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历史视野和世界视野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历史视野和世界视野
目录:
一、作为方法的“历史”
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三、全球化及其内在矛盾
四、世界历史理论 方法论意义
一、作为方法的“历史”
1.1历史如何成为方法?(1)历史的时空维度
(2)成为方法的“史学路径”
对历史的关注并不是那群被称为历史学家的人的专利,而是所有社会科学家的义务。(沃勒斯坦等著, 《开放社会科学》)
法学怎么成了史学?
1、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础 •
2、为其他学科提供知识性(历史编撰学)•
3、为其他学科提供探求历时性、因果性的方法 •
4、为现实决策提供某种参照
1.2 “历史”的方法
1.2.1 史字源流:
从史诗到史学、“历史科学”
1.2.2历史学:
历史的定义:
一、过去发生的事;
二、人们对过去发生的事的认知和传达的成果(对历史的理解)
历史虽然是一种诠释学,但不可以被任意的解释,它需要基于证据。
历史学的专业化:现代科学史学之父”利奥波德·冯·兰克(1795.12.21—1886.5.23)
1.2.3 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
1、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包括? •(1)现实的个人 •(2)社会形态论 •(3)社会变迁论
•(4)阶级斗争论
•(5)世界历史理论
2、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在各时期的影响
•一九二九——一九三○年的世界性大萧条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危机证实了马克思的历史判断的正确性,从而结束了无视或蔑视地排斥马克思主义的时期。
•马克思主义史学之所以影响日益扩大,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事实上,今天所有的历史学家都是马克思主义者(marxists,m是小写的。)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都是“左翼”(远非如此),或者他们必须承认或记住这种恩惠。但是马克思思想中的一个关键要素已在历史学家的观念中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它事实上已经被视为理所当然了:这一洞见就是,社会和经济环境影响着人们对他们自己、他们的生活及其周围世界进行思考进而采取行动的方式。
1.2.4 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西方现代学术学科的分割
• 中国古代的学术传统:书院”“学派”VS“学科”
• 19世纪后期, 构成社会科学的学科系统有三条明确的分界线: • 现代VS非现代
• 在对现代世界的研究方面
• 在以探寻普遍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内部
历史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不同?
• 史学不关注宏大理论。理论就是借用来分析的工具
• 治史:归纳还是贯通?
• 不同学科研究方法的相互借鉴与结合
吉登斯:然而整体上看,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是问题驱动,而不是学科驱动,问题应该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当你想探讨这些大的问题时,我想你必须跨越不同的学科。
历史学也逐渐试图给其姊妹学科以回馈,而不是简单第借用它们的想法。历史学所能做出的一大贡献是推动人们去思考事物为何以及如何随时间而变化。(《历史之源》)
“一个新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邓小平)
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在《经济史与经济学》中,专门批评经济学和历史学两个学科的现状:“经济学没有从经济史那里学到什么,经济史从经济学那里得到的和被经济学损害的一样多”。
• 学术研究的中国立场
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 “外国理论+中国例子”?
“透过西方理论的针孔来观察中国的实际问题”
因为人类活动本有其共同之处,所以“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是很有可能性的。不过也有时不适用,因中国的材料有时在其范围之外。所以讲大概似乎对,讲到精细处则不够准 确,而讲历史重在准确,功夫所至,不嫌琐细。(《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
历史家如何工作?历史学论著如何写成? 搜集史料 辨别史料 分析史料 建立叙述框架
逻辑性、文字、规范 历史学家研究什么样的问题?
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陈寅恪)
• 研究范式的转换 • *德国兰克学派 • *法国年鉴学派 • *新文化史 • *后现代史学
历史学家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1、“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
2、跨学科的方法
–(1)确定性的探求:计量史学
–(2)把握历史的深层原因:心理历史学 •
3、全球视野下的史学眼光:比较史学 •
4、“口述历史”:留住历史的声音
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一)哲学视野中的“世界历史”
• “景象万千,事态纷纭的世界历史”,是“精神”的发展和实现过程——这是真正的辩神论,真正在历史上证实了上帝。只有这一种认识才能够使精神和世界历史同现实相调和——以往发生的种种和现在每天发生的种种,不但不是“没有上帝”,却根本是上帝自己的作品。——黑格尔:《历史哲学》,426.• 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8页
• “世界历史”不是一个历史编撰学的概念,而是一个哲学历史观的概念,是各个国家和民族进入全面的相互交往、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时代,结合成为一个经济、政治、文化有机联系的世界性系统整体(全球化)的事实。“世界历史”既是社会发展的世界性整体特点的反映,也是研究在全球化条件下社会发展规律与趋势的方法论原则。
(二)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
•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为,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P89。
• 资本的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P114。•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共产党宣言》《选集》第1卷,P276。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全球化理论的先驱
• 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以生产力、分工和交往的发展为物质基础。生产力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使人类活动超越民族和地域局限,形成全球范围内各民族之间全面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的趋势和过程。
• 全球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个人异化的扬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与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同一个过程。共产主义是全球化进程即“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进程的最终结果。
• 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以生产力、分工和交往的发展为物质基础。生产力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使人类活动超越民族和地域局限,形成全球范围内各民族之间全面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的趋势和过程。
• 全球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个人异化的扬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与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同一个过程。共产主义是全球化进程即“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进程的最终结果。
“世界历史”的两重性
• 在世界历史条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不仅具有民族性,而且具有了世界性,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辩证统一。
①在世界历史的条件下,落后国家
–一方面在相互交往中吸收先进国家的成果,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由于资金、经验和管理人才的缺乏,并处在国际分工体系下游,又受到发达国家的剥削、限制和干涉,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合理发展。
②在世界历史的条件下,个人
–一方面,世界性普遍交往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提升了人们的能力,使得人们的选择活动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为个人成为世界历史性个人提供了可能; –另一方面,个人越来越受到日益扩大的世界市场力量的支配,成为生产和交往的必然性的奴隶。
③在世界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一方面,通过世界范围的扩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虽然获得相当程度的缓解,表现出了一定的生命力,–但另一方面,其向全世界扩张的过程中又聚集着世界性的反动力量。
三、全球化及其矛盾
(一)全球化图景
这是一个美丽、和谐、宁静的星球,白云掩映之下是一片蔚蓝,它给你一种透彻肺腑的家 园感、存在感和认同感。它是我更愿意称之为全球意识的寓所。(埃德加·米切尔)
当代世界的痛苦就如产妇分娩时的阵痛,一个规模空前的人类社会正在如此巨大的痛苦中 诞生……我们目击的一切重大事件的共同特点是全球性,把我们目击的重大事件与过去的、有史以来的一切重大事件区别开来的也正是全球性。(埃廷尼·吉尔森)
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全球化的多向度:
1、经济向度
2、民族国家的终结?
