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科学方法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论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 学生姓名: 李恩宇 学 号:03010016 所在院系:商学院 专 业: 应用经济学 教 师: 王芳老师
2011年 12月 16日
论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
商学院 应用经济学 李恩宇 03010016 摘 要: 波普尔在扬弃方法论自然主义、历史决定论、传统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与人文科学理解论等基础上建构了以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猜测)反驳法和第三世界理论为前提, 以方法论约定主义、科学方法的统一性理论和独特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为基础, 以境况分析法、客观理解法和渐进技术法为内容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波普尔正是依凭其独特而新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推进了西方科学方法论、行为理论以及理解理论在当代的发展。
关键词: 第三世界理论;方法论个人主义;境况分析法;客观理解法;波普尔
一、波普尔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的理论前提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是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理论前提;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他的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推广、运用与延伸的结果。波普尔提出的第三世界或世界理论是他的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形成的关键, 也是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直接的理论前提。1.证伪主义方法论与猜测反驳法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认为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自然规律, 而由培根开创并加以系统描述的归纳的科学方法从17世纪到2 世纪几乎成为所有科学家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归纳的科学方法是一种以收集特殊例子的观察现象为基础而建立普遍陈述的方法,它强调了观察与实验在普遍陈述或科学规律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认为只有它才能提供可信知识。波普尔否定了归纳的科学法论, 提出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他在5科学发现的逻辑6中认为, 归纳法只能告诉人们以过去, 而不能告诉人们以未来, 因而从这只天鹅是白的这一特殊的单称观察陈述不能使我们在逻辑上必然得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这一普遍陈述, 但是从这只天鹅是黑的这一特殊的单称观察陈述却能够使我们在逻辑上必然得出并非所有天鹅都是白的这一陈述。这一证伪过程在逻辑中是一个否定后件的假言推理过程, 可以写作: [(Ty P)# ~ P] y ~ T, 读作:-如果P可从T 推导 出, 而且如果P是假的, 那么T也是假的因此, 在逻辑意义上普遍的经验陈述虽然不能证明, 但可以通过反驳它们的一系列尝试而得以检验, 科学规律虽然不能最终被证实, 但却可以被证伪。这就是波普尔所谓的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波普尔在客观知识或科学知识进化论中将他的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具体化为某一程序, 并进一步将 这一程序简化为P1y TTy EEy P2 图式, 即科学发展的四段式。这一图式表明: 科学的发展就是由问题(P1)出发, 进而针对新问题提出尝试性或猜测性理论(TT), 各种理论竞争和批判, 并接受经验检验(EE), 筛选出逼真性更高的理论, 新理论又被证伪或反驳, 又出现新问题(P2), 这样一个无限循环往复, 不断前进的过程。这是一 个不断地试探和除错的试错过程。波普尔将体现在这一过程中的具体的科学方法称为试错法或猜测)反驳法。2.第三世界理论
波普尔在客观知识波普尔思想自述与自我及其大脑中提出了第三世界理论。他说,第三世界是概念东西的世界, 即客观意义上的观念的世界它是可能的思想客体的世界: 自在的理论及其逻辑关系、自在的论据、自在的问题境况等的世界,即第三世界就是自在陈述的世界, 或思想内容的世界, 实际上是人类精神产物的世界。波普尔认为 第三世界具有客观实在性、人为自主性两大特点。首先, 第三世界是客观实在的。因为 第三世界的客体是 某种客观的逻辑内容、某种客观的含意或 某些理论的内容等, 它们可以为我们批判与论证, 因而 第三世界除了包括陈述或理论之外, 还包括问题和论证, 尤其是批判的论证。其次,第三世界是人为自主的。第三世界(包括人类语言)是人类的产物, 而且它的大部分东西(包括语言)都是人类活动无计划的产物。第三世界本质上是人类心智的产物, 而它们一旦被人类创造出来, 就具有其自己固有的或自主的规律, 而这些规律产生了出乎他们初衷和他们无法预见到的结果。很明显, 波普尔试图从制造或再创造对象本身的意义上来理解 第三世界的对象, 他将 第三世界的对象理解为一个兼具批判性与创造性的过程。波普尔的 证伪主 义科学方法论就体现在理解 第三世界对象的过程中。他的 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强调科学研究是一个猜测与反驳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关键是反驳或批判。这种批判性的可能性基于矛盾的可能性, 矛盾的可能性则基于存在一系列不能都为真或都为假的陈述。在第一世界与第二世界中如果没有陈述, 也就没有矛盾, 但在波普尔界定的 第三世界中却存在这样的陈述, 或者说 第三世界本身就是由这样一些陈述所构成的。因为 第三世界本身就具有非物质性与客观性的矛盾, 这正是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基础。因此, 第三世界理论是波普尔的 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形成的关键与基础。
二、波普尔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方法论约定主义、科学方法的统一性理论以及独特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是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的理论基础。1.方法论约定主义
波普尔认为, 尽管逻辑实证主义者公开拒斥形而上学问题, 但事实上他们还是暗中持有某种科学方法论的, 因为他们将方法论本身作为一种经验科学, 研究科学家的实际行为或 科学的实际程序。波普尔称这种观点为方法论自然主义或 科学的归纳理论。他不同意这种方法论自然主义, 而主张方法论约定主义。他的方法论约定主义源于他的划界标准, 最终源于他的 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 因而这种方法论约定主义实际上是 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具体化。波普尔的方法论约定主义认为, 科学方法论的规则是约定的, 因而它们不同于纯逻辑的规则, 是经验科学的游戏规则, 与弈棋的规则十分相像。而 对弈棋规则的研究结果可以称做 弈棋的逻辑。同样,对科学游戏(科学发现)的规则的研究结果, 可以称作 科学发现的逻辑。由于科学方法论的规则是一种相当明显的约定, 因而科学方法论并不是什么深奥的真理。然而科学方法论在许多情况下, 可以帮助我们弄清逻辑境况,甚至解决某些迄今已证明不好对付的广泛的问题。2.科学方法的统一性理论
