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课堂》

时间:2019-05-14 15:59: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眼中的课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眼中的课堂》》。

第一篇:《我眼中的课堂》

我眼中的课堂

金桥学校 李娜

每次上课前我都在想,怎么才能让课堂成为真正的收获。在我思虑和老师的教导后,我的脑袋里迸现出我自己的观点。

一节完美的课,必备的就是教师,学生和媒介。作为教师,现在的课堂要求我们是引导者,合作者。在上课之前,对学生的了解是必要的,现在我任的是四年级的品社。说起来,品社这门课,在大多数人的心中不是什么必要的课程,尤其在学生心中。但是既然我接了品社,我就在想,必须得让学生喜欢,并在这门课中收获其他课堂收获不了的东西。在初上这门课时,我用了两节课来了解学生,听到了他们希望的品社课,也知道了,他们想从品社课上收获什么样的知识。并且了解到,一班的孩子聪明能干而且愿意和老师合作。二班的宝贝们就没有那么顺溜了,他们呀脑袋瓜精光,可是自律能力比较差。相比之下,三班的孩子也是勤劳奋进的。然而四班的孩子就略显不足,有几个孩子就是不跟着大家的路子走。五班应该是最实在的,给他们上课,会有感动。六班的孩子,跟我是最亲密的,他们心中大抵把我当成自己最好的大朋友了吧。

了解了学生,那就该准备课堂教学的内容了。切实学生的实际,我制定的计划与书上的内容不是太相符,作为新老师,说实话,真真觉得品社书编写与学生的实际不太联系。所以我与学生探求的问题转向了学生的实际,书上的内容太过于僵硬,僵硬的课堂,上下来学生估计是满眼朦胧。在知识的学习后,就是切实走进名俗,文化,历史。《乡土》《美丽中国》,《2014河南大旱》等这些视频将是最好的教材。

在充分的准备之后,课堂是随着学生变化的。作为引路人,我们该做的,就是让学生去享受和吸取课堂中的精髓。将这些精髓融入到他们的血液中去得到进一步的融会贯通。我们不能低估学生,更不能忽略掉他们大脑中已经存在的记录。教的方法需要老师慢慢去探索,去搭建最适合学生的桥梁。而学生则在老师的带领下,一步步走向知识的中心,道德的中心。开动着自己的大脑,去寻找最合适自己的学习套路。

在我的眼中,课堂不是生搬硬套,更不是比葫芦画瓢。你的学生有他独特的色彩,而你的课堂也将有多样的方法,和充裕的营养,向学生渲染那无尽的正能量。

第二篇:我眼中的生态课堂

我眼中的生态课堂

时下,“生态”是个十分时尚的词语,生态文明、生态体验、生态校园……似乎是不经意之间,生态离我们越来越近。随着2015年的到来,“生态课堂”便如一股强劲的春风吹进了我们校园。

对于生态课堂,应该说,本人了解得并不多,观点也就难以深刻。读了一些关于生态课堂观点的文章,又听了一些讲座,如今,在我的头脑中对“生态课堂”有了这样的认识,在此一一谈出来,和大家探讨。

我觉得,所谓的“生态课堂”,并不是脱离新课改另搞一套,而是继承并发扬,使之内涵更为丰富。因此,我眼中的生态课堂应该是这样的:

一、生态课堂应该是和谐愉悦的课堂

在我的想象中,生态课堂首先应该给人一种轻松自在愉悦的感觉。坐在这样的课堂里,如临春天的一缕和风,夏天的一抹绿阴,秋天的一堆果实,冬天的一片白雪,从外到内都给人一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之感。在这样的课堂里,没有居高临下,没有战战兢兢,没有失败,没有胆怯。

在这样的课堂中,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蹲下身子和学生交谈。

生态课堂中,老师与学生必须完全是平等的,充其量也只是平等中的首席。我们不能为了所谓的师道尊严而剥夺学生的自由发展的权利。平时课堂中我也总是三令五申,不准学生这样,不准学生那样,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现在想来,这其实也就在破坏着“课堂的生态”,一种学生内心世界的“生态”。当代教育家李希贵在《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论述:一切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如果以牺牲孩子的前程命运作为维护管理权威的代价,这不但背离了管理的初衷,而且这种管理最终必然走向死胡同。为此,在学生面前,我们要放下教师的架子,走入学生中间,蹲下身子和学生交谈,告诉学生,有的问题我也不很明白,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来讨论。

