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书评格非《人面桃花》
人面不知何处去
——书评格非之《人面桃花》
格非,原名刘勇,1964年出生,江苏丹徒县人。1981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任中文系讲师(1987年)、副教授(1994年)、教授(1998年)。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现为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讲授写作、小说叙事学、伯格曼与欧洲电影等课程。曾先后出访德国、瑞典、日本、韩国等国,作品也曾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外出版。
1986年,格非发表处女作《追忆乌攸先生》。1987年发表中篇小说《迷舟》,而后声名鹊起,以善于营构叙事迷宫而成为中国当代最著名的先锋作家之一。1988年,格非发表的中篇小说《褐色鸟群》,更是被视为当代中国最玄奥的一篇小说,成为后来人们谈论先锋文学必然提及的一部重要作品。
格非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敌人》、《边缘》、《欲望的旗帜》及《人面桃花》(第一部),中篇小说集有《迷舟》、《唿哨》、《雨季的感觉》等。1995年出版有《格非文集》(三卷)。此外,还出版有小说理论专著《小说艺术面面观》、《小说叙事研究》,文学讲稿《塞壬的歌声》,散文集《格非散文》等。
格非曾在自己作的小传里这样写道:“小说写作是我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给我带来了一个独来独往的自由空间,并给我从现实及记忆中获得的某种难以言传的经验提供了还原的可能„„”
格非的写作坚韧、优雅而纯粹。他的小说曾深度参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学革命,他的叙事研究也曾丰富中国小说的美学肌理。他的写作既有鲜明的现代精神,又承续着古典小说传统中的灿烂和斑斓。他的叙事繁复精致,语言华美、典雅,散发着浓厚的书卷气息,这种话语风格所独具的准确和绚丽,既充分展现了汉语的伟大魅力,又及时唤醒了现代人对母语的复杂感情。
格非出版于二OO四年度的长篇小说《人面桃花》,作为这一话语理想的延伸,在重绘语言地图、解析世道人心、留存历史记忆上,都富于创造性的发现。他对这一发现的深刻表达,不仅达到了中国作家所能达到的新的艺术难度,还为求证人类的梦想及其幻灭这一普遍性的精神难题辟开了一条崭新的路径。
摘要:格非小说《人面桃花》以陆秀米追求大同理想社会,走上革命道路为主线,通过对秀米内心感情的描绘,展现了中国人在辛亥革命前后一段历史时期里的心灵矛盾和精神迷茫。本文试图通过对女主人公陆秀米随着中国革命,追寻她无法企及的大同理想世界,最终梦想幻灭这一命运悲剧故事进行探索,旨在回溯那段已经逝去的革命历史,也发掘革命背景之下的人们无法躲避时代整体性失败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人面桃花》 陆秀米 大同世界 命运悲剧
《人面桃花》故事梗概
光绪二十七年春,罢官回籍的陆侃突然从普济消失,不知所终。其女陆秀米开始第一次正视她所面对的这个世界。几天后,革命党人张季元以养病为名来到了普济。在秀米的眼中,张季元就是这个神秘世界的象征:他查访一个六指木匠,联络地方革命党,购运枪支,准备起义;他去过日本横滨,与母亲的关系也令人生疑。而对于张季元来说,这个他暗中渴慕的美貌少女的存在使他对革命的信念产生了动摇。两人之间的情感于暗中滋生并迅速成长,但随着革命党的被剿灭,特别是张季元猝死而告终。
