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哲学,道德经全文及译文繁体字

时间:2019-05-14 16:05: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道家哲学,道德经全文及译文繁体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道家哲学,道德经全文及译文繁体字》。

第一篇:道家哲学,道德经全文及译文繁体字

前言

擡頭仰望星空,星河燦爛明月其中;再觀蒼穹,日出東方而落西方;觀人之道,衆人各有所歸;觀天之道,行事盡其善美。幽幽兮,深邃兮。夫何故?萬物都有自己的歸宿,衆生都有自己的本命。宇宙從何處而來?我們的生命又從何處而來?萬物是由誰在主宰?何謂真理?真理在何處?

對于這種全人類的大智慧,必然是大智慧者才能解決的。能夠解決如此高深問題的人,那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夠解決如此高深問題的人,悟道能力絕對的強于常人。甚幸有喜,就在中國的大地上,就有這樣一位大智慧者,他就是大哲學家——老子。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裏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是道家文化的開創人,是道法自然哲學的祖師。老子的修道境界是明心見性。老子所著之書之所以叫《道德經》是因爲闡明了自然規律人之道的運作,是一部世出世間法的經典。只有通達了世出世間法,境界達到了明心見性或明心悟性即可明白《道德經》所闡述的大道內理,即可行事經其時間磨煉而不磨滅。

萬物是由本原所産生的,本原就是“心性”,所以叫“心性之道”。從本原所産生出來的這一切就叫“相”,所以叫“相之道”。把本原和從本原所産生出來的相用一個字來統稱就叫作“道”。而德是指在返璞歸真的大道上運作,能夠堅定不移的在歸真返璞的大道上運作就是“德”。而經是指萬物之靈所寫的著作,並能夠經其時間磨煉而不磨滅。其實《道德經》並非是老子的個人主義思想。以心性之道觀之,老子述而不作;以相之道觀之,老子很有智慧,大思想家,或大哲學家。心性之道:老子本質與衆不同,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境界從感悟修到漸悟,從漸悟再修到明悟,從明悟然後又修到了明心悟性,從明心悟性最後修到了明心見性,通達了世出世間法,精通大道內理。老子者,心神複歸于大道,本命複歸于大道。在大道中觀察大道內理,以自己的表達方式進行闡述就成了《道德經》。相之道:老子見多識廣所以知識豐富,然後用自己的思想創造了一套哲學體系,創造出了自己的思想主義,《道德經》是老子如何所認爲。心性之道爲真?還是相之道爲真?孰知道?若老子曰:“日出東方而落西方。”而他人聞之示于衆曰:“老子他認爲太陽是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的。”難道日出東方而落西方是老子所認爲?對于同樣的自然運作之理,不同的人所表達的方式就不同。有人說:“日出東方而落西方。”有人說:“紅日東升西落。”有人說:“日照大地,升于東而止于西。”所以覺悟的智者們都說:“我沒有智慧,我述而不作。”《道德經》是一部闡述人生命運行軌道的經典,是一部修身的經典,是一部闡述宇宙萬物如何運作的經典,是一部使人踏上返璞歸真的大道,回歸自性的經典。人生在世,命最重要,縱然有仁人志士者們自我犧牲,自我奉獻,那也是爲了死而不亡,只有死而不亡者那才是長壽的。《道德經》是道法自然哲學。道法自然哲學是以科學爲基本,以自然爲根本。所謂道法自然就是指道本自性質的表法就是自然。法就是法性,法性就是這一性質的表法。道法自然哲學是實用主義之最,因爲外在世物一切一切的重要也莫過于人的生命還重要。

大道泛兮,小道聚兮,幽幽兮,深邃兮,洞察萬物之運作,賞自然之風光,天之道也,自然之觀。

第1章述心相„„„„„„„„„„„„„„„„„„„6 第2章世界觀„„„„„„„„„„„„„„„„„„„6 第3章治國„„„„„„„„„„„„„„„„„„„„7 第4章述心性„„„„„„„„„„„„„„„„„„„8 第5章述常態„„„„„„„„„„„„„„„„„„„9 第6章述心性„„„„„„„„„„„„„„„„„„„10 第7章人生觀„„„„„„„„„„„„„„„„„„„11 第8章處世„„„„„„„„„„„„„„„„„„„„11 第9章觀自在„„„„„„„„„„„„„„„„„„„12 第10章自省„„„„„„„„„„„„„„„„„„„13 第11章人生所需„„„„„„„„„„„„„„„„„13 第12章養生„„„„„„„„„„„„„„„„„„„„14 第13章修身„„„„„„„„„„„„„„„„„„„„„15 第14章論道„„„„„„„„„„„„„„„„„„„„„15 第15章論境界„„„„„„„„„„„„„„„„„„„„16 第16章述境界„„„„„„„„„„„„„„„„„„„„17 第17章政效„„„„„„„„„„„„„„„„„„„„„18 第18章忠義示現之道„„„„„„„„„„„„„„„„„18 第19章治國„„„„„„„„„„„„„„„„„„„„„19 第20章述覺悟„„„„„„„„„„„„„„„„„„„„20 第21章述境界„„„„„„„„„„„„„„„„„„„„21 第22章處世之道„„„„„„„„„„„„„„„„„„„22

第23章順其自然„„„„„„„„„„„„„„„„„„„23 第24章處世之道„„„„„„„„„„„„„„„„„„„24 第25章述自然„„„„„„„„„„„„„„„„„„„„24 第26章重形象„„„„„„„„„„„„„„„„„„„„25 第27章學爲人師行爲示範„„„„„„„„„„„„„„„26 第28章以正爲天下„„„„„„„„„„„„„„„„„„27 第29章尊國貴民取天下„„„„„„„„„„„„„„„„28 第30章議兵„„„„„„„„„„„„„„„„„„„„„28 第31章議兵„„„„„„„„„„„„„„„„„„„„„29 第32章述自然„„„„„„„„„„„„„„„„„„„„30 第33章自知之明„„„„„„„„„„„„„„„„„„„31 第34章述大道„„„„„„„„„„„„„„„„„„„„31 第35章述世道„„„„„„„„„„„„„„„„„„„„32 第36章處世„„„„„„„„„„„„„„„„„„„„„32 第37章述無爲„„„„„„„„„„„„„„„„„„„„33 第38章述道德„„„„„„„„„„„„„„„„„„„„34 第39章萬法歸一„„„„„„„„„„„„„„„„„„„35 第40章述道規„„„„„„„„„„„„„„„„„„„„35 第41章述層次„„„„„„„„„„„„„„„„„„„„36 第42章述過程„„„„„„„„„„„„„„„„„„„„37 第43章稀奇之道„„„„„„„„„„„„„„„„„„„38 第44章看破„„„„„„„„„„„„„„„„„„„„„39

第45章述完善„„„„„„„„„„„„„„„„„„„„39 第46章述禍咎„„„„„„„„„„„„„„„„„„„„40 第47章述境界„„„„„„„„„„„„„„„„„„„„40 第48章述無爲„„„„„„„„„„„„„„„„„„„„41 第49章仁者之心„„„„„„„„„„„„„„„„„„„42 第50章生死有命„„„„„„„„„„„„„„„„„„„43 第51章養育之道„„„„„„„„„„„„„„„„„„„43 第52章人生之道„„„„„„„„„„„„„„„„„„„44 第53章感慨人生„„„„„„„„„„„„„„„„„„„45 第54章修身之道„„„„„„„„„„„„„„„„„„„46 第55章初始之命„„„„„„„„„„„„„„„„„„„46 第56章明智之舉„„„„„„„„„„„„„„„„„„„47 第57章治國之道„„„„„„„„„„„„„„„„„„„48 第58章長久之政„„„„„„„„„„„„„„„„„„„49 第59章述功德„„„„„„„„„„„„„„„„„„„„50 第60章治國„„„„„„„„„„„„„„„„„„„„„50 第61章處國之道„„„„„„„„„„„„„„„„„„„51 第62章述世道„„„„„„„„„„„„„„„„„„„„52 第63章處世„„„„„„„„„„„„„„„„„„„„„52 第64章處世之道„„„„„„„„„„„„„„„„„„„53 第65章治國之道„„„„„„„„„„„„„„„„„„„54 第66章待人之道„„„„„„„„„„„„„„„„„„„55

第67章述修爲„„„„„„„„„„„„„„„„„„„„55 第68章述兵法„„„„„„„„„„„„„„„„„„„„56 第69章述兵法„„„„„„„„„„„„„„„„„„„„56 第70章述層次„„„„„„„„„„„„„„„„„„„„57 第71章處世之道„„„„„„„„„„„„„„„„„„„58 第72章述威信„„„„„„„„„„„„„„„„„„„„58 第73章述天道„„„„„„„„„„„„„„„„„„„„59 第74章述法治„„„„„„„„„„„„„„„„„„„„60 第75章論政治„„„„„„„„„„„„„„„„„„„„60 第76章感慨人生„„„„„„„„„„„„„„„„„„„61 第77章述天道„„„„„„„„„„„„„„„„„„„„62 第78章述磨煉„„„„„„„„„„„„„„„„„„„„62 第79章處事之道„„„„„„„„„„„„„„„„„„„63 第80章述政效„„„„„„„„„„„„„„„„„„„„64 第81章處世之道„„„„„„„„„„„„„„„„„„„64

第1章 述心相

第一章是闡述本原與本原所産生出來的相,所以是述心相。宇宙萬物是由本原所産生的,天大,地大,自然最大。人們常認爲自然有界,認爲人可以超越自然,乃至改造自然,甚至是征服自然。那麽自然有沒有界?自然到底有多大?人之道,本維次空間的邊界是大到無外,小到無內。大到近無邊無際,小到極小,小的沒有裏面。大到極點成了小,小到極點成了大,大而小,小而大。而人是絕對沒能力超越自然出了所謂的“自然界”。道的運作是按自然規律來進行的,所以道法自然是絕對的真理,不存在道法神靈之類的事。人只有與自然共爲一體,天地人合一才能有長久的生存道路。本章闡明了宇宙的締造者,並告訴了人們如何可以觀察到這些大道的。

道可道①,非常道;名②可名③,非常名。

“無”④,名天地之始;有⑤,名萬物之母⑥。故常無欲⑦,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⑧。此兩者同⑨,出而異名⑩。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⑪。

①道:說,闡述。

②名:名稱。

③名:命名。

④無:無是指本源。無不是什麽也沒有,而是無所有無所不有,但表現爲“無”。本源産生出了天地。

⑤有:有是指本原。本原具足一切法,沒有生滅,一直存在。本原又叫心性。

⑥母:母體,因爲本原産生了一切。

⑦欲:欲望。

⑧徼:邊界。

⑨同:同一體。⑩異名:這是指名稱裏所代表的具體實物不一樣。

⑪門:門道,法門。

譯文:

道是可以闡述的,但並非是長久不變的大道;名稱是可以來命名的,但它並非是長久存在的名稱。

“無”,稱作是天地的開始;有,稱作是萬物的母體。所以常常沒有欲望,可以觀察到這其中的奧妙;常常有欲望,則觀察時就有了邊界所束縛。這本源與本原,兩者其實是同一體,但展現出來的卻不一樣。都可謂是玄妙,玄妙又玄妙,是衆多奧妙的門道。

解析:萬物都有靈性,靈性達到一定程度就成了生命,而靈性最高的就是萬物之靈。萬物之靈與其它生命或靈性物不一樣,萬物之靈可以解脫,有自由,有自主之權。所以萬物之靈給其它存在物都以名稱來命名。本維次世界是以萬物之靈的生命爲主要表現的,所以叫:“人之道。”人只要不著相,就可以心神複歸于大道,在大道中觀察大道內理,就知道了本原和本源以及陰陽。要使自己心神複歸大道,就得止欲。所以常常沒有欲望或少欲才能觀察到這其中的奧妙。常常有欲望,欲望太強,心神就被業力所牽制,不能複歸于大道,幹的事情就經不住時間的檢驗,甚至還會違反人之道。本原這個本體産生本源,本源又産生陰陽,所以萬物是一個整體。這些世出世間的大道內理給人帶來的是莊嚴感神聖感,帶給人一種玄妙的感覺。玄妙又玄妙,好像可以說得出口,但又說不出來,這正是萬法的開始,是衆多奧妙的門道。

第2章 世界觀

這一章是確立正確世界觀的述語。首先觀察自然規律的運作,再觀人之道的運作

規律,然後確定了正確的世界觀。只有明白了悟才可以百世功,千秋利,萬代名。把事迹一直流傳在世,從而不會因爲時光飛逝而銷失匿迹。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①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②,難易相成③,長短相形④,高下相傾⑤,音聲⑥相和⑦,前後相隨⑧,恒也。

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⑨。萬物作而弗⑩始,生而弗有,爲而弗恃,功成而弗居⑪。夫⑫唯弗居,是以不去。

①斯:于是,就。

②相生:相互産生。

③相成:相互對立。

④相形:相互成形狀。

⑤相傾:相互傾嚮。

⑥音聲:音是指旋律,節奏;聲是指散發出去的波,聲音。

⑦和:和諧,協調。

⑧相隨:相繼跟著,一個跟著一個。

⑨教:教導,教育。

⑩弗:不。

⑪居:居功。

⑫夫:代詞。

譯文:

天下都知道美所以爲美,于是厭惡就呈現出來了;都知道善所以爲善,于是不善就呈現出來了。

有無相互轉化,難易相互對立,長短相互成形狀,高下相互傾嚮,音聲相互協調,前後相互跟隨,這是自然永恒的狀態。

所以聖人用無爲的方法來處理事情,實行不用言語常闡述的教導。萬物運作卻不宣告已經開始,生養卻不占有,有利于一切的作爲卻不倚仗它,功業成就了卻不居功。萬物只有不居功,所以功迹才不被泯沒。

解析:世界觀價值觀等觀都是與其它對比而形成的。大道無窮無盡,其中適合人的占一部分,把這些大道內理與其它大道內理進行對比,就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等觀。有了正確的自然觀才可以正確的處理事情。自然産生萬物時就已經有了對立,對比,矛盾,這是自然本體自有的性質。舉其中的一些例子: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這都是自然對立界永恒的狀態。明白了這些狀態所呈現的原因後才知道了如何處理事情。不要有個人的主觀意識,按照自然規律中的完美規律進行運作,就是無爲而無不爲。在開示他人的時候,要實行道在不言中,使他人有啓發,使他人能覺悟。只有悟出來的道才能經得住時間的檢驗。只有明白了這些大道內理後才會功業成就卻不自我功高居上,所以事迹才不會因爲時空的轉移而被磨滅掉。

第3章 治國

本章闡述的是自然規律人之道治國處世的方法。治理國家的任務就是如何的服務人民爲人民作貢獻,以及如何的教化人民。自古以來上行下效,人民都嚮統治者看齊,統治者實行什麽樣的治國制度,這個國家的國民就呈現什麽樣的狀態,具有什麽樣的國民素質。統治者可以一言興邦,也可以一言亡國。所以統治者確立正確的治國之道是非常重要的。實行正確了就可以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人民幸福生活。實行錯了就成了禍國殃民的造孽作亂。那麽就會發生國破家亡,天下蒼生皆命存于危機的事情。

不尚①賢,使民不爭;不貴②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③,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④,實其腹⑤,弱其志⑥,強其骨⑦。常使民無知無欲⑧,使夫智者不敢爲也,爲無爲,則無不治。

①尚:推崇。

②貴:貴重。

③不見可欲:不讓可以引發人欲望的欲望物顯現出來。見(xiàn),同“現”。

④心:心裏所想要的念頭。

⑤腹:肚子。

⑥志:過分追求的意志。

⑦骨:筋骨,體格。

⑧無知無欲:沒有妄知妄欲,或邪知邪欲。

譯文:

不推崇賢才,使人民不爲“賢才”爭鬥;不貴重難以得到的珍物,使人民不爲珍物而進行盜竊;不讓引發人欲望的欲望物顯現出來,使人民的思維不混亂。

因此,聖人的治國方法是:空虛百姓心裏所想要的念頭,使百姓的肚子得到充實,削弱百姓過分追求的意志,強壯百姓的筋骨。常常使人民沒有妄知妄欲,使那些有智謀的人不敢有所作爲。這就是無爲之道,所以沒有治理不了的國家。

解析:道德是建立在生存的基礎上的,當命存于危機則天道無德。百姓忠于帝王將相,就是因爲他們給了百姓生存之道,把關愛給了百姓。所以百姓倍受感恩,可以爲他們去死,從而效忠于他們。真正有德行的人是不會與他人去爭鬥的,聖人之道是爲而不爭的。有德能的人奉獻給社會大衆卻不求回報,功業成就了卻不會功高居上自我傲慢。所以確立正確的治國之道是非常重要的。推崇賢才的結果是人人都說自己是賢才,要爲自己爭利益。而真正有德能的人是不會炫耀自己,稱贊自己的。真正有德能的人誰願意去毀謗他人來推崇自己?這是絕不可能的事。這明顯是造惡業,甚至是造孽。所以不推崇賢才避免了因爲所謂的“賢人”而出現的鬥爭。再有天下都知道物以稀爲貴,人們爲了那些珍貴的物品常是爭得頭破血流,不偷盜就搶奪,甚至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其實珍物並不珍貴,財富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一切都是人的欲望在作祟。人生在世,一邊是符合人性的教育,一邊是人的欲望業力在牽制,完全弄得人們思維混亂,所以才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人民一但有了妄知妄欲,甚至是邪知邪欲,那就給了一些有計謀的野心家實現野心的機會。這些野心家就會煽動人心制造社會動亂,甚至是做反人道的事。但是人們卻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那些奸賊所利用了,到死的時候都不明白,完全是糊裏糊塗的命喪他人之手。所以只有把這些不該犯的錯,不該犯的罪提前制止了,使一切自然了,那才可以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幸福生活。這就是無爲治國的方法。

第4章

述心性

本章是闡述宇宙萬物的本原心性,無闡述從本原産生出來的相。心性是本性與禍性共融一體的。本性用一言來概括就是至淨圓滿的永恒,禍性用一言來概括就是至惡濁劣的永恒。本性本自清淨,本自具足,本不生滅,本不動搖,並在産生萬法。而禍性本自濁劣,本自具足,本不生滅,本不動搖,並在産生萬法。心性具足一切法,一切都是由心性所變現的。自然是沒有界的,天大,地大,自然最大。自然就是道,道就是自然,道本自性質的表法就是自然,所以道法自然絕

對的真理。然而神道主義宣揚道法不自然主義,宣揚道法神靈主義。連最起碼的現實都不講,根本就不講科學,卻大肆宣揚神道主義。

道①沖②而用之或③不盈④。淵⑤兮⑥,似萬物之宗;湛⑦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⑧之先。

①道:心性,本原。

②沖:指本體內的運動。

③或:副詞,又。

④盈:盈滿,這裏指停止。

⑤淵:深邃。

⑥兮:語氣詞,啊。

⑦湛:清澈,這裏指道呈現清楚的狀態。

⑧帝:造物主。

譯文:

本體心性不斷運作而且自然使它又不會停止。深邃啊,好像是萬物的宗主;清晰可見啊,好像又不存在。我不知道心性是由誰締造的,好像是先于“造物主”前就存在了。

解析:本原沒有由任何者創造,本原沒有生滅一直存在。本原具足一切法,所以本原産生出了一切。道的運作不管是在本原,還是在本原産生出來的相,都是按照自然規律在運作。在本原上現實就是虛妄,虛妄就是現實,現實與虛妄共爲一體。心性運作的狀態是極端的變化莫測,但是由心性産生出來的相則運行的就是現實常規,所以稱爲:“科學。”科學就是心物世界的現實常規。當世界在以現實常規運作時,自然就正常。當世界脫離常規時,自然就反常,所以就有了自然災害。科學講的是現實,講的是客觀,講的是常規。然而世界的運作規律在某些地方會出現突然脫離常規,但是也是現實的現象,所以這時候就出現了科學不科學的事。但是整體來講,世界自然規律的運作一般是不會出現脫離常規的問題。闡述世界現實常規的文化就是科學文化。所以科學有時候是指實物,有時候是指文化。如果一種文化連最起碼的現實都不講,那就純粹的是謬論。本原無窮無盡,沒有起點沒有終點,不斷産生一切法,這是永恒的狀態。所謂象“帝”之先,其實是間接否定了萬物由神靈創造。人因爲自我主觀意識強,所以才會按自我主觀意識襯托出一個生命者的造物主,這就是所謂的“帝”。因爲這是出世間法,所以用言語辯論不清。哲學家,科學家當然知道這是怎麽一回事。但是自我主觀意識很強的人是死不承認現實,還要進行無意義的辯解,而且辯解的是頭頭是道。有道理未必是真理。一切都是道,一切道都有理,歪理都是道理。那何謂真理?真理的基本是科學,根本是自然。一種理一但連最起碼的科學都不是,那就純粹是絕對的謬論。所以開悟的人都說:“世上沒有帝,一切都是按自然進行的。”而對于不講客觀實際的人,道者也無言。只能不承認也不否認。否則就會招來無聊的擡杠。就算“承認”那也得說:“道不知是誰之子了,反正是先于帝前就存在了。”

第5章

述常態

本章是以自然反常來襯托自然常態的。只有見證了自然反常,才能知道自然正常的珍貴。自然反常了是非常可怕的,頃刻之間山崩地裂,土崩瓦解,使得天下蒼生皆命存于危機。通過知曉反常的狀態來襯托常態的珍貴,才能把握住大道,使得谷靈神盈,人傑地靈。實現道常就得明明德,即覺悟。知曉其止在于至善,知止而後言。

天地不仁①,以萬物爲刍狗②;聖人不仁,以百姓爲刍狗。天地之間,其猶③橐④籥⑤乎?虛而不屈⑥,動而愈⑦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⑧。

①仁:仁義。

②刍狗:祭品。

③猶:如同。

④橐(tuó):一種口袋。

⑤籥(yuâ):古代管樂器名。

⑥屈(juã):竭,盡。

⑦愈:疊用,跟‘越„„越„„’相同。

⑧守中:守中道,恰當。

譯文:

天地不仁義的時候,把萬物作爲祭品來肆虐;聖人不仁義的時候,把百姓作爲祭品來肆虐。

天地之間,難道不是如同一個管樂器嗎?裏面空虛然而卻不竭盡,運動不止而且還不斷湧出。

話說的太多了,不如守中道,恰如其分。

解析:人道世界的運作狀態常常是呈現正常的狀態,嚮著完美的方嚮發展。但是自然規律一但反常了,那真是滅絕人性,敢任意肆虐萬物,使得天下蒼生皆命存于危機。道德是建立在生存的基礎上的,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聖人也會做不符合常規的事,如爲了皇位而弑親。聖人不仁,以百姓爲刍狗,並非直觀說聖人不仁義。這是排比句式。其目的也是爲了表達自然反常的狀況。哲學家的心神是常常在大道上馳騁的,所以大道泛兮,哲學家的心神也泛兮。哲學家這一瞬間心神在這一大道,下一瞬間又在其它大道,所以哲學家所闡述出來的大道內理是變化莫測的。所以才會給人一種感覺:哲學文章的內容好似上文不接下文,但是又很有水平很有層次。用比喻的方法把天地比作管樂器,裏面是空虛的,但又不竭盡,不斷地運動並還産生出了美。然後又複歸于人生之道,人話說的太多了不如守持中道。所以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簡言精語,莊嚴神聖大道其中。

第6章

述心性

這一章還是闡述宇宙萬物的本原心性。重在于說心性的不生不滅,具足一切。心性是一切的根源。

谷①神②不死,是謂“玄牝③”。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④若⑤存,用之不勤⑥。

①谷:山谷,這裏是指大的意思。

②神:本命。

③玄牝:玄是不可思議的意思。牝是雌性的意思。

④綿綿:連續不斷地樣子。

⑤若:如,像。

⑥勤:指道不斷地運作,不會停止。

譯文:

偉大的本原自然體不會死亡,所以稱爲“玄牝”。玄牝這不可思議的生育門,稱作是天地的根源。好像是連續不斷式的存在,自然使用它是永不會停止的。

解析:本原沒有生滅,一直存在。本原是呈現永恒的狀態。而從本原産生出去的相就出現了時間。所以在世界所爲任何事都需要一定的時間。然而回歸到了本原就成了永恒的狀態。

第7章

人生觀

這一章闡明了人生觀。人生在世必須要有正確的人生觀。人生觀從何處而來?人嚮什麽看齊?那就是嚮自然完美的大道看齊。自然在何處?天地就是自然。首先得明悟天長地久的道理,然後才能有了正確的人生觀。故建言有之:人不爲己,天長地久!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①,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②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③,故能成其私④。

①不自生:不爲自己所生。

②身:自身,自己。

③私:以自己爲中心的意識。

④私:自己的事業。

譯文:

天地是長久存在的。天地所以能夠長久存在,是因爲不爲自己所生,所以才能長久存在。

同理,聖人把自身置于衆人之後,然而又受衆人的推崇在于衆人之先。不以個人爲中心並把自己置于衆人之外從而保全自己,因爲沒有以自己爲中心的意識,所以最終成就的還是自己的事業。

解析:人之道,必以是利人才能利己。人之道,是共生的一體。如果人人都損人利己,則天下就危矣。所以覺悟的人們常常想著爲大衆求福報,而不會以個人爲中心,爲利益而爭鬥。仁人志士們都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繼往聖之絕學,爲萬世開太平。因爲給大衆有所奉獻,所以得到大衆的認可,最終成就的其實還是自己。

第8章

處世

本章講述的是處世方法。人生在世必要經曆很多事情。如何處理好各種事情很重要。會處理事的人可以功成身遂,名揚天下。而不會處事的人則是茫茫從事,碌碌無爲,不斷受挫。一個人會處世的大道之理是什麽?那就是在于這個人的本質,這個人的修爲,還有這個人所處的環境。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①于道。

居善地,心善淵②;與善仁③,言善信④;政善治,事善能⑤,動善時⑥。夫唯不爭,故無尤⑦。

①幾(jī):將近,接近。

②淵:指程度深。

③仁:仁人志士。

④信:誠信,信用。

⑤能:允許的,可以的。

⑥時:時機。

⑦尤:過失。

譯文:

上善的本質如同水一樣。水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利,居處在衆人所厭惡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

居住在人心善良的地方,心靈很善良;與仁人志士結交,言語就誠信;治理國家善于以道莅天下,做可以做的事,行動時把握好時機。只有不爭奪,所以才沒有過失。

解析:一個人與一個人的本質都不相同,本質是上善的人是最莊嚴神聖的。上善之人的本質就是本性。在本原裏本質是上善的生命是無數,然而在現實的人之道上,本質是上善的人,那真是全人類都沒幾個,甚至都沒有。上善的本質就是至淨圓滿的永恒。上善本質的人比聖人都高萬倍不止。上善之人天生就有慧根,與衆不同,不會傷害衆生,對于名利毫不動搖,完全做到了見素抱樸,清淨爲天下正。上善本質的人比明心悟性的哲學家都高萬萬倍不止。但是如此本質的人從古至今都沒幾個,所以嚮如此本質的人學習是一般行不通的。如此一來,那就只能是一個感慨而已矣。

第9章

觀自在

觀心性,觀天地,觀人道,觀自然,自然有所觀。所以觀一切都很自在。拿得起放得下,看得破想得開。常常隨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何樂而不爲?天蒼蒼野茫茫,一切想要的欲望太渺茫。妄想很久,原來都是一場空。那什麽是現實的?修下的福是現實的,積下的功德是現實的;造下的業是現實的,犯下的罪而造下的罪孽是現實的。功德是回歸至淨圓滿永恒的中介物,罪孽是回歸至惡濁劣永恒的中介物。此大道內理是出世間法。只要心神複歸于道即可悟出。所以大道內理並非“玄理”,“玄理”不玄,皆爲萬物原理。本自不玄,只因未進入境。身臨其境,萬物奧妙盡掌其中。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①。揣②而銳③之,不可長保。金玉④滿堂⑤,莫之能守。富貴⑥而驕,自遺⑦其咎⑧。功遂⑨身退,天之道也。

①已:停止。

②揣(chuǎi):藏在衣服裏。

③銳:犀利。

④金玉:泛指珍寶。

⑤滿堂:充滿廳堂。

⑥富貴:擁有了財富和地位。

⑦遺(wâi):贈與,送給。這裏指招來的意思。

⑧咎:災禍。⑨遂:成功,成就。

譯文:

把持的滿滿的,不如趁早放棄。把犀利的東西藏起來不可以長久的保存。一大家子的珍寶也沒有能夠守得住的。有了財富和地位就唯我獨尊,狂妄自大,這是故意給自己招來災禍。功業成就了自我退下,這是自然的規律。

解析:看破,放下,自在,隨緣,法喜充滿,以功德心來處世。所以能了悟大道 的真谛,明白人生的意義。世道是短暫的。一粒沙裏有一個世界,一朵花裏有一個天堂,把無窮無盡握于手掌,永恒甯非是刹那時光。致虛極,守靜笃,大道無形,行者無疆,體悟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有慧根的人可以通達世出世間法,所以放得下自我意志,做的事就能經得住時間的檢驗。人即使放不下也得放下,因爲有一天妳放得下也得放下,放不下也得放下。

第10章

自省

世上哪些是真實存在的?哪些只是短暫的存在?看透了才能覺悟。覺悟的人常常會自省,什麽是真,什麽是假,什麽是短暫的,什麽是長久的,什麽是永恒的。

載營魄①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②致柔,能如嬰兒乎? 滌③除玄鑒④,能無疵⑤乎? 愛民治國,能無爲⑥乎? 天門⑦開阖⑧,能爲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①魄:本命,生命。

②專氣:生命運作的氣息。

③滌:洗。

④鑒:鏡子,這裏指內心世界。

⑤疵:缺點,瑕疵。

⑥無爲:按照自然完美的規律進行作爲。

⑦天門:把道比作生命體,而天門就是指道産生其它的器官。

⑧開阖:打開關閉。

譯文:

本命與身心共融一體,能夠不離開嗎?生命運作的氣息達到柔順,能夠如同嬰兒一樣嗎?洗滌內心世界的塵埃,能夠沒有瑕疵嗎?熱愛人民治理國家,能夠按照自然完美規律來進行作爲嗎?産生萬物的器官打開關閉,能是雌性的嗎?明白知曉通達四方,能夠保持冷靜認爲自己什麽也不知道嗎?

