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稳定及其对宪法权威的影响5篇

时间:2019-05-14 16:09: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宪法稳定及其对宪法权威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宪法稳定及其对宪法权威的影响》。

第一篇:宪法稳定及其对宪法权威的影响

宪法稳定及其对宪法权威的影响

宪法的稳定性主要研究的是宪法的发展和变动的样态,最主要体现在宪法文本的变动频率,具体体现在宪法条文的修改以及宪法原则和宪法基本精神的变化。宪法的稳定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法律秩序和宪政建设等等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宪法权威则注重于宪法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在人们心目中具有威望并得到普遍支持与服从,包括法律上的权威、道义上的权威和政治上的权威。宪法权威对于评价一国宪法的功能和价值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同时也是推动宪法发展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宪法的稳定性和宪法的权威性都是特定时期宪法所呈现出来的特征,两者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一 论证的前提:什么是宪法的稳定性

(一)一般意义上的宪法的稳定性

说宪法的‚稳定性‛主要是从规范意义上来归纳宪法的基本特征,宪法的稳定性着重强调宪法的规范形态的稳定,即宪法的外在表现呈现出一种相对可预知的常态特征。按照通行的宪法学教科书的表述,所谓宪法的稳定性的实质在于‚宪法较之于普通法律具有更为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宪法往往不易修改,因而具有稳定性,故宪法的稳定性就是指宪法在一定时期的不变动性,或者说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不对宪法进行较大的修改。比如,在具体的宪法文本当中,‚为了保证宪法规范的稳定性,一方面宪法典中通常规定修宪的严格而复杂的程序;另一方面又强调宪法规范内容本身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及制宪权主体的合法性地位。‛①

‚法律必须稳定,但又不能静止不变。‛② 宪法稳定性根源于法律本身的一种特有属性---安定性。作为社会变动反映装臵的法律注定要在‚变动‛与‚静止‛间进行不断地调试和互动,拉德布鲁赫和考夫曼将此称为‚法律的安定性‛。法律的安定性强调法律不得朝令夕改、避免法律变化无常,但是法律的安定性不排斥或者绝对排斥法律的修改与变动,这些情形也是成文宪法也必须具备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宪法的稳定性与法律的安定性两者是一对属种概念,在基本价值取向上有着根本意义的一致性。但是,在成文宪法的背景下,这种一致性当中却蕴含着些许的不同,即宪法与普通法律对此有着程度不同、标准迥异的表征,一个是政治总章程的宏观安排,是规定基本权利的纸,这里有其根本的原则与精神不能改变,也有一些具有价值标榜或政治象征意义的东西在自觉不自觉地限制者宪法的变动,亦或基于人们之间订立契约时客观上所需要的信用精神拒斥着宪法的变动。而一般的法安定性则是一般社会现实中的权利、义务划分的规范性表述,是一般社会共同体的运作规则。这种规则既需要法的稳定的特性来满足法律关系主体或游戏参与人能及时把握,同时也能有限地容忍游戏参与人之间的适时地、和平地予以改变,这种改变有轻微的也有剧烈的,既有经常性的也有长期不动的,只要这套规则仍然得到规则制定者的认可。因此,在成文宪法的国家,宪法的稳定性与法的安定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这种变动在频率、程度上的差异。而这些也许可以作为这样一个问题的答案,即为什么法的一般性修改在普通社会群体中并 ① 徐秀义、韩大元:《宪法学原理》(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5页。

②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5页。不一定有太大影响而宪法的几次修改却引来学术研究以及社会领域的广泛关注?

(二)宪法稳定性的界定

1、传统的判断标准 目前,对于宪法的稳定性的判断标准主要有两种,即宪法的形式稳定观和宪法的实质稳定观,这既是两种区分宪法稳定与否的依据,也是运用不同的价值标准对宪法文本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的方法。

形式稳定观是传统的宪法学理论所秉持的一种宪法稳定观,它也在社会群体当中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心理认同,因为,所谓的宪法的稳定最直观、最根本的表现就是宪法在形式上的稳定,如果宪法在基本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常处于经常变动的状态,何谈宪法的稳定?形式稳定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直接、操作性很强的分析方法,但是,它 ‚没有揭示出宪法稳定性的实质,基于形式意义宪法稳定观而追求的所谓宪法稳定性也只能是宪法形式上的稳定‛,形式意义的宪法稳定观的局限性体现在:其追求的宪法形式上的稳定并不一定是宪法的真正稳定;其不能解释和描述一个国家现实的宪法状况以及排斥对宪法‚进行较大的修改‛。①

实质意义的宪法稳定观表明,无论宪法是否有过修改,甚至是否有过较大的修改,只要与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相适应,就应被视为是稳定的。反之,宪法不适应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即使不修改也不是稳定的。因此,判断宪法稳定性的依据不是宪法条文有无变动,也不是宪法是否有较大的修改,而是宪法是否适应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而适时、适当地变化。②这是一种绝对客观主义的宪法稳定观,它打破了传统宪法稳定观对成文宪法与法律逻辑的迷信与盲从把对宪法的稳定性评价放入社会实证的价值坐标中进行考察。但是,实质稳定观的最大危险就是其容易陷入宪法工具主义的泥潭。事实上,这种实质稳定观受实用主义法学影响或者说与实用主义法学秉持着相同的价值立场,坚持‚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非逻辑‛,认为宪法变动被赋予一种‚造法的功能‛,诸如宪法解释已不再是‚读宪法‛,而是基于一定的价值立场的‚写宪法‛,是一种‚事移时移‛形势下的‚法的创造‛。‚司法过程的最高境界不是发现法律,而是创造法律。‛③ 这种实用主义的宪法稳定观把宪法稳定的判断标准从单纯的法的定安性与可预测性变为法的合理性与正当性,高扬宪法的现实性价值,这是有一定意义的。但是它会导致对宪法的轻视与不信任,使法不再具有确定性而丧失了应有的权威,进而损害了法的安定性与宪政秩序的稳定性。④

