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贾志敏《卖鱼的人》
以贾志敏老师的教学实录《卖鱼的人》来谈如何落实语文核心素养(适合三年级学生)
大家先了解一下教学实录,晚上结合每一环节教学如何落实语文素养的。
原文:小时候,我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由于人多,我们家每天都要买很多鱼。
那个卖鱼的人,是从海边的渔村来的。每天清晨三、四点钟,他就挨家挨户的把鱼挂在屋檐下。到天亮时分,鱼也挂完了,再回过头来,一家一户地收钱。只要他开口说多少钱,大家都会毫不迟疑地把钱给他。
奇怪的是,祖父也从来没有把鱼提去称一称。日子久了,我觉得奇怪。有一天,我忍不住问祖父,祖父笑笑说:“我信任他。” 当时,我并不太明白祖父说这话的意思。
每天清晨,卖鱼的人还是把鱼挂在全村每户人家的屋檐下。那么久的日子里,只有一次让我们疑惑。一天早上,我们正在找鱼。心想:今天他为什么没有把鱼送来?而这时候,卖鱼的人却回来要向祖父收钱了。
正当大家想不通的时候,小堂弟从屋后跑来,红着脸说:“屋子后面的柴堆下,大花猫正在吃鱼。”大家赶过去一看,正是。卖鱼的人说,这些鱼就是他送来的。
后来,卖鱼的人不再来了。祖父说,他去世了。很多年之后,有一次,我买鱼回来。家人说斤两一定不够,一称,果然被偷了斤两。这时,我不禁回想起小时候见着的那个不知名的卖鱼的人。
下面结合课堂实录谈谈每一环节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具体实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启迪思维。
师:据统计,我国有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这3500个常用字当中,有一个字最容易写,但是最难做到。是哪个字呢?一撇一捺(板书:人)谁来念念看?
(生读,师正音。并评价:这个小朋友读得最清楚,调最对,再读一次。)师:我们都是人,人有聪明的脑袋,是有智商的高级动物,人可以创造世界,这个文明的世界就是我们人类创造的。人是最可贵的,有的人有成就,有的人碌碌无为,虚度一生。小朋友,我们都有自己的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人,你心目中最崇敬的人是谁? 生1:我崇敬的人是李四光。师:好哇,地质学家。
生2:我崇敬的人是科比,因为他篮球打得好。生3:我崇敬的人是安徒生,因为他童话写的好极了。生4:我崇敬的人是周杰伦。
师:周杰伦老师不喜欢,他唱的歌吐字不清,没一个字听得明白,不过你可以喜欢,但是老师很不喜欢。生5:我喜欢乔丹,因为打篮球很好看。生6:我喜欢司马光„„
师小结:是的,这些人都是通过自己努力而获得大家的尊敬,还有一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他们同样值得大家尊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很普通的人,他既不是思想家,也不是艺术家,而是一个捕鱼的人,卖鱼的人。(板书:卖鱼的人)
师:一个字变成4个字了,谁能读好?
生读,教师指导题目要连在一起读,要读得轻,读得像说话一样。
二、初读课文,巧引解词。
师:《卖鱼的人》这篇文章的作者谢武彰是台湾的一个作家。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大家自己借助拼音、轻声地读,看谁读得对读得好。
学生读完后,教师让3个同学站起来,分别表扬他们的读书姿势和主动标上自然段。引导全体学生把自然段标上。
师:全文一共几个小节?(生答:9个)课文中有这样几个生字词,谁能借助拼音读一读写在黑板上的词语。
学生正确朗读后,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屋檐”一词,用图示表示在黑板上。
“买、卖”这两个字用实物演示,用1元钱交换学生手里的东西,让学生体会“买”和“卖”的区别,然后连起来,理解“买卖”、“大买卖”的意思。
“鱼”“渔”的区别,并理解“渔翁”的意思。
师:大家词语理解了,生字会读了,咱们把课文读一读。请9个小朋友读。
师:读得好的小朋友老师奖励一下,奖励他给大家再示范读一下。这时有学生纠正范读的学生读得不正确的地方。
师:对,她读得很好,就是有些粗心,读错了好几个地方,老师发现了,给他留面子,你一点也不给他留面子,全给他指出来了。谢谢你,坏人你做了。
师:大家生字会读了,词语也理解了,课文也读了,现在读课题《卖鱼的人》,并轻声读第二自然段(师引导学生读了6遍,最后试背,读得好的学生鼓掌)
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课文?
生:卖鱼的人
师:好,下课。
三、板书设计,画龙点睛。āi
huò
挨家挨户
疑惑
chí yán 卖鱼的人
毫不迟疑
屋檐
买
卖
鱼
渔
(贾老师还用简笔画画出屋檐和小鱼,辅助理解“屋檐”和挂鱼情景)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巩固知识。师: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大家读一读。生:读学过的词语。
二、精读课文,解读重点。师引导大家再读课题:卖鱼的人
师:(在课题周围画上许多小问号)有几个词,你比如说,奇怪,(板书:奇怪)找找这个词有几个?(2个)找出来读一读。奇怪就是不合常理,让人家不明白。那么和“奇怪”有相同意思的还有哪几个词?(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疑惑
想不通
不太明白)那么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吗?(学生结合内容都能找到答案)
师:但是对我们来说还有许多问题没解决,大家看第二自然段。指学生读。(师评价:声音清晰,美妙,但没有发挥到极致。再指读,师范读。)
师:对照黑板上的“奇怪、疑惑、想不通、不太明白”,根据第二段提示的内容说几句话,用“让我„„”说几句话?
(老师抽生表达,并用“可以、好、真好”给予恰当的评价)
师:第二段一共四句话,你看一看哪些地方奇怪?平日我们是怎样的?而他是怎样的?
生1:我们平常买鱼要秤一秤,而他只是挂在屋檐下,然后再来收钱。生2:我们我们平常买鱼要到市场上,而他把鱼挂在屋檐下。
师:对啊,我们平常要到市场、超市买鱼。而他不是,他是把鱼一条一条地挂在屋檐下。(在黑板上所画的屋檐下画上鱼)地点不一样,我们交易在市场上,而他在家门口。生3:我们平常买东西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他却是先挂鱼再收钱。
师:交易的方式不一样。
生4:我们买鱼一般在七、八点钟,而他却在凌晨三四点钟就把鱼挂在屋檐下了。
师:交易的时间不一样。
生5:我们会讨价还价,而卖鱼的人却一口价,而且大家毫不迟疑地给他。
生6:卖鱼的人是三四点钟从渔村来的,鱼是新鲜的。而我们市场上的不一定是新鲜的。
师:为什么是三四点钟来,他是谁? 生6:他是渔夫。
师:对啊,他是渔夫,每天起早打鱼,然后把鱼挂在各家的屋檐下,再挨家挨户的收钱,人家毫不迟疑的给他钱。那么这些问题用什么来解释?(指板书上画的小问号)你感到卖鱼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我请两个同学把自己的想法写到黑板上。生一个写“诚实”一个写“诚信”
师:因为他的诚实获得了别人的信任,这叫“诚信”。(板书:诚信将课题变为“诚信的卖鱼人”)指学生读。
师:在这里,“诚信”什么意思?(有信用)他一直诚信到什么时候为止?(直到他去世为止)从哪看出来的?读一读。师:问大家几个问题,卖鱼的人叫什么名字?(生答:文中没介绍)多大年龄?(生答:文中没介绍)是男人还是女人?(生答:是男人,课文中的他指男性)长什么样?(生答:文中也没介绍)性格特点、爱好等,什么都不知道。就告诉我们他是一个卖鱼的人,还提出许许多多奇怪的问题,让我们想不通的问题。
三、引导写话,升华主题。
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很多年前谁家有台大彩电,人们会羡慕的不得了。可是现在我们家里不仅有彩电、冰箱、电脑,甚至汽车也走进了很多家庭,这些是物质上的改善。
生1:物质上的改善是次要的,人们精神上的改善才是主要的。师:对呀,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精神生活上,人们缺失了很多,缺失了这个(诚信 这时黑板上其他文字全去掉,只留下“诚信”“人”)不仅是打渔的人,所有的人都要讲诚信。
师:怎样才叫诚信?根据你的理解,把它写在黑板上。生1:诚实的做人 生2:诚信就是讲信用
生3:诚信就是我们踏入社会的通行证。生4:诚信是一个人的第二生命。„„
师:对学生写的句子和字进行了准确评价。师:请大家读课题《卖鱼的人》。生:读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对诚信的理解,按照大家写在黑板上句子的启示,有了诚信怎么样,没有诚信怎么样?写一段后话。生:写话。
师:反馈写话情况。(抽几名学生读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师:这个故事讲到第八小节,那么第九小节写什么呢?齐读。这段话写他干什么?多余吗?
生1:这一段用别的鱼贩和他产生对比,突出他的诚信。
生2:我觉得这是侧面描写,更能映衬出以前那个卖鱼的人的诚信。师:对呀,这是侧面描写,衬托出他的诚信,并不是说所有卖鱼的人都像他一样,也并不是所有的商人都像他一样讲诚信。
师:做人要有底线,开课时咱们说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也好,乔丹也好,周杰伦也好,这些人他们都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但是,他们与我们普通人一样,做人的底线都是“诚信”。就是要说到做到,一诺千金,讲过的决不食言,不占人家的一点便宜,实事求是,凭自己的本事去赚钱。
这就是做人的底线-----诚信!
第二篇:《卖鱼的人》贾志敏课堂实录、观后感
卖鱼的人
贾志敏
一、导入 1、4000个汉字当中,有一个字最容易写了,要做好他却很难。(板书:人)
人有思想,有目标,有追求,能创造世界。你心目中最崇敬的人是谁
2、揭示课题。
这些人用毕生的精力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但很多人却默默无闻,但他们也能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个普通的人。板书:卖鱼的人。这个人要读轻声了。
二、初读、检查字词。
1、全文9个小节,512个字,文章写得很好,大家轻声读一遍课文,读得快。
2、读书要讲究姿势,人要做正。读书要读得流畅,不要一字一顿地读。
3、检查词语
挨家挨户毫不迟疑屋檐疑惑
(1)指名读,注意词语连读
(2)挨是什么意思,挨家挨户是什么意思
(3)惑是什么意思,下面有个心,肯定和心里活动有关。教师提示,惑就是不明白。疑惑是什么意思呢?
