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社会性的培养
教师简介
【主讲教师】张向葵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学园校长兼党直属支部书记;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互动教师】
胡亚南(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学园潜能开发部,部长)王巧婧(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学园,教师)刁红梅(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学园,教师)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幼儿的社会交往是幼儿与周围人相互交流信息、交流情感的过程。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儿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幼儿的社会交往对幼儿个性、情绪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幼儿实现社会化的必要条件。专题讲座部分介绍了幼儿的社会交往的范畴,幼儿社会交往相关的心理学理论,结合教育实例分析了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意义。最后从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两方面详细而具体地探讨了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为幼儿教师和家长提出了有价值的、可操作的策略。互动对话环节中,三位幼儿教师根据以往丰富的教育经验,结合教育案例探讨了幼儿同伴交往中的常见问题,分析了受欢迎型和不受欢迎型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以及如何有针对性地帮助不受欢迎的幼儿走近同伴,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另外,三位老师还探讨了一个新的观点,即在同伴交往中,除了要引导幼儿积极地与他人交往,还应教会孩子恰当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合理地拒绝他人。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可见,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是人类发展至关重要的一项能力。案例分析《不爱理人的乐乐》将带您了解幼儿不愿与人合作的原因及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学习要求】
(一)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幼儿社会交往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学习难点: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理解与认识
1.什么是幼儿的社会交往
2.社会学习理论的幼儿交往观点 3.认知加工理论的幼儿交往观点 4.需要层次理论的幼儿交往观点
5.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幼儿交往观点 6.儿童交往的社会成长价值 7.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意义 8.什么是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
9.幼儿延迟满足能力对同伴交往的影响 10.什么是移情能力 11.什么是观点采择能力 12.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三)实践与应用 1.结合实例谈一谈,幼儿教师应如何通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2.举例说明移情能力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
3.如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4.当发现幼儿不愿与同伴交往时,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寻找原因?
(四)反思与提高
1.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班级里是否存在不愿或不会与人交往的孩子,你是否分析关注过他们?
2.你重视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吗?你的哪些做法是可取的?哪些做法还需要改进? 3.班级中有“不受欢迎”的幼儿吗,他们的同伴交往特点是怎样的?试分析他们不受欢迎的原因,与同事探讨恰当的解决办法并写下来。在日后的教育过程中尝试运用写下的方法,分析效果并记录。
案例评析
【案例名称】不爱理人的乐乐——教会幼儿合作交往的技巧
【评析教师】张向葵(东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案例】不爱理人的乐乐——教会幼儿合作交往的技巧
乐乐性格内向,总是喜欢一个人玩儿。在小区和妈妈散步时,经常遇到跟她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一起游戏,如果妈妈说“去跟小朋友一起玩儿啊!”她就会不停地摇头,拉着妈妈朝其他方向走去。
乐乐妈妈有几个朋友的孩子都跟乐乐年龄差不多,经常互相邀请去各自家里做客。为了丰富她的社交环境,让她有机会与小朋友接触,妈妈经常带乐乐参加这样的活动。当他们别人家里时,小朋友们会主动带客人参观自己的房间,把好吃的、好玩的都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可是知道同事和孩子要到他们家里做客时,乐乐会早早地就把房间里的玩具藏起来,客人来了也不许进她的房间,房间里的任何东西都不愿意让别人碰。
乐乐在幼儿园也不太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玩玩具时,她通常会选择一个角落坐下,如果有小朋友想借他的玩具或者想和她一起玩,她就会非常生气,跟老师告状说:“小朋友又抢我玩具了!”有时还会因此打小朋友。
【案例分析】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乐乐不愿意理人、爱打人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哪些。乐乐与人交往的环境比较丰富,但是并不愿意与人交往,其原因可能是缺乏同伴交往技巧,或在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没有体验过与人交往的乐趣。而后来乐乐所谓的“打人”行为印证了乐乐缺乏交往技巧这一观点,除了用手推人,她不会用语言表达如何拒绝他人的要求,不会邀请他人加入自己的游戏当中,加之年龄小的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发展尚未完善,有时出于善意地用手一碰,也容易因为力气过大而被同伴解读为“打人”。现实生活中很多幼儿都与乐乐一样,不知道与人交往的好处,没有体会合作带来的乐趣,怕别人抢自己的东西,不懂得与人合作交往的技巧。【案例反思】
合作,是个体亲社会行为中的一种,指不同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这种活动的结果既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他人。早在2300多年前,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足见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如今,我们的时代更加强调资源共享,强调“双赢”,强调共同发展。那么,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学习过程里,抑或是在事业发展的道路上,一个人要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学会与周围人交往、合作。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过去的几年间,“421”家庭模式,也就是四个老人,两个年轻人和一个孩子的家庭结构,也与我们越来越近。这种结构使孩子得到了更多关爱,但如果教育方式不当,会大大限制他们合作交往能力的发展。一些家长会认为孩子进入幼儿园后,与小朋友接触多了,再加上老师的引导,他们自然会形成合作能力。这种想法不无道理,但也有一些家长遇到了和欢欢妈妈一样的问题,进入幼儿园以后,在同一种教育方式引导下,其他孩子都形成了较好的合作交往能力,可是自己的孩子在同伴交往时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究竟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创造游戏活动机会,引导孩子形成合作意识
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合作行为也通常开始于游戏活动。所以,成人首先要创造活动机会,让合作进入孩子的意识。孩子在3岁以前,思维发展处于“自我中心”阶段。他们只关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忽视周围的人或事物。随着年龄增长和生活范围的扩大,孩子对周围人与事物的探索增多,这就需要成人创造机会,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当孩子逐渐认识并了解与人合作的意义时,他(她)的合作行为也会随之产生。例如在朋友聚会时,大家可以带上自己的孩子。这样可以增大孩子的活动范围,让他们认识新的朋友,为合作行为的产生提供可能性。
二、选择恰当的游戏内容,让孩子体验合作的乐趣
有了可以合作的人,接下来就该选择活动内容了。不要小瞧活动内容的重要性,恰当的活动内容不仅可以促使合作行为的产生,而且还能让孩子体会到合作的乐趣。适合培养合作能力的内容有很多:在“过家家”中,大家分配角色,各尽其能;在“藏猫猫”中,大家轮流藏起来,轮流抓人,游戏充满乐趣。我们还可以增大某些游戏的难度:如五岁的孩子一个人就可以完成10块的拼图,但是,对5岁孩子来说50块的拼图难度太大,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和小朋友每人完成其中一部分,最后再把完成的部分综合起来。当孩子从合作中体会到乐趣时,他们再次出现合作行为的机率也将增大。
三、教会孩子运用礼貌用语,为合作创设良好开端
通过故事、聊天等形式引导孩子明白,与人交往时,“我们一起玩好吗?”代表着友好和被接受,而“给我,我也想玩”意味着敌意和被拒绝;在与人一起玩以后,“和你玩真有趣!”代表着接纳与肯定,而“我不爱和你一起玩”则意味着不满意和拒绝。
四、当孩子拒绝与人合作时,描述希望孩子出现的行为而不要急于批评指责
当孩子拒绝与他人合作时,成人应尝试把看到的情况和希望孩子做的事描述出来,如“我看到两个小孩在抢玩具,结果他们谁都玩得不开心!如果他们能拿多一点玩具玩过家家,似乎会更有趣!”描述之后给他们单独相处的机会,成人就会惊奇地发现,两个孩子生气一段时间后,会自己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描述”远比批评和指责的效果好得多!
