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储安平对林语堂、鲁迅的批评
储安平对林语堂、鲁迅的批评
●韩戍
1933年7月,储安平进入《中央日报》,担任“中央公园”版的编辑。其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连篇累牍刊发了数十篇批评林语堂和鲁迅的文章。他也亲自上阵,在一些文章中表达了对林鲁二人代表的“论语派”和“左翼作家”的意见。这一系列文章的内容跨度之大,批评时间之久,其缘由颇为耐人寻味。
彻底否定的批评
“中央公园”批林语堂,刊发的代表性文章有苏九的《从幽默到没有》、王平陵的《谈幽默》、幽槐的《讨林语堂檄》、石岳松的《拟幽默大师墓志铭》、低吟的《拟幽默大师诉冤》、拜金的《寄林语堂》、宗白华的《悲剧的与幽默的人生态度》、储安平的《致幽默大师林及论语社诸贤》等等。
拜金认为,林语堂办《论语》杂志,以幽默为号召,其目的不过是借幽默大发其财而已。宗白华认为,真正的幽默是在平凡渺小里发掘价值,既不是谩骂,也不是讽刺,冷峻背后透着的是心热。幽默本身含有哲学意味,是一种对人生价值的重估,是在“平凡的人生里肯定深一层的价值”。林语堂等人的“幽默”,不过是格调低俗的讽刺挖苦。储安平认为,林语堂做文章好写惊人之笔,立论常失之偏颇,为追求扩大影响,不惜剑走偏锋,甚至故意招人反感。他还质疑“论语社”诸人的文学水准。认为《论语》杂志提倡文章须有“潇洒含蓄爽利幽默”之音,但他在诸人的文章中从未发现,只看到一种低级趣味。很多资深撰稿人的文章,都是愚笨不堪、文风凝滞,和所谓爽利潇洒的要求相去万里。总之,储安平在《中央公园》上,对林语堂以及“论语派”文学给予了彻底的否定和讽刺。
“中央公园”批鲁迅,有代表性文章的如张鸣春的《密斯脱赵的革命》、如是的《普罗文学做法》,凤尼的《海上文坛杂玩》,韩侍桁的《观念论的游戏》等等。张鸣春将文坛比作擂台,认为:“鲁迅先生是这擂台上的霸主。如果发现文坛上哪一个的言论与行为有些瑕疵,他马上横枪跃马,打得人家落花流水。因此,鲁迅先生就不得不花去可贵的时间而去想如何锋利他的笔端,如何达到挖苦人的顶点,如何要打得人家永不得翻身。”还有作者责怪鲁迅在文学上只会批判而从不建设:“一天到晚只是讽刺,只是冷嘲,只是不负责任发一点杂感。当真你要问他究竟的主张,他又从来不给我们一点鲜明的回答。”更有一位很有趣的作者虚构了一则故事:“我”一直给一家左翼杂志社投稿,却从未被录用。拿着“鲁老作家”的介绍信登门,对方表示热烈欢迎,并约其为之撰稿。但是“我”无意中发现,之前投来的稿子,信封还未拆阅,便被编辑投到炉中烧火取暖。他借这个故事讽刺左翼作家们搞文学不过是拉帮结派,打压新人。
没有背景的批评
《中央日报》是国民党中央党报,储安平刊发如此多批评鲁迅、林语堂的文章,是否背后有人授意?这涉及到储安平对副刊的用稿是否有主导权的问题。一些人可能会认为,《中央日报》作为党报,对编者的各种条框和限制甚多。但《中央日报》虽是党报,却并不真正要求副刊宣传党纲党义。编辑若持一种超然的态度,不反对现行政治体制,不作政治批判,在文学文艺方面尽可以畅所欲言,甚少受到限制。
对于这一点,储安平自己的说法最值得参考。1936年,他在离职后曾经写道:“我对于我的工作极有兴趣。我上报馆的时间在晚上,但当晚饭没有开的时候,我的心神可以飞到了我的编辑室里。我每天都祈望夜晚的到临,为的我可以在编辑室里的桌子收到无数封书信和稿件。这已不是单纯的一种职业,我的职业和我的兴趣早就打成了一片。报馆简直成了我第二个家庭。”1943年,他讲述编辑经验时写道:“幸而那时我报馆里有一点可以称颂的地方,就是我编的副刊和报馆里的人的趣味虽不调和,但他们对我却并不干涉。所以我只在精神上感到不安,在编辑上,我仍保持着我的主权。”
储安平在两次自述中,都表示了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尤其是后一段自述,当时他早已脱离《中央日报》数年,在这一问题上说谎实无意义。因此,应该相信,储安平在用稿权、整体格调确定方面有很大程度的自主性。批评林语堂、鲁迅的系列文章,即使带有鲜明的文艺立场,与国民党围剿左翼文学的文艺方向不谋而合,但更适合理解为,这也是当时储安平个人的文学、文艺观的一种表现,是自愿的而非强迫。
那么,储安平批评林语堂、鲁迅,是否有个人恩怨的因素?关于林语堂,目前并未看到相关资料。关于鲁迅,只知道储安平在大学时代,曾给鲁迅投过稿写过信,并一度钟情于左翼文学。后来受徐志摩影响,逐渐远离左翼文学,亲近新月派文学。1931年储安平参加援马团北上抗日时,鲁迅曾发表了《中华民国的新“堂吉诃德”们》,对这一行为进行讽刺。但是,储安平并非狭隘之人,似乎也不至于在两年之后用连篇累牍的文章来反击报复。
从文学出发的批评
储安平的《中央公园》批评林语堂、鲁迅,和其他国民党宣传系统的刊物有一个很大不同,那就是不从意识形态上着手,而是从文学本身着手批评。储安平的态度,也并非是为批评而批评,而是为文学而批评。作为坚持文学格律的新月派作家,他对林语堂和鲁迅两派文学势力给文坛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很深刻的认识。
《论语》杂志从1932年创刊后,以发表幽默诙谐、短小闲适的小品文开始闻名于世。很多作品针砭时弊,揭露官场,批评国民性,展现出了这群颇带自由色彩的知识分子的“叛徒”一面。但作者群的隐士气质大于叛徒气质,他们以一种冷眼旁观的态度揭露讽刺而无建设,且专以尖酸刻薄话语描写变态、丑陋、肉麻为能事,在时人看来,这是一种无关于国计民生,且毁灭文学格律的“文丐主义”和“亡国文化”。
储安平和《中央公园》的作者们普遍认为,在这些文章的影响下,文人竞相谈论幽默,从事严肃的文学创作的人越来越少,文学开始普遍带有一种油滑、讽刺的腔调。这些小品文虽然都出自名家之手,很多都是插科打诨、鄙俗肉麻,满足的不过是闲人茶余饭后的审丑趣味。林语堂等人提倡的幽默,实际并不是真正的幽默,而是恶毒的讽刺和谩骂,在文坛开启了阴毒、讽刺的风气。在储安平看来,新月派或广义上京派作品,虽然在气魄上稍小,但从文学的角度讲却是真正的好作品,因为其中有徐志摩所强调的“严正格律”和“文学尊严”。“论语派”的幽默文字无疑与此大相径庭。
