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新旧课标对比解读改(写写帮整理)

时间:2019-05-14 16:43: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品德与生活新旧课标对比解读改(写写帮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品德与生活新旧课标对比解读改(写写帮整理)》。

第一篇:品德与生活新旧课标对比解读改(写写帮整理)

《品德与生活》新、旧课程标准对比研读

各位老师们:

早上好。今天,我们五桂桥小学有幸跟大家一起接受到对《品德与生活》课标研读的任务,希望通过我们对新旧课标的理解和分析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修订,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是课程改革的有益尝试。修订后的标准,目标定位更加清晰,目标要求更加合理,内容更加充实,教学策略、建议也更加贴近师生的教学实际。

一、课程性质

课标将本课程界定为“活动型综合课程”。从新、旧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在《标准(2011版)》课程性质中增加了综合性要求。课程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各学科知识的整合与融合(将原来的思想品德、自然常识、劳动、手工、实践活动多门学科进行整合)。

2、多重目标的综合(除了课程总目标、分目标,还有隐形目标;学生合作、探究、体验能力的培养)。

3、多种教育因素的综合。(兼具了品德、社会文化、生活技能、劳动技能等多种教育价值)。因此,品德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我们要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决不是“干什么都行”、“做什么都容许”的片面相对主义。

二、课程理念

从新旧课标对比中可以看出,在课程理念部分,新课标没有作较大的调整与修改,只是表述更细致,意思更明确,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小学1-2年级儿童学习的内容主要源自于儿童的现实生活,课程所设计的活动或主题,大多是需要儿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因此,我们的教学要以引导儿童为基础,重视教与学过程中儿童的活动性和主体性,而且要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儿童。

三、课程体系与结构

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对比看出,在课程体系与结构上基本保持了原来课标的原貌,三条主线、四个方面充分贯彻了让教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的课程理念。

四、课程总目标

课程总目标保持了原貌。总目标简单、平实,概括性强;注重过程与方法、学习、思维、探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儿童要有这种参与的经历和体验。这个目标不是高、大、全,不能涵盖儿童生活的全部,而是能为儿童开拓整理自己的生活提供条件,为儿童学会生活打下基础,使大多数儿童通过努力能够达到这个目标。

五、课程分目标

课程分目标的四个层面保持了原貌,只是在具体的表述上有所改动。

在“情感与态度”这一目标中,删掉了“热爱科学”,品德与生活学科不再承担科学学科的启蒙教学任务。

新课标的分目标适当降低了要求,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如:“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修改为“学习几种简单的探究方法并尝试应用”。

增添了“具有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喜欢动手动脑,乐于想象与创造”、“勇敢、有责任心”,充分体现了总目标中的“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要求,也是为了突出加强学生“勇敢、责任”方面的品质教育,引导学校教师关注儿童责任感缺失、胆小,缺乏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的能力。

六、课程内容

新课标的课程内容仍然由四大板块组成,新课标修订的重点在于分条目表述上,要求更具体、指向更明确、内容更生活。我们要多关注“课程内容”中的行为动词,如:知道、懂得;喜欢、愿意;学用、会用、能用;经常做、养成习惯等等。这些比较清晰的行为动词和目的指向,增强了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准确把握课标中的行为动词,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标准内容要求。比如:在动词的运用中,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的“能初步分辨是非,做了错事勇于承认和改正,诚实不说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的“理解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习做有诚信的人”。通过这一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对“诚实”主题,在低、中年级都多次出现,但绝不是一个话题的简单重复,而是一种逐级深化、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教育要求。我们只有理解了这些要求,才能在不同的年级段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提出恰当的行为要求,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

七、课程评价

评价建议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了结构,提升了评价理念,加强了评价实施的操作性。在结构上,针对现实问题增加了“评价的目标和内容的确定”、“评价结果的解释和应用”;把原“评价的特点 ”的相关内容改写成“评价的注意点”。在评价的目的上,原来的提法比较一般化,修改后的目的指向更明确,是“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生活能力的提升”。在评价特点上,标准首次提出:“本课程的评价与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评价不仅是为了解儿童的学习结果,它本身就是儿童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

八、教学建议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改动较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要求。二是明确提出了教学过程的注意点,从教学准备、教学内容选择、活动组织、活动指导四方面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规范。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新课标提出的新要求,指导我们的教学呢?

(一)新课标对教师的角色给予了多种定位

新旧课标中都提出: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要转变为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但旧课标中只提出了这三个概念,没有具体的描述,导致我们不清楚这样的角色该如何实现,而新课标对于“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这三个名词给予了准确的定位,让我们更加清晰自己该做什么。

1、新课标要求教师是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针对这一内涵,我们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实现:(1)为儿童探究问题营造开放性环境

