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品德与社会 课标解读

时间:2019-05-14 16:43: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 品德与社会 课标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 品德与社会 课标解读》。

第一篇:苏教版 品德与社会 课标解读

课标解读

 知道近代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高)

 感受和平的美好,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热爱和平。(高)以上两条课标选取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面我将对这两条课标进行解读,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的意见。

“知道近代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高)”是课标第五个板块“我们的国家”中的第10条。(高)表示适用于高年级。这条课标中有两句话,先来看第一句话:“知道近代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这句话的行为动词是“知道”,是属于了解层次,在三维目标中属于“知识”方面。“近代”指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这段时间。“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包括英国发起的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日本发起的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抗日战争等等。“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从领导阶级来讲,分别是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的各个运动、改革、革命。课标要求学生要知道这一些史实,但是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不可能一一展现给学生的,只有进行压缩、筛选、编排,选择适宜的内容再呈现给学生。特别是我们在制定课时目标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选取,可以截取一小段历史时间轴,也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行教学。第二句话“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这句话的行为动词是“敬仰”和“树立”。“敬仰”是属于反应层次,是学生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的反应等。“树立”属于领悟层次,体现为学生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这句课标在三维目标中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所以这条目标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达成。因此。教师要处理好长期形成的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突出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比“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更易在短期教学内达成。

“感受和平的美好,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热爱和平。(高)”是课标第六个板块“我们共同的世界”中的第8条,也是最后一条。(高)表示适用于高年级。

首先,“感受和平的美好”的表述中,“感受”是指学生建立的一些感性的认识,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要思考具体组织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来让学生感受到和平的美好。其次,“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中,“了解”属于“知识”目标。教师可以收集有关战争给人类带来损失的资料。最后,“热爱和平”,“热爱”属于反应层次,在三维目标中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目标需要一个长期养成的过程,不宜作为一节课的目标。

这两条课标是有联系的,虽然生活领域一个是国家,一个是世界,但可以将两者整合一下,把战争与和平联系起来,更加全面与深入。南化四小 徐妩优

第二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设计制定的,它的总体设计思想集中反映在课程标准中,今天我共谈了六个问题:课程背景分析,课程性质分析,设计理念诠释和设计思路说明,内容标准解读,课程实施建议。

一、课程背景分析

这一问题只是在课程标准“前言”的开头部分简要的提出。因为,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也是这门课程设计的背景,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有相同之处,这里不再作重复,然而这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它的开设有其特殊背景,需要在学习课程标准时首先学习才能正确掌握课程标准的精神。

1、时代要求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德育逐渐成为全世界教育关注的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人类如何共处,民族如何共处,国家如何共处,人与自然如何共处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学会共处,“学会关心”是21世纪各国教育专家的共同口号,而这正是在新的世纪里对人的思想和社会性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一个道德教育问题。各国都在研究和加强德育,只是有的不叫“道德教育”,而称“品行教育”或“品质教育”。我国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素质教育步伐的时候,也十分强调改进和加强德育,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江泽民)“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李岚清)。

建国以来,我国一贯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并在1981年开设小学德育课程---(思想品德)课,20多年来,这门课在教材教材建设和教法改革上不断努力,对小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打下了初步基础,取得了教育成效。1992年起又在小学3-6年级开设了<社会>课,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参与社会实践,进行社会

知识和国情教育,并锻炼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这两门课在加强小学德育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分科教育内容脱离小学生生活实际;两门学科之间在内容上又有许多交叉重复,《思想品德》可出现单纯品德教育,缺乏知识基础,存在概念化,简单化,成人化倾向;《社会》课又因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而忽略品德教育,二者均不利于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中,经过对广大的调查研究,经过专家的论证,提出了将原《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整合成一门综合课――《品德与社会》的设想。综合后的《品德与社会》课能体现原两门课的优势,使品德教育有个载体,使社会知识有了灵魂,有助于加强和改进小学教育。

2、综合课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儿童发展规律。这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过去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弊端,设置综合课程。课程综合化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各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因为,许多影响全球的问题(如环境,人口等)需要依靠学科联合起来综合解决,况且课程综合化符

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他们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实际的社会生活是综合的,人的知,情,意,行发展也是整体的。有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人际关系的丰富性,才能

使人格获得全面完整的发展。也就是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才能发展完善的人格或品性。设置《品德与社会》综合课正是为了改变过去的分科教学,彼此割裂地“铸造”学生人格而无效的局面,以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课程性质分析

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段话首先给本课程定位,他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图中可见,它是在中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

活》科的基础上,并与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课相衔接。同时,还有两个方面给课程定性,一是从课程目标看,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或方向性,一是从课程类型看,具有综合性。课程标准在这部分第二段进一步说明了本课程的特性:

1、综合性。

本课程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它包含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别于过去分科课程的特性。

2、经验性。

本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等等。这里阐明了学生是在活动中,在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获得发展的,是主动参与式的学习,它不再是灌输式的,被动式接受的教和学

3、基础性。

本课程要求学生的都是基本的,初步的知识能力,只是为了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课程的基础性应是区别于初中的《思想品德》和《历史与社会》课的特性。

三、设计理念诠释

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研制《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理念之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这就是积极引导儿童发展,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根据这

一理念,本课程的“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根本目标(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而且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作事中学会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

理念之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为,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而且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样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德育才会有针对性,才是有效的,必须克服脱离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

理念之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课程追求有效的品德教育,不求“高,大,全”面面俱到.因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还处在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也是奠基阶段.只有教育的内容是适合于他们需要和可能的,是最基础的,教育的方式是生动活泼,他们乐于接受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设计思路说明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具体来说:

1、一条主线。本课程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是什么?是儿童的社会生活。因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的,苏伊,这门课程的内容应紧紧围绕的社会生活来组织,学习有关社会

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的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内容标准”的提法都是从儿童的生活现实和生活需要出发,如“我的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等。而原来的《思想品德》课程以德目构成课程标准的框架,那是以社会需要为主线来设计的,形成学科化的概念体系。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课程体系。

2、点面结合。儿童的社会生活范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大的,从个人,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祖国和世界。以这大大小小的生活领域为主题组织教学内容,构成教学内容的若干“方面”。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所以,这一个个要素与儿童的交互作用就成为组织教学内容的“要点”如“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及周边区域的平面图和线路图”就是儿童与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要点;“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儿童与社会活动的交互作用,等等;以社会生活领域为方面而设立的主体,如“我与家庭”,“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等也都是反映了儿童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关系。每个面上都会涉及到各种社会要素。当然,不是每个领域所设计的要素都相等,但是大体上都有,我们按“面”选择小学生学习的“点”,即在每个主题下面分裂了数量不等的若干要点,构成了整个“内容标准”的框架。