秀米于出嫁途中遭遇土匪绑票,被劫至偏野小村花家舍的一处湖心小岛上。但同一时间,土匪云集花家舍亦在酝酿着一场重大事变。在岛上,秀米从一名尼姑韩六的口中得知了花家舍的所有秘密。她对父亲在普济建立桃花源的疯狂举动似有所悟,而阅读张季元留下来的一本日记,也使她了解了革命党人创立大同世界的真正动机。随着土匪头领们一个个神秘死亡,花家舍这个“人间仙境”于一夜间变成一堆瓦砾,而暗中活动的革命党人六指木匠则控制了局面,并收编土匪于第二年发动起义,攻打府州梅城。起义失败后,秀米被送往日本。
几年之后,陆秀米受革命党人指派从日本带着年幼的孩子返回普济,联络地方豪强,进行革命准备,并建立普济学堂。在当地人的眼中,秀米已经变成了与父亲一样的“疯子”。她的革命蓝图中混杂了父亲对于桃花源的梦想,张季元的“大同世界”,当然还有花家舍的土匪实践,带有强烈的乌托邦色彩。在清兵的一次围剿中,秀米被捕并押解至梅城,她的孩子也于乱中被杀。就在秀米被清廷处死的前夕,辛亥革命爆发。秀米被关押一年半后获释,回到普济,最后在平淡的生活中逝去。
《人面桃花》[1]就是这样一个叫人又痛又牵挂的故事。桃花的意象撑起了整个故事的历史寓意,既讲它的转瞬之美,也讲它的生生不息。桃花既是去年今日此门中的女子,也是此刻依旧笑春风的自然,更是众人寻觅的世外桃源。
这故事写的是一个乌托邦,一个桃花源。不仅写这桃花源的缤纷梦想,更写那做梦的痴人疯子,写他们的狂野和矛盾,还有梦想的幻灭,鲜血洒了,头颅抛了,虽没看见遍地开花,但信念恒存。初看是儿女情长,结果却是大开大阖的历史、牺牲与反省。也就是说,桃花虽美,它不是永远开着;飘落的过程虽美,总是落到了泥里面;花泥虽烂,但明春就有了开花的可能。
本文就是基于对女主人公陆秀米追寻她无法企及的梦,即追寻她的爱情和她大同世界的理想,最终梦想幻灭这一命运悲剧故事进行探索,旨在回溯那段已经逝去的革命历史,也发掘辛亥革命历史背景之下,革命志士陷于心灵矛盾和精神迷茫中,却又始终无法躲避时代整体性失败的悲剧命运。
大同革命思想的萌芽
小说开篇即以十五岁的秀米羞觉初潮、神思恍惚中回忆、思忖着父亲发疯、离家出走、不知所终的情节,暗喻当时中国社会内忧外困的混乱局面,而中年男子、号称“表哥”的革命党人张季元借住秀米家,遂牵惹出秀米母亲、秀米与“表哥”之间的性爱故事。小说开篇笔调于琐碎凌乱、恍惚如谜中,别透出一种乱世中的凄凉落寞、荒谬无奈。
秀米的父亲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遭贬回乡之后产生了归隐田园、创建几千年以来文人仕子共同向往的世外桃源的美好愿望。他要将陶渊明的桃源梦化为现实,是一种中国固有的大同世界理想。这种思想或多或少都无形的在秀米的脑海里植下根子。
然而,真正对秀米大同革命思想萌芽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其“表哥”张季元。张季元在秀米父亲发疯离家出走后来到秀米家中,在与秀米母亲私幽过程中,也与秀米产生了暧昧。秀米对张季元的爱慕情感,使她开始参悟这个未知的世界。虽然张季元在革命党被剿灭后猝死,但是他留在陆家的日记本不但让秀米彻底了解了张季元的革命理想,还使秀米更加肯定了他们于暗中滋生并迅速成长的爱情。从秀米陷于张季元猝死的伤心欲绝中开始,她的心已经随着张季元一同死去,她的躯体似乎已经不再是她自己的。所以她对自己的婚事漠不关心;当她在结婚的路上被土匪劫持能镇定自若,当她被强奸后想到张季元已经不在人世,甚至怨恨起他来。这是革命中无望的爱情,而爱情是改变一个女人的最佳的契机。对张季元的爱恋使她带有几分自觉地肩负起了实现张季元理想的念头,唯有在追逐他理想的过程中秀米才能感受到自己还在爱与被爱着。与其说秀米之后在普济开办的“普济学堂”是被革命巨浪裹胁进去的疯狂想法,还不如说其中也有几分为了追寻她所爱的人的脚步而带有的自觉成分。
然而秀米始终是动荡社会背景下的一个小人物。她悲剧的命运并不仅仅体现在她追求革命理想的失败,还表现在她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只能随时代扬起的汹涌洪波来展开自己的生活。同时秀米与身具有的探知外在世界的好奇心、渴望轰轰烈烈生活并慷慨悲壮死去的狂野内心,使她这个只断断续续读了几天私塾,从未见过世面的乡村少女,具有了一股勇往直前面对人生的勇气。在秀米的内心深处,一直充满了叛逆,一直期待着奇迹的发生。所以,她能从容地与花家舍的土匪周旋,忍受土匪的欺凌。又能在花家舍惨烈争斗之后逃生,还远赴日本留学、重返普济,演绎一场惊天动地的乡村革命。
