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出则悌:兄弟睦,孝在中。(共5篇)

时间:2019-05-14 16:13: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弟子规》出则悌:兄弟睦,孝在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弟子规》出则悌:兄弟睦,孝在中。》。

第一篇:《弟子规》出则悌:兄弟睦,孝在中。

《弟子规》出则悌:兄弟睦,孝在中。

‘兄弟睦,孝在中’。如果兄弟姊妹在家里能和睦共处,这个就是属于孝道了。怎么说?如果你经常跟兄弟姊妹吵架,让父母操心,每一次要把爸爸妈妈气得半死,这就是不孝了。

这一条可以说:兄弟姐妹之间,要做到互相的友爱、互相的恭敬,正所谓兄友弟恭。为什么要兄友弟恭呢?因为兄弟和睦,孝就在其中了。父母看到儿女和谐团结,那是最高兴的、最开心的。所以,兄弟姐妹之间,要在父母面前,表现出兄友弟恭的样子,这也是孝顺父母。

我们现在常常在报纸上会看到一些悲哀的现象,那就是看到父母的财产,儿女之间互相的争夺,可能父母一死,这兄弟姐妹就上法庭打官司了,全把父母的养育之恩忘在脑后,为了财产、为了利益去争夺。有的父母还在的,儿女之间互相都推托责任。那么在父母眼中,这是多么令人悲伤的事情啊。当然,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缺少了伦理道德的教育。如果能够把孝悌的故事加以宣扬,让全民重视道德教育,相信社会风气扭转并不是难事。

在家里能够对父母养成一个孝顺的心,自然就能够对兄长、对于师长也能够敬顺,那么对兄长的敬顺也是对父母的孝顺,因为父母是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和和睦睦、互相团结、互相关怀、互相爱护;到学校去求学,父母也希望我们对老师尊重,因为尊师就是重道,对老师能够恭敬,那么就是对道业、对学业重视,所以才能够学到真实的学问;而踏入了社会也自然把这种恭顺的态度带进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所以对领导、长上也有一种恭敬的心,自然我们的工作关系会很和谐,工作的也很欢喜,效率也会很高,工作就会有成绩。扩而展之,对社会上的一切长辈,比我们年长的,我们也要对他恭敬、为他服务,这些都是“弟道”。

第二篇:《弟子规》出则悌读后感

《弟子规》出则悌读后感

《弟子规》的“出则悌”部分,主要说的是家中兄弟姐妹相处要融洽,对父母的孝心自然就包含其中了。而且这样会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能够更好的与他人相处。

在这一部分里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言语忍,忿自泯”,意思是:说话时做到互相忍让,忿恨自然就消失了。兄弟姐妹之间是这样,与其他同龄人交往时不也应该这样吗?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以前曾发生的一件不愉快的事。

小学三年级时,有一位同学和我关系很好,我们两人互帮互助。但是有一天,数学老师叫我们判答题纸,而我们平均分配后剩下了一张,我们都想拿走那张纸,都想多帮着老师做点事。“这张归我了!”他说着就要伸出手去拿。“凭什么呀?”我心里想着。我有些生气地说:“这张是我的!”“还是给我吧!”“这张应该给我!”“凭什么给你呀?”“那你又凭什么拿?”我寸步不让地反驳。“说我的就是我的!”“你一定在开玩笑吧!给我。”“我拿我乐意!”“乐不乐意我不管,给我!”„„我们就这样吵了起来,我和他互不相让,彼此说对方的坏话,互相拿别人的东西,最后都挨了罚。之后我们互相不予理睬,一个月后,我们都受不住了,互相道了歉,结果重归于好,之前的所有纠葛都消失了。现在想一想,当时我真的是不明事理,缺少智慧。

读了《弟子规》的“出则悌”部分,我懂得了不仅要与兄弟姐妹相处融洽,使父母放心,对待朋友和同学也要这样。要想做到与兄弟姐妹相处融洽,就要做到长幼有序;要想做到与朋友相处融洽,就要做到互相尊重;要想做到与同学相处融洽,就要做到互相忍让。所以说做到悌道,就必须做到忍让和友爱。

第三篇:入则孝出则悌

入 则 孝,出 则 悌

——读《论语》有感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兄弟情同手足”。这些都是说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重要性。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夫子也主张“孝悌”,在《论语》中充分表现出来了。那么孔子是怎样谈论孝悌的呢?