3、综合交叉。本课程的综合性除了在课程目标上表现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的综合;这在内容上是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的融合外,在课程内容的框架结构上则是将社会生活各要素综合.在现实生活中,各

社会要素是综合成整体出现的,如社会环境是工业城市,则工厂劳动成为主要的社会活动,严格的劳动纪律和团队合作成为人际关系的准则.儿童在某个社会生活领域中设计的社会要素也不是单一的,只是由于研究需要才把它分为不同的要素.所以在安排内容要点时,不明显的按社会要素归类,只是把要素综合隐含在内容里面。如“我是中国人”部分第8条(课标14页)“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生活方式。”在这一内容里综合包括了几个社会要素,它既有社会环境的知识,又有社会活动的情况,还有人们之间应有的态度和规范。

交叉也是综合性的反应,它表现为各主题所含内容之间的交叉和不同生活领域之间的交叉。如“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现属于“我与学校”领域,但学校的发展变化既可以是当地,本校的情况,也可以是中国或世界学校发展变化的情况。这样,就出现了“学校”,“祖国”“世界”三个领域的交叉。“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是“我是中国人”部分的内容,但遇到灾害时的互助是跨国界的,国际红十字会的作用就在于此,这样它与“走进世界”部分的有关内容就交叉了。这就是本课程综合性特点的明显表现。它打破了原来《思想品德》,《中国地理》,《中国历史》,《世界地理》,《世界历史》等分科教学的界限,将相关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成为一门全新的的综合课程。

4、螺旋上升。这是关于教材编写时各部分内容分布的设计思路。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虽然是按照由近及远的规律展开,但又不是绝对的。如个人生活虽然离得很近,但对自己深层次的认识却并不容易;相反,世界虽然离学生较远,但由于现代传媒的发展使地球变小了,对国外现象的了解反而变得容易起来。所以,我们认为“内容标准”虽然是按主题组织的,教材的编写却不应该机械地按照“个人-家庭-学校-家乡-祖国-世界”的顺序一一安排,而应根据各年级儿童的认知

水平和接受能力选择相应内容重新组织。如“走进世界”的第4条“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看上去谈世界经济是很深奥的,但在学习社区的商业网点时,发现美国的“麦当劳”法国的“家乐福”开到了中国;购物时看看商品的产地,就知道有的大米产自泰国,有的电视机产自日本;学习家乡的特产时发展家乡的大蒜竟畅销国外等等,也都能体会到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这些内容放在中年级学习也是可以的。所以“内容标准”的同一内容可以在不同年级(或年段)重复出现,但要求应该有所区别,逐步提高。当然,不同的年级可以有所侧重,又有所兼顾。例如三四年级侧重家庭,学校和家乡(社区)的内容,兼顾祖国和世界;五六年级侧重以祖国与世界,兼顾其他;涉及个人成长的内容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分散在各

年级进行。这六个主题可以是分年级出现四次循环;也可以分年段出现两次循环。可以从实际出发自主选择。这样就给教材编写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有利于实现教材的多样化。

五、“内容标准”解读

(一)“内容标准”框架的特点

根据本课程的基本性质和构建思路,“内容标准”由六个主题构成,即:

(1)我在成长;(2)我与家庭;(3)我与学校;

(4)我的家乡(社区);(5)我是中国人;(6)走近世界。

这个内容框架的构建,遵循了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开展学习的设计思路,体现了综合课程设计的特点。学习内容基本是沿着学生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的思路展开的。这样的构建改变多年来《思路品德》课依据“德目”构建内容的方式也较好地解决了原《社会》课按学科“板块组织”的问题。这样组织构建内容的优势在于它符合一般状态下的学生生活和认识发展的特点,有利于从学生的生活切入,基于他们的经验开展学习,帮助学生逐步地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学习关注周围和更广泛领域的社会现象、事物、形成社会理解和认识;有利于打破学科界限,整合、丰富内容;同时也有利于突破学习方式的单一性,改变单纯灌输、说教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生参与,进而指导学生在基于自身的社会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

这种主题式框架又是各国设计综合课时常采用的,也被称为“同心圆扩大”的框架。这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由于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离不开他们所生活的社会,而当今由于国家的改革开放,由于信息、媒体带来的社会的开放性,以及社会流动性的不断增强,使得一个封闭的空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能获得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涉及到更开放的空间,在各个主题下的学习,实践上都是“跨范畴”的,因此不要把每一个主题下的学习内容都看成是一个主题下的学习内容都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在使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编制教科书或指导教学的进程中,都要体现内容之间的交融性和相互渗透的特点。例如“我在成长”主题中,对学生的自我认识、行为习惯、理解尊重他人,以及生活态度、法律意识等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这些品质和能力的养成,既不是只在家庭或学校生活中形成的,也不是只懂得道理就可以完成的,它必然涉及到学生不同侧面和范围的生活体验。因此,应当将其中有关内容的学习融于其他各个主题中进行。

(二)“内容标准”的呈现特点

1、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由内容标准和教学活动建议两部分构成。“内容标准”是对学生要学习的具体知识技能、要经历的学习

过程、要掌握的方法以及应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作出的明确规定。这些具体内容,不仅仅是需要学习的客观知识,更多地包括了学习的活动过程本身。教学活动建议是对达成“内容标准”的补充说明,其中主要呈现的是体验、探究、解决问题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活动和教学设计,以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精神。多样的教学活动,既将学生的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同时也将形成新的经验作为学习的目标。

2、为体现课程的综合性,有机整合各门课程内容的构建思路,“内容标准”的各部分的各条均不是按照学科体系和知识点呈现的。每条标准中,都尽可能地体现出知识学习和情感态度和行为能力养成融为一体的课程理念。同时,作为一门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参与社会生活、学会做人为核心的课程,我们虽不追求完整、系统的学科知识学习,但是也不忽视知识学习。通过内容标准和教学活动建议,着重说明的是选择内容的范畴和学习的途径、方法。

3、倡导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的意义。

4、与其他课程内容标准呈现方式的另一个不同特点是,本“内容标准”未划分年级或水平,采用这样的表述方式主要是考虑给教材编写留有更大空间,尽管如此,编写教材时选材和设计内容也并非是完全不确定的,课程设计思路已对各年级的主要学习内容作出不清楚的说明,据此,可以使集中的重点学习和非重点的渗透学习相结合,避免各年级学习内容之间形成重复性循环。

