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白鹤读后感

时间:2019-05-14 16:55: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哭泣的白鹤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哭泣的白鹤读后感》。

第一篇:哭泣的白鹤读后感

哭泣的白鹳

在今天,我读了一本好书——《哭泣的白鹳》。

褚云侠主编的《哭泣的白鹳》是一部以自然为主题的小说集。本书所选的七篇小说,均为中国当代作家关于自然的形态各异的书写。他们各自以不同的风格与向度,勾勒了一幅幅人与自然一同构成的生动画卷,其中或展现给我们一派富有异域情调的边地风光,或呈现给我们一方有着独特风俗与性格的水土,或描绘出一种与大自然相依相生的生存方式,或揭示由神奇自然缔造出的一种精神人格,甚至是以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将严重的生态矛盾呈现给世人。

“他像一只酱褐色的海参,慢慢地爬,从冷如冰窑的海水里爬向暖和的岸。在他前面十几米远的地方,有一堆救命的柴草堆,一盒半打开的火柴——这是他下水以前细心准备好的。细小的柴枝在最下面,粗一些的在上面,一层层地重叠成人字形。火柴盒用一块鹅卵石压住,以防被海风吹跑。精选出来的三根质量最好的火柴棍,半截露在外面——这完全是为冻僵的人准备的。此时,他用双肘支撑着身躯挣扎着爬行,一寸一寸地与柴堆缩短距离,鱼叉和鱼刀当啷当啷地撞击着地上的石蛋子。他的身后,拖着一个沉重的网包,里面有肥大的、肉乎乎的海参,还有贝壳上闪着七色彩光的鲍鱼、光滑似玉的大海螺。它们随着这个人每前进一步而紧张地蠕动着,并发出唧唧的吐水声。它们离开海就是死,他爬向岸就是生。显然,他战胜了它们,获得了胜利。” 这是我从书里摘取的一段,作者用细腻的描写方法为我们讲述了白鹳与夜莺的故事。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白鹳太骄傲了,而且还没有礼貌,自以为了不起,最后却害了自己。可夜莺正好和白鹳相反,谦虚好学,还非常有礼貌。读完了这篇文章,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不要骄傲,要谦虚好学。毕竟古人曾经说过“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嘛,我想白鹳应该不懂吧。本书是一部以自然为主题的小说集。本书所选的七篇小说,均为中国当代作家关于自然的形态各异的书写。他们各自以不同的风格与向度,勾勒了一幅幅人与自然一同构成的生动画卷。其中或展现给我们一派富有异域情调的边地风光,或呈现给我们一方有着独特风俗与性格的水土,或描绘出一种与大自然相依相生的生存方式,或揭示由神奇自然缔造出的一种精神人格,甚至是以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将严重的生态矛盾呈现给世人。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白鹳太骄傲了,而且还没有礼貌,自以为了不起,最后却害了自己。可夜莺正好和白鹳相反,谦虚好学,还非常有礼貌。读完了这篇文章,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不要 骄傲,要谦虚好学

第二篇:《当尼采哭泣》读后感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

《当尼采哭泣》这本书看的并不连贯,前半本用了几周的时间看的,后半本用了4天看完。

本书是将历史上两位大师,哲学家尼采和19世界末欧洲最负盛名的医生布雷尔虚构成病人和医生,开启了一段谈话治疗的旅程。

布雷尔一个声名显赫,拥有学术地位、成功的事业、金钱、美貌的妻子、幸福的家庭,显然已经是站在世界巅峰的人了,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外人看到的假象。布雷尔自己内心却充满了绝望、焦虑、恐惧。他深深的迷恋着他的一个年轻的、美丽得并患有歇斯底里症的女患者,贝莎,并陷入无法自拔的肉欲幻想中。布雷尔将自己大部分应该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都给了他这个女病人,贝莎,贝莎也深深的依赖着他的医生,布雷尔。并在一次无意识恍惚间说自己怀了布雷尔的孩子,这些都让他的妻子,马蒂尔德非常的愤怒,并要求布雷尔将贝莎转诊。应为贝莎的事情还连累了布雷尔的一个红颜知己,伊娃。因为布雷尔什么都跟伊娃说,这也让马蒂尔德嫉妒和气愤,马蒂尔德也要求布雷尔辞掉伊娃。布雷尔因为害怕失去他的地位、家庭、声望而怯懦的顺从了马蒂尔德的要求。但同时他也开始怨恨马蒂尔德,怨恨马蒂尔德禁锢了自己,怨恨她让贝莎的病情又复发了(贝莎呗转诊后,她之前的所有的症状又回来了),并且贝莎的新医生爱上了她,还像她求婚,这让布雷尔嫉妒,更把全部的怨气都推到马蒂尔德身上。她更怨恨马蒂尔德让自己失去了和伊娃的友谊,因为辞退了伊娃后,他再也没有看到伊娃。这所有的怨恨,让布雷尔越来越疏远自己的妻子,他不再碰马蒂尔德,甚至都不愿多看她,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诊疗室里。