2、重新界定

维特根斯坦认为‚一个命题有无意义,有两条标准:一是符合逻辑规则;二是可证实的。‛⑤考夫曼在他的《法律哲学》中也明确提出,法律安定性应当包括三个要素:实证性、实用性和不变性。⑥因此,我们对于宪法稳定与否的掌握既要照顾到宪法在外在形式上的不变性以防止因宪法规范的变动性而减损宪法的权威和破坏宪政秩序,又要保证宪法对于社会的可证实性,所以宪法的外在稳定和内在稳定都是推动宪法发展所无法回避的命题,在具体的宪法发展中如何协调两者 ①②③④⑤ 刘茂林:《转型社会的宪法稳定观》,载《法商研究》2004年第3期。

刘茂林:《转型社会的宪法稳定观》,载《法商研究》2004年第3期。

(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05页。韩大元、张翔:《宪法解释的主观性与客观性》,载于《法律科学》,1999年第6期。

转引自贾焕银:《论法律的安定性》,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年第1期。

(德)阿图尔·考夫曼著,刘幸义等译:《法律哲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⑥ 之间的张力才是宪法获得生命和权威的关键。因此,对于宪法的稳定性的界定应当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宪法稳定性的问题是仅限于成文宪法的国家还是成文宪法国家和不成文宪法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不成文宪法宪法国家的宪法散见于法律文书、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之中,如果说宪法的稳定性限于宪法文本的变动的话,那么在不成文宪法国家就不存在宪法的稳定性问题了。但是这种推论显然是不成立的,因为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本身与稳定性之间就有着十分紧密地联系,甚至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就发源于该原则或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状态上体现出来的稳定性。其二,宪法文本的变动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宪法的稳定性?其三,应该给宪法文本留下多大的变动空间?其四,什么才是宪法变动不可触及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宪法适应社会生活与宪法的民主、自由、秩序等价值理念之间是否等值?基于此,笔者认为,夏勇先生对于宪法稳定性的观点是值得肯定的,即宪法的稳定性乃是‚宪法内在的‘刚性’,它与通常所说的与‘柔性宪法’相对应的‘刚性宪法’里的‘刚性’有些不同。后者可以说是一种外在的‘刚性’,它仅就宪法修改设计的程序而言,……对于宪法的稳定性来讲,最重要的,一是制定出一部好的宪法,它的原则和规则可以镂之金石,恒久不变;二是宪法的修改或解释忠于宪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则,从而有别于①宪法的重新制定。‛即真正的宪法的稳定,其最本质的要求在于那些宪法上的‚可以镂之金石‛的原则和精神的稳定,在此基础上进行文本上的变动仅仅是宪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宪法稳定性的表现,本质上,发展着的宪法才是稳定的宪法。从根本意义上说,对宪法稳定性的表述已经不限于宪法文本上甄别,更多的是一种价值上的衡量。另外,宪法的不稳定并不意味着宪法就是不进步的、不健康的,当宪法的不稳定来自于宪法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的不断完善和不断丰富,则此时的宪法就是进步的宪法(如美国宪法),否则就是落后的或者是不合时宜的的宪法(如法西斯宪法)。从54年宪法以来,我国宪法平均每5年多修改一次;若以1978年到2004年起算的话,共修改了8次,平均每3年多修改一次。因此从我国修宪频率的量化分析,我国宪法在形式上缺乏稳定性,而且,诸如‚无产阶级全面专政‛、‚阶级斗争为纲‛等宪法原则的出现及其修正表明,总体上,建国后中国的宪法是不稳定的。二 宪法稳定与宪法权威

(一)宪法的权威

权威是指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构成人类生活组织性、有序性、协调性的必要条件。宪法的权威属于法律权威的一种,它是指宪法在人类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具有的使人信从、并起着支配作用的决定性力量和影响。②宪法的权威性强调宪法规范的价值和效力在整个法律价值和法律效力体系中具有最高性,它体现的是宪法的动态意义和宪法所具有的对法律行为和法律规范的价值评判标尺的功能。宪法至上、宪法至尊、宪法至本是宪法权威的基本内涵的高度概括。当然,从区别于其他部门法属性的角度来看,‚最高权威性‛才是作为基本属性的宪法的权威性的正确而合理的表述,事实上,国内传统的宪法学理论也基本认可了这一条关于宪法基本属性的归纳。③ 历史上,① 夏勇等:《法治与21世纪》,转引自苏蒲霞、刘安:《对中国宪法稳定性的重新思考》,载《社科纵横》,2006年第5期。② 王广辉:《宪法权威论》,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③ 参见许崇德主编:《中国宪法》(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版,第31页。蒋碧昆:《宪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页。朱福惠:《宪法学新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等。1787年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对宪法权威的最高性进行了最早表述,随后,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宪法也纷纷对其自身的权威的最高性进行了相应的规定。① 在我国,1954年宪法第18条、1982年宪法第5条都以宪法条文的形式对宪法及法律的权威和尊严进行了规定。但是,这些仅仅是宪法通过文本本身进行的文字规定和逻辑标榜,规范本身是苍白的,任何理论总不能只靠逻辑形式主义的推论而使人信服。宪法权威的真正获得除了这种宪法自身的效力宣誓外,成文宪法背后所体现的公平正义、实际存在的力量对比也左右着宪法权威的大小,另外宪法在外在表现形式上所体现出来的高度的稳定性也会对宪法的权威性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宪法稳定条件下的宪法权威的不同表现