“孝”乃孝敬父母,“悌”乃友爱兄弟,先一起谈谈“孝”。

一、百善孝为先。

古人认为人对人(含对事)的真诚心、恭敬心(子曰“仁者爱人”)的培育,就是要通过孝养父母而首先从身边、从自己做起,尤其是要“从娃娃抓起”。《弟子规》教化上鲜明的实践性,比如既有“令行”:“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也有“禁止”:“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等等。不只要求会念会背,关键是要做到,且教者要率先垂范,在教学相长中植入理念,这正是它的高明所在。

《弟子规》特别着重推崇孝的社会学意义在于利用正迁移的原理,把人们在家庭生活中修孝道而树立的正念正觉、良好品德,推而广之到社会其他活动中。实际上,“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以及行有余力而学文”就是“入则孝”在其他方面自然的正迁移。这种注重德教领先,慎于初、涉于泛的教育思维,既是古别于今的特点,也是前者的优点。社会学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具体的个

人存在和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组成社会的一个个家庭的普遍特征,不可避免地要对社会的发展形成相应影响。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爱”,“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产生了,所谓“孝”“悌”可谓“仁”的根本吧。由此可见,孔子认为在学习知识之前应先尽孝道,这也正好证明了“孝”在孔子心中地位之高了。

二、兄友弟恭。

出则弟,“弟”即“悌”。“悌”的本意是“敬爱兄长”,泛指“尊敬长辈”。“悌道”实际上就是“孝道”的延续,因此古人往往把“孝”“悌”并称,作为评价一个人最重要的标准,并视之为做人的根本。

传统中国的家族意识非常强,一个家族几百口人住在一起。包括爷爷奶奶、叔叔大爷、表哥表弟都住在一起。“悌道”对于维系传统社会家族和睦,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孔子说:“入则孝,出则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家要好好孝敬父母,在外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弟道实际上是孝道的延续,因此古人将孝悌并称,并作为评价人最重要的一个标准,视之为做人的根本。“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姐,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孔融让梨》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兄友弟恭的典型故事,广为世人传送。

其实历史上有很多这种“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李绩煮粥侍姊》。李绩当时已经贵为像宰相,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顾生病的姐姐,还为他的姐姐熬煮稀饭,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来,火就把李绩的胡子给烧焦了。他的姐姐在旁边看到了,就说:弟弟,你这是何苦!家里的佣人这么多,你就请他们做就好了,不要自己在那里这么辛苦。结果李绩答道:姐姐,你的年纪都这么大了,我不知道还有多少机会能够为你服务。所以,李绩在煮粥的时候,内心是充满感恩的心,时时都记住姐姐陪着他成长过程给予他的关心和爱护。

兄弟交往要谦让轻财,许多兄弟姐妹纷争都是因为钱财,甚至反目为仇对簿公堂。轻财物,把钱财东西布施出去帮助别人,不但能化解不必要的矛盾,甚至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满足,“帮人即为帮己”,会为人生之路铺就更广阔的道路。

兄弟之间还应互相忍耐。俗语云:“忍一时风平浪静”。忍字头上一把刀,忍得住来是英豪。自古以来,能忍成大事者,充满青史,忍下胯下之辱的韩信成就一代名将;三番五次被项羽羞辱的刘邦赢得天下,唐朝有一位长寿老人叫张公艺,史书上说:寿百龄而九世同居。当朝皇帝请教他治家秘诀,老人写了一幅‚百忍图‛以进呈。这其中和为贵、忍为先的传统思想更是涵盖古今。

从个人体验来说,无论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会碰到很多头痛的人际关系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言语不和,很容易使矛盾升级,最后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如果我们能够坦诚详谈,从解决问题的立场出发,而不是先考虑到自己的感受,急火攻心,说出或者做出让自己

事后后悔的事情来,大事就会化小,小事就会化了。这对己对人都是有好处的。

第四篇:入则孝出则悌

入 则 孝,出 则 悌

——读《论语》有感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兄弟情同手足”。这些都是说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重要性。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夫子也主张“孝悌”,在《论语》中充分表现出来了。那么孔子是怎样谈论孝悌的呢?

