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论语》中的孝悌
论《论语》中的孝悌
孝悌是人性中的本初内容,孝悌是仁道之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知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学而篇》)
有子说: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人,能够起来反对上层统治者,这种情况很少见。不反对上层统治者,而喜欢制作混乱的人,到目前还没有遇见过。君子做事要抓住根本的东西,根本的东西确定了,其他方面的问题就很容易得到解决。对于解决为仁的问题而言,孝悌就是根本的东西。
从这段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儒家关于孝悌的基本观点。儒家把孝悌作为倡导仁道的根本,而仁道又是儒家道德体系中的最重要范畴,可见,儒家把孝悌问题看的至关重要。
孝悌是善待父母和兄长的品质。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吿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篇》)
孟懿子向孔子请教孝的含义,孔子说:孝就是不能违背对待父母那些礼的要求。后来,樊迟在为孔子驾车时,孔子告诉他说:孟懿子问我孝的含义是什么,我告诉他孝就是无违。樊迟接着问道:无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无违就是对待父母要做到:父母在世的时候要 以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以后,要以礼为他们送终。在相关的日子里要祭祀他们。
在这里,孔子对孝做了阐述,他认为孝就是对父母要以礼相待,不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是如此。孔子强大孝就是‚无违‛,意思是说不能与礼相违背。‚礼‛,这个概念很抽象,所以我也只能概括地说,正确地认识这个‚礼‛,需要把握两个心:一个是善心,一个是诚心。
孔子说‚生,事之以礼‛,要求我们要以礼对待父母,这就必须以一颗善心来善待父母。做到了这一点,才是掌握了礼的基本要求。‚百善孝为先‛,以自己的言行让父母开心,这就是本初的善,在一个人的品质中,这部分元素也是最重要的,甚至对今后的人生轨迹起着决定作用。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为政篇》)
子游问关于孝的问题,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都说是老有所养。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对父母(只做到奉养)而不诚心孝敬的话,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人的言行是外在的,人的诚心是内在的,两者结合才是完美的。对于孝悌来说,后者比前者更重要。也就是说,孝悌要循礼而行,但它强调的是要在其中贯穿一种诚意,包含着一颗诚心。外在的礼仅仅是一种媒介,它是对内在诚心的体现。对于父母来说,这种诚心非常重要,他们对此很在意。因为心的沟通才是真正的沟通。
在《论语》中,有关孝心的论述是比较全面的,综合这些内容以后我们会发现,孝心分为不同的层次:孝心是从爱惜自己的身体开始的。我们的身体是父母最关心的,爱惜自己的身体,就能够消除父母的忧虑。这是第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是悉心照顾父母,让父母尽享天伦之乐。这是尽孝心的主体;第三个层次是适时祭奠父母,抒发思念情怀。这是与父母在生前真情的延续;第四个层次是继承父母遗志,实现父母生前的遗愿。这是尽孝心的最高要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分析一下。
第一,爱惜自己的身体,消除父母忧虑。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泰伯篇》)
曾参病了,他把学生召集来说:‚掀开被子,看看我的脚和手是否完好。《诗经》上说:非常谨慎小心,好像面临深渊,站在薄冰之上。弟子们,这下可好了,今后我就不必为自己的身体担心了。‛
这一段是说曾子在临终前,让自己的弟子来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体,看一看是否完好无损。因为他一生非常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就好像《诗经》中形容的那样谨慎小心。他认为身体是父母所给,而不是自己所拥有的,自己必须认真加以保护,不可有任何损伤,这是对父母孝心的体现。我们应该把自己的身体看成是父母所给与我们的第一个礼物,这样,我们就必须认真地对待它。因为这个礼物是父母最在意的,它联结着父母的心。可以说,对待自己身体的态度,直接涉 及到对待自己父母的态度。因此,我们只有义务去爱惜它、保护它,而没有权力去忽视它、损害它。其次,我们的身体是父母最牵挂的一件事。换一个角度说,看一看父母对待我们身体的态度。我们刚一出生,父母所关注的就是我们的身体健康;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最无法面对的,就是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和疾苦;当我们远离父母,他们最放心不下的,还是我们的身体状况。我认为,父母对我们的这种态度,是世界是最独特的情感。
第二,悉心照顾父母,尽享天伦之乐。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篇第十一》)
季路问怎样去事奉鬼神。孔子说:‚没能事奉好人,怎么能事奉鬼呢?‛季路说:‚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回答)说:‚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这段话所说的内容含义深刻,它表达了孔子重人事,轻鬼神,重现实,轻来世的基本思想。对于每个人来说,做好现实中的各种事情是首要的,这些事情中最重要的两个内容:一是对国家的忠诚,而是对父母的孝敬。孝敬父母是人生的一个大课题,孔子告诉我们,对待父母,要‚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就很清楚地阐述了,孝敬父母包括生前和生后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前一个阶段更重要。这是孝敬父母的现实阶段,也是最具有本来意义的孝敬父母阶段。第二个阶段充其量也只是生前阶段的补充。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孔子说:父母在世的时候,不要远离他们,如果有事情必须要离开,也一定要告诉父母确定的地方。
