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全文)[全文5篇]

时间:2019-05-14 16:23: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全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全文)》。

第一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全文)

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全文)

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年11月9日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二○一一年至二○一五年),是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时期,是上海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

科学制定上海“十二五”规划,对于上海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到二○二○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

(1)“十一五”时期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上海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上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自身发展转型的挑战,把举办上海世博会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契机,把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攻方向,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协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举办了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胜利完成国家交给上海的光荣任务;“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和任务胜利完成,“四个中心”框架基本形成,服务全国能力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谱写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新篇章。五年的奋斗和探索,成绩来之不易,世博理念、世博精神和世博经验是推动未来上海转型发展的宝贵财富。

(2)“十二五”时期上海面临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上海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我国国际经济地位快速上升,为上海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经济出现增速减缓,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对上海经济发展构成严峻挑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特别是国家进一步支持上海加快“四个中心”建设的重大政策,为上海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上海智力资源较丰富、商务环境较规范、城市开放度较高及世博会后续效应释放,为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上海发展仍面临不少瓶颈制约和突出问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商务成本攀升;传统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创新创业活力不足,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有待增强;常住人口总量增长较快,人口老龄化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压力加大,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群体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协调难度增大,社会矛盾增加;体制机制瓶颈更加凸显,改革攻坚任务更加艰巨。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率先走出一条适合特大城市特点的科学发展新路。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紧紧围绕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四个率先”,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挥上海世博会的后续效应和浦东新区先行先试的带动作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努力争当全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坚持科学发展,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央对上海的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也是上海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继续保持上海发展良好势头,解决前进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四个率先”作为上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力争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上海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把创新贯穿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和全过程,着力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使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上海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贯彻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要求,坚持人力资源优先开发和教育优先发展,壮大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使城市转型发展真正建立在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的基础上;要切实摆脱习惯思维束缚,不背过去成绩包袱,更新发展理念,实现体制机制、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重大转变,坚定不移调结构、促转型,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基本要求是:

——必须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作为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高举浦东开发开放旗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和城市国际化程度,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

——必须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积极把握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机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全面促进城市信息化,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和水平,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基础和传统产业,努力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必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和管理。把改善民生作为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完善制度安排,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使发展成果更加广泛、更加均衡地惠及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着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转型发展的重大任务,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充分发挥郊区在新一轮发展中的战略作用,积极推进新城、新市镇和新农村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必须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转型发展的着力点,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着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必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依法治市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与维护司法权威有机统一,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加快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形成全社会依法共融、和谐共进的制度环境。

(4)“十二五”时期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根据国家对上海的战略定位和要求,到二○二○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作出贡献。据此,“十二五”时期上海“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要取得决定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取得率先突破,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要得到明显提高。主要目标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预期为8%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5%左右,单位土地产出率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城市创新活力大幅提升,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鼓励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劳动者素质稳步提高,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比例达到3.3%左右。城市服务功能全面增强,“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初步形成,城市信息化整体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城市交通体系更加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市文化更加繁荣、更具魅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群众获得更优质、多样、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就业岗位持续增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民主协商充分发展,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管理制度加快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努力使上海成为最安全的大都市之一。生态环境不断优化,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下降,供水水质达到国家新的饮用水标准,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稳步提高。改革开放取得新的突破,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示范作用充分显现,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市场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明显提高,开放型经济和城市国际化程度达到新水平。

第二篇:中共孝感市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中共孝感市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来源:孝感日报 作者: 时间:2010-12-22 点击:

中共孝感市委关于制定孝感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2月19日中国共产党孝感市第四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

过)

“十二五”时期是孝感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孝感发展的新阶段新特点,提出符合孝感市情和发展态势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总体部署,形成提振全市人民信心、凝聚全市人民力量、加快把孝感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行动纲领。

一、正确分析形势,牢牢把握孝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1)“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一五”时期是孝感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孝感的宏伟目标,提出并实施把孝感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总体战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锐意进取,克难奋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功战胜各种严重自然灾害,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济总量进入百亿级加速扩张阶段,主要经济指标跃居武汉城市圈前列,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面融入武汉城市圈,汉孝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优势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城镇建设力度加大,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两型”社会建设全面启动,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和谐孝感建设有序推进。“十一五”规划的胜利完成,为“十二五”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标志着孝感已经站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新起点,正处在机遇叠加、整体提速的新阶段。

(2)“十二五”时期孝感经济社会进入跨越式发展新阶段。展望“十二五”,孝感加快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扩大内需战略,为我市充分挖掘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巨大潜力,实现内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为我市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增添了持久活力。全面融入武汉城市圈形成的联发效应,为孝感承接武汉辐射,实现错位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推进“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为我市争取更多国家、省里政策支持和谋划发展项目,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市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整体进入工业化中期门槛,城镇化加速推进,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投资效应持续释放,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全市上下精神振奋、信心坚定,思改革、促转变、谋发展氛围浓厚,我们完全有基础有条件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历史性的新跨越。

面向未来,也要清醒地看到,孝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仍然严峻。周边地区特别是武汉城市圈内城市抢前争先、你追我赶的发展势头强劲,我市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压力。发展不够仍然是我市最大的实际,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工业竞争力不强,城镇化水平不高,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制约日益凸现,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社会建设和管理有待加强。

综合分析,“十二五”时期,孝感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不小的竞争压力和严峻挑战,但总体上动力大于压力,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赶超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抢前争先,乘势而上,奋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二、突出主题主线,科学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为战略目标,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着力推进“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规划“十二五”时期孝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加快发展。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好中求快,能快则快。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高经济外向度,实现更快的发展速度、更好的发展质量、更大的发展效益、更强的发展后劲。——坚持协调发展。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放在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做强做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坚持在扩张总量中促进经济转型,在转型中加快发展,实现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加速发展的有机统一。——坚持绿色发展。扎实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抓好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增强生态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创新发展。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培养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努力建设创新型孝感。——坚持和谐发展。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多渠道开发就业创业岗位,促进城乡居民持续增收。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之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使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市人民。(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按照把孝感加快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制定积极可行的发展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实现新跨越。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持续走在武汉城市圈城市前列,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武汉城市圈平均水平,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比2010年翻一番,使“十二五”成为跨越式发展时期。

——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成熟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比重和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全市整体进入工业化中期中级阶段,使“十二五”成为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时期。

——城乡统筹取得新成效。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农村人口得到有效转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2%以上,使“十二五”成为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经济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对内对外开放合作全面拓展,经济外向度明显提升,使“十二五”成为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时期。

——人民生活得到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加,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使“十二五”成为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最多时期。

三、围绕总体目标,全面实施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 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是深化市情认识的重要成果,是推动孝感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孝感的内在要求,是引领“十二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十二五”时期,要按照“一年起好步、三年打基础、十年基本建成”的建设进程,力争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5)加快经济发展,努力实现总量大、结构优、效益好。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加快建立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到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6)加快城市建设,努力达到规模大、功能全、品位高。拉开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到2015年,孝感中心城市建成面积达到75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65万,形成大城市规模。孝感中心城市基本形成与大城市相适应的城市承载力,建立健全适应大城市发展的城市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体现孝文化特色的城市人文内涵。

(7)促进生态优化,努力做到绿色、低碳、宜居。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增强生态功能,营造优良的宜居休闲环境。实施水体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水生态保护示范区。加强植树造林,提高绿化率,增加森林覆盖率和森林碳汇,构建绿化屏障,保持空气质量。加强主要污染源治理,倡导循环生产,保障生产生活环境安全清洁。强化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低碳产业,逐步形成生态经济体系。(8)增强区域影响力,努力实现覆盖全市域、影响鄂东北。提升中心城市的要素聚散、科技创新、交通通达、信息交流等综合配套功能,强化在全市经济、文化上的龙头地位,增强对全市域发展的带动能力。打造融入武汉的基础设施对接、空间对接、产业对接平台,加快汉孝经济一体化、空间同城化进程。完善中心城市的商贸、物流、旅游、金融、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把孝感建设成为连接大武汉、影响鄂东北的湖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

四、坚持需求协调拉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正确处理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增加投资与扩大消费的关系,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9)保持投资增长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和信贷支持,确保投资规模的增长幅度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发挥政府投资导向作用,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社会事业、农业农村、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等领域倾斜。加强重大项目库建设,谋划一批大交通、大流通、大产业、大生态建设项目和相关配套设施。优化投融资结构,创造良好环境,健全完善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机制。鼓励民间投资,激活社会自主性投资动力。(10)积极扩大消费需求。落实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夯实居民消费基础。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以引导农民合理扩大住房消费为重点,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加强城乡社区(村)服务网络建设,促进便利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加大市场执法力度,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11)加快推进出口增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着力培育壮大高附加值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不断开发新的出口产品。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加快培育外贸市场主体。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