3、全球文化
4、全球化的意识形态
四、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一)以世界眼光观照当代社会发展 • 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已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生了重大转变。经济全球化积极方面巨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其消极方面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问题。• 客观事实是,人类已经处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中,我们必须以世界性眼光、开放性心态思考自身方方面面的问题。
(二)正确理解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
• 全球化与民族化的矛盾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之间以及这些国家内部都存在。
• 我们需要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与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经验结合起来,立足国情,创造符合本国实际的现代文明。
• 把全球化、现代化等同于西方文明是不对的,将全球化、现代化与民族化割裂或对立也是错误的。
(三)正确理解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 首先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统一性与其在不同民族国家那里表现形式多样性的关系,不能将二者割裂和对立起来。
• 其次是世界性交往中交往原则和规范的统一性与各自利益诉求之间的差异性的关系。
• 再次是人类发展方向的统一性和各民族国家发展阶段的差异 性。
(四)正确看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复杂、长期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革命率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国家发生,是世界历史时代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结果。
•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长期共存、相互竞争、相互较量,表现了世界历史过程的极端复杂性。社会主义作为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事业,共产主义作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 形态,其发展道路必然是曲折多样的,其前景必然是光明灿烂的。
第二篇:历史教学应有大视野
历史教学应有大视野
摘要:在某一节课上,教师在讲完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的内容后指出:宰相一定程度上能制约君权,而内阁不能对皇权构成制约。事实上,历史上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合作、协调是主要的,而且相权对君权的制约是很脆弱的。说阁权不能制约君权也不符合史实。只有把相权、阁权与君权的关系放在官僚制度的大背景下考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关键词:历史教学;官僚制度;君权;相权;阁权
在一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的课堂上,教师在讲完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的内容后,引导学生从权力来源、职责、对皇权的影响等方面对相权与阁权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位高权重,一定程度上能制约君权;而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和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构成制约。
听课结束后,笔者觉得这样讲有些不妥当。众所周知,宰相制度在从秦朝正式确立到明太祖废除的一千多年里,是不断变化的。就是在同一个朝代,宰相的名称、职权也是一变再变,而内阁制度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宰相制度和内阁制度都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所以笼统地以相权与阁权相比较是不妥的。本文拟就此问题谈一点浅见,以求教于同人。
一、历史上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专题教学中,许多教师过于强调君权与相权的斗争,认为君主专制下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专制主义发展的过程就是君主权力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的过程。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也符合某些历史事实,但不是问题的本质。从理论上说,皇帝作为统治阶级的最高政治代表,其利益与体现统治阶级整体利益的宰相制度是一致的,两者并无根本利害冲突。“无论从理论或历史事实看,宰相制度的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主要是为了在新形势下更有效地进行统治。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君主、宰相的协调、统一是基本的。”[1]因此,把君主专制发展、演变的过程,视为主要是君主、宰相权力之争,是君主防范宰相、削弱相权的结果,是片面的。如果斗争是主流的话,拥有绝对权力的君主会让宰相制度存在一千多年吗?这一思想在中学历史教学和考核中已有所体现。比如,以江苏省2008年历史高考第3题为例。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这就表明唐太宗完善三省六部制的做法并不是仅仅为了分散相权,加强皇权,而主要是为了发挥宰相们参政、议政的职能,提高统治效率,从总体上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过于强调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与斗争是不符合事实的。
二、相权真能制约君权吗?
