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时间:2019-05-14 16:22: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第一篇: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1月30日中共湖北省委九届九次全会通过)

“十二五”时期,是湖北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快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湖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符合湖北实际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形成鼓舞全省人民信心、凝聚全省人民力量、推进湖北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湖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1、“十一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湖北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省委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宏伟目标,提出并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开拓进取,克难奋进,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各种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经济规模快速扩张,生产总值跨过万亿元台阶;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主两副”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提高,县域经济发展加速;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发展承载力和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面貌深刻变化;“两型”社会建设全面启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和谐湖北建设有序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时期,我省把握了重大发展机遇,经受了严峻考验,在激烈竞争中创造了发展优势,在抢抓机遇中培植了发展后劲,在改革开放中改善了发展环境,为“十二五”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2、“十二五”时期湖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有利于我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国内市场总体规模持续扩大,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广阔,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国家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加快建设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着力构建“两纵两横”经济带,为我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大契机。

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南水北调工程生态补偿”、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武汉市综合交通枢纽试点城市、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战略实施和重大项目建设,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国际及沿海发达地区资本和产业加快向内陆地区转移,新一轮技术创新加速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为促进我省要素聚集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国际竞争更趋激烈,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二是沿海发达地区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占据有利地位,周边省市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我省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三是发展不够仍然是我省的最大实际,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进一步凸显,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工业竞争力不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科技与经济发展结合不够紧密,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收入差距较大,社会矛盾增多,和谐社会建设面临较大压力,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障碍仍未消除。

纵观国际国内形势,“十二五”时期,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进取意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3、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重点,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科学发展是解决湖北所有问题的关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湖北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好中求快,能快则快;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开创湖北科学发展新局面。

规划“十二五”时期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坚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提高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比重,推动传统产业向集群化、高端化发展,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坚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深入实施科教兴鄂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强力推进创新型湖北建设,加速将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坚持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实行协调推进、联动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坚持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把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建设“两型”社会、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节能减排,加强污染治理,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走绿色发展之路。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继续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实施开放先导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按照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制定积极可行的发展目标,推进经济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经济发展质量跃上新层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突破,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增强全省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湖北在全国的地位。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的基础上,加快经济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内需持续扩大,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三次产业结构更加协调,城镇化率明显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明显降低,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持续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明显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升,民主法治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和谐湖北建设有序推进。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基本形成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

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取得明显进展。加快建设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成中部地区经济要素富集、充满创新活力的区域,中部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平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改革创新等方面走在中部地区前列,自主创新示范功能、对外开放服务功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功能明显增强,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出更大贡献。

三、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

“两圈一带”战略是深化省情认识的重要成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湖北推动科学发展的载体,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抓手,引领“十二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要优化空间布局,突出项目支撑,实现联动发展,促进区域协调。

5、加快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大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城乡统筹、节约集约用地、财税金融、对内对外开放、行政管理等方面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两型”社会建设体制机制。加快圈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与布局、城镇化与城乡建设、区域市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进程,推动圈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充分发挥武汉龙头作用及科教人才优势,强化系统集成,增强耦合度,提升核心竞争力。明确各城市发展定位,优化产业布局,引导错位发展,构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特色突出、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在“两型”社会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6、加快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推进圈域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整体开发,区域联动。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跨省、跨区域铁路、高速公路及连接线建设,形成辐射圈内外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以“一江两山”为龙头、“十大核心景区”为重点,大力实施旅游开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以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一批优势工业、现代农业和特色生态产业集群,推动圈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7、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以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加快新一轮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为核心,以促进沿江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快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以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和宜昌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建设为重点,加快沿江主要港口、航道及配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标准化、专业化运输船舶,促进多式联运。大力发展沿江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文化旅游业及其他服务业,建设一批沿江产业区,构建沿江产业密集带。加快沿江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完善沿江城市布局,积极推进沿江县域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发展沿江城镇带。加强岸线利用、管理和保护,实现绿色环保开发。加快推进汉江流域综合开发和“引江济汉”工程建设,推进汉江流域与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相融合、与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相呼应,打造湖北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和增长极。加强沿江开放开发省际合作,推动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促进武汉城市圈与宜荆荆城市群联动,形成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支撑。

8、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构筑国土空间高效利用格局。进一步支持武汉市做强做大,充分发挥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功能。更加重视和支持襄樊、宜昌两市发展,加快建成鄂西北和鄂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加快发展的核心引擎,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支撑能力。推进宜荆荆、襄十随、鄂黄黄城市群发展,加快其他区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发展。继续坚持“一主三化”方针,推进县域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社会管理一体化。深入推进扶贫开发,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库区的扶持力度,深入实施“616”对口支援工程,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9、大力推进城镇化。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优化城镇空间布局,适度发展特大城市,加快发展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大力培育发展中心镇和特色镇,积极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加强大中小城市有机联系,统筹各类城镇协调发展。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强化产业支撑,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理顺城乡社会管理体制,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加强城市规划管理,防治“城市病”。

四、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协调拉动

正确处理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增加投资与扩大消费的关系,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10、积极扩大消费需求。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积极实施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夯实居民消费基础。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以引导农民合理扩大住房消费为重点,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加强城乡社区(村)服务网络建设,促进便利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加大市场执法力度,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11、保持投资增长力度。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和信贷支持,确保全省投资规模增长幅度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发挥政府投资导向作用,引导投资进一步向社会事业、农业农村、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等领域倾斜。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和项目库建设,重点谋划一批大交通、大流通、大产业、大生态建设项目。优化投融资结构,创造良好环境,健全完善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机制。鼓励民间投资,激活社会自主性投资。

12、加快推进出口增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坚持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并举、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举、出口与进口并举。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着力培育壮大高附加值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不断开发新的出口产品。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加快培育外贸市场主体,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继续巩固传统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

五、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努力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和农业强省。

1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经营集约化、功能多样化、发展可持续、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建立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新增百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工程。完善农业产业布局规划,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加快发展畜牧业,支持规模化饲养。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提高集约化养殖水平。加快发展现代种业,推进水稻、油菜、柑橘、生猪、淡水产品等优势农产品品种更新换代。围绕“特色、规模、品牌、效益”,培植和壮大一批知名品牌。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大力开展旅游名镇名村建设。发挥国有农场在农业现代化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业,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健全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增强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强农村应急队伍、手段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提升应急管理水平。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率。

14、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电网改造、饮水安全、乡村公路和农机田间作业道路、农村清洁能源、商品流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快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建设,加强乡村清洁卫生工程示范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强血吸虫综合治理。

15、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推进仙洪新农村建设、鄂州等市县城乡一体化、山区县市脱贫奔小康、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等试点工作,深化试点内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各类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建设。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优化种养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和市场调控机制,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壮大县域经济,大力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努力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16、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管理体制。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总结推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

六、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17、进一步发展先进制造业。继续推进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做强做大汽车、钢铁、石化、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等重点产业。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提升食品、纺织服装、家电、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推动行业资源重组,做强做大建筑业,发挥其对制造业的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重组,支持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做大做强。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提高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强力推进各类园区建设,注重发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示范带动作用,构建新型工业化发展平台。

18、大力培育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加快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加快产业化,不断提高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增强支撑引领作用。努力把高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地区经济的主导产业。

19、全面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完备、生活性服务业丰富繁荣、新兴服务业优势突出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突破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关联性强、拉动作用大的金融、保险、物流、信息、中介等服务业,引导资源要素集聚,带动产业调整升级。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物流圈、鄂西物流圈和长江物流带,加快将湖北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现代物流基地。加快将武汉打造成华中地区区域性金融中心。大力发展现代会展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重点促进商贸、旅游、房地产、社区等服务业的繁荣发展。积极推进城市商贸业发展,大力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工程,形成新型商贸流通业态。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商贸聚集区和全国性、区域性大市场,建设国内市场枢纽。加快整合和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努力建设旅游强省。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引导动漫、创意、设计、服务外包、通用航空等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快三次产业融合步伐,实现服务业和制造业、农业的互动融合发展。20、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以交通、能源、水利、信息为重点,完善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进一步强化湖北科学发展的基础支撑能力。大力促进交通一体化发展,切实加强综合交通运输的统筹协调。加快建设“五纵三横”综合运输通道,将武汉打造成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构建湖北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加强铁路建设,丰富规划内容,加快扩充客运专线网、延伸城际铁路网、强化区际干线网、扩大路网覆盖面。加快武汉新港等港口建设,完善港口布局,扩大吞吐能力。加强长江、汉江等高等级航道整治,提升航道通行能力。抓好武汉天河机场三期工程等机场建设。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加大国道、省道改造力度,抓好农村公路建设。加强铁路与公路、民航、水运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大力发展核电,适度发展火电,有序开发水电,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增强能源储备和保障能力,努力构建安全稳定、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体系。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江大河堤防建设,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基本形成防洪、排涝、灌溉三大工程体系,确保防洪、粮食、饮水和生态安全。加快发展信息产业,不断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大力发展移动宽带通信,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加快数字湖北建设。加强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七、扎实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形成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建设生态湖北。

