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论文2(3000字)
浅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
对于具体的社会研究具有直接指导作用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既不同于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也不同于作为一般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在积极扬弃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其核心是具体的社会实践观)为基础,通过融合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中人文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方法论、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建构而成的。
作为总体上最为科学、最为完备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论在19世纪中期已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而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则至今尚未被系统地建构起来。尽管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很多,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看法所存在的严重偏差无疑是主要原因。人们习惯认为,既然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研究社会历史最为科学、最为完备的方法论,那么就没有必要研究和建构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诚然,历史唯物主义是迄今以来人类认识和研究社会最为科学、最为完备的方法论,但它只是一种一般的哲学方法论,而不是具体的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一种具体的方法论,不同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一般的哲学方法论,它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之问是一种一般和个别、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它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提供一般的方法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化。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处于不同层次的两种方法论,它们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都具有指导作用,但历史唯物主义对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只具有总体而间接的指导作用,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则具有直接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联结历史唯物主义和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的中间环节和桥梁,因而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可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来直接指导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的看法是偏颇的。为了进一步推动社会科学研究的、丰富历史唯物主义,很有必要建构马克思主义
社会科学方法论这一具体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笔者认为,建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
一、积极扬弃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成果
随着作为学科意义上的社会科学在19世纪中期的正式形成,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也系统而全面地展开。在100多年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中,产生了大量的积极成果,主要包括以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韦伯、温奇、吉登斯等为代表的众多社会科学家系统创建的两对相互对立的社会科学方法 论,包括人文科学方法论(理解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实证方法论)、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以及对它们所做的种种有益的综合研究。就建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而言,后一种研究的积极成果意义更大,因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科 学方法论,而在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史上,韦伯、温奇、吉登斯等社会科学家试图将相互对立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综合起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则是建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直接的理论前提。
尽管韦伯将人文科学方法论(理解方法论)作为其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但他也试图同时综合自然科学方法论(实证方法论)作为其人文科学方法论的补充。韦伯在《与社会》中提出的社会学定义就体现了他试图综合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倾向。他说:“社会学……应该称之为一门想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为,并且通过这种办法在社会行为的过程和影响上说明其原因的科学。”简言之,社会学或理解社会 学就是一门对社会行为进行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的科学。也就是说,理解社会学除了对社会行为进行解释性理解之外,还要对社会行为进行因果性说明,即将对社会行为的解释性理解通过与具体的事件进程相比较而证实主观的理解。因为在韦伯看来,社会行为需要理解,但仅有理解还不够。因为无论理解有多高的明确性,它终究是一种主观形式,只能作为一种特定的假设。因此,理解社会学就是要将解释性理解与因果性说明相结合。很显然,韦伯将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视为解释性理解与因果性说明的结合,其中,解释性理解就是一种人文科学的方法论,而因果性说明则是一种自然科学方法论。因此,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就是一种由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相结合的方法论。
