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面子的社会心理学内涵
2011级新闻一班 张颖(201121020152)
论面子的社会心理学内涵
对中国人而言,面子是一个含义丰富、使用广泛的日常用语;它对中国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至深,因此引起了学者们的探究兴趣。然而就是给这么一个再熟悉不过的概念下定义,以准确界定它的内涵,却成了研究者最为困难的工作。当人们用这个概念来表达的时候,无论是言者还是听者,都非常清楚它指的是什么,完全可以意会;但深究其内涵,却发现面子含义之广,面子现象之复杂,足以让人“横看成岭侧成峰”,以至于面子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甚至催生了一些重要理论,如印象管理理论;但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点,也就是对面子的定义,却是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有不可言传的意味。对面子定义的无法统一,表面上看是学者们研究视角的不同导致的分歧,实际上是因为面子的实质、内涵、结构及结构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太过复杂,研究分析难免顾此失彼而导致的。近年来,中国大陆及港台学者逐渐倾向于面子研究的社会心理学取向,有望成为全面认识面子实质与内涵的突破口。
一、学术界面子定义的回顾
回顾已有的面子定义,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定义侧重面子的心理学意义,从而将其看作是个人心理内部的一种自我意象;另一类定义侧重面子的社会学价值,将其看作是一种尊严或地位的象征。这两类定义分别从两个角度探讨了面子的实质与内涵,尽管都有盲人摸象之感,但也为探索全面把握面子实质提供了方向。
心理学取向的面子定义以陈之昭为代表,他认为面子是在“在自我或自我涉入的对象所具有且为自我所重视的属性上,当事人认知到重要他人对该属性之评价后,所形成之具有社会意义或人际意义的自我心像。”陈的定义描述了面子形成的心理过程,认为面子是个体的自我心像,也就意味着,面子是个体自我意识的一个部分,尽管它的形成与他人有关,但形成之后却是仅仅存在于本人的心理活动。这样的定义强调了面子是一个心理建构,可以在一定程度解释面子对个体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影响,却忽视了面子的社会属性,不能解释面子在人际交往中对交往对象产生的影响和其互动功能;换句话说,可以这样质疑:某一个体的面子仅仅是存在于其本人的意识中,还是同时也存在于与其交往的他人心目中?个体的面子只对他本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还是同时影响了与其交往和具有人际关系的人?答案是明显的,也就暴露了陈氏定义的不足。
社会学取向的定义以何友晖为代表,他认为面子是社会学概念,而非心理学概念,他给面子所下的定义是:“面子是个人基于他在社交网络中所占的地位、合宜的角色表现与被人接纳的行为操守,而要求他人给予的尊重与恭敬。”这样一来,与心理学取向的面子定义相反,面子就是他人的尊重与恭敬,所以并不存在于当事人身上,倒是掌握在与当事人有关的人手里,要当事人凭自己的条件去向他人索取。这个定义强调了面子是一个社会建构,对影响面子产生的社会因素和基础有一定的合理解释,但对面子与他人态度之间的因果关系却有些混乱,更无法解释面子在个体心理上的存在方式,也就无法进一步解释面子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于是我们也可以这样质疑:个体是有面子、甚至面子大而获得人们的尊重和恭敬呢,还是因为获得了他人的尊重和恭敬而得到了面子?按何的定义,应该是后者才成立,然而我们知道,前者同样也成立,也就是说,个体的面子,实际上应该是在他人表示尊重前已经存在,并可以据此赢得他人的尊重态度。所以,这样定义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
应当承认,这两类定义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面子的内涵,但又都有以偏概全之嫌。所以研究者们逐渐倾向于将二者结合起来,试图以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界定面子的内涵。如何友晖后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修正,与周美伶共同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面子既是社会建构,也是心理建构,并将其定义为:“个人所声称的、而且为他人所认可的社会尊严或公众形象;它在有来有回的互应前提下与特别待遇、行为标准及个人期待他人对待自己的方式相联结。”这一定义较为完善,对面子形成的标准上兼顾了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并指出了面子的社会互动性,看到了面子在社交中对个体及交往对象的影响。但正如朱秩楠所批评的那样:“周氏定义的一个缺点便是只停留于表面的描述,而并未简单而直接地指出其心理建构与社会建构的内涵以及面子的组成。”这些都值得进一步商榷,但面子研究的社会心理学取向确实在此体现了明显的优势。
二、中国人面子的实质探讨
面子所包含的社会心理现象并非中国人所独有,但面子一词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造”,只有汉语有这一说,在其它语言中,都未能找到等价的词;只有将其放在具体的语言情境里,才可能找到一个近义词进行翻译和表达。所以,要探索面子一词的真正含义,进而揭开其心理学内涵,必须在它的使用情景中去体味。面子的实质,可以从描述面子状况的日常用语中去探寻。
(一)面子实质之一———社会交换价值
