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场景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场景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摘 要: 一篇好的记叙文,塑造人物形象,发展故事情节,表达主题,都离不开精彩的场景描写。场景描写是对文章中人物活动画面的描述与刻写,描写意在表现、突出主题。
关键词: 场景描写 写作教学 记叙文写作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章。一篇好的记叙文,塑造人物形象,发展故事情节,表达主题,都离不开精彩的场景描写。
什么是文章中的场景呢?场景,是指文章人物之间发生各种关系时产生的大大小小的生活画面,场景描写是对文章中人物活动画面的描述与刻写,描写意在表现、突出主题。描写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它是用形象的渗透着个人情感的语言把人物、事件、环境等具体地描绘、刻画出来。描述一个精彩的场景是多种写作方法的综合运用,比如写景、叙事、对话、心理等,这些描写往往借助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方法,写出对客观事物或人物的具体细微感受。
文章中的场景一般包括活动场景、战斗场景、劳动场景、游戏场景等。场景描写一定要与表现人物的心情相结合,人物的心情有变化,场景描写也随之变化,场景描写要以人物心情为中心,意在突出人物的心理变化。场景描写要动静结合,即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注重描绘不同环境中人物的活动形态,描绘出活动的发展,情绪神态随之变化。再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是场景描写的一种方式。正面描写是对人物、事件、景物等作直接的描写、刻画,侧面描写是通过描写跟主要对象相联系的事物映衬、烘托被描写的主要对象。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通常是结合在一起运用的。最后场景描写还要点面结合,有主次分明,为了突出表现主要人物,通常要描写若干次要人物烘托,红花在绿叶的衬托下,更鲜艳美丽。a
人都生活在社会环境中,性格、品质的形成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场景描写就是形象具体的描绘人物所处的场景及社会环境。只有写好了人物活动的场景,才能使人物形象生动具体,才能给读者强烈的艺术感染。
一、场景描写能够起到刻画人物的作用
人物形象的变现与场景密不可分,特别是人物活动时的场景,往往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性格、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的一些特点。
通过场景描写刻画人物,或是粗描,或是细勾,在激烈的冲突与矛盾中充分展现人物的思想与性格。如巴金老师的《灯》中这样写道:
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地浮起来灰白色的马路。然后夜的黑色逐渐减淡。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在右边,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方里射出来几点灯光,他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
记叙文要靠细腻形象的描写再现生活情境,让读者获得真切的感受。作者从房内到廊上的视觉变化,借着灯光找到出路的描写为例说明这一特点。第一片段场景的描写突出表现出作者彷徨,看不到出路的复杂心情。第二片段的场景描写则是让人看到了希望。
二、场景描写对气氛的渲染
人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事都离不开生活环境。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场景描写就是再现生活情境,为人物活动营造浓郁的氛围。
场景描写能够渲染气氛。不同的文章,因为场景中的矛盾冲突、景物色调的不同,场景气氛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即便是在同一篇文章中,由于主人公所处环境的变化,也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场景气氛,有快乐,有悲伤,有舒缓,有紧张,也有喜忧参半,等等。场景描写的角度不同,气氛就不同。如张秀枫老师的作品《让我们再看你一眼》中这样写道:
上课的铃声响了,又悠长又深沉。文叶老师的脚步滞缓而沉重,双腿仿佛绑上了大沙袋。孩子们就要离开学校了,这是他们在小学的最后一课,过了暑假,他们就是中学生了,生活这本大书,又将翻开一页。她不愿意上这最后一课,但她又必须上好这最后的一课。往事历历,别情依依。到底说些什么呢?还重复讲了多少次的叮嘱吗?