这一点在旧课标中已经有要求,我就不举例说明。(2)为儿童探究问题创设支持性条件

以前的课堂中,我们也会有意识给学生参与讨论、表演的机会,表面上看起来就是对学生学习的支持,但却忽略了自己是“支持者”的角色。要成为儿童探究问题的支持者,我们就应该善于开发和提供各种除教科书之外的课程资源,可以以我们自身为主,也可以发动学生和家长的参与。如:《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一单元中“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一课,我们就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自己小时候用过的物品,在课堂上拿一些自己的宝宝出生时穿的小衣服、小鞋子、小帽子、小奶瓶等,让学生用这些物品跟现在的自己比一比,很快就能跟学生产生共鸣。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比比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从一个小不点长成现在这么高,这里面是谁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呢?在学生讨论的同时,还可以讲讲自己身为母亲或父亲的过程,让学生们体验父母亲是如何关爱孩子的成长的。

2、新课标要求教师应该是在参与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引导活动向正确方向发展,带领儿童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的指导者,针对这一内涵的提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1)发挥好引导和激励学生的作用

这一点在旧课标中已经有要求,我就不举例说明。(2)发挥好深度质疑的角色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多角度地思考和探究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扮演好深度质疑的指导角色。如:在教学《游戏快乐》这一主题活动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做中悟:怎样玩得愉快”的活动。将学生分成三个组,到操场上开展游戏活动。有的玩跳绳,有的玩丢手绢,有的玩老鹰捉小鸡。游戏过后,就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在游戏活动中怎样玩得愉快?这时,学生肯定很乐意与大家分享自己游戏中的快乐,以前的课堂,我们也会认为引导学生分享了自己的快乐就达成教学目标了。而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发挥好深度质疑的指导角色,教学就会不一样了。我们就应当学生分享完快乐后,扮演活动者发言质疑:“我觉得玩跳绳的时候,不排队抢着跳才过瘾。“我”可以把其他人都赶走,一个人玩就不用跟别人抢了。”类似这样的质疑,其实恰恰是现实中学生游戏时会出现的情况,我们将这些情况以深度质疑的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遵守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怎样才有可能真正玩得有意思。

3、新课标要求教师是与儿童共同进行活动的合作伙伴

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合作伙伴关系主要体现在师生共同提出探究问题和学生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如:在教学《春天在那里》这一主题活动时,我们可以开展“我的发现”交流会。以前的课堂中这样的交流会也比较多,可能会“冷场”,或许是学生窃窃私语,而无人举手,我们往往会点名让学生来汇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这时,我们就该扮演伙伴的角色,可以说:“有的同学在说悄悄话,能说给大家听吗?我也有好多疑问,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的发现多,疑问多。”这样一来,教师很自然地就成为了学生的合作伙伴,当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发现后,就可以适时小结,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走出课堂,开展“探究春天的奥秘”的活动,通过看课外书或向他人请教等多种途径寻找答案。这样的教学,教师不再只是教导的人,也是在与学生对话过程中得受教者。而学生在接受教导的过程中,同时也进行教导。教师和学生为彼此的成长共同负责。

(二)新课标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规范

旧课标中对教学活动的阐述集中在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没有关于教学过程的具体要求,以前我们思考的更多的也是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新课标完全颠覆了那样的模式,从教学准备、内容选择、活动组织和活动指导四个方面对教学过程提出了具体详细的要求,那么,我们该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呢?

1、教学准备

要想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优化课堂教学,首先需要我们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学习特点,结合儿童生活背景的了解,科学、合理、充分地进行教学准备。

(1)教学准备的第一个方面是要充分了解儿童情况

旧课标中没有提及“了解儿童”这一要求,新课标指出:要“尽可能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儿童及其家庭、社区的实际状况,重视做好课前的学情分析,根据不同地区与班级儿童的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计划。”我们觉得对儿童情况的了解可以分这样三个层次: 首先,要了解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7-8岁儿童有自身特定的道德发育阶段和学习特点。如:在教学《了不起的我》这一主题活动前,我们就应该对执教班级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和认识。像我们这样的学校,就会有大部分农民工子女看到别的同学有很多特长而自卑,会认为自己没有优点。学生中存在的这些误区和现象,都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也是课堂上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只有摸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有的放矢,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其次,要了解儿童所在的班级和家庭背景。如:教学《假如我有二十元》这一主题活动时,我们就可以让儿童回家后统计家庭的月收支表,然后相互汇报交流自己的“家庭月收支表”,从而了解儿童的家庭背景,让他们初步知道父母是怎样理财的。只有在了解儿童班级和家庭背景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儿童生活世界的直观性、日常性、体验性,儿童的学习才可以成为一种“连续不断地、真实具体的、可感可触的、能够理解”的道德实践活动。

再次,要了解儿童所在的社区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如:在教学《上学路上》这一单元时,各个地区和学校的孩子就有不同情况。我们学校生源有80%来自于外来务工子女,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相比,更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我们学校外面是座天桥,我们放学时,也只把孩子送到马路对面。学校附近的车辆较多,虽然我们每天都在强调安全,但每天放学时仍然会看见一些孩子,在路队放学解散后,就开始跑。这一情况的了解,就是我们顺利开展这一主题活动教学的重要保证。也只有对儿童生活的背景进行深入了解,我们的课堂才可能真正和儿童的生活密切联系,使儿童和课程融为一体。(2)教学准备的第二个方面是正确把握教学目标