波普尔认为科学方法的统一性问题实质上是有关自然科学(主要是物理学)的方法能否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或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波普尔根据人们对物理学方法可应用性的观点, 将科学方法的统一性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分为两大对立的学说, 即 反自然主义与 泛自然主义。如果反对将物理学的方法应用于社会科学, 则这种观点就 是反自然主义;反之, 如果赞成将物理学的方法应用于社会科学, 则这种观点就是 泛自然主义。波普尔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有针对性地对这两种观点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批判。波普尔主要抓住了历史决定论的反自然主义的几个基本观点, 如整体主义、实验条件的可变性以及概括的局限等来展开对它的批判。波普尔对于历史决定论的泛自然主义的批判主要是在区别规律和趋势、预言和预测的过程中展开的。波普尔在批判历史决定论的反自然主义与 泛自然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方法的统一性理论。在波普尔看来, 科学方法的统一性的理论指的是理论的或概括性的科学(不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采用同样的方法, 即演绎的因果解释、预测以及检验。3.方法论个人主义
在继承马克思的反心理主义立场以及积极扬弃穆勒等人的方法论心理主义的基础上, 波普尔创建了不同于传统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独特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来反对和颠覆方法论本质主义, 并将它作为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波普尔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6中认为, 自然科学、尤其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多半是抽象的对象, 是理论的结构。这些理论结构被用解释我们经验的这些对象, 因而它们是建立某些模式的结果, 尤其是社会建构的结果, 目的是解释某些经验。这是从假说出发通过回归或演绎来进行解释的方法。波普尔认为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中经常采用模式这一事实, 不仅说明了方法论本质主义,而且推翻了方法论本质主义。他说:模式经常如此被采用这一事实, 说明了(并且推翻了)方法论本质主义学说。依据每个人以及他们的态度、期望、关系等情况来建立和分析社会学模式这个设定可以称为-方法 论个人主义。因此,波普尔所谓的方法论个人主义, 就是依据每个人以及他们的态度、期望、关系等情况来建立和分析社会学模式的设定。波普尔认为这种方法论个人主义的设定在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体现为 零点法。他说: 事实上,有充分的理由认为, 社会科学不但不如物理学那么复杂, 而且具体的社会情况一般说也不如具体的自然情况那么复杂, 因为, 社会情况多半(若不是全部的话)有着理性的因素, , 这使我们能够把人们的行为和相互作用建立一些比较简单的模式, 并把这些模式作为近似值来使用。这样,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方法上的最重要的区别是,不是程度问题(如进行实验的特殊困难与应用数量方法的困难), 而是性质问题,在社会科学中可以采取所谓的 逻辑构成法或理性构成法或零点法,这是一个建立模式的方法, 与其他建立模式的方法不同在于, 它所建立的模式是一种理想型的理性模式, 即零点理性模式。
三、波普尔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境况分析法与客观理解法两大基本方法以及渐进技术法等。1.境况分析法 波普尔的境况分析法直接源于经济学的 零点法或零方法, 是这种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中运用与推广的结果, 其实质就是运用 证伪主义原则对人的行为与科学理论作客观的理解。零点法就是所谓的 逻辑构成法或理性构成法,即建构模型或模式的方法。具体而言, 首先它以一切有关的个人都完全合乎理性(或都拥有完备的知识)作为基本 假定;其次, 它从这一基本假定出发建构一个模型行为;最后, 它以这一模型行为作为零坐标, 用人们的实际行为与这一模型行为相比较, 来估计实际行为与模型行为所具有的偏离。而境况分析法就是建构社会境况(尤其是制度境况)模型。社会境况模型就是所谓的 境况逻辑, 境况分析就是以境况逻辑为 零坐标来解释与分析人们的实际行为。境况分析法实质上就是 证伪主义 原则或猜测反驳法的具体运用。运用境况分析法来说明人的行为, 就是把一个人的行为解释为一次解决问题的尝试。因而境况分析就是一种说明人的行为的理论。这种理论将主要包括对问题及其背景所作的推测性重建, 即境况的 重建。因而这种理论很可能是可检验的, 因而很可能是科学的理论在波普尔看来, 境况分析的一个任务就是把行为者看到的境况和境况本身(两者当然都是推测性的)区分开来。在许多情况下, 我们可以客观地(虽然是推测地)重建境况本身和行为者所感觉、所理解的那个大不相同的境况。波普尔认为境况分析法可应用于所有社会科 学, 是社会科学中的一种所谓的 纯客观的方法, 即 客观理解的方法。波普尔立志创立一门以追求客观理解为宗旨的社会科学, 这种社会科学以境况分析为主要特征与基本内容。2.客观理解法
客观理解法是波普尔在反思与批判传统的人文科学的理解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 它认为理解活动本质上就是运用第三世界客体理解第三世界。传统的人文科学理解论认为理解的主观过程是不能没有的, 如和谐的理解或神入过程, 再现别人行为的过程等。然而, 波普尔认为理解的主观行为或过程必须而且只能从第三世界客体方面去理解。理解是对第三世界客体的理解, 理解的活动本质上就在于运用第三世界客体。这种活动体现在 P1y TTy EEy P2 这个图式中。因为这一图式全部使用了第三世界客体, 如问题、猜 测以及批判性论据等。而问题境况P2 则是由问题、背景以及其他第三世界客体所构成。理论之间、各问题之间、猜测的各方面之间、各解释之间以及各哲学观点之间的竞争和冲突以及比较、对比或类推等也属于第三世界客体。第二, 重视问题的价值与境况分析。波普尔认为客观理解法很重视 问题转换, 如将 我们怎样能理解一个科 学理论或增进我们对这个理论的理解转换成 我们怎样能理解一个科学问题或增进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后一个问题实际上是对前一个问题所提供的答案,是与前一个问题有关的问题。后一个问题即理解问题的元问题,比前一个问题更难、更有趣,是更为基本的问题。波普尔将问题分为两类: 一是 死问题, 指的是已有好的答案的问题;二是 活问题, 指的是没有好的答案的问题在波普尔看来, 只有通过学会理解某个活问题的方法, 才能理解我们怎样才能学会理解一个科学问题这一元问题,而学会理解某个活问题的方法, 只有靠解决活问题的尝试和失败才能达到。因此, 学会理解一个问题, 就是去 掌握第三世界的构件;而直观地把握问题, 就是去熟悉这些构件及其逻辑关系。因此, 波普尔认为理解一个理论借以产生的问题境况是理解这个理论的关键的第一步。因而分析第三世界的境况是客观理解法的首要任务。3.渐进技术法
但是, 它并不致力于发现社会规律, 而是寻求对社会建构的结构给予限制的各种规律, 或寻求其他齐一性(尽管历史决定论者认为这些齐一性并不存在)。因此, 这种方法论是反历史决定论的。波普尔主张一种社会技术或社会工程的方法, 或 渐进技术法。这种方法将 渐进的修补和批判性分析相结合, 是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中取得实际效果的主要方法。因为采用这种方法,人们就会对社会的改进提出批评和建议, 从而促使社会科学取得巨大进步。因此, 渐进技术法与整体主义方法截然不同。总之, 波普尔所建构的以 证伪主义方法论、猜测)反驳法和第三世界理论为前提, 以方法论约定主义、科学方法的统一性理论和独特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为基础,以境况分析法、客观理解法和渐进技术法为内容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独特而新颖, 不仅丰富和扩展了他的科学方法论思想, 而且推进了西方科学方法论、行为理论以及理解理论在当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波珀.科学发现的逻辑[M].查汝强, 邱仁宗, 译.沈阳: 沈阳出版社, 1999.[2] 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M].舒炜光, 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1.[3] 波普尔.波普尔思想自述[M ].赵月瑟, 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 255.[4] 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M ].杜汝楫, 邱仁宗,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87.[5] 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M].范景中, 译.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6.