5、为了更好地体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改革思想,“内容标准”基本上采用了主体表述的方式,并以行为化的表述呈现。

6、各项“内容标准”及排列顺序与教材单元或课时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三)“内容标准”的意义

因为下个学期《品德与社会》仍然将继续使用旧教材,这就需要老师们能够在教学中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重新理解旧教材,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滲透到教学中去,新的“内容标准”其实在旧教材中也有此内容,在此分析几点,其他部分请老师们看课标具体内容:

1、我在成长

这一个主题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学生自我发展设计的,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的认识和发展特点,主要提出了认识自我与他人的优势点、自信、自尊、自爱、勇于克服困难、正确对待冲突、压力和挫折,为人诚实守信等,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认识方面的基本要求。包括9项具体内容。

●认识自我是建立自信的基础,教师要懂得、也要引导学生懂得“人无完人”的道理,每个人都是有优点也有缺点的,对自己,要知道自己的所长,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对待他人,首先要学会肯定他人的优点,同时宽容他人的缺点。在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和事例分析,学会评价。不能以单一的标准评价人,特别是不能以学习好坏作为评价人的惟一标准。(第1条)

●鉴于当今社会中青少年受伤害问题、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青少年中违法等——些现实问题的日趋突出,让学生“了解吸烟、酗酒、迷恋游戏机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知道邪教的危害,反对邪教”,以及保护自己、懂得与青少年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这不仅是提高学生辨别能力、学会自我保护的需要,也是我们国家培养新—代遵纪守法公民的需要。因此,这部分内容既着眼于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国家对公民道德教育的要求。有关自护安全的内容可以和家庭、学校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可以穿插在不同主题中,如在学校教育、交通安全、传媒安全等内容中进行。(第6、7、8、9条)

2、我与家庭。

这一主题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学生的家庭生活设计的,包括6项具体内容。

3、我与学校。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围绕帮助学生加深对学校的理解和认识,加深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学会学习,学会参与集体生活和遵守规则等方面设计和展开的,包括8项具体标准。

4、我的家乡(社区)。

本部分的内容是以学生的家乡(社区)生活为背景,通过对家乡的自然地理、环境资源、民间文化传统等的认识,对本地区商业、交通、生产、劳动、公共事业等的了解,帮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劳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愿为家乡做贡献的归属感。包括1l项具体内容。

5、我是中国人。

本部分内容将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扩大到了对祖国和社会生活的认识。通过对有关祖国的国土地理、历史文化、民族、国情等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地、同时也是多方画地认识和了解祖国,增进对祖国的亲近感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通过对当今社会发展变化以及面临的新问题的了解,提高辨析能力,增强道德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共有14项具体内容。

●认识祖国的国土疆域是认识祖国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关祖国的地理学习,应当在认识家乡地理位置,环境特征、物产资源的基础上,可以从面积、疆域、邻国、地形地貌、江河山川、行政区划等多个角度展开,但不是死记硬背各种数字、名称。要通过内容和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喜欢看地图、学会查地图、用地图,让地科成为学生认识祖国的基本工具;体会祖国的领土疆域和祖国的历史、民族、文化等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懂得领土也是祖国的象征。(第1、2条)

可以将这项内容的学习和第6、7、8条的学习结合起来设计、实施;也可以以第7、8条内容为切入点,将第1、2、6项内容的学习贯穿其中。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的快捷和渠道多样化给人们获得知识、交流、学习、娱乐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就化和影响。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一系列社会道德和法律方面的问题,特别是信息的泛滥和商业化运作,在很大程度上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伤害。因此,帮助学生学会安全地利用和获取信息,就成为当务之急。特别是和利用网络的过程中,应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区别,知道可能产生的危害,学会保护自己,并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第13条)

6、走近世界

本部分的内容是将看似距学生遥远、产际上已与学生的生活不可分割的今日世界,通过地理环境、文化遗产、节日风俗、民族习惯、科学技术、战争与和平等不同侧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启发并引导学生走近世界,关心并初步了解世界,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乡、我们的国家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增进对世界的亲近感,愿意成为一个自立于世界的中国人。本部分内容主要是拓展学生的视野,为进入中学的学习奠定基础,具体内容共分为8项。

六、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课程,建构这门课程的基础不可能是别的什么,必须而且只能是小学中高年级儿童们的社会生活。在这样的平台和基础之上,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道德及社会性从来都不是空泛的理念,而是实实在在地、时时刻刻地存在于人的各种活动之中。道德从根本上是从生活中产生出来的,是从社会生活里人们的互动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观念和认识。所以,对儿童品德的提高也不应当离开他们的生活,而要在他们的生活中展开,这种培养应当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而决不是脱离了生活的培养,决不能为了道德而道德。因此,课程标准在设置上,努力把学生置于生活中,《品德与社会》课是把“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面对这样的任务,我们必须看到,无论各种道德观念,还是各种社会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本身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发展和形成并且概括提炼出来的。它们本身就既是源于生活,又是高于生活的,同时随着生活的发展还在不断地产生着变化。因此,我们说《品德与社会》课回归儿童生活,不是简单地照搬生活,不是停留在儿童现有道德和社会性水准之上,而是在复原儿童生活本来面貌的基础上,使他们的道德和社会性水准有所提高,从而体现出国家和我们这个社会对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要求。

在教学实施上,必须贯彻课程标准的这种根本理念,使得学生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感受和理解、习得和掌握道德和社会规范的内容,而不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的纯粹的知识学习。

1、要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在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分别列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部分。但是,教师必须认识到,这样三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是整体存在于儿童个体的发展之中并且互为影响的。一个人情感体验是在生活中获得的,生活态度是在生活中形成的,能

力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的,而人类迄今为止的所有知识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归纳出来的。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是共同存在于生活中的,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提升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全面地把握课程目标,要通过情境的设置、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使教学回归生活,恢复生活本来的面目,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事实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从来不是孤立地学习和获取知识,他们总是依据某种价值观,运用某种能力去学习和获取知识,而在这种活动中,也始终伴随着特定的情感和态度,按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偏重知识学习,忽略学生的能力培养,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和倾向。

在具体的课程单元中,教师要逐渐地习惯于全面考虑和把握教学目标。无论是什么样的具体内容,也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教师都应当事先从目标出发进行考虑;在这一单元、主题或课题的学习中,可能促进学生哪些态度的形成和转变?可能促进学生哪些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可能给予学生哪些知识经验和获得?进而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加以把握。当然,在不同的内容中,态度、能力、知识目标必然地会各有侧重。