对于鲁迅,储安平与《中央公园》的作者们普遍认为,鲁迅原本从事小说创作,那些如《阿Q正传》之类的小说,本是反映大众灵魂的伟大著作,可以永垂不朽。但近些年来他“不务正业”,转向写作可以一挥而就的千字杂文。这些杂文非但是创作上的投机取巧,且文风刻毒阴损,推动了文坛的刻薄风气。至于他指导的左翼青年,其“革命文学”多半是作者在有热水暖气的高级旅馆中写成。作者们经常在各种左倾阵营里晃来晃去,频繁变动身份。他们喜欢玩弄时髦观念,大谈诸如资本主义、无产阶级、流氓阶级等名词。实际上他们从不认真对待文学,而是将文学当成一种文字游戏,用文学上的左倾来博人眼球,将文学当作获得名誉金钱的终南捷径。这种文学若不消灭,便没有真正的文学产生。
高调失控的批评
初出茅庐的储安平,将高调批评的矛头指向林语堂、鲁迅两位文坛耆宿,批评色彩鲜明,言辞犀利,颇有睥睨一切的态度。这是一种少年侠气的自负,其中颇含立志澄清文坛的气度和精神,表现出一种对“纯”文学的追求。但是,在一些地方,他并未很好地把握尺度。尤其是批评“论语社”的文章,连篇累牍,变换各种文体,既有“歌谣式”,又有“檄文式”、“墓志铭式”,几乎长达一年之久。所谓“歌谣”,便是编出一些打油诗来讽刺林语堂。“墓志铭”更是代林语堂拟写墓志铭,几乎近于人身诅咒。由此看来,还是有很多文章超出了文学学理批评的范畴,转为讽刺其人本身,违背了对事不对人的原则。
实际上,这正好犯了和被批评者一样的错误,那就是讽刺挖苦之处太多,缺乏一种理性和宽容的精神,距离储安平所崇尚的严正的文学态度远甚。而且,许多作者未必真心反对林语堂,发现储安平的观点和立场后,可能故意采取一种迎合的态度,撰写大量讽刺林语堂的投寄。这件稿件,储安平基本给予全文照发。考虑到“中央公园”的影响不小,未必没有替林语堂和鲁迅辩护的来稿,但是我们未看到储安平发表。由此可以判断,此时的储安平,在编辑态度方面,并未能真正做到冷静、理性和客观。他还有更多需要历练之处。
第二篇:对鲁迅作品
对鲁迅作品《故乡》《社戏》中童年故乡的认识
淮安市涟水县陈师中学薛雪
初中三年里,我们学习了鲁迅的数篇作品,可以说篇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其中的《故乡》和《社戏》。《故乡》和《社戏》中的童年故乡显得美丽、宁静、祥和、神异,充满了梦幻的色彩。
《故乡》和《社戏》两篇小说都写到了童年的故乡,而对童年故乡的回忆都源自现实生活的触发。《故乡》中,“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丝活气。”这既是现实故乡的直接呈现,也是成年人荒凉心境的折射。《社戏》中,“我”所处城市环境的拥挤、促狭、嘈杂、压抑、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都使我觉得“不适于生存”,使我毛骨悚然。两篇小说,一篇是现实乡村触发“我”对童年生活的诗性联想,一篇是现实城市生活触发“我”对童年乡村生活的诗性联想。《故乡》中,荒凉乡村诱发我对记忆中故乡的联想,然而现实乡村人的麻木、迷信、恣睢,人与人之间“看不见的高墙”使我记忆中闪电般出现的诗意故乡跌入现实的无情生活中,所以“我”选择了“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表现出与现实故乡的决绝。从农村宗法文化的罗网中挣脱出来奔向现代都市的“我”并未找到理想的精神家园,很快就落入现代都市文化的困扰和夹击中。在《社戏》中“我”两次看戏都慨叹“不适于生存”,表现出生存的困惑、焦虑、无奈感。这种现实生活的“被抛状态”使“我”受本性中的恋土、归乡的情结的影响做起了“怀乡”的梦。
鲁迅曾写到:“我有一时,曾经屡次记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思乡的蛊惑”、“旧来的意味”就是缠绕鲁迅的故乡情结。当现实生活带给鲁迅精神的困惑、存在的焦虑时,“故乡”成了他放飞心灵的乐土。与“故乡”紧密相连的童年生活也就具有了诗性的色彩。如果说《故乡》中的美丽的诗性的“故乡”从儿时的记忆中闪电般出现又陷入现实的灰暗背景里,那么《社戏》中的故乡则是在现实的灰暗背景里,记忆中的故乡被诗化了。
当鲁迅在现实中深感生存的不适时,童年的火种在他心中复萌了。当现实之苦折磨着鲁迅时,为寻找精神的支撑点,作为一个补偿,“故乡”便成了心灵栖居之所。鲁迅要把他构筑的儿童乡村生活参与到与城市生活各现实乡村生活的比照中的,所以诗性的色彩浓烈。它是鲁迅童年的梦想和童年梦想的诗化的有机结合。所以在《故乡》中,当我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时,内心万分凄凉,在情感上无法接受眼前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这是因为“我”所记得的故乡是诗化了的童年的梦,所以“故乡”才那么的神异: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英武的少年,景是诗化的景,人是神化的人,这是想象与记忆的复合。所以无论是“我”和少年闰土,还是“我”和双喜、阿发等小伙伴的生活都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
鲁迅在一篇名《五猖会》的回忆散文中写到过看戏,他写父亲规定他必须背完鉴略才能去看戏,他不得不为这一规定而受煎熬,他借背鉴略抨击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活泼天性的压抑和摧残,现实童年生活的受压抑使他在幻梦中必然出现一个诗性的童年,这一诗性童年留存于他的记忆中,是所有不自由的孩子都可能
