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挥仿写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范文引路,习作迁移
——发挥“仿写”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娄底吉星小学 刘似惠
“仿写”训练是一种非常古老而广泛运用的语言训练方式。南宋教育家朱熹曾说过:“模拟者,古人用功之法也。”刘知几在《史通》的《模拟》一节中,也写到模拟是写作的人效仿他人作品,从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必要手段。
是的,模仿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之一。而“仿写”作为作文教学的一种手段,符合小学教育直观性原则,也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仿写,对于那些对作文有畏难心理的学生,无疑给他们在阅读与写作中架起了一道减缓坡度的阶梯,是一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激发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让学生更容易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记得有一回,我跟孩子们一起看国际安徒生大奖得主安东尼.布朗的绘本《我爸爸》。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通过简单朴实的语言和精心设计的排比、比喻句式,用孩子的眼光来描绘了一位既强壮又慈爱的伟大的爸爸。读完故事,我让孩子们也来说说自己的爸爸。孩子们兴高彩烈,眉飞色舞地进行介绍起来。有个孩子在本子上写道:“ 我爸爸真的很棒,他像马一样跑得快,我和他比赛跑步,一眨眼功夫他就把我甩得远远的;他像一位大力士,每次家里买米,一袋米他一口气从一楼搬到四楼;他像猴子一样动作敏捷,十几分钟就能做好香喷喷的饭菜;他像狐狸一样狡猾,每次趁我不在时,拿我的零花钱去买 烟抽,一听到妈妈的声音赶紧把烟灭掉……我爸爸,真的真的很棒!他很爱我,我也永远爱他!”多么形象、贴切的描述啊!这可是一个刚上二年级的孩子一口气完成的习作。
在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中,依托课文进行仿写型小练笔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读写的紧密结合。在阅读教学中,以课文为载体,充分挖掘可训练写作的因素,把写的训练有机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做到读写结合,并联共进,进一步发挥课文 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实现读写结合,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2.有利于由句到篇的习作过渡。《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三个阶段的写话、习作要求各有不同。中年级主要是写一段话,并逐步向篇章过渡。
3.有利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新课程提倡对话教学,认为语文教学是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也是学生与文本,甚至与作者的对话。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写作的方式也可以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促进课堂教学的对话。
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学生习作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是不可能一步而就,一夜成功的,教师切不可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所以,我便坚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慢慢入门,进行仿写,愉悦作文,水到渠成。
一、由句入手,积累语言
谴词造句,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是语言表达的最小单位,它将直 接影响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所以,在平时教学实践中,在阅读课的教学中,就得注意正确辨析所接触到的词语的词性、词义等,尤其是一些容易混淆的近义词,再由教师点拨,造出例句,让学生鉴别、区分、再到仿造,由于有模可仿,言之有物,学生模仿起来也就不觉得难,不觉得抽象了。除此,文中出现的一些好句、佳句也应让学生多造多仿。例《秋天的雨》一文中的“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教学时,我引导学生领悟比喻句式的意思,并让学生仿照来说句子:“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