(4)给迟疑或个近义词。学生找疑惑。犹豫。毫不迟疑呢?
(5)屋檐是什么意思呢?教师描述。屋顶和承重墙相交突出的部分
(6)买卖
买什么意思?卖呢?指导读,两个字放在一起,卖读轻声。买卖是什么意思呢?大笔钱的买卖总什么?(贸易)
(7)鱼渔
鱼是什么意思?渔的意思呢?
渔夫是什么意思?渔民是什么意思?渔人呢?渔翁呢?
三、精读。
1、读第二小节
(1)指名读,教师点评,读得很正确,但没连贯。
(2)再指名读,随机纠正,(3)第三个同学读,三个同学,一个是对的,一个是好的,一个读得很好。
(4)齐读。
(5)学生不看书,跟着老师轻轻读。
(6)指名读,基本不看书,背不出的时候可以看。
(7)齐背
2、出示奇怪,说说奇怪的意思
找出有奇怪的句子,找出来指名读。
课文里还有三个词语或短语和奇怪的意思差不多,找出来指名读。疑惑想不通不太明白
3、卖鱼的人让作者感到奇怪,感到疑惑,感到想不通,甚至不太明白。
找出让作者感到疑惑的是哪件事?卖鱼的人没送鱼却来收钱。
4、我们也有许多想不通的问题,谁来说一说。
用让我不明白的是开头说一说。用上黑板上的四个词。先说我们平时怎么买鱼,再说他是怎么卖鱼的。
5、是啊,这些事确实让我们想不通,但是只要找到一个词,这些答案都解决了。
卖鱼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板书。(诚信)
用上这个词来回答刚才的问题。正因为卖鱼的人是一个„„,所以„„
说说自己对诚信的理解。学生板书(诚实守信、讲信用、说到做到、不以次充好、不出尔反尔。)
读一读这些词
6、写一段话,说说什么叫诚信。如果不诚信会怎么样,我们应该怎样?(写三分钟)指名上台读一读自己写的话。
7、教师质疑
卖鱼的人姓什么?叫什么名?他的小名叫什么?绰号叫什么?模样知道吗?男的女的知道吗?我们只知道他是一个卖鱼的人,只知道他一生讲诚信。
8、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
(2)这段话多余吗?为什么?
9、整理板书
擦掉词语前再读一遍。再读一遍课题。
擦去疑惑等词。
擦去诚信等词
擦去卖鱼的
只留下诚信和人
用诚信来说说人。
如果一个人不讲诚信,那人也就消失了。擦去诚信和人
聆听特级教师贾志敏执教《卖鱼的人》有感
2009年“园丁之春”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新理念精品课观摩活动于2009年3月21、22日在桂林市体育馆举行。听了贾志敏老师所执教的五年级《卖鱼的人》,我颇有收获和感受。整节课贾老师没有用课件,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生动的表演,只用了一支粉笔和黑板,但却完全体现了贾老师真实、朴实、扎实的教学理念。这些都缘于贾老师机智的语言和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
贾老师的课堂朴实,自然,特别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从开始的读题、词语的书写,一直到后来的朗读、说话、写话训练,他都严格要求,耐心指导,给学生充足的训练、思考时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课堂中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了。贾老师花了许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的朗读,或齐读,或个别读,或比赛读,或老师范读„„学生课前不曾预习课文,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完全来自于课堂上的读。在孩子们的读书中,贾老师都给与一一点评,有表扬,有批评,有鼓励,让学生不断尝试,一直到读出语言的味道为止;老师也适时范读,可以说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在不断地读中慢慢生成出来,贾老师要求学生读书时轻快、短促、突出注意重点词语,准确表达语句的意思。贾老师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务求一词一句都读出文中的意味,读出学生的体会。他实实在在地做到了凸显学生的地位,用贾老师的话说,教学不是表演,不是做秀,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存能力。一节课下来,我明显地感觉到学生从最初的“拖读”慢慢改变,到最后学生能真正按照贾老师的要求来朗读了,我想学生不仅仅今天受益,以后朗读课文时肯定也会时刻牢记,反复练习,孩子的朗读水平自然提升一个档次。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而已”。语文课上要教语文,而不是教教材、教课文,我们要用课文来教语文,字、词、句、篇、听、说、读、学是语文课的基本内容,是最应该掌握的。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以训练为主,以鼓励为主。贾老师朴实的教学理念,让我牢记在心,在日常教学中我要时时提醒自己,多反思,多学习,多改进。
观贾志敏老师《卖鱼的人》有感
贾志敏老师常说,他是一个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和所有的语文老师一样在课堂上教学生学文、识字、明理、作文。他热爱语文教学,更崇尚本色的语文教学。今天,贾志敏老师所执教的五年级《卖鱼的人》不用课件,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生动的表演,却完全体现了贾老师真实、朴实、扎实的教学理念。
《卖鱼的人》不是选自课本,而是贾老师从儿童读物上选来的,文章讲述了一个做人要诚信的故事,讲了一个卖鱼的人,姓名、年龄、模样不知道,只知道他是一个诚信的人,作者长大以后第一次去市场买鱼就受骗了,于是很自然地想气了小时候那个不知名的卖鱼人。
在教学中,贾老师没有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怎样教,而是更重视教什么?贾老师的教学以课文为范本,而不拘泥于课文,用课文作为范本来教语文。贾老师崇尚以读为本,所以在课堂上,朗读的指导占了很大的比重,贾老师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务求一词一句都读出文中的意味,读出学生的体会。贾老师也崇尚以学生为本,以训练为主,在课堂上,他实实在在地做到了凸显学生的地位,用贾老师的话说,教学不是表演,不是做秀,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存能力。他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通过不断的训练、鼓励,让一部分学生都从刚开课时朗读不到位,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到课结束时,每个学生都能读出自己的体会,每个学生都能对诚信有所感悟,真正做到了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提高。
“语文课上要教语文,而不是教教材、教课文,我们要用课文来教语文,字、词、句、篇、听、说、读、学是语文课的基本内容,是最应该掌握的。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以训练为主,以鼓励为主”。贾老师朴实的教学理念,每位一线的语文老师都应该谨记,并在日常教学中时时提醒自己,多反思,多学习,多改进。
走近贾老师感受语文“真”课堂——听贾志敏老师执教《卖鱼的人》有感
真实、朴实、扎实,这是全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对教育的诠释和感悟,同时,也是我在这次走近名师课堂的学习中得到的最大收获。
贾志敏老师在关于如何看上课有这样的见解:看课有三看三不看,一是看课堂不看表演,二是看学生不看教师,三是看门道不看人。我按照他的要求认真品味着他的课。
贾老师所执教的《卖鱼的人》,没有课件,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生动的表演。而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纸教材,却演绎出两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来,让我们每位听课者领略到了一位教育大师真正的风采,也让我看到了贾老师真实、朴实、扎实的教学理念。简简单单的教学分以下几步进行:
一是话题导入。贾老师从汉字“人”入手,他说:“据说,我国常用的汉字有3000个,其中最容易写的是“人”。我们都是人,人是高智慧的动物„„人有理想,你最崇敬的人是谁,或者说你的偶像是谁?”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我崇拜的人是鲁迅。”“我崇拜的人是刘翔。”“我崇拜的人是胡锦涛。”这时,贾老师亲切地告诉大家,他也有崇拜的人,那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文章的主人公——卖鱼的人。自然而然地,学生随着老师的引导进入课文。
二是读文识字。贾老师先让学生轻轻地自己读课文,随课文识字,然而进入识字环节,贾老师时而让学生读准字音,时而板画,帮助理解“屋檐”的意思;时而引导学生从字形入手辨析“鱼”与“渔”;时而又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买”与“卖”的区别。
三是感悟理解。⑴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随机进行朗读指导;⑵教师质疑:这卖鱼的人是男的,还是女的?这卖鱼的人姓什么?这卖鱼的人性格、爱好、长得怎么样?⑶读悟重点语段。首先,让学生找出带有“奇怪”、“疑惑”的句子读一读。接着,让学生进行朗读比拼第二自然段;最后,让学生结合课文,说一说:我们平常买鱼的时候,跟卖鱼的人卖鱼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四是谈体会。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理解的诚信是什么。然后写到黑板上,这时候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是灵动的,答案异彩纷呈,有的说“诚实是人身上流动的血液”有的说:“讲诚信走遍天下,无诚信寸步难行”有的说:“诚是金,信是银,诚信是一个人的宝贝。在同伴的启发下,个个孩子才思泉涌。答案写了有几十条甚至上百条。
五是片段训练。最后老师让孩子们现场完成一篇关于诚信的小短文。要求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写诚信是什么?第二部分写没有诚信会有什么危害。第三部分写我们应该怎么做。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所以孩子们的个性和灵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诞生了。我想,如果能经常进行这样扎实的语言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写作能力一定会突飞猛进。
最后,贾老师以“人是容易写,但做一个诚信的人不容易”结束了教学。
“朴实”“真实”“扎实”是对贾老师课堂教学风格的最恰当的诠释。朴朴实实的语言,特别是那些“太好了、真好、很好、不错„„为他鼓掌、有味道、绝顶聪明„„”等评价语,让人听了倍感亲切,又催人奋进;真真切切的教学,去掉了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花架子,撕开了那种教师“导”,学生“演”式的公开课的假面具;扎扎实实的训练,无论是朗读,还是说话,还是写话,两堂课学生得益的真是匪浅。真可谓:教得真实,学得扎实。
课后,贾老师做了专题讲座《如何教好小学语文》。贾老师说:语文就是三大块:阅读、作文和写字。阅读是基础,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作文是检查阅读的成果,写字是学生的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转化的桥梁。小学语文是儿童语文。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培养兴趣,二是养成习惯,三是教给知识,四是提高素养。语文教学的底线是真实、朴实、扎实。真实是课堂的生命;朴实是老师教风的具体表现;扎实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语文老师要做到八个字:字词句段,听说读写。我们要:淡化老师,突出学生。
虽然大师们那种千锤百炼的千年之功令我们望尘莫及,但那他们那种教学理念让我们“拨云见日”。铅华洗尽,返璞归真。让我们的教学之花开得朴朴实实但又真真切切!
