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版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时间:2019-05-14 16:43: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版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版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第一篇:2011年版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充分关注低年级课程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与中、高年级及幼儿园阶段的区别与衔接,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二)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三)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

(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三、设计思路

(一)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位置

本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基础(参见下图)。图1

(二)课程结构框架

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

三条轴线是: ◆ 儿童与自我 ◆ 儿童与社会

◆ 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是:

◆ 健康、安全地生活

◆ 愉快、积极地生活

◆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

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分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 自信、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

◆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 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

◆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 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

◆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健康、安全地生活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 1.按时作息,做事用心。

2.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3.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4.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

5.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6.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7.了解卫生保健设施的作用,并能在成人指导下利用。8.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9.知道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10.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

11.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二、愉快、积极地生活 愉快、开朗

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

2.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3.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

4.能在成人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积极向上

5.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6.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7.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有应付挑战的勇气

8.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9.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不怕苦,不怕难,不胆怯。

三、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诚实友爱

1.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做诚实的孩子。

2.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

3.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

4.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遵守社会规范

5.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

6.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

7.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爱家乡、爱祖国

8.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9.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10.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四、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

1.有好奇心,喜欢提问。

2.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动手、动脑

3.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

4.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5.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

6.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

7.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8.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9.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获得知识,积累经验

10.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11.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内容标准”说明 本内容标准为基本标准。在开展教学活动和编写教材时,可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儿童的实际有所调整。“内容标准”中四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整体呈现的。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儿童的生活既要充满乐趣与色彩,也应当富有责任与创造。因此,实施中不要将它们割裂开来。

2011年版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作者:管理员3号文章来源:互联网点击数:18402012-02-16 收藏字号: 加大减小

文/邬冬星

与《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比较,《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要有以下几点显著变化:

一、课程的基本特征增加了“综合性”

强调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二、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顺序和内容进行了调整

比如,理念的第一条调整为“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这是对课程价值的理解。原课程标准中“学会做人”对低年级儿童来说比较抽象,修改为“学会关心、学会探究”更具体。

三、增加了动手能力的要求

将“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改为“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增加了“动手”的要求,因为低年级儿童动手能力的发展是其创造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我国儿童在“动手”方面一直比较欠缺,增加“动手”要求也更有针对性。这样既强调动脑也强调动手,有利于培养手脑并用的儿童,进一步突出本课程活动性、实践性的特质。

四、强调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

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强调教学必须以深入地了解儿童为基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

五、教学评价、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

在评价的理念上,提出了“本课程的评价与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评价不仅是为了解儿童的学习,它本身就是儿童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在评价过程中,儿童彼此间讲述活动过程、分享探究发现和活动体验、交流作品和活动心得,都是儿童学习的生动体现。” 在评价的实施上,将评价的特点、方法与本课程特结合起来,克服了空洞、泛泛而谈的问题,更加有操作性、指导性。

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较,2011年版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主要作了以下修订:

一、课程性质的表述更加清晰

新版的课程标准将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定位在:“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同时,增加了关于课程特征的阐述: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二、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年段区分

课程内容修改为:“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六个领域,适当降低了难度,并且对各年段(中、高)内容做出区分度的说明。

三、增加了体现新时代要求的目标和内容

增加了“崇尚公平与公正”、“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有荣辱感与知耻心;懂得感恩;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等内容。

四、对实施建议做了详细的、可操作性的补充与完善

教学建议部分对指导教师教学的指向和课程的具体实施要求更明确、清晰、详实。提供的教学方法也更丰富、更明确,可选择性更强。在评价建议部分,对原标准的评价目的与功能进行了结合与完善,评价目的和内容更加明确,评价方式和方法更加具体、易于操作。

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

(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2、动物、植物和我们

一、教材理解

《动物、植物和我们》是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的内容。这一单元的教学主题是环境与生命教育,引导儿童过有爱心、负责人、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活动分别由:寻找生命、我喜爱的动植物、我与动植物交朋友三个小主题组成。尤其是第1个小主题的设置,教材试图引导学生去寻找身边的动植物的生命现象,从而学会珍爱生命,关爱动植物。我想编者所要强调的是生命平等,和谐相处。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动身边常见的动植物的生命现象和一些动植物的特征。2.感受生命的神圣,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和喜爱动植物的情感。3.学会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

三、课前准备:

1.提前一星期布置学生在家选择自己喜欢的动植物物,在家长的指导下喂养或培育动植物。

2.收看与动植物有关的书籍与电视节目。

3.制作有关动植物生命现象的课件,重新布置生物角。

四、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生命

1.小朋友们,这节课老师还邀请了一些朋友与我们一起学习。谁能来猜猜它们是谁?

出示谜语:(1)耳朵长,尾巴短,爱吃萝卜,不吃饭。(2)头小颈长四脚短,硬壳壳里把身安,别看胆小又怕事,要论寿命大无边。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板书:动物

2.你们看,有些朋友很调皮,藏起了半个身子,你能猜出它是谁吗? 出示谜语(只露出图片的一小部分)(仙人球.吊兰)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板书:植物

3.教室里有了他们,会有什么不一样?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根据低年级孩子好奇心特别强的特点,采用猜一猜的游戏形式,既使课题揭示变得生动有趣,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将初步感受动植物与人类的联系。】

(二)探寻生命现象

1.在自己身上寻找的生命现象

你们看,今天这节课,教室里有动物,有植物,有我们人类。我们大家都是有生命的。(板书:生命)

你是有生命的,我也是有生命的,老师想问问,你是怎么知道自己有生命的?(生说话)

师导语一:你上幼儿园跟现在比,有没有长大?长大是不是也说明我们是有生命的?

师导语二:你还能从身上的哪些变化,发现自己是有生命的?

师导语三:咱们说了很多的“会”,会呼吸.会长大.会吃饭.会动……这些都是生命现象(板书:现象 呼吸.长大.吃饭.运动)

【这一步骤的安排遵循了本课程具有生活性的特点。试图从学生自身出发,激活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引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究。既紧扣了课题,又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2.在动物身上寻找生命现象

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能来说说,我们的动物朋友也是哪些生命现象呢?(生说)(机动:录像)

(看板书总结)是呀,这些动物朋友像我们人类一样会活动,同样需要食物与空气,他们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是有生命的。

3.在植物身上寻找生命现象

你们看这棵松树既不会跳,又不会叫,一动不动地站在哪儿,那它是不是就没有生命了呢?为什么?

(机动:录像)还有很多的植物朋友们都想在你们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生命力,所以委托老师给他们录了录像,你们想看吗?那么请小朋友们集中注意力仔细看,看看你能在植物朋友身上看到哪些生命现象? 小结:是呀,植物朋友们,春天发芽,夏天开花,秋天结果,冬天黄叶飘零,这些都是生命现象。春天发芽时,我们不踩草坪,夏天开花时,我们不摘花,秋天结果,我们就可以分享。

4.生活大搜索

今天还有很多的动物和植物朋友没有来到我们的课堂,我相信你们在生活中一定还看到过其他动植物朋友的生命现象,现在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写一写你在哪些动植物朋友身上发现了什么生命现象?比一比哪位同学写得多。指名最多的同学汇报,小组内交流一下。

【课堂只是学生生活的一个起点,我们的课程教育教学内容要源于生活,但最后还是要回归生活,帮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味生活,从而达到指导学生更好地生活的目的。】

(三)感受生命的可爱 1.实地观察动植物

(1)小朋友都有一双留心观察的小眼睛,发现了这么多的生命现象。你看,老师知道今天我们还有很多的小朋友带了动植物朋友们一起来。待会儿,老师就请组长上来把它们请到你们的小组里去。但在请出来之前先来听听他们的请求。(课件:)