五、全面融入武汉城市圈,扎实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坚持依托武汉、服务武汉、融入武汉、发展孝感,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强协作配套,加快推进汉孝经济一体化、空间同城化进程;坚持先行先试,探索建立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努力实现孝感在武汉城市圈中率先崛起。

(12)加快融入武汉城市圈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融入工作机制,加强汉孝两地高层互访、定期会商、对口交流,推动部门专题合作、园区和企业之间的同行对接。进一步拓展融入工作的领域空间,加快建设“六大基地”,全面深化“十项合作”,推进与武汉市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融入对接。全面推进“五个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无缝、快捷、通畅、同城”的对接平台。着力构建以临空经济区为先导,以“两型”社会 建设示范区为重点,联结全市域的孝感融入带,形成更加广阔、更加紧密的对接空间。

(13)扎实推进“两型”社会示范区建设。完善孝感“两型”社会示范区功能片区详规,加强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两型”特色,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配套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推进孝汉大道“两型”产业带和汉孝城际铁路“两型”城镇带建设,努力把示范区建成“两型”产业的聚集区、环境友好的先导区、城乡一体的先行区和民生幸福的样板区,基本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新模式。

(1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建立完善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社会共同支撑的循环发展体系。推进云应地区盐化工、汉川新型火力发电、黄麦岭磷化工三大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倡导低碳环保生产消费方式,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运输体系。培育和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区。大力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节能减排,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与节能技术,强制性淘汰落后产能。(15)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土地、水体、矿产、森林等资源的保护,做到有序开发、合理利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护基本农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强化河流、湖泊、水库等重点水资源区域的联合管护,实施生态系统修复建设和保护工程。规范矿产资源管理,建立健全矿权市场,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强化主要污染物减排和治理,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施荒山造林工程和“万树村”建设,保护原生态森林资源,积极争创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级森林城市。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增强处置气象灾害能力。

六、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实施重点产业倍增计划,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规模优势和整体竞争力,着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16)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盐磷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金属制品、纸制品、汽车机械、塑料制品等重点产业,形成规模优势,促进集群发展。提升盐磷深加工产品、精细化工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开发功能性纺织产品,扩大品牌服装生产规模。引导和改造地方传统食品和特色食品产业上档升级。延伸金属制品产业链条,提高集中度。加速品牌纸制品企业聚集,做大做强纸包装产业,努力打造华中地区重要的生活用纸生产基地。加快建设全国特种汽车生产基地,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增强与东风、神龙等知名品牌配套能力。推进机械行业装备成套化、自主化,扩大数控机床、粮油机械、农产品加工成套设备市场占有率。壮大塑料制品产业规模,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新型包装材料生产基地。依托优势产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小进规”工程和回归创业工程,大力培育市场主体。(17)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各类特色工业园和产业基地,加快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开发可再生能源,发展能源储备产业,建设热电联产、风力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和新型火电机组。开发系列生物生化制药及制品,积极发展现代中成药及保健品。促进节能环保产业技术装备开发及产品应用,开发资源循环利用和低排放、可降解、生态化产品。

(18)提升园区建设水平。按照“规划科学、定位准确、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体现特色、集成配套”的原则,重点建设八个省级开发区和一批特色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提高园区产业聚集度和专业化水平。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创新园区管理体制、运作机制,按照“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运作模式,鼓励各级政府联合进行工业园区的建设。

(19)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接武汉现代物流圈,建设一批专业物流园区,加快建设鄂东北现代物流枢纽。大力发展专业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加强金融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来孝感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完善土地规划管理,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改造提升商贸服务业,培育大型商贸企业和企业集团。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完善城乡生活性服务网络,建设各类专业市场。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连锁经营、仓储超市、物流配送、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培育服务业新热点。加快发展旅游业。着力抓好十大景区开发升级和综合经营能力建设,深度开发孝文化、红色文化、自然风光等特色旅游资源,加快重点旅游项目开发,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城镇建设,发展旅游配套服务业,努力创建一批优秀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强县、旅游名镇、旅游名村。

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20)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调整农业结构,突出发展粮油、畜禽、蔬菜、水产、林果等优势产业,把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做大做强。完善农业产业布局,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行农业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围绕“特色、规模、品牌、效益”,培植和壮大一批知名品牌,提高市场农业、品牌农业水平。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培育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农业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增强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2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土地开发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实施粮食主产县标准化基本农田工程。加强乡村公路建设,改造升级农村电网,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22)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大悟县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和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整乡(镇)、整村试点,深化试点内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各类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加快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建设,实施农村生态家园建设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培育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建设。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创收能力。引导农民调整种养结构,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鼓励农民发展二、三产业,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落实农业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增加转移性收入。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农村股份合作,拓宽农民投资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

(23)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征地补偿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八、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城镇协调发展

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原则,促进中心城市、县市城区、镇级小城市、重点城镇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24)加快孝感中心城市发展。坚持东扩为主、适度南进、西联云梦,加快孝感主城区、东部新城区、孝南新城区、云梦城区四大组团发展,努力建设湖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动主城区功能向东拓展,加快市行政中心周边综合性核心功能区建设。改造提升老城区,完善生活居住、商业服务、文教体育等功能。加快临空经济区建设,打造临空高端产业特色基地,形成东部新城主体框架的支撑。支持孝南新区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南部新城区。推进与云梦对接,加快同城化和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中心城市产业布局规划实施,引进和聚集各类生产要素,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经济,增强市区龙头辐射带动能力。完善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城市生态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

(25)协调推进市域城镇发展。加快县市城区建设发展。沿汉江城镇经济发展轴,汉川市建设湖北经济十强县市,建成中等城市。沿汉宜公路城镇经济发展轴,应城市建设湖北经济二十强县市,建成中等城市。沿汉十高速及汉渝铁路复合发展轴,安陆市建成中等城市。沿京珠高速及107国道复合发展轴,大悟县建成全省山区经济强县,孝昌县建成全省中等发达县。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按照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突出特色的要求,以产业为依托,培育发展一批综合型、加工型、旅游型、商贸型、交通枢纽型、资源开发型小城镇,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和联结纽带。以市级以上重点镇为主体,把一批重点中心镇建设成为经济强镇。选择人口比较密集、产业基础较好的部分经济强镇,开展镇级市建设试点,将其建设成为发展领先、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县域小城市。(26)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发挥城乡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将城镇建设、市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和交通路网建设结合起来,强化城镇综合功能,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力。统筹推进城镇交通、通信、供电、环保、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城镇公共交通,促进城市公交向城郊和邻近乡村延伸。加强城镇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社会服务资源向乡村和社区转移。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城镇建设。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加快探索户籍制度改革,改进和完善中心城市人口管理,逐步放开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籍限制,加快农业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

九、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

把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任务,努力建设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人水和谐的现代水利,加快改善通信设施条件,强化科学发展的基础支撑能力。(27)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公路、铁路、空运、水运“四位一体”的要求,提升运输服务能力,建设相互匹配、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进公路主通道建设,完成通村通组公路建设,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等级公路为干线,主干相联、内外畅通、全域覆盖的市域快速通道,打造孝感中心城市至武汉、孝感市域内“半小时通勤圈”。支持服务国家高速干线铁路和城际铁路建设,重点建设孝感东城客运换乘枢纽和孝感北站。加强汉江、汉北河、大富水等主干流航道整治,提升与长江“黄金水道”的通航能力。加快与天河国际机场的基础设施对接,提高客货联运水平。

(28)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防洪排涝减灾、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环境与水生态保护保障体系,建设“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水利。组织实施汉江、府澴河、汉北河综合治理工程。加快防洪减灾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加强大中型水库和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实施水库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加强水源管理和保护,建设城区应急水源保护工程,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湖泊建设和管理,保护水面和湿地,提高调蓄能力和水平。加强以“三河连通”和“三湖治理”为重点的水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工作,改善城乡水环境。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

(29)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孝感”建设,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水平、信息资源开发能力和服务能力。推进“三网融合”,逐步推广应用物联网技术,加强农村信息传输网络建设,逐步建立城市综合信息等数据库,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域、多网融合、安全可靠的现代综合信息网络。