幻想到的自由生活,所以小说里平桥村的人是不受礼法约束的,“我”也可免念“秩秩斯斯幽幽南山”,打了太公也没人想到“犯上”,可以掘蚯蚓、钓虾、放牛、看戏,偷豆却不被责罚。回忆与想象的结合才使童年的生活充满光芒,故乡才显得那么明丽而迷人,那豆麦和水草的清香、朦胧的月色、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歌吹和渔火都给入迷离飘忽之感,那回望中飘渺的如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照着的戏台更显瑰丽,给人以梦幻般的色彩,这是经过沉思的梦想的童年。
鲁迅相信青年胜于老年,孩子胜于青年。他把希望寄托于将来的孩子,认为“孩子是可以敬服的”,“惟其幼小,所以希望就正在这一面”。鲁迅要寄希望于那些没有受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所以他赋予少年闰土能干、青春英气的鲜明个性,并希望水生、洪儿能过“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在《社戏》中,作家同样把希望寄托在像阿发、双喜那样的未受封建文化毒害的孩子身上。这群孩子具有为鲁迅希望的鲜明的个性特色。第一,平等意识,他们无上下尊卑观念。“打了太公”也不会有人用封建等级观念去衡量这一行为,从而想到“犯上”。这与中年闰土和中年的我的关系是多么的不同。中年闰十那一声使我心寒的“老爷”成为人与人之间的“可悲的厚障壁”。第二,他们待人热情、聪明能干、无私心、有组织性。在人家为船的问题而苦闷时,双喜及时提醒人家八叔的大船回来了。在揣摩到外祖母不放心全是小孩时,聪明的双喜立刻抛出说服外祖母的三条理由:船大,迅哥儿规矩,大家识水性。他们很能干,驾起船来“飞一般”,“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窜”。他们表现的有组织性,行船时双喜拨前篙,阿发拨后篙,年幼的陪我坐在船中,较大的陪我坐在船尾。第三,他们心细、率真、无私心又不乏狡黠。这在“偷豆”、煮豆、收拾残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鲁迅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群鲜活亮丽率真的生命,或许鲁迅在这群天真、淳朴、聪明、能干的孩子身上看见了并寄托了全部的希望。
鲁迅把自己对故乡的情感和他的追求人格的平等的思想灌注于笔下的诗性故乡中,从诗性的童年故乡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以对抗生存的痛苦感、焦虑感。
第三篇:中国大师林语堂对学语言的心得
近年国内学英语风气甚盛,无论在中学,在大学,或在自修,多少莘莘学子都在用功夫,日求进益,我想据我个人的经验,谈谈这个中的关系。四十年前我在德国,听过柏林大学教出来的操华语的德国人,听起来象在北京长大的,但他们都是成年以后才学的;同时我在上海所见到的留过学的中学英文教员,文法冼练极了,分析词句精透了,而说出英文,毫不地道。有人以为目标在了解阅读,不在口讲,这是把问题看错了,学习英文的目标,只在清顺自然四字而已。凡不以口语为基础的人,一定写不出平易自然,纯熟地道的英文。前英国首相丘吉尔可算英文大家,他有名的句子:We shall fight on the hills.We shall fight in the streets.We shall fight blood and sweat and tears。这是多么矫健的句子!何尝有一个不是小学生所能用的字?又何尝有一字夸词浮句?中国人写英文,寻章摘句,多用深句,所以才学不好。例如对人十分佩服,你说I admire him profoundly。便是古人做文章的做法,因为英美人士并不这样讲,用admire greatly才是自然,而用I take off my hat to him.才是真正地道的英文。你要明白英语言文一致,而骨子里是白话.愈平易自然愈好,愈少粉饰藻丽语句愈好,愈近清顺口语愈好,愈能念出来顺口成章愈好。中国人写英文,能写到这个地步的就不多,你写出来,外国人念下去象外国人写,就不容易,所以难能可贵,就在这一点.中国人要写英文,必先淘汰古人“做文章”的观念,才能打稳正当的英文基础.因此我们必须以口语入手,才能掌握个中窍门。大家要注意常用字及口语的用法;英文那个“有”字,当然有have,而口语却是have got(Have you got any money?)老外这样说,我们只好这样写!Forget about it(算了)!也是一种口语.You are telling me(我还得等你说)?也是一种口语.Not a chance(绝不会)也是一种口语。这四个单字got,forget,tell,chance都是极平常的字,而运用在口语中,却是学好英文的最重要的部分!若是单求长字,生字,看起来文雅好听的僻字,头一步便走错了.所以说善于灵活运用平常的字,是学习英文的不二法门。林语堂先生(1895-1976),以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和英语通著名,他一生共出版中文集三种,英文著作36种。他从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的英语教学方法和英语学习方法,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英文要诀:
一、学英文时须学全句,勿专念单字。学时须把全句语法、语音及腔调整个读出来。
二、学时不可以识字为足。识之必然兼用之。凡遇新字,必至少学得该字之一种正确用法。以后见有多种用法,便多记住。
三、识字不可强记。得其句中用法,自然容易记得。
四、读英文时须耳目口手并到。耳闻、目见、口讲、手抄,缺一不可。四者备,字句自然记得。
五、“四到”中以口到为主要。英语便是英国话,如果不肯开口,如何学得说话?
