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成本管理框架和案例 课后练习专题

时间:2019-05-14 16:45: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战略成本管理框架和案例 课后练习专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战略成本管理框架和案例 课后练习专题》。

第一篇:战略成本管理框架和案例 课后练习专题

战略成本管理框架与案例 课后练习

判断题:

5、战略成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把生产成本控制到最低点。[题号:Qhx008929]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5、不管是战略成本管理还是成本管理,所追求的最终目的是让成本降到最低。[题号:Qhx008930]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4、任何一家企业都追求成本的最优化。[题号:Qhx008931]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3、战略成本管理思维主要是在竞争环境的变迁和竞争要素的变化背景下产生的。[题号:Qhx008932]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1、战略成本管理思维在我国由高校学者推动下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并产生很多经典案例。[题号:Qhx008933]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1、战略成本管理是对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和阐释,后者决定前者的方向和范围。[题号:Qhx008934]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1、成本领先战略中对采购的影响是小批量高频次以质量为主。[题号:Qhx008935]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1、差异化战略对人力资源的影响是高工资熟练工人。[题号:Qhx008936]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4、降低了采购成本和人工成本就完全控制住了产品成本。[题号:Qhx008937]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4、成本管理是对战略成本管理思维的执行,两者相辅相成互不冲突。[题号:Qhx008938]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2、规模经济效应是规模越大单位产品的成本越低。[题号:Qhx008939]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3、每一项业务的背后都有成本动因在推动,成本管控就是要识别并管理好成本动因。[题号:Qhx008940]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4、质量成本从是否可控来看分为主动成本和被动成本。[题号:Qhx008941]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5、以下不属于战略成本管控范围的是()。[题号:Qhx008942] A、从成本角度辅助战略决策 B、设计成本管控体系 C、选择成本管控工具 D、确定标准成本

正确答案:D

2、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以下项目中对整体成本影响最大的是()。[题号:Qhx008943] A、研发 B、采购 C、生产 D、售后 正确答案:A

5、当企业的经营地点确定后,从成本角度分析将直接影响的是()。[题号:Qhx008944] A、基础成本 B、产业成本 C、最优成本 D、运营成本

正确答案:B

1、以下业务环节中不属于价值链基本活动事项的是()。[题号:Qhx008945] A、售后 B、生产 C、销售 D、财务 正确答案:D

1、以下内容中,不属于研发所导致的结果的是()。[题号:Qhx008946] A、产品技术含量 B、生产的工艺 C、供应商合作关系 D、材料的熟练 正确答案:C

5、以下不属于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目的的是()。[题号:Qhx008947] A、认清存在差距 B、确定成本管控工具 C、寻求改善方向 D、建立相对竞争优势 正确答案:B

3、企业选择成本管控工具时,不需要直接考虑的是()。[题号:Qhx008948] A、工具的应用成熟度 B、实施成本与周期 C、与管理层预期的匹配度 D、是否需要购买计算机 正确答案:D

1、通常来说,成本体系设计对总成本金额的影响与成本体系对总成本金额的影响之间的关系是()。[题号:Qhx008949] A、前者大于后者 B、两者相等 C、前者小于后者 D、不好说 正确答案:A

4、战略与战略成本管控之间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题号:Qhx008950] A、前者决定后者的方向和范围 B、两者是并行的互不影响 C、后者决定前者的方向和范围 D、两者是交叉的说不上谁先谁后 正确答案:A

3、对成本动因理解不正确的是()。[题号:Qhx008951] A、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法的核心内容 B、成本动因是事后控制的 C、成本动因大都是具体的业务活动

D、控制好成本动因可有效控制成本发生额的大小 正确答案:B

3、战略成本管控在发挥业务战略辅助决策作用时,下述观点中不正确的是()。[题号:Qhx008952] A、完全围绕此业务战略的最大化 B、要识别出关键成本影响要素 C、要从全局的视角进行分析 D、要考虑其在整体战略中的重要性 正确答案:A

4、关于质量成本的论述,错误的是()。[题号:Qhx008953] A、预防成本发生在设计阶段 B、鉴定成本发生在生产阶段 C、内部失败成本发生在内部检测阶段 D、鉴定成本发生在售后阶段 正确答案:D

4、关于供应链的理论,错误的是()。[题号:Qhx008954] A、可分为敏捷型供应链和效率型供应链 B、主要考虑周期、成本、质量等主要要素 C、需要在设计阶段谋划最优途径 D、必须要有专业信息系统的支持 正确答案:D

2、关于质量成本中的六西格玛的说法,错误的是()。[题号:Qhx008955] A、六西格玛原是一个统计变量,被应用到衡量、分析、改进工作质量中 B、六西格玛代表着不超过6.2%的故障率水平

C、六西格玛有很多辅助工具应用,如故障分析、系统设计等 D、六西格玛着眼于改善具体的工作流程 正确答案:B

3、关于标准成本法应用的观点,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题号:Qhx008956] A、大多应用在采购制造等环节 B、以业务的定额限制为管控思路 C、适用于所有的制造型企业

D、业务类型多变化频繁的企业一般不适用

正确答案:C 多选题:

5、战略成本管理的代表思想有()。[题号:Qhx008957] A、管理工具论 B、管理思想论 C、管理信息论 D、管理系统论

正确答案:ABC

3、在战略决策过程中,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需要考虑以下哪些要素()。[题号:Qhx008958] A、地点选择 B、能源选择 C、规模选择 D、风险选择 正确答案:ABCD

2、在战略决策过程中,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需要遵从哪些事项()。[题号:Qhx008959] A、从全局的角度思考 B、注意隐性成本 C、考虑风险因素

D、从长期动态发展的因素判断

正确答案:ABCD

2、规模经济的原因是()。[题号:Qhx008960] A、议价能力强导致采购成本低 B、专业化与学习效益 C、单位分摊固定成本低 D、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正确答案:ABC

2、当企业的商业模式确定后,就相应决定了()。[题号:Qhx008961] A、成本管控的范围 B、成本管控的工具 C、成本管控的重点 D、成本竞争力的相对高低 正确答案:ACD

4、在与竞争对手进行价值链对比分析时,应该注意()。[题号:Qhx008963] A、建立在双方真实信息基础上 B、核心要素的识别与价值积累 C、考虑价值链的稳定性与运行效率 D、目光放在发展趋势与发展环境的变迁、适应上 正确答案:ABCD

4、质量成本可以分为()。[题号:Qhx008964] A、预防成本 B、鉴定成本 C、内部失败成本 D、外部失败成本

正确答案:ABCD

1、对全面预算管理工具认识正确的观点为()。[题号:Qhx008965] A、主要用途是对经营资源的协调分配 B、管理范围是企业整体

C、管理视角是企业各职能部分协调发展

D、难点在于计划的合理性与假设基础变化后的调整 正确答案:ABCD

1、对平衡计分卡工具认识正确的观点为()。[题号:Qhx008966] A、主要用途是企业的系统发展 B、管理范围是企业整体

C、管理视角是延伸到非经济数据因素 D、管理难点在于对指标的筛选和确认 正确答案:ABCD

2、战略成本管理三角论包括()。[题号:Qhx008967] A、成本工具 B、战略定位 C、战略价值链 D、管理体系架构 正确答案:BCD

4、当核心战略确定后,战略成本管理思维将在哪几个环节发挥作用()。[题号:Qhx008968] A、战略决策评价 B、商业模式 C、竞争力分析 D、价值链

正确答案:ABCD

3、下列哪两项选择所对应的标准是最优成本()。[题号:Qhx008969] A、能源选择 B、规模选择 C、地点选择 D、业务选择 正确答案:BD

1、价值链由于流转范围不同可以分为()。[题号:Qhx008970] A、内部价值链 B、外部价值链 C、基本价值链 D、延伸价值链 正确答案:AB

3、价值链的用途主要包括()。[题号:Qhx008971] A、厘清各业务环节责权利 B、从整体视角分析价值流转过程 C、列明成本动因与影响后果 D、寻找成本管控工具 正确答案:ABC

第二篇:成本领先战略案例

成本领先战略案例

案例主题】沃尔玛的成本领先战略 【开 发 者】RCTI 【案例正文】

美国沃尔玛连锁店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商,2002年沃尔玛全球营业收入高达2198.12亿美元,荣登世界500强企业的冠军宝座。沃尔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成功运用了成本领先战略并予以正确实施。沃尔玛的经营策略是“天天平价,始终如一”,即所有商品(非一种或若干种商品)、在所有地区(非一个或一些地区)、常年(非一时或一段时间)以最低价格销售。为做到这点,沃尔玛在采购、存货、销售和运输等各个商品流通环节,采取各种措施将流通成本降至行业最低,把商品价格保持在最低价格线上。沃尔玛降低成本的具体举措如下:

第一,将物流循环链条作为成本领先战略实施的载体。

(1)直接向工厂统一购货和协助供应商减低成本,以降低购货成本。

沃尔玛采取直接购货、统一购货和协助供应商降低成本三者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完整的全球化适销品类的大批量采购,形成了低成本采购优势。

1)直接向工厂购货。零售市场的很多企业为规避经营风险而采取代销的经营方式,沃尔玛却实施直接买断购货,并对货款结算采取固定时间、决不拖延的做法(沃尔玛的平均“应付期”为29天,竞争对手凯玛特则需45天)。这种购货方式虽然要冒一定的风险,却能保护供应商的利益,这大大激发了供应商与沃尔玛建立业务的积极性,赢取了供应商的信赖,保证沃尔玛能以最优惠的价格进货,大大降低了购货成本。据沃尔玛自己统计,实行向生产厂家直接购货的策略使采购成本降低了2%-6%。