十、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全面落实国家、省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科技进步,加强人才建设,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和人力资源支撑。(30)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支持发展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规模,提高服务经济、促进就业的能力。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以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加快建设孝感职教园和县(市)区职教中心,创建全国职业教育品牌。支持孝感学院发展,努力建设综合性大学。

(31)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科技五大专项行动计划”。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支持重点产业和行业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科技创新创业园区建设。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推动企事业单位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以产业链为主线的产学研合作联盟。建立技术转移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军民科研互动协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发挥财政性科技资金的引导、示范、放大效应,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

(32)加快建设人才强市。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努力建设一支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以实施“121”、“151”、“636”等专项人才培养计划为重点,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全面开发高技能人才、现代城市治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资源。整合各类培训资源,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与高等院校合作开展人才培训。完善人才评价、使用、分配和保障制度,建立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创造力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党管人才责任制,纳入对各级领导班子的考核内容。

十一、加强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为本,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33)促进充分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服务业和各类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坚持以创业促就业,加强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鼓励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充分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34)合理调节收入分配。落实国家和省收入分配改革政策,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注重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社会公平,通过税收、财政预算改革和社会保障等再分配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断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35)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基础养老金全面统筹。健全医疗保险制度,实现经办服务城乡一体化。积极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机制,健全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大病救助、高龄补贴、灾民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注重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加强残疾人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加快老城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36)加快医疗卫生等事业改革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大卫生投入,合理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快培养医疗卫生人才。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改善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坚持男女平等,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大力实施孝感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加强妇女儿童活动阵地建设。积极发展体育事业,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提高竞技体育运动水平。

(37)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大力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完善各项法规政策,充分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维护社会秩序、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社会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等综合调控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各种不稳定因素主动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防控体系,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开展“平安孝感”、“和谐孝感”创建活动,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十二、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38)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人民。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化诚信教育。重视做好未成年人和大中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坚持开展“十大孝子”和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倡导孝老爱亲的社会风尚。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

(39)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巩固公共文化阵地,加强市、县(市)区以“一院三馆”为重点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繁荣文艺创作。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文艺、电影、图书、戏曲等文化下乡活动。加强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加快建设市文化中心和中华敬老园、孝文化生态体验园,提升孝文化节活动水平,促进孝文化对外合作与交流,努力打造中华孝文化名城。加快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增强文化事业活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重视新闻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运用和管理。

(40)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走市场化、产业化的路子,建设体现孝文化特色和时代要求的文化产业群。加快新闻、出版、广电、演艺、娱乐、体育、健身、休闲等文化产业发展,着力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园规划建设,推动文化产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十三、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力度,实施开放先导战略,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

(41)坚持深入解放思想。围绕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彻底打破制约孝感经济社会发展的陈旧观念和思维定势,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发展的大跨越。坚持思想更加超前、步伐更加领先,在开拓创新中与时俱进、奋发进取;坚持理念更加鲜明、思维更加开放,在合作共赢中开辟空间、形成优势;坚持视野更加开阔、胸怀更加宽广,在学习借鉴中发展提高、实现跨越;坚持使命更加强烈、责任更加明确,在把握大局中坚定方向、抢抓机遇,努力走出一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宽广道路。

(42)坚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健全要素市场体系,放宽非公有制企业市场准入,大力推进全民创业,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体制环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服务体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和公信力,着力建设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对社会公开申办事项的前置条件、办理流程、审批环节,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结。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加强对投资软环境的监督监察。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推进县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继续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管理等专项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重组,加大社会信用和担保体系建设力度,加强和完善企业直接融资的扶持服务工作。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保障企业投资自主权,规范政府投资行为。

(43)坚持实施开放先导战略。立足武汉城市圈,面向沿海地区和港澳台,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与合作,促进我市开放型经济由规模扩张主导型向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并重型转变。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抢抓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沿海产业转移等重大机遇,瞄准大企业、大集团,突出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和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新格局。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协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积极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提高对外经济、技术、人才合作水平。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加快推进与武汉市及沿江、沿海发达地区的经贸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友好城市和经济往来密切地区的政府间合作,促进互惠共赢、共同发展。

十四、凝聚全市人民力量,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44)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深化“团结、廉洁、创新、实干”好班子创建活动,增强整体功能。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干部教育培训、交流轮岗和实践锻炼力度,重视基层干部的培养成长。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公开选拔等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尤其是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推行分层分类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客观准确地评价干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选人用人导向。

(45)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坚持依法治市,贯彻落实《加强法治孝感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普法教育,推进依法行政,促进司法公正,扎实开展法治孝感建设。加强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46)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五个基本”、“七个体系”,抓好基层、打好基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五观”主题教育、党史教育等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的意识、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艰苦奋斗意识,带领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大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力度。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市委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市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为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把孝感早日建成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年11月18日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要求,全面分析国内外发展趋势,认真研究今后五年我省发展目标任务,就编制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1)“十二五”时期浙江发展具有良好基础。“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扎实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全面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坚持标本兼治、保稳促调,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坚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十二五”时期浙江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未来五年,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经济增长模式面临深度调整,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抢占战略制高点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制约世界经济增长的因素增多,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日趋突出。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国内需求不断扩大,经济结构加快转型,体制活力显著增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批准实施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各省(区、市)你追我赶、竞相发展。我省经济发展进入加速转型期,社会建设进入整体推进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突破期。《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全面实施和我省被列为全国海洋经济试点省等,为我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但也要看到,我省发展中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不强、要素制约加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等问题十分突出,过多依赖低端产业、过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过多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综合判断国内外形势,我省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转型升级的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实现富民强省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保持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工作要求,努力开创具有浙江特点的科学发展新局面。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省、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加强自主创新,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走在前列,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推进“十二五”发展的基本要求是:

——坚持转型发展。扎实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加快提升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水平,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筑扩大内需长效机制,推动经济增长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和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切实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坚持创新发展。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再创科学发展体制机制新优势。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坚持统筹发展。联动推进新型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海洋经济大发展,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深化生态省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切实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坚持和谐发展。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切实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使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4)“十二五”时期浙江发展目标。“十二五”规划必须体现中央关于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新要求,顺应全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与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提出的奋斗目标相衔接。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科学发展走在前列,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今后五年浙江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产业升级实现新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规模,传统产业竞争优势显著增强,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民营经济实现新飞跃,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海洋经济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增长点,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得到大提升。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突破。都市区龙头带动作用和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县城、中心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欠发达地区跟上全省发展步伐,城乡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突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循环经济形成规模,可持续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创业创新环境实现新突破。产业集聚区建设初具规模,各类开发区(园区)优化发展,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加快提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体制机制再添新活力,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创业创新环境更加优化。

——保障改善民生实现新突破。基本实现充分就业和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得到遏制,公众受教育程度稳步提高,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二、积极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完善有利于内需持续扩大的长效机制,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5)全面贯彻中央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建立健全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正确处理扩大内需与保持出口平稳增长的关系,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增长。认真落实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建立健全营销网络,不断扩大浙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6)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创造更多就业创业机会,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努力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不断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大社保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不断改善消费环境,合理引导消费行为,提倡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保护消费者权益,鼓励城乡居民扩大消费。

(7)促进投资合理增长。发挥产业政策导向作用,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能源交通、城镇建设、防灾减灾、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积极推进能有效增加就业和消费的项目建设。强化重大项目的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

三、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把推进产业升级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以信息化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顺应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8)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积极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严格保护耕地,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标准农田质量。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强粮食储备、产销合作和市场管理,确保粮食安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机械化,积极发展现代种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减少和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确保农产品安全。做强做优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流通业,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大力培育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组织化、集约化水平。

(9)加快推进工业现代化。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形成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的现代工业结构。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若干个新兴支柱产业。积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择优发展基础性工业,着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促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形成若干个优势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大企业,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着力形成一批创新型企业和成长型企业。深化品牌大省和质量强省建设,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10)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公共服务业,努力把金融、物流、旅游、文化、信息服务等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加强城乡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快提升专业市场。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打破行业垄断,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鼓励分工分业,发展服务外包,拓展新领域,培育新业态,促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加快培育发展小城市和中心镇服务业,支持大中城市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总部基地,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11)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强产业集聚区规划和建设,强化土地集约、环境保护,着力发展大产业、承接大项目、培育大企业,把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相结合的示范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先行区。加强资源整合,支持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扩容升级,积极推进乡镇工业功能区撤扩并,逐步向中心镇集中,不断提高开发区(园区)发展水平。