当我看到马蒂尔德要求布雷尔将贝莎转诊,并辞退伊娃时。我很气愤,我的感受也许和布雷尔一样,觉得被禁锢,被支配,被安排,无可奈何,因为对妻子的责任让自己应该屈服她的话,按她的意愿去做。但是心里有不痛快和绝望,为自己的怯懦绝望和难过。但是当我变换角度,站在马蒂尔德的位置上考虑时,我又能怎么办呢?马蒂尔德也别无他法,自己的丈夫迷恋着他的病人,还用治疗当借口将大量的时间都给了别的女人,还有一个红颜知己。什么都不再对我说而是对另一个女人说。虽然他没有做出实际的背叛自己的行为,我不能任由他下去,为了我的家庭,为了孩子我要杜绝这种危险,我能做得就是要求他离开这些危险的诱惑。看,这就是女人得角度和男人的角度。但是我认为他们有共同点,就是爱。就在刚才写下上面的总结时,我突然觉得,布雷尔顺从马蒂尔德的要求也许不只是怯懦或责任,也许还有连他自己兜不知道的原因,因为他爱他的妻子,他的潜意识更在乎他的妻子,不想伤害马蒂尔德。

路·莎乐美,一个不受传统束缚,离经叛道的美丽、知性的21岁女孩,找到了布雷尔。要求他治疗她的朋友,一个绝望、固执、有自我毁灭倾向的哲学家,尼采。她霸道的,甚至不容拒绝的要求布雷尔治疗她的这位朋友,布雷尔也无法抗拒她的美丽接受了。

尼采,一个天才,一个不存在在当下的天才。他固执、偏激、无礼、暴躁、无视权威、不接受怜悯、害怕背叛、拒绝亲近、对女人有根深蒂固的厌恶。布雷尔为了治疗他身体上的和精神上的疾病(偏头痛和绝望),有尽一切办法,引诱、布局让尼采接受治疗。但都因尼采敏锐得洞察力而失败,最后布雷尔想出一个交易,让尼采治疗自己的绝望,自己变成病人,而尼采是医生。尼采被这项前所未有的想法给吸引了。开始了一段神奇的谈话治疗。

《当尼采哭泣》全书最具吸引力的就是尼采住进劳森医疗中心后,开始与布雷尔的谈话治疗。现在的我还无法用语言来表述这段描述能给我带来什么,因为那是真正的一段哲学、心理治疗。里面有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我还无法把握。但是确实最吸引人的地方。

这本书的结局很出乎我的意料,原以为布雷尔真的会放弃一切重新来过,选择自己一直希望的生活,让自己在活一次,但是当我这么因为的时候,我也很不安,这样放弃一切,家庭、事业、朋友、患者和所有的责任就去选择自己的生活,难道是对的吗?没有想到的事,布雷尔竟以一次催眠来让自己实现了所有,并治愈了自己。当我知道他放弃所有远走他乡只是一次催眠时,我简直惊讶不已。很佩服欧文亚龙的构思,一个心理治疗大师还是一个出色得作家。

有时间还是要细细品味一下劳森医疗中心的那段谈话。

第三篇:《当尼采哭泣》读后感范文

读《当尼采哭泣》有感

关于《当尼采哭泣》这本小说,从情节来看,是一篇高潮迭起的心理推理小说。存在主义大师尼采和医学大师布雷尔开启了一段扣人心弦的“谈话治疗”。故事开始于身陷对病人肉欲幻想而无法自拔的名医布雷尔,在善于挑拨男性的路·莎乐美的引诱下,试图治疗根本不愿意接受帮助的哲学大师尼采的“绝望”,并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劝诱尼采接受治疗,却面临着自己的“绝望”,于是经历了一场不知谁是病人、谁是医生的心理治疗,在治疗可能随时胎死腹中的情形下,经过几许峰回路转,面对高处不胜寒的疑虑,最后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得以超越自己人生的困境。

我在初次触碰到这本书时,就为它的名字所困惑,照理说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应该会有着坚强无比的心。他为什么会哭泣?他为谁哭泣?这都是我所想知道的。但真正体会到了以后,就觉得他的眼泪可能是慰藉的表达。他一直都处在深深的孤独之中,在那样的时代里,尼采是一个疯子,就像《查拉斯图特拉》里的先知一样,他讲诉的疯言疯语在那个年代是无法体会,甚至是无法接受的。直到他遇到了路·莎乐美,一个美丽聪明而又有着魔力的自由女人,他认为她将会成为自己孪生的心智,他的门徒,他的学生,他的弟子。但情欲的出现阻断了他们的关系,他像她奉献自己的时候,遭到了她的拒绝,于是他觉得自己遭到了背叛,由此他变得更加的孤独,甚至陷入绝望的深渊。

而名医布雷尔也同样的遭受着这种痛苦,他对自己的病人贝莎产生的肉欲,他在道德与情感中不断的挣扎着。虽然接受妻子的建议将她转给另一个医生,但还是每天的陷入对她的无限想念之中。他享受着贝莎将失去父亲的痛苦移情到他的身上,对他作出的种种亲密动作,并且对她恍惚状态下的“你永远是我唯一的男人”的论调感到满足。以至于他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幻想上面,弄得自己心神不宁。

这两个优秀的男人似乎面临着相同的问题,感情。也许每个人的爱情模式都不相同,但是从宏观上看,所有的爱情都是惊人的相似;尤其是那些伤感的爱情故事,当男人爱上女人的同时女人也爱上男人,这就是爱情;而如果这两者不同步,那么它就只能是一个伤感的爱情故事。这里面的两个人注定就是伤感的,爱的人都背向了他们。因此他们都很伤心、绝望、挣扎。