这句话是我们熟知的传统孝道的重要内容,具有两个基本含义:其一,不远离父母是为了避免父母的牵挂;其二,不远离父母也是为了尽孝。发对儿女的牵挂源于血缘关系,是人的一种自然属性,只要儿女不在身边,父母就无法放心。这样,父母就要生活在日夜为儿女担忧之中,怎么能够开心快乐呢?这样的的生活对父母的身心都是一种摧残,这就是不孝。另外,儿女总是远离父母,也就失去了尽孝的机会,根本无法孝敬父母。这又是不孝。
第三,适时祭奠父母,抒发思念情怀。
父母在世时,儿女应该悉心照顾,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父母去世后,儿女还要以礼相待,在重要的日子里要祭奠他们。这样做有两个作用:意思抒发儿女对父母的思念之情。二是在孝心方面对他人进行警示,以传递孝的信息。《论语》中对这方面的阐述并不多,但也足以说明古人对祭奠父母这件事的重视程度。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宪问篇》)
子张说:‚《尚书》上说,‘高宗守丧,三年不谈政事。'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仅是高宗,古人都是这样。国君死了,朝廷百官都各管自己的职事,听命于冢宰三年。‛
父母去世后,子女安葬完父母,还要为父母守丧三年。从国君到庶民都是如此,没有例外。这是在孔子以前很早就订下的规矩。孔子很赞 同这一做法,认为这是对父母应取的基本态度,否则就是不孝。国君为父母守丧,连朝政都放在一旁,委托他人去代管,文武百官在这个时期均不可打扰国君。从这种做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把孝顺父母看成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其他任何事情都要退而次之,包括朝政。
‚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乡党篇》)
虽然只有粗茶淡饭,但也不能忘记祭祀祖先和前辈,礼节不能少,表情也要庄重恭敬。
这是说在平日里,我们对祖先和已经过世的长辈不能忘记,在我们吃东西的时候,首先要想到他们。虽然没有什么好吃的,但每次必须先拿出一部分送给他们,并在这个过程中与他们沟通,反省自己有什么不敬的地方请他们原谅。
我们从现代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肯定是过分了,把为父母守丧凌驾于一切事情之上,并要持续三年,很多人一定不会赞成。每次吃饭前要先想到他们并反省自己,现在我们中国人没有这个习惯。这主要是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孝‛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包括‚孝‛的含义及其实现形式。
第四,继承父母遗志,实现生前遗愿。
孝顺就是按照父母的意志去行为,让父母能够无忧无虑地生活,让父母开心。至于能让父母开心到什么程度,这就是‚孝‛的层次差别。百般爱惜阿妈的身体,父母会开心;为父母守丧、祭奠他们,父母在天之灵也会开心;子女能够继承父母的遗志,并努力去实现它们,这是父母最开心的事情。‚子曰:夫在,观其志;夫没,馆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篇》)
孔子说:父亲在世的时候,要看子女的志向;父亲去世以后,要看子女的行为。如果他能够长期按照父亲生前所希望的那样去做,可以说是尽孝道了。
因为有父亲的存在,所以子女不用直接承担很多事情,人们只能通过他们的基本想法来认识他们。主要是看他们与父母是否能够和谐相处,是否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主动承担家庭中的一些义务等。在父亲去世以后,家庭的舞台是就只能由子女来表现了。在这里,孔子为子女的行为确立了一个是否孝悌的标准:这就是要看其子女是否能够保持父亲之道不变。能够保持者为孝,不能保持者为不孝。
然而由于时代的发展,各方面的条件变化了,这就决定了当时的一些具体内容可能不适合现代的要求。我们可以从孔子的言行中学习他对待‚孝‛的基本态度和方法,但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他认为,不管自己想要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先完成父亲的遗志,这种做法在当今社会虽然有但也不多见。一方面,现在的父亲不会给子女过多的压力,不会压迫他们去做什么事情;另一方面,现代人都是很有个性的,大多数人对自己事业的选择是根据自己的兴趣。
孔子对‚孝‛的阐述博大精深,《论语》从物质上赡养父母、精神上尊敬父母、终身孝敬、对父母生前身后事之以礼的问题上都做了精深的阐释。对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孝道问题作了一个概括,涉及了如 7 何孝敬父母的方方面面,值得我们深究,在这里我只是对此浅尝了一下。
第二篇:《论语》中的孝悌之道
孔子眼中的“孝悌之道”
摘要:《论语》中,“恕”与“仁”为其核心的思想,而孔子又认为“孝悌为仁之本”,可以说孔子是十分重视孝悌之道的。甚至,儒家认为“孝”是天经地义的至德要道,是百行之本,万善之先。由此可见,在孔子的思想中“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重要性,本文还会着重讨论孔子眼中“孝”的具体含义及“孝”的特点,和孔子一些关于“孝”的思想对现世的影响。
关键词:《论语》;孝悌;重要性;特点;影响;
引言
《论语》一书,乃孔子遗训所萃,此为中国最古最有价值之宝典。——钱穆。《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追记孔子的言行思想编纂而成,全书20篇,498章,是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孔子少时贫贱,做过管仓库和放牧的小吏,30岁开始创立了中国第一所私学,一生主要活动是从事教育,传说有弟子3000人,其中优秀的有72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的思想,中心是讲做人的道理。他提出“为政以德”的主张,认为治国要以道德教化为基础;为改变当时“天下无道”的局面,恢复社会安定,他提出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并致力于道德教育。提出了孝、梯、忠、信、恭、宽、敏、勇、直等一系列道德规范; “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而“孝悌”便是孔子的道德思想体系中重之又中的一环。
一、“孝”的重要性
《论语》开篇中的“学而篇”第二则就提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上。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一章虽出自有若之口,但传达的却是孔子平日向弟子灌输的主体思想之一,其中心内容是“孝悌为仁之本”。一个人如果能孝敬父母、尊敬兄长,那就有了实践仁德的基础和根本。《论语》开篇便点出了“孝悌”的重要