2、要充分利用并且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并非是一无所知的,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并不是从这门课的学习才开始的。《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之前,通过自己的生活以及学校教育(尤其是低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有了一些很初步的社会生活经验,已经在生活中养成了一些行为习惯,具有了很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说大多数学生已经很自然地形成了与他们的年龄基本相适应的生活态度,表现出了初步的社会积极性。而《品德与社会》课的内容正是从学生这样 的发展基础上建构,继续予以教育和提高的。所以,《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不要把教学内容当做学生完全不懂的东西来加以讲解,加以

灌输。而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出发,善于动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之与课程具体的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使得学生面对学习的主题的时候,感到他们所学习的内容,正是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因而理解课程的意义,乐于进行探究。

除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品德与社会》课还应当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过程就是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丰富,各种能力不断得高,知识积累不断增加,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念的过程。这样才符合学生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连续性过程的规律。所有这些,仅仅依靠原有的生活经验是不够的,教师要通过各种活动,通过引导和帮助,使得为生思考和尝试的范围不断扩大,以此为基础引导他们向更熟悉、更高级的水平发展,使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得以拓展、扩充、提升。

3、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学生必须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是得到落实,得到保证,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就越是理想。当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时,知识就可能被真正领悟,能力就可能得以真正锻炼和提高,情感就可能被真正触及和调动,态度,价值观就可能真正改变或形成。因此,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注重学习环境的创设,选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鼓励学生去观察、记录、归纳、体验、感悟、整理、探究,使他们真正成为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自主的学习中得到收益。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自主性应当有准确的把握和理解,自主性学习并不是彻底排斥教师讲、学生听,关键在于,教师的讲应当是能够调动起学生积极思维的,当学生的思维完全跟随着教师的语言讲授,进行着比较、分析、归纳、演讲等思维活动时,他们同样是在进行着自主性的学习。

4、要不断调控教学内容。

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注意与社会发展变化的联系。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就不应该是静态的,不变的,而应该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应该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要重视教学与本地区的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增强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的亲近感。也只有当他们感觉到所面对的原来就是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他们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积极的参与热情。

特别应当指出,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其它课程相比较,《品德与社会》课具有鲜明的方向性。课程必须紧紧把握社会发展的根本均势并且与其保持一致。就今

天的内社会主义中国来说,最大的社会发展实际就是民主与法制建设。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又将其写进了宪法。这既是社会主义中国今后若干年政治生活领域的基本追求,也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根本方向所在。今天在小学阶段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小学生,就是明天社会主义中国的公民,如何使得这些明天的公民成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自觉成员,是《品德与社会》课长期的任务。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品德与社会》课的

教师应当有足够的职业敏感性,及时地将这种建设过程中的进步和成就,组织到教学中来,使得课程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

5、要不断拓展教学空间。

由于《品德与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空间就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要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例,让学生以各种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品德与社会》课必须足开放的,教学上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视野投身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将他们思维的触角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以期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更多地从体验、理解、感悟中得到教益,提高他们的社会生活能力。目前,由《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单独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可能具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注重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安排结合,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结合起来进行。

(二)评价建议。

1、评价的目的与功能。①目的。

由于《品德与社会》课的评价不是为了对儿童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作出终结评价,更不带有选择性的目的,所发本课程的评价仅仅是为了获得教学信息的反馈,用以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促进儿童的发展。就教师来说,本课程的评价对教师的教学带有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对学生而言,要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或者说带有形成性评价的性质。

②功能

——诊断与调节功能

《品德与社会》课的评价可以对课程的实施状况、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对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水平、成就与需要、存在的问题作出诊断,以方便教师划到教学中的症结所在,找到对策,对日后的教学进行有针对性、实质性的调整,不断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质量。

——强化与教育功能

《品德与社会》课的评价是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由于对学生的学习成就进行不鼓励和肯定,对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就使得评价具有了积极的教育作用,强化了学生在课程中所获得的各咱成就,同时使他们明确了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可见,评价本身也具有教育的功能,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2、评价的内容

①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

②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等。

③学习结果。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序。

从以上任务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评价的难点在于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及方法等方面。在以往的课程教学中,虽然也提到重视学习态、能力、方法、但在评

价方面基本明确要求的,本次课程改革将这样一些目标正式列为评价内容,这与整个课程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体现了对于学生体全面发展的关注,众所周知,本次改革在各门课程及领域,都在课程标准能力目标,将其与知识的获得并列甚至置于更为突出的地位。这种做法针对的是过去课程过于关注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倾向,豪无疑问,这是课程改革所带来的进步。

教师要善于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的实践状况进行评价。具体地说,要能够制定恰当的评价方案。比例,能够制定恰 当的评价指标。无论是态度还是能力,直接进行评价往往是很难操作的,教师应当依据学生学习发展的实际水平,将这些态度和能力的主要构成分解为若干因素,成为便于评价的行为表现,区分出不同的水平和等级,然后

进行评价。此外,要把握评价的频率,对于态度、能力的评价,不可能像知识的评价一样,能够比较经常性地进行,应当有相对长有周期,评价才有可能反映学生的变化以及进步状况。

豪无疑问,这样的评价于教师是新的任务,是新的挑战,需要教师在接受和适应课程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努力逐渐地加以解决。

同基础教育其他各门课程一样。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中也要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很自然地,对于这些知识的学习也要进行评价。在沿用过去一些好的有效的评价方式方法的同时,在学习和获取知以的评价方面,也要有所突破。主要是在评价的方式方法上更加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淡化死记硬背。

3、评价的方式和方法。①评价的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具体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等。当然,也可以综合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②评价的方法。

根据上述评价目的,功能,内容、方式,等等,评价的具体方法也应当是多样化的。

教师观察记录。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教师的观察记录占有特殊的地位。将这些观察结果加发简要而持续的记录,对于教师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教学,对于教师因材施教,毫无疑问都是极有价值的。描述性评语。对于学生各种作业,通过描述性评语给予评价,经常能够发挥分数或等级所无法达到的作用,通过描述性评语,教师可以详细具体定学生的优势和进步,更可以明确清楚地指出和分析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接受这样的评价,实际意味着学生接受一次采自教师的个别指导,进行一次对于自己学习成就的全面的反思。当然,评

语的语言词汇必须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应当是便于他们阅读和理解的。

学生自评。要求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行为或者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反思自已的学习。

学生互评。学生互评除了具有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似的优点外,还能够使学生体验到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之间的差距,从而发展自我认识。教师要重视并且善于引导,使他们通过评价学会相互尊重和彼此欣赏。

