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须积累的B卷重点文言实词169个

时间:2019-05-14 15:00: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考必须积累的B卷重点文言实词169个》,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考必须积累的B卷重点文言实词169个》。

第一篇:中考必须积累的B卷重点文言实词169个

中考必须积累的重点文言实词169个

一、请根据句子解释下列实词意思。

1、值

(1)遇到(《出师表》后值倾覆)(2)价值(《聊斋志异》钗值几何)

2、去

(1)离开(《岳阳楼记》则有去国怀乡、《狼》,一狼径去)(2)距离(《为学》西蜀之去南海)(3)除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3、引(1)牵(《陈太丘与友期》友人惭,下车引之)(2)拉、伸长(《塞翁失马》丁壮者引弦而战)

4、执

(1)拿着(《核舟记》东坡右手执卷端、《马说》执策而临之、《陈涉世家》披坚执锐、《送东阳马生序》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掌管(《淮南子·说山》执牢狱者无病)(3)捉拿,逮捕。被执至南门。

5、走(1)跑(《口技》几欲先走、《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木兰诗》双兔傍地走、《送东阳马生序》录毕,走送之)

(2)逃跑。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石壕吏》

(3)趋向,奔向。《廉颇蔺相如列传》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6、益

(1)好处(《出师表》有所广益、《孙权劝学》自以为大有所益)(2)更加(《爱莲说》香远益清、《送东阳马生序》益慕圣贤之道)(3)增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益其所不能)

7、是

(1)此,这样(《岳阳楼记》是进亦忧,退亦忧、《唐雎不辱使命》非若是也/今日是也、《隆中对》由是先主遂诣亮)(2)判断动词(《木兰诗》安能辨我是雄雌)(3)正确(《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8、若

(1)如果(《出师表》若无兴德之言)(2)像,好像(《公输》此为何若人、《山市》中有楼若者、《桃花源记》仿佛若有光)(3)你(《陈涉世家》若为佣耕)(4)比得上(《孙权劝学》孰若孤)

9、徒

(1)光着(《唐雎不辱使命》亦免冠徒跣)(2)白白地(《长歌行》老大徒伤悲)(3)只是(《唐雎不辱使命》徒以有先生也)

10、佯

(1)假装(《廉颇蔺相如传》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

11、就(1)靠近,接近(《隆中对》此人可就见)(2)欣赏(《过故人庄》还来就菊花)(3)完成(《伤仲永》自是指物作诗立就)(4)从事(《孙权劝学》蒙乃始就学)

12、许

(1)答应,赞同(《出师表》遂许先帝以驱驰、)(2)地方(《鲁山山行》人家在何许)(3)拟声词(《口技》曳屋许许声)(4)表约数,相当于来(《核舟记》高可二黍许)

13、具

(1)器具(《伤仲永》未尝识书具)(2)具有(《核舟记》各具情态)(3)准备(《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4)通“俱”全、都(《岳阳楼记》百废具兴)(5)详细(《桃花源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4、悉

(1)全、都(《出师表》悉以咨之/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桃花源记》悉如外人)(2)详细,详尽。

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

15、举

(1)选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管夷吾举于士)(2)全(举国上下)(3)发动(《陈涉世家》举大计亦死)

16、居

(1)停留(《小石潭记》不可久居)(2)处在(《核舟记》佛印居右、《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3)居住(《愚公移山》面山而居)(4)经过(《塞翁失马》居数月)

17、比

(1)及,等到(《陈涉世家》比至陈)(2)靠近(《核舟记》其两膝相比者)(3)引申义:并列,挨着。比肩接踵。

18、及(1)到(《桃花源记》及郡下)(2)等到(《孙权劝学》及鲁肃过寻阳)(3)比得上(《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何能及君也)(4)以及(《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19、亡

(1)逃跑(《陈涉世家》今亡亦死)(2)丢失(《智子疑邻》暮而果大亡其财)(3)灭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国恒亡)(4)死亡(《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5)通“无“,没有(《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亡以应)20、胡

(1)古代少数民族通称(《塞翁失马》马无故亡而入胡)(2)为什么(《公输》然胡不已乎)

21、已

(1)停止(《论语十则》死而后已、《公输》然胡不已乎)(2)罢了(《山市》城市依稀而已)(3)通“以”(《隆中对》自董卓已来)(4)已经(《陈涉世家》度已失期)

22、讫

(1)完结(《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与山僧饭讫而去)

23、斋

(1)屋舍(《宋史·选举志三》一斋可容三十人)(2)祭祀前清心洁身(《吕氏春秋·孟春纪》天子乃斋)(3)素食(《西游记》遇庄化饭,逢处求斋)

24、予

(1)给予(《汉书·晁错传》予冬夏衣)(2)我(《岳阳楼记》属予作文以记之、《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5、负(1)背(《醉翁亭记》至于负者歌于途)(2)扛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3)违背(《史记·高祖本纪》项羽负约)(4)凭借(《与朱元思书》负势竞上)

26、莫

(1)没有(《隆中对》时人莫之许也)(2)不要(《湖心亭看雪》莫说相公痴)

27、顾(1)看(《山市》相顾惊疑)(2)回头看(《陈太丘与友期》元方入门不顾)(3)拜访(《隆中对》将军宜枉驾顾之)(4)难道(《为学》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8、田

(1)田地(《桃花源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通“畋”打猎(《韩非子·难一》焚林而田)(3)通“佃”耕种(《史记·高祖本纪》皆令人得田之)

29、谢

(1)道歉(《唐雎不辱使命》长跪而谢之曰)(2)推辞(《史记·吕太后本纪》欲徙王赵,代王谢)(3)凋谢(《留赠》蔷薇花谢即归来)(4)感激(《汉书·张安世传》尝有所荐,其人来谢)30、既

(1)已经(《公输》吾既已言之王矣、《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2)既然(《隆中对》将军既帝室之胄)(3)既……又(《孙子兵法·谋攻》三军既惑且疑)

31、盖(1)大概是(《核舟记》盖大苏泛赤壁云)(2)原来是(《童趣》盖一癞虾蟆)

32、并

(1)一道,共同(《陈涉世家》并杀两尉)

33、固

(1)本来(《公输》吾义故不杀人)(2)坚决(《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固止之)(3)巩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固国不以山溪之险)(4)顽固(《愚公移山》汝心之固)(5)固然(《惠子与庄子由于濠梁》固不知子矣)

34、子

(1)子女(《观刈麦》抱子在其旁)(2)对人尊称(《墨子》子墨子闻之)(3)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子非鱼)

35、闻

(1)听说(《愚公移山》操蛇之神闻之、《山市》又闻有早行者)(2)用鼻子嗅味道(《和张秀才落花有感》扫后更闻香)(3)听闻(《木兰诗》爷娘闻女来)

36、方(1)正(《童趣》方出神、《狼》方欲行)(2)才(《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

(3)当,在 《伶官传序》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4)方圆(《公输》荆之地方五千里)(5)方正(《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37、再

(1)两次(《送东阳马生序》日再食)

(2)第二次

一股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8、鲜

(1)鲜艳(《桃花源记》芳草鲜美)(2)少(《爱莲说》陶后鲜有闻)

39、向

(1)从前、先前(《桃花源记》便扶向路)(2)朝向

水向天边流。

(3)趋向,奔向。

是岁,权向合肥新城。40、由是(1)因此(《隆中对》由是先主遂诣亮)(2)通过这种(《鱼我所欲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41、善(1)好(《隆中对》先主曰:“善!”)(2)友好,亲善。齐楚之交善。(3)擅长,善于(《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口技》京中有善口技者)

42、徐(1)慢慢地(《童趣》徐喷以烟、《核舟记》清风徐来)

43、颔

(1)下巴(下颔)(2)点头(颔首低眉)

44、危(1)高(《山市》惟危楼一座)(2)危险(《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端正(正襟危坐)

45、尝

(1)曾经(《送东阳马生序》尝趋百里外、《岳阳楼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陈涉世家》尝与人佣耕)