第 1 页(共 5 页)地位,可见儒家是十分重视孝悌之道的。因中国从古至今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自汉唐以来,我国就有一条选拔人才的不成文规定,即“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不仅仅如此,孝悌之道还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核心内容之一,可以说是我们的民族特色,它的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不仅仅是对中华民族,它甚至辐射到整个东亚文化圈。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在家庭教育中,深受家人行为的影响,很早就对孝悌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而在学校正式接受教育以来,“孝悌”可以说是师长们耳提面命的一个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点。从古至今,孝悌之道是在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它的重要性并不曾有丝毫减退,到如今反而更为看重。因此,《孝经》把孝的重要意义提到如许高度:“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二、“孝悌”的涵义
孝道,在《论语》整个道德思想体系中处于最根本的地位,是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学而》篇载“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文中有子是孔门高足,在孔子去世后代替孔子位置在孔门中讲学,其话与孔子本意大致不差,此话意为一个人若能在家庭中做到孝悌,他在社会上便会遵守秩序;在社会上遵守秩序,便不会做违法的事情。君子应该努力做好孝悌这一为人的根本,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生路途顺畅。进一步而言,其他任何的道德规范如诚、信、恭、敬、礼、义、廉、耻等需建立在孝悌这一做人的根本准则之上。另外我们看到,《论语》开篇第二段即讲孝道,足见“孝”在《论语》中的地位。何为“孝悌”?孝与悌分别指代不同的含义。《尔雅》中对“孝悌”有“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的解释,的,而悌是针对兄长而言。为孝的原因在于感念父母生养抚育的不易,报答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而为悌的原因在于遵循“长幼有序”的传统,更多的是一种敬重。可以说,孝悌作为家族成员的行为准则,对它的遵守于和谐家庭关系有着无可代替的作用。其实,孝、悌是不可分割的,悌也是建立在孝的基础上,为孝服务的,悌的施行是为了更好的尽孝。
第 2 页(共 5 页)
三、孝的特点
《论语》中,孔子对于孝的观点有很多,总结出来有几点尤为重要,这几点可以说是孔子所认为的真正的孝所应具有的特点,其
一、孝是由情感维系的一种行为,不能留于表面形式,而在与抒发内心情感的实际行动。《为政》篇中的第七、第八章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撰,曾以为孝乎?”①从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出,孝是一种恭敬的情感表达,遵循孝的行为也在于血脉亲情的情感维系。若对父母的的孝只知道口体之奉,也仅仅只是供养而已,不尊敬父母,在精神上也不关心父母,安慰父母,那就算不得是恪尽孝道。其
二、敬畏时间,时刻不忘父母生养之恩。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②对与父母的生日应该记挂在心,并且抱以喜忧参半的心理。喜于父母仍然健在,忧于时间总是无情的,随着岁月的流逝,父母总是会离开,儿女对父母敬孝的日子就一日短一日。所以对父母的孝敬之心应时刻谨记,不忘一日。其
三、真正的孝不仅仅在于爱父母,还表现在爱自己上。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为政篇第二中也体现了这一点。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为其疾之忧。”儿女对父母敬孝还表现在爱护自己上面,因为儿女的身体是父母所给,又精心呵护长大。所以儿女要敬孝就需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父母为自己的健康状况而但忧。其
四、对父母敬孝要“无违”,但不是愚孝。《里仁》篇中有这样一句话“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礼记·祭义篇》曰:“父母有过,谏而不逆。”可见,孔子认为对父母敬孝并非事事无违,在他看来,父母如果有缺点过失,做儿女的应当劝告,但态度必须诚恳,措辞必须婉转,可见,《论语》中的孝并非一味顺承父母的愚孝,孔子对愚孝进行过严厉的批评,其中最有名的是曾子“大杖则逃,小杖则受”的典故。“大杖则逃,小杖则受”出自于《孔子家语·六本》“小捶则待过,大杖则逃走”,具体内容如下:“曾皙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皙曰:‘向也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1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皙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 ①摘自《孔子家语·六本》
③
第 3 页(共 5 页)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蒸蒸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①由此可见,孔子对于曾参这种成全父亲错误的愚孝是不赞同的,因为这种成全会将其父亲陷入杀子的大不义的指责中,使其名义受损,从本质上说,是及其不孝的。
综上,《论语》中孝是道德规范之一,也是整个道德思想体系的基础所在,对于“孝”不应停留于表面形式,而在于行动上的情感维系;时刻不忘父母之恩,不忘孝敬父母之心;敬孝,爱父母,也要爱自己;孝非愚孝等是孔子对于“孝”特点的见解,也是孔子对孝悌之道的核心认识。
四、孝悌之道的现实意义