(2)课件播放活动要求的录音:同学们,我就要来到你们中间了,不过我还有几个小小的要求:第一,请仔细观察我,观察时,可以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轻轻地摸,把你的发现生命现象告诉你的伙伴,能干的小朋友还可以把平时对我的了解也说一说;第三,我也怕疼,可千万不要伤害我呀!第四,时间一到马上把我放回原位,不要影响你们上课哦。

(3)时间到,请把朋友送上来,请注意轻拿轻放。我发现小朋友们观察得特别认真,你们肯定有许多收获吧,咱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小组汇报。

【活动是教与学的中介,《品德与生活》是一门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课程。在课堂中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动植物,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利用在观察前以动物的口吻向学生提出观察的要求,讲明观察的方法和注意点。让学生在有情趣的学习环境中,明确小组学习的任务与方法,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 交流点评时老师注意及时总结一些好的观察方法,及时表扬有珍爱生命意识的行为。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无痕境界。)

2.知识竞赛(1)谈话激趣

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能发现这些动物.植物朋友们身上这么多秘密,动植物朋友们要把掌声送给你们!(课件)现在,动植物朋友们看到你们这么聪明,他们还准备竞赛题准备考考你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你们想先来回答谁的问题。(出示:小白兔.乌龟 小金鱼 仙人掌的图片)

(2)交流点评

①小白兔的眼睛是红红的,是不是整天哭哭,所以哭红了?

我们来听听正确答案(课件播放录音)小朋友们,我们兔子家族的眼睛很特别,是和我们的皮毛有关的。你看,我们黑兔子兄弟的眼睛是黑色的,灰兔子兄弟的眼睛是灰色的,我们白兔子的眼睛是透明的,和你们人类一样里面有着丰富毛细血管,所以看上去是红色的。

小结:原来是这么回事啊,看来呀,只有深入地研究才能真正地了解这些动物朋友。

②小金鱼也像人类一样会饿,那么给它们喂许多食物,让他吃得饱饱的,变成小胖鱼,好不好,为什么?小结:我们班小朋友以前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那以后可要注意了。我们喂养小动物的时候可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一定要了解和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

③别的植物都有叶子,那么仙人球有叶子吗?

动植物朋友们和我们一样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有时候为了适应环境,不得不改变自己。

④乌龟的龟甲被分成几块呢?咱们来数一数吧!

小结:不管是大乌龟还是小乌龟都是13块。同一种生物它肯定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小朋友在生活中观察动植物朋友的时候可要学会总结!

【这一环节中,选取的四个问题是经过精心删选的,教师的点评语将学生的思维从课堂引向生活,希望能够借助这四个问题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渗透一些探究的方法,起到以点带面,服务生活的目的。】 3.引发探究

我们班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把小动物们提出的问题都给解决了,老师要竖起大拇指夸奖你们!在我们的大自然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植物,他们身上藏着很多有趣的秘密,你们有没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他们的呢?

我们班小朋友可真会发问,提了这么多有趣的问题,说明你们都是一个爱观察,爱思考的孩子。有些问题已经解决了,可有些问题我们还没解决呢?请大家看看书40到41页,他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方法?你有什么补充吗?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起点,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自己质疑问难,再交给他们一些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4.课后延伸

把你的问题和搜集到的资料做成一张动植物明信片。这张明信片还可以做成你喜欢的形状,(课件)如果有困难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下一次,我们来开一次“动植物明星展”把你喜欢的动植物朋友介绍给大家,好吗?

【《浙江省学科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要做到课前有布置。这一环节的设置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精神,既是对本节教学内容的一个课外延伸,也为下一个主题活动——我喜爱的动植物做准备。】

(四)珍惜生命

小朋友们,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们除了解这些有关动植物朋友们身上的小秘密,你还知道什么?)

是呀,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他们和我们人来一样都是有生命,都值得尊重和珍惜。(课件:)

五、板书设计 动物、植物和我们 生 运动 呼吸 心跳 珍 命 捕食 长大 惜 现 繁殖 死亡 生 象 命

六、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本课件使用ppt制作,共19张。第1—2张是为了猜谜所用。

第3—5张是给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的生命现象,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第6张以动物的口吻向学生提出观察的要求,讲明观察的方法和注意点。让学生在有情趣的学习环境中,明确小组学习的任务与方法,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

第7—18张是为知识竞赛服务。

第19张给孩子提供课外制作动植物明星片的范本。

七、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对生活中的动植物做一些简单的了解,对本课的内容的学习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本课教学点滴体会

这一课的单元主题是“家在自然中”,我想,编者要传达给我们的一个理念就是“不管是动物和植物都和我们人类一样有生命,都是平等的;人类与动植物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强调的是“生命平等,和谐相处。” 很多老师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习惯性地将动植物定位在弱者,喜欢让学生搜集人们伤害动植物的“证据”,以此来教育学生要爱护动植物,这样的做法有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容易造成空喊口号,而没有实质的体验。而生活性是《品德与生活》这门学科最显著的课程特性。只有源于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才能引发儿童真实的道德体验,内化为道德认识。本教学设计遵循了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发展生活。“源于生活”是指教学要建立在儿童兴趣生活的基础上,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基点展开教学。“高于生活”是指教学不优于现实生活,而是用高于现实生活的理想去引领孩子,让孩子有探索,有成功,有发现,培养学生对学习生活健康积极地情感体验。“发展生活”是指教学要改变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过上有创意、爱探究地生活。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试图从儿童自身出发探寻身边的动植物身上的生命现象,激起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把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学生天地。同时,激发他们对身边动植物的关爱。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如猜谜语、实物观察、知识竞赛等,发现动植物的可爱,感受生命的神圣,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究,学做课堂的主人。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乌拉街中心校

杨玉娥

一、教材分析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都是中华儿女》主题下的一个活动。这一活动又分“中华民族大家庭”“说说自己的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多彩的民族节日”“各具特色的民族体育运动”和“民族习俗与礼仪”六个小的活动。根据教材安排,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第一个活动:“中华民族大家庭”。

教材一开始安排的是一张少数民族地区分布图和各民族人民穿着民族服装的团结照。民族地区分布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能在地图中找出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各族人民穿着民族服装的团结照展现了“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欢乐祥和的愉快场景,使学生明白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材还安排了一个拓展练习,让学生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知道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权利;“我知道的民族”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掌握一些少数民族的名称,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也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各民族都是心心相印的兄弟姐妹。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简单了解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能在地图中找出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

3、让学生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知道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权利。

4、活动过程中受到民族大团结的教育,感受祖国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三、教学重点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受到民族大团结的教育,感受祖国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四、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MTV《爱我中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分布图、民族团结照片和体现民族团结的小故事。

2、学生简单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并搜集民族团结方面的资料(图片、文字、音像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一首歌曲,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MTV《爱我中华》)师生一起边拍手边跟着唱(一段)。

2、师:看得出来,欢快的乐曲深深地感染和打动了每一个人,孩子们,大声说出歌曲的名字吧!(学生大声说:爱我中华)

3、师:是的,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唱出了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民族大家庭”(板书:中华民族大家庭)

(二)活动一:我知道的民族

1、师:同学们,上小学一年级时,我们都要建学籍,你见过自己的学籍卡片吗?能简单介绍一下吗?(学生介绍)

老师这里也有一份学籍卡片(学籍卡片部分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看一看,你会填吗?谁想试一试?勇敢的孩子们,老师相信你一定行!(学生说怎么填,教师及时评价)

2、同学们,老师听到刚才这些同学在填学籍卡片时,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认真听的同学也一定发现了!(让学生说共同的地方)

是的,刚才这些同学在民族一览中填的都是“汉族”,同学们,是汉族的,请把手高高举起来。(老师跟学生一起举手)