解析:賢者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而對于哲學家來講每日自省的更多。只有把事考慮周全了,才能行事盡其善美。研究哲理的人經常自省,所以才能把持大道,然後才能做到爲天下正。

第11章

人生所需

本章闡述了人生在世的需求,需求有必需的和所需的。必需的就是實用主義,所需的就是有用主義,無需的就是無用主義。無用之用不可所缺,實用主義最爲重要。人在沒有的時候才知道了什麽是需要,但在有的時候和過多的時候,常會感到多而無用。所以世物的生産都得有量有度,否則就會浪費資源。無用之用就是不是很有價值,但又不能缺少的;而實用主義就是以創造現實價值爲根本目的的,以推動改善國計民生爲根本目的的。世物的生産即使是實用主義的也不能過度,因爲需求是有限的。

三十輻①共一毂②,當其無,有車之用。埏③埴④以爲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⑤以爲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爲利⑥,無之以爲用⑦。

①輻(fú):車輪的輻條。

②毂(gǔ):車輪中心,有窟窿可以插軸的部分。

③埏(shān):用水,用土來和成泥。

④埴(zhí):粘土。

⑤戶牖:門窗。

⑥利:指輕松自在,沒有壓力。

⑦用:需要。

譯文:

三十根車輪的輻條彙聚在車輪中心上,當沒有這些輻條的時候,才知道了車子需要它。用粘土和泥做成器具,當沒有這些原料的時候,才知道做器具需要它。鑿開房屋的牆壁作爲門窗,當沒有門窗時,才知道了房屋需要門窗。所以有比沒有強,在沒有的時候才知道了需要。

解析:人生在世活著就必然有所需求,必需的關系到人的生存命脈,所需的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而對于無需的那就是浪費資源。衣食住行是必需的,所以這些是實用主義。把實用主義的內容不斷地改進革新,從而與時俱進以便形成強大的經濟實力體。

第12章

養生

本章闡述的是人生的養生之道。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所以對于追求物質的享受常會是窮奢極欲,然後就會出現一個物欲橫流的時代。古代社會是以人性爲主,人的本性是至淨圓滿的永恒。所以古代社會會束縛住人的很多欲望,從而給人感覺古代社會是封建壓迫束縛人的社會。而現在社會是以人的欲望爲主,所以人的作爲就常會壞倫亂綱。有時候真是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但是卻還認爲這是自己的自由。完全是黑白混淆,是非顛倒。

五色①令人目盲,五音②令人耳聾,五味③令人口爽④,馳騁畋獵⑤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⑥。

是以聖人爲腹不爲目⑦。故去彼取此。

①五色:青,黃,赤,白,黑,這裏指多種顔色。

②五音:宮,商,角,徵(zhǐ),羽,這裏指多種音樂。

③五味:酸,甜,苦,辣,鹹,這裏指多種味道。

④爽:過度的舒服從而導致麻木。

⑤畋(tián)獵:打獵。

⑥妨:傷害。

⑦爲腹不爲目:以肚子得到充實爲主,不以眼見可欲想要爲主。腹:肚子。目:眼睛。

譯文:

五彩缤紛的顔色使人眼花缭亂,各種各樣的聲音使人聽覺出錯,各種各樣的味道使人味覺麻木,騎馬奔馳打獵使人內心發狂,難以得到的寶物使人做出傷害他人的事。

因此聖人以肚子得到充實爲主,不以眼見可欲想要爲主。所以去掉貪婪之心選擇正確的養生之道。

解析:對于世上可見物想要的念頭都得適可而止,守持中道,不然就會終將得不

償失。世上的可見物有好的一方面,也有負的一方面。以陰陽平衡之道講之,世上的可見物都不能太執著了,否則就成了著相,完全就隨著相的運動而運動,隨著相的變化而變化。所以要境隨心轉,不能心隨境轉。

第13章

修身

此章闡述的是修身之道。一個人要成就一番事業必然是以修身爲本。只有自己的德行能力夠了,修爲深厚了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只有修爲深厚了,能力提升了才能行事經其時間磨煉而不磨滅。沒有修爲就去行事就會把造孽當事業幹。

寵辱若驚①,貴大患若身②。何謂寵辱若驚?寵爲上,辱爲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爲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爲天下,若可寄③天下;愛以身爲天下,若可托④天下。

①寵辱若驚:受寵和受辱就感到驚恐不安。

②貴大患若身:把自己身體重視的就怕有大災禍降臨。③寄:寄托。

④托:托付。

譯文:

受寵和受辱就感到驚恐不安,把自己身體重視的就怕有大災禍降臨。爲什麽說受寵和受辱就感到驚恐不安?受寵爲上,受辱爲下。得到了就感到驚恐不安,失去了就感到驚恐不安,這就叫作寵辱若驚。爲什麽說把自己身體重視的就怕有大災禍降臨?擔心有災禍降到自身上的人,是因爲自己有身,如果自己沒有身,那自己還有什麽所擔心的?因此治理天下如同重視自己身體的人,就可以寄托天下;治理天下如同愛惜自己身體的人,就可以托付天下。

解析: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之于身,其德乃真;齊之于家,家和萬事興;無爲治于國,國泰民安;安平于天下,萬世之太平。至天子以至于庶人皆是以愛天下如同愛自身才是長生之道。

第14章

論道

本章闡述的是道的一些規律。這些規律天地産生時就已經存在了,只不過沒有名稱來稱呼這些規律。所以才給予了這些規律名稱。一種規律,一種事物在予以名稱時,一定得恰當得體,不能名實不符,不能命名不當。

視之不見,名曰“夷①”;聽之不聞,名曰“希②”;搏之不得,名曰“微③”。此三者不可致诘④,故混而爲一。其上不皦⑤,其下不昧⑥,繩繩兮不可名⑦,複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以禦⑧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①夷:看不見的存在。

②希:聽不到的聲音。

③微:捕捉不到的存在。

④诘(jiã):诘問。

⑤皦(jiǎo):潔白,明亮。

⑥昧(mâi):昏暗,不明。

⑦名:命名。

⑧禦:駕馭。

譯文:

看不見的存在,命名爲“夷”;聽不到的聲音,命名爲“希”;捕捉不到的存在,命名爲“微”。這三者不可追問到底,所以混爲一體。嚮上的時候不明亮,嚮下的時候又不昏暗,不斷地精確合理的名稱卻又不可命名,又回歸到了沒有事物的狀態。真是可謂沒有狀態的狀態,沒有實物的象,所以稱作是“惚恍”。迎接它不見到它的首部,跟隨它不見到它的後方。

掌握古代的道來駕馭當今的事物。能知道過去是怎麽來的,就稱爲“道紀”。

解析:道的規律無窮無盡,什麽樣的規律都有。有些規律真是十分玄妙,就如有些道就在有形和無形之間不斷轉換,讓人琢磨不透。有些則是清晰明了,讓人直接了悟。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就是用世出世間智慧所爲世間事。所以做的事才能經得住時間的檢驗。擁有世出世間的智慧就得修道通達世出世間法,或修道明悟世出世間法。通達了世出世間法思維就能進入時空隧道,所以才能知道過去,現在,未來。這就是道紀。

第15章

論境界

修道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境界,這種境界決定了修道人的層次,智慧,所爲之事,以及事業成就的大小。修道境界有五層,從下而上依次是:感悟,漸悟,明悟,明心悟性,明心見性。感悟者能明白事理的大概;漸悟者對事理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明悟者則就很有水平了,比常人強了很多,對社會大衆的影響比較大;而明心悟性者的悟道水平就非常高了,明心悟性者通達世出世間法,知曉天地的由來,生命的由來,能心神複歸于道;明心見性者的境界是最高的,比明心悟性者的境界都高萬倍不止。明心見性者的境界是常人絕對理解不了的,明心見性者通達世出世間法,心神複歸于道,本命複歸于道。

古之善爲道者①,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爲之容②:豫兮③,若冬涉川;猶兮④,若畏四鄰;俨兮⑤,其若客;渙兮⑥,其若淩釋⑦;敦兮⑧,其若樸;曠兮⑨,其若谷;混兮⑩,其若濁;澹兮⑪,其若海;飂兮⑫,若無止。孰能濁以靜之徐⑬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①善爲道者:擅長掌握道運作規律的人。

②容:形容。

③豫兮:猶豫啊。

④猶兮:擔心啊。

⑤俨兮:莊嚴啊。

⑥渙兮:消散啊。

⑦淩釋:冰河融化消散。

⑧敦兮:厚道啊。

⑨曠兮:空曠啊。

⑩混兮:混沌啊。

⑪澹(dàn)兮:安靜啊。

⑫飂(liù)兮:西風吹噬啊。⑬徐:緩,慢慢地。

譯文:

古代擅長掌握道運作規律的人,微觀的玄妙都能通達,境界高深不可認識。正因爲他們不可認識,所以勉強形容他們:猶豫啊,好像大冬天過河川;擔心啊,好像四面都有危險;莊嚴啊,好像有貴客來到;消散啊,好像冰河融化消散;厚道啊,好像質樸一樣;混沌啊,好像濁劣一般;安靜啊,好像大海一樣平靜;西風吹噬啊,好像沒完沒了不能停止。誰能夠在靜態中慢慢將渾濁澄清?誰能夠在動態中慢慢地産生?能夠保持這種境界的人,不想過份地追求。正因爲他們不過份地追求,所以才能革除舊的産生新的。

解析:一個人修道成功後,就可以擁有與衆不同的智慧,這種智慧是極高層次的。當有了這種大智慧後就可以完全不按常規來行事,所以叫人琢磨不透。當然,有些人並未修過道也具備這種能力,這就是天份。一個人即使是天才那也得修德,要不天才就會以自己的聰明才智極力的犯錯,甚至是把造孽當事業幹。因爲具有與衆不同的絕世能力,所以帶給人類的災難也是不可估量的。人一定要把握好人生境界,要不然就會走火入魔。只有修好境界功成身遂了,才能利益于大衆,利益于衆生。

第16章

述境界

這一章闡述的是明心見性者的境界。只有明心見性者和明心悟性者才能完全明白此章所闡述的大道之理。一個人修到明心見性的境界就可以見到常人所見不到的現象。虛極靜笃就是禅定。禅定可以本命複歸于道,比心神複歸于道更高級。明心見性者是出俗修道人,明心見性者可以超越陰陽斷掉兩性情欲。因爲見到了心性所以才知道了什麽是真實的,什麽是虛妄的,什麽是永恒的,什麽是短暫的。

致虛極①,守靜笃②。萬物並③作,吾以觀複④。夫物芸芸⑤,各歸其根⑥。歸根曰“靜”,靜曰“複命⑦”,複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⑧,容乃公⑨,公乃全⑩,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⑪。

①致虛極:達到空虛無欲完全不著相的境界。

②守靜笃:執守住清靜的狀態。

③並:一起。

④複:周而複始的規律。

⑤芸芸:形容衆多。

⑥根:根源。

⑦複命:重複生命。

⑧容:包容。⑨公:公正。

⑩全:全面。

⑪ 殆:滅亡,死亡。

譯文:

達到空虛無欲完全不著相的境界,執守住清靜的狀態。萬物在一起運作,我在其中觀察萬物周而複始運作的規律。萬物紛繁衆多,各自回歸自己的根源。回到根源就叫靜,靜就叫重複生命,重複生命就叫常,知曉常就叫明悟。不知曉常,就胡亂做了凶惡的事。知曉常就能包容,包容就能公正,公正了就全面得體,全面得體了就是天,天是道,道是永久的,沒有身體也不會死亡。

解析:從心性上講,生命是不生不滅的。從相上講,生命是出生入死的。相是在不斷地變化,而心性才是真實本質。相是世間法,心性是出世間法。只有心神複歸于道,才能明白此大道之理。以道所述的自然哲學闡述的世出世間法是以修道

所證得,只用思維是不能全理解的。就如每天日出東方而落西方這如何理解?這就是自然的規律。所以大道之理是以修道心神複歸于大道所證得的。

第17章

政效

人在人道的生存勢必是以國爲家,以家爲本。國是放大的家,家是縮小的國。對于以權效國者們,都必須是以修身爲本。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只有德行夠了,能力夠了,才能治理國家。無德無能就會禍國殃民,造孽作亂。凡是仁人志士的以權效國者,都是爲天地立心的,爲生民立命的,是以天下爲己任的。所以人民對統治者才擁護愛戴。

太上①,不知有之②;其次,親而譽③之;其次,畏④之;其次,侮⑤之。信⑥不足焉,有不信⑦焉。

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①太上:非常擅長治理國家的國君。

②有之:在政治上有作爲。

③譽:稱贊。

④畏:害怕。

⑤侮:侮辱。

⑥信:誠信。

⑦信:信任。

譯文:

非常擅長治理國家的國君,人民不知道國君在政治上有作爲;其次,人民親近;其次,人民害怕;其次,人民侮辱。誠信不夠,就有了人民對當權者的不信任。

悠悠自在啊,言語還莊嚴神聖。功業成就了,事情辦成了,百姓們都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

解析:治理國家最好的方法就是行天之道處無爲之事。這種政效出現的狀況就是人民都不知道統治者有什麽政治作爲。天之道,非常完美,美在不言中,這種美的感覺是親身體會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其次,人民會稱贊統治者。其實很多情況下,人民稱贊統治者並不是發自內心的,這種稱贊是統治者作政治秀所出現的産物。當權者最叫人反感的作爲莫不過于政治秀,假仁假義,心不誠不足以爲信。什麽是政治秀?無非就是把本該爲人民所做的事,進行宣揚全面擴大化,達到了暫時取得民心的地步。這是經不住時間的檢驗的,終將被人看破。所以要求百世功,千秋利,萬代名。

第18章

忠義示現之道

這一章闡述的是忠義示現之道。忠義是本來就存在的,奸詐也是本來就存在的。一個人忠義了則證明此人不奸詐,一個人奸詐了則證明此人不忠義。忠義者當道,衆生都有福;奸詐者當道,天下人皆命存于危機。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①出,有大僞②;六親③不和④,有孝慈⑤;國家昏亂,有忠臣。

①智慧:聰明才智。

②僞:詭詐。

③六親:六種親屬,指父,母,兄,弟,妻,子。泛指親屬。④和:和睦。

⑤孝慈:尊長愛幼的秩序。

譯文:

大道被廢除了,所以就有需要仁義的提倡;聰明才智出現了,就有了大的詭詐;六親不和睦了,就有需要尊長愛幼的秩序;國家昏亂了,就有了忠臣的顯現。

解析:好的是通過不好的所對比出來的,不好的是通過好的所對比出來的。在不好的時候知道了要取擇好來完善。事物的出現有好的一方面,也常會有負的一面。善美的事物本來就存在,在特定的環境下,就把這些善美之物體現出來了。

第19章 治國

治國最根本的任務就是要讓人民大衆覺悟。要使人民大衆覺悟,首先得解決人民的生存,然後再使人民的生活好了。當人民的生存生活不成問題時,就可以以道來引之了,使其覺悟。這是有道之國的必須作爲,只有以此作爲才能使人民踏上歸真返璞的大道。所以國貴民富民上進,窮山惡水出刁民。

絕聖棄智①,民利②百倍;絕仁棄義,民複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爲文③,不足。故令有所屬④:見素抱樸⑤,少私寡欲,絕學無憂⑥。

①絕聖棄智:斷絕了聖賢的教誨和棄絕智慧。

②民利:人民的財富。利:錢財。

③文:短暫的表面現象。

④屬:歸屬。

⑤見素抱樸:見到本性執守至淨圓滿的永恒。

⑥絕學無憂:斷絕了學習也沒有什麽所擔憂的。

譯文:

斷絕了聖賢的教誨和棄絕智慧,人民的財富可以獲得百倍不止;斷絕了仁義,人民就需要尊長愛幼的秩序;斷絕了獲取財富的奸巧計謀,盜賊就沒有了。這三者,還只是個短暫的表面現象。所以令有個長久的歸宿:見到本性執守至淨圓滿的永恒,減少自我的意識和減少欲望,斷絕了學習也沒有什麽所擔憂的了。

解析:如果人能夠通達世出世間法了,修道境界達到明心見性,那就可以修來很大的智慧,很大的德能,很好的外象。從理論上講,這是人的本能。對于上上善人,上善之人來講,修來這些德能較容易,這些人精通大道之理,可以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對于有慧根的人來講,也可以通達世出世間法,較通大道之理,境界可以達到明心悟性。明心見性者比明心悟性者的境界高萬倍都不止,但是明心見性者全人類也沒幾個。能修道境界達到明心悟性的人必然有慧根,因爲本質與衆不同所以才能通達世出世間法。修道者,明心見性者的境界最高,精通大道之理,知曉政治,知曉經濟,知曉生死,知曉養生,知曉宇宙的由來,知曉„„這些必然都是實用的,其中的生死那是最重要的,因爲外在世物一切一切的重要也莫過于生命還重要。文化是智慧的表達方式,人既然有了如此大智慧,那還有必要再不斷地學習?去學習短暫的,去學習虛妄的,去學習經不住時間檢驗的,去學習不實用的,去學習浪費生命的,去學習„„所以人學習是要學習實

用的,學習真實性的文化。文化是智慧的表達方式,智慧是文化的表現方式,轉文化爲智慧,運智慧創造文化。修到明心見性的境界就意味著可以有很大的智慧,有著很大的智慧就意味著有著很廣的文化。因爲如此,所以才絕學無憂。明心見性者的境界是常人絕對理解不了的。因爲不著相,所以幾乎沒有自我主觀意識,沒有自我主觀意識所以就盡以客觀所展現。一個人是否能修到明心見性的境界完全在于本質。古代社會以人性爲主,現在社會以人的欲望爲主。當以人的欲望爲主時,那就必然刺激消費加速消費,從而促成經濟發達。而聖賢的教誨是要束縛這些欲望的,是要使人嚮淨嚮無雜念嚮無執著的方嚮發展,這就束縛了人的很多欲望。所以斷絕了聖賢的教誨可以使人民的財富獲得百倍以上,故曰: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等等之類,那還只是一個短暫的表面現象,所以才要有一個長久的歸宿: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能做到好就不錯了,但要盡力嚮更好的方面去發展。

第20章

述覺悟

人通達了世出世間法就能以世出世間慧光觀一切人,觀一切事,所以才能看出事物的外在與內在。如果只以世間眼光觀一切,那就會隨著相的變化而變化,那就只能知曉現在,不能知曉過去和未來。所以一直茫茫從事,茫然而不能自拔,是爲哀大莫過于心死也。何謂心死?心亡爲忙。萬物在不斷地運作,時空在不斷地轉移,不是永恒卻近似永恒,本命附著于身也終將有朝一日所離去,故觀天地,朝聞道夕死可矣!衆人都以爲自己很高貴,這是我的財富,這是我的地位,這是我的名聲威望,這是我的„„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我獨異于人,而貴在于取擇大道,大道泛兮!

唯之①與阿②,相去幾何?美之與惡③,相去若何?人之所畏④,不可不畏。荒兮⑤,其未央哉!衆人熙熙⑥,如享太牢⑦,如春登台⑧;我獨泊⑨兮,其未兆⑩。沌沌⑪兮,如嬰兒之未孩;傫傫⑫兮,若無所歸。衆人皆有余⑬,而我獨若遺⑭,我愚人之心也哉⑮!俗人昭昭⑯,我獨昏昏⑰;俗人察察⑱,我獨悶悶⑲。

21且鄙○22。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23。衆人皆有以⑳,而我獨頑○

①唯之:自己擁有的。

②阿:別人擁有的。

③美之與惡:美好的事物與醜惡的事物。

④畏:畏懼。⑤荒兮:一片荒涼空曠啊。

⑥熙熙:縱情狂欲。

⑦太牢:出世間因業障重所被困束的界域。

⑧如春登台:如同春天再次生機勃勃。

⑨泊:清靜淡薄。

⑩兆:凶兆。

⑪沌沌:蒙昧無知的樣子。⑫傫傫:疲勞不堪。

⑬余:指爲自己所執有的利益。

⑭遺:贈與,奉獻。

⑮哉:語氣詞。

⑯昭昭:清醒明白好似覺悟。

⑰昏昏:昏昏沈沈好似糊塗。

⑱察察:明白了悟事理。

⑲悶悶:蒙昧無知事理。

⑳以:以爲。以某爲自己的意識,以某爲自己的地位,以某爲自己的名聲威望,以某爲自

21頑:幼稚,這裏是自謙用語。

○22鄙:身份卑微,這裏是己的利益,以這些來顯示自己的典雅高貴。

○23食母:取擇大道。因爲大道泛兮,擁有一切實物。自謙用語。

譯文:

自己擁有的和別人擁有的,自己能舍去多少?別人又能舍去多少?美好的事物與醜惡的事物,相差距離又有多少?人們所畏懼的,自己不可以不畏懼。一片荒涼空曠啊,又找不到邊際與中心。衆人縱情狂欲,其實是在受著太牢的痛苦,業障報盡後又如同春天再次生機勃勃;而我獨自清靜淡薄,所以沒有凶兆。蒙昧啊,如同還沒有長成孩子前的嬰兒;疲勞不堪啊,好像沒有歸宿一樣。衆人都有自己的地位利益,而我獨自卻奉獻出去,我愚昧的心也樂足道哉!常人清醒明白好似覺悟,而我獨自昏昏沈沈好似糊塗;常人明白了悟事理,而我獨自蒙昧無知事理。衆人都有以爲,而我獨自幼稚卑微。我獨特與衆不同,而貴在于取擇大道。

解析:世上什麽是短暫的?什麽是長久的?什麽是永恒的?自己高貴又如何?他人高貴又如何?自己擁有的能奉獻給大衆多少?事物好如何?壞又如何?好能長久的好?壞能長久的壞?該害怕的不可以不害怕啊。人只有修爲深厚了,境界層次夠了,然後才可以心神複歸于道,思維進入自然規律中,所以才能看出萬物運作的大致軌道,所以就能知曉過去現在未來。知曉了過去現在未來就是有了世出世間的智慧,以世出世間智慧所爲世間事,就能經其時間磨煉而不磨滅。

第21章

述境界

本章闡述的是修道人的境界。一個人修道境界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可以不著相了,因爲不著相所以會對萬象感到恍惚。境界再高時再觀一切那就會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道無窮無盡,什麽樣的道都有,有非常完美的,有非常濁劣的,有毫無常規的,有始終如一的。人道是嚮著完美的方嚮發展,所以取擇道當然也要順其自然。要人與自然共爲一體那就得德能足夠了,具足了德能那就惟道是從,而這個道非常的完美,這就是天之道。行天之道處無爲之事,自己不按自我主觀意識行事,按自然完美的規律運作,所以才是無爲而無不爲。再觀一切相,似有似無,恍恍惚惚。究竟是誰在恍惚?自己在恍惚,一切相也在恍惚。萬物都有靈性,靈性達到一定程度就是生命,而人的靈性是最高的。所以人以觀自在的方式觀萬物,而萬物只能被其所觀。人可以觀自在,因爲觀自在所以知衆甫之狀。

孔①德之容②,惟道是從③。道之爲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④;恍兮惚兮,其中有物⑤。窈兮⑥冥兮⑦,其中有精⑧;其精甚真,其中有信⑨。自今及古,其名⑩不去,以閱衆甫⑪。吾何以知衆甫之狀哉?以此。

①孔:大。

②容:度量。

③惟道是從:完全按自然完美規律來作爲。

④象:虛象。

⑤物:實物。

⑥窈兮:幽深啊。

⑦冥兮:昏暗啊。

⑧精:支持生命體運作的一種存在。

⑨信:指道運作規律的信息。

⑩名:指名稱裏的具體存在物。

⑪甫:開始。

譯文:

大德的度量完全是按自然完美規律來作爲。道所産生的相,瞬間虛有瞬間實有。惚啊恍啊,這時就以虛象所表現;恍啊惚啊,這時就以實物所表現。幽深啊昏暗啊,這其中有支持生命體運作的精;其精非常真實,其中有道運作規律的信息。從古到今,這些存在不會磨滅,所以以此知曉萬物的開始。我如何來知曉萬物開始的狀況?以此來知曉。

解析:自然哲學和科學都是人類非常高級的文化。大哲學家們和大科學家們都能心神複歸于道,思維進入自然規律中。哲學家和科學家的悟道方式都是探索發現。

哲學研究的對象是大道之理,科學研究的對象是世道奧理。一個重大體,一個重細節。哲學是大道泛兮,每一個大道之理都是一具體實有物的代名詞。而科學是由衆多微小細節所聚合成的成果,所以科學是小道聚兮。世界是由心元世界和物元世界所構成的,即由陰陽構成。陰陽有先後,陰先于陽,但是這個時間是極短的。心元存在和物元存在可以相互轉化,心元存在通過某些自然方式轉化爲物元存在,所以物質世界才會膨脹。陰陽的轉化規律就在心元世界和物元世界的交界處。世道是在不斷地變化,著相的人會感到相非常的真實,而修道境界夠高的人會恍惚。因爲不著相所以才能思維進入自然規律中,從而能知曉過去現在未來。道者們不著相,心神複歸于道,所以知曉衆甫之狀。

第22章

處世之道

此章闡述的是處世之道。人生在世要經曆許多事,所以處事就得以得當的方式進行。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須從小事做起。一個人行事要盡其善美,想得長遠,不能只看眼前。該舍的時候一定要舍,不該爭的時候一定不去爭。競爭提升了就是鬥爭,鬥爭提升了就是戰爭。到頭來卻是一場空,到死都爭不休。

曲①則全②,枉③則直④,窪⑤則盈⑥,敝⑦則新⑧,少則得,多則惑⑨。是以聖人抱一爲天下式⑩。不自見⑪,故明⑫;不自是,故彰⑬;不自伐⑭,故有功;不自矜⑮,故長⑯。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⑰而歸之⑱。

①曲:委屈。

②全:保全。

③枉:受屈。

④直:正直。

⑤窪:低窪。

⑥盈:充滿。⑦敝:破舊。

⑧新:革新。

⑨惑:困惑。

⑩式:處世的方式。

⑪見:通“現”,顯現。

⑫明:明智。

⑬彰:表彰。

⑭伐:誇耀。

⑮矜:驕傲,自負。

⑯長:長久。

⑰誠全:全心全意。

⑱歸之:回歸大道。

譯文:

委屈就能保全,受屈就會正直,低窪就能充滿,破舊就得革新,缺少就得獲得,多了就會困惑。

所以聖人執守返璞歸真的大道作爲行馳天下的處世方式。不自己顯現,所以明智;不自以爲是,所以值得表彰;不自我誇耀,所以有功;不自負,所以能長久。

處世者只有不爭鬥,才能天下沒有能與自己爭鬥的對手。古者所說的“委屈就能保全”豈能是虛假的空話?全心全意引領大衆回歸大道。

解析:想要得到就得有所付出,越能成大事的人付出的就越多。凡是能成就百世功千秋利萬代名的人,無一不是經過了各種磨煉才功成身遂成其事業的。因爲經過了與常人不同的磨煉,所以才有了與衆不同的德能,所以處世處事就能把握好度。不賣弄示現自己,不自以爲是,不自我誇耀,不自負這些都是基本。不刻意的與別人爭鬥,所以能減少我執,減少我傲。與別人不斷爭鬥增長我執增長我傲,得到的只是短暫的,終將得不償失。

第23章

順其自然

此章闡述的是順其自然的哲理。人生在世,個人有個人的福報,有的人大富長者,有的人貧賤終身。福可以修,所以我命由我不由天。若我命由天不由我,要麽就是遵天命行天道,無爲而無不爲,生命運行軌道與衆不同;要麽就是罪孽深重,本質有問題,所以造就了悲慘的命運。世上沒有多少人是真正可憐的,歸根結底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生命一直在生命運行軌道上運作,有時運作在常規之上,有時運作在常規,有時運作在常規之下。大善嚮上大擺,大惡嚮下大擺。與其胡作非爲,不如順其自然;與其順其自然常規,不如超越自我追求卓越,進行完美。

希言自然①。故飄風不終朝②,驟雨不終日③。孰爲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人乎?故從事于道④者,同于道;德⑤者,同于德;失⑥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

①希言自然:簡言精語莊嚴神聖自然就常了。

②朝:早晨。

③日:一整天。

④道:自然規律實用主義。

⑤德:嚮自然規律完美方嚮運作。

⑥失:布施。修道常進行布施,舍掉我執我傲。

譯文:

簡言精語莊嚴神聖自然就常了。所以暴風刮不了一個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誰使它這樣的?天地。天地尚且不能長久不變,更何況人呢?從事于研究自然規律的人,同于自然規律;從事于研究自然運作方嚮的人,同于自然運作方嚮;善于布施的人,同于布施。同于道的人,研究道樂在其中;同于德的人,修德樂在其中;同于布施的人,布施的快樂也樂在其中。

解析: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簡言精語莊嚴神聖,大道其中。以權效國者多言了,有損國威;黎民百姓多言了,有損社會風氣。自古以來上行下效,百姓嚮以權效國者們看齊,以權效國者們又嚮聖賢看齊,聖賢又嚮返璞歸真的大道看齊。希言就自然,自然就完美。人道的自然規律在不斷運作,一切都在不斷地變化,天地也在不斷變化,人也如此。如果一個人能始終如一,那這個人就不是一般人,是爲上善者也。上善者之德是性德顯露,性德是圓融圓滿的,比世間道德高很多。個人有個人的福報,一個人是什麽樣的本質就具有什麽樣的德能,什麽樣的德能就從事于什麽樣的事業。自然是較完美的,世上沒有多少人是真正可憐的,歸根結底盡是自作自受。命運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何去何從就由自己決定,不要待罪孽深重命不由己才後悔莫及。

第24章

處世之道

本章闡述的是處世之道。自今及古,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爲天下渾其心。君子行馳在天下,立心于天地間,執守陰陽平衡之道,闡大道之理以此開導大衆。所以處世之道非常重要。

企①者不立②,跨③者不行④。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余食贅⑤行⑥,物⑦或⑧惡之⑨。”故有道者

不處⑩。

①企:擡起腳後跟站著。

②立:站立。

③跨:兩腿分在物體的兩邊坐著或立著。

④行:行走。

⑤贅:多余的;無用的。

⑥行:攜帶物。

⑦物:人物,指衆人。

⑧或:副詞,都。

⑨惡之:厭惡這些沒用的。

⑩處:指做沒用的事。

譯文:

擡起腳後跟站不能站立,兩腿分開立著不能行走。自己顯露,不明智;自以爲是,不值得表彰;自己誇耀,沒有功;自負,不能長久。行馳在道上所明白:“多余的食物無用的攜帶物,衆人都厭惡。”所以得道的人不做沒用的事。

解析:人行馳在天下運作于大道,做事就得把握好度。過了,亂了規則;少了,又不行。人生在世就要做有意義的事,做有功德的事。做些沒必要的事,衆人都反感;做些可惡的事,衆人都憎恨,甚至是天之所惡。通達了世出世間法和明悟了世出世間法的人,都求百世功千秋利萬代名,這才是最重要的。對于那些沒必要的,即使是道者也會感到無趣。

第25章

述自然

宇宙萬物是由本原産生的,本原就是道。以道所表達的自然哲學又把本原稱爲心性。心性本自具足,本自混沌,本不生滅,並在産生萬法。心性産生了無數的相,所以無窮無盡的空間維次重疊在了一起。從心性上講,生命不生不滅;從相上講,生命出生入死。生命待以緣成熟之時,隨萬法現于天地間。生命是什麽樣的本質就現什麽樣的生命體。生命生于世道,世間法:出生,成長,成年,衰老,最後死亡。生命者的靈性靈還好,不靈則就亡靈矣。萬物在不斷地運作,時空在不斷地轉移,靈性物在不斷地變化,生命者在不斷地複命。生命者若命存于福還尚幸,若命存于苦難那真是求生不能求死又恐懼。相與心性一直以自然規律在運作,相與心性都可以稱爲道,所以道法自然絕對的真理。相是以現實常規長久運作,而人把世道現實常規的自然規律稱爲:“科學”。而本原是現實就是虛妄,虛妄就是現實,現實與虛妄共爲一體,規律常而不常,極端的變化莫測。但是回歸了本性就成了至淨圓滿的永恒,回歸了禍性就成了至惡濁劣的永恒。道法自然大于科學,科學只是道法自然的世間法。

有物①混成②,先天地生③。寂④兮寥⑤兮,獨立而不改⑥,周行而不殆⑦,可以爲天地母⑧。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爲之名曰“大⑨”。大曰“逝⑩”,逝曰“遠⑪”,遠曰“反⑫”。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⑬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⑭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①物:神聖。

②混成:混沌而成。

③生:存在。

④寂:寂寞。

⑤寥:寥廓。

⑥改:改變。⑦殆:停止。

⑧母:指萬物的創造者。

⑨大:形容詞,形容道不可思議的程度。

⑩逝:離開本原。⑪遠:遙遠。

⑫反:反通“返”,返回,指回歸心性。

⑬域:自然。

⑭法:法性。

譯文:

有一聖物混沌而成,先于天地前就存在。寂寞啊寥廓啊,獨自存在而且永不改變,不斷地進行運作而且不會停止,這就是天地的創造者。我不知道這創造者的名字,就特意用一個字命名爲“道”,又特意用“大”形容道。大相離開本原,離開本原就已遙遠,遙遠卻又終將返回心性。所以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自然中有四大,而人是首位的。人的法性是地,地的法性是天,天的法性是道,道的法性是自然。

解析:自然在不斷地産生相,那自然有沒有界?“自然界”以外又是什麽?本原和本原所産生出去的相都是自然,而在自然以外的“界域”是一個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靈性,沒有生命,沒有實物,就連虛物都沒有,是一個什麽也沒有的“界域”,這就是死無葬身之地的“界域”。既然自然以外什麽也沒有,那自然還有沒有界?若說有也可以,那就是“自然界”外有‘什麽也沒有’。既然自然以外什麽也沒有那說自然有界就沒必要了。自然産生萬法就必須要有“界域”來承載,這個“界域”要承載時間,空間,萬物。所以自然不斷地侵食“自然界外”,因爲萬法需要“界域”來承載。本原是無所不有,本原産生萬法是侵食“自然界外”,所以形成本源。“自然界外”是什麽也沒有,所以本源就是“無所有無所不有”。然後本源又産生心元世界,心元世界又産生物元世界,這就是陰陽的誕生。以道所述的自然哲學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自然中有四大,而人是首位的,這是以人回歸本性的慧光來看待。若人回歸了本性,人與自然共爲一體,人很大;若人未回歸本性,人與自然對立,則人很渺小。人的生命體來于地,所以人法地;地的本體來于天,所以地法天;天的本體來于道,所以天法道;而道本自性質的表法就是自然,所以道法自然。

第26章

重形象

人生在世與人結交,最講究的就是禮節,氣質。人爲了什麽而活?人爲了尊嚴而活,其次爲了生存而活,其次爲了地位財富而活。仁人志士們爲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們雖死猶榮。諸君在世之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穩重處世盡善得體,可稱爲衆志士之楷模。

重①爲輕根②,靜③爲躁君④。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辎重⑤。雖有榮觀⑥,燕處超然⑦。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⑧輕天下?輕則失根⑨,躁則失君⑩。

①重:穩重。

②根:根除。

③靜:冷靜。

④君:控制。

⑤辎重:指爲維護莊嚴形象的攜帶物。

⑥榮觀:榮耀的感覺。

⑦燕處超然:飛躍在高超以外不會以高貴而自居。

⑧身:身份高貴。

⑨根:根本。

⑩君:主動權。

譯文:

穩重就要根除輕率,冷靜就要控制浮躁。君子行馳在天下從來不放棄維護莊嚴形象的攜帶物。雖有榮耀的感覺,卻飛躍在高超以外不會以高貴而自居。所以有了萬乘的人豈能以身份高貴而輕視天下?輕率就失去根本,浮躁就失去主動權。

解析:貴以賤爲本,高以下爲基。從心性上講人與人是平等的,但由于人的本質不同從而導致有所差異。人的地位雖有高低,但人性是平等的。成功者要想使衆服己那就得以德服人,豈能以功高而自居,輕視他人?只有不以功高而自居,事迹才不會被時間抹去。要行事經其時間磨煉而不磨滅就得穩重處事冷靜處事。輕率就會失去根本,嚴重時甚至會到了萬劫不複的地步。浮躁就會失去主動權,喪失機會。

第27章

學爲人師行爲示範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一個人能成爲師者,那自己的文化智慧人生境界一定得高于他人,而這就是師資。師者啓發學者爲何去奮鬥,師者爲學者指明前進的道路。師者把關愛給了學者,待學者功成身遂後又把關愛給了大衆。縱然人各有志,或以奉獻國家社會者,或以爲己追求者,或以把造孽當事業幹者,但師者還是以誠相待。道路給學者指明了,至于何去何從,那就由學者自己決定了。

善行,無轍迹①;善言,無瑕谪②;善數,不用籌策③;善閉④,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⑤,無繩約⑥而不可解。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⑦”。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⑧。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⑨”。

①轍迹:遺留的痕迹。

②瑕谪:不好的責備。

③籌策:詳細的計算。

④善閉:好的關口。

⑤善結:完美的繩結。

⑥繩約:解開繩結的扣。

⑦襲明:明智的一種。明智有聰明,微明,襲明。

⑧資:將層次境界對比的衡量對象。

⑨要妙:奇怪的小聰明。

譯文:

好的行使沒有遺留的痕迹,好的教誨沒有不好的責備,好的數數不用詳細的計算,好的關口沒有關鍵之處從而不可以打開通過,好的繩結沒有扣從而不可以解開。

聖人常善意的救人,所以不會抛棄別人;常善意的拯救衆生,所以不會抛棄衆生,這就是關愛他人關愛衆生的智慧,所以稱爲“襲明”。善人是不善人的學習模範,不善人是善人將層次境界所對比的衡量對象。不尊重師長,不珍惜襯托自己的對比者,雖然有些小智慧那也是很大的糊塗,這奇怪的小聰明就稱爲“要妙”。

解析:人生在世行馳天下,想要不斷地嚮前進步那就必須得學習。待博學多才通達世出世間法,行事經其時間磨煉而不磨滅就爲功成身遂學業圓滿。在家孝父母,出門事師友,學爲人師行爲示範,凡民族仁人志士者之道皆一以貫之。自己有了大智慧也不會以爲自己有智慧,智者不言,言者不智,道在不言中,不言之教無爲之益,天下希及之。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有教無類,道不同不相爲謀。

第28章

以正爲天下

人之道一切皆以順其自然合乎人性,順其自然合乎人性就是正道。凡是違背人性反自然的終將走嚮衰退而滅亡。嚮著人性大道的方嚮運作就是道德,一如既往就是常德。人生境界能一直在常德確實不易。何謂常?就如雌雄必然相對,這就是常。若雌雄不相對,卻以同性而相對,這就是反常。反常就是反常德,反常德就會天災人禍。常德其止在于至善,至善就是樸。樸散發于天下,聖人用之就可以遵天命行天道,成爲天子,然後社會大制就可以不被破壞。天道——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繼往聖之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知其雄,守其雌,爲天下谿①。爲天下谿,常德②不離③,複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辱④,爲天下谷⑤。爲天下谷,常德乃足,複歸于樸⑥。樸散則爲器⑦,聖人用之,則爲官長⑧,故大制不割⑨。

①谿:指正常的流傳之道。

②常德:一直嚮人性大道的方嚮作爲。

③離:脫離。

④辱:恥辱。

⑤谷:指心胸寬廣包容天下。

⑥樸:質樸。本性圓融圓滿的恒道。

⑦器:有利于大衆的才能。

⑧官長:衆官的首領,即遵天命行天道的人,天子。

⑨割:破壞。

譯文:

知曉雄,守護雌,成爲天下正常的流傳之道。成爲天下正常流傳之道時,一直都運作在人性的大道上而不會脫離人性之道,回歸成嬰兒的樣子。知曉潔淨的自尊,銘記恥辱,就能爲天下而心胸寬廣。爲天下而心胸寬廣,嚮返璞歸真大道運作的德能就足夠,最終回歸本性。質樸散發出去就成爲有利于大衆的才能,聖人以其德能就可以遵天命行天道成爲天子,所以大的社會制度不會被破壞。

解析:常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在嬰兒時,呈現本性的法相,但隨著時空的轉移,本質就顯現出來了,人的本質是各不相同。說人與人的本性一樣是從心性上講的,是將人看作回歸自性來講的,但這只是個理論。講實際的,真正能大徹大悟的人又有多少?有的人更是執迷不悟。早悟晚悟早晚都悟,就怕一直是執迷不悟。一個覺悟的人是常知自尊銘記恥辱,心胸寬廣包容天下,終將百世功千秋利萬代名。生命運行軌道與衆不同的人帶給了大衆大福,這種生命運行軌道就是天命。本質符合天命的人才能遵天命行天道,而這個人能成爲國君,成爲了國君就被稱爲天子,天子是衆官之長。國威君威民威都在,那大的社會制度就不會被破壞。

第29章

尊國貴民取天下

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而非少數人之天下。天子所貴之處是因天子貴重天下人,若天子不貴天下人,那天子也是一條蟲而不是一條龍。天子失魂落魄,命如草芥;天子命行于天道,天下人之貴。一個人本質不行德能不夠,就是有福命成爲國君那也不會長久,因爲厚德才能載物。天下是莊嚴神聖的,不是一般人所能承載了的。一個偉大的以權效國者,待把才能施給天下人後就功成身退,奉行天下人之天下大義。

將欲取天下而爲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①,不可爲也,不可執也②。爲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爲,故無敗;無執,故無失③。夫物④,或行或隨⑤,或歔或吹⑥,或強或羸⑦,或載或隳⑧。是以聖人去甚⑨,去奢⑩,去泰⑪。

①神器:莊嚴神聖的存在。

②執也:爲自己執有。

③無失:不會喪失。

④夫物:世上的可見物。

⑤或行或隨:要麽奉獻別人要麽隨緣擁有。

⑥或歔或吹:要麽稍微保留要麽全部舍掉。歔:呵氣,指對世物的保留態度。吹:吹起,指對世物的舍去態度。

⑦或強或羸:要麽發展壯大要麽逐漸縮小。

⑧或載或隳:要麽傳承要麽毀壞。

⑨甚:過度。

⑩奢:奢侈。

⑪泰:極度。

譯文:

想要爭得天下進行一番作爲,我看這目的是不能達到。天下是莊嚴神聖的存在,不可以按自我主觀意識進行作爲,不可以爲自己執有。以自我主觀意識作爲的人大業失敗,爲自己執有的人天下喪失。所以聖人不以自我主觀意識而以自然法則進行作爲從而不會失敗,不爲自己執有從而不會喪失。世上的可見物,要麽奉獻別人要麽隨緣擁有,要麽稍微保留要麽全部舍掉,要麽發展壯大要麽逐漸縮小,要麽傳承要麽毀壞。其重要的是聖人去掉過度,去掉奢侈,去掉極度。

解析:人與自然共爲一體,奉行自然完美之法則,事業就進行的完美。然而有人卻不與自然一致,選擇與自然對立,迷信人定勝天,诳言人可以戰勝自然。人因爲修爲不夠深厚,所以才會禍國殃民才會把造孽當事業幹,最終是天災人禍災難不斷,但卻還認爲這是“自然災害”。自然是嚮著較完美的方嚮運作,豈能莫名其妙的猛來災害一下?人因爲修爲不夠深厚所以才會拼命爲自己執有,卻不曉得爲天下才是真正的爲自己。世間一切法,終將有朝一日空,所以執有又能執有多久?處世要穩重處事要得當,去掉過度奢侈極度就是其中重要的。

第30章

議兵

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天下大勢嚮于亂,亂世出枭雄;天下大勢嚮于盛,盛世出英雄。江山多少英雄豪傑,方顯出男兒本色。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只有人民的軍隊才是無往不勝的。順應道法,尊天敬地,以正道指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後以感慨仁者無敵,大愛無疆。

以道佐①人主者,不以兵強②天下,其事好還③。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④,必有凶年⑤。善有果而已⑥,不敢以取強⑦。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物⑧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①佐:輔佐。

②強:壓迫。

③還:收手。

④後:過後。

⑤凶年:災害的年頭。

⑥已:停止。⑦強:逞強。

⑧物:生命體。

譯文:

以道輔佐國君的人,不用軍隊壓迫天下,事情做的差不多就收手。軍隊所到 的地方,荊棘就生長出來了。大戰過後一定會有災害的年頭。作戰有好的結果就該停止了,不敢用武力來逞強。有了戰果卻不自負,有了戰果卻不誇耀,有了戰果卻不驕傲,有了戰果卻是迫不得已,有了戰果卻不逞強。

生命體過度強壯就會提前衰老,這就不符合養生之道了,不符合養生之道就會提前消亡。

解析:造殺業最重的就是戰爭。世間有三大重業,那就是淫業,殺業,妄業。殺業過重的地方就會有災害。業力關系著萬物的運作方式,而殺業是不善的,殺業的方嚮是常爲禍性,禍性是至惡濁劣的永恒,所以殺業過重時就會滅絕人性喪心病狂。戰爭是爲了除惡,是爲了大衆求生存之道,而不是爲了屠害天下蒼生,所以戰爭達到符合道義的目的時就該停止了。

第31章

議兵

兵者,詭道也;詭道,兵者也。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方能取勝。兵道,必然尊重一個軍人的尊嚴。先禮後兵,雖死猶榮。戰爭是迫不得已而爲之,沒人喜歡戰爭,喜歡戰爭則非人也。爲人民解放事業而就義的英烈,人民將永記在心。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①,故有道者不處。

君子居則貴左②,用兵則貴右③。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爲上④。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⑤尚左,凶事⑥尚右。偏將軍⑦居左,上將軍⑧居右。言⑨以喪禮處之,殺人之衆,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①物或惡之:衆人都厭惡它。

②左:柔和。

③右:強硬。

④恬淡爲上:適可而止爲上策。

⑤吉事:善美的事。

⑥凶事:凶惡的事。

⑦偏將軍:指懂政治會安撫百姓的軍官。

⑧上將軍:指爭強好勝好戰的軍官。

⑨言:命令。

譯文:

兵器,是不祥的器具,衆人都厭惡它,所以有道的人不喜歡與它打交道。

君子處世就要貴重柔和,用兵就要注重強硬。兵器是不吉祥的器具,不是君子常用的器具,只有迫不得已才使用,適可而止爲上策。勝利了卻不贊美,而贊美的人是喜歡殺人。喜歡殺人的人是不可以得到天下的人心。善美的事嚮柔和,凶惡的事嚮強硬。懂政治會安撫百姓的軍官居處柔和,爭強好勝好戰的軍官居處強硬。命令用喪禮處理戰死者,殺人很多,要爲戰死者哭泣追悼;戰爭勝利,用喪禮處理戰死者。

解析:人類的戰爭從古至今一直有,以後還會有,要想人類再也沒有戰爭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人類爆發戰爭的根源就在于利益,利是一切社會動亂的根源。人類的很多戰爭都是無義戰,完全就是損人不利己,損人而害己。和平發展絕對比戰爭發展所獲利大,以戰爭的方式發展終將是損人而害己。人爲了爭利大打出手,但其結果卻是到頭一場空,爭得把命都丟了。是利益重要還是生命重要?生是那麽一回事,死了就完全不是那麽一回事了。外在世物一切一切的重要也莫過于人 的生命還重要,所以絕對不能拿生命當兒戲。兵者,生死就在一瞬間,軍人不怕死,但軍人也不輕言死,縱然是死也要死而不亡。

第32章

述自然

道是以自然規律在運作,自然的感覺是完美的,永遠的這樣運作,沒有盡頭。因爲一直這樣運作,所以常不會被生命者所注重甚至是發覺。因爲不會被重視,所以就沒有名。無名的英雄是小,無名的道才是大。道大卻以小所示,因爲道終不爲大,所以才能成其大。人之道是嚮著完美的方嚮發展,因爲完美所以人才生命所嚮。

道常無名①,樸②。雖小,天下莫能臣③。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④。天地相合⑤,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⑥。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

①無名:沒有名聲,不被衆生知曉。

②樸:質樸。

③臣:臣服,順從。

④賓:歸順。

⑤相合:相互作合。

⑥均:均勻。

譯文:

道常常沒有名聲,不被衆生所知曉,質樸。道法所示雖爲小,但天下沒有能使道臣服的。侯王如果能執守道,萬物將會自己歸順。

天地相互作合,所以降下甘露,天下人沒有命令然而卻自己均勻。

萬法開始有了名,名既然有了,那就應該知道界限了,知道界限可以沒危險。比喻道在天下,就如同大川最終彙聚在江海一樣。

解析:道永遠以自然規律在運作,沒有任何生命者可以改變自然,一切都是自然的。自然或以完美,或以惡劣,或以常態。因爲自然永遠自然,所以才沒被生命者所發覺。執守自然完美之道運作,萬物將會自己歸順,因爲天地運作的方嚮就是完美。人以完美的方嚮作爲就與天地一致,這就是順其自然,所以就是天地人合一。以完美方嚮運作才是常規,脫離了這個常規界限就有了危險。大道莅天下分散爲小道,但最終又彙聚在了一起。

第33章

自知之明

觀心性,觀天地,觀人道,觀自在。以世出世間慧光觀一切,就知道了何爲正,何爲得當,何爲恰得其所。觀他人的事迹就知曉了他人是什麽樣的本質,什麽樣的德能。各人有各人的本質,所以各人有各人的德能,從而各人有各人的事業。個人從事的事業一定是以得到大衆認可爲上,是與自然運作方嚮一致才可行。

知人者智①,自知者明②。

勝人者有力③,自勝者強④。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⑤。不失其所者久⑥。死而不亡者壽⑦。

①智:明智。

②明:明悟。

③力:力量。

④強:剛強。

⑤志:志嚮。

⑥久:長久。

⑦壽:長壽。

譯文:

知曉別人的人明智,知曉自己的人明悟。超越別人的人有力量,超越自己的人剛強。知道滿足的人富有。堅定不移行事的人有志嚮。不失掉根本的人才能長久。身死但事迹卻不消亡的人才是長壽。

解析:兵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而常道,知己知彼從而不會迷茫。知人知己才能學會處世處事。知曉自己,就明白自己可以成就什麽樣的事業;知曉別人,就明白了什麽人可以結交什麽人不可結交。能超過別人的人,說明自己能力強于他人;能超越自我的人,說明自己追求卓越。知曉適可而止的人才能富有。人生在世不失掉根本才能長久,這就是行事經其時間磨煉而不磨滅。即使有朝一日命離于世,但事迹也不會立刻隨著時空的轉移而消失匿迹,這才是長壽者。

第34章

述大道

大道泛兮,小道聚兮,幽幽兮,深邃兮,洞察萬物之運作,賞自然之風光,天之道也,自然之觀。大道不以大自居,卻以小所示,因爲終不自爲大,所以才能成其大。

大道氾①兮,其可左右②。萬物恃③之以生而不辭④,功成而不有⑤。衣被萬物而不爲主⑥,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爲主,可名爲“大”。以其終不自爲大,故能成其大。

①氾:同“泛”,廣泛。

②左右:左右萬物。

③恃:依賴。

④辭:推辭。

⑤有:占有。

⑥主:主宰。

譯文:

大道廣泛啊,可以左右萬物。萬物依賴大道所生,然而大道卻不會推辭,功業成就了而且也不會占有。雖覆蓋萬物然而卻不主宰,並把名歸于“小”,萬物歸順卻不會成爲主宰者,可以稱爲“大”。因爲一直不自爲大,所以才能成就大。

解析:大道大,卻把名歸于小,其實大道是大名。衆生發覺了這真實的一面,才更加佩服大道之大。萬物都有靈性,靈性達到一定程度就是生命。最大的生命體就是大道,大道的本命就是自然。而人把自己的本命稱爲“靈魂”或“魂魄”。何謂“靈魂”?“靈魂”靈在哪裏?如果“靈魂”靈,那麽誰願意來到世上受罪?來到世上一定是享受大富大貴。既然命不由己做主,那麽“靈魂”一點也不靈。

既然“靈魂”不靈,那麽人還有沒有靈魂?人來于道,道的本命就是自然,所以人的生命去嚮當然由自然決定,絕不會以個人主觀意志所決定,更不會以“神”的意志所決定。人與自然共爲一體,自然中有四大,當人本命複歸于道,則人居首位。

第35章

述世道

心性在不斷地産生相,並呈永恒的狀態。人的本命在某一瞬間隨著相的産生而誕生于世道。人因爲是人的本質所以生于人道。人生存生活在人道世界當然就得以人道規律來行事了,違反了人道那只有走嚮衰退而滅亡。

執大象①,天下往,往而不害②,安平泰③。

樂與餌④,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⑤,聽之不足聞⑥,用之不足既⑦。

①象:同“相”,指相之道。

②害:損害。

③平泰:和平安甯。

④樂與餌:美樂和美食。樂,指音樂。

⑤見:看見。

⑥聞:聽見。

⑦既:盡,完了,用過。

譯文:

執大道,與天下人來往,來往卻不損害別人,就會和平安甯。

美樂和美食,吸引路過的人停止。道從口中闡述出來,平淡的沒有真實的感覺,口述的看見不如真實的看見,口述的聽見不如真實的聽見,口述的使用不如真實的用過。

解析:人生在世與人結善不結惡,與人禮尚往來。該舍利的時候舍利于別人來換取友誼,從而謀求長遠的利益。對于世道之理,當人的境界層次足夠高時,再高的哲理也會感到平淡。哲學家也是個普通人,所以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雖然平淡,但卻不會滿足。法源相傳,世代流傳。

第36章

處世

這一章闡述的是處世之道。處世也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控制好度非常重要。想要這樣的結果,先必須得那樣做。不按此規律來作爲就不能實現,不能實現的就不會成爲現實。

將欲歙①之,必固張②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③”。柔弱勝剛強。

魚不可脫于淵④,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⑤。

①歙:收斂。

②張:擴張。

③微明:明智的一種。明智有聰明,襲明,微明等。微明是指能作出正確判斷和進行正確的行爲。

④淵:深水。

⑤人:天下人。

譯文:

准備收斂,必然先擴張;准備削弱,必然先強盛;准備廢除,必然先舉薦;准備取代,必然先在一起。這就是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進行正確的行爲,稱爲“微明”。

柔弱勝過剛強。

魚不可以脫離深水,國家的銳利武器不可以展示給天下人。

解析:想要成功,必然得遵循成功之道。成功是有必然條件的,把必然條件都具足了才能成功。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進行正確的行爲就是微明。人生在世行馳天下,不要總爭強好勝,過度的爭有時候會把命都丟了。柔弱之道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但該出擊的時候也一定要出擊。生命者要生存就必然不能失掉根本,失掉根本就會招來災難。

第37章

述無爲

道常常都是以自然完美的規律在運作,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差錯。若出現差錯就以天地人合一的大德來鎮住,鎮住就可以減少災害,然後使其恢複常態。道的運作就如人的身體一樣,難免不會發生病變。發生了病變就得進行治療,治療好了身體就健康,健康了便是常態。所以一人之身即有天下之象,即有宇宙之象。吾心即是自然,自然即是吾心,心乃心性也。只有自然常了才能天下所正。

道常無爲而無不爲①,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②。化而欲作③,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④。鎮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①無爲而無不爲:以自然完美規律運作,不以生命者的主觀意志所運作。

②化:造化。

③作:違背常態而運作。

④無名之樸:至淨完美的質樸。

譯文:

道常常都是以自然完美規律在運作,侯王如果能執守住道,萬物就將會自己造化。造化時如果違背常態而運作,我就用至淨完美的質樸來鎮住。用至淨完美的質樸來鎮住,就沒有反常態的傾嚮。沒有反常態的傾嚮就平靜,天下將自己歸于正道。

解析:人道世界必須得以自然常態來運作,一但自然不常了,那就天地不仁以萬物爲刍狗,這就使得天下蒼生皆命存于危機。生命存在于危機中,完全還不知道是怎麽一回事了,就突然之間死不瞑目。人心是可以改變外在世界的,這就是境隨心轉。人心嚮善,自然就完美;人心嚮惡,自然就災害。以至淨完美的質樸來鎮住反常,自然就常了,常了就平靜和諧。平靜和諧了,天下就歸于正道。所以和諧能拯救危機。

第38章

述道德

何謂道德?道是指本原和本原所産生出來的世界。而德是指以自然完美方嚮進行運作。本原是本性與禍性共爲一體,本性是至淨圓滿的永恒,禍性是至惡濁劣的永恒。所以道的運作方嚮有兩大:一是歸真返璞,二是歸惡返劣。歸真返璞是善,歸惡返劣是惡。嚮著善的方嚮運作是上德,嚮著惡的方嚮運作是下德。所以道德有兩種。因爲人的道德是善,是嚮著完美的方嚮運作,所以通常說的道德當然是人之道德,是上德。若以下德爲道德,則非人也。道必然以德而運作,而人是道的一部分,所以人必然離不了德。離失上德,選擇下德,則壹與禽獸且不如。

上德①不德,是以有德;下德②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爲③而無以爲④;下德無爲而有以爲。上仁爲之而無以爲;上義爲之而有以爲。上禮爲之而莫之應⑤,則攘臂而扔之⑥。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⑦而亂之首⑧。前識者⑨,道之華⑩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①上德:嚮著善的方嚮運作。

②下德:嚮著惡的方嚮運作。

③無爲:沒有作爲。因爲已經順其自然,符合本性之道了,所以無需再作爲。或以順其自然,符合禍性之道。

④以爲:主觀認爲。

⑤應:回應。⑥攘臂而扔之:拂手離去並不再理睬對方。

⑦薄:淺薄。

⑧首:首位。

⑨前識者:所謂有知識的先知。

⑩華:光彩;虛僞。

譯文:

上德不用示現德,還是有德;下德不失掉德,卻是無德。上德沒有作爲而且沒有主觀認爲;下德沒有作爲然而卻有主觀認爲。上仁做事沒有主觀認爲;上義做事卻有主觀認爲。上禮待人卻沒有回應,就拂手離去並不再理睬對方。所以失去道然後就剩下德,失去德然後就剩下仁,失去仁然後就剩下義,失去義最後就剩下禮。而這個禮,因爲忠信淺薄從而是導致禍亂的首位。所謂有知識的先知,做事自以爲光彩,然而卻是愚昧的開始。所以大丈夫處世厚道,不居淺薄;處世實在,不居虛僞。所以去掉糟粕,取擇完善。

解析:自然運作或以嚮完美運作,或以嚮惡劣運作。人之道德是以嚮善爲准則,嚮善運作不用說明就已經證明是德,所以上德不示現德,本自就是德。然而以嚮善爲准則看惡,惡道不運作了才是德。所以下德不失掉德,卻是無德。人際交往必然以禮相待,講究禮尚往來,即使是戰爭那也得先禮後兵。如果以禮都相待了,對方卻不回應,目中無人,那就沒必要再予以理睬。大丈夫處世要實在些,沒必要虛僞的自欺欺人。衣冠禽獸者是常說人話卻不幹人事。人生處世要爲人厚道,所以才能看得長遠,幹的事業也就長久。

第39章

萬法歸一

萬法由壹産生,壹就是本體。一切皆由自然本體産生,所以萬物是一個整體。因爲是一個整體所以萬法才歸一。萬法歸一,谷靈神盈,人傑地靈,萬物和諧,天下太平。

昔之得一者①:天得一以清②,地得一以甯③,神④得一以靈⑤,谷⑥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⑦,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⑧。其致⑨之也。天無以清,將恐裂⑩;地無以甯,將恐廢⑪;神無以靈,將恐歇⑫;谷無以盈,將恐竭⑬;萬物無以生,將恐滅⑭;侯王無以正,將恐蹶⑮。故貴以賤爲本,高以下爲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爲本邪?非乎?故至譽無譽。是故不欲琭琭如玉⑯,珞珞如石⑰。

①昔之得一者:從前萬法歸一的狀況。昔:從前。者:狀況。

②清:碧藍。

③甯:甯靜。

④神:本命。

⑤靈:自由。

⑥谷:大道。

⑦生:長生。

⑧正:引領正確之道。

⑨致:達到。

⑩裂:巨變。

⑪廢:廢棄。

⑫歇:停止。指生命休克。

⑬竭:竭盡。

⑭滅:滅亡。

⑮蹶:政權垮台。

⑯琭琭如玉:繼任事業艱難曲折如同美玉般難找。

⑰珞珞如石:繼任事業舒適的如同石頭般隨處可挑。

譯文:

從前萬法歸一的狀況:天歸一就碧藍,地歸一就甯靜,本命歸一就自由,大道歸一就充滿,萬物歸一就長生,侯王人生境界歸一就爲天下引領正確之道。一切達到完美歸一就可以。天不碧藍將要巨變,地不甯靜將要廢棄,本命不自由將要停止生命,大道不充滿將要竭盡,萬物沒有長生之道將要滅亡,侯王引領天下者沒有正確之道將要政權垮台。所以高貴是從低賤過來的,高層次是以下層爲基礎。然而侯王自稱孤、寡,不穀。這難道不也是從低賤過來的?不是?那就有了地位也不會有榮譽。是因爲不想繼任事業艱難曲折如同美玉般難找,卻想繼任事業舒適的如同石頭般隨處可挑。

解析:萬物是一個整體,萬法歸一,天長地久。物元世界是由心元存在轉化過來的,心元世界的存在通過某些種自然方式不斷地轉化爲物元世界的物質,所以物質世界不斷地膨脹,當膨脹到極點時就發生了大爆炸,所以就産生了許許多多的星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所現,執著于現狀,所以不能追溯根源。萬物是一個整體,所以貴以賤爲本,高以下爲基。王侯將相甯有種乎?非也!人生境界未歸一是承載不了大福報的,厚德才能載物。

第40章

述道規

本原侵食“自然界外”形成本源,本源又産生陰陽之相。陰就是心元世界,陽就是物元世界。在本原,現實就是虛妄,虛妄就是現實,現實與虛妄共爲一體。而從本原産生出來的相,以陰陽構成的世界,則運作的是現實常規,這個現實常規就是科學。而科技是改變心物世界現實常規的技術,當常規盡被打亂,那就會發生天地不仁以萬物爲刍狗的事,所以科技是追求極端的末路。科技帶給了人類文明,帶給了人類高級的生活方式,但科技帶給人類的負面作用也是很大的。

反①者,道之動②;弱③者,道之用④。天下萬物生于有⑤,有生于“無⑥”。

①反:違反。

②動:行動。指自然災害。

③弱者:順其自然,不對立。

④用:給予生存用來完善

道。

⑤有:指物元世界未爆炸前的狀態。

⑥無:本源,本源是無所有無所不有,但表現爲“無”。

譯文:

違反道規,道就要行動;順其自然不與道規對立,道給予生存用來完善道。

萬物産生于有,有生于本源。

解析:逆天行道,天地誅之,萬人唾棄;順其自然,合乎人性,功成身遂,天之道也。萬物是由物元世界的大爆炸産生的,在此之前萬物是一個整體。物元世界是由心元世界的存在轉化過來的,心元世界又是由本源産生的,本源是無所有無所不有,但表現爲“無”。本源不是徹底的什麽都不存在,如果是徹底的什麽都不存在那是絕對産生不出來其它的,因爲毫無現實根據。只有“無”裏本來就已經有了才能産生出來其它。所以本源是無所有無所不有。

第41章

述層次

一個人和一個人的本質不同,所以一個人和一個人的人生境界也不同。人生境界不同,那思維層次當然就不一樣了。人的層次大致可以分爲三層,那就是上中下三層。自然哲學只有中人和中人以上的人才可以看得懂。所以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層次爲上等的人,對于自然哲學這種高級的文化會很敬佩,所以認真修學;層次爲中等的人,會半信半疑。因爲境界還不行,所以還需要師者的引導;層次爲下等的人,從來都喜歡唯我獨尊,狂妄自大。即使再高級的文化那也不會放在眼裏。所以這種人總是在晃蕩時間,終將一事無成。就算成了事那也是把造孽當事業幹。

上士聞道①,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爲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③,進道若退④,夷道若颣⑤。上德若谷⑥,廣德若不足⑦,建德若偷⑧,質真若渝⑨。大白若辱⑩,大方無隅⑪,大器晚成⑫,大音希聲⑬,大象無形⑭,道隱無名⑮。夫唯道,善貸且成⑯。

①道:自然哲學所闡述的大道之理,即哲理。

②若存若亡:好像存在好像又不存在。指因境界不夠而對哲理感到困惑。

③明道若昧:明悟的道好像愚昧一樣。

④進道若退:前進的道好像後退一樣。

⑤夷道若颣(lèi):平坦的道好像有坑窪。

⑥上德若谷:上德好像無際的空谷。

⑦廣德若不足:廣大的道德好像不足夠。

⑧建德若偷:樹立道德形象好像偷竊一樣。

⑨質真若渝:真實的本質好像會更改。渝:更改,改變。

⑩大白若辱:很潔白的自尊好像受了侮辱。

⑪大方無隅:廣大的方正好像沒有角。

⑫大器晚成:成大氣候的人較遲才成就。

⑬大音希聲:巨大的聲音恰似響聲希少。

⑭大象無形:廣大的道沒有形狀。象同“相”,指相之道。

⑮道隱無名:道隱約而沒有知曉者。

⑯善貸且成:完美給予並且使其成就。

譯文:

層次爲上等的人聽到哲理,不斷地將其實踐;層次爲中等的人聽到哲理,因境界不夠會感到好像存在好像又不存在;層次爲下等的人聽到哲理,因境界低下會感到荒唐而大笑。不笑,就不足以稱爲哲理。所以用言語來解釋其原因:明悟的道好像愚昧一樣,前進的道好像後退一樣,平坦的道好像有坑窪。上德好像無

際的空谷,廣大的道德好像不足夠,樹立道德形象好像偷竊一樣,真實的本質好像會更改。很潔白的自尊好像受了侮辱,廣大的方正好像沒有角,成大氣候的人較遲才成就,巨大的聲音恰似聲音希少,廣大的道沒有形狀,道隱約而沒有知曉者。只有道,完美給予並且使其成就。

解析:本原是由至淨圓滿的永恒和至惡濁劣的永恒共同構成,這兩者其實質完全不同,但其卻共爲一體。因爲不同但卻又共爲一體,所以就産生了矛盾,這就是一切矛盾産生的根本。矛盾由來已久,是因爲本原就已存在。既然矛盾就已存在,那就要化解矛盾,化解矛盾是首當其沖。矛盾就已存在,若再進行對立,那就是亂上加亂。若陷入這種混亂的困境並且長久不能自拔,那真是求生不能求死也不行,真是相當的受罪。因爲要徹底解決矛盾,所以才要追求解脫。解脫後回歸本性,回歸至淨圓滿的永恒。回歸了本性就永遠沒有了對立永遠沒有了矛盾,至惡濁劣的永恒也徹底不複存在。這就是終極歸宿。本性與禍性實質完全不同但卻又共爲一體,這就是大矛盾。而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颣等,這些都是由心性産相的小矛盾。對于大器晚成一定得認清,有的人生命運行軌道特殊,經過了多少的歲月曆經滄桑才取得了成功。這成功是一番與衆不同的大事業,所以大器晚成只限于某些本質與衆不同的人,只限于某些生命運行軌道特殊的人。有的人迷信自己是個特殊者,認爲自己大器晚成,所以一直在晃蕩時間浪費生命,但卻還盼著自己有一天成就一番大事業。其結果是發甲都已花白但卻還是一事無成,最後只能抑郁的一命嗚呼。

第42章

述過程

道産生萬物有一定的過程,其過程就是本原侵食“自然界外”形成本源,本源又産生陰,陰又産生陽。從宏觀上講,陰陽共生;從微觀上講,陰陽有先後。先有陰,後有陽,陰先于陽不到一瞬間,這個不到一瞬間究竟是多久,沒人知道。哲學家不知道,科學家也不知道,唯有天知道也。

道①生一②,一生二③,二生三④,三生萬物。萬物負陰⑤而抱陽⑥,沖氣⑦以爲“和”⑧。

①道:本原。

②一:第一者本源。

③二:第二者陰,即心元世界。

④三:第三者陽,即物元世界。⑤負陰:不著重陰,即不著心相。

⑥抱陽:著重陽,即著物相。

⑦沖氣:不斷補充生命力。

⑧和:生命力充沛。

譯文:

本原産生第一者本源,本源又産生第二者陰,陰又産生第三者陽,最終物元世界膨脹到極點就發生了大爆炸從而産生了萬物。

萬物不著重心相卻著重物相,不斷補充生命力就是“和”。

解析:自然以外是什麽都不存在的“界域”,本原産生相需要“界域”來承載,所以侵食了“自然界外”,從而形成本源,本源與本原還是一體的;然後本源又産生陰,陰與本源還是一體的;最後陰産生陽,陽與陰同樣也還是一體的。因爲

一切都是一體的,所以最終才能回歸自性。一是本源,二是陰,三是陽。本源是無所有無所不有,但表現爲“無”;陰是以心元存在所表現的唯心世界;陽是以物元存在所表現的唯物世界。本源是相,陰是相,陽也還是相。相之道就是這些大相的統稱。放下了物相,再放下了心相,最後放下了相源,有了功德然後就回歸了自性。物元世界是最後一個相,壹是本源,貳是陰,三是陽,而陽就是物元世界。人天生就著相,尤其是著物相,所以唯物主義是正常現象。因爲唯物所以才把物質的物元世界稱爲唯物世界。本原産生相,是先本源然後陰最後陽;而回歸自性則是與其倒著來,先放陽再放陰最後放相源。其中有一個條件非常重要,那就是功德,功德是回歸自性的中介物。生命者在世道的生命體是唯物世界的身體和唯心世界的心共同構成,所以身心就是生命體。回歸自性是踏著自然規律返璞歸真的大道走,是倒著來,所以當然就得先放物相。人著相是按自然規律産生相的順序走,而人不著相是按自然規律回歸本性與其産相時的順序反著走,哪一個相在最後,當然哪一個相著的最重。物相在最後,當然物相就著的最重,所以才唯物,所以才萬物負陰而抱陽。萬物之靈如此,萬物之其它更是如此。萬物之靈高于萬物之其它,在于可以解脫。物相和心相,物相在前,心相在後。身體屬物相,心靈屬心相,所以身心之相是以身體所著重。身體著重,身體以外的那些世物更是著重。生命體是由物相之身和心相之心共同構成,要說完全不著相那根本不實際。但如何能做到不著相但還又實際了?那就是陰陽平衡之道,心物平衡了就可以既不著相而且還又實際了。所以陰陽平衡之道才能順其自然合乎人性,找到終極歸宿。

第43章

稀奇之道

道無窮無盡,有明白了悟之道,有極爲難懂之道,有完全不可思議之道,有荒唐至極之道,有稀奇古怪之道,等等之類。世間必然是物以稀爲貴,這些稀罕之道不僅讓人追求而且還實用。稀少之物必然只有少數人才能得到,這些能得到的少數人就是有能耐的人。

天下之至柔①馳騁②天下之至堅③,無有入無間④。

吾是以知無爲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爲之益,天下希及⑤之。

①至柔:最柔軟的。

②馳騁:駕馭。

③至堅:最堅硬的。

④無有入無間:無形的進入沒有間隙的界域。

⑤及:做到。

譯文:

天下最柔軟的駕馭天下最堅硬的,無形的進入沒有間隙的界域。

我是以知曉無爲的好處來處世。不常用言語的教導和無爲的好處,天下做到的很少。

解析:柔弱勝剛強,柔弱不知不覺無形的進入剛強中,然後控制了剛強,使其剛強所敗。人生境界足夠高的人才能知道無爲的好處。然而人生境界足夠高的人又是較少的。所以不常用言語的教導和無爲的好處,天下做到的人很少。

第44章

看破

待修道人通達世出世間法,境界達到明心悟性或明心見性就可以心神複歸于大道。以世出世間慧光觀一切就可以看出事物的實質。看出了實質所以才能看破放下自在而不著相。以世出世間智慧所爲世間事,經其時間磨煉而不磨滅。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①孰多?得與亡②孰病③?

甚愛必大費④,多藏⑤必厚亡。故知足不辱⑥,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①貨:指身體以外的可見物。

②亡:喪失。

③病:痛苦。

④費:耗費。

⑤藏:儲藏。

⑥辱:屈辱。

譯文:

名聲與身體哪個更親近?身體與身體以外的世物哪個多?得到與喪失哪個痛苦?

過度的喜愛必然巨大的耗費,過多的儲藏必然重重的喪失。所以知道滿足不受屈辱,知道適可而止不危險,故而可以保持長久。

解析:人因爲著相,所以過多的追求名,追求利,追求享受。有的人更是窮奢極欲,所以把造孽當事業幹,就比如近現代社會的金融危機。金融危機的産生就是有功德的錢緊握不花,造孽的錢拼命亂花,自己的錢緊握不花,拿著別人的錢拼命亂花。抑制金融危機的産生就在于國家的控制,就在于民德歸厚矣。知道滿足可以不受屈辱,知道適可而止可以沒有危險,這才是長久的生存之道。

第45章

述完善

做事講究完美的人常會覺得自己還不夠完善,因爲在不斷地完善所以才使其完美。世間法沒有最完美的,但有更完美的,非常完美的就是天之道。許多的世間法是美在不言中,完美是體會出來的,不是用言語修飾出來的。把完美之道呈現給天下人,以此來引領天下者。

大成若缺①,其用不弊②。大盈若沖③,其用不窮④。大直若屈⑤,大巧若拙⑥,大辯若讷⑦,大贏若绌⑧。

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爲天下正。

①大成若缺:能使其大成就的東西好像還有所欠缺。

②弊:出現差錯。

③大盈若沖:很充滿的好像還在不斷補充。

④窮:窮盡。

⑤大直若屈:很正直的好像會屈服下勢。

⑥大巧若拙:很靈巧的好像笨拙。

⑦大辯若讷(nâ):很高級的辯論好像口齒遲鈍。

⑧大贏若绌(chù):很大的收獲卻好像還不夠。

譯文:

能使其大成就的東西好像還有所欠缺,所以使用起來不會出現差錯。很充滿的好像還在不斷補充,所以使用起來不會窮盡。很正直的好像會屈服下勢,很靈巧的好像笨拙,很高級的辯論好像口齒遲鈍,很大的收獲卻好像還不夠。

冷靜戰勝浮躁,寒冷戰勝炎熱。內心清淨,以正道引領天下。

解析:要行事經其時間磨煉而不磨滅就要修爲深厚,人生境界起碼得是明悟。如何能行正確恰當之道確實也不易。行事的方法有許多種,但其能正確恰當那才是重要的。所以才要提升層次提升人生境界。如何提升人生境界?那就是進行修身。修身就是爲了把自己的心神複歸于道。心神複歸于道就知曉了何謂順其自然合乎人性,所以就可以無爲而無不爲。待以自己功成身遂後,就引領天下者也走嚮成功。

第46章

述禍咎

正道當道,天下蒼生命存于福;邪道當道,天下蒼生命存于苦難。禍來源于何處?回溯源頭,一切之禍皆爲禍性所現。一切世界皆由本原産生,本原裏就已經有禍了,所以産生出去的世界當然也就有禍,所以世界運作的方式就有完美有惡劣。災禍的表現方式各不相同,世間的禍根是除不去的,但禍是可以避免的。要防患于未然才是重要的。

天下有道①,卻②走馬以糞③;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禍④莫大于不知足,咎⑤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①道:正理。

②卻:後退,回到。

③糞:施肥,耕作。

④禍:禍患。

⑤咎:罪過。

譯文:

天下有正理,戰馬回到地裏去施肥耕作;天下沒有正理,戰馬在荒郊野外産仔。

禍患沒有大過不知足的,罪過沒有大過想要的。所以有著滿足的心才可以常充足。

解析:世上的很多禍患都來源于貪,人常是貪的無厭,死不悔改。想要名,所以不擇手段去出名;想要利,所以不擇手段去爭利;想要享受,所以拼命的去糟蹋東西。禍患沒有大過不知足的,罪過沒有大過想要的。知足之足才能長久。享受不能窮奢極欲,追求不能追的連命都丟了。執守陰陽平衡之道才是重要的,執守中道才是重要的。

第47章

述境界

人與道是共爲一體的,道如何運作,在人身上就可以表現出來。人身病疾,道亦反常;人身健康,道常無爲。身體要健康,心理更要健康。人與道是共爲一體的,如何知曉道的運作,在于心神。所以心神複歸于道,就知曉了道的運作。自然規律如何運作,是常規,是反常,是完美,還是災禍,思維進入自然規律中,都可以看出來。

不出戶①,知天下;不窺②牖,見天道。其出彌③遠,其知④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⑤,不爲而成⑥。

①戶:門。

②窺:從小孔或細縫中看。

③彌:更加,越。

④知:知曉如何走嚮。

⑤明:明白。⑥成:完成,實現。

譯文:

不出門,知曉天下大事;目光不穿過天窗,看見天道。離道越遠,知道的越少。

所以聖人不用行動就已先知如何走嚮,沒有親自見到就已明白,不用親自去做卻可以完成。

解析:人生境界爲明悟和明悟以上的人,根據一些條件就可以作出判斷,就知曉了自然現實規律的如何走嚮。而境界不行的人,則是茫然而不能自拔,完全不知所措。這就是人與人的差距,人與人本質的不同之處。因爲人的本質所以決定了人的德能,從而各人有各人的命運。人生境界行的人,心神複歸于道,因爲思維進入了自然規律中所以才知曉了過去現在未來。思維進入自然規律中就是思維進入時空隧道,萬物運作都是以自然規律在運作,時間和空間在不斷地進行,所以萬物在不斷地變化。思維能進入時空隧道的人與常人看起來並沒有什麽不同之處,因爲只要人的境界夠高了就都可以思維進入自然規律中。能心神複歸于道的人與常人看起來並沒有什麽不同之處,只不過在做事時常先于常人先知,強于常人所能,美于常人所善,久于常人之時。不出戶知天下並不是完全閉關與世隔絕,也需要一些外在的必要信息。人與道共爲一體,道是以自然規律在運作,而人的思維是可以進入自然規律中的。自然規律是在不斷地運作,並且是有走嚮的,所以人才知道了道怎麽運作。知道了道怎麽運作就是心神複歸于道,就是思維進入自然規律中,就是思維進入時空隧道中。道是以科學爲基本,以自然爲根本,所以不能誤以爲閉關自守與世隔絕就什麽都可以知道,那純粹是謬論,純粹是荒唐之舉。以科學爲基本,以自然爲根本,思維進入自然規律中就可以不用行動就已先知如何走嚮,沒有親自見到就已明白,不用親自去做卻可以完成。

第48章

述無爲

君子行馳在天下,立心于天地間,以無爲之道處世。無爲有二:修之于身,常使心神複歸于道,奉行自然完美之法則,運作自然完美之規律;或以傳承先哲述而不作,亦是無爲。無爲而無不爲,行事經其時間磨煉而不磨滅。什麽境界可以無爲而無不爲?那就是達到博學多才,達到通達世出世間法。有道之人常感慨:天長地久,願吾事業也與天地一樣長久,長久不衰,生生不息。

爲學日益①,爲道日損②。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爲。無爲而無不爲,取天下常以無事③。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①益:精進。

②損:放下。

③事:事故。

譯文:

從事于學習是不斷地精進,從事于修道是不斷地放下。放下又放下,一直到無爲的狀態。不以自我主觀意識作爲而以自然完美之法則來作爲從而無所不善

爲,取得了天下常常沒有事故。一但有了事故,就不可以長久擁有天下。

解析:文化是智慧的表達方式,智慧是文化的表現方式。文化如何獲得?智慧如何獲得?文化是以通過學習來獲得,所以爲學是以日益;智慧是以修道轉文化爲智慧或以心神複歸于道來獲得,所以爲道是以日損。放下又放下,最後通達了世出世間法。徹底的放下就明心見性了。修道境界達到明心見性或明心悟性時,就可以行天之道處無爲之事了。行天之道處無爲之事的人不缺名利。所以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第49章

仁者之心

君子之心,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聖人之心,爲天下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上善人之心,普度衆生離苦得樂。這皆爲仁者之心。而不仁者是何之心?不仁者損人利己,甚至是踐踏他人的性命來換取自己的利益。不仁者是常不會有幫助他人的意念,更不要說是行爲了。以道德觀其是爲無道德,以大道之理觀其是爲著相也。講到根本上,還是其本質不行,而人的本質又是絕對無法改變的。再好的教育那也只能感化一時,卻感化不了一世,更甚至是有的人是連一時都不能感化。

聖人無常心①,以百姓心爲心。

善者,吾善②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③者,吾信之④;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聖人在天下,歙歙⑤焉,爲天下渾⑥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⑦,聖人皆孩之。

①常心:常人爲自己執著的心。

②善:善待。

③信:誠信。

④信之:對其有信心。

⑤歙歙:無所執著。

⑥渾:渾濁。

⑦耳目:耳朵和眼睛。這裏指人的作爲。

譯文:

聖人沒有常人爲自己執著的心,以百姓的心作爲自己的心。

善良的人,我善待;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品德善;誠信的人,我對其有信心;不誠信的人,我對其也有信心,品德誠信。

聖人行馳在天下無所執著,爲天下渾濁自己潔淨的心靈。百姓都關注聖人的作爲,聖人一切的行爲都如孩子一樣自在。

解析:君子和上善聖人有何區別?君子之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則必犯人。君子有仇必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上善聖人之道:冤冤相報,何時完了。大德之人以慈悲爲懷,願舍命相救蒼生。上善聖人之道確實讓很多人理解不了,所以好似不實在,但卻又是現實。世上理解不了的事太多了,就如上善聖人以慈悲心來淨化外在世界,境隨心轉,人心是可以改變世界的。

第50章

生死有命

萬物運作都有運行軌道,萬物之靈的生命體運作自然也有運行軌道。軌道就是自然規律,自然規律無窮無盡,但其走的卻是現實常規。生命以生命運行軌道進行運作就是命運,命運是活的不是死的。命運常會給人似有似無的感覺。萬物之靈高于萬物之其它在于命由己握,而萬物之其它則是聽天由命。生命者命存于世時,不是造惡業就是造善業。當惡業達到一定程度時,生命運行軌道就會發生事故,所以生命者自然就有災禍了,當業報來時,是根本擋不住的,是在劫難逃。除非造大善業把惡業壓下去,使其災禍未發生就提前扼制了。

