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者《社会科学方法论》讲稿5篇

时间:2019-05-14 17:4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学者《社会科学方法论》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学者《社会科学方法论》讲稿》。

第一篇:北京学者《社会科学方法论》讲稿

北京学者《社会科学方法论》讲稿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杨春贵 1 《导论》解读 欧阳康 2 第一章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边立新 10 第二章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庞元正 17 第三章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陈曙光 23 第四章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孙熙国 30 第五章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王宏波 43 第六章 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 张曙光 52 第七章 社会科学的世界视野 马俊峰 60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杨春贵)

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都需要有科学的方法。社会科学研究作为一种复杂的、探索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尤其需要有科学的方法来指导。

所谓方法就是主体把握客体,包括认识客体、评价客体、改变客体的原则、规范、程序等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都是讲方法的重要。

方法是否正确,对于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切事业有成的科学家,都重视方法,不管是自然科学家还是社会科学家。

英国的休谟把科学方法比做在黑暗中的指路明灯,他说,一个方向正确的跛子,比一个方向错误的善跑的人先达到目的地。

俄国的巴甫洛夫说,有了良好的方法,即便没有多大才干,也能做出许多成就;如果方法不好,即便是有天才的人也将一事无成。

这些话都是包含着他们丰富的人生经验在内的。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导论》解读

欧阳康(华中科技大学)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个课题,并和大家一道探讨本课程的教学问题。一年多来,这个大纲撰写确实比较艰难,但在杨校长的精心组织下,我们大家感到很愉快,大家一道思考和研讨了很多非常有意义的问题。杨校长是我国非常著名的哲学家,也是高层领导者,有非常丰富的管理经验,也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刚才大家听了他对于这门课程非常精辟的解读,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他也不断地给我们整个课题组把关、定向,直到最后由他一一地定稿,我们对他充满了敬意。刚才大家听到了他的解读,我觉得从宏观到微观,包括一些重要的观点,都讲得非常清晰。

按照课题组的分工,我负责写导论部分。今天跟大家交流关于导论的一些体会。希望得到我们专家组成员特别是杨校长的批评指正,同时也请各位老师进一步深入研讨。

杨光司长刚才谈到,我国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已经有将近20年的时间,可是我们的学科、形势和学生情况都已经发生了很深刻的变化,需要开设新的课程。能不能开设好一门新的课程,开头非常重要。我自己这么多年来还一直在给本科、硕士、博士上课,深感一门课的成效关键在于老师。有的老师把一门课讲活了,学生们很有兴趣,积极参与,取得很好的效果。有的老师不仅能把课讲砸了,甚至把一个学科在同学们心中的地位都讲坏了。这门课能不能讲好,既要看有没有好的课程定位,有没有好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而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老师的讲课,这里我觉得还有一个附加条件,就是能不能把导论讲好。我们各个学校的课程组可能有不同的组合方式,有的是一个老师包几个课堂,从头一直讲下去,讲完全课的内容,有的是几个老师各自承担几个专题,前后组合起来,构成课程整体。不管是哪种方式,导论讲好了后面的课就比较好讲了。

尤其是这门课是选修课,多少还有一些竞争性。很多同学一开课就到课堂来听一听,听得好了有兴趣了就继续听下去,这门课就选定了,如果导论讲得不好,听得不如意,他就跑到别的课堂,选其它的课去了。所以如果导论讲好了,对同学有吸引力,就能吸引更多的同学来选修这门课。我希望不仅学习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同学们都能选修此课,还能够吸引更多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的同学们来选修这门课。

一、关于导论的宏观分析

其一,关于导论的功能定位。我觉得导论有六个部分的功能。第一,要论述本门课的重要意义。杨校长用他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他的管理和教学经验告诉我们研究方法有多重要,社会科学方法论有多重要。第二,要引出本门课的主要问

题,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面临什么样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第三,要界定本门课的基本概念,什么叫方法论,什么叫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等。第四,要规定本门课的基本原则。第五,要概述本门课的主要内容。杨校长刚才把本大纲涉及的七种主要方法做了梳理,概括进了四大板块,我觉得这是非常精当的。那么如何让每一课都具有魅力、能够吸引大家,这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第六,探讨研修本课的方法。

其二,导论的逻辑结构。按照我自己的理解,导论其实是一个不断深化的逻辑进程,有以下逻辑特点。导论的第一个逻辑特点是从历史到现实,它首先讲的是人类认识社会的历史进程。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从总体上来看,研究的是现代甚至当代社会科学方法论,但是当代社会科学及其方法论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漫长历史发展的产物。因此,教学中首先要有一种历史感,要研究人类社会认识如何从历史走到今天,经历了哪些主要的阶段,有哪些主要的成就与方法?这需要跟同学们讲清楚。老师要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历史感决定着我们全部理论的历史和现实的基础。

第二个逻辑特点是从概念到问题。这里大家可能首先会遇到一个概念上的区分,比如说我们讲社会科学方法论,那么什么叫社会科学?我们没有讲人文科学,因为一些人文学科能不能叫成“科学”这是有争论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关系是什么?这需要做一些基本概念的澄清。这些概念不清晰,有可能会造成一些思想混乱。我们编写大纲的时候,对此一直有点纠结。后面大家形成的基本看法是,当代学科体系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大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一般来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可以叫做科学,而那些经典的人文学科,如文、史、哲等,则很难叫做科学,我们把它叫做人文学科。尽管我们的书名是社会科学方法论,并没有直接提到人文学科,但我们认为这里的社会科学总体上看也是适合于人文学科的。因为相对于与自然和自然科学的关系而言,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是比较相近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因此本书所说的社会科学也包含了人文学科,社会科学方法论也包含了人文学科方法论。

第三个逻辑特点是从理论到方法。我们不仅关心学科的理论问题,尤其要探讨方法论问题,导论分别界定了方法、方法论、科学方法论,自然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等等。

第四个逻辑特点是从一般到个别。当我们讲了一般社会科学方法论后,就要集中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本课的总的名称叫“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但是我们书中对两者关系的处理,尽可能若即若离,更多考虑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同时我们也希望它有一个足够的视野去涵盖相关学科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甚至西方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我们希望对两者关系能够有一个妥善的处置。

第五个逻辑特点是从主题到背景。当我们聚焦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时,我们还必须认真研读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当代西方社会的发展,有与之相应的社会学科、人文学科作为其思想表现和理论支撑,而且他们在方法论上的研究和关注比我们早很多、深很多、丰富很多,因此我们应当向他们学习。西

方社会文明进步是有它的社科理论表现和人文学科支撑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应当有足够开放的心态和宽广的视野,自觉地向他们学习。

第六个逻辑特点是从坚持到发展。首先我们要强调在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以保持我们的主流价值取向和科学的方法论引领。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还处在变化更新充实发展之中,因此要让它在方法借鉴和领域拓展中不断得到发展。

其三,上好导论应该注意的问题。一是视野要广阔。二是概念要准确。三是逻辑要清晰。四是定位要合理。导论既要讲后面的一些东西,但是又不能去细讲,导论应该在宏观层面上,在逻辑结构体系上做出比较全面的分析,而不是代替其他章节的讲述。我过去接触到有的老师讲授新课时导论讲得很长,这也不太合适,导论应该有效地把同学们引进课程体系里去。五是导向积极。六是引发兴趣。导论讲下来要让同学们舍不得离开课堂,这样他才能继续听下去。兴趣是我们这门课成功的关键。

二、尝试解读导论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第一,关于社会认识发展演变的历史。大纲的开头是从历史到现实,从古代到今天,人们认识社会是怎么走过来的,我们过去把社会认识的发展历史大体上分为六种历史形式。原始社会时期,总体上来看,是神话的认识形式。古希腊、古罗马、古代中国都有很多神话,他们反映原始社会的人们以集体表象的方式来认识当时的社会,所形成的基本认识方式。神话是在人类认识能力有一定发展但是还发展得很不够的情况下产生的,有时候人们是以幻想来弥补现实中的知识缺陷,因此创造出各种形式的神话。当产生书面语言文字符号以后,特别是时间意识觉醒以后,人们注意到经验的作用,并用语言文字符号把经验记载下来,因此产生了一种方式,叫做以史为鉴。中国是“以史为鉴”的认识形式发展和运用得最经典和充分的。中国从进入到有史记载的历史以来,就形成了一批专门职业的史官和史论,也形成了我们的《二十四史》等等,浩如烟海的历史书籍记载了历史的发展。从西欧来看,从中世纪以后进入到以神学或者信仰为主的认识方式,哲学成为神学的奴婢,在那里论证一个针尖上到底能站多少天使,哲学、形而上学变成神学的附庸,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到近代西方社会产生资本主义,在思想上凸显了一种东西,叫做理性主义。马克思说那是一个需要理性而且造就了理性的时代,理性成为批判一切、建构一切的思想武器。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成功,实证方法引入到人文社会问题研究,变成社会认识主要形式。从圣西门最早提出的社会物理学到孔德倡导的实证哲学,一直到现在,西方社会科学采取的主要是实证方法。伴随着人类情意觉醒,尤其是对于人的个性解放的要求,从当年的神学经典诠释学发展出来当今非常盛行的解释学,凸显着人文社会科学区别于自然科学的特殊性,构成了实证与人本并行的局面。与实证、人本同时发生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以实践为基础和特征的社会认识形式,形成了当代社会科学方法论多种主要趋势并行的局面。

第二,马克思主义在社会认识史上的革命变革。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最根本方法。要研究前马克思主义社会认识形式的

主要缺陷,分析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资源,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转变历程,探讨他们如何实现方法论的转化,如何从唯心主义走向唯物主义,如何从朴素唯物主义走向辩证唯物主义,如何从民主主义走向共产主义,说明他们转化的关节点。要研究和阐发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践论实质,分析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方法论意义。

第三,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容结构。本课除了导论外有七章,刚才杨校长对它们做了很好的分析,我就不重复了。

第四,《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我们这里提出了五个原则,这五个原则之间有它们的内在逻辑。

第一个原则,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一切从对象出发,从客观出发,从实际出发,从事实出发,这是我们最基本的要求。这里值得关注的是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如何坚持客观性,对此曾经有过争论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讲,要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就只能从物出发。记得在我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国内哲学界曾经有过一场讨论,就是目的是不是实践的要素。有人说,要在实践研究中彻底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把目的这个主观因素从实践中驱逐出去。我的博士生导师夏甄陶教授坚持目的是实践的要素,否则人的活动就很难区别于生物界的运动,这就叫在社会历史中坚持客观性原则。社会历史活动中有客观的物质的方面,也有主观的和目的的方面,我们都要全面客观地加以反映,这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客观性。

第二个原则,主体性原则。我们这个教材有专章讨论“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就是充分考虑到了主体在社会中的作用。人和社会的交互作用,构成了整个社会实践的基础,作为主体的人推动着社会历史的进步。以客观性的视角来研究社会历史,首先应当注意到人在社会历史中的特别地位和作用。同时还要注意到研究者所具有的主体性,所以主体性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含着求真、求善、求美,社会历史活动中的人追求真善美。当我们研究社会历史的时候,我们也是在追求真善美。

第三个原则,整体性原则。我们进入社会往往直接看到的是要素、现象和个别,所以盲人摸象是有必然性的,因为人的眼睛直接地只能看到事物的部分,但是辩证方法要求我们在观察到要素、现象、个别的时候,头脑中同时要有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要把他们作为整体、内在的有机部分来加以研究。本课大纲中的社会系统认识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等都是在从不同角度阐发这种整体性原则。

第四个原则,具体性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讲过,真理是具体的。什么叫社会真理?如何把握社会真理?我觉得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社会真理更加具体,与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适用于非常广袤的领域不一样,所有社会真理只适用于特定对象、条件、场景、时区等。一旦脱离了这些条件,它们的真理性就会转化或者消失。对于具体真理需要我们做定性、定量和定时的具体探索。

第五个原则,发展性原则。以过程性方式来看世界,一定要注意到社会历史的发展与进步。进化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总方向和总趋势,但是我们讲发展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到在社会历史的发展前进中,同时可能包含着倒退与曲折,正如人的某些机能强化的同时,一定会带来相关机能的弱化。所以当我们讲到发展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发展的成本,发展的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我们对现代化的复杂运动,过去看得比较简单,只看到它们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正在不断地遭遇到它给我们带来的问题。

第五,正确认识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要有足够广阔的视野。客观来说,中国当代的社会实践已经从西方借鉴了很多的要素,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无疑同样值得我们学习。由于篇幅限制,大纲中主要谈到了几对方法论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区别,从对象上来看,首先是如何看待社会与自然的区别与相似。他们之间无疑有相似性,但是又有根本的差异性。科学主义忽略其差异性,关注其共同性,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同样可以直接运用于社会科学。而人本主义忽略共同性,强调差异性,而且把差异性加以放大,否认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相关性,因此他们强调个性,强调情感,强调意志,强调欲望等,主张运用那些仅仅适用于人文社会现象的独特方法。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各自都给我们以启示,也引发我们的思考。在我们看来,社会历史既是现实、物质的,因此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又是个别的情感的意志的存在,因此也还需要自己所独有的方法。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我们才能获得对社会历史的全面认识。

其二是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个体主义认为个体决定整体,只有从个体出发才能很好地解释社会历史运动。整体主义认为整体决定个体,只有从整体出发才能有效地解释社会历史运动。按照现代系统科学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要素与系统,局部和整体之间是相互决定的。因此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各有其合理性,也各有其局限性。我们认为,个体、群体和人类,这是我们观察人与社会关系的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交互作用,互为参照,构成了我们对社会认识的三个向度,只有将其整合起来才能达成对于人类社会的整体性认识。

其三是结构功能主义。结构功能主义是借鉴现代科学中的结构功能方法而形成的学术思潮和方法论流派。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一定的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是我们从事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关注的问题。我们考察一个社会,一项社会政策,一项社会行动,到底好与不好,合理不合理,关键看它的社会效果,尤其是最终效果如何,这就是它的功能。功能是我们最为关注的,现代系统科学有很多新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四是后现代主义。这方面在大纲里面略去了,但后现代主义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应当予以关注。后现代主义是作为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而产生的,最初在当时的德法兴起,现在在美国比较盛行。后现代主义有解构性的和建设性 的两大基本价值取向。美国有一大批学者,如小约翰·柯布、大卫·格里芬等一直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我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感觉他们有一种很积极的态度。他们是站在现代性的成就的基础上研究现代性的问题,他们希望中国不要走入西方现代化的诸多陷阱中。他们给我们一些启示,当我们加强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应当努力克服它们所带来的一些负面问题。但是我也在对话中告诉过他们,你们对现代性的批评和我们对现代性的关注是不一样的,西方发达国家已经享受了现代化的积极成果,你们当然可以批评它,而我们还站在现代化的外围,对于我们来讲,主要的任务还是要积极加入现代化,争取获得更多的现代化成果。为此我们也可能要付一定的学费与代价,问题无非是怎么样才能付得少一些,发展得更合理一些。

其五是关于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评价。总体上来看,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与西方社会进步和西方社会科学发展相关联的。如果我们承认西方社会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承认西方社会科学也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就应当承认他们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也具有合理性。但是有时候西方人喜欢追求一种“片面的深刻”,把彼此相互关联的东西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把问题推向极端。比如从辩证思维的角度来看,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科学性与人本性完全是可以整合的东西,而他们却要将其对立起来,成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又如个体和整体是可以也应当在辩证的思维当中结合起来,可是他们却要分开来,成为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这种方法论是不可取的,我们应当警惕。注意加以克服。

其六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中的主导性和开放性。马克思主义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灵魂,必须自觉加以坚持。但同样重要的是,党中央一再强调,我们要用发展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当代中国的实践,这也给我们讲这门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特别反对照抄照搬马克思恩格斯的话,而且我们也不赞成认为今天西方社会出现了一些危机,好像证明了马克思当年就曾预见了当今世界中的很多问题。如果我们期盼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直接找到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的现成答案,我们一定会失望,甚至还会动摇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对于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关键在于坚持什么,发展什么;怎么坚持,怎么发展;如何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的同时不忘发展。为此我们必须积极自觉地走入当代中国,走入当代实践。

三、关于讲授导论的方法论的几点方法论建议

首先,我们希望所有老师要注意到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要有一个厚重的历史感,同时要有一个清晰的时代感。我总觉得今天中国面临的问题是最复杂的问题,所以要学会以复杂性思维看世界,看中国。中国今天到底有多复杂?它已经把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几乎所有形态的积极要素都引进了中国。例如,我们的所有制是多种形态的,公有的,私有的,外资的,合资的,等等;社会主义形态也改变了很多,既不是当年马恩所设想的,也不是苏东的,也不是传统的,也不是古巴和朝鲜似的;我们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它既不是原来西欧似的,也不是美国似的,也不是东亚的,等等,而是中国特色的。这些要素都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些要素如果不

能尽快地和很好地整合到一个有机的社会体系当中,他们之间就会产生矛盾与冲突,造成社会的内部矛盾与冲突。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利益冲突,其实是不同所有制的冲突,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不同分配方式的冲突,不同生存方式的冲突,不同生活方式的冲突。这些东西本来在它们各自体系当中都可以很好地运用,发挥出积极作用,现在都进入了中国,他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就会加剧和放大,甚至会带来社会体系的分裂。这就需要我们对它们加以科学解读,需要一个发达的社会科学群。而迄今为止对这种社会科学群的建设我们还非常不够,甚至还相当薄弱。我觉得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一种特别的使命,要根据当代中国社会的复杂情况,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文社会科学。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过去我们在这方面的努力还很不够,但是我们应当向这个方向继续努力。