在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背景下,相权对君权的制约是很脆弱的。“相权既直接出于君授,自不足以成为君权之限制。君主专制制度从其建立起,其基本点便是君主享有至高无上,超越一切制度、法律的权力。来自臣下的任何限制,如果他想拒绝,都有权拒绝;他的任何荒谬决定,只要坚持,臣下都不得不执行。这一权力并不因宰相权力的大小,宰相对百官控制的强弱,而发生变化。”[2]在“君尊臣卑”的原则之下,君权与相权从来就不是平行的„„君权是绝对的(absolute)、最后的(ultimate);相权则是孳生的(derivative),它直接来自皇帝。换言之,与君尊臣卑相应,君权与相权是有上下之别的[3]。人们常用“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来说明宰相位高权重。实际上“助理万机”恰恰说明宰相只是皇帝的助理,宰相不通过皇帝,没有皇帝的批准,是不能处理和决定任何国家大事的。这就是说,宰相并无最后决定权和否决权。宰相名义上“助理万机”,但实际上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除了谋议、选举这些职责比较固定外,并没有规定其它具体任务 [4]。
也有不少教师用黄宗羲的“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来论证相权对君权的制约。按照黄氏之意,朝代有宰相就政治清明,没有宰相就治理不好。这明显与史实不合。清朝就没有宰相,但统治却没有明朝那么荒唐,这如何解释呢?所以,笔者认为这只是黄宗羲一时的激愤之语,黄氏的宰相情结只是传统儒生的一种理想和期待而已。有教师说,在内阁制下,阁臣权力大小、任期长短完全由皇帝决定,还以张居正死后被抄家为例加以说明。这诚然不错,但是宰相何尝不也是如此呢?历史上宰相或罢或杀,死于非命的不知有几。汉武帝对丞相动辄斥责甚至处死,公孙弘后6位丞相,获罪自杀2人,下狱处死3人,以至公孙贺在拜相时不受印绶而顿首涕泣,视丞相为畏途,如此宰相又何谈对皇权的制约呢?当然,历史上也有宰相权力比较大的时候,比如西汉初年、元朝末年等,但这些都有其特殊的背景,并不是宰相本身的职权大,此不赘述。
三、内阁真不能对皇权构成制约吗?
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内阁的权力有两种含义:一是内阁结构的权力,一是阁臣所具有的实际权力。[5]从内阁的权力结构来说,内阁是废除宰相的产物,明代皇帝在制度设计中不可能再赋予内阁以宰相的权力,而把它限制在秘书型、顾问型机构的水平上。内阁所有拟议必须经过皇帝的“批红”才能成为决策,而内阁亦无权对六部诸司发号施令。这就是明代制度上对内阁职权的规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内阁不能制约君权是对的。但另一方面,随着内阁制的发展,内阁的实际权力越来越大,内阁首辅俨然是宰相再世。“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师、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诸辅之中,尤以首揆为重。夫治道得失,人才用舍,理乱兴衰,?宰臣是系。”[6]这表明内阁首辅实际上承担了宰相的职能。万历末年任内阁首辅的方从哲也曾说:“我朝阁臣虽无宰相之名,实有赞襄之责。自朝廷大礼规定以及人才进退、民生休戚,举天下国家之势,无钜无细,有一不问阁臣者乎!” [7]
特别是内阁在获得“票拟”之权后,对皇权的限制,甚至超过了过去的宰相。这是由于票拟要比以往各朝辅佐君主处理政务的制度更加细致、周到,特别是过去(如唐、宋)草拟下行诏令和审核上行奏章的机构,有中书,有门下,有翰林院,比较分散,明代全都归口于内阁,这就给大多数君主单纯倚靠内阁票拟,自己可以不怎么关心政事,提供了极大方便。其结果便是:表面上宰相废去,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百司政务;实际上多半依靠“票拟”定夺,皇帝的意志和权力受到内阁诸臣极大的限制。
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黄仁宇对主人公充满了同情:“身为天子的万历,在另一种意义上讲,他不过是紫禁城中的一名囚徒。他的权力大多带有被动性。”[8]131万历皇帝在立储问题上与以内阁为首的官僚集团相持不下,以致20多年不上朝,成为典型的怠政之君。甚至有皇帝(景泰帝、明世宗)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惜对内阁大臣进行贿赂和恫吓,这在以前是闻所未闻的,所以说内阁不能制约君权是不符合史实的。
四、应把相权、阁权与君权的关系放在官僚制度的背景下考察
考察相权、阁权与皇权的关系,不能就事论事,而应把其放在皇权与官僚制度的大背景下考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中国古代的官僚政治是对以分封制为基础的贵族政治的否定,是伴随着专制君主同时出现的,从属并服务于皇权是它首要的特征。但另一方面,它也具有自主性的政治目标,有强调公共服务和自我扩张的趋势。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自主性趋势会在适度范围内逐渐强化,与专制皇权形成一定程度的对立。君权可以随时削弱(如汉武帝)以至废除(如明太祖)相权,但它不可能毁灭整个官僚制度。官僚制度是治理帝国所必不可少的一套行政机器,没有这套机器君权本身即无法发挥。专制皇权“„„无论是经济权力或政治权力,离开了他的官僚机构和官僚系统,都将变成空无所有的抽象”[9]。所以明代可以废掉宰相,但不能并六部而去之,而且在废相之后仍得代之以内阁。官僚制度仍然在发挥作用。
黄仁宇认为:多少年来,文官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强迫坐在宝座上的皇帝在处理政务时摈斥他个人的意志。皇帝没有办法抵御这种力量,因为他的权威产生于百官的俯伏跪拜之中。他实际上所能控制的则至为微薄。名义上他是天子,实际上他受制于廷臣。[8]122
万历年间在华传教士利玛窦经过观察,也认为:“虽然所有由大臣制定的法规必须经皇帝在呈交给他的奏折上加以书面批准,但是如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皇帝无权封任何人的官或增加对任何人的赐钱,或增大其权力,除非根据某个大臣提出的要求这样做。” [10]
由此可知,一定程度上能对皇权构成制约的,是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至于这个官僚制度的领袖是宰相还是内阁大臣,那是无关紧要的。
五、教学启示
历史本身是复杂的、多维的,充满了偶然和变数。而且随着新史料的发现和史观的进步,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在不断地变化,这正是历史充满魅力的原因所在。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少教师却把复杂的历史简单化甚至庸俗化了。比如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内因决定外因”等结论到处乱套,用“历史不能假设”来否定历史的多样性和偶然性等,这就失去了历史的灵性,使历史学习变得教条和僵化。就本文而言,现在很多学者一致认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僚制度是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三大要素,而不是仅如教材所讲的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两方面内容。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相权、阁权与君权的关系放在中国官僚制度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而只是笼统地拿相权与阁权进行比较,结果只能是就事论事,不能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
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11]据此,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善于吸取史学研究新成果,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只有这样,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才能更深刻,才能更符合历史事实,否则就只能是隔靴搔痒,雾里看花。
参考文献:
[1] 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8.[2] 祝总斌.试论我国封建君主专制权力发展的总趋势――附论古代的人治与法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11.[3]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103-104.[4]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序言7.[5] 谭天星.明代内阁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前言13-14.[6] 张廷玉.明史(11册109卷,表第十,宰辅年表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7:3305.[7] 王其榘.明代内阁制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9:302.[8]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北京:三联书店,2008.[9]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62.[10] 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上册)[M].何高济,等编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8.[11] 苏霍姆林斯基?q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7-
8、412-413.