专题讲座
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张向葵
东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一、什么是幼儿的社会交往
幼儿的社会交往是幼儿与周围人相互交流信息、交流情感的过程。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儿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幼儿的社会交往对幼儿个性、情绪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幼儿实现社会化的必要条件。【1】【2】
幼儿的社会交往包括幼儿与成人(父母、老师等)的交往,以及幼儿与同伴的交往两种基本 形式。
二、关于幼儿社会交往的理论
(一)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着重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及三者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班杜拉在谈到同伴交往时认为,儿童通过强化和模仿习得与同伴的交往,即儿童看到了其他儿童的交往行为并从中受到启示,自己也逐渐开始了与同伴的交往。与此同时,成人也强化和鼓励他们这样做。儿童受到了提示或指导,他们的同伴关系便在榜样和强化的作用下逐步形成。对父母来说,这些见解、反馈、指导、鼓励和移情可能是经常的、自发的、自然的。正是这种经常的、自发的、自然的与孩子进行交谈,才对他起到了一种强化作用。这种方式不仅鼓励和指导了儿童之间的交往,还使得他们能够比较恰当地与同伴交往并保持下去,甚至能够形成友谊。
(二)认知加工理论
皮亚杰认为,人际关系是典型的社会思维,社会知识也就是交往知识,包括或涉及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 而这些关系正是通过人际交往掌握的。如儿童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习习近平等关系,并通过不断的平等合作,逐步建立起他们能够一起进行活动的规则。儿童通过学习如何进行交往而理解人际关系并获得交往的知识。皮亚杰在阐述儿童的“自我中心”时认为,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儿童在交往中学习交往知识并理解社会规则;二是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表现为逐渐摆脱自我中心,越来越能看到或理解他人的观点。大量研究表明: 幼儿正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与他人各种不断交往的过程中, 建立起与父母、同伴、教师之间的社会性联系。在这些联系中,不断发生着幼儿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使幼儿的社会性理解和个性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三)需要层次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需要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认知与理解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前四种属于基本需要,又称为缺失性需要,后三种属于成长需要。家庭和幼儿园是学龄前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和同伴是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主要环境因素。幼儿有着强烈的社交欲望,他们希望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伙伴的互爱和认可。同时,他们又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安全的家庭成长环境,获得归属感和关爱。拥有良好的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及和谐的同伴关系能够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
(四)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人类发展生态系统理论,他将人类发展生态系统由里到外依次分为小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大系统。家长、教师以及与儿童最为密切接触的其他人员即所谓的小系统,小系统中的人会对儿童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中间系统是由“儿童直接接触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组成,包括诸如家庭、学校、邻居和日托中心等抚育儿童成长的小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外系统是影响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最外层的大系统是由文化、行为规范、法律等影响和支持儿童发展和成长的东西组成。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家庭、幼儿园是影响儿童发展的小系统,家长、教师、幼儿同伴构成影响儿童发展的主要生态系统环境的主体,且这些环境及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幼儿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3】
三、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意义
(一)是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和内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70年代提出了“学会生存”,80 年代提出了“学会学习”,到90年代又提出了“学会关心”的教育主张,这不仅体现了儿童发展与教育观念的变化,同时更重 要的是,“学会关心”凸显出了个人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和态度的重要性。一方面,“学会关心”更加关注自身与他人、环境的关系。“学会关心”的核心是,不仅要学会关心自己,更要学会关心他人,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与他人和环境建立良好的关系。另一方面,“学会关心”在技能层面之上更加关注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及其“态度”和“情感”。因此,“学会关心”的实质,包含着与他人、环境的关系,对他人、环境的态度和情感,它体现在个体现实生活的交往活动中。
(二)儿童交往的社会成长价值 社会互动理论认为,儿童一出生就进入了人际交往的世界,学习与发展则发生在他们与其他人的交往与互动中。其中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儿童与成人或能力强于他的同伴交往是使他进入下一个发展区的最好方法。费厄斯坦的中介作用理论指出,有效学习的关键在于儿童和中介人(父母、教师)之间交往互动的质量。因此,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儿童处于一种不断交往的生成状态中, 交往成为儿童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交往对儿童的社会化成长不可否认具有重要的价值,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1.交往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作为独特存在的个体的认识,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到“ 我是什么样的人”,包括一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特征状况、能力个性、与他人关系、在集体中的地位作用等各方面的认识和评价, 以及在认识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对自我的控制。【4】 个体的自我意识不是在封闭的自我中自然生成的,它是个体在与他人的互动和交往中初步建立起来的。对于儿童来说,交往,尤其是同伴交往为他们认识自我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系和衡量标准,对他们确立自我形象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是在交往中,儿童学会了使用“我”“我的”, 获得了关于自身与他人关系的各个方面自然而真实的反馈, 学会了认识自己。只有在与同伴、成人的友好交往中,孩子才能协调好各种关系, 正确认识、评价自己。【5】 2.交往促进儿童社会性认知的发展