这是一个离别的场景,作者通过描写老师的行动表现,突出了不愿离别的心情。“上课的铃声响了,又悠长又深沉”一句,更是深刻描绘出离别的氛围。下面是欢乐激动的场景描写,来自《开国大典》一文:
当战车部队进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对对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两个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这一段文字的描写,整个基调是欢乐激动的。既有泼墨泛写,又有描眉细笔,“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群众无比激动的心情跃然纸上,并通过他们的喜悦,把整个阅兵场景的氛围烘托得火爆热烈。
三、场景描写对主题的深化
写文章或是为了表达一种思想,或是表扬一种行为,或是表现一种社会现象,等等,这就是文章的写作目的,也就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场景描写表达出来。
正是因为场景描写得深刻、具体、翔实,人物的形象才能不断完善,情节更深入,使主题不断深化。这些意在突出主题的场景描写,有的明示,有的暗点,让人物在情节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将作者的真实情感在具体的场景描写中自然流露出来。
高晓声老师的《陈奂生上城》一文中有这么一段描写:
一觉醒来,天光已经大亮,陈奂生体肢瘫软,头脑不清,眼皮发沉,喉咙痒痒地咳了几声;他懒得睁眼,翻了一个身便又想睡。谁知此身一翻,竟浑身颤了几颤,一颗心像被线穿着吊了几吊,牵肚挂肠。他用手一摸,身下贼软;连忙一个翻身,低头望去,证实自己猜得一点不错,是睡在一张棕绷大床上。陈奂生吃了一惊,连忙平躺端正,闭起眼睛,要弄清楚怎么会到这里来的。他好像有点印象,一时又糊涂难记,只是细细琢磨,好不容易才想出了县委书记和他的汽车,一下子理出头绪,把一串关节脉都拉了出来。
这一段作者通过人物有特点的动作描写,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有意识地将叙述、描写与人物的心理分析结合起来,更深层次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深化主题。
总之,场景描写的目的,是表现人物、表达主题。只有把场景描写好,事件才具体,人物才能生动,主题才会突出。
第二篇: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运用
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运用
语文教师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很久以前看过的小说中的精彩细节,会时时浮现在眼前,历久而弥新。像祥林嫂手中的空碗,开裂的竹竿,以及她那木刻似的脸;孔乙己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的穷酸气;冯幺爸被曹支书逼得在一处房檐下蹲着,眼睛直愣愣地,抱着双手,耳鬓有一股细细的汗水,顺着又方又宽的脸淌下来的神情。真是历历在目,甚至能由此回忆起整个作品的情节和内容。
基于此在作文时我要求学生从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入手,打开作文内容空洞无物的缺口。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的精彩细节,分析其在丰富文章内容和深化主题上起到了什么作用,然后进行有意识的写作训练。这样学生感觉写作训练变得真实而有的放矢。当然,选择进行细节描写的事物应具备一定条件。
首先,所选事物要能引起读者广泛的联想和想象。如《药》中有这样一个“特写镜头”:坟上草根没有全合,露出一块一块黄土,煞是难看。“镜头上摇”,在那尖圆的坟顶,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这使人联想到,夏瑜作为一个革命者并不孤寂,他还有生前志同道合的朋友,冒着生命危险,前来为他送花。我们眼前仿佛有一束革命的火焰在熊熊燃烧。又如岑参的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也是描写景物的一个“特写镜头”。雪地上曲曲折折的马蹄印,使读者想到客人分别时一步三停,左右徘徊,久久不愿离去的凄凉场面。还可以想象到作者因为思念朋友而呆呆地伫立于风雪之中,凝望着雪地上朋友走后留下的串串马蹄印的情形。
其次,所选事物要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境。因为无声是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到极点的表现,此时的细节描写最能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能让读者安下心来,沉醉其中,产生共鸣,为想象留下纵横驰骋的广阔时空。《纪念刘和珍君》中有这样一组细节描写:刘和珍君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张静淑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杨德群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此处,作者只描写了子弹的出入部位和一只手枪,却表现了反动政府的官兵们穷凶极恶,不择手段地枪杀青年学生的场景。这样写,比正面描述喊杀震天的全景更令人回味。还有《琵琶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就是“别有忧愁暗恨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生动表现,这远比描写一声声地唉声叹气,断肠哭诉更具表达效果。
