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外经典电影推荐
《对她说》是一个异数,其令人惊讶,有过于《关于我母亲的一切》。通过贝尼诺,阿莫多瓦把一个男人的爱推到了极致。
●经典影片目录(约270部)1916:《党同伐异》(美国)1920:《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德国)1923:《贪婪》(美国)1924:《最卑贱的人》(德国)1925:《战舰波将金号》(苏联)1926:《母亲》(苏联)1927:《拿破仑》(法国)/《日出》(美国)1929:《一条安达鲁狗》(法国)1930:《蓝天使》(德国)/《西线无战事》(美国)1931:《M》(德国)1933:《姊妹花》(中国)1934:《大路》(中国)/《神女》(中国)/《一夜风流》(美国)/《渔光曲》(中国)1936:《摩登时代》(美国)1937:《大幻灭》(法国)/《马路天使》(中国)1938:《雾码头》(法国)1939:《乱世佳人》(美国)/《驿马车》(美国)/《游戏规则》(法国)1941:《公民凯恩》(美国)/《马耳他之鹰》(美国)1942:《沉沦》(意大利)/《卡萨布兰卡》(美国)1943—1945:《伊凡雷帝》(第一集、第二集)(苏联)1945:《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意大利)/《失去的周末》(美国)1946:《天堂的儿女们》(法国)/《我们生活中最美好的年代》(美国)1947:《八千里路云和月》(中国)/《大地在波动》(意大利)/《德意志零年》(意大利)/《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国)
1948:《偷自行车的人》(意大利)/《小城之春》(中国)1950:《彗星美人》(美国)/《罗生门》(日本)1951:《乡村牧师日记》(法国)/《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美国)/《欲望号街车》(美国)1952:《罗马11时》(意大利)/《温培尔托·D》(意大利)/《雨中曲》(美国)/《正午》(美国)
1953:《东京物语》(日本)/《雨月物语》(日本)1954:《道路》(意大利)/《二十四只眼睛》(日本)/《在江边》(美国)1955:《道路之歌》(印度)/《第七封印》(瑞典)/《浮云》(日本)1956:《第四十一》(苏联)1957:《桂河大桥》(英国)/《下水道》(波兰)/《雁南飞》(苏联)/《野草莓》(瑞典)1958:《灰烬与钻石》(波兰)/《上流社会》(英国)/《我的舅舅》(法国/意大利)1959:《广岛之恋》(法国)/《筋疲力尽》(法国)/《林家铺子》(中国)/《四百下》(法国)
1960:《精神病患者》(美国)/《罗果和他的兄弟们》(意大利)/《裸岛》(日本)/《奇遇》(意大利)/《甜蜜的生活》{意大利/法国)
1961:《迷惘的一代》(意大利)/《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法国)/《西里迪安娜》(西班牙)/《西区故事》(美国)/《朱尔与吉姆》(法国)
1962:《阿拉伯的劳伦斯》(英国)/《杀死一只知更鸟》(美国)/《水中刀》(波兰)1963:《八部半》(意大利)/《控制城市的手》(意大利)/《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国台湾)
1964:《红色沙漠》(意大利)/《饥饿海峡》(日本)/《马太福音》(意大利)/《养鸭人家》(中国台湾)/《窈窕淑女》(美国)
1965:《怒不可遏》(意大利)/《音乐之声》(美国)1666:《安德烈·鲁勃廖夫》(苏联)/《白昼美人》(法国)/《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法国)
1967:《邦尼和克莱德》(美国)/《武士》(法国)/《中国姑娘》(法国)1968:《2001年:太空漫游》(英国)/《如果„„》(英国)1969:《午夜牛郎》(美国)/《Z》(法国)1970:《开端》(苏联)/《陆军野战医院》(美国)/《随波逐流的人》(意大利)/《传信人》(英国)/《发条桔子》(英国)/《法国贩毒网》(美国)/《工人阶级上天堂》(意大利)/《阿基尔,或上帝的愤怒》(德国)/《巴黎最后的探戈》(意大利)/《呼喊与细语》(瑞典)/《教父》(美国)/《精武门》(中国香港)/《侠女》(中国台湾)/《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苏联)/《资产阶级审慎的魅力》(法国)
1974:《恐惧吞噬灵魂》(德国)/《人人为自己,上帝反大家》(德国)/《望乡》(日本)/《夜间守门人》(意大利)
1975:《飞越疯人院》(美国)/《萨罗,或索多玛的120天》(意大利)/《丧失了名誉的卡特琳娜·布鲁姆》(德国)
1976:《出租汽车司机》(美国)/《大理石人》(波兰)/《我主我父》(意大利)1977:《安妮·霍尔》(美国)/《星球大战》(美国)/《愿望树》(苏联)1978:《爱的亡灵》(日本)/《猎鹿人》(美国)/《木屐树》(意大利)1979:《蝶变》(中国香港)/《疯劫》(中国香港)/《克莱默夫妇》(美国)/《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德国)/《铁皮鼓》(德国)/《现代启示录》(美国)
1980:《愤怒的公牛》(美国)/《普通人》(美国)/《天云山传奇》(中国)/《最后一班地铁》(法国)
1981:《靡菲斯特》(匈牙利)/《泥水河》(日本)1982:《城南旧事》(中国)/《芳名卡门》(法国)/《芬尼与亚历山大》(瑞典)/《金钱》(法国)/《马丁·凯尔的归来》(法国)/《曼陀罗》(韩国)/《圣洛伦索之夜》(意大利)/《维罗尼卡·福斯的渴望》(德国)
1983:《得克萨斯州的巴黎》(法国)/《怀乡》(意大利)/《楢山节考》(日本)1984:《黄土地》(中国)/《美国往事》(美国)/《舞厅》(法国/意大利/阿尔及利亚)/《一个和八个》(中国)/《玉卿嫂》(中国台湾)/《葬礼》(日本)
1985:《地铁》(法国)/《官方说法》(阿根廷)/《警察故事》(中国香港)/《乱》(日本)/《青春祭》(中国)/《青梅竹马》(中国台湾)/《童年往事》(中国台湾)/《牺牲》(瑞典/法国)/《蜘蛛女之吻》(巴西)
1986:《卑贱的血统》(法国)/《变蝇人》(美国)/《汉娜姐妹》(美国)/《悔悟》(苏联)/《绿光》(法国)
1987:《芙蓉镇》(中国)/《红高粱》(中国)/《再见,孩子们》(法国)/《征服者佩儿》(丹麦)
1988:《关于爱情的短片》(波兰)/《神经濒于崩溃的女人》(西班牙)/《新天堂影院》(意大利)
1989:《悲情城市》(中国台湾)/《本命年》(中国)/《厨师、大盗、他的妻子和她的 2 情人》(英国/法国)/《生于七月四日》(美国)/《死亡诗社》(美国)/《性、谎言、录像带》(美国)/《循规蹈矩》(美国)/《阿飞正传》(中国香港)/《我心狂野》(美国)/《西哈诺·德·贝热拉克》(法国)/《与狼共舞》(美国)