出生入死①。生之徒②,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③,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④。蓋⑤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⑥虎,入軍不被⑦甲兵⑧。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⑨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①出生入死:出于生進入死。

②徒:人。

③死地:死亡地帶。

④生生之厚:追求富貴奢華的生活。⑤蓋:大概。

⑥兕(sì):一種與犀牛相當類似的生物。現指雌犀牛。

⑦被:遭遇。

⑧甲兵:利甲士兵。

⑨容:容許。

譯文:

出于生進入死。生的人,有十分之三;死的人,有十分之三;命存于世卻活動在死亡地帶的人,也有十分之三。這是什麽原故呢?是因爲追求富貴奢華的生活。聽說會生存的人大概是:行走在地上不會遇到犀牛猛虎,遇到戰爭不遭遇利甲士兵。犀牛不用角攻擊,猛虎不用爪攻擊,士兵不容許利器傷害,這是什麽原故?是因爲命不該絕。

解析: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君子與人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而很多人爲了富貴奢華,常是刻意地追求,但追了半天卻什麽也沒追到。有了富貴確實人就高貴,但是富貴是否能保持長久?君子也愛富貴,但不是爲了貪圖享受。是爲了自尊,是爲了他人尊敬。君子富貴,幫助其他人也富貴,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個人得道衆生就都有福了。因爲心胸寬廣,包容天下,所以遇福所受,遇禍所避。

第51章

養育之道

道産生了萬物,萬物運作都有走嚮。其中的生命者,是以常德育之。是以天下之物莫不尊道而貴德。若不尊道而貴德,那就只有走嚮衰退而滅亡。道産生生命者,德養育生命者,使其最終返璞歸真回歸自性。

道生之①,德畜之②,物形之③,勢成之④。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⑤,亭之毒之⑥,養之覆之⑦。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⑧,是謂“玄德⑨”。

①生之:産生萬物。

②畜之:養育萬物。

③物形之:萬物成形。

④勢成之:環境形勢成就其結果。

⑤長之育之:成長培養。

⑥亭之毒之:考核磨煉。

⑦養之覆之:養活覆滅。

⑧宰:主宰。

⑨玄德:玄妙不可思議的德。

譯文:

道産生萬物,德養育萬物,萬物成形,環境形勢成就其結果。所以萬物沒有不尊重道貴重德的。道的尊,德的貴,沒有任何者命令卻常常都是自然。所以道産生萬物,德養育萬物,先使其成長並培養,再考核磨煉,最終結果是養活而覆滅。産生卻不占有,有所作爲卻不依仗功勞,使其成長卻不主宰,這就是玄妙不可思議的德。

解析:人之道是以父母養育之道而生,天下之道是以尊道貴德而生。人與人的性德是一樣的,因爲本性一樣;人與人的道德不一樣,因爲本質不一樣。世界是由自然産生的,自然的本原是本性與禍性共爲一體,所以自然的運作就有完美有惡劣。自然的運作是以自然規律爲客觀的,絕對不會以生命者的主觀意志爲客觀。所以什麽都是自然的,只不過是或以完美,或以常態,或以惡劣。然而不可思議之處就在于自然是以常德運作,常德不離,就是玄德。

第52章

人生之道

心性不生不滅,而生命者的本命存于心性中,待以緣成熟之時,就隨萬法現于天地間。所以從心性上講,生命不生不滅。回溯源頭,傳承命脈。既知心性,就知産相。心性之命不生不滅,而相命是出生入死。相命就是身心。口者,心之門戶;心者,神之主也。常常人說的話就自己心的門戶,而心又在關系著生命體的如何運作。

天下有始①以爲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複守其母,沒身不殆。

塞其兌②,閉其門③,終身不勤④;開其兌,濟其事⑤,終身不救⑥。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⑦複歸其明,無遺身殃⑧,是爲“襲常⑨”。

①始:開始。

②塞其兌:堵住口。

③閉其門:關閉心門。

④終身不勤:一生不勤奮。

⑤濟其事:用捭阖之術成就自己的名利。

⑥終身不救:一生不得救。

⑦光:慧光。

⑧無遺身殃:生命不遭禍害。

⑨襲常:傳承常道。

譯文:

天下有開始,是天下的産生者。既然得知産生者,就可以知曉誕生者;既然知曉誕生者,回歸本性,沒有身體也不會滅亡。

堵住口,關閉心門,一生不勤奮;打開口,用捭阖之術成就自己的名利,一生不得救。

見到小能嚮其看齊就是明悟,執守柔就是強。用慧光引領心神回歸明悟,生命不遭禍害,就是傳承常道。

解析:生命從本原産生出來,是終將要回歸自性。自性是什麽那就得看本質是什

麽了。本質嚮善終將回歸本性,本質嚮惡終將回歸禍性。回歸自性所用的時間也取決于本質。或許一生,或許三生有幸,或許萬世之劫,甚至是永恒差一瞬間。命若享福還尚幸,命若受罪那真是痛苦。這種感覺不是拿語言就能形容的,只有親身經曆才知道了何爲真實的感覺。人生在世,默默無語,不與人結交,關閉心門,一生不勤奮,所以才會自甘墮落;人生在世,用捭阖之術利用他人來成就自己的名利,那自己也最終不能得救。

第53章

感慨人生

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公平都是相對的。世上不公平的事太多了,甚至有時自然就不公平。自然不公平有天地不仁以萬物爲刍狗之事,而這又能奈何?對于自然只能敬畏,對于人則是盡力改造。人對自然雖然也能進行一定的改造,但其只限于常規。人對常規能改造是因爲自然在常規以外還有別的規律,而對于自然整個規律,人是根本無法改變的。所以道法自然是絕對的真理,道本自性質的表法就是自然,自然或以完美或以常態或以惡劣。生命者靈性最高的就是人,所以人的自由權有很多。人可以改造他人,使其行于常德之道。

使我介然有知①:行于大道,唯施②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③。朝甚除④,田甚蕪⑤,倉甚虛⑥。服文彩⑦,帶利劍,厭飲食⑧,財貨有余,是爲盜誇⑨。非道也哉!

①介然有知:進入其環境有所認知。

②施(yí):邪道。

③徑:不正當的道路。

④朝甚除:上朝甚至都廢除。

⑤田甚蕪:田地很荒蕪。

⑥倉甚虛:倉庫很空虛。

⑦服文彩:穿著豔麗的衣服。

⑧厭飲食:貪圖豐盛的宴席。

⑨盜誇:強盜的頭目。

譯文:

進入其環境使我有所認知:行馳于天下大道,就怕踏上邪道。正理大道很正直,而人卻還要走不正當的道路。上朝甚至都廢除,田地很荒蕪,國庫很空虛。但其卻穿著豔麗的衣服,帶著鋒利的寶劍,貪圖豐盛的宴席,自己的財物綽綽有余,這就是強盜的頭目。真是無道!

解析:命存于世,行馳在天下,就怕走上歪門邪道,走錯道就會把造孽當事業幹。國君無道就會視天下人命如草芥,國君自己活的很高貴,但黎民百姓卻很貧困。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一人之天下。國君若不愛民,則天下人群起而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無道就會被誅滅。

第54章

修身之道

至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修身之道在于養性,在于養生,在于加深修爲,在于覺悟,在于回歸自性。修道的目的就是爲了通達世出世間法或明悟世出世間法。世間爲這一瞬間,世出爲下一瞬間。知曉現在將來,那自己活的自然就不會迷茫。一直踩著現實的大道走,那現實從何處而來?現實從虛妄來。

虛妄轉現實的公式:虛妄+修身爲本現實。

善建者不拔①,善抱者不脫②,子孫以祭祀不辍③。

修之于身④,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⑤;修之于鄉,其德乃長⑥;修之于邦,其德乃豐⑦;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⑧。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①善建者不拔:完美的創建者不拔除根基。

②善抱者不脫:完美的守持者不脫離守護物。

③辍:忘本。

④身:自身。

⑤余:指家人都有德。

⑥長:更加長進。

⑦豐:豐厚。

⑧普:普遍。

譯文:

完美的創建者不拔除根基,完美的守持者不脫離守護物,子孫用祭祀不忘祖先之本。

修道于自身,其德真實;修道于家庭,其德家人都有;修道于家鄉,其德更加長進;修道于國,其德豐厚;修道于普天之下,其德普遍。所以以自身觀他人,以自家觀他家,以本鄉觀他鄉,以本國觀他國,以自然大德觀天下者。我如何知曉天下的狀況?就以此大道之理觀察。

解析: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爲本。國民嚮以權效國者看齊,以權效國者嚮聖賢看齊,聖賢又嚮人性大道看齊。嚮人性大道看齊就能看出其它事物的實質,看出其它事物的實質後就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進行正確的行爲。正因爲如此,所以人生活不迷茫,並知曉天下的狀況。抓住機會,解決問題,成功也不亞于功成。

第55章

初始之命

萬法因緣所現,待生命緣成熟就從本原産生了出來。本命從永恒進入時間,而形成生命體又由空間所展現。世間法:出生的嬰兒,成長的孩子,發育的青年,成熟的大人,衰老的老人,逝世的逝者。人之初,性本善,性是本性。性相近,習相遠,本性一樣,但本質不一樣,所以才會有所差別。本性是出世間的本命,本質是世間法的本命。以世出世間慧光觀之,當然是嚮返璞歸真看齊,所以皆是至淨圓滿的永恒。但世間法是不到一定的時間一定的空間真理都是謬論,那未解脫的出世間法人與人的本性一樣還有何意義?所以得從實際出發,一直踏著現實的大道走,那才是真理。

含德之厚①,比于赤子②。毒蟲不螫③,猛獸不據④,攫鳥⑤不搏⑥。骨弱筋柔而握固⑦,未知牝牡之合⑧而朘作⑨,精之至也。終日號⑩而不嗄⑪,和⑫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⑬曰“祥⑭”,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①含德之厚:具有深厚德的。

②赤子:初生的嬰兒。

③螫(shì):蟄。

④據:抓傷。

⑤攫鳥(jué):猛禽。

⑥搏:捕捉。

⑦握固:緊握拳頭。

⑧牝牡(pìn)之合:男女交合。

⑨朘(zuī)作:陽具立起。朘:男性生殖器。

⑩號(háo):大聲哭。

⑪嗄(shà):嗓音嘶啞。

⑫和:指生命力充沛。

⑬益生:好的生活。

⑭祥:祥和。

譯文:

具有深厚德的好比是初生的嬰兒。毒蟲不蟄,野獸不抓傷,猛禽不捕捉。身子骨柔弱卻緊握拳頭,不知道男女交合之事卻陽具立起,精力充沛的表現。整天大聲哭卻不嗓音嘶啞,生命力充沛的表現。知曉生命力充沛就是常,知曉常就是明悟。好的生活就是祥和,心裏有怨氣就是好爭強。

生命體過度強壯就會衰老,這就不符合養生之道了,不符合養生之道就會過早消亡。

解析:覺悟的人可以創造出許多實用主義的價值,從而可以奉獻于國家,奉獻于人民,奉獻于社會。在創造價值的同時自己也獲得了財富,當自己富貴了還要謀求衆人富貴。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其追求的目的就是爲了尊貴感和尊嚴,當有了現實的經濟實力後才能幫助更多的人。一個人是否能覺悟有六成在于本質,四成在于教育,而教育是首當其沖的。人在出生時,人與人並沒有多大差距,有先天性德圓融之法相。精力充沛,生命力充沛,整天大聲哭卻不嗓音嘶啞。少時所學是人一世的免疫,一個人的啓蒙教育會對自己形成人生免疫系統,所以以後才能分得清是非。人與人的本性一樣,但人與人的本質卻不一樣,所以隨著時空的進行最終還是使得人們各不相同。不過全民接受過啓蒙教育的效果總是比未接受過啓蒙教育的效果是要強很多的。無論如何,天下大勢的走嚮還是由智者們引領大衆走嚮完美。

第56章

明智之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做事正確,做事完美就是智慧。有智慧才能有明智之舉。能進行明智之舉的人就是智者。智者不刻意地求名利地位,但這些卻還不斷湧來。智者更大的明智之舉就是將其奉獻給了大衆。智者親賢人遠小人,得富貴舍利益,貴他人而愛自己。

知者不言①,言者不知②。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③,解其紛④,和其光⑤,同其塵⑥,是謂“玄同⑦”。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爲天下貴。

①知者不言:有智慧的人不多說話。

②言者不知:不斷說話的人不明智。

③挫其銳:挫損銳氣。

④解其紛:解決紛爭。

⑤和其光:調和注意力。光:目光,指注意力。

⑥同其塵:融入世俗中。⑦玄同:玄妙不可思議的共同。

譯文:

有智慧的人不多說話,不斷說話的人不明智。堵住口,關閉心門,挫損銳氣,解決紛爭,調和注意力,融入世俗中,就可以稱爲不可思議的共同。所以得道後不可以至愛,不可以疏遠,不可以講利益,不可以傷害,不可以居高而自貴,不可以認爲其它低賤。所以才能被天下敬重。

解析:哲學家闡述哲學文化,闡述大道之理只對實用對象講。對于中人以下的那些人只能智者不言。因爲這些高級的哲理已遠遠超出了他們的理解力,認知力。若對中人以下的人講哲理,其結果就是自己被別人認爲是荒唐而可笑。不僅哲學文化被其笑之,就連科學文化也常有被其笑之。所以哲學文化,科學文化的實用對象是知識分子。何謂知識分子?知識分子就是對文化對智慧追求的人,好學習的人。人生在世會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和中人以下的人怎麽打交道?那就是用合理的方法與之交往,這個合理的方法就是玄妙不可思議的共同,所以稱爲“玄同”。若不玄同就會矛盾重重。何必要爲自己找麻煩?當解決完了各類問題後取得了成功,當然不能自遺其咎。所以才能被天下敬重。

第57章

治國之道

哲學家以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並經過不斷學習,最後功成身遂通達世出世間法,闡述出了哲學文化,形成了一套實用主義的價值體系。然後以權效國者們將其學習將其參考來作爲一些治國的理念。忠效國家,忠效人民,是以權效國者的根本。一個人從庶民過渡爲一個以權效國者,那必然是以權效國。要創造實用主義的價值奉獻于國家,奉獻于人民,奉獻于社會。最偉大的以權效者是爲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個人從庶民過渡爲以權效國者一定是以權效國的,如果不是以此作爲,那就完全是一個從刁民投機到國權中的奸賊。這些敗類不會爲人民大衆服務,只會爲自己的升官發財著想。受損的是國權,得利的卻是這些奸賊。如此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以正治國,以奇①用兵,以無事②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③而民彌貧;人多利器④,國家滋昏;人多伎巧⑤,奇物⑥滋起;法令滋彰⑦,盜賊多有。故聖人雲:“我無爲而民自化⑧,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①奇:意想不到的方法。

②無事:沒有禍國殃民的戰術。

③忌諱:沒必要的講究。

④利器:銳利的武器。

⑤伎巧:投機取巧。

⑥奇物:奇怪的事物。

⑦彰:公布。

⑧自化:自己被教化。

譯文:

用正道治理國家,用意想不到的方法指揮軍隊,用不會禍國殃民的戰術爭取天下。我是如何知道這些的?以這些根據:天下有過多沒必要的講究從而導致人民更加貧困,過多的人有銳利的武器使國家增加混亂,人們過多的投機取巧導致奇怪的事物不斷湧現,法令不斷公布導致盜賊更多出現。所以聖人說:“我沒有作爲從而使人民自我教化,我喜歡清靜從而使人民自我端正,我沒有事端從而使人民自己富貴,我沒有私欲從而使人民自己淳樸。”

解析:忠效國家忠效人民的以權效國者把握國家大權,守持正道,引領國家引領民族有著正確的走嚮。這些以權效國者們有共同的信仰,他們爲了信仰生,爲了信仰活,爲了信仰死。這些以權效國者在一起就是人民的政黨,其政權當然也是人民的政權。因爲有著至高無上的信仰,所以絕不容許有投機分子混入政權來蠶食國家的政治命脈。若被那些烏合之衆掌握了大權,那政權就會不斷腐敗,最終

而腐朽絕頂。然後就又是一次巨大的曆史變革,改朝換代的悲劇就又再重演,成千上萬的人就會無辜死去。當權者創造法律將其公布,然後用來維護社會的秩序。法律的義務是先衛國,再衛民,最後衛黨。若順序相反,那就會國法刻薄,天下皆罪民,人民幹什麽那都是犯罪。國法豈能盡以當權者的利益爲核心?只有昏庸的國君,無道的政權才會如此作爲。社會是要有講究的,但也不能窮講究。該講究的不講究,不該講究的窮講究,這就限制了社會的進步,限制了國民素質的提升,限制了國民經濟的發展。所以正確的治國之道是非常重要的,這關系著國家的走嚮,關系著人民的安危,甚至關系著人類的命運。

第58章

長久之政

政治是國家的命脈,政權是國家的核心。以權效國者以明智之治才可以使國家長久。政治隱患是始終存在的,有無所事事卻故意給國家發難者,有因生存危機才嚮國家發難者,有野心極大而故意給國家發難者。這三者任一者得勢那都可以顛覆國家。如何解決這些憂患?首先得保證國家金融體制和實體經濟體制不出現問題。金融體制不出現問題,不給投機分子制造投機取巧損人利己的機會。實體經濟體制不出現問題,社會正常運轉,人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對于故意給國家發難並想顛覆國家的亂臣賊子,那完全沒有必要與之講理,因爲講理根本行不通,只有出兵進行武力剿滅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有德行有能力的人才可以作爲一個以權效國者。當權者的權利是人民賦予的,只有人民對當權者認同,政權才可以穩固。一但人民不認同了,那就會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大勢已去,氣數已盡,無可救藥。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①;其政察察②,其民缺缺③。

禍兮,福之所倚④;福兮,禍之所伏⑤。孰知其極⑥?其無正也⑦。正複爲奇⑧,善複爲妖⑨。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⑩,廉而不刿⑪,直而不肆⑫,光而不耀⑬。

①淳淳:淳樸厚道。

②察察:嚴格冷酷。

③缺缺:全都躲避。

④倚:靠著。

⑤伏:隱藏。⑥極:禍福轉換的極限處。

⑦其無正也:這極限處沒有准確的標准。

⑧正複爲奇:找到准確的標准就是奇迹。

⑨善複爲妖:善轉過了就是禍患。

⑩方而不割:品行正直不傷害人。

⑪廉而不刿:廉潔公正不亂治人。

⑫直而不肆:直率卻不妄爲。

⑬光而不耀:光彩卻不炫耀。

譯文:

政治好似昏昏沈沈,人民就淳樸厚道;政治嚴格冷酷,人民就全都躲避。

災禍啊,福報所依靠著;福報啊,禍患所隱藏著。誰能知道禍福轉換的極限處?這極限處沒有准確的標准。找到了准確的標准就是奇迹,善轉過了就是禍患。人迷惑的日子已經很久了。

聖人品行正直不傷害人,廉潔公正不亂治人,直率卻不妄爲,光彩卻不炫耀。

解析:什麽樣的政治就會産生什麽樣的國民教育,什麽樣的國民教育就會産生什麽樣的國民素質。人民大衆是被國家教化著。民風淳樸厚道天下得之者已鮮矣!只有經過了各種磨難才知道了民風淳樸厚道的重要性。禍福是同時存在的,塞翁

失馬焉知非福?福有時會轉爲禍,禍有時會轉爲福。人要是走運擋都擋不住,人要是倒黴同樣是擋都擋不住。所以要惜福愛福培福,讓福長久就是幸福。

第59章

述功德

世出世間法,功德是永久的存在。功德與福報不一樣,福報有限,功德無限。福報隨著時空的轉移會消耗殆盡,而功德不會殆盡。功德有形而無形,功德是回歸自性的中介物。百世之功就是功德,百世之後依然法源相傳,經其時間磨煉而不磨滅。因爲經得住時空的檢驗,所以才可以成爲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治人事天①莫若啬②。夫唯啬是謂早服③,早服謂之重積德④。重積德則無不克⑤,無不克則莫知其極⑥。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⑦”。

①治人事天:對待別人祭祀天地。

②莫若啬:不要如同吝啬一樣。

③早服:提前服從道法。指修道。④重積德:注重積累功德。

⑤克:攻克。

⑥極:極點。

⑦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命脈深厚牢固長久生存並看得長遠的道。

譯文:

對待別人祭祀天地不要如同吝啬一樣。只有吝啬的人應該提早服從道法,開始修道。提早服從道法就是注重積累功德,注重積累功德就沒有不能攻克的,沒有攻克不了的就不能知道極點,不能知道極點的就可以擁有國家,有功德的國家就可以長久。這就是命脈深厚牢固長久生存並看得長遠的道。

解析: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繼往聖之絕學,爲萬世開太平。國家能所以長且久者,是以其以權效國者們重積德,故而成其百世功萬代名。功德是世出世間永久之存在。國君重功德則國家大統,衆志士重功德則盛世之太平。大統之道,盛世之德,雖百世而可知也;大統之道,盛世之德,則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而深根固柢長生久治。

第60章

治國

黎民百姓嚮以權效國者們看齊,以權效國者們又嚮國君看齊。一個人能力絕對強于他人,德行絕對高于他人,則可成國君也。國君者,福兮,從莫敢于天下先;禍兮,勇于敢爲天下擔。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道莅天下,天下人猶如川谷彙于江海。

治大國,若烹小鮮①。

以道莅②天下,其鬼不神③。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①烹小鮮:煮小魚。

②莅:到,抵達。

③神:顯靈。

第二篇: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老子道德经原文 及 译文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取道于寻常可取之道,其道非恒久之道;取名于寻常可取之名,其名非恒久之名。

取名于无名,就好比天地未判之初始;取名于有名,乃是万物化生之根本。所以,通常要无所趋求,以便观想那无以名状的微妙;时常又要有所趋求,以便观想那成名化物的极限。这两方面是同一行为体的不同显现,同样深及于行为体的幽深内殿。在这同样深及幽深的两者之间作不断深入的循环运行,就是一切行为运作的微妙法门。

《老子》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 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就有了令人嫌恶的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就有了反面的不善。所以,“有”与“无”相互突显,“难”与“易”相互促成,“长”与“短”相互显现,“高”与“下”相依而存,“音”与“声”相互陪衬,“前”与“后”相互照应——这些“名”相反而相成,迁延不居而不独立自足。因此,圣人从事于无所成名的事务,施行无须仗名立言的劝教,坦荡迎候万物的涌现与流变而不抵触畏避,生养了一切并不拘系自有,做成了什么并不执为仗恃,成就了事业并不矜居功名。就是因为他不矜居功名,所以他不会消逝。

《老子》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译文】

不崇尚贤才异能,使人民不至于炫技逞能而争名逐利。不看重稀贵之物,使人民不做盗贼。不显露足以引起贪欲的物事,使人民的心思不至于被扰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排弃充斥于人民心中的各种成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软化人民的犟执趋求,提高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通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使那些“智者”不敢为所欲为。从事于无所成为的作为,即可以得到全面的治理。

《老子》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译文】

道是虚无的,但它的作用却似乎无穷无尽。它是那样的幽深莫测,像是一切存在的本源依归。它消磨了锋角,排解了纠纷,柔和了光芒,浑同于尘俗。它无形无迹呵,像是很不确定的存在。我不知道在它之上还能有什么更本源的存在,只觉得它存在于天帝之前。

《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译文】

天地无所谓仁爱之心,把万物都当作“刍狗”来看待;圣人也不执求仁爱之心,把百姓也当作“刍狗”来看待。天地之间,不正像是气囊或空管那样的大空泡吗?它虽空虚但却不会塌缩,运行之中生化不息。孜孜于仗名立言往往行不通,不如持守空虚而顺任自然。

《老子》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

虚神永远存在,可以称它为无比幽深的生殖之源。通向这个无比幽深的生殖之源的门径,就是这个天地世界的根本。它绵延存在而又若有若无,它施展的作用无穷无尽。

《老子》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它们不去强求一种非其不可的状况维持,所以能够长久。因此,圣人把自己的切身利益置后,反而成了人群的首领;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之度外,反而更好地保护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不正是因为他对自己很无所谓吗?这样反而可以更好地成就他自己。

《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淵,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译文】

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接近于道。

水,居处善于择下而居,存心幽深而明澈,交游共处谐和相亲,言行表里如一,公共关系易于清静太平,办事能干,行动善于应机顺势而行。正因为水总是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所以,它很少患过失。

《老子》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

执持盈满,不如适可而止。锋芒毕露,难以长久。金玉满堂,谁能守藏?富贵而骄横,自埋祸殃。功成身退,是最应该奉行的行为准则。

《老子》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离乎?

專气致柔,能如嬰儿乎?

滌除玄鑒,能如疵乎?

愛國治民,能無為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译文】

保持神魂与体魄的谐和统一,能不崩解离散吗?圆融气质以致柔顺随和,能像婴儿一样吗?清理幽深而明澈的自体,能没有任何瑕疵吗?爱民治国,能不执着于名而顺任自然吗?在展身作为、功成身退的循环中,能像雌母一样吗?明于道而“发光”行进于一切领域,都能无须向显学成见“借光”吗?生它,养它,生了它并不拘系自有,成就了什么并不执为仗恃,虽获取较高的资格权能却不肆行宰制,这就叫做无限深得于道的“玄德”。

《老子》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于车毂而造车,有了其中的虚空,才发挥了车的作用;糅和陶土制作器皿,有了器皿内的虚空,才发挥了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虚空,才发挥了房屋的作用。所以,“有”之所以能给人以便利,是因为它营造的“无”发挥了作用。

《老子》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

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声使人听觉失灵;浓厚的杂味使人味觉受伤;纵情猎掠使人心思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于不轨。因此,圣人致力于基本的维生事务,不耽乐于感官的享乐。所以要有所取舍。

《老子》第十三章

寵辱若惊,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惊?寵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謂寵辱若惊。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

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文】

得宠与受辱一样,都是对身心安宁的惊扰;重视大患等同于对身家的珍重。为什么说得宠也像受辱一样使人惊扰呢?因为:就其对人的惊扰程度而言,得宠更为下劣:得到它的时候为之惊喜难安,失去它的时候又为之惊慌恐惧,所以说得宠与受辱一样,都是对身心安宁的惊扰。为什么说重视大患等同于对身家的珍重呢?因为:我之所以会看重大患,是因为我有这个非顾虑大患不可的身家,如果我连这身家也置之度外,那么,还会有什么私已的大患可以干扰得了我呢?所以,像看重自己的身家一样看重天下的人,可以守护天下;像爱养自己的身家一样爱养天下的人,可以托付天下。

《老子》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听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

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复歸于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

之不見其后。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译文】

看它看不见,就叫“夷”;听它听不到,就叫“希”;捉它捉不着,就叫“微”。从这三方面不可以加以探究,所以是浑融无名的元始。居于其上的本源已不清楚,由它而下的现实世界是清晰具体的。它本身渺渺茫茫,无以名状,不同于现实的具体存在。这就叫做没有确定形状的形状,不可归结于具体组分的显象,它是不确定性的表征。围绕着它团团转,我们永远也搞不清它的模样。维系于古已有之的道,以驾御现实的具体存在。能懂得返本复初,是维系于道的基本点。

《老子》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

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澄?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译文】

古来善于当士的人们,微妙、幽深而通达权变,深邃得令人难以测识。正因为难以测识,所以要勉强作形容:有时候,他们迟疑审慎得像是在冬天里涉足江河,警觉戒备得像是随处都有强敌环俟,恭谨自持得像是一直都在做客;有时候,他们又像冰块就要崩解融化一样松跨散漫,敦敦朴朴的,看不出什么突出的能耐,旷放豁达得就像虚空一样;他们的那些似乎不相调谐的多面目表现使他们显得很浑浊。

哪些人能在混浊中保持本心的澄明?能注意守静就能渐趋本心的澄明;哪些人能使安稳得到长久的维持?懂得灵动权变就能渐得长久的安稳。保持这种生存方式的基本点就是不去追求“无不具足”。正因为没有“无不具足”,所以能历久而常新。

《老子》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

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尽可能地使自己显得虚若无有,尽可能地保持清静,在事物波起云涌似的事态演变中,我们可以因此而观察它们的循环反复。事事物物虽然纷纭繁杂,但它们都可以归结于它们的根本。归结到根本它们就显示出始终如一的清静,这就叫做恢复到“本来”。

懂得恢复“本来”就叫做达成了生存的恒常,懂得达到生存的恒常就叫做有明于道。不懂得达成生存的恒常而胡作非为,就会充满凶险。懂得达成生存的恒常就能雍容裕如。能雍容裕如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戴,得到众人的拥戴就可以统摄全局,统摄全局就可以像天一样,像天一样就可以进而像道一样,可以永久存在,终身没有危险。

《老子》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之、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译文】

最好的统治者,人们觉察不到他的存在。

其次的统治者,人们亲近他、赞誉他。

再次的统治者,人们畏惧他。

最次的统治者,人们轻侮他。

威信有所缺损,就会导致整个威信架构的倒塌,闲着点吧,慎作仗名立言之事。最好是一切事情都办理妥当了,百姓们却说“我们是自然而然的”。

《老子》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因为大道废弃了,才提倡(有了)“仁义”。

聪明智慧(逐权夺利、投机取巧的心机)出现了,才有了狡诈和虚伪。

家庭六亲之间不和睦了,才需要推崇孝慈。

国家昏乱了,才出现贞节、忠诚之臣。

《老子》第十九章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译文】

抛弃贤圣权威及权威成见,人民可以得到更大的好处;抛弃仁、义等道德律则,人民将恢复他们的孝慈本性;抛弃技巧与厚利的助纣与诱引,盗贼将自动消失。

不过,这三项措施作为治标之举,还不足以治本,所以,应把它们作为从属的措施并继之以更为基本的总体原则:表现纯真,持守混沌,减少私心杂欲。

《老子》第二十章

【原文】

绝学,无忧。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美之与恶,相去何若?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译文】

抛弃显学成见等路况知识,可以无忧在途。

那些去应诺附从的与那些去呵斥抗拮的,能有多大差别?那些在欣赏喜慰的与那些在嫌恶厌弃的,又相差多少?他人所畏避的,难道就非畏避不可吗?这种盲从风气久远以来到处蔓延,什么时候都没完没了!