在皮亚杰看来,儿童社会性认知的发展,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儿童在交往中学习交往知识并且理解规则;二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摆脱自我中心,越来越注意到或理解他人的观点。规则意识和规则能力是交往的核心能力【6】,而儿童的早期社会性认知,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同伴交往,正是在同伴交往中掌握了游戏规则、物理经验、社会常识、学习方法,在不断的合作交流行为中,学会平等相处,关注、比较自己观点与他人的不同,才可以逐渐摆脱自我中心主义,从而达到彼此理解与交融。3.交往促进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儿童与成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依恋对儿童的情绪情感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良好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培养儿童对他人的信任感、安全感,是积极性情绪情感得以成长的最初的基石或前提,从而为儿童的个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一旦形成不安全的依恋,儿童则易形成冷漠、孤僻、不信任、焦虑等心理缺陷,造成人格的发展障碍。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则满足了儿童的交往需要、归属需要。在和谐或冲突的交往互动中体验着快乐、悲伤、痛苦、愤怒等情绪,推动了情绪情感的发展。
有研究表明幼儿情绪理解能力与其社会行为之间显著相关,而且儿童情绪理解(表情识别除外)能显著正向预测其亲社会行为;情绪归因能显著负向预测其攻击破坏行为。幼儿情绪理解能通过影响社会行为进而对其同伴关系产生影响。【7】
(三)同伴关系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影响重大
林崇德(1995)认为,同伴关系在儿童生活中,尤其是在儿童个性和社会化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以及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同伴关系主要从四个方面影响幼儿的发展:一是同伴关系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 尊重的需要;二是同伴关系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三是同伴关系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四是同伴关系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此外,林崇德(1995)还发现:不良的同伴关系会使幼儿成长受阻并可能出现下列问题:(1)退学(或逃学);(2)孤僻、退缩、冷漠、压抑或其它心理障碍;(3)加入不良团伙乃至犯罪。同伴关系不良有可能导致学校适应困难,甚至会对成人以后的社会适应造成消极影响。
四、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一)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幼儿在自我意识领域的发展包含着独立性的发展,即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是谁以及自己能做什么。一个自信的幼儿对外界充满着好奇,他们相信没有什么可以难倒自己,如果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他们会积极向大家求助。哈佛大学的小儿科专家贝瑞·布雷佐敦以一个简单的测验测试婴儿的人生观。贝瑞拿两块积木给8个月的婴儿看,告诉他如何拼在一起。乐观的婴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他的反应是:拿一块积木来咬一咬,放到手中前后摩擦,然后丢在桌子上,看看你会不会帮他捡起来。等你捡起来了,他才愿意完成拼积木的任务。这种孩子在生活中由于不断受到大人的赞许和鼓励,面对人生的挑战自然是充满信心。因此,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应积极引导幼儿参与各种活动并学会愉快地提问,鼓励他们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同时经常夸奖幼儿,如“你很棒”,强化幼儿的积极行为,这样幼儿自然会做出积极的回应。其次,应创建气氛良好具有安全感的环境,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纠纷,让幼儿充满自信地成长。第三,要引导孩子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也相信大人会提供协助。
(二)培养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
为了长远的利益而自愿延缓目前的享受,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延迟满足。延迟满足能力的高低影响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
1960年,心理学家瓦特·米伽尔对斯坦福大学幼儿园的孩子进行了有名的糖果实验,实验一直追踪到这些孩子中学毕业。实验内容是,让4 岁的孩子作如下的选择:一个大哥哥要去办事,如果你能等他回来,可以得到两块糖果;如果你想立刻拿到糖果,则只能得到一块。这个实验很快看出孩子的性格特质,由此暗示了孩子的人生走向。十几年后两种反应的孩子在社会适应性方面的差异很大。4岁时就能抵抗诱惑的自控型孩子到青少年时期表现出社会适应能力很强,充满自信心,人际关系较好,经得起挫折,能面对压力迎接挑战,面对困难也不轻易放弃,在追求目标时也和小时候一样能压抑立即得到满足的冲动。而冲动型的孩子则约有三分之一缺少上述自控型的特质,表现出的特征是让人觉得难以与人接触、顽固、优柔寡断,遇到困难和压力容易退缩,而且和小时候一样不易压抑立即得到满足的冲动。这些孩子中学毕业后又一次接受评估,自控型孩子学习能力较强,入学考试成绩普遍较优。糖果实验显示的是幼儿时期貌似微不足道的小行动,长大后往往扩散成个体社会交往和情感沟通方面的能力。杨丽珠等研究显示:4岁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高的儿童在9岁时的学校社会交往能力总体发展也好,其遵守规则与执行任务能力、与教师交往能力、与同伴交往能力、社交情绪发展水平都显著高于那些在4岁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低的儿童; 反之则差。【8】可见,从小培养儿童的延迟满足能力是多么重要。
(三)重视移情训练对幼儿同伴交往的促进作用
移情又叫感情移入,即我们平时常提到的情绪感染与共鸣。让幼儿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幼儿学会观察、体验、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移情可以使主体内部产生某种感情共鸣,有利于促进幼儿摆脱以自我为中心,促进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移情训练可以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帮助幼儿自觉发生分享、助人、安慰等亲社会行为,帮助幼儿认识与接受自己,从而帮助幼儿学习社会交往技能,提高幼儿的心理品质增进其心理强度。【9】
有实验表明: 在接受一段时间的移情训练后,大多数幼儿的同伴关系有了较大的改善,许多 孩子由于能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因而避免了同伴间小磕碰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
(四)观点采择
观点采择,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 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它经常被形象地比喻为“从他人的眼中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张文新与林崇德认为, 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还有助于改善同伴关系, 受同伴欢迎的儿童在观点采择能力测试上的成绩高于受同伴拒绝的儿童【10】。有研究表明,6岁左右的儿童即开始初步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但在利用有关情景线索准确推断他人的观点或视角方面存在较大困难。
