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之三

时间:2019-05-14 16:39: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之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之三》。

第一篇:《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之三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之三

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l 马太效应。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一旦出名,就位登“指导”脱离根基实践,忘了自我,忘了本来的目的。而在学校里,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不管是在中小学还是幼儿园也很普遍。

l 互悦机制。是指我喜欢你,你也喜欢我。师生之间也是,当某个孩子告诉他很喜欢你后,你会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对他的好感。老师喜欢哪个孩子,孩子才有可能喜欢老师。自我暴露、真诚的态度都是互悦的方法。

l 自己人效应。做个孩子的“自己人”:“我和你们一样„„”“我小时侯„„”等等话让孩子感觉到老师是自己人。

l 互惠原则。欲取先予原则。这使我想起幼儿园的配班问题。为什么现在配班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我觉得是一种进步。因为老师们已经逐渐意识到职责的概念,已经开始感觉职责分工的公平性和平等性。作为一个正式的工作人员应该知道自己应该的职责,而人与人之间应该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有了明确的职责分工才有真正的互相帮助。不愿意和谁配,愿意和谁配,人的潜意识里其实都是在指向索取。和对方在一起有没有什么好处,她有什么长处有利于自己。当然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要求只能索取别人,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别人索取,这将是不平等的。常规管理、环境布置、业务能力甚至互相穿衣聊天愉快都可以是索取的东西之一。这使我想起很多幼儿园的班主任制度,那到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措施。说起这个我又想起“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风马不相及的联想。在年龄日渐增多的时候,我发现,似乎年长之人越来越可怜了,越来越没有人要了。因为他们身上无所索取。可是对于年轻之人说来,相求一个有很多索取之人,相对地不就让自己少了磨练之路,环境布置有人设计了,计划设想有人代办了,那么自己年长之后又将会是怎样的遭遇呢?值得深思呀!

l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和禁果效应有些类似。对于你想让孩子做的事情可以适当压迫一下,而对于孩子想做的事情可以充分的让其去做,那样你会看到意想不到的结果。l 霍桑效应。自己是否重要?自己是否被尊重?自己是否被关注?是力量的来源。老师对孩子也是如此。l 登门槛效应。就是一种得寸进尺的积极运用。先提一个小的可以接受的要求,在慢慢渐渐提出有些可以接受的,直到最后提出先前不能接受的要求,都可以被接受了。

l 留面子效应。提出一个高得不能接受的要求,让心理产生反应,然后假装妥协提出一个低得多的要求,让本来可能不同意接受的人接受。但运用要适度。

l 80—15—5法则。这是课堂里各类孩子的存在比例,就是说大多数孩子是遵守规则的,然后有百分之15的孩子会周期性的违反规则,而总有百分之5的孩子是长期的违反者。这样看来,老师就能用好心情来面对所有的孩子了。关注全体,兼顾个体,满足大多数的需要,但也不放弃少数孩子,用探究事物本身吸引孩子是一个方式,用体态语言提醒少数孩子也是一种方式,方式有很多,课堂积累经验。

l 鲶鱼效应。是指一种适度竞争效应。科研小组、年级组都可以放一条善于创新的鲶鱼引起头脑风暴,引起良性竞争,成发展趋势。

l 名人效应。爱屋及乌,利用孩子的偶像和心中崇拜对象渗透在教育当中,也会有好的效果。l 最后通牒效应。这在人群当中非常普遍。我早就在小时候就突破了这种效应,因为我渴望轻松和自由,我希望更多的享受自由和宽松的心理氛围,所以往往就不等到最后通牒,事情早就做好了。以至于现在工作中也是如此一般。l 决策中的非理性。人的决策常常受很多主观的因素影响,虽然如此,但还是需要争取多方面的了解和分析,在综合进行决策。

l 边际递减效应。没有鞋穿的人得到一双鞋,他会觉得鞋特别好,如果接下来不断得到鞋,最后有可能对鞋子就厌恶了。这就是边际递减效应。这个说明我们对物品价值的认识不是来自物品本身,而是通过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程度来主观地体验的。表扬多了也烦人就是这样一种现象。

l 从众心理。群体压力,害怕分离和孤立。虽然群体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对的,但人们常常由于这些心理而从众。清醒的认识真相,保持真我,克服麻木地从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l 社会助长和社会干扰。头脑风暴就是利用的社会助长的原理,讨论开放性的问题适合群体研讨,成一种社会助长之势。而当遇到一些深奥的问题时,群体一起就成了一种社会干扰,这时就适合一个人深入研究。l 群体去个性化。其实就是一种给犯错之人留面子的方式。当某个孩子偷了什么东西时,熄灯使东西归位,让那个犯错误的孩子从中有机会反思和醒悟。l 群体极化现象。就是人常常容易受周围人的影响而加深或改变一种看法。比如评价一节活动,自己心里可能还没有太多的理由不喜欢这次活动,但当别人说了很多以后就觉得自己很不喜欢这个活动了。反之,说喜欢这个活动也是。群体极化有两种情况,一是冒险偏移,二是谨慎偏移。群体讨论容易冒险偏移,因为群体中责任分散了。比如大家一起讨论制度的好与坏,往往容易说出更多的不好来。而让一个人单独说说,可能就成了谨慎偏移了。这都是一些忽略事物真相的一些心理倾向,个体还是需要有独立的明辩思维,才更能看清看透。

l 博弈效应。人生离不开博弈,因为每一个选择就是一种博弈。我不喜欢这种比喻,好象人生就是一场赌博。其实每一个选择都是个性使然,每个人都应该平静地为自己的每一个选择负责,敢于承担每次选择的结果。

第二篇:教育中心工作汇报

下车镇创建省级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你们好!