给了。”这样,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依此模仿说话,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提高了写作的自信心。
2、片断过度,找出规律
段的描写是作文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中年级的训练重点。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构段的特点和表达方法,找出规律,进行写段的训练,把教真正落实到写上。如在教授《火烧云》《猫》 《母鸡》等文本时,需要注意总分段式的模仿。因为这种小 练笔(片段描写)对中年级学生来说能提高学生写作的兴 趣。因为它不要求有明确的主题,完整的情节,也不要求有严密的结构,篇幅不长,写作时间短,学生便克服了畏难情绪,心理压力小。再加上有些片段写前做过指导,还可当堂评改,及时反馈,灵活性大,训练机会 多,作文底子不好的学生往往也能写出好句好段。这样给了他们一个展示的平台,激发了写作热情,增强了写作兴趣。另外,小练笔训练有利于学生观察力和思考力的培养。
3、顺理成章,学会布局
句的模仿渐入佳境,在片断仿照中得到提高,作文也就步入到篇的仿写这一重要环节了。一篇文章是否有完整而合理的间架结构,就要看它的布局是否合理,详略是否得当。但小学生还未能形成这样高的理性认识,他们只能仿照。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哪些材料要详写,哪些材料要略写,开头、结尾该怎样写等,使学生学有样板,练有目的。
现行的教科书,每个单元都有相对独立的作文训练要求,所以正确理解,吃透教材,了解文章中心、线索及作者的写作手法,是写好本单元作文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如第七册第三单元的作文训练是写景点,要求抓住景物的特点表达出喜爱的感情,而这一组课文中就有两篇是写景的好文章《颐和园》、《长城》,于是,我便以这两篇文章为范文,让学生再次熟读,让学生明确《颐和园》中抓住游览路线按空间顺序叙述的方法,让学生选择一处景物,模仿《颐和园》的写作手法,列出沿途的景物,把所见所闻所想所思都写出来,当然,还要注意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4、由仿到创,举一反三
简单的仿写,并不是我们习作训练的目的,经过一个阶段,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转移,“依样画瓢”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感兴趣,他们的 心里,一种创新的欲望已在慢慢滋生,标新立异的思想正在不断堆积。这就要求教师在用范文引路时,要联系学生的写作实际,把作文训练同培养学生的观察、领悟、想象,自学等基本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在作文中能够不拘泥范文,做到“举一反三”,力争由仿入创,突出重围。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语言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从仿入创,这一步最为关键,也是最困难的一步,学生不可能一步到位,一夜成功,这就要求老师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苛求、挑剔,少指责,要对学生多鼓励,不能让学生丧失信心,应代之以培养兴趣,激发欲望的方法。
当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还要鼓励学生走出去,不可局限于课堂,全方位地开展和参加各种各类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如第二课堂、兴趣小组、体育比赛、参观活动、劳动竞赛等等,再把活动的过程、情节记下来,写出来,有意识地增加学生练笔的机会,从中可获得诸多深刻而奇特的感受,这都是学生写作的很好素材。当然,教师的点拨、适时的引导,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的作文思路有一种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感觉。
总之,作文的仿写,不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小学作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应注意找准切入点,寻找突破口,把握好难易程度,根据不同的习作要求,尽可能选准最切合实际要求的范文,加以点拨、讲解与仿写,让学生感到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才能有的放矢地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提高写作的积极性,使作文水平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第二篇:仿写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模仿是进步的基础。各行业的创新都是从模仿开始,经过对整体的掌握和细节的锤炼打磨,进而不断发展,最终实现创新。初中生在学习写作时,由于自身并未体悟文章的写法,仅凭教师宣讲并不能对作文的实际写作形成完整的概念性认识。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对文章的行文结构,篇章布局等进行细化体味,对相关写作方法等进行理解掌握,最终可促进自身写作规律技巧的掌握,推动其写作水平提高。