人们真是喧闹喜乐、风光满面,就像享用着盛宴的美食,就像春日里奔赴高台。唯独我淡淡漠漠的,找不出任何随潮同流的迹象,就像婴儿还不懂得言笑作态,娴静而慵懒,因不附从于任何潮流而显得无所归属。

人们似乎都有充足的装备,而我却显得什么也不足。我真是愚人的心肠呵,混混沌沌的。人们似乎精明而睿智,而我却显得糊里糊涂。人们勤紧而利索,而我却在无可无不可地闲散游荡。摇曳灵活呵,就像大海一样;飘忽散漫呵,无拘无束。人们似乎都有足堪仗恃的本领,而我却总是不轻易出离混沌无名,就像不堪成器的鄙朴一样。我将继续我的特立独行,我崇尚求得于道。

《老子》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情;

其情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译文】

甚高德位的行为形貌是对道的效仿。道化生万物的过程表现为恍恍惚惚的不确定性。在恍恍惚惚的不确定之中,有了相对确定的形态停驻;在恍恍惚惚的不确定之中,又有了相对稳定的结构实体的呈现。在具象的实体世界,窈窈冥冥之中可以捕捉到某种情态表现。这情态表现非常本真,它蕴含着源之于道的德的信息。从古到今,这一系列表现从未改变,阅遍了众多人群王朝、物类王朝的兴衰变迁。我是怎么知道这些人群王朝、物类王朝的基本状况的呢?就是通过观其情察其德而得知的。

《老子》第二十二章

【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译文】

能柔曲因应则能自我成全,懂得枉屈绕行则能迅捷直达,能不断地凹陷成“盅”则能不断地自我充盈,懂得护守现成的稳定则能得到真正的逐渐更新,少取则真得,贪多则反而导致自身的混乱。因此,圣人浑融一体而为天下前行探路。不执着于成名,所以能明于道;不自以为是,所以能明辨是非;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多有事功;不自我矜持,所以能长远在途。因为他不执着于名而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把他作为对立面而与他争。古时候所说的“能柔曲因应则能自我成全”等道理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在是一个很全面的概括。

《老子》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

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

少发圣言号令,就可以任运自然。狂风刮不到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行使了这狂风暴雨?是天地。天地也不能长久地维持它的狂暴,何况于人呢?所以,注重于修道的人,以道为法式就可以趋同于道,以德为趋求就可以得到德,失道失德就会导致失道失德的恶果。同于道的人可以得到道的容纳,趋求于德的人可以得到德的畜养,失道失德则终将以失败告终。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博得人们的确信,人们是不会真正相信的。

《老子》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

踮着脚尖立不稳,张着双腿难成行。执求成名的,不明于道;自以为是的,不善辨析;自我夸耀的,少有事功;自我矜持的,难以长久。这些做法比之于道的理想范式,实在是一种撑胀而拖沓的行为。一般存在也有不这样的,所以,奉行完善的在途规范的人绝不这样。

《老子》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无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

有一存在浑融而成,先于天地分化的现实世界而存在。它无音无形,廓然无依地自在,没有根本性的迁改;循环反复地运行,永不败坏。可以称之为天下万物共同依归的母本。我不知道它的确切名号叫什么,给它加上一个标号说是“道”,勉强给它一个描述说它是无不包涵的整体存在。这个整体存在绵延运行,运行之中它远化展开,远化展开之后又循环反复。所以,道是整体性存在,天是整体性存在,地是整体性存在,人也是整体性存在。宇宙中有四个层次的整体性存在,而人是其中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则以随遇自在作为法则。

《老子》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译文】

重是轻的根本,静是动的主宰。因此,圣人处理任何事务都不脱离他的承载、供养者;虽有荣华显贵的地位权能,却能坦荡从容,超然处之。为什么大国的君主要强逞己能而轻举天下?轻举天下就会失去自身存在的根本,狂躁施政就会失去主控的权能。

《老子》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

善言,无瑕谪;

善计,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是谓要妙。

【译文】

合道境地的人,他的行为无辙迹可追寻,他的言谈无瑕疵可指谪,他的谋划不必借助于筹码的演算,他的关闭不用栓梢而不可打开,他的束缚不用绳索而不可松解。因此,圣人通常留心于救护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通常留心于修复物,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这就可以说有了含而不露的明。所以,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人的师范;不善人,又可以作为善人的凭资。不懂得标榜师范,不懂得善待凭资,虽然对善不善的知见有很深的认识与把握,行为举措仍将是糊涂之至。懂得这一点是非常精要玄妙的。

《老子》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

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故大制不割。

【译文】

虽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于雌柔取态而处事,甘作天下的沟谿。甘作天下的沟谿,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复归于婴儿般的随和态。虽深知什么是清白豁亮,却安守于摸黑行进的取态,甘作天下的试探者。甘作天下的试探者,永恒的德行就不会有偏差,复归于无所突出无所特恃的未分化态。虽深知什么是荣华显耀,却安守于平常的谦卑取态,甘作天下的虚无者。甘作天下的虚无者,永恒的德行才趋于的圆满,复归于混沌无名的朴初态。混沌无名的朴演化展开就成为各种功能性的器具,圣人发挥他那无不为的潜能就成了官长。所以,大道的体制浑然而不断裂。

《老子》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译文】

想要把天下抓来任意摆弄的,我看他永远也达不成目的。天下是神圣的存在,是不可以任意摆弄的。任意摆弄就会败坏它,紧抓不放就会失去它。所以,各类存在可以任之独行,也可以任之从随;可以任之恬柔轻嘘,也可以任之迅猛疾吹;可以任之强盛,也可以任之衰颓;可以任之安稳,也可以任之毁灭。因此,圣人戒出手过分,戒自奉过奢,戒行走极端。

《老子》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

用道的原则辅助国君的,不促使国家以武力逞强于天下。以武力逞强于天下很容易得到报应:武装力量所驻扎的地方,总是一片荒败;穷兵黩武之后,总是饥荒连绵。有道的人成就功果就适可而止,不敢执取功果而强梁霸道。不把功果作为凭恃,不借功果而张扬夸耀,不恃功果而骄慢待人,只把功果作为情非得已的必需,并不因此而强霸天下。要知道,事物强壮了就难免趋于老化,这是不合于道的,不合于道总是自速其亡。

《老子》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

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译文】

尖兵利器呵,是不祥和的东西,人们通常都嫌弃它,所以,有道的人不靠向它。君子居处以左边为贵,用兵打战以右边为贵──它们背道而驰。尖兵利器这些不祥和的东西,不是君子所常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以恬淡为最佳。即使因此而取胜,也不要自鸣得意。因此而自鸣得意的人是以杀人为乐的人。以杀人为乐的人是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的。吉庆之事以左边为上,凶丧之事以右边为上;偏将军居于左边,上将军居于右边──这说明军列的秩序仪轨等同于凶丧之事的行事仪轨。所以,准备征战杀人的人群,要怀着哀痛的心情参加;既使战胜了,也要按照凶丧的礼仪来处理。

《老子》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

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译文】

道通常取名于无名,它就像不是器具又可以成为各种器具的朴一样,虽幽隐渺小,但天下没有人能把它作为自己的附属。候王若能体守于道而治天下,各类存在将自然归服。因天地谐和一体而普降的甘露,没有什么人的指使也会自然均匀。推行建制就会趋于确定的名状。趋于确定的名状(一定的结构秩序)即使是一种现实,也要懂得适可而止。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有道莅临的天下的那种谐和统合,就好像天下的溪水河流都流归江海一样。

《老子》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

了解别人则智,敏慧自知则明。战胜别人的有力,战胜自己的强。知足就是富有,坚持力行就是有志,不离失他所维系、归依的道的可以长久,身虽死而事业精神流传就是长生。

《老子》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不知主,可名于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译文】

大道广泛流通,可普及于或左或右的各种领域。万物依靠它才得以生存而它并不推卸,成就了万物并不矜居功劳,护养万物而不肆行管制,通常没有意志趋求,可显得非常虚无渺小;万物都归附于它却感受不到它的拘管限制,可以显得无比浩大。就是因为它不自大于万物,所以能涵纳万物的归附而无比浩大。

《老子》第三十五章

【原文】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太。

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言,淡乎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

用之不可既。

【译文】

谁奉行了大道,天下就归附于谁。归附于大道,人们就不会相互残害,天下将会稳定、太平。只是,声色美食之类的感官诱惑,总是轻易地就招引某些人不再奔赴大道!这些传道言谈,也许使人觉得淡然无味,觉得不值一顾,不值一听。但是,理解它而运用它,它的妙用是无穷无尽的!

《老子》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译文】

想要收束它,必须暂且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增强它;想要废黜它,必须暂且兴举它;想要执取它,必须暂且给予它。这就叫做不引人注意的明道境地,是柔弱战胜刚强的机理所在。鱼不可以离开深厚的水体而生存,国家的有效力的凭恃不可以轻易展示于人。

《老子》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译文】

道通常什么也不成为,又什么都可以成为。侯王若能体守它,各类矛盾纠结就会自然销化。销化之后如果产生了某种整体性的犟执趋求,我就斩断这种趋求而使它回复到混沌态。使它回复到混沌态,它就不会有什么犟执性的趋求。没有犟执性的趋求而静定,天下就自然地平息动荡摇摆而没有偏倒倾覆的危险了。

《老子》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

上德者不彰显德名,因此有德;下德者张扬德名以示不失德,因此无德。上德者无所成为,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固着于某一德名道貌的作为;而下德者却总是撑着一幅德名道貌多作多为。出之于仁爱之心的作为是不恃德名不摆道貌的;出之于道义责任感的作为则显摆德名道貌以资凭恃;出之于礼范仪轨的作为如果没有得到相应的应答,人们就拔臂牵拽,强其履行。所以,离开了道才会去考量合于道的程度的德,德位的沉降才突显出人们的仁爱之心,仁爱之心的疏失才去激发社会的道义责任感,道义责任感的消退才去审订各种礼范仪轨。礼范仪轨这些东西,是以忠诚、信用为其主要内涵的道义感召力日趋淡薄时的产物,由此社会开始走向混乱;各种现行的社会知见,不过是此前道途的行道设施的衍展铺张,用它来踏上新途,那是愚蠢的开始!因此,脱落形骸的大丈夫,但向日趋敦厚的方向不断进取,绝不拘泥于位处浇薄未端的礼仪的拘束;但求其之所以然的核心真髓,绝不牵累于一时的衍展铺张。所以要有所取舍。

《老子》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

天无以清,将恐裂;

地无以宁,将恐发;

神无以灵,将恐歇;

谷无以盈,将恐竭;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

故致数誉,无誉。

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译文】

过去曾经达到浑融一体的:天因为浑融一体而清明,地因为浑融一体而宁定,精神因为浑融一体(即“营魄抱一”)而活灵,虚空因为浑融一体而到处充盈,万物因为浑融一体而生长,侯王因为与百姓浑融一体而保持了统治地位──这些(清、宁、灵等德能表观)都是因为它们达到了浑融一体而自然达成的。天如果没有浑融一体而清明,恐怕终将崩裂;地如果没有浑融一体而宁定,恐怕终将发生大动荡;精神如果没有浑融一体而活灵活现,恐怕终将萎顿枯灭;虚空如果没有浑融一体而到处充盈,恐怕终将无以为继;万物如果没有浑融一体而生长,恐怕终将灭亡,侯王如果没有与天下百姓浑融一体而高高在上,恐怕终将被颠覆。所以,在一个谐和统一体中,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常常说自己孤弱、无助、不谦虚,这不正是因为他们充分体认到必须以贱为根本吗?所以,多求德能表观,则没有德能表观。既不要一味地像宝玉那样华丽高贵,也不要一直像石头那样顽劣下贱。

《老子》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

正﹑反之间的出入自如,是道的运行特征;柔弱灵动的因势顺导,是道的施用特性。天下各类存在之成其为存在,是因为它们有名,而有名生于无名。

《老子》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直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译文】

上士听了传道言谈,勤勉行证;中士听了传道言谈,似有所动,但终无所得;下士听了传道言谈,大加嘲笑──觉得除非作为笑料,简直不值一提!所以,成语有说:使人明澈的道似乎让人懵懂愚昧;使人顺利进取的道似乎让人消极后退,使人处事平易的道似乎让人曲折坎坷;大道之德使人觉得空无着落(难以用确定的价值标准作把握),一片纯白的境围使人觉得像是有污渍;普润之德使人觉得有欠缺,使人行有所成的德似乎让人慵懒怠惰;被最终认定的本真存在让人觉得它是污浊混成,普遍的框架坐标让人捉摸不到它的边隅;无不涵纳的整体存在无须急于求成,洪大的乐音缺少可让人辩别的和声,整体共同的普遍形态没有可确定的具体形态——道没有任何谓词可资界定的确定名状而归于无名。只有道,才最善于借力给万物而成就万物!

《老子》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译文】

道使宇宙混成为一,混成之一又呈现形态分化,形态分化形成各类群体,各类群体因个体的相互独立而形成各具体存在。各具体存在都以其所具的阴德而保有现实的阳禄,它们因浑融于道而相谐和。

人所最嫌恶的,就数孤弱、无助、不谦虚,而王公却用这些作为对自己的称呼。所以,对各种具体存在来说,有时会因减损而增益,有时会因增益而减损。别人的教训,我也作为教训:强行霸道的人总不得好死,我将引以为戒鉴。

《老子》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于无间。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译文】

天下最柔弱的行为者,同时也是行遍天下无所不克的最坚强者。虚无的道可以进入一切存在起作用。我因此懂得了不执着于名的“无为”的好处。“不言”的劝教,“无为”的好处,普天下没有什么比得上。

《老子》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声名与身家哪个更为切己?身家与财货哪个更为重要?得失损益如何把持得定?过分的贪欲必然连接着庞大的破费,过多的持藏必然导向沉重的损失。所以,懂得自我满足就不会有挫折,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可以长久行进。

《老子》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

大道的完美好像有欠缺,但运营施展的作用不会衰败;大道的充实好像很空虚,但运营施展的作用无穷无尽;大道的直捷好像很曲折,大道的灵巧好像很笨拙,大道的善辩好像很不善言辞。运动可以消解行为体的寒凝僵结,守静又可以消去行为体因运动而产生的热浊。谐和稳态是天下动荡摇摆所围绕的中心。

《老子》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

国家的运行合于道,连战马都可以还田耕种;国家的运行不合于道,战马只能在战场的恶劣环境生产。祸害莫大于不懂得自我满足,罪过莫大于偏执性的贪求。所以,懂得自我满足的富足,是长久的富足。

《老子》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译文】

不离开“家园”,也可以懂得怎么去经行天下;不向外感知察辨,也可以证解到道的境地。越是出离“家园”成为“专名”涉于专途,他的明辩能力就越是狭小。因此,圣人不待践行就有所自知,不待实察就已自明澈,不必多作多为也可坐收事成。

《老子》第四十八章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矣!

取天下常以无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从事于学则随之以各种附赘的日益增加,从事于道则随之以附赘的日益减少。减少又减少,最后就到了什么也不僵持固着的无为境地。无为就可以因顺自然而无不为。执掌天下,最好是放之自然而让它无所事事。如果为遂行欲利而肆加驱使,那是不足以执掌天下的。

《老子》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译文】

圣人没有恒常不变的思想主张,他以百姓的思想主张为思想主张。百姓的主张,合于自己的价值观的,予以善待;不合于自己的价值观的,也予以善待。这样就可以得到人们的共同善待。百姓的观点,自己认为正确的,予以信任;自己不认为是正确的,也予以信任。这样就可以获得人们的共同信任。圣人在天下,忍气吞声似的为了天下而使自己陷于糊涂。百姓们聪明而自觉,圣人则像慈母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们。

《老子》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

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

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

無死地。

【译文】

出离维生之道就入于速死之途。人世间,属于长寿的,占十分之三;属于短命的,占十分之三;因为行举失道而自速其死的,也占十分之三。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自执过高而导致奉养所需过重。据说,善于维护生命的人,在陆上行走不会遭遇凶恶的犀牛和猛虎,即使参加战争,也不会受到武器的伤害。对于他,犀牛于其身无处投角,猛虎于其身无处伸爪,武器于其身无处显露锋芒。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可以让人致其于死命的要害部位。

《老子》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

,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译文】

道生化万物,德养育万物,万物纷呈其形,情势使其如此。因此,万物无不尊崇道而珍重德。道之所受尊崇,德之所受珍重,并不是因为什么强制与逼迫,而是平常自然如此。所以,道生化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成长、发育,使万物自立、成熟,使万物都得到润养与庇护。生育它而不拘系自有,成就它而不执为仗恃,得尊重而不肆行主宰,这就叫做有了无限深厚的德。

《老子》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译文】

天下万物都有所本始,大家都以这个本始作为生存所依归的母体。靠向这个母体以认识各具体存在,认识各具体存在仍体守于这个母体,终身都不会有危险。堵塞收受余食凭恃的管道接口,关闭纵容自己出离无名而特化的门径,终身都不会有毛病;收受余食凭恃而谋求事业的成功,终身都不可救药。具有敏锐的觉察能力,是行为者内在明澈的表现;能柔弱灵动地因应而行,体现了行为者真正的强健。发射探测之光,反馈给明澈的自体,有效地避免各种祸患,这就叫做内在于生存的恒常。

《老子》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

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夸。非道也哉!

【译文】

假如我确有所知,我就要奉行大道,并小心戒备地避免行入邪道。大道很是平易,而有人却总是喜好小道。一方面是朝政败坏,农田荒芜,仓廪空虚,一方面却是鲜衣美饰,利剑随身,饱食而厌,搜刮过多的财货去浪费。这实在是强盗式的统治者,这是不合于道的啊!

《老子》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餘;修之于鄉,其德乃

長;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译文】

合道境地的人,他的建树根柢牢固,他的抱持不会脱落,他的事业将世代承继不衰。修道于自身,其德才纯真;修道于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于乡里,其德永绵延;修道于邦国,其德才丰厚;修道于天下,其德才普泛。所以,以自身观想德身,以我家观想德家,以自乡观想德乡,以我邦观想德邦,以现今之天下观想厚德之天下。我是怎么知道现今天下之状况的呢?就是拿它与观想的厚德之天下相比较而得知的。

《老子》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俊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

含德深厚的行为者,就好比初生的婴儿: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伤害他,凶恶的鸟不搏击他,骨弱筋柔却握持牢固,不知男女交合之事却能照常勃起──精力充沛之极;整天啼哭却不会力竭声嘶──和气敦厚之极。懂得取态柔和就可以达成生存的恒常,懂得达成生存的恒常就叫做明于道。生更执生是危险,心意过分纵使气机效能是逞强。存在过于强壮就会趋于老化,这不合于道,不合于道总是过早地死亡。

《老子》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

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

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译文】

明于道者不立言,立言的不明于道。堵塞授受承接的接口,关闭出离混沌无名的门径,消磨过分突出的锋角,排解纷挠的矛盾纠结,收敛过于耀眼的光芒,同一切存在浑为一体。这就叫做达成了浑融一体的“玄同”境地。所以,有所得于道就超越了亲、疏、利、害、贵、贱的捕获。这样可以得到整个天下的共同推重。

《老子》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译文】

以清静无为之常道治国,只针对出格的反常事态动用兵力,通常则以

无所事事而执掌天下。我怎么知道应该这样呢?根据在于:

天下越是多忌讳,人民就越是贫穷;民间的武器越多,国家就越是陷于昏乱;人们的技能越巧,反常之事物就日益纷繁;法令越森严,盗贼反倒更多。所以,圣人说:我无为,人民就自然顺化;我好静,人民就自然端正;我无事,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无欲,人民就自然淳朴。

《老子》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译文】

为政随和散漫,人民反而喜乐淳和;为政勤紧利索,人民反而怨愤飘零。灾祸呵,福祥的亲密伴侣;福祥呵,灾祸的藏身之地。谁知道它们迁延嬗变的准则呢?那是没有一个定准的。合格正常会变得出格反常,良善祥和会变得妖异险恶。人们对这迁延不居的动荡感到无所适从,由来已久。因此,圣人方正而不孤立,突棱而不伤人,率直而不放肆,光明而不耀眼。

《老子》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唯啬,是谓早服。

早服谓之重积德。

重积德则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译文】

治理人、事奉天,没有比涵养节用更重要的了。涵养节用可以先和服于道,先和服于道则可以使德深厚,德深厚则无不胜任,无不胜任则能耐不可限量,能耐不可限量则足以保有国家。保有国家的根本,可以长久存在。这就叫做根扎得深,柢撑得固,从而长维生存久于在世的道。

《老子》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之。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译文】

治理大国之道与烹调小鱼之道可以共通比拟。以道的范式君临天下,各种妖异的存在就不再显得变化莫测。非但它们不再显得变化莫测,即使变化莫测也难以伤人。非但它们的变化莫测难以伤人,圣人也不会去伤害它们。大家互不相伤,所以就推重同道之德而在道的莅临下和平共处。

老子》第六十一章

【原文】

大国者下流也,天下之牝。

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

为其静也故宜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译文】

大国善处下游,它就可以像天下柔静的雌牝一样。天下雌雄之间的交合,雌牝通常以柔静而胜过俊躁的雄牡。这是因为她柔静而适应于处下的缘故。所以,大国比小国善于处下,则可以主导小国;小国比大国善于处下,则可以谋求主导作用。所以,有的可以凭籍处下态势以占居主导地位,有的则可以使自己善于处下而谋求主导作用。大国不过分贪欲而让小国分享国际资源,小国不过分贪欲而让大国占居领导地位。它们双方要达成如此稳定的利益妥协,大的应该善于处下。

《老子》第六十二章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贵此道者何?

不曰:求此得,有罪以免邪?

故为天下贵。

【译文】

道荫庇着万物,它是善人的珍宝,也是不善人托求庇护的归依。嘉美的言辞可以使人们交互尊重,良善的行为可以让人们互相感染,对那些不为现行价值观所认可的不善之人,为什么要横加贬弃呢?所以,自诩为“天子”而自贵,设置三公九卿以供驱使,虽然好象是有了玉璧由四驾马车供奉护拥着似的尊贵显耀,其实还不如来进修我所说的道。从古以来,人们如此推重我所说的道是为了什么呢?还不是因为它有助于人们达成目的,避免过错吗?所以才得到天下人的共同推重。

《老子》第六十三章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译文】

要从事可使自己混沌无为的作为,处理可使自己无所事事的事务,并喜赏波恬浪静的寡淡风光──以保持对细微潜流的异变的敏感。

以对待大事的态度处理小事,以对待复杂的态度处理简单,要用合道之行所生发的德能去消解细微的怨望纠结。处理难事要从轻易处入手,宏观目标要由微观构设去实现。天下难事,必然开始于简易;天下大事,必然建基于细微。因此,圣人始终都不自以为必须独揽大权,所以能成就大事。

那些轻易许诺的,必然难以守信;视问题太过轻易的,必然会遭遇很多的困难。因此,圣人对这些问题都加以认真审慎的处理,所以终于没有困难了。

《老子》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译文】

局面安定时容易维持,情势未明朗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微小时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未开始时就有所打算,要在祸乱未发作之前就早作预防。

合抱的大树,长成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堆垒于土坯;千里的远行,开始于脚下。对于这些渐进的过程,如果妄逞权能而揠苗助长,就会导致失败;如果执意于某一情态而加抗拒,就会反而使局面失去控制。因此,圣人不妄逞权能,所以不会失败;不抗拒渐进的演变,所以不会使局面失控。人们做事,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慎终如慎始,就不会有败事。因此,圣人要别人之所不要,不使稀贵资源的供应更形紧张;学别人之所不学,以便牵正人们的偏激过失。借此以辅导万物行于其自然而不强加干涉。

《老子》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

然后乃至大顺。

【译文】

古来善于以道为行为典范的统治者,通常并不促使人民多知多见,而是使人民趋于愚昧浑朴。人民之所以难以治理,就是由于他们的知见太多。所以,拿权威知见治国,那是对国家的残害,不执定什么权威知见治国,才是国家的福祥。懂得在两者之间作此选择,也就贯彻了道的原则。懂得贯彻道的原则,就体现了深得于道的玄德。玄德幽深而广泛,协同各类存在回归于道。这样就无往而不利。

《老子》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以其身后之。

是以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川河流所汇注而成王,就是因为它善于处下,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因此,圣人要得到人民的推崇,必先在言行上对人民表示谦下;要引导人民,必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后面。因此他虽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但人民却并不感到负担沉重;虽然走在人民的前面,但人民却并不感到他构成妨碍。因此他得到了天下人民永不厌弃的真心拥戴。因为他不与人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老子》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译文】

天下人都说我所说的道太过普泛了,很难加以具体把握。要知道,正因为它是普泛的行为规范,所以才不象具体旅途的具体准则;如果针对具体旅途作具体论述,它早就琐碎不堪了。我有三条基本的行为原则,把持它以保证大道得以贯彻执行:第一是柔慈;第二是俭约;第三是不与天下争得利之先。保持柔慈,就能全力以赴;保持俭约,就能行走于广阔的天地;不与天下争得利之先,就能成为群体的首领。如果舍弃柔慈而妄逞勇武,舍弃俭约而行广,舍弃谦让而争先,那就死定了。保持柔慈,投入战争就能取得胜利,用于防守就能巩固。对于慈者,整个自然环境都会救助他,因为慈在守护着他。

《老子》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兴,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是谓配天古之极。

【译文】

善于当士的人不勇之于武,善于投身战斗的人不泄愤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趾高气扬、骄横拔扈,善于驱动别人的人对他表示谦下。这就叫做有了不争的德,有了善于驱动别人的能耐。这就叫做符合于道。

《老子》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译文】

统帅武装力量的人总是说:武装力量只是某一主体的客属,我不敢反客为主,不敢让它前行示人,而要让它收缩而置后。这就叫做行动无阵势可把捉,使人明白我在挥舞着的不是用于击人的手臂,拿着的也不是用于伤人的武器,于是就不会促成紧张对峙而树敌了。祸患莫大于轻侮敌人,轻侮敌人就差不多丧尽了我所说的“三宝”。所以,等到真正以武力相对抗的时候,首先宽容忍让,最后才不得已而奋起的一方通常会取胜。

《老子》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译文】

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实行。而天下却没有人能理解,没有人去实行。言论有宗旨用意,行事有主从动机。正是因为对这用意、动机的不明白,所以才导致对我的不理解。能理解我的人很少,能效法我而在行事中加以贯彻的就更难能可贵。因此,圣人外面穿着的似乎是粗布衣裳,但里面包含着的却是稀世美玉!

