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 月光下的遐想(作文导学案)导学案

时间:2019-05-14 16:23: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南省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 月光下的遐想(作文导学案)导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南省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 月光下的遐想(作文导学案)导学案》。

第一篇:湖南省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 月光下的遐想(作文导学案)导学案

月光下的遐想

学习目标

1、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驰骋思绪和情感。

2、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一、本期话题

“遐想”类的题目有一定难度,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写作前,首先要审清题意。“遐想”,《现代汉语词典》上的注释是:悠远的思索或想象。怎样把自己感悟、遐想付诸文字,写出一篇情文并茂的习作呢?

二、自学交流

1、以月亮作题材的好文章,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同样面对头顶的一轮明月,李煜发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哀叹,苏轼表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达观,王昌龄借月抒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慨叹!文人墨客以月亮为题材,为触发点,吟诗赋间的例子可谓俯拾即是:“烟笼寒水月笼沙”为我们描绘出一幅迷朦而清冷的秦淮秋夜图;“晓镜但愁云鬟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寄托了作者多么缠绵执著而又痛苦的情感,一轮寒月映衬出诗人心绪的凄寒;“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诗人借中秋圆月抒发对亲人的思念,感情是多么深沉„„

我们沐浴着月光成长,在月光下放飞理想。孩提时代,与月亮赛跑,羡慕在广寒宫喝桂花酒的吴刚;童年时期,我们在月光下玩耍,捉迷藏,想着嫦娥与我们共舞;如今的我们一定有更多的感悟、遐思。同学们,既然如此,那何不让我们也来观察月亮,走近月亮,用心去感悟月亮呢!

2、再欣赏一下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写月名段吧!

月亮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春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罩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影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缀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铃上奏着的名曲。

三、思路点拨

(一)从古人的吟咏和朱自清的写月名段中,我们不难感悟到以下三点:

一是立意要深刻、独到。所谓悠远的思索,讲的就是立意的深刻周到。就是说,我们的思维不能停留在浅层的感性认识上,对生活的分析,不能表面化,要深入思考事物的内涵,做到见人之所规,言人之所未言。

二是构思要精巧、独特。文章的构思精巧、独特,这样才能达到“人人心中有,别人笔下无”的效果。怎样做到构思精巧独特?

本次作文,可采用的思路大体上有:

1、联想寄托。诗人们在“月”中寄托了无限情感,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寄托思乡之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寄托兄弟之情。可就这些感情展开联想,讲述月夜发生的故事,如中秋赏月,元宵月夜等;或通过月景赞美生活,或与亲人游子联系起来,以此表达主题。

2、想象升华。关于月,中国古代有许多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如嫦 娥奔月,天狗吃月等,可以从中取材,联系现实巧编故事。

3、变换视角。以月亮的全体视角虚构离奇故事,表达深刻主题,创 作出具有自己个性特色的文章。

三是抒情要自然、真切。写文章的目的就是抒发心中的感情,感情似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如何在文中体现出来?

1.直抒胸臆 2.寓情于景 3.融情于事(二)

1、展示课外搜集的古今中外有关写月亮的诗词名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醉不成欢惨将剧,别时茫茫漫江月。(白居易《琵琶行》)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枚《泊秦淮》)晓镜但愁云鬟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清秋冷落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贞《生查子》)

2、动情快速作文

举头望明月,李白写下了千古传诵的《静夜思》,苏轼吟出了“明月几时有” „„那一轮明月,勾起人们心中多少往事,引发人们多少遐想!就让那洒进窗口的几缕月光,托起我们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吧,以“月光下的遐想”为题写一篇作文,最好能运用描写、叙述、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3、紧扣要点评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作文写完了,现在请你读一读自己所写的文章,是否注意了以下三点: 一是立意要深刻、独到。二是构思要精巧,独特。三是抒情要自然,真切。评改时紧扣以下要点:

1.有无对月光下景物的描写?

2.“遐想”是否生动形象,避免思考,说理过多? 3.抒情是否自然真切?

四、例文示范

月光下的遐想(例文)

高高的夜空悬挂着一轮圆月,月色如水,洒在人间,推开窗户,清风拂过我的面颊,吹起我的长发,温柔无限。轻轻的闭上眼,多愿时光在这一刻停下,沐浴在月色中,享受这一切„„

月色如水,水一样的温柔,就像妈妈的手。那为我操劳了十六年的手。还记得小时候,妈妈的手将我脑后的马尾扎起;上幼儿园时,妈妈的手将我紧紧牵住;十六岁了,每天清晨,看到妈妈为我早已洗好晾干放在床边的衣服,心中涌起的是一阵温暖和歉意„„

月色如水,水一样的清凉,清凉中有种难以觉察的忧伤,就像我生病时妈妈的眼神。那眼神让我感受到我是母亲的整个世界,那眼神让我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月色如水,水一样的宽容、博大,就像妈妈的爱,每每犯错误,妈妈都包容我,一点一点地教育我。妈妈的爱,让我成长,它感化了我体内叛逆的血液,感化了我叛逆的思想,它渗透到了我生命的全部,妈妈的爱将我紧紧包围„„