第二篇:毛泽东社会科学方法论
毛泽东社会科学方法论
毛泽东同志毕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和无产阶段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他十分重视社会科学队伍和社会科学理论的建设,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他提出的一些有关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观点和方针、原则、方法,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科学思想体系,是我们社会科学界的传家宝。
一、毛泽东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容
1.对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认真看书学习”。是毛泽东同志对全党同志的一项基本要求,更是对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一项基本要求。
2.社会科学学习的基本方向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①“为着领导,必须预见”。②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这是理论的意义及其来源。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过硬的理论功底,这是他的职责决定的。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知识,对周围事变的认识能力,就无从进行研究和创造。所以我们必须要十分重视理论的学习,认真看书学习。为了加强党的理论建设,毛泽东同志对全党、对党的理论工作者,曾经反复地、多次提出了关于理论学习的要求和不诲地教导: 3.社会科学学习的内容
毛泽东同志在中华民人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词中郑重地提出了“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反对党八股》中强调:“总之,任何机关做决定、发指示,任何同志写文章、做演说,一概要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要靠有用”。“我的意思是说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首先,一个自命为马克思主义的作家,尤其是党员作家,必须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知识。”③
4.社会科学“学习有两种态度”
“学习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不管我国情况,适用的和不适用的,一起搬来。这种态度不好。另一种态度,学习的时候用脑筋想一下,学那些和我国情况相适合的东西,即吸取对我们有益的经验,我们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态度。④“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⑤
5.社会科学学习的一般方法
有分析、有鉴别、有批判的学,不搞生吞活剥,死搬硬套,特别是对历史的东西、外国的东西。1944年毛泽东在延安会见外国记者的谈话中提出:“我们批判地接受中国古老的传统——继承精华,剔出糟粕,我们对来自外国的东西也是如此„„我们从外国吸收一切中国需要和中国有用的东西,„„科学本身是没有国界的。”⑥对历史的东西、外国的东西,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受,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是毛泽东同志一贯态度,并成为我国在科学、文化、管理等领域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二、毛泽东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原则
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立竿见影!林彪!对秦始皇的评价!对政变的理解!)这是理论学习的一条极为宝贵的经验。毛泽东同志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但要从书本上学,主要地还要通过阶级斗争、工作实践和接近工农群众,才能真正学到。”⑦“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⑧他倡导:“有书本知识的人向实践方面发展,然后才可以不停止在书本上,才可以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有工作经验的人,要向理论方面学习,要认真读书,然后才可以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上升成为理论,然后才可以不把局部经验误认为即是普遍真理,才可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⑨这里,毛泽东同志为我们搞好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指出了一条正确路子。
“理论联系实际”,既是我党必须发扬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坚持的一条根本原则,背离了这条原则就失去了生命力。理论从实际中来,并接受实践的检检。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才能从实际出发,指导实践;脱离实际,理论就会变成毫无意义的僵死的教条。何为理论联系实际?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作了精辟论述:“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怎样互相联系呢?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的放矢’,„„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毛泽东同志始终坚持和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反对离开中国实际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去做社会科学工作。他曾严肃地针对党内某些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问题,指出:“如果我们身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却对于中国问题熟视无睹,只能背诵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个别的结论和个别的原理,那末,我们在理论战线上的成绩就未免太坏了„„。直到现在,还有不少的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书本上的个别字句看作现成的灵丹圣药,似乎只要得了它,就可以不费气力地包医百病。这是一种幼推的蒙昧,我们对这些人应该作启蒙运动。10“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甚至可能走向反革命的道路,中国有许多专门从书本上讨生活的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共产党员,不是一批一批地成了反革命吗,就是明显的证据。”11毛泽东同志的这些结论性的告诫,发表于1942年,至今已过了半个世纪,有些提法显然不适用现在,但其精神实质——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社会科学工作者千万不要脱离实际,永远不会过时。
了解中国现代史的人都知道,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毛泽东同志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是在同这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十分珍贵的历史经验的结晶。
三、毛泽东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践行基础和方法
“调查研究”。不仅是领导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基本方法。
1.概念及其他
调查研究,即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毛泽东同志一贯注重和倡导调查研究工作,坚持到基层直接调整,并反复说这些才是他的思想原料。在《反对本本主义》这一光辉著作中,对调查研究的目的、意义,调查的技术均作了专门论述。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立场出发,对那些不作调查研究,“成天地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的主观主义、经验主义者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说:“你对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调查就象‘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象‘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毛泽东同志《反对本本主义》的这些科学论断,为各级领导指出了做好工作的基本方法,为社会科学研究指出了一条唯一正确的途径。只有搞好调查研究才能实现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2.社会科学研究与调查研究的统一
社会科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它本身就与调查研究相统一。搞社会科学研究离不开调查研究。因此,善于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工作者一种必有的特长和爱好,必要的业务素质,必有的基本功。搞社会科学研究,通过调查,获得丰富的第一手材料,有关的情报信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制定出比较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方法,用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完善、发展这些认识。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也是搞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只有善于进行调查研究,才能研究出学术价值、应用价值高的成果。