美国宪法自1787年颁布以来,虽经历了200多年的社会变迁,但其文字和结构没有变动, 因此在诸多论及宪法稳定性的著作中,美国宪法常常作为宪法稳定的典型案例被援引。但是,这种观点显然忽略了一个事实,即美国的宪法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事实上美国宪法所设臵的基本原则和制度随着美国社会的变迁发生着悄无声息的变动。随着美国司法实践的不断发展,伴随着‚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码头淤泥案‛、‚校区隔离第一案‛等对于联邦宪法有着重大影响的案例的出现,联邦最高法院以判决的形式对原来的宪法原则和内容予以修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宪法固有的稳定性,但是这种影响是积极的,诸如司法审查、正当程序、法律平等保护等宪法原则却得以确立。对传统宪法原则的修改不仅没有减损宪法的权威性,反而基于宪法自身价值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宪法正当性的不断巩固,宪法的权威也在不断地得以加强。

如前所述,我国宪法的稳定性不高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导致这种现象的因素很多,其中有两个因素是最为现实的。其

一、宪法具有政策性的特点客观上要求宪法规范进行不断地更新和变动以保持与时代发展的同步性。② 其

二、我国现行宪法自诞生起一直处于社会转型的背景之下,多变性是社会转型时期各个领域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宪法的不稳定的后果往往表现在宪法危机的出现、公众对宪法的心理认同的缺失以及对宪法信仰的受挫和对宪政追求的动摇。中国的宪法在广大的社会群体之中并没有获得广泛的信任,人们还不能在这种宪政实践中寻找到安全感从而与宪法疏远。目前的这种尴尬的宪法运作现状表明宪法稳定与否对于宪法权威与宪法信仰产生非常深刻地影响。事实上,几次宪法修改以及为此展开的宪法稳定性的讨论,若干涉及宪法诉讼案件的出现以及许多专家、学者借此契机推动中国宪政建设的努力并没有在坊间引起太多的关注,相反,面对着现实的考问,究竟‚宪法能为你做什么‛使得宪法学者在进行铿锵有力的逻辑论证的同时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无法得到圆满回答的理论与现实的悖论,宪法不能走进公民的现实生活却又不断地在变动中对自我权威进行标榜,其后果只能是世俗的臣民的无奈并进而对其持有的冷漠。所以,中国的宪政问题并不是出现在宪法稳定不稳定方面,而在于宪法的权威方面出现的危机,但这种权威危机与宪法稳定性出现的问题之间是相互勾连的。宪法稳定与宪法的权威是一对紧密相连的概念,但 ① 美国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法和依照宪法制定的联邦法律 以及在联邦权力下所缔结的一切条约均为全国最高法律。”加拿大宪法第52条规定:“本法是加拿大的最高法律,一切法律与本宪法的规定相抵触的,其抵触部分将不发生效力。”意大利宪法第1条规定:“主权属于人民并在本宪法的形式和限度内行使。”

② 如有学者认为“宪法规范是由规则、原则、国策、概念和程序性、技术性规定构成的,其中规则是主体,原则与国策是核心,概念程序性与技术性规定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而政策的多变性也是驱动宪法变动的重要原因。参见李龙:《宪法基本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页。是两者之间却不能完全划上等号。三 结语

宪法需要稳定性,这是宪法作为法所需要的固有特征和内在要求,当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宪法又在社会变迁的宏大叙事的背景之下呈现出频繁变动的特性,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但是,发展的宪法才是真正意义上稳定的宪法,发展的宪法才有可能增强宪法的权威。宪法发展除了要体现在基本的条款上的完善和价值体系上的丰富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从宪法规范到民主、宪政的事实上的转化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将静态的宪法推向动态的宪政,才能使宪法所确认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体现在现实生活之中。而宪法的权威就是在这种宪法动态化、生活化的过程中得以确立并不断巩固的。因此,用正确的宪法稳定观来审视转型时期的宪法现象对于推动宪法发展、维护宪法的权威,其意义都是深远的。当然,宪法的权威除了制度上的规范力量外,制度本身的实施以及制度背后蕴含的文化传统对于宪法权威的生成和型塑都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的。

第二篇: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

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

综述

一、政策方针指引,维护宪法最高权威的基础性措施

(一)坚决维护和贯彻落实宪法有关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和发展方向的各项规定

(二)健全完善保证宪法实施的各项法律制度,监督纠正各种形式的违宪违法现象,维护国家法制统一

(三)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各级领导干部带头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

(四)在社会各界大力开展宪法的宣传和教育

二、与时俱进把握关键点,走宪政之路

(一)把宪法有关保护私有财产权的规定落到实处

(二)增强公民宪法意识,促进公正司法与严格执法

(三)从制度设计入手,维护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四)积极探索违宪审查制度

(五)注重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培养公民的宪法信仰

结束语

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

摘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尊严和权威,就没有法治的尊严和权威,依法治国就成为无源之水。要保证宪法的根本大法地位,一方面,要从政策方针入手,坚决维护和贯彻落实宪法有关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和发展方向的各项规定,健全完善保证宪法实施的各项法律制度,监督纠正各种形式的违宪违法现象,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在社会各界大力开展宪法的宣传和教育。另一方面,要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违宪审查制度,把宪法有关保护私有财产权的规定落到实处,注重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培养公民的宪法信仰,促进公正司法与严格执法,维护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关键词:宪法