温奇对于韦伯的这种综合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开展社会学研究的尝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进一步在其名著《社会科学的观念及其与哲学的关系》中集中探讨了韦伯有关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之间的关系,即“获得对一个行为的意义的‘阐释性理解’,与提供了导致这个行为及其后果的因果性说明之间的关系。”然而.温奇对韦伯综合解释性理解与因果性说明的“统计学方案”,即“理解是一种在逻辑上不完全的东西,它需要另一种不同的方法来补充,即统计学的收集方法”f31(P123)是持否定态度的。在温奇看来,“如果一种给定的阐释是错的,那么统计学——尽管能指出它是错的——也决不像韦伯所说的那样是评判社会学阐释之有效性的决定性的、终极的法庭。这时需要的是一种更好的阐释,而不是在类型上不同 的东西。”网(P123)尽管如此,温奇仍然沿着韦伯的思路,尝试将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综合起来,只不过他不像韦伯那样仅仅局限于以方法论来谈方法论,而是上升到哲学高度,以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为基础探讨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相互综合的方案。
首先,他将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做了“内”和“外”的区分。认为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论是一种外部观察的方法论,而人文科学的理解方法论则是一种内部的方法论,因而理解必须在内部关系中进行。其次,论述了说明和理解之间的紧密关系。认为理解是说明的目标和成功的说明的最终产物,但不能认为理解只有在已经存在说明的地方才存在,“除非存在某种不是说明的结果的理解的形式,否则说明之类的东西就是不可能的。说明之所以被称之为说明,仅当存在着,或至少被认为存在着理解中的缺陷,而这样的标准只能是我们已经拥有的理解。进而,我 们已经拥有的理解是表达在概念中的,而概念构成了我们所关心的题材的形式。另一方面,这些概念也表达了应用它们的人的某些方面的生活特征。”总之,尽管温奇主张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即社会科学研究既要“说明”(explanation)又要“理解”(understanding),但是“温奇的此种‘说明’和‘理解’的结合仍然强调因果说明(逻辑)空间与理解(理由逻辑)空间之间存在边界,因此,在关于因果空间与理由逻辑空间之间关系的辨析上仍然晦暗不明。”
吉登斯在《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一种对解释社会学 的建设性批判》中,立足于解释学立场也尝试综合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以及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来开展社会学研究。吉登斯同意温奇对韦伯的质疑,即认为韦伯“错误地假定人类行为的解释可以采取一种逻辑上与自然科学特征相同的因果关系形式(如果不是在内容上)”,并进一步以他称之为“能动者因果关系”的理论探讨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之间的关系。他说:“因果关系并非以永恒联系的‘’为前提(如果有这种情况的话,肯定是相反的),而是以①因果间的必然联系,和②因果效力的观念为前提。行动是由能动者对他或她的意图的反思性监控所引发,这种意图不仅与需要有关,而且与对‘外部’世界的需要的评价有关,这为本研究的必要性提供了一个行动者自由的充足解释;我并不因此以自由反对因果关系,但更愿以‘能动者因果关系’反对‘事件因果关系’。由此,在社会科学中,‘决定论’涉及任何将人类行动完全还原为‘事件因果关系’的理论方案。”很显然,在解释性理解与因果性说明 之间关系的看法上,吉登斯不同于温奇,因为在他看来,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之间是无边界的。
吉登斯又通过建构“结构二重性”理论来综合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吉登斯在《社会的构成》中认为,“结构二重性”(duality ofstructure)指的是“结构同时作为自身反复组织起来的行为的中介与结果;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并不外在于行为,而是反复不断地卷入行为的生产与再生产。”因而“在结构二重性观点看来,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对于它们反复组织起来的实践来说,既是后者的中介,又是它的结果。
相对个人而言,结构并不是什么‘外在之物’:从某种特定的意义上来说,结构作为记忆痕迹,具体体现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内在于’人的活动,而不像涂尔干所说的是‘外在’的。不应将结构等同于制约。相反,结构 总是同时具有制约性与使动性。这一点当然不妨碍社会系统的结构化特征在时空向度上延伸开去,超出任何个体行为者的控制范围。它也不排除以下可能性,即行为者自己有关社会系统的理论会使这些系统物化,而这些社会系统的反复构成却正是得益于这些行为者自身的活动。”很显然,吉登斯将“行动者和结构”这一“二元论”化为“二重性”,尝试在具有反思性和连续性的社会实践的具体过程中
解决社会方法论综合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认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可以 具体化为“个人行为的自主性或能动性与社会结构的制约性”之间的对立。这一具体的对立关系在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中得到了统一,其统一基础就是循环往复的社会实践的具体过程。
韦伯、温奇以及吉登斯试图综合人文科学方法论(理解方法论)和科学方法论(实证方法论)以及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来开展社会学或社会科学研究。韦伯强调综合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来开展社会学研究,但他认为因果性说明只是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有益的补充,因为他所主张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本质上还是一种人文科学方法论。温奇从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出发深刻阐释了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之间的关系,但在他看来,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之间还是有边界的。温奇的不足之处在于他没有找到综合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方法论的现实基础。吉登斯从人文科学方法论(理解方法论)立场出发来综合或统一两种相互对立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并 最终将它们的综合或统一建立在循环往复的社会实践基础上,但他仍然在方法论的漩涡里打转。总体而言,他们的努力都加深了人们对于人文科学的理解方法论和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论之间关系的理解以及综合它们的基础的理解。这无疑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前提。
二、基于唯物史观融合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或哲学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或哲学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人们对于社会所形成的理论化、系统化的观点就是所谓的社会哲学,以这一社会哲学指导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处理各种社会现象就是所谓研究社会的方法论,即社会科学方法论。因此,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以社会哲学为基础的。传统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主要包括两对相互对立的科学方法论,即人文科学 方法论(理解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实证方法论)与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它们分别以两对对立的社会哲学为基础。首先,人文科学方法论(理解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实证方法论)以“社会独特论”和“社会类似论”的社会哲学为基础。“社会独特论”认为社会虽然是自然到