21、着力淘汰落后产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抑制过剩产能盲目扩张,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适度发展资源型产业。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提高落后产能企业和项目使用能源、资源、环境、土地的成本。严格市场准入,强化指标约束。对淘汰落后产能实行问责制,加强舆论和社会监督。加强环保监测和执法检查,加大执法处罚力度。

2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积极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能力建设。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产品再制造、工业废物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继续深化国家和省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并逐步推广。加快建设一批生态工业园区、再生资源基地。积极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推进国家低碳试点省建设,探索低碳发展模式和有效运行机制。大力开发低碳技术,壮大低碳装备制造业,推进低碳技术及产品产业化。

23、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节能减排。加强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大力推进电力、有色、建材、化工、钢铁等高耗能行业和企业节能。加快淘汰电力、钢铁、建材、造纸等行业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扎实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鼓励推广节能工艺、技术、设备。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与节能技术,实行强制性淘汰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设备及产品制度。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强化排污总量控制和许可证制度,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加大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和新材料应用推广力度。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24、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及城镇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以“三库、三江、三湖”为重点,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大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工作力度,构建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抓好湿地生态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大石漠化治理和水土保持力度,抓好三峡库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保护。加快建设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防御极端气候变化的预警预报体系,增强处置气象灾害的能力。

25、着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以“两型”社会建设为主线,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增长。积极探索能源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的新途径,制定实施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绿色信贷和环境资源税制改革等政策。实施促进绿色消费政策,形成绿色消费方式。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八、坚持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

全面落实湖北省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充分发挥湖北的科教优势,切实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创新型湖北建设。

26、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省。以农村为重点普及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优化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支持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发展,深化教育改革,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形成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公平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支持在鄂部属高等学校建设一流学科,重点支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争创世界高水平大学。加大对省属高等学校的投入力度,着力建设高水平学科和一流科技创新基地。

27、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科技资源向经济一线聚集。大力加强技术研发的公共技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和支持骨干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研发机构。选择一批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形成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完善产学研合作的利益机制,鼓励建立产学研联盟。加快建立技术转移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等创新服务机构,形成以研发生产、市场经营、风险投资为链条的公共服务平台。鼓励科技成果以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参与分配。加快建设和完善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支持企业核心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提高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能力。

28、加快建设人才强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快推进人才强省战略。以创新型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适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科学的创新型人才评价、使用、激励、流动机制,加快创新型人才培育、流动与共享。建设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综合服务平台,改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和生活环境,吸引一批国际领军人才。依托国家及省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和完善从基础教育到专业培训的梯级创新型人才资源储备。落实人才投入优先保证要求,建立和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抓好重大人才工程建设,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展。

29、加大科教投入力度。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优先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完善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依法落实教育经费增长要求。创新科技投入机制,建立财政拨款、企业投入、金融贷款、社会资金相结合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充分发挥财政性科技资金的引导、示范、放大效应,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鼓励、支持企业增加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投入。力争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加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落实国务院的要求,坚持省、市共建,举全省之力,支持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展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科技金融改革创新、新型产业组织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等试点示范,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努力在全国率先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落实“人才特区”建设措施,在东湖高新区培养聚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物,研发和转化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全面提高东湖高新区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力争建成全国一流的高新园区。

九、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财政对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投入,逐步完善符合省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1、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服务业、劳动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充分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加大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零就业家庭人员的就业帮扶。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广泛建立创业基地,加强创业培训和指导服务,推动全民创业。推进基层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面向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32、大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快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普遍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全面推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稳定的企业职工、事业单位人员、公务员、离退休人员等各类群体收入增长机制。健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发展环境和制度条件,促进机会公平。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33、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提高统筹层次和实现制度统一等方面迈出更大的实质性步伐。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建立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快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帮助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加快实施企业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逐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和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健全和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明显缓解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努力实现“住有所居”。

34、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体育事业。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坚持预防为主,开展“健康湖北”全民行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坚持中西医并重,进一步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努力建设中医药强省。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鼓励社会资本以各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促进有序竞争,依法加强监管,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和竞技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努力建设体育强省。

35、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生育文明建设,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改善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坚持男女平等,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大力实施湖北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加强妇女儿童活动阵地建设。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产业,健全残疾人服务保障体系,鼓励发展民办福利机构和志愿者组织。

36、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共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提高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大力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社会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洪涝、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加强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矛盾排查化解机制,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强化治安管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国家安全工作。

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建设文化强省。

37、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省级重点文化工程建设,加大对市、州、县文化设施建设投入,继续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大力改善文化遗产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抢救性文物保护及国家大遗址保护示范区等基础设施条件。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事业为骨干,以基层为重点,鼓励社会积极参与,大力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加快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档案馆库建设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加快实施文化建设重点工程。

38、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以突出荆楚文化特色为重点,加快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娱演艺、网络文化、动漫游戏及体育等六大重点产业,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规模优势和影响力的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的文化品牌。加快推动文化与经济、科技、旅游、教育等方面的融合与互动,培育新兴文化产业和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拓展文化产业空间。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

39、加快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健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运行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公益性单位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培育市场主体。推进文化企业集团公司的建设,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着力培育一批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大力发展文化产品、服务和要素市场,健全文化行业组织,发展文化中介机构,培育发展演艺娱乐市场和文化经营市场,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加快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规范市场秩序。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政企、政资、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丰富精神文化产品,提高文化产品质量。繁荣哲学社会科学。40、提高全社会文明素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省人民,不断增强全省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提倡人文关怀,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运用综合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扎实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活动,激励全省人民昂扬奋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十一、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坚持不断解放思想,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41、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开放的办法、市场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深化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不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推动国有骨干企业向优势行业或优势产业集中,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经济转型和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落实和完善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继续深化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资源市场体系,促进资源产权和产品自由流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健全完善融资平台。加大投资体制改革力度,全面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

42、不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围绕提高执行力和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率。加强行政问责制,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降低行政成本。按照“大部制”的思路,推进综合管理体制创新。深化“省直管县”改革,赋予县(市)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基层政府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和完善党委信息决策系统建设,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把湖北建设成为全国发展软环境最优的地区之一。

43、大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构筑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努力使对外开放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开放的主要抓手,不断扩大引资规模,提高引资质量。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吸引力。以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积极引导和鼓励外商资本的研究开发投入,努力建设一批生产制造基地和服务外包基地。大力推广“以民引外”等利用外资新模式,积极引进外资和内资重大项目,努力承接境外和发达地区产业要素、市场要素和管理要素转移。加强“大通关”和电子口岸建设,加快武汉综合保税区建设。鼓励省内优势企业“走出去”,在海外或国外建立资源开发、产品制造、市场销售基地,通过对外资本输出和对外劳务承包工程带动产品出口,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充分发挥外事侨务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加强与国内其他区域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十二、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全省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共创美好未来。

44、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把学习宣传党的历史和不断掌握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结合起来,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承担起引领发展进步的重任。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注重实践锻炼。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科学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以“五个基本”、“七大体系”建设为重点,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改进群众工作方法,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加大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力度,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审计监督和巡视监督,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要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和改进党对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做到总揽全局、把握方向、协调各方、凝聚力量,形成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合力。

4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切实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扩大基层民主,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完善听证、论证和专家咨询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坚持依法治省,全面落实《法治湖北建设纲要》,推进依法行政,扎实开展法治湖北建设。

46、加强国防建设和支持军队现代化建设。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将国防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坚持党管武装根本原则,落实双重领导制度。积极支持驻鄂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建设,抓好国防动员、征兵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深入贯彻《国防动员法》,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认真落实军人及军属优抚安置政策,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复员退伍军人接收安置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省委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全省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新华网河北频道(2010-11-18 08:53:38)

稿件来源: 河北日报

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1月3日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七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七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在总结经验、分析形势、研究未来的基础上,讨论了制定我省“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科学认识和把握河北未来发展面临的难得机遇和严峻挑战,打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基础

(1)“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不平凡业绩。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全省生产总值增长七成以上,财政收入增长超过一倍;经济结构和布局调整取得新成效,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曹妃甸新区和渤海新区等沿海地区开发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三年大变样目标基本实现,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实现新突破,节能减排任务如期完成,环境质量明显改观;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社会保障覆盖面从城市向农村扩展;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建设出现新局面,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和谐稳定大局不断巩固。“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圆满完成,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2)“十二五”时期我省面临新机遇。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河北也具备了加速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这都为我省“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带来了难得历史机遇。国家京津冀地区区域规划即将出台,有利于我省把独特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充分发挥区域支撑功能;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即将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有利于大规模聚集生产要素,加快形成重要增长极;国内“东企西扩”、“南资北移”呈加速趋势,有利于我们更好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发挥我省在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比较优势,加快培育战略性支撑产业;国家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有利于激活我省社会投资主体,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牢牢抓住、切实用好这些机遇,我们完全可以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