根本大法

最高权威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了“健全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而宪法是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我国宪法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始终贯彻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根本准则,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可靠保证。如果没有尊严和权威,就没有法治的尊严和权威,依法治国就成为无源之水。“牢固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基础是全体公民,关键是国家公职人员,重点是各级领导,措施是教育。”,这是国家普法工作的部署要求。要保证宪法的根本大法地位,一方面,要从政策方针入手,做好维护宪法最高权威的基础性措施:一是要坚决维护和贯彻落实宪法有关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和发展方向的各项规定;二是要健全完善保证宪法实施的各项法律制度,监督纠正各种形式的违宪违法现象,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三是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各级领导干部带头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四是在社会各界大力开展宪法的宣传和教育。;另一方面,要坚持与时俱进,维护宪法最高权威需要注重把握几个关键点:一是把宪法有关保护私有财产权的规定落到实处;二要增强宪法意识,促进公正司法与严格执法;三要从制度设计入手,维护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四要积极探索违宪审查制度;五要注重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培养公民的宪法信仰。

一、政策方针指引,维护宪法最高权威的基础性措施

(一)坚决维护和贯彻落实宪法有关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和发展方向的各项规定。主要包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宪法的灵魂,是国家兴衰存亡之所系,必须始终坚持。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维护统一的单一制国家体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根据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将我国的国家体制确立为统一的单一制国家,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样的国家体制和政治制度,保证了国家的一切权力牢牢地掌握在人民手中,较好地解决了中央与地方、民主与集中、民主与效率、历史与现实、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实践证明,它是最适合我国客观实际的一种国家体制和政治制度,最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有利于维护各民族的团结。必须确实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和自由,维护、保障和实现宪法确立的人权理想。用宪法保障人民的当家作主地位,保护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和自由,维护、保障和实现人权,促进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幸福,是宪法的精义所在。因此,只有确实保证公民的各项权利,宪法才能扎根于群众之中,宪法的根本大法地位才能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健全完善保证宪法实施的各项法律制度,监督纠正各种形式的违宪违法现象,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它所规定的是有关国家的重大问题,宪法的规定要落到实处,还必须有一批相应的法律与宪法相配套,保障宪法的实施和国家政权运作,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权利的“最终实现又依赖于其他法律规定的权利” 【1】,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宪法相关法的基本方面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对保证宪法的实施起到重要作用。今后,在继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机构、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等方面,应当进一步加强立法的同时,必须加强立法监督,切实纠正各种形式的违宪违法和法规规章冲突现象,维护国家法制统一。

(三)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各级领导干部带头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我们的宪法和法律是在党领导下制定的,同时,党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党的各级机关及其领导人员必须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办事,坚持依法治国,不仅是宪法的明确规定,也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应有之义。各级国家机关及其领导人员是根据宪法产生的,其权力是宪法赋予的,严格遵守宪法,保证宪法的贯彻实施,是各级国家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重要职责。“无论是个人或政府都平等地受法律约束,都不享受法外特权” 【2】,党和国家机关及其领导人员带头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对全社会树立宪法观念和宪法意识,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率先垂范,确实做到违宪的话不说,违宪的事不做,在全民中树立和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四)在社会各界大力开展宪法的宣传和教育。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强调,要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良好氛围。宪法决不是高高在上的远离群众的宣言,而是保障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实实在在的保障书,任何违背宪法侵犯公民权利和利益的做法,都必须得到纠正,公民都有权获得救济。在法制宣传上,应当着重加强宪法在保护公民权利和利益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宣传,让群众学会运用宪法来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同时,公民要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只有让广大群众掌握宪法,运用宪法,起来监督宪法的实施,并自觉遵守宪法,宪法的根本大法地位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

二、与时俱进把握关键点,走宪政之路

(一)把宪法有关保护私有财产权的规定落到实处。宪法修正案第二十二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一规定标志着我国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开始从一般的民事权利正式上升到宪法权利,受到国家根本大法的认可与保护。但是要使公民的这项宪法权利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全社会在许多方面做出努力。社会各界要从“私产入宪”入手,推动相关法律规范的建设和完善,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推动全社会政治文明程度的提升。

首先,全社会要树立正确的保护和尊重私有财产权的观念。公民的财产权上升为宪法权利,意味着私有财产与公有财产在宪法上获得平等的保护地位,任何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及任何人要取得公民的财产都必须经过公民的同意。公民合法财产不受侵害的核心内容就是“非经公民本人同意,任何人不得取得其财产”;同时,宪法保护私有财产权也是有限制的,宪法保护的只是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非法所得不受保护,而即使是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也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其次,立法机关要根据宪法保护私有财产的精神和原则,及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在私有财产权入宪后,立法机关要对我国现有的涉及公民财产权的各类法律、法规、规章进行清理,合乎宪法精神的要及时加以确定;不合乎宪法精神的则要予以清除;在相关的民事立法中,应该把宪法保护私有财产权的法律规定具体化。如,应完善申诉、赔偿等配套制度,使保护私有财产权真正得到落实。再次,行政执法及司法机关要深刻领会宪法保护私有财产的精神实质,在法律的实施和适用中切实保护好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和约束。尤其是在涉及公民财产的城市拆迁、农村土地征用等问题上,严格遵循法律程序,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依法维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权益。