(12)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安全、融合的高速信息网。加强地理、人口、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发展和提升软件业,积极推进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积极建设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平台,完善公共联合征信网络体系。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四、统筹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提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努力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13)加快建设都市区和城市群。加强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等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带动周边县市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现代化都市区。支持都市区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支持省域中心城市加快发展,不断提高环杭州湾城市群、温台沿海城市群和浙中城市群发展水平。

(14)以加快中心镇建设为重点提高县(市)城市化水平。完善县域城镇布局,加强县城和中心镇规划建设,推动人口和产业向“一城数镇”集聚,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支持各地继续加强县城建设,着力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和城市品位,鼓励有条件的县城发展成为中等城市乃至大城市。加强中心镇规划建设,全面扩大中心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着力把中心镇培育成为县域人口集中的新载体、产业集聚的新高地、功能集成的新平台。积极支持和推动有条件的中心镇发展为小城市。

(15)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完善村庄布局,加快中心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立健全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推进特色专业村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入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拓展农民就业致富门路。

(16)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按照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要求,出台新一轮扶持政策,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浙西南等欠发达地区成为富裕的生态屏障,加快建设“山上浙江”。充分发挥欠发达地区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推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加强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人居环境建设,促进人口内聚外迁和产业集聚。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加大对口帮扶力度,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山区、库区和海岛经济社会发展。

(17)大力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积极发展核电,优化发展火电,加强电网建设,发展智能电网,完善油气管网,加强能源储运基地建设,形成安全、可靠、清洁、高效的能源保障体系。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加强干线公路及农村公路改造,进一步加强铁路建设,重点推进客运专线、城际轨道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强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加快推进港口、机场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着力推进交通物流业发展,努力构建便捷、高效、绿色、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水利建设,积极推进跨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和农田灌溉体系改造,深化“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建设。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构建环境安全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强塘固房”工程,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完善沿海防洪御潮、高标准城市防洪排涝和主要江河堤防工程体系,加强病险水库和重要山塘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加快沿海防护林建设,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预警体系,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和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五、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

充分发挥海港优良、海岛众多、海域辽阔的优势,以宁波—舟山港临近区域为核心区,以杭嘉绍、温台沿海地区及近岸海域为两翼,以推进重要海岛开发开放为重点,优化海洋经济发展布局,积极推进海洋综合开发,加快建设“海上浙江”。

(18)加快建设舟山国家级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全面实施舟山群岛综合开发,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支持舟山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用足用好国家赋予的政策,加快建设国际物流岛。

(19)打造“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围绕港航强省建设,加快构建港口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集疏运网络和金融信息支撑体系。进一步深化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加快港口开发建设,拓展航运通道,推进海河联动、海铁联运,发展港口联盟,完善港口集疏运基础设施,加快建成集散并重的综合性国际枢纽港。加快建设矿石、油品、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粮油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积极发展液体化工、塑料、钢材等现期货业务,统筹规划重要资源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基地。加快培育航运市场,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积极发展远洋运输,深化航运金融服务,完善航运物流信息系统,不断强化金融支撑和信息支撑。

(20)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强海洋科技研究开发,充分发挥科技在海洋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优化近海捕捞,发展远洋渔业,提升海水养殖,做强水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提升海洋渔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择优发展临港工业,加快发展海洋服务业。积极发展海水淡化。努力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基地。

(21)加强海洋海岛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建立健全海洋海岛资源评估监查制度,切实加强无居民海岛保护。合理开发岸线资源和海岛资源,完善海岛基础设施配套,把有条件的大中岛屿建设成为港口物流岛、清洁能源岛、国际旅游岛。

六、深化生态省建设,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坚持走生态立省之路,深化生态省建设,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构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2)切实加强节能减排。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各领域、生产生活各环节的节能,全面推进节水节地节材,促进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下降,促进各项资源节约。扎实做好国家确定的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标准,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全面推进污染源达标排放工作,重点做好国控、省控污染源以及城镇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工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发挥森林、湿地固碳抵排作用,促进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

(2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一批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重点加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有序推进工业“三废”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发展绿色产品。

(24)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深入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着力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加大对江河源头地区和重要水源涵养区的保护力度,加强对饮用水源、战略性水源的保护。积极推进水环境治理,对水体污染比较严重的流域和重点水功能区启动水环境修复工程。积极开展土壤修复,重点加强污染耕地、污染场地以及废弃矿山、垃圾填埋场的环境修复。积极推进危险废物、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防控,提高核与辐射环境监管能力。积极开展湿地、沿海滩涂、河流湖泊、重要海域生态修复。推进森林扩面提质,加快建设“森林浙江”。加强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及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建设。加强省际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建立健全共防共治机制。

(25)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体系。全面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健全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制度,完善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目标考核办法,建立省内森林代保机制和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考评奖惩机制。完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七、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和人才规划纲要,建立健全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省、教育强省和人才强省。

(26)切实加强自主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强化国内外科技合作,加快建立科技—产业联动发展机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青山湖科技城等科创基地,积极引进国内外大院名校和大企业共建创新载体,加快培育全国一流科研院所,加大对公共创新平台和企业研发机构的扶持力度,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区。继续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激发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强基础研究和战略性高技术研究,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建立科技投融资体系,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高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27)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推进学前教育上等级、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调整优化学科和专业设置,加强重点高校建设。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重点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重视老年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发展,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改革育人模式、考试评价制度、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师德师风和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建设。

(28)建设人才强省。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一批重大人才工程和政策,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加强海创园等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集聚高层次人才中的重要平台作用,充分发挥企业等用人主体积极性。加强人力资源投资,提高人力资源投资比重。建立健全人才发展机制,破除不利于人才施展才华的体制性障碍,促进人才、教育、科技、产业良性互动。

八、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构筑文化发展新优势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快推进文化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三大体系”和“八项工程”建设,加快建设文化大省。

(29)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党员群众,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用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激励干部群众。积极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志愿服务,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努力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和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加强理论研究,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30)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文化阵地工程和新农村文化建设重点工程,加快建设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和管理运行机制,建成比较完备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场所免费开放,提高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和受益面。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加强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鼓励多种形式的文化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31)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进文化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先导性、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加强对文化创作生产的引导,创作一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浙江特色的文化精品。加快国有文化企业的改革发展,鼓励民营经济投资发展文化产业,形成一大批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服务、新闻出版、数字动漫、文化会展、文体休闲娱乐、文化产品流通、文化产品制造等优势产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文化科技创新,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加强基础环境和产业要素建设,推动形成若干个具有全国影响、集聚效果明显、产业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集聚基地。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推动文化“走出去”,全面提升浙江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九、加强社会管理和民生保障,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以全面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打造“平安浙江”。

(32)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强社会管理领域的法规、体制、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强化城乡社区建设,重视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群众组织作用。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完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完善领导干部下访、约访、包案解决疑难信访制度,健全信访终结机制。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努力把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减少到最低限度。加强对“网络社会”的管理,改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做好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加强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增强有效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能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和落实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机制,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33)促进创业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把促进就业放在优先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最大限度创造就业机会,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完善自主创业扶持政策,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加强劳动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善劳动条件,依法保护劳动者权益,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34)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探索建立最低工资标准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联动增长机制,促进职工工资较快增长。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35)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加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进一步扩大覆盖面,稳步提高保障水平。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和推进各类社会保险制度的衔接,提高统筹层次,逐步形成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险体系。加快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加强困难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助学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建设,逐步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加快建立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加强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不断满足多层次的住房需求。

(36)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和人口工作水平。围绕卫生强省建设,加大卫生事业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加快形成以大带小、以城带乡的医疗卫生体系。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重大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应急体系。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好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保障制度,加强食品安全监测,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围绕体育强省建设,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低生育率政策,加强残疾预防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发展妇女儿童事业。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办好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

十、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切实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37)深化转变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推进国家海洋经济试点省、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省、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等工作,扎实做好义乌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国家试点、湖州和丽水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工作,促进各领域各层面的体制创新。深化省直部门、市县(市、区)配套改革试点,鼓励和支持各地各部门先行先试,及时总结提升试点经验,适时在全省推广。