第二,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我们这门课有两个基本特点,首先它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是它的价值性,同时我们要强调它的学术性和科学性。现在的“90后”大学生有能力和机会接触世界上所有思想资源,我们要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靠说服力,靠吸引力。我们应当看到,意识形态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是坏东西,不需要回避和忌讳。马克思当年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但是他要张扬无产阶级的符合现实时代需要的意识形态。我们应当注意到,东西方之间的意识形态纷争并没有结束。例如,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是怎么失败的?一方面是社会主义自己没有搞好,这是根本的原因,而另外一个方面则是西方国家一直在对它们搞西化和分化。大家如果读一读1945年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局长艾伦·杜勒斯在美国国会关于《我们如何对付苏联》的讲话,知道他们如何煞费苦心地要改变苏联人的价值观念和自我意识,就会有所警醒。如果大家再看看1991年11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美国休斯敦对《我们是如何搞垮苏联的》的总结,也令人深省。他说他们如何通过拉它们加入军备竞赛,试图分裂苏联没有搞垮,最后他们实现了他们的愿望,那就是在苏联找到一个人,既能够成为苏联领导人,又能够听英国、美国的,最终他们通过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也会从中受到教育。如果把这些材料都教给大家,同学们会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第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今天的理论前沿在哪里,就在我们的理论困惑中。今天我们面临无数的现实困惑,到哪里去寻找资源。有的人主张复兴国学,希望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资源,对不对?对,够不够?不够,我认为仅仅靠国学是不能解决中国当代的问题。有的人主张向西方寻求思想借鉴。对不对?对!够不够?不够。现在看来所有西方理论也解释不了当前中国的问题。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对不对?对!那么仅靠马克思主义能否现成地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看来也不行。当代中国思想理论的出路在哪里?当代中国靠什么?我以为是靠思想理论的整合,如何把西方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的思想进行整合,并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实践进行新的理论创造,这是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关键。当代中国实践领域中的最大问题是中国道路的探索与创造,中国道路之复杂性超越了世界上所有国家,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才有出路。

第四,思想性与方法论的统一。社会科学研究既需要理论,也需要方法,更需要境界。这里我愿意和大家分享华东师范大学老校长冯契教授的至理名言: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我也愿意和大家分享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们不仅要展示和创造各种最美好的东西,还要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学会倾听,尊重他人之美,还有通过美美与共,把各种美整合起来,创造更大的美,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天下大同。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从事社会认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的研究,我的硕士、博士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不觉中撰写出版了与本课程相关的一些作品,例如,欧阳康著《社会认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2010年再版;欧阳康主编《社会认识方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出版;欧阳康主编《人文社会科学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出版;欧阳康、张明仓著《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出版;欧阳康著《社会认识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出版。顺便介绍给大家,欢迎大家批评指教。

总体来说,我觉得今天的培训是很重要的,但最重要的在于我们诸位的自主研究和深入思考,如果我们都能够把所有课程讲授建立自己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就一定能够把这们课程教好。衷心地祝愿大家!期盼大家!

以上所谈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一章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边立新

以实践为基础:社会科学首要的基本方法

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科学研究不可能离开实践。只有把社会的认识置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上,才能确立社会科学方法的可靠性基础。

社会科学研究:面性实践、概括实践、回归实践。

一、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面向实践)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活动创造人类的历史。§实践活动改变外部环境和人的生存方式。§实践活动是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统一的基础。

(二)实践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社会需要。“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社会科学研究要把握时代的精神。§社会科学研究要反映人民的愿望

(三)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社会科学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离开问题的不会有真正的的理论。§理论工作者: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在纷繁复杂的问题中,选择重大问题、根本问题,前沿问题。

二、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概括实践)

(一)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理论源于实践,但不是停留实践经验,而是要超越经验。§要善于总结多方面的经验。既要总结成功的经验,也要总结失败的经验。§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是不尽相同的。

(二)研究不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研究问题不能从概念出发,只能从现实出发。(防止主观随意性)“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 “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 §从实际出发,不同于“价值中立”,不是丧失立场。“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新派别,一开始就主要是面向工人阶级的。”(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面向工人阶级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 ——马克思

三)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 §调查研究是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调查研究是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论研究的根本途径。(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归根结底是深入群众。§调

查研究,不能满足于简单而随意的实例,而是要掌握真实而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三、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回归实践)

一)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理论的归宿是实践(改变世界)。§理论的正确与否,只能接受实践检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实践检验是一个过程(长期的实践检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二)在实践中发展理论 §不存在永恒真理。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要发展的(防止思想僵化,不能固守已有理论成果)。§ 在实践发展理论,不仅是实践的要求,也是理论本身的要求。§理论的生命力:实践中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破除迷信(迷信书本;迷信上级),真正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有冲破传统观念束缚,才能达到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独立思考: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论品质。

第一章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边立新

社会科学作为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实践对理论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实践特性。因此,这一讲中心是说明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基础,即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的方法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方法。《大纲》中这三个方面分别要说明的问题是:社会科学研究,要面向实践,要概括实践,要回归实践。

一、立足实践的需要进行研究理论

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到底从哪里出发?是从观念出发,还是从实践出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本质区别。历史唯心主义主张从观念出发,和历史唯心主义的研究方法不同,“这里要求发展一种比从前所有世界观都更加唯物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主张“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①] 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必须把对社会的认识置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上。只有这样,才能确立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可靠性基础。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个问题比较抽象,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或生存方式。正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所说的,“人们要生存,需要吃穿住行,为此必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即生产人们的生活所必须的生活资料。所以,人类的第一个活动就是生产实践的活动。”

第二,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改变了环境,同时也改变了人本身。实践活动作为社会活动具有双重意义: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也生产了自己的物质生活;在改变生产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都是实践的产物,都不能离开实践活动。”

第三,思想观念的问题,表面上看是理论的问题,本质上是实践的问题。因此,“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②]

(二)实践需要是研究的出发点

第一,实践的需要决定理论的产生。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实践的体现。“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③]任何理论的产生,都适应了实践的需要,体现了时代的要求,真正的理论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任何理论的产生,都适应了实践的需要,体现了时代的要求,真正的理论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④]

第二,实践的状况规定理论的任务。实践不仅决定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而且规定理论研究的任务。人们只能提出自己时代的课题。“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⑤]每一代人只能提出和完成自己所处的时代的任务,而不可能超越时代,完成本来不属于他们的任务。

第三,实践的发展为理论研究提供条件。实践不仅规定了理论研究的任务,而且为理论研究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手段。物质生产实践作为人的基本实践活动,不仅提供了理论研究的课题,而且创造了理论研究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和技术设备,使理论研究成为可能。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代社会,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工具,不仅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是必要,而且对社会科学的研究也是不可或缺的。

(三)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坚持以问题的为中心。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从客观实际出发,就必须从问题出发。所以,“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的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⑥]理论研究归根结底是对问题的研究。密切关注问题,及时发现问题,深入研究问题,是社会科学的根本任务。

在社会实践中选择研究课题。作为对社会生活考察的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的确立,决不是在观念中寻找,而是从社会实践中去寻找。历史唯心主义考察社会的方法,是“从天国降到人间”,从人的观念出发研究社会。相反,历史唯物主义考察社会的方法是“从人间升到天国”,在现实中寻求研究的课题。

关注社会重大问题。社会生活是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也是多样的。在研究问题的选择上,要避免主观随意性,力戒平均使用力量。要从大量的、纷繁复杂的问题中,选择影响全局和长远的重大战略问题,选择制约整体和系统的关键性问题。

二、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理论研究并非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社会生活是理论研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只有深入实际,了解社会生活,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才能形成科学的理论。

(一)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要不断总结经验。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进行的概括和总结,因此,必须不断总结经验。总结经验不是满足于经验,不是停留经验,而是要超越经验,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达到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形成科学的理论和思想。在客观事实和感性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从材料中引出观点,从经验中发现本质,从个别提升到一般。

要善于总结多方面的经验。我们既要总结过去的经验,也要总结现在的经验;既要重视总结别人的经验,更要总结自己的经验;既要总结成功的经验,也要总结失败的经验(它们都是宝贵财富)。

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是不尽相同的。研究的过程是总结经验的过程,是发现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因此,研究方法是从事实出发,从现实到思想,从经验到理论,从个别到普遍。叙述方法则不同,它是从事物的内在结构出发,按照逻辑的顺序安排范畴体系。需要指出的是,叙述方法和研究方法的不同,绝不是否认现实对思想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实际上,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思想都不可能离开现实。

(二)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研究的结果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充分占有材料,而不能从原则出发。“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纯粹的思维出发,反对从观念出发,反对从主观臆想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和唯心主义的研究方法的本质区别。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不同于“价值中立”的方法。“价值中立”是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形成的带有唯客观主义色彩的一种方法论原则。“价值中立”者主张,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一旦选择了研究的课题,就必须放弃任何价值观念。我们认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原则并不等同于“价值中立”。任何社会科学的研究者首先是社会的主体,无视主体的价值选择是根本不可能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

望。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新派别,一开始就主要是面向工人阶级的。”[⑦]可见,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上,马克思主义实现了科学性和价值性的高度统一。

(三)调查研究是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需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只有掌握大量的一手材料,才有可能概括和总结。人的正确思想,从根本上说都是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对社会生活的考察理解。在这里可以举例说明。没有马克思对社会生活的考察,就不可能创立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正是在林木盗窃法的考察和辩论中,才发现了黑格尔哲学的局限性,创立了崭新的哲学思想,实现了哲学的伟大变革;没有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的调查研究,就不可能开创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没有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实际的了解,就不可能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可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同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考察新的实际,我们才能够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

在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调查研究仍然是研究社会的基本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研究社会的方法和认识社会的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为我们观察和认识社会提供了更多的途径与手段,也表明了认识社会方法的多样化。对于这些方法,我们需要充分地利用。但是,研究社会方法的多样性,并不意味着调查研究方法的终结。当代社会,调查研究仍然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依然是认识和研究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

三、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科学的理论成果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过程,一个循环往复和不断发展的过程。理论要发展,必须回到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

(一)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实践是理论的归宿。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不仅源于实践,而且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实践服务。理论是为了解决实践的问题而产生,因此,理论必须回归于实践。“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⑧]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只有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理论才能实现其价值。“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个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⑨]

理论必须接受实践检验。理论是否正确,在理论的范围内不能解决。思维和存在能否统一,主观与客观是否符合,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力量。“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⑩]要把思想变成实现,必须诉诸于实践主体。

(二)在实践中发展理论

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是发展的。真理是一个过程,任何真理不可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它是一个不断拓展和深化的过程,即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在实践中实现的。实践是具体的和历史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是一劳永逸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根本不存在完成了的认识。

人的认识活动的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必须牢固地树立批判精神。“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批判就是辩证否定,革命就是发展变化。只有牢固地树立批判精神,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的发展。

(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要做到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必须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恩格斯曾经主张,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拥有一种“毫无顾忌的精神”,避免“对职位和收入的担忧,直到极其卑劣的向上爬的思想”。[11]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本质上是一致的。解放思想,就是要冲破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束缚,实现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12]

------------------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 289 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8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

[⑨]《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2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0页。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8页。

[12]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9、364页。

第二章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庞元正

本章主要知识点:

系统范畴、系统研究方法、社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人口系统、自然地理环境系统、社会有机体、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形态、社会技术形态、系统整体性原则、系统结构性原则、系统层次性原则、系统开放性原则。

本章重点:

社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和社会形态的理论

社会系统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及其现实意义

本章难点: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关系

马克思关于社会系统子系统的划分与当前流行的划分方法的关系

社会经济形态与社会技术形态的关系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与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的关系

本章讲授内容包括四个部分:

一、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理论定位;

二、社会是个复杂大系统;

三、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

四、研究社会系统的重要原则。

一、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理论定位

开头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生动体现了系统研究方法,以社会生产实践为基础,形成了对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社会系统形态历史演变、社会系统的优化等一系列唯物又辩证的方法论原则,为我们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方向。”讲清楚这个开头语很重要,首先要对系统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有一个界定和介绍,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系统研究方法的关系

又是一个难点问题。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本身并没有明确指出他们所使用的方法是系统研究方法,系统研究方法是20世纪随着系统科学的兴起而引起广泛重视并被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之中,因此,这里就有一个怎样阐明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重要方法的问题。对此可做如下三方面阐述:

第一,系统研究方法是对系统科学的最新思维成果进行哲学提炼的产物。系统科学与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分子生物学是20世纪的四大科学发现。系统科学与量子力学、相对论、分子生物学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组跨学科的横断科学群,具有浓厚的世界观方法论色彩,因而对当代哲学的发展有着重大推进作用。系统科学提供了一幅崭新的世界科学图景,它是对建立在经典科学基础之上的近代科学图景的一场革命,其对哲学特别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对系统科学的最新成果进行哲学提炼的基础上产生了现代形态的系统思想和系统研究方法。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系统研究方法蓬勃兴起,广泛传播,形成了席卷世界的系统研究热潮。

第二,系统研究方法是辩证思维方式在当代的最新发展。系统研究方法的兴起虽然与现代科学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它的思想渊源却又源远流长,与哲学有着不解之缘。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就有着丰富的系统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科学地使用了“系统”这一概念,而且大量论述涉及和体现了系统思想。系统研究热潮的兴起,使人们重新发现了马克思,发现了马克思的系统思想,挖掘和研究马克思创始人的系统思想,成为近30年来唯物辩证法和系统思想研究的热点。国内外的研究者普遍公认,系统研究方法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马克思是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先驱”和“鼻祖”。因此,更准确地说,系统研究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方法论思想进行深入挖掘和对现代科学的思维成果进行提炼的产物。系统研究方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原则,是建立在当代科学水平上的辩证思维方式。

第三,系统研究方法是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方法论。系统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一般都是复杂系统,复杂系统的特点是因素众多,结构复杂,整体性强,而且具有随机性、非线性、不稳定性、非平衡性和多种发展可能等特点。用传统的研究方法解决复杂系统问题,已经捉襟见肘,无能为力;建立在系统科学基础上的系统研究方法对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显示出了传统方法不能与之相比的优越性。所以,系统研究方法亦被看做是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科学方法。而社会是典型的复杂系统,所以系统研究方法特别适用于对社会现象和社会科学进行研究。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锐利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中生动体现了系统研究方法。在吸收系统理论最新思维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发展,二、社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

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社会生产实践出发,把人类社会理解为复杂的大系统。马克思对唯物史观所作的经典表述,为社会历史研究提供了根本的方法论指导。根据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可以把社会大系统划分为五个子系统:即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人口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对此,应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以往把社会大系统划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个子系统,或者划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子系统的做法,对社会大系统的认识存在明显不足。本章提出根据马克思的论述,不能把人口和自然地理环境两个子系统排除在社会大系统之外。首先,这样划分有文本根据,因为马克思、恩格斯讲社会存在时,从来都重视人口因素和自然环境的作用。其次,更加符合当代现实,在当代人口问题和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无法回避乃至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在论述全面建设时也是讲五个方面,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主要是人口或民生问题)和生态建设(主要是因自然地理环境问题引起)。再次,更加具有理论的解释力和涵盖力,如中国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沙特、新加坡等国家,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不同,撇开人口和自然环境是说不清的。

第二,这种五个子系统的划分方法是否是唯一的?答案肯定不是唯一的。比如也可以把社会大系统划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地理环境五个子系统。而之所以要采取本章的划分方法,因为这样更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唯物史观基本思想的经典表述,更能体现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社会生产实践出发把人类社会理解为复杂的大系统的思想。

第三,这种对社会大系统的划分有没有遗漏?现在看在社会意识的问题上是需要补充说明的。因为本章讲上层建筑又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又称为意识形态,是由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观点所构成的社会意识形式。当然,并非所有社会意识形式都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如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不是特定经济基础的反映,不属于上层建筑。而大部分社会科学,从不同侧面、以不同方式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构成了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这样,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包括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以及社会心理等因素,就没有包括到这个社会大系统中来。这是一个缺憾。因此我们在授课中可以结合把社会大系统划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子系统来讲授,这样既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贯穿其中,又可以弥补上述缺憾。

三、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

第一,要重点说明社会有机体和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系统研究方法的重要体现。我们知道,系统研究方法产生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对有机体的研究。这是因为有机体不同于无机物,更为鲜明地体现了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更为鲜明地体现了系统在要素这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下 的发展变化,也就是说更为鲜明生动地体现了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原则。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之所以强调,系统思想是一种不同于机械论的“有机哲学”道理也就在这里。所以,这部分强调指出: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考察人类社会,把社会系统称作社会有机体,指出,社会就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①]“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②]社会有机体思想不仅体现了社会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突出了社会系统自我运动、不断发展变化的性质。特别是引用列宁的话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它与形而上学方法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把社会看作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而不是机械结合起来因而可以把各种社会要素随便搭配起来的一种什么东西),要研究这个机体,就必须客观地分析组成该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研究该社会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③]列宁这一论述,精辟阐明了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与辩证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同时指明了要运用社会有机体的方法就必须开展对社会形态的研究。

第二,经济社会形态主要是从生产关系视角分析社会发展变化。大纲指出:生产关系在社会形态中处于特殊的重要地位,一方面,生产关系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又对社会上层建筑具有决定作用。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④]按照这一标准,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种依次演进的经济社会形态。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为研究社会形态的类型和发展规律,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和线索。正是依据经济社会形态的变化,我们才能认识社会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演化规律,认识到每一具体社会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认识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第三,技术社会形态主要是从生产力的视角研究社会发展变化。技术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对社会形态的划分。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依次经历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电子时代等技术社会形态。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又可以把人类社会的演进划分为渔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这是世界上研究人类社会演进更为普遍适用的方法。技术社会形态各个历史阶段依次递进,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超越的。在当代,对于欠发达国家来说,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马克思指出:“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它是“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⑤]

