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 共建共享幸福顺德
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 共建共享幸福顺
德
——在中共佛山市顺德区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2011年7月29日)
梁维东
同志们:
这次全会主要是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全会和汪洋书记顺德调研讲话精神,对我区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理念、战略方向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和部署。下面,我主要就顺德未来发展谈几点意见。
一、传承历史,弘扬改革创新传统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30多年来,不断探索科学发展路径,探索党委政府在发展中的角色定位。概括来讲,我区的施政理念和城市发展模式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改革开放至上世纪90年代初的政府主导创业时期。敏锐把握时代机遇,以过人智慧和魄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创立全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开创以集体经济为主、以工业为主、以骨干企业为主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经济迅猛腾飞,实现顺德由传统农业县向新兴工业城市、由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巨变,成为广东“四小虎”之一。“顺德制造”崭露头角,“顺德模式”蜚声中外,以小城镇为主体的城市格局初步成型。
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的改革破冰时期。担当全省综合改革重任,深刻反思表面辉煌之下的惊人包袱问题,敢为天下先,实施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综合改革试验,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框架,大刀阔斧实施党政联动、政企分开、政资分离,率先探索“小政府、大社会”治理模式。改革经验全国推广,“可怕的顺德人”名震华夏,改革释放的巨大能量直接推动顺德近20年的高速发展。“工业立市”战略得到全面确立,特大型企业脱颖而出,集约工业园区的理念脱胎成型。
世纪之交至2008年的统筹发展时期。重新审视区域竞争格局下政府的职能定位,明确了政府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和发挥统筹引领作用的基本方向,制定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三三三”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重要方针,成功把握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超前引领顺德经济走出“摸着石头过河”的自发阶段,进入“以质取胜”的内涵式发展阶段,保持了顺德的“江湖地位”。百万人口中心城区的规划理念和城市经济发展理念得到确立,形成镇街错位发展、区级集约工业园区与产业专业园区统筹发展的格局。
2009年起的转型发展时期。开展“石破天惊”的“大部制”改革,重树改革先锋形象,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大手笔实施规划引领,确立了城市与产业融合协调发展的理念,提出了“一城三片区”、“阳光城市幸福家园”等发展蓝图,确定了建设“现代产业之都、品质生活之城”等发展目标,启动“飞地经济”创举和滨水发展实践,成为我区新时期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元素。
二、认清形势,明确发展战略目标
三十多年来,我们从政经不分、政社不分到政经分开、政社分离,从直接参与经济建设为主到间接实施经济调节为主,从以产业发展为核心、GDP为导向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委政府的角色逐渐由“撑船”向“掌舵”转变。发展经验表明,党委政府必须以对历史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站在全局和长远的高度,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紧扣发展脉搏,厘清自身定位、调整发展重心,统筹谋划、继往开来,才能带领全区在各个时期率先发展、一路领跑。
近年来,我们把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机遇,深入思考影响发展的思想观念约束和体制机制障碍,持续探索科学发展路径。我们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精神内涵,与各领域专家学者深入探讨和反复论证,认真倾听群众心声、汇集群众智慧,积极到先进地区开展务虚交流、拓展视野。经过充分研究,对顺德未来发展方向达成高度共识。
我们认为,当前顺德正处于全面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顺德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一方面,综合改革极大地提高了顺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下了很好的体制机制基础,各项事业获得省、市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高度认同,经济实力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未来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另一方面,改革步入深水区,改革的能量和成效仍需释放和体现出来,全面转型的压力还比较大。顺德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政府治理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农村改革发展急需持续深化,已成为制约当前发展的主要矛盾,其中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是最主要、最核心的矛盾。
在科学判断区域未来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区委、区政府确定了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共建共享幸福顺德。这一目标与前期的战略部署一脉相承,兼具开创性、统领性和操作性。
“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是我区未来发展的基本路径。转型发展是省、市确定的战略方向,也是我区当前发展的重大课题。长期以来,我们坚持走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的道路,为顺德科学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在新的形势下,这种发展模式的优势已经发挥到极致,正面临诸多难以为继的挑战,如产业发展空间受限、环境问题突出、社会管理压力大增等,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矛盾已经得到广泛共识。顺德的城市化率并不低,但是城市发展的质量不够高,城市开发深度不足,城市内涵、格局和功能等较为滞后,难以承载庞大复杂的经济社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升级、生态人居环境改善、社会管理提升和高端要素聚集。
产业是顺德发展的根基,但从国际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当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需要以城市化来助推产业发展。汪洋书记在视察顺德时指出,城市化作为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市场化的承载平台,在“五化”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升级不是单纯的城市建设问题,而是以提升城市质量为核心,彰显综合竞争力的过程。城市建设是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城市升级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和资源,为先进文化创造良好环境,为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开辟道路。