旧课标中没有对教学活动目标提出规范的要求。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学活动的目标力求全面、明确、具体,并能通过活动得以实现。那么,我们怎么来确定教学目标呢?品德与生活的教材不像语文、数学等学科教材那样直接呈现出系统的学科知识,甚至根本就没有多少所谓的学科知识。就某个具体的教学内容而言,什么样的“目标尺度”是适宜的,关键是取决于儿童,而不是教师。换句话说,适合于儿童的目标就是合适的,反之就是不合适的。所以,确定教学目标时,我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了解儿童。他们需要什么,能够达到什么程度,应该达到什么程度,我们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如:《上学路上》这一单元中,有关于“交通标志”的主题活动,首先我们就要了解学情,拿我们学校来说,我们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校园周围就没有什么交通标志,而且,低年级学生大多由家长接送,对于交通标志、交通规则了解得太少,在实际的生活中对交通标志也没有留意过。针对这一学情,我们确定的教学目标就应该是“了解并熟悉常见的交通标志,初步养成自我保护的意识。”因此,确定教学目标,除了研读课标和教材,还要研究儿童。

(3)教学准备的第三个方面是科学设计教学活动

首先,活动计划需要遵循“因材施教”。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活动计划要注意个别差异,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考虑如何帮助每个儿童找到合适自己的活动,以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在旧课标中没有这样明确提出来。这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如:《看看我们的学校》这个主题看似简单,里面的内容却很丰富。我之前带一年级的时候,在入学教育时,也曾经带孩子参观校园,参观完以后,就有孩子来问我:“老师,门卫室那个叔叔都做些什么呢?”结合新课标,回过头去想,我才知道我只是让学生知道了学校的设施情况,但他们并没有完全了解校园设施的功能,就更不用说利用这些设施来解决问题了。针对学生的问题和需要,我们可以设计一次活动:在课前可以先准备好一些问题(比如:某某同学的手受伤了,怎么办?班主任老师的办公室在哪里?音乐教室在哪里?等等),设置好参观的路线图,将学生分为4人小组(有条件的老师可以找高年级的孩子带领),在参观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记录自己喜欢的地方(尽量多记录,可以写、可以画),参观完后,回到教室,首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说到学校设施的时候,引导学生说说该项设施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接着以小组为单位,抽出事先准备好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最后,再让学生完成P11的活动(可以画、可以写)。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学生熟悉校园,而且也能让孩子知道怎样利用学校里的设施来解决一些问题。

其次,活动时间需要合理安排。新课标中指出:“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要根据活动内容,有相对的灵活性、开放性。教学可计划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教学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这与旧课标大致相同,我就不再举例了。

2、教学内容选择

新、旧课标对比看出,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改动不大,只是表述更加清晰。在“关注教学内容与儿童生活的联系”以及“结合班级与社区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内容都跟以前的要求相同,我就不再举例。重点谈谈“灵活运用教材”这个方面。旧课标中也提及“教学内容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新课标指出“教科书可视为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本课程教学特点的‘案例’。很显然,新课标在指导我们如何灵活运用教材方面有了方向性地指导。如:教学《上学路上》这个单元时,在学生认识了交通标志的基础上,我们如何检验学生对交通标志的掌握和运用呢?这就要求我们灵活运用教材,针对课本中的“案例”,可以开展一个交通擂台大赛。首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图标与意义的连线,及时对交通标志进行识别,使知识得到巩固。然后将学生熟悉的校园周边街道利用简图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孩子把我们刚刚学的一些交通标志粘贴到合适的位置上。这样的活动,能真真切切地让孩子在现实中关注生活,我们的教育既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因为只有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才能为今后的生活奠定基础。如果我们能够结合本班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现有知识经验,结合当地特色生成适宜的活动,使教材成为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教材才能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

3、活动的组织 活动的组织(1)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可根据活动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班额的不同,因地制宜、因儿童制宜,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以往的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活动往往基于课本流于形式,一堂课多以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问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为主,但新课标则要求要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发展特点,结合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特色,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就应当具有趣味性、整合性、连续性与开放性。如:选择趣味性的活动形式,就应允许儿童喜欢的游戏进入教室,使儿童能以自己熟悉的方式学习。如在《认识新朋友》一课中,为了让才入学的小朋友消除恐惧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在新集体中的快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设计“师生自我介绍”、“找朋友”、“网小鱼”、“请你记住我,我想和你交朋友”,让师生、生生在活动中互相了解,在互相叫名字、特长展示、游戏等活动中体验生活的快乐。