在送亲路上被绑架到花家舍是秀米悲剧命运的正式上演。虽然她只是作为一个柔弱的受害者在花家舍附近的小岛上居住着,并没有直接地参与到花家舍的生活、兴亡之中,花家舍兴建和灭亡的历史都是她通过“看”和“听”得来的。但是她的所见所闻无疑加深了她从父亲、张季元那里接触到的大同理想社会的认识。尤其在王观澄被杀害的当天,秀米做的那个离奇的梦中,王观澄说花家舍迟早要变成废墟,但是秀米命中注定会继续他的事业。这无疑是对秀米命运的一次点拨,为她之后建立普济学堂走向革命道路起到关键的决定作用。
大同革命思想的实践与失败
花家舍的毁灭源于其土匪的内讧,在花家舍毁灭之后,秀米作为人质的囚禁生涯戛然而止。作者将秀米远赴日本的过程一笔带过,径直讲述她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革命党人回到普济。此时的秀米努力将儿女私情抛在脑后,成为一个随时准备为理想献身的革命志士。她心中的梦想就是把所有的人都变成一样的,不仅生活一样,连心中所想都一样,从而使每一个人都享用共同和善幸福的大同世界。这个图景看起来很诱人,事实上毫无实现的可能。因为它企图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实现大同,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陷入了空想境地。同时她“忽略了人是一种有限的个体存在,抹杀这种个体的差异性、特殊性,无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细
[2]微不同,势必使一切变为泡影”。
更何况秀米组织成立“普济地方自治会”,创办“普济学堂”,身边聚集的一帮人马都是一些不三不四的混混以及乞丐、陌生人。在一个把“革命”理解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想打谁的耳光就打谁的耳光,想跟谁睡觉就跟谁睡觉”,或者认为“革命就是杀人,和杀猪的手艺按说也差不了多少,都是那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勾当”愚昧无知的人群中,没有组织、发动和武装群众的工作如何奢谈“革命”?又如何能使桃源梦想得以实现?在革命实践失败之前,秀米的脸上又增加了悲哀的神色,她已经开始认识到自己的所有努力也将会成为泡影。面对自己的结论她不禁显得惊慌失措,惴惴不安地观望、等待着革命的去所。她之所以继续做事,也只是为了忘记那些伤心的记忆,为她过去的情感做力所能及的祭奠。这种毫无目的、毫无希望的理想,是一种多么沉痛的悲剧!更让人感到悲哀的是, “革命同志”为了加官晋爵和骗取她的家财而出卖了她,摧毁了秀米用尽一切代价聚集的革命力量。最终以她的亲骨肉小东西惨死于清兵乱枪之下,自己被打入深牢这一幕惨剧终结了她的大同之梦。直到出卖她的“同志”成了革命新贵,她才被释放出狱。
陆侃、张季元、王观澄、陆秀米等这些思想启蒙者在追求乌托邦理想的过程中,都单纯地将理想等同于现实,从而产生了错位,遭受失败的结局:陆侃砍柳植桃,下决心修筑连接家家户户的长廊,要把普济变成晋代的武陵源;张季元组织反清的“镂蛤会”,为实现“天下大同”而奔走革命,为乌托邦理想注入了现代意义;张季元死后,秀米出嫁,途中被土匪劫持,没想到匪窝竟是总揽把王观澄精心构建的一个世外桃源—她父亲的设想竟然在这里得到了实现,而它最终却毁灭于土匪的内讧;秀米从日本回到家乡普济后实施变革的蓝图就是混合了父亲陆侃、张季元的理想和花家舍的模式。而这次革命最终也以失败结束,秀米也被革命的“同志”出卖人狱。
他们的失败和“疯狂”都来自于乌托邦理想与现实发生“断裂”造成的“错位”。无论王观澄等土匪还是张季元、陆秀米这些革命党人,他们的心理上都存在着对革命的困惑。当秀米不得不将自己交给革命,而她却只能从一个口风很紧的信差那里接受革命的任务时,她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娱蚁,而且被他人施了法术,镇在雷峰塔下„„”①失败的感觉,被异化的感觉,革命内部的分歧与争斗、出卖终于使得他们离最初的“革命”越来越远。