四、毛泽东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出发点、实质和总的指导思想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和优良作风之一,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和“精髓”,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实质和总的指导思想。社会科学本身就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同各种主观主义、特别是同王明错误路线的斗争中总结出来的。毛泽东同志的光辉著作《实践论》、《矛盾论》,对长期党内的两条路线斗争从哲学上作了总结,科学地阐明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延安整风时,毛泽东同志给中共中央党校作了“实事求是”的光辉题词,高度概括地提出实事求是是党的学风、党的作风。
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作了科学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一切正确思想,都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否则就成为形而上学。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重大发展,是毛泽东同志留给我们党、我们社会科学界最宝最的理论遗产,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尤其是做好社会科学工作的行动指南。
毛泽东同志十分强调在全党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和作风。他多次宣传斯大林在《苏联 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结束语中的这段名言,“精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这完全不是说要熟读它的一切公式和结论,拘守着这些公式和结论底每一字句。为了精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首先要学习怎样把它的字句和实质区别清楚。”毛泽东同志告诉我们,只有首先做到了这一点,才叫入了马列主义的门,才能建立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即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否则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条文当教条。毛泽东同志在1958年提出的“放手发动群众,一切经过试验”的口号,1959年所作的“干劲一定要有,假话一定不可讲”的指示,1961年提出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号召,中央重印《反对本本主义》的决定,都告诫我们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作风。
五、毛泽东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文化和艺术发展繁荣的一项长期的、基本的方针,也是促进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繁荣的一项长期的、基本的方针。
1956年,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为促进社会主义科学、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意识形态,党中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下简称“双百”方针)。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一光辉著作中,对“双百”方针专题作了论述。“百花齐放是一种发展艺术的方法,百家争鸣是一种发展科学的方法。”这一方针的着重点是发扬社会主义的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主张在坚持“六项政治标准”的前提下,在人民内部采取放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的争论。„„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式去解决。„„对于科学上、艺术上的是非,应当保持慎重的态度,提倡自由讨论,不要轻率地作出结论。”“双百”方针,是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和党的群众路线在科学、文化、艺术领域中的创造性运用。它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新贡献。
毛泽东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是在斗争中、社会实践中发展,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这样。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的东西,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实行“双百”方针是正确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在科学、方针、艺术领域的地位只能加强,不会削弱。
在社会科学领域,不同学派,不同见解、不同方法的问题,相互间的争论、批评与反比评的问题常在常有,是正常现象,应该保护。学术性研究工作最需要充分民主、自由的氛围,最害怕参于者廖廖无几和众口一词、死水一潭的局面。最怕出不从实际出发,把政治方向上的一致性、宣传上的纪律性要求强行照搬到理论探索上,不分青红皂白、只采用一个极为简单的手段、框子去硬性规范复杂、深奥的科学研究工作;只因某种政治需要,围着一个观点作文章,大同小异的一个音调;违背学术研究的其码要求和基本原则,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对学术问题的强行进行裁决、定性。这不符合科学研究的独特规律,有碍民主、活跃风气的形成。混了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的界线,把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来处理,是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正常的学术争论,应该首先把学术争论作为学术争论,严格区分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的界线,划分世界观与学术观点分歧的界限,对不同观点者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戴帽子,热情鼓励研究者要有独创精神。只有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分清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的界线,才能使社会科学工作者(包括业余工作者),去掉余悸、预悸,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才能发扬优良学风,有力地促进社会科学事业的向前发展和繁荣。
毛泽东同志对社会科学的贡献从以上五个方面作了叙述。必须再提的是,这五个方面的统一性特点——是一个相互联系、互为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机的思想体系。
历史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回顾我国社会科学发展变化的历程,倍感毛泽东对研究社会科学方法之科学,功劳之大。他老人家为社会科学留下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注释
①见列宁《做什么》第一章第四节。
②见斯大林《论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 四月联合全会的工作》。
③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④见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 题》。
⑤⑨10见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
⑥见1964年9月,毛泽东在一封《对中央音乐 学院的意见》信上的批示。
⑦见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 上的讲话》1957年3月12日)。
⑧见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1见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作者单位:淄博社科联 博山农行)(责任编辑:孟祥中)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论文设计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论文设计
学生信息 | 姓名 吴抒炜 学号 ***476 院系 艺术学院 专业 美术系 |
论文题目 | 互联网下的书法传播与评鉴 |
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 | 当今互联网的普及,为书法艺术的传播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渠道,从各类微信推文、微信公众号——层出不穷的自媒体,以及各类主打笼络书法字典、收集高清字帖的软件,使得书法艺术更为唾手可得。本文探讨的,是在互联网中的书法传播和评鉴,包含书法的社会认同、审美观念、评价体系。本文将用方法论探讨书法领域的现象,既能完善对观察问题的视角,也进一步探讨了这个课题,使研究更加有层次。 蔡大礼于2010年发表的《网络时代的书法新生态》中,统计到了600余家当时的书法类网站和专业论坛以及个人网站,并思考了书法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的真实性、网友自律等问题,如今看来依然具有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而郑利权《论大众传媒对当代中国书法的影响》亦指出,如今的传播渠道对书法的生存是把“双刃剑”;而在《书法“网”事》的《对话》报道中,针对互联网与书法传播问题,多位专家学者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也论及如何理性看待。王高升《当书法遭遇微信时代》更有针对性地着眼于微信上的书法传播,直观地指出文化内涵缺失与价值迷失、网络负面情绪膨胀这些负面问题。 |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和框架 | 本文旨在运用方法论探讨当前网络环境下的书法评鉴乱象,兼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作进一步总结和分析。 现在,网络作为主流传媒,构成了当代社会的传播生态环境。书法无疑要受其影响,传统书法格局已被打破。书法的创作观念、传播意识、社会认同、审美观念、评价体系等也都发生了嬗变。也就是说,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运行规律可以成为当代书法现象和发展趋向的重要依据。 首先要梳理的是时下互联网热门的书法主题内容,明确目前的网络上书法领域涉及频率较高的板块,能直观反映出明确的特征。以及从网络上大众对于书法文章、书法作品、书法现象的评价,来分析当前网络评鉴书法的现状和倾向。 |