“共建共享幸福顺德”是我区未来发展的根本目标。“共建共享幸福顺德”,就是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与人民群众一起将顺德建设成为物质富裕、安定和谐、生态优美、公平正义、文明进步、充满活力的社会,并确保发展成果由全区人民共同享有。“共建共享幸福顺德”是贯彻落实“建设幸福广东”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是完善深化综合改革、将改革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和成效的必然结果,是顺应人民群众期待和要求的必经之路。“共建共享幸福顺德”这一目标很好地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克服了“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思维。我区已经率先制定了幸福顺德指标体系,为“共建共享幸福顺德”开创了很好的局面。顺德良好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体制基础、人文基础,特别是顺德人民特有的创新精神以及企业家的开拓精神,是共建共享的核心动力。只要全区齐心协力、全力以赴,这一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三、把握主线,开创转型发展新局面
我们要以打造“宜居顺德、智慧顺德、和谐顺德、文明顺德”为主线,全方位借鉴新加坡发展经验,学习香港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先进做法,结合顺德实际情况,加强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四项建设,促进“幸福顺德”目标的早日实现。
(一)推动城市升级,打造宜居顺德。
顺德的城市化不能简单地走大都市化的道路,要从区位条件出发,从人文和环境特色出发,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趋势出发,以市民的真实意愿和幸福感为依归,统筹部署,优化格局,提升档次,建设富有岭南水乡特色和独特人文风情的宜居城乡,打造兼容大城市产业效率和小城镇生态环境的网络型城市。
确立功能片区概念。优化城市格局。在区域一体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各镇街的地理区位、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将全区分为东、北、西南三大功能片区。东部片区以大良、容桂、伦教为主,发展主题为“阳光智城”,定位为珠三角城市群的区域中心,重点完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功能,发展科研、商务、金融服务等高端产业,集聚信息、人才、资本、技术等优势城市资源,打造民营经济总部基地和中国南方智谷核心区;北部片区以北滘、陈村、乐从、龙江为主,发展主题为“创意新城”,重点对接广佛都市核心,主动融入广佛都市圈,以工业设计、文化创意和现代信息物联技术增添产业活力,以城市意识和国际元素塑造都市魅力,带动专业镇转型升级,打造现代创意设计和商贸物流基地;西南片区以勒流、杏坛、均安为主,发展主题为“生态新城”,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业,探索低碳生产、生活之路,打造生态产业示范基地。
树立滨水组团理念。优化城市形态。充分发挥天然河网和镇域活力的优势,研究吸纳田园城市、有机疏散等理论的精华,建立科学集约用地的统筹机制,推动全区以水为媒、联动发展。打造城市发展引擎。要加快中心城区(东部片区)的一体化发展进程,高标准实施德胜河“一河两岸”开发建设,结合“集约紧凑、承载力强、功能完善、设施高效、生活丰富”的理想城市标准,彰显顺德特色,通过规模适度、富有创意、循序渐进的开发利用,塑造“德胜核心区”。以绿色生态理念激活顺风岛、大汕岛“双岛”,集中展现顺德的历史文化特色和独特发展历程,启迪顺德未来发展走向,凸显优质公共资源的共享属性。打造魅力卫星小城。引导镇街以“优美环境建小城”的方向,建设提供特色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卫星城市。塑造生态边界。要以完整开阔的生态田园绿地和现代交通网络连接中心城区和卫星小城,以农保区固化组团间的生态隔离带,限制城市片区的无限蔓延扩张。塑造滨水长廊。要以天然河网和滨水生活理念,促进功能相近的相邻镇街共建卫星小城,集聚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形成更多的“一河两岸”滨水长廊。
实施城市环境再造。树立“适度开发”理念。坚持生态优先、宜居为重,将生态保护纳入绩效考核指标,加强对农村水环境的整治工作;通过区域合作、产业升级等途径释放区内空间和环境压力,重点做好生态修复保护工作。推行“美化家园”工程。从城市净化、绿化、美化入手,在城市保洁、绿网建设、环保升级等方面进行攻坚改造,把环境再造的目标落到实处,使城市面貌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建立“精细管理”机制。要按照规范化、社区化、信息化、人性化的目标,认真研究借鉴新加坡等地的现代城市建设和管理经验,建立城市目标管理责任制,提升城市管理的社会参与度和市场化运作水平,切实实现“三个转变”,即城市管理从经验式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从运动式管理向制度化管理转变,从问题式管理向预防式管理转变。
(二)推动产业转型,打造智慧顺德。
发展是第一要务,经济建设是城市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保持顺德经济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产业转型。要通过城市升级,解除城市发展滞后对产业转型的瓶颈束缚,为产业转型提供载体、空间、资源和动力,为工业文明、科技文明、金融文明“三位一体”融合互动创造条件,以科技助推产业结构优化,以金融撬动产业跨越发展。推动产业发展从“以量取胜”向“质、量并举”、“以智取胜”转变,从依靠劳力向依靠智力支撑转变,使智慧产业和智慧城市相辅相成。
牢固树立“市场导向”理念,坚定不移地以现有支柱产业和企业作为转型升级的主要力量。要注重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相信市场主体的创造力,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发挥现有支柱产业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大对传统行业和企业的引导和帮扶力度,增强传统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加大金融创新助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的力度,着力建设全面对接民营经济转型的地方特色金融体系,发展科技金融服务,深入推进企业上市工程,完善广东顺德控股集团运作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致力打造国家级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中国民营经济总部基地和产业金融高地。
牢固树立“顺德智造”理念,坚定不移地把自主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主要手段。强化家用电器和机械装备产业在信息化、智能化进程中的龙头引领作用,以中国南方智谷为核心,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有机整合现有科研资源和设计资源,规划建设一批兼具技术公共服务、技术成果交易、创新创业融资服务等标准化配置的孵化器和加速器,致力打造智能制造试验区。
牢固树立“高端延伸”理念,坚定不移地把结合产业链和价值链升级培育新兴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推动现有支柱产业与新兴产业项目相融合,加快培育光电显示、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医药、绿色环保装备、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入一批大项目或行业龙头企业,引领全区新兴产业链的形成、延伸和完善。
牢固树立“载体先行”理念,坚定不移地将平台建设作为政府支持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积极利用“三旧”改造、西部生态产业园和“两德”产业特别合作区三大实体平台,引导企业走内涵挖潜、外延扩张的道路,为产业转移和就地升级提供载体支持。加快“数字顺德”城市平台建设,为产业发展和城市升级提供科技支撑,全方位提升“智慧顺德”发展水平。
(三)推动社会建设,打造和谐顺德。
汪洋书记视察顺德时明确要求我区要成为探索全省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的尖兵,打好改革攻坚战。我们要按照“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的总体要求,以及市委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公共社会、智慧城市、信用城市、文明城市、幸福社区”的目标任务,切实提高社会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率先取得重大突破。