第三篇: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世界近代史解读二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世界近代史解读二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张书林
我们先看一看王燕平世界近代史第一章的提纲:
第一章 工业文明的曙光
第一节 西欧的原初现代化
一、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社会的变迁与承续
二、现代意识的兴起
1.文艺复兴 2.宗教改革 3.科学革命 4.启蒙运动
三、现代民主政治的开创 1.英国革命 2.美国独立战争 3.法国大革命
四、现代国际关系的初步确立 1.民族国家的诞生
2.现代国际关系准则和现代国际关系的初步确立 第二节 全球化的开始
一、新航路的开辟
二、早期殖民扩张
三、受西方冲击的诸文明 1.拉美文明 2.伊斯兰文明 3.印度文明 4.中华文明 5.日本文明 6.俄罗斯文明
我们从这个提纲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王燕平对这一段历史的整合,和我们的教材完全不同。首先,他的第一节讲的是西欧的“原初现代化”,第二节讲的是全球化的开始,其实就是我们一般讲的“整体世界”的开始。其次,“原初现代化”从经济、现代意识、民主政治、现代国际关系四个方面的阐述,这样就有一个整体感,不像我们的现行教材,逻辑思维混乱,残缺不全。第三,全球化内容较之我们的教材单独增加了“受西方冲击的诸文明”,只是摆在第一的“拉美文明”应该改成“美洲文明”或者“印第安文明”才对。
闲话少说,我们还是逐一比对,看看王燕平都看重哪些“新知识”。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有以下几个知识值得我们注意:
1】农业资本主义发展: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因素不断成长,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在英法等国获得较大发展,逐渐形成了三种典型的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英国式的农场经济、法国 1 式的富农经济以及普鲁士式的容克庄园经济。
2】“原工业化”概念:20世纪 60年代末以来,一些经济史学家将西欧出现的这种建立在农村家庭手工业基础上的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称为“原工业化”,它体现了商业资本在农村的扩张。
3】股份公司兴起: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远洋贸易的大发展。远洋贸易需要大量的资金,风险巨大,但获利丰厚。为了更便利地筹措资金和降低投资风险,合股公司应运而生。合股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吸引投资者购买股票而组成。股票持有者就是公司的股东,他们无论参与公司的经营与否,都按所持股票的份额分得红利,当然也得按此份额承担相应的风险。合股公司能保持较长的稳定性,通过发行股票可以汇集巨额资金,并集中使用,从而实现了规模经营。
4】关于重商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重商主义的兴起。重商主义理论认为,国家的力量基于所拥有的金银数量,国家应追求自给、尽量少进口多出口,以积累更多的金银。因此,重商主义理论鼓吹政府直接干预经济,以实现经济繁荣、壮大国力的目标。西欧民族国家实行重商主义政策,政府鼓励工业生产,扩展国际贸易。一些国家建立国家银行,政府充当担保人,银行拥有很高的信誉,促进了资金的集中使用。合股公司也得到政府的扶持和保护,它们获得政府颁发的“特许状”,成为独霸一方的特权贸易公司。重商主义政策也推动了海外殖民扩张,殖民地被视为原材料和贵金属的重要来源地。
2.社会的变迁与承续
不同于传统农业社会居民的市民兴起壮大以及他们之间结成的关系、思想观念发生的变化,推动了西欧向近代社会的转变。因此,这个内容虽然抽象,但我还是将它全文转录:
市民社会的成长是近代初期西欧社会演变中的关键内容。在中世纪晚期,市民是城市居民对自己的称呼。城市是市民社会的原型。一般来说,西欧的城市是作为商品交换场所而产生的,它们为了自由地发展工商业,通过赎买或经过斗争获得某些自由特权,有些甚至成为自治城市。市民有相对自由的身份,拥有一定的财产,作为独立的个体从事工商活动,通过劳动和市场获得财富。在商品经济的作用下,一种新的社会关系模式在城市中形成。城市的生产不再以生产者本人及其家庭的消费为目的,而是为了向非特定的多数人出售产品;商品交换成为发生人际关系的前提,人际关系变为以商品为媒介的间接关系,面对面的直接人际关系归属私人领域;社会分工受自由竞争和供求法则的支配。由此可见,市民社会是相对平等自由的个人在商品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私人利益的体系”。市民往往还结成自治性团体,维护特殊利益,这也激发了公共精神的成长。不过,城市市民社会与市民社会之间还有明显的区别:城市市民的自由权源于特权而非人权,城市的生产并不以雇佣劳动为基础。
市民社会从其产生的根基来说,是一个非政治性的社会,是脱离政治国家的领域。但直到中世纪晚期,市民社会并没有与政治国家相分离。从16世纪开始,随着民族国家的出现和新君主制的建立,曾经与王权结盟的市民在王权的保护下获得更大发展。市民队伍不断壮大,在农村从事资本主义性质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人也被包括在内,其主体是由包买商、大店主、银行家、船主、医生、律师等构成的“中等阶级”。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市民社会的经济领域,尤其是经济关系或交往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市民社会的独立性日益增强,但是建立绝对王权的政治国家不断强化对市民社会的控制,二者间越来越尖锐的对立终将社会引向革命的道路。
中世纪的西欧是一个注重等级界限的社会,不过到了中世纪晚期,三个等级的观念以及更为流行的教士和信徒分界都受到质疑。跨入近代,等级界限日趋模糊。虽然贵族以更加夸张的方式凸显门庭,但是价格革命使依赖定额地租的贵族收入明显下降,大贵族已入不敷出。教士阶层变化不大,不过高级教职已非贵族所专享。富裕的市民不满足于经济上的成功,向往济身社会名流之列。等级观念并不一定随着等级界限的模糊而同步走向淡化,贫富分化又 2 带来了新的阶层差异和观念冲突。近代初期的社会充满活力,但处处透着紧张和迷茫。在这个迫使人习惯变动的世界里,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家庭,在形态、功能和人际关系方面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格局。核心家庭仍居主流,家庭的经济性生产功能相对突出,血缘和亲情的纽带松弛而脆弱。组建家庭的历程也充满艰辛,年轻人攒够结婚生子的钱财时大多已近而立之年,晚婚晚育便是司空见惯。