一定阶段的产物.但社会一旦产生就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从而与自然区别开来。社会的独特性在于,它是一种人文或文化现象,是人的主观活动的结果。因此,在“社会独特论”看来,既然社会是一种不同于自然现象的独特的人文或文化现象。那么不应照搬在研究自然现象时十分有效的自然科学方法(实证的方法),而应运用人文科学方法(理解的方法)来研究这种独特的社会现象。“社会类似论”认为社会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自然的~部分,社会是一种“类自然现象”,具有类似于自然的客观特点和。因此,在“社会类似论”看来,既然社会是一种与 自然相类似的现象,那么在研究自然现象时十分有效的自然科学方法(即实证的方法)对于研究社会现象也应是十分有效的。其次,“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以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社会哲学为基础。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对社会具有先在性,个人是先于社会的,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离开个人及其行为,社会团体和社会活动便不复存在,社会或集体仅是“个人的聚集”。因此,从社会唯名论出发开展社会现象研究,必然导致“方法论个人主义”,即认为只有从个人行为角度,以个人为分析基点,才能对于社会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社会唯实论认为尽管个人是社会的主体,个人生活形成社会,但社会不是“个人的聚集”,而是“自成一类”的,它一旦形成便会产生新的特征,这些特征反过来塑造个人意识与个人行为。因而社会并不源于个人选择,相反,个人选择假定了社会的先在。因此,从社会唯实论出发开展社会现象研究,必然导致“方法论整体主义”,即认为只有从社会环境角度,以群体、制度和社会为5J-"析基 点,才能对社会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然而,无论是“社会独特论”、“社会类似论”,还是“社会唯名论”、“社会唯实论”,它们都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一种片面认识,因而都是一种片面的社会哲学。“社会独特论”只看到了社会不同于自然的独特性,即社会的个人性、主观性、精神性,而忽视了社会与自然的类似性、社会的整体性、客观性、自然性。以这种片面的社会哲学为基础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注重人文科学方法论而忽视自然科学方法论。与之相反,“社会类似论”则看到了社会与自然的类似性、社会的整体性、客观性、自然性,而忽视了社会的个人性、主观性、精神性。以这种片面的社会哲学为基础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注重自然科学方法论而忽视人文科学方法论。“社会唯名论”只看
到了社会中的个人及其主观性、精神性,而忽视了社会及其客观性、物质性、整体性。以这种片面的社会哲学为基础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注重“方法论个人主义”而忽视“方法论整体主义”。“社会唯实论”则看到了社会及其客观性、整体性、物质性,而忽视了社会由以构成的个人及其主观性、精神性。以这种片面的社会哲学为基础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注重“方法论整体主义”而忽视“方法论个人主义”。
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不同于片面的“社会独特论”、“社会类似论”、“社会唯名论”以及“社会唯实论”等社会哲学,它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既对立又统一,构成了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而社会同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及其相互作用的根本途径就是社会的物质生产劳动;人类社会是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双重关系的统一,实践是这种双重关系统一的基础,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历史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辩证关系,人的活动既改造着自然、社会和人本身,又要受到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制约,人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因而现实的社会既类似于自 然又不完全相同于自然,既超越个人的特性又基于个人及其活动,它是自然和精神、客观与主观、客体和主体、整体与个人相统一的完整而全面的过程,这一过程基于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以这种全面而完备的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其核心是具体的社会实践观)为基础建构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不仅能消除以片面的社会哲学为基础而形成的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在对立(即人文科学方法论(理解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实证方法论)、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的之间的对立),而且能使得这些相互对立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融合起来。
总之,我们所要建构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社会科学方法论发展史上一种真正独立、科学而完备的具体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以它来指导 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必将推动社会科学研究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的大发展。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论文(3000字)
论社会矛盾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但不能因此而将和谐社会简单地理解为无差别无矛盾的社会。马克思曾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443页)。和谐社会的目标不是人为设计的,更不是固定不变的。从哲学意义上讲,和谐社会本身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因为没有立足于现实社会的矛盾,对其内涵的科学把握也同样需要建立在矛盾基础上。从矛盾视角来看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就是不断发现和解决那些不和谐的因素,使得矛盾的双方乃至多方在矛盾运动过程中达到平衡和统一,最终表现为双赢或多赢的动态的和谐状态。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和调整,利益主体多样化和价值取向多样化日益凸现,人们的思想活动呈现多变性和反复性,由此构成了以人民内部矛盾为主的社会矛盾的多发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如何正确认识转型期社会矛盾的类型和性质,正确把握其发展规律及特点,正确选择化解社会矛盾的路径和方法,从而取得最佳的社会效果,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是无差别和无矛盾的社会,如何从社会矛盾的角度去评判一个社会的和谐程度和水平?如果可以为和谐社会制定一个可操作的标准,那么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指标:其一是矛盾的表现形式;其二是解决矛盾的能力;其三是预测矛盾的能力。