虽然,儒家孝文化中有一些不和时宜的内容,譬如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多子多福”,“割骨疗亲”,推行“三年之丧”,以致“三年守孝,形销骨立”,如此种种,应当予以分析和否定。但是,还是有些思想是很有现实价值的。尤其是孝文化,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已经成为一种失落已久的传统,而继承吸收儒家孝文化中的有益部分,并融合当代思想及具体情况形成当代需要的新型孝文化是十分必要的。而我们的现实社会生活中业已形成的新型孝道的典型事例。如关心父母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能够经受父母久病的艰难考验,支持丧偶的老人再婚,劝告走入歧途的父母改过自新、改邪归正,对养父、养母、继父继母情同生身父母等等。这些便是由儒家孝文化演变而来的新型孝道思想,对于解决当今社会中的一些社会问题,如“空巢老人”问题,是有实际意义的,我们应予以宣扬和鼓励。同时,孝悌之道的得源与情感的维系,孝悌之道在生活中的实行对于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语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而孝悌之道若只停留在书本上或口
第 4 页(共 5 页)头上也只不过是老祖宗留下的一道美德规范而已,只有付诸于行动才能体现出实际的价值所在。美德之所以为美德是因为行动过后留下的美好。
参考文献: ①
李泽厚:《论语今读》,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年,第 351页; ②
硕士论文,1999年。李态的:《社会结构变迁中之孝道分析 种个案访谈研究》。国立政治大学社; ③
杨树达:《论语疏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年,第 68 页; ④
陈科华:《论孔子的“孝弟之道”》,《株洲工学院学报》第16卷第3期,2002年5月。第89页; ⑤
将沛昌:论语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6.10:4-5;
第 5 页(共 5 页)
第三篇:浅谈《论语》中的孝悌思想
浅谈《论语》中的孝悌思想
卢龙县地方税务局 杨静
美国著名哲学家Derk Bodde在他的《中国文化形成中的主导观念》中强调:“中国人不以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众所周知,在儒家的伦理中,“孝悌”观念,举足轻重。普遍统计,在《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中,“孝”字共出现了19次,作为“悌”的意思出现的“弟”字共出现了5次,“孝弟”两词连用共出现过2次。也许从这些数字来看,原字本身在著作中出现的次数不是特别之多,但是,在《论语》总共的20个篇章中,涉及到孝悌思想的达14篇之多。由此足见,孝悌思想在儒家思想文化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因此,要了解论语中的孝悌思想,就需对《论语》本身做系统全面深刻的解读。
一、“孝悌”内涵的界定
《说文解字》中,释孝曰“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释弟曰“弟,韦束之,次弟之,从古字之象。凡弟之属皆从弟。”用绳锁之形寓兄弟之密。从字的结构来看,“孝”字,从老从子,即表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悌”字,从心从弟,即心中有弟,表示兄弟之间彼此友爱。此为孝悌之大意。
在《论语》中,直接出现“孝悌”的篇章及其释义如下:(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此为《论语》中首次出现“孝”字,它不仅讲出了孝悌在社会安定、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更为可贵的是道出了孝悌为为仁之根本,可以说是从根本上对孝悌做出了界定。儒家将实现仁、达到仁作为其一切追求的终极目标,而孝悌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基础、最根本、最原始的起点。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此章是对日常生活中行孝悌的大致说明,以及对其地位的表述,再一次肯定了其基础性的地位。出入可以说是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而入时有孝,出时有悌,即表明孝悌乃人们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无所不有的,并且,孝悌在与其他行为的对比中,其地位是始终是居于首位的。
(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此章从两个方面对行孝悌进行了规定,即父在与父没两种不同的情况下,个人的行孝是有各有标准的。其中暗含之意似乎在于,父在时,子女的自我行为是受到一定限制的,可以展现的只能是自己的“志”,此“志”也是被规定为了对父母的行为所存有的志趣。父没后,再观察子女的具体行为,更多的是看其是否与父之道相契合,是否仍在坚守着父之道。若能做到,即为孝。
(4)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5)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6)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7)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8)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9)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4)到(9)均出自《论语·为政篇》,且都出现“孝”字,可谓《论语》中集中论孝之处。第(4)条指出,孝为无违,即不违背礼的规定,注意对其生前死后的做法要求;第(5)条指出,孝为安亲,即使父母放心,不为自己担忧;第(6)条指出,孝为敬养,即子女不单单是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即可,而是要发自内心地去赡养父母;第(7)条指出,孝为悦亲,即在父母面前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情状态,也使父母可以愉悦;第(8)、(9)条涉及到孝悌与为政之间的关系,再一次肯定了孝悌在社会安定及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即:为政自孝悌始。
(1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多年不改变父亲传下来的正道的话,就可以说是尽孝了。(11)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此章并非直接讲述孝之内涵,而是从很小的侧面来反映儒家对孝的重视,即通过对禹重祭祀的表赞,来体现对孝悌的肯定。
(12)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此章讲闵子骞行孝悌是得到内外之人的肯定的,以一个具体的人物事例来阐述孝悌,也从中体现了孔子对孝悌的重视与推崇。