1990:《巴顿·芬克》(美国)/《沉默的羔羊》(美国)/《地球上的一夜》(美国)/《地中海》(意大利)/《肉食店》(法国)/《推手》(中国台湾)/《霸王别姬》(中国)/《盗窃童心》(意大利)/《哭泣游戏》(英国)/《莱奥洛》(加拿大)/《浓情巧克力》(墨西哥)/《情人》(法国)/《秋菊打官司》(中国)/《阮玲玉》(中国香港)/《无言的山丘》(中国台湾)
1993:《白色》(法国/波兰)/《悲歌一曲》(韩国)/《草莓和巧克力》(古巴/墨西哥/西班牙)/《短片集》(美国)/《钢琴课》(澳大利亚)/《蓝色》(波兰/法国)/《喜宴》(中国台湾)/《辛德勒的名单》(美国)/《侏罗纪公园》(美国)/《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国)
1994:《阿甘正传》(美国)/《爱情万岁》(中国台湾)/《暴雨将至》(马其顿/英国/法国)/《背靠背脸对脸》(中国)/《低俗小说》(美国)/《橄榄树下》(伊朗)/《色情酒店》(加拿大)/《太阳灼人》(俄罗斯)/《天生杀人狂》(美国)/《亚美利加》(意大利)/《野芦苇》(法国)/《邮差》(意大利)
1995:《白气球》(伊朗)/《仇恨》(法国)/《地下》(南斯拉夫/法国/德国/匈牙利)/《秘密与谎言》(英国)/《女人四十》(中国香港)/《七宗罪》(美国)/《情书》(日本)/《三轮车夫》(越南/法国)/《星探》(意大利)/《尤利西斯生命之旅》(希腊/法国/意大利)/《巫山云雨》(中国)
1996:《冰雪暴》(美国)/《猜火车》(英国)/《无罪的时刻》(伊朗)/《樱桃的滋味》(伊朗)/《英国病人》(美国)/《咱们跳舞好吗》(日本)/《长大成人》(中国)
1997:《绞死人的花园》(加拿大/英国)/《鳗鱼》(日本)/《生活是美丽的》(意大利)/《焰火》(日本)/《小武》(中国)
1998:《八月的圣诞节》(韩国)/《疾走罗拉》(德国)/《他们这样笑》(意大利)/《拯救大兵瑞恩》(美国)/《中央车站》(巴西/法国/西班牙/日本)/《鬼子来了》(中国)/《苏州河》(中国)
1999:《骇客帝国》(美国)/《美国美人》(美国)/《女巫布莱尔》(美国)/《关于我的母亲》(西班牙)
2000:《黑暗中的舞者》(丹麦/德国/荷兰/美国/英国/法国/瑞典/芬兰/冰岛/挪威)/《站台》(中国)/《十七岁的单车》(中国)
2001:《美丽心灵》(美国)/《穆赫兰道》(美国)/《千与千寻》(日本)/《任逍遥》(中国)
2002:《对她说》(西班牙)2003:《勇往直前》(德国/土耳其)2005:《撞车》(美国)2006:《风吹稻浪》(英国)/《三峡好人》(中国)/ 2007:《图雅的婚事》(中国)/《色戒》(中国)/《老无所依》(美国)2008:《贫民富翁》(英国)2009:《白丝带》(德国)2010:《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泰国/西班牙)2011:《生命之树》(美国)2012:《爱》(奥地利)2014《白日焰火》(中国)
[本目录主要参考《20世纪的电影——世界电影经典》(吴冠平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1月北京出版),90年代以后中国部分有添加,增加了2001年以后部分] ●贾樟柯推荐影片目录 ●中国大陆(21)黄土地/霸王别姬/活着/菊豆/小城之春/蓝风筝/小武/任逍遥/站台/鬼子来了/北京风很大/头发乱了/东宫西宫/妈妈/月蚀/安阳婴儿/开往春天的地铁/铁路沿线/扁担姑娘/十七岁的单车/天上的恋人
●中国港台(25)天浴/越快乐越堕落/红玫瑰与白玫瑰/阮玲玉/蓝宇/甜蜜蜜/女人四十/暗恋桃花源/少女小渔/饮食男女/喜宴/卧虎藏龙/春光乍泄/花样年华/东邪西毒/榴莲飘飘/悲情城市/海上花/千禧曼波/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独立时代/一一/爱情万岁/河流/你那边几点?
●美国(35)走出非洲/燃情岁月/英国病人/美丽心灵/沉默的羔羊/与狼共舞/辛德勒名单/夜晚降临前/勇敢的心/美国丽人/阿甘正传/布拉格之恋/甘地传/死亡诗社/安尼·霍尔/美国往事/楚门的世界/莫扎特/肖申克的救赎/飞越疯人院/本能/闻香识美人/基督最后的诱惑/纯真年代/落水狗/低俗小说/卡夫卡/野战排/猎鹿人/天生杀人狂/开罗的紫玫瑰/蓝丝绒/穆赫兰道/性谎言录像带/雨人
●日本(40)八个梦/乱/影子武士/袅袅夕阳情/战地圣诞节快乐/御法度/东京日/泥河/菊次郎的夏天/火花/坏孩子的天空/那年夏天,宁静的海/情书/燕尾蝶/四月物语/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女税务官/蒲公英/葬礼/五个相扑少年/谈谈情,跳跳舞/失乐园/涩谷二十四小时/健/感官新世界/千与千寻/幽灵公主/天空之城/龙猫/红猪/萌动的朱雀/天与地/家族游戏/月在哪里园/楢山节考/源氏物语/东京流浪汉/死亡国度/感官王国/爱的亡灵
●越南(4)三轮车夫/青木瓜之味/偷妻/忘情季节 ●伊朗(16)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生生长流/橄榄树下的情人/随风而逝/小鞋子/天堂的颜色/后父/白气球/谁能带我回家/圆圈/黑板/水缸/女人花/魔毯/苹果/樱桃的滋味
●巴西(4)中央车站/我,你,他们/蜘蛛女之吻/异国他乡 ●西班牙(19)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活色生香/基卡/捆着我,绑着我/高跟鞋/我的神秘之花/探戈之恋/对她说/红松鼠杀人事件/杀手,蝴蝶,梦/哥雅传/璐璐情史/乳房和月亮/美好年代/母牛/论文/心灵的秘密/蝴蝶/西班牙处男
●英国(33)迷墙/鸟人/追梦者/厨师大盗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枕边书/画师的合同/四个婚礼一个葬礼/霍华德庄园/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一条名叫旺达的鱼/猜火车/卡灵顿/希望与荣誉/奥兰多/法国中尉的女人/因父之名/战火浮生/两支大烟枪/跳出我天地/发条橙子/大开眼界/全金属外壳/闪灵/我的名字是乔/面包与玫瑰/滑动门/哭泣的游戏/火的战车/教室别恋/鹅毛笔/青楼姊妹花/莱姆/秘密与谎言
●南斯拉夫(3)没有天空的城市/爸爸出差时/茨岗人的时代 ●葡萄牙(3)4 爱欲修道院/信/回家 ●德国(10)乐满夏湾拿/直到世界末日/里斯本物语/柏林的苍穹下/铁皮鼓/打开心门白蓝天/莉莉玛莲/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疾走劳拉/男极圈
●芬兰(1)没有过去的人 ●瑞典(6)秋日奏鸣曲/芬尼与亚历山大/呼喊与细语/我的生活像条狗/阳光灿烂的女人/洁白如雪
●希腊(3)雾中风景/尤利西斯的注目/永恒的一日 ●法国(50)新桥恋人/坏血/阿黛尔·雨果的故事/万雅在号/与安德烈共进晚餐/大西洋城/碧海情深/尼基塔/这个杀人不太冷/男欢女爱/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年后/新悲惨世界/野芦苇/掏出尼的手帕/美得过火/我的男人/全蚀全爱/印度支那/巴黎野玫瑰/情人/芳芳/芳名卡门/不羁的灵女/大鼻子情圣/天使爱美丽/白色婚礼/非常的窗/黑店狂想曲/玫瑰的名字/绿光/再见,孩子们/夏凡的诱惑/罗丹的情人/忠贞/玛戈王后/亲密/钢琴教师/冬之心/怒火青春/欲海轮回/爱莉莎的情人/所有人都无辜/小孤星/秘密事件/地狱/屋顶上的骑兵/玫瑰少年梦/两极王侠/唇语惊魂/现代法国艳史