形容面子状况的一个表达就是“面子大小”,面子大的表现就是有什么要求,别人都会顺从地满足;在公开场合,别人会向其表现出恭敬的态度;当有人办事不顺时,能请出一个面子较大的人出面,或只是抬出一个面子大的人的名号出来,就能让问题迎刃而解,所以金耀基认为面子其实是可以用以馈赠交换的社会资源,通常是在实质及经济性(如金钱、财货)的交换行为中,所产生的副产品及附加在上的情感性人际义务。哪些人的面子更大呢?总结起来有三种情况:
一是占有更多社会资源的人,如财富及社会地位。所以富甲一方者、位高权重者必然面子就大;而清贫者、地位卑微者就没什么面子。
二是拥有较好个人品质者,如聪明才智或高尚品德。所以才华横溢者、德高望重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拥有较大面子。
三是拥有广泛人际关系网络的人。在中国,人际关系网络被称作“人脉”,有些人甚至认为“人脉”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资源。这类人本身不一定直接拥有 多少社会资源,但他的人际网络里面却有不少能提供各种社会资源的人,于是他等于间接拥有了一定的社会资源;这种人也许不富不贵,但能量很大,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里,他们充当了社会资源的“掮客”,帮助许多人实现社会资源的交易;正常渠道办不成的事,他们可能轻而易举地办成,于是在众多有求于人的人眼里,他们是极有面子的,他的人际网络里的人所有的面子,也都可以转化成了他的面子。
总结这三类人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因为具有较大的社会交换价值,从而在社会交往和社会交换中居于有利地位,对他人更有影响力。正如朱瑞玲所言,面子也是个人社会影响力的代称。面子是由“里子”支撑起来的,“里子”越充实,分量越大,相应的面子也就越大,而这个“里子”,就是个人具有社会交换价值的社会属性或心理属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交换行为,与社会交换价值较大的人交往,对他们保持恭顺的态度,可以为自己创造获得更大利益的机会,至少也能减少利益受损的风险,因为如果与这样的人对立,他们就有可能运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制造麻烦。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面子的社会学实质就在于个体的社会交换价值。以何友晖为代表的社会学取向研究者们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而从这一角度出发给面子下定义的。
(二)面子实质之二———尊重需要
但是对面子状态还有一种描述,那就是“有面子”、“没面子”或“丢面子”。有时候,“有面子”和“面子大”似乎是同义语,但“有面子”主要是和“没面子”或“丢面子”构成一对反义词,对个体自己而言,这指的是在某种情境中,自己的表现是否得到他人的认可,并由此而产生的自豪或羞愧的自我体验;对个体的交往对象而言,指的是对他人的表现而感受到的赞赏羡慕或轻蔑的态度体验。有面子的情况有以下两种:
一是个体的表现超出了他人的预期,因而赢得了在场人们的称赞,个体因此感觉自己面子有光彩,也就是觉得有面子了,露脸了,体验为自豪感,他人也认为他此刻有面子;反之,若表现低于预期,令在场的人失望,就会遭到大家的鄙夷、轻蔑,个体本人也因此而感到羞愧、自卑,就是丢了面子或没面子,丢脸。如果这种超出他人预期的表现是个体刻意做出的,目的就是要赢得他人的赞赏,那么,这种行为就是争面子:行为达到目的,面子争到了,当然就有面子;没有达到目的,也许还弄巧成拙,那就反而丢了面子。
二是个体在某些场合得到了他人给予的超出自己期望的态度和礼遇,因而感到自己有面子;反之,如果认为别人没有给他应有的礼遇,甚至态度还很无礼,而自己对此却无能为力,就会觉得“颜面扫地”,没了面子或丢了面子。当然,如果个体采用有效措施最终迫使他人改变了态度,扭转了局面,面子就没有丢;即使丢了,最终也能“挽回面子”。
以上两种情况的共同点在于,面子表现为对个体尊重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绪体验;也就是说,面子的有无得失在于个体及交往对象心理期望的实现情况,心理需要的满足情况,表现为个体的主观体验。以陈之昭为代表的心理学取向研究者们所定义的就是这些情况下产生的面子,只是,陈氏定义只看到这种面子的认知层面,却忽视了其更为重要的情绪层面,因而没有看到尊重需要对这种面子的重要性。如前所述,按陈氏定义,面子是个体认知到交往对象对自己某些属性的评价后产生的自我心像,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个体根据他人的评价而产生的关于自己的形象定位,这无疑是有很有道理的,但这时面子的产生过程还没有完成,这个由他人评价———自我评价———自我心像过程之后,紧接着还有尊重需要的满足———自我体验两个环节;对他人评价的认知仅仅是产生面子的序曲,真正重要的是通过认知,对他人评价与自己尊重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反映的最终结果就是情绪体验———满足需要则是积极体验,表现为“有面子”,与需要抵触则是消极体验,表现为“没面子”。
综上所述,面子的社会心理学内涵是很丰富的,但究其根本,就是个体在交往中个体根据自己和交往对象的地位和交往目的的需要而产生的关于交往双方的心理意象,人们以此作为调节交往行为的重要依据。
第二篇:论中国人的面子心理
论中国人的面子心理
年级:班级: 姓名:学号:
关键字: 脸 面子 脸面
摘要 :“脸”是个体为了迎合某一社会圈认同的形象,经过印象整饰后所表现出的认同性的心理与行为;而“面子”是这一业已形成的心理及其行为在他人心目中产生的序列地位,也就是心理地位。“面子”对我们认识中国人的确很重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时常感觉到,提起“面子”大家都懂,也很在乎它。那么,中国人的脸面观究竟如何呢?