“孝”乃孝敬父母,“悌”乃友爱兄弟,先一起谈谈“孝”吧!

因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爱”,所以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意思是说,有子说:“做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而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的是很少见的,不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而喜好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产生了,所谓“孝”“悌”可谓“仁”的根本吧。而孔子也曾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话要讲究信用,广泛地与众人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由此可见,孔子认为在学习知识之前应先尽孝道,这也正好证明了“孝”在孔子心中地位之高了。

在孔子的思想中,孝与政治是不可分开的,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击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孔子认为要使人民尊敬你,你要倡导对父母孝顺,对众人慈爱,他们就会忠实于你,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执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地干活,或问孔子曰:“子奚不为政?”施于有政,是恋为政,奚其为政?”此句大意讲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孔子说:“《尚书》里有句话说:孝啊就是孝敬父母,并以友爱的态度对待兄弟;倡导孝悌的道理推广到政治方面,这也算是参与了政治,为什么非做官才参与了政治,为什么非做官才算参与政治呢?”孔子的主张认为国家的政治,应以孝为主,孝及友兄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的官职,一个人对父母是否孝顺,体现了他的道德是否高尚,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顺,那他就更加不可能爱人民,体会百姓的艰苦,做一个人人敬爱的好官了,所以孝敬父母与为政,是有密切关系的。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己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用乎?”

这段对话的主要意思是说宰我的父母去世了,宰我问孔子是否非要替父母守三年丧,于是孔子就对宰我说如果宰我居丧孝吃美味还觉得香甜,听音乐还觉得快乐,住好房子还觉得安适,那你可以不用守三年,宰我出去后,孔子感叹他大不孝,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尽孝,那么怎样做就是尽孝呢?

孝敬父母不仅停留在百依百顺上,而且要父母不担心。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当你没有一定的地方而到处漂泊时,你的父母一定会很担心、思念,然而在担心和思念时却又见不到,不要让思乡的游子和思子的慈母只有共同仰望一轮明月时才能传达彼此的愁绪。

当我们长大了,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了,回头望,看看父母因为了我们而饱经沧桑的脸,他们年事已高,我们应该好好侍奉他们,为他们的年高而担心,因为他们随时离我们而去,那么将会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结果。诚然知道父母的年龄是非常有必要的。

孔子曾说过:“父在观其志,父没视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就是说看一个人,如果三年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坚持的准则,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做到了孝,所以说,只有坚持父母的遗愿志向,子女才算真正的尽了孝道,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就是说:“对父母要特别担忧他们的疾病。”所以要时时刻刻牵挂着父母,这样才算是有孝心。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就是说现在所谓孝顺,总说能够侍奉父母就够了,但这是不够的,因为对狗对马,也都能够去饲养它,如果对父母只做到侍奉而不诚心孝顺的话,那和饲养的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对父母诚心侍奉也是一种孝顺啊!这是其中一点。另外,在侍奉双亲的同时要听从父母的话,耐心地与父母交谈。大家看过这则公益广告吗?讲的是:一个年迈的老人做了满满一桌饭菜,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桌子旁边,怀着美好的盼望在等待„„然而,不一会来了个电话:“妈,我不回来了,公司请我们吃饭,您先吃