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三种或三种以上) | 在书法网络刚兴起时,它只是一种学习交流的平台,主要形式有留言版、聊天室、论坛。但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对书法网络的要求也有了革命性的升级,留言板、聊天室这类风景线只能降级为书法网络的一个小栏目了,经过大批书法网络精英的参与经营,书法网络发展成为综合性强势的网络传播,体现出了多元化。 文中采用的方法有: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评价方法以及利益分析方法。 在本课题中运用这一方法,是为了让理论总结扎根于现实,更符合实际,“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课题中是以书家、书法爱好者的网上活动为实践依据,探究网络对书法评鉴发展历程的规律。首先,互联网时代下的书法主要的对接模式是基于书法的新媒体产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数字化技术对书法领域的广泛介入,催生了各类书法软件、书法、书法教学视频以及线上字库等书法新媒体产品,为方便书法学习、扩展书家视野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这些数据库资源可以克服培训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记录并上传最新习作或学习心得获得专业点评,并且和虚拟空间的其他成员展开互动讨论。总之,线上途径的开辟——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补充发展,是扩大书法传播范围的思路与趋势。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最主要的实践活动。课题以观察网络上的书法评鉴活动,探索这些现象背后的成因。网上书法评鉴活动是软件平台造就的,以微信为代表,对它的社会评价更能细致地反映出当前的网络书法评鉴风气。由于微信平民化,人人都可展示甚至炫耀自己的书法成果,每个人都有发表言论的可能性,可以对他人作品评头论足,无需任何代价。于是“明星体”“老干体”“江湖体”“展览体”等各种文化内涵缺失的作品扑面而来;有的书家以炫耀技法为能事,通过办班、直播等形式大肆宣扬“唯技法论”,使大批“粉丝”沉迷其中;有的热衷展览,数月精心打造一幅作品,由于文化修养欠缺,内容、字法错讹百出,拉低了书法家群体在公众中的整体形象,也使展赛成为众矢之的;判断力较低的人群认为头衔多、头衔高就是“名家”;也有的人自以为是,认为老百姓看得懂的就是好字,看不懂的就是“丑书”,忽视了书法审美风格和类型的差异;也有不少书法爱好者乐意扮演“粉丝”,以加入各种“名家群”为荣,整天与微信为伴,只要名家一有作品,就不断点赞、转发,浪费时间的同时也丢失了自己的价值判断。无论是书法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信息,还是来自微信群或朋友圈的信息,其信息源是相当丰富的。但内容缺乏原创性与经典性,且多数微信页面具有超文本的链接方式。而今,微信发布的书法作品、书家评论、书史研究、收藏销售的信息数不胜数,几乎覆盖了书法艺术的全部,扰乱书法艺术市场。还有相当一部分艺术品投资者或经纪人欣赏能力弱化,艺术修养欠缺,他们以经济价值诉求为主导,崇尚“权力审美”,对专业水准不高的书家进行大肆炒作。更有甚者,极力蛊惑评论家撰写名大于实的文章来提升自己的艺术高度,并利用微信公开销售作品,价格高标,与其艺术价值严重不符,误导受众和书法市场,引起负面传播。 社会评价方法中,“社会评价是从某种社会角度去考察和评价事物、现象的社会价值,判断该事物和现象对社会的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基于此,用来分析互联网下,书法评鉴的形势。当今大众整体书法审美水平和甄别能力还未能明晰,便人盲目跟风。这是目前真实存在的社会现象。通过社会评价,表明网络书法评鉴是缺乏文化内涵,变为重技术、轻学养,且内涵价值迷失表现在公众对书法审美标准认识模糊,价值判断上无所适从。 书家与社会的沟通是通过媒介来实现的。书法发展史中,材料既是书法的载体,同时又是书法的媒介。不同的媒介承载不同的书法信息,传播媒介的不同带来鉴赏的巨大差异,并且传播环境和效果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网络的出现,深刻影响着书法的选择与接受。真正影响书法进程并非媒介所能传播的实际讯息,书法的表达不再单纯地通过线条符号。现在,网络等大众传媒构成了当代社会的传播生态环境,书法发展无疑要受其影响,书法欣赏成为一种艺术消费。在网络意义上,书法艺术并非离人们越来越远,而是越来越近了,书法真正走向平民化。进而打破了书法的统治阶级和贵族界线,毕竟在古代只有这部分人掌握的书法艺术,而如今在网上,它成为全世界都能共赏的视觉财富。同时,它掌握当代话语权,其呼吁构成强大的舆论,对书法发展方向产生影响。媒体便成了当代书法的指挥棒,左右着大众的审美趋向,并成为当今书法流派形成的巨大推动力。现代派书法、流行书风、学院派书法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网上流行词汇倡导的结果。可以说,新时代书法发展是建筑在瞬间千里的当代信息交换渠道上。 受众在阅读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其它相关标题的干扰或误导,从而突破原先阅读纸质版本时线性思维的局限,弱化了受众的独立思考与深度追问的能力,使人们成为一种日益肤浅、浮躁,且逐渐丧失批判鉴赏力的消费主义者。传统媒介在技术上可以实现对媒介传播和覆盖的有效屏蔽,从而进行强有力的监控。而现在的网络媒体呈现出的多元化和开放式的特点,似乎却难以控制这一局面。 利益分析方法在本课题中用于要洞悉当下网络书法评鉴的风气,就需要梳理其背后的缘由。该方法是从利益的角度,社会历史现象通过把握其本质和根源,透过各种社会主体的言论和行为把握其动因的方法,从利益主体及其性质、利益层次及其地位,还有基于这些分析拟出的可行、合理、有效的对策。 首先要确定利益的主题极其性质。在该课题中,书法网络评鉴是主体。其性质的定位还是要置于网络媒体的环境中谈。网络平台以公共性、及时性、互动性的特点,为书法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更快捷的平台。经过五六年的高速发展,对书法艺术传播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书法网络已经拥有可以与传统报刊传媒相提并论的资本,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加超前于纸介质传媒。网络传播即时体现意识、观点的时效性和全民皆有话语权的自由开放性,是任何纸介质传媒都无法相比的。 利益的层次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书法网络传播有热点、焦点、视点、亮点,能吸引住观众的眼球,成为读者、网友的视觉大餐,从而能全方位调动广大网友主动参与讨论。把新闻事件晒在太阳底下,既保证网友的知情权,也为网友提供平台发表言论,书法网络传播炒作的优势和强势,这也是提高网络点击率和人气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第二,中国书法家论坛、书法网、书法江湖、中国硬笔书法在线等权威性书法网络现场直播的新闻报道,甚至以及动即几万人参与讨论互动的规模。书法网络的现场直播的新闻操作有别于电视传播,书法网络传播复制炒作资讯的同时,网民的积极参与讨论互动把整个气氛推向群情涌动的沸点。对于其他网络传播来说,只能是把新闻资讯一厢情愿单向地向读者、观众、听众陈述、灌输主张意识,缺少的是读、看、听后感的反馈互动。第三,书法网络传播在保证网民的知情权同时,更能保障网民参与的权利。一则书法新闻报道的帖子点击量可飚升到数万人,全民皆可参与发表见解的互动,每个网民的权利与义务都得到了强有力的主张与表现。为此,书法网络传播的新闻价值空间是巨大的。互联网传播减少了中间环节所带来的传播成本,是互联网媒介具有的优势,这些优势运用于书法领域,将为书法带来更开放、有效的传播环境和市场空间,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对书法行业的介入,互联网思维模式渗入书法产业领域,势必会改造原有的书法传播的模式。并且网民思维注重用户体验,有明确的受众群体概念,于是,互联网依靠流量变现的方式弥补固定成本。第四,对于网民而言,与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相比,微信通过手机即时通讯软件,定位于提供并分享免费信息,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若在报刊、杂志、宣传册等纸质媒体传播书法信息,往往会根据内容的多少来考虑版面的涵盖量,从而支付一定的费用。而利用微信则可进行消息群发,接收图片无需保存可以直接转发,且无需支付费用,将书法作品或信息迅速传播给广大受众,这些都充分实现了传播角色成本的最低化。 在此分析后,能给予的有力对策,从网络平台入手。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理论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于公共网络平台,互联网介入书法,将为书法带来更开放、有效的传播环境和市场空间,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将减少传播和交易过程中的中间环节,为书法艺术的普及提供更流畅的通道。问题在于,在科技创新的同时,切不可一味追求数字化的实用价值,而脱离了书法本体的艺术性,可能会误导公众对于书法艺术的认识。书法艺术讲究从容闲适的丰富情感,反映书法家的性情修养、审美情感,并通过作品与观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什么样的意识,决定了什么样的审美眼光和审美趣味。显然,在当前碎片化阅读的背景下,书法网上评鉴应以传统碑帖为审美典范,在书法的美学表达与人文主义价值追求等方面予以传播。在继承与创新的互动中演进,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是书法艺术的普适性要求。网络书法评鉴在其应有的基础与优势上,面对现实,突破困境,以构建书法创作多元化、理论深入化、展览经典化为新格局,成为方向正确的中国书法艺术传播模式的主导力量。 |
创新与不足 | 对于网络书法评鉴的乱象,事实上有相关的平台或专业人士致力于扭转风气,树立更权威的专家进行批评之争,或者用更直接的方式遏止不当的评论在网上流传。文中对这部分还没有跟进,暂时止步于整理阐明整个书法评鉴的大环境,挖掘其中的弊端,浅析背后的原因。面对当下的转圜措施,还难以进行更充分的信息搜集和研究,但不能否认当下网络对于书法的不良评鉴已采取了一些应对方法。 |