46、诸

(1)几个(《陈涉世家》诸郡县苦秦吏者)(2)兼词,相当于“之于”(《愚公移山》投诸渤海之尾)

47、孰(1)谁(《孙权劝学》孰若孤)(2)通“熟”,深透,仔细(《廉颇蔺相如列传》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48、贾

(1)商人(《齐桓晋文之事》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2)买卖(《韩非子·五蠹》长袖善舞,多财善贾)(3)通“价”价格,价钱(《卖柑者言》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

49、直

(1)与“竖”相对(《爱莲说》中通外直)(2)只,仅仅(《唐雎不辱使命》岂直五百里哉)(3)一直(《与朱元思书》直视无碍)(4)通“值”价值(《行路难》玉盘珍馐直万钱)50、因

(1)于是,就(《五柳先生传》因以为号焉)(2)凭借(《咏雪》未若柳絮因风起)(3)顺着(《核舟记》罔不因势象形)(4)因为(《送东阳马生序》余因得遍观群书)

51、患

(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忧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

52、游

交往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53、至:

(1)极点(寡助之至)

(2)到(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

至焉/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3)周到(色愈恭,礼愈至)

54、支:(1)通“枝”枝条;

(2)通“肢”肢体四支僵劲不能动

55、汤

热水 持汤沃灌

56、臭

气味、香气 容臭

57、足

(1)脚(蛇固无足)

(2)画脚(子安能为之足)

(3)足(今北方已定,兵甲已足)

(4)足以(以中有足乐者)

(5)得(不足为外人道也)

58、可

(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59、制

(1)制作

制彼赏衣

(2)控制 掌握

从天而顺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3)规定 制定。制礼作乐

(4)规章,制度。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5)规模。增其旧制。60、夫

(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等)

(3)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61、观

(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62、薄

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63、微

(1)没有

微斯人,吾谁与归?(2)微小、稍微

两行微相近。(3)深奥

其理微。

(4)如果没有,如果不是。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64、意

1、心情(意少舒)

2、神情、态度(意暇甚)

3、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

4、企图,想要(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65、秀(1)美好,秀丽。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2)才华出众,优秀。士有顽而农有秀。后起之秀。(3)茂盛。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66、陈

(1)陈列,陈放。陈鱼而观之。(2)旧。新陈代谢

(3)阵势。勿击堂堂之阵。67、恶

(1)罪恶。无恶不作。(2)丑。今子美而我丑(3)厌恶、讨厌。

(4)哪里,疑问代词。路恶在? 68、缘

(1)因为。

花径不曾缘客扫。

(2)顺着、沿着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69、云(1)说、(2)句末语气词 70、延

邀请

各复延至其家。71、扶

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72、志

(1)记(故为之文以志)

(2)标记(寻向所志)

(3)做标记(处处志之)

(4)志向(且人患志之不立)

(5)立志(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73、诣

1、去、到,(由是先主遂诣亮)

2、去拜访(及郡下,诣太守)74、寻

1、寻找(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2、不久(寻病终《桃花源记》)75、濯

1:洗涤 濯清涟而不妖 76、植

(1)立

亭亭径直(2)种植 77、类 像绝类弥勒

类别为与此同类 78、甫 男子美称,父,梁甫吟

、刚刚、才

79、甫2:男子美称、刚刚、才 80、与4 同、和、加上、给 为与此同类

通“欤”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给 蹴尔而与之 81、归:

返回、返璞归真 归还、使使归项王 聚拢 82、乱

没有秩序(杂乱)、造反 83、户 门 入户 84、沿2: 顺流而下

顺着 沿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85、疾 病

缺点、毛病

嫉恨、庞涓恐其贤于己,疾甚 快 疾行 86、良

真,实在 良多趣味

善良 此皆良实 87、焉4:

句末语气词、始一反焉 兼词、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哪里、且焉置土石 人称代词 88、忠 尽心尽力、忠诚 忠良之属 89、说 说话、劝说、通“悦”高兴、秦王不说 一种文体 爱莲说 90、殆

有害、思而不学则殆 大概 91、危 高、危楼高百尺 危险、岌岌可危 端正

92、委

丢下、丢弃委而去之、交给

93、吊

慰问、凭吊

死则往吊哭之 怜悯

有君不吊,有臣不敏富 财富、使强盛

富有、充足,多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成语:年富力强

95、一2:

数词、一鼓作气 全 一心一意 96、谒

拜访

谒见 97、愿2:

愿望愿驰千里足、希望愿借子杀之 98、坐4:

因为、由于 停车坐爱枫林晚

坐在 口技人坐屏障中

通“座”,座位 满坐寂然

犯罪 何坐?坐盗 99、强 100、强

强悍

凶强侠气

有余

赏赐百千强

勉强

不可强以仕

力行

慕义强仁

强盛,强大

以弱为强者

通“僵”,僵硬

项为之强 100、止

停止

笑而止之曰 通“只” 101、若:

如果——若跨有荆州

像——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你——若为佣耕 如果——

像——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你—— 102、安:

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怎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哪里—— 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子》)养生——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103、次:

驻扎——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编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124、度:

估计,推测——度已失期

越过——万里赴戎机,千山度若飞 尺度——吾忘持度(《郑人买履》)105、等:

一样——等死,死国可乎? 诸位——公等遇雨 等待—— 106、数:

几——数十所 计算——层层指数

多次,屡次——以数谏故 107怜:

爱戴——楚人怜之 怜悯—— 108然:· ··的样子——泯然众人矣

这样——父利其然也 然而——然数年恒不一见 正确——吴广以为然 同“燃”燃烧—— 109间:

暗地里——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间隔——遂与外人间隔

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空隙—— 110且:

尚且,况且——且焉置土石

暂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将要、将近——年且九十 一边···一边—— 112骑: 骑马——

骑马的人——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13许:

表约数——潭中鱼可白许头 地方——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赞同,答应——杂然相许 拟生词——曳屋许许声 114加:

虚报——牺牲玉帛,弗敢加矣 增加—— 山不加高

益处——万钟于我何加焉 添上去,戴——既加冠 115广:

扩大,扩充——请广于君 116信:

诚信——小信未服 确实——谓为信然 实情——必以信 信任——亲之信之

通“伸”伸张——欲信大义于天下 117凡:

总共——凡三往

凡是——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118国:

国都——去国还乡

国防——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家——死国可乎

地势,地方——用武之地,而其主不能守 119利:

利益——父利其然也(n.作v.)

锋利、锐利——披坚执锐(adj.作n.)物资——利尽南海 120光:

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

光明,光亮——凿壁偷光 121私:

有私心——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偏爱——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122益:兴办——斟酌损益

更加——精益求精 增加——增益其所不能 123涕:

眼泪——涕泗横流 124牺牲:

祭祀用的猪、牛、羊——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125狱:

案件,官司——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信 监狱—— 126属: 类——良田美池之属

通“嘱”嘱咐——属予作文以记之 连接——(属引凄异)127于是:

在这时——于是鸱得腐鼠

(连词,不译——于是惠子恐)128朝:早晨——朝服衣冠

朝见,朝拜——皆朝于齐 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 向着,对着——

129讽:用含蓄委婉的语言暗示或规劝——邹忌讽勤王纳谏 130阳:山之南,水之北——阴阳割昏晓 131阴:山之北,水之南——阴阳割昏晓 132指:

手指——手有百指

指出,指着——右手指卷 指明——不能指其一端 133负:

背——负箧曳屣

凭借,依仗——负势竞上 违背——负心 134绝:

极——绝巘多生怪柏 杀完——虽杀臣不能绝也 消失——哀转久绝 135期:

约定——陈太丘与友期行 一整年,一整月——期年 希望——期望 136食:

粮食——一箪食,一豆羹 吃——不能食

通“伺”喂养——食之不以其道 137见:

接见——乃就见 拜见——见公输盘

通“现”——风吹草低见牛羊 138得:

得到——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寄之酒也 得意——意气洋洋,甚自得也 能够——犹得备城炊