2)统一购货。沃尔玛采取中央采购制度,尽量由总部实行统一进货,特别是那些在全球范围内销售的高知名度商品,如可口可乐、柯达胶卷等,沃尔玛一般对1年销售的商品一次性地签订采购合同。由于数量巨大,沃尔玛获得的价格优惠远远高于同行。3)协助供应商减低产品成本。沃尔玛通过强制供应商实现最低成本来提高收益率,如对供应商的劳动力成本、生产场所、存货控制及管理工作进行质询和记录,迫使其进行流程再造和提高价格性能比,使供应商同沃尔玛共同致力于降低产品成本及供应链的运作成本。

(2)建立高效运转的物流配送中心,保持低成本存货。

为解决各店铺分散订货、存货及补货所带来的高昂的库存成本代价,沃尔玛采取建立配送中心、由配送中心集中配送商品的方式。为提高效率,配送中心内部实行完全自动化,所有货物都在激光传送带上运入和运出,平均每个配送中心可同时为30辆卡车装货,可为送货的供应商提供135个车位。配送中心的高效运转使得商品在配送中心的时间很短,一般不会超过48小时。通过建立配送中心,沃尔玛大大提高了库存周转率,缩短了商品储存时间,避免了公司在正常库存条件下由各店铺设置仓库所付出的较高成本。在沃尔玛各店铺销售的商品中,87%左右的商品由配送中心提供,库存成本比正常情况下降低50%。

(3)建立自有车队,有效地降低运输成本。

运输环节是整个物流链条中最昂贵的部分,沃尔玛采取了自建车队的方法,并辅之全球定位的高技术管理手段,保证车队处在一种准确、高效、快速、满负荷的状态。这一方面减少了不可控的、成本较高的中间环节和车辆供应商对运输环节的中间盘剥,另一方面保证了沃尔玛对配送中与和各店铺之间的运输掌握主控权,将货等车、店等货等现象控制在最低限度,保证配送中心发货与各店铺收货的平滑、无重叠衔接,把流通成本控制在最低限度。

第二,利用发达的高技术信息处理系统作为战略实施的基本保障。

沃尔玛开发了高技术信息处理系统来处理物流链条循环的各个点,实现了点与点之间光滑、平稳、无重叠的衔接,使点与点之间的衔接成本保持在较低水平。

第三,对日常经费进行严格控制。沃尔玛对于行政费用的控制非常严格。在行业平均水平为5%的情况下,沃尔玛整个公司的管理费用仅占销售额的2%,这2%的销售额用于支付公司所有的采购费用、一般管理成本、上至董事长下至普通员工的工资。为维持低成本的日常管理,沃尔玛在各个细小的环节上都实施节俭措施,如办公室不配置昂贵的办公用品和豪华装饰、店铺装修尽量简洁、商品采用大包装、减少广告开支、鼓励员工为节省开支出谋划策等。另外,沃尔玛的高层管理人员也一贯保持节俭作风,即使是总裁也不例外。首任总裁萨姆与公司的经理们出差,经常几人同住一间房,平时开一辆二手车,坐飞机也只坐经济舱。沃尔玛一直想方设法从各个方面将费用支出与经营收入比率保持在行业最低水平,使其在日常管理方面获得竞争对手无法抗衡的低成本管理优势。

哇哈哈

2007-2008年,尽管深受达能达能并购事件的困扰,宗庆后领导的娃哈哈,用业绩向世人证明他非凡的经营能力:年集团营业额超250亿元(可口可乐在中国仅销180亿元),自1998年以来,娃哈哈已经连续10年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雄居中国食品饮料行业首位。2008年一季度,娃哈哈饮料销量增长更是高达41%,远远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

品牌世家:http://www.xiexiebang.com

娃哈哈曾经的主要竞争对手,完全由达能控股经营的乐百氏早已成昨日黄花,日薄西山;曾因差异化营销而被业界津津乐道的养生堂无生无息,增长乏力;娃哈哈仍然风华正茂,业绩高歌猛进,原因到底何在?

娃哈哈为什么能够成功?而且连续20年持续的成功?除了公认的当家人宗庆后的这个“尖峰”核心竞争力外,各路专家学者还从各自的研究领域,纷纷提出娃哈哈的“渠道制胜”“广告制胜”“品牌制胜”“跟进策略制胜”等模式,从特定的角度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

这些策略能够获得短期的,局部的成功,但难以持续长期的整体的成功,只有战略才能够决定一个企业长期持续的成功!

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笔者认为,娃哈哈能够获得持续的成功的核心奥秘在于―――坚持不懈的实施总成本领先竞争战略!

企业的竞争战略归纳为总成本领先,差异化竞争及焦点集中竞争战略三种,企业及学术业界最为重视的是集中化及差异化竞争战略,或许是总成本领先的战略模式过于简单,专家学者对总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案例研究以及重视程度明显不够。

谈到总成本领先战略,业界老生常谈将格兰仕作为经典案例。其实,在娃哈哈持续20年快速增长的众多成功基因中,在适当坚持区域差异、传播诉求差异等适当差异化营销的基本前提之下,20年来,始终如一的坚持总成本领先战略,是娃哈哈持续成功关键因素中的关键,核心中的核心。

在食品饮料产业,娃哈哈的广告费投放最大,主要产品的单价明显低于主要竞争对手,但是利润却是人家的好多倍――这是不是个悖论?

一般而言,如果广告量大,羊毛出在羊身上,那产品的价格按理应比较贵,如果不贵,那利润应该不多才是;如果单价低,那就走“渠道推力”路线,投广告岂不要大亏?总成本领先战略,让娃哈哈做到了广告、低价和利润的有机统一。

无论从价值链理论中的基本价值创造活动(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市场推广等)到辅助性价值活动(财务管理、人力成本、行政管理等),还是从财务损益表中的销售(营销)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成本角度,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时刻,娃哈哈人都不知不觉中贯彻实施企业的总成本领先战略。

迄今为止,所有公开或半公开的娃哈哈研究案例中,很少提到这一点,包括娃哈哈公司自身也未必意识到。

大道无形,娃哈哈的总成本领先核心竞争优势是在点点滴滴,潜移默化中悄然铸就。

一、“总成本领先战略”根植于企业精神

就如一个人活着需要有精神一样,一个企业也必须有自己的精神,企业精神体现着企业全体员工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中的核心内容,是上至企业战略、策略规划,下至日常经营运作执行的准则。

校办工厂出身的娃哈哈,一直秉承“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企业精神十六字方针,指引着上至总裁,下至普通员工的所作所为,而其中前两个成语““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则是企业的总成本领先战略的形象表述。与一些仅仅停留在口号阶段的企业不同,娃哈哈的“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十六字企业精神深深印入每一个员工的脑海中,心灵里,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行为上。

位居中国百大富豪前列的企业领袖宗庆后先生本人是身体力行十六字方针的典范,更是“艰苦奋斗”的典范,比如:坐飞机能坐经济舱绝不坐头等舱;平均两三天一篇的销售通报大部分写在废纸的背面;一日三餐吃食堂;中餐往往是腐乳、咸菜仅仅几元钱;身上的衣服都是几

十、几百元的,奢侈品牌几乎与他无缘…….“跟我做”,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员工,尤其是在宗先生高度集权的组织里,每一个员工要有所发展,无论从主观上还是从客观上,必须遵循艰苦创业的企业精神。

以下关于“艰苦奋斗”的解释摘自《娃哈哈销售管理手册》中的企业文化篇:

艰苦奋斗,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是符合时代精神的一种价值观…..我们的国家正处在创业时期,娃哈哈公司也仍处在创业时期,远没有到止橹享乐的时候。因此,艰苦奋斗就是创业精神的一种最主要精神,具备了这种精神,就意味着具备了一种百折不挠,顽强搏击的坚韧斗志,一种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一种不怕牺牲,忘我奉献的不懈追求,一种埋头苦干,勤勤恳恳的务实作风,一种常怀忧患,居安思危的清醒态度,一种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高尚节操。一个具备了这种精神的企业,才会是一个能够凝聚全体员工的力量,朝着远大目标奋勇前进的企业;一个具备了这种精神的企业,才会是一个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万劫不灭,不断发展的企业;一个具备了这种精神的企业,才会是一个不贪恋一时享受,不断谋求更大作为的企业……

“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艰苦奋斗”的价值观决定了娃哈哈全体员工勤俭节约的态度与习惯,也决定了企业的总成本领先战略有了扎实的理念前提与基础。

二、企业价值链活动处处体现着娃哈哈的总成本领先战略

价值链理论是分析企业竞争优势非常有效的工具,它通过对企业组织活动各个环节的分析,详细精确的判断出企业各种组织活动中存在成本或者差异化的优势与劣势。根据价值链理论,企业要获得根本性竞争优势,则必须在成本控制方面优于主要竞争对手;或者在研发、营销、产品等方面塑造差异化,以差异化获取竞争优势;或者是在部分环节注重成本控制,在部分环节注重差异化。

在营销业界,养生堂是成功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典型代表,无论是一个产品,一个新品类的市场细分,还是包装、设计、定价,还是品牌发展,广告诉求,公关策划,养生堂的差异化竞争战略令管理业界肃然起敬。

然而,差异化的代价也非常昂贵,往往会失去了成本领先优势。差异化与成本领先几乎就是鱼与熊掌的关系,两者难以兼而得之。

战略及营销的无穷奥妙,在于把握其中得度,两者兼得自然最为理想,但如果企业能力实在有限,则应该极力打造成本领先或差异化其中一个,同时兼顾另一个。

养生堂虽然以“差异化”赢得业内专家得齐声喝彩,并被《销售与市场》杂志评为影响中国营销进程的“十佳企业”之一,然而因为其总裁钟睒睒先生不计成本,近乎疯狂的“差异化”战略,该公司近几年的净利润却不及同城以总成本领先战略为核心兼顾适当差异化战略的娃哈哈的十分之一。

