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经典纪录片推荐

时间:2019-05-14 16:13: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外经典纪录片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外经典纪录片推荐》。

第一篇:中外经典纪录片推荐

中外经典纪录片推荐

纪录片是一类特殊的电影,拍摄难度大,时间长,耗资巨大,也正因为如此,纪录片常常精品迭出,久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1、《欧洲自然写真》(Wild Europe),英国BBC电视台2005年出品,共分四集(肇始之初、冰原大地、征服自然、全新纪元),196分钟。目前大陆既无正版,也无D板,只能上网下载(国语版)。

2、《完美降落》(First Descent),美国2005年出品,110分钟,写的是五人小组同心协力征服阿拉斯加雪山的冒险经历,体现了男人的力量和责任心。

3、《鸟的迁徙》(Travelling Birds),法国2000年出品,80分钟,大陆有售。画面唯美,生命的伟大和神奇动人心弦。

4、《大地的声音》(State of The Planet),英国BBC电视台2000年出品,共3集,150分钟。它将带你做一次全球旅行,认真思索我们这个星球的命运。

5、《时间机器》(Time Machine),英国2004年出品,共3集,150分钟。影片提出了很多我们视而不见但又与时间密切相关的问题,反映了时间这个魔术师的无限神奇。

6、《熊的故事》(The Bear),法国1988年出品,90分钟。CCTV曾经播出。它改编自1885年发生在美国落基山脉中人熊之间的真实故事,动物间的纯洁的爱足以催人泪下。

7、《话说长江》,中国1983年出品,共25集。它是长江的一部百科全书,其中的很多镜头在现实中再也无法看到,续集要逊色一些。购买时注意碟片质量!

8、《蓝下斗志》(The Heart of the Game),美国2005年出品,104分钟,花了七年时间拍成。写的是一个黑人女孩在白人篮球队的故事

9。《帝企鹅日记》是导演吕克·雅克继《迁徙的鸟》之后,再次用镜头记录动物世界的生活状态。影片的拍摄周期长达13个月,素材影像超过120个小时。而在这之前,导演吕克·雅克用了12年的时间进行筹备,观察帝企鹅的生活状况。据介绍,帝企鹅是企鹅群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影片《帝企鹅日记》用纪实的方法,记录了成年企鹅求爱、成婚及在小企鹅诞生、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许多艰难与危险。运用旁白的方式,片中的企鹅一家得以“开口”介绍他们的生活,也使观众接近企鹅的生活,为风雪中来不及孵化就冻裂的企鹅蛋而难过;会为失去了自己孩子的企鹅妈妈,抢夺他人子女的做法而动容。

10.安东尼奥尼1972年拍的《中国》,这部长达近四个小时的纪录片记录了1972年中国的城市和乡村。用导演自己的话说,“电影的名字叫„中国‟,其实这不是关于中国这个国家的电影,而是关于中国人的电影。” 最近出了双D9的DVD数字修复版,值得收藏。

11.默里·勒纳拍摄的纪录片《从毛主席到莫扎特》。影片纪录了小提琴大师斯特恩1979年对中国的访问,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风貌,尤其是神童的天才和教师的尽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艾萨克·斯特恩是世界著名的小提琴 中文名称:BBC最伟大的50部纪录片

BBC摄制的一部总结有史以来公认的50部纪录片杰作的片子。

毕加索的秘密]The Mystery of Picasso

导演:亨利-乔治·克鲁佐Henri-Georges Clouzot

出品:1956 法国

片长:78分钟

1956年夏天,法国着名导演亨利-乔治·克鲁佐获得了毕加索的同意,拍摄了纪录片[毕加索的秘密],影片忠实纪录了毕加索创作20余幅绘画作品的详细过程。影片采用黑白胶片拍摄,这使吸烟和手持画笔的毕加索显得更加神秘莫测。《华盛顿邮报》曾撰文惊叹——“不可思议!试想,你正与这样一位大师共处同一画室!”这也是我们大多数观众在看着部纪录片时的一个简单的共鸣。毕加索曾说过:“就我个人而言,一幅画乃是破坏的结果。”在观看这部影片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种破坏,这部电影在今天,恐怕是我们近距离接触这位大师最有效的途径了。更为邪门的是,在拍完这部纪录片后,毕加索将拍片过程中所画的20余幅画悉数毁弃,这使本片更显珍贵。本片获得第九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1984年法国政府甚至正式宣布,将这部影片纳入国家宝藏之列。

[三里冢] 1967-1972(日本)

导演:小川绅介

片长:共6部,总长16小时

[三里冢]是日本纪录片大师小川绅介,记录三里冢地区的农地被政府征收去兴建成田机场时,农民与政府抗争的经过。在日本,纪录片拍摄者基本上都站在反抗权力的立场,甚至纪录片本身就是一种反抗的形式。小川绅介导演生前最后的谈话是这样的:“我不承认„国家‟这个名词,„国家‟这个名词是可以不要的。”

1967年三里冢地区开始要兴建机场,当地村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而与警察抗争,抵抗坚持了五年一直到1972年,这五年期间小川绅介带着剧组成员一直住在村里,他坚持“尽可能呆在现场”,通过时间的流变来展现示威斗争中真实动人的一面,当几年来一直抗争的农妇用铁链将自己和孩子锁在一起,面对警察面露坚毅之色时,它所表现出的震撼力量无法用语言描述,因此[三里冢]被称为“达到了古典武士戏剧的水平”。

[特写] Close-Up 1990(伊朗)

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片长:100分钟

形态:彩色

获得1990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魁北克影评人协会奖

[特写]一片的问世缘于阿巴斯在报纸上看到萨布其假称自己是着名导演穆赫辛·马克马尔巴夫骗钱拍电影的报道,阿巴斯被这个青年对电影的爱所打动,就此案展开了纪录片式的跟踪调查,他采访了警察、阿汉卡赫全家及萨布齐恩本人,于是产生了这部影片。

“本片主要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尊重与承认的需要。”阿巴斯对拍摄[特写]的用意做了这样的解释。此片的拍摄手法颇有意思,采取了跟踪纪录的形式,在假想与现实之间讲故事,交迭着电影的真实与现实的真实。自[特写]开始,导演沿用并发展了这一手法,有意识地模糊纪录与虚构之间的界限,拍出了几部闻名于世的作品,但[特写]仍然是阿巴斯本人最钟爱的影片之一。

[雨] The Rain 1928(荷兰)

导演:尤里斯·伊文斯

片长:12分钟

形态:黑白 无声

有“先锋电影诗人”之美誉的纪录片大师尤里斯·伊文思,20世纪的世界风云变幻几乎都在他的摄影机镜头里定格。1928年他用3个月在阿姆斯特丹市完成了充满诗意的短纪录片[雨],是“城市电影”中最富诗意的一部作品,伊文思用镜头捕捉了雨的性格和神韵,表现了阿姆斯特丹这座美丽城市在雨中的风貌。[雨]和[桥]以其深邃的诗意和清新的风格被公认为欧洲先锋电影的代表作,是这个时期实验电影中最具持久生命力的纪录片。

[愚公移山] How Yukong Moved The Mountains 1976(法国)

导演:尤里斯·伊文思

片长:763分钟

形态:彩色

从1938年的[四万万人民]开始,伊文思就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愚公移山]是伊文思于70年代在中国拍摄的大型纪录片。为了拍摄这部影片,伊文思走遍了中国的土地,他先后到大庆、上海、南京、青岛、新疆等地。[愚公移山]共由12个部分组成,放映长度为12小时。整部纪录片涉及了当时中国的各个行业,如[手工艺人]表现了中国传统工艺技术的继承和发展;[球的故事]纪录了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围绕一次学生向老师掷球的事件而进行的一场辩论;[上海第三药店]纪录了上海第三药店职工的服务精神,与顾客的关系以及召开服务质量检查座谈会的情况。拍摄[愚公移山]的过程中,伊文思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陷入了一个理想乌托邦式的中国,一切都有人为安排,为了避开政治旋涡,伊文思只能选择日常生活的普通人,尝试着剥离虚假接近真实。

[风的故事] A Tale of the Wind 1988(法国、英国、德国、荷兰)

导演:尤里斯·伊文思

片长:80分钟

形态:彩色

[风的故事]是伊文思的最后一部作品,虽然在他青年时代就已经有拍“风”的想法,但一直到他90高龄才完成了这部作品。影片拍摄的几乎是被认为无法拍摄的事物,这是伊文思对自己几十年艺术生涯总结式的表述,融合了他早期的抒情性电影语言、“直接电影”的手法,以及超现实主义的表达方法。伊文思在[风的故事]中抛弃了以前那种“表现真实”的方式,在影片中罗列了多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猴王、射日、嫦娥奔月、李白醉酒、兵马俑,从开始到结束,差不多所有重要场景都是被排演的,在生命的最后作品中,伊文思获得了完全的自由,御风而行,留下了对自身命运的探索、对东方文化的解读,留给世人无尽的想象和思索。

[墨西哥万岁] Que Viva Mexico!苏联 1934-1979

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

片长:85分钟

默片 黑白

[墨西哥万岁]是俄国电影之父、世界电影的先驱——谢尔盖·爱森斯坦拍摄的关于墨西哥历史与文化的纪录片。1934年即结束拍摄,却直到爱森斯坦死后30多年(1979年)才由他的助手亚历山德洛夫剪辑完成。