一.引言:
在中国社会,由于个人是家族链条上一个摆脱不掉的分子,因此个人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事业功名、做官掌权的问题就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家族的期待并由此可以沾光的问题。因此,从小我们就受到这样的教导:你要好好读书,为家人争光;你要好好做人,不要给家里人丢脸。如果一个人做的事符合家族众人的期待,那么他不但自己感到非常荣耀,他的家人也会为他感到骄傲,并因此使其家人同他分享他的荣誉和资源,也会有众星捧月的感觉;反之,如果他做的事情或选择违背了家人对他的期待或以失败告终,他就感到羞耻、丢脸,不愿回到家人群体中,以免被家人羞辱或让其家人在当地感到无地自容。这就是“有脸见人”和“无脸见人”的最初含义。项羽兵败退到乌江边,临终前的一句:“我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不知震撼了多少中国人的心。可当他胜利时却也说过:“富贵不归故里,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与我们从小就受到此一类的文化熏陶是分不开的,有一首非常流行的儿歌也表明了小孩从小就知道用功读书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其父母读的。歌词写道:“小呀嘛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不怕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呀,没有学问,我无颜见爹娘。”在中国社会,许多事情不是个人想不想做的问题,而是家里人想不想他做和他做了为家里人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的问题。二. 面子的内涵与表现
面子是一个动态的、模糊的概念,不同的阶层、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点的人的面子有不同的内容。最初面子就是脸面的意思,是指头的前部,从额到下巴,即人的面孔;当中国人用它们来解释和调节社会心理和行为时,其含义就引申为一种既有形又无形的社会心理存在。Lim 认为面子指的是一个人向他/ 她人所声讨的积极的公共意象。分为三种基本类型:自主的、交情的和能力的面子。Spencer将面子分为质的面子和社会身份的面子。总体而言面子是一个随时间、地点、文化不断演变的概念,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而言,面子是不同文化与阶层的人依据自身所处的文化、政治、历史、社会阶层等背景因素,所形成的关于自身与他人获取社会正向价值的公共意象,是人们的一种心理适应机制。
面子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有以下的具体的含义与表现形式:1)面子含有自尊与尊重的意思,给别人面子实际上是一种对对方的尊重与认可,为了面子不去做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我尊重的表现;2)面子含有虚荣的意思,说某人死要面子活受罪,实际上是说某人虚荣与讲究;3)面子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讲排场,在中国城市与农村,结婚仪式往往非常隆重,花费很大,据说是为了讲面子,实际上是讲排场;4)面子表现为好大喜功,历史上的帝王封禅泰山以及众多的政绩工程,不无与面子有关;5)表现为处理人际交往的一种规则,在中国人的日常交往中,维护自己与别人的面子成为一种潜在的规则,打破这一潜规则就会将自身置于团体之外,很多历史的爱情悲剧就在于主人公打破了不丢家族脸面的潜规则而被沉江或是以其他方式被处置;6)面子表现为谦让与礼仪,有面子、爱面子的心理又潜在影响人们的社交与礼仪,为了面子中国人表现的非常谦让与彬彬有礼。总体而言,面子是一柄双刃剑,面子为社会关系的稳定与和谐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面子带来了管理不善,社会治理以人治而不是法治等不良的影响。三. 面子的进化心理分析
中国的面子问题既是一个社会学的问题也是一个心理问题,是中国人在处理人际社会交往过程中不断演化而成。对面子进行进化心理分析可以从生物进化层面、历史进化层面、区域进化层面、心理进化层面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生物进化层面。Hamilton在1964年指出物种的社会行为是以这样的方式进化而来的:在每一个能够激发不同行为的情景中,个体都会根据适合于该情景的关系系数来评估周围的人以及他自己的适应性问题。面子这种社会行为显然是中国人在长期的进化适应过程中依据环境情景而采取的一种适应性行为,心理行为是以生理行为为基础的,面子这一适应性机制是以人的生理性进化为基础。在物种的繁殖与适应进化过程中,男性与女性在择偶方面存在偏好,在择偶竞争中获胜的个体往往需要通过一些特别的信号来显示自身的优势;在互助与合作机制的形成过程中也一样,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个体偏好于具有优势资源的个体交往以获得更多的利益。为得到群体的认可,个体需要在竞争中显示自身的优势,通过这些优势信号来获得群体的认可,狼王为显示自身的地位与优势竖起尾巴,而其他的狼则只能夹起尾巴,否则会收到狼王的攻击与挑战。每一个物种都有显示自身地位与优势的特殊信号。这种向群体的其他个体显示自身优势的适应器是物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是心理进化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说某人有面子是说某个人有地位,在人际关系方面有较强的优势;而给不给某人面子也是依据对方的地位、身份等因素而进行的。因而面子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人依据自身的文化与性格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显示自身优势与建立人际关系的一种适应器。这一适应器是以人类的生存和繁殖的生理进化机制为基础的,差异化繁殖成功率是导致物种进化的关键,也是面
子适应器形成的生理基础。