娃哈哈的总成本领先主要来自以下企业价值链活动中的六个方面。

(一)娃哈哈生产制造中的低成本

追求生产设备高效化,追求后向一体化,追求规模出效益,最大限度降低生产原材料成本。

饮料属于“设备制造型”产业,换言之,饮料的生产设备的性能既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又决定了生产数量上的效率。在生产设备投资方面,为确保一流品质,娃哈哈不惜血本全面引进来自欧美的反渗透设备、注塑机、制盖机等一流设备。表面看来,巨资引进,成本昂贵,但仔细分析,一流设备的生产效率更高,单位成本更低,只要有市场需求,确保生产设备满负荷高效率运转,分摊到每瓶饮料的设备折旧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瓶装水业是典型的规模出效益的行业。以娃哈哈纯净水生产线为例,每条生产线生产能力为2万瓶/小时,如果20多小时满负荷生产,以半年180天计,可生产7200多万瓶纯净水;每条生产线假设总投入为2000万元,以十年直线折旧法计,则为100万元/半年,每瓶水的折旧分摊成本仅仅为:100万元/7200万瓶=0.01元。反过来,一些国产设备仅仅投入几十几百万元,但年销量也仅几十几百万瓶,则每瓶水的折旧分摊成本远远高于娃哈哈。

同样,娃哈哈系列饮料的塑料瓶、瓶盖等包装材料等多自己投资生产,打造价值链优势,大量交易内部化,最大限度降低了采购成本。比如,一个瓶盖,娃哈哈自己生产不到0.1元,而竞争对手外部采购成本则需0.12,甚至0.15元,别小看小小2分钱,5分钱的差距,正是这些一点一滴积累了娃哈哈的成本制造优势。

可口可乐、养生堂等公司往往一本正经的遵循社会分工――外部采购原则,这些公司高层私下不得不承认:在成本制造上的确难以与娃哈哈匹敌。

“除了原材料,其它一切娃哈哈都能自己造”,这种坚持自己一条龙生产制造的经营模式,似乎与现在流行的OEM轻资产运营模式大相径庭。但是,要真正打造制造成本优势,要真正控制价值链中的每个环节,后向一体化,追求规模效益,是娃哈哈等坚决实施“总成本领先战略”塑造核心竞争优势的大企业不得不走的道路。

生产管理上实施成本倒追法,最大限度节约生产管理成本

“发挥艰苦奋斗、勤俭治厂精神,开展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厘钱活动,厉行节约,眼睛向内,苦练内功……”以上成本节约的标语在娃哈哈生产管理系统内频繁出现。

娃哈哈所特有的“二级管理,三极核算”以及“将成本控制量化到每个员工”近乎苛刻的成本控制制度,自始而终,坚持至今。这对一个中国效益最好、最知名、最富有的饮料企业集团而言,非常非常的不容易,如果没有“艰苦奋斗”的企业精神,没有“总成本领先”的核心战略,如此苛刻的生产成本管理怎么可能坚持到现在,坚持到未来?

在生产领域,在保证质量前提下的成本控制案例举不胜举,娃哈哈每年都要评“成本管理”之类创新奖。以娃哈哈八宝粥为例:

娃哈哈八宝粥罐头每年产量达到三四亿罐,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作为速食食品,它食用简便、携带方便,易于储藏,所以深受消费者尤其是出行者所青睐。罐头最顶端有一个塑料盖,它的功能主要就是为了搁置小勺子,并保证干净卫生,让出行者方便食用。

小小的塑料盖里有没有可节约成本的地方?娃哈哈发现,很多竞品的塑料盖克重都比自己的轻,而且因为自己的盖子重,有些硬,不易开启,盖身也有多余的地方,不仅影响外观,还浪费材料。

娃哈哈相关部门为此进行了一个个难题的攻关,四个多月的时间,成效就出来了。

去除塑料盖多余成分,改变内置勺子形状,现在每只塑盖减轻了1克多,可节约成本0.012元左右,一年下来就可节省近400万元的费用。此外,变轻变软的塑料盖,启盖性也大为改善,不再会划伤手指。

(二)、配送成本控制

饮料的产业特性,决定了配送的相对高成本。为根本性解决产品的配送成本和速度问题,早在十年前,娃哈哈就高瞻远瞩的提出“销地产”战略,即在每个产品的主要销售区域直接设生产分厂,就地就近生产。每个生产基地的配送范围控制在500公里以内。

自1994年到涪陵设分厂开始,至2008年春,娃哈哈已有120多个生产基地均匀分布在全国各省。在饮料业内,娃哈哈花了十余年时间率先完成了生产力的全国布局。其生产基地的数量是顶新,统一饮料基地的5-10倍,也远远超过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中国瓶装厂的数量。

“销地产”是娃哈哈成本领先战略中的关键战略。如此众多贴近消费市场的分厂所带来的配送成本优势,许多竞争对手短期内根本无法追赶。几年前,风头正劲的农夫山泉主要因为受制基地数量和配送成本的制约,失去了快速追赶娃哈哈的大好时机。

在产品配送的具体政策上,娃哈哈也严格控制成本,有时候甚至以牺牲配送速度为代价。比如,娃哈哈的省内汽车配送必须以整车为单位,火车运输必须以整车皮为组合单位,至少以十吨车为起运单位,公司拒绝任何理由的火车汽车零担运输要求(因为同样重量下,零担价格比整车的高出不少)。

“在公司流程再造信息化过程中,娃哈哈花了3个月自己写了厚厚的一本需求分析报告。其中,娃哈哈提出的最大需求,是„优化配送网络降低成本‟”。

在产品配送的调度支持上,娃哈哈的调度配送部门率先导入了国际一流的SAP 软件系统,以便与进一步控制运输成本,提高效率;而其它一些广为流行的OA、CRM等管理软件,娃哈哈却可能认为暂时没有必要而没有系统导入,由此可见该公司对物流配送的重视程度。

根据笔者的综合推算,娃哈哈的产品单位配送成本比主要竞争对手节约20%以上。

最佳答案

成本领先战略据我所知,比较成功的是格兰仕微波炉 差异化战略比较成功的应该是喜之郎和贝因美

格兰仕前身是梁庆德在1979年成立的广东顺德桂洲羽绒厂。1991年,格兰仕最高决策层普遍认为,羽绒服装及其他制品的出口前景不佳,并达成共识:从现行业转移到一个成长性更好的行业。经过市场调查,初步选定家电业为新的经营领域(格兰仕所在地广东顺德及其周围地区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进一步地,格兰仕选定小家电为主攻方向(当时,大家电的竞争较为激烈);最后确定微波炉为进入小家电行业的主导产品(当时,国内微波炉市场刚开始发育,生产企业只有4家,其市场几乎被外国产品垄断)。

1993年,格兰仕试产微波炉1万台,开始从纺织业为主转向家电制造业主为。自1995年至今,格兰仕微波炉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居第1位,且大大超过国际产业、学术界确定的垄断线(30%),达到60%以上,1998年5月市场占有率达到73.5%。格兰仕频频使用价格策略在市场上获得了领导地位。1996年到2000年,格兰仕先后5次大幅度降价,每次降价幅度均在20%以上,每次都使市场占有率总体提高10%以上。

格兰仕集团在微波炉及其他小家电产品市场上采取的是成本领先战略。格兰仕的规模经济首先表现在生产规模上。据分析,100万台是车间工厂微波炉生产的经济规模,格兰仕在1996年就达到了这个规模,其后,每年以两倍于上一年的速度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到2000年底,格兰仕微波炉生产规模达到 1200万台,是全球第2位企业的两倍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带来了生产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成为格兰仕成本领先战略的重要环节。格兰仕规模每上一个台阶,价格就大幅下调。当自己的规模达到125万台时,就把出厂价定在规模为80万台的企业的成本价以下。此时,格兰仕还有利润,而规模低于80万台的企业,多生产一台就多亏一台。除非对手能形成显著的品质技术差异,在某一较细小的利基市场获得微薄赢利,但同样的技术来源又连年亏损的对手又怎么搞出差异来?当规模达到300万台时,格兰仕又把出厂价调到规模为200万台的企业的成本线以下,使对手缺乏追赶上其规模的机会。格兰仕这样做目的是要构成行业壁垒,要摧毁竞争对手的信心,将散兵游勇的小企业淘汰出局。格兰仕虽然利润极薄,但是凭借着价格构筑了自己的经营安全防线。格兰仕的微波炉在市场上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低成本领先战略是其发展壮大的战略组合中的重要—环。

关于差异化战略的几点,希望帮到你

三、产品成份及包装的差异化

贝因美率先在国产婴儿奶粉中添加“DHA+AA”营养成份,与普通配方奶粉相比,构成明显的品质差异化。“DHA+AA”的合理配比,能更加促进宝宝智力和视力的发育,此营养配比是目标顾客购买奶粉的重要动机。同时,贝因美在奶粉包装形态上寻求新的突破,将有封口拉链的立袋作为袋装奶粉的包装,因为封口拉链包装,卫生、安全,还能更防潮;并且立袋正面面积大,有利于终端陈列面的抢占,陈列醒目,有利于顾客眼球的吸引;更重要的是市场上,竞品奶粉尚无一采用立袋包装,能突显产品包装的与众不同。

四、重点销售区域的差异化

贝因美将重点销售区域锁定在二、三线城市和乡镇,一方面这些区域地方偏远,为外资品牌所忽视,另一方面这正是贝因美大量 “两低一高”目标顾客的所在地。

五、市场推广的差异化

在终端促销方面,贝因美公司系统运用了在保健品业已经盛行的导购策略。在品牌形象塑造方面,开展育婴讲座和爱婴工程,大量赞助全国多胞胎家庭和儿童福利院,争取新闻媒体的大量报道,潜移默化树立品牌形象。

总之,在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引领下,基于目标顾客差异化,国产高档奶粉定位差异化,婴儿专用奶粉定位专业化,产品成分和包装差异化,销售区域选择差异化、终端导购和品牌推广的差异化,贝因美婴儿奶粉上市后,销量一路攀升。如今,贝因美已经是浙江省国产婴儿奶粉的第一品牌,在许多地区销量已经和多美滋、惠氏等外资品牌并驾齐驱。目前,公司的总营业额已达近3亿元,正朝大中型企业迈进。