●意大利(20)巴黎最后的探戈/末代皇帝/被遮蔽的天空/一九年/罗马风情画/月亮之声/我的回忆/魂断威尼斯/云上的日子/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美丽人生/邮差/木鞋树/儿子的房间/缘来我可以/修女情深/我父我主/他们这样笑
●俄罗斯(10)牺牲/乡愁/烈日灼人/套马杆/西伯利亚理发师/小薇拉/小偷/奇雾与色情/镜子/俄罗斯之舟
●新西兰(3)钢琴课/圣烟/生命中的最痛 ●印度(4)季风婚宴/性经/克什米尔任务/抗嘎安 ●韩国(10)漂流浴室/八月照相馆/春逝/美术馆旁边的动物园/加油站被袭案/春香传/共同警备区/死不张扬离奇失魂案件/求偶一支公/朋友
●阿根廷(1)官方说法 ●捷克(3)给我一个爸/深蓝的世界/爱欲之果 ●瑞士(1)希望之旅/ ●以色列(1)折翅
●波兰(7)十诫/生命的烙印/薇罗尼卡的双重生活/蓝/白/红/苦月亮 ●丹麦(6)5 最美好的愿望/芭贝特的盛宴/征服者佩尔/白痴/黑暗中的舞者/破浪 ●荷兰(5)人咬狗/风的故事/失落的童年/安东尼娅之家/性格 ●比利时(2)托托小英雄/罗塞塔 ●加拿大(5)雪中的恋人/美洲帝国的衰落/蒙特利尔的耶稣/甜蜜的未来/红色小提琴 ●澳大利亚(1)爱情小夜曲 ●泰国(3)黑老虎的眼泪/晚娘/素里约泰 ●尼泊尔(1)喜马拉雅 ●墨西哥(2)情浓朱古力/爱情如狗 ●匈牙利(1)磨菲斯特 ●马其顿(1)暴雨将至
●波斯尼亚(1)无主之地 ●土耳其(1)后宫的规条 ●百年回眸
一、1900年以前
◆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一间时髦咖啡馆的酒吧里,电影诞生了,发明者是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
◆1896年到1914年间,梅里爱用一架长焦距固定摄影机创作了数百部作品。
◆1900年以前,制片人史密斯和詹姆士·威廉逊创先采用特技摄影、移动摄影机法和交叉剪辑法。
二、1900—1929
(一)体制化
◆一些穷途末路的商人(查尔·百代)和不名一文的美国新移民们(威廉·福克斯、华纳兄弟、阿道尔夫·楚克尔„„)靠着电影这个新奇的玩意儿,成了暴发户。法国的百代公司、高蒙公司,德国的乌发公司,以及日后美国八大公司在这一时期都初步建立起来。
◆苏联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组织了国有的人民电影企业。
◆中国在20年代以明星公司为肇始,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民营电影工业。
(二)电影语言
从卢米埃尔到梅里爱,从爱德温·鲍特(《火车大劫案》)到D·W·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电影语言正在逐步发展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语法,特别是电影叙事功能的深度开掘和运用,成为世界电影艺术发展的重心。电影语言的探索过程中也有更为激进的实验。这种倾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表现得最为强烈。
◆德国表现主义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罗伯特·维内,1920)
◆法国印象派和超现实主义 《一条安达鲁狗》(路易斯·布鲁埃尔,1929)◆苏联蒙太奇学派 《战舰波将金号》(爱森斯坦,1925)《母亲》(普多夫金,1926)
这是20年代世界电影的三座高峰。尽管这些努力并未有效地纳入电影体制化的进程,但他们的影响力在世界电影史上却从未消失过,并不断有新的意义和理论观点被挖掘出来。
这一时期的世界电影混合着市民趣味和知识分子理想,熔插科打诨,儿女情长、抽象实验和国家主义为一炉,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无声电影时代。
三、1930—1939 30年代,全世界都被经济危机和法西斯主义搞得心力交瘁。电影业也第一次受经济低迷的打击而票房猛跌,影院倒闭,产量锐减。
对电影业的冲击还来自于电视的出现(1925年)和20年代末广播的兴起。
(一)好莱坞
好莱坞电影在30年代一枝独秀。
录音机和彩色胶片被广泛使用,技术逐步完善和成熟。好莱坞的“大制片厂制度”,相联的“明星制”以及“类型电影”日渐成熟。欧洲遍燃战火,许多优秀电影人才纷纷投到好莱坞大公司的旗下。《西线无战事》(路易斯·迈尔斯通,1930)《一夜风流》(弗兰克·卡普拉,1934)《摩登时代》(查尔斯·卓别林1936)《乱世佳人》(维克托·弗莱明等,1939)《关山飞渡》(约翰·福特,1939)
(二)好莱坞以外
30年代早期,英法两国有一群不懈的电影工作者,坚持着独特的艺术信仰。
◆法国,这群追求“诗意现实主义”的导演们,融合富有诗意的对白和视觉影像、精致的社会分析、复杂的结构和丰富的哲学意义,创造出许多经典之作。
《雾码头》(马赛尔·卡尔内,1938)
◆英国,以约翰·格里尔逊为旗手的英国写实主义纪录电影学派,秉持用真实的再现去观察人生和现实生活的态度,为人们呈现出日常生活的美好和诗意。
《锡兰之歌》(巴锡尔·瑞特,1935)《夜邮》(巴锡尔·瑞特,1936)
◆在遥远的东方,30年代中国的左翼电影运动也为中国电影史留下了众多优秀的电影作品。
《姊妹花》(郑正秋,1933)《大路》(孙渝,1934)《神女》(吴永刚,1934)《渔光曲》(蔡楚生,1934)《马路天使》(袁牧之,1937)
◆1932年,世界上第一个电影节——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开幕。1939年,法国戛纳电影节正式举行。这些似乎都意味着,某种不同于好莱坞的电影价值和精神并未因战争而失去它们的光芒。
四、1940—1949 40年代前半期,像整个世界形势一样,电影界也在为战争忙碌着。能打仗的都去了前 7 线(美国有四万电影从业人员参军),没上前线的也忙着劳军或制作反法西斯的宣传电影。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40年代最为光彩夺目的自然要属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电影。意大利著名评论家、作家柴伐蒂尼和他的一系列作品(《擦鞋童》、《偷自行车的人》、《米兰的奇迹》等)为“新现实主义”确立了基本的信条——描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展现人与真实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政治观点,非职业演员,实景拍摄,自然光效。虽然“新现实主义”电影到50年代初期便宣告结束,但它却深深地影响了此后世界电影的面貌,并使写实主义方法成为电影美学的重要传统。甚至有论者指出,40年代后半期好莱坞电影开始衰落,除了电视开始普及之外,“新现实主义”所倡导的写实主义美学观念也是导致古典好莱坞电影模式逐渐没落的重要因素。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罗贝尔托·罗西里尼,1945)《大地在波动》(鲁奇诺·维斯康蒂,1947)《德意志零年》(罗贝尔托·罗西里尼,1947)《偷自行车的人》(维托里奥·德·西卡,1948)