(3)今后五年面对的严峻挑战。面向未来,也应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加大,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区域竞争压力加大,各地竞相发展,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社会转型压力加大,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难度增加,社会管理创新与改善民生的工作更加繁重;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加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转变发展方式更加迫切。对此,我们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提高应对各种挑战能力。

(4)切实增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推进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真正实现“十二五”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新局面

(5)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加快发展和加速转型双重任务,构筑环首都经济圈,壮大沿海经济隆起带,打造冀中南经济区,培育一批千亿元级工业聚集区和大型企业集团,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着力提高创新能力,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科学发展、富民强省进程,努力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建设更加富饶、更加秀美、更加幸福的新河北。

(6)“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十二五”规划目标的设定,要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

坚持吸纳承接、融合提升、重点推进、统筹发展,在承德、张家口、廊坊、保定四市近邻北京、交通便利、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县(市、区)重点突破,推动“13县(市、区)、1圈、4区、6基地”率先发展,打造环首都经济圈。通过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发展养老基地、健身基地、休闲度假基地、观光农业基地、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宜居生活基地,把环首都地区打造成为综合实力雄厚的经济崛起圈,吸纳首都产业转移的新兴产业圈,独具魅力、舒适怡人的休闲度假圈,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低碳生态环保圈,安定和谐、宜居宜业的幸福生活圈,各具特色、靓丽精美的明星城市圈。承德市要充分发挥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等旅游资源优势,着力发展休闲旅游、钒钛特钢、清洁能源、新型材料、现代农业等,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张家口市要充分发挥坝上草原、冰雪文化优势,着力发展旅游服务、新型能源、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等,建设京冀晋蒙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廊坊市要充分发挥信息产业优势,着力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电子信息、服务外包、科技孵化、休闲旅游、现代农业等,建设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城市;保定市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和低碳城市试点的优势,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会展经济、新能源、汽车制造、纺织服装、现代物流等,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十二五”末环首都13县(市、区)生产总值翻两番。

一带,即加快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充分发挥环渤海的区位优势,坚持规划指导、政策引导、发挥优势、开放带动,在沿海487公里海岸线上,选择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近海临港、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县(市、区),实施“11县(市、区)、8功能区、1路、1带”的重点推进计划,实施沿海与腹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努力把我省沿海地区打造成为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新兴产业带,规模强大、结构优良的临港工业带,内连腹地、外通全球的港口物流带,风光秀美、景色怡人的滨海旅游带,海蓝地绿、沙净气爽的沿海生态带,风情独特、休闲宜居的滨海城市带。唐山市要充分发挥省域中心城市优势,着力发展精品钢铁、装备制造、循环化工、港口物流、电子信息、新型建材、总部经济、滨海旅游、会展经济、海洋经济等,建设科学发展的示范城市、环渤海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基地、东北亚地区的合作窗口;秦皇岛市要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运用好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的品牌,着力发展休闲旅游、港口物流、电子信息、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建设现代化滨海旅游宜居城市;沧州市要充分发挥沿海临港和历史文化优势,着力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冶金建材、临港物流、滨海旅游等,建设环渤海地区的明星城市。“十二五”末沿海11县(市、区)生产总值翻两番。

一区,即加快发展冀中南经济区。强化对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等四市的规划协调,充分发挥沿京广、京九复合交通通道和产业基础优势,培育壮大正定、沙河、武安和冀州、清河等重要增长点,统筹区域资源,积极构建“2轴、6区、18县(市)”率先发展的区域格局,加快推进冀中南经济区建设,努力把该地区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红色文化旅游基地,推动与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良性互动和融合发展。石家庄市要以大西柏坡、环城水系、正定新区、临空产业园区为重点,充分发挥省会优势,着力发展总部经济、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纺织服装、会展经济、现代服务业等,建设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的省会城市和京津冀第三极;衡水市要充分发挥农业资源、衡水湖生态示范区优势,着力发展新兴产业、食品加工、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等,建设生态宜居北方湖城;邢台市要充分发挥紧邻太行山的资源优势和京珠高速、京广高铁贯穿的交通优势,着力发展新能源、煤盐化工、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休闲旅游等,建设晋冀鲁豫地区重要节点城市;邯郸市要充分发挥省际区位、历史文化和矿产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精品钢铁、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煤炭、化工、高新技术、文化旅游等,建设晋冀鲁豫接壤区域中心城市。

一批,即加快培育一批千亿元级开发区、工业聚集区和大型企业集团。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和集约集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秦皇岛开发区、廊坊开发区、保定高新区、石家庄东部产业区、唐山动车城等十个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开发区和工业聚集区,培育开滦集团、冀中能源、长城汽车、新兴铸管集团、美的邯郸基地、河北旭阳、晶龙集团等十个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大大提升我省产业发展综合竞争力。

为抓好“四个一”战略重点实施,要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积极谋划建设一批发展前景广阔、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十二五”期间,省级项目库重点项目保持10000个以上,各设区市保持1000个以上。

三、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模、拓宽领域、提升功能、创新业态,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政策,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养老、健康、休闲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高端服务业,积极拓展社区和乡村服务业,提高供给能力和水平,加快构建充满活力、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15)大力发展旅游业。整合旅游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创新营销方式,丰富旅游产品,突出线路特色,以建设环首都旅游产业带为重点,培育一批精品景区和线路,打造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加快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跨越,“十二五”末旅游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突出“红、黄、蓝、绿、白”旅游特色,打响红色旅游、皇家旅游、海洋旅游、生态旅游、冰雪旅游五大品牌,实现“五彩环京津、休闲在河北”,打造旅游业发展的制高点和竞争新优势。

(16)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高标准规划城市商业网点,加快现代商贸流通设施建设,推进社区便民服务业发展,积极发展假日经济和夜经济。加强农村流通网络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开展“农超对接”,促进农村消费。大力推进集散型商品市场改造升级,打造集商品展示、信息发布、价格形成、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现代采购交易平台。围绕建设环京津商贸物流产业带和沿海、冀中南物流通道,加快发展物流产业聚集区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壮大港口、煤炭、钢铁、商贸、农产品等专业物流,推进大型综合性物流园区和专业性物流园区建设,构筑覆盖面广、高效畅通的现代物流体系。

(17)大力发展会展业。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立足河北特色资源和产品,举办一批有影响力的商务洽谈、产品展销和节庆活动。精心办好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中国·曹妃甸临港产业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承德)国际旅游文化投资贸易洽谈会,全面提升陶瓷、丝网、羊绒、皮草、箱包、家具、动漫等专业博览会的档次和水平,打造各具特色的商贸会展品牌。组织好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崇礼国际滑雪节、怀来葡萄节、张北草原节、沧州国际武术节等节庆活动,吸引国内外宾客游览观光。加快建设石家庄、廊坊、唐山、邯郸等会展中心城市,提高承办国际及全国性会展活动的能力。

(18)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充分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先导和杠杆作用,将金融业打造成为战略支撑产业。增多做强市场主体,大力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推进京津冀金融一体化进程,加强组建地方性投融资平台,鼓励现有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增设网点,大力发展总部金融。加快发展保险市场,组建省属法人保险机构。加强与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合作,建设金融产业后台服务基地。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发展各类投资基金,扩大股权债券融资,大力扶持重点企业上市融资。

(19)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抓住国际服务业转移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有利时机,结合制造业企业主辅业务分离和机关事业单位改革,鼓励和引导我省有一定竞争实力的服务业企业参与国内外产业链分工,加快推进服务环节外包、剥离和转型,重点抓好信息技术服务、数据处理、客户服务、金融后台服务、物流服务、影视制作、建筑设计和动漫游戏等服务外包。加快廊坊、秦皇岛、保定等服务外包示范区建设,培育壮大一批服务外包基地。