巴尔扎克说:“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在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这个细节怎么去设计﹖当然方法很多,但我觉得用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能引发学生的主动性。因为细节描写可以让肤浅走向深刻,让枯燥走向生动。(作者单位系北京市大兴区榆垡中学)
加点细节 来点形象
2007-07-26 02:19:50
大中小
——小议消息中的细节描写
2007年07月25日来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邓涛 刘继光
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专业讲师/湖北卫视频道记者
新闻报道是新闻机构所发布的,对新近发生和变动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访问记、小故事等多种体裁。其中消息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通讯是报刊上大量采用的一种文体。据统计,消息类稿件占新华社每天播发的各类稿件总量的95%左右,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一般认为,从表达上看,通讯以叙述描写为主,表达比较灵活自由,而消息以叙述为主;通讯中的细节描写,比消息要多得多。但佳篇常从格外出。所谓“格外”,指在新闻写作中,不要拘泥于程式化、常规化的表现方法,要敢于冲破旧的框框,勇于创新。
巧用细节描写,能让消息增辉。所谓细节,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细节描写就是在概括地叙述中,进行具体的细节描写,三笔两划地勾勒出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真实地再现新闻人物的精神面貌或新闻事物的本质特征,使消息有血有肉,生动具体。
穆青在他那篇著名的关于新闻散文化的谈话中说:在外国记者的一些成功报道中,我看有两个东西突出了,一是新闻中的议论,二是细节。新闻界另一位前辈的经验之谈:“写消息注意用细节,尽量把报道的内容和思想用生动活泼的细节表现出来。即使是政治性较强或工作经验性的一些消息,穿插些有意义的细节,也会写活些。”
细节在消息中的作用
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刘学渊说,当下不少消息的一大通病是枯燥、单调。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吸收通讯写作之长,加点细节,来点形象。笔者认为,消息中有了必要的细节,能发挥出如下各种作用。
其一,消息中有了细节,有助于增强报道的思想性。请看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中国国家主席与艾滋病人握手》,开篇写道:“在‘世界艾滋病日’前夕,国家主席胡锦涛(2004年11月)30日下午走进北京一家医院与艾滋病人握手、交谈,用实际行动推进中国抗击艾滋病魔的斗争。”文中的第三、第四自然段是细节描写:
在医院的一小时里,胡锦涛胸前佩戴着象征爱心与关怀的红丝带,探访了两间艾滋病房。他一进病房,就主动伸手与病人握手,临别时又再次握手,祝他们早日康复。
患者们开始时还略显紧张。但当胡锦涛微笑着与他们聊起家常,了解他们康复情况时,患者们慢慢放开了。
以上细节表明的思想性:中国政府在艾滋病这一过去高度“敏感”的问题上有了历史性的态度转变。
其二,消息中有了细节,有助于增强报道的可信性。德新社报道《洋垃圾严重污染广东环境》的导语,是这样写的:
【德新社广州(2006年)9月27日电】 “这里是中国污染最严重的城镇之一,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这么说,”农民工李冷恩(音)抱怨说,“河水是黑色的,空气中弥漫着灰尘。我们处理的垃圾携带着各种病菌。人在这里吸进肺里的全是毒气。我担心我女儿不能在这里活下来,但是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留在这里,回到老家就没地儿打工了。”李冷恩抱着自己18个月大的女儿,在一堆苍蝇横飞的进口垃圾旁边接受了记者采访。
通过这个特写镜头,有力地证实,处理进口塑料垃圾供中国企业使用的垃圾处理行业,已经把广州南郊的连郊(音)从一个僻静小镇变成了世界垃圾倾倒场。导语中的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有力得多,更能令人信服,报道的可信性自然也增强了。
其三,消息中有了细节,有助于增强报道的可读性。正像一位老记者说的:“最好的写稿人总是把报道写成似乎可以摸到的有形物体。”实践证明,对新闻人物、场面的描摹,给读者以目击般的现场逼真感,可以提升消息的新闻价值,突出消息的主题思想。
动态消息《今天火车登陆海南》(2003年1月11日《中国铁道建筑报》)在这方面是做得比较好的,如文中写的:“我国第一艘跨海火车渡船——粤海铁1号,像漂移的陆地,载着火车驶向海南。”“6级海风掀起滔天白浪,汪洋大海上不见一片帆影。渡般在波峰浪谷间行进,十分平稳,杯水不摇。吴邦国站在布满鲜花飘扬彩旗的南岸栈桥上,临风而立,迎接渡船上岛。他满脸喜悦,似乎在对大海说:执政为民的共产党人彻底改写了海南与大陆不通火车的历史。”“上千海南人涌向码头看热闹,一位老大爷挤进去又被挤出来,帽子都挤掉了,他嘴里喊着:‘让我再看一眼。’这时,一首《春天的故事》骤然响起,人们感受到‘铁龙渡大海,琼崖尽是春’。”
类型及写作注意事项
消息中需要的细节,是能反映报道事实的本质或者有助于阐明报道主题的具体情节。对一些优秀的新闻作品进行分析,消息中要写的细节大体上分这样几种类型:①景物细节;②场面细节;③肖像细节;④动作细节;⑤言谈细节;⑥穿戴细节。
细节犹如珍珠,镶嵌到消息里能产生光泽、动感、形象,有利于克服新闻写作一般化、概念化的毛病,使消息更有说服力、感染力。那么,在消息中该怎么样写好细节呢?