与此同时,革命所要拯救的对象、革命的主体力量——民众对革命更是充满了困惑与误解:他们宁愿守着贫穷,也不愿意过乱世的生活。在民众的眼里:“革命就是杀人,和杀猪的手艺按说也差不了多少,都是那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勾当”。在这样的情形下,革命只能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革命的意义也在一次次的失败中被逐步瓦解。
悲剧就是把个体无望的痛苦和毁灭借助心灵的强烈震撼表现出来。作者要借助秀米美好的生命随着时代的洪流卷入中国近代的历史悲剧,来写出个人脆弱的心灵在时代的混乱之中承受的巨大痛苦折磨。而历史却不顾个人的悲喜,依然以其强大的趋势推演向前。个人的力量在历史中仅是沧海一粟,显得多么的微不足道。秀米身处在中国晚清这样一个悲剧时代,外来入侵势力和几千年文化形成的封建思想,迫使革命精神长期在一种绝望的野蛮形式中生存。经受这一形式的奴役之后,秀米传奇的生涯就与家庭及乡村文化的崩溃相联系,与历史的动荡、激进革命的失败相关联,随着中国革命经历着悲剧的命运。
失败后的心灵感悟
当她回到“物是人非”的普济自己的家,当她流下第一滴眼泪,当她坐在五岁时就因为自己而死去的儿子的坟前,那样一种“人面不知何处去”的幻灭感、沧桑感在她心头升起,她终于意识到“她不是革命家,不是那个梦想中寻找桃花源的父亲的化身,也不是那个在横滨木屋前眺望大海的少女,而是行走在黎明的村舍间,在摇篮里熟睡的婴儿”。于是选择了以“禁语”来面对她之后的人生。“禁语”暗示着她在对自我内心进行审视和惩罚。此时此刻,回想起曾经有过的革命理想是那么的虚无和不堪一击。秀米继承了父亲、张纪元、王观澄等人想要建立桃花源、大同世界的理想。虽然她付出了所有的努力,但是她不仅没有将这一美好愿望实现,还被社会现实逼迫,不断遭遇失败,不断走向社会所不能接受的反面。的确,大同愿望仅存在于当时很少一部分人的思想意识中。秀米等人企图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消除世间丑恶,建立美好无忧的大同世界;想以一己的安宁、善良取代社会的动荡不安,让深沉的宁静改善世道、安顿人心这种理想主义,违背了历史潮流。
小说结尾秀米看到瓦釜中结着的酷似父亲与人对弈的冰花,恍然再次回到十几年前。而“冰花是脆弱的,人亦如此”,随着冰花的消融,秀米也悄然而逝。
“人面”已去,而“桃花”依旧灿烂地开放在春风里,人世的一切仍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运行,现代人也依然在困境中探索思考,在强大的命运中生活。
注释: ①本文凡征引《人面桃花》之语,出自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参考文献:
[1]人面桃花〔M].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2]齐涛.中国通史教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第二篇:格非《蚌壳》读后感
马那的死亡真伪
——格非《蚌壳》读后感
辣椒小仙
关于故事:
故事1:
“我”从诊所出来以后,发现钥匙忘带了,于是“我”回诊所去拿钥匙。诊所的医生是我的朋友,看起来也是一个心不在焉的医生。他喜欢玩扑克牌,喜欢把牌摆成蔷薇花瓣的形状。他见“我”回来,张了张嘴,但并没有说什么。“我”向大街上走去,一个女人喊住了“我”,她叫小羊,是从前乡下一个土匪的女儿。以前“我”见过她,那时候就想上她,但那时还是一个朦胧的想法。这个叫小羊的女人带我去一个漆着红漆的门洞里,然后她勾搭“我”,“我”们就发生了关系。(我猜小羊是个站街的妓女)
故事2:
小时候,他的父亲带他去河边捉河蚌。父亲将他放在岸上,然后去河里捉河蚌。有一个女人坐在圆形木桶里,也在河面上采苇叶。这个女人和父亲在芦苇丛里打情骂俏,这个女人说父亲,小心蛇咬了你。后来下了一场很大的雨,父亲在风雨里和这个陌生的女人“缠绵悱恻”。雨停以后,父亲带他回家,不停地说,刚才雨下得真大。回家以后,他们见到母亲,父亲依然说的这句话。母亲在缝被子,咬线头,阳光穿过窗骨照在母亲的脚边,他看到那个光觉得很难受。
故事3:
一个女人去诊所看病,医生给她检查身体,检查到最后,他们就睡在一起了。检查身体的时候,这个女人问医生,你喜欢玩扑克牌?睡完以后,医生拿了一条一角有个被烟头烧出破洞的手绢给女人擦汗。临了医生下了诊断:没毛病,吃蛇胆就好了。城里各个角落都有毒蛇。
故事4:
红色拱门的地方死了一个人,一个男人,这个男人的后背有伤口,警察说可能这个男人患有梅毒,前不久跟一个妓女搞在一起。可能是他患了梅毒,精神上太过恐惧就自杀了。男人的妻子说,这个男人有一个奇怪的地方,他看到光透过玻璃照到墙上就很紧张。警官对女人说,你一个人住是不是很害怕啊?我就住在附近,晚上我们可以……
故事5:
晚上,马那和妻子在家,妻子喜欢玩扑克牌,喜欢把牌摆成蔷薇花瓣的形状。马那急着去见一个情人,这个情人带有一种泥上和青草的气息,让他非常着迷。此时他要找一个理由出去,他绞尽脑汁编了一个理由,他妻子竟然听得心不在焉,吓得他又重讲了一边。他决定去洗个澡再出门,他洗澡的时候,后背被蛇咬了一口,他于是想起来,他的妻子最近在吃蛇胆,他不知道这蛇为什么会出来。
故事6:
“我”去诊所看医生,“我”大概是觉得自己精神有问题。“我”跟医生说,“我”梦见妻子要杀掉“我”,是用一把剪刀还是一段猪肠子还是一条蛇来着。医生说,这种梦境的出现和丈夫发现妻子有外遇有关。“我”问这病还能治吗?医生说,你不是害怕光照到墙上么?戴上墨镜就可以了。医生说这话的时候,掏出一条手绢擦脸,手绢一角有一个烟头烧出的小洞。
还是关于故事:
毫无疑问,作者肯定看了弗洛伊德才写了这样的小说。
马那小时候目睹父亲出轨,后来又知道自己的妻子出轨,他开始出现和多年前一样的毛病,害怕那样的阳光,因为那样的阳光让他为母亲的被欺骗而痛苦,也许他还迷恋自己的母亲,他正因为迷恋自己的母亲,才会跟着迷恋那个土匪的女儿,那个乡下女人,因为他看到过阳光下母亲的乳房,也在那样的阳光下看到过那个乡下女人的乳房(我真是服了格非他老人家了,绝对是写小黄书的一把好手,让我这书评都不好下笔了)。这样看来,这是一个恋母情节引发的故事啊。
这时马那觉得自己出现了精神问题,于是他去找自己的医生朋友,讲述自己的童年经历,以及和那个叫小羊的妓女上床的事情。还讲自己梦见妻子用一个蛇一样的东西杀了自己。医生告诉他这是因为妻子出轨才产生的潜意识,戴上墨镜不去看就好了。言外之意,绿帽子戴就戴了,别想太多了。(格非你是在开玩笑吗?)
我们现在再来看前五个故事,马那的妻子去检查身体,检查什么呢?检查有没有被他的丈夫传染上梅毒啊。因为第4个故事告诉我们,那个死去的男人被妓女传染上了梅毒。那个死去的男人肯定是马那啊,因为第5个故事告诉我们,马那的后背被蛇咬了,而故事4里的男人后背也有一个伤口。马那的情人肯定是小羊啊,因为马那喜欢情人身上泥上和青草的气息,这是乡下女人的气息,而小羊就是来自乡下,一个从G省来的女人。
那么,前五个故事是马那的想象还是真的发生了,也就是说,马那到底有没有死?那就要看看这六个故事片段怎么排序了。
排序1:
(1)(马那和妻子性生活不和谐,妻子和马那的医生朋友搞上了)——(2)故事2——(3)故事1——(4)故事3——(5)故事5——(6)故事4——(7)故事6
按照这样的排序,马那就没有死,只是被他的朋友和妻子当成一个神经病一样戴着一顶绿帽子。然后他把那些臆想出来的然而又非常真实的东西写成小说,他是一个傻缺的写小说的文艺男青年。
排序2:
(2)(马那和妻子性生活不和谐,妻子和马那的医生朋友搞上了)——(2)故事2——(3)故事1——(4)故事6——(5)故事3——(6)故事5——(7)故事4
按照这个排序,就细思极恐了,医生朋友就成了一个高智商的心机婊了。医生听完“我”的人生经历和梦境后,决定利用“我”的臆想造成一个自杀的完美假象。因为“我”嫖过,所以“我”会染上梅毒,然后“我”就可以在病痛的恐惧中有自杀的理由;其次,“我”幻想过被蛇杀死,那么就让蛇杀死马那,然后再说是他想象出来的,甚至可以说他自己用蛇杀死了自己。