其一是矛盾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指矛盾的性质和对抗程度。我们应防止出现对抗性的矛盾,要及时化解容易激化的矛盾,决不能积累矛盾和激化矛盾。
半个世纪前所界定的人民内部矛盾,已因各自的利益差别而逐步转为了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经济领域中,是多种所有制、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带来的多种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以及分配不公、失业与就业的矛盾。政治领域中,是党内矛盾、党政矛盾、政企矛盾、干群矛盾以及宗教民族方面的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干群矛盾甚至成为了人民内部矛盾的突出表现;思想文化领域中,是改革开放中构成的新观念、新思想与各种不适应改革开发的旧思想、旧观念之间的矛盾。至于这些矛盾表现出来的新特点,是群体性事件多;对抗性增强;利益性矛盾突出;发展趋势更加复杂多变;在群体、城乡、地区、行业等方面的差距中,贫富差距则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全局性矛盾。还有各社会阶层之间,如工农之间、先富阶层与贫困阶层之间、脑力与体力劳动者之间、干部阶层与其他阶层之间,也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矛盾。
如果从矛盾视角将我国当前社会与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加以对比,就会发现有以下几点不同。首先是矛盾表现形式不同。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表现为显性、易察觉;而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的矛盾是隐性的,不易发现的。其次是矛盾表现强度不同。当前社会的矛盾是比较强烈的,有时局部甚至表现为冲突式的矛盾;而后者的矛盾则是比较弱化的和缓和的。第三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在矛盾面前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这一点可以视为二者的本质区别。当前社会人们在矛盾面前,多是处于被动地位,即被动地去解决矛盾;而在未来的和谐社会中,人们更多的是处于主动地位,即能够掌握有效机制进行预测,控制和解决矛盾。
其二是解决矛盾的能力。即矛盾出现后应该有一套机制使矛盾合理、顺畅、尽快地得到解决。
我们党继承并发扬了党几代领导人善于发现矛盾、及时解决社会矛盾的优良传统,从当前社会的现实矛盾出发,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即构建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解决社会发展矛盾的一个总的原则。
在化解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中,调解机制发挥重大作用。现在的矛盾化解主要分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类,各类调解机构和资源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针对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交叉性、复合性、相关性不断增强的特点,应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综合性强、权威性高、公信力大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通过不断加强各类调解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减少相互抵触和消减现象,使之更为有效地发挥调解资源的功效。同时要特别重视社会调解资源的引入,确定社会调解机构的独立性和平等地位,使之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有效手段。其三是预测矛盾的能力。即在矛盾还没有显现时对其进行预测,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
从实现和谐社会的进程来看,这一过程具有长期性,而且是需要不懈努力和奋斗才能推进的动态过程。社会运动是最高级的运动形式,社会矛盾则可视为最复杂的矛盾形式。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阶段,正值社会矛盾的易发期、多发期和高发期。因此,社会矛盾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的长期性。正是由于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长期性的特点,我们要把握规律,由事后处置变为事前预防,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首先要拓宽表达渠道。在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利益差别的环境中,每一种利益群体都需要足够的空间和渠道,表达意见,宣泄情绪,参与政府决策,捍卫自己的权益。因此,进一步拓宽表达渠道,让公民有表达意见的自由,有参与政府决策的权利,是疏解社会对立、化解矛盾的必要路径。当然,在拓宽表达渠道的同时,也要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党和政府则要建立规范的对话、协商和处理问题的反应机制。其次,是要建立“事前”预警机制。立足于“治早”、“治小”、“治好”,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情报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种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通过认真细致地排查梳理,未雨绸缪,形成指挥统一、功能齐全、反应灵敏、处置有效的应急机制,牢牢把握处理社会矛盾的主动权。
综上所述,我们党提出的和谐社会,其和谐性体现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它是能够尽早地发现矛盾,尽快地解决矛盾和尽可能地预测矛盾的社会;一个有矛盾而能妥善解决、有差别而不对抗的社会;一个多质、多元的“和而不同”的社会;在处理人与社会(人),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进程中实现和谐发展的社会。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其本质特征,则可用“安”与“活”两个字,即“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其含义就是“安而不乱”,“安而不死”,“活而有序”。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防止片面强调和谐而走向极端,使人们产生误解——尤其是对人民群众来说——认为和谐社会是完美的、没有矛盾可言的社会。这种误解一方面容易使人们期望过高从而失去信心;另一方面,可能使某些人陷入空想,从而忽视了实现和谐社会过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党从实际出发,依靠全党上下同心同德和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通过长期奋斗和不懈努力完成实现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论文share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论文