一、仿写行文结构,促进整体掌握
写好文章结构,对学生文章增色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仿写,使学生对文章写作的结构进行细致了解,可明确掌握相关写作手法,如首尾呼应,欲扬先抑等,使得文章结构更加合理完善。如可模仿《我们家的男子汉》叙事结构,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进行叙事写作。可在对人的成长描写时通过记录其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进行描写。仿写:她三个月的时候,眼睛如紫葡萄般泛着光泽,发如乌木,当你走向你时,她就会笑着张手要抱抱了。她一岁半大时,已经可以发出基本的言语,看到妈妈时会摇摇摆摆走过来,笑着要妈妈抱,口水留在饭兜兜上,煞是可爱。三岁时的她,可以熟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遇到零食时,会在零食摊子前长时间的徘徊,当领她走时,她会眨巴着大大的眼睛看着你,闪烁着乞求的目光,让你不忍心拒绝。八岁时的她长成了小仙女,每天穿着花裙子在小巷中穿梭,银铃般的笑声吸引小动物一路跟随,形成长长的小队。十八岁时她留起了黑色的长发,走动时发出茉莉的花香,但她开始沉默,不愿与人交流。通过此类仿写,将一个人的性格变化通过时间记录下来,可给文章以相对清晰的发展轨迹,促进对人物的刻画。
二、仿写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对人物进行描写时,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以及穿插其中的细节描写等可以从多角度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变得血肉丰满,以相对立体的形象展示出来。如在学习《卖白菜》时,莫言在文中第一段对母亲形象进行描写时,选取“苦着脸”“时而”“掀动”“叹息着,并不时”“锁定”“端详”等语言、动作词语,将文中母亲的形象,家中困苦的现状等通过正侧面交叠的形式展示出来,这也是仿写需要把握的关键点之一。仿写一:他在那个地方待了有一会了,步履略蹒跚,时不时抬起头向校门口处看一眼,露出布满污垢的头发下一双浑浊的双眼,与黢黑的面部皮肤相呼应,显示出一种灰败的神色来。指中夹着的烟已燃尽待灭,他将滤嘴往前挪了挪,似乎不想把烟丢掉,只能勉强拿着作为手上的装饰物。仿写二:她静静地坐在门槛上,头抬起来看向远方,但又好像什么都没看,红头巾绑在她乌黑的头发上,展示出一种农村女人特有的魅力。她叹了口气,微不可闻,努力踮起脚尖往远处望去,但却看不到什么,她的头垂了下来,把松掉的红头巾绑好,往回家的方向走去了。仿写也是着重通过动作神态刻画人物形象,若能写出一个人的神韵,仿写即是成功的。
三、仿写情感变化,推进情节开展
人物情感的变化过程时结合故事的推进展现的,当人物出现由高兴转向失望,由好奇转向探究等心理变化时,故事也就逐渐铺展开了。如在《月迹》中,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发展轨迹的变化与月亮的移动结合了起来,孩童夜晚的日常也得到了真实的写照,这即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情景记录过程。仿写:他忽地咧嘴笑来开来,说到,“何必那么麻烦,来,我就随时欢迎”。然而三年后,他却不是这样了。他原来上扬的眉眼低沉了下来,不说话也是一股沉闷的气势,他切切诺诺地说,“对不住兄弟,家里实在住不开,三个孩子还在大炕上挤着呢,没法招待”。再过了几年,他又是另一副模样了,西装配运动鞋的搭配略显不伦不类,他笑得灿烂,皱纹却挡不住地露了出来,这次他是来送儿子的喜帖的,他不住地炫耀着儿子的事业以及儿媳的孝顺,感叹终于苦尽甘来。最后一次见他时,他真的老了。开始出现明显的驼背,脸上也不再有笑容。他住在天桥下的破桥洞里,原来是被儿子女儿赶了出来。他开始长久的沉默,当有人问起时,只剩眼泪不住地从皱巴巴的脸上流下来。
通过对人物不同阶段感情变化的描写,即可推断人物可能经历的遭遇,人物形象也有进一步的完善。在初中语文学习中,仿写是一个长久而持续的过程。仿写并不意味着全面的抄袭,通过对相关文章写作规律、形式等的模仿,可促进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向文章中添加自身想要表达的感情及其他意愿,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构思空间,将写作由学生恐惧的事转变为学生主动乐意去做的事,这也是仿写追求的最终目的之一。
第三篇:教学中如何发挥投影仪的作用
教学如中发何投挥仪影作的用 湖江潜省北镇口熊市学小阴石34()01佘 云时
书写投影仪是小学课堂电化教学应用最广泛的电教设备,它能将文字、绘画、标本、模型等经放大后投到银幕上,以其操作简便,形象直观受到师生的青睐。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不注意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往往是“一张嘴巴一支笔,照着书本说到底”。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把握好最佳时机,用短时间展示漫长的变化过程,启发学生的思维呢?