以上成长初期的贝因美案例中,贝因美是典型的市场补缺者,该公司系统运用了产品补缺进入战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利基细分市场,获得了初步的成功,为进一步的差异化竞争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一般而言,作为企业的目标利基市场,应具备以下特征:

1、有足够的市场潜力和购买力。

2、利润有增长的潜力。

3、对主要竞争者不具有吸引力。

4、企业拥有占有此补缺基点的资源和能力。

5、企业既有的信誉足以对抗竞争者。

贝因美米粉、磨牙饼干、奶伴葡萄糖等产品非常符合目标利基市场的特征,取得相对的成功在意料之中,但是这种靠敏锐商机,靠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力所带动的销量是短期的,是不稳定的,因为产品填补进入战略的竞争壁垒低,容易被模仿,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如今信息传播迅速,产品越来越同质化的年代,要保持产品本身的长期差异化,要独占一个有一定规模和利润的细分利基市场,越来越难。例如贝因美的磨牙饼干和奶伴葡萄糖独占了市场数年后,地方跟随者品牌蜂拥而来,纷纷蚕食贝因美产品的市场,贝因美磨牙饼干和奶伴葡萄糖的市场份额在不断下降。

战略是针对未来全面而长期的谋划,企业的未来取决于是否拥有有核心竞争力特征的战略。差异化竞争战略,特别是塑造独一无二消费认知的品牌差异化战略,则具有明显的核心竞争力特征,应该是渡过生存期,希望进一步做强做大的消费品企业的战略选择。

一般而言,企业的差异化战略包括以下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差异化:产品实体差异化(也即产品填补进入战略),渠道差异化、服务差异化、人员差异化,市场/品牌定位差异化。其中市场定位的差异化又包括产品/品牌特色定位、品牌情感和自我实现利益定位、品牌类别定位、特定使用者定位、对抗竞争者定位等差异化,无论是哪一个定位,最终是希望成就一个内涵丰富、有明确核心价值的强势品牌。

贝因美婴儿奶粉的案例则是充分运用了产品实体差异化,渠道差异化、市场定位差异化,尤其在品牌定位的差异化方面,定位于“婴幼儿专用奶粉,中国宝宝第二餐”,高屋建瓴,深谋远虑,无形中拔高了品牌地位,铸起一道比较厚实的品牌壁垒

第三篇:成本领先战略案例

成本领先战略案例

2007-2008年,尽管深受达能达能并购事件的困扰,宗庆后领导的娃哈哈,用业绩向世人证明他非凡的经营能力:年集团营业额超250亿元(可口可乐在中国仅销180亿元),自1998年以来,娃哈哈已经连续10年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雄居中国食品饮料行业首位。2008年一季度,娃哈哈饮料销量增长更是高达41%,远远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

品牌世家:http://.cn

娃哈哈曾经的主要竞争对手,完全由达能控股经营的乐百氏早已成昨日黄花,日薄西山;曾因差异化营销而被业界津津乐道的养生堂无生无息,增长乏力;娃哈哈仍然风华正茂,业绩高歌猛进,原因到底何在?

娃哈哈为什么能够成功?而且连续20年持续的成功?除了公认的当家人宗庆后的这个“尖峰”核心竞争力外,各路专家学者还从各自的研究领域,纷纷提出娃哈哈的“渠道制胜”“广告制胜”“品牌制胜”“跟进策略制胜”等模式,从特定的角度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

这些策略能够获得短期的,局部的成功,但难以持续长期的整体的成功,只有战略才能够决定一个企业长期持续的成功!

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笔者认为,娃哈哈能够获得持续的成功的核心奥秘在于―――坚持不懈的实施总成本领先竞争战略!

企业的竞争战略归纳为总成本领先,差异化竞争及焦点集中竞争战略三种,企业及学术业界最为重视的是集中化及差异化竞争战略,或许是总成本领先的战略模式过于简单,专家学者对总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案例研究以及重视程度明显不够。

谈到总成本领先战略,业界老生常谈将格兰仕作为经典案例。其实,在娃哈哈持续20年快速增长的众多成功基因中,在适当坚持区域差异、传播诉求差异等适当差异化营销的基本前提之下,20年来,始终如一的坚持总成本领先战略,是娃哈哈持续成功关键因素中的关键,核心中的核心。

在食品饮料产业,娃哈哈的广告费投放最大,主要产品的单价明显低于主要竞争对手,但是利润却是人家的好多倍――这是不是个悖论?

一般而言,如果广告量大,羊毛出在羊身上,那产品的价格按理应比较贵,如果不贵,那利润应该不多才是;如果单价低,那就走“渠道推力”路线,投广告岂不要大亏?总成本领先战略,让娃哈哈做到了广告、低价和利润的有机统一。

无论从价值链理论中的基本价值创造活动(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市场推广等)到辅助性价值活动(财务管理、人力成本、行政管理等),还是从财务损益表中的销售(营销)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成本角度,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时刻,娃哈哈人都不知不觉中贯彻实施企业的总成本领先战略。

迄今为止,所有公开或半公开的娃哈哈研究案例中,很少提到这一点,包括娃哈哈公司自身也未必意识到。

大道无形,娃哈哈的总成本领先核心竞争优势是在点点滴滴,潜移默化中悄然铸就。

一、“总成本领先战略”根植于企业精神

就如一个人活着需要有精神一样,一个企业也必须有自己的精神,企业精神体现着企业全体员工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中的核心内容,是上至企业战略、策略规划,下至日常经营运作执行的准则。

校办工厂出身的娃哈哈,一直秉承“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企业精神十六字方针,指引着上至总裁,下至普通员工的所作所为,而其中前两个成语““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则是企业的总成本领先战略的形象表述。与一些仅仅停留在口号阶段的企业不同,娃哈哈的“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十六字企业精神深深印入每一个员工的脑海中,心灵里,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行为上。

位居中国百大富豪前列的企业领袖宗庆后先生本人是身体力行十六字方针的典范,更是“艰苦奋斗”的典范,比如:坐飞机能坐经济舱绝不坐头等舱;平均两三天一篇的销售通报大部分写在废纸的背面;一日三餐吃食堂;中餐往往是腐乳、咸菜仅仅几元钱;身上的衣服都是几

十、几百元的,奢侈品牌几乎与他无缘…….“跟我做”,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员工,尤其是在宗先生高度集权的组织里,每一个员工要有所发展,无论从主观上还是从客观上,必须遵循艰苦创业的企业精神。

以下关于“艰苦奋斗”的解释摘自《娃哈哈销售管理手册》中的企业文化篇:

艰苦奋斗,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是符合时代精神的一种价值观…..我们的国家正处在创业时期,娃哈哈公司也仍处在创业时期,远没有到止橹享乐的时候。因此,艰苦奋斗就是创业精神的一种最主要精神,具备了这种精神,就意味着具备了一种百折不挠,顽强搏击的坚韧斗志,一种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一种不怕牺牲,忘我奉献的不懈追求,一种埋头苦干,勤勤恳恳的务实作风,一种常怀忧患,居安思危的清醒态度,一种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高尚节操。一个具备了这种精神的企业,才会是一个能够凝聚全体员工的力量,朝着远大目标奋勇前进的企业;一个具备了这种精神的企业,才会是一个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万劫不灭,不断发展的企业;一个具备了这种精神的企业,才会是一个不贪恋一时享受,不断谋求更大作为的企业……

“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艰苦奋斗”的价值观决定了娃哈哈全体员工勤俭节约的态度与习惯,也决定了企业的总成本领先战略有了扎实的理念前提与基础。

二、企业价值链活动处处体现着娃哈哈的总成本领先战略

价值链理论是分析企业竞争优势非常有效的工具,它通过对企业组织活动各个环节的分析,详细精确的判断出企业各种组织活动中存在成本或者差异化的优势与劣势。根据价值链理论,企业要获得根本性竞争优势,则必须在成本控制方面优于主要竞争对手;或者在研发、营销、产品等方面塑造差异化,以差异化获取竞争优势;或者是在部分环节注重成本控制,在部分环节注重差异化。

在营销业界,养生堂是成功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典型代表,无论是一个产品,一个新品类的市场细分,还是包装、设计、定价,还是品牌发展,广告诉求,公关策划,养生堂的差异化竞争战略令管理业界肃然起敬。

然而,差异化的代价也非常昂贵,往往会失去了成本领先优势。差异化与成本领先几乎就是鱼与熊掌的关系,两者难以兼而得之。

战略及营销的无穷奥妙,在于把握其中得度,两者兼得自然最为理想,但如果企业能力实在有限,则应该极力打造成本领先或差异化其中一个,同时兼顾另一个。

养生堂虽然以“差异化”赢得业内专家得齐声喝彩,并被《销售与市场》杂志评为影响中国营销进程的“十佳企业”之一,然而因为其总裁钟睒睒先生不计成本,近乎疯狂的“差异化”战略,该公司近几年的净利润却不及同城以总成本领先战略为核心兼顾适当差异化战略的娃哈哈的十分之一。

娃哈哈的总成本领先主要来自以下企业价值链活动中的六个方面。

(一)娃哈哈生产制造中的低成本

追求生产设备高效化,追求后向一体化,追求规模出效益,最大限度降低生产原材料成本。

饮料属于“设备制造型”产业,换言之,饮料的生产设备的性能既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又决定了生产数量上的效率。在生产设备投资方面,为确保一流品质,娃哈哈不惜血本全面引进来自欧美的反渗透设备、注塑机、制盖机等一流设备。表面看来,巨资引进,成本昂贵,但仔细分析,一流设备的生产效率更高,单位成本更低,只要有市场需求,确保生产设备满负荷高效率运转,分摊到每瓶饮料的设备折旧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瓶装水业是典型的规模出效益的行业。以娃哈哈纯净水生产线为例,每条生产线生产能力为2万瓶/小时,如果20多小时满负荷生产,以半年180天计,可生产7200多万瓶纯净水;每条生产线假设总投入为2000万元,以十年直线折旧法计,则为100万元/半年,每瓶水的折旧分摊成本仅仅为:100万元/7200万瓶=0.01元。反过来,一些国产设备仅仅投入几十几百万元,但年销量也仅几十几百万瓶,则每瓶水的折旧分摊成本远远高于娃哈哈。