月色如水,水一样的质朴迷人,就像妈妈的笑。我每次的成功,都伴随着妈妈的微笑,即便她不多说什么,但那微笑却让我迷恋、沉醉„„

月色如水,水一样的生命之源。十六年前,是妈妈给了我生命,让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她赋予了我权利,让我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善恶美丑,人格的丑陋和高贵;她赋予了我权利,让我可以对这个世界进行思考,让我明白了人类最初的本质——善良;她赋予了我权利,让我在感受爱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爱心去爱别人,去爱这个世界。

夜,深沉而又恬静,一轮圆月从深黛色的天际冉冉升起,清澈的银辉洒向大地,洒向汩汩东去的汉水。小镇上已行人稀少,不再似白天那样热闹嘈杂。窗外静悄悄的,只有小虫在低声吟唱。爸爸又处理交通事故去了。妈妈又去上夜班了,家里只有我独自一人。我真怕这样的夜晚。我抬头望着银盘般的月亮,忽然想起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诗像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拨动了我那根思念故乡的弦。

我的童年是在老家度过的。

曾岭——我的故乡,一个美丽的村庄,那里没有繁华热闹的商场,没有高耸入云的电视塔,没有宽阔平坦的水泥马路——可是那松软的泥沙路至今仍使我回味无穷。

孩提时代,无忧无虑,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村子里捉迷藏,有时到汉水边体会一下游泳健儿的乐趣,那么开心,那么让我难忘。皎洁的月光下,寻我回去的爷爷背着我,我的头在爷爷的背上晃来晃去,睡梦中都露出甜美的微笑。

上学后,每个夜晚,年迈的奶奶总是守在我身边。我演算加减乘除,用老师刚教的汉字纺织我童年的梦,奶奶就纳着千层底。记得那时大家都买鞋穿了,但奶奶仍然在纳千层底,一针针,一线线,密密匝匝,皎洁的月亮一定记得奶奶的每一针,每一线。

我读四年级时,爸爸转业了,分在多宝交警中队,当中队长。有了自己的窝,为了让爷爷奶奶“轻松”些,爸爸把我从老家接了回来。

那天傍晚,交警监察车接我时,一层层薄薄的暮霭徐徐升起,和袅袅的炊烟混为一团,笼罩在这小小的村庄上,那景致我不会形容,简直就是一幅水墨画。连坚强的爷爷都掉下了泪水,那一夜是农历三月十五,一定是个满月,而我却与爷爷、奶奶分开了。

到小镇后,我真怕夜晚,怕那静静的月夜。奶奶说:“树老怕枯,人老怕孤。”怎么未步入花季的我就已有这样的体会了?

作业完成了,月下,和住在交警中队的小伙伴们玩耍。不到十分钟,就会听到妈妈的叫声:“兰兰,回家吧,叔叔阿姨们难得有个安静的夜晚,让他们好好休息一下吧。”

爸爸是中队长,中队家属小院的家属对我很客气,但不知为什么,我总是怀念曾岭村的叔叔阿姨,怀念我老家的捉迷藏的伙伴们!妈妈是卫生院护士,一周两个夜班,有时还主动给阿姨们代班,我有一种感觉,妈妈对她的病人比对我好,我未尝过妈妈送到学校的饭菜,而我跟她到医院时,总有病人夸她的菜做得香。

月光下,爸爸为了逗我开心,也常跟我嬉戏。但BP机一叫,他又整装出发了。而我这时总是想:爸爸,你去处理的交通事故,每件都比你女儿重要吗?难道你不能让杨叔叔带人去,你留下来让我享受一回天伦之乐吗?

月亮慢慢升高了,仍是那么圆。月光如一泓泉水,依旧那么清澈。此时,我任凭思绪在那遥远的故乡驰骋神游。爷爷,此时,您老人家说不定又趁着明朗的月光下地干活了,因为您常常这样。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也就是明月当空之时,您去浇地,不忍心把我这个孙子一个人放在家里,带着我一起来到田边。我站田头为您拿衣服和毛巾,望着您一桶桶从渠沟中拎水浇地,汗水从您那布满皱纹的黑黑的额上滴入水中。记得我曾幼稚对您说:“爷爷累了,爷爷要歇歇,我给爷爷擦汗!”您老人家笑咪咪地对我说:“乖孩子,爷爷有兰兰做伴,不累。”说完把我抱起。听见您的夸奖,我甜甜地笑了。后来不知过了多久,我躺在田头睡熟了,后来我总是想到:那天月光如水,是为我盖上了一床银被子吧!

想到这些,我不禁从心底发出感慨:月是故乡明啊!