吧!”随后就会滴滴挂电话的声音。老人叹了一口气,一转身又来了个电话:“妈,我不回家吃了,我还有事„„”老人满面愁容摇摇头,叹气着走到房间„„这是多么寂寞的老人啊!所以侍奉双亲要经常和父母谈心,不让他们感到寂寞。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怨。”就是说侍奉父母,假如他们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进行劝说,看到父母即使从心底里不愿听从他们的意见,但还是要恭恭敬敬,而不要去违背,为父母操劳,不要心中怨恨,这是大多数孝子能做,然而对父母服服帖帖是大多数人所不愿意的。

然而孝敬父母不仅停留于这,更重要的是于内心。当父母去世之后,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要做到父亲死后三年都不该变父亲所坚持的规定是多么的不易,可想而知那些孝子多么的不易,真让人敬佩。按照周礼的规定,父亲死后,儿子要守孝三年,我们孝敬父母,不仅在他们生前孝敬,在他们去世后仍孝敬,这也许才是大孝吧!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攀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认为不违背周礼就是孝。父母在世时,按周礼去侍奉他们,父母去世了,要按周礼对他们办丧事,按周礼祭祀他们。周礼是一个对父母尽孝的准则,对父母尽孝道应该依礼而行,不应该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无论他们在世抑或去世,都应如此孝敬双亲,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父母去世,要居丧三年,在居丧期间,要常哀思养育之恩,家中有了变故,绝不可以饮酒作乐,但是子女对父母的孝,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的孝敬父母。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对父母和颜悦色,声调柔和,是最难的。如果仅仅做到了事,孩子为父母去做,有了酒食让父母吃,但是子女的脸色却很难看,难道能算是孝吗?子女对父母的孝不能只是表面上的,要真心实意的去关爱父母,让父母感觉到你的爱,感觉到快乐与温暖。

我们从小给父母带来太多的麻烦,从我们伴随着母亲分娩之痛伊始,我们至此给父母带来无尽的麻烦,甚至让父母永远不安宁,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孝敬父母。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那种感觉是很难受的。你想想当你有能力报答你父母的时候,你的父母却已从你身边消失了,你不会感到愧疚遗憾吗?这种愧疚必定会伴随你一生,所以我们应该在平时就多孝敬父母,让他们感

到安慰和快乐。

在这里,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曾经曾子有疾,召门下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这段话的意思是,曾子病危,召集他的弟子们来说:“掀开被子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诗经》中说:‘战战兢兢的,就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就好像踩在薄冰之上。’从今以后,我知道会免于伤害了,弟子们。”

读完这句话,不禁久久回味,时时揣摩,感慨颇深。

曾子借用《诗经》里的三句,来说明自己一生谨慎小心,避免损伤身体,能够对父母尽孝。据《孝经》记载,孔子曾对曾参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也就是说,一个孝子应当极其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包括头发和皮肤都不能有损伤,这就是孝的开始。曾子临死前要他的学生看看自己的手脚,以表示自己的身体完整无损,一生都遵守孝道。

古人尚且把爱惜身体,看做孝敬父母,而我们作为现代人能做到吗?现在一些处于叛逆期的少年们,在言行举止上都对他们的父母极不尊重,更何谈把爱惜身体当做孝敬父母呢?他们不知道父母为他们操了多少心,流了多少泪,吃了多少苦,付出了多少爱,奉献了多少年华,放弃了多少梦想与希望„„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们平凡而伟大的父母,用自己的生命的精华哺育我们,让我们茁壮成长,却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之树不在长青,已慢慢地枯萎。当他们发现是却没有感到丝毫懊恼,丝毫抱怨,丝毫后悔„„因为他们已经完成了一个伟大而又光荣的使命,只有欣慰与希望。

父母在我们眼中已慢慢老去,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亲爱的父母将会永远躺在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安详地沉睡,再也听不到我们殷切的呼唤,静静地„„

这一切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才是最明智的。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开始,珍惜与父母共度的时光,尽可能的孝顺他们。《论语》中,子曾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问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这是孔子在称赞他的弟子闵子骞为尽孝的事例,他的名字流传于后世,他的典型事迹值得我们学习。子曾曰:“父慈子孝。”即使父母有错,也要在外人面前为之隐瞒,即“家丑不可外扬”。子曰:“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就是说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