墨西哥在20世纪初期就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这片充满新鲜感和生机的土地令爱森斯坦对她满怀好奇与激情。在拍摄预算只有两万五千美元的情况下,爱森斯坦却拍摄了大量素材。79年亚历山德洛夫根据爱森斯坦生前的剧本把[墨西哥万岁]剪辑成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墨西哥某一时期在某个地区的生活。其中,爱森斯坦对自己开创的蒙太奇理论进行了技巧上的大胆实践,并在构图上刻意追求形式感和隐喻性。影片对墨西哥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形成了独特的爱森斯坦风格。

生活三部曲 Qatsi Trilogy 美国 1983-2002

导演:高夫瑞·雷吉奥

片长:237分钟

彩色

Qatsi是美国印第安土着Hopi语,意思是生活。1983年,受美国IRS(地域研究学院)委托,雷吉奥拍出了一部非叙事性的电视片,在此基础之上,第一部惊世之作[失去平衡的生活]应运而生。此后,[变形生活]和[战争生活]的完成组成了影史上不容遗忘的“Qatsi三部曲”。导演高夫瑞·雷吉奥在三部曲中采用了创新的电影语言,放弃情节、角色及对白,完全依靠影像及配乐。其中,[失去平衡的生活]突出的是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中现代科技与环境的冲突;[变形生活]则展现了现代科技和全球一体化对自然、对古代文化、对第三世界国家文化的影响和蚕食;到了[战争生活],镜头聚焦到现代社会的暴力性。这里的暴力不只是侵略与战争,而是指一切残酷的、带有暴力性质的侵略,甚至包括数字社会、媒体对于人类的侵害等。生活三部曲通过巧妙的剪接手段组成了一首由动态影像和交响音乐构成的叙事诗,带来异乎寻常的震撼。

[失去平衡的生活] Koyaanisqatsi 1983

片长:87分钟

片名Koyaanisqatsi意指失去平衡的生活。这部耗时8年的惊世之作在当年轰动一时。但诞生过程却遭遇严重的资金危机,幸而得到包括卢卡斯、科波拉等着名电影人的大力支持。为完成影片的拍摄工作,身为天主教牧师的导演雷吉奥还亲自兼职出租车司机长达5年之久。这部非叙事性纪录片以全新的手法,将优美的自然影像、都市风景和快慢动作处理、双重曝光以及人类破坏环境的镜头并置剪接在一起,将自然的景物与工业社会所创造的人工景物进行鲜明的对比。导演以宗教式的关怀和纯粹画面蒙太奇的形式,揭示了工业文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表达对人类现代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忧虑。影片没有对主题进行任何说教,而是采取了舒缓的、散文化的方式进行表达,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纪录片制作风格。

[变形生活] Powaqqatsi 1988

片长:73分钟

这是Qatsi三部曲的第二部。尽管没有在第一部的基础上取得大的突破,但也不失为水准之作。风格上延续[失去平衡的生活]的音画蒙太奇手法,画面内容指向中亚、非洲等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音响音乐与采矿工人、劳动少女、渔民、村民、北非部落、沐浴的信徒、朝圣者、罢工的人群以及大海、梯田、矗立的烟囱、超载的渡轮和列车、行进的军乐队等等拍摄对象连接并置,将目光聚焦于世界上发展剧烈但问题重重的地带,反思现代化进程中带来的人类生存困境。与国内普遍把Powaqqatsi译作机械生活或变形生活,把Koyaanisqatsi译作失衡生活,而将Naqoyqatsi译作战争生活不同,实际上,雷吉奥本意是将Powaqqatsi指向贫穷的南半球,Koyaanisqatsi代表北半球,而Naqoyqatsi则象征着全球生活中的战争与冲突。

[战争生活] Naqoyqatsi 2002

片长:77分钟

尽管[失去平衡的生活]与[变形生活]都取得了相当好的评价,但在[战争生活]拍摄期间,导演仍然面临严重的资金问题。最后在米拉迈克斯公司的支持下,由着名导演斯蒂芬·索德伯格出任执行制片,历经10余年,终于完成了这部作品。影片中充斥着各种含义宽泛的暴力镜头,冲天的蘑菇云、飘忽的世界地图、股票市场、数字、游行的人、警察、挥舞的棍棒、呼啸的子弹、快餐、网络……最后出现的是死亡、爆炸、哭泣等等……流动着的噪音和各种内容冲突的画面激起对人类社会广泛存在的暴力冲突和生活方式入侵的焦虑情感。

[意志的胜利] Triumph Of The Will 德国 1934

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

片长:114分钟

黑白

获奖:纳粹国家奖 威尼斯电影节金奖 巴黎电影节法国政府大奖

1934年,在拍摄纪录片方面已崭露天才的里芬斯塔尔被希特勒选中拍摄一部表现纽伦堡阅兵典礼的纪录片。纳粹党为她提供了任何一个导演都会为之咋舌的工作条件,希特勒想把纳粹党变成银幕上最美和最有力量的形象的意图被里芬斯塔尔完美的实现了。[意志的胜利]以希特勒的专机从茫茫大雾中显现为开端,充满了游行、集会、震耳欲聋的呐喊以及如林的举手礼,最后在瓦格纳恢宏的史诗音乐里告终。里芬斯塔尔在影片中创造性地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甚至打破一直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完整构图原则,如希特勒的头部在画面中被切去三分之一,使他的背影占据了整个画面的一大半,而游行队伍则变得相对渺小,仿佛是从希特勒举起的手臂下面鱼贯而过。影片赋予希特勒神一般的心理假象,强大的宗教般神圣意味使此后观看此片的德国人禁不住热泪盈眶,但本片集艺术上的成功和拍摄对象的法西斯本质于一体的身份也使里芬斯塔尔饱受争议,但其革命性的蒙太奇剪辑、广角特写无疑大大影响了日后的电影创作。

[奥林匹亚] Olympia 德国 1936

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

片长:215分钟、黑白

获奖:威尼斯电影节金奖

无论里芬斯塔尔愿意与否,从1934年开始,她已经被公认为是纳粹党最有力量的宣传机器了。1936年柏林奥运会举办之际,她受国际奥委会之托为奥运会拍摄纪录片。这部名为[奥林匹亚]的纪录片,几乎成了所有体育纪录片的圣经。里芬斯塔尔在其中创造的许多拍摄技法被无数后人所效仿,例如使用同步器拍摄百米赛跑场面,在地上挖深坑,以低机位拍摄跳远运动等。与此同时,这部影片在画面审美方面同样达到了极致,影片开头的古希腊奥运会比赛场景,让人感觉每一块石头都具有着惊人的能量;继而,几个裸体男女手持各种运动器械的镜头和“掷铁饼者”等着名雕塑交替出现。戈培尔把这组镜头阐释为“优等种族”理论的图解,但是它所纪录的人体之美和仪式之美,又的确让以后的电影人叹为观止。

[我们为何而战] Why We Fight 美国 1942-1945

导演:弗兰克·卡普拉

片长:427分钟

黑白

好莱坞电影大师卡普拉算是最早移民美国实现自己梦想的成功者。20世纪初,他从意大利到美国,一部[一夜风流]使他登上了奥斯卡的梦想之颠。二战时期,他息影从戎,马歇尔将军亲自委任他拍摄一部能够激励美国青年参军的大型纪录影片。卡普拉率领他的分队自1942年起用资料片和缴获的敌方影片制作出了7集大型系列纪录电影[我们为何而战]。影片中,他用“光明世界与黑暗世界的决战”来形容战争,把美国的制度和生活方式作为“光明世界”的代表,国会山、石碑等镜头被赋予国家意义,用以为“美国精神”大唱颂歌。[我们为何而战]表达了他对民主制的一种牧歌式的自信。直到越战开始,这种至高无上的“山巅之国”信仰才逐渐被打落尘埃。

这套纪录片包括:

[战争序幕] Prelude To War 1942 54分钟

[纳粹的进攻] The Nazis Strike 1942 41分钟

[分割与征服] Divide And Conquer 1943 60分钟

[不列颠之战] The Battle Of Britain 1943 55分钟

[苏联之战] The Battle Of Russia 1943 83分钟

[中国之战] The Battle Of China 1944 67分钟

[战火燃烧到美国] War Comes To America 1945 67分钟

[活在死亡线上] The Last Days 美国 1998

导演:詹姆斯·穆尔

片长:88分钟

彩色

获奖:1999年71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

[活在死亡线上]由斯皮尔伯格监制。影片以多位匈牙利籍犹太人对1944年奥斯维辛集中营遭遇的回忆,和珍贵历史镜头交织在一起,让人不经意间陷入叙述者的情感中去体验那段活在死亡线上的日子。五位大屠杀幸存者,祖母、教师、商人、艺术家、美国国会议员,捱过了一段非常人能够支撑的艰苦岁月,现在于美国过着安定的生活,当他们再度回首50年前的恐怖经历时,一切都像梦境。影片以平静的基调讲述着惨绝人寰的人间地狱故事,以骇人的历史揭示了人性中极度丑恶的一面,令观众难以保持麻木,启发现今人类对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包容,避免再发生同样的惨剧。