作品评价。在《品德与社会》课中,与教学活动多样化相一致的,是学生的作业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完成的,各种作品进行评价。通过作品评价,一方面,让每个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体验成功和进步;另一方面,在比较和交流中进一步学习。

个案分析。根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反映出来的带有共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本次课程改革当中,提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并且鼓励教育工作者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这一问题的提出,是重要的进步,改革这过去人们习惯于将课程资源狭隘地理解为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的思维定势,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课程的生命力。

(四)课程管理建议

由于《品德与社会》课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必发展的一门综合课程,对于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各格公民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有关行政领导要充分重视其德育主渠道的作用。课程标准在课程管理方面所提出的要按照课程计划开设《品德与社会》课、开足课时、配齐教师、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与学校其他教育教

学紧密结合、教学资源配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所提出的建议都属于刚性要求,是要严格遵照执行的。

(五)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在课程建设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举足轻重的部分,本次课程改革明确不中小学教材发展的方向,即多元化方向。《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材建设,也将顺应这一方向。逐步建立起丰富多彩的多样教材共存的繁荣局面。同时,必须注意到,从单一教材到多样化的教材,是一个复杂的发展变,化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时期的艰苦努力。在这种长时期的艰苦努力之中,必须坚持质量要求,离开了质量,教材.的多样化只能产生消极后果。为此,在这里对于教材编写提出一些建议和要求。

1.教材内容的设置、编写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要准确、完整地反映、理解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

2、教材编写要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

3、教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4、教材的内容要反映生活的真实

5、教材的呈现方式要适合儿童的审美习惯和接受能力,要避免成人化倾向。

6、教材应该体现地区特点,适合儿童的需要

七、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 新课程的教学观:

1、把教学看作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反思性的、批判性的、探究性的实践活动;

2、把教学看作是以理解为基础的体验生活和建构生活的过程,教学是学生生活的主要时空;

3、把教学看作师生互动的交往活动。新课程的教师观:在实施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职业正在成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而不是一种行业和

简单劳动;教师开始不是单纯的任务执行者,而是教育的思想者、研究者、实践者、创新者和需要不断发展的专业工作者。新课程实验把教师发展推到历史的前台,教师正在经历被重新发现的历史性时刻。

新课程的学生观:

认为学生是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的处于发展中的人,具有生命的整体性和人的发展的能动性。新课程的学生观要求我们必须使教育是对整个人的健全的教育,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新课程的目标定位。

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1)倡导全人教育;

(2)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内容选择:

淡化每门学科领域内的“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处理好现代社会需求、学科发展需求与学生发展需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中的关系,改变目前各门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注重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

新课程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1)教育观念的转变

①在课程功能上,从过分注重知识传授,转变到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在课程内容上,从过分强调学科本位,偏书本知识,转变到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

③在课程实施上,从过于强调接受学习,转变到倡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实践、创新,改善学习方式。

④在课程评价上,从过分强化评价的甄别、选拔的功能,转变到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成长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上来。

(2)教学方式的转变

①从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课堂氛围入手转变;

②从教学的实施流程入手转变(从全程预设到关注教学过程的生成性);

③从适应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入手转变,倡导教学活动的创造性。

3、新课程要求教师(含教研员)实现职业的专业化。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

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强调几个基本观点:

第一,民主化师生关系的建立; 第二,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与教师

角色的转变(组织、帮助、鼓励、引导、促进); 第三,教师要学会倾听、沟通、尊重,学会向学生学习。(3)行为变化

1、尊重

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 ①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

②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 ③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 ④尊重有过错的学生

⑤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 ⑥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2、赞赏

①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 ②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 ③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

3、帮助

①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

立能够达成的目标;

②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③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 ⑤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的氛围;

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化; ⑦从教师自身的角度看教师角色的转变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倾向。

1、教师学会终身学习

1)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新课程,走进新课程;

2)实施新课程,教师不仅要“洗脑”还要“充电”;

3)新课程对教师阅读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量的增加。

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的复杂化了,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

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走进新课程》第125页

学校是文化的旅馆,只能暂住而不可久留。我们在这个短少时间内,贵能给一把得常识的钥匙,教给他们以后自己去用。

——《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577页

未来的教师,不应仅仅是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的博学之士,而应该是一个可以帮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己去寻找宝藏的导航者。就像拨号上网的“猫”(MODEM)一样,未来的教师应成为一个可以帮助学生链接到世界各种信息资源的“猫”。

——《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第193页

有些人做了几年的教师便有了倦意,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的还是因为不好学,天天开留声机,唱旧片子,所以难免觉得疲倦起来。惟独学而不厌的人,才可以诲人不倦。要想做教师的人把岗位站得长久,必须使他们有机会一面教,一面学;教到老,学到老。当然,一位进步的教师,一定是越教越要学,越学越快乐。

——《陶行知全集》第4卷第654页

教师和学生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

——《走进新课程》第四章第116页

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

——《陶行知全集》第3卷第451页

师生本无一定的高下,教学也无十分的界限,人只知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不晓得有的时候,教师倒从学生那里得好多的教训。

——《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35页

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

—《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23页

中国的教员、学生,实在太迷信书本了。他们以为书本可以耕田、织布、治国、平天下;他们以为要想耕田、织布、治国、平天下,只要读读书就会了。„„,他们忘记了书本也是“做”事的工具,与锄头、斧头是一类的东西。

——《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19-20页

结合国内研究教师素养的专家意见,认为新课程实验可以在如下方面促进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同时又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与发展。

一。是以每个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思想观念的确立。教育思想观念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方向,决定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性质;

二。是以掌握教育专业知识体系,形成教学实践专业技能为特征的教育专业才能的建构。教育专业才能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标志,决定课程改革的质量和深度;

三。是以敬业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内涵的教育专业精神的塑造。教育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内在动力;

四。是以良好的个性修养、高尚的道德品格为基本内容的教育专业人格的

养成教育专业人格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依托,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心灵支撑;

五是以实践反思、合作学习、掌握教育研究方法为内涵的教育研究能力的形成。教育研究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保证,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现实起点。

(来自渭滨教育网)

第三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

2017年10月23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由我们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老师来对《品德与社会》课标进行解读。希望借着本次的机会,能进一步得到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指导与引领,使我们《品德与社会》教师的工作再上一个台阶。首先我为大家解读第一部分,课程性质:

赵海荣: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设计制定的,它的总体设计思想集中反映在课程标准中学会共处,“学会关心”是21世纪各国教育专家的共同口号,而这正是在新的世纪里对人的思想和社会性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一个道德教育问题。各国都在研究和加强德育,只是有的不叫“道德教育”,而称“品行教育”或“品质教育”。我国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素质教育步伐的时候,也十分强调改进和加强德育,课程综合化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他们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实际的社会生活是综合的,人的知,情,意,行发展也是整体的。有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人际关系的丰富性,才能使人格获得全面完整的发展。也就是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才能发展完善的人格或品性。设置《品德与社会》综合课正是为了改变过去的分科教学,以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等。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会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课程追求有效的品德教育,不求“高,大,全”面面俱到.因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还处在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也是奠基阶段.