非常有幸,我参加了第九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去见识名师的教学风采,去感受每一个精彩的课堂魅力。
我早就听说过贾志敏老师的大名,却从未听过贾老师的课,今天这节《卖鱼的人》深深打动了我。
贾老师的这节课非常平实,只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却上出了功力。贾老师在课上用自己的语言魅力感染每一个孩子,教会他们读书,并围绕“诚信”展开教学,让孩子们由说带写,真正听说读写结合。
这节课看似简单、平实,却耐人寻味。整堂课,不仅让孩子们徜徉于语言的殿堂,感受读的魅力,也让我沉浸在贾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深厚的语言和文化功底中。
这堂课正如贾老师其人,真实、朴实、扎实!真是古稀之人,宝刀未老。
这富有生命的课堂啊,让人意犹未尽
听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执教的《卖鱼的人》有感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却演绎出两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来,让我们每位听课者领略到了一位教育大师真正的风采。
“朴实”“真实” “扎实”是对贾老师课堂教学风格的最恰当的诠释。朴朴实实的语言,特别是那些“太好了、真好、很好、不错„„为他鼓掌、有味道、绝顶聪明、握握手好吗„„”等评价语,让人听了倍感亲切,又催人奋进;真真切切的教学,去掉了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花架子,撕开了那种教师“导”,学生“演”式的公开课的假面具;扎扎实实的训练,无论是朗读,还是说话,还是写话,两堂课学生得益的真是匪浅。真可谓:教得真实,学得扎实。
虽然大师们那种千锤百炼的千年之功令我们望尘莫及,但那他们那种教学理念我们应当好好发扬光大。让我们的教学之花开得朴朴实实但又真真切切!(黄美芬)
这是两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听后让我受益匪浅。厚实:贾老师精心钻研教材,精选了切入点,科学合理、机智巧妙的引导孩子感知课文。特别是初读课文后的词语教学,涵盖了许多教学内容,突出了重点,整合了板块,避免了空洞单薄,显得相当厚实,从而很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朴实:文章写得朴实无华,但细细读来,字里行间表现了卖鱼人的那份崇高。贾老师没有运用媒体,而是充分运用文本,引导孩子触摸语言,品味语言,让孩子读出形象,读懂课文。同时启发孩子对文本质疑并表达,于是,那个卖鱼人的形象让孩子们感动着,并用自己的语言倾吐着,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个卖鱼人的诚信。真实:真实是课堂的生命。当学生读得不好或表达有误的时候,贾老师能及时指出,并教给学生方法,帮助孩子,让孩子真正获得进步,享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朱伟萍)
贾老师所执教的《卖鱼的人》,没有课件,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生动的表演,却让我看到了贾老师真实、朴实、扎实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贾老师没有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怎样教,而是更重视教什么?贾老师的教学以课文为范本,而不拘泥于课文,用课文作为范本来教语文。贾老师崇尚以读为本,所以在课堂上,朗读的指导占了很大的比重,贾老师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务求一词一句都读出文中的意味,读出学生的体会。贾老师也崇尚以学生为本,以训练为主,在课堂上,他实实在在地做到了凸显学生的地位,用贾老师的话说,教学不是表演,不是做秀,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存能力。他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通过不断的训练、鼓励,让一部分学生都从刚开课时朗读不到位,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到课结束时,每个学生都能读出自己的体会,每个学生都能对诚信有所感悟,真正做到了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提高!
(薛华君)
真实、朴实、扎实,这是全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对教育的诠释和感悟,同时,也是我在这次走近名师课堂的学习中得到的最大感悟。
贾志敏老师在关于如何看上课有这样的见解:看课有三看三不看,一是看课堂不看表演,二是看学生不看教师,三是看门道不看人。我按照他的要求认真品味着他的课。
贾老师执教的《卖鱼的人》是一节朴实无华的课,没有华丽的形式,没有喧闹的气氛。简简单单的教学分四步进行:
一是话题导入。贾老师从汉字“人”入手,他说:据说,我国常用的汉字有3000个,其中最容易写的是“人”。我们都是人,人是高智慧的动物„„人有理想,你最崇敬的人是谁,或者说你的偶像是谁?熟悉的话题激发了学生说话的兴趣,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贾老师顺着学生的话,自然地导入新课。
二是读文识字。贾老师先让学生轻轻地自己读课文,随课文识字,然而进入识字环节,贾老师时而让学生读准字音,时而板画,帮助理解“屋檐”的意思;时而引导学生从字形入手辨析“鱼”与“渔”;时而又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买”与“卖”的区别。
三是感悟理解。⑴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随机进行朗读指导;⑵教师质疑:这卖鱼的人是男的,还是女的?这卖鱼的人姓什么?这卖鱼的人性格、爱好、长得怎么样?⑶读悟重点语段。首先,让学生找出带有“奇怪”、“疑惑”的句子读一读。接着,让学生进行朗读比拼第二自然段;最后,让学生结合课文,说一说:我们平常买鱼的时候,跟卖鱼的人卖鱼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四是谈体会,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理解的诚信是什么。有的学生说:如果人失却了诚信,就没有朋友。有的说:诚信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个大学生在外国求职,表现很好,但最后并没有被录用,是因为他两次坐公交车没有买车票„„最后,贾老师以“人是容易写,但做一个诚信的人不容易”结束了教学。
课堂上,简约明晰、扎实有效的教学设计,生动风趣的语言表达艺术,折射出贾老师深厚的语文功底。学生在老师启发下尽情舒展开来的个性与灵性,更充分展示了名师风采,大师风范。
课后,贾老师做了专题讲座《如何教好小学语文》,主要是为现场的老师剖析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语文课应该教什么呢?”贾老师首先指出现在的语文课存在着教课文的现象,他强调语文课上是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认为语文课教的就应该是字词句、表达、情感等,课堂上就是让学生静下心来,学语文,把字写工整,章节段落读得连贯,能够提出问题与老师同学讨论。第二个问题是“语文课怎样教?”贾老师认为,语文课要做到真实、朴实、扎实。真实是课堂的生命;朴实是老师教风的具体表现;扎实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语文课要有浓浓的语文味。语文课上要讲“字、词、句、篇”,要讲“听、说、读、写”。例如,通过多读,让学生读懂语言背后的东西;通过多读,将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贾老师的讲座只是短短一个小时,但是他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以及切实身的教学实践,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提出了问题解决的策略,这确实对我启发很大。
(何洁)
贾老师的课堂朴实,自然,今天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课堂中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了。一共两个课时,80分钟,贾老师几乎花了近40分钟的时间来指导学生的朗读,或齐读,或个别读,或比赛读,或老师范读„„学生课前不曾预习课文,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完全来自于课堂上的读。于是贾老师进入新课以后就让学生默读了一遍课文,解决生字词;接着请九个小孩子分别读文章的九个小节,一一点评,有表扬,有批评,有鼓励,让学生不断尝试,一直到读出语言的味道为止;然后请九个孩子中读得最好的孩子上台再次朗读。特别第二课时老师在讲解第二小节时,有近乎半数的孩子都站起来读了这一节,老师也范读一遍,可以说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在不断地读中慢慢生成出来,贾老师要求学生读书时轻快、短促、突出注意重点词语,准确表达语句的意思。作为一个听课者,我明显地感觉到学生从最初的“拖读”慢慢改变,到最后学生能真正按照贾老师的要求来朗读了,我想学生不仅仅今天受益,以后朗读课文时肯定也会时刻牢记,反复练习,孩子的朗读水平自然提升一个档次。最起码我在课后就曾模仿着将课文好好地读了几遍,也许这就是名师课堂的效果吧。
(章莉红)
第三篇:贾志敏读后感
贾志敏,一本语文教学的百科全书
——读《贾老师教语文》有感 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杨洁玉
这么多年,《贾老师教语文》这本书始终摆在我的书桌上,虽说已经破烂不堪,但它永远是我最心爱的书。二十年前,贾老师的作文教学《贾老师教作文》通过电视台,风靡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了90年代后期,他的阅读教学同样受到了我们广大教师的关注。如果说贾老师的作文教学所引起的是一种贾志敏现象,那么他的阅读教学所引起的反响,那是一股贾志敏旋风。那么,为什么贾老师的作文教学、阅读教学如此受我们小学语师教师的关爱和注目呢?我喜欢听贾老师的课,看他写的一本本专集,我觉得贾老师是一本语文教学的百科全书,一本关于语文教育学和语文教学艺术的书,我们百看不厌,因为他的阅读课在我们中国小语界是绝无仅有的。二十年中,我们教师一直在思索追寻这位名师成功之路的轨迹和原点,而我也只是得到些粗浅的认识。
一、认真解读文本。
贾老师指出:备课,是教师走进文本的第一步。教学又有它自身的规律,首先要认真解读文本。贾志敏老师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拿到课文之后,贾志敏老师总是先要读上几遍。读准每个字音,读通每个句子。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得更好。率先垂范,学高为师。贾志敏老师是上海人。对上海人而言,说好普通话不是一件易事。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往往分不清,读不准。碰着困难,贾志敏老师一边查字典,一边请教同事、同行,乃至学生。贾志敏老师认为,教师有不懂或不会的地方,是十分正常的,用不着回避。可怕的是滥竽充数、敷衍了事,教给学生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读课文,不但要读通,还要读熟,做到烂熟于心。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走进文本,把握课文的脉络,掌握课文的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时候,一个巧妙的教学主意,往往就产生于对文本的熟悉。
二、根据课堂,不断修改教案。
教师是通过备课笔记写下自己的对教材的理解,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过程的安排。这是预设的,是教师在上课前的“一厢情愿”。但是课堂教学会由于教学对象、时代背景等因素的不同,往往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可谓瞬息万变。这便要求教师要不断进行修改,适时调整自己的再好的教案也需要教师去实践。因此,课堂教学要在“实效”上做文章,要在“有效”上下功夫。教学必须创新,不创新是没有出路的。
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当球王贝利踢进第 1000 个球时,记者问贝利:“你踢进的 1000 个球中,哪一个球最为精彩?”贝利说:“下一个”。其实,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对于那些优秀的教师来说,精彩的课永远是“下一课”。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教案要不断修改,教学得经常调整,一成不变是行不通的。用同一个教案去教不一样的学生,其教学效果也是迥然不同的。因此教师要灵活地把握课堂教学的契机。
三、临场的语言诊治在课堂生成中沉淀学生的语言。
贾老师课堂的语言诊断的艺术已到了出神入化之地。他不放过每一个学生说的每一句不妥当的话。他追求的是正确、敏锐、强烈地去感觉、感知、感悟语言。有一次,课堂上有个小朋友写作文时说了一句话,“暑假里,我和爸爸有幸到杭州来。”贾老师当场马上说:“你这句话有四个毛病。”听课的老师们都领会不过来,这句话听起来也可以呀!贾老师说,第一,“我”和爸爸这个“和”用的不当,爸爸是大人,我是小孩,应用“我随爸爸”;第二,“有幸”不当,你到杭州来可能是有幸的,但爸爸是大人,到杭州来很快就到了,所以应是“我有幸随爸爸”;第三,你在上海,不能说“到杭州来”,应是“到杭州去”;第四,到杭州去干什么?即便是有幸,下面的内容应该是有幸的,如果你到杭州去奔丧,也叫“有幸”吗?哎呀,真厉害!这小孩子从小就在这种严格的、正确的、敏锐的、强烈的语言的熏陶之下,才能够提高语文综合水平。所以,听课老师觉得很惭愧,因为自己的语感水平就很差。贾志敏老师临场的语言诊治在课堂生成中沉淀学生的语言,这也是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所忽视的问题,在很多课堂里,有的学生说的话明明不对,老师都说他是对的。所以他从小就得不到准确的语言的刺激和准确的语言的感受,那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会有很好的语言素养吗?