但这些不快却都只是表面的现象,这是他们的绝望中最浅的问题,是浮出水面的冰山的一角。在书中布雷尔在尼采的引导下不断的探寻着深处的意义,“妄想贝莎对你所意味的是什么”“贝莎所意味的,热情与魔力”“贝莎意味着逃离——危险的逃离”“贝莎的意义:逃离致命的生活,自由的希望,让我从时间的泥沼中逃脱的希望。”看到这些话,我们都会想他真的是爱贝莎吗?是否他爱的只是抽离出真实贝莎的一个意象而已?也许他爱的是自由,爱的是自己不从经历的一种生活,爱的是在自己的选择,爱的是那种潜意思中在母亲身上得到的温暖和安全感(贝莎和他的母亲的名字一样,但他的母亲在他三岁时就去世了),亦或是在自己40岁的时候对衰老,死亡的恐惧中抓住的安抚恐惧的救命稻草。这一切在我看来都存在,但这也是年轻的我们所不能体会的一种感觉,我们有的是活力,有的是希望。我们不曾想到死亡,即使想到也不会对我们造成很大的困惑,因为知道他离我们很遥远。但布雷尔的阶段会是我们大部分人的必经之路,功成名就之后近乎机械的灰暗生活,没有了目标,缺乏了创造新目标的能力,眼睁睁看着自己慢慢老去。这让我想起了海明威的死,在外界看来他几乎有着和布雷尔一样的光环,甚至过之而不及,但他最终却选择了用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以前真的很不能理解,现在看看有点觉悟了。但还是感到很惋惜,天才的陨落真的很让人伤心。

在帮布雷尔治疗的过程中,尼采也是有着相同的感受的,书中虽然没有从他来正面加以描写,但可以体会得到,他在帮布雷尔找出口的时候,也一直在帮自己找。他在治疗中始终占据着控制权。他没有告诉布雷尔他所面临的问题,但他不知道的是布雷尔在路·莎乐美那里已经知道了他所有的事情,他运用他强大的智慧来帮助布雷尔,希望自己在他那里保有权威以给受治疗者以信心。甚至在布雷尔得到治愈后的为自己对他的隐瞒感到羞耻,为自己躲在他身后的懦弱感到失望。在这里我看到了一颗善良的心,他很难进入别人的世界,但当他进入别人的世界后,他会毫无保留的倾注自己的心血,竭尽自己的智慧。我想这也是在遭到背叛后他会像孩子一样的咒骂,把自己的心封闭的更紧,甚至是对所有的女人都失去信心的原因。特别是在头痛发作时的处于意识游离状态的那一声“帮助我”,在意识清醒时的冷漠。我一直在想这是怎样的一个孤独的灵魂,他向往着自由,不被任何东西束缚,对人类有着大爱。却又不为当时的人们所理解,所以才会有“预言者发现他来得太早了,所以他回到孤独之中”的感叹。他也会害怕自己死的时候不为人所知,也会害怕寂寞,也会想要有个温暖的家可以取暖,但理想的力量似乎更为强大,他被指派的道路和孤独是不曾分开的,所以孤独似乎成为他的宿命。

最后,一切都归于平和。布雷尔在催眠中经历了一切自己想要的生活,当他真正的完全处于自由中的时候,他希望的是有一个人能拿着绳子牵绊住他。也许有时候我们的心对自由的向往是双面的吧!我们希望自己能自由,却又在另一方面惧怕自由。过度的自由也许就是不自由。最终他顿悟了接受了自己现在的选择,并且去珍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他一度为失去他们而痛苦。而尼采也从与布雷尔的交谈中解脱了自己。特别是尼采最后留下的眼泪,感觉到有力、感动的眼泪,感觉到自己有朋友时的热泪盈眶。他终于有了自己的朋友,一个真正意义的朋友。所有人都会为之欣慰。

“孤独只存在与孤独之中,一旦被分担,他就蒸发了。”“我一直梦想着一种友情,其中的两个人结合起来,去达到了某种更高层次的理想。而此地,此时,它来临了!你跟我完全以这样一种方式来结合!我们参与了彼此的自我超越。我是你的朋友,你是我的,我们是朋友”我想最后踏上旅程的尼采已经不在孤独了,至少不是那种心灵无助的孤独,他拥有朋友的慰藉。他现有的孤独已经与以前有了一个美妙的差别,即是选择自己的命运,热爱自己的命运,不在愤恨,不在焦虑,用心享受孤独。

在我的意识里,每一个成功的人都会有一种近乎疯子似的表现,他们有的执著到一种执拗的境界,有的思维丰富的让人难以想象,有的则是行为举止有别于常人。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对自己选择东西的坚持,坚定如尼采。我们应该像这些伟大的哲学家致敬,在孤独中浴火重生,在孤独中孕育伟大的思想。

下面是几点感悟和经典语录:

1.有些话,对朋友说不出来,对父母说不出来。因为你在乎自己在他们心中的形象,但是当一个与你同命相连的人说出来后,你会觉得对他说这些话是非常容易的,在这之中我们是否也在寻求关系的平等呢?因为平等所以觉得没有负担。