2、多对学生露出微笑。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氛围是学生产生积极情绪的源泉。实践生活中我们也感到,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人的思维异常活跃,就连平时较沉默的人也会出现妙语连珠的局面。上课时,如若老师紧板着脸庞,学生就会恐惧不安,难以进入学习的兴奋状态?反之,老师笑意洋溢,犹如春风拂面,孩子消除了紧张、害怕,在无拘无束之中,思维自然活跃,智慧的火花自然产生。

3、宽恕学生,允许犯错。

自尊之心,人皆有之。作为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就难免出错。学生出错之时,正是鼓励学生大胆思维的最好时机。特级教师孙双金在一堂公开课上曾对首次见面的学生说:“我最喜欢说错的学生。”学生在惊讶之余,不由自主地举起了一只只小手,课堂内响起了孩子们各抒己见的声音。这就是宽恕的魅力。为此,我们不妨告诉学生,你们就是不会了来学习的,出错是完全正常的事,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从而帮学生卸下精神负担,于轻轻松松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二、生态课堂应该是以生为本的课堂

生态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老师讲授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并且,在最后还特地说明: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少于25分钟,即使总分在85分以上也不能评为优,只能为良。对此,众多老师有这样的质疑:这也太绝对了吧,如果是低年级的集中识字课呢?难道让学生来探究这个字读什么那个字读什么吗?其实,标准是死的,而我们人是活的,在正式评价的时候,谁都知道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评判。不过,评价标准也告诉我们生态课堂的一个倾向——要凸显学生主体学习的地位。也就是说,生态课堂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能做的我们老师不做,学生能说的我们老师不说,学生能参与我们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

1、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学生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教育教学的目的。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教师的主导作用成为“决定的作用”,把学生视为容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压抑了学生的智慧和才能,压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领会、去感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丢掉枷锁,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可以反驳老师的观点,可以质疑。如语文教学中,有的句子有多种含义,我们就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发表自己的观点,使他们的智慧得到启迪,能力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2、转变教师角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新的时代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要“启智、陶性、冶性、锤志”。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做学生学习的伙伴。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利用学生求知的本能,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时间和空间。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氛围,使他们在学的过程中积极展开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提高学习技能。这样既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又能使学生从中领悟到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个有机整体,只有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大胆地问,主动地学,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才是生态的、和谐的,是学生喜欢的。

三、生态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活味的课堂

学生踏入学校时,并不是一张所谓的“白纸”,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他们的头脑中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生活经验。有着各自的情趣、兴趣。作为教师,要善于凭借学生过去的经验世界,去寻找教与学的支撑点与结合点。构建生活化的课堂,使教师和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都平等地对话和交流。注重学生的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表象来学习新的知识,切切实实地体现全员参与、有效参与,促使学生充分地享受学习的乐趣,也真正地体现了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1、让教学再现生活。

教材中编写的大部分内容都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具有大量的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是平时的生活场景的再现。其意义在于把已有的认知、体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然后再付诸实践的过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和基础。因此,课堂教学中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可以让它成为生活的再现,把学生带进生活的意境。如,数学老师在指导学生计算元角分时,可以以超市购物的形式让学生买东西,然后算一算自己所买东西的价格。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会解释”时,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下原先经历的场面。我们要根据教材创设一个个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把枯燥无味的训练寓寄在生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让教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随着情感的迁移过程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目的。

2、让教材向生活延伸。

教材只为学生提供学习知识的平台,但知识的渊博不仅仅与此。生活是一个庞大的知识宝库。教材只是教学的介质,不是课程的全部,应该把教材看成是一种有待于师生共同开发、构建的学习资源,师生应该利用各自的生活实践,共同合作,共同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每堂课应该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下雨了,有些学生老是往窗外看,老师让学生到室外去“疯”,不过,有个“条件”:得带着任务,用心去观察。同班老师的小孩没人带,课间跑到教室找妈妈,快上课了,小孩赖着不肯走,教师索性让学生写观察作文《小妹妹来到我们班》。

3.让生活资源得到开发与利用。

新教材的编排给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给学生留有选择和拓展的空间。认清教材的新特点,现在许多教材在选择内容上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自身条件,有效地利用教材资源,创造性地开发教材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四、生态课堂应该是有效的课堂

商家经营追求最大利润,投资者追求最大效益,同理,生态课堂教学也应该追求教学最优化,实现有效教学乃至高质教学。因此,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要尽量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而组织实施教学活动。