同样,娃哈哈系列饮料的塑料瓶、瓶盖等包装材料等多自己投资生产,打造价值链优势,大量交易内部化,最大限度降低了采购成本。比如,一个瓶盖,娃哈哈自己生产不到0.1元,而竞争对手外部采购成本则需0.12,甚至0.15元,别小看小小2分钱,5分钱的差距,正是这些一点一滴积累了娃哈哈的成本制造优势。

可口可乐、养生堂等公司往往一本正经的遵循社会分工――外部采购原则,这些公司高层私下不得不承认:在成本制造上的确难以与娃哈哈匹敌。

“除了原材料,其它一切娃哈哈都能自己造”,这种坚持自己一条龙生产制造的经营模式,似乎与现在流行的OEM轻资产运营模式大相径庭。但是,要真正打造制造成本优势,要真正控制价值链中的每个环节,后向一体化,追求规模效益,是娃哈哈等坚决实施“总成本领先战略”塑造核心竞争优势的大企业不得不走的道路。

生产管理上实施成本倒追法,最大限度节约生产管理成本

“发挥艰苦奋斗、勤俭治厂精神,开展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厘钱活动,厉行节约,眼睛向内,苦练内功……”以上成本节约的标语在娃哈哈生产管理系统内频繁出现。

娃哈哈所特有的“二级管理,三极核算”以及“将成本控制量化到每个员工”近乎苛刻的成本控制制度,自始而终,坚持至今。这对一个中国效益最好、最知名、最富有的饮料企业集团而言,非常非常的不容易,如果没有“艰苦奋斗”的企业精神,没有“总成本领先”的核心战略,如此苛刻的生产成本管理怎么可能坚持到现在,坚持到未来?

在生产领域,在保证质量前提下的成本控制案例举不胜举,娃哈哈每年都要评“成本管理”之类创新奖。以娃哈哈八宝粥为例:

娃哈哈八宝粥罐头每年产量达到三四亿罐,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作为速食食品,它食用简便、携带方便,易于储藏,所以深受消费者尤其是出行者所青睐。罐头最顶端有一个塑料盖,它的功能主要就是为了搁置小勺子,并保证干净卫生,让出行者方便食用。

小小的塑料盖里有没有可节约成本的地方?娃哈哈发现,很多竞品的塑料盖克重都比自己的轻,而且因为自己的盖子重,有些硬,不易开启,盖身也有多余的地方,不仅影响外观,还浪费材料。

娃哈哈相关部门为此进行了一个个难题的攻关,四个多月的时间,成效就出来了。

去除塑料盖多余成分,改变内置勺子形状,现在每只塑盖减轻了1克多,可节约成本0.012元左右,一年下来就可节省近400万元的费用。此外,变轻变软的塑料盖,启盖性也大为改善,不再会划伤手指。

(二)、配送成本控制

饮料的产业特性,决定了配送的相对高成本。为根本性解决产品的配送成本和速度问题,早在十年前,娃哈哈就高瞻远瞩的提出“销地产”战略,即在每个产品的主要销售区域直接设生产分厂,就地就近生产。每个生产基地的配送范围控制在500公里以内。

自1994年到涪陵设分厂开始,至2008年春,娃哈哈已有120多个生产基地均匀分布在全国各省。在饮料业内,娃哈哈花了十余年时间率先完成了生产力的全国布局。其生产基地的数量是顶新,统一饮料基地的5-10倍,也远远超过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中国瓶

装厂的数量。

“销地产”是娃哈哈成本领先战略中的关键战略。如此众多贴近消费市场的分厂所带来的配送成本优势,许多竞争对手短期内根本无法追赶。几年前,风头正劲的农夫山泉主要因为受制基地数量和配送成本的制约,失去了快速追赶娃哈哈的大好时机。

在产品配送的具体政策上,娃哈哈也严格控制成本,有时候甚至以牺牲配送速度为代价。比如,娃哈哈的省内汽车配送必须以整车为单位,火车运输必须以整车皮为组合单位,至少以十吨车为起运单位,公司拒绝任何理由的火车汽车零担运输要求(因为同样重量下,零担价格比整车的高出不少)。

“在公司流程再造信息化过程中,娃哈哈花了3个月自己写了厚厚的一本需求分析报告。其中,娃哈哈提出的最大需求,是„优化配送网络降低成本‟”。

在产品配送的调度支持上,娃哈哈的调度配送部门率先导入了国际一流的SAP 软件系统,以便与进一步控制运输成本,提高效率;而其它一些广为流行的OA、CRM等管理软件,娃哈哈却可能认为暂时没有必要而没有系统导入,由此可见该公司对物流配送的重视程度。

根据笔者的综合推算,娃哈哈的产品单位配送成本比主要竞争对手节约20%以上。

最佳答案

成本领先战略据我所知,比较成功的是格兰仕微波炉

差异化战略比较成功的应该是喜之郎和贝因美

格兰仕前身是梁庆德在1979年成立的广东顺德桂洲羽绒厂。1991年,格兰仕最高决策层普遍认为,羽绒服装及其他制品的出口前景不佳,并达成共识:从现行业转移到一个成长性更好的行业。经过市场调查,初步选定家电业为新的经营领域(格兰仕所在地广东顺德及其周围地区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进一步地,格兰仕选定小家电为主攻方向(当时,大家电的竞争较为激烈);最后确定微波炉为进入小家电行业的主导产品(当时,国内微波炉市场刚开始发育,生产企业只有4家,其市场几乎被外国产品垄断)。

1993年,格兰仕试产微波炉1万台,开始从纺织业为主转向家电制造业主为。自1995年至今,格兰仕微波炉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居第1位,且大大超过国际产业、学术界确定的垄断线(30%),达到60%以上,1998年5月市场占有率达到73.5%。格兰仕频频使用价格策略在市场上获得了领导地位。1996年到2000年,格兰仕先后5次大幅度降价,每次降价幅度均在20%以上,每次都使市场占有率总体提高10%以上。

格兰仕集团在微波炉及其他小家电产品市场上采取的是成本领先战略。格兰仕的规模经济首先表现在生产规模上。据分析,100万台是车间工厂微波炉生产的经济规模,格兰仕在1996年就达到了这个规模,其后,每年以两倍于上一年的速度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到2000年底,格兰仕微波炉生产规模达到 1200万台,是全球第2位企业的两倍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带来了生产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成为格兰仕成本领先战略的重要环节。格兰仕规模每上一个台阶,价格就大幅下调。当自己的规模达到125万台时,就把

出厂价定在规模为80万台的企业的成本价以下。此时,格兰仕还有利润,而规模低于80万台的企业,多生产一台就多亏一台。除非对手能形成显著的品质技术差异,在某一较细小的利基市场获得微薄赢利,但同样的技术来源又连年亏损的对手又怎么搞出差异来?当规模达到300万台时,格兰仕又把出厂价调到规模为200万台的企业的成本线以下,使对手缺乏追赶上其规模的机会。格兰仕这样做目的是要构成行业壁垒,要摧毁竞争对手的信心,将散兵游勇的小企业淘汰出局。格兰仕虽然利润极薄,但是凭借着价格构筑了自己的经营安全防线。格兰仕的微波炉在市场上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低成本领先战略是其发展壮大的战略组合中的重要—环。

关于差异化战略的几点,希望帮到你

第四篇:关于宝钢战略成本管理的案例分析讲解(本站推荐)

关于宝钢战略成本管理的案例分析

宝钢集团的成本管理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后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要而进步,紧跟时代的脉搏,带有强烈的时代发展的烙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制造企业科学的成本管理发展历史。

一、宝钢成本管理的历史沿革

从公司投产至今,宝钢成本管理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从综合消耗管理到责任成本管理,从责任成本管理到标准成本管理,从标准成本管理到目前的战略成本管理,每一种管理模式的变革都有鲜明的时代背景,适应了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

(一经营环境的变迁

宝钢于1978年12月23日打下第一根桩,到1985年正式投产至今,公司经营环境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变化。第一阶段(1985年—1989年,一期生产及二期建设阶段,是一个以生产为中心的经营环境。公司确立了以生产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实行集中的管理体制,此阶段处于成本核算阶段,主要采用成本综合消耗额管理。第二阶段(1990年—1995年,二期生产及三期建设阶段,是一个以财务为中心的经营环境。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公司的经营管理逐步进入了转型阶段,确立了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大力实施减员增效、主辅分离,管理重心向产品质量、销售收入和利润倾斜。此阶段处于成本节约阶段,主要采用责任成本管理。第三阶段(1996年—1999年,一、二期稳定发展及三期全面建成逐步投产阶段,是一个以价值最大化为中心的经营环境。此阶段经营管理的突出特点是:苦练内功,节支增效。此阶段处于成本控制阶段,开始采用标准成本制度。第四阶段(2000年以后,改制上市,三期全面投产阶段,此阶段处于提升成本竞争力阶段,进一步发展、完善标准成本制度,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战略成本管理方法和体系。

(二成本管理的发展历程

成本管理的思路总是源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相适应。为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宝钢成本管理的发展也经历了四个阶段。