(13)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此章是对孝悌之范围的确定,即“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这样就把孝悌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父母和兄弟,而是延伸到了整个宗族乡党,从而也就扩大了孝悌的内涵及外延。
(14)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此章以孟庄子为例来说明孝悌的更高要求,即不改父之志。
以上14章即为直接出现“孝”、“弟”或“孝弟”的全部章节,通过分析可得孝悌之涵义。首先,范围上,孝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之孝悌即针对父母兄弟的小家庭,如(3)至(7)条、(10)条;广义之孝悌即涵盖宗族乡党,乃至社会国家的大家庭,如(8)、(9)、(11)至(14)条。其次,在孝的具体要求上,综合以上诸章,可谓是涵盖了一个人在家庭、社会生活对父母、兄弟的各个方面。例如(3)、(10)和(14)之显亲,(4)之顺亲,(5)之安亲,(6)之敬亲,(7)之悦亲。再次,在孝悌之地位上,不断肯定孝悌的基础、根本地位,即(1)、(2)条。最后,孝悌与忠君爱国的处理上,《论语》中的以上几条也给出了很好的解答。即孝悌并不会给忠君爱国带来任何阻碍,而是社会治理、为政所提倡和宣扬的。(8)、(9)、(10)、(11)、(14)等章节即表述了此种观点。孝悌是为政之基础,为政是孝悌之升华。
二、对“孝悌”实践形式的补充说明
在《论语》中,除了那些直接谈及“孝悌”的篇章外,还有很多是从侧面,或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孝悌的。据统计,涉及到了十二章21篇之多(不包括已论述的以上篇章),在此,本文将不再逐一分析解读。只略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1)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此章从孝悌与为学之间的关系来对孝悌的涵义进行了延伸,假如一个人能够做到竭尽全力地侍奉父母,即使没有接受的教育,也可以说这个人是学习了的。
(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此章从重视祭祀的角度来反应儒家重视孝悌的思想,同时也说明了对实践孝悌的具体要求,即要重视祭祀。
(3)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此三章从具体的方面讲述了践行孝悌的相关做法,即:第一,对待父母的观点和做法,自己认为不对的部分要敢于指出,但是,几经谏言之后,父母若仍旧不改,子女要依旧尊敬父母,顺从父母,而不能有所怨言。第二,讲到要心中时刻想着父母,“不远游”,一在于要时时刻刻陪在父母身边,照顾父母,二在于安亲,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心。第三,讲到要时刻惦记着父母的年龄,一方面要为之高兴,另一方面又要因其担忧,这是一种至爱的矛盾。(4)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孔子认为,一个人做到了在家事父母——孝,在外事公卿——悌,又重视丧事,那这个人就没什么可被谴责的了,由此可见孔子对孝悌的重视程度之深刻。
以上几点从日常生活、祭祀、为政等具体的细节来对“孝悌”做了更深刻、更广泛的补充。总体而言,《论语》中的“孝悌”思想,正如《孔子家语·弟子行》所载“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孝悌,不仅仅是维系家族亲情的最为基本的纽带,更是影响到社会安定、国家治理的重要因素。孝悌思想的价值诉求,包含了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全方位的追求。以实现“仁爱”为目标的儒家文化,对“孝悌”提起了足够的重视,这对当时及以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钱穆先生曾经称中国文化为“孝的文化”。
“孝悌”思想可谓是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的精髓,是儒家仁爱思想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论语》一书通过其特有的方式对“孝悌”思想做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通过对原文的研读,我们可以把握到其中的脉络和精华,以及《论语》论“孝悌”的独有特色,对《论语》中“孝悌”思想的探析,或许也可以以此种追求为目标,在获得道德价值之上,来提高人的心灵境界,使之可以在任何的历史现实下,得以保留其本质而日久弥新。
第四篇:《论语》孝悌观综述
《论语》孝悌观综述
华夏民族的社会秩序的稳定向来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来维系的,所以想成了重亲情、重伦理的中华文化。而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孝悌。孝,善事父母者。悌,善兄弟也。孝悌便是爱父母,爱兄弟的一种表现。但是这一种爱的表现随着时代的不同,人们对于它的的定义也不断发生着改变,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孝悌有着不同的观念。其中“至圣先师”孔子对于孝悌也有着他的一番看法。孔子的孝悌观则反映在《论语》这本孔子弟子整理的语录集里,我们通过了解《论语》中的孝悌观,来了解孔子的孝悌观,了解先民们的孝悌观,或许对于我们能有一些启发。
《论语》中最主要的一个理念便是“仁,而孝悌为行仁开源。在《论语 • 学而第一》中,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礼记》中说“毋不敬”,但也有先后轻重区别。至亲者、位尊者、有德者,自然居先。父母亲而又尊,更要先之又先,必须孝敬。兄长同胞,又先我生,必尽悌道。此是天经地义丝毫不许懈怠。然后推及一切皆加礼敬。凡侵犯侮慢等事,概不能作。敬父母兄长名曰“孝悌“。礼敬一切名曰行「仁」。这是修身至平天下一贯的路线,从始至终,有先有后。人知礼敬,才行孝悌,人皆有父母,彼此一礼,自然礼敬一切,普遍行仁。既行孝悌,是知礼敬之理,那侵犯长上的事,是无礼不敬动作,孝悌的人,深以为耻,就少有这样事了。再凡不守家庭规矩,破坏社会秩序,违犯国家法律,都非礼敬行仁,是名作乱。因这些事都有级层主管,深耻侵犯长上的人,再去为非作乱,是不可能的,这是治安的根本办法。《论语》中为什么要将“孝悌”作为“仁”之本呢?这是基于孔子对“人性”,即人之所为人的认识,或者说“觉悟”的结果。