居安思危,保持清醒的头脑,也要“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因为当处在“泰”之时,会经常面对灯红酒绿、金钱美女和高官厚禄的诱惑,稍有不慎,一纵贪欲,就会为权所趋,为利所惑,为色所迷,陷入贪婪的泥沼而不能自拔。

(2)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易传·象下》小过卦

译文:君子的举止都非常恭谨,办理丧事也极为哀痛,但费用却很节省。(天下事过当者常有,但不可过甚,过甚则枉矣。)

“易言难尽”语录15(1)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易传·系辞上》7章 译文:孔子说:“易,其道至极!易道,圣人用之增崇其德而广大其业。智慧崇高礼仪谦卑,崇高效法天,卑下效法地。天地设定位置,而易道运行于其中。成物之性常存,(阴阳)道义之门。

(2)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易传·序卦》

译文:有了天地以后,然后就有万物的产生;有了万物,就有雌雄男女的分辨,而人类也就产生了;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所以在《易经》有咸卦;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以后,人类愈多,而遂有君臣的名分;有君臣以后,就有上下尊卑的职份;有上下尊卑的职份后,礼义就可以措置实行于其间。

“箴言隽语”16(1)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传·系辞下》5章

译文:君子安定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危险,生存的时候不忘记可能灭亡,国家大治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祸乱。所以,就能使本人身体安宁,国家也得以保全了。(2)君子以同而异。——《易传·象下》睽卦

译文:君子应该在求大同的前提下,保留小的差别和不同。

“易言难尽”语录16(1)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包桑’。”

译文:孔子说:“(倾覆的)危险,是(由于只想)安居其位所致;灭亡,是(由于只想)保全生存所致;祸乱,是由治世引发。所以君子居安而不忘危险,生存不忘灭亡,太平治世而不忘祸乱。只有这样身体平安而国家可以保全。《周易》说:‘将要灭亡,将要灭亡,系于植桑而巩固。’”

(2)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传·系辞下》5章

译文:君子要首先安定自身之后再谋求变动(有所作为),要将想说的话在心里反复斟酌、换位思考之后再发表言论,要先作朋友或给予他人帮助之后再向他人有所求,作为君子能够修行这三条,就比较完美了(能够与人和睦相处,于己于人两全其益)。明知道深处险境却还要行动,民众就不会相助。面临恐惧了才恫吓民众,民众就不会响应。没有做到与民相交(作朋友)而求助于民,民众也不会支持。没有外界(民众)的相助,受到的伤害就会很大。

下载周易文化与现代生活(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周易文化与现代生活(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

    中国儒家文化的现代影响力 摘 要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内含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很大的社会价值和借鉴意义。本文试从......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对文化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也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

    化学与现代生活

    化学与现代生活之食物中的化学残留 去年坐在电脑前面玩的时候,跟辅导员说我在喝营养快线,然后辅导员郑重其事的对我说以后不要喝营养快线了,它里面有致癌物质„我当时就吓一跳,......

    《周易》与传统文化

    《周易》与传统文化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6-04-11 10:07:00 ] 作者:张岱年 编辑:studa9ngns 《周易》是一部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典籍。《周易》为汉、唐......

    周易与人生哲理

    《周易》与人生哲理 《周易》与人生哲理 《周易》提出了一系列为人处世的原则,其中不少思想在今天依然有着指导意义。 一、处理天人关系的三大法则:识天、顺天、乐天 天人关......

    周易与人生

    等待 破茧 重生 以《需》卦为例谈等待 中华文化博大精神,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更是蕴含着许许多多智慧。在“四书五经”之一的《周易》中有这样一卦,“需”,卦辞是“需,有孚,光亨......

    周易与人生

    周易与人生 第一讲 单选题 (共2道,60.0分) 第1题.以下关于《易经》六爻叙述正确的是:(30.0分)     A.初爻、上爻代表地;二爻、三爻代表人;四爻、五爻代表天 B.二爻、三爻代表地;四......

    化学与现代生活论文

    化学与生活 姓名:班级:学号:日期: 2011年12月12日 化学与生活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与人们生活越来越密切。生活离不开化学,遍观周围,几乎每件事物都与化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