(二)增强宪法意识,促进公正司法与严格执法。学习贯彻实施宪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积极配合,其中关键的环节就是要提高司法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宪法意识,切实按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力,履行自己的职责,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宪法以国家根本法形式,规定了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内涵、外延以及行使的基本原则等。从这个意义上说,宪法既是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也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作为国家具体权力的行使者的司法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正确理解国家权力行使的目的、范围对于贯彻实施宪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提高司法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宪法意识是国家权力正确行使的重要保证。宪法作为根本法,具有原则性、纲领性、前瞻性等特点。各个部门法都不能违背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宪法对各个部门法具有总体上的指导意义。因此,提高司法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宪法意识,有利于在宪法精神的指导下,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司法、执法工作。提高司法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宪法意识,就是要司法、执法人员从思想上充分意识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在司法实践中,各级政府部门要在思想上不断提高司法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在实际工作中切实按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力,履行自己的职责,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确保法律的正确适用,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在宪法的框架下,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民主政治,保障基本人权,推进市场经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司法、执法保障。要充分意识到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要充分认识到按照宪法办事,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的重要性,各级政府部门、各地司法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应当把宪法作为根本的行为准则,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学会并善于依法处理经济社会事务,要按照依法行政、司法为民、权责统一的要求,规范司法、执法行为,防止权力滥用。

(三)从制度设计入手,维护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八二”宪法对公民权利的大幅度提升,但“八二”宪法以前的三部宪法,均推崇国家权力至上,忽视并规避对公民权利切实保障。明显的漏洞即在于,政治活动中张扬和宣示主权在民,但现实的政治生活中被弱化,其实质即义务大于权利,国家权力远远高于公民权利。

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的地位作了明确规定,但对公民权利的范围却没有加以明确划分。我国宪法采取“列举式”的授权方式规制公民权利的范围,这意味着宪法没有规定的,公民不得享有。宪法对公民权利范围的规制,应该体现“法不禁止即自由”的原则,不应仅仅只限于宪法原则性条款所列举的,而应根据宪法精神派生和廷伸:一切与宪法精神不相冲突和抵触的权利,均应归属到公民权利的范畴。但事实上,我们的宪法只注重宪法的成文化条款所赋予的权利,未成文但根据天赋和自然精神所应享有的权利却不在其保障之内。我国宪法中对公民权利的规制,以原则性规范为主,过于笼统,过于模糊。公民权利是社会成员的个体自主和自由在法律上的反映,立宪正是为了明确界定国家权力运行的范围和力度,从而赋予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大部分领域的权利,以及公民在授予国家权力时所保留的自然权利不被侵犯。况且,“公民普通权利的救济可以依靠普通法院来实施,但是,涉及到国家权力对公民基本权利予以侵害的时候,谁来救济公民的基本权利?由于在制度上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宪法监督与宪法救济机构,所以,宪法在公民权利救济方面的作用不大。” 【3】

“宪法就是一国人权保障和发展水平的标尺”【4】。明确国家权力的范围,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才能明确肯定地赋予公民权利应有的法律尊严。“人人于其宪法或法律所赋予的基本权利被侵害时,有权享受国家管理法庭之有效救济” 【5】。我国传统的国家权力即行政权的至上本位,直接影响了现代宪法对公民权利的确认和保护。“八二”宪法尽管对公民权利作了必要的列举,但是,公民权利一旦受到侵犯,却无法得到及时而妥善的救济。因此,维护公民基本权利,必要的制度设计是关键,国家立法应与时俱进,在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冲突时必须限制国家权力,在实践中使公民权利具体化,当公民权利受到侵犯时,应在宪法规定的制度层面得到及时而妥善的救济。

(四)积极探索违宪审查制度。人权专家李步云教授谈到对法治的期许时说,他对中央的建议是尽快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并指出:“宪法没有根本,法律怎么能有权威?如果我们党和中央政府领导带头遵守宪法,对依法治国将有全局性的影响” 【6】。宪法是一国的根本大法,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是有至高无尚的神圣地位的。如果把法律体系比作一个王国,那么宪法就是一国之君。但是在目前我国宪法的形式意义多于实质意义,政治意义多于法律意义。宪法就象是一个被夺了权的君主,有其名而无其实。而追根究底就是因为我们的宪法缺乏可诉性,且没有一套完备的违宪审查制度。法律制定出来就是要被触犯的,是要被实施、被执行的。宪法不仅是宪政的法律体现,更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价值与理想。如果宪法在国民意识中没有权威,法律的力量便无从谈起。宪法的价值,只有通过宪法的主要实践方式--违宪审查,才能真正体现。当公民权利受到其他法律或政府行为侵害时,宪法能变成公民保护自己的武器,公民才能体会到宪法代表的是自己的权利。违宪审查,才能在一个社会中真正体现。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它不仅包含了对一切法律法规的审查,也包括对立法行为、司法行为、行政行为或其他公共行为的裁决。颁布宪法文本之后,更为重要的是实践宪法。实践宪法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要规范宪法的法律后果与责任,使宪法像其他法律一样有独立的监督与诉讼制度。