王咏梅:我同意赵老师的观点,只有教育的内容是适合于他们需要和可能的,是最基础的,教育的方式是生动活泼,他们乐于接受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下面我对设计思路这部分谈一下我的看法:

二、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具体来说:

1、一条主线。本课程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是什么?是儿童的社会生活。因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的,这门课程的内容应紧紧围绕的社会生活来组织,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的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内容标准”的提法都是从儿童的生活现实和生活需要出发,如“我的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等。而原来的《思想品德》课程以德目构成课程标准的框架,那是以社会需要为主线来设计的,形成学科化的概念体系。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课程体系。

2、点面结合。儿童的社会生活范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大的,从个人,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祖国和世界。以这大大小小的生活领域为主题组织教学内容,构成教学内容的若干“方面”。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所以,这一个个要素与儿童的交互作用就成为组织教学内容的“要点”如“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及周边区域的平面图和线路图”就是儿童与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要点;“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儿童与社会活动的交互作用;以社会生活领域为方面而设立的主体,如“我与家庭”,“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等也都是反映了儿童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关系。每个面上都会涉及到各种社会要素。当然,不是每个领域所设计的要素都相等,但是大体上都有,我们按“面”选择小学生学习的“点”,即在每个主题下面分裂了数量不等的若干要点,构成了整个“内容标准”的框架。

过渡:以上是王老师对《品德与社会》课标的设计思路这方面的解析理解,大家还有要补充的吗?

姜华:我想说一下,我对设计思路这部分后两个内容的理解:

3、综合交叉。本课程的综合性除了在课程目标上表现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的综合;这在内容上是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的融合外,在课程内容的框架结构上则是将社会生活各要素综合.在现实生活中,各社会要素是综合成整体出现的。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生活方式。”在这一内容里综合包括了几个社会要素,它既有社会环境的知识,又有社会活动的情况,还有人们之间应有的态度和规范。“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是“我是中国人”部分的内容,但遇到灾害时的互助是跨国界的,国际红十字会的作用就在于此,这样它与“走进世界”部分的有关内容就交叉了。这就是本课程综合性特点的明显表现。它打破了原来《思想品德》,《中国地理》,《中国历史》,《世界地理》,《世界历史》等分科教学的界限,将相关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成为一门全新的的综合课程。

4、螺旋上升。这是关于教材编写时各部分内容分布的设计思路。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虽然是按照由近及远的规律展开,但又不是绝对的。如个人生活虽然离得很近,但对自己深层次的认识却并不容易;相反,世界虽然离学生较远,但由于现代传媒的发展使地球变小了,对国外现象的了解反而变得容易起来。所以,我们认为“内容标准”虽然是按主题组织的,教材的编写却不应该机械地按照“个人-家庭-学校-家乡-祖国-世界”的顺序一一安排,而应根据各年级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选择相应内容重新组织。如“走进世界”的第4条“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这些内容放在中年级学习也是可以的。当然,不同的年级可以有所侧重,又有所兼顾。例如三四年级侧重家庭,学校和家乡(社区)的内容,兼顾祖国和世界;五六年级侧重以祖国与世界,兼顾其他;涉及个人成长的内容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分散在各年级进行。这个内容框架的构建,遵循了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开展学习的设计思路,体现了课程设计的特点。

过渡:听了两位老师的解析后,我也认为要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自主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下面请杜老师为大家继续解析: 杜雪梅:

三、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课程,建构这门课程的基础不可能是别的什么,必须而且只能是小学中高年级儿童们的社会生活。在这样的平台和基础之上,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道德及社会性从来都不是空泛的理念,而是实实在在地、时时刻刻地存在于人的各种活动之中。道德从根本上是从生活中产生出来的,是从社会生活里人们的互动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观念和认识。所以,对儿童品德的提高也不应当离开他们的生活,而要在他们的生活中展开,这种培养应当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而决不是脱离了生活的培养。

在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分别列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部分。但是,教师必须认识到,这样三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是整体存在于儿童个体的发展之中并且互为影响的。一个人情感体验是在生活中获得的,生活态度是在生活中形成的,能力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的,而人类迄今为止的所有知识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归纳出来的。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是共同存在于生活中的,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提升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全面地把握课程目标,要通过情境的设置、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使教学回归生活,恢复生活本来的面目,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所以,《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不要把教学内容当做学生完全不懂的东西来加以讲解,加以灌输。而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出发,善于动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之与课程具体的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使得学生面对学习的主题的时候,感到他们所学习的内容,正是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因而理解课程的意义,乐于进行探究。

过渡:听了杜老师对课程目标的解读后,我们知道仅仅依靠原有的生活经验是不够的,教师要通过各种活动,通过引导和帮助,使学生思考和尝试的范围不断扩大,以此为基础引导他们向更熟悉、更高级的水平发展,使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得以拓展、扩充、提升。接下来请王老师谈谈他的认识。王月顺:

第四篇:品德与社会课标考试题

品德与社会课标考试题

(2009-02-25 20:21:49)

转载▼ 标签:

杂谈 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性质是什么?

答:品德与社会课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2品德与社会课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3)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品德与社会课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答: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4、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核心是什么?

答: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5、品德与社会课的总目标是什么?

答: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品德与社会课的分目标包括哪些方面?

答:(1)情感、态度、价值观。(2)能力(3)知识 7 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宗旨?

答:提高青少年的公民素养。

8、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哪些方面?

答:涉及广泛-社会生活、地理、历史、道德、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公民素质养成相关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新课改理念中重新定位的师生关系是什么?

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指导者,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10、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答: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映,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

11、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评价的内容有那些方面?