五、自主创作

第二篇:湖南省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议论文写作训练导学案

议论文写作训练

课题:议论文写作训练

一、把议论文写鲜活

初写议论文,不少同学极易写人家写过的,说人家说过的,也就是落俗。其实议论文是最具时代性与针对性的。我们常把鲁迅先生写的杂文比作“匕首”与“投枪”,是因为鲁迅先生总是站在时代的最前列,把自己手中的笔当作战斗武器使用。所以,要让议论文鲜活起来,就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会从现实生活中“找米下锅”。

第一,关注“时代流行语”。“鲜活”的流行语,自然引发“鲜活”的感触:《生活需要“零距离”》、《中学生更应该与时俱进》、《我说“小康”》、《“组合”的学问》、《我看“我喜欢”》、《“升级”应有度》、《“潇洒”之我见》……,如此写来,文章自然“鲜活”。

第二,登录“社会大广角”。收看电视新闻,阅读最新报刊,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所以,走进“大广角”,感触自然颇多。

第三,留意“身边小见闻”。其实我们身边的一些小见闻,常常是我们议论文写作的最好话题。当你面对“同学用脚„开门‟”、“做早操腰身弯不下”、“在校吃饭插队”、“穿着扎眼校服的中学生们在闯红灯”等上述情形时,不可能无动于衷吧?当你听到“不堪入耳的„校骂‟”;当你听到“不伦不类的„绰号‟”;当你听到“动辄出口的„烦死了‟”……,你一定有话要说。像有些同学据此写出的诸如《我劝同学莫说“烦”》、《“绰号”之风该休矣》、《“插队”非小事》等习作,就非常有针对性。

总之,生活是个“万花筒”,只要我们学会去发现,学会去感悟,那么写出的东西一定是“鲜活”的。

二、把议论文写规范

从同学写作议论文的现状看,有两种情形比较普遍:一是太“杂”,思路不清,表达混杂;二是太“死”,典型的三段式,中间部分是事例的堆砌。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没有?有。那就在于掌握议论文两种基本结构形式,从规范的议论文写起。

一是横式结构。就全文而言,是非常典型的“总-分-总”结构。开头引出观点,结尾总结照应,而中间(主体)部分则一般由三个以上的分论点支撑,即从几个方面(或几个角度)分别展开论述,来证明作者在文中所要阐明的观点。这里要说明的是主体部分用来论述中心论点的几个方面,它们是并列的关系,中间没有主次之分。所以,这种横式结构,我们又通俗地称它为并列式结构。譬如,我们以“幸福”为话题作文,如果以横式结构来写一篇议论文,我们可用“幸福在哪里?”的设问开头;主体部分则从“幸福在劳动者的汗水里”、“幸福在有志者的追求里”、“幸福在无私者的奉献里”等几个方面来展开论述;最后以“幸福无处不在,幸福就在我们的手中”来作结。由此看来,以横式结构行文,全文的层次显得非常清晰。

二是纵式结构。如果说横式结构的主体部分由几个并列的分论点支撑,那纵式结构主体部分在展开事理论述时,则是逐层深入的。很虽然它不是并列推进,而是层层递进。在论述时,我们既可以按事理的性质,由表及里地展开;也可以按事理的范围,由小到大地展开;还可以按事理的发展,由浅入深地展开。比如针对学生的“浪费”现象,我们既要跟他们谈谈经济问题,也就是要“算算账”,让他们明白“积小成多”的道理;更要跟他们说说性质问题,一旦“浪费”成习,极易形成“奢侈”的作风,那后果就严重了。这样的分析,很显然是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事理逻辑进行的。由此可见,采用纵式结构行文,事理层次清楚,文章的逻辑性强。

三、把议论文写精彩

在我们平时的作文练习或检测中,如果是话题作文,不限文体,那绝大部分同学选择写记叙 1

文、写散文,有些同学即便尝试去写想象作文,也不太情愿去写议论文。原因就在于很多同学都认为议论文很难写出文气。其实只要我们学会运用一定的写作手段,议论文同样可以写得很精彩。

学习写提纲

初中生学写议论文应该从写提纲练起,不必急于成文。写议论文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写作前必须明确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有一个清晰的整体构思,因此我们一定要首先学会写提纲。

(一)议论文的提纲编写,一般应考虑下面几个问题。

论点是什么?如何提出论点?

先分析问题的哪一方面,后分析问题的哪一方面。

准备选用哪些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来阐述论点。

用什么论证方法,哪些详,哪些略。

怎样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二)写提纲时,还要注意几点要求:

观点明确;2.重点突出;3.条理清楚;4.简要明白。

例如《才能来自勤奋学习》,我们可以这样编写提纲:

提出论点: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分析:1.学习与才能的关系

学习的关键在于“肯学”和“敢学”

“天才”、“神童”的才能来源于“勤奋学习”

多角度论证: 事实论据:外国 1.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的例子;

2.居里夫人的例子;

3.引用巴尔扎克的话;

中国 1.白居易写诗的例子;

2.李时珍写《本草纲目》;

四、结尾点题,强调中心论点。

练习:给下面的题目写一个提纲。

中学生要珍惜青春

作文训练:

题目:有志者事竟成要求:1.观点要明确。

2.要提出自己的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3.要讲清事实论据或理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联系。

第三篇:湖南省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作文训练导学案

课题:第六单元作文训练导学案

【训练目标】学会写作读后感

【训练过程】

一、明确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及写作格式要求:

1、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2、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3、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4、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亲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5、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6、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7、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8、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9、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二、学习欣赏范文,比较哪篇文章更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暑假里,我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看完之后,我对这本书的感触很深。这本书介绍主人公保尔,早年丧父,母亲替人洗衣做饭,哥哥是工人。保尔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受尽了凌辱。十月革命爆发,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在镇上做地下工作。朱赫来对保尔讲了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许多道理。朱赫来被土匪抓去了,保尔进行营救。由于维克多告密,保尔被抓进了监狱。出来之后,保尔和冬妮亚坠入了爱河。随后保尔投入到战斗中。在激战中,保尔头部受了重伤。出院后,他参加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在建筑工作快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体质越来越差。1927年,他几乎完全瘫痪了,接着又双目失明。他一方面帮助妻子达雅进步;另一方面决定开始文学创作工作。这样,“保尔又拿起了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世界在变,我们这些中学生现在又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喜欢新的、特别的,反感旧社会的苦难,这是肯定的。可是像我们这些温室里的花朵更应该经历苦难,懂得只有受过锻炼才能在社会上适应并生活下去。就像书中的主人公保尔一样取得最后的胜利。保尔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能继续为祖国做贡献,现在的我们在这么良好的环境里学习,就更应该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我们要以顽强的意志做好每一件事。

希望我们这些中学生能多受锻炼,像保尔一样做好事情,为以后在社会上立足做铺垫。

《三国演义》读后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泪”。一首催人泪下的赞歌,一部流传千古的不朽之作,这就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长篇章国小说——《三国演义》。

这本不怎么厚的书。我一共读了三遍,第一遍是5、6岁时读的,艰涩难懂的文学,我只是大略的了解了人物。

第二遍就是13岁时读的了。看到诸葛亮草船借箭,我喜;看到关羽败走麦城,我怒;看到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我哀;看到诸葛亮三气周瑜,我乐。好一个三国鼎立的故事。

第三遍就是现在读的了,不知怎么了,我每次看到蜀国发生了什么事,我的感情却不会起伏,但我看到曹操大获全胜时,我就高兴得手舞足蹈。通过读了这么多遍,我开始渐渐喜欢上了曹操这个乱世奸雄,他足智多谋,他虽然没有孔明那样的智慧,但他却有孔明所没有的武力;他虽然没有刘、关、张那样的力量,可他却有刘关张所缺乏的智慧。总而言之,若蜀国与魏国打起来,那就是刘关张加上诸葛亮对上曹操一个人啊!可曹操输过几次?1:4这样的比例,还不会失败,可见曹操真是乱世出英雄啊!

谈完了蜀国与魏国,再来谈谈吴国。作者罗贯中花在吴国的笔墨显然没有魏、蜀两国多,可吴国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成分,若没有吴国,那魏国不平就灭了蜀国吗?若没有吴国的周瑜,怎么会引发出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三气周瑜这么多精彩的故事呢?话说回来,吴国的周瑜也是个人才,周瑜想到大烧赤壁,为孙权出谋划策,一生为吴国也立了不少战功,可惜他忌贤妒能,最终落到了被孔明气死的下场。

谈完了这三个国家,再看看三国中的种种人物吧!

刘备,是本书中我最讨厌的人,仁慈是他唯一的法宝,一到危机关头他就大哭痛哭,接着他的两个兄弟也抱着他一起哭,一个哭喊弟弟,两个哭喊哥哥,难道刘备的江山就是哭出来的吗?

吕布,是书中我觉得最厉害的人物,三英战吕布,刘关张三人一齐上阵,都没能拿下吕布,而且刘关张三人也不是吃素的,连这三人都不能搞定吕布,请问,三国中谁还是吕布的对手? 诸葛亮,在书中简直就是神的化身。占卜大师,计谋大师,就连口舌也锋锐无比,几句话就把人说死了,这诸葛亮还算是个人吗?木牛流马这种“高种技”,连唐宋时期都未能发明,可诸葛亮轻而易举就造出来了,他这样的“神人”,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国中的人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唯独留下了这本《三国演义》,这标志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读了这么多遍《三国演义》,我对它的评价就是:“我爱三国”。

【独立创作】

要求:选择自己已读过的名著或有典型性的作品写篇600字以上的读后感。

第四篇:九年级作文导学案

作文一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留心身边的生活,思考身边的生活。

2.能辨别是非美丑,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3.学习写不同题材的文章,练习使用多种表达方式。

二、知识储备:

1.回顾自己学习过的基础知识,在本次作文写作中恰当使用。2.恰当使用各种表达方式。

3.充分调动生活中的观察和积累,写好写实作文。

三、学习内容:

(一)布置作文题:

曾读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台湾作家林清玄当年做记者时,曾经报道了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他在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又是那么斯文有气质,如果不做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没想到,这句话却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店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的确,如果没有林清玄当年对小偷的“欣赏”和期盼,恐怕也就没有他今天的事业和成就。不难看出,欣赏对人生多么重要啊!