(38)深化国有、民营企业改革创新。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支持在浙央企加快发展。继续推进省属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国有企业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促进国有企业做强做大。鼓励民营企业加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加快转型升级。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境内外上市。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国防科工、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文化产业等领域,不断提高民间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积极推进国有、民营、外资经济融合互动,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39)深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完善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探索工业存量用地流转机制,健全滩涂围垦、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机制、闲置土地退出机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依法公开转让机制,建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机制。加快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积极开展省内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探索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市场化配置机制。建立健全水权制度,完善居民生活用水累进式阶梯加价和非居民用水超额加价制度。深化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

(40)深化地方金融创新发展。支持金融机构积极推进金融业务创新。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做强做大。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支持有条件的县级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或社区银行。鼓励和支持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以及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加快发展。支持省内证券、期货、保险、信托、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积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研究实施加大对农业和中小企业支持的措施。研究制定民间融资管理办法,引导民间金融规范发展。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上市,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并购重组,积极拓展企业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多元化直接融资渠道。加快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和“民间财富管理中心”。积极推进金融集聚区建设,培育一批金融创新示范县(市、区)。

(41)深化城乡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推进征地制度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积极推进宅基地空间置换,鼓励引导农民到中心镇及县城周边中心村建房落户,促进人口加快合理集聚。着力解决农民工社保、住房和子女就学等问题,促进农民工安居乐业。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4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促进公共权力透明规范运行,加强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削减审批审核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加快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规范清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公共服务机制,探索建立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理顺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加强市一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整合公共资源等职能,完善省管县体制,深化扩权强县、强镇扩权改革,激发县域发展活力。鼓励和支持相邻相近的县(市)一体化发展,探索建立跨区域发展的体制机制。

(4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管理体制,理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快培育和建设文化市场,完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推动业务相近、产业关联的文化企业组建集团公司,大力支持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推动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形成一批文化领军企业。完善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优化文化发展环境,增强文化发展动力。

(44)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着力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活力。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支持、引导其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推进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十一、深化对内对外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深化国内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45)提高外贸外资发展水平。积极拓展外需,努力保持现有出口竞争优势,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营销网络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出口,促进出口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装备,扩大重要资源进口,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进口商品展示中心、贸易中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展商业储备。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全面推进招商选资,注重引进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鼓励国有、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合资合作,推动内外资企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各类特殊监管区、出口基地、空港等在对外开放中的独特作用。

(46)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到境外投资合作。支持和鼓励优势企业并购境外企业和知名品牌,在境外投资建立营销网络、生产基地、研发机构、经贸合作区,发展海外工程承包,扩大农业国际合作,开发境外能源资源。培育我省大型跨国公司,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完善“走出去”服务体系,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服务。

(47)深化国内合作与交流。认真实施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加快推进“一核九带”建设,联手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积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国务院新批准的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更加注重省际边界县市发展,形成一批省际边界重镇。做好援藏、援疆、援青和对口帮扶工作。认真落实国家实施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和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与港澳地区的经贸合作,促进浙台产业对接发展。加强国内引进工作。关心支持海外省外浙商发展,加强浙商回归工作,促进“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互动发展。

十二、加强党的领导,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

(48)切实增强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确保“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必须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牢固确立科学发展理念,及时研究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和完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切实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非公企业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带领广大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政治纪律,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着力完善具有浙江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

(49)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深入推进“法治浙江”建设。健全和完善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各级党委依法执政能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各项权力,拓宽人民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渠道,进一步发挥人民代表作用。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认真贯彻民族、宗教、侨务等方面政策,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制定和完善一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创新,完善司法工作机制,加强法律服务工作,促进公正司法。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民法制意识。

(50)积极支持国防建设。全面支持驻浙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各项建设,重视国防后备力量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切实做好国防动员工作,推进军民军地融合式发展。加强民营企业武装工作。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认真落实优抚政策,深入开展拥军优属,切实做好维护军人军属权益的工作。充分发挥驻浙部队在浙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和部队建设协调发展。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目标而共同奋斗!

第四篇: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新华网河北频道(2010-11-18 08:53:38)

稿件来源: 河北日报

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1月3日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七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七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在总结经验、分析形势、研究未来的基础上,讨论了制定我省“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科学认识和把握河北未来发展面临的难得机遇和严峻挑战,打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基础

(1)“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不平凡业绩。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全省生产总值增长七成以上,财政收入增长超过一倍;经济结构和布局调整取得新成效,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曹妃甸新区和渤海新区等沿海地区开发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三年大变样目标基本实现,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实现新突破,节能减排任务如期完成,环境质量明显改观;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社会保障覆盖面从城市向农村扩展;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建设出现新局面,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和谐稳定大局不断巩固。“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圆满完成,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2)“十二五”时期我省面临新机遇。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河北也具备了加速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这都为我省“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带来了难得历史机遇。国家京津冀地区区域规划即将出台,有利于我省把独特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充分发挥区域支撑功能;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即将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有利于大规模聚集生产要素,加快形成重要增长极;国内“东企西扩”、“南资北移”呈加速趋势,有利于我们更好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发挥我省在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比较优势,加快培育战略性支撑产业;国家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有利于激活我省社会投资主体,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牢牢抓住、切实用好这些机遇,我们完全可以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

(3)今后五年面对的严峻挑战。面向未来,也应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加大,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区域竞争压力加大,各地竞相发展,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社会转型压力加大,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难度增加,社会管理创新与改善民生的工作更加繁重;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加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转变发展方式更加迫切。对此,我们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提高应对各种挑战能力。

(4)切实增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推进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真正实现“十二五”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新局面

(5)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加快发展和加速转型双重任务,构筑环首都经济圈,壮大沿海经济隆起带,打造冀中南经济区,培育一批千亿元级工业聚集区和大型企业集团,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着力提高创新能力,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科学发展、富民强省进程,努力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建设更加富饶、更加秀美、更加幸福的新河北。

(6)“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十二五”规划目标的设定,要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

坚持吸纳承接、融合提升、重点推进、统筹发展,在承德、张家口、廊坊、保定四市近邻北京、交通便利、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县(市、区)重点突破,推动“13县(市、区)、1圈、4区、6基地”率先发展,打造环首都经济圈。通过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发展养老基地、健身基地、休闲度假基地、观光农业基地、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宜居生活基地,把环首都地区打造成为综合实力雄厚的经济崛起圈,吸纳首都产业转移的新兴产业圈,独具魅力、舒适怡人的休闲度假圈,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低碳生态环保圈,安定和谐、宜居宜业的幸福生活圈,各具特色、靓丽精美的明星城市圈。承德市要充分发挥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等旅游资源优势,着力发展休闲旅游、钒钛特钢、清洁能源、新型材料、现代农业等,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张家口市要充分发挥坝上草原、冰雪文化优势,着力发展旅游服务、新型能源、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等,建设京冀晋蒙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廊坊市要充分发挥信息产业优势,着力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电子信息、服务外包、科技孵化、休闲旅游、现代农业等,建设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城市;保定市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和低碳城市试点的优势,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会展经济、新能源、汽车制造、纺织服装、现代物流等,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十二五”末环首都13县(市、区)生产总值翻两番。

一带,即加快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充分发挥环渤海的区位优势,坚持规划指导、政策引导、发挥优势、开放带动,在沿海487公里海岸线上,选择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近海临港、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县(市、区),实施“11县(市、区)、8功能区、1路、1带”的重点推进计划,实施沿海与腹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努力把我省沿海地区打造成为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新兴产业带,规模强大、结构优良的临港工业带,内连腹地、外通全球的港口物流带,风光秀美、景色怡人的滨海旅游带,海蓝地绿、沙净气爽的沿海生态带,风情独特、休闲宜居的滨海城市带。唐山市要充分发挥省域中心城市优势,着力发展精品钢铁、装备制造、循环化工、港口物流、电子信息、新型建材、总部经济、滨海旅游、会展经济、海洋经济等,建设科学发展的示范城市、环渤海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基地、东北亚地区的合作窗口;秦皇岛市要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运用好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的品牌,着力发展休闲旅游、港口物流、电子信息、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建设现代化滨海旅游宜居城市;沧州市要充分发挥沿海临港和历史文化优势,着力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冶金建材、临港物流、滨海旅游等,建设环渤海地区的明星城市。“十二五”末沿海11县(市、区)生产总值翻两番。