[柏林,一个大都市的交响乐]Berlin,Die Sinfonie der GroBstadt 1927

导演:瓦尔特·鲁特曼

形态:黑白片(无声)

国别:德国

片长:52分钟(24格/秒)69分钟(18格/秒)

1927年9月23日,本片首映于柏林,影片作曲艾德蒙特·迈泽尔亲自指挥一支由75人组成的大型乐队为影片伴奏,盛况空前。影片是新客观派电影的重要产物,将摄影机的纪录本能,在当时而言,也算推到了极致。影片事无巨细地展现了柏林各色人等的日常起居及其工作、生活的繁密状貌。也是“横断面电影”的典范之作,也就是说,它表现的是某一部分现实的横断面的电影,不以个人,而是以群体为描写的中心,并且排除了对所表现人物的好恶情感。影片记录了春末之际,柏林某一个工作日从早至晚的生活情景。鲁特曼用一台摄影机和烂熟于胸的蒙太奇手法,奏响了一曲自然流露却宏大森严的视觉交响。当时的评论给这部辉煌的影片寄予高度评价。称其为“迄今为止与电影所展现的一切决裂的作品”。同时,这也是部高度形式化的影片,它的意义也不止于纪录片的范畴,而上升到“电影作为动作艺术”的高度上来。后人虽诟病此片只是自然主义的简单外露,但它对电影技术和艺术的双重贡献,无疑是巨大的。同时,也为后来的纪录片提供了绝佳的样本。

[普通的法西斯]Ordinary Fascism 1965

导演:米哈依尔·罗姆

形态:黑白片

国别:前苏联

片长:133分钟

罗姆是前苏联着名电影大师和电影教育家,曾执导过我们非常熟悉的[列宁在10月]和[列宁在1918]。本片是这位电影大师的掩卷之作。影片运用了大量新闻资料,并作出极富智慧和人道力量的撷取。按罗姆所说,他要探讨的是为什么20世纪中期竟会出现法西斯这种可耻的现象,并考量普通人如何会变成“普通的法西斯主义者”这一历史根源。影片很容易拍成政论性的纪录片,但罗姆却赋予这部影片罕见的思考力度和且深且痛的诗意表达。纪录片的解说词在这部影片里得到近乎完美的绽放。幽默、机智,并流溢着朴素而深遂的哲理。影片临近结尾时,伴随着一张张富有思想的面孔,人们听到了这样富有哲理而又有力的声音:“毕竟有一些对希特勒说„不‟字的青少年。毕竟有一些人年复一年坚持不懈地对„纳粹‟主义说„不同意‟。牺牲固然需要很大勇气,但是在周围人都说„是‟时敢于说„不‟……在严禁思考的情况下依旧思考,这样做也和牺牲所需要的勇气一样大。”

本片在前苏联被称为人类必看的一部电影。

[无粮的土地]Unpromised Land1933

导演:路易斯·布努艾尔

形态:黑白片

国别:西班牙

片长:27分钟

作为超现实主义电影大师,布努艾尔这一次目光对准西班牙一个最穷困的名叫犹尔德的地方,在动物片和旅游片的客观样式下隐藏着作者对社会严厉的控诉,并对西班牙内战的即将爆发作出了大胆的预示。布努艾尔对电影纪实特征进行了极致化的探索,冷漠的犹如科教片的解说员声音,极度真实以致于凸显魔幻色彩的取景让这部影片在纪实的形式中仍然贯穿着超现实主义的基本方法。和布努艾尔的大部分影片一样,[无粮的土地》又犯了众怒。这一次连他的工作人员都拒绝将名字写入演职表。第二年,西班牙第二共和国禁演了本片。

[中国]China 1972

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里

形态:彩色片

国别:意大利

片长:134分钟

作为关注学生运动的一名左翼意共导演,安东尼奥尼被中国政府邀请到文化大革命中的中国拍摄了这部纪录片。安东尼奥里说拍摄本片的意图:是让意大利观众看一看带有各种缺陷的安东尼奥尼式的中国。他还说:这是一部不带教育意图的政治片,我是个观众,一个带着摄影机的旅游者。这一纪录片观点上可追溯到前苏联的维尔托夫的“摄影机眼睛”学派。影片非全然的纪实,虽然对文革时期,中国人的民生常态有着较为细腻的纪录,但导演本人的态度却异常模糊,致使有极广泛人群脱离历史的嫌疑。本片在文革时的中国曾遭受到强烈批判。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很难读解安东尼奥里的东方态度。

[初恋]First Love 1974

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形态:彩色片

国别:波兰

片长:51分钟

这是基耶斯洛夫斯基个人最喜欢的一部电影,这部清新怡人的纪录短片,全然没有基氏黄金期那般充满道德焦虑。他跟踪一对波兰青年男女从相识、相爱直至结婚生子的全过程。虽为纪录片,却有着剧情片所特有的情节脉胳和专属基氏的极微妙的情绪跳动,赋予了纪录片别样的光彩。这对青年男女在婚前订住宾馆时,基氏派其工作人员伪装成民警,前去查房,给这对情侣带来了一场极生动的有惊无险。由此,基氏模糊了真实与虚拟的界限,使我们看待这场庸常而美好的爱情之时,也产生了犹疑。基氏顽皮而机智地洞穿了“真实”的缺口,使电影和人生成为一种既尴尬又无可奈何的互补。

[带摄影机的人]Man with the Movie Camera 1929

导演:吉加·维尔托夫

形态:黑白片(无声)

国别:前苏联

片长:80分钟

音乐家出身的维尔托夫,是“电影眼睛派”的创始人,他倡导影像绝非对生活的机械还原,而是对生活的重新注解,他声称“为了摄制革命电影,首先应该对电影进行革命”。在此学派最具代表意义的这部作品里,维尔托夫带着他的弟弟和妻子,以一种几乎下意识的举动营造出一种古怪的诗意来。他自己亲自出现在银幕上,登上大桥的顶端,爬上烟筒、塔和屋顶,躺在地面上仰视火车、其他车辆和行人。把被一般人视为没有什么捕捉价值的睡眠、醒来、上班、游乐等生活琐事记录下来时。全片没有事件的波动,只是零散地将生活琐事作一看似无意图的重筛取。影片强调生活的基础是由无数个无意义的碎片拼接而成。并指出不完善、不规整,不具有明确意义的现实,同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本片具有着极为动人的音乐感,精美的镜头组接使电影初步确立了“节奏”的概念。但维尔托夫并不美化生活的优越和懒散,而以一种相对奇特的漠然强化了人与物之间的,颇具神秘色彩的关联。如鲜花般盛开的蒙太奇手法,在今天看来,仍相当前卫。

第二篇:中外自然纪录片比较

中 外 自 然 纪 录 片 比 较

学院: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

班级:12水利水电建筑工程4班 姓名:徐德云 学号:2012011116

题目:选择一部你喜欢的国内纪录片和国外纪录片,分别从艺术性、纪实性、倾向性分析一下他们的不同,并谈谈你喜欢他们的原因。

一、《敦煌》与《篮球梦》

中国纪录片《敦煌》

佛教,从印度路传到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随之传入的还有后来对众多佛教信徒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佛教精神以及他们在其引引导下历经世代酝酿积淀的博大精深的佛学文化。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感叹,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当一种精神衍生为一种行动的时候,那种意念化为行动所产生的巨大改变,是受控于那种精神之外的人所去发相信也企及的。而当这种改变以美好的形式被记录下来,比如文字、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那么这世间就又幸运的因了这些艺术瑰宝的产生和存在而更加美好。

敦煌莫高窟,一片由众多的佛教洞窟、壁画、彩塑等艺术作品等构成的巨大石窟群,就是这样一块在佛家精神的指引下诞生的艺术宝地,历经了一千多年,仍然灿烂的存在于敦煌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而敦煌也因为它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的圣洁。时至今日,它已经成为一件重要的文物古迹被保存和参观,同样它身上的一个个迷也作为对历史和佛学研究的重要史料在考古学者们的不懈研究中被揭开。《敦煌》之千年的营造,就是通过考古学家彭金章作为线索,向我们展现了这恢弘壮丽的莫高窟是如何一步步历经千年的营造最终到达辉煌。

《敦煌》具备了真正的中国风格。同样的意蕴,曾经是中国诗歌和绘画最珍贵的遗产的风格特征。从内容风格的角度来看,《敦煌》很好地继承了从《故宫》开始,在《台北故宫》继续发展的中国风格。这种不紧不慢,而又堂皇大气的气派,其实在《台北故宫》中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敦煌》试图在此基础上做得更精细。或者由于其它的某些原因,留白的方式,在某些时间点上,用得稍嫌过度,而让局部或整体显得有些不太自然,或者说不过瘾。比如在论及敦煌壁画的一集中,一个再现的敦煌画师的故事,反转委婉,所有与敦煌壁画艺术有关的历史经验和知识要点,都以此带出。而这个人物故事的铺垫与应有的高潮,都在于一尊千手观音的不朽画作。但是当无数的细节和局部的铺垫之后,这个主题中应得到更充分展示的压轴画面,却只显示了大约几秒钟时间,并且在影像之外缺少了解说词的跟进。在很多类似这样的双线转折点处,都存在转折过快而留白过于刻意的遗憾。从技术角度来分析,这种遗憾,也许在《敦煌》的发行版本中通过更多的篇幅得到解决。毕竟,用总共十集,单集每个主题之下不到四十分钟的篇幅,来全景展示关乎中国文化与历史的这一件大事,会有螺丝壳里做道场的难处。而《故宫》在播出版之外的编辑版,说明这种集中展示到全面铺陈的工作方式,在艺术表达和市场发掘上的可行性。