请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编述故事,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

(二)作文指导:

1、审题

话题作文虽然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但是鱼不能跃入天空,鸟不能飞进水底。框限少,不等于没有框限。所以,审题是写作的第一要著。审题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浅”则审出显性信息;“深”则审出隐性信息。显性信息比较清楚:字数、表达、标题、立意、文体都有一定的要求。隐性信息那就是要紧紧地把握话题“欣赏”的内涵。所谓“欣赏”,就是享受美好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写出你对美好事物的享受,写出其中的趣味,写出从中的感受,写出你自己的见解,这就是写作的重点,这就是题目所给我们的隐性要求。

2、立意

明确了题意,就要考虑打开思路、确定立意的问题。话题给我们提供了神驰遐想的广阔空间,怎样才能神思飞扬,出现异彩纷呈的局面呢?从小至今,我们肯定经历过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从中也领略到了其中的趣味,比如欣赏多彩的生活,欣赏多姿的自然,欣赏永不言败的人生,欣赏在青春中熔炼出的生命或者欣赏寻求快意的心灵等等。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可谈人生、青春、生活,也可以写环境与自然,乃至经历过的点点滴滴,既可写你的,也可写他的,但都必须紧紧扣住话题“欣赏”,要通过享受美好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谈出你的感受,谈出你的独到见解。面对众多的素材,我们要慧眼独具,从中筛选出感受深的,趣味浓的。从小处入手,“喜人的春色不须多,万绿丛中一点红”即可。选好材料,要站得高,看得远,深入挖掘。立意不仅要明确,还要力求新颖深刻。比如欣赏音乐,不能通篇云山雾罩,只说些“三月不肉味”的话,而要点出美在何处。

3、定体

文体自选,是说选择适合表达你所要表达的内容的文体。开放性话题作文,并不是就可以随心所欲了,落实到你所写的文章,就要有明确的界定,写什么必须是什么,写什么必须像什么,而不能写成“大杂烩”。就本次习作而言,可记叙你感受美的经历,可议论欣赏的内涵意义,也可抒写你对美好事物的感受等。

(三)欣赏例文,获取感性认识:

倾听历史的心跳

一直在崇尚、向往着历史中那片诗词并发的芳草地。当李清照带着“人比黄花瘦”的容颜从历史中向我走来;当岳飞的《满江红》激荡起我满腔的热血„„我的心中便荡起阵阵激流。宋词,那古老的精华,已融入我的生命。

张潮在《幽梦影》里说过:“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我不去崇尚那种“美人”,也更没有那种精通诗词文赋的文人雅量。我只是用自己的心去咀嚼,去品味那或婉转缠绵,或雄浑悲壮的潜在词魂,在默默中倾听历史的心跳,让自己的血液流淌得更加奔放。

喜欢宋词,很欣赏它的那种明快的韵律。如蒋捷的“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金字香烧,流光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读起来如行云流水,朗朗上口,字字清新隽永,绕耳不绝,让人忍不住地对此喜爱有加。

若领略了婉约派的似水柔情,便会深深地喜欢上它们的那种欲说还休,十咏三叹的韵味。才子柳永的《雨霖铃》便算得上是部经典之作。“„„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触龙颜而遭贬,不得不离开繁华的京都,登舟离开时,回望一眼这座让他失意,又爱又恨的都城,万般愁绪,万般滋味便涌上心头。无奈中,只有一任肝肠寸断。柳永的身影消失在苍茫的历史中,但是,他的灵魂却在每一句词中,冲破历史的尘芥,永世长存下来。

在感叹婉约派的清丽、含蓄、缠绵之余,更不免惊叹豪放派的雄浑壮阔和沉郁苍凉。从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精忠报国的壮怀激烈,到苏轼的“一樽还酹江月,纵观千古豪情”;从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热血之誓,到辛弃疾的“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铮铮铁骨,字字铿锵,句句雄壮,让每一个人都倍增爱国之热情,倍感一眶之热泪。

无羁地吟哦,醉到了世世的楚楚衣冠,撼动了代代的凡夫俗心。历史抚平了风涌乍起的波浪,吹干了沙场上映日而辉的英雄鲜血,但是,它却不能带走那些融入人们生命灵魂的菁华。

在回望中,在历史心脏强有力的跳动声中,我默默地用心灵去倾听,去找寻,去欣赏,去感受那历万世而不朽的词魂。

欣 赏

欣 赏 紫 丁 香

都言暮秋百草枯黄,群葩凋零,却不道初夏也有落英„„

家中,那几支丁香走完了它短暂的一生,匆匆间就永逝了。

我本不爱花,可欣赏起紫丁香来,对它情有独钟。喜欢它那淡淡的幽香和淡淡的忧伤。

丁香和我颇有缘分。在一个布满紫色、溢满清香的季节,一个小生命诞生了,那就是我。刚巧家中移植了几株紫丁香。从此,我与丁香的命运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十七个风风雨雨的春秋,我们一起渡过。十七载漫漫长长的岁月,我们携手同行。多少个清新的黎明,我们共迎曙光„„

紫丁香,我深深爱恋的紫丁香。

娇小的花朵,透着淡淡幽怨的颜色,洋溢着沁人心脾的淡淡的幽香,玲珑纤巧的姿态,更有那忧郁中透出孤傲,凄苦中浸着温馨的独具的气质,这一切,都像过往的云烟,永远消失在迷茫的空间了。