其一,根据消息这一体裁的特点和写作规律(短、新、快、实)来处理,写细节要做到精当又简洁。消息写作要求简洁,写细节也必须精当。因此,在消息中写细节不能像通讯、特写那样展开,要惜墨,不要泼墨,从行文到选材都须下一番锤炼的功夫。
这里举一个“场面细节”的例子。在《被斯大林禁演芭蕾舞剧重返舞台》稿的首段是如此精炼再精炼的。【美联社莫斯科(2007年)6月16日电】这原本是一部给党的领导人看的芭蕾舞剧:集体农庄的美丽姑娘抬着成袋的土豆在舞台上欢欣跳跃,幸福的苏联农民正在庆祝又一次大丰收。
请切记美国新闻学者肯?梅茨勒说过的话:“写细节很容易收不住笔,细节叙述过多,会把整个报道写得使人望文生厌。”
其二,从形象出发,化虚为实,是消息中写好细节的又一招。所谓从形象出发,化虚为实,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通过细节演化为具体生动的形象。
综合消息《驻伊美军酗酒问题严重》在这点上做得不错。请看原文的开头部分:【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007年)3月12日报道】 2004年5月,美国陆军专业人员贾斯廷?利利斯有一次喝得大醉。他喝的是“哈吉酒”——一种私酿的伊拉克烈酒,被承包商偷运到位于拜莱德的军事基地。喝醉以后,利利斯开始用他的军用M-16步枪胡乱射击。
2005年3月,据军队检举人指控,一群美国第101空降师的士兵在喝了几罐伊拉克士兵提供的当地产威士忌之后,强奸了一名14岁少女,并杀害了她和她的家人。这是美军在伊拉克犯下的最令人发指的罪行之一。
其三,用白描语言写细节,最适合消息写作的要求。白描系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鲁迅先生谓之“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如消息《法警背起生病被告》(2000年12月16日《北京青年报》)中的“镜头化”之白描手法:“当时女被告深埋着头,不时地发出啜泣声。背进三楼休息室时,法警的额头渗出了汗水,女被告则流出了眼泪”,“被法警背起时,她问过法警的姓名,可法警没回答”,“她一个老太太,得了病走路很困难,虽然是被告人,但作为法警帮她这个忙是我的职责”,“那会儿,我听见背上的老太太哭了,我能感觉到她低下头,把脸靠在我的肩膀上”„„此类形象真实的描述,大大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让人对法警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在消息中用白描语言写细节,干净利落,文约而意丰;达到了豪华落尽见真谛,从平凡中见深刻,在沉静中见热烈,自然流畅,不事雕琢的最佳传播效果。
“删除”有副作用的细节要有助于主题的表达,有助于新闻价值的传播。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有些细节就不必出现于消息中。比如《人民日报》上早年刊登的消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京参加基层选举》中有一些细节:
进门的时候,李先念掏出自己的选民证,问:“是不是需要这个证件?”万里说:“没有它,就没有选举权了。”„„他们投票出来,李先念同志的小孙子闹着要进去投票,万里同志摸着他的头说:“你现在还没有资格哩!”
文中的细节的确很生动,有助于表现领导人的随和、平易,有助于让人民群众感觉到领导人的亲切。但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李先念是国家主席,国家主席不知道选举要不要选举证,选举时孙子也跟着闹着要进去投票,这样的细节恐怕多少会有副作用。因此,这样的细节最好不要。许多记者在消息写作创新时容易犯一个毛病,就是为细节而细节,而不慎重考虑该细节是否恰当。细节再有趣也得有意义,不能为了增加消息的趣味性而停留在插科打诨的水平上,更不能为了趣味性而削减了严肃性。
学生:什么是细节描写?它有什么作用?
老师: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需要注意的是,细致描写不等于细节描写,有的同学认为凡是描写细致的就是细节描写,这是错误的。细节是表现人物性格的细枝末节,它属于情节的范畴;细致描写则是描写得仔细、具体,是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讲的。细节描写往往只抓住人物的细小动作、简短的话语、细微的表情来刻画人物,并不需要做过多的细致描写。
例如,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曾两次写到警官奥楚蔑洛夫穿脱军大衣的细节:
当奥楚蔑洛夫听到有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以后“把大衣脱下来”,他脱大衣不是因为天气热,而是“判”错了狗,急得他浑身冒汗。脱大衣的细节,既揭示了他猛吃一惊,浑身燥热的胆怯心理,也表现了他借此为自己变色争取时间以便顺风使舵的狡猾。这“脱”的细节,形象地勾勒出了这个狐假虎威、欺下媚上的沙皇走卒的丑恶心灵。
当他训了赫留金一顿,忽听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又立刻抖起威风。可又有人说:“没错儿,将军家的!”这时他大惊失色:“„„给我穿上大衣吧„„挺冷„„”
这“穿”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奥楚蔑洛夫的心惊胆寒,他以穿大衣来遮掩刚才辱骂了将军而心里更深一层的胆怯,并进而为再次变色做准备。这里的一“脱”一“穿”,热而又冷,把奥楚蔑洛夫凌弱畏强、反复无常的丑态暴露无遗。
又如,王润滋的小说《卖蟹》中有许多精彩的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有着重要作用。如写“过滤嘴”两次把半截烟卷丢掉;多次写他不顾自己“胖”,做出许多胖人难以完成的动作;几次写人的眼神和笑容,写他抓住小姑娘的筐等等。结尾处的细节描写尤其巧妙,写他手被蟹螯扎疼后,竟忙不迭地去拾小姑娘特意“赠送”给他的礼品:十六只螯,还有34条蟹腿儿„„活脱脱地剥开了此等人的外皮,画出了他的贪便宜、图小利的灵魂。
因此,我们在阅读叙事类作品的时候,多留心其中的细节描写,体会其对人物性格的作用,从而帮助我们分析作品的深刻主题。