六、口讲必须重叠练习,凡习一字一句必须反复习诵十数次至数十次,到口音纯熟为止。学外国语与学古文同一道理,须以背诵为入门捷径。每谋取一二句背诵之。日久必有大进。
七、口讲练习有二忌。(一)忌怕羞。学者在课堂上怕羞,则他处更无练习机会。(二)忌想分数。一想到分数,便怕说错,怕说错,便开口不得。最后的胜利者,还是不怕羞、不怕错、充分练习的学生。若得教员随时指正,自然可由多错而少错,由少错而纯正,由纯正而流利,甚至由流利而精通。此是先苦后甘之法。
八、读节要精。读音拼写,皆须注意。马马虎虎,糊涂了事,不但英文学不好,任何学问也学不好。许国璋* 学英语就要无法无天,要天不怕地不怕。* 学外语,要眼尖,耳明,嘴勤,手快。只要多读,多记,多讲,多写,自有水到渠成之日。* 学习外语,从事语言学研究的人不要把自己圈在只读洋文的狭小天地里,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国学基础。* 光学几句干巴巴的英文不行....不要总是把阅读的目的放在提高英文上,阅读首先是吸收知识,吸收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吸收了语言。胡壮麟* 我认为学好英语在一般情况下可用如下规则描述:“动因+兴趣“---决心---持之以恒----见效。* 既要珍惜课堂教学和老师指导的学习机会,也要抓住“习得”英语的机会,后者指学会自己主动听广播听录音,看电视看录像,读书报读小说,与操英语者用口语和书面语交流。* 模仿英美人的语音语调,但不必一味
追求洋腔洋调,重点应放在发音正确,吐字清楚,表达自然。大胆张口,有时不免背诵,以至自说自话。* 阅读时对那些不影响全句全篇大意的新词,多查词典,了解其意义和用法。* 做任何事都要掌握其规律,学英语也一样,因此,看一两部浅易的语法
书何乐而不为?王佐良* 通过文化来学习语言,语言也会学得更好。* 语言之有魅力,风格之值得研究,主要是因为后面有一个大的精神世界:但这两者又必须艺术地融合在一起,因此语言表达力同思想洞察力又是互相促进的。* 文体,风格的研究是有实际用途的,它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观察英语的性能,看到英语的长处,短处,以及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应该特别注意或警惕的地方。因为英语一方面不难使用,一方面又在不小心或过分小心的使用者面前布满了陷阱。周珏良* 对于翻译的步骤我有以下看法;(1)。先逐字逐句译出,不要少掉什么东西,不避免某些翻译腔。(2)。抛开原文,只看译文,依原文风格(简练,沉郁,俏皮等)修改译文文字。这时会发现好多问题,往往是上下文呼应联系问题和整体风格问题。(3)。再对原文,看看走了意思没有。(4)。放几天甚至几星期后再看。这时对原文的记忆已经模糊了。在上述第二阶段修改文字时曾因为原文还大都记得,觉得还顺当的许多地方,现在都通不过了,需要再修改文字。这时往往要加些字或减些字才能使意思清楚。经过这一次修改,一般说译文就可以拿出去了。* 要理解一国的文化就要读些历史,文学,包括诗和散文作品。我国古时儿童入私塾读书,开始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此外还要读〈〈千家诗〉〉或〈〈唐诗三百首〉〉,也就是要蒙童及早地接触我国传统文化的意思。我们读点英诗,目的与此类似。何其莘* 用英文思维是许多英语学习者都希望达到的一种境界,因为这是用英语流畅地表达思想的基础。对于一个生活在非英语环境中的中国学生来说,要做到部分或全部用英文来思考确有很大难度,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从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中,我体会到坚持大量阅读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首先要选好难易程度适中的原文书籍:一般以每页(大32开)不超过八个生词为宜。其次是阅读方法:要像读中文小说那样快速浏览,不默读,不查字典,更不通过翻译来理解原文的意思。遇见不认识的生词,要根据上下文来推测。第三是要坚持天天都读,而且要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完成的阅读任务。只要坚持下去,几个月,半年之后,肯定会看到成效。胡文仲* 学习英语无捷径。要想学好英语只有大量实践,多听多读多说多写。不要被商业广告所误导。* 对于初中级英语学习者我特别推荐英语简易读物,读的材料要浅易,故事性要强,读的速度尽可能快一些,读的越多越好。这是学好英语屡试不爽的一个好办法。* 说英语一不要怕犯错误,二不要怕别人笑话。要争取一切机会讲英语,和外国人讲,和同学讲,和同事讲,实在没办法的时候和自己讲。例如,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录下来,然后再放出来自己听。* 要多用词典,多用英语词典。如果读词典读的津津有味,就说明学英语已经上路了。* 英语具有较好的基础以后,通读(注意不是略读或跳读)一本浅易的英语语法书会使你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丁往道* 要注重写的练习。强调听和说,听,说领先,是对的;经常阅读,大量阅读,也是必要的。但对于排在“四会”末尾的“写”,千万不要认为它可有可无。“写”在学英语的过程中有其特别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是写一篇短文,就得思考内容和观点,组织材料,安排层次,斟酌词句,这是极好的锻炼。而且写对语言的正确性和表达的准确性的要求比口语要高些,因为可以考虑和修改。这对提高语言质量十分有益。* 要关心中国文化。中国人都应关心中国文化,主修英语或别的外语的朋友们更要注意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钻研,因为在外语上用很多时间,可能会忽略中国文化的学习,结果是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情况和文化特点知道得多,而对中国的文化特点知道得反而少。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很多宝贵的成份,我们应该珍视这份遗产,努力予以发扬光大。张中载* 学语言光听不说,光读不写,是学不好的。现在,有不少学生只知戴着耳机听英语,埋头读英语书,却不开口朗读,背诵名篇,名段,不开口练着
说英语,也不动手做笔头练习,写英语文章。只有语言的“输入”(通过听,读吸收语言),却无语言的“输出”(通过口头和笔头表达思想,应用学到的语言),是学不好语言的。* 学语言同学文化分不开。通过语言学英语国家的文化,通过文化学语言要听读题材广泛的书籍和文章(历史,文学,传记,科技,经济,政治,军事等),在提高语言水平的同时增长各种知识,并学到另一种文化的精华。梅仁毅* 要学好英语,就要对语言本身及语言所传达的各种文化信息感兴趣。当你读到或听到别人用简洁的英语表达深奥的思想时,兴奋不已,立即记住,这就表明你已对语言产生了兴趣。没有这种兴趣,难以在语言学习中登堂入室。* 学习英语从一开始就要重视语音,语调。发音,语调,重音,停顿,不求完美,但要基本正确。否则,将影响听力及口语,从而是语言失去交流的功能。首先要选好难易程度适中的原文书籍:一般以每页(大32开)不超过八个生词为宜。其次是阅读方法:要像读中文小说那样快速浏览,不默读,不查字典,更不通过翻译来理解原文的意思。遇见不认识的生词,要根据上下文来推测。第三是要坚持天天都读,而且要给自己