通“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39.谏:含蓄规劝君主或长辈,进谏(忠谏之路)140.逮2:

捉拿(予犹周公之被~)到(便捷猛鸷终弗~)141.戚:悲伤(戚然而痛)一整天----竟日 142.明3:

明亮(江船火独明)明白(扬之欲其明)143.易2:

交换(以大易小)改变(移风易俗)144.熙3: 光明,(~天曜日)

“嬉”嬉戏,开玩笑(鼓腹而~)兴盛,(重~而累盛)145.使4出使(使于秦)

假使(~六国爱其人)使者(宫~驱将惜不得)派遣(使唐雎)146.奚为1:什么,怎么样(将奚为北面 147.驽1:劣马(比喻才能平庸、愚笨)庶竭驽钝): 148.除:

任命官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除去(攘~奸凶)149.肆3:

放纵(参之庄老以~其端)店铺(酒肆)

陈列(觞弦~朝日)

150.是以=以是=由是:因此(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151.譬:

譬喻、打比方(譬如朝露)152遽2 就、立刻(遽然变色)马上、急忙(遽扑之)153自1: 从(在)(自三峡七百里)如果(自非亭午十分)

154特1:只是——(相如度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155会4:

适逢、正赶上(会天大雨)相会聚会(来会计事 一定长风破浪会有时 156 遗2:

留下来的(遗德)

给予(简拔以遗陛下)给予(简拔以遗陛下)157适2: 到、往,(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刚才、正好)(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158白3 白色(白玉)

陈诉说(便可白公姥 明白(然使君冤未白, 159少时1:

年轻时(为人子,方少时。)

一会儿(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160可以2: 可以、、把(凭借)(可以一战)、能够

161虽然2:

即使这样(: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这样(~,公输班为我为云梯)162以为2: 认为、(以为妙绝)把、、当作(仁以为己任)163遂2 于是,就(由是先主遂诣亮)终于(遂能克绍)164诚2:

如果(诚如是)

确实(此诚不可与争锋)165次第1:

依次(次第花生眼,须臾烛遇风)166素3:

白色的(素湍绿潭)

未加装饰的:(素琴)向来(平素)167市2:

集市(东市买骏马)买(愿为市鞍马)

168

但1:只是:(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第二篇:文言实词积累

文言实词积累

1、爱

①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

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触龙说赵太后》

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②喜欢,爱好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

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

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

④爱慕,欣赏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

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

⑤恩惠

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

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

⑥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

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急得我搔头又徘徊。

⑦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

2、安

①安全,安稳,安定

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

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失街亭》

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

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六国论》

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②安抚,抚慰

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

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

③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

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④使---安

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赤壁之战》

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

沛公安在(哪里)《鸿门宴》

译文:沛公在哪里?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哪里)《陈涉世家》

译文:燕子麻雀哪里知道大雁的志向呢?

⑥养生

衣食所安(养生)《曹刿论战》

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

3、被

读音一:bèi

①被子(名词)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杨修之死》

译文: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大帐中睡觉的时候,被子掉到地上了。

②覆盖(动词)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译文:大雪越过南岭。覆盖了南越之地的几个州郡。

③遭受,遇到,蒙受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论积贮疏》

译文:年成有好坏(荒年、丰年),(这是)大自然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受过。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遇到)《荆轲刺秦王》

译文: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

④加

幸被齿发,何敢负德(加)《柳毅传》

译文:承蒙您的大恩大德,我怎敢忘记?

⑤介词,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屈原列传》

译文: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

读音二:pī,通“披”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陈涉世家》

译文:将军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

②披散,披着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屈原列传》

译文:屈原走到江边,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

4、倍

①通“背”,背叛,违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鸿门宴》

译文:希望你(对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

②一倍,加倍

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孙子•谋攻》

译文: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他们,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他们

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治平篇》

③增加

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烛之吴退秦师》

译文:怎么能用灭掉郑国来加强邻国

④越发、更加、倍加

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译文: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亲人

5、鄙

①边界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为学》

译文: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

②动词,轻视

孔子鄙其小器(轻视)《训俭示康》

译文:孔子轻视他器量狭小。

③庸俗,见识浅,鄙陋

肉食者鄙(庸俗,见识浅,鄙陋)《曹刿论战》

译文: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

④复合词:

鄙人

a自称的谦词

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史记•冯唐列传》

译文:冯唐谢罪说:“我这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

b鄙俗,不开化的人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荆轲刺秦王》

译文: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陋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害怕

c乡下人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史记•李将军列传》

译文:我见李将军,朴朴实实象个乡下人,口不善于言辞。

鄙贱:粗野而又地位低微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您宽容我到这个地步啊

6、兵

①兵器,武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武器)《过秦论》

译文: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都城咸阳

②用兵器杀人

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史记•伯夷列传》

译文:(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

③战争,军事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战争,军事)《论积贮疏》

译文:战争、旱灾相继而来,社会的财富极其缺乏

④士兵,军队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赵国也准备了许多军队防备秦国,秦国不敢妄动。

起视四境,而秦并又至矣《六国论》

译文:(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

⑤用兵策略,战略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孙子•谋攻》

译文: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打破(敌方的)计谋,其次是挫败(敌方的)外交,⑥复合词:兵符

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我(侯生)听说晋鄙的兵符常在魏王卧室之内

7、病

①疾病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扁鹊见蔡桓公》

译文:您的疾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了,不及时医治将要更加严重

②生病

而江浙之梅皆病矣(生病)《病梅馆记》

译文: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生病了

③使成病态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成病态)《病梅馆记》

译文: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拿这作为职业来赚钱

④困苦不堪,困乏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捕蛇者说》

译文:假使当初我不做这个差事,早已经困苦不堪了

⑤筋疲力尽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筋疲力尽)《赤壁之战》

译文:用疲惫染病的士兵控制三心二意的军队

⑥毛病,缺点

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原毁》

译文:不如舜,不如周公,这是我的缺点。

⑦担心,忧虑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译文:晋国范宣子执政,诸侯向晋国缴纳的贡品很重,郑国人深为这件事所苦。

⑧损害

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一斗米,卖二十钱损害农人,卖九十钱损害从事工商业的人。

⑨责备、羞辱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训俭示康》

译文:古人把节俭作为美好的品德,现代人却用节俭来互相羞辱。

8、察

①仔细看,观察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石钟山记》

译文: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

②看清楚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看清楚)《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稍,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

③考察,审察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察,审察)《赤壁之战》

译文:刚才我(鲁肃)察看众人的议论,(是)专门想贻误将军

④明察,了解,弄清楚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曹刿论战》

译文:轻重不同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依据实情处理

⑤考察后加以推荐

察臣孝廉(考察后加以推荐)《陈情表》

译文:推举臣下为孝廉

⑥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精明)《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

译文:水清澈到极点就没有鱼(生活在里面),人精明到极点就没有人跟随。

⑦察察,洁净的样子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察察,洁净的样子)《屈原列传》

译文: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

9、乘

读音一:chéng

①驾,坐,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赤壁之战》

译文:坐牛车,吏卒跟随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驾,坐)《石钟山记》

译文: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到绝壁下面

②升,登

乘鄂渚而反顾兮,唉秋冬之绪风(登上)《涉江》

译文:在鄂渚登岸,回头遥望国都,对着秋冬的寒风叹息。

③趁着,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趁着,凭借)《过秦论》

译文:趁着有利的形势和方便的条件,侵略诸侯各国,分割天下的土地。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凭借,依仗)《宋书•宗悫传》

译文:希望能驾御长风踏破万里波涛

④冒着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冒着)《登泰山记》

译文: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到达泰安。

读音二:shèng

①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陈涉世家》

译文:等到了陈,有战车六七百辆。

超乘者三百乘(辆)《肴之战》

译文:有三百辆兵车的战士跳跃着登上战车

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译文:得到帝王的权势,统辖八州,而使同等的六国来朝拜

②佛教的教派或教法

大乘佛教

③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叫“乘”,后称史书为“史乘”