现在,我代表镇政府向各位汇报下车镇省级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创建工作。

下车镇位于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南部,灌云县城东北部,是灌云县著名的农产品产业基地。全镇总面积126.61平方公里,下辖34个行政村,常住人口9.6万余人。204国道、沿海高速穿境而过,境内有一帆河、牛墱河,周边有盐河、东门河等,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发展潜力巨大。2012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6.2亿元,财政总收入1.06亿元。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下车镇始终重视社区教育工作,确立了“创新思路,以人为本;立足社区,富民强镇;心系基层,服务大众”的工作理念。几年来,我镇不断加大对社区教育的投入,积极创建省级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领导重视,完善运行机制,提升创建目标。

下车镇党委高度重视社区教育工作,强调社区作为联系各类教育的纽带,对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区,建立和谐社会,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认识到在努力抓好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同时,社区教育是强镇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把创建省级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的工作作为大事抓实抓好。为强化创建工作的领导,成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由宣委、团委、妇联、劳保所、民政、派出所、司法部门、文化站、农技站、医院、农电站、各村民学校、成教校、中小学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教育委员会,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同时配备一支素质较高的专职管理人员16人,兼职管理人员10人;一支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专职教师19人,兼职教师22人,并有一支乐于奉献的志愿者队伍1900余人。创建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制定社区教育十二五规划和创建方案。制定了《下车镇社区教育中心教师职业道德考评及奖惩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

二、注重投入,健全保障机制,改善办学条件。

下车镇社区教育中心位于下车镇白蚬街,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建有标准教室6个(其中建有能容纳200人的综合培训室一个),微机室(电脑30台)、图书室(藏书9000册)、阅览室、活动室(棋牌、音乐、健身、书画)、档案资料室、办公室等均符合省级要求;社区教育中心网站、居民健身器材、投影仪、音响、复印机、打印机、数码相机等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各功能室全面对居民开放。院内还建有培训基地(新雅服装厂),厂房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工业缝纫机200台套,让培训学员学习实习融为一体,增加培训的实效性。中心下辖中学、小学、幼儿园,34个村民学校,2个企业职工学校。是一所集党员教育、成人教育、现代农民教育、领导干部教育、社区居民教育和青少年校外教育和娱乐为一体到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

现代化办学条件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要求,社区教育中心成立以来,镇政府一直把加大投入,努力改善社区办学条件作为自己的职责和方向。在镇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挖掘潜力,优先考虑社区教育条件的改善,通过各种渠道筹措经费,不断完善社区各种软硬件设施。自2008年12月成立以来,党委、政府不断加强领导,不断加大投入,使社区教育事业不断发展。2011年政府投入9多万元,2012年政府投入22.2万元,2013年投入23.6万元,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三、注重优化,共建服务平台,完善社区网络。

1.努力提升社区教育基础能力。全镇现已有村民学校34所,各学校已基本做到了“六有”。即有稳定的教育活动场所,有能提供教学、培训活动的教室,有图书、信息阅览室,有专、兼职教师队伍,有热心为社区教育服务的志愿者队伍,有一套教育管理制度和台账。

2.着力构筑资源共享平台。下车镇现有全日制完小12所,全日制中学3所(其中一所私立学校),幼儿园14所。拥有农家书屋、健身场地、社区娱乐场所等,青少年课外活动基地和教育实践基地7个。社区内的图书室、微机室、文化活动场所定期向社区居民开放,开放率达95%。各村、社区学校与镇中学、小学、文体办分别制定了活动场地等教育资源的共享协议,社区教育中心、人力资源保障所与用工单位互相配合,为务工和残疾人员提供各种培训。部门间相互协作,促进了学校与社会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了教育资源最优化。2013年下车社区教育中心网站被评为连云港市“十佳富民网站”,社区教育中心被评为“县先进社区教育中心”。

四、注重实效,开展综合教育,拓宽服务功能。1.狠抓从业人员培训。社区教育中心创建以来,在镇政府的领导下,制定严格的细化培训学习计划,围绕“富民强镇”目标,积极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社区教育中心自成立以来,开展对各类从业人员和外来人员的种植、养殖技术,电子电工,电焊技术,服装制作,计生服务,法律知识、商业、老年、残疾人等培训。2011年培训了23761人,培训率52﹪,2012年培训了25037人,培训率54.3﹪。2013年1-11月培训了23812人,培训率达50﹪.镇劳动服务所连续4年被县评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先进单位。

2.抓好弱势群体教育。

(1)针对残疾人的特殊情况和需求,配合民政部门组织对本乡的残疾人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培养和提高残疾人自食其力的能力。三年共培训了411人次。培训率达60﹪.(2)抓好0~3岁婴幼儿的家长培训工作,三年累计培训2973人,培训率50﹪以上。