第四,技术社会形态与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相辅相成,全面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性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现实中应把二者结合起来。认识社会,推动社会进步,既要从经济社会形态视角考察其社会性质,又要从技术社会形态视角考察其发展水平;既要提出坚持或变革社会制度的任务,又要提出发展生产力的任务。以往我们偏重从经济社会形态分析我国的社会发展状况,忽略从技术社会形态认识我国的发展,导致了生产关系超阶段发展的错误倾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关于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目标追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都是以两种社会形态理论为基础所作出的科学结论。

四、研究社会系统的重要原则

这部分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深入挖掘和对系统科学思想成果提炼基础上作出的总结,提出了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的社会系统研究的基本原则。

第一,系统的整体性原则。系统的整体性表明,整体的功能并不等于它的组成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这就是所谓的“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整体不等部分的总和”的现象呢?系统整体的功能为什么是“非加和性”的呢?应予重点阐明。整体性是系统的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处理和解决系统问题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当前对科学发展观和对全面发展的理解,先后经历了由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三位一体”的认识、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认识,最后形成了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认识过程。为什么我们对全面发展的认识在不断发展而日益全面?这里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对社会系统的整体性的认识不断深化而日臻全面,因而相应地把对全面发展的认识推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这样才能够做到真正地坚持全面发展。把全面发展理解为五位一体共同进步的过程,就是得益于系统思想。2008年1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去看望病中的钱学森同志。他对钱学森先生说:“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中央党校学习时,就读过您的有关(系统科学)的报告。您这个理论强调,在处理复杂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从整体上加以把握,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这很有创见。现在我们强调科学发展,就是注重统筹兼顾,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关于系统的结构性原则。结构是系统中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其中包括要素之间一定的比例、一定的秩序、一定的结合方式等。社会系统的性质和功能不但决定于要素的性质和功能,而且决定于要素之间的结构。社会系统有什么样的结构,就相应的有什么样的功能,结构发生了变化,社会系统的功能也就必然发生变化。因此,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重视对社会结构的研究,通过优化结构的设计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马克思在对社会规律的研究中,对社会结构变化引起社会形态变化非常重视。他指出: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凡是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而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也就是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同,使社会形态区分为不同的时期,社会结构的变化则表明了社会形态的变化。在当代社会实践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结构性原则得到了广泛应用。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对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社会结构以及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生产力结构、生产关系结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的研究,其目的都是为了通过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系统功能的优化。当前,中国的发展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艰巨任务。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陈旧和存在弊端,根源于一系列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不协调,所以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以经济结构的调整为主攻方向。

第三,系统的层次性原则。层次是指在系统中不同的组成部分依次隶属的等级关系。系统由若干子系统所组成,系统和子系统的划分具有相对性,不仅系统可以看做是更高层次上较大系统的子系统,而且子系统也可以看做是由更低层次上若干较小的子系统所组成的系统。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众多层次构成的复杂系统。在社会系统的任何层次上,都有组成它的低层次子系统所不具备的性质、功能和规律。社会系统的不同层次既有共同的运动规律,又有各自不同的特殊运动规律。社会科学研究既要重视研究社会系统的各个层次的共同规律,又要重视研究各个层次的特殊规律。系统层次分析方法是同简化还原论根本对立的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社会系统的层次分析,重点在于研究系统各个层次上的特有属性和特殊规律,研究各个层次上质的差异性,进而揭示出其各组成要素所不具有而为系统所独具的整体涌现性。因此,社会系统层次研究能够避免简化还原论的片面认识,达到系统各个层次协调有序,功能优化。如社会经济系统,只有在宏观经济层次上管住管好,微观经济层次上放开放活,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系统的功能优化。

第四,系统的开放性原则。社会系统都具有开放性,即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正是通过这种交换使系统维持和更新自身的结构,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演化;如果系统的开放性受到破坏,不能正常地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系统的结构就会混乱无序,甚至导致系统的消亡。开放导致有序,封闭导致无序,开放是实现系统有序发展和功能优化的必要条件。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把每一个系统同它的环境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从中发现系统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邓小平指出:“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的贫穷落后,愚昧无知。”[⑥]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向对外开放的转变,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快速崛起。这是我们党和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当代世界发展大势,实行对外开放取得的巨大成绩,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系统开放性原则最出色的运用。

------------------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页。

[③]《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2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⑥]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0页。

第三章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陈曙光

第二章讲了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大系统,社会的诸系统之间、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呈现为复杂的矛盾关系。所以,接下来的这一章合乎逻辑的进展应该就是讲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一、本章主要知识点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复杂性 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矛盾张力与社会的自调节性 不同领域矛盾的特殊性 不同过程和阶段矛盾的特殊性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矛盾中介 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利益分析方法 阶级分析方法 阶层分析方法

二、本章的重点

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利益分析与阶级阶层分析方法

三、本章的难点

社会中的矛盾与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

社会矛盾与社会和谐的关系问题

研究社会矛盾如何抓住矛盾的特殊性

下面,这一节课的时间主要就讲讲我所谓认为的三个难点问题。

一、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首要的来自于社会矛盾

第一章“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中指出,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但是,在某些社会科学研究中,往往是只有“意识”,没有“问题”。问题越来越高雅,视阈越来越狭窄,字眼越来越生僻,概念越来越抽象,语言越来越晦涩,逻辑越来越玄奥,文章越来越难懂。正如康德所言,在“貌似深奥的烟幕下,掩盖着连篇废话”。其实,这里面的问题就出在“问题”本身,即“问题”不是来自生活,不是从现实的社会矛盾中发现问题,因而必然会导致理论与

实践两张皮的现象。

真正有意义的问题来自于矛盾,要善于透过矛盾,提出问题。进行社会科学研究,不能从头脑中发明问题,也不能在概念领域中虚构问题。这类问题是彻头彻尾的假问题。我们需要把社会中的矛盾转化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没有矛盾,也就没有问题,也就没有社会科学研究,也就没有社会科学。

社会中客观存在的是“矛盾”,社会科学研究的是“问题”,问题与矛盾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1.问题是对矛盾的理性把握,理论是对问题的理性解答

问题意味着矛盾,但问题不同于矛盾。“矛盾”直接存在于对象之中,以客观的形式表现出来;“问题”是一种“思”,面向现实生活世界的“思”。就其形式来说,并不直接存在于客观的对象之中,而是存在于主体的意识之中,以主观的形式表现出来。正因为如此,即使面对同一矛盾,也不意味着在不同的主体意识中能形成同样的问题。客观存在的只是矛盾而非问题本身,要把主体之外的矛盾转化为主体意识中的问题,感性直观是不够的,必须依靠理性的力量,问题是对客观矛盾的理性把握。

同样,理论也不是对问题的直陈,理论的实质在于“领会”,它离不开理性的推导和逻辑的演绎,理论作为求解问题的结果,必然是合乎理性的解答。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问题”往往不会终结矛盾,“理论”也往往不会终结问题;“理论”只能是无限地逼近“问题”的真相,而不可能终结对某一问题的认识。“理论”的真谛也不在于一次性地提出颠簸不破的真理,更多的情况下可能是竖起一个众矢之“的”供人批判或成就一家之言,开启一种正当论辩的情境,在交锋中形成某种审慎的“意见”,累积对“问题”的真理性认识。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的社会问题似乎永远处于研究的过程之中,而没有终结的征兆。在这里,社会科学问题不同于自然科学问题。一个自然科学问题解决了就不会再重复提出;可社会科学问题不同,它既可以是新问题,也不可避免地重复老问题。即使是老问题,只要它被重新提出,必然会有新的时代背景或从中引出新的问题。而且这种重复仅是形式上的重复,内容上一定是具体的、历史的、常新的。

2.不是所有的社会矛盾都可以提升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

不是所有的矛盾都能上升为“理论中的问题”。社会科学研究要善于发问,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提炼出具有时代价值、学术价值的“真问题”,这样产生的理论才能彰显为时代立言、为生民立命、为社会立法、为未来立向的学术能量。有些问题似乎也是从社会矛盾中提炼出来的,但这些问题要么属于假问题,没有价值去回答;要么本身并不蕴涵深刻的理论问题,没有必要去回答;要么受制于当下的条件,没有可能去回答。只有对那些有价值、有必要、有可能回答的问题才需要提升为“理论中的问题”。可见,社会科学研究仅有“问题意识”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问题的“质量意识”。“问题”越有质量,“理论”

才会越有分量。

3.社会科学发展的全部奥秘正在于“以问题为中心”

社会科学研究“只能从问题开始”,社会科学研究“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波普尔)。理论如果背叛问题而宣布独立,那无异于自取灭亡。任何真正的理论,它的成长的全部奥秘正在于而且仅仅在于:以“问题”为轴心。社会科学的发展进步表面上是从理论到理论的不断进步,实质上是“从问题到问题的不断进步——从问题到愈来愈深刻的问题”(波普尔)。

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以“问题”的更替为中轴而牵动的相关概念范畴新陈代谢的历史。直面“中国问题”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要求。当代中国面临诸多重大的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纳入学术研究的视野,给予深刻的理论透视。

总之,善于从社会矛盾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要求;科学回答时代的重大问题是社会科学创新的根本途径;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是衡量社会科学合理性与价值的根本标准。

二、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重视研究社会矛盾

关于“矛盾与和谐”的问题,大纲中只写了很简单的几句话,留下了很大的展开空间。在讲授中,是否可以讲这样几层意思。

1.社会和谐的内涵

社会和谐是指社会矛盾体系总体稳定协调运行的状态,是指社会各重要矛盾的双方总体上处于相互助益而不是相互折损的状态。和谐之所以美妙,是因为它不是简单的“同一”,而是有差别、有矛盾、多样性的协调和统一。

社会和谐的实质是“和而不同”。相反,“同则不继”,单一的、完全同质化的社会无所谓和谐。社会和谐总是具体的、历史的、相对的,并不存在某种绝对的、终极的和谐状态。马克思说:“一切发展中的事物都是不完善的。”因为绝对的完善,便意味着矛盾的排除,发展的终止。正因为这样,我们说,从不太和谐到比较和谐,从比较和谐到更高水平上的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规律。没有与生俱来的和谐,没有一劳永逸的和谐,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最高的和谐社会。

2.社会矛盾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矛盾与和谐不是比肩并立的概念。即不是同一个层面的概念,矛盾相对于和谐而言,是更高一层次的概念。和谐是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和谐或冲突也是矛盾的表现形式。和谐是矛盾运动中的和谐。

矛盾与和谐也不是两相对立、相互外在的概念。有矛盾就是不和谐,和谐就是没矛盾;要么矛盾,要么和谐;一时矛盾,一时和谐;一域矛盾,一域和谐;等等。似乎和谐在矛盾之外,两者不共戴天,这种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是有问题的。社会和谐不是以排斥矛盾为前提,相反,恰恰是以承认矛盾为前提,以正确解决矛盾为基础。社会和谐是社会矛盾运动中的一种状态和过程,决不是对社会差别、矛盾和社会冲突的人为否定和消除。和谐社会仍然是而且只能是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社会。把和谐与矛盾绝对地对立起来,认为和谐状态就是无矛盾的状态,这不是历史事实。

和谐与矛盾同一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既同一又斗争,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相成的基本属性。和谐绝不意味着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只有同一性,没有斗争性;和谐乃是矛盾运动中同一性占主导地位、对立面之间良性互动、矛盾整体稳定协调发展的一种状态。将和谐与矛盾同一性等同起来,将不和谐与矛盾斗争性等同起来,是不正确的。不管是和谐状态下还是不和谐的状态下,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始终是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其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离的。

和谐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实现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相安无事”的社会,而是能够有效协调各种矛盾关系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矛盾运动良性发展的产物。矛盾双方保持合理的的张力,社会才会呈现动态稳定的和谐状态。“社会张力”是指社会各种力量之间的紧张状态。在很多情况下,社会矛盾双方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否定关系,而是互动共进的关系,彼此在博弈过程中共同成长,它们之间应当保持合理的张力。缺乏必要的张力,社会就无法前进,但如果矛盾张力过度累积,社会矛盾就会演变成破坏性的力量。只有在矛盾张力适度的情况下,社会才会呈现动态稳定的局面,才可能进入自适应、自调节的良性发展状态。

3.社会科学应当重视研究社会矛盾

研究社会矛盾,既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科学必须注重研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矛盾,研究党内、国内、国际间的矛盾,研究民族、区域、城乡、行业间的矛盾,研究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主体间的矛盾,研究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地位的矛盾,研究矛盾的现状、走势、特点、规律、产生原因及化解途径,等等。社会科学研究的目光只有投向最亟需解决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自觉地为建构和谐社会提供思想资源和理论前导,理论才能摆脱自说自话、自娱自乐的尴尬境地和无人理睬、鲜有问津的贫困处境。

社会矛盾是一个复杂巨系统,研究社会矛盾应当注重研究矛盾的复杂性。社会矛盾是最复杂的社会现象之一,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社会矛盾总是沿着复杂性不断增加的方向演化。钱学森强调指出:“复杂性的问题,现在要特别重视。因为我们讲国家的建设,社会的建设,都是复杂的问题。”当今社会矛盾呈现出以下复杂性特征:第一,非线性;第二,不确定性;第三,动态性;第四,开放性。

三、研究社会矛盾必须抓住矛盾的特殊性

社会矛盾普遍存在,但每一社会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特殊的矛盾构成了事物特殊的本质。研究社会矛盾必须注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一)注重研究不同领域矛盾的特殊性 不同领域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不同领域的特殊矛盾构成某一门科学的特殊研究对象。如果不重视研究社会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事物的特殊本质,无从发现事物发展的特殊原因,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特殊领域,也就无法进行科学研究。今天,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越来越多,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究竟根本原因,就是由于矛盾特殊性而导致的一种学术自觉、学科自觉,是为了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的一种自觉选择。

研究社会矛盾必须注重不同领域矛盾的特殊性。马克思毕生涉足过诸多学科领域,“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究其原因就在于他始终抓住了各个领域的特殊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有其特殊性,要研究资本主义,就不能不抓住这个特殊性。马克思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时,并没有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那样简单从“生产一般”出发,因为用这种生产一般“不可能理解任何一个现实的历史的生产阶段”。相反,只会抹杀资本主义同其他历史形态的差别,“那些证明现存社会关系永存与和谐的现代经济学家的全部智慧,就在于忘记这种差别”。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研究中紧紧抓住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特殊性,从商品这一社会“细胞”开始,通过抽丝剥茧、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分析,从根本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完整、系统地再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全部复杂矛盾及其运行机制,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注重研究不同过程和阶段矛盾的特殊性

不同过程和阶段的矛盾具有特殊性。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过程。人类社会发展中经历了几个大的过程,每一社会过程又经历若干不同发展阶段。

研究社会矛盾必须注重不同过程和阶段矛盾的特殊性。世界上不存在这样一种理论,它可以无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过程、不同阶段上矛盾的特殊性,而为一切现成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却活到了今天;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欧洲,却活在全世界,关键原因就在于它始终抓住了不同民族、不同过程、不同阶段上矛盾的特殊性,体现了与时代发展同进步的理论品质。

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所以我们不能苛求以“老祖宗”的方案来解决21世纪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我们的建设和改革提供了总的指导原则,但是没有也不可能给我们提供现成的具体方案,具体运

用中还必须考虑本国的特殊性。“马教条”将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和命运的神圣使命托付于老祖宗,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完全行不通的方案。

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具有时代的特殊性,所以我们不能奢望以古人的理论来解决今天的问题。古人的经验可以作为今天的借鉴,但是,时过境迁,现阶段的矛盾和问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也不能照搬。“复古论”(“古教条”)将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和命运的神圣使命托付于古人,也是被历史彻底抛弃了的方案。

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具有民族的特殊性,所以我们不能期待以西方人的理论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外国的经验可以作为我国的借鉴,但是,我国是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有着具体的国情和发展实际,遭遇的矛盾和问题带有典型的本土性和特殊性,所以不能照搬。“全盘西化论”(“洋教条”)将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神圣使命托付于西方人,这也是一种“文化软骨病”。

(三)注重研究矛盾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

矛盾的地位和作用具有特殊性。在社会矛盾系统中,各种社会矛盾和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发展是不平衡的,其地位和作用也是不相同的。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矛盾方面的区别,这就是矛盾地位和作用的不平衡性原理。

矛盾地位和作用不平衡性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矛盾地位和作用不平衡性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矛盾分析方法,反对均衡论和一点论。所谓“均衡论”,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不分轻重,在实际工作中找不到打开局面的着力点,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则找不到破解问题的突破口。所谓“一点论”,就是只见其一,不见其二,两极对立,零和博弈。

研究社会矛盾必须注重矛盾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社会矛盾和问题纷繁复杂,研究的任务就是要从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牵住牛鼻子”,从而为解决矛盾提供方向和指导。在研究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如果不研究矛盾地位和作用的差别性、特殊性,“那就将陷入抽象的研究,不能具体地懂得矛盾的情况,因而也就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的方法”。抓住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把握矛盾的状态、特点和规律,找到解决矛盾的理论、方法和策略,是研究社会矛盾的中心任务之一。

毛泽东深谙矛盾分析方法之奥妙,《论十大关系》(1956年)和《论持久战》(1938年)是其中的两个经典。

这里还要特别强调的是,所谓矛盾的两个方面,不是在绝对意义上说的,引入“中介”是研究社会矛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和方法。“中介”有三个方面涵义:其一是指矛盾的双方互为中介。其二是指矛盾双方之间起居间联系作用的环节,矛盾双方由此及彼的过渡阶段,矛盾的双方“通过中介相联系”。对立的两极通过“中介”得以“钝化”,甚至消解或融合。其三是指矛盾双方之外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行为主体以及相关的规则、制度和机制的设计安排。如果将矛盾的