2.历史进化层面。面子心理的形成与出现与中国的历史与文化相关,历史的进化影响与促进了面子机制的进化。中国文化历来强调实践感知的认知模式,先认知事物的现象,由现象推导机理,再探讨背后的术数。易经分析讲求的是理、象、数的分析模式,后来的儒家、道家都合理承袭了这一认知模式,感性认知模式容易记忆与收到一些重大表象事件的影响,进而直接影响中国人的心理进化。中国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朱熹都是早年丧父,父亲的角色与形象是想象的完美状态,直接导致了对代表父亲角色的君王的完美想象,对他们的权利不加以约束,儒家理论缺乏对君王权利的约束补偿机制。为了维护君父的完美形象就需要进行心理的补偿,这一补偿主要通过想象的美化与对不好形象的删减,因而孔子在写春秋时删掉了那一时期君王的不好的行为的描述。儒家代表人物的心理疾病与欠缺在学说流传中进行传递,导致儒家士子带有类似的心理疾病,在心理补偿过程中形成了维护君王、父亲、当权者形象的面子机制。为了面子需要抑恶扬善,因而在宣传时都只宣传好的方面,对坏方面宣传进行抑制,维护君父的完美形象,再通过推己及人的思维模式的强化,形成了中国人在进行社会交往时相互维护对方长辈以及对方家族的形象心理机制,这一适应性的心理机制促进了面子机制的心理进化。同时,中国皇帝的代表人物秦始皇因父亲的早逝、母亲的不良行为而犯有严重的自卑心理疾病,因而在行为方面表现出很多过度的自卑补偿行为,封禅泰山、修筑长城等。在感性认知模式下,他的行为直接为后代君王与臣下仿效,进而出现了后代君王的好功、喜大、讲排场比富等行为,君王贵族的行为对国家国民的行为具有示范效应与放大效应,直接导致了整个民族文化中带有好大、喜功讲排场等不良的行为。自卑补偿与想象补偿等心理适应机制的多重混合作用使得中国人的面子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因而历史层面的进化促进了面子心理机制的进化。
3.区域进化层面。人的心理机制的形成与发展直接受人对外界事物感知的影响。地理区域的地理特征、气候特征等外在环境构成了人认知外部的重要因素,区域的外在环境对区域人的性格与心理进化有重要的作用。中国东部南部靠海,西部有沙漠、高山阻隔、背部酷寒与山险,这一地貌特征在冷兵器时代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区域,封闭的地貌特征为我国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环境使得中国人形成了安于现状的心理机制,对外界环境没有太高要求,使得人们相互之间表现得有节制、谦让,这种性格与心理特征也被内涵在面子的心理机制中。与此同时,我国是一个多山、多海洋、丘陵、沙漠的的国家,可供耕种的面积相对人口而言过少,为了生存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进行竞争与内耗,这导致了中国人的性格中有好内斗的特点。这种内斗的心理机制在日常生活行为中就表现为比排场、比财富、比势力。在不同的地区,气候特点不同、资源分布状况不同,所形成的人的性格与心理适应机制也不一样,不同的地区的面子的含义与表现形式也不一样。地域特征的多样化导致了面子内涵与行为的多样化。
4.心理进化层面。面子是群体维持人际关系与社会秩序的纽带,也是一种群体的社会心理适应
器。影响群体适应器形成的相关心理机制对面子的进化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在群体进化中,群体的合作心理机制与亲代繁殖的进化机制是面子机制的重要内容,是长期心理进化而形成的。在配偶争夺中失败被人认为是最丢面子的事情,甚至超过人的生命的重要性,因而在社会中出现了众多的情杀案与自杀案。在亲代繁衍过程中,繁殖子女的数量与子女的社会地位等都对整个家庭与家族的面子造成影响,在中国农村一些地区,子女特别是男性子女越多的家庭,在这个乡村中的势力越大,家长在村民面前的话语权越大;另一方面,家族中有一位成员当官或是在某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功,整个家族的人都觉得有面子。因而家庭或家族在繁衍过程中愿意向子代投资,有意识地向子代中的优秀成员倾斜,以加强家庭或家族在社会中的地位与支配权,或是说为家庭与家族的面子进行投资。在长期的社会适应与进化过程中,种群、家庭之间也会进行合作,互惠性合作与利他机制不断演化与发展,促进了面子的心理机制的形成与发展,通过互惠性合作家庭与组织间进行了资源的交换与合作,这种合作带来了更高的社会地位与支配权,从而使得家族与家庭更有面子。汉语中有“门当户对”这一成语,它体现了面子的对等性与互惠性机制,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被富家认为是没有面子的事情。四.结论与启示
中国人的面子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社会心理问题,面子心理机制的形成是长期的社会适应进化形成的,是一种内在的适应器。这一内在的适应器是一柄双刃剑,既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制约国人人性完善与发展。面子对国人人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面子心理机制中内涵的不好外争、好内斗的心理动机制约了中国人开放、合作性格的发展;面子心理机制中的自利性利他机制促进了中国人本位主义性格的发展;面子心理机制中的感性认知机制不利于务实性格的发展;面子促进了保守性格的形成与发展;面子促进了对权力的追求,不利于民主精神的发展;面子促进了中国人习惯于表扬、不习惯于批评性格的形成。面子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体现在:面子的群体适应性机制有利于维持中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感性认知模式促进了系统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政策与制度的执行。
面子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化的概念,面子的心理机制也会发生变化。中国的家庭结构逐渐在小型化,这直接导致家族繁衍机制与互惠机制的变化,从而使面子的心理机制也发生变化,因而要动态地、辩证地看待面子问题,要发挥面子积极的、正面的效应的同时,也要注意制止面子对人性完善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社会心理学》 周晓虹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2 2.《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翟学伟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6 3.《世道人心—对中国人心理的探索》 何友晖 彭泗清 赵志裕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 4.《社会学家的沉思—中国社会文化心理》 沙莲香 刘应杰 张其仔 中国社会学出版社 1998.9
第三篇:论中国人面子管理的利与弊
中国人“面子管理”的利与弊
中国人有一个外国人很难理解的管理问题,那就是“面子管理”的问题。而之所以难以理解,主要是因为中外的文化差异造成的。这里所讲的“面子”不是生理上的,它是非常抽象的,非常微妙奇异而令西方人难以理解。然而就是这种很抽象的管理模式在中国从古自今就非常活跃的存在于管理中。然而,由于“面子管理”的本身机制及运用者的不同管理理念,它不可避免的有利也有弊。虽然它有利也有弊,但是,站的角度不同,利弊就会有所不一。
中国社会是一个讲“面子”的社会,“面子”是中国人典型的心理行为和文化现象。通过观察中国社会和管理组织中形形色色“面子”现象,我们可以看到个人价值、个人目标之所在,以及人情、“面子”对组织发展和管理实践的意义,也可以得到具有文化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管理哲学。中国人是一个对“面子”非常介意的民族,其他东西可以不要,面子不可以不要。因此,无形中就形成了国人走不出去的怪圈:为了面子,为了人情世故,而不讲原则,甚至摒弃原则,从而为做好事情制造了重重障碍。面子是一把双刃剑,管理者运用好了,便可为己所用,否则就会伤了自己。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摒弃人治做法,就能规避“面子易顾做事难”的怪圈。由此也可见,“面子”管理是一个有利也有弊的东西。运用的好就会有利,而运用不当就会导致不利,以下我们就“面子”管理的利与弊谈一谈。