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是人类脱离了动物界而进入人类社会并经由愚昧的原始共产形态而进入野蛮的奴隶制统治形态之后向文明形态演进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的“百家争鸣”只所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就是因为以孔子为杰出代表的人类先期的思想家,站在朴素的唯物主义立场上,关注了“人性”问题,对“人之所以为人”以及人类社会的理想形态进行了理性的思考,这便是催生出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思想根源——封建社会只所以文明于奴隶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处于被统治地位的人不在被当作“生产工具”(奴隶)对待,其人格得到了承认。在孔子看来,人类之所以会脱离动物的愚昧而走向文明,最关键的是人除了具有动物的血缘本能情感之外,还有理性的亲情伦理关系,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类的最重要的标志,而维护这种亲情伦理关系,进而演生成人类社会秩序的,就是“孝”及由“孝”而生的“悌”,所以说,“孝悌”观念是人类伦理道德诸因素中的最本源、最基本的因素,人类只有发扬光大这种善端才能维护住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社会秩序,由文明走向文明,最终实现“大同社会”的理想。而且,在孔子看来,一个没有孝悌观念的人,其本质是不善良的、自私的,这样的人,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是极可能为满足自己的私欲、恶欲而犯上作乱,破坏人伦和社会秩序的。这也是他将“孝悌”作为“仁”之本的又一个原因,而且对于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那么,人又如何去发扬光大这种人性中的“善”端而使人类建立更加合理的生存生活秩序而和谐相处呢?这便是孔子创立“仁学”,鼓吹“仁道”的目的和动机。
既然《论语》中认为“孝悌”为人之本,“孝悌”是一个人做人最基本的准则,那《论语》中是怎么样将“孝悌”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呢。在这里《论语》中便提到了很多种表现出“孝悌”的形式,如《学而第一》中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即要继承父亲的意志,推行父亲未竟的事业。这是“孝”的一部分。这样做,一是不违背父亲生前的意愿,体现出对于父亲的敬顺,二是不彰显父亲的过恶,体现出对父亲声望的维护,三是出于社会意义,稳定政治局面,使政策有一定连续性。在《为政第二》中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里体现出《论语》的孝悌观是必须围绕礼制来实现的。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照礼的规定来侍奉他们,父母死后,也要按照礼的规定安葬他们,按照礼的规定去祭祀他们。总之按照礼制的要求去对待父母这便是《论语》中对于孝悌一种要求,“孝悌”要符合礼制,反过来符合礼制的才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对待父母的方式不符合礼制,那边是不孝。在《里仁第四》中对于“孝悌”的要求有更多的体现。“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女侍奉父母,对于父母的过错要委婉地劝谏,父母不肯采纳也要恭敬地对待他们,但不放弃劝谏的初衷,心里为父母的行为担心,但不怨恨他们。所以“劝谏”是“孝”一种表现方式,父母有过,子女应当“劝谏”。父母有过而不劝谏,任其发展,便会发生大错,那边是不仁,不仁便是不孝。但是劝谏一定要讲究方法,委婉地想父母表达意图,在和睦的气氛下,纠正父母的错误。在这里,孔子并没有要求人无条件地按照父母的意志行事,甚至执行父母错误的主张,承袭错误的作法,而是强调了一种对父母的态度,那就是“无怨”,即不要因为父母的“不对”而心生怨恨,失去恭敬之心而冒犯。“劳”,说明了担忧,有担忧就要想办法纠正,这才符合逻辑。如果单单将此段话机械地理解成孔子要求人对父母的“不对”在劝止无效时仍要执行的话,是对孔子真实意思的歪曲,根本不符合孔子的“仁孝”精神。由此可见,孔子的“顺”是有前提条件的,“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游,即游学、游宦,指到外地去求学做官。儿子长大成人了,父母却老了,而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愈来愈离不开儿子。作儿子的要知道和理解父母在生活和情感上对自己的需要和依赖,外出谋事,要记住家中父母,尽力不去较远的地方,而且要将具体地方告诉父母家人,让父母家人知道,一旦父母有事,能够“晓之即回、召之即回”,这在交通条件极不发达的春秋时期是极为重要的。正是由于作为儿子,要从心理和情感上孝敬父母,因此,对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一方面为父母的长寿而高兴,另一方面、又为他们的日渐衰老而担忧,使自己能够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尽其力为父母行孝。所以他说: “父母之事,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父母唯其疾之忧。” “唯”就是“唯一”的意思。此句话的意思是说,做儿子的在生活中要谨慎小心,要让父母除了为自己的身体疾病担忧外,不必为其它事情操心,要让父母放心。我们说,为人都有怜子惜子之情,特别是儿子长大成人之后,作为人之父母,既担心儿子的冷暖,又担心儿子的平安,无时无刻都在关心、惦记着儿子,这就是爱子之情。作为儿子,要孝敬父母,自然要理解父母的这份苦心,处事为人要妥贴,要让父母放心,不能让父母整天为自己担惊受怕。如果那样,父母的心情不能舒展,精神不能轻松愉悦,即使对父母生活照顾的再好,也算不得是“孝”。放在今天的这个社会,倘若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再好,但他在外却干着一些违法犯罪的勾当,父母整天为他担心吊胆,担惊受怕,难以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个人就难以称为“孝子”。因此,在这里,孔子已经将“孝”的内在要求更进了一步,与人的品格修养等联系在了一起,告诉我们,孝敬父母不仅要从生活上照顾、体贴父母,而且要“走端行政”,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忧。
《论语》中的孝悌观是建立在当时礼制的基础上的,所谓的孝悌是符合礼制的孝悌。而孝悌更是“仁”的基础,是孔子推行的“仁”的一种形式,是用来维系当时社会关系的基础。而且《论语》的孝悌观,既注重“养”,更注重“情”,是要求人们通过道德的自律(即礼的规范要求)达到道德的自觉,以实现对父兄尊长的孝与悌。这种从物质到精神的孝悌观,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及民族道德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第五篇:论语论教学