完善深化改革。要以社会建设的总目标统领三大改革,切实建设“小政府、大社会”,逐步从“万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一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部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行政效率、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要让市民直接感受到改革带来的便利,切实提升市民幸福感。要舍得放弃直接审批而产生的权力,将政府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摆脱疲于奔命的现状,建立宏观思维、前瞻策划、依规办事、有效监督的新秩序,切实发挥应有的引领作用,开创县域党政联动治理的运行规则和制度模板。二是开展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农村经济发展的利益共享机制、社会发展的合作共建机制以及基层管理的协同共治机制,全面推进农村各领域改革。继续完善政社分离的做法,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提升村(居)自治水平,逐步消除村居委与村居经济的直接利益联系,让道德水平高、社会管理能力强、威望高的人带领村居长远科学发展。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探索交由公正无私、营运水平高、村民信任的组织去运营。三是实施社会管理改革。总结推广容桂经验,深度、精细学习借鉴新加坡和香港的社会管理经验,将先进地区的社会自治和灵活管理优势与我们的体制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和决策咨询委员会等渠道的作用,健全决策咨询机制。开展法定机构改革试点,构建多元化的政策执行格局。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发挥工青妇组织职能作用,完善社会自治、自律和自我发展的新机制。推动政府管理、服务职能向社会转移,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相关制度。弥补公共服务缺失空间,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提高民生福祉。要通过城市升级逐步解决工业化进程中遗留的民生问题。重点坚持三大原则:一是系统设计的原则,要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来规划和安排民生事业;二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吸取西方福利国家的教训,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三是适度超前的原则,根据顺德经济实力,既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发展民生事业,又要考虑其合理性、可操作性。通过三至五年的部署,深入研究民生保障制度体系,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专项规划和公共设施布局规划,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民生实事,建设可持续的民生,避免“任期制民生”。要在搞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民生”、关注“热点民生”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实施公共服务优质化策略。从制度措施上逐步打通外来人员融入顺德的通道,增强外来人员的归属感和融洽度。要将法治建设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大突破口,制定法治和治安工作规划,三年内大幅提升全区社会治安环境。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完善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体系,从根本上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要定期评估公布顺德幸福指数,构建顺德特色的幸福图景。
发挥党在社会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坚持将党的建设与社会建设相结合,加强党与群众的联系,切实开展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理顺社区党组织与其他基层组织的关系,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统筹和协调作用。探索建立以地籍为纽带的党(团)组织,调动外来人员实施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创新“两新”党组织的党建模式,发挥“两新”党组织在新一轮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中坚作用。坚持从严治党,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快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建设,为实现转型发展保驾护航。
(四)推动人文先行,打造文明顺德。缺乏人文精神的城市是没有凝聚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当前的城市竞争尤其是先发地区间的竞争,已经进入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的阶段。我区要实现成功转型、继续领跑,就必须高度重视人文建设,切实提升软实力。
以大智慧强化理论研究。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当前我区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明确和解决的问题很多,没有理论的指导和支持,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都难以保证。区有关部门和全区的理论界、社科界、教育界应当积极响应这种形势需要,努力在推动转型发展中有更大作为。当前要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理论研究。一要深入开展顺德人文精神研究。顺德精神是祖祖辈辈顺德人流传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顺德在创造奇迹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文基因和精神特质,是最适合鼓舞、激励和引导顺德未来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要深化对顺德精神、顺商文化等精神财富的系统研究,清晰表达其内容,不断丰富其内涵,持续扩大其影响。要坚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充实顺德精神,对我们所津津乐道的顺德人的“务实”精神,要赋予智慧、灵活、开放、包容等品质要素,赋予现代理念和城市意识,避免其成为保守和僵化的代名词。二要系统开展改革创新成果研究。要对顺德历次改革经验进行系统分析、总结提炼和跟踪研究,形成有复制价值的模式样本和代表性的理论成果。要高度关注工作和社会中的热点难点,及时主动对城市升级、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等重大问题进行攻坚克难。
以大气魄促进文化繁荣。文化既是城市升级的基础,也是幸福顺德的关键。要促进文化普惠,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保护,重视传统文化成果挖掘、整理和传承;促进文化融合,大力整合生态资源、美食文化、工业遗产、民俗艺术等文化资源,创新投融资机制,完善服务平台,培育文化产业集群;促进文化交流,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活动,努力打造珠三角文脉宝库、创意中心和休闲胜地。
以大视野倡导先进理念。要推动“创文”工作常态化,不断提高市民的精神文明修养。要按照建设公民社会、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倡导“顺德好人”、“好学顺德”、“诚信顺德”等新时期人文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确保人文建设与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同步推进,在全社会树立理性平和、守法负责、诚信友爱、乐善好施等优秀精神品格。
四、更新观念,强化执行力建设
全区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共建共享幸福顺德”的总体目标,把握打造“宜居顺德、智慧顺德、和谐顺德、文明顺德”这四条主线,更新工作观念,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落实。