五、不断阅读,加强文化底蕴。
贾老师以出色的语言示范,在语言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感。贾老师在我们小语界被誉为语言大师,这个称号是有分量的。因为我们发现,贾老师的语言真的很有功底,很厉害。首先我们看他的语言积累,很多学生的作文、小学的课文他都可以很娴熟地背下来。我们年轻教师记忆力很强,有这个语言功底吗?我们能背几首古诗?能背几篇古文?能背几篇美文?更甭说学生好的作文和课文了。所以,他在语言积累这个层面上,他的功夫是非常深。有一位老师给贾老师统计过,他评价学生的话语,评价学生 的方式,竟有三十几种,而且在一节课中很少有重复的评价语。语文老师应该姓语、名文,语文老师的功底就是语言的功底。我们仰慕名师,想成为名师,我们老师想要做一个语文名师就要从提高自己的语言基本功做起。平时,老师们的课放不开,不够大气,说到底就是囊中羞涩。这个囊中羞涩不是钱,而是语言的囊中羞涩。老师们害怕,就像林黛玉进大观园一样恐怕说错一句话,因为我们常常要说错话,与其要说错话,不如不说,所以,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的课堂,预设太强,生成性不足。为什么?因为预设的是有把握的,而生成的往往是没有把握的,是要临场以教学机智,以自己的语言功底去生成的。过去我们在课堂里,上课上得最好的,往往是低年级的识字教学,那时的特级教师全部都是女老师。有的老师说:怎么现在课上得好的,都是男老师?这里,当然不应以男女来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一个好老师一定要有很好的语文功底,要有很好的阅读基础,没有很大的阅读量,没有读过很多的好书,打下很深的文化底蕴,你就甭想让预设和生成同样精彩!所以我们学习贾老师就要学习他那良好的习惯——多阅读,多积累。
六、努力追求真实的课堂。
现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浮躁的现象,尤其在一些公开教学中。一些教师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多样,课堂上的热闹,很少让学生安静下来读点书,提些问题。学生离开文本远了,时间一长,对学生的发展没有丝毫好处。贾志敏老师认为,还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留给孩子,让他们静下心来好好读书,从书中获得真正的知识。公开教学,不能本末倒置,教者要“目中有人”,这里的“人”是指学生;又要“目中无人”,这里的 “人”是指听课的老师。
贾志敏老师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演绎出一堂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来,让每位听课者领略到了一位教育大师真正的风采。“真实、朴实、扎实”,是贾志敏老师对教育的诠释和感悟,也是他对教育的一种承诺和誓言,同时也是我走近名师课堂、体味名师风采的学习中得到的最大感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语文教师要备好课,就应博闻强记,通古晓今,需有“知学”。要当一个语文教师不算太难,而要成为一个称职、优秀、出类拔萃的语文教师,实在不易。贾志敏老师说,语文教师应该是个杂家,即“半个编辑”、“半个作家”、“半个演员”、“半个书法家”、“半个演说家”、“半个剧作家”、“半个播音员”、“半个幽默大师”„„如果我们真能如此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专家了。
第四篇:贾志敏作文课堂实录
微型小说三篇(作文改写)阅读材料:
恶魔约翰
杰克到刚刚开垦的美国西部地区谋生。他在一个小酒吧当上了酒保,这个酒吧的主要顾客是附近地区的牛仔和农民。上班第一天,酒吧老板特别提醒杰克:”如果听到别人说„恶魔约翰来了‟,你就赶紧跑,因为这个约翰是方圆几百英里内最危险的通缉犯,连警察都拿他没有办法!”
这天中午,酒吧外面一阵大乱:“约翰来了,恶魔约翰来了!” 杰克正在洗手间等他提着裤子走出来,酒吧里客人早就跑得干干净净。只听见有人“砰”地踢开前门,一条凶神恶煞般的大汉势汹汹地大步走进酒吧,把手枪往吧台上一拍:“ 给我一杯墨西哥烈酒!” 这时候杰克已经来不及逃跑了,只好战战兢兢地递给那大汉一杯墨西哥烈酒。那大汉将酒一饮而尽,然后将酒杯重重地砸在吧台上。“您......您再要一杯吗?”杰克哆嗦着问。
“见鬼,我没有时间!”大汉冲他吼道,“你不知道恶魔约翰就要来了吗?!”
两本小学课本
一天,我收拾屋子,找出两本布满尘土的小学课本。女友说,还不扔了?我抚摩着书半晌没说话。
妈妈是个一字不识的苗家妇女。家乡有种风俗,一个女人在逝去时,口里必须含银(或金)才能入土为安。所以在贫困人家,积攒块小小的银饰便成了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那一年,妈妈起早摸黑喂了两口猪,终于置了一对银手镯。
在临近高考的那段日子,妈妈时常进城给我送些吃的。她知道我复习忙,每次都是匆匆来匆匆去。有一天,妈妈去了不久又回来,拉我到僻静处:“伢,我替你买了两本考大学的书。”“什么?”我心里咯噔一下。常听人说学校外面时常有人用假书、假资料蒙骗那些来自山区一字不识的家长。“人家说,只要用这书,考大学包中。”“哪来的钱?”“镯子换的。”
我抢过书,撕去包装,一阵巨大的绝望顿时袭上心头:两本小学课本竟然就骗走了妈妈的镯子!“伢,行吧?”
望着满怀期望的母亲,我强压下泪水和屈辱:“行,妈,行的!”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妈妈高兴极了,说是两个镯子花得值。她甚至想找卖给她书的人道谢!“你妈后来知道真相了吗?”女友问。“没有。我永远都不会让她知道。”
烛心 乔迁新居,还没收拾完毕,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
“笃、笃、笃”,小薇刚摸到蜡烛和火柴,门外便传来了敲门声。
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仰着小脸,背着手:“阿姨,你家有蜡烛吗?”
怎么?刚搬进来第一天就支使孩子来借东西!真是欺负新来,这怎么行?今天借给他
家蜡烛,说不定明天又来借葱、蒜之类的。不,不行!小薇的脑筋急速地转着。
“哎呀,真不巧,阿姨刚搬来,也没有蜡烛。”说完就准备关门。
“阿姨,你看,我妈妈让我送来的。”小男孩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抽出手,高高地举着两根粗粗的蜡烛。
面对孩子澄澈的眼睛,小薇一下子惊呆了,继而无力地倚着门,双手捂面,不敢与孩子对面……
授课过程: 导入新课:
师:前两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人物专访,你猜访问的是谁?是小朋友都喜欢的杨红樱阿姨。她笔下最典型的人物是谁?(生答马小跳)杨红樱阿姨原来是一所小学的语文教师,她经常给学生读故事书,后来故事书读完了,她就自己给学生编故事,孩子们很喜欢听,后来她就自己写起了小说。小说就是生动的故事。
老师板书“小说”,指生读。在读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读好,读到像说话一样自然平缓。
师:知道中国的四大名著吗? 生:知道。
师:小说分长、中、短小说。一般人们通常把几千字到两万字的小说称为短篇小说,三万字到十万字的小说称为中篇小说,十万字以上的称为长篇小说。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一种小说应运而生。师板书:微型小说。指生读,指导突出“微型”。再板书三篇,指导读,突出“三篇”。(其中教师对朗读的指导多用范读和学生比较朗读,通过表扬读得好的同学进行正面影响。)
材料学习:
1.首先生自由读这三篇微型小说。在读书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同时表扬读书姿势正确的同学,对其他同学进行榜样引导。2.指导学生读《恶魔约翰》,通过指读和同学互相帮助读的方式进行。3.每篇文章研读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称约翰为恶魔?一共有五个理由。分别指学生回答,在学生分别回答后,指生进行总述。第二个问题:你会读吗?指生读,重点指导朗读“哆嗦着说”“吼道”,在学生朗读后,师示范,强调朗读时说自己的话,不是说文章中的话,把文章中的句子当成自己的话来读。第三个问题:把文章中描写恶魔约翰的神态、动作画下来。指生回答,一生读文章中的句子,一生站起来回答说:“老师,文章中没有描写恶魔约翰的神态、动作的句子,画什么?”师:“你真聪明,读书要学会思考,文章中的确没有描写恶魔约翰的神态、动作的句子。”
师:恶魔约翰根本就没有出现,没有出现,为什么人们怕他?这种写法叫间接描写,衬托文中人物形象。师板书:间接描写
学习第二个故事: 板书:两本小学课本。
师范读两遍,让学生认真听,然后指生读,看谁读得像。然后自由读文章。提出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一对银镯子哪儿来的?用自己的话说,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清楚。这对银镯子对苗家妇女来讲有多重要?用文章中的话来回答。学生回答正确后。师提问:“入土为安”中的“安”是安静、平安、安全中的哪一个意思,学生选择。一女生答:老师都不是,是安息的意思。老师夸奖她会读书,会理解。第二个问题:两本小学课本怎么来的?师提示“在临近高考的那段日子里……”指生读,然后指导学生用刚才的话开头,用50个字概括这段话的内容。第三个问题:想起了“可怜天下父母心”七个字,让学生谈一谈对这几个字的理解。
学习第三个故事:
首先指学生朗读全文,有三个学生进行了全篇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老师进行指导,老师的评语有“很准确,有变化,太好了,太好了。”这里重点指导的是阿姨和小男孩的不同语气。“听你的朗读,我知道了故事。”“听你的朗读,我受到了感染。”
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三个“笃”怎么读?象声词,读得要节奏,像敲门声。第二个问题:两个“使”意思一样吗?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组词:指使、支使,换一个字就知道意思了。第三个问题:文章中的“我”指的是谁?阿姨。(第一课时结束)
读了《烛心》我们知道文中的“我”是阿姨,如果把“我”换成是小男孩,怎么写?