活动组织(2)重视活动的整合与连续

对品德与生活课程而言,儿童的一日生活即课程。因此,在品德与生活的活动组织上应该要重视活动的整合。品德与生活课程活动应注意与班级活动、学校活动、少先队活动、社区活动、节日庆典活动等结合起来。如“重阳节”的活动,教师可以请家长先引导并协助孩子记录完成有关于家里老人(爷爷奶奶等)的调查问卷,包括姓名、生日、属相、兴趣爱好等。然后启发孩子回家观察老人每天做什么事?喜欢吃什么?怎么保养身体?最大的愿望是什么?老人生活中遇到哪些困难?怎么帮助解决?怎样使老人开心?并引申出活动:“我想为爷爷、奶奶做一件事。”这样课程活动与生活融为一体,也结合了节日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孩子层层递进地深入活动,也懂得了“尊老”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品德与生活课程还应注意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螺旋上升,层层递进。这里所说的“连续性”是指各单元之间、各学期之间的活动相互呼应,相互强化。例如,引导儿童把探究“种子奥秘”的经验及使用过的观察、比较方法用到探究昆虫的变化、动物的变化、植物生长的变化中去,进而扩大到探究自己成长的变化、社区的变化、自然的变化、四季的变化等等,从而逐步形成事物发展变化的意识,体会到生活中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这一普遍而深刻的道理。这样课程就能够持续不断地、广泛而深入地影响儿童的实际生活,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经验和体验。

活动的组织(3)开放地组织活动

本课程的活动应注意与家庭和社区合作,发掘和利用各方面的资源,而以往的课程活动多是以封闭的、孤立的课堂中心模式来进行的,而现在就是要打破这样的模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建立校外活动基地等方式,为儿童开阔视野,更好地向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学习创造条件。如:在学习“假如我有20元”这一课,就是要教会孩子如何合理花钱,节约用钱。教师可以向家长发出家长信,建议家长能给孩子提供一次社会实践的机会,给他们准备20元钱,在家长的指导、陪同下去超市购物一次,以锻炼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的理财能力。从小引导孩子有计划、有目的的合理消费,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样家庭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家长和社区资源得到了利用。

下面我说说

4、活动的指导

在活动的指导上(1)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

新课标指出:“教师可以通过与儿童一起讨论活动计划,提供选择活动内容、方式或合作对象的机会,引导儿童积极地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儿童的反应及时调整活动,让儿童参与活动评价等途径,发展儿童的自主性、思考与判断能力,让活动真正成为儿童的活动。

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一是,充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 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儿童自主选择活动的主题、内容、材料、方式,制订活动计划、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机会,提供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还要必须尊重儿童的现实生活以及兴趣、需要、游戏的独特价值,应该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自主发现、自主选择、自主感受的愉快状态。在组织开展活动时,教师应该密切注意活动的流程,观察儿童是否能积极参与活动,是否有发言和操作的机会,保证每一个孩子在活动中都得到发展,以使儿童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如:教学“了不起的自己”,在课堂开始就谈话导入:“老师这里有本相册,珍藏了咱们班平时表现最棒,最了不起的孩子的照片请大家猜猜他是谁?”此时每个孩子都有想看的愿望。接着老师揭晓答案“其实这个很棒、很了不起的孩子就是你自己。因为,老师和你们一起生活、学习一年多了,在这些日子里每个同学都给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你们就像一朵朵小花,各有各的优点和长处,在老师的心目中,你们每一个孩子都是最棒、最了不起的。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夸一夸了不起的自己……”教师通过鼓励,激发儿童主体参与性,让每个儿童感到活动的主题与自己有关,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全面地了解自己,树立信心,在活动中人人都做到积极投入,人人都有所发展。

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二是,充分倾听儿童的声音

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教师还要特别注意给每个儿童充分表达的机会,并充分倾听儿童的声音,从而使儿童真正成为活动的积极表达者。但以往在实施的过程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有时候,课堂上会出现“一言堂”教师说得多,儿童说的少;或个别能力强的儿童说得多,其他儿童说的少。也有时候,儿童讨论看似热闹,却离题较远。究其原因,一是教师设计的讨论问题较空洞,讨论流于形式;二是不少儿童缺乏倾听技巧。为了充分倾听儿童的声音,教师需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意识到倾听儿童声音的重要性。一位尊重儿童的教师,应该用心倾听来自儿童的声音。

第二,通过教学技巧改善谈话与讨论环节的效率。首先选择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又有挑战性的话题,使儿童有话想说,有话要说。其次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应多提开放式的问题,如“如果这样又会怎么样?”“你有什么不同的做法?”“你为什么这样想呢?”这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能激发儿童的探索兴趣和欲望,让每一个儿童通过思考或活动寻找答案,发表见解。如:在关心残疾人的活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中,教师通过询问儿童“盲人看不见时心里会怎么想?”“这时盲人最想要什么帮助?”“你想怎样帮助盲人?”等递进性的问题,引导儿童思考盲人的感受,设身处地地为盲人提供帮助。教师还经常询问儿童:“你还有什么号办法吗?”“这个问题你想怎么解决?”“谁愿意试一试,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听好吗?”这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让儿童有表达自己精彩观念的机会。

第三,珍惜儿童不规范、稚嫩的口语表述。往往在课堂上会有儿童回答地结结巴巴,不完整,不规范,而这时教师为了急于达到教学活动的目的,在课堂上随意打断儿童的回答,甚至代为回答。我们这时应专注倾听儿童的谈话、讨论和回答并且要多肯定、鼓励儿童的回答,发现儿童的点滴进步,用有针对性的评价语言对儿童进行评价。