中国人的“面子”中蕴含了外部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其中,外部控制占主导地位。就是说:第一,“面子”的规范作用是有外至内的,且主要约束到人的行为层面;第二,“面子”的规范作用比较广泛。在中国大致而言,道德只能对有道德的人才起作用,法律是约束极少数的真小人,而“面子”则约束了绝大多数伪君子;第三,由于中国人格外重视他人的看法和评价,具有较重的社群取向和从众倾向,这就给“面子”赋予了团体意识(如家耻,国耻),并衍生出了“发展”与“整合”的功能;第四,“面子”的规范效果具有双重性。一些学者认为“面子”与“耻感”是中国人力争上游、发挥成就感的心理动力;但是,适用过广、过甚,就会产生反作用,异化为形式主义和虚伪的“面子功夫”,破坏制度规范和道德规范的权威,影响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从“面子”规范的有利方向上看,管理者可以适度地运用“面子”的规范作用,维护人与组织的和谐稳定,形成人与组织内在的发展动力。这其中主要有两个渠道:第一,发挥“非正式组织”中“面子规范”的积极作用:即信息交流、通过对协作意愿的调节维持正式组织内部的团结、以及维护个人品格和自尊心等。第二,适度地把“面子规范”运用到“正式组织”的激励、培训等环节中,激发员工的“面子”和“耻辱感”,促使员工实现自我约束;并通过“面子”的对比和争取,形成竞争的内在机制,构成产业发展和组织进步的源动力。
从“面子”规范的可能会产生的弊处看,虚妄的“面子功夫”通常有两种形态:一种体现为拍马奉迎、见风使舵、阳奉阴违等厚黑学,与“马基雅维利主义”颇为相似;另一种则体现为形式主义、过度的“争面子”、“撑面子”等,鲁迅称之为“面子主义”。在组织中,员工如果施展虚妄的“面子功夫”,必然会给组织造成危害:削弱组织的效率逻辑和制度逻辑;造成人才压制、人浮于事、权术游戏、风气不正等现象;降低人际信任度,恶性竞争和面子争斗增多,内耗严重;互相掩盖和推卸责任,造成错误失察和时机延误;形成本位主义、地方主义和部门壁垒;影响组织形象和对外交往。
对于由于“面子”管理带来的利处,我们可以继续保持并加以发扬。而在这里则把如何解决和制约由于“面子”管理带来的弊处置于主要的讨论地位,现在有人提出了制约“”面子功夫”组织的危害,首要的就是必须坚持“两个结合”。现将它们引录于下:
一是坚持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人本管理中,同样要建立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完善公正的考核晋升机制、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试想:如果制度严谨、执行到位,“面子功夫”是没有舞台展现的。但是,制度和权力要得到认同和支持,才能真正具有权威,因此,人际关系法又是必要的。管理者要做到这一结合,要坚持“区隔策略”:即坚持用制度规范来处理自己只拥有支配权的资源;对于自己有所有权的资源则用“人情法则”处理。例如:公务员在处理公务时,诉诸法律权威,在私人事务则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关系,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
二是坚持激励与减压相结合。应该说,激励与减压,都是为了维护组织效率和实现个人价值。前面讲到,“面子规范”是一把双刃剑,适用得当,能够起到有效的激励效果;如果越位和滥用,则会产生虚妄的“面子功夫”,不仅影响了组织效率,还会给员工的身心带来巨大的压力,即“面子压力”。组织行为学告诉我们,组织压力的强度(横坐标)与组织效率(纵坐标)的关系呈现“倒U型”的发展趋势:适度的压力与效率成正比;过度的压力与组织效率成反比。因此,管理者要做到激励与减压相结合。
现在由于一些面子管理的弊处是由于过度的“面子压力”引起的,为了预防过度的“面子压力”,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适度的工作要求和道德期待。过分苛刻,反而会产生反向效果;通过观察和计量组织行为和组织效率的变化,在日常管理中找到“面子压力”的最佳值;运用前面讲到的“区隔策略”规避“面子压力”;建立合理的激励体系,多正面鼓励,慎用可能导致过度“面子压力”的负面激励,如当众对员工的批评、对员工的责骂和威胁等;倡导团队精神,鼓励协作,制止恶性竞争;通过与非正式组织的合作及时掌握“面子压力”的相关信息。此外,管理者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化解过度的“面子压力”:人际关系法,如管理者与员工进行谈心和帮助;专门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在非正式组织中寻找归属和慰藉;发挥组织文化的教化功能。
现在的方法都是围绕着让制度起到作用,另外一方面也尽量做到以人为本,这是一个正确的管理思路,也是我们以后要继续保持和发扬的一种管理思路,但是让我们回归到产生面子的本源,即由于文化的原因,导致了我们对面子的重视,那么我们何不回到这个文化源头上去做文章呢?基于我们的“面子”文化的本源,我们去正确引导人们的行为。
关于中国人的“面子”文化本源,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如高猛,赵平安认为,儒家传统是中国人的“面子”之文化本源:其一,儒家基于“礼”构画的人伦社会是尊卑有别、各尽本分,从而使“面子”大小有别,“面子行为”的双方经常出现地位、义务、态度等方面的不对称;“官本位”的思想又使“面子”更容易成为一种权力游戏;其二,儒家注重通过“礼治”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故人们更倾向于通过“面子”整合社会关系,而人伦社会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家庭本位,因此,个体的“面子”依附于团体;其三,儒家要求人人成为“君子像”的道德主张过于理想化,人们通常只能通过表面无违地恪守礼节来获取“面子”,这就造成了形式主义和虚伪的“面子功夫”。
而本尼迪克特则认为中国人的“面子”与“耻”的文化关系密切。他说:“正的„耻感‟文化者是依赖外部的制裁以达到好的行为,不像„罪感‟文化者,好的行为是„罪‟的一种内化的信念。”儒家传统中缺少民主、平等、法治、个体意识等现代精神,而这些现代精神正是组织发展和人类进步不可缺少的。