题目: 喀斯特生态脆弱地区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喀斯特生态脆弱地区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
由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和历史等多种因素,喀斯特地区一方面自然资源丰富,另一方面经济尤为落后。而依托资源优势发展资源型产业,是喀斯特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全国的差距的主要途径。如何实现通过资源型产业带动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是目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必须思考在更为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条件下,在经济落后且环境脆弱的喀斯特地区,实现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目的通过对喀斯特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喀斯特地区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二.选题的意义
1.喀斯特地区资源型的产业发展受生态环境的约束
我国喀斯特地区具有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低、经济落后等复合特征。与一般地区相比,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相当脆弱,表现为对外界干扰反应灵敏和生态恢复力弱,大规模的开发必然引起大范围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一方面要发展经济,解决当前问题;另一方面又要保护生态环境,解决未来问题。因此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只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兼顾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2.喀斯特地区资源型产业比重大、生命周期短
喀斯特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全国已探明的140种矿产资源中,其中储量占全国总储量30%以上的矿产就有20余种,其中煤、磷和铝的储量尤为丰富,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资源型产业成为喀斯特地区的主要支柱产业,在经济总量中比重较大。同时,多数矿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资源型产业的发展都要经历由出生、成长、成熟到衰老的生命周期。由于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维度低、生态链条短、水土易流失、资源难探测、资源分布分散、开采浪费大等特点,其资源型产业生命周期更短。所以在喀斯特地区发展资源型产业,可持续问题更为重要。3.喀斯特、资源型与可持续,三元边际共同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喀斯特地区资源型产业在区域分布上多是大集中、小分散,点多、线长、面广,在空间结构上往往难以发挥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最后的结果多数是矿竭城衰,直接影响该区域的就业和经济发展。同时我国绝大多数喀斯特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分配差距很大,多次发生较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民生问题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与一般地区相比,喀斯特、资源型与可持续三元边际共同制约其经济发展。三.文章框架 1.引言
第一部分是为文章进行背景的铺垫,介绍喀斯特地区的资源特点(包括资源类型、产量、分布等)、产业特点和经济水平几个方面的概况。2.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对喀斯特区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分析了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对喀斯特地区的重要意义。结合西南省份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从资源型产业自身的产业特点、资源型产业与环境的关系、资源型产业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三个角度阐述意义。第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以兼顾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两者的关系;第二,由于资源型产业生命周期短,对资源消耗量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能够保护和有效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延长对资源型产业的原料供应期限,从而保障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第三,结合喀斯特地区的地形特点可知,与一般地区相比,喀斯特地形、资源型和可持续三方面共同制约了喀斯特地区的经济发展。3.喀斯特地区资源型产业的现状
第三部分首先界定了广义的喀斯特地区和本文分析的喀斯特地区的范围。本文主要对贵州、广西和云南三省的资源型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范围的界定可以统一上下文的口径,使数据内容保持统一性。
其次,介绍喀斯特地区的主要资源型产业。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共十一类,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比重最大。并阐述现阶段,资源型产业的数量、产值、员工数、资产在贵州、广西和云南三省的工业产业总值的比重。根据资源分布特点,分析出各省的龙头资源产业。
4.喀斯特地区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是整个文章研究的重点和核心部分。要实现喀斯特生态脆弱地区的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就要结合地区自由特点、产业特点来找出现存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这一部分主要根据第三部分介绍的资源型产业,从资源产业整体和三省的龙头资源企业的企业效益入手,通过成本、利润、产值、员工数、集中度与工业产业总体相比较,分析资源利用情况、废弃物再利用和处理情况,对不利于该地区发展资源型产业与环境友好型关系的因素进行总结和归纳。为改善资源型产业和喀斯特地区环境的关系指明方向和着力点,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5.喀斯特地区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五部分针对第四部分提出的问题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并在相应对策和建议下结合贵州、广西、云南三省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建议,提供具体的解决路径和思路。