2.尼采:“你是在过你的生活,还是活在你的生活里,站在生活外,为你从来没有过过的生活悲伤”

3.“人生,我们究竟是在经历人生还是被人生经历,我们是否选择了我们的人生或是被人生选择而盲目地听从。”

4.“我们都会死,只是在一个正确的时间,当你的生命完满你就不会惧怕死亡,你的生命完满麼”

第四篇:当尼采哭泣读后感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

(一)眼泪的力量

晓青

你能接受伟大哲人的眼泪吗?你能想象尼采哭泣时的哀伤与无助吗?你能容忍自己给伟人脸颊上流淌的泪水进行懦弱的定义吗?不,请将你的泪水吞咽回去,心中理想的神呀,只向我们展露你的笑容就好了,那是驱逐我们心头黑暗的火把,是帮助我们在苦难中得以喘延的能量。

可是,尼采终究还是哭了!《当尼采哭泣》跃入眼帘,我急切地要从书中找到“哭泣”的原因。是什么击溃了他的骄傲?是什么摧毁了他坚强的意志?欧文·亚隆究竟又要在葫芦里卖什么药呢?

跟随书中的两位主人公——医学大师布雷尔和存在主义大师尼采的步伐,我小心翼翼地前行。是的,必须小心翼翼,当伪装被一层层剥离的时候,脆弱随时能将我们化为灰烬。整个过程究竟谁才是治疗师,谁又是病人呢?看看高傲的尼采吧,凭借强大的自我防御,抵过了布雷尔一次又一次的试探、引诱和压力。偏头痛只是身体的谎言,让我们可以躲避灵魂深处的懦弱、无力和胆怯,躲避内心铮铮质问。

“他巨大的头部往后仰,他深邃的目光合起,尼采看起来被情绪所困扰着。”一切都将由此发生变化,这将是一个转变的契机。“犹豫着,尼采开口了。”从惭愧、尴尬,到愤慨与憎恨,从哀伤到无力,“尼采沉默不语,他的眼眶里泛滥着泪水,他的头低垂。”曾经的容忍孤独,与人隔离竟是苦于被孤单死去的想法所纠缠。而尼采对女人扭曲观点的根深蒂固,何尝不是来自他早年生活的烙印呢?“尼采拿掉了他的眼睛,把脸埋在手帕里,爆发出啜泣声。”尼采终于哭泣了!我的眼眶同样湿润了。这一刻他不再是我膜拜的神灵,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哲人,而是一个真实且富有生命气息的尼采!感谢上帝,“这个吝啬的无泪男子”终于凭借泪水获得了自由!泪水并不等同于懦弱,恰恰相反,借着尼采的泪水我感受到的正是一种源于生命的感动和力量。

我知道自己无法逃脱人性所有的一切,我必须承认、接纳,才能最终“成为自己的存在”,不是吗?

合卷闭目,心中更感谢不离不弃的布雷尔。他奉献着自己,袒露着自己,在自揭伤疤的同时感应着对方。他的谨慎、体贴、隐忍,使得两个隔绝的心最终踏起了和谐的鼓点。复杂、丰富而敏感的内心呀,坚强的在痛苦、悲怜、无力的泥沼中前行。所幸,不曾失望、不曾被抛弃,最终得以在心力交瘁之后重生。

书中处处呈现诗意而铿锵有力的言语,那些需要用生命去实践、领悟的真理。字字句句何尝不是在思想者血淋淋的成长磨砺中凝练出来的呢?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

(二)大家一起来意淫

贫僧

布鲁尔 :一个维也纳医生

贝莎 :布鲁尔的一个歇斯底里症病人

玛提尔德 :布鲁尔的漂亮妻子

尼采 :德国哲学家、古典文献学教授

路。莎乐美:一个风骚自信的俄国女人,尼采和布鲁尔都为之倾倒。

西格。弗洛伊德 :布鲁尔的学生

麦克斯 :布鲁尔的连襟,一个比较自由的犹太男人

需求是虚幻的需求:需求(欲望)是无法被满足的,因为它是可以变的,是虚幻(主观)的。没人可以给你的需求定一个绝对的标准。所以一个人的需求的发展是很难控制的。

男人的痛苦压抑来至于需求的无法满足,贝莎和莎乐美分别代表了布鲁尔和尼采的某一类痛苦。尼采渴望一个完全理解支持他追求的女人,他把彼此的触摸和亲吻代表了灵魂上的信赖和托付(压抑的性欲望和挣扎),而他的投射的对象贝莎只想要自由和无拘无束(基于对女人婚后命运的厌恶)。

他们的渴望、他们的压抑、他们的孤独他们的和这些东西的妥协和抗争成了他们的活着的全部。他们被都被一个女人强烈的吸引无法抗拒以至于神魂颠倒。经历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以后,他们才知道他们自己、他们的爱和他们爱的对象之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我们创造了一个父亲:上帝。幻想着他的爱,我们贪生怕死的灵魂有了寄托。