师:晚上,我正在书房里看我的《淘气包马小跳》,突然停电了,我的马小跳不见了……用这句话做开头,接下来会怎样呢?
指生进行续写,同时进行说话指导。重点指导“阿姨迟疑了一会”部分,在这里要加入人物的心理描写。
然后给学生18分钟的时间,写500字的短文。把题目先改一下。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作文反馈:
首先教师挨个询问学生改写的题目,遇到比较好的,就让学生把题目写到黑板上,随机对学生的作文题目做简洁的点评。
然后就黑板上的题目再做梳理,重新点评。选取题目较好的文章,进行指读。比如:帮助就这么简单、相邻好赛金宝
在学生指读的过程中,师随机点评,指导。(大师随机评作文的本领都很高,他们都有一对慧耳,一听就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第五篇:贾志敏作文讲座
贾志敏作文讲座
第一讲学写作文要有信心
作文,就是写文章。
我们小朋友写的文章跟大人们写的文章有些不一样。我们主要学写简短的记叙文,即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以及亲身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围绕中心,按一定的顺序用文字表达出来。
作文,既不神秘,更不可怕,只要打好基础,掌握规律,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人人都能写好作文。试想,把自己平时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告诉别人,让别人与自己一起分享生活的乐趣,那该是多么快活的事啊!
然而,许多小朋友怕写作文,视作文为洪水猛兽。老师出了题,愣了两节课,硬是写不出几个字。老师批评,家长责怪,孩子们十分苦恼。
我小时候,跟许多小朋友一样,不喜欢作文。作文的成绩经常得“劣”(劣是最差的一个等第,即不及格)。为此,老师用戒尺打过我的手心,还罚我抄书、背书;父亲说我不是读书的料,还说,已经为我买好了一辆黄包车,长大了上街去拉黄包车。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发现了作文的秘密。进中学了,一次,老师出了个题“快乐的星期天”,让我们作文。写什么呢?我突然想起,前不久的一个星期天,我随堂叔去竹林打鸟的事儿。哈,那一天,我过得可真快乐。这片竹林里的鸟多得令人目不暇接。堂叔的枪法真准,没过多久,他打下了许多鸟。他打我捡,急得我手直痒痒,也跃跃欲试。堂叔看出我的心思,把枪交给我,让我打几枪过把瘾。我托不起枪管,就把抢搁在树杈上,眯起左眼,对准目标,真是瞎猫逮着死老鼠,居然也让我打下了一只麻雀,我扔掉枪去捡那只被打下了的鸟。当时,我那股高兴的劲儿简直无法形容。这一天,我好高兴。
我把这件事写进了作文。意想不到的是,在讲评课上,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我的这一篇作文,说我写得生动、具体,描绘细腻,感情真实,引得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我。
作文本发下来了,我发现本子上有好多红杠密圈,题目的左边批了个“优”。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打这以后,我初步认识了作文:作文就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如实写下来,只要肯动脑,只要下功夫,谁都能写好作文的。我树立起信心了。
打这以后,我渐渐地不怕作文了。每逢作文,我总是仔细地考虑,认真地回忆。写好作文以后,又多读几遍,发现写得不贴切,读起来不顺口的地方,就反复揣摩,认真修改。没过多久,我的作文成绩提高了许多。这一下,我的信心更足了。
“不是读书料”的我,也能学会写作文了,可见,作文并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难事。“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们现在的生活比我们小时候丰富,你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也比我们小时候好得多。再者,你们比小时候的我更聪明。我深信不疑,只要你树立起信心,只要你刻苦努力,只要你明白道理、掌握规律,一定能学会作文,并能写出一篇又一篇优秀的作文来的。拿起手中的笔,做好准备吧!
第二讲语句要通语气要顺
小朋友学写作文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好不容易写下了第一句话,却不知道下一句话该写什么。于是,绞尽脑汁,冥思苦想,陷入了困境。熬到了下课,草稿本上留着的还是那么一句话。我们知道,作文的基本要求是:语句通顺,语气连贯。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办法是:我们在作文时,思想必须集中,不分散注意力,想清楚、想妥帖了再写。写好了一句话以后,多问自己几个“怎么样”和“为什么”,然后再写下去。总之,话要一句挨着一句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语句要通,语气要顺,意思要表达清楚。
小朋友很喜欢巴金爷爷在年轻时候写的那篇《海上日出》的课文,我们不妨看看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吧!
仔细分析文章第一节的文字便可以发现,它下面的话总是顺着上面的一句话说的。比如,为了看日出,(我怎么样?)我常常早起。那时(怎么样?)天还没有大亮,(四周怎么样?)周围很静,(怎么样的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它一句话挨着一句话说,通畅、明达。因此,我们读起来琅琅上口,一点都不觉得拗口。
平时,我们排队要有个序,或由矮到高,或由高到矮,同样的道理,说话、写话也要有个序,一句挨着一句说。
有一位小朋友要表达“我非常喜欢看书”这一个意思。如果光这么说:“我爱看课外书,一有空就看书,我爱看书简直到了入了迷的地步„„”内容既空洞,语句也不流畅。后来,他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多问自己几个“怎么样”,自问自答,结果写成的一段话,既通顺又连贯,效果好多了。他是这样写的: “我是个小书迷,(开宗明义,点明我要告诉别人的是‘我爱看书’ 这一个意思。接着,问自己:为什么会迷上书的?)书是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读一本好书就好比跟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从哪里可以说明你是一个书迷呢?)我看到一本好书,就会爱不释手,喜滋滋地捧着它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有时甚至连饭也忘了吃。(有多少书?)我有好多好多的书,一个书橱都放不下。(有些什么书?)有《十万个为什么》《格林童话》《中国古代寓言》《猪八戒吃西瓜》等。(怎么爱书的?)买了一本新书,我就用书皮把它包好,翻阅的时候又十分小心,惟恐弄脏了书。(迷上书以后,带来什么好处?)自从我跟图书交上了好朋友以后,我的知识丰富多了。(能举个例子吗?)有一次,一个同学说:‘海洋里的鲸鱼可大呢!’我马上纠正他的说法:鲸是用肺呼吸的哺乳动物,因此,不能说它是鱼。同学们好奇地问我:‘你怎么知道的呢?’我说:《十万个为什么》里写得清清楚楚。在我的影响下,好多同学跟我一样,也跟图书交上了朋友。”
你看,这一段话写得多生动、多精彩呀!达到了“语句通顺,语气连贯”的要求。
文章写好以后,还得认真阅读,反复修改,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不连贯的地方改连贯。可以这么说,文章是写出来的,文章又是修改出来的。
词和句子要琢磨,连小小的标点也不能放过。你看到过78岁的孩子吗?你一定会说,天大的笑话,哪有这么大岁数的孩子?然而,一个同学确确实实写了这么一句话: “毛毛是个78岁的孩子。”
很明显,毛病就出在“7”和“8”之间漏了个顿号。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写作的技巧,其实并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哈,删还能删出好文章呢!还是那么一句老话:作文要多动脑,多动手。
第三讲作文应该写自己的话
有的同学看了题目心里就嘀咕起来:作文是我自己写的,难道会写别人的话?
