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叙事特征
[摘要] 用叙事学方法,从“叙事结构”、“叙事语法”、“叙事策略”三十层面对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的的守望者》这个叙事文本中曾被忽视和屏蔽的某些叙事机密进行解码。由此体味塞林格这位“当代风格独特的文学天才”为艺术长廊所创造的重要价值。[关键词]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叙事学;叙事结构;叙事策略
美国作家塞林格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1951),被称为美国当代文坛的“现代经典”,享誉世界。研究者多从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人类学等方法去透视、解读、评析这一伟大作品的人物形象、主题意蓝、文化内涵。事实上.这部伟大作品的永恒光彩还得益于它独特、复杂、高超的叙事艺术。因而.把<麦田里的守望者》置于叙事学视野中观照与解读,我们可以细致地解码这个叙事文本中曾被忽视和屏蔽的某些叙事机密,由此体味塞林格这位。当代风格独特的文学天才”为艺术长廊所创造的重要价值。这也是本文的研究动机和主旨。
一、叙事结构:追求与失落 《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小说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叙述一个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处于十七岁青春期的少年霍尔顿的人生历程。作者正是通过追求与失落这两项叙事功能的对立构成了整部小说叙事文本的深层结构,从最初的追求到失落再到追求再到失落,这样不断反复的运行方式和操作方式,就从结构上完成叙述.并支撑起全文的整体框架。
人们从母亲黑暗的子宫中脱离,呱呱坠地于人世间,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失去了温暖有力的庇护与依靠.就不可避免地感到一种与他人隔离的孤独、失落与无能为力。如何才能找到自我的本真状态,如何与同胞、自然、世界台为一体,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这可以说是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霍尔顿作为一个“具有糟深的才智、丰富的想象力、探索未知的热情和对理解与爱的强烈渴望虻”的青年。他在一个充斥着丑恶和虚伪的世界中寻求自我与自然、人类的和谐之美,渴望达到一种真、普、美的境界,但是他的追求总与失落相伴相随。第一次追求是霍尔顿从几个学校里被开除,来到了被称为是“培养精英人士”的潘西。霍尔顿来到潘西是希望自我能找到与社会和谐的一面,希望找到真理、正义、价值之所在。但是,现实的环境让他沮丧、惊恐、绝望。他的同学们就如赫特拉德莱塔一样.外表英俊,举止儒雅,但内心却自私自利、冷澳无情、荒淫无耻。而他的师长们,一个个是趋炎附势的小人。霍尔顿因而对整个的教育制度发出了愤怒的声讨:。⋯⋯要你干的就是读书,求学问,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凯迪拉克。”他对这些“假模假式的伪君子和“阴森可怕的学校”厌烦与失望,就决定离开学校.走上纽约,去寻求灵魂的归依。
霍尔顿来到纽约,他试图寻找真、善、美的所在,试图找到与社会的契台点。在第九章开篇写到“我下车进了潘恩车站,头一件事就是进电话问打电话。我报想跟什么人通通话。”文中的这句话把霍尔顿掩藏在内心的真实想法暴露无遗。他的纽约之行,就是又一次追寻爱与理解的过程。但是,物化的社会中,人们把目光过多地投注于金钱、地位、名誉带来的享乐与刺激,而对于精神的交流、灵魂的思考不屑一顾。他与身边的朋友如“天底下最最假模很式的女子”萨丽·海斯进行对话时,他发现这个已经非常“成人化”的女子只是感兴趣穿着超短捃来炫耀遴人的身材,对于他是魂深处的忧伤无暇顾及。他与家里的父母亲的交流同样非常困难。他的父亲对他接二连三的被学校开除,恼火地想。要他的命”,他的母亲对于他不可救药的“懒惰”只有流泪。