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孟子•离娄下》

译文: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鲁国的《春秋》,都是一样的。

④数词,四

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

(四)《肴之战》

译文:用四张熟牛皮,二十头牛犒劳秦国军队。

10、诚

①名词。真心真意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心真意)《愚公移山》

译文: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上两座山

②副词,表肯定。确实,的确。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六国论》

译文:战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

③连词,表示假设推论。果真,如果。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赤壁之战》

译文:现在将军如果真能派猛将统领几万大军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果真,如果)《隆中对》

译文:如果真的做到这样,那么雄霸天下的伟业就能够完成,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

12、度

读音一:dù

①计量长短的标准

吾忘持度。(《郑人买履》)

译文:我忘了拿尺码了。

②限度,法度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限度)《谏太宗十思疏》

译文:游乐忘返地打猎时,就要想到把“网三面,留一面”作为限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论积贮疏》

译文:生产东西有时间(的限制),但消费它却没有限度

③制度,法度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制度,法度)《后汉书•张衡传》

译文:张衡一到任就树立威信,整顿法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

译文: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

④度量

常有大度。(度量)《高祖本纪》

译文:常常有很大的度量。

⑤常态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荆轲刺秦王》

译文:群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没有意料到,大家都失去常态。

⑥量词,次、回、个

崔九堂前几度闻(量词、次、回、个)《江南逢李龟年》

译文:也在崔九的家里多次听到您的唱歌。

⑦谱曲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扬州慢》

译文:我的心情悲怆感伤,抚今追昔感慨无限,就自己谱写了这首词曲。⑧通“渡”渡过,越过

一夜飞度镜湖月(通“渡”渡过,越过)《梦游天姥吟留别》

译文:一个夜晚飞渡过月光映照下的镜湖

春风不度玉门关(过)《凉州词》

译文:温情的春风难以吹过玉门边关。

⑨度引,指度人离俗出生死

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了(度引,指度人离俗出生死)《红楼梦》 读音二:duó

①量,计算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量,计算)《过秦论》

译文:试拿肴山以东的各国与陈涉比比长短和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那更不能相提并论了。

②推测,估计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推测,估计)《鸿门宴》

译文:你估计我到了军营,你再进去(见项王)。

③考虑

度义而后动(考虑)《答司马谏议书》

译文:(他)考虑理由正当,然后去做

14、固

①动词,巩固,安定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天时不如地利》

译文: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②动词,坚守,安守

秦数败赵兵,赵军固壁不战。《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秦军多次打败赵军,赵军便坚守营垒

③形容词,固执,顽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译文: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

译文:秦始皇这暴君的心却日益骄横顽固。

④形容词,坚固,牢固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赤壁之战》

译文:荆州与我国邻接,地理形势险要、坚固,土地肥沃、广阔,人口繁多,生活富裕

⑤形容词,坚决,坚持

少年固强之。《促织》

译文:少年坚持要斗

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

译文: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勉强向别人借来

②凭借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译文: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劝学》

译文: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③宽容

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宽容)《北史》

译文:大臣触犯法律,是不能宽容的。

④给与

汉人未可假大兵权(给与)《谭嗣同》

译文:汉人,不能给他们大大的兵权。

⑤假,不真,与“真”相对,虚假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不真,与“真”相对)《狼》

译文:(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⑥非正式的,代理的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侯以西击荥阳。《史记•陈涉世家》

译文:于是就以吴广为代理王,督率各将领向西进攻荥阳。

⑦相当于“如果”、“假如”,多“假使”“假令”连用。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如果、假如)《报任安书》

译文:假如我伏法被杀,那好象是九牛的身上失掉一根毛,同蝼蚁又有什么区别?

⑧复合词,假借:宽容原谅。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

译文:希望大王稍稍原谅他,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11、辞

①诉讼的供词。

狱辞无谋、故者。(诉讼的供词)《狱中杂记》

译文:如果审判的供词中没有预谋、故意杀人罪名的 ②口实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口实)《左传》

译文:想要强加给他罪名,哪用担心没有口实。

③言辞,文辞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现在我要去死,)侯生却没有一句半句话送我,(难道我还有没有做到的地方吗?)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辞,文学)《屈原列传》

译文:都爱好文辞而以善于作赋被人称赞

④借口,托辞

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借口)《赤壁之战》

译文:挟持着皇帝来征讨天下,动不动以朝廷(的名义)为借口

⑤命令

近者奉辞伐罪,旗麾南指,刘琮束手。(命令)《赤壁之战》

译文:近来我奉皇帝命令讨伐有罪的人,军旗指向南方,刘琮投降。

⑥名词,一种文体。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⑦告别,辞别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琵琶行》

译文:我自从去年辞别了京城,贬官在浔阳,一直卧病。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告别,辞别)《鸿门宴》

译文:刚才出来没有告辞,这怎么办呢?

⑧推辞,辞去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鸿门宴》

译文:我死尚且不怕,一杯酒又哪里值得推辞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如姬愿意为公子出死力,决不会推辞,⑨讲究,计较

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鸿门宴》

译文: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让。

⑩复合词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屈原列传》

译文:。(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屈原列传》

译文:然而都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秦王怕他撞坏宝玉,就向他道歉

第三篇:重点文言实词详解

重点文言实词详解(90 个)、爱

褒义—对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喜爱、爱护)

对物: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喜欢)

贬义: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吝惜)、倍

本字—名词: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倍数)

副词:每逢佳节倍思亲。(更加)

通假: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通“背”,违背)、备

动词一: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防备)动词二: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具备)形容词: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详尽)、比

本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靠近)

抽象一:可怜体无比。《孔雀东南飞》(比较)

抽象二: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等到)、鄙

本义:蜀之鄙有二僧。《为学》(边境)

引申--古义一: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地位低下)

古义二: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浅陋)

意动:鄙其为人。(轻视)、兵

古义: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兵器)

今义: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军队)、病

名词:君之病在肠胃。《扁鹊见蔡桓公》(疾病)

动词: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担心,忧虑)形容词: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困苦不堪)、察

动词--具体:徐而察之。《石钟山记》(观察)

抽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考察)形容词: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精明)9、曾

本字一:相逢何必曾相识?(曾经)

本字二: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竟然,简直)通假:曾益其所不能。《愚公移山》(通“增”增加)、诚

名词: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祭十二郎文》(真诚、真心)副词: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确实)连词: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假如)、除

常用--本义:洒扫庭除。(台阶)

引申: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修治、整理)

特殊:诏书特下,拜臣郎中,承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任命官职)、辞

基本义: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告别)联想一: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道歉)

联想二: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屈原列传》(言辞)

联想三: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托辞)

联想四: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计较)、从

本字—实词--具体--字形: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跟随)

使动: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使……跟从)抽象: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听从)

虚词: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介词,由)通假: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通“纵”缔结盟约)、殆

实词: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秋水》(危险)

虚词一: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几乎,近乎)虚词二: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石钟山记》(大概,恐怕)、当

动词--本义: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蛇者说》(两者相抵)

引申一:当窗理云鬓。《木兰辞》(对着,向着)引申二: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挡,抵御)

介词: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方,值)副词: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滕王阁序》(应当)16、道

常用--中性--具体--名词: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道路)

动词: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取道)

抽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方法、道理)褒义:倍道而妄行。(道义)

特殊: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说)、得

具体: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获得)抽象一: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具备)

抽象二: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能够)

抽象三: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应该)、度

字音一--名词--具体:用之无度(限度)

抽象: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制度)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越过)字音二: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估计、衡量)、非

副词一: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并未)副词二: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不是)

形容词: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错误的)名词: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报任安书》(过错)、复

具体: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恢复)

抽象: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又)、负

本义: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依仗)引申一: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用背驮东西)

贬义:决负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违背、背弃)引申二--具体: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覆盖)

抽象:而智日困,而自负其责也。《淮南子·主术》(担负)

贬义: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报任安书》(蒙受、遭受)、盖

实词--名词: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覆盖物)动词—具体: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覆盖)