五、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发展上水平、出品位

(20)提高城市化率。围绕上水平、出品位、生财富、惠民生,规划实施好今后几年的城市改造建设工作。采取切实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快产业和人口向城市聚集,强化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全面放宽城市落户条件,推行农民工市民化,大力破除依附在户籍管理制度上的就业、医疗、教育、社保等体制壁垒。深化城市建设、住房保障、城建投融资、行政审批等改革,激发城市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到2015年,全省城镇人口增加到4100万人,城市化率提高到54%,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1)优化城市化格局。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加快构建环首都城市群、冀中南城市群和沿海城市带“两群一带”新格局。做大做强石家庄、唐山两大省域中心城市,人口规模均达到300万以上。做大保定、邯郸两大区域中心城市,人口规模均达到200万以上。其他7个设区市要整合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资源,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实现同城化发展。实施环首都和沿海“新城战略”,以廊坊市北三县、涿州、怀来为中心,倾力打造京东新城、京南新城和京北新城。推进唐山湾国际生态城、黄骅新城、北戴河新城等沿海新城开发建设。支持石家庄正定新区、保定白沟新城、邯郸冀南新区加快建设步伐。将一批县级市培育成为高品质中等城市,支持30个县城扩容升级为中

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29)健全城乡良性互动机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创新公共财政、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政策保障机制,推进城乡等值化发展。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乡等值,积极引导城市资金投向农村,加速农村工业化进程。坚持以城镇化拉动城乡等值,充分发挥城镇在吸纳人口、发展产业、集聚资源、活跃市场、引领风尚作用,积极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坚持以产业化推动城乡等值,加快改变农村小生产经营模式,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道路,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坚持以市场化促动城乡等值,加快建设城乡双向互动的商品流通体系,大力发展农村要素市场,促进有序流动,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坚持以信息化驱动城乡等值,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安全生产、医疗卫生和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促进信息化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积极推进统筹城乡试验示范,探索解决“三农”问题新途径。

(30)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扶持培育一批示范社,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完善基层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业信息化四大体系,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造,建立健全村级集体财富积累机制,促进农村资源可流转、可置换、可交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农村征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建设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促进土地增值收益主要用于农业农村。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贷款,健全农业保险制度,促进农村存款主要投向“三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农增收致富。提高县乡基本财力保障水平,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建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有效机制。

七、加快推进人才强省战略步伐,建设创新型河北

(31)实施“巨人计划”。深入推进京津冀人才合作、临港产业人才聚集、技能大师培养等八大人才工程。把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作为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中之重,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和重点支撑产业发展,以优势企业为主体,通过政府支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和引进100名左右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努力做到推出一个领军人才,带出一个创新创业团队,做强一个企业,形成一个品牌,催生一个产业。制定相关特殊政策,完善评价激励机制,鼓励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加大对“巨人计划”项目的投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研发资助和创业项目启动。以“巨人计划”为引领,突出抓好“爱才、育才、引才、聚才、用才”五个重点,着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形成人才集聚新优势,创造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的社会环境。

(32)建设“人才家园”。搭建人才强省战略基础平台,参照公共租赁房有关政策,在环首都13个县(市、区)及重点产业园区、工业聚集区规划建设以公共租赁房为主体的“人才家园”,为高层次和优秀人才来冀创业提供住房和生活配套服务。进一步增强我省吸纳人才、承接项目、招商引资的能力,形成人才带项目、人才促产业、人才兴经济的局面。

(33)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环京津科技合作平台,以建设环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带为载体,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加强政策引导,建设一批高水平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深化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国家级大院、大所、大企业的科技合作,重点推动中科廊坊科技谷加速发展,努力建设成为国家级技术交易中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基地。全面提升工业聚集区和各类园区的创新能力,提升成果转化承接能力。

(34)加快构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科技瓶颈为目标,加快构建“产、学、研、金、介”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着力打造产业升级的技术支撑平台,加快建设钢铁、能源等十大工业研究院,围绕循环经济、生态城市、高速动车组、机器人、电动汽车、钒电池等领域,组建一批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形成一批技术标准,提升我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着力组织实施民生科技工程,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的科技

地区农民收入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41)实施教育提升工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优化教育布局和结构,健全教育投入机制,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力争到“十二五”末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大力加强职业教育,推广研发、知识教育、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推进职教集团和职教中心建设。注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深化教学改革,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院校。支持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发展。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42)实施医疗健康工程。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强化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医疗服务,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加快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步伐。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开展创建“健康城市”活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改善出生人口素质,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加快建设省体育中心,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健康促进行动。

(43)实施安居保障工程。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努力实现住有所居,全省住房保障总体达到全国中等偏上水平。加大各类棚户区、城中村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44)实施社保扩面工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积极推动老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快城乡养老、助残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45)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环节的动态监管,严厉打击违法企业和违法行为,坚决查处假冒伪劣食品和药品。加快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预防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建立健全食品药品综合协调与监管、企业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应急处置、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加强联合执法,建设“食品药品安全省”。

(46)实施蓝天碧水工程。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和执法监督,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大幅提高森林覆盖率。推进城市增绿,提高城区绿化率。实施以燕山太行山生态屏障和坝上防风固沙林带、滨海湿地及沿海防护林带、环首都生态带为骨干的“一屏三带”工程,加强水资源养护和衡水湖、白洋淀湿地等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鼓励海水淡化,严控地下水开采。开展“气化”城市行动,推广清洁环保生产生活方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企业环境风险评价,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

(47)实施平安河北工程。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加强群防群治,提高科技防范水平。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等各种犯罪活动,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大政法维稳保障力度,深入实施维护首都稳定的“护城河”工程。加强军队非战争行动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军队、武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在应急维稳和抢险救灾中的作用。

(48)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以建设的思路,以群众工作的方法,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深化“三位一体”调解工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等综合调控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及社会管理薄弱环节整治,提高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提高执法公信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执行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新成效。

(55)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扩大基层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提高领导基层发展的能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和发展工作,全面实施党员培训工程。推进基层党务公开,加强党内基层民主监督。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拓宽党的基层组织发挥作用的新途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凝聚强大力量。

(56)推进党建工作创新。不断创新组织设置、管理机制和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增强党员干部的生机活力。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积极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双向开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一体化建设,实现全省乡村网络全覆盖,形成现代化网络党建阵地。切实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广泛有效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促进党组织在完成中心任务上创先进,激励广大党员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争优秀。坚持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推动群团组织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的争创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创佳绩、促发展的良好氛围。巩固扩大“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大兴真抓实干、不尚空谈、少说多干、埋头苦干之风,大兴敢为人先、树高标杆、拒绝借口、立即就干之风,只争朝夕、忘我工作,快捷高效、雷厉风行,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大兴严格要求、廉洁自律之风,严格遵守中央和省委的各项纪律规定;大兴爱民为民、服务群众之风,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好事、干实事、解难事,创造出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实绩,为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提供作风保障。

全体共产党员和全省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顺利实现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

会议强调,要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综合施策、重点治理,保障民生、稳定预期”的原则,抑制价格上涨势头,切实保障群众生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会议确定了以下政策措施:(一)确保市场供应,促进价格稳定。进一步落实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措施,保持农业稳定发展。把握好储备粮油糖投放力度,落实好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备制度。抓好冬季蔬菜生产,增加越冬蔬菜供应。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加大新疆棉外运力度。继续实行化肥生产用电、用气和铁路运输价格优惠政策,保障化肥生产供应。组织好煤炭生产供应,优先保证发电用煤运输,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企业正常生产电力供应。增加成品油特别是柴油产量,确保敞开供应。(二)完善补贴制度,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增加对大中专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生食堂的补贴。各地区要尽快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最低工资标准。(三)增强调控针对性,改善价格环境。继续落实治理和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取消一批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把握好政府管理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保持天然气价格稳定。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四)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整顿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关停违规建设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抑制过度投机行为,取缔非法交易。强化执法,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恶性炒作行为。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稳定社会预期。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协调配合和督促检查,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第三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年11月18日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要求,全面分析国内外发展趋势,认真研究今后五年我省发展目标任务,就编制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1)“十二五”时期浙江发展具有良好基础。“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扎实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全面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坚持标本兼治、保稳促调,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坚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十二五”时期浙江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未来五年,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经济增长模式面临深度调整,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抢占战略制高点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制约世界经济增长的因素增多,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日趋突出。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国内需求不断扩大,经济结构加快转型,体制活力显著增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批准实施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各省(区、市)你追我赶、竞相发展。我省经济发展进入加速转型期,社会建设进入整体推进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突破期。《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全面实施和我省被列为全国海洋经济试点省等,为我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但也要看到,我省发展中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不强、要素制约加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等问题十分突出,过多依赖低端产业、过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过多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综合判断国内外形势,我省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转型升级的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实现富民强省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保持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工作要求,努力开创具有浙江特点的科学发展新局面。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省、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加强自主创新,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走在前列,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推进“十二五”发展的基本要求是:

——坚持转型发展。扎实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加快提升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水平,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筑扩大内需长效机制,推动经济增长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和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切实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坚持创新发展。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再创科学发展体制机制新优势。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坚持统筹发展。联动推进新型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海洋经济大发展,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深化生态省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切实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坚持和谐发展。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切实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使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4)“十二五”时期浙江发展目标。“十二五”规划必须体现中央关于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新要求,顺应全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与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提出的奋斗目标相衔接。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科学发展走在前列,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今后五年浙江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产业升级实现新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规模,传统产业竞争优势显著增强,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民营经济实现新飞跃,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海洋经济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增长点,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得到大提升。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突破。都市区龙头带动作用和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县城、中心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欠发达地区跟上全省发展步伐,城乡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突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循环经济形成规模,可持续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创业创新环境实现新突破。产业集聚区建设初具规模,各类开发区(园区)优化发展,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加快提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体制机制再添新活力,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创业创新环境更加优化。

——保障改善民生实现新突破。基本实现充分就业和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得到遏制,公众受教育程度稳步提高,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二、积极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完善有利于内需持续扩大的长效机制,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5)全面贯彻中央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建立健全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正确处理扩大内需与保持出口平稳增长的关系,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增长。认真落实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建立健全营销网络,不断扩大浙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6)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创造更多就业创业机会,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努力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不断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大社保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不断改善消费环境,合理引导消费行为,提倡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保护消费者权益,鼓励城乡居民扩大消费。

(7)促进投资合理增长。发挥产业政策导向作用,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能源交通、城镇建设、防灾减灾、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积极推进能有效增加就业和消费的项目建设。强化重大项目的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

三、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把推进产业升级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以信息化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顺应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8)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积极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严格保护耕地,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标准农田质量。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强粮食储备、产销合作和市场管理,确保粮食安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机械化,积极发展现代种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减少和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确保农产品安全。做强做优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流通业,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大力培育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组织化、集约化水平。

(9)加快推进工业现代化。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形成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的现代工业结构。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若干个新兴支柱产业。积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择优发展基础性工业,着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促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形成若干个优势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大企业,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着力形成一批创新型企业和成长型企业。深化品牌大省和质量强省建设,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10)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公共服务业,努力把金融、物流、旅游、文化、信息服务等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加强城乡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快提升专业市场。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打破行业垄断,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鼓励分工分业,发展服务外包,拓展新领域,培育新业态,促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加快培育发展小城市和中心镇服务业,支持大中城市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总部基地,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11)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强产业集聚区规划和建设,强化土地集约、环境保护,着力发展大产业、承接大项目、培育大企业,把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相结合的示范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先行区。加强资源整合,支持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扩容升级,积极推进乡镇工业功能区撤扩并,逐步向中心镇集中,不断提高开发区(园区)发展水平。

(12)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安全、融合的高速信息网。加强地理、人口、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发展和提升软件业,积极推进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积极建设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平台,完善公共联合征信网络体系。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四、统筹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提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努力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13)加快建设都市区和城市群。加强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等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带动周边县市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现代化都市区。支持都市区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支持省域中心城市加快发展,不断提高环杭州湾城市群、温台沿海城市群和浙中城市群发展水平。

(14)以加快中心镇建设为重点提高县(市)城市化水平。完善县域城镇布局,加强县城和中心镇规划建设,推动人口和产业向“一城数镇”集聚,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支持各地继续加强县城建设,着力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和城市品位,鼓励有条件的县城发展成为中等城市乃至大城市。加强中心镇规划建设,全面扩大中心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着力把中心镇培育成为县域人口集中的新载体、产业集聚的新高地、功能集成的新平台。积极支持和推动有条件的中心镇发展为小城市。

(15)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完善村庄布局,加快中心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立健全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推进特色专业村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入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拓展农民就业致富门路。

(16)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按照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要求,出台新一轮扶持政策,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浙西南等欠发达地区成为富裕的生态屏障,加快建设“山上浙江”。充分发挥欠发达地区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推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加强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人居环境建设,促进人口内聚外迁和产业集聚。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加大对口帮扶力度,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山区、库区和海岛经济社会发展。

(17)大力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积极发展核电,优化发展火电,加强电网建设,发展智能电网,完善油气管网,加强能源储运基地建设,形成安全、可靠、清洁、高效的能源保障体系。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加强干线公路及农村公路改造,进一步加强铁路建设,重点推进客运专线、城际轨道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强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加快推进港口、机场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着力推进交通物流业发展,努力构建便捷、高效、绿色、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水利建设,积极推进跨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和农田灌溉体系改造,深化“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建设。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构建环境安全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强塘固房”工程,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完善沿海防洪御潮、高标准城市防洪排涝和主要江河堤防工程体系,加强病险水库和重要山塘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加快沿海防护林建设,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预警体系,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和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五、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

充分发挥海港优良、海岛众多、海域辽阔的优势,以宁波—舟山港临近区域为核心区,以杭嘉绍、温台沿海地区及近岸海域为两翼,以推进重要海岛开发开放为重点,优化海洋经济发展布局,积极推进海洋综合开发,加快建设“海上浙江”。

(18)加快建设舟山国家级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全面实施舟山群岛综合开发,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支持舟山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用足用好国家赋予的政策,加快建设国际物流岛。

(19)打造“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围绕港航强省建设,加快构建港口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集疏运网络和金融信息支撑体系。进一步深化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加快港口开发建设,拓展航运通道,推进海河联动、海铁联运,发展港口联盟,完善港口集疏运基础设施,加快建成集散并重的综合性国际枢纽港。加快建设矿石、油品、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粮油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积极发展液体化工、塑料、钢材等现期货业务,统筹规划重要资源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基地。加快培育航运市场,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积极发展远洋运输,深化航运金融服务,完善航运物流信息系统,不断强化金融支撑和信息支撑。

(20)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强海洋科技研究开发,充分发挥科技在海洋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优化近海捕捞,发展远洋渔业,提升海水养殖,做强水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提升海洋渔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择优发展临港工业,加快发展海洋服务业。积极发展海水淡化。努力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基地。

(21)加强海洋海岛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建立健全海洋海岛资源评估监查制度,切实加强无居民海岛保护。合理开发岸线资源和海岛资源,完善海岛基础设施配套,把有条件的大中岛屿建设成为港口物流岛、清洁能源岛、国际旅游岛。

六、深化生态省建设,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坚持走生态立省之路,深化生态省建设,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构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2)切实加强节能减排。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各领域、生产生活各环节的节能,全面推进节水节地节材,促进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下降,促进各项资源节约。扎实做好国家确定的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标准,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全面推进污染源达标排放工作,重点做好国控、省控污染源以及城镇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工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发挥森林、湿地固碳抵排作用,促进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

(2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一批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重点加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有序推进工业“三废”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发展绿色产品。

(24)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深入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着力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加大对江河源头地区和重要水源涵养区的保护力度,加强对饮用水源、战略性水源的保护。积极推进水环境治理,对水体污染比较严重的流域和重点水功能区启动水环境修复工程。积极开展土壤修复,重点加强污染耕地、污染场地以及废弃矿山、垃圾填埋场的环境修复。积极推进危险废物、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防控,提高核与辐射环境监管能力。积极开展湿地、沿海滩涂、河流湖泊、重要海域生态修复。推进森林扩面提质,加快建设“森林浙江”。加强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及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建设。加强省际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建立健全共防共治机制。

(25)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体系。全面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健全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制度,完善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目标考核办法,建立省内森林代保机制和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考评奖惩机制。完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七、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和人才规划纲要,建立健全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省、教育强省和人才强省。

(26)切实加强自主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强化国内外科技合作,加快建立科技—产业联动发展机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青山湖科技城等科创基地,积极引进国内外大院名校和大企业共建创新载体,加快培育全国一流科研院所,加大对公共创新平台和企业研发机构的扶持力度,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区。继续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激发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强基础研究和战略性高技术研究,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建立科技投融资体系,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高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27)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推进学前教育上等级、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调整优化学科和专业设置,加强重点高校建设。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重点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重视老年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发展,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改革育人模式、考试评价制度、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师德师风和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建设。

(28)建设人才强省。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一批重大人才工程和政策,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加强海创园等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集聚高层次人才中的重要平台作用,充分发挥企业等用人主体积极性。加强人力资源投资,提高人力资源投资比重。建立健全人才发展机制,破除不利于人才施展才华的体制性障碍,促进人才、教育、科技、产业良性互动。

八、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构筑文化发展新优势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快推进文化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三大体系”和“八项工程”建设,加快建设文化大省。

(29)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党员群众,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用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激励干部群众。积极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志愿服务,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努力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和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加强理论研究,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30)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文化阵地工程和新农村文化建设重点工程,加快建设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和管理运行机制,建成比较完备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场所免费开放,提高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和受益面。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加强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鼓励多种形式的文化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31)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进文化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先导性、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加强对文化创作生产的引导,创作一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浙江特色的文化精品。加快国有文化企业的改革发展,鼓励民营经济投资发展文化产业,形成一大批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服务、新闻出版、数字动漫、文化会展、文体休闲娱乐、文化产品流通、文化产品制造等优势产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文化科技创新,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加强基础环境和产业要素建设,推动形成若干个具有全国影响、集聚效果明显、产业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集聚基地。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推动文化“走出去”,全面提升浙江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九、加强社会管理和民生保障,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以全面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打造“平安浙江”。