(二)美国
1947年,美国的“麦卡锡主义”波及电影界,非美活动委员会开始对好莱坞展开政治调查;1948年,美国最高法院以违反“反托拉斯法”为依据,作出了历史上著名的“派拉蒙裁决”,勒令派拉蒙卖掉它的院线。这一切都使得全盛时期的好莱坞制片厂制度开始走向衰落。
(三)中国
《八千里路云和月》(史东山,1947)《一江春水向东流》(蔡楚生、郑君里,1947)《小城之春》(费穆,1948)
五、1950—1959 世界电影似乎处于某种蓄势待发的状态。
(一)美国
美国派拉蒙公司接受法院的裁决,放弃了院线的控制权,制片厂制进一步分化。
虽然通俗类型电影在50年代达到它的最成熟阶段,但为了对抗电视的竞争,好莱坞又开始琢磨观众在电视前享受不到的乐趣。模拟立体声和彩色宽银幕电影的出现不像想像的那样管用,但它们对于电影本身的技术发展来说却是意义非凡的。50年代末,阿莱公司开发出轻型35毫米摄影机,这一技术进步更影响了日后电影美学的面貌。
(二)其他国家
世界其他民族国家的电影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以各自独特的文化和美学经验形成了一道迥异于好莱坞的电影风景,一批大师应运而生。如
◆瑞典的英格玛·伯格曼(《第七封印》、《野草莓》)◆印度的萨蒂亚吉特·雷伊(《道路之歌》)◆日本的黑泽明(《罗生门》)◆日本的小津安二郎(《东京物语》)◆波兰的瓦依达(《下水道》)
最为重要的是,在法国,1954年特吕弗在“新浪潮”精神之父——巴赞主编的《电影手册》杂志上发表了《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一文,提出了“作者策略”的概念。此后,巴黎一批热爱电影的年轻人开始为《电影手册》写影评,向当时占据法国统治地位的“优质电影”及其编导发起进攻。1959年,特吕弗凭《四百下》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酝酿已久的革命爆发了。
《广岛之恋》(阿仑·雷乃,1959)《筋疲力尽》(让-吕克·戈达尔,1959)《四百下》(弗郎索瓦·特吕弗,1959)
六、1960—1969 用波澜壮阔来形容60年代的世界电影一点也不夸张。
(一)电影运动 ◆“法国新浪潮”
◆“英国自由电影运动” ◆“德国青年电影运动” ◆“匈牙利新电影” ◆“捷克新电影” ◆“波兰新电影” ◆“日本新浪潮” ◆“巴西新电影”
这些电影运动除了带来电影艺术方法和美学思想的变革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们对旧电影体制的冲击以及与60年代全世界风起云涌的社会革命的一种回应。在这个意义上,帕索里尼有关60年代新电影运动的评语不无道理。他认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在60年代并未终结,包括法国新浪潮电影和英国自由电影运动的新电影运动都是新现实主义的发展。在电影艺术的美学方法上,法国新浪潮所倡导的写实主义的摄影风格(跟拍、长焦、变焦、定格、连续的全景摄影、摄影机的震颤),大量采用自然音响环境,关注社会和人性的主题,启用不知名的年轻人、非职业演员„„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在世界其他国家的电影运动中。甚至这一世界性的革命风潮也影响了美国电影的面貌。
(二)美国
好莱坞古典的幻觉模式和明星制濒于失效,大公司面临经济困境,尽管宽银幕和立体声逐渐成为电影技术的主流,并为新一代的电影奠定了美学基础,但依旧无法挽回好莱坞电影夕阳西下的颓势。
60年代中期纽约电影学派和独立制片的崛起,世界电影真正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七、1970—1979
(一)各国的新电影继续向着成熟的阶段发展,在运动中崭露头角的才子们,开始了体制内的创作(当然也有戈达尔这样的例外者)。而另外一些国家也开始通过类似的电影运动推进本国电影工业的发展(瑞士、澳大利亚等)。
(二)在拉丁美洲,60年代末期的“第三电影”运动(美国为代表的商业电影为第一电影;法国为代表的作者电影为第二电影)所带动的社会和电影的进步,在军人独裁政府的高压下归于沉寂,许多电影创作者成了阶下囚。
(三)“第一电影”却在“革命”的催动下有了质的变化。新好莱坞电影在经过70年代初期短暂的调整之后,重新向工业化的方向移动脚步。
(四)70年代后期香港的新浪潮电影,为那些有着美国电影教育背景的创作者,提供了制作本土特色的类型电影的机会。
◆《精武门》(罗维,1972)◆《侠女》(胡金铨,1972)◆《蝶变》(徐克,1979)◆《疯劫》(许鞍华,1979)
(五)电影技术的进步(超16毫米摄影机的出现;“斯泰迪康”——减震器开始用在摄影机上;多声道录音机和杜比降噪系统开始使用)正孕育着新的电影艺术的技巧。
八、1980-1989 80年代的世界电影无疑是平庸和保守的。好莱坞大量重拍三四十年代的老片,现实题材的家庭伦理情节剧数量激增。就连一向标榜个性化的法国电影,也开始向渴望在完整起伏的情节和有吸引力的人物中寻求讲故事的乐趣的传统回归。那些已经在大师宝座上就位的电影作者们,都习惯性地在自己的轨道上滑行着。在这种慵懒的气氛中,一批年轻的电影人在悄悄地成长,并在90年代成为世界新电影的代表。如:
◆吕克·贝松(《地铁》)◆斯派克·李(《循规蹈矩》)◆索德伯格(《性、谎言、录像带》)◆阿莫多瓦(《神经濒于崩溃的女人》)◆陈凯歌(《黄土地》)◆张艺谋(《红高粱》)◆侯孝贤(《悲情城市》)
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中国两岸三地的华语电影,通过不同地域的本土故事所传递出来的东方美学思想,让西方观众为之着迷,这也使三地的华语电影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期,成为国际大小电影节上的常客。
◆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张军钊、张暖忻、吴贻弓、谢晋、谢飞、吴天明 ◆侯孝贤、杨德昌、张毅 ◆许鞍华、成龙
当然,这种交流并非只在东西方之间展开,80年代中期以后,多国合作制片的数量增长迅速,在资本的有形融会中,文化间的相互渗透也在不可避免地进行着。
九、1990—2000 90年代的世界电影在不断深化着80年代末世界电影所表现出来的倾向。