抽象:力拔山兮气盖世。(超过)

虚词一: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大概)

虚词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大概因为)虚词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报任安书》(句首语气词,无义)、故

名词--客观: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原因)

主观: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交情)形容词:豫章故郡。《滕王阁序》(过去的)

连词: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因此)副词:故久立与其客语。《信陵君窃符救赵》(故意)、顾

本义:顾野有麦场。《狼》(回头看)

引申一: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看见)

引申二: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拜访)

引申三: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屈原列传》(顾及,眷念)、固

形容词—指物: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季氏将伐颛臾》(坚固)

指人: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固执)动词—对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使……坚固)

对己:君子固穷。(坚守)

副词—具体:蔺相如固止之。(坚决)

抽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本来)、归

常用—具体: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回家)

抽象:寡人闻古之贤人,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就下也。《勾践灭吴》(归附)特殊: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项脊轩志》(女子出嫁)、国

今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国家)古义一:六国破灭,非兵不利。(诸侯国)

古义二: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岳阳楼记》(国都)古义三: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地域,乡土)28、过

本义: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经过)

引申—动词: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逍遥游》(超过)

引申—对己: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犯过错)

对人: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责备)形容词: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过分)

名词: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过错)、故

形容词:豫章故郡。《滕王阁序》(过去的)

引申—指人: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交情)引申—指物: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原样)名词: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原因)

连词: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因此)副词:故久立与其客语。《信陵君窃符救赵》(故意)、恨

今义:此恨绵绵无绝期。(怨恨)

古义: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遗憾)

31、患

名词: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赤壁之战》(忧患)动词: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屈原列传》(担忧)

32、或

今义: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或许)

古义--代词: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有的人)

副词: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有时)

33、疾

名词: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陈情表》(疾病)

动词: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讨厌,憎恨)

贬义: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嫉妒)

形容词—常用: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快速)

特殊: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宏大)34、及

动词—具体: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屈原列传》(赶得上)

抽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比得上)介词: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促织》(等到)连词: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蜀道难》(和)

35、假

古为今用(假借):开仓廪,假贫民。(借)

36、间

字音一: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中间)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一会儿)

字音二—动词: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参与)

副词: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暗中)

37、见

本字—动词—对物:吾未见其明也。《师说》(看到)

对人: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拜见,参见)

被动: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期。《廉颇蔺相如列传》(被)代词: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孔雀东南飞》(放在动词前,相当于“我”)通假:才美不外见。《马说》(同“现”,显露)

38、解

具体—自动:天下土崩瓦解。(分裂,涣散)

他动:庖丁为文惠王解牛。《庖丁解牛》(剖开)抽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解答)

39、就

本义:持就火炀之。《活板》(靠近)

引申一: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就任,赴任)引申二:瞬息可就。《活板》(完成)

40、举

动词—本义: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举起)

引申一: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举荐)

引申二: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攻占)形容词:举世混浊而我独清。《屈原列传》(全、尽)

41、绝

本义: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断绝)引申一: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与世隔绝的)引申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横渡)引申三: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停,止)引申四:以为妙绝。《口技》(极,最)

42、堪

具体: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忍受)抽象: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蜀相》(可以)

43、克

本义—具体:以此攻城,何城不克?(攻克)

抽象: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能)引申:克己奉公。(克制)

44、弥

古为今用(欲盖弥彰):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越,更加)古为今用(弥天大谎):舸舰弥津。《滕王阁序》(满,遍)

45、莫

本字—副词一: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赤壁之战》(不,不要)

副词二: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没有)代词: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没有谁)通假:至莫夜月明。《石钟山记》(同“暮”)

46、期

名词: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病梅馆记》(期限)

形容词: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整年)动词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序》(至,及)动词二: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期望)

47、迁

古为今用(变迁):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兰亭序》(改变)古为今用(升迁):帝素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升职)

古为今用(迁徙):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列传》(放逐)

48、请

本义: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廉颇蔺相如列传》(请求)引申一: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请允许我)引申二:乃置酒请之。(邀请)

49、穷

具体: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处境困难)引申:人穷则反本。《屈原列传》(不得志)

抽象: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逍遥游》(尽)

使动: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使……穷尽)

50、去

动词—对己:欲呼张良与俱去。《鸿门宴》(离开)

对人:去死肌,杀三虫。《捕蛇者说》(除掉,去掉)名词:西蜀之去南海。《为学》(距离)

51、却

动词: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退却)

使动:却匈奴七百余里。《过秦论》(使……退却,击退)特殊: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头)

副词: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还,再)连词: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反而)

52、如

动词一: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说》(比得上)

动词二: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像)动词三: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到……去)连词: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赤壁之战》(如果)词尾:突如其来。(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

53、善

名词: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善事,好事)形容词:谘诹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好的)动词: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擅长,善于)

54、少

字音一--具体: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不多)

意动: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秋水》(小看)抽象一: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稍微)抽象二: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不久)字音二: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师说》(年轻)

55、涉

本义:楚人有涉江者。(渡过)

引申: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赤壁之战》(至,到)

56、胜

动词:日出江花胜红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胜过,超过)引申一:其(六国)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六国论》(战胜)引申二: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鸿门宴》(禁得住)

形容词: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优美的)副词: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隆中对》(尽,完)

57、识

字音一—对物:识盈虚之有数。《滕王阁序》(知道)

对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认识)

字音二: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石钟山记》(记得)

58、适

动词—本义: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到……去)

引申一: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出嫁)

引申二: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去来兮辞》(顺应,顺从)引申三: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享有)副词:而适类于予。《愚溪诗序》(恰好)

59、书

名词—古义:报任安书。《报任安书》(书信)

今义:黄生借书说。(书籍)

动词: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写)

60、属

本字—名词: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过秦论》(类)

动词: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归属,隶属)

引申一: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连接)

引申二: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跟随)通假: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赤壁赋》(通“嘱”)

61、数

字音一—名词: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琵琶行》(数量,数目)

引申: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六国论》(气数,命运)字音二—动词: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信陵君窃符救赵》(计算)

字音三—副词: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多次,屡次)

61、数

字音一—名词: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琵琶行》(数量,数目)引申: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六国论》(气数,命运)字音二—动词: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信陵君窃符救赵》(计算)

字音三—副词: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多次,屡次)

62、率

具体:率疲弊之卒。《过秦论》(率领)

抽象: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全部,一概)

63、私

形容词: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个人)动词: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偏私)

副词: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鸿门宴》(暗中,私下)

64、素

名词: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孔雀东南飞》(白色的生绢)形容词: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质朴,不加装饰)副词: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平素)

65、徒

名词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同伴)

引申: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门人,弟子)

名词二: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服劳役的人)

副词一: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只是)

副词二: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白白地)

66、亡

基本义: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灭亡)

使动: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使……灭亡)古义: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鸿门宴》(逃走)通假: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通“无”)

67、望

动词—具体:望之不似人君。《孟子见梁襄王》(远远地看)

抽象: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盼望)

名词: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送东阳马生序》(名望,声望)

68、恶

字音一—名词:则思正身以黜恶。《谏太宗十思疏》(坏)字音二—动词: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报任安书》(厌恶)

字音三—副词: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见梁襄王》(怎么)

69、微

形容词:微风鼓浪,水石相搏。《石钟山记》(微小的)

贬义一: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低微)

贬义二: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祭十二郎文》(差)副词: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核舟记》(稍微)否定词: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没有)

70、相

字音一—名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相貌)

动词一:伯乐相马。(观察)动词二:吉人自有天相。(帮助)

字音二—双向:卒相与欢。《廉颇蔺相如列传》(一齐,彼此)

单向: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用在动词前,表动作的另一方)

71、谢

本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道歉,请罪)引申一: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谢绝)引申二: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告辞)

72、信

名词—主观:失信于人。(诚信)

客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实情)动词—对人: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信任)

对己: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守信用)副词—正义: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确)

反义: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随便)