3.现代意识的兴起
他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集合在一起,从三个维度说明了现代意识的逐步形成,这是西欧转向近代社会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先导。他是这样写的:
现代意识的兴起可以视为精神层面的现代化,其历程包括近代早期的四场运动和变革。文艺复兴肯定了人的价值、人的欲望以及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宗教改革建立了人在信仰事务上的自主;在科学革命中,人的理性探索出认识自然规律的行之有效的系统方法,新的思维传统和科学精神由此形成;启蒙运动将人类社会作为理性认识的对象,激发了人类运用理性的勇气和决心。四场运动并非环环紧扣,其精神实质却相通相融,共同推进了人类在精神层面的自立、自主、自觉和自信。
4.文艺复兴
有两个观点值得注意:
1】从思想渊源来看,文艺复兴是古典文化与基督教传统相结合的产物。传统的认识刻意突出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之间的文化断裂,淡化了文艺复兴与宗教的关系。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并不具有反基督教的性质,许多人文主义者是虔诚的基督徒。
2】文艺复兴的成就不仅表现在文学艺术领域,在史学、政治学和自然科学方面也有突出的贡献,它还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日常行为方式文明化。
5.宗教改革
考纲里面没有列举这一内容,但是有两点值得注意。1】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信教的自主性。
2】民族国家的兴起要求打破罗马教廷的控制。这里,英国的宗教改革实际是可以纳入考试内容的。
英国的宗教改革是由国王亨利八世发动的。亨利因自己与凯瑟琳的离婚案迟迟得不到教皇的答复,断绝了英国教会与教廷的关系。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英王是“英国教会、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与教廷决裂后,亨利八世解散修道院,将教产出售给支持者。在亨利八世之后,新教经过爱德华六世时期的发展和玛丽女王时期的震荡,终于在伊丽莎白一世时稳定下来。伊丽莎白采用妥协方式,确认了改革的基本成果,同时保留一些天主教传统。英国的宗教改革带有更多的政治色彩,更典型地体现了世俗权力对教权的控制。
6.科学革命
有三句话值得重视:
1】在17世纪取得胜利的科学革命与英国革命一起被称为17世纪的“双元革命”。2】在17世纪取得胜利的科学革命与英国革命一起被称为17世纪的“双元革命”。3】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事实的理性化的思维传统,观察、实验、分析和综合成为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科学革命彰显了理性的价值,破除了迷信和盲从,推动了科学主义的世界观的形成。对自然规律的重大发现激起了人们探索社会规律的热情,启蒙运动随之而起。
7.启蒙运动 他说:“启蒙运动的源头在 17世纪末的英国,是在科学革命和英国革命的推动下开始的。进入18世纪,法国成为运动的中心,以亚当·斯密、沃尔特·司各特、休谟为代表的苏格兰启蒙运动也在同期取得辉煌成就。”把英国的政治革命、科学革命、思想革命结合在 3 一起命题,这应当是一个不错的考虑。
8.现代民主政治的开创
这一标题指的就是英国、美国、法国革命之中之后逐步确立的制度和意识形态。他追溯了民主制度的起源以及与古代民主制度的区别,这都不是我们现在要考的内容。但有一句话我觉得很重要:“在中世纪晚期到近代初期,现代民主两大观念的前提是个人自由意识和民族自由意识觉醒,其标志分别是人文主义和主权国家观念的出现。伴随着民族国家的成长,绝对君主制从成熟走向衰落,英国首先迈出了创建现代民主的步伐。”
9.英国革命 成果是:
通过立法,实现了国家权力重心的转移,议会的权力大幅提高,形成了对王权的有效约束;在议会内部形成初步的权力分割和制衡机制,这包括两院制的沿袭、政党的分立;对个人自由的保护和尊重,包括对言论出版自由的肯定和对人身自由的保护。
局限是:
其民主化改造有许多不足,尤其是高额财产资格将大多数国民排除在议会选举之外。革命后的英国国会、自由实际为少数人专享,英国的政体更大程度上处于贵族民主制的水平。
10.美国独立战争
其一强调美国民主的三个来源:
源于英国乡村的自治传统造就了民主发育的沃土,包含民主精神的清教教义推动民主思想的发展。另外,法国的启蒙思想对北美革命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二强调美国对程序性民主的贡献: 美国按照三权分立原则,实现了权力部门间的制衡;在联邦内部实现了州与联邦政府间的制衡;立法机构实行两院制,形成了制衡。
11.法国大革命
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大”的四个原因:法国的绝对王权根深蒂固、势力强大,革命中的外来干涉来势凶猛,法国的社会矛盾复杂尖锐,阶级矛盾对抗激烈,革命日益激进,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得到广泛赞同,人民主权也被绝对化。
2】民主和平等尝试:法国大革命的重要特点就是广泛实践人民主权,追求平等。《人权宣言》以普遍适用的、神圣的话语将人民主权原则提升到人类普遍适用的高度。为了完整地实现人民主权,革命者进行了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相结合的尝试,两院制和政党制度遭到否弃。为了追求平等,革命者不仅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可担任官职、公共职务和职位,他们甚至敢于放弃一部分经济自由,对财产权加以限制。
3】职业革命家的萌芽:法国的革命者是满怀激情、自信豪迈的,他们视革命为最正当的事业,成为历史上第一批公开宣称从事“革命”的人。
4】教训:过分追求纯粹民主,反而形成顽固的“专制”作风,个人自由在实践中时遭践踏。
12.民族国家的诞生
这个内容是我们的现行教材中没有的,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也是现代国际关系形成的基础,我们全文录入。
近代初期,西欧的另一个重大变化是民族国家的诞生。民族国家是近代的产物,意味着一个国家的所有成员直接被纳入国家,组成国家这个共同体,并且成员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忠诚于国家,在外部拥有包括确定的疆界、领土等主权。