答: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与方法、学习结果。

12、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答: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学生互评、学生自评、作品评价、

第五篇:品德与社会课标心得体会

《品德与社会》新课标学习感受

教学管理班三小教研区 刘艳艳

第二次参加提高班,我有幸学到了《品德与社会》新课标内容。尽管自己上学期就任教品社科,但是没有走进她,只是如同朋友一样,打个招呼就过去了。今天听完讲座,回家后仔细研读了一番,感受颇多。

首先《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包罗万象的杂科,它的内容涉及面极为广泛,反映的不仅有复杂多样的客观世界,也蕴含着丰富的主观世界。她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从这一课程的最基本的性质,我们就可以清晰的看出比起以前的思品课,现在的《品德与社会》最大的改革是把学生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培养目标切切实实地放在儿童的生活中去培养。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主”的发展性战略计划;真正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当我们翻开《品德与社会》这本教科书时,我们会发现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是伴随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开设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它通过游戏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

其次通过学习,我还被新教材那先进的教学理念深深吸引,觉得这本教材真正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本。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课程将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体现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大特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比如把新生入学会遇到的一切融合在一起,有机地把新生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和家庭、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关心他人和热爱祖国等诸多方面用插图、游戏等形式体现在教材里。足以体现新课程改革在改编教材时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精髓,重视学生的生活,力求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改变过去传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生硬强化培养。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新教材更注重人性的发展,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教学源泉。

通过学习,最重要的使我的教学观念改变了,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教学观念;我们要改变过去以书本为主,教师讲为主,新课程要重视学生的生活感受,生活体验;拓展课堂,延伸课堂,把课堂与家庭、社会及儿童生活世界里;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达到发展与培养他们真正的道德行为,不再仅仅依靠“听”来发展与培养。通过本次学习让我更懂得珍惜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中引发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重视儿童在真实生活中感受、体验、领悟,突出活动,让学生自主地、能动创造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

通过提高班的讲座学习,我再一次怦然心动了,我想将来我一定会努力的把这份心动付诸行动,在实践中思考,在反思中成长,一步一个脚印,“路漫漫兮何其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愿我们的品德之路一路灿烂,一路辉煌!

品德与社会学科《新课程标准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作者:学科专家 发布时间:2010-10-15

作者:郁艳琼

说真的,新课程实施已经多年,但我并没有认真地去学习过课程标准。近来因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为求培训能有个好成绩,以求自我专业的发展。因此,我认真地学习了品德与社会学科新课标,再结合自己具体的教学实践,我有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

1.要学新的《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新课程的精髓。例如:新的课程标准与以往使用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比较,其体例、结构、表述与呈现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新的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为纵坐标,作为内容整合的逻辑。

2.教师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在新课程目标下,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因此,为了适应教学,教师应通过自学或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报刊,杂志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知识。总而言之,教师一定要通过学习后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

3.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现代教师不再比喻为“一桶水”,而应当被比喻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装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师生之间和教师之间要积极主动合作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1.师生合作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关系,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识建构的目的。

2.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

例如,在新的课程中要开设思品综合实践活动课,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的知识的内容很广,有信息技术、各种专业知识、科研方法等。因此,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是不能包打天下的,几乎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该课程的教学指导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它相关学科,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同志合作完成对学生的活动课指导。在教育学生学会合作的同时,教师首先学会合作。

三、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有五大内涵:知识体系的构建者,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学习过程的激励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人生的引路人。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育的本质回归到“立人”上。教师的角色转变到“促进人的发展”上,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应的。

1.在课堂上,当学生在观察、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智力发育低下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生理缺陷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激励每一位学生,面对学生的活动成果,教师应喜出望外、赞叹不已:“科学的发现总是属于孜孜不倦、顽强探索的人”;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应不耻下问:“这么新奇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面对学生的暂时失败,教师应热情引导:“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呢。”同时还特别应处理好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对学习内容中的知识的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这样,学生始终处于被激励的气氛中,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以往课标“知识——能力——情感”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在使用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也应关注,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项技能是否形成,并且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

四、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能力提高

新的课标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我们知道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学生的内驱力非常重要,以学生为主体是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任何脱离学生的实际认知特征的教学行为都是事与愿违的。

五、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程中,增设了培养学生的素质的内容。这些内容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因此,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前瞻性和独创性。总之,教师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善于创设“创新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

总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新课程实施,而教材和教师是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角色,新教材仅提供一些简单的素材,因此,还要我们教师细心揣摩发现与思品教学背景相关的素材,挖掘思品课程资源,使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日渐完善,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充实自己,不断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新课程的实施中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只要我们勇于实践,不断探究,我们就能克服前进道路上不断发生的问题,真正做到“用科学深思的目光、追求真理的激情去感染学生,用聪明智慧的火花点燃每一位学生。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

韩家楼联校 李艳莉

2012年6月

新课改的春风吹拂教育界好多年,我心中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提升中,通过这次学习我有了一个更清楚更系统的认识。“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没有教师的支持,任何教育改革都无法进行。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力图。确切地说,这是一场关于如何重新认识教育中的“人”的思想变革。无论是三维目标,还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都在释放一个强烈的思想信号——人,完整的人的发展,才是教育所有元素中最最重要的目的。以人为本,就是要颠覆过去教育中以他者(知识、权威、成绩等)来压迫人的精神需求的观念,就是要还原教育养育人的精神生命的责任。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力求达成的目标。教学活动的新诠释,树立以生命为本的教学过程观、以研究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观、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作为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支柱,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教学活动并不是围绕书本传授“符号”的过程,做教材的“奴隶”,而在于以课程为中介,通过师生之同的积极互动,将课程“动态化”,通过体验和发现去开发新的课程,能动地、个性地解读教材,去创建新的课程意义,使课程活起来,使教学活起来,力求达到生命的一次又一次的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新课改改变了以往的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当学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

以上就是我此次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可能某些方面的认识还很肤浅,但我相信,用我对一颗对教育的执着追求的奉献之心,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不断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时刻看到自己、认识自己、丰富自己。

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的心得

发布:张亚珍 时间:2012-06-12 10:45 来源:普陀教师研修

网 访问:469

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的心得

六横中心小学 陈益平

通过对2011版新课程标准的反复研读,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也使自己的教学理念又得到进一步提升。下面就来谈谈我学习后的粗浅的体会:

1、树立新的教材观。通过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使我更深刻地感觉到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树立新的教材观,本次新课程突出了综合性,即儿童的学习体现其生活体验、道德体验、知识建构、思考探究、社会参与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融为一体;教育内容正在由单一知识向跨学科知识、由学术知识向体验性知识、由内容知识向方法性知识转化。所以新的教材观应该是:教科书不只是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更重要的功能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范例。新课程教材是开放的,给教学留下很多空间,使教师能够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或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和开放性,从而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2、树立新的教师观。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让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我们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指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发展,身心得到健康地成长。教师不应只是引导学生正确的规范就算完事了,还应在行为上进行反馈、加强。好品德决定正确行为,良好的行为又加强品德的养成。防止出现“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现象。