纷纷扬扬的,仿佛片片紫色的雪花,悄悄地、静静地飘落了。飘落在霏雨缠绵的五月,更飘落在我流泪的心中。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几分怅怅的留恋,就这样飘落了,去孕育一个温情的梦。我不知自己是否能成为它的梦中之人,也不知自己是否还有等待的勇气。窗外缠绵的透着几分凄冷的雨正像我一颗流泪的心。悄悄飘落的是霏雨还是别泪,说不清。

带着几分幽幽的惆怅,独在月下徘徊。清冷的月光泻在脚下的一片热土上,这是我们共同生存的空间。如今却空荡荡的,我试图寻找它往日的踪迹,然而,它真的走了,我再也寻它不着,只有在这清冷的月光下,用往昔的回忆,点缀我如今灰蓝的生活。

紫丁香走了,带走了款款深情,唯留下我对过去一切的美好回忆,和一颗永久地凝结了淡淡幽香的破碎的心,它脉脉温情的眼睛,微微羞涩的浅笑,淡淡忧伤的神情,都在我心中刻下永不磨灭的痕迹。

哦,那淡淡的紫丁香,淡淡的幽香贮着淡淡忧伤的紫丁香„„

有 风 吹 过

欣赏名曲使心灵得到一次漫游,而欣赏这样的名曲又能使心灵得到洒脱。

并不是第一次听到这类琴声,但却从未如此投入过。坐在阶梯教室里,所有的思绪都幻成为千百只蝴蝶,这支曲子好似一阵微风吹过,我好久没有起半点波澜的心海,也泛起圈圈涟漪。它就是震撼人心的名曲《梁祝》。

美是不朽的,爱是永恒的。灵感汹涌的作家一发而不可收拾,在创作完最后一个音符的那一瞬间,成就了不朽,生命的意义在此刻得到升华。梁祝双双化作翩翩蝴蝶的那一刹那,也便成就了永恒,爱情的至美在此刻得到凝结。

梁山伯与祝英台之死让人们惋惜了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考古学家在微山湖畔发现了梁祝的合葬及珍贵的墓志。墓志记载着祝英台“悲伤之死”,后面有这样三句话“愁烟满室,飞鸟哀鸣,闻者惊骇”。那是一种怎样的绝望!一种怎样的悲伤!一种怎样的痛苦让她这样一位风华正茂的女子终止了生命!她本来可以用她那灿烂的生命开始新的生活,她更知道,死,意味着永远沉入孤独而又黑暗的深渊,但她最后还是从容赴死。祝英台以死诠释着爱情的专一和忠诚。台湾著名言情作家琼瑶说:“收获了爱情的女子,又岂能畏惧死亡。”死,也是明智,也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爱情与生命永远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过分的圆满总让人有些迟疑。带了一丝的缺憾,才叫人痛彻心肺。无望的爱情本身就是一种动人的凄美。而天平的那一头一旦加上生命的砝码,什么似水流年,什么沧海桑田,都无可挽回地湮灭下去。哀婉悲壮的梁祝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千古绝唱。千百年来在烈焰中熬煎,在血液中流淌。梁祝传说成了忠贞爱情的代表。然而,他们最终被封建礼教拆散。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会比对美的摧残更令人扼腕?你可以摧残美,却无法毁灭美。阴阳之界又怎能阻碍他们并行的脚步?

也许今天,不是每一个现代人都能拥有一段刻骨铭心,浪漫美满的爱情,但是只要曾经深深地哭过痛过,曾经深深地感动过已经足够。因为从那以后世界上就有一对中国的蝴蝶飞舞在天地之间。

欣 赏 执 着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都是一个极其短暂的时间岁月,那么,我想问一问:人究竟为了什么而活着。人生中是不是需要一种执着的精神呢?

西西弗斯因为触犯了诸神,诸神罚他将巨石推到山顶,而由于自身的重量,巨石还总是滚下去,西西弗斯不得不下山再往上推。诸神觉得没有比这种机械重复无休止的劳动更严厉的惩罚了。而西西弗斯则乐此不倦,用每一个坚实的脚印壮写自己不懈的追寻与充实的人生。这个神话故事成了执着值得精神的象征。

执着,就是这样一种勤勉的跋涉,淡泊的心境,一种刚硬的精神气质,一种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节操。

执着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执着是坚守,在纷至沓来的诱惑面前,如锚碇般坚强稳定,稳住左顾右盼,游离不定的心思;执着是忘情是专注,是一心一意的全神贯注的追寻、探索,是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探求;执着是热情的投入,是一份深深的眷恋;执着也是给予是付出,是全副身心的追求。

现代社会为现代人解脱了传统社会的种种陈规陋习的束缚和禁锢,同时也为现代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生活机会——一个人有了更多的需要,也有了更多满足需要的手段。在纷繁的世界面前,许多人就多了无所执着的空虚与无所依托的孤独。也正因为如此,有所执着才成了下现代人渴求的品质。

执着不仅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心灵的需要。毕竟,人活着不能没有东西吸引你往前走,也不能没有为追赶上这个东西而付出奔跑。或许,我们奔跑了仍然没有追上,但为了有所追求而执着,岁是艰辛的,却必然也是一种幸福。