3、老师发现我们班同学都是汉族的,老师也是汉族的。汉族是我们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而其他民族人口较少,被称为少数民族。同学们,你知道在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着哪些少数民族吗?(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民族,对说的较多的及时表扬鼓励。)

(三)活动二:民族区域自治

1、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民族大家庭中,一共生活着56族兄弟姐妹,为了保障各民族的权利,国家制定出台了一项民族政策,你知道是什么政策吗?(民族区域自治),那么,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找学生说一说,教师补充强调)

2、师: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机关,我国共设立了5大自治区,你知道哪些自治区?(找学生说五大自治区)

3、在地图上找找我国的五大民族自治区,并请学生到前面指出来。

4、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民族分布图,说说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民族居住。联系我们坊子、潍坊实际,让学生简单说说自己知道除汉族外,这里还有哪些民族。)

(四)活动三:民族大团结

1、师:在我国许多地方各民族相互交错居住,在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各民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还记得老舍先生的《草原》吗?“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的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正是民族团结的体现。

2、师:体现民族团结的故事何止这一个,同学们,老师相信,课前你一定也搜集了许多有关民族团结的资料,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学生分组交流,组长主持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交流的非常热烈,课前搜集的资料形式多样,图片、文字、光盘各种各样,下面让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吧!(各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组织指导)

4、小结:刚才,各个小组从不同的方面向我们展现了民族大团结的情景,让我们感受很深。通过刚才的交流,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围绕“民族团结互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主义新风尚”教师适时引导。)

(五)齐唱歌曲,深化感受

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如同兄弟姐妹,亲如一家。最后,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来齐唱《爱我中华》(MTV《爱我中华》)。

(六)课后探究

我国各民族的服饰、民居、民俗文化、节日习俗等都是丰富多彩的,课下请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自由组成小组,一起探究。教学反思:

《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创设了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习得知识。尤其是“民歌服饰、舞族”的教学环节,创设“歌舞大看台”,给学生以发展个性、展示才华的机会,民族学生的哈族、维族舞蹈表演,激发了学生的表演热情,大方自然的歌舞表演,加深了民汉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团结,并结合新疆的特殊地理环境,及时进行“反分裂、反渗透”教育,自然升华学生的“民族团结”情感。

在学习壮族相关知识后,全班模拟壮族竞技运动项目“多人板鞋”,游戏中,每个小组商量不同的方案,相互补充、认同,体现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不足之处:在收集民族服饰环节,意在通过收集活动,激发学生对不同民族的认识了解和认同,但个别学生不够积极主动,收集的民族服饰不够多,图片也较少,使展示交流活动不够丰富。培养学生的课外收集资料能力,是综合学科必要的教学内容,也是今天信息化时代、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能力之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在这方面需要进一步详细的指导和强化。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分析

教师总是希望学生回答自己想要的或者是课本上相同的答案,总希望学生提出自己预设中的问题,否则教师会十分着急,即使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或者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也不予理睬,顶多用 “ 你真聪明 ”、“ 这问题以后你会明白的 ” „„之类的话来搪塞。这是因为教师为了完成所谓的 “ 知识 ”、“ 教学任务 ”,按预定的教案在教学,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拉到自己的教学思路中来,不允许学生出 “ 格 ”,这样的课很难焕发生命的活力。我认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应坚持动态生成式的教学,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 “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而动态生成式教学 “ 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我联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践,对站前小学程袁老师的《着火了》一课进行案例分析,旨在更理性地关注动态生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一、精心设计 —— 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前提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有人提出教学设计应粗线条勾勒,如果精心预设就与新课程理念 “ 动态生成 ” 相悖,不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设 ” 和 “ 生成 ” 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的关系。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课要生成精彩,增强实效,其教学过程还是需要教师精心预设的。但这种 “ 精心 ” 不是体现在以往注重教师教法的预设,而是体现在能立足于教材与学生实际预设开放的学法方案上,体现在教师的预设为品德课堂的动态生成留下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上,体现在教师对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生命中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的追求上。如站前小学程袁老师是这样设计的【案例1】《着火了》

1、首先用多媒体出示一些火灾现场的图片,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2、然后引出课题《着火了》。

3、接着让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火灾实例,教师补充相关的内容。

4、用警察叔叔的话,规范学生的言行。

5、最后用夸夸学生掌握的知识巩固学生的言行。

回忆这些教学片断,不难看出袁老师所进行教学设计的 “ 精心 ”,主要根据学生认知与心理发展水平,从生成与建构的实际需要出发,精心创设过年的情境,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逐步进入课堂教学的当下情境,并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时 “ 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 适时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在课后你们还想做哪些事件? 等等。这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和自主建构的空间.这样的预设,就是为留给学生在课堂上互动生成的空间和时间,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和行为都成为不同程度的 “ 生成性资源 ”。

从上所说,教学的动态生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充分预约的精彩生成。只是教师在设计过程中,从传统的线型设计(关注 “ 教师怎样教 ” 的设计)转到新理念下的板块设计(关注 “ 学生怎样学 ” 的设计)上,即从 “ 以教定学 ” 转到 “ 以学定教 ” 这一新理念上来教材、备学生、备情境、备生活、备自己,还要备和课堂有关的一切主客观因素。这样,才能使预设更有深度和广度,课堂教学才能得以生成精彩。

二、敏锐反馈 —— 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关键

尽管教师通过精心预设开放而有弹性的教案,已经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充分的预设,但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旧会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关注品德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关键在于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学生的信息,并做出准确的判断与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流程,从而使教学过程得以生成和推进。

(1)敏锐反馈,关注教学过程中的资源生成。《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 “ 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可包括条件有形和无形资源,” 每个教师都 “ 应树立浓厚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中也提到: “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因此,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摆脱传统线形教学活动的影响,充分发掘和利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三、有效建构 —— 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追求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而对生成性的课堂,教师的预设不可能襄括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而要凭借教学机智去生成新的教学思路;而这种生成并不是没有导向的自由生成,教师的引导必须注重基础性与有效性的统一,必经蕴含着深层的价值追求。案例4中的教学动态生成就是在价值引导下的有效建构。在低年级的课堂上,常常会有一些意外的事件发生,从而打乱了原来预设的教学过程。这个案例原来的预设目标只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初步感知班级是新的家,没想到中途出现了这段意外的插曲。但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堂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并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出这一教学资源的属性仍与本课的预设目标有关,及时把它转换城一个具有更深层次价值意义的 “ 生成性的教学目标 ”----初步体验班级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心与帮助的深厚感情。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通过引导学生对话,围绕 “ 我们大家该怎么帮助阳阳呢? ” 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主动建构 “ 班级是新家,家人要互相关爱 ” 的道德内化机制,使生成的课堂富有灵性的资源,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关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需要我们教师更理性地理解与实践。没有巧妙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但如果过分地强调预设,课堂教学进程也一味地遵循预设,课堂就会缺乏生机和乐趣,缺少生活的气息,缺乏生命的色彩。只有在预设的前提下,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动态生存知识,动态生成方法,动态生成的资源,才能使我们的品德教学真正地提高实效,让课堂显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景象,使课堂显现出浪花闪耀、高潮迭起的精彩。

第二篇:2011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2011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与《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比较,《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要有以下几点显著变化:

一、课程的基本特征增加了“综合性”

强调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二、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顺序和内容进行了调整

比如,理念的第一条调整为“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这是对课程价值的理解。原课程标准中“学会做人”对低年级儿童来说比较抽象,修改为“学会关心、学会探究”更具体。

三、增加了动手能力的要求

将“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改为“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增加了“动手”的要求,因为低年级儿童动手能力的发展是其创造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我国儿童在“动手”方面一直比较欠缺,增加“动手”要求也更有针对性。这样既强调动脑也强调动手,有利于培养手脑并用的儿童,进一步突出本课程活动性、实践性的特质。