正是因为周围的成人世界一片虚伪、肮脏,他把目光投注到儿童世界,他谒望在这片翡翠般晶莹劓透的世界中寻找温暖与真情。这次寻找的确给予霍尔顿如同一桌人生盛宴的回报。他年仅十岁的妹妹菲比就是他心目中的天使。这个可爱、聪明、灵气通人的小姑娘内心非常的善良和真诚。她耐心地倾听哥哥的内心苦闷,在哥哥困难的时候能倾囊救助。她的美好人性耀然闪烁在玲漠、自私、虚伪的社会环境中。正如R.G.雅各布所指出的那样,只有儿童“才能够真诚相爱,而当人们进人成年,开始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同他人的利害关系时.他们便变得„假模假式‟,变得有心计了。因此当他们爱一个人的时候t他们爰的并不是这个人的本身,而是他们之所以爱他的那些理由。町23霍尔顿似乎在儿童的世界中得到了心灵的慰籍,他渴望自己成为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能站在现实社会的边缘t维护那种儿童般天真、单纯、真诚、无私的人性美。但是他的理想主义却在严酷的现实中如肥皂泡般破灭。因为他一次又一次在儿童的话动场所墙壁上看到“×你”的下流字眼t他感到“你永远找不到一个舒服、宁静的地方.因为这样的地方并不存在。你或许以为有这样的地方,可你到了那儿。只要一不注意.就会有人偷偷地溜进来,就在你的鼻子底下写了„×你‟字样。”这一肮脏的意象实际上已构成了一个隐啸.象征着生活本身的无所不在的猥亵与肮脏。因而,文中的翟尔顿期图寻找的自我、人类、自然和谐统一的真、善、美人生境界最终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他只能带着一颗破碎、伤痛、绝望的心逃避.隐遁于精神病院,冷眼观看人生。
二、叙事语法:悲剧命运和恶化趋势
通过以上的论述.并参照法国叙事学家布雷蒙的“叙事序列”模式,我们可以看到文本中的主人公霍尔顿有着不可避免的悲剧色彩和不可抗拒的恶化趋势。下面我们还可结合法国叙事学家格雷马斯提出的一个叙事语法概念“角色模式”来作进一步分析。格雷马斯借鉴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一斯特劳斯的语言学模式提出了一个角色关系模式: 支使者承受者、/ 主角一一对象,\ 助手对头
在这里,“支使者引发主角的行动,主角的行动指向一定的对象,在此过程中主角往往遭到对头的阻挠.通过助手的帮助.主角终于克服困难,获得对象.并授予承受者(主角往往也是承受者。)”L30
从这一模式我们可以看到,主角(subect)一对象(Object)的对立处于核心对立位置。许多的叙事文本中,如果主角(行动主人公)在他的行动历程中不管经历了何种艰险和困难,造成了何种悲剧与不幸,只要能最终获得他所追求的对象,叙事文本就会以大团圆的结局给人以喜剧性的效果。而如果主角所追求的对象落空或者最终无法获得,结局就必然产生悲剧性的意蕴。塞林格的这部小说为何能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也是具有独特的叙事功艟。如第一部分所述.他给读者展现了主人公霍尔顿在追寻对象,即他所梦寐以求的“自我与自然、人类的和谐统一”的悲剧过程。文中充斥着的悲剧感和崇高感表现在这个青年,在内在心灵对美好价值求索的动力驱使下,投有任何的助手,甚至连他的妈妈也对他的生存境遇无动于衷,如文中的一句震撼心是的话语“亲爱的妈妈.把你的手给我吧。你干吗不把你的手给我呢J”但是他却勇敢地踏上了寻求真、善、美的道路+但是他在追求的过程中却遭到了厚重如山、密集如网的具体与无形的对头的阻扰。如“假模假式的伪君干和“阴森可怕的学校”及“肮脏虚伪的纽约”。作为一个十几岁的青年,他柔弱的肩头要承担如此的重压,本身就已让人感到同情与感动。最让人肃然起敬的是他并不仅仅是寻求自我心灵的超脱,关心个人的恩怨,他寻求对象的承受者是整个人类。他“不仅作为一个受害者深受社会罪恶之苦,而且作为这十社会良心的见证人而为此罪恶受苦。“”他渴望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渴望人类能恢复童年时期那种和谐相处,仁爱宽厚的人际关系,因而他对人类充满了同情与宽容,热爱与真诚。正如他对安东里尼说的:“你说的关于痛恨的那番话并不正确⋯⋯。你真的说得不芷确。我痛恨的人并不多。有些人我也许能痛恨那么一会儿⋯⋯选点我承认一可我的意思是说我痛恨的时向并不长。我要是有一阵子不见他们,要是他们不到我房里来⋯⋯我反倒有点儿想念他们。我是说我反倒有点儿想念他们。”
塞林格正是运用这种复杂多方的觳事语法,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霍尔顿在追求理想途中不断恶化的悲剧命运.使人们能由此感同身受地体味霍尔顿的孤独、悲伤、绝望t并B}起人们的思索。的确,这部小说在二战后的美国出版后,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美国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探讨,并从人性、文化、政治、教育等各个角度展开反省与批评。如评论家I.哈桑就曾说过:“对童年的眷念不单单是一种逃避;它同时也是一种批评.一种对我们不管怎样仍然珍爱的价值的肯定}而青少年与社会的疏远,他们的拒绝成长,则说明了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美国的现实。