规定每天必须完成的阅读任务。只要坚持下去,几个月,半年之后,肯定会看到成效。胡文仲* 学习英语无捷径。要想学好英语只有大量实践,多听多读多说多写。不要被商业广告所误导。* 对于初中级英语学习者我特别推荐英语简易读物,读的材料要浅易,故事性要强,读的速度尽可能快一些,读的越多越好。这是学好英语屡试不爽的一个好办法。* 说英语一不要怕犯错误,二不要怕别人笑话。要争取一切机会讲英语,和外国人讲,和同学讲,和同事讲,实在没办法的时候和自己讲。例如,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录下来,然后再放出来自己听。* 要多用词典,多用英语词典。如果读词典读的津津有味,就说明学英语已经上路了。* 英语具有较好的基础以后,通读(注意不
是略读或跳读)一本浅易的英语语法书会使你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丁往道* 要注重写的练习。强调听和说,听,说领先,是对的;经常阅读,大量阅读,也是必要的。但对于排在“四会”末尾的“写”,千万不要认为它可有可无。“写”在学英语的过程中有其特别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是写一篇短文,就得思考内容和观点,组织材料,安排层次,斟酌词句,这是极好的锻炼。而且写对语言的正确性和表达的准确性的要求比口语要高些,因为可以考虑和修改。这对提高语言质量十分有益。* 要关心中国文化。中国人都应关心中国文化,主修英语或别的外语的朋友们更要注意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钻研,因为在外语上用很多时间,可能会忽略中国文化的学习,结果是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情况和文化特点知道得多,而对中国的文化特点知道得反而少。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很多宝贵的成份,我们应该珍视这份遗产,努力予以发扬光大。张中载* 学语言光听不说,光读不写,是学不好的。现在,有不少学生只知戴着耳机听英语,埋头读英语书,却不开口朗读,背诵名篇,名段,不开口练着说英语,也不动手做笔头练习,写英语文章。只有语言的“输入”(通过听,读吸收语言),却无语言的“输出”(通过口头和笔头表达思想,应用学到的语言),是学不好语言的。* 学语言同学文化分不开。通过语言学英语国家的文化,通过文化学语言要听读题材广泛的书籍和文章(历史,文学,传记,科技,经济,政治,军事等),在提高语言水平的同时增长各种知识,并学到另一种文化的精华。梅仁毅* 要学好英语,就要对语言本身及语言所传达的各种文化信息感兴趣。当你读到或听到别人用简洁的英语表达深奥的思想时,兴奋不已,立即记住,这就表明你已对语言产生了兴趣。没有这种兴趣,难以在语言学习中登堂入室。* 学习英语从一开始就要重视语音,语调。发音,语调,重音,停顿,不求完美,但要基本正确。否则,将影响听力及口语,从而是语言失去交流的功能。* 朗读和听写是学外语最有效的训练方法,基础阶段必须坚持。千万不能因为现行各种英语测试不考这两项而放弃。* 不要小
看世界名著的英文简写本。基础阶段读它三,四十本才会体会到学英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及早学会用英-英词典。这是因为英汉词典多半不解释词义,只给对等词,而两种语言的词汇并不是可以完全对等的。危东亚* 学习英语,就是要学习英语特有的表达方式。吕叔湘先生说过,英语是英语,汉语是汉语。这个提法相当尖锐,意思是告诫中国学生,要分清英语与汉语的表达方式,不要把二者混同起来。林语堂先生也一再强调过英文的表现法,并饶有风趣的说,在英文里只有“花闻香”,没有“花香”。* 改革开放以来,学习英语的人越来越多,学习的客观条件也在不断改善。但是,学习的人在主观上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不够自觉注意英语特有的表达方式,结果自己所掌握的英语质量不高,或可说毛病不少。* 大家都说要学“地道”的英语。所谓地道英语就是英语特有的表达方式。从这个角度看来,地道英语并不是什么玄远的东西,在我们日常接触的英语里就有,在许多课文里就有,在不少录音里就有,就等我们去发现,去学习。* 然而,要发现和学到地道英语,也就是英语特有的表达方式,不是一下就做得到的。首先,要学会分辨什么是英语特有的表达方式。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其中必然有许多难点和特点。这些难点和特点理应受到重视,但是说来奇怪,中国学生往往忽略过去,不予重视。* 这个现象主要是由于缺乏正确指导。正确指导可以来自两方面:一是教师,二是参考书籍。对广大自学英语的人来说,借助参考书籍尤其重要。参考书籍,如词典、语法书、用法书以及讲作文修辞的书,都会告诉我们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应当注意什么。我们如果把从参考书籍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听说读写实践中去,常作英汉对比,日积月累,最终就不但能辨别出而且能掌握住英语特有的表达方式。高厚坤* 一般人查词典为了弄懂词的意义,而有些人却把字典当作有趣、消闲的读物。据多位作者所述,钱钟书先生就是这样一位读者。他把重的拿不动的大辞典挨着字母逐条细读;他在漫长的旅途上手捧一本别人认为“索然寡味”的英文字典,怡然自得的读了一个月;他在去英国的轮船上以约翰逊博士的《英文词典》伴随,深得其中的乐趣,自称趣味之深,有不足外人道者。我想如果我们有这种精神钻研一本英文词典,我们在许多方面都会有很大的长进。* 林语堂曾眷恋《简明牛津辞典》和《袖珍牛津辞典》,称之为“枕中秘”。他认为这两本词典对词的取舍是根据读者的需要,同时又把词当做活的材料,举出实例,十分有用。其实,随着辞典编撰学的发展,几十年来好的英文词典层出不穷,尤以供母语为非英语的读者用的学习词典(learner's dictionary)不断出现为最。例如《牛津高级现代英语词典》、《朗文当代英语词典》、《钱伯斯大众英语学习词典》、《柯林斯精选英语词典》等等---释义深入浅出(“朗文”释义所用词汇约2,000个),例证精当深度,语法简明扼要,辨析饶有情趣。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其实用性已超出了林语堂的枕中秘。你不妨取其一二当作读物,读到不忍释卷。,甚至须臾不可离,那么语言也就学到手了。其中“柯林斯”最浅近,“牛津”、“朗文”有双解本。熊德倪* 学习英语(或任何一门外语)没有任何捷径可徒,老想找捷径的人是永远学不好的,要想学好必须定下心来打一场持久战。* 不要忙于“对口”(学专业英语)。如果基础没有打好,甚至英语还没有入门想学好专业英语是绝对不可能的。* 我总喜欢把学习英语比作一场围攻战。被围攻的是你脑子里的母语,攻打这个堡垒的是英语大军。你指挥军队攻破一道又一道防线,直至拿下你头脑中* 朗读和听写是学外语最有效的训练方法,基础阶段必须坚持。