总结:一个短篇小说,玩成这样,我也是服了,只能说学霸的世界不是我们能理解的。格非作为清华大学的教授,这么玩读者可以理解,很好很好很好啊。/(ㄒoㄒ)/~~
唉,这就是叙事空缺,叙事碎片。
(看完都是真爱啊O(∩_∩)O谢谢;看完还看懂笔者在说啥的都是和笔者一样的——神经病O(∩_∩)O哈哈~)
第三篇:《人面桃花》读后感2500字
《人面桃花》读后感2500字
原创: 百慕是我1如果说苏童的《碧奴》是一场绿色梦魇,那么格非的《人面桃花》无疑是一个黑色乌托邦。二者均有绝美的语境。不同的是,《碧奴》虽不见阳光,却充满希望;《人面桃花》虽以希望为起点,但最终走向黑暗的终点。人去楼空。
对于乌托邦的迷恋,我习惯以电影的快捷方式来解决,由繁华至烟灭不过百来分钟,所以对书越来越缺乏耐心。不是说现在可看的书越来越少,至少我是无资格说这些的。我尊重每一位作者。因为每一篇完结的稿子,必是一个人由心口涌出的全部魂灵。
相比苏童在四个月内迅速完成的《碧奴》,格非的《人面桃花》有着更精心的设计。写了十年,那是真正的十年磨一剑。前者是瞬间的灵感,后者是蓄积多年的心血。前者更像是一个人的独白,有极华丽的措辞;而后者以一个女子的传奇呈现的是一个时代风云变幻的过程,华丽的是整个结构。
《人面桃花》称得上雅俗共赏。有一个可以和《我的名字叫红》媲美的悬念,严肃悲怆的历史大背景,有一层《金瓶梅》的薄纱,再加上细腻温婉的笔调。这些看似不相干的因素彼此支撑,构成一个黑色的乌托邦。
2我更喜欢看虚构的故事。那些广为流传的纪实性作品大多源于生活,有多厚重就有多真实。故事应总是凌驾于社会原貌之上,真正能征服读者的是创意。比如电影《暗恋桃花源》就是一部将创意做成模型的作品。在这方面,个人以为最经典的依然是《百年孤独》。至于本届诺贝尔文学奖的《红》,胜在几点:
一、对细密画派专业精准的临摹;
二、对伊斯坦布尔底层深切的忧虑;
三、米兰·昆德拉式的角色切换和错位。
而在《人面桃花》中,可以感受到人们混乱而真实的内心世界。在这里,没有救赎,只有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为了私欲而彻底沉沦。人性残缺。没有一个完美的形象。自小到大,革命先驱必是大公无私的英雄,而格非却要打碎英雄头顶那一层不真实的光环,这样的剥离并不残忍。大多数的人首先在乎的是自己。于是这样并不高尚的先驱形象却使人倍感亲切。就好象在那个年代,自己也将是其中一人。
3取景于清末或更早历史背景的小说多见于旧式作品,其中的人物们是遵守三纲五常的。刻板得不食人间烟火。而这里的秀米从一开始就直呼父亲是疯子,事实上他就是个疯子。对于母亲的冷淡则更具现实意义,那是在她被劫至花家舍,而久未见家人去赎她,终于惨遭凌辱之后。
《百年孤独》中有一个每夜需要陪七十二个男人睡觉的女孩,()每人只收两毛钱,以此偿还因她而被烧的房子。格非的小说也势必要割裂人的心脏,笔触十分地凌厉。秀米美貌如花,终难逃被轮奸的厄运,是一个女子的终极悲剧。
其次是小东西的死,小东西大号叫普济,是秀米在花家舍生的儿子,不知父亲是谁。五岁的孩子,敬爱母亲如同神明,却至死也没有得到母亲的半点爱抚。子弹无眼,穿过胸膛,我的眼泪随他的血一同流出。因为他不是秀米爱情的结晶,她爱的张季元早已未及表白就被绑着石头沉入水底。打捞他冻结的尸体如同打捞秀米死去的心。
4故事写官家小姐陆秀米从深闺到江湖的过程。影响这一切的是一个叫张季元的革命者,他是陆夫人的情人,与秀米一见钟情,并彼此暗恋,可是双方却并不知晓。直到张季元死后,秀米从他的日记中知道了原来他也那么爱自己,从此每夜抱着他的日记入睡,痴迷,疯癫。
爱人不在,心也死去。秀米不再在乎嫁给谁。在远嫁的路上被花家舍的土匪劫持,迎亲队伍弃她而去,并另择亲事。秀米在花家舍经历了最可怕的梦魇。但花家舍的六大当家均已因内讧而自相残杀并全部暴毙。秀米得以脱身。小说省略了她在横滨投身革命的经历。