(五)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培养公民的宪法信仰。从根本来说,要维护宪法权威,首要的是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观念,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任务。“宪法不仅是宪政的法律体现,更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价值与理想。如果宪法在国民意识中没有权威,法律的力量便无从谈起”【7】。美国宪法在美国人民心中无疑是占极崇高的地位,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最令有信服的解释是将此归结于深深根植于美国人心目中的信念”。公民的宪法信念对于宪法权威的树立是至关重要的。“宪法若要能够为人的心灵所拥抱”【8】,树立宪法权威最重要的是树立公民对宪法的一种信仰,真正激发公民对宪法的信任、信心和尊重。这里最重要是要树立我国公民对自身权利的信仰和尊重,把自己看作上帝,因为中国人实在太习惯于崇拜国家、政府以及自身以外的权威,而不习惯于对自身权利的崇拜。可要确立宪法权威首先必须对权利的看重,宪法精神的核心就在于以权利制约权力,宪法权威的树立最终看权利能否真正有效地制约权力。正如宪法专家所说,“权利意识与法律信仰是一种互动关系,权利增强导向对法律的认知和对法律价值的认同,有利于人们法律信仰的生长,反之,对法律的信仰也必将推动人们权利意识的扩张,从而又推动人们法意识的增强。”提高公民的宪法的意识,除用传统的法制宣传,法律教育手段以外,更为重要是要让公民能切实感受到宪法所能给予他们的保护作用,能让他们感受到宪法所治理下国家的强大,只有这样,才能让公民真正的从内心里去服从并去信仰宪法。

结束语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在法律体系中都具有最高权威。在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的根本行为准则,从法律形式上表现为宪法的权威大于一切国家机关和任何个人的权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宪法至上是法治之本。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公民权利的维护越来越成为迫切关注的问题,宪法在现实生活中能否真正成为最高权威仍然是任重道远的事情。“总结人类社会法制发展的规律可以看出,法制史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或时代),即刑法阶段、民法阶段和宪政阶段” 【9】。宪法不应成为高高在上的空言,我们必须从根本上、从制度建设上、从社会各阶层入手,更加务实地去采取得力有效的措施去实现,相信中国宪政之路不会只是美丽的神话。

参考文献: 【1】蒋碧昆:《宪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 203 【2】应松年,薛刚凌:《 行政诉讼十年回顾---行政诉讼的成就、价值、问题与完善》 《 行政法学研究》 1999 4 【3】周伟:《宪法基本权利司法救济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9 【4】刘冲:《马克思人权思想研究》 吉林大学 2007 【5】《世界人权宣言》 第八条

【6】李步云:中央政治局第三次法制课课题组发言 《中华文摘》 【7】周兼明:《国民意识中应确立宪法权威》《凤凰周刊》 【8】惠尔(英Wheare):《现代宪法》,法律出版社 2006 【9】蔡定剑:《 法制的进化与中国法制的变革---走向法治之路》 《中国法学》 1996 5

第三篇:加强宪法宣传教育维护宪法权威尊严

加强宪法宣传教育维护宪法权威尊严

加强宪法宣传教育维护宪法权威尊严

在第三个“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到来之际,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司法部共同举办的“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座谈会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xxx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要加强宪法的宣传教育,树立宪法观念,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

xxx指出,坚持依法治国,执政为民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十六大把“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从立法、执法、司法、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等各个方面,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

xxx指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全面推进经济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正确实施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都离不开法制的保障。在立法方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了440多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制定了960多件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8000多件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48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行政执法和司法方面,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大力推行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行政执法、司法审判和检察的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不断增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水平明显提高,促进了领导方式的转变。在法制宣传教育方面,通过四个五年普法教育,全体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观念和氛围逐步形成。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宣传宪法和法律,宣传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法制教育和法制实践相结合,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xxx说,坚持依法治国、执政为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要继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要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要通过广泛的社会宣传,使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和社会活动的基本规范,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最重要的法律依据;要加强经济法制方面的宣传教育,普及市场经济相关法律知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社会中介组织从业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要进一步做好对普通群众和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引起广大公民对社会法律环境的关注,熟悉法律、认知法律,提高履行法律义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和能力,增强参与社会管理和监督的责任感;要加大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观念。行政执法人员、司法工作者受人民委托,是国家法律的直接执行者,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对依法治国和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通过法制宣传教育,使国家公职人员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全面提高依法办事、依法监督的能力,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主任、司法部部长张福森主持。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强卫、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曹建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刘玉亭、福建省泉州市代市长郑道溪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韩大元在会上围绕“依法治国,执政为民”的主题作了发言(发言摘登见二版)。

主办单位和中央文明办、中央政法委、全国人大法律委、最高人民检察院、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的领导同志,部分中央和国家机关主管法制宣传的部门负责人,部分法学专家、学者,国家机关和地方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第四篇:加强宪法宣传教育维护宪法权威尊严

加强宪法宣传教育维护宪法权威尊严在第三个“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到来之际,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司法部共同举办的“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座谈会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xxx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要加强宪法的宣传教育,树立宪法观念,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xxx指出,坚持依法治国,执政为民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十六大把“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从立法、执法、司法、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等各个方面,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xxx指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全面推进经济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正确实施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都离不开法制的保障。在立法方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了440多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制定了960多件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8000多件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48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行政执法和司法方面,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大力推行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行政执法、司法审判和检察的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不断增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水平明显提高,促进了领导方式的转变。在法制宣传教育方面,通过四个五年普法教育,全体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观念和氛围逐步形成。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宣传宪法和法律,宣传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法制教育和法制实践相结合,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xxx说,坚持依法治国、执政为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要继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要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要通过广泛的社会宣传,使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和社会活动的基本规范,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最重要的法律依据;要加强经济法制方面的宣传教育,普及市场经济相关法律知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社会中介组织从业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要进一步做好对普通群众和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引起广大公民对社会法律环境的关注,熟悉法律、认知法律,提高履行法律义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和能力,增强参与社会管理和监督的责任感;要加大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观念。行政执法人员、司法工作者受人民委托,是国家法律的直接执行者,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对依法治国和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通过法制宣传教育,使国家公职人员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全面提高依法办事、依法监督的能力,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主任、司法部部长张福森主持。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副书记强卫、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曹建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刘玉亭、福建省泉州市代市长郑道溪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韩大元在会上围绕“依法治国,执政为民”的主题作了发言(发言摘登见二版)。主办单位和中央文明办、中央政法委、全国人大法律委、最高人民检察院、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的领导同志,部分中央和国家机关主管法制宣传的部门负责人,部分法学专家、学者,国家机关和地方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第五篇: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二)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了解我国公民拥有的权利与义务,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2.情感态度观念