1.成本核算阶段(1985年—1989年

此阶段成本管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模仿核算,基本上是在学习、参照国内企业做法的基础上进行成本核算。此阶段成本管理制度主要根据“85.9”投产时面临的环境,为适应计划经济管理的要求而建立起来的适合当时企业实际需要的成本管理制度。由于受到宏观、微观因素的限制,原材料采购价格、资源受到国家统配及统一定价的限制,企业在这方面基本上不能采取降本增效的措施。在固定成本方面,由于产量低,规模效益不能发挥作用,折旧、人工等固定费用也不能有效控制,为此推行了旨在降低各种消耗的《综合消耗额管理制度》。

2.成本节约阶段(1990年—1995年

此阶段成本管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节约成本。随着成本管理经验的不断积累,逐渐通过“孤岛”式的微机核算成本,建立起成本节约的责任制度。此阶段成本管理制度主要实行责任成本管理。随着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及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单纯手工成本核算信息由于太粗放,已经无法满足管理和发展的需要,公司及时调整了成本管理方法,既要控制变动成本,同时也要控制固定成本及采购成本,所以此阶段推行了责任成本管理制度。责任成本制的实行,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推动了生产技术组织特点和责任成本管理的有机结合,建立起了以责任制管理为中心的控制体系和以责任成本核算为中心的核算体系,做到权责分明。

3.成本控制阶段(1996年—1999年

此阶段成本管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成本控制。此期间正值东南亚经济危机,钢铁行业也在这一时期处于周期性低谷。此阶段成本管理制度主要实行标准成本管理。随着一、二期的稳定发展,各项消耗指标逐渐趋于稳定,推行标准成本管理制度的条件已经具备。通过标准成本管理制度的实行,公司将成本的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及核算与考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

4.提升成本竞争力阶段(2000年至今

2000年公司上市,此阶段成本管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提升成本竞争力,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此阶段成本管理制度是在进一步发展、完善标准成本制度的同时,以系统论为指导,以实现长期效益最大化为出发点,以满足公司战略目标需要为目标,广泛吸收综合了许多成本管理的最新成果,如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管理法等,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战略成本管理体系。

二、宝钢应用战略成本管理的实例分析

宝钢如何运用战略成本管理的三个分析工具——战略定位分析、价值链分析、成本动因分析来进行成本管理的实践,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一宝钢战略成本管理的前提——战略目标的制定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是由战略成本管理的环境所决定的,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具有指导和制约作用。因此,明确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是正确执行和完善其战略成本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拥有一个基于特有战略的竞争优势,正确的战略来自于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

1.宝钢的战略发展经营环境

在机遇发展方面,未来20年是我国钢铁业发展的高峰时期和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将继续保持政治稳定、经济高速增长,这为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极佳的外部环境;公司所处的“长三角”地区,正加速发展成为世界级的以强大制造业为重要支撑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区位优势突出。

在面临的挑战方面,国内钢铁业迅速崛起,超大规模的国际钢铁集团及其战略联盟不断涌现,国内钢铁企业产能迅猛扩张的同业竞争和国外钢铁企业高端产品的制高点竞争将更激烈;国内钢铁业相对分散,而上下游行业的集中度又远高于钢铁业,与上下游相比,钢铁制造业将面临更为苛刻的市场压力;随着国内钢铁行业产能的迅速

扩大,国内钢铁业在矿石供应和港口运输能力方面的短缺问题将日益显现,将制约企业的规模扩张和战略布局。

2.宝钢战略目标的制定

在对公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公司制定了“成为钢铁精品的供应基地”的企业标志性目标和“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的战略目标,具体如下:(1在规模、产品结构、布局和相关产业等方面实现战略性跨越,确立在国内板材市场的主导地位;(2在技术创新、信息化管理、建设绿色企业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3市场营销、生产运营、采购供应、科技发展、环保节能、财务管理等领域共同构成公司的发展战略体系。

(二宝钢战略成本管理的起点——战略定位 1.以“目标集聚”为手段,实施“精品战略”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宝钢坚持精品战略,将目标聚焦在具有持续成长性的行业和高档钢材品种上,并在这些行业和产品上拥有绝对的市场优势和稳定的战略用户群,进一步发展了企业优势。公司以“目标聚集”为基本竞争战略,针对不同的产品市场和竞争对手,分别或综合运用低成本和差异化等手段,以取得目标市场竞争优势。

首先,在产品和用户定位方面实施目标聚集的竞争战略,稳定或拓展市场份额,确立目标市场的主导地位,提升主导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其次,在产品和服务方面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将关键性资源和能力集聚于核心技术的发展上,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工艺技术、产品技术和装备技术;针对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在品种、质量、服务、价格等方面,实现差异化和低成本的有效结合或转换;建立面向战略用户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实行大规模定制,进一步确立低成本和差异化并举的竞争优势。最后,企业要适应未来产品需求增长的形势,通过优化工艺路线,提高技术经济指标,降低制造成本,确保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着力追求“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21世纪钢铁工业的发展面临着减轻地球环境负荷的严峻挑战。为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公司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企业沿着绿色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1优化钢铁制造流程。在评价未来钢铁材料和钢铁工艺时,环保、能源消耗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重要因素;(2提高资源和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吨钢水耗等各类能耗;(3控制钢铁制造过程的排放和对排放物进行再资源化、再能源化和无害化处理;(4提高钢铁产品的绿色度,与相关行业形成工业生态链并发挥社会友好功能。

(三宝钢战略成本管理的焦点——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分析可以从多方面揭示有关企业竞争力的成本信息。价值链分析所得出的信息对制定战略以消除成本劣势和创造成本优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宝钢在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尤其重视价值链的分析,强调从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价值链、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着手建立战略价值链。

1.宝钢行业价值链分析——基于供应链成本管理(1销售环节供应链成本管理

销售供应链管理,就是通过敏捷制造、深加工服务、按周交货及物流优化等措施,来实现产品使用价值最大化,降低客户使用成本,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实现供应链整体成本最优。宝钢采取“以客户为中心,精益制造,快速敏捷响应客户需求”等销售供应链的管理措施。

①“以客户为中心”的销售供应链管理

宝钢实施的是钢铁精品战略,通过钢铁产品市场细分,针对不同目标市场和客户群实施低成本或差异化的竞争手段,来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宝钢将“以客户为中心”作为销售供应链管理的重点。首先,通过客户信息的价值化分析,结合产品市场细分情况和未来发展定位,在公司战略产品细分的行业如汽车、家电、造船、石油等,选择该行业的重点客户建立长期信任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打造战略供应链。其次,宝钢实行别具一格的产品支持服务。一方面增加了企业产品使用价值,为企业带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盈利能力和快速增长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降低

了客户使用成本,实现供应链价值增值最大化。另外,宝钢积极开展与战略客户的技术合作,与战略客户共同组建了研产销一体化推进小组。既为公司竞争力的提升做出了贡献,同时也降低了客户的使用成本,快速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②精益制造,快速、敏捷响应客户需求

首先,宝钢实行大规模定制以实现低成本和客户满意的双重目标;其次,公司实施按周交货,提高供应链效率;最后,公司建设第三方物流体系,仓库前延至下游客户。为降低物流成本,宝钢采用第三方物流体系,与优秀的物流企业开展更紧密的合作。

总之,公司销售供应链管理实现了两个战略目的:一是快速响应,高效地满足客户共同需求,使得产品大规模生产,实现其“低成本”的竞争战略;二是迅速满足客户个性需求,通过“差异化”实现了公司在钢铁业的“别具一格”,提升公司产品的价值。

(2采购环节供应链成本管理

采购环节是企业创造价值、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如何快速响应客户需求、降低采购成本是企业效率型采购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目前,宝钢采购成本约占产品销

售成本的60%,是产品成本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公司供应链采购管理以满足最终客户需求为目的,利用采购信息平台,发展与战略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关系,减少不增值环节,如库存、质检等,降低了供应链存货成本。

①战略合作关系是采购供应链管理的前提

战略合作是宝钢公司和直接供应商的合作,不需要采购代理和中间环节,这样可以减少不增值环节。公司在重点物资采购项目上,选择该行业具有竞争优势的供应商作为战略供应商,与其建立共同发展、互利双赢的供应链;同时公司全面推行一揽子采购协议(BPA,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或合同,以确保采购渠道的稳定性。

②建立双向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通过建立采购信息平台,公司将生产需求、采购计划、物料供应等各方统一在相同的电子平台上,与内部研产销系统和外部供应商网络通过Internet网络实现无缝连接,进行信息及时共享。通过网络动态监控,公司可以实时查看战略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和库存,实现“即时采购”。

③进行物流优化,降低不增值作业

企业实施物料质量免检制度,对那些合作诚信度高、供应质量长期稳定、交付及时的战略供应商,给予进场物料的免检权利。该项制度的推行,使公司每年节约数千万元的物料检验成本;同时,公司推行无库存管理,有效降低供应链存货成本。

总之,宝钢在供应链成本管理中始终以“价值”管理为核心,通过价值分析,优化供应链成本模型;通过企业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减少不增值作业的成本支出,实现了供应链价值最大化和双赢。

2.宝钢内部价值链分析——基于作业成本管理

宝钢在进行内部价值链分析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作业成本法的思想。通过选择和分析企业内部实物链和价值链各环节的成本动因,揭示作业中心的潜在问题,确定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消除不增值作业,并准确衡量作业中心的成本绩效,从而达到改善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1宝钢作业成本管理的实施基础

宝钢2004年开始在主作业生产线上选择合适的项目开展作业成本管理,并 陆续以点带面在全公司范围内推进作业成本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宝钢作业成本管理的成功实施,得益于以下几点:①宝钢标准成本制度在设计时实际已经融入了作业成本法的理念,如成本中心和预算因子的设定等;②除标准成本制度外,宝钢的其他一些管理方法,如计划值管理、价值管理、六西格玛精益运营等,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③有现代化的信息系统作支持。公司

在已有的成本核算系统、销售系统、成本分析系统、各业务系统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现有系统的数据为基础的作业成本计算模型。