两极视为博弈的双方,那么,中介则是对立两级之外的“第三者”,它既包括协调博弈的行为主体和博弈的平台,还包括矛盾双方普遍认同、共同遵守的博弈规则、方法、制度和机制。中介的发育越完善,它疏导和排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就越强,社会的自组织、自协调能力也越强。

(四)注重研究矛盾性质和矛盾斗争形式的特殊性

矛盾的性质和斗争形式具有特殊性。社会生活中复杂多样的矛盾,按其性质不同,区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矛盾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毛泽东说:“怎样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门科学,值得好好研究。”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是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系统,涉及社会的各个地方、各个民族、各个阶层、各个群体、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其中既有利益矛盾,又有是非矛盾、思想矛盾,还有科学艺术工作中不同学派、不同风格、不同形式之间的矛盾,以及实际工作中大量交叉复合的具体矛盾。因而解决这些特殊矛盾所采取的方法也必定是各不相同的。

研究社会矛盾应当重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变化、新发展、新特点、新趋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随着改革逐步向深水区推进,人民内部矛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表现得更加错综复杂,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特点,过去的许多具体政策在今天不能简单套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必须有新的思路和办法。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重视总结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历史经验,结合具体矛盾的特殊性,研究新的章法、新的政策、新的措施,探索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办法、新途径、新经验,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和发展人民内部矛盾学说。

第四章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孙熙国

第一部分:本章主要内容归纳

一、本章主要知识点:

人类社会是一个过程。社会历史过程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社会历史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选择性。社会历史过程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历史主义的方法。科学预见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二、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理解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

如何理解社会历史过程的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

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历史过程的基本方法。

第二部分:本章主要内容解读

和同时代的人相比,马克思恩格斯面对的认识对象并无二致,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其他人并没有创立。比如说费尔巴哈,他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西方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峰,但是,费尔巴哈哲学始终没有上升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他没有利用自然科学新成就,比如说他没有把唯物主义学说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去,比如说他脱离社会实践,等等。但是,从研究方法上说,他之所以没有上升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不懂得实践活动的意义,不懂得实践范畴在唯物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因此他就不可能从实践出发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也不可能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认识和思维,因此他对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的认识和把握就是直观的、形而上学的。与费尔巴哈及其同时的其他哲学家不同,马克思恩格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得出了与众不同的科学结论。对象是一样的,但对对象的认识结果却迥然有别,这究竟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认识世界时使用了不同于其他哲学家的方法。马克思所使用的方法如前所述,有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我们这一章要讲的是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恩格斯1886年在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时,曾经把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和旧哲学的研究方法做过比较,他说:“旧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黑格尔称之

为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把事物当成一成不变的东西去研究。”这一形而上学的旧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认为,“必须先研究事物,而后才能研究过程。必须先知道一个事物是什么,尔后才能觉察这个事物中所发生的变化。”[①]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这一研究方法进行了批判,他们认为,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正确方法是,把客观事物置于其发展的具体过程中加以认识,把客观事物同它存在和发展的过程统一起来加以认识。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和把握世界方式的重大变革。这一方法的基本要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

第一,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物质世界是一个发展过程,理解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事物的集合体;第二,这个过程有什么特点,这一特点是如何呈现出来的;第三,研究这一过程的基本方法是什么?以下分而论之。

一、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过程

理解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首先应明白恩格斯为什么说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

(一)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的基本含义

恩格斯在谈到他和马克思是如何批判继承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如何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时说:“这样一来,黑格尔的革命方面就恢复了,同时也摆脱了那些曾经在黑格尔那里阻碍他贯彻到底的唯心主义装饰。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②]

(德文原文是:Der grosse Grundgdanke ,dass die Welt nicht als ein Komplex von fertigen Ding zu fassen ist,sondern als Komplex von Prozessen)

Der Komplex,总和,整体,复合体

Der Prozessen,过程,进程,变化过程

Von,介词,(表示空间、时间)从····地方来,从····时候开始。

可见,这里的“过程”不是抽象的过程,不是离开了客观事物和人类主体的过程。世界作为一个过程,首先是指事物的过程,社会的过程,然后才是思想的认识的过程。其基本含义是:

1.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东西

任何事物都是过程中的事物。都是有“始终”的事物,离开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一切都无从把握。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才批评费尔巴哈没有看到,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人类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

自然界是作为历史过程存在的自然界。除了生成发展和灭亡的不断过程,除了无止境的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正是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构成了现实的物质世界。从历史过程出发把握物质世界,这样的世界就是现实的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和把握世界时同旧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区别。

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任何事物它都是对应一个过程来讲,人和人类社会当然也不例外。比如说我是人,大家认为这个判断没有问题。但是,假如离开过程这个判断就有问题了。人家会说,你现在是人,那那一百年前你是人吗?一百年以后你还是人吗?或者说我是教师,这个话表面看也没问题,但是说20年前你是教师吗?可能就不是,当然有的人是。有的同学会说,我是一个大学生,这一说法如果离开了过程也无法理解,因此,你只能说:从某年某月到某年某月期间,我是一名大学生。这样说就没问题了。说一个人是好人,也是就一个特定过程来说的,在另外一个过程,比如说过去的某一段时间里,他可能是个不太好的人,甚至是一个很糟糕的人。所以,人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必须对应一个特定的过程,离开了这个过程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就不可能。对一个人认识和判断是如此,对整个社会的认识和判断也是如此,也是对应特定的过程而言。

因此,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东西,最终都要在历史上消亡。一个过程的结束,就是另一过程的开始。正是这种有限的、有始有终的、不断产生又不断灭亡的具体事物,构成了无限的、无始无终的、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也是如此。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人类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类社会“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相反,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③]

3.人的认识也是一个过程

因为认识是时代的认识,真理总是具体的,如果离开了一个具体的过程,任何认识都是不可能的。生活中,有的人喜欢开古人的玩笑,总认为他们幼稚可笑,这就是脱离了古人所存在和发展的特定过程来认识古人,自然就会出问题。其实,今之视昔犹来之视今。我们笑话古人,我们的后辈和后人(甚至是)同样在笑话我们。我们常说,旧社会中国人民过着非人的生活,但是,你不能说封建社会的人不是人,不能说我们的前辈不是人。不同时代的人,都是人,但是,在不同的时代,在不同的过程中,人的内涵是不一样的。所以,如果离开了过程,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把握就成为不可能。所以任何人或者事物都不具有特定的性质,都是相对过程来说的。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

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正如历史不具有最终的性质一样,人类的认识也不具有最终的性质。“真理是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而科学从认识的较低阶段向越来越高的阶段上升,但是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就再也无事可做了。”[④]

恩格斯说:“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适应的人类绝对状态的观念。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⑤]这一论述,为正确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二)社会历史过程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

我们刚才讲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世界是无数的事物发展过程的集合体,但是,我们究竟怎么认识过程?前一个过程和后一个过程什么关系?这些无数的过程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因此,当我们深入认识过程的时候,就必然要对前后不同过程之间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连续性和非连续性这两个概念做出分析。前后不同的过程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否定完成的,但是辩证否定的实质不是抛弃,而是扬弃。辩证的否定首先是联系的环节,没有联系就没有发展。因此,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过程首先应当看到事物前后发展过程的的连续性和继承性。社会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在量变阶段,社会的面貌总的说是稳定的,表现出自身发展的连续性;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飞跃,新质代替旧质,渐进性过程“中断”,表现出发展的非连续性。发展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只有不间断的量的积累,才有间断性的质的飞跃。

坚持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对于我们正确把握历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联系和区别,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阶段的社会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生活和实践中,人的对事物的认识和把握要随着事物过程的变化和推移而变化。因为,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辩证把握,就其实质来讲,“它本身就是这个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⑥]因此,事物变化了,过程推移了,人的对事物和过程的认识和把握也要发生相应的推移和变化,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与世偕行”,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与时俱进。

毛泽东说:“我们反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争已将客观过程推向前进了,而他们的认识停止在旧阶段。„„我们也反对‘左’翼空谈主义。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⑦]

(三)社会历史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连续性,没有后一过程对前一过程的继承,事物就不能前进;但是,仅仅有连续性,没有事物发展的非连续性、间断性、飞跃,事物同样不会有前进和上升。因此,要想深入了解事物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把握事物的发展过程,就必须分析事物的前进性。

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否定旧事物,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有所抛弃、有所发扬,有所否定、有所肯定,即辩证的否定。旧事物中积极的东西作为新事物的要素而成为新事物的组成部分。特别是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一个周期之后,第三阶段的事物集中了前两个阶段事物各自的积极因素,成为更高级、更完善的东西。因此,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然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矛盾双方斗争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的复杂性,由于人们认识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和反复性,决定了事物的前进运动并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迂回的,表现为波浪式发展、螺旋式上升。列宁说,历史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不可能那样笔直又笔直。毛泽东说:“革命的道路,同世界上一切事物活动的道路一样,总是曲折的,不是笔直的。”[⑧]

可见,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⑨]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历史观,既要反对历史循环论,又要反对历史直线论。坚持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历史辩证法,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同时在实践中自觉走曲折前进的道路。

二、社会历史过程的基本特点

了解了“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一命题的基本含义以后,我们需要进一步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特点和呈现方式。也就是说,要认识和把握社会作为一个发展过程的实现方式。关于这一点,可重点讲清楚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性,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主体选择性,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

(一)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选择性

这一目需要讲清楚,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和自然界相比,有自己的特殊性。这就是自然界的发展是自发的、盲目的、无意识的;社会发展则是自觉的、有计划、有意识的,是人的活动的结果。也就是说,二者的区别,集中表现在社会发展中主体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包括选择“做什么”和“怎么做”,即包括选择实践目标、实践手段、实践方法等。主体选择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实践活动的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这种选择并非只有非此即彼的正确选择或错误选择,还包括最优选择、次优选择等。同样是正确选择,是最优

的还是次优的,对于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也有重大的影响。

正如恩格斯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评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⑩]因此,社会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离开了人和人的活动,也就没有了社会。社会规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是人的社会行动的规律。人的活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本质。恩格斯说:“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和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11]这就告诉我们,考察社会规律必须立足人的活动,立足实践,并且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人的活动构成了历史的基本过程和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形成了社会历史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社会历史过程不仅具有客观性,还具有主体选择性。

(二)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

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选择性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这个客观的标准是由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恩格斯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那么如何理解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思考这一问题。

第一,实践的客观性决定社会的客观性。

第二,人的选择受到现实的生产力状况的制约。

第三,历史是自然的历史,人类活动的规律要服从自然的规律。

第四,历史是一个合力。

先来谈第一个方面的内容:实践的客观性决定社会的客观性。

社会历史的客观性是如何生成的?对社会历史客观性问题的解决,只能从人类社会自身出发才能完成。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从人类社会当中找到一个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个要素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本质和始基。马克思正是沿着这样的思路解决这一问题的,他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的本质是实践,实践又是客观的,因为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实践的过程、实践的结果,都是客观的,所以,实践就是客观的。社会的本质实践,实践是客观的,客观的实践形成了社会历史的过程,形成了社会历史的各领域(经济、政治和文化),推动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实践还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如此一来,社会历史的客观性就确立起来了。

第二,人的选择要受到现实的生产力状况的制约。我们只能在自己的舞台上演出自己的话剧,任何人的都不可能脱离了时代的舞台。都不可能超越生产力状况的制约。

第三,历史是自然的历史,人类活动的规律要服从自然的规律。为什么说历史是自然的历史呢?因为人类对历史的创造,决不是随心所欲的。人类活动的过程,决不是人的意志无限膨胀的过程,而是服从自然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我的思、我的想、我的念必须是对自然规律的反映,是自然规律尽到了我的心中,是自然首先为我“立法”。有的人会说,我的思和想是我自己的心性使然,我就是不去反映大自然的规律,又会如何?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什么是“礼”,《礼记》里面解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就是说“礼”是天地万物的秩序。一个人不懂得天地万物的秩序,怎么立足社会呢?所以一个人的真正合理的思维是什么呢?就是自然规律进到了人的头脑当中,这就是正思。我们知道,列宁在评价黑格尔的时候说,黑格尔有一个伟大的贡献就是实现了逻辑学和辩证法的统一。什么是逻辑学和辩证法的统一?许多人没有搞明白。如果我们只是说逻辑学是研究思维运动的规律,辩证法是研究物质世界运动的规律,所以,二者是统一的,这个问题就等于没回答。但是,如果我们明白了,人类思维规律应该是对自然规律的反映,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人生下来以后,要不断长大,不断长大的过程就是不断社会化,社会化就是要让自然规律不断进到我们的心中。人正是按照物质世界的规律进行思维的。所以人的活动规律,表面上看是受主观意志的支配,实际上凡是正确的思维都是自然规律的内化,都是自然为人“立法”,然后才是人为自然“立法”。康德讲的头脑当中的先天的认知模式,那个模式是其实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社会化的过程,是自然的“法”、“理”进到了人的思维当中,形成了这样一个“模式”,形成了人的法,人再拿这个法来应对自然界。所以,我们才认为,人类积极正确的活动,都是要服从自然规律的结果。

我们为什么强调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理也是一样。因为正确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是对宇宙人生的正确认识和把握,而违背了宇宙人生的法则和规律的世界观只能让我们动辄得咎,四处碰壁。所以,我们要想在这个社会当中游刃有余,你要想从容淡定,你要想举重若轻,你要想任凭风吹浪打总能做到胜似闲庭信步,就必须正确认识宇宙人生的理,把握宇宙人生的理,也就是说就必须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现在,有一些青年朋友喜欢讲“率性而为”。其实,理解“率性而为”的关键是理解“性”。何谓“性”?《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天命之谓性,但是,什么叫天命?在中国古代哲学的话语中,命就是物质世界的原理、法则,今人称之为规律。今天我们说革命,就是变革旧的秩序、原理和法则,建设新的秩序,新的世界。率性而为的实质就是按规律办事,依照客观世界的规律想问题、办事情。

这种客观规律就告诉我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这就是人类社会过程的奥妙,不应该到上层建筑当中寻找,而应该到社会经济基础当中寻找。这个道理马克思在1843年就看到了。马克思在1843年撰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就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奥妙不应该到上层建筑(“整个大厦的栋梁”)去寻找,而应该到社会的经济基础(“市民社会”)中去寻找,并得出结论:“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12]同样的道理,思想

道德方面出了问题,最根本的原因不是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没有做好工作,而是现实的“物质的生活关系”出了问题。因为社会经济生活本身有一个客观的价值导向,如果一个人老做好事,老吃亏,社会不能及时给与正向的激励,就无法保证他以后还会无怨无悔地继续做好事。同样,一个人做坏事,投机钻营,得不到相应的惩罚和制裁,甚至因此会得到好的回报,那就有可能给他做坏事注入了“动力”。当然对于一个有着深厚道德修为和崇高道德品德的人,可能不会受外在消极因素的影响,但我们无法要求每一个人都成为具有深厚道德修为和崇高道德品德的人。因此,我们既要在改造主观世界上下功夫,也要在改造客观世界上下功夫,努力消除危害我们党、国家和社会肌体的腐败因素。

最后,概括为一句话,人的活动必须服从物质世界的规律。1859年马克思撰写《<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时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3]这是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经典表述。马克思在1867年《资本论》第一版的序言中,又形象地用“自然史的过程”来说明社会发展的规律,他说:“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14]而且人类自己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也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

因此,“历史的进化像自然的进化一样,有其内在规律”[15],而且这些规律“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16] “人不能自由的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可见,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17]社会发展规律同自然发展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

第四,历史是一个合力。历史“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18]

(三)社会历史过程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

主体选择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就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统一。但是,目的性与规律性,如何统一呢?换句话说,怎样才能做到既“从心所欲”,又“不逾矩”呢?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把人的“心”、把人的主观“选择”严格限定在“规矩”和必然性的范围以内,让人的思想符合物质世界的进程和法理。

社会过程和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但是人们可以认识社会过程、把握社会规律,并以此实现人的目的。当人们没有认识必然性的时候,必然性是盲目的、外在于人的;当人们认识并把握了必然性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必然性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19]

恩格斯说:“黑格尔第一个正确地叙述了自由和必然的关系。在他看来,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必然性只是在它没有被了解的时候才是盲目的。’”[20]人类不认识必然性的时候,必然性是盲目的、外在于人的,当人类认识并把握了必然性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必然性为自己服务。社会规律也是如此。“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21]

恩格斯还以现代生产力为例来说明这一点。他说,如果我们固执地拒绝理解现代生产力的本性和性质,我们就会被置于生产力的统治之下,“但是,它的本性一旦被理解,它就会在联合起来的生产者手中从魔鬼似的统治者变成顺从的奴仆。这里的区别正像雷电中的电的破坏力同电报机和弧光灯得被驯服的电之间的区别一样。”[22] 因此,当人类还不能认识必然性,不能把握规律性的时候,人就是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奴仆;当人类认识和把握了必然性和规律性以后,必然性和规律性就会为人类所用。在这意义上说,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

总之,社会历史过程有其客观性和规律性,这种客观性和规律性决定着历史的进程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决定着人的意志和目的。另一方面,人的活动和选择存在于历史过程和历史规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人通过自己的活动认识、把握、利用和驾驭历史规律。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统一性,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选择性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和多样性。社会历史过程是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的统一,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是科学的、辩证的决定论。

三、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若干重要方法

了解了“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的含义,把握了社会历史过程的基本特点和呈现方式以后,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掌握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基本方法。研究社会历史过程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历史主义方法,坚持科学预见的方法,坚持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一)历史主义的方法