参考文献 | [1]黄亮.论“互联网+”时代的书法发展[J].中国书法,2016,24:189-191.[2]李澍周.书法“网”事——网络对书法的影响[J].东方艺术,2009,12:70-79.[3]郑利权.论大众传媒对当代中国书法的影响[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01):100-104.[4]蔡大礼.网络时代的书法新生态[R].中国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9.18.[5]戴永芳.书法网络传播的价值取向探讨[J].书画世界,2008,6:69-70.[6]王高升.当书法遭遇微信时代[J].中国文化报,2018,05:1-2.[7]吴彦颐.自媒体时代书法微信传播的多维透视[J].中国书法,2016,06:155-157. |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论文share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论文
题目: 喀斯特生态脆弱地区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喀斯特生态脆弱地区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
由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和历史等多种因素,喀斯特地区一方面自然资源丰富,另一方面经济尤为落后。而依托资源优势发展资源型产业,是喀斯特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全国的差距的主要途径。如何实现通过资源型产业带动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是目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必须思考在更为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条件下,在经济落后且环境脆弱的喀斯特地区,实现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目的通过对喀斯特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喀斯特地区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二.选题的意义
1.喀斯特地区资源型的产业发展受生态环境的约束
我国喀斯特地区具有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低、经济落后等复合特征。与一般地区相比,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相当脆弱,表现为对外界干扰反应灵敏和生态恢复力弱,大规模的开发必然引起大范围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一方面要发展经济,解决当前问题;另一方面又要保护生态环境,解决未来问题。因此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只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兼顾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2.喀斯特地区资源型产业比重大、生命周期短
喀斯特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全国已探明的140种矿产资源中,其中储量占全国总储量30%以上的矿产就有20余种,其中煤、磷和铝的储量尤为丰富,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资源型产业成为喀斯特地区的主要支柱产业,在经济总量中比重较大。同时,多数矿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资源型产业的发展都要经历由出生、成长、成熟到衰老的生命周期。由于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维度低、生态链条短、水土易流失、资源难探测、资源分布分散、开采浪费大等特点,其资源型产业生命周期更短。所以在喀斯特地区发展资源型产业,可持续问题更为重要。3.喀斯特、资源型与可持续,三元边际共同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喀斯特地区资源型产业在区域分布上多是大集中、小分散,点多、线长、面广,在空间结构上往往难以发挥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最后的结果多数是矿竭城衰,直接影响该区域的就业和经济发展。同时我国绝大多数喀斯特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分配差距很大,多次发生较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民生问题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与一般地区相比,喀斯特、资源型与可持续三元边际共同制约其经济发展。三.文章框架 1.引言
第一部分是为文章进行背景的铺垫,介绍喀斯特地区的资源特点(包括资源类型、产量、分布等)、产业特点和经济水平几个方面的概况。2.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对喀斯特区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分析了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对喀斯特地区的重要意义。结合西南省份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从资源型产业自身的产业特点、资源型产业与环境的关系、资源型产业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三个角度阐述意义。第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以兼顾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两者的关系;第二,由于资源型产业生命周期短,对资源消耗量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能够保护和有效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延长对资源型产业的原料供应期限,从而保障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第三,结合喀斯特地区的地形特点可知,与一般地区相比,喀斯特地形、资源型和可持续三方面共同制约了喀斯特地区的经济发展。3.喀斯特地区资源型产业的现状
第三部分首先界定了广义的喀斯特地区和本文分析的喀斯特地区的范围。本文主要对贵州、广西和云南三省的资源型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范围的界定可以统一上下文的口径,使数据内容保持统一性。
其次,介绍喀斯特地区的主要资源型产业。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共十一类,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比重最大。并阐述现阶段,资源型产业的数量、产值、员工数、资产在贵州、广西和云南三省的工业产业总值的比重。根据资源分布特点,分析出各省的龙头资源产业。
4.喀斯特地区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是整个文章研究的重点和核心部分。要实现喀斯特生态脆弱地区的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就要结合地区自由特点、产业特点来找出现存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这一部分主要根据第三部分介绍的资源型产业,从资源产业整体和三省的龙头资源企业的企业效益入手,通过成本、利润、产值、员工数、集中度与工业产业总体相比较,分析资源利用情况、废弃物再利用和处理情况,对不利于该地区发展资源型产业与环境友好型关系的因素进行总结和归纳。为改善资源型产业和喀斯特地区环境的关系指明方向和着力点,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5.喀斯特地区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五部分针对第四部分提出的问题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并在相应对策和建议下结合贵州、广西、云南三省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建议,提供具体的解决路径和思路。
四.本文研究的重点和结论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借鉴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从产业结构角度对喀斯特地区资源型产业和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在现有成果基础上对分析发展资源型产业和生态环境协调关系的不良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并有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结合喀斯特地区和该地区资源型产业的固有特点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的开发必然引起大范围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因此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只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兼顾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综合发展,使已处于生命周期成熟期及衰退期的产业如何实现升级和结构调整,使刚处于出生和成长期的产业能长远可持续的发展,进而破解“资源必然枯竭,产业必将消失”的命运魔咒。具体的发展重点为:第一,转变资源的管理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二,实现资源型产业发展的生态化;第三,促进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形成。
第五篇: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评述
求 索 / 2006 /
3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评述
王 蔚
摘 要 :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社会科学的反思性前提具 有重要的学术意义。社会科学意识在西方强于中国。社 会科学有其重要的功能,已形成自己的研究方法体系,主 要有实证主义和非实证主义两种方法。社会科学方法论 面临着来自社会科学外部的压力。