三、叙事策略:人称机制与时空机制 帕西·卢伯克曾声称:“在小说技巧中.我把视角问题叙事者和故事之间的关系看作最复杂的方法同题。”众所周知,传统的文学创作中,作者往往作为全知全能的上帝而主宰着叙述的整个过程.虽然作品中的叙述者与作者可能并非楣等.但大多是从无所不知的视角来观察,述说故事的。传统小说所采用的这种垒知视角叙事方式.叙事者即使在叙事过程中展开对于社会的揭露与批判时,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普遍化的社会价值标准。正如华莱士·马丁所说的:。叙事在传统上一直提供对社会价值标准的肯定。
而塞林格则对传统叙事手=i击进行了全新的超越与刨造。他在文中设置了一个十几岁的青少年霍尔顿作为叙事者,通过他的琨精来观察世界,通过他的内心栝动来体验生命,以这样一种第一人称限制性的视角来消解权力话语,解构主流意识形态。因为通过这个正在接受精神分析治疗的少年的眼睛,看到的是一个与杜会普遍价值观相背离的世界。读者通过这个叙事者的视野去观察世界,就会下意识地被叙述者的态度所吸引,从审美感官上产生对于自我熟知的现实世界陌生化的效果。正如华莱士·马丁所说的;“无论我们决定将叙述者所写的东西如何分类,我们都依靠叙述者的肯定加以判断,叙述者代表判断事物的准则。呲”如文本中潘西学校在人们的眼里是把“孩子们栽培戒优秀的、有头脑的年轻人”的摇篮,但在霍尔顿的限里却是滋长罪恶与虚伪的温床。
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空机制来进行多样化的叙事。这部自传性的小说,它改变了传统小说在时间运用上的单维向度,即不是按照时间先后的线性发展顺序流水帐式地叙事.而是把故事时间的复杂与多样性进行了剪裁与布置。文本开篇第一章就有这样的话语:“你要是真想听我讲,你想要知道的第一件事可能是我在仟么地方出生⋯⋯可我老实告诉休,我无意告诉你这一切。⋯⋯我想告诉你的只是我在去年圣诞节前所过的那段荒唐生栝,后来我的身体整个垮了.不得不离家到这儿来修养一阵。”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运用倒叙的手法,意图提醒读者这个少年的精神状态.此外,在叙述这个少年在去年圣诞节前夕从星期六到下个星期三的时问中所发生的事情时,基本上是采取了顺叙的手法.但是在故事叙述中.文本还屡屡出现了另一种时同状态——静止,即叙事推进了一定阶段时,时间速度趋向于“零”,主人公的行动暂时停止,并进入对于往事的回想之中.这种叙事手法在霍尔顿回忆自己短哲的三天生活中随处可见。文本结尾最后一章又转人对当前事态的叙述中。文本中不同的时间状态的交错、叠搬运用,能更好地向读者展现主人公全方位的生活状态。《麦田里的守望者'中还有一个显著的文本叙事策略是该小说空间形式的重要地位。人们一直认为时问才是小说的重要因素。但是,在这部小说中空间也承担着多层次的叙事功能。文本中的主人公霍尔顿一出场便出现在精神病院,随后通过他的回忆.他的活动空间由潘西学校转向纽约+到纽约以后,又在不同的场所展开故事的叙述。基本上每一章节都是在一个地点来叙述霍尔顿的所见所感,如爱德蒙旅馆、夜总会、百老汇、榴冰场、小学校、自己的家、历史博物馆等等。每一个空问的变换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情节的发展,引起主人公内心的情绪波动,对于主题的阚发和揭示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二篇: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在当代世界文学中,有一部书是被公认的现代经典,那就是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成人阅读这本书,可以人增加对少年的理解。
作者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一个无产阶级子弟的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真实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实质,人活着除了物质生活之外,还需要有精神生活,而且在一个比较富裕的社会里,精神生活往往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本书中的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便是美国五十年代“垮掉分子”的代表,但垮得还不到吸毒,群居的地步。