四.本文研究的重点和结论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借鉴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从产业结构角度对喀斯特地区资源型产业和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在现有成果基础上对分析发展资源型产业和生态环境协调关系的不良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并有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结合喀斯特地区和该地区资源型产业的固有特点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的开发必然引起大范围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因此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只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兼顾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综合发展,使已处于生命周期成熟期及衰退期的产业如何实现升级和结构调整,使刚处于出生和成长期的产业能长远可持续的发展,进而破解“资源必然枯竭,产业必将消失”的命运魔咒。具体的发展重点为:第一,转变资源的管理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二,实现资源型产业发展的生态化;第三,促进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形成。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感想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大学生现实
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摘要: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对于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社会现象的解读以及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情感、学习与研究以及生活方面三个方面的分析,浅析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大学生现实生活;指导意义
一、理论界定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各种现象,揭示各种不同社会现象的本质、相互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人们对人类本身的行为所形成的社会活动进行认识之后所建立的知识体系,是以理论形式反映人们对社会存在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主要研究对象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既研究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方法中的各种方法的特点、操作程序、作用及其限度,又研究这些方法之间怎样发生有序联系和整体作用。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借鉴和吸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等等,除此之外,还有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抽象与具体的方法、主客相统一的辨证方法、历史合力的研究方法、“人本”和“物本”相统一的方法等。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简言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合理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解决具体问题,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矛盾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发展的眼光看实物,以及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解决大学生现实生活问题
(一)恋爱问题
大学生处于日渐成熟的年龄,爱情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恋爱中的矛盾,单身时的寂寞,无论恋爱与否,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感情有着或多或少的困惑。这个时候对于爱情要拥有辩证的态度去面对,客观地分析其利弊,才能做到无论是单身还是恋爱,都会做一个更好的自己,不断完善自身。
恋爱就像是将两个原本坚固独立的世界融合到一起。两个世界所有的好,中和之后或许不会看上去更好。但这两个世界所有的坏,所有的负能量和坏脾气,加在一起却是双倍的坏。每个人管理自己的情绪生活,要比兼顾其他人容易太多,所以恋爱中难免有矛盾,需要两个人相互磨合。驯化爱情是一门选修课。如果你选,一定要勇敢,勇敢的割掉自己的棱角,勇敢的去爱那个人的好与坏,勇敢的去牺牲,去放弃,去接受,去相信。并且记住,即便最后是以分手结束,也要尽量优雅的离开,感谢从这段经历中得到的成长,吸取教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能够做出选择并且下定决心的人最后都会有所收获,徒劳的则是那些左右摇摆的,单身的时候迫不及待的想要恋爱,爱着的时候又频频回望自由的生活。单身不得潇洒,爱时不能享受,才是最痛苦最不值得的事情。所以,无论如何让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去变得更好,只为尽情变成自己喜欢的自己,朝着自己想要的目标进步。我们应该做到的是去尽情享受单身的狂欢,勇敢承受爱情甜蜜的负担。
(二)学习与研究
我国一直以来面临着三大教育难题:即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李约瑟难题:为什么现代科学技术没有产生在中国?和零诺贝尔(科学)奖现象。这三大教育难题的解决同样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系统研究方法,产生三大教 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育难题的原因是多元的,解决的途径同样也应该是多元的。在推行教育改革过程中,国家、社会、学校都应当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营造氛围,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教育目的的实现发生在学校范围内,而且整个实现过程要靠大环境。杨振宁先生说:“美国、中国的教育各有所长。美国的教育,着重培养思考新的方法,这适合20%的优秀学生,对其余的80%学生则是不利的。中国则与之相反。用中国的训练方法,可以使80%的人成才,但不利于培养冒尖的创造性人才。”可见,中国的教育也有自己的长处。因此国家和学校需要认真调整大学生培养方案,不断完善,实现科教兴国长远目标。
大学生面临着另一个现实而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学位论文的写作,这是顺利毕业拿到学位证书与毕业证书的前提保障。写作强调论文的学术性和结构的逻辑性,另外,在进行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个重要的环节—— 使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很多学生不了解有哪些社会科学方法论。不了解各种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特性和核心范畴,更无从去谈如何在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使用何种研究方法。在不知何为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情况下,确定研究方法时就容易凭空捏造。所以学习社会科学方法论对于学位论文的写作及其它的论文写作都有不可轻视的作用。
(三)生活与思考
再者,通过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学习,大学生要学会在单向度化程度严重的当今社会培养独立的思维方式和独立的人格,避免人云亦云。分析近几年我们身边发生的不和谐事件,比如邪教组织伤及无辜,钓鱼岛反日活动打砸抢烧同胞,被人洗脑后执迷于传销组织,这些都是因为个人缺乏独立思考、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容易盲从容易被不法分子煽动所造成的。