第四,谈话与讨论应该主要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师在组织儿童讨论时应该注意分组,在分组时要注意小组成员间的能力强弱搭配,并在讨论时加以引导,逐步提高儿童的讨论意识和参与讨论的能力。

第五,讨论以先小组后全体的方式进行。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选择观点具代表性的儿童在全部发言,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讨论效果。

第六,培养儿童良好的倾听习惯。在讨论中,要引导儿童学习倾听,运用体态、眼神、手势等无声的方式暗示儿童尊重他人,认真听发言。可以通过“谁的耳朵最灵敏”,“小小录音机”,“传声筒”等游戏,让儿童在游戏中复述话语,从而达到认真倾听的效果。

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三是,要接住儿童“抛过来的球” 所谓接住儿童“抛过来的球”意味着教师真正理解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并及时作出回应,根据儿童的需求调整活动路线。这个观点认为一个教学活动可以始于成人的一个建议,孩子的一个观点,或者生活中的一次偶然事件。如:,两个孩子因为争抢玩具在课间闹不愉快,教师发现后,没有简单批评,而是把这样一次偶然事件带到课堂中,教师问孩子:“我们可以带玩具到学校吗?”孩子们产生了不同的观点,教师便以此为契机设计了“玩具总动员——小小辩论赛”活动。孩子们围绕“是否可以带玩具刀学校”展开了大胆的表达,最后孩子们提出要制定一个“玩具分享日”的设想,讨论了“玩具分享日”的规则。这样一次的偶然事件,教师没有运用单独教育儿童的模式,而是把这样的事件生成了一次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课堂活动,教师也就成为了儿童真正的合作伙伴,可以说,是儿童和教师一起在共同引导和促成着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发生、进行和终结。

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四是,鼓励同伴互动,促进同伴学习教师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儿童之间的相互认同、学习、支持和交流,帮助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与他人,发现同伴的长处,获得合作、协商、对话、分享、尊重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鼓励同伴之间的有效互动,可以进一步提高儿童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如:在班级活动中,教师请各小组派代表介绍节日的名称和庆祝方式。首先请“中秋节”小组的代表,该儿童上台后很紧张,低着头,声音小,台下便喧闹起来,此时教师适时的干预并提醒台下的孩子注意倾听,鼓励台上的孩子。儿童提高音量说:“中秋节的月亮很圆,我们都要赏月亮、吃月饼……吃粽子,还要划龙舟。”教师及时提问:“他刚才说的中秋节的庆祝方式对不对?吃粽子、划龙舟是哪个节日?”教师的提问使得气氛活跃起来,好几个儿童举手谈了中秋节的庆祝方式,也有儿童指出吃粽子是端午节,并由此谈起了端午节……上述谈话活动把“节日”这一话题谈活了,呈现出一种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多方交流的谈话氛围,体现了同伴交流的重要价值,也促进了同伴间的学习。

(2)在指导活动时,重视活动过程,提高活动质量

教学质量是课程的生命。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与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意识到教师、儿童与生活的关系,承担起一个支持、引导型的教师应尽的责任,使活动质量不断提高。保证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的质量,教师是关键。教师要提高观察、了解儿童的能力,灵活推动儿童活动的能力,随机捕捉教育机会的能力,生成与确定活动主题的能力,个别指导儿童学习的能力等。

一是,重视儿童的活动过程

应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价值,以活动为核心,将学生引向自然、社会和生活,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在体验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才干,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

教师还应根据活动目标设计不同组织形式的活动,使儿童的学习方式呈现多样化,使活动环节具有层次性和递进性。如活动全过程中既有集体、小组又有区域和个别活动的形式,将不同活动形式加以整合,使每个儿童都可以选择或体验适合自己学习速度、学习方式和方法的机会,选择自己的视角和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活动。二是,重视活动过程,提高活动质量,第二点就是要关注儿童的生活 儿童的生活是教育之根,正因为儿童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才有意义,才能发挥自己的价值。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并正确引导,使儿童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获得发展。

活动容来自儿童的生活,也应该回归儿童的生活,新课标指出:“关注活动的后续效应,重视将教学延展到课堂之外的儿童生活中。” 三是,重视活动过程,提高活动质量,第三点就是要鼓励儿童的多元表达方式

教师在开展活动时,要牢记儿童的权利,尊重儿童的天性,信任儿童的能力。儿童在活动中不仅仅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自我,还可以有自己“语言”——如画画、音乐、动作、表演、作文、手势、姿态、表情、雕塑等等一切多元的表达方式,都可以成为儿童与同伴分享活动成果的形式。教师一定要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鼓励儿童动手体验,并用多样化的表达形式来呈现自己的所感所得。

四是,重视活动过程,提高活动质量,第四点就是要支持、引导并参与儿童的活动

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教师是作为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出现的。在这一课程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互为主体。

儿童需要教师的支持、引导与合作。例如,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教师必须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精心设计提问,提问时问题数量不宜过多,问题指向要明确,问题设计应具启发性、多样性和开放性。