73、兴

动词—本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产生)

引申:怀王怒,大兴师伐秦。《屈原列传》(发动)

使动: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屈原列传》(使……兴盛)名词: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滕王阁序》(兴致)

形容词: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兴盛)74、行

动词—对己: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行走)

对事: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践行)名词—具体:大行不顾细谨。《鸿门宴》(行为)

抽象:则知明而行无过也。《劝学》(品行)

副词: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将要)

75、幸

形容词: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捕蛇者说》(幸运)动词: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宠幸)副词: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幸亏,幸而)

76、修

形容词:路漫漫其修远兮。《离骚》(长)

引申: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高)动词: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修理)

引申: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信陵君窃符救赵》(修养、陶冶)

77、许

动词:杂然相许。《愚公移山》(同意)名词: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地方,处所)代词:问渠那得清如许(这,这样)

78、要

本字—形容词: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重要)

动词: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报任安书》(总括,概括)通假: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通“邀”)

79、遗

字音一—动词: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遗失)

形容词:深追先帝遗诏。《出师表》(留下的)

字音二: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廉颇蔺相如列传》(给予、赠送)

80、易

动词—本义:但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交换)

引申: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改变)

形容词: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容易)意动: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轻视,瞧不起)

81、阴

本义—名词:毅请闻之,女曰:“洞庭之阴。”《柳毅传》(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引申一—形容词: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岳阳楼记》(寒冷)

引申二—副词:乃阴使召孙膑(暗中)

82、再

今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第二次)古义: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报任安书》(两次)

83、造

今义: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窦娥冤》(制造,制作)古义: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促织》(造访)

84、知

本字—本义:其真不知马也。《马说》(懂得,了解)

引申: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主持,掌管)通假:则知明而行无过也。《劝学》(通“智”,古今字)

85、治

动词: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治理)

引申一: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医治)引申二: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惩处,惩办)

形容词: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谏太宗十思疏》(有秩序)

86、致

本义: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到达)引申一: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表达)

引申二: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过秦论》(招纳,召集)

87、质

指人: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人质)

引申: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作人质)指物: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质地,底子)

88、族

本义: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师说》(种类,品类)

引申—名词: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家族,氏族)动词: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灭族)

89、卒

本字—名词:张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士兵)

动词: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游褒禅山记》(死)副词: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报任安书》(终于)通假: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见梁襄王》(通“猝”,突然)

90、中

字音一—名词—本义:伐薪烧炭南山中。《卖炭翁》(内,里)

引申一: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等)引申二: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乐羊子妻》(半,一半)字音二—动词—具体:射者中。《醉翁亭记》(击中,射中)

抽象:其曲中规。《劝学》(符合,适合)

第四篇:43个文言传记重点实词

1.按 按诛五人 / 收摄按问(追究、查办)

2.当 表奏皆当死 / 蒙毅当赵高法应死(判罪)

3.德 ⑴赵郡农民德之(感激)⑵周顺昌好为德于乡(恩惠)

4.衔 文度深衔之(怀恨)

5.乘 李侃率之以乘城 / 乘彼诡垣,以望复关。(登上)

6.论 于是论高辇死(判决)

7.可 ⑴后进文章无可意者(适合)⑵帝可其奏(准许)

⑶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岂,哪)

8.方 ⑴蜀虽险固,方胡为弱。将欲除之,先从易者。(比较)

⑵时人方之前朝贡禹。(比方)

9.少 ⑴时论颇以此少之(轻视)⑵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稍微)

10.多 时亦以此多之(赞扬)

11.视 陶安事帝十余岁,视儒最旧。/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比较)

12.雅 赵高雅得幸于胡亥。(平素)

13.课 ⑴劝课农桑。(督促)⑵课敛赋税(征收)⑶昼课赋,夜课书。(学习)

14.简 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选拔)

15.狱平法断狱,多所全宥。(案件)

16.聘 梁王虚上位,遣使者,黄金千金,车百乘,往聘孟尝君。(招请)

17.克 ⑴凡百元首,承天景命,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能够)

⑵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约定)

18.坐 将军王恢坐首谋不进,下狱死。(因犯………罪)

19.略 ⑴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丝毫)⑵攻城略地(夺取)

20.亟 ⑴子亟去,勿污我。(赶快)⑵亟请武公,公弗许。(屡次)

21.干 ⑴干青云而直上。(冲上)⑵后每欲参干政事,太后辄相禁塞。(干预)

⑶不鬻智以干禄,不辞爵以吊名。(求取)

22.董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督察)

23.构 王圣与吕丰共构太子(陷害)

24.摄 ⑴收摄按问(拘捕)⑵摄敝衣冠(整理)

25.恤 ⑴内省不疚,何恤人言(顾虑)⑵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顾念)

⑶振贫穷而恤孤寡(救济)

26.稍 积功稍迁(渐渐)

27.次 ⑴非次拔擢(次序)⑵次北固山下 / 师次彭模(停留)

28.举 ⑴举孝廉(推举)⑵举进士(考中)

29.伐 ⑴此五霸之伐也(功业)⑵每一令出,平伐曰:“非我莫能为也。(夸耀)

30.矜 ⑴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夸耀)⑵愿陛下矜悯愚诚(怜悯)

⑶冯参为人矜严,好修容仪(庄重)

31.第⑴宋世景举秀才,对策上第(等次)⑵必躬造左公第(府第)

⑶第归,杀而鬻之(只管)(4)能取进士第(科第)

32.征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严光,不至。(征召)

33.微⑴人微言轻(地位低)⑵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⑶微言大义(精微)

34.购(1)督抚购金事发(索取)(2)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悬赏捉拿)

35.笃 ⑴疾渐笃(沉重)⑵笃于朋友(忠诚)

36.知 ⑴海内知识零落殆尽(了解)⑵子产将知政矣(主持)

⑶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智)

37.恶 ⑴无恶不惩,无善不显。(罪恶)⑵君之病恶(严重)

⑶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讨厌)

(4)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怎麽)

38.趣 ⑴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魏(催促)

⑵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旨趣)

⑶农赴时,商趣利(追逐)

(4)趣甚疾(疾走)

39.让 ⑴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责备)⑵争货财,无辞让。(谦让)

40.原 ⑴原其理(推究)⑵并原其罪,许以自信。(宽赦)

41.字字而幼孩(养育)

42.治(1)天下大治(社会太平)(3)合葬县治清白堂后(治所)

秩:(1)七秩寿辰(十年)(2)及荟(周荟,人名)秩满(任职)

(3)本三百石,宣帝增秩(俸禄)

第五篇:2018年初三中考复习语文课内文言重点实词

2018年初三中考复习语文课内文言重点实词

【复习内容】课内文言重点实词2 【复习目标】识记课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掌握同一实词或虚词的不同意义,掌握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古代汉语的特殊用法。

【复习重点】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重点实词 【复习过程】

一、“词类活用”的梳理积累

(一)方法指导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是某种用法的词临时变为另一种用法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复习时要注意确定其活用的方式,积累典型例句并认真分析、体会。复习词类活用时,不必死记名称术语,应着眼于应用,能理解词义,解释句意即可。常见的活用方式有: A.名词做状语,如“狐鸣呼曰”中的“狐”,原是名词,这里活用为状语,意思是“像狐狸一样”

B.名词活用为动词,如“策之不以其道”中的“策”,原是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用马鞭打、驱使” C.动词活用为名词,如“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中的“有”,原是动词,这里活用为名词,意思是“出产的东西” D.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原来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名 词,意思分别是“坚固的铁甲”“锐利的兵器”。

E.使动用法,如“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中的“闻”,解释为“使„„听到”

F.意动用法,如“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前一个“乐”,解释为“以„来„为乐”。G.被动用法,如“帝感其诚”中的“感”,解释为“被„„·感动”。

这一部分的整理很关键,因为掌握实词不仅是读懂课内文言文所必需的,也是阅读课外言文所必需的,只有扎扎实实地掌握每个实词的确切意义,文言语感才会逐渐形成,才能在阅读课外文言文时举一反三,为阅读课外文言文打下坚实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在整理实词解释时,要以课本中的书下注释为准,绝不能模棱两可。