《敦煌》刻意收敛的方式,和主题也许同样关系紧密。以就事论事的方式展示的话,无论敦煌令人赞叹的艺术,还是文化历史,都完全无法脱离开佛教经验。从主创团队的角度来看,要能够体验敦煌之美,敦煌的内在气质,就同样得有实修和理入两个法门的验证。从前者而言,以六年时间去磨练这个制作,本身就能够尽量多地去掉过程中的浮华气和焦虑感;从后者而言,则更直接地通过上面所述的一种含而不发、隐而不露的方式来表达一种由敬畏而生的对宗教传统的仪式性模仿。如果说总导演是整个节目内容风格的把关人的话,那么可以说总导演的这种敬畏感造就了整个节目的这种时刻收住一点的内敛气质。其遗憾之处在于,这种主观的敬畏感造成了客观上,很多内部关节之处戛然而止带来的叙事不充分的遗憾。而这种虔敬所带来的优势,却更无须讳言,和时下的“主流”节目体系越来越急功近利、吵闹无休的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敦煌》的成熟,在内容上还体现为多种细节。比如几乎贯穿全部十集中间的叙事双线结构。古代和现代、虚拟和真实的穿插往复,让四十分钟这种已经属于长节目的单集时间,基本达到了收放的自由,让整个节目摆脱单纯记录当下的局限,也不至于让一部纪录片变成完全的电影故事。这种再现的手段,在之前的《故宫》中运用得就已经相当成熟,但还没有成为叙事的主要线索之一,而只是作为辅助性手段之一运用。这种辅助性手段,在现在绝大多数的专题节目中,已经被证明是有效提高观众注意力的方式之一,是提高收视率屡试不爽的一招,因而往往进入了被滥用的尴尬境地。双线结构本身并不是新鲜的创造,也早已是成熟完善的叙事体系。《敦煌》将双线结构和再现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穿越时间的历时感和空间上的阔大感,这是贴合这种历史文化题材的恰到好处的处理方式。至于画面的质量,从技术角度而言,自然也没有太多可挑剔之处,六年时间的全高清拍摄,自然能够比较完全地获得接近于完美的影像。而其中有很多,也因为资料的稀缺性,比如一般不对公众开放同时却在侵染侵蚀的洞窟,正是因为这次的拍摄记录,得以永久性地保留。从这个角度来说,《敦煌》的贡献要远远大于一部电视纪录片。《敦煌》自身也因此,而比其它绝大多数的电视影像,更能够当之无愧地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美国纪录片《篮球梦》

这部表现当代美国青年梦想的电视纪录片摄制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反映了两个虽然年少但已被看好的美国年轻人是如何为了实现他们的梦寐以求进入NBA打球的目标而奋争的4年。同为14岁的美国黑人少年威廉·盖茨和阿瑟·爱吉怀有同样的梦想--到NBA打球,他们都出身贫寒,希望通过进入NBA改变他们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这是一部以绘圆法来结构的纪录片,它的圆心便是两个美国黑人少年的梦想,而半径就是围绕着他们的梦想能否实现的家庭、学校、训练场以及赛场。在此,一切与少年们的篮球梦无紧密关联的内容全部被删减,诸如:威廉·盖茨的父亲的去向;母亲是否工作;家庭人员的构成等。而阿瑟·爱吉的父亲失业,母亲失业,父亲离家出走,父亲、母亲分居等都是在解说中通过一句话点到为止。其实,这些内容并非与两名少年的说梦、圆梦毫无联系,只是《篮球梦》的编导认为,这些内容应在被舍弃的范畴之列。当然,也许还涉及到了被摄者的隐私问题,我们在此不做详细的探讨。由于本片的编导紧扣圆心,并坚持在与圆心相关的半径内叙事,敢于删繁就简,不吝惜旁枝末节,使得这部纪录片的内部节奏异常紧凑,扣人心弦,迭宕起伏。

绘圆法要求在纪录片的开始部分就提示主要“论点”,以及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并在那个场所对以上内容做最低限度的说明。然后,再展开对每一位登场人物的或者每一个“论点”的“个别论”。在节目的最后,再次将开始部分的登场人物或与之相类似的各种要素进行综合,概括全片。

《篮球梦》向我们阐释了纪录片的灵魂,它的生命力之所在为何处。今天的许多纪录片工作者已经意识到:纪录片的重心在于记录过程,而不是结果。但是,怎样的过程的记录才能够触摸到电视观众的心灵隐秘之处,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他们关注银屏上所发生的故事呢?《篮球梦》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威廉·盖茨和阿瑟·爱吉怀有的梦想正是这一代许许多多美国青年的梦想,而NBA也恰恰凝聚了美国的精神,它传达了美国的文化,播撒了美国的思想,宣扬了美国的时代风范。每一个少年都有过对于生活的憧憬,也都曾怀抱一个企盼成真的人生之梦,而出身在美国社会最底层的两个黑人少年,却欲摆脱他们父辈的苦难,逃离他们现在的生存环境,去那个人人神往的NBA世界飞黄腾达,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理想与现实反差极大的梦幻。可他们又并非是痴人在说梦,因为他们身上有极好的被发现了的篮球天赋,他们能够实现他们的梦想吗?在美国这个被认为是富于冒险的国度里,这个被描绘成人人都可能实现他们的愿望的“理想国度”,威廉·盖茨和阿瑟·爱吉将会有怎样的命运?这的确是一个足以引起电视观众普遍兴趣的主题。随着《篮球梦》情节的层层发展,我们为两位主人公的奋斗精神以及他们的挫折所吸引,因为他们所遭遇的一切正是我们遭遇过或我们有可能遭遇到的。当我们坐在屏幕之外,为屏幕之中的他们感喟、扼腕、欢欣、屏息之时,谁又能说我们仅仅是为了屏幕中人呢?其中难道不是掺杂了为了我们自己而发出的吗? 中国的许多电视纪录片制作人也曾使用绘圆法,制作出了优秀的电视作品。例如,中央电视台的考古学家彭金章《敦煌》,他向我们展现了这恢弘壮丽的莫高窟是如何一步步历经千年的营造最终到达辉煌。

二、喜欢的原因

纪录片的内容相对真实、自然,特别是一些自然类、动物类的纪录片,让人在赏心悦目的同时,也让我们 了解了许多我所处的环境不可能了解的世界。一些文史类、科技类的纪录片,在让人看到真实的画面同时,也从中可以让人学到很多的自然和历史、地理的知识,开阔了视野。

同时纪录片,特别是自然方面的纪录片,没有其他电影电视剧中存在的编剧和导演为故事情节而编凑的剧情,特别是一些没有生活阅历的导演,根据自己肤浅的见解和感受(但他们自己还觉得自己很棒)而编导的不伦不类的情节,再加上一些二流演员表演的虚假和做作,影视剧的所谓蒙太奇、特效等,把观众当作傻子、呆子;这些伎俩在纪录片里被“记录”两个字所代替,它是把观众当作“上帝”!虽然一些纪录片也有编者意图的反映,但也是以真实为基础的,没有人为的编造痕迹。另外,纪录片幕后的摄像师,他们的辛劳也很让人崇敬,特别是一些动物类的,摄像师在荒郊野外为了一个在片子里只有几十秒的镜头却要等待几天甚或几个月,有的片子要几年或着几十年的跟拍,才能获得镜头,还要讲究光影、角度、构图等,其艰辛的劳动、舍家撇业。还有后期的编辑、解说、字幕翻译等等。总之,看记录片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一种极大的愉悦享受的过程,同时,纪录片给人真实客观的感觉.特别自然方面知识.其他影视剧所无法提供的。

第三篇:中外纪录片比较考试策划

《中外纪录片比较》课程考试试题期末考试要求:

请根据本学期作业中所拟定的策划方案及拍摄脚本,完成时长为十分钟的纪录短片。要求短片选题必须符合本课程专业内容要求,在有限的时间长度内能够实现完整的叙事,有明确的主题意义和创作观点。短片结构方法能够充分运用课程所学理论知识并指导实践,可充分调动视听元素丰富叙事手法,并运用得当。

要求纪录短片刻成DVD影碟。

注意事项:

1、考生须将DVD光盘用标签纸将考生的学习中心、学号、姓名等信息贴于光盘表面,未贴标签纸或者标签纸丢失造成不能确认考试成绩的由学生本人自己承担。

2、考生须在答卷封面上写明学号、姓名及所在学习中心,并与DVD光盘装订在一起。答卷封面见0 1 0年10月课程考试答卷

课程名称:《中外纪录片比较》

年级:0709

层次:

专业: 新闻学(电编专业)

学号:姓名:刘欣学习中心:成绩:教师签名:

中国传媒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10 月23日

根据课程讲授内容要求,撰写本学期《中外纪录片比较》课程纪录片短片拍摄实践的策划方案。具体要求为:王老师:你好!