《老子》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

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译文】

知道自己有所不知,这很好;不掌握某知识,这当然有缺陷。只有通过因应缺陷而行,使缺陷不成其为缺陷,才可以因此而没有缺陷。圣人之所以没有缺陷,是因为他善于因应缺陷而行,使缺陷不成其为缺陷,所以没有缺陷。

《老子》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

【译文】

当人民不再畏惧统治的威压的时候,那么,反于统治者的大威协就临头了。不要逼迫人民不得安居,不要阻塞人民的谋生之路。只有不去阻塞人民,才不会有出之于人民的反阻塞。因此,圣人但求自知,不去自我炫耀;但求自爱,不去自显高贵。所以要有所取舍。

《老子》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译文】

勇于无所顾忌,则充满凶险;勇于不无所顾忌,则稳妥灵活。这两种方式有的得利,有的受害,自然环境所厌弃的,谁知道它的缘故?因此,圣人从事于任何事务都要作充分的审慎犹豫。最好的行进方式应是:不犟执抗争却善于取胜,不强颁立言却广有响应,不大声疾呼而人们却共赴其事,从容坦然却自有筹谋。完善的涵摄之网的覆盖范围无比广大,虽疏若无有,但没有事物从中漏失。

《老子》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我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

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

夫代大匠斫者,鲜有不伤其手者矣。

【译文】

人民都已经不怕死了,为什么还要拿死来恐吓他们呢?像那些想要让人民恒常怕死,稍有出格者就随意抓来杀掉的政策,哪个能无所顾忌地强硬坚持呢?要知道,自然会有一种汰劣机制来司杀,俎代这汰劣机制而妄动杀戒,那就像俎代高明的木匠砍木头。俎代高明的木匠砍木头,是很少不砍伤自己的手的。

《老子》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译文】

人民之所以遭受饥荒,是由于统治者吞食的赋税太多,所以才遭受饥荒。人民之所以难以被治理,是由于统治者太过贪求功名,所以才难以被治理。人民之所以轻生冒死,是由于统治者自奉过奢而搜刮过甚,所以才冒死轻生。只有不以人民生计的危及作为前提而作为的人君,才是真正擅长于善养自己的生命的人君。

《老子》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译文】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柔弱灵动,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顽固强硬;草木生长的时候枝干柔嫩,死了以后就变得枯槁。所以,顽固强硬是速死之道,柔弱灵动是生长之道。因此,国家肌体中军兵过强就会走向灭亡,植株体系中树枝过硬就会遭致摧折。顽固强硬处于劣势,柔弱灵动处于优势。

《老子》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者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也。

【译文】

理想的范式,不就像那使弓趋于浑圆的作用一样吗?高的地方把它压低,低的地方把它抬高,有余的地方把它减损,不足的地方把它补足。理想的范式,减损有余的,弥补不足的;而人的行为惯律则减损不足的,奉养有余的。谁能使自己不断地有余以奉养天下?只有道者。因此,圣人做成了什么并不执为仗恃,成就了什么并不居功自矜,他不愿意使自己显得过分突出。

《老子》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爱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

正言若反。

【译文】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可以真正改变得了它。柔能胜过刚,弱能胜过强,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又没有人能实行。因此,圣人常说:能承受全国的屈辱,才配作天下的君主;能承担全国的灾难,才配作天下的君王。确切的话语常常让人觉得不以为然!

《老子》第七十九章

【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恕,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译文】

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残留难以消解的余怨,这怎么能算是完善?因此,圣人凭契约关系来确立自己的主导地位,绝不无依据地责成于人。有德的统治监察契约的订立与履行,无德的统治注重于税赋的收敛,只索取无条件的单向供奉。完善的系统运营机理是普遍平等,无所偏爱,但又具有奖掖良善的健全功效。

《老子》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

国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多用;使人民珍惜生命,不作长距离的迁移;虽有船只车辆,却没必要去乘坐;虽有兵器武备,却没必要去布阵打战。使天下回复到人民都结绳纪事的远古状态之中。让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满意于他们的平凡生活。国与国之间相互望得见,鸡犬之声相互听得见,而人民从生到死,也互不往来。

《老子》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译文】

真实的表述不见得漂亮,漂亮的表述不见得真实;善良的人不见得擅长道义之辩,擅长于道义之辩的不见得善良;明于道的人不见得博学,博学的不见得明于道。圣人不堆积这些德能表观以及功果财富的附赘。他尽力帮助人民,他自己也更充实;他尽量给予人民,他自己也更丰富。理想的行为方式是顺导万物而不妨害万物,圣人的行为准则是虽有作为但不与人争。

第三篇:读《道德经》有感:走向哲学

走向哲学

——读《道德经》有感

八(12)班 张岳涵

引子

天下大乱,禽兽奔窜;民不聊生,地表干旱。

一行人如同渺小的蚂蚁,在昏沉黯淡的天空下缓缓前行,去完成遥不可及的梦……

不断有人倒下,倒在龟裂的土地上,倒在追求真理的路。他们双眼圆睁,瞳仁里的求知欲却还在闪烁,燃烧。

而我们这些新生儿,将接过他们遗留的火把,组织队伍继续向远处的未知延伸。

大部队走的很快,我体质欠佳,只能远远地在后面跟着。火把上的焰苗也是纤瘦的,单薄脆弱,明灭不定。

当我手扶枯树,准备坐下喘口气时,无意中瞥见一位耄耋老者坐在巨石边缘沉思。他风尘满面,两鬓如霜,他的衣裳有些破旧,不过整洁妥帖。

“孩儿,众人已远,汝速跟之。”老者伸出皱纹遍布的手,为我指出正确的方向,“数里外有清河,汝若需水,可汲些许。”

“多谢前辈。”我拱手道,正欲离开,又被他叫住。

“吾赠汝薄礼一册,疲乏休憩之时可阅览此书,增长学识。”老者从怀中掏出本陈旧的手写线装书——估计是他从竹简上一字一句抄下来的文章——用双手递给我。

书页厚重,墨迹清晰,“道德经”三字,在封面盘踞。

我再次向他道谢。之后,向快看不清的队伍走去,义无反顾。

一袋水,一包粮,一把火,一本书,支持着我跋涉很久。

抬头,隐约看见星星点点的绿,想必老者所说的河已离我不远。

太阳愈升愈高,我很快就口干舌燥。正欲开袋痛饮,谁知手一抖,大量水洒在地面,被同样为干渴所恼的焦土一滴不剩地喝了个干净。我掂掂水袋——里面只剩下极少的淡水。我咽下粘稠的唾液,强忍渴意,加快步行速度,不停往前走。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顷,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此刻,我条件反射般想起这句话。

大多数人都认为所有东西与它的反面互相对立,这并没有错。可它们同时也依靠彼此,加深对方的色彩、意义。

明与暗的比照便是个很好的例子。画家伦勃朗创造了“紫金色的黑暗”,他的画中明暗错落,用最黝黑的旮旯来彰显最亮堂的反光,让整个画面极具立体感。舞台也是一样的,在演员们表演之前,观众席上方的灯会全部熄灭,以便凸显聚光灯的粲煥,加强演出效果。

反之,画作也好,舞台也好,如果它们的光线都是统一的,那么观者或多或少会觉得单调、乏味——因为环境缺少对比度。

唯有砂砾的细微,才能显尽巉岩的庞然;唯有山谷的低矮,才能令高峰巍峨、挺拔;唯有丑恶的貌寝,才能展现美的绮丽;唯有谎言的虚妄,才能突出真谛的稳固与坚韧……这些例子枚不胜举。

昼夜会交替,黑白会颠倒。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是家喻户晓的典故,就连很小的幼童也会复述。塞翁的经历,精准地映射出老子的言论。福祸相依,绝不能单纯地判断一件事的好坏优劣,因为它会变,也正在变。

失败诞生成功,苦难造就幸福。

打个通俗的比方:我们假设一个极端是只鸡,与它相反的极端是个蛋。鸡会生蛋,蛋里会孵出幼鸡(哈哈),就这样代代延续……

物质是在不断改变的,生活和命运亦如此。上帝喜欢给门上完锁后再把窗户打开,乐此不疲。

比如说现在的我,虽然失去了大量宝贵的淡水,但话说回来,这也促使我提速前进,从而更快地到达河边,尽快地获取水分,追上那些走在前面的人。

综上所述,“Every coins has two sides”,各个事物皆有正反两面。而这两面何尝不在互相依存,互相转化?

有清凉的水声缓缓流出,我已到达河边!哎,就此休息片刻吧。

弯下腰捧起兜水送入口中,沁凉透明的液体激活整根舌头、整条喉管,河水特有的甘甜直入肺腑,安定身心。

我拼命地大口灌水,直到再也喝不下半滴为止。水袋也被我“喂”满。接着我洗完脸和手,精神了很多。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从古至今,水一直都在默默地滋养万物。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错,水是处在被蔑视的洼地,可正是它孕育着生命,孕育着我们。

一旦地球上没有水,后果可想而知。

毫无疑问,水的存在虽为重中之重,但它仍是谦卑的,平易近人的。它不争夺,也不张扬。

水让我联想到古代的诸多女者。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她们性情温婉,品质善良。一句“女子无才便是德”注定她们平凡的人生。可是这些女人同样也做了很多,她们是男人的必不可少的帮手,烹饪、制衣、打扫、洗涤样样都干得细心入微。更值得敬佩的是,她们生儿育女,能忍各种妊娠反应,也忍最高级的疼痛,还能忍下照顾孩子的种种艰辛。

女子不是男性的玩物,她们是谦逊的英雄。

水又让我联想到陶弘景。

他精通文学、医药和政治,还立下数功。但他在壮年毅然辞官,退隐于曲山。梁武帝继位后,想让陶弘景恢复官职,却被他用 “二牛图”委婉谢绝——他觉得出仕的官员是套着金笼头的牛,地位虽显赫但却没有自由(好比液态的水,它没有一定的形状,虽然因重力而不停下流,可它始终都能自由伸展。反观一些挂在屋檐、树枝上的冰凌,它们所处的位置是很高,然而却也因此被冻结、被禁锢)。虽说如此,陶弘景还是尽可能报效国家。“山中宰相”这一称号,他实至名归。

隐者很少能在遁世时继续为国出力,但陶弘景做到了,他也因此成为一滴饱满的水,滋养国土。

让我们把视线移回这条河。这河里的水活了少说也有三四亿年。正是因为它淡泊,它与世无争,它甘愿身居低处,所以才有长得惊人的寿命。

而如今的社会,极多的人不再愿意成为水。他们为获得所谓的荣誉、财富、权利不择手段地大打出手,明争暗斗,几乎没有人能够与水比肩。

最终,失败者体无完肤,少数成功者也不见得能获得真正渴求的物事。是人性的退化,导致难以下咽的后果成为必然。

我愿意做与世无争的水,哪怕仅是颗微渺的水分子。

干燥的世界需要水的津润,更需水的性格、水的本质和水性的人。

离开小河之后,我又走了很长时间。

前方有两个模糊的身影纠缠成团。我和他们相距越近,灌输进我耳中的怒骂声就越多、越难以入耳。

很快,我认出他们——这是对孪生兄弟,我们队伍里的人。这两人在地上厮打,双方的身体上都溅满鲜血。在他们附近,是块硕大的碧绿晶石,形状优美,晶莹澄澈,不含任何杂质,绝对可以用“完美”这个词形容。

面对此景,我只能幸运我的存在没被他们发觉。否则,接下来发生的事不堪设想……

我蹑手蹑脚地退开,紧接着以生平最快的速度向前逃跑,直到两腿发软时才停下。我向后看,那对兄弟已经变成两个不停蠕动的小点,这才躲到一颗足够粗的树后面喘气。

怀中的书掉落,书页被风吹开,几行文字进入我的视网膜——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句话的内容,竟与我刚刚目睹的场面异常地契合!

物质能造福人类,亦可摧毁人性。这是贵重的财物,也是致命的陷阱。

大约八九岁时,我看过这么个故事:有位清贫的农夫,他除了很小的田地和一所草房外,什么都没有。但是,他每天都很开心,甚至连魔鬼都妒忌这个农夫的乐观,想尽各种办法让他不再快乐,却连半次都没成功。魔的下属建议他给农夫一笔巨额钱财,魔鬼将信将疑地实施计划。数年后,农夫果然变得花天酒地、颓废萎靡。他忘记耕种带来的种种愉悦,只是成天想着得到更多的钱财。

一无所有但逍遥自在,等到腰缠万贯却又疲惫不堪。人类。难道不是这样么?

农夫和那对孪生兄弟,原本都是两手空空,但一个知足,另两个和我一样怀揣永不停歇的梦。三个人自从发现珍宝后,一个身心沉沦于浮华中,另两个为此抛弃旅程,抛弃理想,甚至抛弃手足之情!这三人,相似得可怖,愚蠢得可悲。

真正的智者视金钱如粪土,视诱惑为烟云。不停冲淡物欲直至它完全消失,只求食能果腹,衣能蔽体。更厉害的人,只需要灵魂的充实,剩下的一切都可以放手。当地上洒满六便士,凡人会疯狂捡拾、搜集,而他们,并没有被诱人的铜光扰乱心境,而是选择仰望头顶上的星月,清净身心。

我逐渐恢复体力,两个小点也慢慢停止蠕动。不知两兄弟此时是短暂的昏睡,还是永久长眠不醒?只有悲悯的血色残阳,试图掩埋早已结束的惨剧。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现在,我完全可以原路返回,带走晶石,但我没有,这会浪费不少时间。

而且……我要的是远方,我的归宿是流浪的尽头。

追逐伙伴们留下的脚印。

“砰!”我突然被什么东西绊倒,整个人趴在地上,尽显狼狈。我挣扎着站起,拍拍衣服上的尘土,低头寻找让我摔跤的罪魁祸首。

这一眼看过去,我的心脏差点吓得跳出来——

——这是个圆形的骷髅头,面目狰狞,头骨泛黄,眼窝空洞,牙齿残缺。毫无预兆地看到这种东西,想必每个人都会惊骇不已。

我壮胆用树枝轻敲骷髅,硬的。它旁边长着几簇蓬草,我用手指小心翼翼地抚摸,柔软的触感在指尖停留。

注视着生死相隔的两物,我又开始思索《道德经》中深远的哲理。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本人就说过:“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还在。”

太过强硬的东西往往是活不长久的。想当初消灭六国、一统中原的大秦帝国,是何等的强盛、辉煌。可它又持续了多久呢?只有短短十五年。它是中华史书上的千古绝唱,却也是千古的笑柄。显而易见,是苛刻的法律、残忍的刑罚及让百姓苦不堪言的暴政,把亲手建立的宏伟国家硬生生地推向毁灭。

刚强之物,使人敬而远之,甚至恐惧、厌恶。很简单的——玫瑰虽然华彩若英、香远益清,但就是因它的枝条上长满尖刺,所以被很多人嫌厌。

在此试问,凡是在是正常的、有情感的人中,谁会迷恋冰冷的枪支、弹药?有谁会想迫切地成为杀手,热衷于战争?

再观世界历史,有哪位暴君会真正受人敬仰、爱戴?如果统治者极度残忍,百姓表面上敢恼怒不敢言,但他们私下里肯定早已怨声载道。

如果你长了棱角,那你在折磨别人时也会中伤自己。

刚是愚蠢的掩饰,柔是智慧的后盾。倘以柔克刚,则屡战屡胜。

我依稀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篇新概念作文,讲的是远古时期,大多数生物的骨骼都暴露在外,而一种名为“皮凯奇虫”的小动物,体表柔软,骨骼被包在身体里面,因而它们经常被外骨骼动物欺侮。结局是:很多外骨骼动物都灭绝了,只留下坚硬却又空空如也的外壳。而皮凯奇虫则代代繁衍,代代演变,成为现代所有脊椎动物的祖先。

柔不代表软弱,它是肉中骨、绵里针。硬物只能触及大多事物的表面,但软而柔韧的东西却可一针见血,毫不费力地直达核心——它们更具穿透力,剖析力。

无论在自然界的优胜劣汰,还是在人类社会的趋之若鹜,赢在最后、笑到最后的,绝大多数为谦恭者与虚心者。

这是公理。

很快地,我看完整本书。

读完末页的刹那间,我轻轻勾唇。内心泛滥着欣慰,胸口很暖。

“嘿!”我坐在地上观赏落日,突然觉得右肩被人重重一拍。转身,竟看到送我《道德经》的老者,他脸上带着我熟悉的微笑。

“请问您,您是怎么追,追上来的?”我瞠目结舌,忘记用古文和他交流。

“哈哈,我就跟在你后面呐!”想不到,老者也用白话文回答。

“您应该就是老子,哦不,是李耳先生对吧。”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孩子,其实我从出生到现在,都不清楚我是谁。”老者调皮地挠挠头,“不过,眼下,我觉得我该和你并肩同行。”

“好啊,欢迎!”

夕阳缓缓下沉,我和他共同望向地平线,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我们离想要抵达的“玄妙之门”近了一大步。

后记

我从小学就开始读《道德经》,不过只是“但当涉猎”罢了。直到初二,我才开始重新捧起它,回温几处意味深长的话语。

本次读后感,我胆大包天地以一个虚构的故事为线索,把各个论证穿起。如此打开操作方式,希望能被各位读者接受、支持。

哲学是“古来共谈”的抽象化词语。它究竟是什么,谁都说不清楚。如同老子认为“道常无名”、“道隐无名”,如果哲学一旦有片面的定义,那么它再也不会流淌了,它会死。

《道德经》中有太多深邃的道理,我还很小,不敢妄称自己读懂了整本书,只能以中学生的角度发表些许幼稚的感想。但愿随着心理年龄的增长,我对它能够诞生出越来越有质量的理解和共鸣。

顺便向无数含辛茹苦的《道德经》译者,还有从古至今无数艰苦卓绝的思想家致敬!

这条被命名为“哲学”的大道我会永永远远走下去,即使它没有终点。如屈子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四篇:道家哲学中的人生智慧

道家哲学中的人生智慧

2008年4月13日

所谓人生,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和生死。一个人是否拥有人生智慧,决定了他将怎样度过一生。从前有一个人,胡里胡涂地度过了一生,死后到阎王爷那里报到。阎王爷查了好几遍,发现他一生几乎没做过什么值得称道的好事,坏事倒是做了不少,便说:“既然你的一生是这么度过的,我只好把你打发到痛苦的境界里去了。”这人不服,说“这很不公平!我活着的时候,没人告诉我应该怎样生活呀!”阎王爷说:“不对,我曾经三次派人给你传信,叫你珍惜生命,多做好事。”那个人说:“我没看见呀!”阎王爷说:“不会的!你应该看见一个人由年轻变成衰老的模样,这是我派往人间的第一个使者,他告诉你人会变老;第二个使者想必你也见过,他为病痛所折磨,痛苦不已,这个使者告诉你人会生病;第三个使者你也见过,他两眼紧闭,面如灰土,这个使者告诉你人会死去。”那人听后默然无语。是的,衰老、疾病、死亡就是阎王爷派往人间告诉我们生命普遍规律的使者。这个无情的事实时刻提醒着我们: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又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事实上,无论是思想家还是普通人都不可避免地要思考这个问题,只是人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广度、深度和高度不同而已。那么,作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道家是如何思考人生的呢?在道家主要典籍《老子》、《庄子》、《淮南子》等著作中,又为我们提供了那些人生智慧呢?这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的问题。

一、立足天道、参透人生的思想智慧

道家的人生智慧首先表现在其观察问题的深度、高度和广度远远超出常人,拥有一种立足天道、参透人生的思想智慧。

茫茫宇宙,芸芸众生,我们的生命从何而来?我们应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人生问题,古代先哲进行了苦苦的探索。儒家认为,人的生死存亡以及富贵贫贱都是由命运决定的,所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与此不同,道家对人类生命以及宇宙万物的根源有着执着的追求,并以极其广博的视野将人的生命放在无限的时空中来思考。思考的结果是,道家认为人的生命是道生、德成、气化的结果。就是说,生命产生的终极根源是“道”,生命存在的现实根据是“德”,生命形成的内在机制是“气”。道家所说的“道”是宇宙间终极性的存在,他们认为宇宙万物包括生命现象均根源于此;道家所说的“德”不同于儒家所说的道德、品德之德,而是指人类从宇宙总根源“道”那里所获得的构成自身本质属性的内在特质;“气”被古代思想家看作是构成人和万物的基本元素,古人认为人的生命是阴阳二气变化的结果。对于生命的形成过程,《老子》的观点是:“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这是将生命的形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道”这一生命总根源发挥其生命力从而形成生命的潜能;第二阶段是“道”的生命力开始转化为具体生命体的内在特质即“德”; 第三阶段是生命内在特质“德”与物质因素相结合,形成形体;最后,生命体通过其所处的环境“势”来完成其生命的形成,成就具有社会内涵的现实生命。庄子同样将生命看作是道生、德成、气化的结果。《庄子·至乐》篇讲了一个“庄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的好朋友惠施前去吊唁。谁知当惠施见到庄子时,庄子却正在盘着腿、敲着盆、唱着歌。惠施十分生气,说“你妻子陪伴你几十年,为你生儿育女,现在她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还敲着盆,唱着歌,这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样的。妻子刚死的时候,我也很伤心。但考察人的由来,一开始并没有什么生命;不仅没有生命,而且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而且没有气息。宇宙万物都是由根源性的力量“道”产生的。当大道从无气息转化而为有气息、又从有气息转化为有形体、再从有形体转化为有生命的时候,人就出生了;而当大道从生命的形态转化为无生命、无形体、无气息的时候,人也就消亡了。人的生命从生到死的变化犹如春夏秋冬四时更替一样,都是大道循环往复的表现,有什么可悲伤的呢!为死而悲,那是不懂自然规律的表现,所以妻子死了,我不哭泣。”在这里,庄子将生命的形成放在宇宙万物产生的宏阔视野和全过程来考察,表现出了一种极其理性的态度。

道家这种立足天道、参透人生的思想智慧给我们一种启示:我们要学会站在高处看问题,学会跳出问题之外看问题。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深、看得透。历史上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认为道家重天道、轻人道,重自然、轻人生。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实际上,道家既重天道,也重人道,既重自然,也重人生;只是他们没有像儒家那样就人道论人道、就人生论人生,而是将人道、人生问题的研究引向了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将大自然作为参照系,从自然与人生、天道与人道的相互观照中去看待和思考社会人生问题。正因为道家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是站在宇宙本体论的高度,他们才能提出一套深遂的人生智慧,生存智慧、生活智慧、生死智慧和生命智慧,以下逐一介绍。

二、珍重生命、淡泊名利的生存智慧

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这是每个人来到人间以后都会遇到的一个现实问题。要解决如何对待生命这样一个实践问题,首先就必须解决如何看待生命的价值这样一个理论问题。只有珍重生命的价值,才能善待生命的存在,进而才能在遇到任何困难和挫折时都能好好地生存下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都高度重视人的生命价值,但两者思考问题的着眼点不同。儒家着重用道德尺度,从人与动物乃至自然万物的区别中来衡量人的生命价值;道家则着重从人与自然的联系中来确立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来衡量生命本身所固有的价值。道家从两个层次上高度肯定了人的生命价值:

第一,道家从抽象的意义上肯定了人类生命的价值。人作为万物中的一类,在宇宙万物中居于什么地位?其生命有什么价值?老子的回答是:“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是说,宇宙中有四种伟大的存在:道、天、地、人。就是说,“人”是万物中最伟大的存在之一,因此他的存在非常有价值。老子的“四大”学说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高扬了人类生命的价值。此后,庄子提出了“天人并生”的思想,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同根同源,都根源于“道”,来源于“道” 2 的每一种存在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

第二,道家从具体的意义上肯定了个体生命的价值。道家思想有一种强烈的“重身”、“贵生”倾向。《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在他看来,只有对“身”构成威胁的才是大患,对其它方面如功名利禄等构成威胁的均不足以称为大患,因为这些均是身外之物,得失与否,与生命本身无关。这反映出老子是以“身”即生命作为衡量得失的唯一尺度。庄子同样十分看重人的个体生命,当时普遍存在着重物轻身的人生追求,用庄子的话说,就是“天下尽殉也”:“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庄子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种以身殉物、为追求身外之物而不惜牺牲性命的价值取向是极不可取的,人若连生命都没有了,身外之物又有何用?《淮南子》继承了老庄重身贵生的思想,提出了“大己而小天下”的观点,认为只有生命本身才是最值得珍贵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得其得者”,即得到他最应该得到的东西。而所谓最应该得到的东西,不是指富贵权势,不是指生活享受,而是指守住生命之本,拥有和谐的生命状态。在“我身”(即我的生命)与天下万物的比较中,作者认为“我身”是第一位的,天下万物与我的关系取决于我能否拥有“我身”,只有拥有了“我身”,天下万物对“我”才有意义。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看重的往往是名利二字,人人都想追求功名利禄,但正如文人们所感叹的那样:“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们纵然拥有了功名利禄,至多也不过数十年而已,何况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需费尽心机、用尽心力,乃至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所得与所失之间,表面上看可能是前者大于后者,但实际上所得者为“末”,所失者为“本”,是本末倒置。道家对这个问题看得很透。《庄子•列御寇》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去拜见宋王,宋王赐给他十辆车子。他用这十辆车子向庄子炫耀。庄子说:“河边有户人家很穷,这家人的儿子潜入深渊,摸到一颗价值千金的珠子。父亲知道后,让儿子拿石头把它砸了。因为像这样珍贵的珠子,一定是长在九重深渊中黑龙的下巴底下。儿子能得到这颗珠子,肯定是碰上黑龙正在打瞌睡。倘若黑龙醒着,这个儿子还能剩下一根头发吗?”庄子借此发挥说:“政治的深不可测决非只是九重深渊,宋王的凶狠也不仅仅是一条黑龙。你能得到十辆车子,一定是碰上他正在打瞌睡;倘若宋王是醒着的,你早就粉身碎骨了!”这个故事意在说明,身外之物再珍贵,也不能与生命本身的价值相比。《淮南子》作者则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方来说明这个问题:高贵的地位和丰厚的利禄是一般人所贪求的,但假如让某人左手拿着代表最高权位的天下版图,而用右手刎颈自杀,会有人愿意吗?恐怕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不肯这么做。由此可见,生命比权位更重要。

道家对生命的看重,并不仅仅是对肉体生命的看重,更包括对精神生命的看重,这就是强调要维护人性尊严和人格独立,当外在名利与人的尊严发生突出时,应舍弃前者而保全后者。《庄子》一书中讲了 很多讽刺性的故事,用来讽刺那些为求荣华富贵而丧失人格的人,其中有一个故事是用来讽刺他的老同学曹商的。庄子有个同学叫曹商,这个人非常贪婪、势利,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择手段,经常用自己通过卑下的手段而得到的东西去嘲讽庄子,结果却被庄子讽刺得无地自容。曹商很善于巴结秦王,一次,宋王给了他几辆车子作报酬,派他出使秦国。到了秦国后,他又千方百计地讨得秦王的喜心,秦王赐给了他一百辆车子。曹商非常得意,跑到庄子那里挖苦说;“住在偏僻的小巷里,靠打 3 草鞋维持生存,饿得面黄肌瘦,这是我做不到的事;与万乘大国的君主见上一面,就能得到一百辆车子,这才是我的本事。”庄子说;“我听说秦王有病请医生,替他破脓穿疖的可以得到一辆车,替他舔干痔疮的可以得到五辆车。治的病越是肮脏卑下的地方,得到的车子就越多。你难得是帮他治疗好了痔疮吗?不然怎么会得到这么多车子呢?”说得曹商面红耳赤。这个故事意在说明,人作为一种有人格、有尊严的生命,应该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荣华富贵固然好,但人格、尊严更重要;物质享乐固然好,但精神高洁更重要。人对荣华富贵的贪图如果到了不择手段、不讲人格、不顾尊严的程度,那他同行尸走肉也就没有什么两样了。