(二)词类活用整理

1.鞭数十,驱之别院。(《幼时记趣》)鞭(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 2.学而时习之。《〈论语》十则》 时(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时。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上)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旧的知识

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新的知识 4.其一犬坐于前。(《狼》)犬(名词活用为状语):像狗一样。5.一狼洞其中。(同上)洞(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同上)隧(名词活用为状语):从隧道。7.会宾客大宴。(《口技》)宴(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8.不能名其一处也。(同上)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9.妇抚儿乳。(同上)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10.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策(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1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船(名词活用为状语):用船。12.蹄之。(同上)蹄(名词活用为动词):用蹄子踢 13.尽其肉。(同上)尽(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吃光。14.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桃花源记》)异(意动用法):以……为异 15.处处志之(同上)志(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标记。1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名(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著名 17.无案牍之劳形。(同上)劳(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18.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同上)灵(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灵验 19.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核舟记》)箬篷(名词用作状语):用箬篷 20.石青糁之。(同上)石青(名词用作状语):用石青 21.卧右膝。(同上)卧(使动用法):使……卧,平放。2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骏马。23.火烧令坚。(《活板》 火(名词用作状语):用火。24.木格贮之。(同上)木格(名词用作状语):用木格。25.再火令药熔。(同上)火(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烤 26.孔子东游。东(名词用作状语):向东。27.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腊(名词用作动词):把肉晾干 28.岁赋其二。(同上)岁(名词用作状语):每年。29.君将哀而生之乎?(同上)生(使动用法):使……活。30.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辱(形容词用作动词):辱没。31.一食或尽粟一石。(同上)尽(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完。32.策之不以其道。(同上)策(名词用作动词):鞭打,驱使。3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上)34.食之不能尽其材。(同上)35.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36.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同上)37.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38.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同上)39.主人日再食。(同上)40.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41.如鸣佩环,心乐之。(同上)42.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同上)4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同上)4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4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同上)46.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47.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4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同上)49.会天大雨。(《陈涉世家》)50.置人所罾鱼腹中。(同上)51.夜簿火。(同上)52.皆指目陈胜。(同上)53.将军身被坚执锐。(同上)54.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同上)55.天下苦秦久矣。(同上)56.忿恚尉,令辱之。(同上)57.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58.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同上)59.亲贤臣,远小人。(同上)60.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同上)61.攘除奸凶,兴复汉室。(同上)62.公将鼓之。(《曹刿论战》)63.神弗福也。(同上)64.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65.闻寡人之耳者。(同上)66.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7.劳其筋骨。(同上)68.人恒过。(同上)千里(数量词用作动词):行千里 尽(使动用法):使……竭尽。奔(动词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比高远 腰(名词用作动词):挂在腰间。笔(名词用作状语):用笔。日(名词用作状语):每天。西(名词用作状语):向西。乐(意动用法);以……为乐。下(名词用作状语):向下。

斗(名词用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

犬牙(名词用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寒(使动用法):使……寒泠。守(名词用作动词):做太守。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翼然(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大雨(名词作动词):下大雨。罾(名词作动词):用鱼网捕。篝(名词作动词):用笼子罩着。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注视。坚/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铁甲/武器。丹(名词作状语):用丹砂 苦(意动用法):以……为苦。忿恚(使动用法):使……恼怒。光(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毛(名词用作动词):长草木。亲(形容词用作动词):亲近。

良实(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奸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奸邪凶恶的人。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福(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美(意动用法):以……为美。闻(使动用法):使……听到 入(动词用作名词):国内。劳(使动用法):使……劳累。过(名词用作动词):犯过失。

69.毕力平险。(《愚公移山》)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70.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同上)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二、“古今异义词”的梳理积累

(一)方法指导

文言文中,有一部分词语古今意义差别很大,复习时要特别注意。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绝境”都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不同:“妻子”在古汉语中是两个词,指“妻子和儿女”,现代汉语中则是一个词,仅指“丈夫的配偶”;“绝境”在古汉语中指“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今词义的变化要注意以下规律:①词义的扩大,如“江”“河”,古义专指长江、黄河,现代泛指较大的河流,现代所表示的意义比古代更广泛。②词义的缩小,如“金”,古代泛指金属或兵器,现代一般仅指黄金。③词义的转移。如“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牲畜,现代指为正义的事业而死。④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义指地位低下,目光浅短,并非贬义;今义则指品行恶劣,十足的贬义。阅读文言文,要特别注意古今词义所发生的比较明显的变化。(二)古今异义整理 1.《赵普》

①明日,普又以其人奏。明日 古义:第二天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②普颜色不变。颜色 古义:脸色 今义:色彩 2.《口技》

①几欲先走 走 古义:跑 今义:步行

②当是时。是 古义:这 今义:表示肯定的判断 ③会宾客大宴 会 古义:适逢 今义:聚在一起 ④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闻 古义:听见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⑤宾客意少舒。少 古义:稍微 今义:跟“少”相对 ⑥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间 古义:中间夹杂 今义:两事物之间 ⑦虽人有百手。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⑧不能名其一处也。名 古义:说出 今义:名字 ⑨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于是 古义:在这时候 今义:连词 3.《木兰诗》

①旦辞爷娘去。去 古义:离开 今义:到、往 ②愿为市鞍马 市 古义:买 今义:市场

③赏赐百千强。强 古义:有余 今义:强壮,强大 4.《桃花源记》

①芳草鲜美 鲜美 古义:鲜嫩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②阡陌交通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妻子和子女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⑤遂与外人间隔。间隔 古义:断绝来往 今义:隔开,不连接 ⑥无论魏晋。无论 古义:更不必说 今义:连词 ⑦屋舍俨然。俨然 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神情庄重 5.《三峡》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6.《记承天寺夜游》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但 古义:只 今义:但是 7.《晏子使楚》

①叶相似,其实味不同 其实 古义:它们的果实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②齐人也,坐盗 坐 古义:犯罪 今义:坐下 ③寡人反取病焉 病 古义:辱 今义:生病 8.《陈涉世家》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亡 古义:逃跑 今义:死亡 ②会天大雨 会 古义:适逢 今义:聚 ③又间令吴广之 间 古义:暗中 今义:间隔 ④卒中往往语 往往 古义:到处 今义:经常 ⑤楚人怜之 怜 古义:爱怜;爱戴 今义:可怜

⑥今或闻无罪 或 古义:有人 今义:或许;也许 9.《捕蛇者说》

①可以已大风 可以 古义:可以用来 今义:能够 ②吾祖死于是 于是 古义:在这件事上 今义:连词 ③则久已病矣 病 古义:困苦不堪 今义:生病 ④以尽吾齿。齿 10.《岳阳楼记》

①越明年。明年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作文 ③去国怀乡。国 ④春和景明。景 11.《醉翁亭记》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丝 12.《鱼我所欲》

①一箪食,一豆羹。豆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 是 13.《出师表》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 ②诚宜开张圣听。开张 ③陟罚臧否。否 ④此先帝所以兴隆也 所以 ⑤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⑥庶竭驽钝。庶 ⑦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 ⑧由是感激。感激 ⑨临表涕零 涕 14.《曹刿论战》

①牺性玉帛 牺牲 ②小大之狱 狱 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 ④串之属也,可以一战。忠 ⑤再而衰。再 ⑥又何间焉。间 15.《送东阳马生序》

①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走 ②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趋 ③日再食 再 ④感人持汤沃灌 汤 16.《愿公移山》

①何苦而不平何苦 ②无垄断焉 垄断

古义:年龄 今义:牙齿 古义:第二年 今义:次于今年 古义:写文章 今义:文章练习古义:国都 今义:国家 古义:日光 今义:景物 古义:弦乐器 今义:蚕丝 古义:器具 今义:豆类名称 古义:这 今义:判断词 古义:时 今义:指四季中的秋季 古义:扩大 今义:指商店开始营业 古义:恶,坏 今义:表示否定