因此,在5一6岁幼儿同伴交往中,家长要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学会区分自己和同伴的观点,使幼儿意识到自己和同伴想法的不同,帮助幼儿逐渐学会协调自己和同伴的想法,引导幼儿以积极的方式解决同伴交往中的问题。
(五)训练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引起幼儿情绪反映的社会化动因逐渐增强,幼儿逐渐萌发了自尊、自信的需要。因而,可以通过对幼儿进行一定的行为训练,使幼儿将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内化到自己的行为方式中,从而提高幼儿解决同伴交往问题的能力。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行为训练法对4岁幼儿社会交往的提高比6岁儿童效果显著。主要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儿童已有行为随年龄增大而逐渐习惯化,对其行为进行矫正会越来越困难;二是随年龄增大,儿童认知能力在不断发展,其行为更多地受到认知的调节,单纯从行为上加以训练已不再可能大幅度改善同伴交往水平。
所以,对于小点的孩子,家长可以运用强化法来促进幼儿以积极的方式解决同伴交往问题,以说理的方式消退幼儿以不友好的方式解决同伴交往问题。同时,还要给予幼儿自行解决同伴交往问题的机会。在幼儿解决同伴交往问题的过程中,成人应该是支持者,而不应是包办代替者。另外,榜样示范也是行为训练的方法。家长要注意在幼儿面前保持良好的待人接物的态度和方式,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积极的方式来解决同伴交往问题。
(六)形成安全的亲子依恋 依恋,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长久而持续的情感联系或情感连结。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所形成的情感联结。由于这种长久而持续的情感联系或情感联结,婴儿在感到不安时就会趋近这个人;如果强迫婴儿同这个人分离,婴儿就会表现出不满、哭闹。依恋在本质上是一种融情绪、情感、态度及信念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其进化与发展的基础是未成熟、弱小的儿童趋近父母的需要,其生物意义在于个体可以从中获得关爱、安全感等生存的“必需品”。早期母爱缺失会对儿童的社会能力、认知、语言的发展产生破坏性影响,甚至到了成年,他们还会表现出人格失调,人际关系破裂、犯罪、父母角色意识与能力较差等特征。
吴放、邹泓通过研究发现,良好的亲子依恋对幼儿与同伴的社会交往能力有积极的影响。这是因为安全性高的依恋关系是建立在成人对幼儿的良好行为反应基础上的, 在与成人长期交往的过程中, 幼儿会模仿成人的行为, 用成人对待自己的同样方式去对待自己的同伴。反映到在幼儿园与同伴交往的行为上, 通常表现为攻击性低、乐于助人等。从另一个方面来看, 良好的社会交往行为也会给幼儿带来积极的反馈和强化, 例如受到同伴的喜爱、得到成人的夸奖等。这更有助于幼儿保持与母亲、老师良好的依恋关系。更重要的是, 受到强化的良好社会行为及其结果会反射到幼儿的内部行为模式中去, 成为潜意识中指导幼儿社会交往行为、扩大社会交往范围的主导因素, 建立起了一个良性循环。由此可以看到,对于幼儿生活中的主要看护人的家长来说, 与幼儿建立起良好的依恋关系有多么重要。
(七)选择适当抚养方式,妥善处理夫妻冲突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情感表现的一种综合方式。这种综合 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它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比较有影响的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Maccoby&Matin,1983)是根据父母的控制和温情两个维度把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三类:权威型、专制型、放任型。其中,按要求和反应两个维度划分,放任型又可分为沉弱型和忽视型。权威型父母对儿童较多温情、要求明确、能在亲子间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完成对儿童的约束,比较费时费力但最有效;专制型父母对儿童要求高,但对儿童反应少、缺乏热情,用较绝对的标准约束儿童,强调儿童的顺从,表扬奖励少,有明显的强制色彩;放任型父母对儿童要求少、期望不高,他们或者溺爱儿童或者忽视儿童,对儿童的纪律要求不一致,不主动指导儿童,对儿童有中等程度的热情。
如果儿童处在和谐、欢乐、紧张而有秩序的家庭气氛中,并从家庭中获得安全感,他们就更可能顺利适应生活中的各种要求并解决自己遇到的其它问题;而如果家庭气氛粗暴惩罚、混乱冷漠、过分的严厉,则儿童发生问题的可能性就较大,他们的亲子关系的发展也会受到消极的影响。父母婚姻关系不好,经常争吵,挑剔冲突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消极情感就较多,其子女表现出的攻击、犯罪行为也较多。冲突状态下的家庭,常常导致孩子无所适从,造成孩子胆怯、不安,心灵受到严重创伤。
(八)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为幼儿交友创造条件
亲社会行为是指谦让、安慰、支持、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亲社会行为不仅是影响儿童同伴接纳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改善和提高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父母应支持和鼓励儿童积极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父母可以为儿童和同伴交往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儿童到同伴家做客。首先,在做客前最好提出要求,如尊敬同伴的父母,爱护家具、玩具,讲礼貌,懂道理。其次,支持儿童邀请同伴到家中来玩。在玩之前,父母可建议儿童做出计划,做好准备,在玩中应礼让同伴,照顾好儿童,应尽可能为儿童玩伴单独提供相对独立的空间。最后,在儿童同伴交往中,父母应给予适当指导,并帮助儿童对同伴交往做出评价。
第二篇:第六章 幼儿社会性发展
福安市民族职业中学教案
学科
心理学 任课教师 龚晓慧
上课班级 14级3班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社会性概念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了解同伴交往的意义与方式,2、过程与方法:理解亲子交往的意义与引导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儿童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的特点与表现、社会性行为的培养和训练
【学习重、难点】亲子交往的意义与引导的方法,同伴交往的意义与方式 【学法指导】讨论法,谈话法 【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节 社会性概述
一、导入新课
什么是社会性
社会性是人的一种心理特性,它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理解、掌握和遵守社会行为准则,以及人们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性。
二、授课内容
二、什么是社会交往和社会交往能力
(一)什么是社会交往
交往又叫传播或沟通,它指人们利用一定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送给他人的过程。交往过程包括信息、信道、传送者、接受者四个要素。人类的交往即为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基本的联系活动。
(二)什么是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指的是个体与他人发生联系,进行人际间信息的沟通与交流,理解、协调相互间行为,以及处理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其社会交往能力主要体现在处理同伴之间关系的能力上。
三、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一)社会性发展是学前儿童心理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儿童的社会性及其交往能力的发展对于独生子女更具有现实性与迫切性
(三)社会性的发展能促使儿童较好地适应现实社会生活
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一)人际关系的形成:亲子、同伴、与保教人员关系
(二)自我意识的形成:通过别人的反应认识自己、模仿别人的言行
(三)性别角色的形成:角色游戏中体验不同性别角色,为将来生活作准备
(四)社会规范的形成:游戏中遵守规则