我现在是补考,上学期第一次作业的不合格、第二次通过了,最后考试没通过。我现在另外策划了一个节目《残疾人王结》,并编写了节目脚本,考试我就交这个节目。望王老师阅览,指正。谢谢!

《残疾人王结》策划方案

一、片名:《残疾人王结》

二、主题:用一个平凡残疾人的人生经历, 歌颂一些不平凡的残疾人人生。

三、选题背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关于“加强残疾人事业,帮助残疾人就学和就业,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 和自治区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精神,“十五”期间,我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更加文明,现代社会的残疾人观进一步深入人心;多种形式的宣传残疾生活、事业的活动广泛开展,作为新闻媒体,关注和宣传残疾人、及残疾人事业,全面弘扬人道主义社会氛围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职责所在。

四、角度切入:

我们就以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残疾人王结的生平事迹为切入角度,选取残疾人王结的典型性、故事性的生活片段进行节目结构串联,以故事结构记录和勾画人物;片子要有兴奋点2——3个。故事由多个情节组成,每个情节的接点要自然,每个情节都须有兴奋点。每条片子须有二、三个兴奋点,要让观众看过以后有很强的共鸣和感受,同时有积极向上的教育意义。

五、选题目的和意义:

节目是想表现记录基层优秀残疾人的生活状态、工作生活、社会环境,、内心世界。意义是想以宁夏优秀残疾人代表王结为纪录对象, 以他平凡平实平常的生活、工作面貌,来体现呈现完整的残疾人典范和不平凡的生命特征.此片不仅要赞扬主人公虽然残疾,但不畏残疾、不畏生活困苦、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生命意志,更重要的是教育和培养许多健全青年人和一些残疾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社会充满活力的强大力量,使许多健全人和残疾人的心灵得到震撼和净化 ,同时召唤更多的残疾人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享受创造和成功的快乐.六、采访提纲:

采访王结:

1今年多大了?家里兄弟姊妹几个?你是老几?

2兄弟姊妹中有残疾的吗?

3谈失明的原因。

4在哪里上的小学,上学时,有没有因为残疾,受到过老师同学的歧视吗?

5谈失明后遇到的难以想象困难,自己是怎样克服的。

6怎样开始接触和学习按摩的(1)

7怎样开始接触和学习按摩的(2)1987年7月,我区唯一考上陕西省自强中专学校的盲人考生的感受?和在中专的学习情况? 9谈没有盲文版的高中教材,学习的困难

10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当时的残疾人按摩学员你是怎样招到的。——讲招收学员的困难

11采访员工或妻子:为什么对残疾人有特殊的感情。举例:盲人青年马世清

12采访:谈两监考老师,一名考生的“一人考场”纪录。

13从过去到现在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14作为残疾人令你特别难忘的事是什么?

15政府对你这样一个残疾人的关心主要体现在哪里?

采访残联理事长:从残疾人这个角度,芮志新能做出这样的成绩,你怎么看待

七、节目创作的基本原则:

1、健康积极:按照江泽民主席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方针,在人生道德、社会道德、人际关系、人文关怀等方面影响社会,给人们的启示。

2、加强节目的可视性:即使是残疾人专题类的节目,也不应该排除画面的元素,画面和主人公同期采访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3、喻教于故事:通过镜头与新闻故事的展示,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潜移默化,教育人、启迪人。以节目对观众的深深吸引为前提,让节目的教育启示水到渠成,为观众所接受。

电视作为一个强势传媒,肩负着宣传党和政府对我区残疾人的关爱,弘扬人道主义,反映我区残疾人事业飞速发展的责任,从而让广大观众更加热爱我们的党;更加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与此同时,我们也将通过这一个档节目,进一步鼓励残疾人,热爱生活,顽强拼搏,奉献社会,用完美的心灵去谱写生命的华章。

《残疾人王结》拍摄脚本

第四篇:中外音乐剧比较

《中外音乐剧比较》

音乐剧作为现代的一种独具艺术内涵的戏剧形式,它的音乐、舞蹈、表演、舞台美术以及所承载的艺术品质和表现出来的魅力对人们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青睐。音乐剧并不只是由音乐伴奏的表演,它不是歌剧、喜歌剧或是轻音乐剧,也不是歌舞杂耍、音乐荒诞剧或是夜总会的歌舞表演,这其中音乐在音乐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剧的发声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流行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声音,中国演员处在唱法与表演的误区中,这正是中国音乐剧与百老汇音乐剧的主要差异。什么因素构成了音乐剧?奥斯卡.哈姆斯坦曾回答:“它是你所能想到的任何元素,其中,只有一个因素是音乐剧绝对包括的—音乐。”的确,音乐是音乐剧的灵魂,没有了音乐,也就没有音乐剧的存在了。在音乐剧这一戏剧形式中实行的是作曲中心制,一部音乐剧的成功往往最先捧红的是作曲家,而一部音乐剧是否成功也往往取决于作曲家对其中音乐的创作。由此可见,音乐不仅仅只是帮助完成或完善音乐剧,而是构成音乐剧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初,美国人在音乐剧的探索上显得十分稚嫩,音乐剧还没有脱离话剧艺术范畴,其中音乐经常作为话剧结构内的穿插性段落而存在.可以说,在这个时期,在美国的文化中,大部分是欧洲化的,无论是戏剧舞台上的文学作品还是音乐,几乎完全受欧洲传统支配,这也导致许多美国人到英国去学习音乐。经过众多艺术家们的努力,美国音乐剧逐步摆脱了英国音乐喜剧的影响,完成了向美国式音乐喜剧的转变,其代表作有福罗伦斯.齐格菲尔德的《齐格菲尔德活报剧》。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欧洲列强丧失了霸主地位,美国成为了新的世界强国。在经济上,美国无疑处于领先地位。1920年以后的十年间,乐观的情绪几乎无所不在。美国式的“自信”文化,已取代了过去欧洲文化的主导地位而在各种行业中出现。美国历史上将这段时期称为“爵士年代”。爵士乐这种独一无二的美国音乐形式,也成为音乐喜剧的“音乐俗语”。

1929年,爵士乐岁月里无拘无束的欢乐,在股市暴跌和经济大却下来。经济危机的后遗症使娱乐业的状况极为严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音乐喜剧中爵士乐无忧无虑的欢乐情绪是合乎20年代的乐观精神的,却不适于大萧条时期社会的需要。于是,音乐剧通过对当前时事更辛辣的讽刺以回应来自电影(有声电影,特别是歌舞片)和广播媒体的竞争,在满足观众的欣赏需要的同时,显示出了音乐剧对社会现状深刻的认识。乔治。格什温就开创了一秘交响味儿”的爵士风,将小歌剧与时事讽刺剧结合,将商业娱乐与严肃主题结合。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政府致力于重振国民情绪和经济资源,使得音乐剧嘲弄时事的风格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减弱。这时的音乐剧从富有争议的时事主题转移到一些永恒且普通的话题,并追求优美的旋律,许多作曲家都用古典音乐来创作,用音乐戏剧取代音乐喜剧。与此同时,乡村

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清新的风格也进入了音乐剧的殿堂.20世纪60年代以后,以巴特为首的音乐人开娜进军”百老汇,20世纪70年代以后,韦伯更是力挽狂澜,书写了音乐剧的新历史,给音乐剧带来了一股狂热脚摇滚,佩和清新的“轻歌剧”风,带动音乐剧的歌剧色彩复苏。尽管音乐剧中音乐的创作是紧跟流行乐坛的,然而,音乐的运用不仅仅是因为它流行,还因为它与剧情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音乐剧的发展、成熟,音乐已成为这种戏剧的一种强有力的叙事方式,音乐交待历史背景,烘托气氛,音乐亦可展开故事情节。将音乐与故事串联起来,开始于吉罗姆。《科恩的袱艺船》。《演艺船》打破了以往音乐喜剧的庸俗和歌剧的凝重感,使音乐剧达到了一个崭新的艺术高度,其独特和成功之处在于智慧地溶入

了传统的元素,而又不落俗套。它不像通常的音乐喜剧,不合逻辑的故事围绕着歌曲、舞蹈、表演展开,而是用音乐来表达故事,展开情节。科恩在该剧的音乐创作中,一方面使歌曲显得缠绵徘侧,凄楚哀怨,表达了不幸的婚姻和黑人的不平等地位在人们心灵深处所留下的伤痛:另一方面,科恩追求优美的旋律,表现了密西西比河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剧中著名的歌曲“老人河”就描写了源远流长的密西西比河以及两岸的黑人生活,在表现自然风光的同时,表现了黑人的劳动、生活、受欺压和不满,这首歌在全球至今仍传唱不衰.在成熟的音乐剧中,音乐不像在影视作品中一样处于陪衬、配角地位,而是上升到主角的地位直接表达人物的情感,诊释人物的性格。在顺艺姗中,脚„老人河,‟.“遐想呼g‟‟情不自禁爱上他”到“我为什么爱上了你”,每首歌曲都是主人公在一定情景下的情感表露,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在撤克拉荷马》中,歌曲“人们会说我们在恋爱”表现了两位恋人互相传递、表达他们的爱情;“走出梦境,‟m吐表达了劳蕾对爱情的向往与渴望。有的作曲家还巧妙运用歌剧中的宣叙调〔朗诵调)来表现人物间的对话、较量、和冲突,取得