(2宝钢应用作业成本管理的实例

宝钢在推进作业成本法的过程中,并不是大张旗鼓地全面铺开,而是针对标准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在案例分析、试点推进的基础上稳步、有序地进行。具体分析如下: ①在各部门进行作业成本法试点选择时,遵循四大原则:重要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可借鉴性原则和信息技术处理原则;②侧重于生产流程管理,运用作业成本的思路,对资源在公司内部每一生产环节的消耗进行具体分析和控制,划分作业中心,实施作业消除、作业选择、作业减少和作业分享,进一步优化作业链、价值链和产品种类与生产数量的组合;③关注各部门、各工序的重点成本,如维修费用、服务费用、能源、轧辊、锌、锡、涂料、包装等,强化成本管理与业务管理相结合,寻找影响成本发生的主要动因,科学制定成本标准,完善标准成本管理;④根据不同业务单元价值链改进的重点不同,分别采取作业成本管理,互不相同,各有特色。如,炼铁单元的重点是加强班组之间的对标,通过提高操作水平降低生产消耗;炼钢单元的重点是细化钢种成本,为公司产品定价提供决策支持;冷轧单元的重点是加强作业流程梳理、消除不增值作业、提高作业效率等。

3.宝钢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基于标杆管理

标杆管理是企业寻求最佳实践并进行学习的流程,宝钢在学习、吸收标杆管理理论精髓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标杆管理在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中的应用。

(1对标企业的选择

对标企业的选择是标杆管理的关键环节,通常企业选择在本行业内的竞争对手作为对标企业,因此,分辨竞争对手的“好坏”、选择合适的竞争对手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好的竞争对手在企业成本战略的选择、成本管理

观念、成本管理方法和组织结构上都会有其自身的特色,对企业成本管理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竞争对手可以选择行业中的领导者,也可以选择在成本竞争战略制定的某一方面有特色的企业。

(2成本对标机制

企业建立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对标体系,各级成本例会重点对与竞争对手的对标结果进行剖析、研究,并提出改进对策。在对标手段上,除通过与对标企业相互交流获取信息外,企业内部还建立了信息共享平台。现场还开发了班组绩效报表,以更好地服务于班组间的成本绩效对标,在评审“特级班组、红旗班组”中将对标管理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促使整体提升基层成本管理水平。健全的机制促使公司成本管理者不断地自我加压,主动开展与竞争对手的成本对标,从而持续提升公司成本竞争力。

(四宝钢战略成本管理的重点——成本动因分析

成本动因是成本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很多企业都把战略成本动因作为创造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宝钢抓住质量管理这一执行性成本动因,采用目标聚集战略,从而以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1.质量成本概述(1质量成本概念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确保满足用户在产品质量和服务方面的要求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未能满足用户的要求而造成的损失。质量成本主要是企业内部运行而发生的成本损失,可进一步分为两类:为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各种投入性成本,如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因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各种损失,如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

(2质量成本构成要素的关系

质量成本各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分析为进行质量成本规划、采取有效的质量保障措施和降低质量成本提供依据。①预防成本、鉴定成本与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反向变动关系。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增加或降低,有可能使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降低或增加;②预防成本与鉴定成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依存关系。预防成本的增加,有可能使鉴定成本适当减少。得力的预防控制措施,可使质量故障大为减少,从而适当减少检验鉴定业务,进而

减少鉴定成本;③内部故障成本与外部故障成本之间亦存有关系。对有可能存在质量隐患的产品在产品出厂前进行返修或者报废,使内部故障成本增加,但可以减少产品出厂后的故障,从而减少相关的外部故障成本。

(3质量成本经济效益分析

质量成本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改变不同组成部分的成本会导致质量成本总额的变动,反映在曲线上,质量成本总额必然有一个最低值,这个最低值也就是特定产品的质量成本最佳值。质量成本经济效益可以用质量与投入成本关系图进行分析。

①在产品存在较大质量缺陷时,故障成本在总质量成本中占主导地位,加大预防成本的投入,能使故障成本大幅度下降,此时的质量管理应以质量改进为主;②随着产品质量达到一定程度,企业还需要预防质量投入过剩,以减少无效成本的发生,此时更应关注质量过剩问题;③只有在投入成本和损失成本之和为最小时,总质量成本达到最佳;④在达到最佳成本之后,总质量成本中鉴定成本将占主导地位,此时应着手提高检验工作效率,以降低鉴定成本。

2.宝钢质量成本管理的基本流程

从2003年开始,公司在完成了系统的准备工作后正式归集质量成本,出具质量成本报告。公司由成本管理部门全面归口管理质量成本,通过制定质量成本流程和程序,对质量成本进行预算的编制、报批及下达,同时统计跟踪实绩,进行质量成本分析工作;制造管理部门负责对各部门质量成本目标进行审核,对质量成本进行跟踪

分析,并对主要质量问题进行确认,不断揭示质量改进机会,寻求质量突破口;生产部门负责本部门质量成本目标的制定、实施、跟踪、分析及改进等工作。

3.宝钢应用质量成本管理的启示

近年来,宝钢在降低质量成本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质量成本呈持续稳定下降态势。纵观宝钢这几年质量成本管理,有以下几点成功经验:(1优化质量设计,提高操作水平,稳定和改进产品质量。宝钢在产品质量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时刻牢记“成本是设计出来的”,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是改进产品的质量设计;“成本是生产出来的”,通过提高生产操作水平,强化内部控制,稳定产品质量,从而可以减少质量降级,带来效益的增加。

(2将六西格玛精益运营与质量成本管理紧密结合。近年来,公司成功运用六西格玛管理理念对质量成本进行了探索性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六西格玛精益运营是以全员参与、绩效管理、用户驱动、精益工具的应用为重点,强化过程控制,推进精益生产,追求六西格玛,确保生产稳定和质量的稳步提高。六西格玛精益运营使成本、质量、产能利用、物流运输等运营绩效方面得到了持续改善,减少了由于质量过剩带来的成本损失。

(3关注隐性质量成本损失。由于工作失误或缺陷造成的成本,称为隐性成本,它通常不太被人重视,但占企业成本损失的比重却是显性成本损失的三到四倍,不容忽视。宝钢在统计质量成本时,增加了由于产品性能不符合要求而改变用途所造成的质量成本,纳入内部故障成本中的产品内部降级损失;细化了质量成本的构成项目,将质量成本与现场的质量控制指标紧密结合;通过逐步统计和发掘低效率的信息传递、缺乏协调的工序组织、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增值的高库存和补料成本、低质量异议处理速度等设计生产经营方方面面的隐性质量成本,挖掘成本降低的潜力。

三、宝钢应用战略成本管理的经验总结(一宝钢应用战略成本管理的成果

多年来,宝钢成本管理紧紧围绕“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核心理念,建立了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的成本管理体系。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公司通过强化过程控制,工序能力改进明显,产品质量稳定性逐年提高。公司的现金盈利能力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足够的资金支撑。在成本方面,公司的高档钢材产品成本处于全球较低水平,低成本是公司的优势之一。自战略成本管理体系实施以来,宝钢取得了显著成效:1998年—2004年,年均成本降低率为3.5%;利润逐年大幅增长,分别为10.24、15.03、32.57、37.1、59.42、99.52、135.86亿元。

(二宝钢应用战略成本管理的启示 1.注重战略管理的灵活性

宝钢在应用战略成本管理理论及方法时并未进行生搬硬套,而是首先分析企业现行成本管理制度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保留合理的成本管理方法,抛弃不合

理的成本管理方法,然后从企业所处的行业和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入手,分析企业 是否适合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得到肯定答案后,再提出应用战略成本管理分析工 具和方法, 在应用过程中注意将战略成本管理与原有成本管理制度如标准成本制 度,全面预算管理等相结合,以提升成本竞争力为目标逐步推进成本改革.这一 点正是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所忽略的问题, 在应用战略成本管理理论时应从企业实 情出发,切忌生搬硬套.2.注重战略管理的创造性 宝钢在应用战略成本管理时,重点从三种分析工具入手,在理解该理论精髓 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对其加以应用.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的认识和公司现代化管 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判断, 公司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 化的目标出发,准确进行了成本管理的定位: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将成本 管理的视角渗透到企业经营中的各个环节,以价值增值管理为目标,通过横向和 纵向一体化管理着力追求成本,效益的最佳和谐与长期统一,培育持续降本增效 能力.3.注重战略管理的战略性 宝钢同时注意方法的应用,如在企业内部成本管理方面应用作业成本管理, 供应链管理,标杆管理等方法有效地实现了企业内部成本控制,为形成企业成本 竞争优势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应用这些成本管理方法时,宝钢注意将企业原有的 成本制度如标准成本制度等与作业成本法,标杆管理方法相结合,而不是全盘

否 定原有的成本管理方法,这也是宝钢成功应用战略成本管理的原因之一.总而言之,宝钢在运用战略成本管理时注重企业实情与理论的融合,敢于创 新,在整个成本改革过程中以“形成企业独特的成本竞争优势”为目标,最终实 现了整个竞争成本体系的成功改革.这些都是值得国内竞争性行业尤其是制造业 企业所借鉴的.(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

第五篇:探讨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精选)

战略成本管理是成本会计理论中一个较新的课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的成本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是从企业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由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及内涵入手,初步探讨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及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并简要分析了构成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为价值链分折、战略定位分析、成本动因分析。特别是这其中成本动因分析对目前的企业经营最为重要。本文着重从结构性成本动因及执行性成本动因两个方面做了深入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成本决策。期望可以给企业的经营者和决策者以一些启迪。

一、战略成本管理概述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战略成本管理思想是关于战略成本管理理论构架的概括与总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与企业战略相匹配思想

战略成本管理要以企业战略为核心展开,企业可以采取的基本战略有多种,不同的战略对成本和成本管理有不同的要求。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其目标和战略重点也不同,所要求的管理战略也不同,成本管理措施的构造与选择要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成本是多种成本动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战略措施对成本动因的影响各不相同,有可能引起不同方面的成本发生反向变动,为了避免战略措施之间的冲突,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战略措施之间要协调配合。