(一)东方电影继续成为世界艺术电影的中心。◆中国两岸三地(陈凯歌《霸王别姬》、张艺谋《秋菊打官司》、黄建新《背靠背脸对脸》、张元《北京杂种》、贾樟柯《小武》、路学长《长大成人》、娄烨《苏州河》、王小帅《冬日》,王家卫《阿飞正传》、关锦鹏《阮玲玉》、许鞍华《女人四十》,王童《无言的山丘》、李安《推手》、《喜宴》、蔡明亮《爱情万岁》)
◆日本(北野武《焰火》、岩井俊二《情书》、周防正行《咱们跳舞好吗》、今村昌平《鳗鱼》)
◆韩国(林权泽《悲歌一曲》、许镇浩《八月的圣诞节》)◆越南(陈英雄《三轮车夫》)
◆伊朗(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橄榄树下》、《樱桃的滋味》、贾法尔·潘纳希《白气球》、莫赫辛·马赫巴尔巴夫《无罪的时刻》)
一批东方电影作者一跃而成为世界级的人物(以阿巴斯为代表),而国际影展的青睐也为这些电影工业并不发达的国家的电影创作者开辟了一个成就功名和回收资本的市场。
(二)独立制片电影逐渐形成了一股浪潮,它们每年通过固定的有规模的放映(如美国圣丹斯电影节和众多的B级电影节)来吸引主流大制片公司的注意。因此,90年代最富传奇性的事就是小投资的影片出人意料也赚得上亿美金(以《女巫布莱尔》为代表)。而这些小影片所体现出的艺术风格也在被大公司的影片所效法。
(三)借由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思潮的泛滥,以好莱坞电影为主流的美国电影畅行全球。美国电影业成为仅次于航空航天业的国内第二利润产业。
(四)出于文化的保护策略以及资本整合的考虑,国际间,尤其是欧洲国家之间的合作制片成为普遍的现象。这不仅是地缘政治和经济的某种趋势,它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电 10 影的面貌。有些影片我们已经无法确切地说出它的地域风格,而只有电影作者个人的风格印记。如:
◆《西伯利亚理发师》(尼基塔·米哈尔科夫,俄、法、美、意、捷)◆《黑暗中的舞者》(拉斯·冯·特里尔,丹麦、德、荷、美、英、法、瑞典、芬兰、冰岛、挪威)
(五)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影的呈现方式发生着快速而革命性的变化。最终“电影”会是什么,我们真的无法预计。
(本讲内容主要参考吴冠平主编《20世纪的电影——世界电影经典》,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1月北京出版)
第二篇:中外电影精品赏析
电影《搭错车》观后感
《搭错车》是我在课上看过的一部片子,感觉真是经典,课后又花了很长时间把这部电影下载下来准备以后多看几遍。开始看的时候我以为是一部普通的电影,但开头的那首《酒干倘卖无》把我深深地吸引了,这首歌是我以前经常听的老歌,没想到是出自这部电影。听了很多年的歌却不知道意思,所以回来以后查了一下:“酒干倘卖无”是台语,词面意思为“酒干了,把瓶卖了好吗?”也就是片中哑叔收破烂时的吆喝语,“有没有空酒瓶子卖?”这首歌贯穿了整部电影,是电影的魂之所在,也是哑叔及剧中所有悲惨人物的心声以及大声的呐喊。
影片讲的主人公哑叔是一个退役的老兵,他是个哑巴(开始的时候我还真感到奇怪别人为什么叫他哑叔),以收购空酒瓶和捡破烂为生。在一个冬天的清晨,哑叔在捡破烂的途中捡回一个被遗弃的女婴,襁褓里放着遗弃女婴者留的便条,女婴叫阿美。为此,妻子与他发生冲突,其实他的妻子曾经试图去接受这个婴儿,但由于现实生活的所迫,最后和他发生了冲突并离家而去。哑叔只好又当爹又当娘,父女二人相依为命,在艰辛贫困的日子中挣扎,但看到阿美一天天长大很是开心。
最令我感动的是当阿美在叫爸爸的时候,那份作为父亲的喜悦,他迫不及待地去告诉所有的人,他的内心深处不想女儿像他一样是个哑巴。为使阿美有更多的童年乐趣,哑叔在劳累之余,还为她吹奏美妙的乐曲(就是那首酒干倘卖无)。还有让我感动的一段是哑叔送阿美上学的时候,阿美觉得爸爸是个收酒瓶子的被同学取笑感觉脸上无光,要求下车自己走去学校,哑叔当时的表情充满了无奈,那是现实中残忍。我觉得阿美不应该那样做,但想想我们小的时候可能也有类似的行为,这才体会到父母的不易。每个父亲都想给孩子最好的生活,但是现实如此的残酷,不会因为是个孩子,是个好人,社会就会对你好一点。阿美在哑叔的养育与保护下健康地生活着,哑叔给她的是一种相当幸福的生活。她的童年是喜悦的,所有的人都喜欢她,包括傻子,还有来福,那一条阿美救下的狗。阿美像松柏一样茁壮地成长,童年生活对她来说是没有忧伤的,人、傻子跟狗都喜欢她,尽管她的生活依然是清苦的。其中阿明家破落漫天的火光反衬出阿美生活的规则与平和,那一夜死了两个人,烧毁了好几间房,阿明家可以说是一时间家破人亡。之后,他们就成了至情近邻,虽不在一家却胜似一家人。
阿美高中毕业后,在一家餐厅当歌手。阿美爱唱歌,有一把好嗓子。她后来结识了一个青年时君迈,他英俊而有才华。只是怀才不遇,仅仅是个未成名的词曲作者。他们彼此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常常在一起,说些音乐,一起唱唱歌。阿美越唱越出色了。后来,她终于成名。由穷苦朴素,变得亮丽耀眼。可却忙得没有时间回家,没有时间陪伴哑叔,没有时间和时君迈在一起。阿美和时君迈甚至有了争吵。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远了。直到最后,阿美成了红透半边天的女歌星,而时君迈依旧是济济无名地涂写些词曲。阿美出了名,却失去了自由,经纪人不许她回家,不许她和青年来往,更不许她和哑叔见面。因为,一个大明星,怎堪有个贫穷的家,怎堪有个没前途的男友,怎堪有个残疾的老父。那样,说是会影响她在歌迷心目中的形象。
有一日,阿美召开记者招待会,哑叔和邻居阿明 用尽了最大的努力 穿着了最体面的装束去记者招待会。久已不见,哑叔颤巍巍、激动地含笑看着女儿,渴望再次看到她叫他一声爸爸。阿美的经纪人在旁边一直阻止少女与这破落的老人相认。镁光灯闪耀,阿美走去想拥抱老人却被经纪人拦住。现场骚乱,哑叔的邻居阿明开始叫嚣少女为什么不认爸爸。哑叔他害怕影响女儿的前程,于是推着邻居离开了。
哑叔内心十分矛盾,他既希望女儿有一番作为,又怕女儿孤身在外,遇到风险。最后,阿美为了挣钱帮助父亲在住处被拆迁后有钱买房子,使其不至于流落街头,答应了和娱乐公
司老板余广泰签约。不想一纸合同,却断送了自己的幸福。演出归来,她已成为红歌星,但却身不由己,不能同年迈的父亲见面。哑叔心情失落,在街上险些被飞驰的摩托车撞中,危急时刻,哑叔和阿美养的狗“来福”扑倒哑叔,自己被车子碾过,不治身亡。来福的死,使孤独的哑叔在女儿暂时无法与自己相聚时失去了最后一个亲密伴侣,哑叔身心受到更进一步的摧残,健康急剧恶化。而此时的阿美正在东南亚巡回演出而无法脱身与父亲相会,只能让经纪人余广泰将20万元交给父亲。阿美回台北后,急欲前往住处与父亲团聚,但是她的经纪人余广泰为避免演唱会开始前节外生枝,以排练紧张为借口阻止了阿美。等阿美几天后抽空偷偷前往住处时,住处已经被拆成一片废墟。紧接着,阿美的演唱会开演,哑叔在电视中看见久别的爱女,心脏病突发被送进医院。得知消息的阿美,赶往医院,却没能见到哑叔最后一面。回到演出现场的阿美饱含不能奉养老父的辛酸,在台上唱出了怀念的心声:“没有你,哪有我,假如你不曾养育我,给我温暖的生活,假如你不曾保护我,我的命运会是什么!”