一区,即加快发展冀中南经济区。强化对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等四市的规划协调,充分发挥沿京广、京九复合交通通道和产业基础优势,培育壮大正定、沙河、武安和冀州、清河等重要增长点,统筹区域资源,积极构建“2轴、6区、18县(市)”率先发展的区域格局,加快推进冀中南经济区建设,努力把该地区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红色文化旅游基地,推动与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良性互动和融合发展。石家庄市要以大西柏坡、环城水系、正定新区、临空产业园区为重点,充分发挥省会优势,着力发展总部经济、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纺织服装、会展经济、现代服务业等,建设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的省会城市和京津冀第三极;衡水市要充分发挥农业资源、衡水湖生态示范区优势,着力发展新兴产业、食品加工、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等,建设生态宜居北方湖城;邢台市要充分发挥紧邻太行山的资源优势和京珠高速、京广高铁贯穿的交通优势,着力发展新能源、煤盐化工、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休闲旅游等,建设晋冀鲁豫地区重要节点城市;邯郸市要充分发挥省际区位、历史文化和矿产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精品钢铁、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煤炭、化工、高新技术、文化旅游等,建设晋冀鲁豫接壤区域中心城市。

一批,即加快培育一批千亿元级开发区、工业聚集区和大型企业集团。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和集约集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秦皇岛开发区、廊坊开发区、保定高新区、石家庄东部产业区、唐山动车城等十个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开发区和工业聚集区,培育开滦集团、冀中能源、长城汽车、新兴铸管集团、美的邯郸基地、河北旭阳、晶龙集团等十个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大大提升我省产业发展综合竞争力。

为抓好“四个一”战略重点实施,要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积极谋划建设一批发展前景广阔、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十二五”期间,省级项目库重点项目保持10000个以上,各设区市保持1000个以上。

三、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模、拓宽领域、提升功能、创新业态,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政策,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养老、健康、休闲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高端服务业,积极拓展社区和乡村服务业,提高供给能力和水平,加快构建充满活力、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15)大力发展旅游业。整合旅游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创新营销方式,丰富旅游产品,突出线路特色,以建设环首都旅游产业带为重点,培育一批精品景区和线路,打造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加快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跨越,“十二五”末旅游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突出“红、黄、蓝、绿、白”旅游特色,打响红色旅游、皇家旅游、海洋旅游、生态旅游、冰雪旅游五大品牌,实现“五彩环京津、休闲在河北”,打造旅游业发展的制高点和竞争新优势。

(16)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高标准规划城市商业网点,加快现代商贸流通设施建设,推进社区便民服务业发展,积极发展假日经济和夜经济。加强农村流通网络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开展“农超对接”,促进农村消费。大力推进集散型商品市场改造升级,打造集商品展示、信息发布、价格形成、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现代采购交易平台。围绕建设环京津商贸物流产业带和沿海、冀中南物流通道,加快发展物流产业聚集区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壮大港口、煤炭、钢铁、商贸、农产品等专业物流,推进大型综合性物流园区和专业性物流园区建设,构筑覆盖面广、高效畅通的现代物流体系。

(17)大力发展会展业。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立足河北特色资源和产品,举办一批有影响力的商务洽谈、产品展销和节庆活动。精心办好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中国·曹妃甸临港产业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承德)国际旅游文化投资贸易洽谈会,全面提升陶瓷、丝网、羊绒、皮草、箱包、家具、动漫等专业博览会的档次和水平,打造各具特色的商贸会展品牌。组织好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崇礼国际滑雪节、怀来葡萄节、张北草原节、沧州国际武术节等节庆活动,吸引国内外宾客游览观光。加快建设石家庄、廊坊、唐山、邯郸等会展中心城市,提高承办国际及全国性会展活动的能力。

(18)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充分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先导和杠杆作用,将金融业打造成为战略支撑产业。增多做强市场主体,大力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推进京津冀金融一体化进程,加强组建地方性投融资平台,鼓励现有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增设网点,大力发展总部金融。加快发展保险市场,组建省属法人保险机构。加强与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合作,建设金融产业后台服务基地。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发展各类投资基金,扩大股权债券融资,大力扶持重点企业上市融资。

(19)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抓住国际服务业转移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有利时机,结合制造业企业主辅业务分离和机关事业单位改革,鼓励和引导我省有一定竞争实力的服务业企业参与国内外产业链分工,加快推进服务环节外包、剥离和转型,重点抓好信息技术服务、数据处理、客户服务、金融后台服务、物流服务、影视制作、建筑设计和动漫游戏等服务外包。加快廊坊、秦皇岛、保定等服务外包示范区建设,培育壮大一批服务外包基地。

五、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发展上水平、出品位

(20)提高城市化率。围绕上水平、出品位、生财富、惠民生,规划实施好今后几年的城市改造建设工作。采取切实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快产业和人口向城市聚集,强化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全面放宽城市落户条件,推行农民工市民化,大力破除依附在户籍管理制度上的就业、医疗、教育、社保等体制壁垒。深化城市建设、住房保障、城建投融资、行政审批等改革,激发城市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到2015年,全省城镇人口增加到4100万人,城市化率提高到54%,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1)优化城市化格局。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加快构建环首都城市群、冀中南城市群和沿海城市带“两群一带”新格局。做大做强石家庄、唐山两大省域中心城市,人口规模均达到300万以上。做大保定、邯郸两大区域中心城市,人口规模均达到200万以上。其他7个设区市要整合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资源,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实现同城化发展。实施环首都和沿海“新城战略”,以廊坊市北三县、涿州、怀来为中心,倾力打造京东新城、京南新城和京北新城。推进唐山湾国际生态城、黄骅新城、北戴河新城等沿海新城开发建设。支持石家庄正定新区、保定白沟新城、邯郸冀南新区加快建设步伐。将一批县级市培育成为高品质中等城市,支持30个县城扩容升级为中

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29)健全城乡良性互动机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创新公共财政、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政策保障机制,推进城乡等值化发展。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乡等值,积极引导城市资金投向农村,加速农村工业化进程。坚持以城镇化拉动城乡等值,充分发挥城镇在吸纳人口、发展产业、集聚资源、活跃市场、引领风尚作用,积极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坚持以产业化推动城乡等值,加快改变农村小生产经营模式,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道路,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坚持以市场化促动城乡等值,加快建设城乡双向互动的商品流通体系,大力发展农村要素市场,促进有序流动,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坚持以信息化驱动城乡等值,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安全生产、医疗卫生和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促进信息化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积极推进统筹城乡试验示范,探索解决“三农”问题新途径。

(30)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扶持培育一批示范社,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完善基层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业信息化四大体系,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造,建立健全村级集体财富积累机制,促进农村资源可流转、可置换、可交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农村征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建设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促进土地增值收益主要用于农业农村。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贷款,健全农业保险制度,促进农村存款主要投向“三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农增收致富。提高县乡基本财力保障水平,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建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有效机制。

七、加快推进人才强省战略步伐,建设创新型河北

(31)实施“巨人计划”。深入推进京津冀人才合作、临港产业人才聚集、技能大师培养等八大人才工程。把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作为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中之重,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和重点支撑产业发展,以优势企业为主体,通过政府支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和引进100名左右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努力做到推出一个领军人才,带出一个创新创业团队,做强一个企业,形成一个品牌,催生一个产业。制定相关特殊政策,完善评价激励机制,鼓励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加大对“巨人计划”项目的投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研发资助和创业项目启动。以“巨人计划”为引领,突出抓好“爱才、育才、引才、聚才、用才”五个重点,着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形成人才集聚新优势,创造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的社会环境。

(32)建设“人才家园”。搭建人才强省战略基础平台,参照公共租赁房有关政策,在环首都13个县(市、区)及重点产业园区、工业聚集区规划建设以公共租赁房为主体的“人才家园”,为高层次和优秀人才来冀创业提供住房和生活配套服务。进一步增强我省吸纳人才、承接项目、招商引资的能力,形成人才带项目、人才促产业、人才兴经济的局面。

(33)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环京津科技合作平台,以建设环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带为载体,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加强政策引导,建设一批高水平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深化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国家级大院、大所、大企业的科技合作,重点推动中科廊坊科技谷加速发展,努力建设成为国家级技术交易中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基地。全面提升工业聚集区和各类园区的创新能力,提升成果转化承接能力。

(34)加快构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科技瓶颈为目标,加快构建“产、学、研、金、介”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着力打造产业升级的技术支撑平台,加快建设钢铁、能源等十大工业研究院,围绕循环经济、生态城市、高速动车组、机器人、电动汽车、钒电池等领域,组建一批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形成一批技术标准,提升我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着力组织实施民生科技工程,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的科技