(3)针对老年人对教育的需求,下车社区根据老年教育的特点,开办老年培训班,使老年人真正做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三年培训24138人,培训率均达60﹪以上。

(4)抓好外来人口的教育培训。结合下车镇实际,根据外来人员的需求,社区中心组织外来人员参加电脑、电焊、养殖、种植、餐饮、食品安全、法律等培训,培训率60﹪以上。

(5)针对下岗职工就业需求,由社区教育中心和镇劳保所合作,举办下岗职工技能培训,三年累计培训2093人,培训率达50﹪以上。3.加强法制文明教育。充分利用现有中国传统节日、法定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三年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0多份。积极开展文明礼仪培训班,开放和利用社区教育“读本”、宣传手册,倡导文明新风。社区教育者把倡导文明的宣传册免费发放到千家万户,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

4.积极开展各种文化体育工作

(1)全民健身运动会年年举办,层层选拔,我镇连续5年被上级评为体育先进单位。2011年我镇在连云港市第八届农民体育节拔河比赛中荣获男子组第二名。

(2)文化中心紧紧围绕中心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演讲、朗诵、歌咏、舞蹈等竞赛活动,多个文艺节目获县级奖项,2012年开展全民各种文体活动30多场次,全年送戏下乡20余场次,送电影下乡346场次;2013年1-11月已完成广场文化活动14场次,送戏下乡12场次,送电影下乡220场次;

5.创建学习型组织名副其实,年年评出一批“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的先进党支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2012年下车、白蚬社区教育中心荣获全市社会教育者业务知识大奖赛 “ 组织奖 ”。

6.抓好成人职业高中的招生培训工作。在成人职业高中招生工作中,下车镇社区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招生氛围,三年共招生195人,在培训工作中能抓好教学管理工作,能按照计划进行教学,按时完成作业并认真批改,使他们能按时毕业。

五、注重探索、打造亮点,形成社区特色。1.积极倡导生态种植理念。下车镇社区教育中心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以镇积极实施绿色农业战略,大力推进农业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政策为主要抓手,进行以设施栽培、花卉苗木、规模养殖、特色养殖为重点的引导培训,依托栽培连片园区和204国道沿线高效农业园区作为培训基地。聘请市县专家做技术顾问,投资2万余元,采取政府帮建与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建设方式,建设了黄荡、前门、胡圩等村,总面积2000余亩的种植园区,在204国道沿线柴市、石羊、仲集与胡圩四村发展以花卉苗木,以及葡萄、西瓜、甜瓜等为主的农业园区。同时推动了规模养殖业发展。兴办董跳村连云港天慧养殖场,巩固提高陈庄村和顺养殖场经济效益。扩大沿海高速沿线规模化养鱼塘口近3000亩,印庄、上车、长春村等村以南美对虾和四大家鱼混养形式,取得很好的养殖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在青龙、楼庄、沙行、仲集、柴市等村扩展泥鳅养殖300亩,特别是利用省教育厅在沙行村定点帮扶的有利优势,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对外发包,吸引了本地有资金、会管理的人员进区养殖,实现利润6000-8000元/亩。可以说,在社区中心的引导培训帮扶下,社区特色正越来越亮,成为我镇社区的一大特色。

下车镇社区教育工作伴随着转型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全镇居民的热烈拥护。但我镇的社区教育尚属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不足。在 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以这次创建省级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为新的发展契机,抓住机遇,努力创新工作机制、有效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将下车镇社区教育工作打造成下车和谐发展的亮点工程和品牌项目。

下车镇社区教育中心 二○一三年十二月

第三篇: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87850042余区86565551

◆东院心理咨询室(东院教1楼南附楼1楼)咨询时间:每周一至五下午2:30—5:00;◆升升心理咨询室(升升园区升升澡堂楼上)咨询时间:每周二、四晚7:00—9:00◆学海心理咨询室(鉴湖教学区学海公寓F栋一楼西侧)咨询时间:每周一、三晚7:00—9:00

◆南湖心理咨询室(南湖校区学府超市楼上)咨询时间:每周二、四晚7:00—9:00◆余区心理咨询室(海虹公寓旁勤工助学基地内)咨询时间:每周2、4。5下午2:30—5:30;每周一、三晚7:00—9:00

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内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心理健康教育对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塑造学生优良思想品德的先决条件

性格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首要必备条件。一个人的性格具体地标志着一个人的品德和世界观,即人的性格特征和人的思想品质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健康的性格就谈不上优良思想品德的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形成、思想和品德的训练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提高心理素质的基础

在学生学习中,如果一个学生心情愉快,就会调动其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易于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中心,也易于形成新的暂时神经联系和使旧有的暂时神经联系复活,进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反之,若是在烦恼、担心、忧虑等情绪状态下学习,就会压抑其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机能受到压抑和阻碍。事实上,一些大学生因情感、人际关系等问题而致使成绩一落千丈、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冲动而违法违纪等,说明了健康的心理对智力的促进作用,也表明心理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本。

三、预防学生精神疾病的发生,提高心理素质

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其身心健康状况不仅影响本人、家庭、学校,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可以起预防作用,又可以使学生中暴露出来的某些心理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这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将起到积极作用。