千万不能因为现行各种英语测试不考这两项而放弃。* 不要小看世界名著的英文简写本。基础阶段读它三,四十本才会体会到学英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及早学会用英-英词典。这是因为英汉词典多半不解释词义,只给对等词,而两种语言的词汇并不是可以完全对等的。危东亚* 学习英语,就是要学习英语特有的表达方式。吕叔湘先生说过,英语是英语,汉语是汉语。这个提法相当尖锐,意思是告诫中国学生,要分清英语与汉语的表达方式,不要把二者混同起来。林语堂先生也一再强调过英文的表现法,并饶有风趣的说,在英文里只有“花闻香”,没有“花香”。* 改革开放以来,学习英语的人越来越多,学习的客观条件也在不断改善。但是,学习的人在主观上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不够自觉注意英语特有的表达方式,结果自己所掌握的英语质量不高,或可说毛病不少。* 大家都说要学“地道”的英语。所谓地道英语就是英语特有的表达方式。从这个角度看来,地道英语并不是什么玄远的东西,在我们日常接触的英语里就有,在许多课文里就有,在不少录音里就有,就等我们去发现,去学习。* 然而,要发现和学到地道英语,也就是英语特有的表达方式,不是一下就做得到的。首先,要学会分辨什么是英语特有的表达方式。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其中必然有许多难点和特点。这些难点和特点理应受到重视,但是说来奇怪,中国学生往往忽略过去,不予重视。* 这个现象主要是由于缺乏正确指导。正确指导可以来自两方面:一是教师,二是参考书籍。对广大自学英语的人来说,借助参考书籍尤其重要。参考书籍,如词典、语法书、用法书以及讲作文修辞的书,都会告诉我们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应当注意什么。我们如果把从参考书籍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听说读写实践中去,常作英汉对比,日积月累,最终就不但能辨别出而且能掌握住英语特有的表达方式。高厚坤* 一般人查词典为了弄懂词的意义,而有些人却把字典当作有趣、消闲的读物。据多位作者所述,钱钟书先生就是这样一位读者。他把重的拿不动的大辞典挨着字母逐条细读;他在漫长的旅途上手捧一本别人认为“索然寡味”的英文字典,怡然自得的读了一个月;他在去英国的轮船上以约翰逊博士的《英文词典》伴随,深得其中的乐趣,自称趣味之深,有不足外人道者。我想如果我们有这种精神钻研一本英文词典,我们在许多方面都会有很大的长进。* 林语堂曾眷恋《简明牛津辞典》和《袖珍牛津辞典》,称之为“枕中秘”。他认为这两本词典对词的取舍是根据读者的需要,同时又把词当做活的材料,举出实例,十分有用。其实,随着辞典编撰学的发展,几十年来好的英文词典层出不穷,尤以供母语为非英语的读者用的学习词典(learner's dictionary)不断出现为最。例如《牛津高级现代英语词典》、《朗文当代英语词典》、《钱伯斯大众英语学习词典》、《柯林斯精选英语词典》等等---释义深入浅出(“朗文”释义所用词汇约2,000个),例证精当深度,语法简明扼要,辨析饶有情趣。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其实用性已超出了林语堂的枕中秘。你不妨取其一二当作读物,读到不忍释卷。,甚至须臾不可离,那么语言也就学到手了。其中“柯林斯”最浅近,“牛津”、“朗文”有双解本。熊德倪* 学习英语(或任何一门外语)没有任何捷径可徒,老想找捷径的人是永远学不好的,要想学好必须定下心来打一场持久战。* 不要忙于“对口”(学专业英语)。如果基础没有打好,甚至英语还没有入门想学好专业英语是绝对不可能的。* 我总喜欢把学习英语比作一场围攻战。被围攻的是你脑子里的母语,攻打这个堡垒的是英语大军。你指挥军队攻破一道又一道防线,直至拿下你头脑中
第四篇:一个民族主义者的抉择1949年,储安平为什么留在大陆
一个民族主义者的抉择1949年,储安平为什么留在大陆
2015年5月18日,原《光明日报》总编辑储安平的衣冠冢在故乡江苏宜兴龙墅公墓落成,笔者受邀参加了仪式。1957年夏,储安平因为“党天下”发言折戟沉沙,被钦点为特大右派,最后“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如今,储安平以衣冠冢魂归故里,不由得让人对他一生的传奇命运和悲惨结局唏嘘不已。很多人不能理解的是,1946年,储安平评点中国政局,曾下过关于国共统治下自由的“多少”和“有无”的判断,既然有如此认识,为何却在1948年末主动投奔北平解放区,执意留在大陆协助中共的建国事业?对很多人而言,这是一个不解之谜。实际上,种种缘故,需要到他早年的思想脉络中寻找答案。其中最清晰的一条脉络就是民族主义。
领导爱国运动的学生领袖
学生时代的储安平有着激进的民族主义观念。1928年5月,储安平发表过一篇名为《血之沸腾》的文章,讲述的是工人要求加薪被资本家殴打,并寻求抗争的故事。储安平借剧中人之口抨击资本家及其背后的“帝国主义”势力:“现在一般帝国主义的走狗,简直狗都不如,狗都配不上!他们只晓得奉承外国人,他们的神主!”1929年的双十节,储安平又写了一篇名为《双十节在我们的心头》的文章。他重提五卅,认为惨案给中国人的意义,是“帝国主义的压迫横暴”,让中国人看到了“他们对于弱小民族的侵略欺侮”,因此,中国人必须团结力量与“帝国主义”誓死抗争。显然,此时的储安平,将中国与西方“帝国主义”对立起来,字里行间颇能读出一种激进的民族主义情绪。
20世纪30年代以后,日本成为中国首要的威胁,储安平眼中“帝国主义”的代表,开始由英美转变为日本。“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在储安平的主导下,光华大学学生成立了“光华抗日救国会”。其后,作为上海的46名学生代表之一,储安平前往南京国民政府请愿。蒋介石接见学生,表示政府正在积极筹备应付日本,要学生勿干涉国事。不久,后续请愿学生5000余人再度晋见蒋介石。蒋介石一改温和面孔,严厉斥责学生回校。就在此时,储安平挺身而出,当场反驳蒋介石。一份资料记录道:“蒋主席训话已毕,将要走出礼堂时,突然有一个学生在人堆中,提高了喉咙,责问政府为什么不立即出兵东北?这个学生就是储安平。”又有文章讲:“临散会时,突然有一个人站起来讲话,态度很从容,声调很高亢,博得全场学生的注意,连到军校职员跟随蒋委员长的随从都很欣赏这个人,这个人就是储安平。”然而,储安平的抗议无效,政府派出专车,将上海学生遣送回校。
一份收藏于台北的档案记录了储安平归程的趣事:“上了车之后,光华同学发现不见了储安平,一时议论纷纷,以为储安平一定为政府所拘捕,许多人义愤填膺,要求全体请愿学生,联合营救储安平,一时车上秩序大乱,抗议政府非法逮捕爱国学生,有人高呼储安平万岁,但因为火车沿途不停,无法采取行动。车到苏州时,各校代表集合开会,商议转回南京,除非政府释放储安平,决不回上海,有人主张在苏州拍发电报,通告全国,谴责政府之非法行为。光华学生更痛哭流涕,愿回南京陪储安平坐监。会议开得正热闹时,突然储安平自行从卧铺座位下钻出来,精神颓丧,神色仓皇,看到大家就问现在车到什么地方,别人告诉他到了苏州,储安平才长吁一口气,放下心,庆幸逃出虎口。”
这则资料近似戏说,有些丑化的意味,却也比较合理。一位20岁出头的学生,出于激愤当场顶撞国家领导人,事后的惶恐可想而知。不过,老蒋远比他想象的宽容,并未继续追究。