男人创造了一个女神,每天在幻想中和她云雨。

女人创造了一个英雄,每天沉浸在七彩祥云和卿卿我我。

更深的迷茫

【我曾以为这一切都是感情的寄托,是否每个人(我所知道的人多存在单相思)都必须有一个这种寄托,小说中探讨了这种情感现象的意义。我们的感情自从诞生以后,就要在精神世界里找一个土壤,不然就会死去。那个精神世界的寄主提供成长的基础,你幻想着从他那里获取爱和快乐。爱情是虚幻的,是我们的灵魂孤独的投射,这种独特的需要是无法被满足的,()那个幻想的对象提供了一部分可能,剩下的都是用想象弥补。正如布鲁尔所做的那样,贝莎是他母亲的名字,贝莎依赖他,把他当成逝去的父亲。然而这一切都不是真的。

无法克服的孤独感

这让我想起我和父亲这么多年的隔阂,我认为他从来不理解我,他总觉得我不够努力辜负了他的期望,(他说每天坐那里学习看书有啥累的,比他干体力活幸福几万倍,竟然学不好,丢人?!)

我父亲肯定不是唯一一个这么想我的人,这个人可能是我的妻子我的儿女,我的好朋友,我的同事。

他对于我的痛苦一无所知。这常常让我感到抓狂,后来我对父亲就采取了得过且过的态度,他每次跟我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时我不再抵抗表面答应,内心却无比的厌恶甚至仇视,认为他简直要把我逼上绝路。

灵魂的孤独让我感到权利和妥协的重要,压迫无处不在妥协无处不在。孤独无处不在,任何一个有灵魂的人都无法被摆脱。

真理是荒凉的(爱情如此的不公平)

莎乐美和贝莎代表了一类女性,能够激发大多数男人欲望。这让我想起了希腊神话里的一个以勾引男子为乐女子。有些女子天生是有具魔力的,她们可以让男人为之争斗,阿芙洛狄忒就是例子。有的女子获得了更多的美丽获得了更多的关注,有的男子占有了更多的财富和享受了更多的关爱。有的人更健康,有的人更聪明,有的人运气更好。

灵魂:一个人的物理身之外的全部存在。

如果人的身体可以被大概地解剖,人的灵魂应该也可以被解剖的。必须打开他的全部情感记忆并摆到台上。这些所有的记忆和情感集合就是灵魂,比如有一个比较大的欲望。有一个比较大的疼痛记忆,有一个比较大的同情。只是这个东西不能触摸不能像身高体重一样被测量。

知道了这一切之后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可以摆脱这种希望(渴望欲望)吗?

尼采说潘多拉魔盒里最恶毒的东西就是希望,这才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小说毕竟是小说,他对于尼采的治愈是到底改变了尼采了吗?(让他去建立家庭去感受温暖和爱,去哭泣去追求另一种生活)

没有,尼采只是更深地理解了他的存在也理解了别人的存在,他不再感到孤独和觉得自己是个另类的怪物,他可能最后宽容了莎乐美和他自己。他更加深刻地认识了世界,也就是更加接近他所追求的真理,然而真理却是那么荒凉。人与人之间有些鸿沟是无法逾越的,他对于莎乐美的投射性解读是莎乐美无法理解的,莎乐美对于尼采的“关怀”和“背叛”是尼采所无法理解的。每个人都是自恋的而且必然是自恋的,都是从自身的渴求衍生出对于对方的渴望,然而这种彼此无法相互体验的生理隔阂是一切两性矛盾的根源。

写了这么多无非是想告诉你:意淫并不可耻,假装不意淫才可耻。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

(三)初次接触到这本书是在一间安静的书屋里,妖娆的红衣女子封面在这间淡雅的书屋里显得热闹繁华。那一刻,《当尼采哭泣》直逼我的视网膜,情不自禁地捧起这一本书,移至窗下,缓缓道来。

这是一本关于心理推理的小说,由于年轻气盛的女人路·沙乐美的短浅引荐下,主人公尼采和布雷尔双方进行着心理咨询。他们是彼此的病人,彼此的医生。布雷尔是一个颇有声望的医生,有着家室的他恋上了他的女病人贝莎,对着贝莎,他产生了极强的幻想甚至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尼采是位绝望的作家,他对于女友的背叛有着无法言语的痛恨,他神经紧绷,呕吐,半夜醒来,经常失眠等症状。因为路·莎乐美,他们相识,相坦诚。

尼采和布雷尔商议协定,布雷尔请求尼采帮忙他走出他面临的煎熬处境,反之,布雷尔会治疗尼采不知名的病症。彼此要求互相坦诚。几经峰回路转,对话治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他们揭开了心里深埋的秘密。在对话治疗中,布雷尔坦诚面对自己,重温温暖的家,尼采从孤独的灵魂中释放,流下清澈的眼泪。

且从语言上看,文字并非艰难晦涩。书中曾言:“孤独只存在于孤独之中,一旦分开了,它就蒸发了”,人生之路,总有时刻是孤独的,一个人并非孤独,在人群中无知己者才是孤独。紧接着“任何不曾杀死我的东西,让我更强大”读到这句话时,我们深思,难道不是这样的么?人总要摔过几次才懂得爬起来,正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再着“希望是最大的灾难,因为他延续了人的苦难”或许,很多人对这句话充满着质疑,换个角度而言,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诗歌般的语言,缜密的思维是否值得我们抽出时间感受。