以上几点,是我的个人观点,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第三篇:我眼中的课堂革命

我眼中的课堂革命

任何改革都有其核心价值追求,它决定了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起始于本世纪初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种教育价值追求,是一种教育文化建设。其实本身就是一场革命,其核心在于课堂,其本质在于重建课堂文化。现代学校的文化建设,需要以物质文化做基础,也需要以制度文化做支撑,更需要以课堂文化做底蕴,课堂文化是现代学校文化的至高境界。课堂革命,其实就是课堂文化的革命。我个人认为,就当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来看,确实还需要一场课堂理念、课堂关系、课堂评价的“继续革命”,以重建课堂生态、课堂文化。

首先,要重建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理念支配着课堂教学行为。一是要确立课堂改革就是要“改善生活”的理念。课堂是一种生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在课堂里寻到共同的家园。课堂是故事,这里有不断生成的事件,不断涌现的教育契机和教育机智。课堂是生命,是教师和学生延续和发展生命的地方。作为教育人,需要在改善课堂生态的层面上思考、设计和建构课堂。道德课堂,是郑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实践成果,是源于过去的旧课堂教学中道德缺失、违道德甚至反道德的一种教育新主张、教育新思想,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高品质的课堂形态,其就是在改善学校教育生态的层面上思考、设计和建构课堂,其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并提升师生课堂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因此,课堂改革就是要改善师生的课堂生活,重建师生高品质的课堂生活。二是要确立课堂改革就是要“回归立德树人教育本质”的理念。课堂是立德树人的第一途径。教育具有知识、技能、品德、文化四大元素,知识就是人类德性生成的,课堂上学知识、学技能的目的,是为了涵养学生的品德与人格,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文化。道德课堂所彰显的就是教育的本质。要求教师在道德的环境中进行有道德的教学,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使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和结果都合乎道德的要求,让我们的课堂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落实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道德课堂的实践标准是“有形、有魂、有习得(生长)”。所谓“有形”,即有形态,要凸显课堂形态。所谓“有魂”,即有灵魂,要凸显课堂教学的精髓与灵魂。所谓“有习得(生长)”,即学生学有所得,要突出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能力的提升与精神的成长。课堂上,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掌握学科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就是最大的课堂道德。

其次,要重建课堂教学关系。课堂教学关系决定着课堂生态和课堂教学品质。课堂生态,就是课堂生活的环境与氛围、课堂生活中师生之间的角色与关系状态、课堂上师生的生存状态与生命状态。在诸多关系中,师与生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教学的动机行为与结果的关系是亟待改善的三大关系。道德课堂建设就是要通过重建这三大关系,来重建与提升课堂生态和课堂品质。

师生关系应该是最和谐灵动的一组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的一种文化特征,它集中反映的是一种道德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既决定着教师和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生活质量,又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更决定着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因此,和谐师生关系,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态,也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时下,师生关系的扭曲和变异,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有多少人慨叹师生关系的“水火不容”。这不能不说是学校教育的悲哀!导致师生关系的扭曲和变异,既有社会的原因,又有学校的原因,还有家庭的原因,但主要原因在学校。就学校而言,既有教师的原因,又有学生的原因,但主要原因在教师。就教师而言,既有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因,又有教师能力与水平的原因;既有教师教育观念的原因,又有教师心态的原因。真正“道德缺失”的教师是极少数的,绝大多数教师都存在着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调整心态、提高水平的问题。

教人做人,使人向善,使人向上,既是教育的道德目的,又是教育的道德标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爱学生,发展学生,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与境界,既是教育的道德要求,又是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课程改革“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的基本要求。让学生不恨同学、不恨老师、不恨学校,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和道德要求。改善师生关系,满足这一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主要责任在教师。

教与学的关系,由于“师道尊严”的作祟,一直是一些教师难以调整到位的一组关系。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已经从“以学定教”走向了“以学定学”,谁来上学的,这个主体弄不明白,教师的角色就无法准确定位。道德课堂认为,教师的角色必须重新定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助理,是学生的学长,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与学生是平等的同伴关系。实现了这种角色转变的教师才称其为“道德教师”。角色即人格,离开了“道德教师”这一角色,教师便缺失了“人格”。有师道,才会有尊严。

课堂教学的动机、行为与结果的关系,一直没有达到一些学校、一些教师所期望的那种关系状态。我们所期望的一直是事半功倍,可是效果有时候总是事倍功半,有时甚至是“南辕北辙”,其症结在于行为与动机的不一致。道德课堂要求教师运用道德的方式达到道德的目的。每一位教师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动机都是好的,只有选择适合方式方法才会收到所期望的效果。我们不能再一直满足于“我是好心办坏事”这种“自我安慰”、“自我欺骗”。说得再难听一点:我们不能再用这种“自我安慰”和“自我欺骗”来掩盖自己的无能和不负责任!