宣传国家意识的党报喉舌
1933年秋,储安平进入《中央日报》工作。这一时期他的言论包含着明显的民族国家意识。他曾推崇新生活运动:“近年来我们的民族精神,日趋颓唐萎靡,社会风化,日见堕落幸薄。我们需要一个广大的纠正运动,实不容缓。新生活运动的内容,虽然极平常,极简浅,然而努力推行,实可挽救民族的危机。”他认为,蒋介石对一切事情都主张实干快干,恰是针对中国的这种风化堕落的病症而发。目前国难如此严重,必须有这样一个彻底的改革运动,才能挽救国家的危亡。
对此时的储安平而言,一切可能危害国家利益的学术或观点,都应该予以反对。一个有趣的例子是他对大学时历史老师吕思勉的批评。吕思勉出版有《白话本国史》,认为宋金议和在所难免,秦桧因主持议和而背负恶名,实在冤枉至极。吕思勉的言论是正常的学术观点,在国难背景下被别有用心者扩大发酵,甚至告上法庭,视为汉奸言论。储安平约同学谢元范在自己的版面上发表了一篇《岳飞与秦桧,对于吕诚之先生白话本国史的一点抗议》,以表达对吕思勉观点的不满。储安平所秉承的,是一种“吾爱吾师,吾更爱国家”的态度。
1936年6月,储安平跟随中国奥运代表团采访柏林奥运。在报道中,他不遗余力地赞叹德国民众的爱国精神。他肯定德国人对元首希特勒的拥戴:“他们内心里最大的冲动,还是要来拜谒他们元首所在的京都。他们对于他们的国家是何等关切,他们对于他们的元首是何等崇仰……德国的人民,喊着那样恳切、勇敢、崇仰的声音来欢迎他们的元首。我们只看见几十万条粗壮的臂胳,像铁一样直的平伸着,没有一点颤动,没有一点下斜,他们德意志国民的精神那时就完全在这一条臂胳上,直到希特勒初坐了下来。这几十万条粗壮的臂胳才放下了。”
在他看来,此种 “日耳曼精神”是德国从弱转强的关键。德国在一战中战败,受《凡尔赛和约》制裁,国家在艰难中挣扎。然而,由于希特勒和纳粹党强大的动员能力,民族凝聚力达到顶点,国力亦随之突飞猛进。储安平赞叹德国这种飞速的进步:“我们看,我们看今日的德国又是如何一个局面!今日的德国还是一九一八年时候的德国吗?再也不是,再也不是了。二十年,二十年!仅仅二十年!今日的德国再也不是忍气吞声接受凡尔赛和约时的德国了,希特勒先生振臂一呼,世界各国不能不瞠目相视,而让德国仍一继而恢复了他世界头等国家的地位了。”
储安平歌颂纳粹德国,实际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屡遭列强欺辱。中国欲摆脱此种命运,必须效仿德国,出现一个希特勒式强有力的领袖。中国人也应该振作起来,像德国人一样热爱领袖、热爱国家,唤醒民族意识,调动国民力量,应付日益危机的列强侵略。由此,当他看到德国的强盛,很自然发出了“德国解放了,我们中国如何”的感叹。储安平将德国纳粹的侵略扩张说成“解放”,虽然十分天真,却十足表现出他爱国的一面。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正在英国留学的储安平坐立难安,时刻关注战况。当年冬天,他起身归国,重回《中央日报》配合政府宣传抗战。1938年7月7日,抗战爆发一周年,他发表了长文《永远忘不了的一天》,认为七七是一个伟大神圣的日子,是中国遭遇空前苦难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一个起点。储安平的意思是,近代中国一直忍气吞声,成为末等国家。这次东方的睡狮终于惊醒,拿起了武器开始抵抗侵略者。抗战的胜败是一回事,但这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行动,这种誓死抵抗、永不屈服,向世界昭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储安平甚至不希望抗战很快结束。他看到,抗战之于中国并不都是创痛。首先,抗战使国家民族观念深入人心。其次,抗战引发工厂内迁,大后方的经济有了一次再造的机会;大学播迁内地,西部各省的文化在一年之内走完了过去二十年的路程。第三,抗战前全国政令军令不统一,抗战后地方实力派都拥护中央,解决了辛亥以来军政分裂的问题。由此,储安平甚至觉得,中华民族经历的抗战苦痛还很短,苦痛越短,越容易遗忘。他希望战事延长,让国家民族观念在民众彻底植根,让后方的工商业和文化彻底发达,让中央政府的命令在西部畅行无阻成为常态。总之,储安平念念不忘的是,通过抗战打造出一个全新的中国,其思考的落脚点,始终和民族国家的富强有关。
1938年8月,武汉保卫战打响。储安平主动要求代表《中央日报》去前线采访战争。在武汉,他给《中央日报》发回了关于战地前线的第一手报道。他将陈诚兢兢业业指挥作战、士兵前线奋勇抗敌、民众积极支持后勤的报道刊登在《中央日报》上,无疑对鼓舞后方民众增加抗战必胜的信心起到巨大作用。
国家重于自由的著名报人
1940年,储安平离开《中央日报》,从此彻底告别国民党文宣系统。不过,由于他爱国,仍然主动延续了一个战争鼓吹者的身份。他仍对领导抗战的国民党表示支持与肯定:“抗战以后,中国国民党以外的三个政党,宣言拥护现政府及其政策,与执政的中国国民党携手合作。……现政府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强有力的一个政府,现在全中国有志行的人民,无不拥护当今政府及其所施行的国策。”他津津乐道的例子是连小学生都“拥护蒋委员长”:“据传汉口伪政府地方派员在各小学训练小学生。汉奸先问:‘我们打倒谁’,嘱咐小学生答:‘打倒国民政府’。问:‘我们拥护谁’,答:‘拥护日本帝国’。训练三月,预备欢迎某某敌酋,但到了那一天,指挥的人问:‘我们打倒谁时’,小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问拥护谁时,都答‘拥护蒋委员长’。”
当然,与其说储安平支持一党一派,不如说他支持在强有力政府领导下的中国统一。在他看来,历史上没有一党可以万世执政,但若某党在位执政,便具有执行全国事务的权力。无论政府的性质如何,中央政府必须具有执行国家一切命令的最高权力,这样才能集中力量领导抗战建国,使中国成为一个在政治走上轨道的国家。由此,储安平认为,知识分子应该“增强这一个中央政权的向心力,消除一切对中央权力的离心作用”,这对中国的抗战建国而言关系重大。
不过,随着抗战胜利的来临,国民党的专制腐败也日益严重。尤其是抗战胜利后,政府不顾人民的意愿,坚持与中共兵戎相见,将共同建设新中国的承诺抛诸脑后。国难仍在继续,谁来挽救国运?储安平认为,唯有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应该为国家建立独立、健全的舆论,影响政府决策。由此,他将主办《观察》上升到“挽救国运”的高度。
他曾概括自己办刊的目的:“我们做的是一种影响思想的工作,这个工作是替国家做的,不是为了我们做的,我们绝无意思要本刊的读者成为我们的群众。我们的目的乃在替国家培养一点自由思想的种子,因为我们认为替国家培养这些种子,就是替国家培养元气。”甚至在他生病住院,被施麻药即将昏迷的一刹那,心中想到的竟然也是国家不是其他:“有关利害或感情的思念,只有一项,在当时曾经占据过我的心灵,就是关于国家的前途。我当时曾经确切地感到,万一我此去一闷不醒,最使我不能瞑目的,实莫过于今日我们的国家还没有走上轨道的一点。”
储安平在爱国方面从来不回避自我标榜,也不怕高调。他宣称:“滔滔今日,有多少人能一往直前地为理想而生活,有多少人能咬紧牙关从事这样一种清寒艰苦的事业。我们愿在这儿毫不害羞地向广大的社会宣告:我们认为我们今日所做的一种工作,就是一种真正的建国事业!”