教师对儿童的引导,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例如,在引导儿童交流自己读过的图书室,教师通过“你看过哪些图书?”“说说图书的名字?”“你最喜欢哪本图书?”等递进式提问,引导儿童朝着一定的方向进行思考,并传递和转换儿童谈话的内容,使话题层层深入。通过这样的逐层推进的引导与支持,教师可以帮助儿童开拓思路、唤起儿童更多的回忆和内心体验,在此基础上再帮助儿童丰富新的经验。五是,重视活动过程,提高活动质量,第五点就是要合理运用课程资源

新课标指出教师必须:“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广泛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在活动中灵活利用。”课程资源包含教材资源、生态生成性资源、生活环境资源(学校、家庭、社区资源)。如孩子了解并参与了社区爱护环境的活动,在课堂活动中可以加以利用,儿童可以畅谈在活动中所学的知识,比如说垃圾分类,饲养宠物要随手清理宠物粪便等,也可以说说自己参与活动的感受。这些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总之要充分结合低年级儿童品德学习的特点,即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学习道德。

六是,重视活动过程,提高活动质量,第六点就是教师还要开展深度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智慧的教师是一个行动研究者,是一个实践反思者。教师应该主动地“对教案和活动的设计、指导、效果等,进行有深度的自我评价与反思”,不断反思自己和儿童的收获与不足,将反思融入到下一次的活动中去,从而不断改进教学质量。

总之,我们在活动的组织和指导上,一定要以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为首位,从儿童生活入手,要关注“童心、童真、童趣”,让孩子们在生活化的活动中去感悟、去探究、去发现,去体验成长的快乐,这样才能保证活动真正的、有实效性地区开展。谢谢大家!

第二篇:初中生物新旧课标对比分析

初中生物新旧课标对比分析

新教材的突出优点有,重点概念以黑体字出现,概念定义更准确、明了;知识的完整性更强;章节以重要概念为标题,易让学生明白重点。探究实验中,删除了许多可能性较低,操作性较弱的实验;许多实验改成了“试一试”;在实验中增加了可供选择的多种材料。在教材正在之前,创设情境,提出了常见的,但学生难以理解的现象,以引起学生思考。同时,教材正文增加了“想一想,议一议”和“通过本节学习,你应该知道”栏目,让学生明白本节的知识点。教材中,插图有所增多,部分图片适度放大,更清楚。总的来说,新教材比旧教材要简单的多。新课程标准与旧标准相比,其总体影响是:

1.新课标更贴近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更具有操作性。

2.新课标更加重生物学和其他基础学科的联系,明确了生物学科的主导学科地位。

3.新课标增加了“重视重要概念的教学”的内容,突出了“重要概念”的核心地位,诠释了“重要概念”的教学手段及要达成的教学目标等,指明了“概念教学”需要“构建知识框架”。

4.新课标更好的展现了《生物学》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作用。

5.新课标,对课程学习的过程、学习方式和学习的短期要求和长远目标更加明确。

6.新课标明确了检查在教与学中的意义、目的,给出了检测的手段和方式建议、检测内容及标高。

第三篇:新旧《民事诉讼法》对比解读

新旧《民事诉讼法》对比解读 2012年04月21日点击:4652次

2007年10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以150票赞成、1票反对、3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将于2008年4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改主要针对“申诉难”和“执行难”两大顽症,对施行了16年之久的《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做了相应的修改。

一、指定申请再审的法院:

原规定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修改后的规定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修改前的民诉法规定,申请再审应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实践当中当事人多头申诉、反复申诉,造成了人民法院的重复审查。这次的修改明确规定申请再审应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这样既可以避免多头申诉、重复申诉的情况,又可以保障人民法院能够公平地审理案件,增强了当事人的信心,因为当事人往往会觉得向原审法院进行申诉无法得到原审法院的纠正。

二、再审事由从五项具体为十五项:

原规定

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四)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修改后的规定

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七)违反法律规定,管辖错误的;

(八)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九)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十)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十一)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十二)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十三)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对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情形,或者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明确哪些情形下,法院应对申诉案件进行再审,是保障公民申诉权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本次修改将法定的再审事由从原来较为原则化的五项增加到十五项(包括十三项列明的情况和最后一款中规定的程序违法和审判人员违法裁判的两种情形),程序与实体并重,增强了操作性,细化了判断标准,减少了随意性,可以有效地避免应再审而不再审的情形,对法院的审查工作起到了明确的指导作用,从而有力地保障当事人的申诉权利。对当事人而言,再审事由的具体化,既不是鼓励当事人不停地申请再审,也不是限制当事人再审,而是使当事人有更明确的行为指向,避免盲目地申诉或反复申诉。

三、明确再审的审查期限:

修改后的民诉法第181条中添加了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申诉的审查期限,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进行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裁定再审,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由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由于规定了明确的审查期限,就可避免现存的法院消极对待申诉、导致当事人申诉石沉大海的现象。

四、放宽申请再审的期限:

原规定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

修改后的规定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二年后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

修改后的民诉法针对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发现原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这两种情形,放宽了申诉期限,上述两种情况即使发生在原判决、裁定生效二年后,当事人仍有权提起再审的申请。