《论语》
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Confucius then went on to say, “To meditate in silence;patiently to acquire knowledge;and to be indefatigable in teaching it to others;which one of these things can I say that I have done?” 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Confucius remarked, “It is indeed a pleasure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as you go on acquiring, to put into practice what you have acquired.A greater pleasure still it is when friends of congenial minds come from afar to seek you because of your attainments.But he is truly a wise and good man who feels no discomposure even he is not noticed of men.”(辜鸿铭 译)
3.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The Duke of She asked Zi Lu about Confucius, and Zi Lu did not answer him.The Master said, “Why did you not say to him, 'He is simply a man, who in his eager pursuit of knowledge forgets his food, who in the joy of its attainment forgets his sorrows, and who does not perceive that old age is coming on?'”(James Legge)
外一章: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
There are three things a gentleman delights in, and being ruler over the Empire is not amongst them.His parents are alive and his brothers are well.This is the first delight.Above, he is not ashamed to face Heaven;below, he is not ashamed to face man.This is the second delight.He has the good fortune of having the most talented pupils in the Empire.This is the third delight.4.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Zai Yu being asleep during the daytime, the Master said, “Rotten wood cannot be carved;a wall of dirty earth will not receive the trowel.This Yu!-what is the use of my reproving him?” The Master said, “At first, my way with men was to hear their words, and give them credit for their conduct.Now my way is to hear their words, and look at their conduct.It is from Yu that I have learned to make this change.”(James Legge)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Confucius remarked, “At fifteen I had made up my mind to give myself up to serious studies.At thirty I had formed my opinions and judgment.At forty I had no more doubts.At fifty I understood the truth in religion.At sixty I could understand whatever I heard without exertion.At seventy I could follow whatever my heart desired without transgressing the law.”(辜鸿铭 译)6.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In every village of ten households, there are always some people as loyal and trustworthy as myself, but none who love learning as much as I do.(林戊荪 译)
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In my method of teaching, I always wait for my student to make an effort himself to find his way through a difficulty, before I show him the way myself.I also make him find his own illustrations before I give him one of my own.When I have pointed out the bearing of a subject in one direction and found that my student cannot himself see its bearings into other directions, I do not then repeat my lesson.(辜鸿铭 译)