此时的储安平也不再认为,知识分子应该协助政府增强中央政权的向心力,而是开始将党和国家逐渐隔离开来,站在国家的角度批评党。他最不能容忍的是,国民党亲美崇美的行为。因此,他主办《观察》期间,对美国的抨击尤为激烈。
1947年10月,美国前驻苏大使蒲立特访华,在美发表万言访华报告。他建议,美国政府必须对国民政府进行全盘援助,给予军事支持和贷款,将共产党驱逐出去,防止苏联霸占中国。储安平异常愤怒于蒲立特的报告,认为蒲氏不愿中国沦为苏联的附庸,其实是希望把中国沦为美国的附庸。他说,从事实来看,美国控制中国的色彩远比苏联浓厚。美国在各方面牢牢地威胁着中国的独立与自主,已经成为一个世人共同感觉的事实。
储安平宣称,反对任何一个国家过问中国的内政。然而,国民党没有治国能力,将中国搞得如此混乱,不得不要美国来调节中国的内政,把中国的脸都丢尽了。储安平批评美国人在中国“任意殴打学生,调戏妇女,碾死行人,简直目无中国”。他批评中国政府在外交上,一味地跟着美国走,在经济上,没有钱就向美国要。储安平夸张地认为:“今日中国在精神上实已亡于美国了!”
储安平的此种见解是否正确,可谓见仁见智。但国民党的亲美崇美,显然是储安平思想转向的原因之一。他认为,若国民党继续执政,中国必将成为美国的附属国。他心中理想的蓝图,是一个独立自主富强的新中国。所以,他逐渐开始了解中共。与此同时,中共也开始对其进行统战。1948年末,储安平遭受国民党通缉,他遂主动投奔北平,迎接中共建国。此时的储安平更坚定地认为,只要中国强大了,所谓自由的多少或有无,并不成为问题。因此,相对于被捧上神坛的自由主义者储安平,实际更接近真相的是一个激进民族主义者的储安平。
(作者韩戍,2015年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储安平传》,共26万字,系海内外第一部全面介绍储安平生平与思想的传记)
第五篇:对班子成员的批评意见
对xxx同志的批评意见
XXX:我对你有三点批评意见。一是与相关部门沟通不力,制约整体工作。你作为分管常务的领导,与XX、XX及上级XX部门沟通不力,联系不够,导致XX工作经费、信息及上级XXX出台的新政策、新要求、新措施没有及时的落实,有时候会影响整体工作进度,从而制约XXX工作的深入广泛开展。二是深入基层调研不够,工作浮于表面。你在平时的工作中办公室工作、常务工作侧重多,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少,比如在XXX走访调研过程中,你大多是了解XX运转情况,简单询问存在的困难,没有从XX自身角度了解XX的发展是否合理,困难诉求能不能解决,建议多关心XX,切实针对现在XX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加以解决。三是对XX业务工作研究的不深、不透。咱们XXX本来成立时间不长,干部的XX业务水平还不够高,但是办公室安排的理论学习不够合理,天天就是以学xxxXX、市和XX的文件精神和领导讲话为主,系统学习XX理论不够,特别是对如何开展新时期XX工作等全局性、前沿性重大问题学习研究较少,应该采取多种学习形式和实践锻炼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分析,融会贯通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XXX:我提三点批评意见。一是学风不正,学用脱节。你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的主动性、系统性不够,学风不浓,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虽然你组织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但没有把学习摆到重要的位置,没有结合实际把理论学习和中心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缺乏基层调研,深入基层不够。由于你分管办公室工作,日常只忙于办公室事务性工作,对基层的实际情况了解和掌握较少。平常有时间下基层也是陪同领导,真正能够亲自深入基层搞调研的时间少,不够接地气,你了解和掌握的基层群众实际情况少,能够为基层群众解决的实际问题也仅局限于会议桌上和文件,没有做到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三是大局意识不强。只注重自己分管的工作,对其它工作过问的较少。由于办公室工作比较繁忙,经常写材料、作总结,总觉得办公室工作比较重要,对不属于自己分管的工作没有进行有效应对。忽略了作为班子成员应该合理分配、统筹兼顾,做好XXX整体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巴雅尔图:我讲三点批评意见。一是年轻气盛,做事冲动。你虽然对工作富有激情,能够积极处理上级部门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但由于年纪较轻,缺少锻炼,工作经验不足,有时做事比较冲动,对事情的发展过多的带有主观色彩,缺乏客观的分析评判,没有认真听取其他同志的意见建议,导致工作过程中出现偏差,部分工作没能达到预期效果。二是统筹协调不力,工作拖沓。你对自己分管的办公室、XXX及党风廉政等工作没能够统筹协调、全盘兼顾,有的工作提前完成、有的工作原地踏步、有的工作敷衍了事。客观上是强调工作量大,任务重,能够分担任务的同志少,有能力操作相关工作的同志少,其实主观上还是由于你统筹协调能力不足而拖延一部分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因循守旧,创新意识不强。你思想不够解放,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工作中总以老的工作制度管人,老的方式方法教人,老的思维方式做事。没有充分发挥学习新思想、改革搞创新的作用,工作中习以为常的以命令的形式分配任务,没有想尽办法带动集体的工作气氛,虽然常常以身作则,但整体工作效率没有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