五、完善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

原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二)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三)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四)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修改后的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出抗诉。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抗诉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再审的裁定;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

原民诉法第185条规定了检察院可以因四种情形而提出抗诉,而这次修改把检察院应当提请抗诉的情形和当事人申诉应当再审的情形进行了统一,同时明确了人民法院应在收到抗诉书之日起三十日内裁定再审。在民诉法修改前,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检察院虽然提起抗诉,但是由于没有期间的规定,抗诉进入再审程序的时间会拖得比较长。本次修改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六、延长申请执行的期间:

原规定

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

修改后的规定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原来民诉法的执行期间相对较短,被执行人往往采用拖延战术,一旦拖过期限,就能侥幸逃避财产执行。为了使当事人更好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本次修改延长了执行期间,并对法人和自然人一视同仁,一并适用二年的期间规定,同时,该期间和诉讼时效一样,适用中止、中断的规定,大大保护了权利人的权益。

七、完善执行机构:

原规定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根据需要,可以设立执行机构。

修改后的规定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人民法院根据需要可以设立执行机构。

原来的民诉法规定,执行机构主要设在基层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为了更好地促进执行工作的完成,这次修改规定人民法院根据需要可以设立执行机构,也就是说各级法院都可以设立执行机构,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也担负着一定的判决执行工作,并负责对下级法院的管理和监督。另外,原来的民诉法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应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但异地执行、尤其是跨省执行往往会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因此本次修改为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法院执行,这样更便于执行,提高执行效率。

八、增加变更执行法院的制度:

针对一些执行案件受到各种因素干扰、长期得不到执行的情况,修改后的民诉法第203条规定,如果人民法院自收到执行申请书之日起超过6个月仍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九、完善执行异议制度:

原规定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的,执行员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查。理由不成立的,予以驳回;理由成立的,由院长批准中止执行。如果发现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处理。

修改后的规定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为了防止执行过程中造成对案外第三人权利的非法侵害,本次修改进一步完善了执行异议制度。案外人如果对执行标的存在异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促使人民法院尽早解决,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十、立即执行制度:

修改前的民诉法规定,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逾期不履行的,才能强制执行。实践中,有的被执行人接到通知以后,立即转移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给申请执行人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这次修改增加了一款规定,即“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有可能隐匿、转移财产的,执行员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而不一定非要先通知,然后才能执行。

十一、增加财产报告制度: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被执行人明明有财产,但是故意拖延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甚至转移隐匿财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次修改明确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从而保证法院能够掌握当事人的真实财产情况,使执行顺利进行。

十二、加大威慑力度:

为了督促当事人认真执行法律文书明确的义务,增加其逃避法律义务的成本和风险,本次修改也着重加大了对妨碍和逃避履行相关法律义务的行为的惩罚,具体包括:对有义务协助调查、执行而拒绝或妨碍履行该义务的单位的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法院除可以对其进行罚款外,还可以予以拘留;将对个人的罚款限额由1千元提高到1万元,对单位的罚款金额的标准由1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整体提高至1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均提高到了原来数额的10倍;对于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法院还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从而形成社会监督和压力来迫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

十三、关于破产程序的调整:

本次修改还删去了第19章关于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规定,企业破产程序由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破产法》进行规范和调整。

第四篇:小学音乐新旧课标对比心得体会

小学音乐新旧课标对比心得体会

鸿尾中心小学 余存镇

通过认真学习了2011版的音乐新课标标准,并和2001版的课程标准进行对比。修订稿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理念、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方面有些局部调整与充实完善。下面谈谈我对新旧版音乐新课标学习体会吧。

(一)课程性质(课程性质调整内容)2001版:课程性质与价值 2011版:课程性质

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文性 2.审美性 3.实践性

课程性质体现出三种哲学观点: 1.审美教育哲学 2.音乐人类学 3.实践主义哲学

(二)课程基本理念(将原来的十条合并为五条)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2.强调音乐实践 鼓励音乐创造 3.突出音乐特点 关注学科综合 4.弘扬民族音乐 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5.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3.面向全体学生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4.注重个性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5.重视音乐实践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6.提倡学科综合

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三)合理调配音乐知识在新课程的实施运用。

传统的课程设计非常强化音乐知识的学习,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甚至使音乐这一非常受学生欢迎的学科失去了独有的魅力。教师应该珍惜这一改革的难得的机会,设计出适合本学生的丰富多彩的课型,满足学生的要求。但教师也不能只顾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忽略音乐的知识技能的讲解。我们知道“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道理,笔者认为水与舟的关系好比音乐知识与音乐教育,只有把音乐知识落到实处,音乐学科才会有基本支撑点。

总之,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音乐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解课标的理念,努力探索、钻研音乐学科的教育教学课堂改革。

第五篇:比较新旧课标

比较新旧《化学课程标准》

2001年印发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旧标准” 〕,在十年的改革实践中,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可。旧标准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效果得到了高度认同。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化学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实际;二是科学探究已走进初中化学课堂;三是学生“讲、记、背、练”的机械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四是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有所增强;五是化学学习评价方式趋向多元化,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六是初中化学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整体上均有所提升。然而,由于旧标准的制定,受制于当时对我国中学化学教学现状认识的局限性,再加之通过10年的实践证明,旧标准中的部分内容,已不适应当前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此因,教育部组织专家对旧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标准” 〕。