(32)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强社会管理领域的法规、体制、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强化城乡社区建设,重视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群众组织作用。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完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完善领导干部下访、约访、包案解决疑难信访制度,健全信访终结机制。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努力把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减少到最低限度。加强对“网络社会”的管理,改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做好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加强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增强有效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能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和落实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机制,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33)促进创业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把促进就业放在优先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最大限度创造就业机会,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完善自主创业扶持政策,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加强劳动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善劳动条件,依法保护劳动者权益,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34)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探索建立最低工资标准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联动增长机制,促进职工工资较快增长。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35)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加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进一步扩大覆盖面,稳步提高保障水平。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和推进各类社会保险制度的衔接,提高统筹层次,逐步形成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险体系。加快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加强困难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助学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建设,逐步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加快建立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加强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不断满足多层次的住房需求。

(36)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和人口工作水平。围绕卫生强省建设,加大卫生事业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加快形成以大带小、以城带乡的医疗卫生体系。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重大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应急体系。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好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保障制度,加强食品安全监测,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围绕体育强省建设,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低生育率政策,加强残疾预防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发展妇女儿童事业。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办好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

十、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切实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37)深化转变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推进国家海洋经济试点省、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省、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等工作,扎实做好义乌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国家试点、湖州和丽水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工作,促进各领域各层面的体制创新。深化省直部门、市县(市、区)配套改革试点,鼓励和支持各地各部门先行先试,及时总结提升试点经验,适时在全省推广。

(38)深化国有、民营企业改革创新。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支持在浙央企加快发展。继续推进省属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国有企业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促进国有企业做强做大。鼓励民营企业加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加快转型升级。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境内外上市。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国防科工、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文化产业等领域,不断提高民间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积极推进国有、民营、外资经济融合互动,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39)深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完善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探索工业存量用地流转机制,健全滩涂围垦、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机制、闲置土地退出机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依法公开转让机制,建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机制。加快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积极开展省内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探索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市场化配置机制。建立健全水权制度,完善居民生活用水累进式阶梯加价和非居民用水超额加价制度。深化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

(40)深化地方金融创新发展。支持金融机构积极推进金融业务创新。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做强做大。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支持有条件的县级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或社区银行。鼓励和支持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以及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加快发展。支持省内证券、期货、保险、信托、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积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研究实施加大对农业和中小企业支持的措施。研究制定民间融资管理办法,引导民间金融规范发展。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上市,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并购重组,积极拓展企业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多元化直接融资渠道。加快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和“民间财富管理中心”。积极推进金融集聚区建设,培育一批金融创新示范县(市、区)。

(41)深化城乡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推进征地制度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积极推进宅基地空间置换,鼓励引导农民到中心镇及县城周边中心村建房落户,促进人口加快合理集聚。着力解决农民工社保、住房和子女就学等问题,促进农民工安居乐业。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4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促进公共权力透明规范运行,加强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削减审批审核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加快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规范清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公共服务机制,探索建立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理顺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加强市一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整合公共资源等职能,完善省管县体制,深化扩权强县、强镇扩权改革,激发县域发展活力。鼓励和支持相邻相近的县(市)一体化发展,探索建立跨区域发展的体制机制。

(4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管理体制,理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快培育和建设文化市场,完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推动业务相近、产业关联的文化企业组建集团公司,大力支持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推动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形成一批文化领军企业。完善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优化文化发展环境,增强文化发展动力。

(44)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着力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活力。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支持、引导其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推进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十一、深化对内对外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深化国内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45)提高外贸外资发展水平。积极拓展外需,努力保持现有出口竞争优势,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营销网络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出口,促进出口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装备,扩大重要资源进口,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进口商品展示中心、贸易中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展商业储备。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全面推进招商选资,注重引进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鼓励国有、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合资合作,推动内外资企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各类特殊监管区、出口基地、空港等在对外开放中的独特作用。

(46)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到境外投资合作。支持和鼓励优势企业并购境外企业和知名品牌,在境外投资建立营销网络、生产基地、研发机构、经贸合作区,发展海外工程承包,扩大农业国际合作,开发境外能源资源。培育我省大型跨国公司,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完善“走出去”服务体系,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服务。

(47)深化国内合作与交流。认真实施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加快推进“一核九带”建设,联手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积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国务院新批准的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更加注重省际边界县市发展,形成一批省际边界重镇。做好援藏、援疆、援青和对口帮扶工作。认真落实国家实施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和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与港澳地区的经贸合作,促进浙台产业对接发展。加强国内引进工作。关心支持海外省外浙商发展,加强浙商回归工作,促进“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互动发展。

十二、加强党的领导,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

(48)切实增强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确保“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必须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牢固确立科学发展理念,及时研究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和完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切实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非公企业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带领广大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政治纪律,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着力完善具有浙江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

(49)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深入推进“法治浙江”建设。健全和完善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各级党委依法执政能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各项权力,拓宽人民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渠道,进一步发挥人民代表作用。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认真贯彻民族、宗教、侨务等方面政策,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制定和完善一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创新,完善司法工作机制,加强法律服务工作,促进公正司法。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民法制意识。

(50)积极支持国防建设。全面支持驻浙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各项建设,重视国防后备力量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切实做好国防动员工作,推进军民军地融合式发展。加强民营企业武装工作。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认真落实优抚政策,深入开展拥军优属,切实做好维护军人军属权益的工作。充分发挥驻浙部队在浙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和部队建设协调发展。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目标而共同奋斗!

第四篇:中共河北省委十二五规划建议(共)

中共河北省委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七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在总结经验、分析形势、研究未来的基础上,讨论了制定我省“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科学认识和把握河北未来发展面临的难得机遇和严峻挑战,打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基础

(1)“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不平凡业绩。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全省生产总值增长七成以上,财政收入增长超过一倍;经济结构和布局调整取得新成效,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曹妃甸新区和渤海新区等沿海地区开发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三年大变样目标基本实现,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实现新突破,节能减排任务如期完成,环境质量明显改观;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社会保障覆盖面从城市向农村扩展;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建设出现新局面,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和谐稳定大局不断巩固。“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圆满完成,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2)“十二五”时期我省面临新机遇。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河北也具备了加速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这都为我省“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带来了难得历史机遇。国家京津冀地区区域规划即将出台,有利于我省把独特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充分发挥区域支撑功能;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即将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有利于大规模聚集生产要素,加快形成重要增长极;国内“东企西扩”、“南资北移”呈加速趋势,有利于我们更好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发挥我省在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比较优势,加快培育战略性支撑产业;国家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有利于激活我省社会投资主体,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牢牢抓住、切实用好这些机遇,我们完全可以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

(3)今后五年面对的严峻挑战。面向未来,也应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加大,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区域竞争压力加大,各地竞相发展,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社会转型压力加大,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难度增加,社会管理创新与改善民生的工作更加繁重;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加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转变发展方式更加迫切。对此,我们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提高应对各种挑战能力。

(4)切实增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推进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真正实现“十二五”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新局面

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口保持长期均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增强。多元、立体、快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铁路、公路、港口、机场运输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建成环首都一小时交通圈和半小时通勤圈,建成以省会为中心的两小时交通圈。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水、电、油、气管网等设施日趋完善。

——人民幸福指数明显提高。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住房条件明显改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显著减少,生活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7)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原则。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事关河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事关河北在新一轮综合竞争中的前途命运,事关河北七千万人民的幸福安康。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加坚定地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按照中央“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要正确把握好八项原则:

注重当前与长远相结合,切实增强发展的前瞻性。既要巩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好势头,又要正确分析和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的重大战略、重大思路和重大政策。

注重速度与效益相结合,切实增强发展的持续性。必须更新发展理念,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大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持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举全省之力突出抓好“四个一”战略重点,形成区域竞相发展、协调发展新格局。