四、强调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

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强调教学必须以深入地了解儿童为基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

五、教学评价、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

在评价的理念上,提出了“本课程的评价与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评价不仅是为了解儿童的学习,它本身就是儿童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在评价过程中,儿童彼此间讲述活动过程、分享探究发现和活动体验、交流作品和活动心得,都是儿童学习的生动体现。”

在评价的实施上,将评价的特点、方法与本课程特结合起来,克服了空洞、泛泛而谈的问题,更加有操作性、指导性。

第三篇: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本站推荐)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内心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要对儿童的生活进行引导,用经过社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内容教育儿童。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都强调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把儿童的现实生活作为主要的教育源泉,紧密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开展教育,提升儿童的生活品质和能力,促进儿童发展。这突出体现了课程立足于儿童生活、通过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的基本思想,体现了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基本理念。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的生活性。

一、结合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课外书和书本上和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因素。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身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教《春天在那里》这一活动时,我首先安排在课前先让孩子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去寻找春天。在上课伊始,我再播放散文《草》的录音,那优美的词句,那动人的意境使孩子的内心漾起了向往的感情,陶醉在那诱惑中,紧接着我抛出这么一个问题:你发现春天了吗?怎么发现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结果学生很快说出自己的观察与体会。

生1说:星期天,爸爸陪我去田野里找春天。我看见红的花,绿的草。

生2说:星期六,我和哥哥去放风筝了。春天到了,放风筝的人也多了。生3说:我发现春天小蚂蚁都出来了。

生4说:天气暖和了,人们穿的衣服越来越少了,说明春天来了。生5说:春风吹在我的身上真爽,春天真好啊!

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寻找、观察、感受、交流体验到春天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学生在心灵深处就有了一种想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近段时间以来,全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新课标学习。从学习新课标教材,到继教网的新课标远程教育培训,再到聆听教科院专家李光杰主任对新课标解读的精彩讲座,使我感受到学习新课标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想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合格小学教育工作者,就必须从学习新课标开始,及时更新、转变教育思想,以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践行科学的教育理念。通过这些讲座和视频,使我又加深了对《品德与生活》新课标的理解,更使我懂得了作为一名思品教师应如何教,学生应如何学,才能把《品德与生活》这门课教好、学好的道理。反思这一年的思品教学实践,我发现主要有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主要因为自己在备课中首先关注的是选什么内容,设计怎样的教学过程,采用怎样的视频课件来吸引学生,而很少关注这节课应该达到什么目标,用什么内容和形式来达成这个目标。

二、教学内容选择不合理。

对教材的研读不深不透,新课程标准强调: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教师设计、组织活动、引导儿童通过自己活动而去获得知识的一种资源。《品德与生活》是用图片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为教师选用、组编教学内容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处理教材时,我知道要充实一定的教学内容,来丰富教材。但往往忽视了在充实教材内容时要特别关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特别关注能促进目标达成的典型事例。

三、教学活动与目标导向偏离。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我在教学中设计的许多活动比较随意,目的不够明确,活动与目标脱节,缺少学生情感的体验与感悟,忽视了活动的本质、活动的目标,及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一些细节的引导。

四、教学评价引导方向不明确。

品德学科中教师的评价引导很重要,因为本学科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做人。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还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我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的活动或观点进行提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让评价给学生带来生活的知识,带来做人的启迪。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我认为要在品德教学实践中,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第一点,在备课、上课前,应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以新课标为总的教学指导,结合本学科教材的单元教学目标,认真制定每课时的教学目标,以求教学各个环节不偏离正确的方向和轨道。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教学目标是远航的明灯,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这个教学目标而展开。第二点,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充分理解新教材的设计意图,并能凭借教材所呈现的话题、范例,引导学生激活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认识。教师在处理教材时不能照本宣科,生硬的说理。新教材以图画、图片的形式呈现教材内容。在使用以图为主的新教材时,我们不能简单地搞成看图说话,而应当灵活运用教材,结合地域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结合教学实际,让图中的儿童与教室里的儿童对话,让图中的场景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对话。第三点,备课不仅备教材,也要备学生。课前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在综合分析多次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设置符合学生年龄和认知规律的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第四点在教学活动设计中不可只图表现热闹的课堂气氛,采用过多过杂的活动内容。而应采取典型有创意的教学活动,既体现新课标强调的课程开放性,又与教学目标一致。最后一点,品德学科教学的评价,要使自己的评价语言在品德学科的课堂中起到很好的激励、纠错和引导作用,把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的高度。恰当的教学评价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它既要求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有正确的把握,又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良好的语言艺术修养和应变能力。总之,教师应认真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扩大知识面,博学多思,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回顾一年时间的思品教学实践,我曾有过许多困惑和无奈。维持思品课堂的纪律,最令我头疼。孩子们都知道品德课不是主课,既不影响他们考试又不影响他们升学。所以,术科老师对他们是没有威慑力的。他们把上品德课当成舒缓学习压力的方式,常常为所欲为。我也曾经试图用粗鲁的“镇压”方式来让他们遵守课堂纪律,但我发现,即使你把嗓子喊破,把桌子拍烂,命令全班孩子罚站,也只能治标不能治本。通过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知识对我的专业素养有了很大提高;参加国培计划的继教培训,使我受益匪浅;聆听教育专家的讲座,开阔了我的视野,启迪了我的思想。我在思考,作为一名教师,不管执教的科目对学生来说重不重要,学生漠视你的课堂也是在漠视你的人格!这样的教师面对课堂,面对学生,需要的是信服威信,而不是权利威信!今后我还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反思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探索科学有效的思品教育活动。坚定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付诸行动,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珍惜自己这份神圣的职业,做一名受学生尊重和怀念的思品教师。

一、《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是什么课程?

(一)《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作为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的组织与实施都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核心。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方式。在活动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但切忌这种指导变作包办或控制。《品德与生活》是用三条轴线四个方面组成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导。三条轴线: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二)《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础上,并与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课程相衔接。它既然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就表现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也是一门综合课程。什么是社会性发展呢?所谓社会性发展就是指儿童在与他人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情感态度和观念以及这些方面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与社会相适应的变化。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基本框架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即个人、家庭、学校、家乡、祖国、世界;“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即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等。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是说某一教学内容包含的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阶段式提高,螺旋式上升。

《品德与社会》是以“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六大主题来设计编排的教学内容。旨在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为儿童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将来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优秀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的特点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的特点就是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建国以来,我国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一贯很重视,也很有成果。但是,也应当承认我们在品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主要问题是我们往往把道德品质教育从儿童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剥离出来,把它们作为一种孤立的现象来对待,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品德课的学科倾向,表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给人一种孤立性的感觉,使教育者感觉始终是在向学生强行灌输。

要想真正做到是品德培养回归生活,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就要淡化教育痕迹,实施无痕教育。什么是无痕教育呢?