三、课后作业
1社会性概念 2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附:板书设计
一 社会性是人的一种心理特性,它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理解、掌握和遵守社会行为准则,以及人们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性。
二 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1社会性发展是学前儿童心理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的社会性及其交往能力的发展对于独生子女更具有现实性与迫切性 3社会性的发展能促使儿童较好地适应现实社会生活 三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1人际关系的形成:亲子、同伴、与保教人员关系
2自我意识的形成:通过别人的反应认识自己、模仿别人的言行 3性别角色的形成:角色游戏中体验不同性别角色,为将来生活作准备 4社会规范的形成:游戏中遵守规则 【教学反思】
第二节 幼儿的亲子关系
一导入新课
复习社会性概念,社会关系主要包括哪些? 二授课内容
一、亲子交往的重要性
亲子交往是指儿童与其主要抚养人(主要是父母)之间的交往。它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亲子交往的作用机制
婴幼儿与父母的交往对其各方面心理发展均有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是通过父母的示范、行为强化和直接教导等途径实现的。
三、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不同父母在教养儿童的具体方式上存在着诸多差异,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影响不同。
发展心理学家们发现父母的教养行为归结起来主要在两方面表现着差异,其一是父母对待儿童的要求和控制程度。其二是父母对儿童的要求和控制程度。
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麦考比和马丁概括提出了家长教养方式的四种主要类型,即权威型、专断型、放纵型、忽视型,并对每种类型对应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
四、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
亲子间的相互作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着来自亲子双方及周围环境的诸多因素的制约。
首先,父母的性格、爱好、教育观念及对儿童发展的期望,对其教养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其次,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状况等,通过父母一方间接地影响着亲子交往的状况。
儿童自身的发育水平和发展特点是影响亲子交往的另一重要因素。
此外,亲子交往还受着家庭以外的其它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邻里、社区的风气、舆论,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以及托儿所、幼儿园的要求和教养方式等。
五、父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由于父母之间在性格、体力、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父亲与儿童交往的内容和方式具有其独特之处。一方面,父亲与儿童在一起时多进行游戏活动,而不像母亲那样用大量时间照料孩子的生活;另一方面,父子间的交往多身体运动,观察发现,父子一起进行的游戏活动往往比母子游戏活动具有更大的刺激性,运动量更大,且更具有新异性。
正是由于父亲与儿童交往的独特特征,使父亲成为儿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对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独特的作用。三 课后作业 1亲子关系 2依恋 3依恋类型 附:板书设计
一 亲子交往是指儿童与其主要抚养人(主要是父母)之间的交往。它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亲子交往的作用机制
三、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权威型、专断型、放纵型、忽视型
四、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
五、父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教学反思】
第三节
幼儿的同伴关系
一导入新课
幼儿的社会性的发展,一方面是在他们与成人的交往中进行的,另一方面是在他们与同伴的交往中进行的 二授课内容
一、同伴交往的重要性
与同伴的交往使儿童在更大的范围内体验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这是他们发展社会能力,提高适应性,形成友爱态度的基础。
二、同伴交往的发生发展
三、幼儿同伴交往的类型
(一)同伴交往类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同伴现场提名法”,可了解某一儿童在同伴社交中的地位。这样可以判断某个幼儿被同伴接纳的程度,从而判断其同伴社交地位的类型。
(二)同伴交往的类型
主要有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和一般型四种基本类型。
四、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
(一)早期亲子交往经验
(二)儿童自身的特征
(三)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三 课后作业
1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2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附:板书设计 一同伴交往作用 二同伴交往的类型
1受欢迎型、2被拒绝型、3被忽视型4一般型 三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
1早期亲子交往经验
2儿童自身的特征
3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教学反思】
第四节 幼儿的社会性行为与道德发展
一导入新课
幼儿社会性发展是一个接受社会规范和遵守社会规范的过程,幼儿是逐步接受社会规范的,从被动到主动地认同与接受 二授课内容
一、社会性行为概述
社会性行为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言语和行为反应。社会性行为,根据其动机和目的,可以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两大类。
亲社会行为又叫做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它是指一个人帮助或者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反社会行为也叫做消极的社会行为,是指可能对他人或群体造成损害的行为和倾向。
二、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特点:
不存在性别差异:传统的性别角色期待中,女孩子的亲社会行为要多于男孩,现实差别不大
指向同伴,较少指向教师:与同伴地位、能力一致,与教师有地位上差异 指向同性与异性伙伴的次数有差异:小班差异不大,中大班指向同性大于异性的
合作第一;分享与助人其次;安慰与公德较少
三、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攻击行为可分为两类,敌意的攻击行为和工具性攻击行为。第一类是指以伤害他人,使别人痛苦为目的的侵犯性行为。第二类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以攻击行为作为手段。到幼儿期,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在频率、表现形式和性质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发现:
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非常明显的性别差异。 中班多于小班与大班
以身体动作为主——攻击性言语 工具性的攻击为主
四、社会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生物因素
(二)环境因素
(三)认知因素
五、社会性行为的培养和训练
(一)移情训练 听故事、角色扮演,续编故事
(二)交往技能和行为训练 当别人抢你的东西时,该怎么办?