电影前五分钟就交待了哑叔生活的环境和整个故事的源头,即是哑叔将阿美捡回家,不仅巧妙地设计了人物(哑叔、阿美、芝兰和邻居们)的出场,交待了戏剧和时间、地点,也为整个叙事设置了一个总的悬念。
用阿美这个人物来说,幼儿时期对哑叔作为其父亲的依恋到稍稍懂事后对哑叔工作的卑微而产生的不满心理、长大后被人包装成明星的阿美(孙瑞琪)尽管是那么的爱哑叔和她男朋友时君迈,却在新闻发布会上不敢认他们等等,她时而单纯善良、时而软弱无奈,使其性格并不单一,而是圆润起来。
哑叔的性格完全通过他的行动表现出来。影片一开始时芝兰和哑叔的爱情表现哑叔作为一个正常的男人所拥有的情感和家庭,抱着被遗弃的二个月大的小阿美回家是因为他的善良,时常吹吹喇叭是哑叔的语言通过另外一种方式的表达,吃蛇后假装中毒在反映对小阿美的爱的同时也显示出哑叔可爱的一面。相比较之下,中青年的哑叔比老年的哑叔性格更多样一点,但是阿美与哑叔的情感冲突大部分都是在电影的后半部分,也就是在哑叔老年时期展开的,虽然他的性格相对单一一些,活泼少些沉静多些,但是感情却更加深刻,使影片更加感人。阿美成名之后出于宣传考虑,经纪人不让她认哑叔这个父亲、不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对于这些,哑叔都默默地承受着,也默默地支持着、爱着他的女儿阿美,阿美的每一次演出他都会心地笑着看,充满了幸福,但是让人看起来却是那样心酸。他就是通过这样深沉的父爱感动着阿美
在歌厅中与时君迈一起唱歌的阿美被经纪人于广泰赏识,于旁边还有个过季的歌星沈妮。沈妮她在阿美的记者招待会上失落之余却遇见了哑叔和阿明,使将其引入会场,向记者们介绍,导致了阿美不能与他们相认,阿明生气,哑叔伤心,阿美无奈和后悔,从而推动了冲突的发展
在阿满小吃店内(原住所已经被拆了,哑叔和阿满嫂都搬了家),时君迈来吃饭,两人 都通过电视得知阿美已经回台北,并了解到两人都是阿美的亲人和朋友。时君迈从阿满嫂的口中得知阿美和哑叔之间的事情,在哑叔的门外听到哑叔吹的《酒干倘卖无》的曲子,便有 回家后有感而发,为这首曲子填词,产生了影片结局段的主题曲:
酒干倘卖无
多么熟悉的声音
陪我多少年风和雨
从来不需要想起
永远不会忘记
没有天哪有地
没有地哪有家
没有家哪有你
„„„„
听着这首歌,有种想要马上拿起手机打电话回家的冲动,父爱是 一种无言的爱,或许 我们从未听过父亲跟我们说过什么关心的话,但我们能感受到那份爱。亲情是可贵的,当她 在的时候我们或许没有什么感觉,甚至觉得那是理所当然的,却从来没想到她可能会因为某 一件事而离我们远去,这是我所不敢想的,所以要好好地珍惜家人,珍惜我们身边的一切。
第三篇:中外教育电影名录
中外教育电影名录
——张荣伟老师推荐
《三毛流浪记》《赵氏孤儿》《流浪者》《天堂的颜色》《天堂电影院》《听见天堂》《叫我第一名》《地球上的星星》《小孩不笨》《卧底学园》《中央车站》《小鞋子》《跑吧,孩子》《上学路上》《朱诺》《简爱》《雾都孤儿》《信任》《成长教育》《苏菲的世界》《早熟》《少年犯》《十三棵泡桐》《女生向前翻》《豆蔻年华》《红衣少女》《女大学生宿舍》《高三》《高考1977》《阳光灿烂的日子》《17岁的单车》《青春万岁》《迟到的春天》《录取通知书》《三傻大闹宝莱坞》《考试一家亲》《苗苗》《孩子王》《一个都不能少》《天那边》《美丽的大脚》《草房子》《风凰琴》《我的教师生涯》《我的父亲母亲》《烛光里的微笑》《心灵渡口》《孔子》《鲁冰花》《浪潮》《四分钟》《弦动我心》《摇滚校园》《放牛班的春天》《霍兰先生的乐章》《音乐之声》《死亡诗社》《春风不化雨》《心灵捕手》《心灵访客》《热血教师》《吾爱吾师》《黑板》《街头日记》《蒙娜丽莎的微笑》《乡村女教师》《城市广场》《我的老师》《麻辣教师》《女王的教室》《金八先生》《山村犹有读书声》《裂缝》《她比烟花寂寞》《兰迪·波许教授的最后一课》《相约星期二》《看上去很美》《孩子在看着我们》《美丽人生》《蝴蝶》《回归》《长大成人》《光辉岁月》《海上钢琴师》《小猪教室》《入殓师》《雨人》《姐姐的守护者》《写给上帝的信》《唐山大地震》《我的左脚》《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儿女一箩筐》《公民凯恩》《肖申克的救赎》《教父》《海洋天堂》《千与千寻》《新来的李老师》《转校生》《青春期》《我的太阳》《野孩子》《男生贾里新传》《高踢少女》《别惹小孩》《芭萨提的颜色》《国王的演讲》《十月的天空》《窃听风暴》《记忆中的风琴》《老师你好》《大象》《女教师与女学生》《青红》《春天不是读书天》《网络妈妈》《风雨哈佛路》《铁腕校长》《怦然心动》《包裹》《超脱》《蓝色之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第四篇:中外电影史(复习资料)
中外电影史
1、电影的诞生时间,电影之父。1895年12月28日 卢米埃尔兄弟
2、梅里爱的创作
(1)魔术片 贵妇人的失踪 停机再拍 多头人 遮盖法 魔窟 跌引法
(2)排演的时事新闻片 德莱弗斯案件(3)神话故事片 小红帽 仙女国 灰姑娘(4)科幻探险片 月球旅行记 太空旅行记 贡献:(1)发现“停机再拍”(2)初步确立了电影的制作模式
(3)将电影引向了叙事,“以人为安排情节”的方式来讲述故事,具体表现在: a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b将戏剧的方法引进到电影中
c实现了电影叙事的一些基本技法,如叠印、淡入淡出、渐隐、移动摄影等 意义和价值:
a充分发掘了电影的表现性
b认识到电影叙事是电影的根本出路 c将魔术和戏剧引入电影 d开创了科幻片的新类型电影 局限性:a拘泥于戏剧美学 b用戏剧叙事取代电影叙事 c始终把电影当作舞台剧处理 d固定视点——“乐队指挥的视点” e特技成了目的,而不是表现手段
3、布莱顿学派的主要导演、作品、贡献。1阿尔培特·斯密士 《祖母的放大镜》 《望远镜中所见的风景》
在一个场景里交替使用特写镜头和远景镜头,打破了传统艺术时空的固定模式。电影最早的“分镜头”原则由此产生。2詹姆士·威廉逊 《中国教会被袭记》
强调运用物体强烈的运动感来造成景别上的奇特变化,根据剧情需要将两个不同情境中的形象交替出现,具有典型的“追逐片”特征,为以后的惊险片、美国西部片开辟了道路。3埃斯美·柯林斯 《汽车中的婚礼》
用移动摄影和正反打交替表现两辆汽车相互追赶的场面,运用大特写表现戴戒指。这些电影语言的最初使用成为日后电影叙事的普遍的创作手段。尤其正反打发展为好莱坞经典情节剧的主要叙事语言。