1.运用投影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性
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利用投影仪提供形象的材料,借助鲜明、生动的画面,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教学《捞铁牛》一课时,根据课文的情节叙述:①一只铁牛沉没在泥沙中;②两只装满泥沙的大木船行驶到铁牛沉没的地方;③将两只船并列拴紧并搭好木架;④用粗绳将铁牛栓在木架上;⑤把船上的泥沙铲到河里;⑥利用水的浮力,船把铁牛从泥沙中拉出来。运用投影仪把图片投影在银幕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启开了他们思维的大门,让学生的注意力沿着固定的方向,走进了特定的逻辑训练的思维之中路。2.借助投影创造活泼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对课堂教学而言。课堂是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领域。教师如何为学生创造愉快、合作、融洽的氛围,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学生能否在课堂上不断产生学习新知的欲望,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并能掌握化难为易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施教能力的体现。因此,在端正教学思想的同时,教师应该借助于教学手段来达到创造教学环境,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如低年级学生学习加减法,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让学生在投影仪上摆图形、摆数字。让其它学生判断正误,并回答原因。既能锻炼学生动手动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改变了过去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法,使学生学得灵活、积极、有趣。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3.利用投影突破课堂教学的难点
实验教学是自然教学中不可缺少并且极为重要的内容。但实验不是万能的,有些实验可见度小,现象不明显,不利于学生观察,影响了教学效率。如果能利用投影仪则能改变这种状况,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如教学《溶解》一课时,实验中让学生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可以将盛水的玻璃水槽置于投影仪上,再往水槽里放一颗高锰酸钾,学生从银幕上可以看到出现小面积紫红色的烟雾状,继续观察,烟雾状以灰锰氧颗粒为中心逐渐向四周扩散,展示了高锰酸钾的全部溶解过程,使学生正确理解溶解概念中的“均匀分散”“肉眼看不见的极小极小的微粒”等词语的含义。这样恰当利用投影仪,就能有效地突破教材难点和教学难点,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投影仪在教学中还有很多用处,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灵活地使用,可以有效地方便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第四篇:骨科教学中如何发挥医学影像的作用
骨科教学中如何发挥医学影像的作用
摘要:骨科教学一直以来在医学生的带教中占重要的地位,在外科教学中是重点和难点之一。医学影像在骨科临床常见病的诊断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往往是骨科临床医生客观诊断疾病的重要指标。如何更好的把医学影像应用在骨科临床教学中,成为骨科临床教学的关键。本文对此进行了详尽周密的探讨,为提高骨科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临床教学;骨科;医学影像
骨科学是一门综合学科,内容多,专业性较强,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和记忆,涉及解剖学、病理学、放射学、生物力学和外科学等学科。而临床教学是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桥梁,是培养医学生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提高临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骨科学习需要良好的解剖学基础, 是一门形象学科,而反映具体形象的医学影像能提供给医学生最直观的骨科疾病。在骨科临床教学中广泛、合理地运用影像学资料阐述骨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骨科教学和医学影像的关系医学影像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在教学中讲解理论时,利用医学影像把有限的教室空间扩大了,学生的思维在声、像、音等综合效果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得到了加强[1]。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结合影像学资料,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信息,使枯燥乏味的临床理论内容变得鲜明有趣,使抽象的骨科理论知识变得具体,让学生视、听、脑并用,可加速学生的记忆和理解,使学生在理论与影像学资料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使记忆及理解达到形象化的高境界。但是,影像学资料是建立在相关基础知识之上的,这包括解剖学知识和病理学知识。