树立顶层设计、策划在先的工作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很多工作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突出地方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实行渐进式发展。随着国家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建立、社会发展目标多元化、管理领域和利益格局空前复杂,开展工作需要有胆有识、识字当头。要策划在先,充分论证和精心设计;要站在战略制高点制定总体目标和长远规划,否则可能导致各自为政、方向偏离的局面,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大部制”改革之后,多项重大改革和重点工作正同步推进,能否从全局高度进行顶层设计,将直接决定我们工作的成败。做好顶层设计,当务之急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从思想上强调顶层设计的重要性,树立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策划意识;二是从体制上强化顶层设计的必要性,没有合理目标、明确效益、清晰路径的工作宁慢勿乱,不要“带病上马”;三是从智力资源上保证顶层设计的可行性,要有意识地重点培养和吸收一批理论功底深厚、具有宏观视野、创新能力强的党政管理人才,凝聚专家、社会各界智慧;四是从方法上实现顶层设计的实效性。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加强部门之间协调与合作。通过战略目标工程化、项目化的方式,明确工作内容、时序和责任。
建立行胜于言、落实为本的工作机制。“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无论多好的战略和政策,最终都要落实到人,都取决于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前队伍的整体情况是好的,但是在一些部门、一些岗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吃大锅饭”、“混日子”等现象,队伍活力和战斗力未能充分发挥出来。这些问题固然与个人的思想认识和素质有关,但根本还是机制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大部制”改革的目标同样无法实现,我们确定的各项战略任务仍然难以完成。要完善三项制度:一是大部制运行机制。大部制不是简单的机构撤并,审批制度改革也不能就审批论审批,要全面反思和理顺行政运作流程,厘清职责关系,优化部门内设机构设置,将运行规则制度化,从源头上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二是人事管理制度。要实实在在地掌握队伍的真实情况,系统设计方案、科学制定目标。要建立职务职级并行的机制、打通高层次人才进出的通道,兼顾好队伍的竞争力和凝聚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三是重大项目落实工作机制。将全区各项重点工作进行分类,实行项目化运作,探索实施重大项目专项委员会机制、主体责任制、决策咨询机制、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及监督问责机制。
弘扬“勇于创新、敢于负责、勤于务实、乐于奉献”精神。勇于创新,就是保持改革创新的锐气和朝气,攻坚克难、勇当先锋;敢于负责,就是保持敢闯敢干、不惧风险的魄力和豪情,牢记使命、敢挑重担;勤于务实,就是保持求真务实的韧劲和激情,勤思敏行、奋发有为;乐于奉献,就是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境界和热情,克己奉公、爱岗敬业。通过弘扬四种精神,增强对“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种危险的抵御能力,强化党委政府清正廉洁、朝气蓬勃的工作形象,最大限度激发队伍活力和创造力。
同志们,过去30多年,我们紧紧依靠全区人民,谱写了无数的壮丽篇章。在新的征程中,我们也要与全区人民一起排除万难,创造顺德发展史上的新辉煌。让我们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共同为实现“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共建共享幸福顺德”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第二篇:浅谈转型升级发展
浅谈转型升级发展
(六郎镇强湾村 吴勇)
早在2009年底,中央就在经济会议上曾明确的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如今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面临着极为复杂的经济形势,发展方式转变急需提速。作为皖江明珠芜湖县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深入开展了“转型升级、率先发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此次讨论活动的进行,对于我县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我们的第一次转型是着眼于体制的转轨,我们引入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财富积累,劳动力转移,使经济由弱变强,那么第二次转型的目标就要更高,要使我县成为经济强县,必须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为更长期更可持续的发展创造条件。
转型升级的发展,我想首先我们必须再一次全面深刻的理解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发展观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
我们的发展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要想做好我县经济的转型发展,实现转型升级的目标,人才是第一要素,是战略资源,因此我们要把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作为推进我县加快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要确立科学的人才观,我们党提出了人人都能成才的大人才观。人人立志成才,人人争相成为不同层次人才,则是推进我县加快转型的最强大动力,同时形成多元化人才培养投入机制,吸引尖端人才,培养本土人才,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竞争氛围。
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就是创新发展模式。它不仅包括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消耗的粗放发展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集约化发展方式转变,也包括由依靠消费、投资协调拉动转变和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目前,这种以增长引擎、产业转型为基础的经济转型,必将引发我县区域经济的整体转型。
作为县域经济的转型发展,第一产业不仅不能松懈,而且还要做优一产的发展。创新是关键,如何创新?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和相关生物产业,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安全,实现农产品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推进农业信息化、数字化、精准化,构建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体系,建成农业高值转化的产业体系,形成生态系统持续良性循环、景观优美、功能多样、城乡一体的新型农业。要发展先进育种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产量和抗逆性,研发推广节约资源、减少面源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坚持“重特色、上规模、强品牌、抓转化”的产业发展思路,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主导产业的改造升级,引导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培育龙头企业。把发展农产品龙头企业作为发展效益农业的重中之重,通过外引内联,扶优扶强等措施,重点培育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拉动作用的农产品龙头企业,不断提高我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作为县域经济的工业转型发展,我们必须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壮大优势产业。结合我县优势产业,积极对接国家产业振兴规划,推进产业集聚,全力打造工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目前,我县在工业上已形成机械制造、建筑建材、木器包装、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四
大优势产业。安徽省重点开发区——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成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和产业集聚区,成为全县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平台。我们要积极引导现有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积极的推进我县工业的转型升级发展。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逐步深入推进,我县的三产发展也将进入黄金时期。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顺应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大力推进第三产业提速升级,尽快形成与经济快速发展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相适应、相促进的服务业体系。