地区农民收入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41)实施教育提升工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优化教育布局和结构,健全教育投入机制,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力争到“十二五”末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大力加强职业教育,推广研发、知识教育、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推进职教集团和职教中心建设。注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深化教学改革,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院校。支持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发展。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42)实施医疗健康工程。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强化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医疗服务,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加快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步伐。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开展创建“健康城市”活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改善出生人口素质,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加快建设省体育中心,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健康促进行动。

(43)实施安居保障工程。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努力实现住有所居,全省住房保障总体达到全国中等偏上水平。加大各类棚户区、城中村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44)实施社保扩面工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积极推动老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快城乡养老、助残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45)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环节的动态监管,严厉打击违法企业和违法行为,坚决查处假冒伪劣食品和药品。加快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预防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建立健全食品药品综合协调与监管、企业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应急处置、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加强联合执法,建设“食品药品安全省”。

(46)实施蓝天碧水工程。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和执法监督,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大幅提高森林覆盖率。推进城市增绿,提高城区绿化率。实施以燕山太行山生态屏障和坝上防风固沙林带、滨海湿地及沿海防护林带、环首都生态带为骨干的“一屏三带”工程,加强水资源养护和衡水湖、白洋淀湿地等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鼓励海水淡化,严控地下水开采。开展“气化”城市行动,推广清洁环保生产生活方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企业环境风险评价,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

(47)实施平安河北工程。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加强群防群治,提高科技防范水平。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等各种犯罪活动,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大政法维稳保障力度,深入实施维护首都稳定的“护城河”工程。加强军队非战争行动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军队、武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在应急维稳和抢险救灾中的作用。

(48)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以建设的思路,以群众工作的方法,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深化“三位一体”调解工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等综合调控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及社会管理薄弱环节整治,提高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提高执法公信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执行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新成效。

(55)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扩大基层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提高领导基层发展的能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和发展工作,全面实施党员培训工程。推进基层党务公开,加强党内基层民主监督。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拓宽党的基层组织发挥作用的新途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凝聚强大力量。

(56)推进党建工作创新。不断创新组织设置、管理机制和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增强党员干部的生机活力。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积极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双向开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一体化建设,实现全省乡村网络全覆盖,形成现代化网络党建阵地。切实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广泛有效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促进党组织在完成中心任务上创先进,激励广大党员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争优秀。坚持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推动群团组织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的争创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创佳绩、促发展的良好氛围。巩固扩大“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大兴真抓实干、不尚空谈、少说多干、埋头苦干之风,大兴敢为人先、树高标杆、拒绝借口、立即就干之风,只争朝夕、忘我工作,快捷高效、雷厉风行,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大兴严格要求、廉洁自律之风,严格遵守中央和省委的各项纪律规定;大兴爱民为民、服务群众之风,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好事、干实事、解难事,创造出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实绩,为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提供作风保障。

全体共产党员和全省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顺利实现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

会议强调,要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综合施策、重点治理,保障民生、稳定预期”的原则,抑制价格上涨势头,切实保障群众生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会议确定了以下政策措施:(一)确保市场供应,促进价格稳定。进一步落实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措施,保持农业稳定发展。把握好储备粮油糖投放力度,落实好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备制度。抓好冬季蔬菜生产,增加越冬蔬菜供应。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加大新疆棉外运力度。继续实行化肥生产用电、用气和铁路运输价格优惠政策,保障化肥生产供应。组织好煤炭生产供应,优先保证发电用煤运输,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企业正常生产电力供应。增加成品油特别是柴油产量,确保敞开供应。(二)完善补贴制度,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增加对大中专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生食堂的补贴。各地区要尽快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最低工资标准。(三)增强调控针对性,改善价格环境。继续落实治理和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取消一批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把握好政府管理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保持天然气价格稳定。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四)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整顿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关停违规建设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抑制过度投机行为,取缔非法交易。强化执法,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恶性炒作行为。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稳定社会预期。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协调配合和督促检查,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第五篇:上海十二五规划建议全文

上海十二五规划建议全文

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1月9日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二○一一年至二○一五年),是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时期,是上海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上海“十二五”规划,对于上海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到二○二○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

(1)“十一五”时期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上海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上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自身发展转型的挑战,把举办上海世博会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契机,把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攻方向,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协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举办了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胜利完成国家交给上海的光荣任务;“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和任务胜利完成,“四个中心”框架基本形成,服务全国能力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谱写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新篇章。五年的奋斗和探索,成绩来之不易,世博理念、世博精神和世博经验是推动未来上海转型发展的宝贵财富。

(2)“十二五”时期上海面临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上海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我国国际经济地位快速上升,为上海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经济出现增速减缓,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对上海经济发展构成严峻挑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特别是国家进一步支持上海加快“四个中心”建设的重大政策,为上海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上海智力资源较丰富、商务环境较规范、城市开放度较高及世博会后续效应释放,为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上海发展仍面临不少瓶颈制约和突出问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商务成本攀升;传统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创新创业活力不足,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有待增强;常住人口总量增长较快,人口老龄化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压力加大,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群体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协调难度增大,社会矛盾增加;体制机制瓶颈更加凸显,改革攻坚任务更加艰巨。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率先走出一条适合特大城市特点的科学发展新路。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紧紧围绕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四个率先”,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挥上海世博会的后续效应和浦东新区先行先试的带动作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努力争当全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坚持科学发展,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央对上海的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也是上海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继续保持上海发展良好势头,解决前进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四个率先”作为上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力争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上海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把创新贯穿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和全过程,着力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使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上海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贯彻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要求,坚持人力资源优先开发和教育优先发展,壮大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使城市转型发展真正建立在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的基础上;要切实摆脱习惯思维束缚,不背过去成绩包袱,更新发展理念,实现体制机制、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重大转变,坚定不移调结构、促转型,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基本要求是:

——必须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作为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高举浦东开发开放旗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和城市国际化程度,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

——必须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积极把握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机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全面促进城市信息化,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和水平,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基础和传统产业,努力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必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和管理。把改善民生作为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完善制度安排,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使发展成果更加广泛、更加均衡地惠及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着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转型发展的重大任务,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充分发挥郊区在新一轮发展中的战略作用,积极推进新城、新市镇和新农村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必须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转型发展的着力点,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着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必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依法治市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与维护司法权威有机统一,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加快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形成全社会依法共融、和谐共进的制度环境。

(4)“十二五”时期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根据国家对上海的战略定位和要求,到二○二○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作出贡献。据此,“十二五”时期上海“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要取得决定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取得率先突破,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要得到明显提高。主要目标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预期为8%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5%左右,单位土地产出率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城市创新活力大幅提升,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鼓励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劳动者素质稳步提高,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比例达到3.3%左右。城市服务功能全面增强,“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初步形成,城市信息化整体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城市交通体系更加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市文化更加繁荣、更具魅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群众获得更优质、多样、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就业岗位持续增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民主协商充分发展,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管理制度加快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努力使上海成为最安全的大都市之一。生态环境不断优化,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下降,供水水质达到国家新的饮用水标准,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稳步提高。改革开放取得新的突破,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示范作用充分显现,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市场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明显提高,开放型经济和城市国际化程度达到新水平。

二、聚焦建设“四个中心”的国家战略,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深化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按照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方向,着力推进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发展,促进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面向市场、发挥优势,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

(5)以人民币国际地位提升为契机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新突破。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先行先试和营造环境为重点,不断提高金融中心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拓展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加快提升股票、债券、外汇、货币、期货、黄金和产权等重要市场的功能和国际化程度,不断丰富市场产品和工具,健全完善市场体系和结构,积极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基本确立上海在全球的人民币资产交易、定价、清算中心地位。大力发展各类金融机构,着力吸引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金融机构,积极拓展各类金融和金融中介服务业务,大力鼓励和支持金融创新,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促进形成适应发展需要、切合我国实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税收、信用、法律和监管体系,努力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发展环境。加快陆家嘴—外滩金融区建设。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