至于什么是无痕教育,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概念,我们只能借助一些材料来辅助理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这不仅是思想品德课形式上的要求,也应成为其指导思想的要求。当前的思想品德课必须追求“无痕”的教育境界,即隐蔽思想品德“教育”意图,淡化被教育者的“受教育”意识。换言之就是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感染下,在榜样力量的感召下,在自己生活的体验里,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这是对无痕教育的最好诠释。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小学校长时,有一个女孩在数学考试中少写了一个小数点,被扣了分。试卷发下来后,她偷偷地填上了那个漏掉的小数点,然后去找陶行知先生要分。陶先生虽然看出了问题,但没说什么,满足了这个女孩的愿望,不过他给那个小数点重重地花了一个圈。那个女孩明白了老师的意思。老师看出了破绽,却没给她难堪,这使她受到强烈的震撼。这位女孩长大成才后,仍对这件事难以忘怀,感慨道:“那件事情之后,我才真正下决心用功学习,才下决心做个诚实的人。”这个故事蕴含着的就是无痕教育。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取代原来的思想品德、生活、社会等课程,其初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进和加强品德教育,要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都强调以“培养品德良好的儿童”和“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为目标;都将“热爱生活、参与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作为课程核心。品德教育和社会生活教育在新课程中不搞“两张皮”,而是要融为一体,从这点意义上说新课程的品德教育是生活化的品德教育,是淡化了教育痕迹的品德教育。如何在生活化德育的大背景下的品德教育中实施无痕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和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关系,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寻找契机,运用情境感受,强化实践体验,在不露痕迹的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儿童的良好品德行为,和谐交流即润物无声。

无痕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为老师的言行举止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从这点意义上讲,我们更应该感到责任重大。可是,我们在教书育人时,往往只注重“教书”,而忽视“育人”;在言传身教时,往往只注重“言传”,而忽视“身教”。

三、活动化教学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都是一门综合性活动课程,另外由课程的特点决定,在实施本学科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活动化教学。什么是活动化教学呢?

活动化教学是指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生活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为特征,以生活促发展的一种方式。

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的常用活动形式有:调查、体验、阅读、探究、讨论、收集资料、发表意见或建议、制作等(教材目录页已标明)。除此之外还有游戏、表演、讲故事、听音乐、看录像等。无论选择哪种活动,都要为实现课标服务,不要流于形式,拉花架子。活动总体上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课前活动、课上活动、课后活动。

1、课前活动。主要是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通过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等来辅助课堂教学,为课堂教学作充分的信息储备。如:《家乡水的故事》一课就是通过让学生课前对家乡水的情况进行调查,使学生知道了家乡有水上公园、人工湖等,为进一步学好这一课奠定基础。

2、课上活动。主要是按教学需要在课堂上相机切入的环节,如游戏娱乐、表演欣赏、模拟操作、动手制作、讨论交流、成果展示等活动。《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去》就是通过做“模拟过马路”的游戏来突出强调怎样安全过马路,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降低了教学难度。

3、课后活动。主要是指由课内延伸到学校、家庭、社会的实践活动,以达到“以活动促巩固,以活动促发展”的目的。主要形式有:布置编辑手抄报、开展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如:教完《我们的班集体》这一课就可以召开一次以“如何使我们的班级变成先进的班集体”为主题的专题班队会。

四、教材分析与处理

1、为什么教材好看不好使?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开放的、强调儿童个性化学习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教科书明显不同的是,《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的教科书为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创造和开发课程资源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儿童通过自己活动而获得知识的一种资源,而不是供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述或让儿童死记硬背的课本。因此,在使用教科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改变“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观念,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科书进行细致地研究和科学地调整,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儿童实际需要灵活的使用教科书。

2、如何灵活运用教材

第一、结合地域特点。教学内容的要贴近当地的生活,根据当地的实际特点选择最恰当的、最能为实现课标服务的素材来充当教材。如:巩成仁老师讲的《用心体会家乡》就是根据我们当地的实际特点来做的,省、市的情况只是一带而过,重点抓住了我县的民俗、风景区、经济状况来让学生了解家乡,体会家乡的美丽和富饶。

第二、要结合学生实际。教材的选择和编写要注意从生活实际切入,要有利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如:刘艳秋老师在讲《粮食来的真不容易》时,就没有以教科书上的水稻为例,而是以人人皆知的玉米为例来体会粮食来的真不容易。

第三、结合教学实际。主要是要考虑到教学的可操作性和可替代性。莒天宇老师在讲《走进美丽的家乡》时,领着学生走出校门看家乡的田野(一片收获的景象),看房屋(砖瓦房多了),看上学的路(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原来一下雨就无法来上学,现在风雨无阻),通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使学生再不自觉中地感知了家乡的美,领悟到了家乡的变化。

3、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第一、充分挖掘教材所预留的空间

教材内容本身是开放的,为学生自主学习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教师使用教材时,要引导学生大胆地多角度地挖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抓住教材中的“?”、“„„”,抓住学生空白作品框。每一个“?”、“„„”都是一个话题,代表一定的导向,甚至可以引发出一个主题,开展一项活动。如:赵梦蕊老师讲的《保护牙齿》就是抓住了教材中的“一天应刷几次牙?什么是正确的刷牙方法?新长出来的牙坏掉了还能再长出来吗?”等问题来设计护牙情况评价表的,同时也是一次课后延伸活动。

第二、科学调整教学内容

教材只是一个范本,它不可能适合于全国范围内的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个班级,任何一名儿童,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出最能适合自己教学实际和儿童学习实际的教学资源。基于此,对教材进行科学地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但要做到尊重教材、超越教材、凭借教材、不重复教材。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还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方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制者。

课标对充实教学内容是这样描述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要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性。第三、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学空间不应局限于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地向社会延伸。为此,我们教师应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当地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如:《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去》,通过观看录像,教者把教学空间从课堂拓展到了一个安全过马路的场景。(莒

天宇的《走进美丽的家乡》)

做一名《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的老师是幸福的!因为我们享有世间最美好的、最善良的情感!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这门最具有魅力的课程建设好!

第四篇:鲁洁解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鲁洁解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一、回归生活:理解标准的基本线索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我们这门课在原有课程(包括品德课,社会课等)基础上所作出的改革,最主要的(或最根本的)表现在哪里?我们的回答是:“回归生活”。

“回归生活”体现了本课程在基本理念上的变革。它所针对的是以往课程在相当程度上的脱离生活甚至背离生活的倾向;我们所倡导的是: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我们所反对的是:脱离、背离生活的道德规范教育、社会知识等教育。应该说:“回归生活”是这次课程改革中各门课程共同追求的目标。这也意味着,在以往的中、小学教育和课程中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弊病:那就是教育与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实际生活。其实,早在20世纪20年代杜威就警告,专门化的教育(也即是学校教育)内在地隐含着脱离生活的可能。

我们大家都知道:最初的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是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浑为一体。随着专门化教育的出现,教育从现实的生活中分化出来,教育不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而是在学校中进行。随着课程门类的增多,人类的每一方面的生活,都成为某一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分门别类,彼此孤立地进行教与学。每一门课程往往都是以各自的学科逻辑来安排它的体系,如:历史:中-外历史、古-今历史,地理:中国——世界地理,品德:把原本根源于生活的一些道德规范,分列为一些抽象的规范如诚实、勇敢、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等规范,它们构成了品德课的体系。学习的过程就是跟列入课程内容的抽象概念、体系、文字、符号打交道,把它们的字义弄明白了,背诵出来了,通过考试了,与学习者的实际生活过程可以是毫不关联的,这些就是专门化的学校教育内在地隐含着脱离生活的危机。应当承认,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这种专门化的教育机构——学校还不可能废除,那未有没有可能从这样的危机中走出来?这可能成为当代教育和课程改革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从这次我国所进行的课改,大家也会发现“生活化”成为各门课程改革所共有的趋势:如数学、语文、科学等等。

“回归生活”是我们课程所追寻的理念,什么是“回归生活”它包含了哪些方面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我们的课程理念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就本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既不是神喻,也不是人们凭空构架,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回归生活”也就是回到这个本源中去。正是这种生活为本的基本理念,我们的标准是按照一种生活的逻辑来建构的,改变了过去学科逻辑的体系。

“品德与生活”是按照儿童几个方面的生活:健康、安全的,愉快、积极的,负责、有爱心的,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品德与生活”是按照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圈(场域)来建构,我的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社区(家乡)、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它们不是从学科概念中推导出来的。