作为县域经济的三产转型发展,我县强化重点突破,改造提升商贸服务业,大力引进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知名连锁企业;启动开发建设荆龙步行街;加快推进四星、五星级宾馆和东湖公园、徽商农家福大市场、苏果超市等建设。发展特色旅游业,整合陶辛水韵、和平生态公园、六郎农家乐等旅游资源,做好深度开发文章。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繁荣城乡经济,增加社会就业,提高生活质量。巧妙借力推进三产发展,加大三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第三产业重点项目库,引进一批有特色、适合发展的第三产业项目,切实提高三产发展档次和配套水平。同时,把第三产业作为全民创业的重要领域,充分挖掘民资潜力,引导、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第三产业。可以说,我县做活了三产,极大地推动了产业升级转型发展。
加快发展。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用发展这把“金钥匙”解决发展中的一切问题,激发发展活力,提高发展竞争力。创新发展。营造创新氛围,强化创新意识,完善创新机制,大力倡导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勇于竞争、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转型发展。把转型发展理念渗透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不断推进经济转型、政府转型、社会转型等。统筹发展。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形成城乡互补共促、共同发展的格局。和谐发展。突出以人为本,着力构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改进和完善社会管理,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篇:转型升级 创新发展
转型升级 创新发展
为加快推进国际旅游休闲中心而奋斗
——2013年杭州市旅游工作回顾与2014年旅游工作思路及举措
一、2013年旅游工作回顾
2013年是我市旅游业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从全国形势来看,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旅游法》、国务院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这对于杭州依法强旅、旅游强市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全市上下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旅游行业艰苦奋斗、奋发有为,鼓足精气神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也客观看到,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国内雾霾、禽流感疫情以及高温天气、政府三公消费控制等多重因素制约,旅游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一年来,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旅游业主要发展指标仍取得较好的业绩。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603亿元,同比增长15.19%;国内旅游人数9409万人次,同比增长14.23%;国内旅游收入1469亿元,同比增长17.29%;入境旅游人数316万人次,同比下降4.57%;旅游外汇收入21.6亿美元,同比下降1.87%。归纳2013年旅游工作,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旅游拉动消费成效显著。从2013年10月1日起,我市发行杭州通〃旅游消费卡成为全市涉及面最广、工作最为繁重、影响力最深远、也是举全市之力最重要的一项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创新举措。截至去年底共销售旅游卡10万张,实现充值18.9万次,充值金额1.39亿元,实际消费33.7万人次,2旅”、“文化演艺之旅”、“运动休闲之旅”、“购物之旅”和“茶文化之旅”等旅游线路,千方百计抢占高铁游市场。
三是《旅游法》宣贯落实迅捷。我市及时制定《学习宣传贯彻<旅游法>实施方案》,启动《旅游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依据《旅游法》制订了《旅游合同》(范本),并印发行业广泛推广实施。对需要“立、改、废”的法规制度进行全面梳理,研究制定贯彻实施《旅游法》的政策措施、配套文件,制定印发《 旅游法自由裁量规则》,组织开展《旅游法》专项执法和“一日游”专项检查,全年共实施行政处罚5起,发出责令改正(限期责令改正)通知书25份,查处违规带团导游148名,IC卡扣分438分。全年受理旅游投诉1266起,办结率、反馈率、满意率98%以上。坚持不懈推进旅游目的地常态化联合执法,对重点区域欺客宰客行为保持高压整治态势,杭州连续三年保持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前8位。
四是旅游投资保持百亿规模。去年全市实际完成投资117亿元。按项目类别看,宾馆酒店22.96亿元,大型综合体44.05亿元,商贸购物14.25亿元,特色街区和自然景区分别达11亿元,旅游基础设施6.8亿元,历史古迹2.3亿元,温泉养生0.85亿元。按区、县(市)来分,萧山区34.39亿元,江干区14.48亿元,淳安县12.28亿元,桐庐县11.27亿元,上城区10.4亿元,下城区、滨江区也超过4.5亿元,西湖风景名胜区3.52亿元,其它区、县(市)均在2亿元左右。按项目实际投资额来看,超亿元的项目有26个,其中像湖滨国际旅游综合体、萧山湘湖景区建设工程、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桐庐县潇洒休闲运动公园旅游综合体等旅游项目投资力度大,前景十分看好。去年有10个旅游大项目已完成全部项目投资。我市还推进了一批示范性、创新性较强的新业态项目,有力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如尚城1157旅游综合体、武林路时尚女装街277皇后公园、杭州西山光明寺运动休闲公园、塘栖古镇保护与开发项目、深澳古村落旅游开发项目、河桥古镇慢生活街区、青芝坞休闲旅游慢生活特色街区、湖边邨精品酒店、“隐居西湖”民宿等,成为创新、融合及协同发展的典范。在今年1月12日由中国科学院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旅游投资竞争力研究报告》中,杭州获得观光旅游投资竞争力城市排名第三名,休闲旅游投资竞争力和综合旅游投资竞争力城市排名第一名。
五是“美丽杭州”建设初显成果。为全面贯彻落实城乡统筹战略,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美丽杭州”建设的战略部署,由我委牵头起草并由市政府印发实施《“美丽杭州”旅游休闲三年行动计划(2013年—2015年)》。《计划》围绕全市旅游休闲业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质、打响最美杭州品牌、丰富旅游休闲产品、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共推淳安先行先试六大方面共推出了31条工作举措。一年来,乡村旅游品质提升明显,淳安县成功创建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西湖区蒋村街道成功创建浙江省旅游强镇(乡、街道),玉泉社区(青芝坞特色村)成功创建浙江省特色旅游村;临安成功创建清凉峰省级旅游度假区,富阳市新沙岛景区成功创建4A景区,桐庐县江南古村落、余杭区良渚玉文化产业园成功创建3A景区,余杭塘栖、临安太湖源、河桥古镇、江干钱江新城创4A已通过省旅游局初审;全市新增“三江两岸”绿道119公里,建成驿站10处,建成旅游码头13个,主城区绿道北线贯通。
6少了收入反而增加了,那更是能耐。他还指出,旅游业要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消费群体、企业和政府都要从观念上做出一些改变。为贯彻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最近国务院正在起草“促进旅游消费意见”,这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旅游业的综合作用。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去年12月27日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作出《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决定》。《决定》作出“围绕推进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建设,形成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体制机制”重大决策,成为“十大举措”(简称“杭改十条”)之一。全会要求,加快推进旅游与时尚、休闲、会展、特色产业等融合共生,培育消费新增点,拉高消费贡献度。要求2014年要制定出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向旅游观光、休闲保健、文化体验、商务会展“四位一体”转型,着力提升旅游国际化水平。这些重大决策充分体现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杭州旅游业的远见和决心。