武力推开。喊“讨厌”并拒绝。找老师解决。放弃。“别抢,一块玩” 游戏:5个孩子分3个苹果,学会分享和谦让
(二)善用精神奖励 口头表扬亲社会行为:如帮助别人,通过故事讲道理,不要频繁使用“红花” 三 课后作业 幼儿社会行为的指导 附:板书设计
一、社会性行为概述
社会性行为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言语和行为反应。
二、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三、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四、社会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生物因素
(二)环境因素
(三)认知因素
五、社会性行为的培养和训练
(一)移情训练 听故事、角色扮演,续编故事
(二)交往技能和行为训练 【教学反思】
第三篇:幼儿德育 幼儿社会性 榜样案例
幼儿园大班德育活动教案:闪闪的红星
活动背景:
首先,本次活动缘与主题:欢腾的国庆节。金秋十月、红旗招展,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孩子们在体验节日快乐的同时也对国庆节的由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看电视、听故事了解了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与新中国的成立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了解新中国的成立的历程,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师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爱国主义影片“闪闪的红星”组织幼儿观看,该影片蕴藏着丰富的思想艺术内涵,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可信、感染力强的特点。能满足大班幼儿的兴趣点,让机智勇敢的潘冬子等光辉形象走进孩子的身边。用英雄人物的平凡人生和感人事迹去熏陶、感染幼儿心灵。
其次,本次活动结合幼儿园的德育课题,目的是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发展。现在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平时很少参与劳动,遇事缺乏独立性,喜欢依赖成人,孩子缺乏生活的历练,这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是不利的。影片中小冬子的生活历程引起孩子的兴趣,他们喜欢潘冬子的聪明、机智,顽强,勇敢。但孩子们想了解冬子的生活为什么会这样,冬子为什么要参加红军,孩子们问题很多,因此我组织谈话活动以故事中冬子的典型事例为切如点,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在分析,比较中提升孩子的经验。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回忆故事“闪闪的红星”的主要情节,激发幼儿对小冬子的喜爱。
2、通过比较让幼儿初步体验今天的幸福生活,珍惜幸福
3、激励孩子学习英雄的优秀品德。
二、活动的难点与重点:
1、能大胆讲述故事的情节
2、能把小冬子的精神迁移到孩子的身上。
三、活动流程:
音乐导入------回忆故事内容------比较生活的异同点------情节的迁移
四、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
1、小朋友感受红星歌的旋律:小朋友听一首音乐,听完后告诉大家你对这首音乐的感觉。
2,用肢体动作把你对的音乐的感觉表现出来。
过度语:听了红星歌你会想到谁?我们看过电影闪闪的红星还记得吗?故事讲了小冬子想干什么。
(二)、你喜欢小冬子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说他是坚强、勇敢、机灵的孩子,故事里怎么说。运用PPT帮助幼儿理解。
幼儿讲述故事情节,教师回放有关镜头:如冬子断桥、妈妈被火烧、机智的送盐,躲避敌人的检查、烧死胡汉山等
(三)、冬子真是个了不起孩子,他和我们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
1、幼儿找同伴讨论
2、说说自己的看法:我们为什么能过得比冬子这么好?
3、用我们的歌声唱出了。歌表演“红太阳,照山冈”
(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小朋友唱得多好呀,我们的幸福生活是谁给我们带来的。
我们小朋友要向冬子学什么?
第四篇:幼儿德育 幼儿社会性 说服案例
说服
问题:
新学期开始已经快一个月了,可班级里的纪律还是没有明显的好转,每次孩子们在回答问题时都非常的踊跃,可是上课随意插嘴,回答问题不举手,小朋友在回答问题时,其他小朋友再下面议论等现象非常的严重。每次上完课喉咙就开始变的沙哑,人也非常的累。一方面我为孩子们积极,活跃的思维而高兴,另一方面也对班级内的纪律苦恼不已。
背景描述:
早上,在进行《我的属相》这个活动时,孩子们都非常的感兴趣,在请你说说自己属相的这个问题时,孩子们马上兴奋的议论开了,任凭我怎么示意都安静不下来,看着他们吵哄哄的一片,想着昨晚精心准备的教具和眼看着又不能完成的活动目标,不禁气不打一处来,顺手使劲的拍起了桌子,看着我暴躁的样子,孩子们马上安静了下来,一个个用惊恐的眼神,可怜兮兮的望着我,我顿时对刚才的行为后悔不已。
解决方法:
下班后,我开始认真的反思今天发生的问题,一直以来,我都希望孩子能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成长,使他们的个性都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同时,也希望孩子们能把我当成他们的好朋友,在平等的活动氛围中,把自己的想法充分,大胆的表达出来。所以,一直以来我都不敢太刻意的用纪律去约束他们。确实,我们班的孩子,思维特别的活跃,回答问题时天马行空,想象力非常的丰富,可同样,在纪律方面却比别的班要差很多。难道鱼和熊掌真的不能兼得吗?
第二天上课,孩子们得纪律照例非常的差,回答问题不举手,随意插嘴,别人回答问题时,不认真听等等,我请配班老师把这些一一都拍了下来,另外我又准备了一段小学生上课时的视频。第二个活动开始之前,我对小朋友们说:“你们现在是大班的小朋友了,明年的这个时候你们就已经是坐在小学教室里的小学生了,想不想看看小学生们是怎么上课的吗?”。做一个小学生是每个孩子心里都非常向往的一件事,一听我说完,孩子们都迫不及待的说:“好”。在看小学生哥哥姐姐上课时,孩子们个个充满了羡慕,敬佩的眼神。看完后,我问孩子们:“你们都准备好了当小学生了吗?你确定等你上小学后,你能和这些哥哥姐姐们一样棒吗?”孩子们个个雄赳赳的说:“是的”于是,我又把刚刚拍下的视频给他们看,看完后,我再问他们:“你们真的准备好当小学生了吗?”这下孩子们都不讲话了,看着他们泄气的样子,我继续问:“没准备好怎么办呢?以后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多多小朋友带头说:“上课时有问题要举手”,芷亨说:“还有不能随便讲话”,孩子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我说:“看来,小朋友们有很多很好的好办法,我们就把这些都制定成我们班的规定,以后,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这些规定。”王麟怡小朋友还提议说把这些规定都写出来贴在墙上,可以随时提醒我们。看着一条条由他们自己制定的纪律,我由衷的感到高兴。
果然,自从制定了这些规定以后,孩子们上课的纪律明显的好了很多,偶尔有些小朋友忘了,又开始随意插嘴了,边上的小朋友就会指指纪律墙提醒他。为了怕孩子们一味的去遵守这些纪律,而不敢像以前一样无所顾忌的回答问题,我特意增加了一项新规定,每次活动中都有五分钟的自由说话时间,在这个五分钟内孩子可以不受任何约束的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对于这个规定孩子都非常的高兴。从此,墙上的这些规定成了孩子们对自己的约定,很多时候都能自觉的遵守。看来,鱼和熊掌还是能兼得的!