不论你身居达官显位,还是身处平常街巷,无论你奔波于闹市通衢,还是栖身于田园山水,只有有所执着才能置常人眼中的得失、荣辱、毁誉于不顾,才能拥有笑傲人生的旷达与潇洒。

执着是一场漫长的分期分批的投资,而成功是对这场投资的一次性回报。执着于自己所爱的事业,追求一份成功与收获,该是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而只有坚守执着才可能有所收获。

_西山之木去填东海,这就是精卫填海的传说,也是执着于人生目标的一个精神典型。为了我们的事业与生活,我们永远应该坚守执着,也许收获有迟有早,有大有小,但我们坚守执着的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大收获。

欣赏执着,品味人生。如果说软弱是生命的悲哀和无奈,逃避是意志的沉沦和丧失,那么执着则是理想的升华和永恒。

四、达标检测:

1、请大家也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

2、也可以写下一篇:

同学们,你的手开始发痒了吗?那就立即行动,用你灵动的笔尖书写你的生活,感悟你的人生,写真情实感。文题: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某一次走进自然的行动,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自然的美妙让你流连忘返,心醉神迷。

请以“____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根据上述提示,在横线上填上相应内容,补全题目。

(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第五篇:九年级语文乡愁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导学案(教师版)

备课教师:总计__________课时学生_____________ 课题___乡愁__________课型 新授教学时间:习目标:以诵读为基础,介绍几种赏析,重在学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重难点: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方法;诵读法

一、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余光中:中国台湾诗人。福建永春人。先后在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外文系学习。历任《蓝星》、《现代文学》等杂志的主编,著有长诗《天狼星》、诗集《蓝色的羽毛》、《天国夜市》等。此外尚有散文集、评论集多种。

2、表现乡愁的诗句: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7、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8、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0、应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二、预习导航:

1、结合诗意解释下列词语

乡愁: 乡愁: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海峡: 陆地间相对狭窄的海面 一方: 一堆

2、填空

①.本诗选自《白玉·苦瓜》作者是著名诗人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现居台湾。

②.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③.抒发对故国思念深情的诗句是: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3反复诵读课文,回答:(1)诗歌乡愁是通过哪些物体表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诗人巧妙的将“乡愁”这种感情进行了物化,把它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具体可感对象上,形成诗的意象,从而增加诗的艺术感染力

(2)课文内容前后排列的顺序能否调整?说说自己的理由。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对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级“乡愁”的对应物,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的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合合离离,乡愁寄托在船票上;到后来,母亲的一方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浅浅的海峡又把自己与祖国大陆分开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一群人的家国之思了

三、课堂导学:

(一)检查预习效果

(二)课堂学习: 1.读课文,概括段意:

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

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

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

2你认为这首写得怎么样?请写出简短的评论?

以时间为顺序(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以感情为线索,以大体相同的诗句和格式,反复咏叹,使情感逐层加深,由思乡、思亲升华达到思念祖国。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诗歌有回环往复,一唱一叹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即我在这头„„,有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有变换的量词:枚、张、方、湾。作者采用这些艺术手段加强了此诗的音韵之美。

总之,本诗以朴素、简明、隽永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技巧,表达了台湾人民盼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抒发了作者浓郁的乡思之情。

《乡愁》是一篇怀念祖国、渴望回归大陆的爱国诗章,它以民谣的歌调深沉而忧郁地倾诉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短诗巧妙地运用了民歌中部分隔离反复的形式,叙述抒情主人公人生主要历程中的几段乡愁,最后一节轻轻一点:“而现在„„”

诗人善于使用传统民歌的层递层进、互衬对比的手法。前三节诗逐层描绘了他幼年、成年、成年之后的三段生活经历,母子分离的乡愁,情侣难见的乡愁,皆由生活拮据造成。生离死别的乡愁,是由生命规律使然。三段乡愁写个人,却为写中华民族乡愁打好铺垫。最后一节,抒写的国愁才是全诗的主旨之所在。它唱出了几千万台湾同胞的赤子之心。

短诗在语言、节奏韵律的运用上也有独到之处。以“小小”、“窄窄”等分别形容邮票、船票,用得明了、形象、新鲜,加重了乡愁的浓重意味。总而言之,《乡愁》整首诗含蓄蕴藉,余韵绵绵,满纸是思念大陆的亲情,落叶归根的宿愿,已成为人们传诵的佳作。

3、结合本文说物象与意象的区别?

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意象的笔法。诗中主要设置了四个象征性的意象:

一是“小小的邮票”,它象征着作者少年时代乡愁的骨肉之情。母亲牵挂儿子,儿子想念母亲。

二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它象征着作者青年时代乡愁的恋人之情。这是青年男女之间的思恋和向往。

三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它象征着作者中年时代乡愁的生死之情。这是一种只能埋于心底、无法在两者之间传递的刻骨铭心的思念。墓里墓外虽然只有咫尺,然而却又是那么遥远。

四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它象征着作者晚年时代乡愁的故国之情。海峡虽然“浅浅”,但是故国之情却是深不可测。而且,作者的情感是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它绵远深长、回味不尽。作者“乡愁”的内涵和境界,随着自己的成熟和时代的发展,得到不断的深化和提升,从个人和家庭的亲情,扩展到海峡两岸的爱国之情。这就使“乡愁”具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4诗的最后一节对全诗有怎样的拓展作用?