秀米带着儿子小东西回到陆府,也带回了一颗比石头更坚硬的心。她不再是过去那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她像个机器般地疯狂鼓动革命,她的麾下聚集了各路豪杰,从日本运回的枪支弹药,以备随时攻打梅城。
这是个伟大的事业,有着造福人类的崇高理想。可是,宣誓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私欲呢。张季元革命是为了能和秀米在一起;秀米革命是为了完成张季元的遗愿;陆夫人支持革命是为了情人张季元;妓女翠莲革命是为了伺机寻得一个好归宿;追随秀米革命的人们是为了混口饭吃。马克思主义对他们来说都太遥远。
情同姐妹的翠莲最终出卖了秀米,因为那个来村里弹棉花的人属猪,翠莲认为这就是她要嫁的人。而那个人恰恰是朝廷的密探,秀米锒铛入狱,并在狱中生下第二个儿子,孩子生下来后就被抱走,后来成了梅城的县长。当初出卖她的朝廷密探又摇身一变成了革命显贵。
秀米与喜鹊,两个孤女相依为命,共渡余生。至此,谜底浮出来,是那对金蝉,那是张季元的物品,陆侃发疯是因为知道了夫人红杏出墙。他出走后下落不明。许是死了。
5陆夫人是个颇具争议的女性。格非对她的刻画相当精准。女人天性的敏感,使她很快感觉到张季元对女儿的爱意。当最亲密的两个女人同时爱上一个男人,作者残忍地将她们设计成母女,将三角之恋推向伤害的极致,最后的结果还是爱情超越亲情。陆夫人没有去花家舍赎回秀米,而秀米也没有按她的遗愿将她葬在张季元的坟边。这种较量是至死方休的。非常刻薄。
如果拍成电影,陆夫人的形象至少能夺走秀米一半的光芒。在孙子面前,她是和蔼可亲的婆婆;在落难者面前,她是乐善好施的官家太太。而这一切均抵不过因爱而生的决绝和狠毒。自她嫁掉秀米的那一刻起,母女俩就已形同陌路。其间的裂痕,是她在对秀米意外回来之后,无论怎样的亲热也不能填补的。
6翠莲的形象应了那句话,戏子无义,婊子无情。与陆夫人一样,她也是格非在小说中精心布局的一枚棋。在决定背叛之前,她把小东西的棺材盖好又打开,如此反复三次,伤心欲绝,她难过的不是小东西的死,而是自己无法回避的良心谴责。她让老虎对她进行残忍的性虐待和恶毒的诅咒,同样只是想以此减轻自己的负罪感。
她在诱使秀米变卖地产,一无所有之后,又很快被这位后来成为革命新贵的昔日朝廷鹰犬所抛弃。这个结局有点大快人心。格非多次强调她的妓女身份,他同样是个善于对女性浓墨重彩的作者。书中的人物尽管不完美,却也谈不上十恶不赦,于是所有的卑劣行径统统让这样一个妓女完成。
7从《人面桃花》中看到的人情世故:
一、女人之间亲如姐妹,背后暗藏刀戈;
二、邻里之间互相扶持,但决不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帮你;
三、男人之间称兄道弟,在利益面前却欲置对方于死地。
秀米后来常常在小东西的坟前一直坐到天黑,她终于知道只有自己五岁的儿子才是可以信任的,无须任何防备。尽管他的出生铭刻着她今生今世最惊恐的回忆。
去年今日,人面桃花。桃花依旧笑着春风,而人面早已成了不惧冰霜的梅花。梅城开满了各种各样的梅花。色冷而香远。
本文写于2008年6月25日
距今10年整
第四篇:刘格非事迹简介
刘格非事迹简介
刘格非,女,9岁,泗水县龙城小学四年级一班学生,她品学兼优,团结同学,尊敬师长,是一名全面发展的小学生。
刘格非自上一年级以来,一直担任班长。她尽职尽责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深受老师的喜爱和信任;她热心为同学服务,关心同学,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赢得了全班同学的尊敬和爱戴。
刘格非同学全面发展,学习成绩优异,才艺突出。她能歌善舞,善于交际。喜爱音乐,积极参加古筝学习,顺利通过了古筝五级考试。在第四届中华民族器乐艺术节中,她表演的古筝独奏《洞庭新歌》获得了铜奖。
刘格非在家是个好孩子,经常帮家长做家务,体贴父母,关心老人,还会做简单的饭菜。
刘格非同学在老师的关心下,在同学们的支持下,正在健康茁壮地成长,相信她将来一定会以更加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大家对她的关爱!