一圈,即加快建设环首都经济圈。充分发挥环绕京津的独特优势,一方面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积极为京津搞好服务;一方面全方位深化与京津的合作,在服务中全面对接,在服务中接受辐射,在服务中承接京津资金、项目、产业、人才、信息、技术、消费等方面的转移,近期着力抓好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坚持吸纳承接、融合提升、重点推进、统筹发展,在承德、张家口、廊坊、保定四市近邻北京、交通便利、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县(市、区)重点突破,推动“13县(市、区)、1圈、4区、6基地”率先发展,打造环首都经济圈。通过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发展养老基地、健身基地、休闲度假基地、观光农业基地、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宜居生活基地,把环首都地区打造成为综合实力雄厚的经济崛起圈,吸纳首都产业转移的新兴产业圈,独具魅力、舒适怡人的休闲度假圈,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低碳生态环保圈,安定和谐、宜居宜业的幸福生活圈,各具特色、靓丽精美的明星城市圈。承德市要充分发挥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等旅游资源优势,着力发展休闲旅游、钒钛特钢、清洁能源、新型材料、现代农业等,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张家口市要充分发挥坝上草原、冰雪文化优势,着力发展旅游服务、新型能源、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等,建设京冀晋蒙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廊坊市要充分发挥信息产业优势,着力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电子信息、服务外包、科技孵化、休闲旅游、现代农业等,建设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城市;保定市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和低碳城市试点的优势,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会展经济、新能源、汽车制造、纺织服装、现代物流等,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十二五”末环首都13县(市、区)生产总值翻两番。

一带,即加快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充分发挥环渤海的区位优势,态旅游等,建设生态宜居北方湖城;邢台市要充分发挥紧邻太行山的资源优势和京珠高速、京广高铁贯穿的交通优势,着力发展新能源、煤盐化工、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休闲旅游等,建设晋冀鲁豫地区重要节点城市;邯郸市要充分发挥省际区位、历史文化和矿产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精品钢铁、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煤炭、化工、高新技术、文化旅游等,建设晋冀鲁豫接壤区域中心城市。

一批,即加快培育一批千亿元级开发区、工业聚集区和大型企业集团。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和集约集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秦皇岛开发区、廊坊开发区、保定高新区、石家庄东部产业区、唐山动车城等十个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开发区和工业聚集区,培育开滦集团、冀中能源、长城汽车、新兴铸管集团、美的邯郸基地、河北旭阳、晶龙集团等十个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大大提升我省产业发展综合竞争力。

为抓好“四个一”战略重点实施,要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积极谋划建设一批发展前景广阔、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十二五”期间,省级项目库重点项目保持10000个以上,各设区市保持1000个以上。

三、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9)壮大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深入开展“对标行动”,继续抓好节能减排,促进产业上水平、产品提档次、企业增效益。钢铁工业,要按照“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整合重组”的原则,减量、提档、整合,推动设备大型化、高技术化,大力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形成两至三家千万吨级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推进由钢铁大省向钢铁强省转变。装备制造业,要以交通装备、能源装备、工程装备等为重点,发展壮大整机,做精做专零部件,增强协同配套能力,形成一批整机带动能力强、配套体系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和制造基地。石化工业,济,推进企业循环、区域循环和工业、农业、城市循环发展。抓好保定国家级低碳城市发展试点和邯郸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积极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强力推进节能减排,深入谋划和实施一批重大节能减排工程,严控新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综合运用法律、市场、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坚决淘汰钢铁、煤炭、水泥、玻璃、造纸、制革等行业落后产能。建立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健全节能减排市场化机制,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强化统计监测和目标责任考核,全面推进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

(13)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围绕能源结构调整和用能方式转变,支持开滦集团、冀中能源整合省内中小煤矿,提升煤炭生产水平,加强骨干电源点建设和电网智能化改造,加快推进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张家口风光储输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核电建设,合理开发利用油气资源,构建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加大勘查找矿力度,逐步建立稳定的矿产资源接续基地。进一步推动航空业发展,做大做强河北航空公司,改造扩建石家庄机场,打造成区域型枢纽机场、北京主要分流机场和备降机场,加快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新机场建设和邯郸机场改扩建,谋划建设沧州、邢台机场,“十二五”末航空客货运输能力分别达到2200万人次和22万吨以上;进一步加快铁路建设,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疏港铁路为重点,完善铁路网络布局,“十二五”末通车里程达到8000公里,其中高铁通车里程达到1500公里,实现所有设区市通高铁,形成以石家庄为中心的“两小时交通圈”、环北京的“一小时交通圈”;进一步加快公路建设,“十二五”末高速公路达到6762公里,实现所有县(市、区)和主要经济区、主要旅游景点通高速;进一步加快港口建设,完善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三大港口功能,“十二五”末吞吐能力达到8亿吨,形成陆海空运衔接配套、方便快捷、立体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实施南水北调、引黄

0区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壮大港口、煤炭、钢铁、商贸、农产品等专业物流,推进大型综合性物流园区和专业性物流园区建设,构筑覆盖面广、高效畅通的现代物流体系。

(17)大力发展会展业。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立足河北特色资源和产品,举办一批有影响力的商务洽谈、产品展销和节庆活动。精心办好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中国〃曹妃甸临港产业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承德)国际旅游文化投资贸易洽谈会,全面提升陶瓷、丝网、羊绒、皮草、箱包、家具、动漫等专业博览会的档次和水平,打造各具特色的商贸会展品牌。组织好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崇礼国际滑雪节、怀来葡萄节、张北草原节、沧州国际武术节等节庆活动,吸引国内外宾客游览观光。加快建设石家庄、廊坊、唐山、邯郸等会展中心城市,提高承办国际及全国性会展活动的能力。

(18)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充分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先导和杠杆作用,将金融业打造成为战略支撑产业。增多做强市场主体,大力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推进京津冀金融一体化进程,加强组建地方性投融资平台,鼓励现有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增设网点,大力发展总部金融。加快发展保险市场,组建省属法人保险机构。加强与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合作,建设金融产业后台服务基地。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发展各类投资基金,扩大股权债券融资,大力扶持重点企业上市融资。

(19)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抓住国际服务业转移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有利时机,结合制造业企业主辅业务分离和机关事业单位改革,鼓励和引导我省有一定竞争实力的服务业企业参与国内外产业链分工,加快推进服务环节外包、剥离和转型,重点抓好信息技术服务、数据处理、客户服务、金融后台服务、物流服务、影视制作、建筑设计和动漫游戏等服务外包。加快廊坊、秦皇岛、保定等服务外包示范

2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汇集流转,打造财富积累的战略平台。适度超前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加快水电路气邮讯、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城市河湖水系综合治理和园林绿化,推进城市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大幅度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加快商贸区改造提升,打造一批精品特色街区。建设一批高标准文化娱乐设施,增强城市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加强和改善城市管理,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逐步形成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

(23)提升城市魅力出品位。充分挖掘和体现城市特有的自然、历史、人文元素,形成建筑风格独特、文化特质鲜明、个性魅力彰显的城市风貌。发挥城市规划设计的引领作用,引进国内外顶级大师和团队参与规划设计,提高规划设计水平。着力打造标志性建筑和精品工程,塑造无处不精心、无处不精细、无处不精美、无处不精彩的城市形象。把文化和创意要素融入城市建设中,传承历史文脉,突出城市文化特色,铸造城市文化品牌。加强城市公共文明建设,提升市民素质,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

六、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4)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力争“十二五”末粮食单产由640斤提高到750斤以上。大规模建设高标准粮田,培育一批吨粮市和吨粮县,着力抓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整合涉农资金重点向粮食生产核心区倾斜,加大对产粮大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产粮大县人均财力水平,大幅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5)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培植龙头、壮大规模、建立基地、带动农户”的要求,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大扶持力度,打造一批生产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龙头企业,力争“十二五”期间,农业产业化项目投资总额达到2000亿元以上,产业化

4力量打造绿色有机蔬菜和园艺花卉基地、沿海特色水产品基地。大力发展畜牧、果品及特色农产品,积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培育壮大农村市场主体,认真落实农民创业扶持政策,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等方面加强支持,造就一大批农民企业家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壮大劳务经济,加强区域劳务合作,多渠道多层次推进农民转移就业。突出抓好县域产业园区和工业聚集区建设,发挥其聚集效应和龙头地位,打造县域经济发展高地。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29)健全城乡良性互动机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创新公共财政、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政策保障机制,推进城乡等值化发展。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乡等值,积极引导城市资金投向农村,加速农村工业化进程。坚持以城镇化拉动城乡等值,充分发挥城镇在吸纳人口、发展产业、集聚资源、活跃市场、引领风尚作用,积极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坚持以产业化推动城乡等值,加快改变农村小生产经营模式,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道路,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坚持以市场化促动城乡等值,加快建设城乡双向互动的商品流通体系,大力发展农村要素市场,促进有序流动,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坚持以信息化驱动城乡等值,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安全生产、医疗卫生和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促进信息化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积极推进统筹城乡试验示范,探索解决“三农”问题新途径。

(30)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扶持培育一批示范社,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完善基层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业信息化四大体系,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社区股份制