3、树立新的学生观。

我们教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本课程设计思路同时又强调了儿童的动手能力,既强调学生的动脑又强调动手,进一步突出本课程的活动性、实践性的特质。学生只有作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才能从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个人的发展,构建起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修炼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人格。

4、树立新的教学观。

教学中我们应树立教与学的新观念是:

首先要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不是强调知识的灌输。要善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态度和能力。新课程下的品德课并不是过去的思想品德课和活动课的简单相加,它是各学科的融合,既有科学性,又有人文性,既要培养学生动脑的能力,还要培养他们动口、动手的能力,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

其次,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与人相处。教学不是偏重单纯的知识能力的提高,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整体性发展。

第三、着眼于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机制。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和生成性问题,尊重学生的多元选择,实施以鼓励性为主的评价策略。通过评价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激励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评价不仅是为了解儿童的学习,它本身就是儿童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在评价过程中,儿童彼此间讲述活动过程、分享探究发现和活动体验、交流作品和活动心得,都是儿童学习的生动体现

总之,《新课标》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给我们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相信有了《新课标》的指导,我们的教学会更有方向性和科学性!

品德与社会心得体会

上传: 董文龙

更新时间:2012-5-21 阅读: 0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是以回归生活为基本趋向,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的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其根本理念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基础;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品德这门学科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更能引领学生的行为,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吴儒敏老师的讲座中有一幅画面,让我感到了当今学生冷酷的心,残酷的行为及其那种独有的“良好”心理素质。方一均在杀害老师之后的几天的表现令我们教师感到震惊,震惊之余,我们不得不思考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可持续性。

由原来的〈〈思想品德〉〉到现在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体现了本门学科的特性——回归生活。生活离不开品德,品德离不开生活。品德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最终又为生活服务。教师要挖掘身边的资源有激情,用真情去教授〈〈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通过教师的激情让学生动真情,从而有满腔热情投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使小学生从小就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李长春同志曾指出:“对中国游客加强文明素质教育,努力改善中国人的国际形象。”这充分说明中国人的文明素质有待提高,而提高中国人的文明素质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从小抓起,从提高小学生的素质做起。通过本次培训与学习,使我更加认识到小学品德学科的重要性,加深了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理解。〈〈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更重要是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因此,在小学品德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 1.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1.1 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要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1.2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2.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我们国家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

首先,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现在就有许多身在农村而不爱村、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农门,离开家乡„„这样的想法是偏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教《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首先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说说参与劳动的不同感受,从而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热爱农村。3.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可以尝试 : 明理激情导行模式;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发情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问题--讨论”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角色扮演模式;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益较好。

真正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品质的社会主义少年。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心得体会

上传: 董文龙

更新时间:2012-5-21 阅读: 0

经过几年《品德与社会》执教实践过程,我觉得《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有以下感受。

一、把握课程特点、深钻教材、充分准备是上好品德课的前提。

现在的《品德与社会》课本,每一课都是几幅图配几句话。如果照本宣科式教学,一课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上完。如果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品德素养的提高。上好一节课很难。在具体教学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老师,是越来越需要丰富的知识。在备课阶段一方面深钻教学目标,充分运用教材上的内容,挖掘和拓展了很多相关知识和内容,另一方面老师也在课前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合理利用相关的社会资源。如备课时一定收集网上或学生预先实际中的一些资料,丰厚教学内容,从而接近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必须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才能享受成功

真实的生活有利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这已是人人皆知的事实了,可在实际的课堂上,教师却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能够把这种联系体现在实处。有的担心生活太大,无处着手;有的考虑学生的接触有限,难以体验;还有的顾虑生活太随意,难得控制,会导致课堂学习一团糟„„凡凡点点,都有一定的道理,难道走进生活,开展德育教育真的就那么难吗?在教学《走进残疾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残疾人需要大家的关爱,我设计真实的社会情境,开展体验残疾人生活艰难的活动。一是让学生用一只手去收拾书包,体验肢体残疾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二是让学生用手帕把眼睛蒙起来在教室行走,体验盲人行路的不便。学生们通过这两个体验活动后,真正体验到了残疾人生活的不便,感受到了残疾人需要我们正常人的关爱。课堂上短短几分钟的生活体验,胜过了教师多少空泛的讲解,可见生活对于德育知识的教学是何其重要,而联系生活组织教学又是多么的简单。我觉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教师都有必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多样性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

三、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突出课程的社会性

延伸课堂还要求教师开放课堂教学的空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去访问,去调查,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社会现象,展望未来的世界,让他们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体验,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并从中认识社会,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使课堂真正延伸到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生命流程之中。这样才能立足于各类富有积极意义的教育载体,着眼于学生未来的生活世界,服务于学生的全面终生发展。例如《货比三家》就需要学生在课外调查某种商品在不同的商店或超市的价格,再进行比较分析,让他们知道同样的商品,价格可能不一样,影响价格的因素制约着商品的价格。如果不延伸课堂,不亲自比较,光靠老师的说教,学生很难理解这些道理。

总之,通过这一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品德与社会》是提高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习实践,了解社会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搜集、整理、归纳、讨论、交流、表演等方式在轻松中感到学习的快乐,获取知识和能力。

下载苏教版 品德与社会 课标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 品德与社会 课标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课标要求

    三年级品社教参对本册的教学要求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课标要求[大全5篇]

    五年级品社教参对本册的教学要求 本教材是《品德与社会》综合课程的第五册,在教材的教学中注意把握和落实《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注意教材内容和多种教学活动的争......

    课标解读

    对运算能力的理解与培养策略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一直将运算作为主要内容,运算能力是我国数学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几十年来一直是我国数学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有别于《标准(试验稿)......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标试题及答案5篇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题 一、 填空(共40分,每空2分) 1、品德与社会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_____、_____转变。 3、小组学习......

    我教《品德与社会》课的几点体会

    我教《品德与社会》课的几点体会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关键是教师,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新课程实施对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

    品德与生活课标复习题

    品德与生活课标复习题 一、填空。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

    浅谈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

    浅谈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为它是集道德、历史、地理、法律、社会生......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浅谈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浅谈 ——激真情、明是非、导实行李 光 民 徐州市王新庄小学 2009年12月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浅谈 ——激真情、明是非、导实行 王新庄小学 李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