第三,要重建课堂评价。评价是“北斗系统”,评价引领发展,评价促进发展,评价实现发展。“课堂评价”在本质上是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检点与修正。就其性质与功能而言,是一种不同于“选拔性评价”的“教育性评价”。而今天在“教育性评价”的理想与“选拔性评价”的现实之间存在着深刻的鸿沟,革新的教师在两者的夹缝中生存。因此,可以说,课堂评价的改革实践就是革新的教师面对这种现实,致力于寻求“更精彩的教学”而展开的挑战。评价的发展在经历了“教与学的结果评价”阶段和“为了教与学的评价”阶段之后,已经进入了“作为教与学的评价”阶段,此阶段评价作为教与学的一部分,如果不懂评价、不会评价,就只是做了一半的教育。

评价育人,是郑州市作为“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的一项重要实践成果,是针对过去一个时期教育质量评价应有的育人功能完全缺失的状况而提出的关于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教育主张、教育思想。核心理念是:评价是学校育人的核心要素和关键性教育活动。评价体现育人导向,落实育人功能,必须站在“立德树人”的层面上去思考、设计与实践,彻底走出“育人即育分”的误区,确立和践行“评价即育人”的教育理念。

道德课堂主张“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课堂评价遵循评价标准与课堂目标一致的评价原则,必须使用专业化的的评价工具,评价工具的可靠性、有效性,在整个评价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评价既是一种价值追求,又是一种文化建设。评价既是一个育人的环节,又是一个育人的过程。评价的改革,要有效地解决“我们似乎总是离评价的现场很近,有时看似就在评价的现场,但却离评价的本质很远”的问题,就必须解决好“评价标准育人、评价过程育人、评价结果育人”这一关键问题。

近几年来,评价成为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后寻求新突破的方向。评价可以说是教育改革中专业化程度要求最高、改革进程最容易变形、改革成效最为缓慢的一个领域,但无论从学生发展,还是从民族未来的角度看,评价都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我们要认真领会、落实教育部有关评价改革的文件精神,在全面改进学校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的过程中,实现“课堂评价的革命”,让教育回归本质,回归到绿色健康的发展轨道上来。

第四篇:我眼中的“121”课堂

我眼中的“121”探究性课堂

“121”探究性教学模式主要通过疑问与探究结合等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下面我就我所讲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谈谈我对这一教学模式的理解。

设疑自探环节:这是课堂的首要环节,即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具体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

这一环节主要涉及三个步骤:

一是创设问题情境。上课伊始,我为学生创设了比较平行四边形花坛和长方形花坛两个面积大小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发现以前所学的知识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从而自发产生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兴趣,并提出他们的质疑以及他们所要想了解的知识。

二是设置具体自探问题。揭示课题之后,先由学生发散性提出问题,然后师生归纳梳理,如果问题还没有达到目标的要求,教师再补充提出。自探问题的“主干”就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是学生自探。这里的自探是学生完全独立意义上的自探。自探前,教师一般要适当进行方法的提示、信心的鼓励和时间的要求。自探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热切关注和期望。无论关注的形式怎样变,有一个底线不能变,那就是不能打断或干扰学生独立学习的思路。本节课的自探环节,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来解决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问题。并引导学生发现能不能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所学过的图形来计算。

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本节课的合探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割补、拼摆等方法,在操作实验中运用转化的思想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并让学生上台演示,讲解。然后教师再利用课件演示,加深理解。

合探的形式包括三种:一是提问与评价。操作的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评价。二是讨论。如果中等生也难以解决,则需要讨论,教师在学生自探的过程中巡视发现的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也要讨论。