霍尔顿尚想探索和追求理想,因此他向往东方哲学,提出长大长人后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块麦田地里做游戏,几千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 在狂奔,也不知道 自己是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 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他的性格较为复杂,有受资本主义社会耳濡目染的丑恶的一面,但有也反抗现实,追求理想的纯洁 的一面,他为什么 不肯用功读书,被 四次开除出学校?那是因为学校里的老师和他的家长强近他读书只是为了“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的凯迪拉克!”而在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再说人人还搞下流的小集团„„”。这就是霍尔顿所生活的世界。他不愿同流合污,自然
也就认为无法好好念书。因此他的不用功实质上是对资产阶级现行教育制度的一种反抗,另一方面,在他那样的生活的环境里,他又能找到什么可贵的精神寄托或崇高的理想信念呢?学校里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势利的伪君子。连他所唯一敬佩的一位老师后来发现也可能是个搞同性恋的,而这位老师谆谆教导他的,也只是资产阶级利已主义的信条“一个不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互去,一个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者。”
他是青春期的少年代表,从他的经历里可以清楚的看到与家长的代沟,家长总希望他像哥哥一样可以成为出人头地的人,可是他的理想也只是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站在悬崖上,捉住不断奔跑的孩子。大人总认为霍尔顿是一个败家子,是一个不良少年。但他有自己的思想,在他那半成熟的心中还存留着点点梦想,即使它在那污浊的世道变得那样的细微渺小。
他尽管看惯资本主义的世道,苦闷,彷徨,那那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安慰自己,自欺欺人,最后仍不免对现实社会妥协,成不了真正的叛逆,这可以是说是作者塞林格和他笔下人物霍尔顿的悲剧所在,作者描绘了霍尔顿的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既揭示了他受环境影响颓废、没落的一面,也写出了他纯朴敏感,善良的一面。霍尔顿是明智的,是聪明的,他看透了社会的本质。他的朴素和善良,是他所在的年代很少的,虽然他的有些思想还比较幼稚,虽然他有许许多多的缺点,但他反抗现实、向往美好世界的纯洁的一面是不可忽视的。
作者借助笔下的霍尔顿,活灵活现的展现了自己的想法,用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关于那所谓“叛逆”的想法,讲述了成熟与不成熟之间的过渡,大人与青春期少年之间的代沟。霍尔顿的那个只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梦想,那个为了不让小孩子掉下悬崖而站在悬崖边救孩子的形象,那个纯洁无私的想法,天真幼稚却又些许成熟的心事,渐渐放大……
第三篇: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麦田里的守望者》杂谈
肥城市石横镇初级中学 吴庆民
“无论如何,我总是在幻想,有那么一帮孩子在一片麦田里玩。成千上万个孩子,身边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的意思是——我除外。而我,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站着。我的任务就是在那里守望,如果有哪个小孩向悬崖这边狂奔过来,我便抓住他——我意思是孩子们都在奔跑,也不知道自己向什么地方跑,我要从什么地方出来,抓住他们。我每天就干这件事。我只是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而已。”
——(美)塞林格著《麦田里的守望者》
有一天,刚参加完中考的女儿对我说:“爸爸,咱们学校图书室里有没有《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我说:“你想看吗?我给你找找看吧。” 拿到这本书后,女儿如饥似渴地把它读完了,我问她:“你觉得这本书怎么样?它的主题是什么?”