第三篇: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运用
语文教师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很久以前看过的小说中的精彩细节,会时时浮现在眼前,历久而弥新。像祥林嫂手中的空碗,开裂的竹竿,以及她那木刻似的脸;孔乙己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的穷酸气;冯幺爸被曹支书逼得在一处房檐下蹲着,眼睛直愣愣地,抱着双手,耳鬓有一股细细的汗水,顺着又方又宽的脸淌下来的神情。真是历历在目,甚至能由此回忆起整个作品的情节和内容。基于此在作文时我要求学生从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入手,打开作文内容空洞无物的缺口。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的精彩细节,分析其在丰富文章内容和深化主题上起到了什么作用,然后进行有意识的写作训练。这样学生感觉写作训练变得真实而有的放矢。当然,选择进行细节描写的事物应具备一定条件。首先,所选事物要能引起读者广泛的联想和想象。如《药》中有这样一个“特写镜头”:坟上草根没有全合,露出一块一块黄土,煞是难看。“镜头上摇”,在那尖圆的坟顶,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这使人联想到,夏瑜作为一个革命者并不孤寂,他还有生前志同道合的朋友,冒着生命危险,前来为他送花。我们眼前仿佛有一束革命的火焰在熊熊燃烧。又如岑参的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也是描写景物的一个“特写镜头”。雪地上曲曲折折的马蹄印,使读者想到客人分别时一步三停,左右徘徊,久久不愿离去的凄凉场面。还可以想象到作者因为思念朋友而呆呆地伫立于风雪之中,凝望着雪地上朋友走后留下的串串马蹄印的情形。其次,所选事物要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境。因为无声是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到极点的表现,此时的细节描写最能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能让读者安下心来,沉醉其中,产生共鸣,为想象留下纵横驰骋的广阔时空。《纪念刘和珍君》中有这样一组细节描写:刘和珍君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张静淑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杨德群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此处,作者只描写了子弹的出入部位和一只手枪,却表现了反动政府的官兵们穷凶极恶,不择手段地枪杀青年学生的场景。这样写,比正面描述喊杀震天的全景更令人回味。还有《琵琶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就是“别有忧愁暗恨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生动表现,这远比描写一声声地唉声叹气,断肠哭诉更具表达效果。巴尔扎克说:“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在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这个细节怎么去设计﹖当然方法很多,但我觉得用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能引发学生的主动性。因为细节描写可以让肤浅走向深刻,让枯燥走向生动。(作者单位系北京市大兴区榆垡中学)
第四篇:景物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景物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是必不可少的,在小说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可忽视。那么,小说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一、景物描写交代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
著名作家孙犁在《芦花荡》中写道:“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这段景物描写,生动形象,交代了时代背景,写了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人民在敌人的封锁下,在残酷的环境里,顽强地生存,积极地斗争,不屈不挠,展示了人物的精神风貌。景物描写渲染了气氛,增添了诗情画意,作品的感染力。
再如,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中有这样的景物描写:“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这段景物描写,交代了故事背景,点明了社会环境,写出法国遭受战火的灼伤,遭受侵略者铁蹄的蹂躏,侵略者的军队,可以在别国的土地上肆意地操练,在这种背景下,为最后一课增添了悲凉的意味,感人的力量,也点明最后一课的不寻常。
景物描写,可依交代时代背景,点明社会环境,交代清楚,为人们了解作品,分析人物,大些基础。
二、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心情 曹文轩在《孤独之旅》中写道:“ 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清一色的芦苇荡,景物多么单调。没有人影,没有人声,有的只有无边的芦苇,内心该是多么恐惧,多么寂寞呀!杜小康才十几岁,此前一直过着优越的生活。与生活变故,大要离开家乡,离开亲人,离开老师和同学,来到这荒凉的芦苇塘,没人与他交流,没人鱼他游戏,陪她的只是那些不解人意的鸭子。这怎能不叫人孤独、寂寞、恐惧呢?他的心中该是多么无奈、无助与悲苦哇!