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法律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

3.运用

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依法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1).尊重和保障人权

人权是人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树立人权意识也是增强公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成果和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共产党和我国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目标和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谐的必然要求。因此把这个内容作为本课的重点。

2).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本课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增强公民意识,而要树立公民意识,就必须首先建立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念。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在我国,不存在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的公民,也不存在只履行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的公民。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把认真行使权利和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达成增强公民意识这一教学目标。

2.教学难点

增强公民意识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宪法和法律中关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些规定并不困难,但要使学生真正树立正确的权利与义务意识,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则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因为,它不仅要求学生了解,更需要学生认同和接受。也就是说,我们通过教学,不仅要解决认知的问题,还要解决学生思想转变的问题,而思想的转变往往是心灵深处的革命,是难以实现的变革。

解决这一难点,既要教导学生正确认识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观,又要把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相关案例引起学生的思索与情感共鸣。

3.结构线索

本课时的主题是“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教材从在生活中是否应该行使公民的选举权利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公民权利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正确行使拥有的权利,并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其他权利。

同时还要教导学生认识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在依法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忘履行义务。

三、学情分析

当代的青少年维权意识很强,经常在权益受到侵害时利用新闻舆论和网站论坛等形式讨说法。但中职学生总的来看知识面比较较狭窄,思想也不够成熟,对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权利的认识也过于片面,更有少部分学生只知道维护自身权益,不去履行应尽的义务。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权利与义务意识。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一、依法行使公民权利 展示材料:

某中职学校的机械制造专业学生接到通知,本专业年满18周岁的同学都到学校大会堂去,参加学校所在地的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活动。对此,有以下三种观点:

小张: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人大代表选举,我一定要参加。小王:我们现在参加实习,这么紧张劳累,还参加什么人大代表选举? 小李:学校让我去,我就去,但选举什么样的人当人大代表与我关系不大。

【引思明理】

思考问题:你赞同以上哪个观点?并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把学生引入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1.依法行使公民权利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总结点拨: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选举权是我国公民行使主人公地位的体现,不应该随便放弃。

法律规定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宪法确认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公民首要的、根本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权利,是普通法律确认的其他公民权利的基础。我国宪法从第三十三条到第五十条,全面而详尽地规定了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可分为平等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获得救济的权利等。

(1)平等权

平等权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给予同等保护的权利。

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平等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与基础。

(2)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座位国家政治生活主体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的基本保障。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宗教信仰自由

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是指:

⑴每个公民都有按照自己的意愿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⑵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

⑶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 ⑷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⑸有按宗教信仰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也有不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

4)人身自由权

人身自由是公民具体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实际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也是保持和发展公民个性的必要条件。公民失去了人身自由,其他权利自由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起码的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的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5)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6)社会经济权利

公民的经济权利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享有的经济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它是公民实现其他基本权利的物质保障。

公民享有的这些权利和自由越充分,获得享有其他权利和自由的前提条件和可能性就越大。

2.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教师:我国公民享有法律规定的多种多样的权利,我们刚才讲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都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也是属于人权的一部分。其中人权是人之所以为人应该享有的权得,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方面:人身人格权利(如生命权、人身安全权、人身自由权、思想自由权等);政治权利与自由(选举与被选举权、参政权、议政权、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如工作权、最低生活保障权、婚姻自由权等),人应该全面地享有这些权利。下面,我们来讨论分析一个案例。

案例1.“宿舍门事件”

广东省佛山市某中职学校,为了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生活,毕业后尽快融入社会,融入工作,于是把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在进行军事化管理的同进,还对校园环境、课室和学生宿舍按企业标准进行整改。其中有两项整改内容引起学生的争议:(1)学校为了方便管理学生,方便与学生家长联系,决定在每个宿舍门口贴一张学生详细资料表,要求贴上学生大一寸相片,还要填写家庭电话和家长手机号码;(2)宿舍摆放军事化,被子要叠成广场状,床上不能摆放衣物、书本和其它物品,床底只能摆放一对白色回力鞋和一双拖鞋。为了警示学生严格按要求办事,该校教官把不合格的学生的被子和衣物扔到宿舍地面,把不合格的鞋子的鞋带剪断。有些学生不满校方和教官的行为,纷纷上论坛发贴和打电话给媒体,这就是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宿舍门事件”。

教师:同学们看了这个案例,思考两个问题:

(1)学校和教官的做法有没侵犯学生的权利?如果有侵犯的话,侵犯了学生的哪些权利呢?(2)如果你是该校的学生,你的被子被教官扔到了地上或者你的鞋带被剪断了,你会怎么做?