然而无论“面子”的确切文化本源是什么,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看出来的,那就是,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引导和建设具有现代精神的组织文化,通过文化管理促进人与组织的和谐发展。我们可以在公司内部形成文化管理,通过采取最先进的面子文化管理模式,是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如通过耻辱感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推崇商界精英的品格、打造企业精神和企业格言等方法来促进员工崇尚拼搏奋斗和团队精神,让员工真正感受到工作的乐趣和得到积极进取的心态。而这些与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关系密切,因此一定要非常注意这种文化管理。管理者运用好“面子”管理就能推动管理的科学化、艺术化,以人为本化,真正的实现人与公司的和谐发展,公司才能做大做强,公司才能获得更多的利处,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第四篇: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
从《自闭历程》谈人际沟通
从《自闭历程》谈人际沟通
电影《自闭历程》是根据美国动物科学家、著名自闭症患者天宝·葛兰汀(TempleGrandin)的自传改编的。讲述的是天宝·葛兰汀从四岁起被诊断为自闭症,她拒绝说话,拒绝与人接触,于是,妈妈决定自己担负起教育她的责任,可面对妈妈一遍遍的言传口授,葛兰汀经常视若无睹,她似乎自成世界,所有的人都被隔离在外,为此,妈妈常常苦不堪言。幸运的是,葛兰汀遇到了卡洛克这样的老师,这位老师不但力排众异收留了她,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给予了她启发式的教育与引导。葛兰汀也在这段生活中受益匪浅,逐渐地努力克服了重重障碍,最后终于获得博士学位,完满毕业。
我们似乎难以置信,一个事业辉煌的动物科学家,当年却举止笨拙,缺乏社
交能力,或者正是这点也让她在两个领域里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人道主义屠宰场设计师,直言不讳的自闭症作家。影片的一开始,女主角惊恐的眼神,夸张的表情,让我觉得可能有些做作,可是随着剧情的深入,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浅薄,是我们对自闭症缺少了解,对自闭症患者缺少关注与关怀。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有:
1、社交障碍方面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
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3、重复刻板行为
4、智力异常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
5、感觉异常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6、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7、与教育有一定关系,有些也是后天形成的。比如,父母的关爱不够,感到孤独寂寞。很显然,天宝·葛兰汀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自闭症患者,从小缺乏与父母间的安全依恋关系,所以看上去木讷、呆板,她恐惧于肢体接触,以至于在四岁之后,其母亲就无法在拥抱自己的女儿,而她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言行举止也使她从小就遭受同龄人的嘲笑,而自闭症患者恰恰是害怕别人对自己的反应,害怕人群,害怕人际沟通,着也加剧了她与周围世界的疏离。
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也是一位改变她一生命运的人——卡洛克博士。卡洛克发现她有着令人惊叹的视觉思维之后,不断内心引导其人生步伐,“人生是一扇门,每一扇门打开后呈现给你崭新世界的大门,而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决心打开它。”也正是这句话,引导着不断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走向成功。
在葛兰汀艰辛的成长和成功的道路上,我们不难发现人际沟通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初期,由于和父母关系的疏离,缺乏交流沟通,渐渐患上了自闭症。之后有偶遇自闭和青春期的叛逆,让她与周围的人日益疏远,她渴望拥抱的感觉,却害怕肢体接触,在牧场里,她发现了一种安抚牛用的“挤压器”,从中找到了久违的拥抱的感觉。这正是她人际沟通缺失造成的。第一个走进她的世界,与她简历亲密关系的人就是她的老师卡洛克教授,她从卡洛克那里得到指导、尊重、关爱,在她面前,天宝可以自由发挥她在视觉思维方面的特长,有更多的自我展露的机会,于是渐渐地对卡洛克产生了依恋的亲密关系。这也为天宝今后走出自闭症的阴影做了良好的开端。
由于语言交流障碍、缺乏够用技巧,天宝在人际沟通方面的摸索前进更多的是非言语沟通,夸张的表情和出格的举止,都是她内心感受的一种表现,她也渴望被理解,被接纳,但是无奈人们的误解和偏见太深,而她又无法合理地表达自己的心声。人际沟通是双向的,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而事实上,天宝缺少尊重。于是,她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对抗,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自我价值的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倾向的心理活动,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自我价值受到否定或贬低,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通过他人评价而确定的,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投之以肯定和支持,如天宝对卡洛克教授,反之,则对其予以疏离。在这种双向交流的过程中,卡洛克为天宝打开了一扇门,迈出了第一
步,之后越走越远,渐渐地走出自闭的樊笼,走向成功。
在如今经济区域化、一体化不断加强,文化高度融合的现代社会,人际沟通显得尤为重要了,爱情、事业、婚姻、家庭,归根到底都是与人打交道,古人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皓首穷经,我们却必须走出去,在与周围人群的交流沟通中参悟为人处世之道,使自己的人格日趋完善,性格日益成熟,展露自我,使自己的才敢得以发挥,自我价值得意认同。曾经也一度彷徨,从大山深处走进小县城,从未走出过县城的我直接走进嘉兴这样的中型城市,性格偏内向,排斥人际交往,害怕卷入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人际关系的漩涡中,劳神费力。终于有一天,当我勇敢地打开那扇门,才发现,生活本来就是一张网,无论你乐意也好,抗拒也罢,你从一出生就已经纠缠其中了,越抗拒,越挣扎,反而缠的越紧,陷得越深。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关键是我们看待事物的心态。既然无法抗拒,那就想办法好好享受吧!