了用音乐叙事的很好效果。例如墩吉与贝丝》、《西区故事》中都有这种念唱风格。在著名的《窈窕淑女》中,作曲家甚至采用了介乎说白与宜叙调之间的“朗诵风格”作为男主角的音乐表达方式。这种用音乐直接表达人物的语言、情感、性格,虽不如说白清晰明了,却能给观众留下更大的想像空间。需要一个质的转变。鲜明的中国风格与特色是国产音乐剧定位 的重要命题之一。按照这一命题的要求,在进行原创剧制作时,不仅要把握住这一外来艺术的共性特征,而且必须充分调动中华民族丰富的艺术资源,通过在一、二度创作方面的努力,让作品在编、导、音乐、表演、舞美等方面全方位凸现鲜明的个性即中国风格与特色来。

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廖向红在导《赤道雨》时,评价宋祖英的演唱时曾说:“身为歌手,宋祖英在《赤道雨》中尝试了很多突破,比如为了满足音乐剧的娱乐性、大众化需要,她尝试把自己的民族化唱腔拓展开,融入通俗唱法:另外,她还尽力克服作为歌手习惯性的鼻音发声,在剧中对白上,有非常强烈的愿望学习以话剧演员的方式在舞台上讲话;总之,身为一个成名歌手,宋祖英尽管舞台经验己经相当丰富了,但她依旧尽心尽责,对音乐剧的创作充满了热情,以她的能力是完全可以驾驭好这一角色,从而给《赤道雨》增色的。”

曾经对百老汇音乐剧有过研究并有过亲身实践的美籍指挥家刘键说:“美国百老汇音乐剧 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最初是由一种啤酒馆歌舞发展而来的,迄今为止己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成为美国一个很大的文化产业,同时是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刘键认为,中国的音乐剧现在处于误区中,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音乐,二是表演。音乐剧最重要的应该是音乐,但是,在我们这里,音乐剧的主体不是音乐和演员的演唱,而是重在舞台设计和剧本。一部音乐剧是靠音乐贯穿始终的,音乐不应是辅助的,不应是剧情的陪衬。百老汇音乐剧的主要特点是:必须有醒目的主题音乐和主题歌曲,剧本只要内容平民化,政治上积极进步就可以;在表演上,演员的表演语汇要明朗易懂不做作。最为重要的是演员定是百里挑一,能歌善舞,是最适合音乐剧演出的。刘键说:“我曾问过许多演过音乐剧的中国演员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左手代表流行唱法,右手代表美声唱法,音乐剧的发声部位应该在哪儿?他们的回答是在中间。这是不对的,音乐剧的发声应该在我的背面,是另一种完全不同于两者的声音。中国的演员处在唱法的误区中,这也正是中国音乐剧同百老汇音乐剧的最大差距。国内演员看得太少,他们一直处于自我摸索的阶段。音乐上过于圆润,舞蹈和发声都过于民族化。现今世界音乐表演棱角分明,个性突出。发扬民族风格是必然的号但必须要让世界认同,民族艺术只有走向世界,才可以真正体现和展示它的民族特征。”

综上所述,音乐剧在实现艺术“时尚化”的同时努力实现着时尚“艺术化”。音乐剧不仅在舞台上塑造了20世纪的一种开放、乐观、幽默的人格类型,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对现实人生、尤其对当代青年的性格陶冶、生活时尚和人格魅力的培养发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音乐剧艺术在百余年的发展途程中,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举世闻名的剧作大师、作曲大师、舞蹈创作大师、表演艺术大师、舞美设计大师和制作大师,作为有着悠久、丰厚舞台表演艺术传统的国度,我们不能固定“程式化”的表演传统,我们传统的舞台表演艺术在对现实生活的艺术把握中若柑与时俱进”,我们就不仅能融入时尚而且能创造时尚。我认为,许多具有综合表演手段的地方戏,特别是歌舞性较强的“曲牌体”地方戏,在其“与时俱进”的历程中,会促成音乐剧艺术的中国风格。

《中外音乐剧“主打曲”特色之比较》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至1997年以来,33部欧、美音乐剧100首“主打曲”与中国1983年至2005年以来,28部中国音乐剧60首“主打曲”的分析、对比,得出各自的特色,供从事音乐剧的朋友们参考。

关键词:歌剧、音乐剧;主打曲、歌曲、咏叹调、宣叙调、咏叙调。

一个多世纪以来,音乐剧的发展,虽然样式众多,多姿多彩,各具特色,但已定型为:源于欧、美的音乐剧。我们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至1997年以来的33部100首欧、美音乐剧的“主打曲”(注1)与中国1983年至2005年以来,28部中国音乐剧60首“主打曲”(注2)的分析、对比,找出中外音乐剧“主打曲”的特色。

本文所说的“主打曲”是指这些音乐剧中的唱段是全剧中经常出现并贯穿全剧的主要唱段,它仅次于“主题歌”的地位,当然,也应包括主题歌。

在几部音乐剧的著作中都提到音乐剧是从歌剧、喜歌剧、轻歌剧发展而来,并指出其“声乐主要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重唱、合唱。声乐曲调的类型主要有:咏叹调、宣叙调、咏叙调。”(注3)当我们对上述33部100首外国音乐剧与28部60首中国音乐剧分析、对比后,发现外国音乐剧的这些“主打曲”都是歌曲,不是歌剧中的咏叹调、宣叙调或咏叙调,而中国音乐剧中的60首“主打曲”却是另外一回事了。笔者无意对咏叹调、宣叙调或咏叙调各有什么特色进行论述,而只对这些“主打曲”是歌曲并有何特色进行分析对比,然后就中国音乐剧中“主打曲”与之对比,得出中外音乐剧“主打曲”之异同。

外国音乐剧“主打曲”有以下几种特色:

(一)这些“主打曲”90%几都是歌曲,只有个别的介于歌曲与歌剧咏叙调之间。说其是歌曲,有以下歌曲写法特色:

(1)

曲式结构简单、严谨、清晰,多为AB材料的单二部曲式或变奏式的写法。也有ABA单三部曲式,或变化写法,像20世纪20年代音乐剧里程碑式的音乐剧《演出船》中的《老人河》,可以说是从歌剧到音乐剧过渡时期的作品,其结构是复三部曲式,A:a+b+a+B+A1+b+尾声(B的材料)。后来音乐剧的“主打曲”,在结构上越来越简单清晰。

(2)

这100首“主打曲”大部分都采用的是动机一再重复,与乐句重复或变化重复的,这正是民间歌曲的写法。请看《演出船》中的《老人河》:

再看1935年乔治。格什温作曲的音乐剧《波吉和贝丝》中的《夏天摇篮曲》:

这是一首黑人民歌风的一再重复音调的变奏曲性质的歌曲,是一首小调式的摇篮曲,剧中年轻的妻子克拉拉轻摇着孩子唱起了这首歌。

中国观众十分熟悉的《音乐之声》中的多首唱段,都是这类一再重复动机的写法,这正是歌曲的写法,而咏叹调、宣叙调决不是这种写法。请看《我心爱的一切》:

这是一首重复句首,变化句尾的典型歌曲写法,用重复加强人的记忆,变化取得发展。再看《音乐之声》中的《孤独的牧羊人》:

这更是一首重复句首,变化句尾的歌曲,所不同的是歌中使用了“雷依哦得”衬词发出的声响,使歌曲风趣无穷,大跳的音程成为歌曲的一大特色。

我们再看寇特.尔《懵懂女士》中的《我的船》;《猫》中的《回忆》;《剧院魅影》中的《夜的音乐》等众多的“主打曲”都是重复的歌曲。

(二)音乐剧“主打曲”另一特色是其旋律“好听、易唱、易记、易流传”。音乐剧的作曲家追求其“旋律单纯朴素、优美流畅、上口好唱”;追求歌曲“有听觉冲击力,有心灵震憾力,和旋律美”。这些主打曲共同的特点是,无论是听演员演唱或是观众自己哼唱,都感觉像有一种无形的手在撩拨自己的心弦,使人产生“心动”、“心悦”或是“心痛”、“心醉”。总之,就是产生“一种共鸣”。这样才能达到流传,几呼每部成功的音乐剧都有流传开了的歌曲,例如《猫》中的《回忆》;《歌剧院的幽灵》中的《夜之曲》等等。这里我们举《夜之曲》为例:

像这样有震憾力的“主打曲”还有很多,读者可从《外国音乐剧教程》中找到。

(三)音乐剧是以现代流行音乐为其基调,其“主打曲”基本上就是流行音乐的写法,流行音乐是当代最具有通俗化、娱乐化、大众化品格的现代艺术。音乐剧在欧美久演不衰,其原因就在于它的基本品格是考虑到受众的喜爱。我在日本学习时看了一些欧美音乐剧和日本音乐家创作的音乐剧,说有观众为音乐剧发狂,一点不假。一部音乐剧演下来,就有不少 会唱其中的主题歌。考虑受众的另一特点是演唱技巧上较简单,不像歌剧,要求演唱者有高难度的技巧,会表演的流行歌手就能唱这些音乐剧中的歌。当然,考虑受众还表现在音乐剧的内容上的平民化、与生活相关的剧情。