“不怎么样”,女儿说。“咦?”我感到有点纳闷,一本风靡世界的优秀名著,在孩子的眼中第一感觉竟然是不怎么样,真让人不可思议!“怎么不怎么样?”我问。女儿说:“就是脏话太多了,动不动就是‘他妈的’。” “那它又表达了什么主题呢?”我接着问。女儿说:“作者的理想就是要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是像稻草人一样吗?”妻插了一句。“哪儿啊!”女儿笑着,把书翻到折角的一页递给妈妈说:“看看这一段,他就是想要把在麦田里快乐的疯跑向悬崖边的孩子抓住,防止他们掉下去。”
又过了几天,妻也把这本书读完了。“看看人家美国,在那个时候教育就那么发达,中学生两个人住一间宿舍,而且还有洗手间,有淋浴。咱们国家现在大学生有这个待遇吗?”女儿插了一句:“对了爸爸,高中能洗澡吗?”“能吧,”我说:“高中宿舍里有洗刷间,可以洗,但肯定不如在家里方便。”其实我们这里高中学校的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学生在宿舍里洗澡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这也难怪妻的“崇洋媚外”。
断断续续地,我也把这本书读完了。在这本书中我更多地看到了一个成长中的少年对现实生活的迷茫、矛盾,和对理想的探求历程。
作为一名老师来说,小说的主人公霍尔顿的确不是一名合格的学生——在他身上有着那个时候很多学生都有的一些恶习——吸烟、喝酒、满嘴脏话、与同学打架,对学习不感兴趣以致四门功课有三门不及格而被学校开除(从书上看这已经是第四次了),在回家途中还有一次“不成功的招妓”。但是,他的对老师的尊敬、对妹妹发自内心的深切的喜爱、以及他内心深处的那份善良的流露、因其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而渴望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理想还是让我对他、对这个世界的未来充满希望。
从霍尔顿与他的同学身上,我们看到了当时美国中学教育的一个“特点”:学生在物质条件优越的学习环境里并没有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我们在斯宾塞先生和安托尼利先生两位老师和“最虚伪”的校长老哈斯身
上可以找到答案。
两位老师的敬业精神和对学生在学业上的关心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他们的那种教育方式又是我们要努力改变的。小说中提到的第一位老师——老斯宾塞先生,也许是想为他的一个被开除的学生在即将离开学校的时候,给孩子指出他学习上的问题,给孩子一些忠告或帮助,所以让霍尔顿到他家去一次,而当时这位老先生正卧病在床。结果,当真正面对霍尔顿的时候,老先生又提到了“狗屁球赛”(作者认为的)、“纯粹是装模装样”的“最善良”的父母、丝毫没有自信的学习成绩,“像拿着臭屎似的”选读了“我”那张“混账试卷”,而这些却无一不是对作者无情的“嘲讽”,以至于让“我开始有点儿痛恨他了”。特别是老先生“将那封短信高声读出来”,让“我永远都无法原谅他”。很难想象,对于一个不成功的学生来说,他怎么能忍受这样“不怀好意”的讥讽”,再加上让“我无法忍受”的“混账中学埃克顿·希尔斯”的“最虚伪”的校长老哈斯,以至于“我真待不下去了”——先生家还是学校?两者都是!