8.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Yen Yuan, in admiration of the Master's doctrines, sighed and said, “I looked up to them, and they seemed to become more high;I tried to penetrate them, and they seemed to become more firm;I looked at them before me, and suddenly they seemed to be behind.'The Master, by orderly method, skilfully leads men on.He enlarged my mind with learning, and taught me the restraints of propriety.'When I wish to give over the study of his doctrines, I cannot do so, and having exerted all my ability, there seems something to stand right up before me;but though I wish to follow and lay hold of it, I really find no way to do so.”(James Legge)9.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Confucius remarked, “A young man, when at home, should be a good son;when out in the world, a good citizen.He should be circumspect and truthful.He should be in sympathy with all men, but intimate with men of moral character.If he has time and opportunity to spare, after the performance of those duties, he should then employ them in literary pursuits.”(辜鸿铭 译)10.子曰:“有教无类。”
The Master said, 'In teaching there should be no distinction of classes.'(James Legge)Confucius remarked, “Among really educated men, there is no caste or race-distinction.”(辜鸿铭 译)1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The Master said, 'They who know the truth are not equal to those who love it, and they who love it are not equal to those who delight in it.'(James Legge)10.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The philosopher Yû said, “They are few who, being filial and fraternal, are fond of offending against their superiors.There have been none, who, not liking to offend against their superiors, have been fond of stirring up confusion.The superior man bends his attention to what is radical.That being established, all practical courses naturally grow up.Filial piety and fraternal submission!---are they not the root of all benevolent actions?”(James Legge)A disciple of Confucius remarked, “A man who is a good son and a good citizen will seldom be found to be a man disposed to quarrel with those in authority over him;and men who are not disposed to quarrel with those in authority will never be found to disturb the peace and order of the State.A wise man devotes his attention to what is essential in the foundation of life.When the foundation is laid, wisdom will come.Now, to be a good son and a good citizen---do not these form the foundation of a moral life?”(辜鸿铭 译)1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The philosopher Tsăng said, “I daily examine myself on three points: whether, in transacting business for others, I may have been not faithful;whether, in intercourse with friends, I may have been not sincere;whether I may have not mastered and practiced the instructions of my teacher.”(James Legge)A disciple of Confucius remarked, “I daily examine into my personal conduct on three points:--First, whether in carrying out the duties entrusted to me by others, I have not failed in conscientiousness;Secondly, whether in intercourse with friends, I have not failed in sincerity and trustworthiness;Thirdly, whether I have not failed to practice what I profess in my teaching.”(辜鸿铭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