下面结合新标准的特点,与旧标准做一个比较:

一、对化学进行了重新定义

首先对化学重新进行了定义: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二、内容表述更加合理

新标准对课程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指向认知性学习目标增加了懂得和简单计算,技能性学习目标增加了模仿操作和独立操作,体验性目标增加了经历、认同和内化。在课程目标的设置增加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增加了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改原来的“能用变化和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为“能用变化和联系的观点分析常见的化学现象,说明并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增加了增强安全意识。

三、课程内容更合实际

新标准将标题“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整体建构思路和框架保持不变,五个一级主题没有变化,知识在原18个二级主题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二级主题。即在“科学探究”主题中增加了“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这一二级主题,共有19个二级主题。新标准降低了部分课程内容的学习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求。

1.在课程内容的“科学探究”主题特别强调实验的教学功能,并强调实验时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避免污染环境,对初中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增加了“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降低了部分实验的要求,明确规定初中阶段学生必须要完成的八个实验活动: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5)燃烧的条件。

(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8)酸、碱的化学性质。

2.在课程内容的“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的课程目标中增加了认识溶质质量分数,将旧标准中的“知道常见酸碱盐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改成“认识常见的酸碱盐,知道酸碱的腐蚀性”,明显对前者的要求提高了,对后者的要求降低了。活动与探究建议中增加了探究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差异、金属的某些化学性质的探究。3.在课程内容“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的课程标准中增加了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碱和盐,正确书写一些常见的元素的名称和符号;活动与探究建议中增加了水的电解和根据化合价写出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这样的安排更加合理。4.在课程内容的“物质的变化”主题的课程标准中将“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改成了“初步形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观点”,将“理解化学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改成了“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改成“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将“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改为“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在活动与探究建议部分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删去了几个实验,增加了探究镁条燃烧和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

5.在课程内容的“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的课程标准中将“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改为“知道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将“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改为“知道一些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活动与探究建议部分增加了氢气的燃烧实验。

四、实施建议指导性强

在新标准的第四部分实施建议改动最大,教学建议更加具体,叙述也更有条理。

1.要求科学设计教学目标。要全面体现三维目标、整体规划教学目标和科学设计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强调课时目标应准确、具体和可信。

2.要求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加强实验教学。要求精心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和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应认真组织学生完成好《标准》中要求的必做实验,重视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的学习。另外强调在实验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重视培养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绿色化学思想。3.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要求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这样既能使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又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

4.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努力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有效开展复习和习题教学和不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强调教师在继承以往习题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应积极进行习题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习题课的教学,应注重引导和点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留给学生较充足的思考时间,避免教师的“一言堂”。化学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实践,对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应自觉地对自身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可以通过撰写“教学反思札记”或“教师成长札记”,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自己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和心得体会等进行剖析和总结。

五、非常重视学业评价 新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改变了实验稿中从四个方面笼统地阐述化学新课程实施学业评价的建议,从“评价目标的确定”、“评价方式的选择”、“评价标准的设计和使用”、“评价工作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等五个方面,对学业评价的内容、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具体指导。同时增加了教学案例和评价案例,关注可操作性,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指导性。修订后的课标为了促进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正确理解和应用,增加了11个课程指导案例,这是本次修订的另一个亮点。这使我们教师评价学生学业,有了可供学习与参考的基本操作范例。它旨在通过这些实例,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在具体教学中的体现和落实。

上面仅对新旧课程标准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对比,有不妥之处,敬请指出

下载品德与生活新旧课标对比解读改(写写帮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品德与生活新旧课标对比解读改(写写帮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品德与生活课标复习题

    品德与生活课标复习题 一、填空。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

    苏教版 品德与社会 课标解读

    课标解读  知道近代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高)  感受和平的美好,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热爱和平。(高......

    202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新旧课标对比

    202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新旧课标对比课程性质更为详细地阐释了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增加了物理课程承上启下功能性的说明,强调了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明确了物理课程的核心素养导......

    品德与生活课标试题及参考答案

    品德与生活(社会) 一、 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 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 、 、 、 的基本特征。 2. 品德与生活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 、 、 、 四个方面的目标。 3.品德与生活课......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5篇)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设计制定的,它的总体设计思想集中反映在课程标准中,今天我共谈了六个问......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共5篇)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 2017年10月23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由我们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老师来对《品德与社会》课标进行解读。希望借着本次的机会,能进一......

    课标解读

    对运算能力的理解与培养策略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一直将运算作为主要内容,运算能力是我国数学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几十年来一直是我国数学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有别于《标准(试验稿)......

    语文教学反思:小学语文新旧课标对比学习有感

    语文教学反思:小学语文新旧课标对比学习有感 语文教学反思:小学语文新旧课标对比学习有感还记得与旧课标相识是在自己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2001年,充满激情和斗志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