关键词 :方法论;社会科学;实证主义;非实证主义 中图分类号: C91-0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490X(2006)3-065-03
作者: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湖北,武 汉, 430079
方法论(M ethodology)是一系列有关方法的理论与学说, 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社会科学的反思性前提 ,具有重要的学 术意义。/不言而喻 ,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一种理论之所以可 能 ,首要的条件是刻画社会科学在对象、工具和方法诸方面区 别于自然科学的独特性质。0在中外各类社会研究方法的著¹
述中,关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描述众说纷纭。本文试图对此 做一番粗浅之梳理。
一 社会科学研究在中西方之遭遇)/东方不亮西方亮 0
在西方 ,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意识比较强。早在 18世纪 ,维 科的 5新科学 6以及休谟关于精神科学的理论、斯密的经济学、弗格森关于市民社会的理论 ,对社会科学的哲学和方法论研 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世纪 ,在圣西门、孔德、斯宾塞、韦伯 等人的著作中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杜尔克 姆的 5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6是社会科学方法论领域的经典,韦 伯的 5社会科学方法论 6刊行于世。/严格说来 ,社会科学是在19世纪才出现的 0。º
20世纪 ,西方社会科学中的许多流派更
是以其方法论而著称 ,但是,自 20世纪 50、60年代始,在后现 代主义语境中 ,西学的主题和话语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20世纪 30年代,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合乎逻辑地 出现在中国学术和文化的前台,曾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有 过很多诸如 /社会科学概论 0、/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0、/社会科 学方法论 0的几乎同名的著作和文献。由于当时中国的社会 科学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主要的工作基本上停留在西方社 会科学思想的引入上。后来 ,由于唯科学主义的影响以及对 唯物史观的教条主义理解 ,无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 以唯物史观取代对社会科学的方法论研究乃至取代、否定具 体的社会科学学科 ,使得后来一些学科如社会学、人类学(民 族学)、心理学等在极端的年代被取消。在 20世纪 80年代中 期 ,伴随 /迎接新技术革命浪潮 0,我国学术界对社会科学与自
5然科学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过比较集中的讨论,因缺乏关于社 会科学的独立性的意识 ,无法展开对社会科学的性质、功能和 方法论的全面的研究。如何认识和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地 位、作用及其发展规律远没有引起中国学术界足够的重视。一个突出的表现 ,就是有关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研究仍然不被 看作专门的学术领域 ,至少远不如自然科学史、科学技术哲 学、科学技术社会学或科学知识社会学那样引起广泛的重视。
二
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之功能
社会科学研究是一种有目的的智力活动,也是一种社会
活动。就特定的知识和学科来说 ,如果没有成熟而系统的方 法论作为预设和前提 ,就表明这一学科和这一类知识对于自 己的逻辑依据和研究程序、自己的视野以及自身的社会功能 , 尚缺乏系统而清晰的认识。
社会科学研究的功能首先表现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功 用。理论功用是指通过理论性或基础性的社会研究 ,获得有 关人类社会的基本知识;实践功用是指针对某种社会实际问 题而进行的具体研究 ,研究本身是为了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 思路与方法。两种功用缺一不可。其次 ,具有描述、解释和预 测的功能。描述就是对社会现象或事物的状况、过程和特征 进行客观的说明 ,做出 /是什么 0的回答。解释是对研究对象 的过程、原因等作出分析,回答的是 /为什么 0的问题。预测是 对研究对象未来发展状态的预期。它是建立在描述和解释的 基础上的研究活动。只有对事物的现状、发展变化的规律及 其因果关系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能对其未来的状况 作出正确的预测。但是 ,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决定了社会科学 的预测的局限性。
目前 ,社会科学已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法体系。大致上 可分为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三个层次。方法论是人 们研究社会的基本立场、基本假设和基本出发点。可以将其 划分为哲学方法论和各门具体学科的方法论。马克思曾经指 出: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重要 缺点;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 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民的感性活动 ,当作实践去理解 ,不是 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0。可见»,人们在观察社会时难免有 /洞穴 偏见 0(培根语)。从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出发 ,对社会的研究和 认识会得出不同的、有时甚至是相反的结论。研究方式主要 是确定研究和研究路线。依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不同 , 人们可以采取不同的研究方式。在社会科学领域,最常见的 研究方式是 :调查研究法、文本研究法、比较分析研究法、实地研究或观察法、访问法、实验法等等。
如果说方法论和研究方式指出了研究的方向并确定了研
究途径的话 ,那么 ,剩下的就是 /小心求证 0,这就涉及到在研 究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其中最重要 的是如何收集资料、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进行调查、如何汇集 资料、如何分析资料、如何处理数据等等。这些具体方法和技 术往往交叉使用于各个阶段。因文章篇幅有限 ,笔者下面重 点从两方面来介绍社会科学的方法论。
三 社会科学内部的方法论之争
(一)经典实证主义、工具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 社会科学是继 17世纪科技革命后自然科学的发展、成熟 后争取到自己的 /科学 0地位的。社会学的鼻祖奥古斯特 #孔 德提倡建立 /科学的社会学 0(scientific soc iology)。人们把这 种源于孔德 ,主张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具有一致性 ,并寻求普 遍规律性的观点称之为实证主义(positivism)。作为一种曾在 西方学术界有着广泛影响的方法论观点 ,实证主义的发展经 历了经典实证主义、工具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三个阶段。
孔德和涂尔干的观点代表的是实证主义发展的经典阶 段。经典实证主义认为 :社会科学在学科性质上与自然科学 是一致的,社会学完全可以借用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并纳入 科学之列;社会科学的研究目的跟自然科学一样是寻找和建 立 /规律 0;宣称 /社会学坚持,一切社会现象都服从于因果原 理。这在于社会学应用这个原理不是出于理性需要 ,而是来 自于经验概括。既然已经证明自然界中存在着因果律 ,既然 因果律已逐渐由物理学、化学领域扩展到了生物学领域,又从 生物学领域扩展到了心理学领域 ,那么我们有理由宣称它同 样适用于社会世界。0经典实证主义主张整体主义的方法论¼, 强调对社会整体结构的研究 ,认为只有社会层次的事物才是 重要的 ,个体行为只是社会结构的产物。
/工具实证主义 0(instrum enta l positivism)是实证主义发展到 20世纪 40-60年代的新的表现形式。拉扎斯费尔德是其 代表。与经典实证主义相比 ,工具实证主义的研究重点不再 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考察,多数也放弃了建立普遍性的社会 规律的企图 ,而是着眼于具体的社会现实事物或制度,力求通 过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改进 ,通过研究语言的数学化和形式化, 发展了实证主义社会学。
20世纪 70年代,由于西方遭受的深刻的社会危机和学术 危机加上实证主义自身发展的不足 ,风靡一时的实证主义方 法论陷入了困境,受到了极大的怀疑和挑战 ,从而失去了独霸 天下的局面。实证主义进入后实证主义(Post-positivism)时 代 ,主要代表有华莱士、乔纳森 #特纳和亚历山大等。后实证 主义的出现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发展的某些趋 势 ,体现在 :社会科学研究趋于综合化 ,理论观点取向多元化;对 /科学 0概念和对社会科学各学科自身的认识也发生了重大 变化:人们已经认识到 ,科学没有统一的模式,科学的目标也 是多元的,因而社会学可以是科学取向的也可以是人文取向 的;对 /客观性 0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传统的实证主义知识观强 调客观主义 ,认为知识是积累性的 ,有客观的评价标准。然 而 ,目前此观点受到了相对主义论的极大挑战。社会科学研 究中的价值或 /意识形态 0问题重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价 值中立 0观点也受到了动摇。后实证主义者虽然企图通过新 的努力来应对新的变化,但实证主义方法论已显得不再那么 强势了。
(二)非实证主义方法论
20世纪 60-70年代之后出现的非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代 表主要有现象学与理解方法、批评理论、建构主义等。如前所 述,实证主义方法论试图应用自然科学的范式,假设社会现象 和自然现象具有相同的性质。但是社会科学的现象学家则认 为这种观点是不成立的 ,因为自然界或自然现象是无意义的 , 社会世界是一个意义性(meaning)构成的世界,社会现象本身 是意义的。社会科学家的观察活动不仅仅是现象的观察与解 释,还需要理解(understand),从而抓住社会世界的意义的结构。现象学者认为实证主义社会学失败的根本问题就是没有考虑这一点。