各种影像学检查都是以人体不同部位和断面成像为基础,只有熟悉了大体解剖和断面解剖才能对影像学资料进行正确认识和详细分析,才能对病变做出准确定位。同时影像学中的异常密度、回声及信号变化,都反映了病变的存在,反映了组织的病理变化在不同影像上的表现特征。这些特征代表着疾病的病理过程,因此掌握病理学对影像的分析和疾病的诊断也至关重要。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骨科学与影像学有密切的联系,任何一种骨折、脱位的诊断及术后效果的评估都少不了影像学知识[2]。如关于几种骨折的分型,采用图片和线条图来介绍包括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等在内的几种骨折,既直观形象,又便于理解和记忆,其教学效果显然要比单纯的理论教学理想。
我们面对的是病人,现行的医疗体制,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很强,为了避免医疗纠纷,医院也制定了很多限制见习、实习医师针对病人的操作,甚至进修医师和低年资医师也少有机会,观看手术录像同样可以学到很多手术方法和技巧。因此,各种影像学检查所显示的有关征象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将病理、解剖基础与所见到的影像学资料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将大大有助于学生对所见的影像学资料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疾病初步做出定性诊断,加深对骨科疾病的印象。医学影像资料的收集医学影像的质量与教学有重要关系,好的、典型的示例可使教学事半功倍。本科室几乎每年都承担大量的理论、见习、实习、进修教学。教学中常常需要提供足够的临床典型病例,需要接触真正的病人以获得形象的概念。然而,病人就诊有很大的随机性,因此在上课时常常找不到所需的病人,而用收集和整理好的医学影像资料进行教学,可以不受此限制。因此,我们应当通过各种方法收集和整理医学影像资料,建立资源库,并随时丰富资源内容。临床科室全科参与对骨科学素材的收集。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全体医生包括住院医生、进修医生,均要明白收集影像资料对教学的重要性,平时留心所管病人的影像图片,发现有典型的可用的影像资料及时汇总。
专人负责。科室定下专人负责收集、筛选、保管、整理影像资料,保证X线片的正常收集和避免收集的 X线片遗失。编制收集目录。定期公布对收集的X线片进行分类、编号、分装。既便于查询、使用,又可明确下一步的收集重点。一般我们把收集的线片分为几大类:一大类是正常资料,二大类是异常资料,三大类是术后资料。留优弃劣。紧随骨科的发展在收集的医学影像资料到一定的数量和规模之后,若发现有新的较好的医学影像资料,则将之与以前的进行比较,留优弃劣。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影像资料规范标准。授课用片标准化在对影像资料进行编号的同时,对其进行标准化。以便于查找,尽量保证最高的利用率和最好的教学质量。医学影像的特点和施教方式医学影像包括照片,线条示意图,X-Ray、CT、MRI 片,手术录像和多媒体辅助教学(Multimedia-aided in-struction,MAI)课件等资料。在骨科教学中,它们都有各自特点和作用。普通及数码X线片能发现骨密度的改变,显示骨折或脱位的形状;CT有较高的骨组织及软组织分辨力,应用于骨组织尤其是脊柱的显示,三维CT重建则使图像立体感强,有利于病灶的定位及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MRI则有更高的软组织分辨力,显示神经组织结构,有多个成像参数,能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无需造影剂可直接显示血管及特殊要求的部位。
脊柱CT扫描对椎体骨质观察优于MRI, 但对椎管内、外软组织的观察不及MRI。脊柱MRI能直接观察脊髓、蛛网膜下腔、脊柱椎体、椎间盘等结构, 可以做多方向扫描,能够充分显示出脊柱的正常解剖、病变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脊髓血管造影用于脊髓血管性病变,观察脊髓血液供应情况,了解肿瘤与血管之间的关系。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授课中采取互动的教学方式,针对上述影像学资料的特点和适应证重点讲授,然后再讲相关骨科知识,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此可达举一反三,加深印象,辅助记忆的目的,使课堂气氛活跃。
3.1 实体照片典型病例照片、大体标本图、组织切片图等有较强的真实感,所传达的信息形象而直观,便于理解。如手外伤包括切割伤、钝器压榨伤、毁损伤、贯通伤等,通过实体照片,各种伤情一目了然。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利用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缺损,或者较大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质外露利用皮瓣修复,供区和受区手术前后实体照片的对比,几张照片就将皮瓣转位的原理、方法和功能疗效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3.2 线条示意图线条图具有绘制方便,效果好,成本低的优点,因此是医学文稿中应用最多的一类插图。线条图多用于说明解剖部位、人体体表标志、操作方法、器械构造等。线条示意图一般通过扫描仪或电脑绘制两种方法获得,构图准确,清晰明快。