讨论要建立在学生充分自探的基础上进行,难度小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大的问题小组讨论。三是讲解。如果通过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则予以讲解。讲解的原则是“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抛开设疑自探中的问题,重新设置几个所谓难度较大的问题,在学生没有思考的情况下,直接让学生讨论。二是教师怕学生自学解决不了问题,按自探提纲从头到尾重新讲解一遍,换汤不换药。三是提问回避学困生,怕浪费课堂时间,仅让中等以上举手要求发言的学生回答一遍了事,掩盖学情。四是试图烘托气氛,搞形式主义,很简单的问题也要进行讨论。五是小组讨论人员不固定,发言无序,时间没保证。

质疑再探:让不同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诱发学生深入探究。

在具体的实践中,对于中等以下学生质疑的问题,有可能还是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范畴,只是从不同侧面去提,这时让其他学生回答,实际上是起到了深化学习目标的作用。对于优等生质疑的问题,有可能超出书本知识,但教师还应先让其他学生思考解答,提出种种不同的解决办法,然后教师再解答。如果连教师也解答不了,应坦诚说出,师生课后通过查资料等其他途径共同解决。

如果开始学生不会质疑,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完成情况进行示范引领性质疑,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待学生养成习惯之后,教师考虑更多的应是如何应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而不是再给学生预设问题。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学生无疑可“质”,教师即转入下个环节。二是教师质疑代替学生质疑。三是学生一问,教师一答。四是教师课前对学生可能质疑的问题没有充分的估计和预测。

拓展运用: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习题,让学生训练运用。在此基础上,予以反思和归纳。

此环节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教师拟题训练运用。教师首先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情况。检查反馈的原则是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评价。如果发现错误,还要让学困生本人说出错误的原因并纠正。基础性习题解决之后,教师再出示带有拓展性质的习题。检查反馈原则是中等生展示,中、优等生评价。如果发现错误,还要让答错者本人说说错误的原因并纠正。二是学生拟题训练运用。如果学生所编习题达不到学习目标的要求,教师则进行必要的补充。三是反思和归纳,具体操作是学生先说,教师后评。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编拟习题不能牢牢把握学习目标的“底线”,关注拔高题,忽视基础题。二是怕学生编题编不到“点子”上,浪费时间,干脆不让学生编。三是不给学生反思的时间和充分表达的机会,反思归纳都是教师“一言堂”。另外,根据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的不同课型,还可以增删或调换某个具体环节,进行灵活运用。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但就整个课堂操作步骤来说还应包括对知识的运用拓展环节,所以用八个字更能全面地涵盖这一教学模式的全部过程,即“三疑三探,运用拓展”。

其实,“运用拓展”这个环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然是按“三疑三探”的步骤和理念进行的,是课堂教学中巩固新知的新一轮“三疑三探”。

从总体上来看,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践行了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师的责任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一伟大的教育思想,特别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同新课标的要求更是一脉相通的。

以上仅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模式,根据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的不同课型,还可以使用灵活模式(即灵活运用基本模式的变式)。同时,也可以把“三疑三探”模式同其它模式整合运用,构成整合模式,达到既有模又无模的境界。

第五篇:我眼中的高效课堂

我眼中的高效课堂

各位老师,领导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各位老师在这里交流什么是高效课堂?如何上才是高效课堂。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一个充满希望与信任的课堂,一个时刻能闪烁智慧火花的课堂,那是什么课堂?高效课堂!通过不同的培训和学习和各位老师这几周讲解,以及各位老师这几周上的公开课,高效课堂的模式、精髓在我眼前变得逐渐清晰,自主学习、小组互助、展示交流、能力提升深深的吸引了我。我个人的理解如下:

一、营造民主化教学氛围,为学生插上想飞的翅膀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学生和教师具有同等的地位。高效课堂把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彻底颠覆,把灌输知识过程变为主动探求过程。

首先,课堂上没有了讲台和讲桌,课桌椅的摆放也从过去的“秧田式”变成了“对桌式”这样真正拉近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让民主平等和谐成为可能。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往高高的讲台上一站,教师的威严马上出来了,但讲台下的学生却处于高压之下,课堂纪律严肃了,学生对老师毕恭毕敬,似乎老师的尊严得到重视,但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在高效课堂中,老师来到学生中间,表情亲切地巡视着,轻声细语地给学生做着指点,老师的尊严不会被降低,相反的只会提高,因为我们教育者靠得是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威压人,以威压人是不能得到学生真正爱戴的。每当我走近学生,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我们心灵的距离拉近了,身处在这样的课堂里犹如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令人心旷神怡。