在教材编写中我们也是力求从某一年龄的儿童在生活中所可能遭遇到的人、事、物;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烦恼……来按排内容的,如小学一年级的儿童遭遇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他开始踏进学校,要遇到许多不认识的陌生人……小学三年级的儿童在学习上开始有分化……在生活中开始感到有规则的约束……

总之都从生活出发,生活中现实,生活中的需要,生活中的问题、困惑。

(二)课程是为了生活的。

设置这两门课是为了什么?它们是什么课?它承担了什么样的教育任务?我的概括是:它们是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的课程。

在标准中作了如下的表述: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如果将本门课程的性质作一种过程性的、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表述,可以这样说,它们是: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的课程。应该说,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人的美好生活。过去在教育为发展个人、还是为发展社会的教育本位问题上曾经有过不休的争论。“生活”一词应当说是融“个体”与“社会”为一体的。生活总是生命体的生存与活动,同样,人的生活决不可能是单个人的生命活动,它必定是与他人、与社会发生内在联系的活动。

教育从不同方面促进人的美好生活,在学校教育中设置了各门课程,它们各自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这种“促进”。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它们是为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而设置的课程,这是它们所要承担的特殊任务。

把这句话作一点分析:

1.“社会生活”的意义:

童所要学习的是“社会”生活,广义地说人类的生活都是具社会性的生活,社会生活可以囊括人的生活一切方面。但这里所表述的是较为狭义的范围,它所指的是由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互动、社会环境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品社”标准P3所涵盖的内容)儿童要学习在一定社会关系、社会互动、社会环境中生活。

2.“过”的意义:

“过”的涵意不仅是适应,而且包括超越,不仅是生存(活下来),还包括发展创造。用杜威的话说:“生活是一种自我更新的过程”。(《民主主义与教育》P10)

3.“有道德”的意义:

儿童所要学习的不是任何一种价值取向的社会生活,而是“有道德”的,是以道德为其价值导向的。

品德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道德产生于生活: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也即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活动,在这种生活活动中,人与人发生各种关系,也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为协调各种关系,解决各种矛盾,才有道德的产生。最初道德表现为与生活融合一体的风俗习惯,在风俗习惯中人们感受到好的生活应当是什么样的。最初的道德教育也是以生活来示人以德,以生活自身来规范人的行为,而不是道德的说教,灌输道德的戒律。

道德内在于(社会)生活:

道德与生活不是“两张皮”。可以说,道德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构成要素,是“生活的构成性规则”(米尔恩),道德是生活中的人的需要特别是精神的需要。应当说没有道德也就构成不了人的社会生活,也就不可能有美好生活的追求。

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道德产生于、内在于(社会)生活。人们是为了(社会)生活而构建、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决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另一方面,人们在社会中生活也决离不开道德、道德的学习。道德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基于这样的基本理念,所得出的结论是:学习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的学习;道德学习的过程必定内在于社会生活学习过程之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综合为一门课的主要根据也在于此。

(三)通过生活学习生活

课程的性质是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这样的生活怎样学习?怎样学到?标准所倡导的是通过学习者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学习。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生活经验持续不断发改造和推进的过程。“生活”既是本课程目的的归宿,同样也是本课程据此进行的过程和手段。

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学习道德

标准所倡导的是与学习者的实际生活有血肉联系的学习过程,要改变过去那种脱离实际生活的教育要求和教育方式。我们课程不要去传授那些与实际生活相脱节的知识和经验,不要把学习只看成是掌握某些书本知识和语言符号。这样的课程学习达不到本课程所要实现的目标,只有通过学习者自身的生活经验才能学习生活和道德,正如杜威所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的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杜威:《教育上的道德原理》载《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P147)

无论是标准或教材我们强调的都是儿童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努力促使他们在自身的经验、体验中学习。大家可以仔细看看标准所列的各种“教学活动建议”,都是强调儿童在自身活动中获得经验,对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的体验与反思。在教材设计中我们(1)努力调动儿童已有的经验。(2)通过自身的观察、调查、了解等活动和互相交流,扩大他们的经验,深化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3)摹拟某种生活情景,如扮演、编故事等,在这种“准生活”摹拟中学习。

二、儿童的生活经验:课程的基础

(一)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学习做有德隆的人。谁的生活?当然是学习者自身的生活,在我们这里也就是儿童的生活。我们应当承认儿童所在的生活世界也即是用他们的眼睛所观察到的,用他们的心灵所感受到的生活世界,这是一个和成人的生活世界很不相同的世界。在我们以往的课程中所采用的内容也可能也来自于“生活”,但是往往由于这种“生活”不是儿童所感受到、所观察到的生活,不是他们正在过着的生活,它们构成不了儿童自身的生命活动(包括需要、动机、感情、认知、思维等等的活动的萌发与建构)。这种“生活”对于儿童来说就不成其为生活,而只能是一些文字、符号、事实、事件……在这些内容中儿童找不到生活的感觉,他们理解不到、体验不到、也用不到。这样的学习也就成为一种无意义的学习。(原来思品课第5册的统计:成人的故事占70%。)

“有意义的学习”是新课程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什么是有意义的学习?查了有关的资料,有两种关于有意义学习的理论,其一是奥苏贝尔(D·P·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其原文是Meaningful Learning,其涵意为: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一种非人为的(nonarbitrary)和实质性(substantive)联系,它是与机械学习相对应的一种学习。其二是罗杰斯(C·R·Rorgers)的意义学习,其原文为Sinificant Learning,罗杰斯把学习区分为有意义和无意义两种,他所讲的有意义的学习是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目的、需要的相关性。当学生认为学习内容与自己的目的、需要有关时,学习积极性高,效率也高。

无论是上述哪种有意义的学习都是要与学习者自身的经验相联接,它既符合儿童自身的需要,能满足这种需要的学习,又是与儿童的心理结构、生活历程相匹配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才能激发起儿童的生命活动;才能使儿童感觉学习的需要和兴趣,产生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才能从自身生活的直观性、本真性中去体验生活、理解生活;才可能将学习的结果转化为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智慧;并将不断改造和推进的经验建构成自己真正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生活。新课程,按照新课程标准所编写的教材(不论是哪家出版社的)在实施中普遍为儿童所喜爱,他们开始对这门课感到了兴趣。新课程、新教材的魅力何在?从根本上说也许就因为它是儿童的。要做到这点,对我自己来说是个难题,应当承认至今我自己在许多方面还是和儿童们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他们对于我而言尚有许多难解之谜。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儿童的生活世界与成人的生活世界决不是截然相隔的两个世界,应当看到,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生活中,在他们各种生活经验中都已经融入成人的生活和他们的经验,儿童不可能在与成人相隔绝的世界中生存、生活,他们的衣食住行,他们的学校、家庭等等生活都是在与他人、与成人相互交往、相互作用中进行的,“生活”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个主体与客体、自我与他者相统一的概念,我们之所以以“生活”为本体,而不是以“人”、“儿童”为本体,也是为摒弃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儿童的生活世界”只是说它是儿童自己参与,经过儿童自己建构起来的生活世界,而这个参与、建构过程必然是与其他人(成人)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过程。为此,把儿童的生活世界与成人的生活世界看成两元对立的观点,是我们所不能同意的,绝对意义上的“儿童中心论”是我们所反对的。

(二)教育和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一种生活

我们还应当看到: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受教育历程本身就是生活,对于一个受教育的学龄儿童来说这是构成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往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我们只追求教育在未来的结果,而忽视教育自身作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儿童们在与老师、同伴、课程教材、教育环境等等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自己的教育与课程,我们说,我们的课程是从生活出发,是为了生活的,那未,首先就要让儿童过好他们的教育生活、课程生活。我们说,我们要让学生学习过一种健康、安全、积极愉快、有爱心和责任心、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那未我们的课程生活首先就应当是这样的。正是出于这样的观点,我们在标准和教材设计中所倡导的课程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它应当充满“童趣”和“童乐”,我们所建构的课程文化是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促使儿童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并从这种生活中得到身体的、精神的满足,快乐喜悦的享受。