3.3 X-Ray/CT/MRI片 X-Ray/CT/MRI片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展现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疗的历程。X线是创伤骨科的基础, 大部分创伤骨科病人通过X线检查即可确诊。阅读骨科病人的X线片,不能仅仅满足于有无骨折的结论,还应仔细引导学生观察骨折部位、骨折线的形状、骨折块移位的情况,唯有如此才能将骨折的诊断、分型了然于胸,从而正确指导下一步的治疗。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如股骨干骨折钢板固定失败,通过X线片,就能初步分析出失败原因是手术固定方法的问题,感染的问题,还是活动过早的问题。
3.4 手术录像手术录像和出版发行的手术录像VCD、DVD等资料以直观形式介绍创伤骨科手术的主要过程,较术前参阅手术图谱更具直接视听效果,无疑易被手术医师, 尤其是阅历不深的医师所理解,对青年骨科工作者更能起到良师的作用。骨科手术教学过程中应用同步摄像技术可以通过摄像机,把原本手术台上视野有限的手术部位及整体手术台场景同步清楚地显示到大屏幕上,同时还可用遥控器进行适当地推拉调焦等,把镜头集中在手术特定的位置上,使学生能清晰地看到医生的操作和所需要的图像。
3.5 多媒体辅助教学(Multimedia-aided instruc-tion,MAI)课件多媒体教学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结合网络、通讯技术,全方位、多角度集成多种信息载体的一种先进的、交互式的教学手段。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它具有具体、形象、生动、高效、信息广泛,可选择性强等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多角度提供影像学的声像图文,使学生能够利用多种感知手段获得直观形象的认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提高学习效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内容以最优化的方式来实现教学, 是直观、形象、生动并切近临床实践的手段。
创伤骨科 MAI课件是医学影像的集合体,融入了大量的影像学图像、影像文件。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如骨盆骨折部分,由于骨盆结构复杂,神经、肌肉、血管内容较多,只凭单纯平面结构图难以理解其复杂的立体结构,如将骨盆各断层结构利用多媒体技术制成色彩丰富的实物图片,在学生面前系统地展示,学生对骨盆立体结构的理解便迎刃而解,若单靠教师讲解,不容易达到使学生有深刻印象的目的。强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给骨科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培源,秦东京,李岩军,等.医学影像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见习教学模式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 2008, 16(4): 781-782.[2]廖 博,杨彤涛,张 勇,等.临床骨科见习教学浅见[J].西北医学教育, 2006, 14(4): 798-800.
第五篇:场景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场景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摘 要: 一篇好的记叙文,塑造人物形象,发展故事情节,表达主题,都离不开精彩的场景描写。场景描写是对文章中人物活动画面的描述与刻写,描写意在表现、突出主题。
关键词: 场景描写 写作教学 记叙文写作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章。一篇好的记叙文,塑造人物形象,发展故事情节,表达主题,都离不开精彩的场景描写。
什么是文章中的场景呢?场景,是指文章人物之间发生各种关系时产生的大大小小的生活画面,场景描写是对文章中人物活动画面的描述与刻写,描写意在表现、突出主题。描写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它是用形象的渗透着个人情感的语言把人物、事件、环境等具体地描绘、刻画出来。描述一个精彩的场景是多种写作方法的综合运用,比如写景、叙事、对话、心理等,这些描写往往借助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方法,写出对客观事物或人物的具体细微感受。
文章中的场景一般包括活动场景、战斗场景、劳动场景、游戏场景等。场景描写一定要与表现人物的心情相结合,人物的心情有变化,场景描写也随之变化,场景描写要以人物心情为中心,意在突出人物的心理变化。场景描写要动静结合,即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注重描绘不同环境中人物的活动形态,描绘出活动的发展,情绪神态随之变化。再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是场景描写的一种方式。正面描写是对人物、事件、景物等作直接的描写、刻画,侧面描写是通过描写跟主要对象相联系的事物映衬、烘托被描写的主要对象。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通常是结合在一起运用的。最后场景描写还要点面结合,有主次分明,为了突出表现主要人物,通常要描写若干次要人物烘托,红花在绿叶的衬托下,更鲜艳美丽。a