古义:……的原因 今义:因果关系连词 古义:身份低微 今义:指品质低劣 古义:希望,期望 今义:众多 古义:痛心遗憾 今义:十分憎恨 古义:感动奋发 今义:感谢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

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指品质低劣 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情 今义:忠诚 古义:第二次 今义:表示动作重复 古义:参与 今义:间隔,空隙,不连接 古义:跑 今义:行走 古义:快步走,奔跑 今义:趋向 古义:两次 今义:又一次 古义:热水 今义:煮的汁液 古义:愁什么 今义:何必烦恼 古义:山冈高地 今义:把持独占

三、重要宇词整理 1《郑人买履》

①持:拿着 例句:吾忘持度 ②操:拿,携带 例句:而忘操之 2.《舟求剑》

遽:立即、匆忙,契:雕刻 例句:遽契其舟 3,《三峡》

①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例句:沿溯阻绝。②良:的确、实在 例句:良多趣味。4.《以虫治虫》

穰:丰收 例句:岁以大穰 5.《梵天寺木塔》

贻:赠给 6.《论语十则》

①愠:恼恨、惩恨 ②厌:满足 ③隅:角落 7.《狼》

①缀:连接 ②顾:回头看 ③暇:空闲 8.《黔之驴》

益:更加,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9.《爱莲说》

①蕃:多 ②濯:洗涤,妖:美丽而不庄重 ③植:树立 10.《晏子便楚》

①固:本来 ②徒:只 11.《人琴俱亡》

①笃:(病)重 ②都:总 ③恸:痛哭 12.《记承天寺夜游》

①寝:睡 ②户:门户 ③步:散步 ④但:只 13.《马说》

①或:有时 ②等:同样、等同 14.《陋室铭》

①馨:品德高尚 ②往来:这里指“来 ” 15.《活板》

①从:堂房亲属 ②和:混合 例句:贻以金钗。例句:人不知而不愠 例句:学而不厌。

例句: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例句:缀行甚远。例句:顾野有麦场。例句:意暇甚。例句:稍近益狎。例句:可爱者甚蕃。例句:濯清涟而不妖。例句:亭亭净植 例句:齐人固善盗乎。例句:叶徒相似 例句:俱病笃。

例句:何以都不闻消息。例句:因恸绝良久 例句:怀民亦未寝 例句:月色入户 例句:相与步于中庭

例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例句:一食或尽粟一石 例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 例句:惟吾德馨 例句:往来无白丁 例句: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例句: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③砥:磨刀石 例句:则字平如砥

④讫:终了、完毕 例句:用讫再火令药熔。⑤旋:立刻 例句:旋刻之。16.《核舟记》

①因:依据 例句:罔不因势象形。②可:大约 例句:高可二黍许 ③历历:清清楚楚 例句:珠可历历数也。④夷:平例句:其船背稍夷。⑤盈:满 例句: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⑥简:挑选 例句: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17.《口技》

①觉:睡醒 ②力拉:拟声词 ③曳:拉 18.《送东阳马生序》

①尝:曾经 ②援:提出 ③俟:等待 ④衾:被子 ⑤逆旅:旅店 ⑥艳:欣赏 ⑦馁:饥饿 ⑧谒:拜见 ⑨夷:平和 19.《陈涉世家》

①屯:停驻 ②诚:果真 ③社稷:国家 ④刑:惩罚 20.《桃花源记》

①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②俨然:整齐的样子 ③阡陌:田间小路 ④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⑤延:邀请 ⑥规:打算 ⑦问津:探访、访求 21.《与朱元思书》

①柯:树枝 ②戾:到 22.《捕蛇者说》

①啮:咬 ②嗣:继承 ③戚:忧伤 ④毒:怨恨 ⑤蹙:窘迫 ⑥曩:从前 23.《岳阳楼记》

例句:便有妇人惊觉欠伸。例句: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例句:曳屋许许声 例句: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例句:援疑质理。例句:俟其欣悦 例句:以衾拥覆 例句:寓逆旅 例句:略无慕艳意 例句:无冻馁之患矣 例句:生以乡人子谒余 例句:言和而色夷 例句:屯大泽乡。

例句:诚以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例句:复立楚国之社稷 例句:皆刑其长吏 例句:豁然开朗 例句:屋舍俨然 例句:阡陌交通 例句:黄发垂髫。

例句: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例句:欣然规往。例句:无问津者 例句:横柯上蔽 例句:鸢飞戾天者。例句:以啮人

例句:今吾嗣为之十二年。例句:貌若甚戚者 例句:若毒之乎

例句:而乡邻之生日蹙。例句:曩与吾祖居者

①越:及、到 例句:越明年 ②制:规模 例句:增其旧制。③景:日光 例句:至若春和景明 ④薄:迫近例句:薄暮冥冥。⑤集:群鸟停息在树上 例句:沙鸥翔集。⑥一:全 例句:而或长烟一空。⑦归:归依 例句:吾谁与归。⑧把:持、执 例句:把酒临风 24.《醉翁亭记》

①意:情趣 例句: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霏:雾气 例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③伛偻:指老人,提携:指小孩 ④翳:遮盖 ⑤秀:草木茂盛 25.《曹刿论战》

①鄙:目光短浅 ②牺牲: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③狱:案件 ④孚:为人所信服 ⑤靡:倒下 26.《邹忌讽齐王纳谏》

①修:长 ②旦日:第二天 ③期年:满一年 27.《鱼我所欲也》

蹴:践踏 2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士:狱官 ②拂:违背(意愿)29.《愚公移山》

①惩:苦于 ②汉阴:汉水南岸 ③荷:挑 ④毛:地面所生的草木 30.《出师表》

①臧否:评论人物好坏 ②彰:表扬,显扬

例句:伛偻提携 例句:树林阴翳 例句:佳木秀而繁阴 例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例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例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例句:望其旗靡 例句:邹忌修八尺有余。例句:旦日,客从外来。例句:期年之后 例句:蹴尔而与之。例句:管夷吾举于士。例句:行拂乱其所为。例句:惩山北之塞。例句:达于汉阴。

例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例句: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例句:陟罚臧否 例句:以彰其咎

下载中考必须积累的B卷重点文言实词169个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考必须积累的B卷重点文言实词169个.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届高考知识积累汇总2文言实词

    2018届高考知识积累汇总2文言实词 ▼附录二 文言实词 一、120+30个文言实词例释 120个文言实词例释 1.爱 ài “爱”繁体字写作“愛”,形声字,据《说文解字》和小篆字形,从攵部......

    120个重点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

    120个重点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1) 1.爱,ài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资料:文言实词-精选文档

    2018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资料:文言实词 内容预览: 文言实词及古今异义 掌握方法点津: 文言文的古今异义包括实词的古今异义和虚词的古今异义(很多虚词现代汉语里已经不用了)。实词......

    120个重点文言实词例[小编推荐]

    高三语文实词专项训练教案 本溪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组 120个重点文言实词例 语文大纲要求的120个重点文言实词例析 ★爱 ①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 译文:爱护他的......

    【B】【第二讲】【文言实词】【2012届高三文言文复习--120个实词详解】【重点】

    【2012届高三文言文复习--120个实词详解】 1.爱,ài (1)动词 ①喜爱,(宠爱、关爱、亲爱、心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 见大......

    强化文本意识 注重日常积累 理解文言实词含义(修改稿)

    强化课本意识 注重日常积累 理解文言实词含义 ——谈文言实词的学习策略与应试技巧 凤翔县彪角中学语文教研组陈鹏录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段中的含义,是历次文言文阅......

    考纲要求的120个重点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不全)

    考纲要求的120个重点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101—120) 101.要,读音一:yào (1)形容词 ①主要,重要 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狱中杂记》) ——增减重要的语句,奉命执行的官员无法......

    考纲要求的120个重点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 1

    考纲要求的120个重点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 1.爱,ài 增加:(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