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写出来的文章成人腔比较严重,缺乏少年儿童特有的情趣。这些文章内容空洞,语言干瘪,千人一面,千句一腔,千篇一律,读了叫人浑身不舒服。首先,表现在选材范围狭窄,缺乏新意。《记一件有意义的事》之类的题目年年做,而小朋友写的“公交车上让位子”、“马路上捡到皮夹子”、“桥头推车子”、“公园里送回迷路的小孩子”、“十字路口搀扶瞎子”之类的题材也年年看到。可见,小朋友没有拓展 视野,因此,不断重复着别人一直在说的话。
其次,表现在文章语言干瘪,说成人的话,缺乏少年儿童的生活气息。比如,有一位同学在《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一文中写了这么一段话:“小弟弟明明吃饭时把饭米粒都掉在桌子上,看到这里,我气愤极了,说:‘浪费粮食是极大的犯罪,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古人也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快把这些米粒捡起来吃掉它!”显然,这不是孩子所说的话,吐露的也不是孩子的真情实感。
同学的作文中犯有“没有儿童的情趣,缺乏真情实感,成人腔很重”的毛病不在少数,要治好这种毛病也不难,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一、从选材上说,应该积极地去反映自己熟悉的、感受深切的事。文贵以真。孩子有孩子的视角,孩子有孩子的思维方法,孩子们的语言习惯跟成人也不一样。用自己的嘴巴去说别人的话,总让人感到别扭、不自然。所以,十分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口说自己的话,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事。不生搬硬套成人话,要吐真言、抒真情,让人读了感到朴实无华,真实可信。不妨举个例子来说吧。
如今,随着通讯事业越来越发达,寻呼机(俗称Bp机)已进入千家万户,十分普及。然而,很少见同学在作文里能反映这方面的材料。有一位二年级的同学写了一篇题为《爸爸的Bp机》的作文。文章写道:
“爸爸是做生意的,腰间佩着一个Bp机。Bp机一叫,他就忙着去打电话。有时妈妈忘了买菜,就Bp机呼叫爸爸:‘下班后请带一块冬瓜。’过了一小时,爸爸果然带回了一块冬瓜。有一次,我作业没有完成,张老师批评了我。回到家,我不敢把这事告诉爸爸。谁知,爸爸对我直瞪眼,很生气地Bp机给我看,只见中文显示着:‘陈彬作业未完成,张老师呼叫。’” 文章在结尾时写道:
“爸爸的Bp机真顶用,能帮爸爸做生意,能助妈妈做家务,还能让张老师管住我。”
作文讲的是孩子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字里行间充满着儿童特有的情趣,没有一点儿成人腔调。事情并不复杂,但是平中有奇;语句并不优美,但是前后有联系。读了这种作文,我感到亲切自然,真实可信。
二、从表达方式来说,语言要朴实,抒发感情要实事求是,分寸要掌握好。不随意夸大,不借助于想象来写自己并没有产生过的感情。尽量使自己沉浸在所写的事情之中,这样,就能比较深刻、比较贴切地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一位小朋友写了一篇题为《百灵鸟的苦恼》的文章。文章介绍道: “我”爱唱歌,想参加学校百灵鸟合唱团,却遭到父亲的百般阻挠,说“什么小百灵,大百灵的,只要读好书,什么都‘灵’了”。因此,小作者十分苦恼。文章最后写道: “百灵鸟是最爱唱歌的。然而,百灵鸟唱不了歌,你说,可恼不?” 文章的主题是严肃的,深刻的,有着普遍的意义的。小作者的父亲所说的话是极其普通而又有趣的,没有一点儿成人的腔调、说教的味儿。正由于这一点,便可以这么认为,这样的作文是成功的。
还是回到题目上那句话:“作文应该写自己的话。”
第四讲、作文要写出新意
作文切忌落俗套,切忌写得一般化。
一般化的作文表现在选材雷同,叙述平平,读了之后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叫人不喜欢看或者缺乏看下去的耐心。
北方有句俗话:别人嚼过的馍不香。意思是要创新求异,要别具一格,要独树一帜。
落俗套、一般化的作文必然是不动脑筋草草写出来的,而优秀的作文则必定是下了很多功夫才写出来的,这里说的“下工夫”,指的就是不断地思考,反复地研究,一次又一次地酝酿与琢磨。比如说,老师出了个作文题:《家乡变了》。落俗套、一般化的写法是:过去,家乡如何如何的落后,如今,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最后点明题旨——家乡变了。
一位同学屏弃了这种写法,他独辟蹊径:
1、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全家在院子里纳凉,闲谈中谈到了母亲河——黄浦江。
2、爷爷感慨地说,他小时侯过黄浦江得乘坐小舢板,既费时又不安全。
3、爸爸接过话茬:我小时侯过黄浦江则乘坐轮渡船过江,安全多了,可是逢到迷雾天,则过不了江了。
4、我高兴地说,如今我过黄浦江全然不愁这些了,去,过隧道;回,奔大桥。
5、奶奶作了总结:世道变了,家乡也变了。另一位同学的构思更是独具匠心: 1、爷爷是个“老上海”,自诩能闭着眼睛摸到外滩。2、爷爷退休以后,去乡下小住三年。
3、这三年,正是上海“三年大变样”的时候。4、今年岁末,爷爷从乡下回到上海,却迷了路,最后还是“打的”回到了家。
5、爷爷一跨进家门,一个劲地说:我这个“老上海”迷了路,真是“上海变了,上海变了”。
这两篇作文的口子很小,然而开掘却很深,各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家乡的变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人们常借“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来说明作文必须要有好的材料。
那么,有了好的材料是不是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呢?我看也未必。因为,好的材料还要作一番巧妙的安排。举一个例子来说吧!
有一次,老师出了《咱班好事多》的题目让同学练习作文。一位同学选择了以下三个材料来表达“咱班好事多”: 1、一清早,同学们来到教室主动打扫教室。2、同学们纷纷制作教鞭赠送给老师。
3、一位同学因病脱了课,同学们争着为他补课。
应该说,这三个材料选得都不错,也切合题意。然而,他在记叙的时候平铺直叙,好像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一样,因此,作文写得很一般,落俗套,既不生动,也不形象。别人读了,不可能得到一个深刻的印象。
后来,经过老师的指点,他换了一个角度,对材料作了一番巧妙的安排,取得的效果则完全不一样了。他是这样构思的:
1、学校里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以后,同学们纷纷行动起来,我也不甘落后,也想做一件好事。
2、一天,我起了个大早,想悄悄地打扫教室,谁知,当我来到教室,发现班上的几个“皮大王”早已把教室打扫干净了,他们还讥笑我“来晚了”。
3、我为教师做了一根漂亮的教鞭,想赠送给教师。没想到,老师捧出一束大小长短不一的教鞭笑着告诉大家:这些棒儿用到退休也用不完呀!我又“晚了一步”。
4、当我想为因病脱课的同学补课时,哪里想到,其他同学早已捷足先登了,我又“晚了一步”。
5、看来,要想做一件好事还真不容易呀,因为“咱班好事太多了”。
这位小作者没有做成一件好事,却把全班同学学习雷锋的热闹场面全写出来了,而且写得生动活泼,耐人寻味,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举一可以反三。我们看到作文题以后,不要急于动笔,必须认真 思考,反复琢磨,选哪些材料,从哪个角度去写,对这些材料该作怎样的安排。否则,草率从事,写出来的作文必然平淡乏味,一般化,落俗套。
第五讲、“点睛”与“添足”
有这么一个传说:梁代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壁上画了四条龙。龙画好了,他故意不给龙点上眼睛,说什么如果我给龙点上了眼睛,龙就会腾云驾雾地飞走的。听到此话的人都以为他在说大话,没有一个人相信他的。此时有人执意要张僧繇给龙点上眼睛。当张僧繇刚给两条龙点上眼睛,刹那间,电闪雷鸣,两条龙乘云上天,墙上只剩下那两条没有点上眼睛的龙。
后人借这个传说来说明文章在关键的地方加上一二句重要的话,文章的内容则更为生动,表达的意义也更为深刻。
有一位同学写了一篇题为《妈妈笑了》的作文。小作者不落俗套,另辟蹊径,记叙了令妈妈高兴的三件事情:
1、我克服了胆怯的缺点,独个儿睡觉,妈妈回来见了,高兴地笑了;
2、我把省下的零花钱捐献给“希望工程”,妈妈知道了,满意地笑了;
3、奶奶的腰病犯了,我为奶奶捶背,这情景正好让妈妈撞见了,她情不自禁地笑了。
应该说,这三个材料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的,反映了妈妈为我的点滴进步而高兴。走笔到此,也未尝不可,然而,小作者不满足于此,在文章结尾的时候,又加了下面一段话:
“***三次笑,说明了她为我的进步而感到由衷的高兴;***三次笑,表达了她对我深深的爱意;***三次笑,寄托着她对我殷切的期望。”
显然,这些话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是“点睛”之笔。“点睛”之笔要精练优美,要耐人寻味,要恰到好处。“准确”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点”歪了,会弄巧成拙。不但“龙”飞不起来,还会使这条“龙”更加难看。说了“点睛”,再讲讲“添足”的事儿。
楚国有个人,祭祀后赏给手下的人一大杯酒。大家商量,几个人喝这点酒不够,决定在地上画蛇,谁先画好谁喝酒。其中一个人画好了,他看到别人还在画,就一面拿酒一面再给蛇画上脚。这时,另一个人也画好了,把酒抢了过去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能给它画上脚呢?”说完,把酒一饮而尽。
后人借这个“画蛇添足”的故事,告诫人们写文章切勿刻意求工,结果丧失了自然。我们同学在用词、写句、谋篇的时候,往往会犯这样的毛病。
比如,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句子:
“大约四点钟左右,我们回到了学校。”既然讲了“大约”,再用“左右”,大可不必。删去其中一个,意思反而清楚明白。
用词重复,会影响意思的正确表达。如果语句罗嗦,也会使文章不简练。在写《记一个关心我的人》的作文时,有的同学喜欢绕着圈子说话: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许多人在关心着我。有学校的老师和同学,还有家里的爸爸、妈妈。要问谁最关心我,那不用说了,当然是妈妈。那,妈妈是怎样关心我的呢?请你耐着性子听我说吧!” 其实,这一节里边,只需留下这么一句话就可以了: “在家里,数妈妈最关心我。”既简洁又明了。省下笔墨,可以多举一些妈妈关心“我”的事例。
又如,一个同学在写《我》这个作文题的文章时,写了这么一段令人费解的话:
“在一条望不到尽头的公路上,一个少年正在飞奔。他长的不高也不矮,不胖也不瘦。那绿色的运动服穿在他身上,显得格外有精神。噢,也许你会问,他是谁呢?猜一猜吧,对了,一点儿也没错,那就是我——一个五年纪的小男孩。”
这一节话纯属多余,弃之毫不可惜。语言要简练明白,意想要表述清楚,多余的话一概删去。要“画龙点睛”,不要“画蛇添足”。要做到这么一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一、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加深对所叙述的事物的理解。
二、不断积累语言,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不信,你不妨一试。
第六讲、“不过是换一种说法而已”
有一位作家,一生著作颇丰,拥有的读者也相当不少。当有人向其讨教写作之窍门时,他直言相告:“我从不沿用旁人惯用的写法,我不过是换一种说法而已。”
乍听此话,似乎不得其要领,然而,仔细想来,终能悟出一些道理来。“不过是换一种说法而已”,正是这位作家获得成功之捷径。比如,我们说:“小明哭了。”如若换一种说法,变成:“小明眼睛一闭,挤出几颗银豆豆。”假如再变换一种说法,就成了下面一段话:
“小明站在屋子中间。他望望爷爷,爷爷不理他,瞅瞅奶奶,奶 奶不吭声,再看看爸爸、妈妈。他们各忙各的,似乎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此时的小明伤心极了,他眨巴着眼睛,渐渐的,眼圈红了,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突然,他的一双小手往脸上一按,嘴一张,‘哇’的哭出声来。泪水向断了线的珍珠,顺着脸颊往下挂。他一屁股坐在地上,扭动着身子,摆动着双腿,边哭边一个劲地嚷着:‘爷爷坏,奶奶坏,爸爸、妈妈都是大坏蛋。’”
这三种说法讲的都是一个意思。如果要问,哪一种写法好,你一定会脱口而出:“当然是第三种写法好!”不错,第三种写法把小明哭的原因、哭的模样,以及他哭的时候所说的话都写出来了,形象具体,活灵活现,读了之后,真有一种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正由于描写得如此惟妙惟肖,所以人们获得的印象也特别深刻。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前两种表述的方式呀!第一种说法简洁、明了,直截了当;第二种写法比较生动、活泼。这三种写法,各有千秋长短,各有利弊与得失。不能一概而论,笼而统之去评论哪一种方法最佳,哪一种方法次之,哪一种方法不好,一切要视表达的需要来决定。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语言现象。
四个孩子相约十时整在学校门口会面,再一起去拜访老师。甲、乙、丙三人均按时抵达,可是左等右等仍不见丁的踪影。正当他们三个人刚要离开时,丁气喘吁吁的赶来了。于是,三个人纷纷责怪起丁来了:
甲:你怎么这个时候才来呀!