学生讨论回答,老师加入讨论进行点拨:略。

教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从自己的历史和国情出发,遵循《世界人权宣言》的基本原则和人权理念,学习借鉴古今中外人类文明进步成果,不断深入具体实践,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

人权普遍性的原则必须同各国国情相结合;人权是社会全体成员的权利;人权是一个权利体系,不仅包括政治权利,而且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不仅包括个人人权,还包括集体人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人权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稳定是实现人权的前提,发展是实现人权的关键,法治是实现人权的保障;人权在本质上是一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对话与合作是促进国际人权发展的正确途径,等等。这些人权理念在人权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

教师:中国建国以来,人权事业取得五大成就。

一是尊重和保障人权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权领域的一个突出进展是,突破了将人权视为资产阶级口号的“左”的思想束缚,确立了人权观念在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将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2004年以来,“尊重和保障人权”先后载入《宪法》、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国共产党章程》。这说明,促进人权事业发展已成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治国安邦的一项重要原则,对人权问题前所未有的重视,为中国人权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和法律保障。

二是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前所未有的保障。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年均增长速度超过9%,13亿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7年的1479万。人均预期寿命由1978年的68岁提高到目前的73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三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公民的个人权利和政治权利在民主与法制的轨道上得到了不断扩大和有效保障。中国现行有效的法律已达229件,国务院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约600件、地方性法规7000余件,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公民的各项权利有了坚强的法律保障。与此同时,中国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强化政务公开,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公民的民主权利依法得到保障。特别是在农村实行了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基本内容的基层民主,使亿万农民获得了直接选举权利。

四是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不断改善。2006年,全国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结束了延续2600多年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目前,中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两基”人口已达99%,跻身于义务教育水平较高国家行列。

五是人权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

二.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教师:我国宪法在确认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同时,也规定了具体措施来保障其实现,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享有广泛权利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有哪些呢?请各小组学习一下教材中的有关内容,了解一下,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应该履行哪些公民义务。

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一起小结:

第一,公民必须履行政治性义务,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第二,公民必须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第三,公民必须履行的其他义务,包括,公民有劳动、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有衽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三、增强公民意识‘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 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公民是具有一国国籍的人。

公民意识: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是公民对于自己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自觉意识。

健全的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

作为新时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法律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

什么叫“老百姓”?在封建帝王时代,相对于统治阶级以外的人民,被称为百姓或者老百姓。

与“老百姓”这个封建概念相对应的,是现代“公民”概念。公民是个法律概念,公民就是国家的主人

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责任意识、参与意识与互助精神等,当面对共同的灾难之时,大家应该彼此共同守望,遥相呼应,同呼吸共命运。

只有当这些精神成为一种普遍的自觉的时候,那么我们的社会才会趋于成熟。

教师:中职学生要坚持依法行使公民权利,依法履行公民义务,还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1)坚持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的原则;(2)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3)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另外,我国公民有遵纪守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义务。上述事例中,企业职工为了维护自已的权利的同时,造成了交通堵塞,扰乱了社会秩序,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企业职工应该通过工会、劳动局或者相关的法律机关来维护自身权益;如果要游行示威,必须向相关的行政机关申请,在申请通过后才可按游行示威申请书上的计划进行游行示威。

【体验导行】

1.收集相关资料,写一份宣传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书面材料。2.“18周岁,从做文明公民开始”:给父母、师长写一封感恩的信。

板书设计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增强公民意识(1)公民意识的定义

(2)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权利(3)宪法规定的公民履行的义务 2.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人权的定义

(2)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

3.坚持依法行使公民权利,依法履行公民义务的原则(1)坚持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2)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3)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六、教学反思

中职生并不缺乏爱国热情,由于近些年法律知识的不断普及,学生的维权意识也有所增强,只是,大多数中职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基础知识,不清楚法律到底赋予了公民哪些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体会到了公民权利的神圣不可侵犯,也进一步感受到了履行公民义务的重要性,更多地懂得了珍惜、享受、捍卫自身权利的必要性,了解了一些正确履行权利的途径,增强了履行法定义务的自觉性和维护法律权威的社会责任感。

下载宪法稳定及其对宪法权威的影响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宪法稳定及其对宪法权威的影响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宪法宣传教育维护宪法权威尊严

    加强宪法宣传教育维护宪法权威尊严在第三个“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到来之际,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司法部共同举办的“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座......

    增强宪法意识 维护宪法权威

    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尊敬的周书记、李镇长、左书记,尊敬的各位领导,全体同志们:我是湘潭市理论政策宣讲团成员熊虎,其实大家更熟悉我是市派连云村扶贫工作队队员。此时此刻......

    论宪法权威的维护

    论宪法权威的维护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就全面推进依法汉国作出决定,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又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自觉维护宪法的......

    比较宪法

    比较宪法 第一讲 比较宪法概述 一、比较宪法之“比较” 1.问学生:比什么? 2.如何比?给我出了个难题。pisa与大饼、意大利面与面条,但是大家对大饼、面条的的味道一定比中国宪法......

    宪法相关

    1、宪法修正案明确“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进一步完善了公民私人财产权的宪法保障。宪法修正案放弃以往通过列......

    宪法

    试题五 2009-02-25 13:23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宪法的内容同其他法律一样,主要取决于社会的 A. 阶级力量对比 B.物质生活条件 C.精神文明建设 D.经济制度......

    宪法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宪法关系内容的是哪项? A. 公民、组织之间的关系 B. 国家、公民之间的关系 C. 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D. 国家机关内部的关系 A;宪法关系主体的一方主要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