㈡拓展空间,探索当前旅游业发展出路。综观旅游业发展势头好的旅游目的地,一个共同的特征,旅游市场能适应旅游消费结构和消费特征的变化,尤其在少数人高端消费被遏制和公务活动锐减的消费时代,无论是政府管理者还是旅游经营者都要适应这一时代变化。谁在经营模式上调头快,谁就能抢占市场份额。具体表现在:一是旅游目的地将更加开放。随着散客化、自由行、自驾游、城市旅游和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游客越来越多的进入目的地公共场所,参与到老百姓的常态生活中,城市和乡村开始成为散客与本地居民共享的生活空间。二是旅游者品味要求将越来越高。散客化、自助化、智能化等趋势将会进一步增强,休闲游将会得到显著增长。三是旅游维权意识日益增强。游客对城市旅游综合环境也更为敏感,对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四是旅游新业态成为市场主角。高端宾馆饭店将持续受到影响,新型民宿业、主题酒店、特色餐馆、乡村旅游成为新宠;传统旅行社业也将因在线旅游业务的扩张而受到影响。旅游景区将凸现换代升级。五是旅游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政府将从政策指导、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综合协调等方面推进杭州市旅游全域化发展。
㈢找出差距,明确当前旅游业努力方向。旅游业是杭州的优势产业、龙头产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近十年来,杭州旅游业立足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旅游发展在许多方面成为全国标杆型城市,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正视自身的差距和面临的挑战。一是发展理念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往存在重游客人数轻人均花费、重项目投入轻产品升级、重营销投入轻绩效评估、重GDP增幅轻游客体验感受。二是产业融合的差距。体现在旅游与商贸、旅游与文化、旅游与会展的融合度还不高,产品融合的叠加效应不明显。三是项目投入的差距。随着政府旅游项目投入的减少,民营企业后续投资的乏力,我市在如何吸引企业家来杭旅游投资方面还缺乏紧迫感。四是产品结构的差距。来杭游客基本消费(交通、食宿)仍占据总花费的66%,拉动社零增长的非基本消费(购物、娱乐)比重处于旅游消费结构的国际最低警戒线,休闲度假产品的开发速度远远滞后于观光产品。五是环境容量的差距。杭州近郊、远郊的游客分担率严重不足,旅游旺季严重影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美誉度,而周边素有江南文化底蕴的旅游吸引物没有很好的开发利用。
10体验、商务会展“四位一体”旅游产业发展体系。在行业管理层面,认真贯彻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和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将旅游部门原有的行政管理职能逐步放权于市场、放权于基层、放权于协会(中介组织),同时不断提高行业协会自身建设。在机关层面,优化机关内部机构设臵,改变行业指导方式,改进营销推广方式、改进旅游统计方式、改进调查研究方式、改进专项资金使用方式、改进办展办节方式等,建设服务型机关。在企业层面,推动国有旅游企业改组改制、兼并重组、上市融资,支持市商旅集团建立混合型旅游产业集团。扶持民营旅游企业发展,组织旅游行业民营企业参加各类经贸交流活动,为民营企业开拓市场提供服务。
㈡突出重点,突出旅游与休闲、文化、会展的融合。这既是杭州旅游产业融合的重点,也是杭州产业融合的特色与优势。从今年起到2017年,通过部门携手、市县联合,推出一批示范性强、附加值高、辐射力强的旅游产业融合扶持项目。一是推出7条休闲特色街区。重点打造建国南路中医街(上城)、新安江“双江”特色休闲街、临安锦北美食休闲特色街、中国御茶街(江干)、皋亭山休闲旅游特色街区、孩儿巷婴童特色街和运河塘栖特色街区群。二是大力培育会奖旅游市场。力争聘请杭州市会奖旅游大使50名,容纳1000人以上的会议场所10个;召开国际会议20个以上(ICCA组织统计标准)。三是做强旅游演艺市场。重点提升“宋城千古情”、“吴越千古情”、“印象西湖”、“西湖之夜”旅游演艺品牌,新创“良渚印象”、“径山禅茶”、“新安江之夜”大型旅游文艺节目;重点开发“杭州丝绸文化之旅”特色旅游产品,推动龙头文化休闲旅游企业上市,培育4-6个品牌市场演出团体。四是建设旅游产业融合基地。重点推进千岛湖啤酒休闲园、建德汽车越野运动基地、余杭运动休闲集聚区、萧山达利丝绸产业园、千岛湖游艇帆船俱乐部、富阳龙门山休闲综合体、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富阳)、临安珠宝玉石特色产业基地。五是提升杭州特色节庆品牌。重点举办西湖龙井开茶节、咖啡西餐节、足浴文化节、天目源茶文化节、西子美丽节、亲子杭州休闲文化节、杭州骑游大会、西湖登山节、横渡钱塘江、开步节等十大特色节庆品牌。希望各相关区、县(市)和有关部门根据市里确定的重点项目,进一步提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行动计划。
㈢拉高标杆,推进“国际游客无障碍旅游区”建设。就杭州而言,没有旅游国际化就没有城市国际化。今年将围绕国际散客旅游无障碍建设标准,不断提升杭州旅游城市品质。一是开辟更多的国际航线。年内力争开通直达美国航线,争取杭州对持有第三国签证的外籍人士实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二是扩大杭州旅游消费卡的使用覆盖面。为方便散客自由出行和小额支付,深度体验杭州,杭州旅游消费卡要扩大使用商家,包括更多的社会餐馆、民宿、超市、娱乐场所,同时向五县(市)延伸。三是优化旅游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和完善五县(市)旅游集散中心,实现杭州旅游集散中心与五县(市)旅游集散中心线路互通、客源互送、业务互联;完善火车东站城市旅游综合服务配套设施,提供游客汽车租赁、咨询等多功能服务;完善星级饭店汽车租赁服务体系。加快区域内公共交通设施建设,314立重要会议来源渠道的营销机制。四是放大国内投入。重点做大做强高铁旅游市场;积极启动2014“美丽中国游”和“中国旅游日”活动;继续打造推广“三江两岸”黄金旅游线;加强国内专题市场营销;实施好“中国智慧旅游年”相关主题活动。今年要充分借助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契机,主动牵头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建立旅游营销联盟,推出中国大运河旅游线路并争取纳入国家重点推广旅游线路。
全年市场营销将更加强化“一盘棋”理念。一是抓资源整合。近年来市县携手在央视投放大杭州广告取得不错的效果。今年要加强市本级与区、县(市)及旅游企业的三方合作,努力形成上下联动、合力促销的良好局面,发挥资金的最佳效应。二是抓活动的整合。旅游节庆在旅游市场宣传推广中一直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以往每年举办的旅游节庆活动达100多个,但也存在着内容同质、时间重叠、特色不明显、市场效果欠佳的问题。我们要借助规范和清理各类庆典活动的大好契机,保留并提升主题明确、特色明显、成效共享的旅游节庆项目,努力打响杭州旅游节庆品牌。三是抓平台的整合。要善于“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利用好文化、新闻、商务、外事、农业、体育等部门平台,强化旅游与历史、商品、工艺美术、新闻、体育、商务等元素的融合,放大旅游市场营销的综合效应。