法国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有两处十分精致的景物描写。一处是:“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大理石桌面的还上市向远处。”这是些菲利普夫妇的治愈了发达有钱了,要回来给他们一大笔钱。于是他们盼望于勒归来,赞美娱乐有良心,渴望得到娱乐的钱,过上阔绰的生活,满怀希望出去散心、游乐。他们心中自然是万分高兴。所以这段环境描写新明快,正衬托了任务快乐的心情。
在船上,菲利普一家巧语于勒,发现娱乐是个穷光蛋,一无所有。他们惊慌失措,丑态百出,恼羞成怒,由盼于勒归来,赞美于勒有办法,到骂于勒是贼、流氓,躲着于勒,生怕认出。这时,他们的心情大概是糟透了。于是作者写道:“在我们面前,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这阴沉湖南的描写,不正衬托了人物极度失望的心情吗?
景物描写,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景由目视,情由景生,此情此景,正式人物内心世界的反映。
三、景物描写反应恩物的生活处境 曹文轩的《孤独之旅》有这样的描写:“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这段环境描写,写出了杜小康艰难的生活处境。十几岁的孩子,面对强大的自然风雨,难以抵挡。为生活所迫,远离人群,独处人迹罕至的芦苇塘,是多么无助哇。他的精神经受着空前的折磨,仿佛走到了生活的尽头。这段环境描写,生动地描绘了人物的处境。
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在《热爱生命》中有这样的描写:“这地方狼很多。狼嚎的声音在荒野上飘来飘去,在空中孩子成一片危险的罗网,好想伸手就可摸到,吓得他不由得举起双手,把它向后推去,仿佛它是给风刮紧了的帐篷。”这是一处=出“残酷的求生悲剧”中的一段,写了淘金人置身于渺无人烟的苍茫荒野中,面临死的危险。在狼常出没的地段,危机四伏,随时都可以丢掉性命。可他意识又饥又渴,又累又乏,且身处险境,但为了生存,他苦苦支撑,在这恶劣的环境里挣扎。正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里,依旧为生存而不懈努力,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了“人”的伟大,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再说鲁迅先生的得意之作《孔乙己》中,有这样的描写:“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秋风一天凉比一天”,“将近初冬”说明天气已很冷,而紧接着出场的孔乙己则还穿着破夹袄。这个特定的环境描写,可以凸显人物经济状况的不佳。孔乙己是个读书人,在科举这条路上奋斗了大半生,已是风烛残年,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养成了好喝懒做的性格,让人瞧不起。有偷东西,让人打折了腿,精神更加颓唐,肉体备受摧残,经济每况愈下,才导致天冷也穿不上棉衣。由此可见,孔以及生活之艰难,他肯定活不下去了,意识穷途末路。
从景物描写,我们可以看到任务的处境,了解人物的命运,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景物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 施耐庵在《智取生辰纲》中写道:“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有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这段景物描写,写杨志带领十一个厢军走了四五日,又赶上这样的热天,还怕出事,只能是夜寝昼行,却苦了士兵。杨志与士兵在休息与不休问题上发生冲突,积下怨恨,为下文丢失生辰纲设下机关。这短短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看似寥寥几笔,却有极大的用处妙处。
黄蓓佳在《心声》中有这样四处景物描写,一处是:“回家的路上,路过一片小树林子。树林子里静悄悄的,远远近近都不见行人。”这段景物描写,是写小学生李京京要在公开客商发言,遭到老师断然拒绝,他多么希望老师能让他念上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一小段,可这些是不可能的。当他路过这个小树林时,他在这里回忆,练读,还穿插了他的成长历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丰富了课文的内容。二处是:“他抬起头,往四周望了望。林子里静悄悄的,两只小蜜蜂在嗡嗡地飞。”协力静静回忆完毕,开始念课文,这幽静的环境,成了他念课文的好地方。正是有了这样的准备工作,才为他后来念好课文打下基础。三处是:“可是,过了好几秒钟也没有动静。”写众目睽睽的课堂上,出现了冷场,没有人举手读课文。这可是公开课,涉及到学校的荣誉,这给李京京带来了机会,他声情并茂地读课文,读得好极了。四处是:“教室里一片寂静,静得能听见赵小桢轻轻抽泣的声音。”李京京进入角色,读得成功,感动了程老师,程老师让他把课文读完。这四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鲜明地刻画了人物。
五、环境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舞台
著名女作家丁玲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写道:“当大地刚从薄明的晨曦中苏醒过来的时候,在肃穆的清凉的果树园子里,便飘荡着清朗的笑声。鸟雀的欢噪已经退让到另外一些角落去。一些爱在晨风中飞来飞去的小甲虫,便更不安地四方乱闯。浓密的树叶在伸展开去的枝条上微微蠕动,却隐藏不住那累累硕果。看得见在那树丛里还有偶尔闪光的露珠,就像在雾夜中耀眼的星星一样。而那些红色果皮上的一层茸毛,或者是一层薄霜,便更显得柔软而润湿。云霞升起来了,从那重重的绿叶的罅隙中透过点点的金色的彩霞,林子中回映出一缕一缕的透明的淡紫色的、浅黄色的薄光。梯子架在树旁了。人们爬上了梯子,果子落在粗大的手掌中,落在篮子里,一种新鲜的香味便在那些透明的光中流荡。”这段景物描写十分细腻,描绘了翻身农民喜获丰收、采摘果子的情景。这也是环境描写,为人物的活动设置了舞台。本本来没有田地,没有果树,现在进行土地改革了,人没在这样的环境中出场了,活动了,表现了翻身农民崭新的精神风貌。同时,李子俊的女人也在这样的环境中出场了,然而这个人物看到这样的环境,却怀恨在心,表现了她阴暗的心理,妄图“变天”的想法。同样的景物,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心理,感受就不一样。这些景物,为展示人物的性格,设立了舞台,让正反面的人物登场亮相。