第五篇:幼儿同伴关系,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幼儿同伴关系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摘要]同伴关系既是儿童社会化的内容,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标志。幼儿期是同伴关系开始发展的时期,此时期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对儿童日后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在儿童社会化及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深入研究幼儿心理理论,并且通过对幼儿同伴关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等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协同家庭和幼儿园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教会幼儿同伴交往的技巧和策略,提高幼儿同伴交往的能力,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关键词]同伴关系;同伴交往;社会性;交往技能
一、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它是同伴交往的结果;同时,既成的同伴关系又对同伴交往的强度、交往行为的内容、方式和性质产生影响。由此可见,同伴交往和同伴关系是一种共生关系:同伴交往是同伴关系的动态展示,同伴关系是同伴交往的静态表征。
同伴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儿童社会化和身心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同伴之间年龄相近,兴趣一致,支配权平等,有一种自由宽松的氛围,幼儿可以充分表现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心理感受积极而愉悦,对幼儿来说,那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社会。这种同伴关系主要在幼儿同伴交往中体现,随儿童年龄增长而增加,成为其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同伴交往有利于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认知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社会化的前提,它能为幼儿掌握社会规范、学习社会行为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同伴交往有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社会交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也是一种实际操作能力。它指的是人在与他人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运用口头语言、身体语言、情绪和认知等方面的能力。
(三)同伴交往为其将来社会角色扮演作好积极准备
观察发现,幼儿对成人世界的社会角色有很大的兴趣,他们喜欢玩角色游戏,坚持不懈地对社会角色进行模仿、探索、认识,为自己将来的社会角色做着积极的准备。
二、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幼儿与同伴之间交往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
(一)当前在幼儿同伴交往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为人处事总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不顾及他人。他们固执己见,很少关心他人,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我国现阶段的幼儿大多是在家中享有特殊地位的独生子女,所以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更加以自我为中心。
(二)少数幼儿表现不合群。他们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得较孤僻、任性,不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常常闷闷不乐,甚至过分敏感。他们喜欢一个人呆在一边,不愿让别人接近自己,更不会主动与同伴玩合作游戏。
(三)有些幼儿在同伴交往中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如:骂人,踢人,推人,对别人吐口水,争抢玩具,叫别人绰号,故意刁难小朋友,等等。如不及时矫正这些行为,幼儿会逐渐形成傲慢无礼、脾气暴躁、冷酷无情等不良情绪。
(四)有些幼儿有多动症的倾向。上课捣乱,不听课,同时不是招这个小朋友,就是惹那个小朋友,弄得没有小朋友愿意和他玩。
三、依据引起问题原因,对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的思考。
(一)家庭方面
1.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改善家庭成员间关系全家人应和睦相处,互相体谅,给孩子一个祥和、安全的家庭交往环境。尽量不在孩子跟前过多地暴露父母双方的分歧甚至争执,避免给孩子的心理带来阴影。
2.转变养育观念,改进养育方式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最初是通过与家长交往,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原则和方法的。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既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要注意孩子的心理缝康。引导幼儿学会关心自己的亲人,注重亲人的感受,防止过分的“自我中心”;家长不必时时刻刻陪伴在孩子身旁,要有意识地给孩子独立游戏的机会,让孩子在独自游戏中独立探索、解决问题,逐渐形成坚实的自信心。(二)幼儿园及教师方面
幼儿同伴交往教育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与同伴关系的发展。
1.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提高。教师之间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对幼儿的同伴交往的发展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会给幼儿以榜样和示范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注意自身群体人际关系的协调。同时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幼儿,要学积极表扬和鼓励幼儿,对幼儿评价要全面合理。因为教师喜欢并经常表扬、给予表现机会多的幼儿大多是“受欢迎者”,此类幼儿同伴关系好。
2.教师要为幼儿营造一种温暖、关爱、尊重和信任的心理气氛和教育环境。创设幼儿需要帮助和能帮助别人的情景,培养幼儿乐于帮助他人的精神。使幼儿感受到群体生活的优势。这样的群体容易使幼儿获得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并能够表现出较强的交往动与持续交往的兴趣。
3.要为幼儿创设与他人合作的机会。有研究表明,在游戏尤其是角色游戏中幼儿易产生合作行为。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能够意识到必须承担一定角色的相应责任,这同时也保证了幼儿参与的热情。这也是移情训练的应用要求,通过交换角色,使幼儿学会站在他人立场上思考,理解他人感受情绪等。这有利于促进幼儿摆脱以自我为中心, 避免了同伴间小磕碰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促进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为幼儿提供一定数量的有利于幼儿开展社会性交往的玩具。儿童早期的同伴交往大都是围绕玩具发生的,通过玩具,幼儿可以表达对同伴的邀请,在使用玩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等待和与他人分享、合作等。
5.幼儿园要开设课程和全面渗透相结合。开设课程就是要将幼儿同伴交往方式和能力的教育纳入到幼儿园的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去,使它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活动课程。这在我国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已有体现。《纲要》的健康教育内容和要求部分第一条明确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这有利于幼儿人际交往教育。同时,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也应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幼儿的生活秩序,通过日常生活的指导和训练,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学到一定的人际交往技能,为今后的社会适应打下基础。
(三)提高幼儿同伴交往的技能
幼儿同伴关系不好,很大程度是由于幼儿缺乏交往的技能所致。所以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教给幼儿一些具体的交往技能。以下例举六种。
1.学会用商量的口吻与人说话,在无意伤害别人时说声“对不起”等等,强调能主动地向别人问好,要用眼神注意对方,并学会微笑。2.在训练参加同伴活动或邀请同伴时,要强调几种特殊的行为表现:例如:在希望加入伙伴活动的时候,有礼貌的打招呼,然后加入伙伴当中并同他们交谈。
3.训练合作技能时,必须强调轮换,分享游戏用品,遵守游戏规则,公平的游戏,还要教孩子学会商量式的语言,比如:教孩子说:“请你借我一下行吗?”要比直接去抢夺更会受人欢迎。
4.训练帮助他人时,强调对别人的请求提供帮助,乐于助人,帮助别人克服困难,才能获取同伴们的喜爱;获得更多的朋友。5.训练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要让孩子独立思考,尽量让幼儿独立去解决问题,如果孩子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在交往过程中得心应手。
6.在仪表、打扮方面,要强调整齐、干净,并可以对外在修饰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在社会交往中,干净的幼儿容易被他人所接受。除以上交往技能外,如运动能力,游戏技能,学习水平以及体态好坏等因素,也会影响孩子们之间的交往。