在中世纪的西欧,由于基督教文化共同体的长期存在和封建割据,民众首先认同自己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域的人,对国家的认同感淡薄,同时国家也没有明确的主权。14—15 4 世纪的封建混战和教会内部的纷争大大削弱了贵族势力,国王与市民联合共同对抗贵族,王权不断加强,中央集权代替了地方分权。从15世纪末开始,民族国家开始形成,国王成为认同的象征,共同的经济制度、以相同法规为基础的社会生活的形成使民族国家的根基不断巩固。但是,王权日益暴露出专制与狭隘的本性,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启蒙思想家发出了“专制之下无祖国”的呼声。英国和法国经过革命,消灭了封建制度,建立了民主制,以人民主权取代了君主主权,大大加强了民族认同感。尤其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反对外来武装干涉,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一般认为西欧民族主义诞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
13.现代国际关系准则和现代国际关系的初步确立
格劳秀斯的思想高考考过了一回,这些内容我们现行教材都没有,考纲也没有,考到这样的内容必然要给考生准备相应的材料。
14.新航路的开辟 既没有“新知识”,也没有“新视野”。15.早期殖民扩张
选两句话:新航路的开辟是全球化开始的标志,也具有全球化的两面性。新航路的开辟一方面扩大了人们的视野,第一次建立起全球性的联系。通过贸易、传教等活动,商品、人员、物种实现了世界范围的流动,包括文化在内的不同文明之间交流逐渐频繁。
16.受西方冲击的诸文明
关于伊斯兰文明,他是这样说的:
伊斯兰文明的创始于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衰落之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代之而起。它在14世纪兴起之后,一度称雄,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军事上不可阻挡,令西欧胆战心惊。虽然地理位臵相邻,最能够感受到西欧的变化,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辉煌,使得奥斯曼帝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再加上宗教信仰不同,从伊斯兰教的角度来看,基督教的西欧是异教统治的地方,因而轻视西欧。这导致从17世纪末开始,双方军事形势逆转,奥斯曼帝国胜少负多,开始衰落。
关于中华文明,他有几个观点要注意:
明清时期中华文明在农业文明阶段保持着领先地位,也出现了向工业文明转变的一些因素,却没有像西欧那样实现转型。
如果高考命题考虑明清时期向近代社会转变的某些因素,我想,可以从农业商品化、农村新兴市镇兴起、农业手工业市镇的专业化、手工业分工及其雇佣关系、市场的发展、对外贸易的民间诉求、政治经济思想的转变、以及文学艺术的变化几个方面来考察。
第四篇: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历史学
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历史学
--读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摘要:历史人类学为传统史学的研究提供了诸多新的思路和方法。在本书中,集中体现在王明珂的边缘理论,该理论调和工具论和同根论,一反传统的思维方式,将人们的眼光从中心引向边缘,强调从边缘看中心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作者着重探讨了今天羌族的由来,得出结论认为“羌”只是一种华夏中心对西方边缘人群的动态的历史观念的反应。进而从近代建构论的剥离中总结出了作者的关于“民族”和“族群”的概念。边缘理论在学术理路上和古史辨派有诸多的继承关系,但是作者又没有仅限于此。在学科交叉和边缘学科方兴未艾的今天,人类学田野调查为史学研究甚至是古代史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边缘理论;羌人;古史辨派;实践
20世纪的后期,在历史学和人类学之间产生了一门交叉学科,就是历史人类学。顾名思义,它一方面注重传统的历史学方法如文献考据、文本梳理等,试图发现历史运行的规律;同时借鉴了人类学的相关理论注重田野调查,更直接一些讲可以说是从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视角和方法来看历史,对以往历史学研究中多注重政治史的不足更是一个有力的补充。人类文化的演变,族群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族群关系等在此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论题。后现代主义史学对传统历史学的解构和颠覆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是他们并没有给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留下来一堆问题,历史人类学就是在这样的问题中产生的一个非常有用的解决问题的利器,给历史学带来了新的春天,在中国为数不多的从事历史人类学研究的学者中,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王明珂是非常重要的一位。他的《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堪称这方面的代表作,该书在理论和方法以及认识问题的视角上都有诸多创新之处。作者的核心观点基于民族国家取代王朝国家成为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人们开始注重历史文本的解读来选择、重建和诠释乃至虚构自身的文化传统。而在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社会学等学科中都是基于一种共同的预设来研究中华民族的渊源和中国人的特质,即中国人目前仍然受巨大影响的斯大林关于民族的定义中的思维范式。把所谓的民族当成一种有这些客观的文化特征的人群,并且以此把它们和其他的民族或族群相区分。同时作者深刻分析了近代以来民族史研究中的溯源法的缺陷,也是基于民族是一个有着特定文化特征的群体。而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这样的民族的认识特征并不是构成民族的充分条件,这样的民族史研究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为了解答这些问题,作者试图通过一些看似简单但实则蕴藏巨大玄机的问题,比如“什么是中国人”“为何我们宣称自己是谁”来反映人们认识的误区,由此引出了边缘的理论。即我们一个民族或者族群赖以维持其发展和存在的关键是其边缘的变化,而非其内部的文化特征多么的强大。在中心地带,我们只能找到主观建构出来的观念,只有从边缘看中心,才能找到合理的视角。边缘理论打破了近代以来一种典范的历史建构的思考和写作模式,给我们诸多启迪。