在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儿童们在这种生活中获得了一定的、快乐和喜悦,这种快乐和喜悦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从感性活动中得到快乐和喜悦 在课程中的感性活动包括:游戏、扮演、各种竞赛等等,在这种种感性活动中儿童们的身体、各种感官、各种心理因素都处在积极活动的状态之中,它满足儿童好动的天性。

2.从主动作业中获得快乐和喜悦

新课程、新教材有许多要儿童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辨析,并且由他们自己作出的表达等等的主动作业,这一切都会使儿童感到某种程度上的自我实现,得到某种成就感,从中获得快乐和喜悦。

3.这种自我实现在一个充满相互交往、沟通的课堂生活中也易于得到他人(老师、同学)的肯定和赞许

4.在新的课程生活中的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都能满足个体与他人交往的需要,在这种交往中他又能感受人与人之间达成的融合、沟通的快乐,得到集体、小组的认同,看到自己在小组中合作中的力量,找到了自己与他人之间许多共同感受,这些都是令儿童快乐的事。

我们之所以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课程生活,是因为儿童只能在这样的生活过程中发展,我们不能越过今天去预设明天。

第五篇: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小学语文(滕春友)

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在新世纪课程改革历经十年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从课程标准的基本面貌上看,有较大调整变化,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都有不同幅度的修订。如“前言”部分中,导言是全新的,课程性质的表述也有重要的补充,正面回答了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四条基本理念没有变化,但文字表述略有修改,设计思路有较多的修改。再如“课程目标”部分,现称为“课程目标与内容”。还有“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包括评价建议。“附录”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略有调整,整体数量增多了15篇,课外阅读着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增加了《革命烈士诗抄》、《红岩》等宣扬革命传统的书目;增加了两个字表:一是《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一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本次2011版课程标准相比于原有实验稿课程标准,充实与调整的主要内容有如下五点: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

学科的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依据我国的国情,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依据语文学科的特性,突出人文熏陶。需要注意的是,此两者必须与语文目标融合、渗透,而不是离开语言文字,专谈思想政治。我们提倡教学尽可能做到水乳交融、紧密结合。

二、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年前启动本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新修订课标增加的内容,目的是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三、集中指向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

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 这是对十年课改实践中反馈的比较集中的意见。尽可能明确哪些要提倡,哪些要反对,以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五、回应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

比如,近些年来,关于识字、写字和汉字教育,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错别字情况严重。不光是中小学教育,社会用字错误情况也很严重;二是书写质量普遍偏低。学生写的字不行,很多老师的字也不行。有的老师只做PPT,不敢写字。三是有的地区学生写字教学负担过重。有的地区,特别农村地区,识字环境比不上城市,对识字写字的量过大反映比较强烈。本次修订具体目标有改动:控制识字写字的字量,提高常用字的书写质量要求。

小学品德与生活(邬冬星)

与《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比较,《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要有以下几点显著变化:

一、课程的基本特征增加了“综合性”

强调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二、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顺序和内容进行了调整

比如,理念的第一条调整为“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这是对课程价值的理解。原课程标准中“学会做人”对低年级儿童来说比较抽象,修改为“学会关心、学会探究”更具体。

三、增加了动手能力的要求

将“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改为“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增加了“动手”的要求,因为低年级儿童动手能力的发展是其创造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我国儿童在“动手”方面一直比较欠缺,增加“动手”要求也更有针对性。这样既强调动脑也强调动手,有利于培养手脑并用的儿童,进一步突出本课程活动性、实践性的特质。

四、强调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 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强调教学必须以深入地了解儿童为基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

五、教学评价、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

在评价的理念上,提出了“本课程的评价与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评价不仅是为了解儿童的学习,它本身就是儿童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在评价过程中,儿童彼此间讲述活动过程、分享探究发现和活动体验、交流作品和活动心得,都是儿童学习的生动体现。”

在评价的实施上,将评价的特点、方法与本课程特结合起来,克服了空洞、泛泛而谈的问题,更加有操作性、指导性。

小学品德与社会(邬冬星)

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较,《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要作了以下修订:

一、课程性质的表述更加清晰

新版的课程标准将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定位在:“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同时,增加了关于课程特征的阐述: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二、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年段区分

课程内容修改为:“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六个领域,适当降低了难度,并且对各年段(中、高)内容做出区分度的说明。

三、增加了体现新时代要求的目标和内容

增加了“崇尚公平与公正”、“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有荣辱感与知耻心;懂得感恩;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等内容。

四、对实施建议做了详细的、可操作性的补充与完善

教学建议部分对指导教师教学的指向和课程的具体实施要求更明确、清晰、详实。提供的教学方法也更丰富、更明确,可选择性更强。

在评价建议部分,对原标准的评价目的与功能进行了结合与完善,评价目的和内容更加明确,评价方式和方法更加具体、易于操作。小学数学(斯苗儿)

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具体变化如下:

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2001年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011年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的变化:“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

2001年版“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1年版“两句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6条”改“5条”: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2001年版: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

2011年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四、课程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注重启发式;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评价中的几个关系;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五、“双基”变“四基”

2001年版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011年版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并把“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六、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

2001年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2011年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七、课程内容的变化

更加注意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如在数与代数领域的第一学段:增加了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要求更加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

八、实施建议的变化

不再分学段阐述,而是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建议。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小学英语(郑文)

根据全国小学英语课程发展的实际,以及2001年出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不够突出,对小学英语的具体学习内容目标要求得不够具体,小学阶段词汇表、语法项目没有分别列出;对小学英语教学和评价指导力度不够,缺乏可操作性建议和案例,等等问题,《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小学阶段主要体现如下特点:

一、理念更先进

1.更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修订稿中首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语言学习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的修养。一个人如果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较高的综合人文素养,他会更快地适应社会变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理念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2.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修订稿在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更注重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不仅体现在基本理念的调整上,也体现在了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各级目标的描述中。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必然经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渐进深入过程。修订稿强调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二、目标更清晰

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修订稿在对原有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目标微调的基础上,在技能教学参考中,对各项技能教学的目的、技能要求以及主要活动都给予了分级描述,还明确了小学阶段语法教学的内容与要求,列出了小学阶段应掌握的423个基本词汇,这些也是以往教学中老师们感到比较模糊或困惑的地方,这次课标的修订能使老师们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

三、方法更具体

课标对于一线老师而言,不仅是理念的引领,也是方法的指导,老师们看了后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如实施建议中对教学和评价都给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建议,同时评价方式与方法的举例非常详尽,不仅例举了各项技能不同级别的评价方案,还有对评价方案的评析,对老师们在教学中的评价操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再如修订稿中的课堂教学用语更具体、更符合实际教学需要,语言也更具有时代气息。

音乐(杜宏斌)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颁发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标准”)是在总结近十年课程改革的经验基础上和广泛听取一线音乐老师和一批专家意见后的创新与改革。新标准在原标准的基础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和改变:

一、课程性质更加明确

新标准在前言中把音乐课程的价值作了简要的概括,而将原标准中的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价值”改为“课程性质”,因此将原标准的四大价值简练地浓缩为课程的三大性质,改变了原标准中的性质与价值混为一谈的表述方法,课程性质更加明确。并且在课程性质中集中体现了音乐课程的独特性质: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其中“实践性”是本次改版的标准中单独在“课程性质”中提出来的,突出了音乐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并强调了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的必要性。这一观点在后面的教学理念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