亲隐瞒,正直的品德就在其中了。“一朝之岔,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感与?”体现了孔子不愿连累父母,他认为不顾父母的人是没用的。所以做事情之前要考虑到父母,时刻将父母放在心头。

古时候人们遵从五美,何谓五美?就是“忠”“孝”“礼”“义”“仁”。“孝”排在其中,足见孝在中国古代地位有多高了吧!古人是非常守孝道,有孝心的。大家知道“卧冰求鲤”的故事吗?从前有一位生病的母亲,有天非常想吃鱼,于是他的儿子为了满足母亲的心愿,于是在寒冷的冬天,赤身躺在结冰的河面上,试图用自己的体温融化厚厚的冰层,从而在河中捕到鱼。最后上天被他所感动,一条鱼跳出水面。这就是“孝”感动天地,如此令人动容!

现在,谈谈“悌”吧!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兄弟怡悦,可谓士矣。”这里孔子提出为“士”要互相勉励督促,待人亲切和气,可以称为“士”了,朋友之间要互相勉励督促,兄弟之间要亲切和气。而今,多少人因为钱,房子,权力等等不认兄不认弟。家庭一点也不和气,一点儿都不和睦。古时候,“融四岁,能让梨”,还懂得和弟弟哥哥吃梨时要“弟与长,宜先吃”,将最小的梨子留给自己。不要看这是一件芝麻小事,不过是让梨,然而反映了她尊敬兄长,爱护弟弟的高尚品德兄长很多人吃什么,用什么都争着抢着,知道让的人少之又少,这实在是让人难过,有个成语“情同手足”比喻两人关系密切与兄长关系很好。

《弟子规》中也说道:“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是啊,相信大家都这样,定会家庭和睦,所以大家要将“悌”放在心上。

古人能做到“孝”“悌”,我们也行,读了《论语》后,我深有感触,我们做得太差了,我们根本不能算是孝子,只能是逆子了,所以加油吧!我们要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第五篇:《弟子规-出则悌》逐字翻译注音

《弟子规》逐字翻译注音

([清]李毓秀原著,华静7811译注,2013-10-2)

《弟子规》的这个版本,不仅能帮助中小学生学会为人处事的正确方法,而且能帮助他们加强古文素养。

chūzétì

<出则悌> <出则悌>讲的是家中兄弟相处之道,以及和长辈在一起的规矩。在这些规范中,训练小孩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自然容易融入团体,为大家所接纳。

xiōngdàoyǒudì

dào

gōng兄 道 友,弟 道 恭。

xiàozàizhōng兄姐的道义是友爱弟妹,弟妹的道义是恭敬兄姐。

xiōngdì兄弟 睦,孝 在 中。

兄弟姐妹 和睦相处,父母心中就快乐,孝道就在 其中。

————————————————————————

cáiwùqīng

yuàn

shēng财物 轻,怨 何 生!把钱财物品 看轻点,少计较,兄弟之间怨恨 怎么会 产生!

言语 忍,忿 自 泯。

讲话 包容忍让,那么不必要的冲突怨恨 自然会消失。

————————————————————————

huòyǐnshíhuò

zuò

zǒuyányǔrěnfènzìmǐn 或 饮 食,或 坐 走,或者是喝饮料、吃东西,或者是就坐、行走等,长者 先,幼者 后。

都要长辈 在前面,晚辈 在后面,这是礼让的美德。————————————————————————

zhǎnghūrénjídài

jiàozhǎngzhěxiānyòuzhěhòu长 呼 人,即 代 叫,rénbúzàijǐjí

dào长辈 呼唤 别人时,应立即 替长辈传唤,人 不在,己 即 到。

如果别人 不在,自己要立即回来向长辈报到,主动问是什么事,能帮则帮。————————————————————————

chēng称 尊长,勿 呼 名;

duìzūnzhǎng

xiàn

néngzūnzhǎngwùhūmíng称呼 地位或辈分比自己高的人,不可以 叫 姓名,那不礼貌;