4塞尔·海普华斯 《义犬救主记》《士兵的归来》《战争前的一个后备兵》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布赖顿学派就此发展了社会文献性影片,如柯林斯的《衣衫褴褛》《贫民窟的孩子们》
4、艺术电影运动的经过及其影响
a法国人是最先把电影当作一门艺术来看待的。在当时法国戏剧中盛行上演由文学名著改编的剧目,电影效仿戏剧,从古典文学和戏剧中寻找题材进行表现。
b1908年,由艺术电影公司拍摄的第一部作品《吉斯公爵的被刺》在巴黎上映,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c《吉斯公爵的被刺》所使用的制作方法不仅在法国得到了继续发展,在意大利、丹麦、英国和美国都先后采用了这一方法,这就是所谓的“艺术电影运动”。艺术电影运动的影响: 1提高了电影的艺术品位
2重视电影分工,提高编、导、演的地位 3重新吸引了大量观众,改变了观众构成 4将传统戏剧观念通过电影更进一步延伸 5延长了电影的放映长度标准 6将职业演员引入电影
5、鲍特的创作
20世纪初为建立电影化叙事的尝试
1《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1902, 在电影叙事时空的探索:(1)平行剪辑,将户外实景和室内“人工布景”结合,将同时发生、不同地点的场景剪辑在一起。
(2)剪辑中时空的统一,解决了电影叙事中一个核心问题:流畅。《火车大劫案》1903由鲍特编、导、摄、剪独立完成,14个不完整的动作场面,没有叠化剪辑的连接,全部用直接剪辑手法连接。
影片在叙述层面上的建树,如镜头运用与剪辑、机位选择、视角变化等具有创建性和驱动力,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正是这些方面的创造,才使电影具有了自己独立的表达方式,才使电影不同于戏剧而成为独立的艺术。
1鲍特的探索确立了好莱坞剪辑风格的经典原则。
2另一个突出贡献是影片创下了最高的票房收入,引起了人们竞相模仿,也启发了人们:电影是一个投资的方向,从而刺激了全国“镍币影院”的热潮。
3为“西部片”在美国的统治地位打下了基础。
6、格里菲斯的主要作品,及诞生时间。1915年2月8日《一个国家的诞生》
7、印象派电影的主要特征和贡献 特征:以简单的故事框架作为依托,以视觉结构的表现手段突出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情绪,从而表现出所谓作品的诗意状态。
贡献:a开掘题材拓展电影心理叙事的表现 b追求自然物象与人物心理和精神的对应
c确立新的摄影技巧以求适应人物心理和精神的视觉表达 d强调视觉节奏的表现与节奏性剪辑的重要性
8、德国表现主义、室内剧的代表作品。a罗伯特· 维内的《卡里加里博士》 b《泥人哥连》 保罗·威格纳 c《疲倦的死》 弗立茨·朗格 d《吸血鬼诺斯费拉杜》 茂瑙 室内剧
1922年茂瑙创作的《最卑贱的人》
9、蒙太奇学派的主要人物和代表性作品。辩证蒙太奇 —— 《战舰波将金号》 理性蒙太奇 —— 《十月》
普多夫金的蒙太奇叙事——《母亲》 苏联学派指以库里肖夫(实验)
11、有声电影的产生过程
1默片时代的电影配乐到爱迪生19世纪发明留声视镜;与此同时美国、苏联和欧洲一些国家做这方面的研究,声画同步观念十分久
2第一部有声电影的诞生:1927年10月6日《爵士歌手》 影片中不仅出现唱词还出现对白。
3华纳公司的起死回生促使美国所有电影制片厂两年内改拍有声片,美国有声片观众猛增 b促使了其他制片厂纷纷拍摄有声片 c宣告了默片时代的终结
12、诗意现实主义的概念和代表导演、作品。
法国30年代以后出现的一种电影创作倾向。继承20年代先锋主义电影运动中的创新精神和实验精神,接受声音的挑战,有意避免默片只能在画面上做戏的方式,富有想象力去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影片中诗意的对话,引人入胜的视觉影象,透彻的社会分析,复杂的虚构结构,丰富多彩的哲理暗示,构成一个细腻的混合体,表现出法国电影在思想上的成熟。
先驱:三十年代初《零分操行》让·维果《驳船阿塔朗特号》 高峰:1934~1939年《游戏规则》
后期:1939年以后《自由属于我们》雷内·克莱尔 写实主义大师让·雷诺阿《大幻灭》《游戏规则》1
13、经典好莱坞时期的主要类型,代表性作品,类型电影的观念和模式。
喜剧片——《一夜风流》;西部片——《关山飞渡》 强盗片——《疤脸大盗》;音乐片——《绿野仙踪》 1类型电影的概念
由不同的题材、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式
2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图解化的视觉形象、观众固定的阅读期待
3类型片是好莱坞生产方式的最集中、最成功的体现。类型电影的叙事模式
1以故事情节的戏剧性取胜;2人物关系从属于情节关系;3因果关系封闭的线性发展;4封闭的结构和大团圆结局;5连贯的剪辑和流畅的时空组合
两位大师a希区柯克——悬念大师:
《39级台阶》《后窗》 《精神病患者》 《西北偏北》 《鸟》b奥逊·威尔斯《公民凯恩》
两部影片:a《关山飞渡》 约翰·韦恩 塑造西部英雄 b《公民凯恩》 缺失与异化
14、意大新现实主义理念,主要导演,作品,美学特征,开创的电影叙事的新风格。
1.废墟中的电影运动。“还我普通人”“把摄影机扛到街头去” 2.回到卢米艾尔的真实。追求真实的力量。《罗马11时》 以电影特有的表达方式,真实地反映这一时期意大利的社会环境与人们的生存状况,以及准确的体现了人们对于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思考。
奠基:维斯康蒂《沉沦》1942年
全盛期:1945-1947年 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维斯康蒂《大地在波动》 德·西卡《偷自行车的人》
桑蒂斯《罗马十一时》
柴伐梯尼确立的创作原则:真实、事实
1纪录性2实景拍摄3长镜头的运用4非职业演员的运用5朴实的结构6方言的使用
影响:现实主义流派电影中的重要一环
从外部世界的现实主义转向了人类内心的现实主义,培养了现代主义电影大师
15、法国新浪潮和左岸派的主要过程、主要导演、作品和美学特征 1958~1962:
a1958诞生年:法国《快报》专栏记者首次使用“新浪潮” 特吕弗《淘气鬼》问世
B1959幸福年:特吕弗《胡作非为》戛纳最佳导演,标志新浪