一、高屋建瓴--本书在理论架构上的创新
这个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一部分,挪威人类学家巴斯(F.Barth)的族群理论认为造成族群的特征的是 “边界”,而非语言、文化、血统等内涵。也就是说族
第五篇:社会科学方法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论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 学生姓名: 李恩宇 学 号:03010016 所在院系:商学院 专 业: 应用经济学 教 师: 王芳老师
2011年 12月 16日
论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
商学院 应用经济学 李恩宇 03010016 摘 要: 波普尔在扬弃方法论自然主义、历史决定论、传统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与人文科学理解论等基础上建构了以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猜测)反驳法和第三世界理论为前提, 以方法论约定主义、科学方法的统一性理论和独特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为基础, 以境况分析法、客观理解法和渐进技术法为内容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波普尔正是依凭其独特而新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推进了西方科学方法论、行为理论以及理解理论在当代的发展。
关键词: 第三世界理论;方法论个人主义;境况分析法;客观理解法;波普尔
一、波普尔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的理论前提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是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理论前提;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他的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推广、运用与延伸的结果。波普尔提出的第三世界或世界理论是他的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形成的关键, 也是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直接的理论前提。1.证伪主义方法论与猜测反驳法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认为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自然规律, 而由培根开创并加以系统描述的归纳的科学方法从17世纪到2 世纪几乎成为所有科学家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归纳的科学方法是一种以收集特殊例子的观察现象为基础而建立普遍陈述的方法,它强调了观察与实验在普遍陈述或科学规律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认为只有它才能提供可信知识。波普尔否定了归纳的科学法论, 提出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他在5科学发现的逻辑6中认为, 归纳法只能告诉人们以过去, 而不能告诉人们以未来, 因而从这只天鹅是白的这一特殊的单称观察陈述不能使我们在逻辑上必然得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这一普遍陈述, 但是从这只天鹅是黑的这一特殊的单称观察陈述却能够使我们在逻辑上必然得出并非所有天鹅都是白的这一陈述。这一证伪过程在逻辑中是一个否定后件的假言推理过程, 可以写作: [(Ty P)# ~ P] y ~ T, 读作:-如果P可从T 推导 出, 而且如果P是假的, 那么T也是假的因此, 在逻辑意义上普遍的经验陈述虽然不能证明, 但可以通过反驳它们的一系列尝试而得以检验, 科学规律虽然不能最终被证实, 但却可以被证伪。这就是波普尔所谓的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波普尔在客观知识或科学知识进化论中将他的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具体化为某一程序, 并进一步将 这一程序简化为P1y TTy EEy P2 图式, 即科学发展的四段式。这一图式表明: 科学的发展就是由问题(P1)出发, 进而针对新问题提出尝试性或猜测性理论(TT), 各种理论竞争和批判, 并接受经验检验(EE), 筛选出逼真性更高的理论, 新理论又被证伪或反驳, 又出现新问题(P2), 这样一个无限循环往复, 不断前进的过程。这是一 个不断地试探和除错的试错过程。波普尔将体现在这一过程中的具体的科学方法称为试错法或猜测)反驳法。2.第三世界理论
波普尔在客观知识波普尔思想自述与自我及其大脑中提出了第三世界理论。他说,第三世界是概念东西的世界, 即客观意义上的观念的世界它是可能的思想客体的世界: 自在的理论及其逻辑关系、自在的论据、自在的问题境况等的世界,即第三世界就是自在陈述的世界, 或思想内容的世界, 实际上是人类精神产物的世界。波普尔认为 第三世界具有客观实在性、人为自主性两大特点。首先, 第三世界是客观实在的。因为 第三世界的客体是 某种客观的逻辑内容、某种客观的含意或 某些理论的内容等, 它们可以为我们批判与论证, 因而 第三世界除了包括陈述或理论之外, 还包括问题和论证, 尤其是批判的论证。其次,第三世界是人为自主的。第三世界(包括人类语言)是人类的产物, 而且它的大部分东西(包括语言)都是人类活动无计划的产物。第三世界本质上是人类心智的产物, 而它们一旦被人类创造出来, 就具有其自己固有的或自主的规律, 而这些规律产生了出乎他们初衷和他们无法预见到的结果。很明显, 波普尔试图从制造或再创造对象本身的意义上来理解 第三世界的对象, 他将 第三世界的对象理解为一个兼具批判性与创造性的过程。波普尔的 证伪主 义科学方法论就体现在理解 第三世界对象的过程中。他的 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强调科学研究是一个猜测与反驳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关键是反驳或批判。这种批判性的可能性基于矛盾的可能性, 矛盾的可能性则基于存在一系列不能都为真或都为假的陈述。在第一世界与第二世界中如果没有陈述, 也就没有矛盾, 但在波普尔界定的 第三世界中却存在这样的陈述, 或者说 第三世界本身就是由这样一些陈述所构成的。因为 第三世界本身就具有非物质性与客观性的矛盾, 这正是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基础。因此, 第三世界理论是波普尔的 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形成的关键与基础。