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一文中写道:“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这段景物描写,反映了孔乙己活动的环境——鲁镇的咸亨酒店。这个环境,实际上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这里聚集了社会上的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物,这些人贫富悬殊,.这里等级森严,阶级对立,段一帮站着在柜外喝酒,因为既没有钱,有没有闲,说明这些人经济拮据,地位低下;长衫客,要酒要菜,在房子里慢慢坐喝,说明这些人既有钱又有闲,有地位。这一站一坐,一长一短,一外一内,说明酒客是有三六九等的。这些景物描写,实际上就是胃口以及描写了一个典型环境,恰能表现孔乙己好喝懒做的性格。这个环境,是为孔乙己在这里上演一出出的悲剧设立舞台。我们不难发现,孔乙己在这个环境中,在人们的笑声中出场,他穿的是“又脏又破”的长衫,说明她经济地位低下,思想意识又向往有钱有势的阶层;“站着喝酒”,说明他社会地位低下,经济状况不佳。这样的环境,把一个不伦不类、可笑多余的人淘汰出局,让他在这里出场,在这里表演,最后有永远离开。
环境描写,为人物设置活动的舞台,让人物在这个舞台上进行淋漓尽致的表演,展示他们的性格,解释他们的身份,解释他们不同的命运。
六、景物描写寄托作者的理想
鲁迅先生在《故乡》中写道:“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段景物描写,是作者所向往的美好境界,寄托着作者的理想——全新的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生活。作者当时还没有找到到一条创造新生活的道路。,他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人身上。他坚信下一代人经过不懈努力,一定会找到一条通往新生活的道路。作者所描绘的景物,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总之,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对于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交代故事背景,等很多方面,骑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大有文章可做。我们要潜心研究,揭开环境描写的神秘面纱,为更好地理解作品,把握人物形象,了解社会生活而不懈努力。
第五篇:细节让文章真实动人_谈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运用解读
学术研究 2011年第10期 的心理活动。根据这一原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引导。由单词bike 的发音规律,可以拼出许多新单词,如hike, dive, like, pipe, dine, pine, line 和fine 等。又如,单词heavy,它在不同的词组中有不同的意思,教学时可以前后联系,由a heavy bag(一个重的包)可以联想到a heavy rain(一场大雨);由heavy 这个单词还可以联想起它的反义词为light,由此还可以联想到a light bag(一个轻的包 和light green(浅绿色 等等。这样既使学生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得到了训练,又为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了铺垫。
2.以旧带新。以旧带新就是借助旧知识来进行新知识的传授,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降低难度,以求取得小付出、大回报的效果。如学习Is(Are…or …? 句型时,我先给出“Is the student a boy or girl? He is a boy.”这个例句,设计了一系列的选择疑问句,如Is he/shea teacher or a student? Are 创新课堂
细节让文章真实动人
———谈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运用 卫 保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 325024)
you/they/thestudents young or old? Do you
like English or Chinese? Would you like milk or coffee? 等,这样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练
习中得到了培养,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三、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是开拓学生创新精神的有力保障
多媒体教学通过对学生听觉和视觉的刺激,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加深知识理解和加深记忆的目的。在学完课文后进行内容提问时,屏幕上设置一个学生喜欢的卡通动物小松鼠,并设置一段短小而轻快的音乐。
四、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操作能力,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