㈥转变职能,推进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旅游部门要弱化“管理”职能,强化“服务”意识,要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旅游新业态引导和服务标准的制定与规范。这几年,杭州住宿业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旅游部门要不断创新理念与手段,关注连锁经济酒店、主题酒店、民宿、青年旅舍等社会酒店的成长,建立社会酒店联系制度,出台社会酒店服务规范。标准化建设是转变政府工作方式、竭诚服务企业的有效手段。市委《关于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决定》中,明确要求“探索现代旅游业发展标准化新机制,创新全要素旅游目的地标准化建设和管理模式”。全市将逐步成立政府层面的旅游标准化推进领导小组、专家层面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民间标准化培训辅导推进机构,指导和支撑杭州旅游标准化建设、机制及其管理模式的创新。今年将突出“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主题,以智慧旅游为载体,标准化建设为内涵,打造杭州旅游标准化建设网页,宣传智慧旅游与标准化工作。同时推广国家级千岛湖景区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省级西溪湿地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的成果;启动深澳古村落景区旅游服务业、旅行社服务网点标准化等试点工作,年内至少各培育一个国家级、省级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㈦主客共享,启动2014年杭州旅游进社区活动。以“乐游杭州〃和谐社区”为主题,以便民、惠民为目标,针对杭州、上海、南京市场,全面构建规模化、信息化,操作性和延展性强的社区旅游服务网络,全面提升旅游社区服务功能,实现旅游信息、产品、服务机构进社区。鼓励支持品牌旅行社走进社区服务市民,号召社区居民走出家门,参与到更多的文化旅游活动。主要包括政府支持引导,面向社区居民开展旅游活动;组织县市旅游进社区;引导旅行社与社区进行对接,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旅游服务;整合旅游、民政系统公共服务资源;派发各类旅游宣传手册;联手华数在条件成熟社区服务中心增设
718-
第四篇:以创新创效引领转型升级
以创新创效引领转型升级
——山西建邦集团依靠科技创新克难增效纪实 羊年伊始,山西建邦集团技术中心被山西省经信委、科技厅、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太原海关联合批准为省级技术中心。这标志着建邦集团对技术创新工作的有效管理,正在使创新创效品牌化。同时,这也是建邦集团近年来不断创新、逆势求生的一个缩影。
技术创新立品牌优势
以建邦集团董事长吴晓年、总经理张锐为代表的公司高层认为,创新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当前钢铁企业步入白热化竞争的时期,要实现逆势求生,必须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理念创新、工艺流程创新,大力开发品种钢,实现品种转型,使建邦的生产指标、技术操作、经营理念、品牌效益迅速迈入先进行列。
2014年全年,建邦集团实施技术创新项目518个,总投资2375万元,实现降本增效4926.03万元。企业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得益于工艺技术、操作创新,学习、消化、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探索和落实一切可以节能降耗的新方法。例如,炼钢厂对白灰烧制废弃的下脚料实现综合利用,使吨钢石灰消耗降低10kg,钢铁料消耗、吨钢炼制费、转炉石灰消耗分别步入行业先进工艺指标行列,转炉少渣冶炼、提碳降锰、以铬代锰等技术攻关降低生产成本近20元/吨;轧材厂ф12mm、ф14mm棒材实现四切分,轧材生产效率提高30%,采用低温轧制、控轧控冷工艺,使每吨轧材轧制费同比降低近50元。通过上述一系列工艺改造、技术创新,建邦集团去年全年降低生产成本超2亿元。
在坚持创新创效的思路引领下,建邦集团的拳头产品之一“JB”牌球墨铸铁成为全国第一品牌;拳头产品之二“JB”牌Ⅲ级以上全系列抗震螺纹钢和盘螺,产量与质量实现双提升,进入晋南和西南第一品牌阵营;矿用锚杆钢已全部进入山西省五大煤业集团;管桩用30MnSiPC钢棒已在晋、陕、豫、甘市场享有很高的信誉,占有率稳步提升,全年增效2000余万元。
品种转型抓牢炼钢关键
建邦人清醒地认识到,对于品种钢的开发生产,炼钢是关键,钢坯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品种钢的产品质量。一年多来,建邦集团炼钢厂紧紧围绕品种转型展开技术攻关,在炼钢厂内部,少渣冶炼、氧枪枪龄等技术攻关小组纷纷形成“对准先进指标追比赶超”的势头。他们从工艺过程控制、生产组织、物料准备和人员培训等各方面下功夫,使生产过程逐步实现了“四恒”,即“恒重量、恒温度、恒成分、恒拉速”,最终保证了品种钢生产质量的稳定,为公司品种转型发展战略迈出了坚实一步。
操作创新出业绩,炼钢年增效益上千万元。炼钢厂冶炼车间开展转炉少渣冶炼技术攻关,通过提高装准率、优化枪位控制、优化炉渣结构等措施,在保证脱磷率前提下平衡渣量、碱度等因素,降低造渣料消耗,进而减少转炉渣量,实现转炉合理范围内少渣冶炼,最大限度降低钢渣带走的铁元素,减少钢铁料损失。少渣冶炼攻关后,造渣料累计消耗比攻关前降低10.24kg/t,石灰消耗比攻关前平均降低8.43kg/t。依此计算,减少石灰消耗一项降低成本2.77元/吨钢,因渣量减少而减少的铁料带来效益2.23元/吨钢,其余造渣料效益约0.39元/吨钢,转炉少渣冶炼综合效益为5.4元/吨钢,全年可产生效益1296万元。
技术攻关威力显,炼钢提高生产率。氧枪作为转炉炼钢核心设备,负责将高纯度氧气以超音速射流的形式吹入金属熔池,为炼钢生产提供所需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条件,进而完成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快速紧张的生产节奏、并不稳定的铁水条件和原材料质量,加之操作失误等多种因素,氧枪粘钢损坏现象经常出现,既增加了劳动强度,又严重影响了炼钢的生产节奏,限制了产能的发挥,同时给转炉生产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
在炼钢生产过程中,氧枪粘钢的危害极大:由于吹炼过程中氧枪枪位受控制不稳或加料时机把握不好等原因,均易造成化渣不良,炉渣流动性差,甚至出现严重的返干现象,使炉渣不能很好地覆盖金属液面。裸露在外的钢液,受氧气射流的作用发生飞溅,造成枪头粘钢,极易造成氧枪损坏。
建邦集团的炼钢人从铁水条件入手,全面控制石灰、白云石等辅助材料质量,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对转炉炼钢氧枪粘钢损坏原因进行历史数据分析,针对主要原因进行预防处理,有效解决了氧枪粘钢损坏问题,大大延长了氧枪枪龄,有效降低了炼钢设备运行成本,提高了炼钢生产效率。
精控合金成分全方位降本
为降低公司生产成本,炼铁厂高炉使用经济料,由此带来铁水Cr含量高,因Cr在铁水中是相对难氧化元素,且其氧化物Cr2O3使炉渣黏稠,对转炉化渣脱磷造成极大困难。面对公司整体利益和炼钢技术难题,炼钢厂厂长组织开会分析、钻研讨论,出外向专家寻求理论支撑,内部联合技术中心和轧钢厂共商举措,最终决定充分利用钢水中残余Cr元素,试行合金成分以铬代锰进而降低合金Mn含量。生产实践表明,以铬代锰是降低炼钢生产成本、实现残余元素综合利用的有效手段。
根据生产数据统计分析,建邦集团技术人员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将部分钢种Mn含量下限范围进行适当下调,并稳定钢中铬含量在合理区间,为确保以铬代锰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技术攻关后,折算硅锰合金消耗降低0.85千克/吨,相应硅铁合金消耗升高0.19千克/吨,综合合金消耗降低成本3.88元/吨。粗略估算,参与以铬代锰的钢种年产量为180万吨,则每年创造效益698.4万元。
合金成本大概占炼钢成本的30%~55%,作为炼钢成本组成大项,降低合金消耗可以有效控制炼钢生产成本,以铬代锰后进一步降低合金消耗的攻关势在必行。通过总结以铬代锰降合金的技术经验,根据钢中各种元素对碳当量和性能的影响关系,炼钢厂、技术中心、轧钢厂经过讨论,最终达成通过提碳降锰技术攻关实现 “提碳、降锰、降硅”的多措施、全方位综合降成本方案。
提碳降锰,通过合理提高成品成分碳含量控制,在保证碳当量前提下,有效降低合金锰含量,进而降低合金成本。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岗位操作人员窄成分控制水平稳步提高,碳控制在0.23%~0.25%范围内的比例在93%以上,带来效益约12.6元/吨钢,全年累计效益为3024万元。
除此之外,建邦集团坚持挖潜增效,2014年炼钢厂转炉装准率达到93%,最高日产量突破8200吨,钢铁料消耗、石灰消耗、铁水消耗均刷新历史纪录,钢坯合格率达到99.98%,多项工艺技术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炼制成本实现“破四见三”(突破保持多年的400元/吨以上的炼钢钢坯加工成本),累计增加效益约7000余万元。
实践证明,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是企业管理做细、产品做优、实力做强的不竭动力。“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只要能想到,建邦人就一定能做到!”总经理张锐相信,在创新创效精神的指引下,建邦集团的未来值得期待。
第五篇:资源型城市如何转型发展
资源型城市如何转型发展
资源型城市如何走上科学发展之路,这是一个非常需要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问题。产业结构单
一、生产方式粗放、自主发展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是资源型城市普遍面临的困难。一些资源型城市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依赖资源,抑制了人们的创造能力,结构调整缺乏内在动力,并且带来了生态恶化、收入差距悬殊等社会问题,加大了可持续发展的难度。山西省晋城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长期倚重于煤铁资源。近年来,晋城市坚持从资源型地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之路,全力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快调产,增创优势,在优化结构中构筑支柱产业新格局