第二位老师——“安托尼利先生是我一生中遇到过的最优秀的老师”,也是作者在向他的妹妹表达了“当一个麦田的守望者”的愿望以后,非常想要倾诉的人。但真正面对安托尼利先生的“谆谆诱导”,“我”又“确实不愿认真地思考”,以至于对先生写的纸条“立即读了一遍”,便“装入衣兜中”。但从纸条上的这两句话:“一个尚未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献身,一个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生活”,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成人的思想也有其混沌的一面,即便不是,那也不是一种积极的思想,用这样一种思想来引导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更何况这个少年正处于对现实世界的迷惘、矛盾、彷徨、焦虑,对成人的不信任甚至是厌恶的,无奈的成长阶段。最终,睡梦中的“我”,因为对安托尼利先生性变态(也可能只是老师对学生的关心而已,但作者实在是对“性变态”太敏感了,因为他已经至少有二十多次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了。)的极度恐惧而逃了出来。由此“我”下定决心离开这个地方——挣脱“现实”去流浪。
最终让“我”留下来的是“我”的妹妹,妹妹的善良、聪明、可爱,甚至要跟“我”一起去流浪的执着打动了“我”。还有妹妹骑在木马上快乐的笑声,让“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真正的快乐,正是这份快乐让“我”豁然回归到现实的生活。
从一定意义上说,在物质生活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身边那些处于青春期的、“艰难”成长的少年,很多人都有着霍尔顿所面临的这种困境。正如这本书的推荐理由所说“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因为这部小说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理想、苦闷和愿望。”如何让他们在“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里快乐的奔跑”,而又不会迷失自我,跌入“悬崖”,我们任重而道远。
第四篇: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大家做《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第一人称以一个青少年的说话口吻,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这是霍尔顿的理想,纯洁的理想,可爱的理想,这样的理想也许不远大,可是我们的生活中难道不是真的需要这样的守望者吗?而我们每个人其实也就是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吧。这样的工作虽然会枯燥,但是我们首先得把这样的小事情做好了才是啊——虽然每个人的心中或许会有一种一剑寒九州的英雄主义情结——但还是象霍尔顿这样做一件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吧。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守护一种美好这才是真正的大善良,这种大善良让霍尔顿在颓废中也显得那样的可爱,就像在一片沼泽地中让我们看到了闪光的美好的东西。
第五篇: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望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第一人称以一个青少年的说话口吻,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从主人公这一个侧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追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荒芜的社会风气,道出了资本主义的实质。主人公霍儿顿是我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为数不多的反面形象之一。他的性格深受资本主义社会的耳濡目染,既有丑恶的一面,也有反抗现实,追求自己的理想的纯洁的一面。书中,霍尔顿是一个不肯用功读书,整天鬼混的沉沦少年,他为什么不肯用功读书?难道是资本主义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不需要读书吗?看一看霍尔顿所处的环境,便不难明了。学校里的老师和他的家长强迫他读书,只是为了让他"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卡迪拉克",学校里的老师大部分是势利的伪君子,连他起初所唯一敬佩的一位老师后来发现也可能是个搞同性恋的,而这位老师对他说:"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的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原为某种事业卑贱的活着。"老师的谆谆教导却是一条渗透着浓厚利己主义和功利主色彩的资本主义信条,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霍尔顿又怎能找到可贵的精神寄托或崇高理想呢?他不愿意与他们同流合污,自然也就无法好好读书,他的不用功表面是颓废,沉沦,实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的最无情的揭露。
这是霍尔顿的理想,纯洁的理想,可爱的理想,这样的理想也许不远大,可是我们的生活中难道不是真的需要这样的守望者吗?而我们每个人其实也就是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吧。这样的工作虽然会枯燥,但是我们首先得把这样的小事情做好了才是啊——虽然每个人的心中或许会有一种一剑寒九州的英雄主义情结——但还是象霍尔顿这样做一件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吧。
守望是一种难得的情怀,一种勇气,一种姿势,又饱含着一份期待。我想这也是霍尔顿可爱的地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守护一种美好这才是真正的大善良,这种大善良让霍尔顿在颓废中也显得那样的可爱,就像在一片沼泽地中让我们看到了闪光的美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