认识社会历史,离不开现代人的眼光。但是,后人在认识既往的社会历史时,必须从特定的历史时代、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出发,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过程中加以认识。不能超越历史过程和历史条件,用个人的好恶,用政治的需要,用主观的模式,去宰制、取舍、判断和塑造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主义的认识方法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的历史事实,不能按照个人的好恶和意愿去认识历史,更不能根据假设和推理去创造、剪裁、修改甚至编造历史。“我们要求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23]。社会历史过程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这种结果一经产生就是既成的客观事实,后人对它的认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认识和把握历史的真实。历史的真实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的真实,二是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的真实。我们不能把这两种真实对立起来。人类认识历史最终是为了认识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因此仅仅认识了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还远远不够,还应该透过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把握历史本质和规律。正如恩格斯所说:“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作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24]

坚持历史主义原则,必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往往全盘否定历史和文化,因此,它同全盘西化具有密切的关联。值得一提的是,兴起于上个世纪末的历史虚无主义并非一概的否定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而是否定某一阶段或某几个阶段的历史。具体地说就是否定中国革命的历史,尤其是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因此,历史虚无主义往往是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虚无的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虚无的改良主义和反对进步和革命的历史。

坚持历史主义方法还要反对历史复古主义。历史复古主义在当代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文化保守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的基本思想是全面复兴古代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以“古之道”驾驭“今之有”,用一成不变的古代文化解决已经变化发展了的当代实际。认识来自实践,当代中国文化只能产生于我们正在进行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实际,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汲取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综合创新,是建设和发展当代中国文化的正确路径。

(二)科学预见的方法

研究社会过程不仅要认识历史,还要面向未来,从而对未来发展过程做出科学的预见。科学预见是依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和客观规律,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社会事件和社会过程的预测。它主要研究与社会发展有关的未来问题,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过程,确立和设计社会发展目标,寻找和选择实现理想目标的有效手段和路径。

对未来的预测和预见、关注和把握,是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表现。科学预见之所以可能,首先在于事物过程的规律性和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在于“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虽然“历史事件似乎总的说来是由偶然性

支配着的,但是,在表面是偶然性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 [25]其次,科学预见之所以可能,还在于现实决定着未来,现实的实践、现实的矛盾统一体的性质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科学预见之所以必要,一方面是因为对未来的预见会影响和冲击着现实,另一方面科学预见可以通过对自然和社会过程认识和把握,增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自觉性,避免盲目性和被动性,做到在某一事件和过程发生之前未雨绸缪,科学规划,掌握主动。

坚持科学预见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必然要求。波普尔用“历史趋势”否定“历史规律”,认为历史只有根据统计规律计算出来的趋势,没有普遍发生作用的规律,“我们不可能预测历史的未来进程”。[26]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否定。

(三)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大纲的表述是“逻辑和历史的统一“,但是好多教科书是表述为“历史和逻辑的统一”。这两个说法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常说,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理论联系实际,为什么不说实践和理论相统一,实践联系理论呢?历史和逻辑相统一是黑格尔的观点,黑格尔用逻辑的进程、思想的进程来说历史的和自然的进程,他认为历史是思想的呈现,理念是存在的原则和动力,存在的理念决定存在的形式,历史的理念决定历史本身。所以,黑格尔是从纯粹思维出发的,“它是从纯粹思维出发的,而这里必须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

马克思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27]研究社会历史过程必须坚持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历史是人类社会自身的客观进程,逻辑则是对这一进程和历史顺序的认识和把握。社会历史过程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社会历史进程在人类思维中的再现。因此,二者具有统一性。

但是,由于“历史常常是跳跃式地和曲折地前进的,如果必须处处跟随着它,那就势必不仅会注意许多无关紧要的材料,而且也会常常打断思想进程。”[28]因此,逻辑对历史的反映不是机械的、照镜子式的反映,而是在科学抽象基础上对历史进程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型性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29]逻辑反映历史又高于历史,只有上升到逻辑的高度才能真正把握历史的本质和规律。因此,以科学抽象和逻辑的方式把握社会历史进程,就其实质来说,依然是历史的方式,它“不过摆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而已。”[30]

坚持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观点,既要反对把历史碎片化、否认历史发展规律的错误倾向,又要反对从逻辑出发剪裁历史,用逻辑统一历史、用逻辑代替和说明历史的错误倾向。

---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9—27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0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7页。

[⑦]《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5页。

[⑧]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5页。

[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4页。

[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7页。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696页。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102页。

[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3页。

[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1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

[1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2页。

[1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0页。

[2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5页。

[2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4页。

[2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4页。

[2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50页。

[2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64页。

[2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7页。

[26] 第1页。

[27]

[28]

[29]

[30],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3页。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3页。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3页。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3页。42 【英】卡尔·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第五章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王宏波

尊敬的领导,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同行,各位老师,我有幸参加大纲的编写工作,对第五章的内容作了一些前期的思考。在这里向大家作一个交流汇报,听取大家的批评意见。

这一章是第五章,它的名称叫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关于今天我们讨论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教学问题,教学体系是分层次的,有大纲、教材、教学体系、讲授体系。特别是讲授体系,一个老师,一个模式。坦率来说,我不是进行示范教学,我是在和大家一起讨论这一章,应该讲一些什么内容,怎么样讲。所以是一个如何理解大纲、把握大纲和使用这个大纲。因此,我汇报的内容不是讲课的方式,是和大家进行一些交流,看看我们这一章设置的内容,如何在教学当中展开,给大家提供我自己思考的思路。

首先我介绍一下本章编写思路,对于社会主体研究方法,我们的理解是指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在社会研究中,如何研究社会主体以及通过研究社会主体去研究社会的方法。这是我们对这章的理解,要研究社会主体,从指导思想来说,就是给学生明确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既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也是分析社会主体的方法论原则。我们设计的第一节,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这是讲社会主体的内容,也是要阐明人作为社会主体是社会历史规律的物质承担者,从人的主体性活动角度出发,研究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二节的标题“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关于社会主体的本质规定,通过这一节我们要让学生科学地理解人与社会关系的方法论思想。

第三节的标题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在讲社会主体的历史作用。在评价其社会作用的时候,我们要告诉学生坚持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和杰出人物的重大作用辩证统一的方法论思想。

这一章三节的内容设计,对于在座来说,可能这些命题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命题,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一知半解的问题。尤其是我们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来怎么理解我们熟悉的命题,我觉得还是一个新问题。因为这三个命题,也就是我们三节的内容虽然是我们熟悉的,但是却是我们研究社会的时候,在研究社会主体的时候是最重要的、不能或缺的内容,我们的任务就是怎么把它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思想和内涵挖掘出来。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因为我们过去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或者很少去思考,至少从我的角度来说是如此。我们这一章针对哪些问题呢?我觉得有四个方面的问题是我们在讲课、备课当中要考虑的。

第一,很久以来有一个思潮,它是很难回答的,而且也是有广泛影响的。

就是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根据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否认社会有客观规律。社会历史领域只是偶然性王国。这个思想是很流行的,我们的任务是针对这样的思潮,要正面阐发社会的主体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统一的思想。

第二,如何坚持社会历史研究当中的客观性。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思路,由于在社会历史中活动者、研究者、观察者是一致的,所以社会现象是带有价值因素的社会现象。西方的一些学者的思路是去价值因素的思路。比如马克思·韦伯提出价值中立的思路。所谓价值中立,是指你研究某个现象的时候,你要把价值因素悬置起来,放在一边,不要影响你的研究过程。顺便提一句,在我们国内有些理解当中,把韦伯的价值中立的思想误解为价值无涉,这种理解是不准确的,韦伯是承认价值关联的。他的价值中立不是价值无涉,是把人们没有办法屏蔽、去掉的价值因素暂时悬置起来,不要影响他的研究过程。尽管这样做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还是要努力地这样去做,提出了一套方法论思想的体系,我把它概括成去价值因素的思路。

另外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思路,按照我的理解,它不是去价值因素,而是承认价值因素的作用,并且选择科学的价值立场,去发现历史规律。因此,我们要重点说明的是,通过对社会历史的分析,按照人民群众的立场,我们发现了社会历史规律,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我想我们这一章里面要讲清楚的就是我们在承认价值因素的前提下,我们如何选择一个科学的价值立场,然后我们在这个价值立场之下,寻找、发现、探索社会历史规律。我们不是摆脱价值因素的影响,而是要选择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价值立场,这个价值立场就是人民大众的立场,但是我们要把这个科学的内涵、内在的关联,把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论的思想要讲清楚。

第三,我们要回应的问题,是我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误解,比如说有的人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人学空场,在马克思主义当中我们看到的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看不见人的因素。历史唯物主义只讲生产力不讲人类主体作用,实际上这是误解。我们生产力的主体就是人民群众,我们讲人,不是讲抽象的人,一般的人,我们讲的是现实的人,具体的人,这是我们要回应的一个误解。

我们要回应的另一些不准确的理解或者片面的理解,是指在我们的一些人的理解中,尤其是在指导我们具体工作的过程当中,我们只看生产力结果,就是只看GDP,只看到物的因素,只看到资本的力量,尤其是在我们今天,我们看物质资料的积累比较容易,我们对资本力量的作用比较重视,但是往往看不到人的因素,我们也要回应这样一些误解。

第四,我们要教给学生树立分析历史问题的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本章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对这些命题的理解,学会方法论的利用。那么本章难点在哪儿呢?

难点就在于我们这章讲的很多命题都是过去很熟悉的原理,但是我们今天怎么把这些原理转化为方法论思想,转化问题是我们这一章的难点。下面我说一下内容结构和展开的逻辑。

本章知识点首先是人在社会历史发展当中作用的理论,包括人与物质生产关系的理论,社会发展阶段与人的状态理论,人的本质理论,包括社会共同体理论,自由人联合体等理论观点以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理论。这一章的理论基调就是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里面有三个核心观念,现实的人,人的本质,人民群众;还有一些重要概念,比如说社会的人、历史的人、社会共同体、国家、自由人联合体。我们本章重点是要回答这样一些问题:如何理解社会主体?用什么样的观点去研究社会主体?如何确定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通过研究社会主体去研究社会发展规律,如何分析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性?在社会研究,社会理解当中,如何贯彻群众史观。关键是把这些理论转化为方法,与本章内容相关的还有三个问题:

一、如何用人的本质理论去说明社会人的复杂性特点;

二、如何说明社会发展三阶段和五阶段的关系;

三、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我们讨论这一节的时候,首先要讨论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点,这个特点可能在导论里已经提到了,但是在我们这儿还是要重点深入讨论一下。这里有一个基本论点,就是在社会历史领域当中,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有主、客体同体性的特点,主体和客体是同一个,研究者、操作者、实践者是一个人,所以我们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导演、演员、编剧是同一的,所以,人及其人的活动,是社会运动规律的主体、内容,又是社会行动的设计者,社会现象的观察者,社会问题的研究者,既参与其中,又研究其中的问题。正是这样的特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不一样,特别需要哲学方法论的指导。这个特点是我们在第一节里面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

下面我们说一些方法论的观点,大纲里面有几个目,第一个目是讨论“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这里,我们强调的是,不能从现实人所构成的现实社会之外去寻找社会历史的出发点!那么怎么理解现实的人呢?首先我们有关于现实的人的含义,这个在大纲里已经明确阐述了。第二个要点,现实的人是历史的、具体的人。第三个要点,我们要明确认识到“现实的人”是不同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关于人的假说形成的现实原型。我们都知道,一般的社会科学是由不同门类和不同学科组成的,任何一个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实际上只是“现实的人”的一个方面的属性或者一个因素,或者他的一个侧面,都具有抽象性的特点,比如说经济学当中,有一些经济学理论,就把它研究的对象,即人的假说定义为自利的理性人。人有自利、谋自己利益的特点,但这只是人的一个方面的抽象。有的社会学把它研究的人定义为生而平等的平等人,有的政治学把它研究的人理解为是生而自由的自由人,那么作为现实的人有没有这些特点和属性呢?有!所以不同学科才能从不同侧面去抓住这个特点去研究他。但是我们不要忘记,这个属性在现实人的属性结构当中,和另外一门学科所抓住的属性是关

联在一起的。他作为某一个学科的逻辑出发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把现实的人就等同于他的逻辑出发点,那显然是不科学的,所以我们必须明确,现实的人是这些属性和特点的具体结合,而且这些不同属性和特点,在不同人的身上,以不同方式相互补充,相互聚集在一起,共同表现某个人的综合性特点。在现实的人综合性特点当中,哪一个表现为主要特点,要从他的社会历史活动以及实践中存在的社会关系集合方式来看。所以我们对现实个人的研究,必须从社会历史观点出发,必须从具体条件出发,而且我们还要引入多学科的视角加以研究。

我们现在往往有一个问题,特别是一些大学生和研究生,他们读了一些西方的理论著作,就把他们的人的假说当成了人的全部。其实他只是对现实的人某一个方面的抽象,就拿经济学中人的假说为例吧,这种假说认为,人是自利的理性的人。其实马克思在1857年就对它进行过评论,马克思在1857年的经济学手稿里面评论亚当·斯密的观点时说,这个自利的人,在商品经济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为自己奋斗,客观上增进了社会的财富。马克思说你看到人的自利性的一面,看见了这只看不见手的一面。马克思继续分析,马克思强调道,我还可以说,每个人为自己利益奋斗的时候,他一定会妨碍别人利益的实现,他一定会反对别人的利益实现,因此,整个社会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马克思看到两个方面,可是今天在我们的一些经济学人那里,就只是宣传亚当·斯密这个方面,而不讲马克思讲的另外一个方面。也许是我们对马克思的著作宣传的不够,青年学生学习的不够。我们在今天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恰恰是需要把马克思的这个观点拿出来,我们既要看到每个人为自己利益奋斗,增值社会福利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另外一个方面,他在为自己利益谋利的时候,他会影响别人的利益,甚至影响社会的利益。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两个方面属性都必须看到。所以这就是我们要讲方法论,就是从现实的人出发研究社会历史,而不是把某一个学科抽象出来的理论模型,就当成现实的人本身。这个误区在成年人那里不容易发生的,但是在青年学生那里最容易发生。

第二个目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我们在讲这部分内容的时候,首先要确认或者探索、发现、思考“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命题提出的思想方法。所以我们挖掘它的方法论思想,这里提出的思想方法实际上就是两次划分和两度归结的思想方法。就是把社会关系分成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用物质关系说明思想关系;把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再进一步归结为生产力,我们要确认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因为有这样两个方法。

第三个目是要弄清楚“人的存在状态是社会发展的尺度”。尺度、标准本身就是方法论问题,它是方法论原则,你怎么设计标准?选择什么标准?我们在衡量社会发展问题上尺度怎么选择?前面庞教授讲社会系统的时候,讲了很多的参照系,我们这里讲的是从人的状态立场出发,研究社会状态的特征,我们讲这个问题的时候有这样几条要给学生介绍清楚。

首先要指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本质上是一致的。人的物质生活状况和社会关系状况就是社会发展状态的基本内容,离开了人们的存在、发展状态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其次我们要明确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内容。

人们通过追求自己的目的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个主客体一致的能动性特点要解释清楚。还要重点分析人的发展状态是衡量社会尺度的思想原则,在重点分析这个观点的时候,实际上是阐释马克思关于用人的发展状态划分社会发展形态,区分社会形态的思想。我们研究社会主体的时候为什么要把马克思这段话拿出来?我们要联系我们的现实社会要求。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念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把人的作用和地位突出出来了,这种理念是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据的。这个理论依据就是马克思当年在划分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时候,按照人的状态作为标准划分。我们讲科学发展观要讲理论依据,特别是要突出人的发展状态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按照人的尺度我们来理解社会发展的时候,去深化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的说,在这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当中,我觉得有一个问题我们是需要思考的。

这个问题就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当中的以人为本怎么理解?这个以人为本能不能够离开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能够离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我提出第二个要点,以“物”为据。有人会问你这是什么意思,中央提出以人为本,你提出以“物”为据,你这个“物’是什么‘物”?我说这个“物”是唯物主义的物,也指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现在我们讲以人为本,不能离开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如果离开了这个前提和基础,以人为本就缺乏现实性。以人为本,各个地区、各个行业都要以自己的那个领域为本,我们不是出现争论吗?出现争论还要统一,我们现在社会发展阶段是什么样的阶段,事物发展规律性呈现什么特征,我们的以人为本的“本”实现到什么程度,这里面还有一个辩证关系需要处理。

马克思讲的人的发展阶段,强调人的发展过程的思想,而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从来如此!也不是讲未来就是现在这个样子,而是不同阶段人的状态是不一样的。这个思想我们把它引申到科学发展观里面来理解以人为本,我们也许对科学发展观理解的更全面一些。科学发展观第一句话讲,发展是第一要务,然后讲核心以人为本,所以“以人为本”还不能离开发展。因此,这里面的方法论思想,我们是需要挖掘的。它有助于我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理解科学的发展观。

这里面还有一个难点,就是怎么样科学解释社会发展的五个形态和三个阶段的关系,五个形态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三个阶段是人的依赖阶段、物的依赖阶段、自由联合体的阶段。首先我们说这是两种不同的参照系,那么它的一致性在什么地方呢?有没有一致性呢?一个是按照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形式划分;一个是按照人的发展状态划分。我这里说了三条,我想第一、第二条大家一看就清楚,我重点讲一下第三条。

社会发展的五个形态是人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具体类型,这些具体类型它可以归属于三个阶段划分的范畴。具体来说,我们就用中间这一段来说,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都是物的依赖的阶段,具有物的依赖不断强化的特点,这些阶段也有人的某些方面的自由进步的现象,由农民变成工人就是进步。同样也应当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物的依赖不能完全摆脱,甚至还会有所发展的阶段。我们今天还要讲发展,首先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对物的依赖,为什么会摆脱不了,因为我们生产力没有高度发达。我们的社会财富还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

增长的需要,所以这个物的依赖还不能够完全摆脱。但是历史的总趋势是人的自由不断发展,不断走向人的自由发展的全面阶段。

那么根据这个思想,我们来理解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还不能完全摆脱物的依赖,要发展生产力还要坚持以人为本。我们要走向人的自由。