乙:你如果再晚来一步,就见不到我们了。
丙:你呀,让我们干等了多少时间,你来的未免太早了点吧!不难看出,尽管三个人说话的内容不尽相同,可是他们焦急的心情是一样的,其表达的意思也都是毫无二致的,即:你来得太晚了!
用词可以“换一种说法”:
“我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 “我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妈妈。” “我把事情的经过,从头到尾地告诉了妈妈。” 句子可以“换一种形式”:
“以后,我再也不吵着要跟在爸爸、妈妈后面了。” “以后,我再也不做爸爸、***小尾巴了。” 一段话可以“换一种形式”:
“我十分喜爱集邮。在我的集邮册里珍藏着许多珍贵的纪念邮票。家信的信封上贴着我喜爱的纪念邮票,在征得家长同意之后,我 就用剪刀把他剪下,然后小心翼翼地用镊子插入我的纪念邮册里。有时,我连做梦也梦见我的邮票。”
“我是个集邮迷。听说邮局要发行一套新的纪念邮票,我便取出平时积攒的零花钱去邮局排队购买。一天中午,我发现一个黑咕隆咚的洞里放着好多邮票,我乐不可支,便伸手去掏,掏呀掏„„突然,我挨了爸爸一个巴掌。我捂着嘴,呆呆地望着爸爸。只见他怒气冲冲地指着我骂道:‘你这小子,不好好午睡,却把手伸到我的嘴里来掏,掏掏掏,掏什么来着?” “换一种说法”,可以让我们另辟蹊径,开拓思路,不落俗套,写得跟别人不尽雷同,有新意,有见地。你若想经常“换一种说法”,就必须多读书,勤思考,打下扎实的基础。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仔细观察生活,对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勤思多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家说的“我从不沿用旁人惯用的写法,我不过是换一种说法而已”这一句话,也许对你学写作文有所启迪,也许能帮助你提高作文能力。我想。
第七讲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只有学好了语文,才有可能学好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其他各门学科。这里所说的“语文”,准确的说,指的是汉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即“汉语”。
学习语文的主渠道是在学校、在课堂。老师教,学生学,学字词,学句子,学作文,学古诗古文,学名家名篇,日积月累,集腋成裘。随着年龄的增长,课文越读越深,知识也越来越丰富,这是毫无疑问的。在重视主渠道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次渠道的作用,次渠道就是“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前苏联著名的作家高尔基没有跨进过大学的门槛,他把社会视作自己的大学,照样写成《我的大学》等光辉的篇章,成为不可多得的大文豪;我国的高玉宝文化程度很低,连小学也没有毕业,由于他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在人们的帮助下,不也写出了曾经影响了几代人的《高玉宝》吗?由此可见,生活也是一个大课堂,凡事留心,也可以从中学到不少知识的。学习语言,一从书本上学,二从生活实践中学。
正因为语文有着工具性这一明显特点,因此,在生活中,语文现象无处不在,随处可见。
上街购物,稍加留意,就可以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小摊边上竖着一块牌子,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香焦、平果、波罗„„..殊不知,其中别字还不少呢,“焦”应为“蕉”,“平”应为“苹”,“波 罗”应为“菠萝”。纵然是招牌,也有草率行事的:“××按(安)装公司”、“××段(假)肢厂”,一些个体公交车站路牌上的不规范的字更是比比皆是:“加(嘉)定——青朴(浦)”“陆家咀(嘴)——圹(塘)桥”。还有一些人不知出于何种目的,把早已简化了的汉字故意写成繁体字,不伦不类,造成语言文字的混乱。这种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难怪,有的少先队组织开展“上街捕捉错别字、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活动呢!有一天,一位同学走过一工地,见门口写着: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门上还写着“安全第一”。他读了以后感到挺顺口的,回家问了爸爸才知道,这叫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字形式。以后,每逢春节,见到每家每户门口贴着的一幅幅大红春联,他总愿意多看几眼,默记心中。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他便对那些精彩绝伦、措辞严整的联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他又着手收集起一些熔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于一炉的对联来。这位小朋友的语文水平也因此提高很快。我认为,他主要得益于观察生活,善于积累生活。
“报纸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大千世界。”“书本是一口深不可测的古井。”平时,我们浏览书刊和报纸,就等于跟千百个有知识的长者谈话。看书读报,摘录文章,剪贴报刊,对增长知识和才干大有好处。
拿剪报贴报来说吧。我们拿到一份报纸,浏览之后,用红笔在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边上做个记号,休闲时,一一剪下,可按时事要闻、知识一角、学校生活、学习方法、优秀习作、凡人琐事、名人轶事、历史掌故、笑料趣事、诗情画意等进行整理,以后再分门别类张贴在本子上,加上题头花,画上装饰画,一本本颇有收藏价值的贴报本从你手中诞生了。
逛马路、上商店、看电视、听新闻、与老人聊天、跟小孩逗乐等,只要留意,都能从中获得知识,得到教益。关键在于多观察、勤思考。
小课堂里的知识是有限的,大社会的天地则是无限的。有造诣、有成就的人往往更得益于社会这个大课堂。因为它有着极其丰富、取之不尽的知识。
愿你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学好语文。
第八讲材料要靠平时的积累
小朋友学写作文遇到的最大困难莫过于“没有东西写”了。老师出了个题:《难忘的一件事》,小朋友往往会抓耳挠腮,想不出一件难忘的事;老师请同学写一篇《我做对(错)了》的作文,同 样的,不少同学感到困难重重,无从落笔。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认为,问题出在我们没有养成收集作文材料、积累作文材料的好习惯。古人云:“书到用时方恨少。”意思是,平时很少读书,等到要表达的时候,才感到自己书读得太少,显得力不从心。同样的道理,如果平时不去观察生活,不去积累作文的材料,等到写作文的时候,当然会苦于“没有东西写”了。
人的智力有高低,天赋有差异,然而,即使聪明过人的人,如果他缺乏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缺乏生活的积累,到头来还是些不出什么好文章的。那些知识渊博的学者、作家、诗人,之所以文思敏捷,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是他们不断积累,不断提炼的结果。
唐朝诗人李贺,七岁能赋诗,人们称他为“神童”。其实,他的成就除了天赋条件之外,主要得益于他平时的勤奋和积累。他每天吃过早饭,背上破旧的布囊,骑驴出门云游,观察生活。一旦有所得,他立即记在纸上,投入囊中。晚上回到家里,再选择、归类、整理。天长地久,他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他运用这些素材,加以创新,终于写出了不少为后人传诵的名篇佳作。
明末清初的学者陶宗仪,常常用树枝作笔记本。平时,只要有所闻,有所见,有所感,有所得,就马上摘下一片树叶,把三言二语记在上面,然后装进瓮里,瓮满了,就埋在树下,十年之后,他积累了十多个瓮。后来,他把瓮挖出来,将树叶上的资料作了分析、归类、整理,终于写出了著名的《辍耕录》三十卷。
中国古人是这样,外国人也是如此。俄国著名的作家果戈理年轻的时候,就十分重视积累写作的素材。十二岁时,他已经上中学了。他坐在马车里,一路上注视着每一个经过的人,又把每一个人的神情、服饰、走路的样子等飞快地记在笔记本上。在学校里,他做完功课之后,又常常去观察不同性格地同学。休息日里,他经常手持笔记本,到街上去观察各式各样地人。他那厚达四百九十页地笔记本上,记录着著名作家地谈话,记录着历史掌故和地理知识,记录着各地的民情和风俗典故,也记录着他自己的所想所感。可以说,这是一本“万宝全书”,奠定了他写作的基础,为他后来的创作铺平了道路。
由此,我们得到启迪: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从小要养成这样的好习惯:身边备一本笔记本,作为自己的“作文材料仓库”。凡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过的事,都可以储藏到这个“作文材料仓库”里去。
我们要注意的是,作文材料仓库里,不能杂乱无章,乱七八糟,还要分门别类,这样做是为了便于存放和寻找。比如: 人物类(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
记事类(校园里发生的、家里发生的、马路上发生的等)状物类(家用电器、文具、生活用品、玩具摆饰、植物等)写景类(春、夏、秋、冬景,都市街道、农村、田野等)语言类(谚语、歇后语、警句、名言等)
建立作文材料仓库,既可培养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又能为自己随时随地地提供好的作文材料,真可以说是一举数得。“作文的材料要靠平时积累。”只要我们持之以恒,积累作文材料,锻炼作文本领,功到自然成。到时候,你就不愁“作文没有东西写”,也就不愁写不出好文章来。
第九讲斟字酌句咬文嚼字
唐朝有一位诗人叫贾岛。他写了一首诗,最后一句是描写一个老和尚夜晚回庙的情景,一共五个字“僧敲月下门”。为了写好这句诗,他思索了许久。原来他想写“僧推月下门”,后来又觉得可以写“僧敲月下门”。是用“推”字好,还是用“敲”字好呢?他反复地比较,甚至出门骑在驴背上,也用手做“推门”和“敲门”的动作,细心体味。