潮被评论家承认
C1960高峰年:新人多产量高
D1961没落年:下坡路,“真理电影”出现
e1962危机年:除戈达尔《如此生活》没有什么作品 《电影手册》特刊确定“新浪潮”的称呼 特吕弗 《四百下》《朱尔和吉姆》 戈达尔 《筋疲力尽》
a纪实风格个性特色b强烈个人传记色彩c否定传统道德观念d自然主义摄影风格e表演追求真实自然f时空切换节奏加快 左岸派主要特征
a把人的精神过程搬上银幕b历史事件与个人记忆糅合在一起c不同剪辑风格的实践d表演追求间离效果e制作相对精致完整 阿仑·雷乃 《广岛之恋》1959年《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16、巴赞的著作、理论和观点 巴赞长镜头理论
《摄影影像的本体论》:照相性——客观还原,引申出电影的纪实审美特征
1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它比任何艺术都更接近生活、贴近现实
2景深镜头和场面调度构成了“感性的真实空间和时间”
17、新好莱坞电影经过,主要导演和作品
a1967~1976年:电影学院毕业的学生接受作者观念,向欧洲电影学习,用电影讲述自己的故事
标志:《邦尼和克莱德》1967年,主人公是社会秩序的破坏者和颠覆者 b两个阶段
准备阶段 1960~1967年 约翰·卡萨维特斯的电影创新:手提摄影、实景拍摄、即兴表演等
高峰时期 1969~1976年 《逍遥骑士》成为六七十年代美国电影史上重要的分水岭
a马丁·斯科塞斯:《出租汽车司机》《基督最后的诱惑》《愤怒的公牛》《好家伙》《穷街陋巷》
b科波拉:《教父》系列《对话》《现代启示录》 c奥利弗·斯通:《野战排》《肯尼迪》《天生杀人狂》 d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系列
e斯皮尔伯格:《大白鲨》《ET》《侏罗纪公园》
18、主要中国导演及作品
费穆《小城之春》、蔡楚生《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谢晋《女篮5号》《红色娘子军》《天云山传奇》《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汤晓丹《不夜城》、谢铁骊《早春二月》、吴贻弓《城南旧事》、张艺谋、陈凯歌《黄土地》、贾樟柯《小武》《站台》、王小帅《冬春的日子》《十七岁的单车》 滑稽与笑
一、喜剧的意蕴和喜剧的美感:
喜剧的意蕴的核心:时间感。整个世界是一个新陈代谢、辞旧迎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再生的过程。旧的死亡了,新的又会产生。旧的东西,丧失了生命力的即将死亡的东西,总显得滑稽可笑,于是产生了喜剧。喜剧的美感:同情感、智慧感、新奇感 低下卑劣的东西以高尚堂皇的面貌出现 无足轻重的东西以异常严重的面貌出现
二、李泽厚论滑稽与笑
“滑稽具有的审美实质,就在于引起人们看到恶的渺小和空虚,意识到善的优越和胜利,也就是看到自己的斗争的优越和胜利,而引起美感愉快。滑稽所引起的美感特点是一种轻松的愉快,经常与笑联系在一起。这里的笑不是生理意义上的反射,而是具有深刻的社会性质的。” 伦理 一种满足感、快慰感 理智 冷静认知、机智幽默
三、卓别林
卓别林一生共拍摄80余部影片 夏尔洛:“绅士流浪汉”形象
一、装束上的落差:选择麦克斯•林戴的礼帽、手杖和小胡子,并以瘦小上装、肥长裤子和过大鞋子
二、饱含着小人物的心酸、喜悦和快慰:《马戏团》中失恋的夏尔洛,《城市之光》中赢得了复明姑娘的感恩之情的夏尔洛;《寻子遇仙记》中不畏艰辛寻求幸福的夏尔洛。
三、饱含着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病的抨击:夏尔洛作为倍受欺凌的“失业者”形象出现的。
夏尔洛的机智和幽默,乐观和倔强的精神,表现弱小身躯与强大势力之间的周旋与较量。
“崇高”概括了继承希伯来文化的西方基督教文化中以哥特式教堂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崇高感主体由对对象的恐惧而产生的痛感转化为由肯定主体尊严而产生的快感。
“崇高” 是对命运、时间和不可复返的生命的一种内在体验:精神人格的不断超越与实现
当这些与某种价值系统联系起来时,就有了崇高的道德意义。崇高的人类社会理想的不断超越与实现,成为命运、历史、生命的无限历程。
第五篇:中外教育电影名录
中外教育电影名录
——张荣伟老师推荐
《三毛流浪记》《赵氏孤儿》《流浪者》《天堂的颜色》《天堂电影院》《听见天堂》《叫我第一名》《地球上的星星》《小孩不笨》《卧底学园》《中央车站》《小鞋子》《跑吧,孩子》《上学路上》《朱诺》《简爱》《雾都孤儿》《信任》《成长教育》《苏菲的世界》《早熟》《少年犯》《十三棵泡桐》《女生向前翻》《豆蔻年华》《红衣少女》《女大学生宿舍》《高三》《高考1977》《阳光灿烂的日子》《17岁的单车》《青春万岁》《迟到的春天》《录取通知书》《三傻大闹宝莱坞》《考试一家亲》《苗苗》《孩子王》《一个都不能少》《天那边》《美丽的大脚》《草房子》《风凰琴》《我的教师生涯》《我的父亲母亲》《烛光里的微笑》《心灵渡口》《孔子》《鲁冰花》《浪潮》《四分钟》《弦动我心》《摇滚校园》《放牛班的春天》《霍兰先生的乐章》《音乐之声》《死亡诗社》《春风不化雨》《心灵捕手》《心灵访客》《热血教师》《吾爱吾师》《黑板》《街头日记》《蒙娜丽莎的微笑》《乡村女教师》《城市广场》《我的老师》《麻辣教师》《女王的教室》《金八先生》《山村犹有读书声》《裂缝》《她比烟花寂寞》《兰迪·波许教授的最后一课》《相约星期二》《看上去很美》《孩子在看着我们》《美丽人生》《蝴蝶》《回归》《长大成人》《光辉岁月》《海上钢琴师》《小猪教室》《入殓师》《雨人》《姐姐的守护者》《写给上帝的信》《唐山大地震》《我的左脚》《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儿女一箩筐》《公民凯恩》《肖申克的救赎》《教父》《海洋天堂》《千与千寻》《新来的李老师》《转校生》《青春
期》《我的太阳》《野孩子》《男生贾里新传》《高踢少女》《别惹小孩》《芭萨提的颜色》《国王的演讲》《十月的天空》《窃听风暴》《记忆中的风琴》《老师你好》《大象》《女教师与女学生》《青红》《春天不是读书天》《网络妈妈》《风雨哈佛路》《铁腕校长》《怦然心动》《包裹》《超脱》《蓝色之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