第五篇:哭泣的三毛——三毛作品集读后感

一口气读完十八册的《三毛作品集》,对三毛和她的作品有了比较粗浅的了解。掩卷沉思,感慨良多,在此略谈一二,与各位对三毛有兴趣的同好交流。一,三毛的成名三毛自己多次自称,她不是一个好学生。她只上到初二就休学了,在家歇了六年,靠私人关系到大学做旁听生。没有毕业就休学出国留学,留学三年转了三个国家,平均一个国家一年,一年的时间分别学一下这三个国家的基础语言也就差不多了。虽然在《三毛一生大事记》里面有留学回国后“在大学教德文和哲学”的文字,我想,在大学教初级德文比较可信,教哲学则比较可疑。否则,三年前的旁听生,休学出国转三年后就能回大学教哲学,岂不成为那个大学的笑柄?然后不久,她远嫁国外做家庭主妇。三毛能成为风行一时的知名作家,除了她自己的努力外,功劳最大的当属台湾《联合报》。

《联合报》是台湾的两大报之一,三毛的成名系列散文《撒哈拉的故事》就是在该报副刊上首次发表,然后逐渐流传开的。这个系列散文出现的年代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正赶上台湾经济腾飞和走向世界,人们没有时间坐下来看长篇大论,同时又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所以富有异域风情的撒哈拉故事适时地满足了读者的需求。正如某些评论家所说的那样,仅仅“撒哈拉”这三个字就足以吸引读者的眼球。

紧接着西撒哈拉脱离西班牙的殖民地统治引起那里的局势动荡又成了世界瞩目的焦点,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今天有一位作家在报上为我们连续推出“伊拉克的故事”或“阿富汗的故事”,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当然,仅仅靠时事热点掀起的读者热情是不能长久的,正当读者对撒哈拉故事中的三毛和荷西产生兴趣的时候,荷西意外逝世。这个意外立刻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联合报》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绝好的炒作机会,三毛热由此掀起新高潮。《联合报》的具体步骤是出钱让三毛周游中南美洲各国写游记,还派一位摄像记者为她的游记提供图像资料。周游结束后,紧接着就安排三毛做环台湾岛的演讲,这已经与演员“做秀”非常相似了。演讲的后面是在报刊上开设专栏,回答读者提问,这样就更加拉近了三毛与读者的距离。与这些相配合的还有写歌词,教学,拍电影等。三毛想不出名也不行了。

二,三毛的作品三毛的作品很有意思,作品集虽然多达十八册,但除了一册是电影剧本外,其余均为散文。而且三毛自己也多次强调她“只会用第一人称写作,不会用第三人称写别人的故事”,她说她写的故事都是她亲身经历或亲身感受的东西。在这十八册作品里面,我最喜欢的是《撒哈拉的故事》和《哭泣的骆驼》这两本,我甚至认为,她的所有作品,都没有能够超越她的成名作《撒哈拉的故事》的水平。

由于三毛一再强调她的文章都是写自己,所以这为读者通过她的文章了解她本人提供了便利。三毛1942年出生,1973年与荷西在西撒哈拉结婚,婚后,荷西外出工作,她做家庭主妇。当时,三毛周围没有什么太多的娱乐社交等机会,她不用为生计发愁,却有大把的时间,还积累了不少的人身经历和感受,所以正处于一个厚积薄发的大好写作时机。1976年,三毛35岁,正是一个女人成熟,又精力最旺盛的年龄,因此写出了《撒哈拉的故事》这样比较好的作品。但是1976年出名以后,接着出版的《雨季不再来》是她成名以前的旧作,甚至可以说是以前的习作,就连三毛自己对它也评价不高。

在三毛成名以后,她感受到了成名后的写作压力,原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休闲式写作,如今成了她的精神负担。正如她自己在作品中所说的那样,她长时间地冥思苦想,却写不出一个字来,甚至有十个月的时间,基本上停止了写作。当然在那样的环境下,她还是写出了比较好的文章,那就是散文集《哭泣的骆驼》,可以看成是《撒哈拉的故事》续集,这本文集也几乎榨干了她关于撒哈拉的最后生活积累。

随着她和荷西离开西撒哈拉,荷西先是失业,然后又在1979年意外去世,这样的打击使三毛的创作环境和心态都受到了重创,从那以后,可以说,她一直没有从这种打击中恢复过来。1981年回到台湾以后,她被传媒和盛名所驱使,几乎失去了自己,她所做的一切,几乎都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她去演讲,她回答读者的来信等,她已经从一个作家蜕变成一个社会工作者,或者说一个布道者。从某种角度来看,1991年三毛的自杀,可以看成是一个布道者最完美的结局。

当撒哈拉一旦离三毛而去,她的文章中只能出现一些“回忆”,“答读者来信”,甚至“收藏物介绍”之类的内容。当三毛的文章内容回到了普通老百姓熟悉的生活中来之后,三毛的光环也就自然暗淡了。

三毛文章中最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的是她的真诚和爱心,此外还可以非常强烈地感受到三毛对身为一个海外中国人的自豪和对祖国的热爱。在她的笔下,对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外国人的批评讽刺随处可见,就连对她的公婆也不例外,例如,她在文章中说,荷西刚刚去世,公婆就通过女婿在饭桌上开口与