另一个现象是近年来还有一些年轻人抱怨社会和祖国,一味崇洋媚外,贬低、否定革命,丑化英雄,美化叛徒,虚构歪曲历史,全盘否定毛泽东思想和其历史地位,美化中华受侵略历史,这些深入体现了历史虚无主义不良影响与危害,它抹杀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我们当代大学生应坚持爱国主义,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认识到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理性分析其原因,努力建设更加 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进步完善的社会体系。同时坚持保护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宝贵精神财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实现兴邦伟业,成为令国人骄傲的强国!
三、总结
不断的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的理解,并且学会在生活中不断的运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不仅仅要求我们从生活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更要把马克思主义生活化,用理论指导生活,用生活丰富理论,这才是学习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镜江.论社会科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作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J].1988/03.[2]王伟光.简论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基本原则.北京社会科学[J].1995/02.[3]庞跃辉,许尚立.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域求解“钱学森之问”.高等教育管理[J].2011/01.[4][德]马克思• 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百度文库.2014/4/19.[6]袁祖望.“零诺贝尔奖现象”与中国教育——与瞿葆奎先生、熊川武先生商榷.北京大学教育
评论.2004 年1 月.4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论文设计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论文设计
学生信息 | 姓名 吴抒炜 学号 ***476 院系 艺术学院 专业 美术系 |
论文题目 | 互联网下的书法传播与评鉴 |
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 | 当今互联网的普及,为书法艺术的传播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渠道,从各类微信推文、微信公众号——层出不穷的自媒体,以及各类主打笼络书法字典、收集高清字帖的软件,使得书法艺术更为唾手可得。本文探讨的,是在互联网中的书法传播和评鉴,包含书法的社会认同、审美观念、评价体系。本文将用方法论探讨书法领域的现象,既能完善对观察问题的视角,也进一步探讨了这个课题,使研究更加有层次。 蔡大礼于2010年发表的《网络时代的书法新生态》中,统计到了600余家当时的书法类网站和专业论坛以及个人网站,并思考了书法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的真实性、网友自律等问题,如今看来依然具有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而郑利权《论大众传媒对当代中国书法的影响》亦指出,如今的传播渠道对书法的生存是把“双刃剑”;而在《书法“网”事》的《对话》报道中,针对互联网与书法传播问题,多位专家学者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也论及如何理性看待。王高升《当书法遭遇微信时代》更有针对性地着眼于微信上的书法传播,直观地指出文化内涵缺失与价值迷失、网络负面情绪膨胀这些负面问题。 |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和框架 | 本文旨在运用方法论探讨当前网络环境下的书法评鉴乱象,兼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作进一步总结和分析。 现在,网络作为主流传媒,构成了当代社会的传播生态环境。书法无疑要受其影响,传统书法格局已被打破。书法的创作观念、传播意识、社会认同、审美观念、评价体系等也都发生了嬗变。也就是说,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运行规律可以成为当代书法现象和发展趋向的重要依据。 首先要梳理的是时下互联网热门的书法主题内容,明确目前的网络上书法领域涉及频率较高的板块,能直观反映出明确的特征。以及从网络上大众对于书法文章、书法作品、书法现象的评价,来分析当前网络评鉴书法的现状和倾向。 |
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三种或三种以上) | 在书法网络刚兴起时,它只是一种学习交流的平台,主要形式有留言版、聊天室、论坛。但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对书法网络的要求也有了革命性的升级,留言板、聊天室这类风景线只能降级为书法网络的一个小栏目了,经过大批书法网络精英的参与经营,书法网络发展成为综合性强势的网络传播,体现出了多元化。 文中采用的方法有: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评价方法以及利益分析方法。 在本课题中运用这一方法,是为了让理论总结扎根于现实,更符合实际,“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课题中是以书家、书法爱好者的网上活动为实践依据,探究网络对书法评鉴发展历程的规律。首先,互联网时代下的书法主要的对接模式是基于书法的新媒体产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数字化技术对书法领域的广泛介入,催生了各类书法软件、书法、书法教学视频以及线上字库等书法新媒体产品,为方便书法学习、扩展书家视野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这些数据库资源可以克服培训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记录并上传最新习作或学习心得获得专业点评,并且和虚拟空间的其他成员展开互动讨论。总之,线上途径的开辟——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补充发展,是扩大书法传播范围的思路与趋势。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最主要的实践活动。课题以观察网络上的书法评鉴活动,探索这些现象背后的成因。网上书法评鉴活动是软件平台造就的,以微信为代表,对它的社会评价更能细致地反映出当前的网络书法评鉴风气。由于微信平民化,人人都可展示甚至炫耀自己的书法成果,每个人都有发表言论的可能性,可以对他人作品评头论足,无需任何代价。于是“明星体”“老干体”“江湖体”“展览体”等各种文化内涵缺失的作品扑面而来;有的书家以炫耀技法为能事,通过办班、直播等形式大肆宣扬“唯技法论”,使大批“粉丝”沉迷其中;有的热衷展览,数月精心打造一幅作品,由于文化修养欠缺,内容、字法错讹百出,拉低了书法家群体在公众中的整体形象,也使展赛成为众矢之的;判断力较低的人群认为头衔多、头衔高就是“名家”;也有的人自以为是,认为老百姓看得懂的就是好字,看不懂的就是“丑书”,忽视了书法审美风格和类型的差异;也有不少书法爱好者乐意扮演“粉丝”,以加入各种“名家群”为荣,整天与微信为伴,只要名家一有作品,就不断点赞、转发,浪费时间的同时也丢失了自己的价值判断。无论是书法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信息,还是来自微信群或朋友圈的信息,其信息源是相当丰富的。