上面是我的一种思考,提供给大家讨论。

第二节,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一节是关于人本质思想,是如何研究人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基础,所以第一个目设计的是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条件。为什么要列这一条?研究和认识一个对象,最起码的三个角度,它的存在特点,它的发展特点,以及它的发展变化条件。这里面包含五个要点。

一、人的本质是人存在于其中的社会关系规定的,重点解析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社会共同体是人的社会的关系重要表现。

我们要讨论社会共同体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注重分析社会共同体对人的意义和作用。讨论社会共同体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揭示社会共同体的历史性特点。讨论社会共同体的性质与人的发展要求矛盾,推动社会结构的发展变迁,主要是分析社会共同体变化的动力因素。

社会共同体这个概念,不仅是国家和宏观的概念,还是一个类似于社会组织的概念,也是中微观层次的概念,它也是发展变化的。

第二个目分析社会共同体具有不同的性质。我在这儿关于第一个方法论意义就不再重复了,第二个要点是讲,社会结构表现为不同社会共同体组成的复杂性体系,这一点我略微分析一下,家庭、家族这是社会共同体的一种早先形式,接下来以特殊利益为基础,以特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基础的社会群体也是社会共同体,由不同社会共同体可以组成的一个复杂结构的社会关系体系,形成一个复杂的社会结构。我想着重讲一下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的问题。某一个社会阶级肯定是社会共同体,但是同一个社会阶级可能包含不同的社会阶层,现在常讲社会阶层分析方法,但从社会阶层来说,同一个社会阶层又可能包含不同社会的共同体,他们是交叉的。社会阶层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代替了社会阶级分析的方法,然而我认为阶级和阶层分析方法,我们还要结合起来使用。社会阶层分析的价值在哪里呢?这个分析标准是根据收入、声望、社会地位这些指标来划分的,它可以明确我们这个社会的收入差距状况,但是它一个不利的地方,就是模糊了不同社会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不利于清晰分析社会结构。因为对同一个收入等级的人来说,他可能分属于不同的社会共同体,他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可能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从社会共同体的角度,我们可以对社会结构的分析更深化一些,所以我的理解,在今天来说,对于社会阶级的分析方法,社会共同体的分析方法和

社会阶层的分析方法,可以把它们结合起来运用。比如说我们研究社会管理,我们就要协调不同社会共同体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目是讲虚假共同体和真实共同体的区别。马克思在分析国家共同体的时候,提出的标准就是虚假共同体和真实共同体区别的标准,真实共同体就是它自己所代表的共同体全体成员的根本利益,它所标榜代表的利益和它实际代表的利益,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是一致的。虚假共同体就是在阶级社会里某一个阶级,本质上是为本阶级利益建立的社会共同体,但是它把它说成是代表整个社会的利益,这个我们叫做虚假共同体。这个可以进一步引申,如果不是分析整个国家的范围,而是分析具体的社会共同体,也有类似的情况,共同体的利益和共同体成员的利益如果是一致的时候,这个共同体真实性是比较强的,如果共同体利益只是和小部分成员利益一致,这个共同体虚假性就表现出来了,也许这就是我们改革的对象。这是一个简单的,一般化引申。在这一部分我们还要明确以下这个问题。不同性质的社会共同体对人的发展影响是不同的。这个我不展开说了。

另外,社会进步的总体趋势是社会共同体虚假性消除和真实性不断显现的过程。剥削阶级的统治国家,在它上升的过程中,代表了新的生产关系,它的生产关系相对于旧的生产关系来说是有进步性的,所以它有真实的一面,然而随着它的没落,最终会转化为虚假共同体。但是对于无产阶级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由于它本质上是以无产阶级的,以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基础的,所以它在发展过程中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它宣称的代表性和它真实的代表是一致的。

第三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一节讲了三个问题,一、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二、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当中有重大作用,三、历史评价的方法。这些基本命题都是大家熟悉的,教学的任务在于转化和深化及应用。

我们可以从深化、引申、扩展三个层面来展开。关于深化,有三个要点。为什么我们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一个要点,我们从方法论的角度深化,就是旧历史观的历史研究方法论的缺陷,他们只看到人们的行为动机,没有看到这些动机产生的原因。第二个缺陷,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所以,旧的历史方法论缺陷使它发现不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其次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思维方法,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在研究社会问题的时候,它既看到环境对人的影响,又看到了人对环境的影响,于是,就把人分成两类,一部分人是英雄,一部分人是一般老百姓,这部分人领导另一部分人。他们在环境决定意见和意见决定环境的问题上,找不到统一的观点。第三个就是马克思的思想,实践的观点,就是把意见支配环境,环境影响人统一起来,环境的改变和人的变化是一致的,它统一于实践。这是方法论当中最主要的变革,否则我们找不到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所以如果要深化,就在这儿深化。

第二个是引申。这个引申大家可以从不同层面引申,第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范畴,我们确定人民群众的具体内容必须贯彻历史分析方法。第二、用历史分析原则判断历史人物和杰出人物的出现条件,杰出人物出现有历史发展的条件和

形势,具有时势呼唤英雄、创造英雄的特点。这个思想我们希望能够引申,变成方法论的思想。第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方法,贯彻一切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去的思路,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思想。

再一个引申就是在我们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三个要点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我们的立足点在哪里?在人民群众,我们需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确定改革的出发点,选择改革的着力点,把握改革的程度要根据人民群众能够接受的程度来把握改革的分寸和尺度。人民群众不是抽象的社会成员集合,分为不同阶级和群体,所以为人民服务,不是只给人民做好事情就行了。首先要做好事情,要造福于人民,但是还要合理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地满足他们的需要。因为人民群众当中的每一个群体都处在整个生产力体系的某一个位置上,他们在生产力体系当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有区别的,他们对整体生产力的贡献也是有差别的。怎么样合理协调他们的关系,也是我们为人民服务,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命题下面涵盖的重要内容。

关于应用,实际上就是分析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的关系,特别是分析杰出人物,我建议我们在分析历史人物的时候,这一部分可能要偏重于应用,结合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分析,体现其原理和方法论包含的思想。另外大纲上指出的分析方法是分别叙述的,但是我们讲述的时候,一个一个讲完了以后,要讲这个方法的综合运用,也许在某一个具体分析的时候,阶级分析方法和历史分析方法,辩证分析方法是交织在一起,并且同时使用的时候才能分析的比较透彻。

我具体的建议有三条:第一,阅读马克思的一篇重要著作。在分析历史人物的时候,马克思写了一篇著作《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他解释了波拿巴上台复辟的历史现象,帮助我们理解历史人物和阶级斗争形式之间的关系,这是经典之作。而且我还看到了武汉大学梅荣政教授在《思想理论导刊》上发表了一篇解读,解读比较详细,思路很清晰。大家参考这篇资料来阅读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第二,我建议分析近现代历史的领袖人物,毛泽东、孙中山他们是如何处理领袖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的,还可以分析近代史上的历史人物,解释他们是怎么样对待自己和人民群众的关系的。第三,我建议大家阅读邓小平思想年编,这个年编里面登载了邓小平很多的讲话、谈话,也登载了小平同志如何解释自己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例如小平同志在审议十四大报告的时候说,乡镇企业谁发明的?谁都没有提出过,我也没有提出过,突然一下子冒出来了,这是人民群众的智慧,我的功劳就是把这些概括加以提倡。所以这就体现了小平同志看待他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另外,我们现在经常提出一个问题就是领导的合法性问题。这里告诉我们判断领导合法性标准,是不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至于形式的合法性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本质合法性。现在我注意到在讨论执政合法性和领导合法性的时候,更多的注重于形式的合法性。这个当然重要,但是千万不要忘记,更重要的是实质性的合法性,内容的合法性,在内容合法性前提下,我们讨论形式的合法性、合理性。

在我讲完这些问题时,可能有一些教师觉得,这里大部分讲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方法论只是引申的内容,可能和他们过去讲的内容差别不是很大。这里,我想说明几点:

第二篇:社会科学方法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论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 学生姓名: 李恩宇 学 号:03010016 所在院系:商学院 专 业: 应用经济学 教 师: 王芳老师

2011年 12月 16日

论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

商学院 应用经济学 李恩宇 03010016 摘 要: 波普尔在扬弃方法论自然主义、历史决定论、传统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与人文科学理解论等基础上建构了以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猜测)反驳法和第三世界理论为前提, 以方法论约定主义、科学方法的统一性理论和独特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为基础, 以境况分析法、客观理解法和渐进技术法为内容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波普尔正是依凭其独特而新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推进了西方科学方法论、行为理论以及理解理论在当代的发展。

关键词: 第三世界理论;方法论个人主义;境况分析法;客观理解法;波普尔

一、波普尔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的理论前提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是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理论前提;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他的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推广、运用与延伸的结果。波普尔提出的第三世界或世界理论是他的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形成的关键, 也是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直接的理论前提。1.证伪主义方法论与猜测反驳法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认为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自然规律, 而由培根开创并加以系统描述的归纳的科学方法从17世纪到2 世纪几乎成为所有科学家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归纳的科学方法是一种以收集特殊例子的观察现象为基础而建立普遍陈述的方法,它强调了观察与实验在普遍陈述或科学规律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认为只有它才能提供可信知识。波普尔否定了归纳的科学法论, 提出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他在5科学发现的逻辑6中认为, 归纳法只能告诉人们以过去, 而不能告诉人们以未来, 因而从这只天鹅是白的这一特殊的单称观察陈述不能使我们在逻辑上必然得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这一普遍陈述, 但是从这只天鹅是黑的这一特殊的单称观察陈述却能够使我们在逻辑上必然得出并非所有天鹅都是白的这一陈述。这一证伪过程在逻辑中是一个否定后件的假言推理过程, 可以写作: [(Ty P)# ~ P] y ~ T, 读作:-如果P可从T 推导 出, 而且如果P是假的, 那么T也是假的因此, 在逻辑意义上普遍的经验陈述虽然不能证明, 但可以通过反驳它们的一系列尝试而得以检验, 科学规律虽然不能最终被证实, 但却可以被证伪。这就是波普尔所谓的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波普尔在客观知识或科学知识进化论中将他的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具体化为某一程序, 并进一步将 这一程序简化为P1y TTy EEy P2 图式, 即科学发展的四段式。这一图式表明: 科学的发展就是由问题(P1)出发, 进而针对新问题提出尝试性或猜测性理论(TT), 各种理论竞争和批判, 并接受经验检验(EE), 筛选出逼真性更高的理论, 新理论又被证伪或反驳, 又出现新问题(P2), 这样一个无限循环往复, 不断前进的过程。这是一 个不断地试探和除错的试错过程。波普尔将体现在这一过程中的具体的科学方法称为试错法或猜测)反驳法。2.第三世界理论

波普尔在客观知识波普尔思想自述与自我及其大脑中提出了第三世界理论。他说,第三世界是概念东西的世界, 即客观意义上的观念的世界它是可能的思想客体的世界: 自在的理论及其逻辑关系、自在的论据、自在的问题境况等的世界,即第三世界就是自在陈述的世界, 或思想内容的世界, 实际上是人类精神产物的世界。波普尔认为 第三世界具有客观实在性、人为自主性两大特点。首先, 第三世界是客观实在的。因为 第三世界的客体是 某种客观的逻辑内容、某种客观的含意或 某些理论的内容等, 它们可以为我们批判与论证, 因而 第三世界除了包括陈述或理论之外, 还包括问题和论证, 尤其是批判的论证。其次,第三世界是人为自主的。第三世界(包括人类语言)是人类的产物, 而且它的大部分东西(包括语言)都是人类活动无计划的产物。第三世界本质上是人类心智的产物, 而它们一旦被人类创造出来, 就具有其自己固有的或自主的规律, 而这些规律产生了出乎他们初衷和他们无法预见到的结果。很明显, 波普尔试图从制造或再创造对象本身的意义上来理解 第三世界的对象, 他将 第三世界的对象理解为一个兼具批判性与创造性的过程。波普尔的 证伪主 义科学方法论就体现在理解 第三世界对象的过程中。他的 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强调科学研究是一个猜测与反驳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关键是反驳或批判。这种批判性的可能性基于矛盾的可能性, 矛盾的可能性则基于存在一系列不能都为真或都为假的陈述。在第一世界与第二世界中如果没有陈述, 也就没有矛盾, 但在波普尔界定的 第三世界中却存在这样的陈述, 或者说 第三世界本身就是由这样一些陈述所构成的。因为 第三世界本身就具有非物质性与客观性的矛盾, 这正是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基础。因此, 第三世界理论是波普尔的 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形成的关键与基础。

二、波普尔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方法论约定主义、科学方法的统一性理论以及独特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是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的理论基础。1.方法论约定主义

波普尔认为, 尽管逻辑实证主义者公开拒斥形而上学问题, 但事实上他们还是暗中持有某种科学方法论的, 因为他们将方法论本身作为一种经验科学, 研究科学家的实际行为或 科学的实际程序。波普尔称这种观点为方法论自然主义或 科学的归纳理论。他不同意这种方法论自然主义, 而主张方法论约定主义。他的方法论约定主义源于他的划界标准, 最终源于他的 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 因而这种方法论约定主义实际上是 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具体化。波普尔的方法论约定主义认为, 科学方法论的规则是约定的, 因而它们不同于纯逻辑的规则, 是经验科学的游戏规则, 与弈棋的规则十分相像。而 对弈棋规则的研究结果可以称做 弈棋的逻辑。同样,对科学游戏(科学发现)的规则的研究结果, 可以称作 科学发现的逻辑。由于科学方法论的规则是一种相当明显的约定, 因而科学方法论并不是什么深奥的真理。然而科学方法论在许多情况下, 可以帮助我们弄清逻辑境况,甚至解决某些迄今已证明不好对付的广泛的问题。2.科学方法的统一性理论

波普尔认为科学方法的统一性问题实质上是有关自然科学(主要是物理学)的方法能否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或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波普尔根据人们对物理学方法可应用性的观点, 将科学方法的统一性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分为两大对立的学说, 即 反自然主义与 泛自然主义。如果反对将物理学的方法应用于社会科学, 则这种观点就 是反自然主义;反之, 如果赞成将物理学的方法应用于社会科学, 则这种观点就是 泛自然主义。波普尔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有针对性地对这两种观点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批判。波普尔主要抓住了历史决定论的反自然主义的几个基本观点, 如整体主义、实验条件的可变性以及概括的局限等来展开对它的批判。波普尔对于历史决定论的泛自然主义的批判主要是在区别规律和趋势、预言和预测的过程中展开的。波普尔在批判历史决定论的反自然主义与 泛自然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方法的统一性理论。在波普尔看来, 科学方法的统一性的理论指的是理论的或概括性的科学(不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采用同样的方法, 即演绎的因果解释、预测以及检验。3.方法论个人主义

在继承马克思的反心理主义立场以及积极扬弃穆勒等人的方法论心理主义的基础上, 波普尔创建了不同于传统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独特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来反对和颠覆方法论本质主义, 并将它作为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波普尔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6中认为, 自然科学、尤其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多半是抽象的对象, 是理论的结构。这些理论结构被用解释我们经验的这些对象, 因而它们是建立某些模式的结果, 尤其是社会建构的结果, 目的是解释某些经验。这是从假说出发通过回归或演绎来进行解释的方法。波普尔认为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中经常采用模式这一事实, 不仅说明了方法论本质主义,而且推翻了方法论本质主义。他说:模式经常如此被采用这一事实, 说明了(并且推翻了)方法论本质主义学说。依据每个人以及他们的态度、期望、关系等情况来建立和分析社会学模式这个设定可以称为-方法 论个人主义。因此,波普尔所谓的方法论个人主义, 就是依据每个人以及他们的态度、期望、关系等情况来建立和分析社会学模式的设定。波普尔认为这种方法论个人主义的设定在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体现为 零点法。他说: 事实上,有充分的理由认为, 社会科学不但不如物理学那么复杂, 而且具体的社会情况一般说也不如具体的自然情况那么复杂, 因为, 社会情况多半(若不是全部的话)有着理性的因素, , 这使我们能够把人们的行为和相互作用建立一些比较简单的模式, 并把这些模式作为近似值来使用。这样,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方法上的最重要的区别是,不是程度问题(如进行实验的特殊困难与应用数量方法的困难), 而是性质问题,在社会科学中可以采取所谓的 逻辑构成法或理性构成法或零点法,这是一个建立模式的方法, 与其他建立模式的方法不同在于, 它所建立的模式是一种理想型的理性模式, 即零点理性模式。

三、波普尔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境况分析法与客观理解法两大基本方法以及渐进技术法等。1.境况分析法 波普尔的境况分析法直接源于经济学的 零点法或零方法, 是这种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中运用与推广的结果, 其实质就是运用 证伪主义原则对人的行为与科学理论作客观的理解。零点法就是所谓的 逻辑构成法或理性构成法,即建构模型或模式的方法。具体而言, 首先它以一切有关的个人都完全合乎理性(或都拥有完备的知识)作为基本 假定;其次, 它从这一基本假定出发建构一个模型行为;最后, 它以这一模型行为作为零坐标, 用人们的实际行为与这一模型行为相比较, 来估计实际行为与模型行为所具有的偏离。而境况分析法就是建构社会境况(尤其是制度境况)模型。社会境况模型就是所谓的 境况逻辑, 境况分析就是以境况逻辑为 零坐标来解释与分析人们的实际行为。境况分析法实质上就是 证伪主义 原则或猜测反驳法的具体运用。运用境况分析法来说明人的行为, 就是把一个人的行为解释为一次解决问题的尝试。因而境况分析就是一种说明人的行为的理论。这种理论将主要包括对问题及其背景所作的推测性重建, 即境况的 重建。因而这种理论很可能是可检验的, 因而很可能是科学的理论在波普尔看来, 境况分析的一个任务就是把行为者看到的境况和境况本身(两者当然都是推测性的)区分开来。在许多情况下, 我们可以客观地(虽然是推测地)重建境况本身和行为者所感觉、所理解的那个大不相同的境况。波普尔认为境况分析法可应用于所有社会科 学, 是社会科学中的一种所谓的 纯客观的方法, 即 客观理解的方法。波普尔立志创立一门以追求客观理解为宗旨的社会科学, 这种社会科学以境况分析为主要特征与基本内容。2.客观理解法