近年来,晋城市始终把转型发展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集中力量狠抓四个重点。
1.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根据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重组整合之后,全市保留矿井129座,产能规模为1.12亿吨,平均单井规模由32万吨提升到87万吨。在此同时,我们还及早规划新建玉溪煤矿1000万吨,东大800万吨,沟底、沁和各500万吨,国投一期400万吨等几个现代化的骨干矿井,力争把我市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无烟煤生产基地。
2.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按照“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的思路,在延伸煤炭产业链上下功夫作了三篇文章。一是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在稳步建设高浓度氮肥项目的基础上,将工作重点转向发展以醇醚燃料为主的碳一化工,形成煤肥电和醇醚烃及精细化工并举的产业链条,实现由主要生产化肥向现代煤化工转变。二是大力发展煤层气产业,加快了煤层气开发利用步伐。到2008年底,已建成地面煤层气抽采井2621口,年抽采能力达到22亿立方米以上。全市累计建成煤层气发电厂21座,总装机容量18万千瓦;同时建成煤层气加气站5座,累计改装煤层气汽车3000余辆,市区内出租车全部改装成为双燃料汽车。城市主城区80%区域和居民用上了煤层气。三是大力发展煤电化一体产业。主要是鼓励煤电化工企业整合重组,拉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目前途经我市的全国首条百万伏级特高压输电试验示范工程已经完成,实现了由输煤变输电的跨越。
3.精心培育新兴产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了形成多元稳固的产业格局,在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同时,十分注重装备制造业、新型建材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是发展精密铸件和制造业。通过淘汰落后工艺、整合冶炼资源,延伸产品链条,积极扶持发展中高档铸件和汽车精密铸件。目前,全市已形成150万吨中高档铸件的生产能力。二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晋城市的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业已经起步,2011年底晋城市工业园区将实现产值百亿目标,成为全球重要的精密光机电产品生产基地。三是发展新型建材业。充分发挥当地陶土优势,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在阳城建成了建瓷工业园区,入区企业已达到6家,生产能力达到2100万平方米。
4.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在统筹发展各类服务业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领域,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拓展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我市背靠三晋腹地、面对千里中原的区位优势,利用高速运输网络,通过整合资源,正在抓紧物流中心园区建设和各县(市、区)的物流园区和配送中
心建设。依托当地丰厚的旅游资源,2008年全市旅游收入达到50.6亿元,同比增长21.64%。
二、统筹兼顾,创新机制,在工作实践中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子
转型发展是个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必须统筹兼顾,超前谋划,持之以恒,长抓不懈。
1.未雨绸缪,及早规划。转型发展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不转型必然会陷入 “矿竭城衰”的困境。因此,我们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的经验,充分发挥资源稳定开采阶段的各种优势,抓住国际、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及时制订了全市转型发展规划,努力掌握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权。
2.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革开放是转型发展的巨大动力。这几年,我们不断创优发展环境,努力营造了“重商、亲商、安商”的良好氛围,先后吸引了台湾富士康、香港华润、德国北威州RWE公司以及中海油、中石化、中煤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晋城落户。这些大企业、大项目、大集团的引进落户,为我市的转型发展起到了牵引拉动的火车头作用。
3.注重科技,尊重人才。不断强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认识,大力实施科教强市、人才强企战略,坚持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特别是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培养、培训和引进了一大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实用技术人才,为转型发展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撑。
4.注重生态,优化环境。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坚持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重点,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先后关停了500多家污染企业和节能减排不达标的企业。2008年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47天,位居全省前列。扎实推进造林绿化工程,重点狠抓了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城市绿化、镇村绿化和企业绿化,完成高等级公路沿线、白马寺山和城市可视荒山绿化任务,提高高速公路出入口、互通口、城市出入口绿化标准。森林覆盖率达到35.7%,市区绿化覆盖率45.8%,绿地率4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5平方米,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
5.注重安全,促进和谐。在转型发展中,我们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的位置,认真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的安全监管主体责任,使安全生产保持了总体平稳态势。2009年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10万从业人员死亡率、万车死亡率、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2.8%、89.1%、16.6%、93.5%,为转型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安全环境。与此同时,深入推进“五大惠民工程”、农村“五个全覆盖”和实事工程,着力抓好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人们在转型过程中有稳定的生活条件和安定的社会环境。
6.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按照中心城市、县城、建制镇、新农村“四位一体”的思路,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市基础设施、特色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修编完善了城市的总体规划,将市区规划 “六位一体”、带状向心、联动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功能,带动了农村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和农民创业。加强新农村建设,坚持“抓住两头、带动中间、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方针,全力打造全省新农村建设样板区,重点搞好环城高速公路周边区域的村镇规划和产业规划,促进这一区域的城镇和新农村向中心城市融入,中心城市向外辐射,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作者:山西省晋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