但内容缺乏原创性与经典性,且多数微信页面具有超文本的链接方式。而今,微信发布的书法作品、书家评论、书史研究、收藏销售的信息数不胜数,几乎覆盖了书法艺术的全部,扰乱书法艺术市场。还有相当一部分艺术品投资者或经纪人欣赏能力弱化,艺术修养欠缺,他们以经济价值诉求为主导,崇尚“权力审美”,对专业水准不高的书家进行大肆炒作。更有甚者,极力蛊惑评论家撰写名大于实的文章来提升自己的艺术高度,并利用微信公开销售作品,价格高标,与其艺术价值严重不符,误导受众和书法市场,引起负面传播。 社会评价方法中,“社会评价是从某种社会角度去考察和评价事物、现象的社会价值,判断该事物和现象对社会的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基于此,用来分析互联网下,书法评鉴的形势。当今大众整体书法审美水平和甄别能力还未能明晰,便人盲目跟风。这是目前真实存在的社会现象。通过社会评价,表明网络书法评鉴是缺乏文化内涵,变为重技术、轻学养,且内涵价值迷失表现在公众对书法审美标准认识模糊,价值判断上无所适从。 书家与社会的沟通是通过媒介来实现的。书法发展史中,材料既是书法的载体,同时又是书法的媒介。不同的媒介承载不同的书法信息,传播媒介的不同带来鉴赏的巨大差异,并且传播环境和效果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网络的出现,深刻影响着书法的选择与接受。真正影响书法进程并非媒介所能传播的实际讯息,书法的表达不再单纯地通过线条符号。现在,网络等大众传媒构成了当代社会的传播生态环境,书法发展无疑要受其影响,书法欣赏成为一种艺术消费。在网络意义上,书法艺术并非离人们越来越远,而是越来越近了,书法真正走向平民化。进而打破了书法的统治阶级和贵族界线,毕竟在古代只有这部分人掌握的书法艺术,而如今在网上,它成为全世界都能共赏的视觉财富。同时,它掌握当代话语权,其呼吁构成强大的舆论,对书法发展方向产生影响。媒体便成了当代书法的指挥棒,左右着大众的审美趋向,并成为当今书法流派形成的巨大推动力。现代派书法、流行书风、学院派书法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网上流行词汇倡导的结果。可以说,新时代书法发展是建筑在瞬间千里的当代信息交换渠道上。 受众在阅读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其它相关标题的干扰或误导,从而突破原先阅读纸质版本时线性思维的局限,弱化了受众的独立思考与深度追问的能力,使人们成为一种日益肤浅、浮躁,且逐渐丧失批判鉴赏力的消费主义者。传统媒介在技术上可以实现对媒介传播和覆盖的有效屏蔽,从而进行强有力的监控。而现在的网络媒体呈现出的多元化和开放式的特点,似乎却难以控制这一局面。 利益分析方法在本课题中用于要洞悉当下网络书法评鉴的风气,就需要梳理其背后的缘由。该方法是从利益的角度,社会历史现象通过把握其本质和根源,透过各种社会主体的言论和行为把握其动因的方法,从利益主体及其性质、利益层次及其地位,还有基于这些分析拟出的可行、合理、有效的对策。 首先要确定利益的主题极其性质。在该课题中,书法网络评鉴是主体。其性质的定位还是要置于网络媒体的环境中谈。网络平台以公共性、及时性、互动性的特点,为书法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更快捷的平台。经过五六年的高速发展,对书法艺术传播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书法网络已经拥有可以与传统报刊传媒相提并论的资本,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加超前于纸介质传媒。网络传播即时体现意识、观点的时效性和全民皆有话语权的自由开放性,是任何纸介质传媒都无法相比的。 利益的层次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书法网络传播有热点、焦点、视点、亮点,能吸引住观众的眼球,成为读者、网友的视觉大餐,从而能全方位调动广大网友主动参与讨论。把新闻事件晒在太阳底下,既保证网友的知情权,也为网友提供平台发表言论,书法网络传播炒作的优势和强势,这也是提高网络点击率和人气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第二,中国书法家论坛、书法网、书法江湖、中国硬笔书法在线等权威性书法网络现场直播的新闻报道,甚至以及动即几万人参与讨论互动的规模。书法网络的现场直播的新闻操作有别于电视传播,书法网络传播复制炒作资讯的同时,网民的积极参与讨论互动把整个气氛推向群情涌动的沸点。对于其他网络传播来说,只能是把新闻资讯一厢情愿单向地向读者、观众、听众陈述、灌输主张意识,缺少的是读、看、听后感的反馈互动。第三,书法网络传播在保证网民的知情权同时,更能保障网民参与的权利。一则书法新闻报道的帖子点击量可飚升到数万人,全民皆可参与发表见解的互动,每个网民的权利与义务都得到了强有力的主张与表现。为此,书法网络传播的新闻价值空间是巨大的。互联网传播减少了中间环节所带来的传播成本,是互联网媒介具有的优势,这些优势运用于书法领域,将为书法带来更开放、有效的传播环境和市场空间,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对书法行业的介入,互联网思维模式渗入书法产业领域,势必会改造原有的书法传播的模式。并且网民思维注重用户体验,有明确的受众群体概念,于是,互联网依靠流量变现的方式弥补固定成本。第四,对于网民而言,与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相比,微信通过手机即时通讯软件,定位于提供并分享免费信息,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若在报刊、杂志、宣传册等纸质媒体传播书法信息,往往会根据内容的多少来考虑版面的涵盖量,从而支付一定的费用。而利用微信则可进行消息群发,接收图片无需保存可以直接转发,且无需支付费用,将书法作品或信息迅速传播给广大受众,这些都充分实现了传播角色成本的最低化。 在此分析后,能给予的有力对策,从网络平台入手。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理论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于公共网络平台,互联网介入书法,将为书法带来更开放、有效的传播环境和市场空间,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将减少传播和交易过程中的中间环节,为书法艺术的普及提供更流畅的通道。问题在于,在科技创新的同时,切不可一味追求数字化的实用价值,而脱离了书法本体的艺术性,可能会误导公众对于书法艺术的认识。书法艺术讲究从容闲适的丰富情感,反映书法家的性情修养、审美情感,并通过作品与观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什么样的意识,决定了什么样的审美眼光和审美趣味。显然,在当前碎片化阅读的背景下,书法网上评鉴应以传统碑帖为审美典范,在书法的美学表达与人文主义价值追求等方面予以传播。在继承与创新的互动中演进,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是书法艺术的普适性要求。网络书法评鉴在其应有的基础与优势上,面对现实,突破困境,以构建书法创作多元化、理论深入化、展览经典化为新格局,成为方向正确的中国书法艺术传播模式的主导力量。 |
创新与不足 | 对于网络书法评鉴的乱象,事实上有相关的平台或专业人士致力于扭转风气,树立更权威的专家进行批评之争,或者用更直接的方式遏止不当的评论在网上流传。文中对这部分还没有跟进,暂时止步于整理阐明整个书法评鉴的大环境,挖掘其中的弊端,浅析背后的原因。面对当下的转圜措施,还难以进行更充分的信息搜集和研究,但不能否认当下网络对于书法的不良评鉴已采取了一些应对方法。 |
参考文献 | [1]黄亮.论“互联网+”时代的书法发展[J].中国书法,2016,24:189-191.[2]李澍周.书法“网”事——网络对书法的影响[J].东方艺术,2009,12:70-79.[3]郑利权.论大众传媒对当代中国书法的影响[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01):100-104.[4]蔡大礼.网络时代的书法新生态[R].中国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9.18.[5]戴永芳.书法网络传播的价值取向探讨[J].书画世界,2008,6:69-70.[6]王高升.当书法遭遇微信时代[J].中国文化报,2018,05:1-2.[7]吴彦颐.自媒体时代书法微信传播的多维透视[J].中国书法,2016,06:155-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