西方第一个比较系统地提出 /理解 0方法的人是德国哲学家狄尔泰。狄尔泰主张社会科学(他称为精神科学 ,包括社会与人文各学科)与 /自然科学相比 ,这些科学具有完全不同的基础和结构。它们的研究主题是有一些既定的、而不是推论出来的单元组成的)))这些单元都是可以从内部加以理解的。在这里 ,我们为了逐步达到概念性的知识,从一种直接存在的知识或者理解过程开始
0。对自然界可以说明½,但对社会
精神生活需要去理解。后来 ,韦伯继承与发展了 /理解 0方法 ,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韦伯的社会学被称为 /理解的社会学 0, /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社会行动的解释性理解 ,并依次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因果说明的科学
0。在韦伯看来¾,社
会学类似于历史学,不同于自然学。社会科学在研究方式上应作到 /价值无涉(value-free)0,不应该让个人的价值或利益左右其研究。在这一点上 ,韦伯跟实证主义的观点是接近的,要求对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作出明确的区分。认为不能从对 /事实的陈述 0中得出 /应该的陈述 0。但实际上 ,在社会科学中 ,人们很难做到这一点。后来 ,美国社会学家许茨进一步从现象学的角度 ,强调了社会科学研究的独特性。
现象学方法的提出者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胡塞尔对实证主义科学观提出了激烈批判,认为实证主义是一种非常片面的 /残缺不全的概念 0,它只关注对纯客观事实的研究,忽视了主体价值问题。他提出了现象学这一新哲学方法 ,目的是通过强调对生活世界 /主体 0的分析 ,树立一种新的更全面的科学观。胡塞尔的 /现象学运动 0对哲学和社会科学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20世纪 60年代之后现象学社会学、常人方法论等理论观点的出现就是突出表现。许茨在综合韦伯和胡塞尔的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其现象社会学观点。他在肯定了对意义、生活世界和常识世界研究的同时,特别强调对常识实在的研究 ,主张用经验方法去考察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2ity)0这一重要社会实在。他通过 /主体间性 0的创造与维持概念,提出我们的生活世界是常识的潜在的典型化(typ ifica2tion)。他认为生活世界的典型化是建立在主观意义基础上的,分为初级建构(first-order construc ts)和次级建构(second-order constructs)。
总体来说 ,现象学和解释学观点与实证主义方法论有根本的不同。首先 ,他们主张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有明显的不同 ,表现在研究对象和目的等方面,特别重视理解方法。其次 ,重视对社会行动及其意义的研究 ,重视价值问题 ,倡导特定的分析视角。第三 ,以个体主义方法论为特征。从韦伯到许茨 ,他们都是唯名论者,关注对行为个体的研究。第四,倡导定性研究方法 ,而不是定量研究方法 ,如实地研究法、66
人类学的 /深描(think descr iption)法等 0。
批判理论又称 /法兰克福学派 0(Frankfurt School)。主要 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阿多若、马尔库塞、弗罗姆、哈贝马斯 等。他们深受马克思思想的影响,故又属于新马克思主义学 派。其中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最多产、最有影响 的人物。批判理论家关注的重点是对意识形态或社会文化的 批判。他们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早期思想;批判反对 /唯科 学主义 0观点,批判实证主义的工具性单向思维 ,主张科学技 术也是 /意识形态 0,反对实证主义的客观性和价值中立性观 点;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批判理论对社会的批判 ,是具体 的否定而非全盘否定。尽管这个学派后来出现了分化 ,但他 们都还保持了批判理论的基本趋向 ,即认为科学研究的目的 不是解决 /是什么 0(to be),而是解决 /应该是什么 0(should be)。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0主张科学知识跟其他知识形 态并无本质的区别。他们认为科学知识也是社会建构的产 物 ,必然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其观点可以概括为 :第 一 ,反对把科学仅仅看成是理性活动这一传统的科学观;第 二 ,采取相对主义认识论的立场 ,强调科学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弱决定的,并且削弱甚至完全否定经验世界在限定科学知识 发展方面的重要性;第三 ,认为自然科学的实际认识内容只能 被看成是社会发展过程的结果 ,并被看成是受社会变量影响 的。科学家在解释他们占有的材料时¿,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 响 ,甚至受到他们的利益的直接的影响。科学家所得出的发 现事实上是社会协商的结果 ,因而普遍的科学方法只不过是 一种思想。建构主义观点不但用于说明科学成果是社会建构 起来的 ,而且更强调一切社会知识与实在都是社会文化的产 物。目前,建构主义对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都产生了很大影 响。它涉及到不同学科、源于不同流派的各种社会研究,如科 学知识社会学、常人方法论、科学修辞研究、符号人类学、女性 主义理论、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理论等。
四 社会科学与外部社会的冲突
社会科学与外部社会的冲突主要表现在社会科学研究者 与外部非专业人员(主要指的是行政管理者和社会普通公众)和外部专业人员的冲突。
科学研究自产生时就与社会控制开始了永无休止的冲 突。因为社会科学家与行政管理者担任的社会角色不同 ,前 者从事客观研究 ,后者从事管理和社会控制。角色和利益不 同 ,对社会研究的看法自然也不同。社会科学的终极追求是 探索、描述、解释社会事实,而社会科学研究者直接关注的问 题是 :社会是什么 ?为什么如此 ?将来会怎么样?行政当局 更关心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 ,行政管理者总是试图规定社会 研究者应该研究什么,什么样的研究结论应该告诉什么人等 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一冲突的核心是 /事实)价值 0问题。而 社会科学研究者与社会普通公众之间的冲突的关键问题是 /事实)常识 0问题。社会科学家尊重科学事实而普通公众则 更相信自己 /亲身 0经验、/切身 0体会和世人皆知的常识。造 成这一现象的表面原因几乎是公众盲目相信个人经验和社会 常识,但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研究的 /科学性 0不强 ,社会科学还
没有在普通大众的心目中真正确定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社会地 位。
社会科学研究者与外部专业研究人员的冲突指的是社会 科学研究者与自然研究者之间的冲突。随着职业分化和教育 专业化的发展,社会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之间也出现了越来 越多的不理解、猜忌甚至是对立和冲突。产生这种冲突的原 因有三 :
第一 ,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双重身份。在研究过程中 ,社会 科学工作者既是研究者,又是参与者。他们的感情和坚定的 信念难免会使得对事实的有效探讨更加困难。美国学者肯尼 思 # D #贝利就指出:自然科学一般不介入他或她正在研究的 现象 ,而社会科学家则置身在研究现象之中 ,因此,研究者必 然会把自己的知识结构、情感、意志、价值观念等带进认识过 程,并最终影响到认识过程的结果)))观念性产品。这种观 念性产品就很难具有客观性。这就使得在社会科学研究中À, 对真理的探索尤其艰难。
第二 ,社会事实与自然事实完全不同。社会事实与价值 相关联 ,而自然事实却完全相反。因此 ,自然科学的研究与社 会科学的研究有着原则界限。自然科学中对规律概念的用法 在社会科学中尤其是在历史研究中很少有所得。在自然科学 中,规律越是普遍适用 ,对精确的自然科学越是重要 ,也就越 有价值。在社会科学中却恰恰相反 ,最普遍的规律正是最空 洞的 ,往往也是最没有价值的。
第三 ,学科之间的偏见。斯诺认为 ,造成冲突最主要的原 因是我们对专业化教育的过分推崇和我们要把我们的社会模 式固定下来的倾向。社会上智力最高的人群间的对立和冲突 造成了重大的社会损失 ,他指出: /文化的分裂会使受过高等 教育的人再也无法在同一水平上共同就任何重大的社会问题 开展认真的讨论。由于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只了解一种文化 , 因而会使我们对现代社会作出错误的解释,对过去进行不适 当的描述,对未来作出错误的估计。0
Á
注:
¹马克思、韦伯著、韩水法、莫茜译: 5社会科学方法论 6。中 央编译出版社 2005年版 ,第 2页。
º参见 5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6第 7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社, 19 86年版,第 171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6第一卷,第 54页
¼E.Durkhe im.The R ules of Sociolo ica l M ethod.N.Y.: Th e Free Press.1938.P.14 1.½威廉-狄尔泰著: 5精神科学引论 6(第一卷),童奇志、王海 鸥译,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2年版 ,第 18 0页。
¾M ax W eber。E conomy and Society, N.Y.: Bedm in ster press.1968.P.4.¿参见 [美 ]史蒂芬 #科尔: 5科学的制造:在自然界与社会之 间 6,林建成、王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第 45页。
À肯尼思 # D#贝利 : 5现代社会研究方法 6,上海人民出版 社, 19 84年版。
Á [英 ]斯诺: 5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 6,陈恒
六、刘兵译,四川 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译者序 0,第 5-6页。
(责任编辑:南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