对 尊长,勿 见 能。

面对 地位或辈分比自己高的人,不要 炫耀自己的才能,藐视尊长。

————————————————————————

lùyùzhǎngjíqū

yī路 遇 长,疾 趋 揖;

路上 遇见 长辈,要快速 走上前去 行礼问候,长 无 言,退 恭 立。

如果长辈 没和我们说话,就先退后,恭敬地站在一旁,让长辈先过去。————————————————————————

qíxiàmǎchéng

xiàchēzhǎngwúyántuìgōnglì骑 下马,乘 下车,骑马时遇到长辈要下马,乘车时遇到长辈要下车,过 犹 待,百步余。

长辈过去了还要 等待,相距一百多步后,才可以上马或上车。————————————————————————

zhǎngzhělìguòyóudàibǎibùyú长者立,幼 勿 坐; 长者坐,命 乃 坐。mìngnǎi

zuòyòuwùzuò长辈 站立时,晚辈 不应该 坐下;

zhǎngzhězuò长辈 坐定后,吩咐我们坐下,才可以坐下。

————————————————————————

zūnzhǎngqián

shēng

yào

dī尊长 前,声 要 低,bùwénquèfēi

yí在地位或辈分比自己高的人 面前,声音 要 轻柔,低 不 闻,却 非 宜。

但是轻得不能 听清楚,却也是不 适当的。————————————————————————

jìnbìqūtuì

chídī进 必 趋,退 必 迟。

进见长辈时必须 快速上前,告退时,必须 慢慢退出。

————————————————————————

wènqǐduìshì

yí 问 起 对,视 勿 移。

长辈问话,要站起 回答,眼神注视长辈,不要 左右移动。————————————————————————

shìzhūfù

shì

fù 事 诸 父,如 事 父。

侍奉 各位 叔伯姑姨等长辈,要像 侍奉 父亲母亲一样恭敬。

事 诸 兄,如 事 兄。

对待 各位 堂表兄姐,要像 对待 亲兄姐一样敬爱。shìzhūxiōngrúshìxiōng

下载《弟子规》出则悌:兄弟睦,孝在中。(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弟子规》出则悌:兄弟睦,孝在中。(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弟子规出则悌1第一课时

    弟子规(1)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学习《弟子规》中的(1)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愤自泯。”体会古文韵味。 2、看课件,初浅理解经文的意思。 3、结合......

    解读《弟子规》-出则悌(五篇范例)

    解读《弟子规》——出则悌 一、辩证地认识《弟子规》 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国几千年传统社会如果没有规矩,早就陷入了崩溃。为什么中华文化可以传承数千年,即使外族来袭也依然无......

    读《弟子规》之出则悌有感

    读《弟子规》之出则悌有感 在学习这一段的时候,我们部长说出则悌,不只是在兄弟亲戚之间,在公司里,我们相互之间也要表现出一种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与团结;就是走在大街上,面对一个......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教案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教案 【教学内容】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教材分析】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

    主题班会教案《弟子规》——孝、悌、谨、信、爱、学

    2 《弟子规》——孝、悌、谨、信、爱、学 班会课 通过第七周班级各方面情况的汇总,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正与改进;通过诵读、讲故事、唱歌等形式进一步学习《弟子规》,教会学......

    弟子规 总叙 入则孝 出则弟

    dì zǐ guī 弟 子 规 zǒng xù 【总 叙】 dìzǐguī shâng rãn xùn shǒu xiào tì cìjǐn xìn 弟 子 规 圣 人 训首 孝 悌次 谨 信 fàn ài zhîng ãr......

    弟子规演讲稿35孝在人间

    孝在人间 高二六班郑君秋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多么形象的诗句呀!我们的父母总是这样关心我们,照顾......

    弟子规演讲稿21孝在人心范文大全

    弟子规——孝在人心 高二五班樊荣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弟子规——孝在人心》。 中国是一个具有传统美德的国家,有许多书籍记录着这种美德,这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