如果去掉最后一诗节,只能算是一般的思念故乡的诗,有了最后一诗节,前三节就成了铺垫,这一节成又画龙点睛,乡愁诗意升华为国愁和民愁了。

四、巩固练习

1对诗中“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与“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形容词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A.是一种轻描淡写的方式,表现乡愁不是很重。

B.看似一种轻描淡写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重量轻的对象之上,恰好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浓烈的思乡之情。

C.运用反衬,也更引人对祖国和平统一的渴望与深思。欣赏下列诗歌,完成后边各题。

2【甲】乡愁(节选)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乙】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有天涯。(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甲、乙两诗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甲诗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对应物上,乙诗则寄托在枯藤、老树„„对应物上。甲、乙两首诗都抒发了思乡之情,但甲诗已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2分)

(2).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2分)最欣赏的句

子:欣赏的理

由:(3).放飞思绪,想像甲诗中的“我”,跪在母亲的坟前会想些什么?乙诗中的“断肠人”,一旦与“亲人”相聚会说些什么?(3分)“我”的心理活

动:“断肠人”的倾

诉:

一、1.坟墓海峡家国之思(意近即可)2.最欣赏的句子示例: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理由:“浅浅的海峡”和人们渴望早日团聚的愿望形成强烈的反差,抒发了浓浓的思乡思国之情。(若赏其他句子亦可。品析言之有理、意准确即可,只选句,不品析不得分)3.“我”的心理活动示例:妈妈,原谅

不孝的儿子,我回来迟了,我多么想念你呀!“断肠人”的倾诉示例:回家的感觉真好!

3、小时候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全诗有四小节,每小节分别写什么内容?

2,诗中运用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有什么共同特征?

3,下列对诗歌含义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强烈要求两岸统一。

B. 诗中表达的思念之情超越了意识形态,表达的是人类固有的美好情感。

C. 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有意象,不是几种纯然的客观事物。

D. 全诗只有四节,却跨越了无数的岁月,笼罩了现实世界的氛围。

4、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的期望。

B.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

C.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

D、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

5、摘录诗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说说诗歌是怎样层层深入地抒发爱国之情的?

6、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诗人采用了哪些具体意象,将它变为具体可感的?

7、诗歌中所选取的一组意象间是并列还是递进关系?请简要说明。

答案

1,童年时代的母子分离青年时期的夫妻分离中年时期的母子生死之别现在游子与大陆的隔离

2,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形象都是“我”的“乡愁”的物化,是离别的见证。3,A

4、A(“小”爱应熔铸在“大”爱之中,且“故乡”一词内涵太窄)小时候”“等。前面三节,抒写的是诗人在大陆的经历,层层铺垫,及至最后,感情推向 5、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长大后”“ 后来呵”“而现在”高潮,诗人集中抒发了他身在宝岛思念大陆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绪“乡愁”的客观对应物,6、诗人从生活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一组意象,作为抽象的情

从而避免了抽象、枯燥,起到了具体、生动的效果。

7、这些意象,从感情的抒发来看,则层层推进。邮票、船票、坟墓等三个意象,不过是铺垫,末节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它所抒发的爱国主义深情,比起前面三节的乡关之思、情亲之情,具有一种崇高美,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下载湖南省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 月光下的遐想(作文导学案)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南省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 月光下的遐想(作文导学案)导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年级 语文 课堂教学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导学案 课题第二单元 课时第1课时 一、自主导学 复习目标:1、理解并积累重点字词,掌握文学常识。 2、归纳人物的个性特征,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重、难......

    九年级语文上册议论文复习导学案

    (二)分析论证方法及作用审核:九年级语文组 常见考点 1、准确找出文中的中心论点。 5、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安排顺序。 6、辨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它所起的作用。 7、理解关键词......

    语文一年级上册导学案

    一年级上册导学案本册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

    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小学语文导学案1、大海的歌一、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潮声、玉镜、仰头、翻滚、奔腾、琴师、凑......

    湖南省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诗词五首》之《渔家傲》 《浣溪沙》导学案

    《诗词五首》之《渔家傲》 《浣溪沙》课题:《诗词五首》之《渔家傲》 《浣溪沙》 【学习目标】: 1.通过想像画面感受意境. 2.体会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 3.背默全词. ***预习案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导学案-精选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导学案 【小编寄语】“学案导学”的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现代教学中。关于教材中的《出师表》,很多人一直在研究其教案的设计以及如何导学。今天,查......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导学案

    第一课 艺术的多元化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课件播放现代美术作品,欣赏主要的艺术流派的代表作。出示学习目标: 通过欣赏分析古今中外美术作品多元化的现象和对现代艺术的欣赏......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信客》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信客》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脉络,理清思想内容。 2、揣摩典雅而又精辟的语言。 3.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学习重点】 1、学习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