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可在学生中成立心理健康协会等学生社团,建立起学生心理互助机制,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动性。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可定期对学生心理协会会员等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提高他们的心理咨询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开展助人自助的群众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其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朋辈辅导员”。

总之,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完善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将个体辅导与团体教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相结合,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篇:社会心理效应

社会心理效应

被誉为我国社会心理学界取得最高成就的早期学者,也被誉为我国社会心理学第一人的孙文本认为:社会心理学应以个人行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为研究对象,“从个人的立场说,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从社会的立场说,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中个人的行为。”

如果说上面说的是社会心理学,那么下面讲的就是心理效应,心理效应在当今的社会中更加普及并且更加的适合被运用到社会中,现如今的上班族面对每天的交际、应酬有着许多困扰的地方,同样的,在他们的人际交往中也有这许多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不同认识。想要更加好的去与人交流,就要更好的去学会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形式的交往方式。

人若期待别人对自己有好的印象,就会认真表现自己;反之,就会很随便。把人比成龙,他就会像龙一样得表现;把人比作马,就会像马一样地表现。“比马龙效应”是一种高期望的激励方式。在现今的社会中,多数被老板或是上司用来激烈底下的员工的话语,对于被激励对象来说,如果仅仅考虑让其力所能及地做事,往往很能激励其创造力。而拔高激励,可以激发人才的创造力。人的创造力激发出来,不但能够更好的为企业、团队做出贡献,更加能够的是使老板散发出那种与众不同、知人善用的优点,能够使大家对老板的目光独到表示倾慕之意,更加好的让老板这个身份得到大家的认可。

在现代社会,许多人是被贴上了一些有色的标签的,有些人或许会为这有色的标签而搞到困扰,但是也更多的人会为了这些标签而改变自我本身,从而为了能够达到与这些标签所符合而做出一些超出自我本身价值的事情,这就是有名的“标签效应”。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而引起的,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作用,无论“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第五篇: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 暗示效应:

一个人不自觉地接受暗示,并按暗示做出行为反应的心理现象。“望梅止渴”

反暗示效应:

说反语或过分夸大达成结果的效应。如故意利用人的逆反心理的广告。

社会定势效应:

在知觉人物事物前的心理准备对知觉结局所起的作用。

前苏联心理学家包达列夫的实验,展示同一张照片给两组人,对第一组的描述是“此人是罪犯”,对第二组的描述是“此人是科学家”,然后让两组人分别表述照片中人的相貌,所得结果截然不同。

从众效应:

追随别人的常见心理效应,有时积极,有时消极。

马太效应:

一个人有了成绩,随之而来的好处越来越多。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富裕的主人将钱分给仆人,奖励了在此基础上赚钱的仆人,惩罚了将钱埋起来的仆人,使富者更富,穷者更穷。

潘多拉效应:

对不说明理由而一味禁止的事物,人们尤其充满好奇,以致发生违禁行为。其心理本源在于好奇,而非逆反。如小说的结尾会写“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就是主动利用这种效应。

禁果效应:

也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越是禁止的东西,越要得到手。至于人们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有关。

轰动效应:

通过一个引人注意的事件,达成轰动的社会效应。其心理基础是人们对新奇事物的兴趣冲动和对名人事件的关注冲动。如“炒作”。

蝴蝶效应:

因小事儿促成重大事件出现的效应。

传播扭曲效应:

消息在传播过程中被层层扭曲,以致面目全非。

名人效应:

名人的出现所达成的引人注意、强化事物、扩大影响的效应,火人们模范名人的心理现象统称为名人效应。名人效应与权威效应比起来是属于被动的被模仿或借用。权威效应则是主动的、直接出面的形式。“东施效颦”

安慰剂效应:

使用无药用无害的代用品后,病人反映病情好转。这属于一种在诱导下的自我心理暗示。也可称之为“白谎效应”。一切有利于别人的白谎造成的后效都称之为“安慰剂效应”。晕轮效应:

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译中夸大了的社会印象。

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到其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

首因效应:

卢钦斯的实验证明首因效应的存在,原为记忆实验的结论。即: 位于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的字词比中间部分的字词更易回忆。扩充到社会心理学领域,即为“第一印象效应”。一个人或事物给人们的第一印象特别重要。

威严效应:

在学识、能力、品质相同情况下,威严、少语、沉稳的人比大大咧咧、多语好动的人容易被人欣赏,被提拔的机会也多。

标签效应:

个体被一种词语贴上标签时,就产生相应的行为:按标签规格做出自我形象的策划与实践。

目标效应: 个体为达到一定目标产生出意志力量。

一个将死之人为了见亲人最后一面,心理作用可推迟其死亡。

沉锚效应:

用一个限定性的词语或规定作行为导向而达成行为效果的心理效应。比如问朋友“陪我出去好吗?”,朋友不一定答应,而问“你想去喝咖啡还是去书店?”,他可能选定他喜欢的一项而陪你出门。

惊恐效应:

个别的、局部的事件,一起整体的、广泛的惊慌和恐怖的效应。

血缘效应:

血缘在人际关系中超越帮派、社团、党朋的凝聚力与综合力的社会效应。

刻板效应:

由于偏见或道听途说形成的对别人或一个群体的固定不变的印象。如“常迟到的学生肯定不是好学生”。其积极面是在某些条件线有助于对他人做概括性的分类,消极面时先入为主、绝对化。

领域效应:

每个人喜欢的生活空间不喜欢别人侵占,即使是亲近的人,潜意识里也觉得别扭。

噪音效应:

噪音对心理的影响,使人烦躁、心情抑郁等。

高空跳远效应:

人在平地上跳远可轻松跳越1.3米,但如果在高空架起两个平直的木板,间隔也是1.3米,则有些人根本不敢跳。

于此相反的高空下跳实验则是告诉被试他将跳下一个深沟,但是沟里都是海绵,是绝对安全的,被试会出现紧张反映,而尽力腾跃,而实际上前方不过是平地。这时暗示改变了被试的心理紧张度。

嘎萨效应:

由嘎萨发现,指动物吃过食物后如果产生厌恶后果,则下次不再吃这种食物,这是条件刺激引起动物队食物味觉、嗅觉、视觉的总和厌恶反应。

比如人对一种好吃的食物一次吃的过多,引起了恶心呕吐,以后便可能不再喜欢吃这种食物,因此也可称为“伤食效应”。

蔡加尼克效应:

心理学家蔡加尼克在记忆实验中发现,让被试者作22件简单工作,随机地阻止一些被试者的工作,结果显示,为完成的工作回忆远高于对已完成的工作的回忆。

这是由于心理紧张性的原因,工作未完成而被阻止,其紧张性强,记忆深刻。因此可适当加强人的心理紧张度,从而增强其印象。

实验者效应:

实验者为搜集能证明其假设的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有意无意通过表情、动作、语言将预期的要求暗示给被试,造成一种引起实验结果有利于证明原假设的效应。

多米诺骨牌效应: 又叫“滑坡效应”。一个事件引起的连锁反应。

囚徒效应:

共同犯罪的三个人被捕,如将他们分开看管,这三个人将出现囚徒效应,即猜想另外两人是坦白还是抗拒,从中权衡自己的利益。

权威效应:

因为权威人物的评价,改变被评价食物的社会影响的现象。

结盟效应:

个体间、群体间以某种形式(文字或语言)达成盟约,便大大加深了其间关系。桃园三结义

威慑效应:

通过展示惩罚,从而威慑其他人。杀一儆百、杀鸡训猴

命令效应:

米尔格姆拉实验发现,在特定的境遇中,人们会消除感情色彩而盲目按权威行事的效应。有时也称为权威效应。

面敌凝聚效应:

在派系争斗、民族战争或团队竞争时,面对对手,本派系、民族、团队的凝聚力自然增强并强化对敌方的恨意的效应。引玉效应:

在一定场合下,一种启发性、暗示性的引导、举例或新意,可引出在场者更积极、高级见解的思维与理论。尝胆效应:

以刺激来强化意志的效应。

沉舟效应:

甩脱牵挂时,可下决心干好一件事。

以毒攻毒效应:

如审问犯人时用其他犯人作为引诱的突破口。

擒纵效应:

表面上用于目标相反的行为却达到目标的心理效应。

认同效应:

也称“自己人效应”或“名片效应”。通过观点、特征或情感等方面的认同,促成行为向设定意向发展的心理效应。与结盟效应相似,但认同效应针对一个主体对另一个或多个客体,是不需要口头承诺等的信任。

月曜效应:

人们在星期一时的学习、工作注意力和激情都较差。

组场效应:

个体在感人场景渲染下、表现出的情感、行为上不同程度的失控。勒温认为群体有心理场,也可称为“磁场效应”“去个性化效应”。

偶像效应:

长时间的供奉一个人的画像,并内心对其充满崇敬,会慢慢将其神化,将其视为完美无缺,甚至可发展到向其祈愿。

小和尚效应:

个体的惰性和依赖性产生的消极影响。

激将效应:

通过反向刺激,是被刺激者作正像行为。

阿什效应:

又称“团体压力效应”,指一个团体内,即使某人具有正确的观点,也往往会被绝大多数人的不正确观点误导,以至于放弃正确观点,认同错误观点。这属于从众心理。

飞去来效应: “事与愿违效应”,事情结果和初衷适得其反。

阿伦森效应: 又称“增减效应”,反映个体对外加奖惩增减顺序的心理落痕。由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兰迪的实验而得名。先被肯定后否定的组最不满意,先否定后肯定的组最满意。

霍桑效应:

20世纪20年代,由哈佛大学的梅奥在美国西部电气公司霍桑工厂的研究得出,因此得名。被试者感到自己是特殊的,受到关注因此无论怎么样的工作环境,工作效率都有提高。工人们在有条件发泄不满后,工作效率也得到提高

人们在受到关爱时,更加服从,让人发泄,有利于提高工效,如加大压力,一味批评则可能出现相反的结果。

指标效应:

规定任务指标给,造成心理压力而激活为完成指标的一系列措施。滥竽效应:

与指标效应相反,当没有任何压力,会使责任感和紧迫感下降,任务会迟迟得不到完成而质量低下。

炒作效应:

不为人关注的事件通过各种手段施行“炒作”,会影响其影响面甚至改变结果。

困驴效应: 做事事与愿违。

投敌效应:

在与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较量中,宁肯将利益转让与强敌而不予以对手的做法。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教育学家罗森塔尔研究而得名,也称“皮格马力翁效应”

以鼓励、尊敬来增进信心,使个体在潜意识里能持续的、强劲的自我暗示,从而发挥个体最大潜力的现象。

感化效应:

一种意想不到得正向刺激使人产生强烈正向激情的心理学效应。

在教育中表现为得到意想不到的肯定,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突然的被接纳的正向激情,从而被感化,进而从恶向善等。

老幺效应:

人们往往对最先一个和最后一个观察对象的印象深,尤其是对最后一个的印象最深。

厚皮效应:

一个人在长期的否定情境下,产生的丧失尊严、没有耻辱感的消极效应。

如教师长期训斥学生,反而会使他更经常犯错误。若相反,平时很少批评学生,学生反而显示出敬畏,偶尔的批评会使学生感到羞愧而改过。

德西效应:

1971年心理学家德西通过实验证实,让一个人做他自己喜欢的事,并且对其行为予以物质奖励,反而会较少其行为欲望。但此效应是有局限性的。

敲击效应和报酬效应都是其引申。

敲击效应:

逐渐较少奖励、使人停止被奖励行为的效应。

一旦奖励减少或免除,人会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不想让奖励者得到便宜,于是中止行为,即使这种行为曾经是他们的娱乐方式等。

报酬效应:

孩子完全出于兴趣从事某项活动,若对此进行奖励报酬,反而会削弱孩子对活动的兴趣与效率。

层递效应:

以较低的要求,改变个体的拒绝态度,再逐渐提高要求,令其接受的心理效应。

角色效应:

个体被分配的角色能有效地调动起适合其角色规范的心理学效应。在对责任感的培养上有一定作用。演员的无法脱离角色,也有这种效应的影响。

人际互动效应:

人际交往中由于一方给与另一方的奖/惩、恩/怨,另一方产生相应的奖/惩、恩/怨交换的效应。“投桃报李”“教学相长”都属于这种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

有关记忆的一个心理效应,信息的系列位置决定了记忆难易,首尾好记,中间稍后难记。这个效应是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的共同作用。

训练期待效应:

在运动训练中,教练、教师与学生间互相期望态度所产生的心理结果称为训练期待效应。一般来说,威望高的教师期待效果高,缺乏威信的教师期待效果低。

刺激增强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有关学习理论中的一个观点。认为在侵犯的诱因中,榜样的影响极为重要。即当他人侵犯行为不受到惩罚时,会使其他儿童的模仿行为上升。有武器的侵犯往往更能增强刺激作用。

顺序效应:

我们吃过很苦的药之后马上喝水,即使普通的水也会有甜味。但若先喝糖水再喝苦药,却不能冲淡药的苦味。

斯特鲁效应:

人们对某一特定刺激做出反应,由于某种因素受到干扰,被刺激者难以集中精力对特定刺激做出反应的现象。由斯特鲁发现。又称为“干扰浑沌效应”。

在教育中,如教“黄”字,用黄色写,教“红”字用红色写,对加深印象有帮助,而如果反过来,则会干扰学生的记忆。

社会促成效应:

1897年,特里普利特观察发现。儿童绕钓鱼线,多个人一起绕比单个绕的儿童速度更快。他人在场(比赛伙伴或观看者)引起的个体活动中效率相应提高的现象。

一般来说,在从事相对简单的活动时,群体形成竞争的形势会提高效率,但当活动相对复杂,反而会使不正确反映占优势,成绩下降。因此复杂活动中尽可能较少干扰,而简单运动中则可加强观众的激励作用。对比效应:

两种不同的事物同时或继时呈现,比它们各自单独呈现所得到的学习效果更好,因为两事物在大脑皮层中产生相互诱导作用,在对比中加深了印象。

南风效应:

处理人际关系时,注重方式,以温和的方法处理,往往更容易达到目的。

格斯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格斯塔德研究表明,愉快和美的氛围,能使人的记忆力、理解力达到高层次的水平。

人来疯效应:

儿童常见心理效应,越是有人、特别是多人在场,孩子越调皮、活跃。这是自我表现欲的宣泄方式,通常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

强刺激效应:

也可称之为“棒击”效应,在必要的情况下,以超强刺激,促使个体打破僵局,走出误区的心理效应。

激活效应:

也称“热场效应”,即使场面不理想,由于教师、演讲者或演员进入角色,投入激情和必要的技巧,一开始就给听众、观众一个积极刺激,将氛围激活,从而促成演讲的成功。

冷场效应:

与激活效应相对,即使场面不错,演讲者不能调动听众情绪,场上气氛就会出现冷落、散漫,以致破坏氛围,使演讲结果效率低下。

奋起效应:

当一次大的挫折后,受挫人不仅不气馁,反而激发改变现状的意志,从而迅速成功。

水桶效应:

一个木制水桶的容量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所以在一个团队、群体中,劣者的危害极大。

糖果效应:

萨勒的实验得出。

从小时候的自控、判断、自信的小实验中预测其长大后的个性的效应。一家之见。

末次效应:

由“近因效应”引申出。指新近接受的信息印象深刻,一般又称为“覆盖效应”。

最后一次受到的奖或罚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可冲淡以及抵消过去受到的惩罚或奖励的作用能够。

攀比效应:

人际间明显的利益差距和身份差距会导致下劣势人群对上优势人群的攀比心理。

滑坡效应:

又称“棘轮效应”。

自由散漫一学便会,严守纪律则难得多。“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反向思维效应:

人在受到挫折后避开烦恼,反向地寻找幸运的感受所带来的轻松与欢愉。与“抵消反应”有关系。打碎花瓶“岁岁平安”

多重人格效应:

在特殊的心态与不同的环境情况下,人们特别是儿童,会表现不同的人格表征。

乘胜效应:

人在得胜后会变得情绪激昂,信心倍增,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扫兴效应:

遇到失败或者事情结局与自己期望相左时,会产生扫兴的感觉,从而使信心下降,负性情绪增强。

贝尔纳效应:

科学家贝尔纳思维敏捷,领域广阔,但他未能专注于一个领域深入,因此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在不同领域提出很多具有创意性的观点。这种兴趣过于广泛、思维过于分散,而不利于科学创造的现象称为贝尔纳现象。“样样皆知,样样不专”

后光现象:

一般人际交往中,矛盾者的双方相持不下,由第三者出面或借第三者的话来说服对方的效应。

多用于教育心理学,如儿童不听从父母,就由儿童的教师出面劝说,往往会起到作用。但需注意的是后光效应依赖是消极,会影响的借用方的威信,而常被借用的第三方的威信,也会随着借用次数增多而降低。

定位效应:

人们习惯了在某个位置,定准了某个事物,不易更换的常见心理效应即为定位效应。这种效应是心理定势在起作用。

福林效应: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平均智商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这一现象是由福林最先发现并提出的。

单亲效应:

父母离异、缺乏双亲之爱的孩子,容易表现出负面、消极的行为。

宽大效应:

一般来说个体对他人往往是积极的肯定估计高于消极的否定估计。

恢弘效应:

若调动起个体的自尊与爱心焕发的冲动,可是只表现出空前的大度与宽容。

物极效应:

超过度的香味造成与愿望相反的现象。

马基雅维里效应:

在15世纪,马基雅维里的经典著作《第二原则》中提到,一直说对方喜欢听的话,就会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以说好话等行为获取别人好感,从而获得更多好处的效应。

差错效应:

又称“犯错误效应”,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发现的一个心理规律,即一个能力非凡而又完美无缺的人的吸引力,远不及一个能力非凡但身上有着普通人常有缺点的人强。

融合效应:

个体受挫后,不愿承担由挫折带来的巨大压力,把自己在挫折中应尽的责任与他人的责任混为一起,已平分过失,来减轻心理的消极心理效应。

投射效应:

在认知别人时,总是潜意识地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如自己对某现象不满,总以为别人也这样;自己犯错误,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好心情效应:

指人们在心情好的时候,更容易帮助别人的常见心理效应。

群胆效应:

几个人协同行动,可使个体的胆量倍增,做出独自根本不敢做的事情。孤胆效应:

与群胆效应向淡,有些人越是独自行动越表现出超常的胆量。

拙诚效应:

相比表现热情,但实际虚伪的人,人们更喜欢表现诚实的人。

激惹效应:

在交谈中,特别是谈判中,因某一句话触犯到对方的忌讳,就可能使整个谈判失败。

受害相依效应:

处于相同的受害或者恐惧境遇下,个体相互靠拢以增添心理上的安全感。

团队效应:

萨勒的试验提出,为了集体荣誉与利益,个体增强了心理与生理承受能力的效应。个体的团队认同感越强,忍受痛苦的限度越高。

鸵鸟效应:

明知现实与自己的期望相差甚远,而不仍正视现实的心理效应。其心理实质是心理防卫系统的“否认反应”。“掩耳盗铃”

寻斧效应 :

因信息获取不准或偏见,造成当事人对某事物的错误认定 逆转效应:

是一种本可缓和的情绪骤转为敌对,或本为敌对情绪转为平和情绪的心理效应。

海格力斯效应:

人际间或群体存在的怨怨相报、致使仇恨越来越深的社会心理效应。源于希腊神话中大力士海格力斯遇到仇恨袋的故事。

颜面效应:

经常在一起的人,虽然经过多年的时代变迁,却感觉不到对方的颜面衰老,而相隔多年不见的人,再见面时会发觉对方明显的衰老,然而相处几天甚至几小时,就又会找到对方年轻时的风度,又消除了初见时的衰老感。

名作效应:

由于宣传或炒作,使一部文艺作品在观赏者心中形成信赖、崇拜的心理,并影响其鉴赏、评价倾向等。

服从效应:

又称“出其不意效应”。在别人根本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让他做一件并不困难的事,他会很容易服从。

失之惜效应:

拥有时不知道珍惜,但失去之后,顿时感觉失落。

真实效应:

追求身临其境、眼见真人的普遍心理现象。

黄昏效应:

黄昏时刻人们充分放松,人情味会变得比较浓。此时求人办事,比其他时间好的多。

春宵效应:

在极度欢乐时,感觉时间短。期待效应:

急切等待或受苦时感到时间长。

瓜田效应:

瓜田李下易被怀疑。

路径趋同效应:

由经验、习俗沿袭下来的,约定俗成的一种默契。

补偿效应:

一个人在失落时,如果发现有人比他还要失落,就会感到一种慰藉。

满足效应:

当动物学会某一动作获取奖励以满足其需要,比如吃食物,一旦需要得到满足,动作就会停止。

乡村维纳斯效应:

常见的一种墨守成规、孤陋寡闻的看待事物的消极心理。也称“坐井观天效应”。

维特自杀效应:

指一个名人自杀后,往往引起多人效仿,自杀率骤升的社会效应。

接种效应:

处于特殊情境的个体,若受到某种反向态度的轻微攻击后,对这种攻击做出抵抗反映,并不断地增强了抵抗力,若再受到反向攻击,便不再改变原有态度。

彩票效应:

最接近成功的失败,则最沮丧。

音响效应:

通过音响效果造成某种特殊情境,唤起人们的怀旧和悲愁情绪 “四面楚歌”

生存效应:

越是受到生存的威胁,与同类的可比度越小,越不会自杀。

连环效应:

在某些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甲效应又诱导出乙效应,进而出现已结果的个别效应。

鲦鱼效应:

群体中影响较大的个体,其行为长久的影响着普通个体行为的效应 动物学家霍斯特发现。这属于一种消极的盲从行为。

陌生时长效应:

在陌生、新的地方,会产生时间长、时光慢的错觉。

该隐效应:

兄弟/姐妹间争宠、互害的效应。

霍布森选择效应:

死板的、无选择余地,而致使人们创造力被扼杀的现象。利用心理学的趋避反应。

巴纳姆效应:

如用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描述,使被描述者都能对号入座,进而详细对方解释了自己的特点。如很多星相学、算卦都属于巴纳姆效应。

SOS效应:

在遇到危难时,事发地点的人越少,越容易被人救助;人越多,由于责任分散和旁观者的相互依赖心理,受难者越不易得到及时救助。

破窗效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专家詹巴斗提出,越是无秩序的东西越易被侵犯。

戈培尔效应:

“谣言重复千遍,便会成为真理”。

掌权者通过舆论控制人们的认知,使之将偏见、谎言认作真理的社会现象。

自恕效应:

对自己的罪恶行为找到合理借口,责怪、仇恨比别人的行为。

皮诺曹效应:

以诚信促成交易,换取别人信任的效应。

冯·雷斯托夫效应:

又称“孤立效应”或“分离效应”。1935年冯·雷斯托夫设计的实验证实:凡被隔离(孤立出来不同于众)的信息符号易被回忆起来。如在一片黑色字母中,有几个红色字母,则红色字母比黑色字母好回忆。

吉芬效应:

英国经济学家吉芬发现,人们常用的商品越是涨价,人们对它的需求反而越增加。

换物效应:

同等价值的物品,主动提出交换的一方却会被拒绝。

照镜子效应:

在获利时往往更加理智,总想回避风险,在失利时,反而加大投资,愿意冒风险。

柯立芝效应: 喜新厌旧。

幻想效应:

来自于佛洛伊德的防卫反应中的幻想反应:人处于幻想状态,对不能得到满足的欲望,以幻想方式可达到暂时的心理平衡。

下载《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之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之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学效应

    同学们早上好,我今天的主题是《弄假成真的谎言——关于认知失调》 著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实验中,先让两组人从事重复乏味的任务1小时,然后让......

    心理效应

    不可抗拒的心理学效应 发布时间:2014-05-30 16:53 点击次数:110 一破窗效应(Broken windows theory)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

    心理效应

    学生心理效应引导技巧 1、步难以上青天——层递效应 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小要求后,如果他人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那么,这个人为了认识上的统一,或为了给人留......

    心理效应

    光环效应: 又称晕轮效应。指对他人知觉的一种偏差倾向,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个良好的印象之后,就会认为这个人的一切都良好,这个人就被一种积极的光环所笼罩。反......

    心理效应

    11、、首首因因效效应应::即第一印象的强烈影响。事物给人最先留下的印象往往有强烈的作用,左右着人们对事物的整体判断,影响着人们对事物以后发展的长期看法。是一种先入为主的......

    心理学效应

    异性效应 所谓“异性效应”不是夫妻关系,或者男女之间日常的一般性接触,而是异性在工作、学习、娱乐中,为了加深了解,而有较多的接触交流。是男女双方,自觉自愿为了事业进步、......

    魔力豆教育中心

    公司介绍 “魔力豆教育”在借鉴美国,台湾,香港等地教育的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宝宝发育的特点,凭借着实体的一线教学经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开拓的创新思......

    嵊州市成人教育中心

    嵊州市成人教育中心 2014年第二期月乡嫂培训班开班暨第一期月嫂结业推介会 作者:骆冬晓 3月25日上午,月嫂第一期结业推介暨第二期开班典礼在培训部举行 到会的两期准月嫂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