(四)音乐剧“主打曲”的动作性、表演性强,使其满台充满活力,“载歌载舞”成为其特色。这与歌剧中程式化的舞蹈不一样,比如格什温的《波吉和贝丝》,音乐用黑人爵士乐的风格与节奏,演唱起来动作性很强。大家都熟悉的《音乐之声》,其音乐的可动性很强,每首歌就像一首表演唱。台上一个人演唱,其他人有动作伴随,就产生了台上的互动,互动往往影响台下共鸣,也能产生互动,这就使演员与观众沟通,剧场效果就会很生动。这与音乐剧创作使用丰富多彩、音乐风格新颖独特的音乐语言有关。专家们分析音乐剧创作的三种主要语言有:古典音乐、爵士乐、摇滚乐。后两种音乐的动作性是很强的,这里就不一一举例说明。

(五)音乐剧“主打曲”的剧情多为欢乐、诙谐、喜剧性的。因此,欢乐、诙谐情绪是这42部音乐剧的基调,并且多数为爱情题材。像《耶稣基督万世巨星》与《悲惨世界》这样严肃性的题材是极少的。当我们研究了这100首音乐剧唱段后,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说:欢乐、诙谐情绪的音乐剧唱段,其旋律朗朗上口,有青春活力;其节奏明快,有摇滚、迪斯科、爵士乐等所谓的现代节奏;给人以强烈的“时代感”。

(六)音乐剧“主打曲”的伴奏乐队是不具一格的多样化的编制,特别是现代电声乐队的加入,使音乐剧成为“时代”的产物。电声MIDI的音响有无穷尽的音色,这使音乐剧的音乐,无比丰富,音响神秘莫测,这一点我在日本亲临剧场的感受深刻。

当然,外国音乐剧决不只有以上六大特色,让我们再从60首中国音乐剧唱段中来分析其特色。

因为音乐剧是源自欧美,我们还是以外国音乐剧为准尺,对比中国音乐剧的特色。

在目前研究音乐剧的著作中,一般把1982年创作演出的《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作为中国的第一部原创音乐剧剧目。而改革开放20多年里,明确打出音乐剧大旗的据说只有《山野里的游戏》、《鹰》、《四毛英雄传》等为数不多的少数剧目。这说明作者们对自己的作品还是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因为音乐剧毕竟是外来品种,中国音乐剧在草创阶段,抱着学习的态度较好。因此,多数剧目都以“轻歌剧”、“喜歌剧”的名目演出。本文是根据《中国音乐剧作品选集》进行研究、分析的,因此,凡选进书中的歌曲,均作为“主打曲”对待。笔者发现的情况如下:

(1)60首中国音乐剧“主打曲”中,我们惊人的发现,真正属于歌曲的不多,多数唱段介于歌剧中的宣叙调或咏叹性质的唱段。例如《日出》中的《你是谁?美丽的女人!》。当然,是歌曲或咏叹调并无好坏之说。而像《芳草心》中的《小草》是一首绝妙的好歌。外国音乐剧大多数唱段是歌曲不是歌剧唱段,这一特点直接影响了后面的几个特点。对于这一点,我发现问题出在中国音乐剧的唱词写法,过于散文化,过于强调抒发性情绪,缺少规整的词格,作曲家谱曲时就只好写成散文式的唱段,说是歌曲,又过于散,说是宣叙调又不像,说是咏叹调又不成。

(2)60首中国音乐剧“主打曲”中,像《小草》那样一再重复乐句的不多,有重复后面的乐句,由于唱词的散文化,使音乐主题不能更集中些,松散的唱段就达不到《小草》那样句法清楚,结构严谨。60首中国音乐剧中,很少有一再重复。

(3)说到音乐剧旋律的“好听、易唱、易记、易流传”这一特点,60首中国音乐剧中只有《小草》算得上这一特点。笔者分析了这60首唱段,不属于可流传而未宣传出去之列。原因除不具备上面两点之外,还有下面几个原因。

(4)中国音乐剧作家们似乎注意到了通俗性与向流行音乐靠近这一特点。但是我阅读了这些钢琴谱后,发现不少旋律是散文式的通俗歌曲,而伴奏却是严肃音乐的织体,或严肃歌剧的写法,不少唱段的难度也超出通俗这一范畴。(5)就音乐的动作性、表演性来说,在内容上是注意到了,例如《特区回旋曲》、《快乐的推销员》等。但是从音乐的动力性看,也是欠缺的。当然,有许多剧的剧情并没有为音乐提供可动的因素。

(6)剧情多为欢乐、诙谐、喜剧性的,这一点中国音乐剧是做到了,不单是爱情题材,而且多写的是现代生活题材。我不得不在这里提出,中国音乐剧中的唱腔不讲中国语音规律,不讲四声,倒词现象严重这一事实,有的唱段像翻释过来的歌曲。威尔弟、普契尼的歌剧是按意大利语行腔的,用意大利语演唱非常顺畅舒服,欧美音乐剧以流行歌曲为基调,也是讲究语言规律的,中国音乐剧倒词的唱腔,让人听来总是别扭的。

(7)中国音乐剧的发展时间很短,赶上电声乐器时代,靠高科技手段制作的伴奏音响,是过去时代所无法可比的,可以说是五光十色,声响艳丽。但是再好的声响,没有精彩的旋律唱段,依然无济于事。

中国音乐剧出现的问题,我以为在剧本作者身上,因为歌词是剧作家写的,剧作家不是作曲家,如果剧作家懂曲式学,会弹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学习过威尔弟、普契尼等大师的歌剧,又对欧美音乐剧进行过笔头分析,我想,上述问就可解决的好一些。

第五篇:中外传统节日

日期 节日名称 开始

1月1日 元旦

1月第一个星期日 黑人日

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国际麻风节(世界防治麻风病日)1954 2月2日 世界湿地日

2月7日 国际声援南非日 1964 2月10日 国际气象节

2月14日 情人节

2月15日 中国12亿人口日 1995 2月21日 反对殖民制度斗争日 1949 2月24日 第三世界青年日

2月28日 世界居住条件调查日

3月1日 国际海豹日 1983 3月3日 全国爱耳日 2000

3月5日 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3月8日 国际劳动妇女节 1910

3月12日 中国植树节 1979 3月14日 国际警察日(节)

3月15日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1983

3月16日 手拉手情系贫困小伙伴全国统一行动日

3月17日 国际航海日

中国国医节 1929

3月18日 全国科技人才活动日

3月21日 世界林业节(世界森林日)1972 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 1976 世界儿歌日

世界睡眠日

3月22日 世界水日 1993 3月23日 世界气象日 1950

3月24日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1996

3月最后一个星期一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1996 4月1日 国际愚人节

4月2日 国际儿童图书日

4月7日 世界卫生日 1950

4月21日 全国企业家活动日 1994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1970 世界法律日

4月23日 世界图书和版权日

4月24日 世界青年反对殖民主义日 1957 亚非新闻工作者日

4月25日 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 1986 4月26日 世界知识产权日 2001 4月27日 联谊城日

4月30日 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

4月第三个星期日 世界儿童日 1986 4月最后一个星期三 秘书节

5月1日 国际劳动节 1889 国际示威游行日

5月3日 世界哮喘日

5月4日 中国青年节 1939 五四运动纪念日 1919 科技传播日

5月5日 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 1994 5月8日 世界红十字日 1948 世界微笑日

5月12日 国际护士节 1912

5月15日 国际家庭(咨询)日 1994 5月17日 世界电信日 1969 5月18日 国际博物馆日

5月20日 全**乳喂养宣传日 1990 中国学生营养日 1990

5月26日 世界向人体条件挑战日 1993

5月30日 “五卅”反对帝国主义运动纪念日 1925 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 1988 5月第二个星期日 母亲节 1914 救助贫困母亲日 1997

5月第三个星期二 国际牛奶日 1961 5月第三个星期日 全国助残日 1990 6月1日 国际儿童节 1949 6月5日 世界环境日 1974 6月6日 全国爱眼日 1996 6月11日 中国人口日

6月17日 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20日 世界难民日 2001 6月22日 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

6月23日 国际奥林匹克日 1894 世界手球日

6月25日 全国土地日 1991

6月26日 国际禁毒日(国际反毒品日)1987 国际宪章日(联合国宪章日)6月30日 世界青年联欢节

6月第三个星期日 父亲节

7月1日 中国共产党诞生日 1921 香港回归纪念日 1997 国际建筑日 1985

亚洲“三十亿人口日” 1988 7月2日 国际体育记者日

7月7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 1937 7月11日 世界(50亿)人口日 1987 7月26日 世界语(言)创立日

7月28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4 7月30日 非洲妇女日

7月第一个星期六 国际合作节

8月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1927 8月6日 国际电影节 1932

8月8日 中国男子节(爸爸节)1988

8月15日 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日 1945 8月26日 全国律师咨询日 1993

9月3日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945 9月8日 国际新闻工作者(团结)日 1958 世界扫盲日 1966

9月10日 中国教师节 1985 9月14日 世界清洁地球日

9月16日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1987 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中国国耻日)1931 9月20日 全国爱牙日 1989 9月26日 节日·民谣网建站日 2001 9月27日 世界旅游日 1980