客观理解法是波普尔在反思与批判传统的人文科学的理解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 它认为理解活动本质上就是运用第三世界客体理解第三世界。传统的人文科学理解论认为理解的主观过程是不能没有的, 如和谐的理解或神入过程, 再现别人行为的过程等。然而, 波普尔认为理解的主观行为或过程必须而且只能从第三世界客体方面去理解。理解是对第三世界客体的理解, 理解的活动本质上就在于运用第三世界客体。这种活动体现在 P1y TTy EEy P2 这个图式中。因为这一图式全部使用了第三世界客体, 如问题、猜 测以及批判性论据等。而问题境况P2 则是由问题、背景以及其他第三世界客体所构成。理论之间、各问题之间、猜测的各方面之间、各解释之间以及各哲学观点之间的竞争和冲突以及比较、对比或类推等也属于第三世界客体。第二, 重视问题的价值与境况分析。波普尔认为客观理解法很重视 问题转换, 如将 我们怎样能理解一个科 学理论或增进我们对这个理论的理解转换成 我们怎样能理解一个科学问题或增进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后一个问题实际上是对前一个问题所提供的答案,是与前一个问题有关的问题。后一个问题即理解问题的元问题,比前一个问题更难、更有趣,是更为基本的问题。波普尔将问题分为两类: 一是 死问题, 指的是已有好的答案的问题;二是 活问题, 指的是没有好的答案的问题在波普尔看来, 只有通过学会理解某个活问题的方法, 才能理解我们怎样才能学会理解一个科学问题这一元问题,而学会理解某个活问题的方法, 只有靠解决活问题的尝试和失败才能达到。因此, 学会理解一个问题, 就是去 掌握第三世界的构件;而直观地把握问题, 就是去熟悉这些构件及其逻辑关系。因此, 波普尔认为理解一个理论借以产生的问题境况是理解这个理论的关键的第一步。因而分析第三世界的境况是客观理解法的首要任务。3.渐进技术法

但是, 它并不致力于发现社会规律, 而是寻求对社会建构的结构给予限制的各种规律, 或寻求其他齐一性(尽管历史决定论者认为这些齐一性并不存在)。因此, 这种方法论是反历史决定论的。波普尔主张一种社会技术或社会工程的方法, 或 渐进技术法。这种方法将 渐进的修补和批判性分析相结合, 是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中取得实际效果的主要方法。因为采用这种方法,人们就会对社会的改进提出批评和建议, 从而促使社会科学取得巨大进步。因此, 渐进技术法与整体主义方法截然不同。总之, 波普尔所建构的以 证伪主义方法论、猜测)反驳法和第三世界理论为前提, 以方法论约定主义、科学方法的统一性理论和独特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为基础,以境况分析法、客观理解法和渐进技术法为内容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独特而新颖, 不仅丰富和扩展了他的科学方法论思想, 而且推进了西方科学方法论、行为理论以及理解理论在当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波珀.科学发现的逻辑[M].查汝强, 邱仁宗, 译.沈阳: 沈阳出版社, 1999.[2] 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M].舒炜光, 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1.[3] 波普尔.波普尔思想自述[M ].赵月瑟, 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 255.[4] 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M ].杜汝楫, 邱仁宗,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87.[5] 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M].范景中, 译.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6.

第三篇:毛泽东社会科学方法论

毛泽东社会科学方法论

毛泽东同志毕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和无产阶段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他十分重视社会科学队伍和社会科学理论的建设,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他提出的一些有关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观点和方针、原则、方法,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科学思想体系,是我们社会科学界的传家宝。

一、毛泽东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容

1.对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认真看书学习”。是毛泽东同志对全党同志的一项基本要求,更是对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一项基本要求。

2.社会科学学习的基本方向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①“为着领导,必须预见”。②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这是理论的意义及其来源。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过硬的理论功底,这是他的职责决定的。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知识,对周围事变的认识能力,就无从进行研究和创造。所以我们必须要十分重视理论的学习,认真看书学习。为了加强党的理论建设,毛泽东同志对全党、对党的理论工作者,曾经反复地、多次提出了关于理论学习的要求和不诲地教导: 3.社会科学学习的内容

毛泽东同志在中华民人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词中郑重地提出了“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反对党八股》中强调:“总之,任何机关做决定、发指示,任何同志写文章、做演说,一概要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要靠有用”。“我的意思是说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首先,一个自命为马克思主义的作家,尤其是党员作家,必须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知识。”③

4.社会科学“学习有两种态度”

“学习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不管我国情况,适用的和不适用的,一起搬来。这种态度不好。另一种态度,学习的时候用脑筋想一下,学那些和我国情况相适合的东西,即吸取对我们有益的经验,我们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态度。④“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⑤

5.社会科学学习的一般方法

有分析、有鉴别、有批判的学,不搞生吞活剥,死搬硬套,特别是对历史的东西、外国的东西。1944年毛泽东在延安会见外国记者的谈话中提出:“我们批判地接受中国古老的传统——继承精华,剔出糟粕,我们对来自外国的东西也是如此„„我们从外国吸收一切中国需要和中国有用的东西,„„科学本身是没有国界的。”⑥对历史的东西、外国的东西,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受,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是毛泽东同志一贯态度,并成为我国在科学、文化、管理等领域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二、毛泽东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原则

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立竿见影!林彪!对秦始皇的评价!对政变的理解!)这是理论学习的一条极为宝贵的经验。毛泽东同志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但要从书本上学,主要地还要通过阶级斗争、工作实践和接近工农群众,才能真正学到。”⑦“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⑧他倡导:“有书本知识的人向实践方面发展,然后才可以不停止在书本上,才可以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有工作经验的人,要向理论方面学习,要认真读书,然后才可以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上升成为理论,然后才可以不把局部经验误认为即是普遍真理,才可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⑨这里,毛泽东同志为我们搞好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指出了一条正确路子。

“理论联系实际”,既是我党必须发扬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坚持的一条根本原则,背离了这条原则就失去了生命力。理论从实际中来,并接受实践的检检。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才能从实际出发,指导实践;脱离实际,理论就会变成毫无意义的僵死的教条。何为理论联系实际?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作了精辟论述:“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怎样互相联系呢?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的放矢’,„„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毛泽东同志始终坚持和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反对离开中国实际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去做社会科学工作。他曾严肃地针对党内某些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问题,指出:“如果我们身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却对于中国问题熟视无睹,只能背诵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个别的结论和个别的原理,那末,我们在理论战线上的成绩就未免太坏了„„。直到现在,还有不少的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书本上的个别字句看作现成的灵丹圣药,似乎只要得了它,就可以不费气力地包医百病。这是一种幼推的蒙昧,我们对这些人应该作启蒙运动。10“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甚至可能走向反革命的道路,中国有许多专门从书本上讨生活的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共产党员,不是一批一批地成了反革命吗,就是明显的证据。”11毛泽东同志的这些结论性的告诫,发表于1942年,至今已过了半个世纪,有些提法显然不适用现在,但其精神实质——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社会科学工作者千万不要脱离实际,永远不会过时。

了解中国现代史的人都知道,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毛泽东同志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是在同这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十分珍贵的历史经验的结晶。

三、毛泽东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践行基础和方法

“调查研究”。不仅是领导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基本方法。

1.概念及其他

调查研究,即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毛泽东同志一贯注重和倡导调查研究工作,坚持到基层直接调整,并反复说这些才是他的思想原料。在《反对本本主义》这一光辉著作中,对调查研究的目的、意义,调查的技术均作了专门论述。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立场出发,对那些不作调查研究,“成天地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的主观主义、经验主义者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说:“你对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调查就象‘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象‘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毛泽东同志《反对本本主义》的这些科学论断,为各级领导指出了做好工作的基本方法,为社会科学研究指出了一条唯一正确的途径。只有搞好调查研究才能实现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2.社会科学研究与调查研究的统一

社会科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它本身就与调查研究相统一。搞社会科学研究离不开调查研究。因此,善于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工作者一种必有的特长和爱好,必要的业务素质,必有的基本功。搞社会科学研究,通过调查,获得丰富的第一手材料,有关的情报信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制定出比较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方法,用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完善、发展这些认识。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也是搞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只有善于进行调查研究,才能研究出学术价值、应用价值高的成果。

四、毛泽东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出发点、实质和总的指导思想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和优良作风之一,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和“精髓”,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实质和总的指导思想。社会科学本身就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同各种主观主义、特别是同王明错误路线的斗争中总结出来的。毛泽东同志的光辉著作《实践论》、《矛盾论》,对长期党内的两条路线斗争从哲学上作了总结,科学地阐明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延安整风时,毛泽东同志给中共中央党校作了“实事求是”的光辉题词,高度概括地提出实事求是是党的学风、党的作风。

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作了科学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一切正确思想,都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否则就成为形而上学。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重大发展,是毛泽东同志留给我们党、我们社会科学界最宝最的理论遗产,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尤其是做好社会科学工作的行动指南。

毛泽东同志十分强调在全党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和作风。他多次宣传斯大林在《苏联 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结束语中的这段名言,“精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这完全不是说要熟读它的一切公式和结论,拘守着这些公式和结论底每一字句。为了精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首先要学习怎样把它的字句和实质区别清楚。”毛泽东同志告诉我们,只有首先做到了这一点,才叫入了马列主义的门,才能建立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即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否则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条文当教条。毛泽东同志在1958年提出的“放手发动群众,一切经过试验”的口号,1959年所作的“干劲一定要有,假话一定不可讲”的指示,1961年提出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号召,中央重印《反对本本主义》的决定,都告诫我们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作风。

五、毛泽东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文化和艺术发展繁荣的一项长期的、基本的方针,也是促进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繁荣的一项长期的、基本的方针。

1956年,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为促进社会主义科学、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意识形态,党中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下简称“双百”方针)。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一光辉著作中,对“双百”方针专题作了论述。“百花齐放是一种发展艺术的方法,百家争鸣是一种发展科学的方法。”这一方针的着重点是发扬社会主义的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主张在坚持“六项政治标准”的前提下,在人民内部采取放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的争论。„„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式去解决。„„对于科学上、艺术上的是非,应当保持慎重的态度,提倡自由讨论,不要轻率地作出结论。”“双百”方针,是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和党的群众路线在科学、文化、艺术领域中的创造性运用。它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新贡献。

毛泽东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是在斗争中、社会实践中发展,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这样。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的东西,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实行“双百”方针是正确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在科学、方针、艺术领域的地位只能加强,不会削弱。

在社会科学领域,不同学派,不同见解、不同方法的问题,相互间的争论、批评与反比评的问题常在常有,是正常现象,应该保护。学术性研究工作最需要充分民主、自由的氛围,最害怕参于者廖廖无几和众口一词、死水一潭的局面。最怕出不从实际出发,把政治方向上的一致性、宣传上的纪律性要求强行照搬到理论探索上,不分青红皂白、只采用一个极为简单的手段、框子去硬性规范复杂、深奥的科学研究工作;只因某种政治需要,围着一个观点作文章,大同小异的一个音调;违背学术研究的其码要求和基本原则,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对学术问题的强行进行裁决、定性。这不符合科学研究的独特规律,有碍民主、活跃风气的形成。混了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的界线,把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来处理,是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正常的学术争论,应该首先把学术争论作为学术争论,严格区分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的界线,划分世界观与学术观点分歧的界限,对不同观点者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戴帽子,热情鼓励研究者要有独创精神。只有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分清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的界线,才能使社会科学工作者(包括业余工作者),去掉余悸、预悸,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才能发扬优良学风,有力地促进社会科学事业的向前发展和繁荣。

毛泽东同志对社会科学的贡献从以上五个方面作了叙述。必须再提的是,这五个方面的统一性特点——是一个相互联系、互为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机的思想体系。

历史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回顾我国社会科学发展变化的历程,倍感毛泽东对研究社会科学方法之科学,功劳之大。他老人家为社会科学留下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注释

①见列宁《做什么》第一章第四节。

②见斯大林《论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 四月联合全会的工作》。

③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④见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 题》。

⑤⑨10见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

⑥见1964年9月,毛泽东在一封《对中央音乐 学院的意见》信上的批示。

⑦见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 上的讲话》1957年3月12日)。

⑧见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1见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作者单位:淄博社科联 博山农行)(责任编辑:孟祥中)

第四篇: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评述

求 索 / 2006 /

3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评述

王 蔚

摘 要 :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社会科学的反思性前提具 有重要的学术意义。社会科学意识在西方强于中国。社 会科学有其重要的功能,已形成自己的研究方法体系,主 要有实证主义和非实证主义两种方法。社会科学方法论 面临着来自社会科学外部的压力。

关键词 :方法论;社会科学;实证主义;非实证主义 中图分类号: C91-0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490X(2006)3-065-03

作者: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湖北,武 汉, 430079

方法论(M ethodology)是一系列有关方法的理论与学说, 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社会科学的反思性前提 ,具有重要的学 术意义。/不言而喻 ,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一种理论之所以可 能 ,首要的条件是刻画社会科学在对象、工具和方法诸方面区 别于自然科学的独特性质。0在中外各类社会研究方法的著¹

述中,关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描述众说纷纭。本文试图对此 做一番粗浅之梳理。

一 社会科学研究在中西方之遭遇)/东方不亮西方亮 0

在西方 ,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意识比较强。早在 18世纪 ,维 科的 5新科学 6以及休谟关于精神科学的理论、斯密的经济学、弗格森关于市民社会的理论 ,对社会科学的哲学和方法论研 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世纪 ,在圣西门、孔德、斯宾塞、韦伯 等人的著作中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杜尔克 姆的 5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6是社会科学方法论领域的经典,韦 伯的 5社会科学方法论 6刊行于世。/严格说来 ,社会科学是在19世纪才出现的 0。º

20世纪 ,西方社会科学中的许多流派更

是以其方法论而著称 ,但是,自 20世纪 50、60年代始,在后现 代主义语境中 ,西学的主题和话语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20世纪 30年代,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合乎逻辑地 出现在中国学术和文化的前台,曾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有 过很多诸如 /社会科学概论 0、/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0、/社会科 学方法论 0的几乎同名的著作和文献。由于当时中国的社会 科学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主要的工作基本上停留在西方社 会科学思想的引入上。后来 ,由于唯科学主义的影响以及对 唯物史观的教条主义理解 ,无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 以唯物史观取代对社会科学的方法论研究乃至取代、否定具 体的社会科学学科 ,使得后来一些学科如社会学、人类学(民 族学)、心理学等在极端的年代被取消。在 20世纪 80年代中 期 ,伴随 /迎接新技术革命浪潮 0,我国学术界对社会科学与自

5然科学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过比较集中的讨论,因缺乏关于社 会科学的独立性的意识 ,无法展开对社会科学的性质、功能和 方法论的全面的研究。如何认识和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地 位、作用及其发展规律远没有引起中国学术界足够的重视。一个突出的表现 ,就是有关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研究仍然不被 看作专门的学术领域 ,至少远不如自然科学史、科学技术哲 学、科学技术社会学或科学知识社会学那样引起广泛的重视。

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之功能

社会科学研究是一种有目的的智力活动,也是一种社会

活动。就特定的知识和学科来说 ,如果没有成熟而系统的方 法论作为预设和前提 ,就表明这一学科和这一类知识对于自 己的逻辑依据和研究程序、自己的视野以及自身的社会功能 , 尚缺乏系统而清晰的认识。

社会科学研究的功能首先表现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功 用。理论功用是指通过理论性或基础性的社会研究 ,获得有 关人类社会的基本知识;实践功用是指针对某种社会实际问 题而进行的具体研究 ,研究本身是为了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 思路与方法。两种功用缺一不可。其次 ,具有描述、解释和预 测的功能。描述就是对社会现象或事物的状况、过程和特征 进行客观的说明 ,做出 /是什么 0的回答。解释是对研究对象 的过程、原因等作出分析,回答的是 /为什么 0的问题。预测是 对研究对象未来发展状态的预期。它是建立在描述和解释的 基础上的研究活动。只有对事物的现状、发展变化的规律及 其因果关系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能对其未来的状况 作出正确的预测。但是 ,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决定了社会科学 的预测的局限性。

目前 ,社会科学已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法体系。大致上 可分为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三个层次。方法论是人 们研究社会的基本立场、基本假设和基本出发点。可以将其 划分为哲学方法论和各门具体学科的方法论。马克思曾经指 出: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重要 缺点;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 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民的感性活动 ,当作实践去理解 ,不是 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0。可见»,人们在观察社会时难免有 /洞穴 偏见 0(培根语)。从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出发 ,对社会的研究和 认识会得出不同的、有时甚至是相反的结论。研究方式主要 是确定研究和研究路线。依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不同 , 人们可以采取不同的研究方式。在社会科学领域,最常见的 研究方式是 :调查研究法、文本研究法、比较分析研究法、实地研究或观察法、访问法、实验法等等。

如果说方法论和研究方式指出了研究的方向并确定了研

究途径的话 ,那么 ,剩下的就是 /小心求证 0,这就涉及到在研 究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其中最重要 的是如何收集资料、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进行调查、如何汇集 资料、如何分析资料、如何处理数据等等。这些具体方法和技 术往往交叉使用于各个阶段。因文章篇幅有限 ,笔者下面重 点从两方面来介绍社会科学的方法论。