三毛理论怎样分割继承荷西与三毛的住房。当然,在三毛的后期作品中,她这方面的转变比较大,“所有民族一律平等的地球人概念”表达得比较强烈。三毛作品中比较消极的东西是对教育制度的全盘否定和对前世今生之类灵异神秘世界的过分渲染。

三,三毛的爱情读三毛的作品不能不谈三毛的爱情,因为三毛的作品都是散文,都是直接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受和

理解,与其他作家的作品中的爱情观与作家的爱情观相分离的情况不一样。纵观三毛的一生,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爱情的失败者,她一直在渴望爱情,但却一直没有获得真正的爱情,在她的前半生是没有找到,在她的后半生是找到了也不能接受。

从三毛的文章中可以看出,她在少女时代就曾有过割腕自杀的记录,是不是因为初恋问题,她没有明确说明,但从她喜欢琼瑶的书,喜欢看《红搂梦》,喜欢阅读来看,可能性非常大。她之所以出国留学,根据她在文章中介绍,是为躲避恋爱问题。

从三毛的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三毛对爱情是非常苛求的,在与荷西结婚前,32岁的三毛可以说对爱情已经是“曾经沧桑难为水”,而且在这之前的许多追求者都是荷西无法相比的。三毛一直说,“荷西苦恋她六年”,但从来没有说“她也恋了荷西六年”。在那六年里,三毛三年在国外,三年在台湾。在国外期间,最少有三位追求者都是在最后一刻才被三毛拒绝:在西班牙时,被一位日本籍的富商同学追求;在德国时被一位后来成为外交官的德国同学追求;在美国时,被一位台湾籍的在美博士追求。这些人都远比荷西优秀,都比荷西更加接近三毛的爱情标准。但是三毛拒绝了,因为三毛心目中的爱情标准比这三位所能达到的还要高。回到台湾的三年,当她终于选到了愿意结婚的人,却在结婚前被死神夺走了未婚夫。三毛在未婚夫去世不久,就背井离乡与荷西仓促结婚,是因为爱情,还是因为对爱情的绝望,已经非常清楚了。

从三毛的文章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荷西与三毛婚后的关系并不融洽,争吵不断。更重要的是三毛是个感情细腻丰富的人,荷西是个粗线条的大男人倾向很严重的人,两个人在性格上,文化上,情趣上,人生观上等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再加上,荷西忙于工作,整天不在家,所以,在撒哈拉的三毛几乎是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写作使她走进理想的世界。

但是我这样说,并不否定三毛与荷西之间有爱情,但有的是“先结婚后恋爱”的爱情,更重要的是这种爱情产生于三毛出名之后。因为当《撒哈拉的故事》出版以后,荷西已经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三毛的丈夫,而成了三毛笔下的一个理想人物,读者需要这样一个理想人物,三毛更需要这样一个理想人物。在荷西意外去世后,这个理想人物得到了进一步的神化。正是这种神化,使得三毛背上了永远无法卸下的枷锁,不管她多么渴望爱情,为了维护神化了的荷西与三毛的故事,三毛都不能再与任何人结婚,尽管荷西去世时,三毛才38岁。

三毛曾经说过,她是个比较传统的人,主张嫁鸡随鸡。其实,这样的表白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不一定是三毛真实的想法。三毛从小就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而是一个叛逆性很强的人,再加上在国外生活十几年,她的爱情观不可能那么陈旧。读她的《倾城》,可以感觉到她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强烈地爱上一个人。从她未婚夫去世后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与荷西结婚,也可以看出她不是一个主张寡妇不改嫁的人。但是为了她自己塑造的荷西与三毛的完美形象,她不能再嫁。

谈到三毛的爱情就不能不谈她的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这是她唯一的一本电影剧本,完成于她自杀的前一年1990年。剧本由名演员林青霞和秦汉主演,但由于剧中的男主角是一个日伪时期的文化汉奸,所以电影拍好后遭到禁映,甚至被指责为美化汉奸。其实这部电影纯粹是感情戏,不是政治戏,它是三毛一身爱情故事的缩影:她是一个为了爱情追求一生,付出了一切的人,但却并没有获得真正的爱情,就像影片中的女主角一样,明明知道自己所爱的人不值得爱,对自己不是真心,还是义无反顾地去爱。

四,三毛的自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毛是《联合报》的一个拳头产品,所以《联合报》必须竭尽全力维护这个产品的完美无缺,三毛自杀明明是一个铁定的事实,《联合报》在三毛最后一册作品集《高原的百合花》的序言中还要否定三毛是自杀,说三毛绝不会自杀,三毛的死是工作劳累所致,是为读者鞠躬尽瘁,因为他们认为自杀有损三毛的完美形象。我觉得这样的序言,纯粹是出版商为了商业的需要故意曲解三毛,否则,就是太不了解三毛的内心世界了。

三毛是幸运的,虽然她出生于战乱年代的1942年,却因出生律师家庭得以无忧无虑地躲过许多生活的艰辛。但是三毛又是不幸的,因为她没有一个真正可以爱的人,她多次强调,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只有三个:父母和荷西。遗憾的是,荷西早逝,与父母的关系又长期不和谐。三毛的叛逆性格的形成可能源于家庭对她的严格要求,更由于三毛从小就一直屈居姐姐之下,产生了严重的自卑自闭心理。进入青春期后,再受到外界的不如意刺激,不得不休学在家接受心理治疗。