9月第三个星期二 国际和平日 1981 9月第三个星期六 全民国防教育日 2001 9月第四个星期日 国际聋人节 1958 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世界心脏日 2000 世界海事日

10月1日 国庆节 1949 国际音乐日 1980 国际老人节 1990

10月2日 国际和平(与民主自由)斗争日 1949 10月4日 世界动物日 1949 10月8日 全国高血压日 1998 世界视觉日

国际左撇子日

10月9日 世界邮政日(万国邮联日)1969 10月10日 辛亥革命纪念日 1911 世界居室卫生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 1992

10月11日 声援南非政治犯日

10月13日 中国少年先锋队诞辰日 1949 世界保健日

国际教师节

采用格林威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日 1884 10月14日 世界标准日 1969

10月15日 国际盲人节(白手杖节)1984 10月16日 世界粮食日 1979 10月17日 世界消除贫困日

10月22日 世界传统医药日 1992 10月24日 联合国日 1945 世界发展信息日

10月28日 世界“男性健康日” 2000 10月31日 世界勤俭日

10月第一个星期一 国际住房日 1982

10月第一个星期三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1990 每年重阳节 中国老年节(义务助老活动日)1989 11月9日 中国消防宣传日(消防节)1992 11月10日 世界青年节(日)1946 11月14日 世界糖尿病日

11月17日 国际大学生节(国际学生日)1946 11月21日 世界电视日 1996 世界问候日 1973

11月第四个星期四 感恩节

12月1日 世界艾滋病日 1988

12月2日 废除一切形式奴役世界日 1986 12月3日 世界残疾人日 1992 12月4日 中国法制宣传日 2001

12月5日(经济和社会发展)国际志愿人员日 1985 世界弱能人士日

12月7日 国际民航日

12月9日 “一二·九”运动纪念日 1935

世界足球日 1995

12月10日 世界人权日 1950 12月11日 世界防治哮喘日 1998 12月12日 西安事变纪念日 1936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1937 12月15日 世界强化免疫日

12月20日 澳门回归纪念日 1999 12月21日 国际篮球日

12月24日平安夜

12月25日 圣诞节

12月29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1994 12月第二个星期日 国际儿童电视广播日

◆◆◆ 阴 历 节 日 ◆◆◆ 正月初一 春节

正月十五 元宵节

二月初二 龙抬头节

五月初五 端午节

七月初七 七夕情人节

八月十五 中秋节

九月初九 重阳节

中国老年节(义务助老活动日)腊月初八 腊八节

腊月二十四 小年

元旦 New Year' s Day Jan.1

国际劳动妇女节 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 s Day(wornen's Day)Mar.8

国际劳动节 nternatlonal Labor Day(May.Day)May.1

中国青年节 Chinese Youth Day May.4 国际儿童节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Children's Day)June.1 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

(党的生日)Anniversary of the Foundlng of the ChineseCommunist Party(the Party' s Birthday)July.1 建军节 Army Day August.1

教师节 Teachers,Day Sept.1 国庆节 National Dey October.1 中国传统节日

春节 the Sprlng Festival(New

Yearls Day of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灯节)the Lantern Festival 农历正月十五

清明节 the Qing Ming Festival 四月五日前后

端午节 the Dragon-Boat Festiva 农历五月初五

中秋节 the MidAutumn Festival

(the Moon Festival)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农历九月初九

元旦(1月1日)NewYear'sDay

春节(农历一月一日)theSpringFestival

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theLanternFestival

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InternationalWorkingWomen'sDay 植树节(3月12日)ArborDay 邮政节(3月20日)PostalDay

世界气象节(3月23日)WorldMeteorologyDay

清明节(4月5日)ChingMingFestival;Tomb-sweepingFestival 国际劳动节(5月1日)InternationalLabourDay 中国青年节(5月4日)ChineseYouthDay 护士节(5月12日)Nurses'Festival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theDragonBoatFestival 国际儿童节(6月1日)InternationalChildren'sDay 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7月1日)theParty'sBirthday 建军节(8月1日)theArmy'sDay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Mid-autumn(Moon)Festival 教师节(9月10日)Teachers'Day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Double-ninthDay 国庆节(10月1日)NationalDay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NewYear'sEve 1月1日元旦(New Year's Day)

2月2日世界湿地日(World Wetlands Day)2月14日情人节(Valentine's Day)3月3日全国爱耳日

3月5日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3月8日国际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men' Day)3月9日保护母亲河日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China Arbor Day)3月14日白色情人节(White Day)

3月14日国际警察日(International Policemen' Day)

3月15日世界消费者权益日(World Consumer Right Day)

3月21日世界森林日(World Forest Day)3月21日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3月22日世界水日(World Water Day)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 Tuberculosis Day)4月1日愚人节(April Fools' Day)

4月5日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4月7日世界卫生日(World Health Day)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

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y)5月1日国际劳动节(International Labour Day)5月3日世界哮喘日(World Asthma Day)5月4日中国青年节(Chinese Youth Day)

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World Red-Cross Day)5月12日国际护士节(International Nurse Day)5月15日国际家庭日(International Family Day)

5月17日世界电信日(World Telecommunications Day)5月20日全国学生营养日

5月23日国际牛奶日(International Milk Day)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World No-Smoking Day)6月1日 国际儿童节(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6月5日世界环境日(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Day)6月6日全国爱眼日

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International Olympic Day)6月25日全国土地日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Drug Abuse and Illicit Trafficking)

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日(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7月1日国际建筑日(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Day)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World Population Day)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Army Day)8月12日国际青年节(International Youth Day)

9月8日国际扫盲日(International Anti-illiteracy Day)9月10日中国教师节(Teacher's Day)9月16日中国脑健康日

9月16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Ozone Layer)

9月20日全国爱牙日

9月21日世界停火日(World Cease-fire Day)

9月27日世界旅游日(World Tourism Day)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National Day)10月1日国际音乐日(International Music Day)

10月1日国际老年人日(International Day of Older Persons)10月4日世界动物日(World Animal Day)

10月5日世界教师日(World Teachers' Day)(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

10月9日世界邮政日(World Post Day)

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World Mental Health Day)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World Standards Day)

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Blind)10月15日世界农村妇女日(World Rural Women's Day)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

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radication of Poverty)10月24日联合国日(United Nations Day)

10月24日世界发展新闻日(World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Day)10月28日中国男性健康日

10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International Biodiversity Day)10月31日万圣节(Halloween)11月8日中国记者节

11月9日消防宣传日

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11月17日国际大学生节

11月25日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limination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

12月1日世界爱滋病日(World AIDS Day)

12月3日世界残疾人日(World Disabled Day)

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

12月9日世界足球日(World Football Day)

12月25日圣诞节(Christmas Day)

12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International Biological Diversity Day)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国际麻风节

3月最后一个完整周的星期一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复活节(Easter Monday)(有可能是3月22-4月25日间的任一天)

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Mother's Day)5月第三个星期日全国助残日

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Father's Day)

9月第三个星期二国际和平日(International Peace Day)

9月第三个星期六全国国防教育日

9月第四个星期日国际聋人节(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Deaf)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世界住房日(World Habitat Day)10月的第二个星斯一加拿大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

10月第二个星期三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10月第二个星期四世界爱眼日(World Sight Day)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美国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

农历节日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the Dragon-Boat Festival)

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中国情人节)(Double-Seventh Day)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the Mid-Autumn Festival)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the laba Rice Porridge Festival)农历腊月二十四传统扫房日

下载中外经典纪录片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外经典纪录片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外民俗

    一.绪论 1.民俗就是一定地域的特定人群在生产、生活和生存发展中所形成的行为和思想的习惯性事象。简言之,民俗就是民间习俗。 2.民俗的基本特点:集体性和社会性、地域性和民族性......

    中外经典电影推荐

    《对她说》是一个异数,其令人惊讶,有过于《关于我母亲的一切》。通过贝尼诺,阿莫多瓦把一个男人的爱推到了极致。 ●经典影片目录(约270部) 1916:《党同伐异》(美国) 1920:《卡里加里......

    中外学生守则★

    中、日、美、英各国小学生守则中国小学生守则共10条: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残当。 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

    中外爱情观

    中外爱情观、价值观比较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麦琪的礼物》读后感 安意如说,一生恰如三月花,看得见开始,看不见结局。其实我说,有些事,既已开始,结局便可料想得到。 在《杜......

    中外司法制度比较

    中外司法制度比较 一、司法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比较 司法制度是指国家体系中司法机关及其他的司法性组织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组织与活动的原则以及工作制度等方面规范的......

    中外秘书比较

    Chapter One 2、秘书工作:秘书和秘书机构为领导工作服务,处理机关日常事务,完成领导交办任务,对提高领导工作效率起辅助作的工作。3、中外秘书比较的目的: 4、秘书性工作的时代性......

    中外神话故事

    中外神话故事 世界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不同国家和民族创造了形形色色的神话,这些神话充分展现了远古先民丰富的想象力,凝结了各自民族整体的智慧。中国和古希腊作为东西方文明......

    中外饮食文化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其研究意义文化人类学的最一般的目标,是努力理解所有人类文化以及这些文化的创造进程的相似点及区别,为了实现这个目,就必须进行比较。跨文化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