三 社会科学内部的方法论之争

(一)经典实证主义、工具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 社会科学是继 17世纪科技革命后自然科学的发展、成熟 后争取到自己的 /科学 0地位的。社会学的鼻祖奥古斯特 #孔 德提倡建立 /科学的社会学 0(scientific soc iology)。人们把这 种源于孔德 ,主张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具有一致性 ,并寻求普 遍规律性的观点称之为实证主义(positivism)。作为一种曾在 西方学术界有着广泛影响的方法论观点 ,实证主义的发展经 历了经典实证主义、工具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三个阶段。

孔德和涂尔干的观点代表的是实证主义发展的经典阶 段。经典实证主义认为 :社会科学在学科性质上与自然科学 是一致的,社会学完全可以借用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并纳入 科学之列;社会科学的研究目的跟自然科学一样是寻找和建 立 /规律 0;宣称 /社会学坚持,一切社会现象都服从于因果原 理。这在于社会学应用这个原理不是出于理性需要 ,而是来 自于经验概括。既然已经证明自然界中存在着因果律 ,既然 因果律已逐渐由物理学、化学领域扩展到了生物学领域,又从 生物学领域扩展到了心理学领域 ,那么我们有理由宣称它同 样适用于社会世界。0经典实证主义主张整体主义的方法论¼, 强调对社会整体结构的研究 ,认为只有社会层次的事物才是 重要的 ,个体行为只是社会结构的产物。

/工具实证主义 0(instrum enta l positivism)是实证主义发展到 20世纪 40-60年代的新的表现形式。拉扎斯费尔德是其 代表。与经典实证主义相比 ,工具实证主义的研究重点不再 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考察,多数也放弃了建立普遍性的社会 规律的企图 ,而是着眼于具体的社会现实事物或制度,力求通 过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改进 ,通过研究语言的数学化和形式化, 发展了实证主义社会学。

20世纪 70年代,由于西方遭受的深刻的社会危机和学术 危机加上实证主义自身发展的不足 ,风靡一时的实证主义方 法论陷入了困境,受到了极大的怀疑和挑战 ,从而失去了独霸 天下的局面。实证主义进入后实证主义(Post-positivism)时 代 ,主要代表有华莱士、乔纳森 #特纳和亚历山大等。后实证 主义的出现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发展的某些趋 势 ,体现在 :社会科学研究趋于综合化 ,理论观点取向多元化;对 /科学 0概念和对社会科学各学科自身的认识也发生了重大 变化:人们已经认识到 ,科学没有统一的模式,科学的目标也 是多元的,因而社会学可以是科学取向的也可以是人文取向 的;对 /客观性 0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传统的实证主义知识观强 调客观主义 ,认为知识是积累性的 ,有客观的评价标准。然 而 ,目前此观点受到了相对主义论的极大挑战。社会科学研 究中的价值或 /意识形态 0问题重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价 值中立 0观点也受到了动摇。后实证主义者虽然企图通过新 的努力来应对新的变化,但实证主义方法论已显得不再那么 强势了。

(二)非实证主义方法论

20世纪 60-70年代之后出现的非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代 表主要有现象学与理解方法、批评理论、建构主义等。如前所 述,实证主义方法论试图应用自然科学的范式,假设社会现象 和自然现象具有相同的性质。但是社会科学的现象学家则认 为这种观点是不成立的 ,因为自然界或自然现象是无意义的 , 社会世界是一个意义性(meaning)构成的世界,社会现象本身 是意义的。社会科学家的观察活动不仅仅是现象的观察与解 释,还需要理解(understand),从而抓住社会世界的意义的结构。现象学者认为实证主义社会学失败的根本问题就是没有考虑这一点。

西方第一个比较系统地提出 /理解 0方法的人是德国哲学家狄尔泰。狄尔泰主张社会科学(他称为精神科学 ,包括社会与人文各学科)与 /自然科学相比 ,这些科学具有完全不同的基础和结构。它们的研究主题是有一些既定的、而不是推论出来的单元组成的)))这些单元都是可以从内部加以理解的。在这里 ,我们为了逐步达到概念性的知识,从一种直接存在的知识或者理解过程开始

0。对自然界可以说明½,但对社会

精神生活需要去理解。后来 ,韦伯继承与发展了 /理解 0方法 ,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韦伯的社会学被称为 /理解的社会学 0, /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社会行动的解释性理解 ,并依次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因果说明的科学

0。在韦伯看来¾,社

会学类似于历史学,不同于自然学。社会科学在研究方式上应作到 /价值无涉(value-free)0,不应该让个人的价值或利益左右其研究。在这一点上 ,韦伯跟实证主义的观点是接近的,要求对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作出明确的区分。认为不能从对 /事实的陈述 0中得出 /应该的陈述 0。但实际上 ,在社会科学中 ,人们很难做到这一点。后来 ,美国社会学家许茨进一步从现象学的角度 ,强调了社会科学研究的独特性。

现象学方法的提出者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胡塞尔对实证主义科学观提出了激烈批判,认为实证主义是一种非常片面的 /残缺不全的概念 0,它只关注对纯客观事实的研究,忽视了主体价值问题。他提出了现象学这一新哲学方法 ,目的是通过强调对生活世界 /主体 0的分析 ,树立一种新的更全面的科学观。胡塞尔的 /现象学运动 0对哲学和社会科学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20世纪 60年代之后现象学社会学、常人方法论等理论观点的出现就是突出表现。许茨在综合韦伯和胡塞尔的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其现象社会学观点。他在肯定了对意义、生活世界和常识世界研究的同时,特别强调对常识实在的研究 ,主张用经验方法去考察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2ity)0这一重要社会实在。他通过 /主体间性 0的创造与维持概念,提出我们的生活世界是常识的潜在的典型化(typ ifica2tion)。他认为生活世界的典型化是建立在主观意义基础上的,分为初级建构(first-order construc ts)和次级建构(second-order constructs)。

总体来说 ,现象学和解释学观点与实证主义方法论有根本的不同。首先 ,他们主张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有明显的不同 ,表现在研究对象和目的等方面,特别重视理解方法。其次 ,重视对社会行动及其意义的研究 ,重视价值问题 ,倡导特定的分析视角。第三 ,以个体主义方法论为特征。从韦伯到许茨 ,他们都是唯名论者,关注对行为个体的研究。第四,倡导定性研究方法 ,而不是定量研究方法 ,如实地研究法、66

人类学的 /深描(think descr iption)法等 0。

批判理论又称 /法兰克福学派 0(Frankfurt School)。主要 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阿多若、马尔库塞、弗罗姆、哈贝马斯 等。他们深受马克思思想的影响,故又属于新马克思主义学 派。其中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最多产、最有影响 的人物。批判理论家关注的重点是对意识形态或社会文化的 批判。他们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早期思想;批判反对 /唯科 学主义 0观点,批判实证主义的工具性单向思维 ,主张科学技 术也是 /意识形态 0,反对实证主义的客观性和价值中立性观 点;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批判理论对社会的批判 ,是具体 的否定而非全盘否定。尽管这个学派后来出现了分化 ,但他 们都还保持了批判理论的基本趋向 ,即认为科学研究的目的 不是解决 /是什么 0(to be),而是解决 /应该是什么 0(should be)。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0主张科学知识跟其他知识形 态并无本质的区别。他们认为科学知识也是社会建构的产 物 ,必然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其观点可以概括为 :第 一 ,反对把科学仅仅看成是理性活动这一传统的科学观;第 二 ,采取相对主义认识论的立场 ,强调科学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弱决定的,并且削弱甚至完全否定经验世界在限定科学知识 发展方面的重要性;第三 ,认为自然科学的实际认识内容只能 被看成是社会发展过程的结果 ,并被看成是受社会变量影响 的。科学家在解释他们占有的材料时¿,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 响 ,甚至受到他们的利益的直接的影响。科学家所得出的发 现事实上是社会协商的结果 ,因而普遍的科学方法只不过是 一种思想。建构主义观点不但用于说明科学成果是社会建构 起来的 ,而且更强调一切社会知识与实在都是社会文化的产 物。目前,建构主义对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都产生了很大影 响。它涉及到不同学科、源于不同流派的各种社会研究,如科 学知识社会学、常人方法论、科学修辞研究、符号人类学、女性 主义理论、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理论等。

四 社会科学与外部社会的冲突

社会科学与外部社会的冲突主要表现在社会科学研究者 与外部非专业人员(主要指的是行政管理者和社会普通公众)和外部专业人员的冲突。

科学研究自产生时就与社会控制开始了永无休止的冲 突。因为社会科学家与行政管理者担任的社会角色不同 ,前 者从事客观研究 ,后者从事管理和社会控制。角色和利益不 同 ,对社会研究的看法自然也不同。社会科学的终极追求是 探索、描述、解释社会事实,而社会科学研究者直接关注的问 题是 :社会是什么 ?为什么如此 ?将来会怎么样?行政当局 更关心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 ,行政管理者总是试图规定社会 研究者应该研究什么,什么样的研究结论应该告诉什么人等 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一冲突的核心是 /事实)价值 0问题。而 社会科学研究者与社会普通公众之间的冲突的关键问题是 /事实)常识 0问题。社会科学家尊重科学事实而普通公众则 更相信自己 /亲身 0经验、/切身 0体会和世人皆知的常识。造 成这一现象的表面原因几乎是公众盲目相信个人经验和社会 常识,但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研究的 /科学性 0不强 ,社会科学还

没有在普通大众的心目中真正确定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社会地 位。

社会科学研究者与外部专业研究人员的冲突指的是社会 科学研究者与自然研究者之间的冲突。随着职业分化和教育 专业化的发展,社会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之间也出现了越来 越多的不理解、猜忌甚至是对立和冲突。产生这种冲突的原 因有三 :

第一 ,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双重身份。在研究过程中 ,社会 科学工作者既是研究者,又是参与者。他们的感情和坚定的 信念难免会使得对事实的有效探讨更加困难。美国学者肯尼 思 # D #贝利就指出:自然科学一般不介入他或她正在研究的 现象 ,而社会科学家则置身在研究现象之中 ,因此,研究者必 然会把自己的知识结构、情感、意志、价值观念等带进认识过 程,并最终影响到认识过程的结果)))观念性产品。这种观 念性产品就很难具有客观性。这就使得在社会科学研究中À, 对真理的探索尤其艰难。

第二 ,社会事实与自然事实完全不同。社会事实与价值 相关联 ,而自然事实却完全相反。因此 ,自然科学的研究与社 会科学的研究有着原则界限。自然科学中对规律概念的用法 在社会科学中尤其是在历史研究中很少有所得。在自然科学 中,规律越是普遍适用 ,对精确的自然科学越是重要 ,也就越 有价值。在社会科学中却恰恰相反 ,最普遍的规律正是最空 洞的 ,往往也是最没有价值的。

第三 ,学科之间的偏见。斯诺认为 ,造成冲突最主要的原 因是我们对专业化教育的过分推崇和我们要把我们的社会模 式固定下来的倾向。社会上智力最高的人群间的对立和冲突 造成了重大的社会损失 ,他指出: /文化的分裂会使受过高等 教育的人再也无法在同一水平上共同就任何重大的社会问题 开展认真的讨论。由于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只了解一种文化 , 因而会使我们对现代社会作出错误的解释,对过去进行不适 当的描述,对未来作出错误的估计。0

Á

注:

¹马克思、韦伯著、韩水法、莫茜译: 5社会科学方法论 6。中 央编译出版社 2005年版 ,第 2页。

º参见 5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6第 7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社, 19 86年版,第 171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6第一卷,第 54页

¼E.Durkhe im.The R ules of Sociolo ica l M ethod.N.Y.: Th e Free Press.1938.P.14 1.½威廉-狄尔泰著: 5精神科学引论 6(第一卷),童奇志、王海 鸥译,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2年版 ,第 18 0页。

¾M ax W eber。E conomy and Society, N.Y.: Bedm in ster press.1968.P.4.¿参见 [美 ]史蒂芬 #科尔: 5科学的制造:在自然界与社会之 间 6,林建成、王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第 45页。

À肯尼思 # D#贝利 : 5现代社会研究方法 6,上海人民出版 社, 19 84年版。

Á [英 ]斯诺: 5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 6,陈恒

六、刘兵译,四川 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译者序 0,第 5-6页。

(责任编辑:南桥)

第五篇: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摘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指导作用,以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实践观为基础,融合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中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解决现实问题都离不开实践的科学方法论。关键词:社会科学;科学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

十九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又叫做历史决定论,或者生产决定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我们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社会最科学、最完备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也不同于一般的哲学方法论,他在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上形成,对现实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指导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提供了一般的方法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化。

就研究社会现象而言,人文科学方法论主张以理解的方法或方法论个人主义开展社会现象研究的方法论;自然科学方法论则是一种主张以实证的方法或方法论整体主义开张社会现象研究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处于不同层次的两种方法论,他们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都具有指导作用,但历史唯物主义对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知识具有总体而间接的指导作用,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具体中国社会问题研究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一、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之间的关系

社会科学方法论本身属于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依托于社会科学,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皮”与“毛”的关系。

(一)社会科学

1、具体社会科学的产生。

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不仅推动了各门自然科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出来,而且也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发展,使分门别类的社会科学也纷纷建立起来。例如,现代意义的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现代社会科学却只能建立在资本主义的工业发展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之上。

2、人文科学的发展

严格地讲,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有一定的区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制定的《教育分类国际标准》中,“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民族学、未来学等12个门类,而哲学、史学和文学等则被划入“人文科学”。一般来说,人文科学主要研究恒久地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是人的精神文化活动及其人类历史进化的反映。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社会各个领域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政治、管理等领域的现象和活动。从时间上讲,人文科学各学科在古代就已产生,而社会科学各学科产生于近现代。

但实际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难以将其截然分开,所以,我们往往以“人文社会科学”或“哲学社会科学”予以统称之。

3、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效应

江泽民同志曾在专家座谈中强调,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江泽民同志曾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又进一步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

近几年,胡锦涛同志多次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应该立足国情,立足当代,以重大的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研究回答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研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其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如果说,自然科学和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话,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概念和特点

1、什么是方法

从词源上讲,“方法”一词在中国古代是规矩、规则之意。在西方,“方法”一词起源于希腊文,其意是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在现代,方法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准则、程序、线路以及工具、手段和途径。

2、什么是方法论

方法论,顾名思义,是关于方法的理论。方法论,包括“论方法”和“方法论”。方法论需要哲学思维,但不仅有哲学的方法论,而且有科学方法论和技术方法论。

3、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论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相对于自然科学方法论而言的。所谓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之上的,它除了论述这些方法之外,还要进一步阐明这些方法的客观基础、本质根源、基本特征及其运用的原则。社会科学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这些方法只是研究的指南,而不能代替具体的研究。

4、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其一,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不仅要研究波普尔所说的世界一,还要研究世界

二、世界三。其二,对社会的研究不仅要说明,而且要诠释;而诠释就是理解,就是评价;而理解和评价就是活动和改造。

但是,在现代条件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社会科学方法论呈现出相互交叉、相互借鉴和彼此融合的趋势。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涵和原则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涵

1、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它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借鉴和吸收。

2、基本原则

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

第一,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尽管我们永远不可能把握纯而又纯的社会客体,但是,客观性的要求却是绝对必须的。

第二,主体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一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第三,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实质上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

第四,具体性原则。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第四,发展性原则。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用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在认识社会现象的时候,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理性。“辩证法要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批判性是发展性原则的必然要求。

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的意义

如何认识和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规律,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方法论问题,而这个问题远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有关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研究,如社会科学史、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学,仍然不被看作专门的学术领域,至少可以说, 远不如自然科学史、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社会学或科学知识社会学那样引起广泛的重视。

伴随社会科学的发展,目前,我国社会科学内部的方法论意识日益自觉, 社会科学的科学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等,正成为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社会科学激烈讨论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真理观,特别是唯物史观为指导,研究社会科学的性质、功能和方法,是我国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学术要求和前提。

社会科学也是科学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或哲学研究,不仅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规范的建立,对于社会科学的规划、组织和管理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于加强理论的宣传,加强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向明 朱晓阳 赵旭东 社会科学方法研究 方法评论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 社会学的建设性批判 田佑中 刘江涛 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 李秀林 王于 李淮春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M],人民出版社版1 963年版,第1 页 [5]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方法论 栗彦卿 河南 郑州 学理论 [6]科学社会方法论导论 百度文库

[7]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意义和视角 朱红文 冯周卓 求索 2003年5月 [8]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意义 刘莹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5年10月

下载北京学者《社会科学方法论》讲稿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学者《社会科学方法论》讲稿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学习体会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学习心得 摘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研究社会科学的工具,并且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具有直接指导作用,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实践观为基础,融合传统......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心得

    1评: 第一章让我想到了孟子,大量排比,雄肆磅礴,酣畅淋漓。“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深入深出假学问、浅入深出装学问、浅入浅出没学问、未入即出非学问,深入浅出才是真学问......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学习心得 这学期我学习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通过听取老师的讲解,我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有了简单的理解和心得体会。 马克思历史......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附: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概述 引言:要概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就必须搞清楚社会科学的含义、范围及其界定等;就必须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性质,内......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外语整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范围 1、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差异何在? 由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性质和研究特点不同,必然带来方法论上的差......

    社会科学方法论2018尔雅满分答案

    社会科学方法论(一)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科学理论所包含的结构?(D)     A、科学的解释 B、科学的定律 C、科学的概念 D、科学发展模式 【单选题】下面哪一项是人文学科的英文......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心得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心得 这学期我学习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通过听各位知识渊博的老师的讲解,我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有了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比较深刻......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教学大纲2015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教学方案 及考核说明(2015)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教育,通过深入学习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