四、问题总结与未来新型良好的幼儿同伴关系的展望。
幼儿同伴关系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同伴关系状况是多因素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幼儿同伴关系现状不是很良好,幼儿不合群、自我为中心等,造成在每个班级中都存在“受排斥者”与“受忽略者”的问题,不仅应该引起幼儿园,家长及社会的高度重视,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为此而努力,因为孩子们就是我们的未来,社会的未来,祖国的未来。因此为了帮助我们所有的孩子们都能拥有一个新型良好的同伴关系,为了我们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长大成人,并且融入社会大家庭,我们不仅需要我们的家长、老师,我们还需要我们社会各界为我们的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从而为孩子们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协商,合作,共享,互帮互助的良好同伴关系,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有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不抛弃、不放弃,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将成为我们社会的栋梁,祖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3 [2]朱玉红.试论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作用.学前教育研究.1996,1 [3]陈国眉、冯小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 [4]庞丽娟.幼儿同伴交往类型、成因与培养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1 [5] 武建芬.幼儿心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6]皮杰著.卢潜译.杰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版社1990 [7]维果茨基.余震球选译.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8] 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1 [9]喻小琴.幼儿同伴关系问题及交往能力培养的思考.陕西师范大学教科院,陕西西安710062 [10] 刘静.浅谈同伴交往对幼儿在社会性发展起促进作用.京通幼儿园
[11] 束从敏.幼儿同伴关系的调查与分析.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系助教,芜湖,241000
浅谈培养中班幼儿自我服务意识
本学期,在大教研组的带领下,我们较系统地学习了《指南》,结合《指南》健康领域中有关培养中班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谈谈自己学习、实践的体会。
我们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幼儿从不主动收拾自己用过的东西,有的幼儿看见自己脚下的废纸,不是主动捡起放进垃圾筒里,而是用脚踢到别的小朋友的脚边,有的幼儿从不主动参加幼儿园的值日生工作,问其原因说自己不会干,妈妈不让干等等。其实这些行为都反映出幼儿对自己的行为没有养成自我服务意识及自我负责的习惯,又体现出缺乏责任心这一让幼儿终生受益的良好品质。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可一个人的责任心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在一定的年龄会自动出现的,它需要个人在常年累月的生活中去经历和体会不同的情境才能慢慢获得的。所以我们本学期着重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让孩子们小就对自己的行为形成责任心,有意识地锻炼他们承担责任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人际交往及社会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入手:
一、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的自我责任心
自我责任心主要是对自己有关的事如对自己的生活、游戏、学习、行为等负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和小朋友们一起讨论在幼儿园里哪些事情是需要我们自己做的,他们会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如整理玩过的玩具,自己穿衣服、塞裤子等等。在家里哪些事情需要自己做的,如:让自己学会叠被子、衣服,系鞋带,种植小植物。除此以外,我们还请小朋友们说说在家里我们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情。如帮爸爸妈妈拿茶杯、扔垃圾等等。让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自理能力,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
二、实行值日生制度和划分责任区,培养幼儿的集体责任心
由于中班幼儿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已经发展了,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有了责任感,开始意识到值日生工作是自己的任务,自己有责任把值日生工作做好。为此,我们实行一周值日生划分责任区并进行实施。我们分别请小朋友负责碗筷分发任务、卫生间检查任务等。到一日活动结束还可以请小朋友评选出今日最佳值务生,还有奖品奖励给他们。
三、利用教师的榜样作用,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我们生活在幼儿园这个小天地里,教师是幼儿的楷模,教师的修养水平及为幼儿设置创造的环境,将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幼儿,并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要培养幼儿的责任心,教师首先要有责任心,在平时,我们要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爱幼儿园、集体、爱班上的一纸一物,和孩子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使幼儿在一种充满责任意识的氛围中学习,从而增强了幼儿的责任感。身为幼儿老师,我们首先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刻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感染幼儿,培养幼儿对社会、对他人的爱心。
四、利用积极的评价,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由于心理发展水平的局限,特别是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中班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总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他们还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价,往往根据成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或他人。而自我意识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特别会影响幼儿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其中也包括孩子责任感的树立。于是我们主要通过激励性评价、在评价中,注意集体评价和个人评价的结合。在平时我们发现有的幼儿在洗完手后经常不关水龙头就转身离去了,看到这种情况,我马上会轻轻的走到那个小朋友身边提醒他不要忘记我们要节约用水呀。有时有的小朋友碰倒小椅子后,看一看就转身走了,不会把小椅子扶起来,于是我会走过去,告诉他,小椅子好疼呀,可是我不会自己起来,麻烦你帮我一下好吗?我们常采取个别交谈的形式,而不是当众给予批评或惩罚。这样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如在制作手工等活动结束时,有的幼儿能及时主动的收拾好用过的物品,而有的幼儿则只关心着自己的作品,我就及时的组织幼儿讨论、评价这些行为的对错,以此来促进幼儿弥补自己的过失。孩子们都是在很轻松的氛围中开心的接受,并及时的改掉自己错误的行为,提高自己的自我服务意识。
五、形式各样的区域游戏,帮助幼儿掌握、巩固自我服务技能。
幼儿生活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决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坚持不懈的锻炼。
1、自主选择个别化内容,进一步掌握技能。我国著名教育家曾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为了巩固新中班幼儿正确使用勺子,并锻炼他们正确地使用筷子,我们创设了智勇大闯关的个别化内容,活动中让幼儿根据提示来闯五关,提供了勺子舀玻璃珠、筷子夹塑料条、筷子夹乒乓球、筷子夹玻璃珠等等。为了帮助幼儿较好地掌握叠衣服方法,提供分解图片,让幼儿自己看图进行练习,效果较好。还有为了帮助幼儿更好的掌握使用拉链的技能,同样提供了图片,方便幼儿练习。通过活动的练习,再次帮助幼儿掌握自我服务技能。
2、角色游戏中,再现自理技能。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将生活技能融入游戏,更便于幼儿掌握。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给娃娃洗脸,洗手,穿衣,穿鞋,在游戏操作中得到生活体验,得到生活能力锻炼。游戏结束后,学习将物品分类放好。在角色游戏中,我们增设了“贝贝家”,幼儿在游戏中帮助娃娃家宝宝清洗衣物,晾晒衣物,以及整理衣物。
总之,责任心、自我服务意识的培养是在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上逐渐培养出来的,只要抓住培养的时机,定能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责任心。更好的提高自我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