人际沟通是一种神秘而奇妙的体验,但是只要你勇敢地打开那扇门,用于走出第一步,你总会有办法让自己享受到其中的乐趣的。
第五篇:社会心理学
一、助人行为的内涵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是指以他人为帮助对象的亲社会行为???。它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行为主体的自觉自愿性,即主体在社会道德规范的指导下因助人意愿而自愿帮助别人的行为。其次,行为性质的亲社会性,即主体的行为是社会大力提倡、符合社会期望、有利于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行为。亲社会性是助人行为的关键前提,不具有亲社会性的助人行为不属于助人行为,如罪犯帮助同伙诈骗、盗窃等。第三,行为结果的利他性,即主体行为的结果使他人获得了帮助、缓解或摆脱了困境。助人行为根据是否需要得到回报可分为两个层次:高层次的无偿助人行为与低层次的有偿助人行为。无偿助人行为是不期待受助人对助人行为人有任何个人回报的行为,甚至还要排除“做好事”的想法。助人行为人不期待对自己有任何回报,但不排除期待受助人对社会的回报。例如,人们资助困难儿童上学希望他将来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一个陌生人冒着生命的危险把一个不幸者从着火的汽车里拉出来然后悄无声息地走开。有偿助人行为是期待受助人对助人行为人有所回报(包括物质回报与精神回报)的行为。比如,拾到别人的东西归还别人,但要求对方给予合理的补偿或回报等。对于这些出于个人目的帮助他人或要求对方有所回报,只要在社会道德、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的助人行为,虽没有无偿助人行为高尚,但因其对受助人有利、并被社会所认可,所以有偿助人行为仍能被社会所认可与接受。
二、助人行为的原因心理学家对人在怎样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助人行为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并提出了助人行为的决策理论?3?。该理论认为助人是一个负责的社会认知和理性决策过程。首先是注意到事件并
正确地解释(知觉有需要帮忙)。倘若没有注意到事件的发生,或是未将事件解释为有人需要帮助,则助人行为就难以发生。第二阶段是确定个人的责任。当人们注意到事件的发生并解释为需要帮助之后,如果认为自己不需要承担责任,则助人行为就不会发生。第三个阶段是权衡行为的利弊。助人者在决定是否需要帮助别人时,一般会权衡成本(如时间、金钱、人力、罪恶感等)与收益(如预期回报、好名声、节税、积功德等)的利弊得失,如果利大于弊则会做出助人行为的决策,反之,则不然。第四阶段是确定个人能力与行为方式。这是决策过程的最后一步,确定自己有无能力助人以及如何采取行动(是直接行动还是对外求援)。有时候,旁观者注意到事件的发生并解释为他人需要帮助,认为自己
当前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并不表现积极。本研究以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考察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主观助人动机。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观助人动机受社会规范学习和互惠规范影响为主,其次是社会交换理论的影响以及移情和利他主义的假设。大学生主观陈述时首选助人动机为满足精神愉悦感。
现在家长教育孩子时,遇上了一个难题: 要不要教我们的孩子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在我们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们一直教育我们:
看见小偷偷东西,要勇敢的提醒被窃的阿姨;看见跌倒的老人,要上去扶助;看见别人丢失的钱包,要等待失主交还给人,或着直接交给警察叔叔;看见别人问路,要耐心指路,如果顺路,就主动为别人引路。。
可是,当我们长大了,也想如此教育年轻一代的时候,却发现:
如果去制止偷窃,自己或孩子有没有可能被小偷伤害?
君不见,江西九江许俊谷景为制止罪犯偷窃电动车,挺身而上,被6名歹徒围殴杀害。英魂逝去,徒留妻儿悲痛欲绝,满面泪水;
如果去扶助老人,自己或孩子有没有可能被老人家属冤枉,百口莫辩? 君不见,轰动一时的彭宇案,南京小伙彭宇上前救助下车跌倒受重伤的老人,却被老人认定为撞倒自己的人,被索赔13万!法院一审判决书称“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不是彭宇撞的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判决彭宇给付受害人损失的40%,共45876.6元。多大的无妄之灾呀!值得庆幸的是后来案件被澄清,二审期间达成了和解。但无论如何,使人们对救助老人多了一重阴影!
如果捡到钱包,交给失主或警察,有没有可能说不清楚自己有没有动过钱包? 君不见,57岁的淮安农妇周翠兰至今说不清为什么自己拾金不昧的钱数,与失主所说钱数,就是对不上?自己做了好事,却被周围人莫名议论,冤枉梗在心头,一直郁郁难欢!
如果给迷路的陌生人引路,孩子会不会有安全危险?
君不见,榆林市镇川镇的一起绑架小学生案,罪犯就是以问路为借口,引孩子靠近,将孩子强行抱上汽车绑架!衡阳市女孩谭某被4个男子以带路为由,骗上汽车,遭遇强奸绑架!
桩桩件件,现实如斯,爸爸妈妈们该何去何从?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又该何去何从?
如果我们都这样教育孩子和自己:你要远离一切是非!看见受伤的老人,不许上前,躲得远远的哦!
那么,谁家没有老人,谁不会变老!难道我们能够眼见着自家的老人,遇上病困或跌倒的时候,也没有人敢于上前救助吗?
如果我们都这样教育孩子和自己:看见小偷,不许多事,不许干预!
那么,如果正急需一笔钱救人,却被小偷偷窃!您会不会大骂人心不古,世风不正,为什么车上这么多人看见,没有一个仗义提醒的!
如果我们都这样教育孩子和自己:路上看见钱,绝对不许做什么拾金不昧!要视而不见!