初中休学后,父母在安排治疗的同时,还安排三毛学画,这样可缓解三毛精神上的紧张,休学六年后,父母原来是计划让三毛去大学旁听美术,但在最后一刻,三毛自作主张选择了哲学。哲学能使聪明的人更聪明,但也容易使不聪明的人更加不聪明,容易使人钻牛角尖,使人走极端。三毛从对爱情的苛求,一百八十度地转为对爱情的无求——嫁给荷西,不能不说与这三年选修的哲学有关。

三毛出身在一个基督教的家庭,她自己也是一个基督教徒,但由于她的叛逆性格,使得她没有成为一个合格的基督教徒,因为她除了信基督教之外,还信佛,这一点是有违基督教教规的。三毛还相信飞碟的存在,相信非洲的巫术,相信神秘力量,相信前世今生,她在《万水千山走遍》一书中说,她确信她的前世是印地安人,她在参观了敦煌的石窟后,她听到了石佛对她说的话。她最喜欢的两本书之一是《红搂梦》,她想到过出家,而自杀是另一种出家。

三毛成名前一直不快乐,成名后在短暂的快乐之后也陷入了长期的不快乐。不管在事业和婚姻上,在成名前,三毛都是父母眼中的失败者,就是在成名后的相当长时间内,三毛的文章也不被父亲和家人看好,所以三毛在父亲面前一直很自卑。三毛是个自尊心极强的人,她把依附父母也看成是自己的失败,但又缺乏独自生活的能力,她把父母的过分关爱看成是负担和束缚,荷西的早逝,更使她感到“虽生犹死”般的孤独。

三毛在作品中无数次地写到过自杀,她说1981年如果不是琼瑶用了整整七个小时强迫她答应不自杀,她早已不在人世。她之所以留下,是为了不伤害活着的亲人以及广大爱她的读者。可是十年以后,她发现自己在家人心目中的重要性远没有她自己想象得那么重,她有一篇文章形象地描述过这种心情:在一次家人聚会上,她三次大声宣布她要结婚了,但没有任何一位家人做出她期待的回应。

在她生命的最后十年里,她除了三年讲学之外,主要的时间用于巡回演讲,回答读者来信,可以说是在用她的生命反馈报答社会,像一个布道者一样。在此期间,她在忍受着精神上的孤独之外,还要忍受肌体上病痛的折磨。从众多的读者来信中,她看到的,感受到的大多是人们的抱怨,痛苦和求助,所以她要尽一己之力去帮助别人,在公开发言中呼吁人们要向逆境抗争,要热爱生活,要爱人。她生命中最后的十年,可以说几乎不是为她自己活的,是为家人和读者活的,她在尽她的一份力。当她觉得她已经完成了她的使命,她有权选择休息,或许这个决定,在她去世的十年前就已经计划好了。

理解了这些,对三毛的自杀就不会觉得奇怪,也不会觉得三毛的自杀与她生前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不向困难低头等的文章有什么矛盾。我甚至觉得,三毛选择自杀来结束生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点类似于安乐死。

下载哭泣的白鹤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哭泣的白鹤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哭泣的骆驼》读后感(5篇范文)

    书中的这只骆驼原本是生活在沙漠的。因为救了一个摄影师而改变了它一生的命运。这只骆驼救了摄影师后摄影师利用这可怜的骆驼开始了他轰轰烈烈的事业。这摄影师不但不感谢反......

    拥抱哭泣的儿童读后感

    拥抱哭泣的儿童读后感很久以前就对孩子的领域有关注,前几个月又遇到一个有依附障碍的孩子,使我又一次来学习怎样能更好的陪伴小孩子。有幸就借到了《拥抱哭泣的儿童》这本书。......

    好汉,我为你哭泣水浒传读后感

    好汉,我为你哭泣 -----读《水浒传》有感 作者qq:1138465942 它是四大名著之一,也是读者面前最广的一部优秀古典小说;它是一百回鸿篇巨著,也是古代人民智慧与文学的结晶。它就是......

    白鹤教案

    白 鹅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笔下的白鹅的鲜明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准确描摹和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品味欣......

    哭泣的骆驼读后感(小编整理)

    哭泣的骆驼读后感 篇一:哭泣的骆驼>读后感听,骆驼在哭泣! —— 你听到了吗?骆驼在说: “ 救救我吧! ” 我听到了!我看到了!我要让不知情的你也知道!—— 题记印象中的骆驼一直都是全......

    三只白鹤教案

    《三只白鹤》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和词语的读音。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哪只白鹤找到了鱼,懂得另外两只白鹤找不到鱼的原因,启发学生通事要开动脑筋,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和......

    三只白鹤教案

    三只白鹤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认识“鹤、剩、留、朝”4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哪只白鹤找到了鱼,懂得另外两只白鹤找不到鱼的原因,启发学......

    动物的哭泣(推荐)

    动物的哭泣 现在,由动物皮毛精制的奢侈品,因其高昂的价格,奢侈的用料,炫目的包装,制造出了巨大的吸引力。然而这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内幕,是我们每一个地球人都应该去了解的,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