(6)显著增强国际航运中心资源配置能力。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推进外高桥港区、洋山深水港区建设和功能提升,加快内河航道建设,完善货运道路网络,大力发展水水中转等多式联运,加强航空等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建设,加快建设国际邮轮母港。拓展和完善航运航空服务产业链,大力发展航运经纪、航运金融、船舶交易和海事法律等各类航运服务。推进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促进与航运相关的货物、船舶、企业和人才等各类市场要素集聚。(7)提升国际贸易中心服务功能和国际地位。以提高市场开放程度和贸易便利化水平为着力点,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将上海建成具有国际国内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与我国经济贸易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贸易中心。深化口岸通关模式改革,加强进出口平台功能,建立覆盖口岸和腹地的保税网络系统。推动外高桥国际贸易示范区先行先试,鼓励支持新型国际贸易业态发展。着力完善辐射全国的市场体系,努力成为大宗商品定价中心、交易中心、结算中心。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完善商业业态和购物环境,打造时尚购物之都。

(8)大力发展各类服务业。依托城市功能提升、市场需求引导和新技术应用,扩大服务业规模,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增强服务业辐射能力。加快发展信息服务、现代物流、专业服务、服务外包、研发设计、文化及创意和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集聚发展、集群发展。按照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扩大内需、优化结构的要求,加快发展健身和多层次医疗保健、教育培训、家庭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推动中心城区合理建设布局现代商务楼宇,鼓励郊区发展特色服务业,加快建设服务业集聚区。

(9)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主动作为、有舍有取,紧密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政策,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抓紧实施民用航空、海洋工程装备等一批专项工程,注重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新技术应用和市场培育更紧密地结合,加快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努力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引领区。突破汽车、船舶和机械等产业重点产品、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研发和制造体系,提升自主品牌价值,加快建设临港装备、漕泾化工、长兴造船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积极发展海洋经济。

(10)提升基础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优化钢铁、石化等基础产业产品结构,发展延伸产业链,控制高耗能产业产能。积极发展都市型工业,融入科技、创意、时尚和环保等元素,不断提高设计、品牌和营销等环节的附加值。促进加工型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等功能整合,加快园区外企业向园区集中,实现集约集聚高效发展。提升优化商贸流通业。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注重运用经济杠杆等多种措施调控房地产供求关系,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11)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充分发挥上海农业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应有作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农业设施、农业组织和农业科技水平,积极发展都市高效生态农业,不断增强农业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服务功能。建立完善主要地产农产品最低保有量制度,确保粮食、蔬菜等主副食品有效供应和质量安全。发展低碳和循环农业,降低化肥、农药施用量,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健全农业补贴、农业生态补偿等支持保护制度,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力争在发挥农业科技引领作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和监管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三、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和人才支撑作用,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全面落实中长期科技和人才规划纲要及配套政策,坚持以知识竞争力为标杆,以应用为导向,抢占科技制高点,培育经济增长点,服务民生关注点,全面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推动城市发展率先实现向创新驱动转变。

(12)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聚焦国家战略和需求导向,承接和实施国家重大专项和任务,努力在大型客机、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新药创制和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围绕一批重点领域加强前瞻布局,加快突破抗体药物和新型疫苗、高端装备、高性能材料、半导体照明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基础研究,瞄准纳米科技、生命科学和空间海洋等科学前沿有重大应用前景的领域,集中优势力量实现重大突破。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上海光源后续工程,建设组织样本库和国家蛋白质科学设施等。建设和优化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实施创新示范工程,扩大世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大力推进创新载体建设,深入实施聚焦张江战略,深化“三区联动”,加快杨浦、紫竹等创新园区载体建设。进一步完善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区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提高孵化器、加速器等创业机构的服务能力,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市民科学素质。

(13)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设研发队伍和研发机构,积极发展研发服务产业。强化国有企业创新导向,加强创新绩效激励和考核,发挥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加大对民营中小企业和归国留学人员所创办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发挥民营企业的生力军作用;鼓励外资在上海建立研发机构,促进其与本土机构的交流和合作。推动产学研合作,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科技金融结合,打造企业成长全周期的金融服务链,鼓励各类创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进一步集聚;放大政府引导资金作用,通过政策引导、资金参股和风险补偿等多种手段,扩大各类天使投资资金规模;加快发展商业银行专营服务机构,促进投贷联动,鼓励知识产权质押、信用互助和科技保险等各类科技金融创新,大力支持本市中小科技企业上市。进一步落实对创新型企业和产品的优惠政策。

(14)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部市合作、院地合作机制,更好对接和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加强市区县联动,建立健全区县创新考核机制,增强区县创新发展动力和活力。加快应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改革各类高科技园区和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国有科技投资公司评价方法、决策模式和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发现、评价和转化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创新投入方式,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切实提高政府各类资金使用效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地方性法规,健全知识产权评估和交易体系,培育和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企业。

(15)建设国际人才高地。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人才投入优先保障、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人才结构优先调整的理念,坚持以用为本,强化人才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的保障和支撑作用。坚持市场导向,大力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围绕“四个中心”建设,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创新团队和高技能人才等。针对人才创新创业需求,制定实施有关产业、融资、产权激励与保护等支持政策。积极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以建设浦东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为突破口,大力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积极开展国际人才交流,探索建立国际人才市场。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明显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比重。进一步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更加关注青年人才的利益诉求,切实解决各类引进人才的居住、医疗和子女教育问题。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居住证、居转户、直接落户相衔接的人才引进政策体系,优先满足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人才落户需求,使上海成为适宜海内外各类人才创业、工作和生活的大都市。

四、以新城建设为重点提升城乡统筹水平,构筑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坚持城乡一体、均衡发展,把郊区放在现代化建设更加重要位置,进一步将建设重心转向郊区。充分发挥功能区的导向作用,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以郊区新城建设为重点,深化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加快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继续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16)优化市域空间布局。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突出区域主导功能,加强分类指导,形成发展导向明确、要素配置均衡、空间集约集聚的发展格局。浦东新区要推动新一轮城市功能和形态开发,成为“四个中心”的核心功能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区和国家改革示范区。中心城区及拓展区要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成为传承历史文脉、彰显城市魅力、发展服务经济的主要承载区。郊区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若干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新城,成为上海发展的新引擎。崇明三岛地区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上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和现代化综合生态岛。充分发挥若干重点地区对城市布局调整的带动作用。实施世博园区后续开发,统筹世博园区与黄浦江沿岸综合开发规划,形成低碳生态的文化交流和公共活动中心、新的服务经济集聚区。以改善交通条件为重点促进苏州河两岸协调发展。基本完成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建设,着力打造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新平台和长三角地区的高端商务中心。建成迪士尼主题乐园一期及商业等配套设施,带动周边区域和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区。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和评价机制。新增建设用地向重点区域倾斜,提高郊区城镇化地区的人口密度,引导人口居住和就业在各功能区内相对平衡。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实施区域化开发管理机制,加强跨行政区资源整合。

(17)深化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加快推进新城建设,充分发挥新城在优化空间、集聚人口、带动发展中的作用,将重点新城建设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产城融合、用地集约、生态良好的长三角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规划和定位新城功能,鼓励新城优势互补、功能互动。优化提升嘉定、松江新城功能,着力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辐射能级。大力发展南汇新城,建设综合性现代化滨海新城。加快建设青浦、南桥新城,着力加强功能性开发和提高综合配套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结构优化相结合,推动金山新城发展。按照生态岛发展方向,鼓励崇明新城走特色发展道路。强化产城融合和提升新城配套服务水平,统筹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和大型居住区与新城建设,鼓励符合功能导向的产业项目向新城集聚,努力实现本地就业、本地居住,加快构筑新城内外交通网络,进一步提高新城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合理配置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创造具有竞争力的投资环境和富有吸引力的工作、生活环境。建立健全新城建设推进机制,在资源配置上加强全市统筹,推动基础设施、重大功能性项目向新城倾斜。进一步下放项目建设、交通管理和市容绿化等审批权限,创新投融资模式。优化城镇布局,编制完成镇村规划,分类推进新市镇建设,推动新市镇向交通干道和重点区域集聚发展。依托交通优势、区位条件和生态资源,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加快老集镇改造,促进资源整合优化。发挥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城乡结合地区建设和管理,加快城中村改造,整合用地资源,促进功能升级转换,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增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保障能力。(18)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托特大城市综合优势,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继续推进“三个集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农村发展水平。优先安排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重点加强道路、桥梁、农田水利、供水和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继续推进自然村落保护、改造和整治。结合人口分布,优化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确保农民持续增收。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拓展非农就业渠道,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增加农民工资性、经营性、转移性收入。通过发展经营性不动产等方式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管理服务平台等。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市场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等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积极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有偿使用和流转,稳步推进农民宅基地置换工作。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管理,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有效解决农业组织“贷款难”问题。

下载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全文)[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全文)[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