那么,拾金不昧,就真的因此成为“绝世”美德。无论是道德审判,还是法律救赎,都只能是事后的亡羊补牢,我们的孩子和广大公众只会日渐消极,这个社会也会因之变得缺失道德是非。
如果我们都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和自己:有人问路,不答不理不靠近。
那么,如果有一天,我们自己的孩子迷路了怎么办?如果我们自己的老人分不清城市相似的楼宇,也迷失了回家的路途,那么又该怎么办?那时,我们还能大骂世风日下,现代人铁石心肠吗? 我有一个企业的老总朋友,当企业因董事会要求被迫停业时,他极尽全力,为每个员工争取到了一定的回偿,但是对于加班费等一些杂费实在没有能力,再也无法从法人手里要到了,而少数不懂法规不明道理的员工,不去找握有资金权利的法人,反而指责早已离开,并无资金掌握权的老总朋友,而令其委屈难过。是不是当初不应该为他们争取呢?争取了倒反。。?
如果人人都被现实地教育了,如果每个孩子都被现实地教育了!那么,所有的助人行为,都将会因怕惹麻烦而取消。我们的生活将多么冰冷;我们的世界,将多么的苍白无力;我们的心灵,将何等地挣扎。我们又将怎么面对,纯洁孩子的质问:爸爸,为什么我们不去帮助那位跌倒的奶奶?
当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时候,我们又如何有资格,强求他人?责骂他人?
不,绝对不能再继续这种状态了。
一直打心底里最为尊敬的特蕾莎修女说:
如果你做好事,人们控诉说你必定是出于自私的隐密动机。你一定还是要做。如果坦诚待人,使你受到伤害。你一定还是要做。
人们同情弱者,却只追随强者。但你还是要为弱者而仗义。人们确实需要你帮助,但当你帮助他们的时候,反而你可能会受到他们的攻击。但还是帮助他人。当你把你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时,你有可能反而会被反咬一口。但你还是要把你最好的东西献给这个世界。你如果今天所做的好事,明天就会被人遗忘。你一定还是要做。The good you do today will be forgotten tomorrow.Do good anyway.因为,如果你不做,所有的人都不做,这个世界,就会变得连你自己和你的孩子,都没有办法活着!
那么,爸爸妈妈们要问了,我们知道了,为了我们自己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坚持,崇尚美德,弘扬正义!
那么,如何做了好事,不会招惹麻烦?如何做了好事,还能保护自己和孩子平安无事?
其实,方法非常简单,学习“科学”地做好事,学习理性地教导孩子,既要坚持正义纯真的心灵,也要学习聪明智慧的救人技巧。
助人为乐而不招惹麻烦和危险的技巧,其实非常简单。对我们自己和孩子都有用。
1、帮助伤者
先邀请多人一同上前,快速保护,围住伤者。然后坚决果断拨打专业救助机构110和120.自己直接施救,招惹麻烦是一说,主要还是我们都没有医学常识,有些急性病或骨折病人根本不能胡乱搬动、颠簸或背着跑步前行。
如果不具备邀请多人上前的条件,需大喊旁人见证,请目击证人留下电话,也是非常重要的。
2、拾金不昧 如果路遇一叠钱或钱包,请立即大大方方地邀请旁人,共同见证,一起交给警察或相关失物认领机构。尽可能不要自己独立处理。当然,如果只是一张钱币,就无所谓单独不单独了。
3、制止偷窃
看见偷窃行为,可以撞一下失主或故意踩一下她的脚,或着在失主身边故意大声给朋友打电话,引起失主警惕即可。一般失主警醒了,小偷就很难再下手。
4、看见偷车人或行凶歹徒 看见行凶或偷车的歹徒,如果自己同行人很多,可以上前制止。如果不是,请立即到隐秘处拨打110,将歹徒地点和特征叙述清晰,即便警察来时,歹徒已经跑了,警察也可以根据罪犯特征实施抓捕。
5、陌生人问路
坚持决不上问路人的车,远离问路车辆,大声回答即可,又帮助了可能需要帮助的人,也因为很大的声音,可引起周围很多人注意,使自己没有危险的可能。
重点是教育我们的孩子,遇见骑摩托或开汽车的问路人,一定保持1米距离,大声回答即可。千万不能上陌生人的车,即便是几个小伙伴一起也不行。
也许有人说,这样多么怯懦,多么不勇敢。
但是,鲁迅说过,要善做壕堑战。智慧的人,掩护好自己,同时,也能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不顾双方实力差异,贸然一人斗敌,大多数情况下,除了使这个世界痛
失一位正义的勇士之外,根本制止不了罪恶。(特警、刑警、武警、会功夫的人除外)许诸赤膊上阵,纵有匹夫之勇,也难敌万箭齐发,也决不适合鼓励的。朋友们,不要因为做好事曾经遭遇挫折和委屈就停下来,为了我们的孩子生存的世界能够美好,不要放弃任何善良、勇敢的努力。不要放弃做好事,做好人。学习“壕堑战”,保护自己,战胜邪恶。
真挚祝福这个世界,心底正直,仗义而行的朋友越来越多,祝愿我们的世界越来越美好!最后,提醒所有曾经和未来有可能接受别人帮助的朋友,了解是非原曲,懂得感恩,不要寒了帮助我们的人的心呵!筱丹写于12月17日
特雷莎箴言:
如果你做好事,人们控诉说你必定是出于自私的隐密动机。你一定还是要做。如果坦诚待人,使你受到伤害。你一定还是要做。人们同情弱者,却只追随强者。但你还是要为弱者而仗义。
人们确实需要你帮助,但当你帮助他们的时候,反而你可能会受到他们的攻击。但还是帮助他人。当你把你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时,你有可能反而会被反咬一口。但你还是要把你最好的东西献给这个世界。你如果今天所做的好事,明天就会被人遗忘。你一定还是要做。The good you do today will be forgotten tomorrow.Do good anyway.因为,如果你不做,所有的人都不做,这个世界,就会变得连你自己和你的孩子,都没有办法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