第五篇:人面桃花读后感
《人面桃花》读后感
初读《人面桃花》是抱着好奇心的心态,十年磨一剑,究竟故事的情节是有多么曲折,才使得格非用了十年的时间写了这本小说。开始读时却惊喜的发现,故事从开始陆侃发疯离家出走开始写起,却又停笔开始写秀米,引得读者不得不继续读下去。读完却发现,这部小说所包含的不仅仅只是故事情节这么简单,而且反应了社会现实。
秀米父亲的发疯引领了全文的线索,秀米是个单纯、可爱的孩子,父亲的发疯和离家出走使秀米走出了地主家大小姐的一方天地开始关注这个广阔的世界。也就开始全文情节的展开。张季元是秀米的表哥,以养病为借口来到普济,其实是为了躲避革命的追捕,但这些秀米并不知道。在秀米眼中,张季元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并且富有人生阅历的人,像秀米这种大家闺秀应该说是没有什么人生经验,自然而然的就喜欢上了这个远房表哥。但是她却不敢猜测张季元的想法,只能忍受日复一日的内心煎熬。在封建的革命动荡年代,秀米的小心思没有人会关心也没有人可以诉说,只能埋在心里,默默地等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渐渐地却发现秀米的母亲翠莲喜欢的竟然也是张季元,于是在心底开始为秀米捏了一把汗,如果秀米母亲可以看出秀米的心思并帮助女儿实现愿望这便是最好了,可是悄悄相反,秀米的母亲成了阻碍秀米和表哥单独在一起的最大屏障,翠莲想尽方法让秀米和张季元不能在一起,可是这更加重了秀米对这个表哥的的爱慕之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得不到的都是最好的,秀米就是因为得不到,所以更加期盼和张季元在一起,也就坚定了秀米喜欢张继元的决心。而这也直接引起了秀米和母亲的之间的冷战。
也许是上天在可怜秀米和张季元吧,在秀米和母亲出去寻找陆侃时,这俩终于有了单独在一起的时间。秀米的梦境再现了,当张季元真的如梦中那样将手放在秀米的肩膀上事,秀米的内心是又惊又喜的,惊的是梦中的情景不会真的发生吧,喜的是她认为至少这个表哥不讨厌她。可是让秀米失望的是最后真的没有发生什么,不过是在闲聊罢了。我想,对于那时的秀米而言,能够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闲聊大概也是很幸福的,即使不知道对方这是怎么想的。
张季元的突然离去对秀米和她母亲的打击是巨大的,张季元留下的那本日记和金蝉对秀米的影响可以说是深远的。秀米看了日记后知道表哥也是喜欢她的,而且日记中的点点滴滴都造成了秀米会走张季元的老路的原因。秀米突然出嫁却仍能保持一副镇定的模样,这也许是因为张季元离世对秀米的打击是巨大的,尤其是知道张季元也喜欢她的时候。所以在出嫁的路上遭遇的一切秀米都坦然处之,没有抱怨,甚至像一个哑巴一样。花家舍的遭遇让秀米想到了自己的父亲,这么一个世外桃源不就是他一生的追求吗?可是陆侃现在又在哪里呢,没有人知道。
秀米通过张季元留下的金蝉逐渐成为蜩蛄会的头目,并且为了革命远渡日本,最后又回到家中成立了地方自治会并且开设了普济学堂,秀米所做的一切在乡人心中是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的,吸引了很多的人跟着她一起革命,最后却大难临头各自跑了。这时的秀米应该是伤心的吧,原来这么些信誓旦旦要和她一起搞革命的人一个个都走了,可是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冷静,最后当看到自己的孩子死在枪下也是冷漠的。可是我读到这还是在想,秀米的冷漠应该是装的吧,看到自己的孩子,本能的保护欲望反而会害了他,可是逮捕秀米的人却还是残忍的打死了她的孩子。
在狱中的多年,秀米想了很多,更加形成了沉默寡言的习惯,以至于出狱之后自己都懒得说话了,回家乡的历程也是充满艰险的,可是对秀米这个经受过种种磨难的人来说,苦都算不上苦了。
小说的结局可以说是惨烈的,我是属于比较喜欢完美结局的人,看到这么悲的结局反而使我更加觉得小说写得更悲了。诚然,革命的进程是激烈的,总会有人牺牲,有人为之耗费一生,可正是因为有这些牺牲自己的人才有了现在的生活。革命先烈们用献血为我们铺就了光明的前程,才会有了现在衣食无忧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