人都生活在社会环境中,性格、品质的形成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场景描写就是形象具体的描绘人物所处的场景及社会环境。只有写好了人物活动的场景,才能使人物形象生动具体,才能给读者强烈的艺术感染。
一、场景描写能够起到刻画人物的作用
人物形象的变现与场景密不可分,特别是人物活动时的场景,往往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性格、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的一些特点。
通过场景描写刻画人物,或是粗描,或是细勾,在激烈的冲突与矛盾中充分展现人物的思想与性格。如巴金老师的《灯》中这样写道:
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地浮起来灰白色的马路。然后夜的黑色逐渐减淡。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在右边,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方里射出来几点灯光,他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
记叙文要靠细腻形象的描写再现生活情境,让读者获得真切的感受。作者从房内到廊上的视觉变化,借着灯光找到出路的描写为例说明这一特点。第一片段场景的描写突出表现出作者彷徨,看不到出路的复杂心情。第二片段的场景描写则是让人看到了希望。
二、场景描写对气氛的渲染
人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事都离不开生活环境。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场景描写就是再现生活情境,为人物活动营造浓郁的氛围。
场景描写能够渲染气氛。不同的文章,因为场景中的矛盾冲突、景物色调的不同,场景气氛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即便是在同一篇文章中,由于主人公所处环境的变化,也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场景气氛,有快乐,有悲伤,有舒缓,有紧张,也有喜忧参半,等等。场景描写的角度不同,气氛就不同。如张秀枫老师的作品《让我们再看你一眼》中这样写道:
上课的铃声响了,又悠长又深沉。文叶老师的脚步滞缓而沉重,双腿仿佛绑上了大沙袋。孩子们就要离开学校了,这是他们在小学的最后一课,过了暑假,他们就是中学生了,生活这本大书,又将翻开一页。她不愿意上这最后一课,但她又必须上好这最后的一课。往事历历,别情依依。到底说些什么呢?还重复讲了多少次的叮嘱吗?
这是一个离别的场景,作者通过描写老师的行动表现,突出了不愿离别的心情。“上课的铃声响了,又悠长又深沉”一句,更是深刻描绘出离别的氛围。下面是欢乐激动的场景描写,来自《开国大典》一文:
当战车部队进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对对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两个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这一段文字的描写,整个基调是欢乐激动的。既有泼墨泛写,又有描眉细笔,“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群众无比激动的心情跃然纸上,并通过他们的喜悦,把整个阅兵场景的氛围烘托得火爆热烈。
三、场景描写对主题的深化
写文章或是为了表达一种思想,或是表扬一种行为,或是表现一种社会现象,等等,这就是文章的写作目的,也就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场景描写表达出来。
正是因为场景描写得深刻、具体、翔实,人物的形象才能不断完善,情节更深入,使主题不断深化。这些意在突出主题的场景描写,有的明示,有的暗点,让人物在情节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将作者的真实情感在具体的场景描写中自然流露出来。
高晓声老师的《陈奂生上城》一文中有这么一段描写:
一觉醒来,天光已经大亮,陈奂生体肢瘫软,头脑不清,眼皮发沉,喉咙痒痒地咳了几声;他懒得睁眼,翻了一个身便又想睡。谁知此身一翻,竟浑身颤了几颤,一颗心像被线穿着吊了几吊,牵肚挂肠。他用手一摸,身下贼软;连忙一个翻身,低头望去,证实自己猜得一点不错,是睡在一张棕绷大床上。陈奂生吃了一惊,连忙平躺端正,闭起眼睛,要弄清楚怎么会到这里来的。他好像有点印象,一时又糊涂难记,只是细细琢磨,好不容易才想出了县委书记和他的汽车,一下子理出头绪,把一串关节脉都拉了出来。
这一段作者通过人物有特点的动作描写,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有意识地将叙述、描写与人物的心理分析结合起来,更深层次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深化主题。
总之,场景描写的目的,是表现人物、表达主题。只有把场景描写好,事件才具体,人物才能生动,主题才会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