其次,课堂上时时处处相信学生、发动学生、依据学生、发展学生,形成了人人参与、各个展示、尝试成功、发展个性的舞台。老师禁锢、教师的一言堂不复存在,学生在想一想、写一写、画一画、练一练、说一说中去发现问题,去分析解决问题,孩子

们能互相学习,勇于交流,勇于展示,共同成长。这样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能力。

二、导学案,给学生一个可以驰骋的天空。高效课堂的学习模式决定了导学案关键作用。它直接服务于学生,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主要靠导学案来完成。我在使用导学案时,往往都要经过二次、三次的备课,反复研究导学案。根据本班的学情,整理出更有利于学生自学,更能提升学生能力的学案。首先,设计好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要有目的,才会有效果。学习目标的设计要做到重点力争每个学生都能学会,难点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理解;其次是课堂中学生使用的学习方式,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应当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哪些内容学生可以独学,哪些内容是高效课堂区别于传统课堂的关键。,课堂展示是高效课堂的精华所在。

三、自主、合作的小组交流,让孩子们展翅高飞。

1、小组合作成了课堂的命脉。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合理地调整、丰富自己的认识,获取不同的知识。在教学中,要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提出具体的目标和要求,鼓励每一个学生去探索,并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的学习活动中,积极建构数学知识。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不断生成、发展的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自主、合作、探究让智慧涌动。俗话说“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小学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而小学生受知识、经验的限制,其思维能力往往停留在具体形象的水平上,这就需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经过自己的努力来弄清知识的来源。根据小学生好动的天性和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教师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习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既让学生动手操作,把学生好动的特征引导到学习上来。

四、交流展示,把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一飞冲天。

高效课堂的亮点是交流展示。传统课堂也有展示,但那种展示,学生思维是受老师限制的,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很差,依靠老师的灌输而获得知识,学生的这种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在以后面临复杂的知识时便一筹莫展了。高效课堂的交流展示是要教给学生灵活而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只要顾及学生展示的问题是否具有代表性,能否体现本课的重点,是否停留知识的表层,另外还有时间的控制就可以了。

交流展示时,每个学生都是演员,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方法,乐趣一并带给其他的同学。课堂上,教师把鼓励带进课堂,鼓励学生善思多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于创新,提倡民主和谐,允许学生别出心裁;把竞争带进课堂,提倡互助、合作学习,使课堂更加和谐。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探索知识的乐趣,让学生真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让我们携起手来,给孩子们一个开放的课堂,共同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让课堂永远绽放活力!

下载《我眼中的课堂》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眼中的课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眼中的271高效课堂模式

    我眼中的“271高效课堂”模式 新保安中学 侯帅帅 不同的教学模式在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体现,我作为一线英语老师,结合我所教授的初中英语课,谈一下对271高效课堂”模式的一些浅......

    我眼中的生本高效课堂

    我眼中的生本高效课堂 (一)、生本高效课堂的内涵 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生本高效课堂”,“生本高效课堂”是一种境界,一种追求,一种思想,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

    我眼中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我眼中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参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 施文莲3月17~18日,整整两天与名师课堂的亲密接触,让我切实体会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真正含义。教学是......

    我眼中的有效情智课堂(合集)

    我眼中的有效情智课堂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茵小学窦春玲 我眼中的有效情智课堂与新课程理念一脉相承,注重教师角色的转换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其中特别强调要提高学生的课......

    一位家长眼中的课堂

    一位家长眼中的课堂 两年前,孙女上小学了。当我看着她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走进学校大门时,心里隐隐有些担心:孙女没有上过学前班,是否能跟上班级的进度,能否适应学校的生活?但随着......

    赏识课堂之我见我眼中的赏识教育(五篇模版)

    赏识课堂之我见 崔海兰 站在时代的洪流中,常常看到一些人,因为对下一代教育的无奈而殚精竭虑,大伤脑筋。诚然,人们都希望子女抑或弟子能够出类拔萃,卓尔不群。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我眼中的语文生本课堂五篇

    我眼中的语文生本课堂 朝阳沟中心学校 张玉荣 我认为 “生本课堂” 就是以生为本,为了学生发展的课堂,为了学生发展的语文课堂。正如课程标准所说“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

    我眼中农信社

    我眼中农村信用社时间飞逝,转眼间我已在信达分社锻炼了35天,这35天里,每一刻都有对农信社有更深的感悟,每一天都有新的成长。在各位领导及同事的关心帮助下,我探索着,努力着,感恩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