6和优秀人才来冀创业提供住房和生活配套服务。进一步增强我省吸纳人才、承接项目、招商引资的能力,形成人才带项目、人才促产业、人才兴经济的局面。

(33)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环京津科技合作平台,以建设环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带为载体,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加强政策引导,建设一批高水平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深化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国家级大院、大所、大企业的科技合作,重点推动中科廊坊科技谷加速发展,努力建设成为国家级技术交易中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基地。全面提升工业聚集区和各类园区的创新能力,提升成果转化承接能力。

(34)加快构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科技瓶颈为目标,加快构建“产、学、研、金、介”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着力打造产业升级的技术支撑平台,加快建设钢铁、能源等十大工业研究院,围绕循环经济、生态城市、高速动车组、机器人、电动汽车、钒电池等领域,组建一批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形成一批技术标准,提升我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着力组织实施民生科技工程,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的科技成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发挥税收杠杆作用,健全风险投资机制,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积极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群众科学素质。

八、加快文化建设步伐,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5)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8放,提高服务社会水平。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

(38)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着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繁荣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文化用品设备生产等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设计研发、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软件等新兴产业,推动印刷包装产业改造升级。重点打造环首都文化产业带、长城文化产业带和太行山文化产业带,加快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数字化引领、结构化升级”工程,以科技创新推动文化生产、传播和服务模式创新,开发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与工业、农业、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提高产业层次和产品附加值。实施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建成10个以上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完善文化建设政策,大幅增加文化产业引导资金规模,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参照省级工业聚集区优惠政策执行。创新金融扶持形式,组建省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和文化企业担保公司。加强文化品牌建设,推出一批知名文化企业、文化产品、文化旅游、文化节庆会展、民俗工艺品。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培育消费市场。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

九、加快民生改善步伐,实施十大“幸福工程”

(39)实施扩大就业工程。把扩大就业作为优先目标,形成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充分就业。创造全民创业的良好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劳动者技能,加强就业援助,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业问题。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加强劳动执法,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权益,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40)实施增收富民工程。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

0

(43)实施安居保障工程。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努力实现住有所居,全省住房保障总体达到全国中等偏上水平。加大各类棚户区、城中村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44)实施社保扩面工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积极推动老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快城乡养老、助残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45)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环节的动态监管,严厉打击违法企业和违法行为,坚决查处假冒伪劣食品和药品。加快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预防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建立健全食品药品综合协调与监管、企业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应急处臵、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加强联合执法,建设“食品药品安全省”。

(46)实施蓝天碧水工程。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和执法监督,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大幅提高森林覆盖率。推进城市增绿,提高城区绿化率。实施以燕山太行山生态屏障和坝上防风固沙林带、滨海湿地及沿海防护林带、环首都生态带为骨干的“一屏三带”工程,加强水资源养护和衡水湖、白洋淀湿地等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鼓励海水淡化,严控地下水开采。开展“气化”城市行动,推广清洁环保生产生活方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企业环境风险评价,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从事后

2与港澳台的经贸联系。强化内陆地区沿海意识,完善“飞地”政策,推动我省内陆地区重化工项目向曹妃甸新区和渤海新区转移。加强与国内外各类企业的合作,特别是推进与世界500强、央企和沿海发达省份企业的战略合作,着力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强与晋蒙等资源大省的合作,在沿海地区建设山西工业园、内蒙工业园,深入推进我省与西部地区的互利合作。按照中央部署,切实做好援疆、援藏等工作。

(50)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大力发展境外贸易,扩大境外合作开发,加大海外并购力度,开展海外工程承包,推进对外劳务输出,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拓展海外发展空间。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开展农业开发、资源能源互利合作,推进我省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向域外和海外转移。大力发展出口贸易,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进一步扩大出口规模,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提高外贸质量和效益。健全外贸运行监控体系,增强处臵贸易争端能力。积极维护境外我省公民和企业的正当权益,防范各类风险。

(51)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基本完成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造,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体系。大力实施国有企业战略重组,支持河北钢铁、冀中能源、建投集团、港口集团等企业进行联合并购,加快河北航空集团、高速公路集团等企业资产整合、发展壮大。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增强县级财政综合调控能力,完善事权财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重视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发展,推动政府投融资平台健康发展,推进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切实加强监管,提高投资效益。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促进资源合理配臵。深化

4建设。完善党委工作机制,发挥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引导人民群众建言献策。深入推进依法治省,加强普法教育,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各级党组织要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影响和带动全体党员,团结带领全省人民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54)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考核评价制度,进一步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选人用人机制,建设改革创新、真才实学、求真务实、公正廉洁的干部队伍。树立坚定信念、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正确用人导向,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力度,重视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全面推进干部交流。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执行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新成效。

(55)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扩大基层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提高领导基层发展的能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和发展工作,全面实施党员培训工程。推进基层党务公开,加强党内基层民主监督。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拓宽党的基层组织发挥作用的新途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凝聚强大力量。

(56)推进党建工作创新。不断创新组织设臵、管理机制和活动

第五篇: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八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对于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结合云南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一、紧抓难得机遇,增强科学发展的信心

(1)“十一五”时期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十一五”时期是云南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百年不遇特大旱灾的严重影响,面对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严峻考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省第七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奋力克难攻坚,不断开拓创新,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效。全省生产总值实现翻番,人均生产总值接近翻番,粮食连续8年丰收,工业增加值实现翻番,旅游等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8万亿元,比“十五”时期增加2.2倍,发展基础更加牢固。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效。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6‰左右,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巩固。改善民生取得重大成效。城乡居民就业不断扩大、收入持续增加,城镇社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全面加强,民族贫困地区发展加快,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10万人,全省各族人民居住、生活、交通、通讯条件全面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重大成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七彩云南保护行动”深入实施,滇池等九大高原湖泊和重点江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大,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完成,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森林云南”建设有序开展,森林覆盖率达到53%,城乡环境明显改善。今天的云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族团结、边境安宁,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五年来,在推进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坚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始终坚持增强后劲提高质量,始终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始终坚持统筹协调维护稳定。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

(2)“十二五”时期是我省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我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促进生产要素重组提供了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云南发展,作出了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大部署,为我省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全面发展、实现跨越提供了重大契机。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更加重视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发展,为我省进一步打牢基础、培育产业、改善民生、建设生态提供了难得机遇。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继续加快,增长动力更加重视内需拉动,生产要素更加突出技术创新,为我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营造了良好环境。尤其是经过多年的积累,云南进入了厚积薄发新时期,支撑发展的产业平台更加扎实,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缓解,各族人民群众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内在要求不断增强,为我省加速发展积蓄了强大能量。

(3)全面做好“十二五”时期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我省加速发展、进一步提升竞争实力的重要时期。必须认清形势,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建和谐,使云南丰富的资源优势迸发出巨大的活力,使云南优越的区位条件迸发出巨大的活力,使云南多年积累的基础条件迸发出巨大的活力,使云南各族人民加快发展的激情和干劲迸发出巨大的活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二、着力调结构、转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上水平

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由于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体的特殊省情,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集中表现为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发展方式粗放、产业支撑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维护社会稳定任务繁重、少数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与科学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等。必须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更加周密地做好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准备,更加准确地把握发展中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我省资源富集、市场广阔等潜在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4)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加快改革创新,加大开放步伐,加强统筹协调,强基础、快发展,调结构、上水平,惠民生、促和谐,不断推进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建设迈上新台阶。

——必须突出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发展是解决云南所有问题的关键,是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期待。在新形势新阶段条件下,我们要争取一个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更高质量的发展,全面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千方百计使云南在科学发展轨道上走得更好更快,走出一条更有效率和更富活力的科学发展之路。

——必须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我省经济发展层次不高、环境约束较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尤为迫切、尤为重要。要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重大任务,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转变。要下更大决心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解决需求结构失衡、供给结构不协调、要素利用效率低、环境损害大、空间布局不够合理等突出问题,着力提升我省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抗风险能力。

——必须突出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这个抓手。云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归结起来是因为“四化”进程缓慢。要更加有力地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努力形成“四轮驱动”的良好局面,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大推动力。

——必须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23-

下载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共孝感市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中共孝感市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来源:孝感日报 作者: 时间:2010-12-22 点击: 81 中共孝感市委关于制定孝感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2月19日......

    贵州省委十二五规划建议

    中共贵州省委 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山西省委“十二五”规划建议

    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二○一○年十一月三十日中国共产党山西省 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二〇一一年至......

    辽宁省委十二五规划建议

    中共辽宁省委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1月16日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制定十二五规划的相关建议

    调查与决策——《全省党委系统政研室主任会暨政研室内部建设交流会上 各市(州)对我省制定"十二五"规划的相关建议》总第369期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37期 全省党委系统政研室主任......

    鞍山市委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议(5篇模版)

    鞍山市委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议 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是实现鞍山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以党的十七......

    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制定“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制定“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西部强省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

    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制定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制定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 王儒林(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制定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