2、成本的源流管理思想

管理成本要从成本发生的源流着手,成本管理的重点内容应该是成本发生的源流,成本管理措施的着力点也应该是成本发生的源流。成本发生的源流包括时间源流、空间源流和业务源流。从成本发生的角度来看,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成本发生的三大源流的交汇点,是企业可资利用经济资源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包括劳动资料的技术性能、劳动对象的质量标准、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产品的技术标准、企业的组织结构、职能分工、管理制度以及企业文化、外部协作关系等。这些因素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构成了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成本不断降低的源泉,代表了成本管理的源流管理思想,它同时是现代管理“不断改进”思想在成本领域的综合体现。

3、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融入思想

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措施是那些融入到各部门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活动过程之中的方法措施,只有将成本管理的理念、方法、规章制度融入到各部门的业务管理和业务过程之中,融入到企业各成员的头脑之中,才有可能变成真正有效的成本管理措施,成本管理的方法才能发挥作用。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应用机制要优先于成本管理措施与方法本身。

(二)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要明确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特点,必须注意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与战术成本管理的区别,不应相互混淆。我认为,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具有以下的基本特点:

1、对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分析的全面性和管理的整体性。

战略成本管理是将管理置于影响企业成本的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之中,全面分析影响企业成本的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因素的。只有从空间和时间范围上全面分析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才能有效地进行企业战略成本管理。

2、战略成本管理目标确定的长期性与短期性的结合。

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企业考虑其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为实现企业使命所确定的在较长期限内要求达到的成本管理结果。战略成本管理目标包括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两类。长期目标对短期目标进行控制,短期目标从属于长期目标,是长期目标的执行

目标,所以在战略成本管理中要协调好战略成本管理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关系。

3、企业战略成本决策的重大性。

企业作出的战略成本决策,对企业长久生存和发展目标的实现有深远性和根本性的影响。战略成本决策的重大性表现在决定企业未来的成本发展方向、竞争优势、协同效应和经济效益等方面。从总体上看,战略成本决策的项目一般数额较大、影响面较宽、一个项目的成本全部得到补偿的时间较长。

(三)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战略”一词原属军事术语。将“战略”观念运用于企业管理形成了企业战略管理,其定义为:企业的高层领导为了保证企业持续经营和不断发展。根据对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对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和指导。战略管理思想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的提出。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成本管理中导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便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就是运用成本数据和信息,来发展及确认能促进公司竞争优势的最优战略。

(四)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

在大多数的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著作中,价值链分折、战略定位分析、成本动因分析构成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价值链分析的任务就是要确定企业的价值链,明确各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效率,增加企业降低成本的可能性,为企业取得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提供条件;战略定位分析主要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异领先战略、目标集聚战略、生命周期战略及整合战略等;成本动因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微观层次的与企业的具体生产作业相关的成本动因,如物耗、作业量等;二是战略层次上的成本动因,如规模、技术多样性,质量管理等。

二、由成本动因看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战略成本动因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成本动因(cost driver)是指引起产品成本发生的原因。

这些原因构成了成本的决定性因素(determinant)。

所谓战略成本动因是指从战略上对企业的产品成本产生影响的因素。它具有如下特点:

1、与企业的战略密切相连,如企业的规模、整合程度等。

2、它们对产品成本的影响更长期、更持久、更深远。

3、与作业性成本动因相比,这些动因的形成与改变均较为困难。

战略成本动因可以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structural costdriver)与执行性成本动因(executional cost driver)。由于这些成本动因在成本计算中常不予考虑,因此常常被传统的成本管理所忽视。对成本这样研究和划分,就能从经营战略的意义上作出成本决策,为我国企业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提供了一条有益的思路。

(二)结构性成本动因带来的问题与对策

结构性成本动因是指决定企业基础经济结构如长期投资等相关的成本动因。其形成常需要较长时间;而且一经确定往往很难变动;同时,这些因素往往发生在生产开始之前,因此必须慎重行事,在支出前进行充分评估与分析。另外,这些因素既决定了企业的产品成本,也会对企业的产品质量、人力资源、财务、生产经营等方面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对结构性成本动因的选择可以决定企业的成本态势。结构性成本动因主要有:

1、规模经济:所谓规模经济是指在价值链活动规模较大时,活动的效率提高或活动成本因可分摊于较大规模的业务量而使单位成本降低。

2、整合程度:上述规模经济与水平一体化相关联,而整合程度指的是垂直一体化程度。整合(integrate)是指企业为了为自己所负责的业务领域更广泛更直接,在本企业业务流中

向两端延伸至直接销售、零部件内制和原材料提供等。

3、学习(learning)与溢出:企业价值链活动可以经过学习的过程提高作业效率从而使成本下降。通过学习降低成本的因素有:

(1)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自用户信息的反馈对企业的作用。表现为根据市场的反映改善产品的设计,提高优质品率。

(2)通过逐步改善厂房布置、生产排程、作业进度降低成本。

(3)通过工人活动量的累积使劳动熟练程度提高。

(4)通过对同业和外部专家顾问的学习而不断改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4、地理位置:企业的地理位置可以若干种方式影响成本。主要表现在:

(1)由于工资水平和税率在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差异,影响了企业的工资成本和纳税支出。

(2)企业所处环境的交通便利程度及可利用的基础设施的状况都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3)企业所处气候、文化、观念等人文环境,不仅影响了产品的需求,而且影响了企业经营的观念和方式。

(4)地理位置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流入。处于拥有优越的生活环境、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较高的生活水平城市的企业往往能吸引更多的人才。

(5)地理位置对营运成本有重要的影响。相对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商的地理位置是影响购货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相对买方的地理位置会影响企业的促销成本和销售成本如运费。

(三)执行性成本动因带来的问题与对策

执行性成本动因是指决定企业作业程序的成本动因。它是在结构性成本动因决定以后才成立的。而且这些成本动因多属非量化的成本动因,其它成本的影响因企业而异。这些动因若能执行成功,则能降低成本,反之则会使成本提高。执行性成本动因主要有:

1、生产能力运用模式:生产能力运用模式主要通过固定成本影响企业的成本水平。由于固定成本在相关的范围内不随产量的增加而改变,当企业的生产能力利用率提高,产量上升时,单位产品所分担的固定成本相对较少,从而引起企业单位成本的降低。对于固定成本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而言,生产能力运用模式将对其产生重大影响,产量的上升会带来单位成本的明显下降。

2、联系:所谓联系,是指各种价值活动之间彼此的相互关联。这种关联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内部联系;另一类是企业与供应商(上游)、客户(下游)间的垂直联系。

(1)企业内部联系。企业内部各种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遍布整个价值链。例如基本生产和维修活动的联系、生产作业和内部后勤的联系、广告和直接上门推销之间的联系、品质控制与售后服务之间的联系。针对相互联系的活动,企业可以采取协调(coordination)和最优化(optimum)两种策略来提高效率或降低成本。

(2)垂直联系:垂直联系反映的是企业活动与供应商和销售渠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系主要是供应商的产品设计特征、服务、质量保证程序、产品运送程序和定单处理程序等。

3、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质量管理不同的是,全面质量管理强调质量管理的范围应是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的宗旨是以最少的质量成本获得最优的产品质量。故全面质量管理的改进总是能降低成本,是一个重要的成本动因,能给企业带来降低成本的重大机会。

上述两种战略成本动因的最主要的区别是,对于结构性成本动因而言,并不是程度越高越好,而是存在一个适度的问题。但对于执行性成本动因而言,一般认为程度越高越好,例

如,应尽量加强和鼓励员工的全面参与,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而且就企业而言,执行性成本动因总结的越多,将越有助于企业的成本管理。

总之,战略成本动因分析为企业改变成本地位,增强竞争力提供了契机。企业的成本总是由一组独特的成本动因来控制,而每一个成本动因都可能成为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来源,选择于已有利的成本动因作为成本竞争的突破口是企业竞争的一项策略,应引起企业领导者的高度重视。

——北大资源研修学院

下载战略成本管理框架和案例 课后练习专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战略成本管理框架和案例 课后练习专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战略成本管理教学大纲[五篇]

    《成本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中文名称:成本管理 课程英文名称:Cost Management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学分数:3 课程学时数:54 前导课程:管理学,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学......

    长虹成本管理案例

    四川长虹“以成本为中心”的竞争战略案例 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简称长虹)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是以电机生产为核心,涉足空调器、数字视听产品、电池及生产技术产品系列等四大类,集......

    沃尔玛成本管理案例(整理)

    沃尔玛成本管理案例 沃尔玛出身草根,白手起家,劳动密集型(全球有超过 150 万名员工),没有高科技外衣,追求低成本,利用培训灌输企业文化,维持人力成本和生产率之间的平衡等等。2003......

    成本管理优化案例

    ******项目成本复盘案例 第一部分、预算管理部 (一)*******项目外墙EPS线条签证增加费用案例 一、事情经过: *******项目外墙EPS线条工程施工,2012年5月26日经装修、设计等部门......

    管理成本案例[精选5篇]

    2003年某公司财务处长根据本公司各企业的会计年报及有关文字说明,写了一份公司年度经济效益分析报告送交经理室。经理阅后,将财务处长请去,他对报告中提到的两个企业情况感到......

    长虹成本管理案例

    四川长虹“以成本为中心”的竞争战略案例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简称长虹)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是以电机生产为核心,涉足空调器、数字视听产品、电池及生产技术产品系列等四大类,集科......

    战略框架协议书

    战略框架协议书 甲方:乙方: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就结成长期、全面的INTERNET战略伙伴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并为以后在其他项目上的合作建立一个坚实的......

    战略框架协议

    *****有限公司 与 深圳招银国金投资有限公司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4年 月 1 *****有限公司与深圳招银国金投资有限公司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本着互惠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