二、课程基本理念更加综合 原标准中基本理念共有十个,而新标准中将原来分为两个方面表述的基本理念合并为一个,共有五大理念。如审美和兴趣合二为一,改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但基本内容没有多大变化,增加了“音乐的情感体验,应以多样化的文化语境出发,以及双基的学习业要与不同的文化认知有机结合”等内容。如原标准中的重视音乐实践和鼓励音乐创造合并为:“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如弘扬民族音乐和理解多元文化合并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将原标准的理解多元文化改为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再如原标准中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在新标准中也合二为一。同时,修改并提出了“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的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我想是鉴于前期课改中一些老师过于强调了学科综合而忽略了音乐特点的做法而提出的,新标准指出要突出音乐特点,并且在表述中具体列举了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指出这些音乐特点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强调和体现。

三、音乐特点更加突出

从新标准提出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中以及教学建议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到,这次新颁发的标准更加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如新标准提出的音乐的实践性特点、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强调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内容标准更加具体

新标准在分学段的内容标准表述上也更加明确和具体,操作性更强,体现在: 1.内容标准各年段的表述指向性更强,如: 感受与欣赏(注:原标准中是“感受与鉴赏”)的音乐表现要素标准中关于对节拍的感受标准中具体指出了:1——2年级主要是二拍子和三拍子;3——6年级主要是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在演奏上,新标准还对课堂乐器也做了明确的说明,课堂乐器主要是指竖笛、口琴、口风琴等,并在学习曲目的数量上也提出明确的要求。

2.弘扬民族文化在内容标准中得到具体体现,如在“演唱”的内容标准中在各学段背唱歌曲的要求中明确提出其中要有背唱中国民歌的数量要求,并且在中高年级和初中阶段提出了学习京剧和地方戏曲唱腔的要求。

3.识读乐谱的要求有所提高,如3—6年级原标准只要求能够识读简单乐谱,但新标准中提出“能够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而这个要求原标准中是在7—9年级中提出的。新标准在7—9年级中识读乐谱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为:具备识谱能力,能够比较顺畅地识读乐谱。

五、设计思路更加清晰

新课标在原来的基础上还增设了一块内容——课程设计思路,其中包括了: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程学段目标及相应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设计,在明确的规定性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给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留有创造和选择运用的空间。可以说这五个设计思路既解释了新标准框架如何构建也解答了在课程改革中需要正确处理好的几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关系,对指导老师领会新课标精神,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标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美术(冷莹)

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总方针与主要内容没有大的变化。比较旧版实验稿,《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方向更明确、文本更精练、内容更具体,表述更理性。修订体现了美术教育专家学者在美术新课程实施若干年后,对课程标准的重新梳理,并在反思的基础上明确了发展方向。

一、明确课程性质,突出学科特点

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本次修订新增的。同时标准中增加美术课程四个特性的表述:“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美术课程的“视觉性”特征作为首要特征,是首次在课标中明确提出。愉悦性的提法也是本次修订新增的内容。这些不仅凸显美术学科的价值,而且有效地包容了美术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两方面的特性。

二、搭建清晰的课程目标与内容的递进结构

课程目标上,新课标明确了美术课程的目标框架:总目标、分领域目标的框架结构。课程内容上,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内容结合建立层层递进的关系。以“造型•表现”为例,第一学段强调“尝试”和“体验”;第二学段强调“初步认识”、“激发想象”和“创作愿望”;第三学段强调“运用”、“选择”和“发展构思和创作能力”;第四学段强调“有意图的运用”、“探索不同的方法”和“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等。

三、全面梳理了课程内容,明确评价要点

在课程内容中,改原先“学习领域、教学活动建议、评价建议”为“目标、学习活动建议、评价要点”的三个条目。目标更简练清晰,具有层次。对原先教学活动建议中,一些具体的活动形式进行了更加概括描述,工具材料的选择范畴更广,表现方式的限定也更少。对评价要点中应知应会的知识技能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并明确“活动建议”和“评价要点”的各自的描述的侧重点。在知识技能方面,文本中更明确指出“辨别12种以上的颜色。”“运用3种以上的方法,创作表达一定意图的立体作品。”“能说出至少6位重要美术家(中外各3位)及其代表作品。”等等具体的量化要点。

四、突出强调课程开设的基本要求与保障

美术课程的开展必须依托资源的配套,现阶段美术课受到重视程度或实际困难的影响,教学基本配置尚未得到有效地保障。在新课标中,“课程资源建议”上,在以前对学校的资源配置建议的基础上,更在建议的首条就从学生使用的角度进行了更加明确要求:“在美术学习中,必备的美术学习工具和材料包括绘画工具、材料和泥工工具、材料。1~9年级的学生必备画笔、颜料和美术专用纸张。”这是从课堂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强调美术课程开设的基本条件。

体育与健康(余立峰)

一、《标准》名称作了适当的调整

原实验稿全名为《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后的正式名称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小学1~6年级的课程名称从“体育”转变为“体育与健康”,与7~12年级的课程名称统一起来。同时与高中《标准》分离。

二、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更加符合实际与时代要求

修订稿在课程性质上突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定义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时,加上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二是强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基础性、健身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学科性质,并对这些性质进行阐述。

三、修订稿在几条课程理念方面做了以下强调:

1、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理念中,强调了本课程要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并强调在重视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各种知识。

2、在“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的理念中,为了防止教师误解“激发运动兴趣”理念,不重视学生对运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最终导致“放羊课”教学的现象,在强调激发运动兴趣的同时,提出要“重视对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等。

3、在“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受益”理念中,强调各地各校要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关注地区、学校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形成教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帮助学生达到国家课程提出的基本要求。

四、课程目标调整为四个方面

修订稿将学习领域改为学习方面,并对实验稿中的五个学习领域进行了调整,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学习领域合而为一,最终形成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

五、课程内容提高了指导性

将《标准》实验稿中“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在对学生提出的每一条目标要求之后,修订稿中都会列举达到相应目标要求所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供老师们选择。同时,还增加了“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举例”。这样既有助于一线体育教师知道应该选择什么教学内容去达成学习目标,又有助于教师清楚如何评价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目标与内容”。

六、实施建议更为强调地方制定实施方案的作用

修订稿将“教学建议”部分关于地方和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制订挪至附录部分,同时对地方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旨在强化地方和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的责任和权利。

七、评价突出强调学校体育工作的整合性

为了提高体育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性,修订稿增加了一些可供教师直接参考的案例,放至附录部分。特别在对“体能”的评价中,修订稿特别注意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衔接。要求体育教师正确处理体育学习评价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育中考”等测试之间的关系,避免大量的“应试课”冲击和替代正常教学课的现象,影响体育教学质量。

八、课程资源开发强调与体育紧密结合

修订稿强调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定要与身体练习有关。

下载2011年版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版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试题

    东北育才丁香湖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竞赛试题 一、填空 1、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 。)2、品德与社会课程总目标是( ) 3、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由于儿童是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因此,《品德与生......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梧桐河农场学校范红丽 在假期里我学习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新课标,感觉收获很多,一方面加深了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小学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 小学数学 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具体变化如下: 一......

    解读《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解读《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发布者:黄秀华 发布日期:2012-04-17 我校数学组把新课标挂在校园FTP软件上,要求全体数学老师用两三天时间进行自学,然后于2012年......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小学)学习心得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小学)学习心得 高邮市第一小学 陈广香 从教近二十年,我由一名乡村教学能手成长为城区教学骨干,其间的进步可谓不小,但反思成长历程,总觉得底气有些......

    2011年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在新世纪课程改革历经十年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从课程标准的基本面貌上看,有较大调整变化,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都有......

    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标解读

    一、了解《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产生和设计思路产生的背景及意义从课程改革改革的背景来看,在世界范围内,自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走向,就是课程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