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来参与各种活动,以达到提高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目的。如在学习了动物dog、cat、mon-key、panda、bear、duck、elephant 和pig 后,可以先让学生做出这些动物的简笔画,然后再进行练习:教师说出其中一些动物的名字,学生快速出示相应的简笔画或者播放某些动物的叫声,看学生能不能猜出是哪种动物。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还可以加强他们的灵敏性和注意力。又如,在学习单词bread、hot dog、hamburger、French Fries、cake、chicken 时,教师可以准备好这些实物,当学到这些单词时,领读几遍之后,可以选择合适的机会出示实物,这样教学更加直观,不仅让学生从读音、词型上区分,还可以让学生品尝一下,加深印象。通过实物教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地、有计划地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实践活动,并让他们创造一个平等、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浙江省高考作文要求“生活化、真性情”,这就要求考生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细节描写在文章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这
些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细节描写运用得当,会使文章内容充实,情感真挚,可以成为文章构思的升华点和闪光点。如何指导学生在作文中运用细节描写,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一、品味名篇佳作,体会细节描写的妙处
1.认知名家名作中的典型细节描写,勇于模仿。一些名家名作中的经典细节描写,也能让我们感知真实动人的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地位,进而主动去在细节描写上多动脑筋,多下工夫,这样在作文中就有比较好的情感载体。比如我们课本中学过的《背影》《项脊轩志》和《我与地坛》中都有很多经典细节描写的例子。
2.品读高考作文中具有生动感人细节描写的文章,让学生感受细节描写的妙用,从而发自心底对细节描写产生认同感,进而在自己的作文中也努力去用细节描写表情达意。
比如2009年浙江的满分作文《绿叶·情意》,里面很多的细节描写感人至深,像“爷爷开始品冲泡了四遍的陈年龙井”,这个细节很好,表达了爷爷很长时间在那坐着,可见爷爷对奶奶的想念和追思。“四遍的陈年龙井”,这个交代我觉得很有深意,这个龙井茶可能是奶奶生前亲手采摘炒制的,喝了一遍又一遍,舍不得换掉,也很含蓄地表达爷爷对奶奶的想念和依依不舍的相伴之情,为下文的描写作准备。
二、认真观察思考,学会细节描写的方法
要使得细节描写生动形象,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仔细的观察。细节描写要抓住典型细节来突出文章的中心,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找准恰当的词语,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有形,选择合理的写作手法,从而使读者通过阅读文字,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画面,让具体的画面成为打动读者的动情点。
1.一词一句总关情。选用准确的、唯一恰当的词语永远是写作者追求的一大目标。福楼拜教导学生莫泊桑要细心观察细节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对描写对象作动态造型,是细节描写中十分常见的方法。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这段描写形象地体现了伯父和爸爸关心、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这种美好品质通过“蹲、跪、夹、洗”一系列细小动作的描写来充分展示。
2.修辞增文采。优秀作品除了其深刻的思想、深远的社会意义之外,让人回味无穷的当数其中运用修辞的语句。钱钟书在《围城》里形容李梅亭大白眼睛时说“像剥掉壳的煮熟的鸡蛋”。鲁迅的《药》有这样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群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这种细节,这种巧用比喻的生动形象的描写,读后会在脑海中顿生某种形象,或在眼前再现如浮雕一般的影像,让人有一种“所言极是”的感慨。巧用修辞有一种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细节对比用。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在着意刻画细节的时候,除了在锤炼词句、找准修辞手法之外,还可以巧妙地将传神的细节联系起来,通过对比使不同之处更加凸显。鲁迅的小说《祝福》在刻画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时,有多处描写祥林嫂眼神的细节。她初到鲁镇时,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当过了两年,她第二次“站在四叔家堂前”时,“她顺着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从她“没有神采的眼睛”里,我们可以看到,经历了再嫁、再寡、夫死子亡的极度悲痛之后,她的身心受到了巨大的创伤。然而,祸不单行,经历种种摧残,她只是“直着眼,和大家讲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从“顺着眼”到“直着眼”,这眼神前后差异的对比中,读者不难发现,是封建社会和吃人的宗教制度,使她失去了做人的资格。细节的对比描写,还可以用来展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
如果说细节是明艳的花朵,那整篇文章就是生机盎然花园;如果说细节是洁白的浪花,那整篇文章就是那蔚蓝奔腾的大海;如果说细节是一个人的精神,那整篇文章就是一个人的体魄。让我们用细节之花去点缀文章之园,用细节之浪去激荡文章之海,用细节之神,去鲜活文章之体。只要细致地观察生活,多阅读典型的细节
描写的语段,多模仿名家名篇中的细节描写,多关注同学中优秀的细节描写,在自己的写作练习中运用恰当的细节描写方法,相信我们的作文会更加真实动人。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