三、顺应自然、恬淡无累的生活智慧

(一)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道家力图从宇宙的根源处来寻找人类安身立命的基础,老子提出了“法自然”的生活态度。所谓法自然,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顺应自然。道家所谓“顺应自然”并非指随心所欲、按照人的本能生活,而是主张在日常行事中保持一颗本然率真之心、从容平常之心和遇事随缘之心。

所谓“本然率真之心”,就是指没有矫揉与做作、亦无伪装与欺诈的自然真心,类似于我们所说的“童心”。人来到人世,原本都有一颗童心,言行举止都表现出天真之情和率直之性。但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们一点一滴地接受着社会环境和成人意识的熏陶,其孩童之心被漫漫裹上一层层外衣,渐渐变得隐蔽、曲折、虚伪和世故。其实,天真比世故更可爱,儿童的可爱首先就在于其天真烂漫、心灵透明。同样,率直较虚伪更难得,人间的真诚与率直密不可分,与虚伪则是两相对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一个人要变得成熟世故并非难事,而要保持一颗率真之心则非易事。惟其不易,老子才万分留恋人类的“赤子之心”,庄子才提倡“率性自然”。

所谓“从容平常之心”,就是在遇到任何情况和境遇时都能保持一种从容平常的心态。人生在世,不管是达官权贵还是平民百姓,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许多的人和事,都或多或少地要经历一些人生变故。人总是有喜怒哀乐之情,喜得而恶失、喜宠而恶辱、喜誉而恶毁,乃是人之常情;得意便忘形、失意便沮丧,遇宠则骄、遇辱则怒,亦是心之常态。但正如老子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人生总是祸福相依、得失相伴、苦乐相随,纯粹的“得”与纯粹的“失”、永恒的“福”与永恒的“祸”、绝对的“乐”与绝对的“苦”都是不存在的。明白了这一道理之后,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人和事、不管遇到何种的境遇,都应保持一种从容平常的心态。保持从容平常之心,就是要像道家所提倡的那样,做到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做到宠辱不惊、毁誉置外。一个人只有时时保持一颗从容平常之心,方能以不变应万变,做自己的主人而非世事的奴隶。

所谓“遇事随缘之心”,这里的“缘”是指因缘、机缘,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缘”则是三者俱含,既代表天时(时机、机遇),亦代表地利和人和(环境、境遇)。遇事随缘并非指随波逐流或消极应世,而是指理性地对待外在境遇,根据客观机缘采取相应的态度,能行则行,该止则止;可进则进,需退则退;该担当时则能两肩挑重任,该放下时亦可无事一 4 身轻。每个人来到人间,都会拥有一些东西,或是财富、或是职位、或是荣誉、或是情感,并且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东西都或多或少地同时拥有。但我们要清楚,自己之所以能拥有这些东西,是因为自己遇到了特定的“缘”。然而,世间的因缘并非一成不变,人世间的法则并非象自然界的规律那样客观永恒。当我们于此时此地遇到某种因缘时,我们就能成就某些事、就能拥有某些东西;而当我们于彼时彼地失去这些因缘时,就会失去这些东西。所以,对于已经拥有者,我们应倍加珍惜;对于已经失去者,我们则应轻松放开。人的一生,遇事上千,行程过万,既要学会“拿得起”,更要学会“放得下”; 人生百年,若只“拿”不“放”,岂不要被活活累死?参透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患得患失,就能减少生活的沉重,增加人生的乐趣。道家这种生活态度对我们确有诸多启发。

(二)恬淡无累的生活方式

很多年以来,一直听到人们说着同一句话:“我活得很累”。是的,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与“累”字结下了不解之缘。年轻人累于爱情、累于事业;中年人累于家庭、累于责任;即使是孩童,也都无法幸免于累,他们累于沉甸甸的书包,累于家长加在他们身上的种种所谓“业余爱好”;而年过花甲、本该安度晚年的老人也并不轻松,他们在放下自己的种种负累之后,仍要累于儿孙之事。更何况,人们还要累于人际间的纷争、累于职场中的竞争、累于种种烦恼的困扰。人生在世,几乎一切内容都与“累”字相关联,一个“累”字道出了人生的多少酸甜苦辣!庄子对此体悟得很深,他无比感叹地说:“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这是说,人的形体、生命一旦形成,就只有毫不躲避、顺其自然地等到终结。人们整天与外物相互摩擦斗争,像快马一样飞奔而无法停止,这不是很可悲的吗?人们一辈子忙忙碌碌而而不见得有所成功,终日疲劳困顿却不知道最后的归宿,这不是太可怜了吗?这种人即使说他没有死,又有什么用呢?他的形体天天在发生着变化,慢慢走向衰老,他的精神也跟着发生变化,这不是莫大的悲哀吗?人的一生都该这样糊里糊涂地度过吗?难道只有我一个人糊涂,另外还有不糊涂的人吗?我想,庄子在说这段话时,他的心情一定是非常沉重的。

那么在道家看来,这种状况是不是就是人类生活的宿命呢?并非如此。在道家看来,人生的许多负累都是自己造成的,很多包袱都是自己背上的。只要我们能正确地对待内在的欲望,能理智地看待外在的得失,我们就可以免除很多人生负累。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道家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列方法,在此仅说两点:

首先,要想活得不累,就要恬静少思。老子说“静为躁君”,意即虚静是躁动的主宰,主张人的生命应经常保持虚静状态。庄子进一步发挥说,人生的虚静并非指形体,而是指精神,万物不足以扰乱内心才是真正的虚静。当然,人是一种有意识的高级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会有思想意识,有心念活动。但若心念太多,整天挖空心思,不是谋划自己,就是算计他人,人便会活得很累。心念太多的人容易以己度人,对他人缺乏信任,整天陷于猜忌之中,会使人精神疲惫。心念太多的人往往是小事聪明,大事糊涂。所谓小事聪明,就是凡事斤斤计较,总想便宜占尽;所谓大事糊涂,就 5 是不懂得为人处世的根本道理,不懂得人生的辩证法,最终会因小失大,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正是这个意思。人要想活得不累,就必须减少心念,尤其是要超越不良心念,时时保持一种平和宁静的心态。心念一旦放下,一切的痛苦和烦恼都会随之放下。

其次,要想活得不累,就要少私寡欲。人生而有欲,适度与合理的欲望,大而言之会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杠杆,小而言之会成为个体自强不息的动力。但若欲望太多,反而会成为前进的包袱,造成人生的负累。财欲过盛会为财所累,权欲过盛会为权所累,情欲过盛会为情所累。因为人的本性往往是欲壑难填,一个欲望实现了,马上又会产生更大的欲望,如此便会永远处于烦恼痛苦之中,亦会永远处于奔波劳累之中。老子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提出了三条生存原则:“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他认为一个人只有无所欲,才能无所求,从而保持宁静的心态。庄子认为“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人只有天机深厚,其生命力才能强盛;而一旦嗜欲充盈,天机就会浅陋,生命就会受到损害。《淮南子》也认为,如果一味追求感官享乐,人的精力、体力和心志就会日益消耗,所危害的决不仅仅是感官本身,而且会影响到人的血气、五脏和精神,会对整个生命造成危害。所以道家一再告诫人们,要过一种恬静淡泊的生活,只有恬静淡泊,才能轻松愉快。

四、乐观通达、顺应自然的生死智慧

人生的最大问题莫过于生死问题,道家非常重视对生死问题的思考,他们的生死观非常理性,非常深刻,对我们很有启迪意义。

(一)生死辨证观

老子对生死问题作了认真的思考,他认为除万物的总根源“道”而外,宇宙万物包括人都是有生必有死,说“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万物及人类是生是死,取决于其与“道”的关系。只有按照“道”的规律生存,其生命才能存在和持续;如果违反了“道”的规律,就会走向死亡。老子认为,对于死亡,没有人愿意接受,但在现实生活中,本来可以继续生存下去而结果却走向死亡的却大有人在。《老子》第67章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也,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这是说,生命现象从一开始就是生死相伴的,在出世而生的时候就向着入地而死的方向发展。人的一生,属于生的方面的,占十分之三;属于死的方面的,也占十分之三;原本是属于生的方面,因自身把握不当,结果却走向死亡的,也占十分之三。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人们将生看得太重,违背生命发展的固有规律而过度养生的缘故。老子的生死观最深刻之处在于,他看到了生死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转化。生与死虽是生命的两极,但两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渗透的。事实上,生命现象在“生”出现的同时,就已经包含了“死”的潜在因素。生命体每生长一天,同时也就意味着向死亡走近一步,只是在生命极盛期到来之前,生的因素占据了生死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明显状态;而死的因素则居于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隐伏状态。等到生命发展到极盛期以后,则生死矛盾关系开始发生转化,生的因素逐渐退居矛盾的次要方面,死的因素渐居矛盾的主要方面。等到死亡来临之际,则死的因素压倒了生的因素,生死矛盾严重失衡。但当死亡 6 真正发生时,也并非只有死而无生,而是在死的同时也向新的生命形态转化。生死矛盾双方就这样始终处于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中,两者的矛盾统一就构成了生命的存在方式。庄子将生与死之间的这种矛盾关系概括为“死生为徒”。《庄子•知北游》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所谓生死为徒也就是生死相转,生转化为死,死又转化为生,生死总是相互转化、互为邻徒的。老庄这一论断看到了生死矛盾的辨证性,提示人们对生死问题要有一种理性的认识,告诫人们要遵循生命的自然之道和固有规律,使自己的生命沿着正常的轨迹发展下去。

(二)生死物化观

道家立足于宇宙看人生,将人的生命现象看作是宇宙自然中的一种物质现象,生命现象中的生死之变也被视作一种物质之变。庄子认为,生命形态从生到死或从死到生,在本质上都不过是物质形态的转化而已。《庄子•天道》篇说:“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庄子在《大宗师》中讲了一个寓言故事:孟孙才的母亲死了,他哭泣时没有眼泪,居丧时不悲哀,颜渊对此难以理解,便请教于孔子。孔子说:这是因为孟孙才不知道什么是生、什么是死。在他看来,由生到死好比由一物化为另一物,都是事物形态的变化而已。事实上,孟孙才不因母亲的死去而哭泣,正说明他是一个最清醒的人。庄子借此寓言说明,生死皆物化,生死变化的主体好象是生命体本身,但就其本质来说,却是“道”在化,是“气”在化。“道”一化而为人之生,再化而为人之死;气聚而为人之生,气散而为人之死。所以,生死之变实际上是生命根源在变化,是生命质料在变化,是一种物质变化。

(三)生死顺化观

庄子认为,既然生死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事,既然生必然要转化为死,死也要转化为生,那么人们对生死的态度就应该是坦然地面对它,安然地顺从它。人只有能够坦然地随顺生死之化,才算是真正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在《养生主》中,庄子讲了一个“秦失吊丧”的寓言:老子去世了,秦失去吊丧,哭了三声就跑出来了。弟子不解地问:“你不是先生的朋友吗?”秦失说:“是的”。弟子又问:“既然是朋友,像这样吊丧可以吗?”秦失说:“可以。刚才我进去吊唁的时候,有老人在哭,像可自己的儿子;有年轻人在哭,像哭自己的母亲。事实上,这是逃避自然,违背真情,忘掉了我们所受的禀赋,古时候称这种行为叫逃避自然的惩罚。自然的规律是,该来的时候,老子应时而生;该去的时候,老子顺时而死。明白了生死之变乃是自然规律,也就没有什么好哭泣的了。这实际上是上天在解除人的倒悬之苦啊!在这则寓言中,庄子借秦失之口,将人的出生看作是应时而来,将人的死亡看作是顺时而去,认为能安于时运,随顺物化,顺应生死之变,哀乐就不能进入心中,这是解除生死苦恼的根本途径。

(四)生游死归观

在庄子看来,生命好比一次旅游,旅程虽有长短之分,但总是有限度的,同永恒的大道相比,同无穷的时间相比,生命之旅总是有限的,人生之游总是短暂的。生是“游”,就决定了生的短暂性,只有死亡才是生命真正的归宿,庄子由此而产生了生游死归的观念。他指出,在大千世界之中,人类的生命是十分短暂的,物质忽然化为生命,生命转瞬之间又归于死亡,这对于有情感的人类来说是莫大的悲哀。但如果站在永恒的宇宙大道的角度来看,人生原本就如白驹过隙,死亡才是归于永恒。因 7 为死亡不是复归于虚无,而是回归大道,而大道是永恒的。明白了这一道理,我们对于死亡的到来也就不必过多地悲哀。庄子感叹地说:“我怎么知道恋生不是迷惑呢?我怎么知道怕死不是像自幼沦落他乡而老来不知回归故里那样呢?”《淮南子》也指出,死亡就是返归生命之本,也就是融入到宇宙大化之中,并在这一过程中又获得新的生命。生为游世,死为归道,道家这种生死观对后世影响很大,它既能滋生视死如归的壮烈,也能滋生生寄死归的悲哀,这两种生死观在中国思想史上都是相当普遍的。

(五)生死俱善观

道家生死观的突出价值在于,它不仅看到了生的价值,也看到了死的价值。这在《庄子》和《淮南子》那里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庄子看来,对每一个体生命来说,生有生的价值,死有死的意义。尽管乐生恶死是人之常情,但从一定意义上说,死比生更轻松。他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大宗师》)这是说,人生天地间,大地赋予形体使我有所寄托,赋予生命使我操劳,赋予暮年使我安逸,赋予死亡使我安息。所以,以我活着为乐事,也就应该以我死去为乐事。这种观点一反传统的乐生恶死的生命观,从生存是一种负累,而死亡是一种安息的角度凸显了死亡在生命过程中的意义。不仅如此,庄子还进一步提升了死亡的价值,认为死亡不仅仅是一种安息,它还因对种种人生负累、束缚和压力的解除而使人获得一种安乐。庄子由此提出了一种与一般人的观念截然相反的快乐观,就是视死亡为快乐。他写了一篇《至乐》的文章,其中讲了这样一个寓言:庄子在去楚国的路上,看见一具骷髅,便问他为何而死:“先生是因为贪生怕死而违背情理以致于死的呢,还是因为国家灭亡、遭到战乱而死的呢?是因为做了坏事、愧对父母妻儿而自杀的呢,还是因为挨饿受冻而死的呢?或是因为上了年纪而自然老死的呢?”问完之后便枕着骷髅而睡。半夜入睡后,庄子梦见骷髅对他说:“你所说的都是人生的拖累和灾祸,死了就没有这些拖累和灾祸了。你想不想听听死后的情形呢?”庄子说:“想听。”骷髅说;“人死了,上面没有君主,下面没有臣仆,也没有一年四季的冷暖变化,自然随意地与天地共存,即使是做君王,也比不上这种快乐呢!”庄子不相信,便说:“我让掌管生命的神恢复你本来的形体,还给你骨肉肌肤,把你送到你的父母、妻子、故乡、朋友那里去,你愿意吗?”骷髅听了,顿时皱起眉头,忧愁地说;“我怎么能放弃国王般的快乐而再去遭受人间的痛苦呢?”通过这一寓言,庄子表达了这样的生死观:生为负累,死为安乐,死亡并非仅仅意味着生命的消失,同时也意味着对人生负累的解除,死亡因此而具有了生命的价值。《淮南子》具有类似的思想,作者将人的生命放到宇宙中去考察,认为人只是宇宙万物中的一物,活着时在宇宙中占有一定位置,死去后在宇宙中也占有一定空间,故不必悦生恶死。这的确是一种别具特色的生死观。儒家也赋予死亡以价值,并认为在特定情况下,死的价值甚至超过了生的价值。当生命与仁义道德不能两全时,当牺牲生命可以保全仁义道德时,死的价值便超过了生的价值,故儒家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是从道德层面肯定死亡的价值。与此不同,道家是从生命本身的意义上肯定死亡的价值,认为死亡可以解除人生的负累和重压,可以使人获得自由,可以使人悠哉游哉地在另一种状态下存在,生命体在生存状态下得不到的东西,在死亡状态中都可以实现,这就是死亡的意义和价值。

(六)生死通达观

基于生死俱善的生死观,庄子提出了“达生”的主张,他写了一篇《达生》的文章,解释“达生”说:“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意即真正通达生命之情的人,不会去做那些做不到的事。“达生”不仅仅是指通达人生之理,也包括通达生死之理,对生死能持一种超然的态度,将其置之度外,追求一种安于自然造化的精神境界。用庄子的话说,这种境界就是“外死生”、“生而不悦,死而不祸”,即不让生死之变干扰自己的情绪,扰乱自己的心境。要达到通达生死的境界,就必须超越个体生命的生死现象本身,站在宇宙大化的高度来观照生死,将个体的生死之变纳入到宇宙的大化流行之中去。庄子自己是做到了,他不仅能坦然面对亲人的离去,而且当死亡即将降落到自己头上时,也能平静而又快乐地接受它。《庄子•列御寇》记载:庄子快要死了,弟子们打算隆重安葬他。庄子说:“我把天地当成棺椁,把日月当成璧玉,把星辰当成珠玑,把万物当成陪葬品。我的葬具难道还不齐备吗?还有什么能超过它们呢?”弟子们说:“我们担心乌鸦老鹰来吃先生。”庄子说:“在地面上被乌鸦老鹰吃,在地底下被蝼蛄蚂蚁吃,你们要夺去乌鸦老鹰的食物去喂蝼蛄蚂蚁,怎么如此偏心呢!”死后连葬具都不要,而愿面对青天,背靠黄泉,非对生死有大彻大悟者,决不可能有这样的通脱。庄子之所以能超脱常情,就是因为他能站在宇宙之变的高度来审视人的生死,参透了生死的本质。

五、放飞心灵、逍遥自由的生命智慧

人生观的落脚点是人生境界问题,每一个人、每一种哲学乃至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中国哲学尤其注重人生境界的建构,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将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按照这种划分,道家追求的境界被排在最高的等级——天地境界。那么,道家所追求的天地境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这可以概括为两个字:自由。庄子》写过一篇文章叫《逍遥游》,是专门论述自由境界的不同层次的,文章列举了三组对比关系,说明自由境界的三个不同层次。

第一组对比是小雀与鲲鹏的对比。文章说:北海有一种鱼,名字叫鲲鹏。它的脊背像高大的山,它的翅膀像垂天的云,它搏击长空,盘旋而上,高达九万里,然后驾着云气,背负青天,向南飞去,它要飞到南海去。小雀见了讥笑说:“它是要飞到哪里去才需要这么费劲呢?我腾地一下就飞起来了,大不了飞到几丈高就下来,在杂草之间飞来飞去,这也是飞翔的极限了。而它要冲上九万里高空才飞翔,这是要飞到哪里去呢?”这组对比意在说明,人的眼界不同,心界不同,所达到的境界也就不同。只有目光远大,志存高远,才能活出高远的境界。就好比小雀,它的目光是那么狭小,它的能力是那么低下,它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鲲鹏的眼光和志向。可悲的是,它却自以为是,将自己的飞翔看作是最好的飞翔,反而认为鲲鹏高飞九万里是一种愚蠢之举,这就决定了它们所达到的境界根本不同。事实上不仅小雀是这样,天下很多人也是这样。很多人总是自以为是,不以自己的小聪明为耻,反以别人的大智慧为蠢,庄子认为这是最可悲的了,于是发出感叹:“不亦悲乎!”

第二组对比是俗人与高士的对比。庄子说,有一些人,其才智可为一方长官,其品行可统一乡之 9 众,其德性可为一郡之主,其能力可做一国之君,这种人看待自己,就像小雀一样,自认为达到极限了,但宋荣子却会嘲笑他们。宋荣子是一位超凡脱俗、境界高远的人,“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即天下的人都颂扬他,他也不会得意;天下的人都非议他,他也不会沮丧。他明白身内之物与身外之物的分别,善辨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他已经达到了只着眼大处、不经意小事的境界,表现出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博大胸怀,他因此也就比一般人多一份自由。这组对比意在说明,人生要想活得自在、得到自由,就必须超脱世俗的是非纷扰,不为物喜、不以己悲,拥有一颗超越的心灵。人生能否获得自由,关键不在外在的环境,而在于自己对环境的态度,在于自己的心态。

第三组对比是列子“御风而行”与“无待者”的对比。传说列子善于飞行,他能腾云驾雾,一飞就是十五天,什么福呀祸呀、大呀小呀,世俗的一切分别,他全不放在心上,这种人已经达到了行不用足、一切都置止度外的境界了。但在庄子看来,他仍有不足之处,仍是“有待”,因为他还要依靠自己本性之外的东西,这就是云气,并且他一次也只能连续飞十五天,就要返回来。而真正达到“无待逍遥”境界的人却不是这样:“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意思是说,只有合于天地之道,顺乎自然之变,超越时空局限,游于无限的时空,这才是真正“无待”的自由,即无需凭借任何外在条件的自由。这组对比意在说明,一个人只有最大限度地超越一切物质条件与现实环境的束缚、最大限度地超越世俗观念和荣辱得失的纠葛、最到限度地超越生命形体和主观精神的局限,才能达到与天地之道相融合、与自然之变相和谐的绝对自由境界。一句话,在庄子看来,只有超脱物质的束缚,摆脱心灵的枷锁,放飞心灵,志存高远,才能获得人生的自由和幸福。换言之,只有拥有一颗超脱的心灵,才能拥有一种洒脱的人生,这是道家人生哲学给我们提供的最大启示。

第五篇:道家哲学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每当说起中华文化,有人总喜欢抬出儒家思想,仿佛只有儒家思想孔孟之道才是中华文化的典范。经常有人说儒家思想如何如何正确、孔子是如何如何伟大......

却不知,道家哲学才是在中华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一:道家哲学是一门最朴素的社会和自然科学。

道家的许多经典著作都精辟地道出了社会和自然的发展规律。如:

《道德经》这部道家经典作品中的观点博大精深,其理论包罗万象,能跨越时空应用世间万物。

《庄子》这部文学成就很高的哲学经典所阐述的人生观、世界观是如此之精辟,以至于可以治疗现代人的精神空虚。《庄子》一书中早就具备了

自由平等’的观念,其思想之先进可见一斑。

《孙子兵法》是一部以道家哲学为理论的兵法,堪称众兵法之纲,其军事理论沿用至今,其正确性仍被证明是无懈可击的,倍受各国军事家推崇。

此外许多国璀如武术、中医等皆与道家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比之下,儒家只有一套说教色彩很浓的礼教,除了三纲五常之类的教条外,几乎没有什么科学性的思想。而这种思想体系竟然统治中国数千年,正是儒家思想束缚了中华民族创造力。

二:道家思想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

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的是道。

翻开中国历史,可以看到中华文明皆因道学之兴而盛,道学之衰而亡。

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汉唐两代,汉(文景之治)唐(开天盛世)时期社会都崇尚道家思想。

而汉武帝大搞‘罢废百家独尊儒术’正是西汉走向衰亡的开始。

儒家思想根本没有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相反一直在阻碍发展。

中国历史上‘最窝囊’的宋朝和‘最耻辱’的晚清都是儒家礼学大兴的时期。

儒家思想之所以在中国影响很大是因为统治阶级的强烈推崇强烈和大力灌输。

统治者的推崇儒家思想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儒家思想维护了统治者的利益。

儒家思想的本质是:帮助封建统治者更好的统治其人民。教育民老百姓如何作一个服从君王的顺民。正因为此,中国的封建统治者一直不停地美化儒学、误导民众。由此产生了数不尽的

儒家思想卫道士。《水浒传》中的‘宋江’就是一个典型的受儒学毒害极深的愚民。

三:现在社会的发展印证了道家思想的正确性。

道教哲学虽没有被哪个国家追捧和信奉,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无不与道学的发展观相吻合。

一切尽在道之中。道云:“无为胜有为”,道家提出‘无为政府’的概念。

表面听来觉的此理论很荒唐,但是事实证明了道的正确性.如:

1:中国地方官员为追求政绩不切实际的盲目发展,结果造成资源极度浪费、环境严重污染。

2韩国政府为了扶持民族工业,过度干预经济领域,结果反而造成经济危机,最终要国民献血救国。(大宇公司的破产就是最好案例)。

这些都是违反道家无为理论的恶果.与此相反的是:

1美国实行的自由资本主义,政府最大限度不干预经济,却始终保持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经济。

2英国实施自由经济摆脱了长期的衰退,进入了持续稳定地增长。

英国政府对几乎不直接干预经济领域的活动,即使英国国宝‘罗尔斯罗依斯’公司被德国人收购了,英国政府也决不干涉。结果,汽车工业全部沦陷的英国反而能超越法国成为世界第四经济强国。

无为政府’并不是要求政府不做事,而是要求政府不可过度干预社会及经济的发展。

美英两国虽然不信奉道家哲学,但是他们在经济上的成功为道家之无为理论作了很好的示范。

也再此证明了道家哲学是包罗万象的。

四:历史对道家的误解

1人们普遍分不清道家和道教的区别.,把两着混为一谈。

其实道家不是道教

道教是宗教,而道家是哲学体系、是学术流派,道家从不宣扬迷信.,。

那些求神拜仙、练丹画符之类的事属于道教,与道家毫无关系。道教与农民起义的关系

道家哲学主张人保持自然本性,这包含了自由的概念.这与儒家思想的教条格格不入,这正是中国老百姓追求的也是封建统治者最忌讳的。因此,历代反政府的农民起义大多打着道教的旗号(如黄巾军,义和团等),这不仅使道教蒙上了愚昧的恶名同时也又增加了封建统治者对道教及道家的仇恨。

实事上道教作为宗教很少干涉政治,农民起义军也从不宣扬道教教义,只是借用道教之名而已。

结果很多人因此误解道教,进而误解道家.。

道家思想完全是理性的、科学的、超时代的哲学体系

道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智慧最高境界。道家哲学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最伟大的贡献.然而遗憾的是:不仅世界人民不识这真宝,就连中国人自己也不知珍惜.如果日本人懂得的了道家无为的道理,就不会发动侵华战争,更不会挨两弹之苦了.日本人从中国引进了儒学和佛学却唯一没有接受中国的道学,这是日本人犯的最大的错误.如果中国的统治者真正学好、用好道家哲学,则根本不会有近代之耻辱.而且早就实现强国之梦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推崇儒学而搁置道学,乃我民族所犯的大错误也!

中华民族应当大力宏扬道家文化精髓,必能使中华文明在世间上大放光芒。

下载道家哲学,道德经全文及译文繁体字word格式文档
下载道家哲学,道德经全文及译文繁体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孙子兵法繁体字全文加译文(5篇模版)

    孫子兵法全文譯文 一、始計篇 2 二、作戰篇 5 三、謀攻篇 8 四、軍形篇 11 五、兵勢篇 14 六、虛實篇 17 七、軍爭篇 21 八、九變篇 25 九、行軍篇 27 十、地形篇 32 十一、......

    马云:管理真正领导力是道家哲学

    马云:管理真正领导力是道家哲学 3月31日在IT领袖峰会现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马云和与会嘉宾交流 31日,IT领袖峰会的重头戏“两马一李”高端对话并未出现,阿里巴巴集......

    中国哲学智慧学习心得:对道家的认识

    中国哲学智慧学习心得:对道家的认识 吴奇 西哲课上我们就曾被“残酷”的告知:没有认真阅读过哲学的著作就不要说自己学过哲学,只能说暂且听过哲学课而已。扪心自问,哲学方面的书......

    中国哲学智慧道德经读后感(精选五篇)

    《道德经》读后感 老子道之所思 ——读《道德经》有感 林语堂曾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

    诗词及译文

    [键入文字] 古 诗 赏 析 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

    王羲之《书论》及译文

    王羲之《书论》及译文 王羲之《书论》载于朱长文《墨池编》等书。其论既承卫铄,又继蔡邕,重要的是“字居心后”,“意在笔前”之“心”、“意”之说。 “心”、“意”指的是......

    野望原文及译文

    野望 王绩·唐 体裁:五言律诗 题材:抒情诗 东皋(ɡāo)薄暮望,徙(xǐ)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huī)。 牧人驱犊(dú)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

    《中庸》原文及译文

    《中庸》原文及译文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原文】 天命之谓性(1),率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