有一次,他骑在驴背上做着“推”和“敲”的动作,潜心研究诗句。没想到迎面一队车马簇拥着以为京兆尹(官名)来了,直到跟前才发觉。他连忙向京兆尹道歉,说明自己没有顾得上让路的原因。京兆尹叫来韩愈(唐朝时一位有名的散文作家),韩愈没有怪罪贾岛,勒住马想了好久,说:“用‘敲’字比用‘推’字好。”并解释道,“敲”字声音响亮,更能生动地表达在静静的月夜,一个老僧回庙的情景。
贾岛接受了韩愈的建议,终于写成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绝句。后来,人们把写文章的时候选择词句的工作,叫“推敲词句”了。这种“推敲词句”的故事,在我国古代和现代的作家中不少。他们往往为了一句话、一个词,要反复推敲,斟字酌句。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这种苦心钻研的精神,努力把每一句话写好,努力把意思表达清楚。
我们知道,一篇文章是由一个一个句子组成的,每个句子又是由一个又一个词组成的。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座大楼,那么,词和句子就相当与砖和瓦。碎砖和破瓦是盖不起坚实美观的大楼来的。
我们练习作文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写话”的能力,就是要学习把话写得通顺、简明、生动的本领。有相当数量的小朋友在写话 时,考虑不周,信手写来,结果造成一些不该犯的“低级错误”,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太粗心”。比如,一位小朋友在作文中写道:
“奶奶的生日要到了,我想送一样礼物给奶奶,表表我晚辈的一份孝心。送什么好呢?我猛然想起,奶奶的眼睛少了一个盒子。对了,我用自己的零用钱给奶奶买一个眼睛盒吧!”毫无疑问,小作者的用心是好的,由于粗心所致,把“眼镜”误写成“眼睛”,闹了一个大笑话。难道你非要取下奶奶的眼睛放在盒子里不可? 你看到过78岁的孩子吗?你读到这里一定会说,笑话,哪有这么老迈的孩子?事实上,一个孩子确实写了这么一句话:“毛毛是个78岁的孩子。”显然,毛病就出在少了一个小小的标点上。小作者粗心又马虎,竟然在“7”和“8”之间漏了一个顿号。
以上举的是孩子在作文时犯的两个“低级错误”的例子。更多的是在说话、写话时考虑不够缜密,说话啰嗦,意思却又表达不清。比如,有一个同学写了这么一句话:
“爷爷今年60岁,奶奶今年58岁,爸爸今年41岁,妈妈今年38岁,可是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听我的。” 你看,这一句话多啰嗦,听起来多费劲!再者,“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听我的”,真如他所说还不乱套?如果改成这样,岂不简单明了、合乎情理:“爷爷六十,奶奶五十八,爸爸、妈妈都是四十上下的人了,可是,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还得听听我的。” 单用一个“听”,表示“服从”;而“听听”,则表示商量、征求意见的意思。相差一点点,表达的意思竟然会大相径庭。
用词不当,语意不清,必然会产生歧义,必然会影响正确意思的表达。请看下面一句话:“寒假里,我和爸爸有幸来到杭州。”对这一句话,我们不妨来“咬一咬”,“嚼一嚼”。
一、“有幸”,指机会难得,非常幸运。句子中的“有幸”能管住“我”,而要管“爸爸”,则有些牵强了。道理很简单,上海、杭州相距不甚远,爸爸去杭州的机会一定不少,因此,应将“有幸”一词置于“我”的后面较为贴切。||
二、将“和”改成“随”或“跟”较好,借以说明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三、从行文中可以看出,小作者是在上海写这篇习作的,故不能用“来到”,而须用“去”或者干脆删去“来”字。
四、到杭州去干什么?句子没有交代。别人读了就会产生疑问,如果去奔丧、扫墓,也算“有幸”?因此,后面该加“游览”一词。
这么一“咬文嚼字”,就能辨别出一点味道来了。把原句改为:“寒 假里,我有幸随爸爸到杭州游览。”意思不是明白多了吗?看似改一个字,添一个词,变换一下词序无关紧要,其实表达的意思却大相径庭呀!
有的句子看似无可挑剔,句子通顺,意思明白,然而,还得反复诵读,仔细推敲。
比如,有一位小朋友写了这么一个句子: “我写的许多文章还发表在报纸杂志上呢!”横看竖读,似乎没有什么可以修改的了。让我们静下心来,斟字酌句、咬文嚼字看看吧。
一、“文章”都是写出来的,故“写”字可以删去。
二、“文章”的概念较大,领导人的政论、作家的小说,科学家的学术报告都属“文章”,虽说,小学生写的也属“文章”,但确切说,应是“习作”。
三、“发表”一般指的是较重要的、有一定分量的文章登在杂志或报纸上。小学生的作文被报刊或杂志选用,改为“刊登”为妥。
四、“许多”与“不少”意思差不多,将“许多”改为“不少”,似谦虚一点。
如此一改,原句变成:
“我的不少习作还刊登在报纸杂志上呢!” 怪不得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写作的技巧,其实并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 你看,删,还能删出好的文章来呢!
总之,作文之前,要缜密思考;作文之时,要一丝不苟;作文之后,还要斟字酌句,反复推敲。
第十讲要写得有声有色
作文讲评课上,老师常对同学们说,如果作文写得具体生动、有声有色的话,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怎样才能写得具体生动、有声有色呢?
俄国文学家格里戈罗维奇写过一篇小说,题目叫《街头乐师》。其中有这样几句话:“当街头乐师停止了演奏,一位官员从窗口扔下一枚五戈比的硬币,落在那乐师的脚跟前„„”当时,另一位作家看了给他提出了意见:“完全不是那样的,你写得太干巴巴了,‘硬币落在那乐师的脚跟前„„’应该这么说:‘五戈比的硬币落在马路上,丁丁当当地弹跳着„„’”
这个例子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如果那位街头乐师的脚跟前有一块磁铁的话,那么,这一枚五戈比的硬币就会悄无声息地落在那儿,否则,硬币落在马路上,必然会丁丁当当地弹跳着。写硬币落地 时“丁丁当当地弹跳着”,确实准确生动多了。这样写,把事物的动态如实地反映出来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留心观察动态的事物;在阅读文章时,我们要注意哪些是事物的动态;在作文的时候,我们则要研究怎样准确生动地反映事物的动态。
小学教材中有一篇课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怎样写董存瑞炸暗堡呢?如果这么写也未尝不可:董存瑞站在桥底下,把导火索一拉,炸药包爆炸了,桥炸毁了,英雄也壮烈地牺牲了。这样写不是太枯燥乏味了吗?请看课文中那生动的描述:“董存瑞向四周一看,这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两次把炸药包放到桥沿上,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吹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万分紧急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下,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1秒钟、2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这一段文字,将董存瑞炸暗堡这件事动态的顺序写得很有条理,而带点的这些动词,把连续动作又反映得极为准确。因此,我们在叙述事件的时候,不能“三级跳”,也就是说,把有些应该写出来的动作没有写出来。有一位同学在记叙一次劳动的过程时是这样写的:“我们包饺子包得可欢啦!有的擀面粉,有的洗菜切菜,干着干着我不想干了„„”说他们“干得可欢”,可是下面只有十多个字的概述,这个欢乐的劳动场面,本来就写得过于简单,紧接着就写他“不想干了”,本来干得可欢,怎么又突然间不想干了呢?这中间断了线,跳了过去。这样写,就显得不够具体,也让人看了摸不着头脑。事后经了解,这位同学在劳动的时候,并没有留心当时大家劳动的情况,因此对劳动的场面也不太了解,感受当然也不深。俗话说“看不真,写不清”,这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水浒传》在好几个地方写了打虎的故事。像解珍、解宝兄弟二人猎虎,黑旋风李逵沂岭杀虎,尤其是武松在景阳冈打虎这几节文字,更是写得栩栩如生。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为什么能把打虎的故事写得如此活灵活现呢?原来,施耐庵是一位非常认真严肃的作家,他为了了解老虎的生活习性,曾经不顾危险,多次来到人烟稀少、老虎经常出没的深山老林里。他爬到大树上,长时间地观察老虎行走、猎物、扑食的一举一动。同时,他还访问过很多有经验的猎户,向他们 了解猎虎以及与猛虎搏斗的情况。
顺便提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注意,这就是重视词语的积累,特别是有关动词的积累。反映任何事物动态的文章先要把“动”的过程写清楚,其次要靠准确的动词反映不同的动态。就拿“扫除”这件事来说吧,我们就要正确使用下列动词:扫,抹,擦,揩,掸,洗,冲,拖,铲,拾,拉等。汉语的词汇是极其丰富的,在平时,我们一面要不断留心观察事物的动态,一面还要注意会写会用反映它们的动词,只会说不会写不行,写不正确、用不准确也不行。
行文到此,我们似乎可以明白这样的道理,要写得具体生动、有声有色,不能说空话,而要注意用形象来说话,把此时此情此景如实地写下来。
这里不妨举个学生习作中的例子。一位四年级的孩子写他小时候学棋不专心,他是这么写的:
记得我在幼儿园念大班的时候,妈妈让我学围棋。每当我和小朋友下棋的时候,我总是“猴子屁股坐不住”。那一年,我参加市里的围棋比赛,跟我对弈的是那些戴红领巾的大哥哥大姐姐。比着比着,我没有心思继续下了,一会儿钻到桌子底下捡棋子,一会儿绕着桌子转几个圈儿。我的教练卜老师见了,干脆把我抱在他的大腿上继续比赛。这次比赛我胜四负二,连升两级,得到了八级证书。后来我升到高级培训班了,一个星期得训练三个晚上,由于我吃饭速度慢,加上作业多,没有时间去参加训练而缀学了。教练卜老师为此很惋惜,说我是个很有天赋的孩子,如果坚持训练下去的话,说不定会成为“第二个常昊、罗洗河”什么的。这一段文字很精彩,也很传神。其主要原因便是小作者没有说空洞、乏味的话,他十分注意把自己学棋是如何不专心写得具体生动,真切感人。
还是那句老话:想得周密,才能写得清楚;看得真切,才能写得生动。
妙笔能生辉。“语不惊人死不休”,古人是这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