二、波普尔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方法论约定主义、科学方法的统一性理论以及独特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是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的理论基础。1.方法论约定主义
波普尔认为, 尽管逻辑实证主义者公开拒斥形而上学问题, 但事实上他们还是暗中持有某种科学方法论的, 因为他们将方法论本身作为一种经验科学, 研究科学家的实际行为或 科学的实际程序。波普尔称这种观点为方法论自然主义或 科学的归纳理论。他不同意这种方法论自然主义, 而主张方法论约定主义。他的方法论约定主义源于他的划界标准, 最终源于他的 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 因而这种方法论约定主义实际上是 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具体化。波普尔的方法论约定主义认为, 科学方法论的规则是约定的, 因而它们不同于纯逻辑的规则, 是经验科学的游戏规则, 与弈棋的规则十分相像。而 对弈棋规则的研究结果可以称做 弈棋的逻辑。同样,对科学游戏(科学发现)的规则的研究结果, 可以称作 科学发现的逻辑。由于科学方法论的规则是一种相当明显的约定, 因而科学方法论并不是什么深奥的真理。然而科学方法论在许多情况下, 可以帮助我们弄清逻辑境况,甚至解决某些迄今已证明不好对付的广泛的问题。2.科学方法的统一性理论
波普尔认为科学方法的统一性问题实质上是有关自然科学(主要是物理学)的方法能否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或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波普尔根据人们对物理学方法可应用性的观点, 将科学方法的统一性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分为两大对立的学说, 即 反自然主义与 泛自然主义。如果反对将物理学的方法应用于社会科学, 则这种观点就 是反自然主义;反之, 如果赞成将物理学的方法应用于社会科学, 则这种观点就是 泛自然主义。波普尔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有针对性地对这两种观点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批判。波普尔主要抓住了历史决定论的反自然主义的几个基本观点, 如整体主义、实验条件的可变性以及概括的局限等来展开对它的批判。波普尔对于历史决定论的泛自然主义的批判主要是在区别规律和趋势、预言和预测的过程中展开的。波普尔在批判历史决定论的反自然主义与 泛自然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方法的统一性理论。在波普尔看来, 科学方法的统一性的理论指的是理论的或概括性的科学(不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采用同样的方法, 即演绎的因果解释、预测以及检验。3.方法论个人主义
在继承马克思的反心理主义立场以及积极扬弃穆勒等人的方法论心理主义的基础上, 波普尔创建了不同于传统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独特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来反对和颠覆方法论本质主义, 并将它作为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波普尔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6中认为, 自然科学、尤其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多半是抽象的对象, 是理论的结构。这些理论结构被用解释我们经验的这些对象, 因而它们是建立某些模式的结果, 尤其是社会建构的结果, 目的是解释某些经验。这是从假说出发通过回归或演绎来进行解释的方法。波普尔认为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中经常采用模式这一事实, 不仅说明了方法论本质主义,而且推翻了方法论本质主义。他说:模式经常如此被采用这一事实, 说明了(并且推翻了)方法论本质主义学说。依据每个人以及他们的态度、期望、关系等情况来建立和分析社会学模式这个设定可以称为-方法 论个人主义。因此,波普尔所谓的方法论个人主义, 就是依据每个人以及他们的态度、期望、关系等情况来建立和分析社会学模式的设定。波普尔认为这种方法论个人主义的设定在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体现为 零点法。他说: 事实上,有充分的理由认为, 社会科学不但不如物理学那么复杂, 而且具体的社会情况一般说也不如具体的自然情况那么复杂, 因为, 社会情况多半(若不是全部的话)有着理性的因素, , 这使我们能够把人们的行为和相互作用建立一些比较简单的模式, 并把这些模式作为近似值来使用。这样,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方法上的最重要的区别是,不是程度问题(如进行实验的特殊困难与应用数量方法的困难), 而是性质问题,在社会科学中可以采取所谓的 逻辑构成法或理性构成法或零点法,这是一个建立模式的方法, 与其他建立模式的方法不同在于, 它所建立的模式是一种理想型的理性模式, 即零点理性模式。
三、波普尔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境况分析法与客观理解法两大基本方法以及渐进技术法等。1.境况分析法 波普尔的境况分析法直接源于经济学的 零点法或零方法, 是这种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中运用与推广的结果, 其实质就是运用 证伪主义原则对人的行为与科学理论作客观的理解。零点法就是所谓的 逻辑构成法或理性构成法,即建构模型或模式的方法。具体而言, 首先它以一切有关的个人都完全合乎理性(或都拥有完备的知识)作为基本 假定;其次, 它从这一基本假定出发建构一个模型行为;最后, 它以这一模型行为作为零坐标, 用人们的实际行为与这一模型行为相比较, 来估计实际行为与模型行为所具有的偏离。而境况分析法就是建构社会境况(尤其是制度境况)模型。社会境况模型就是所谓的 境况逻辑, 境况分析就是以境况逻辑为 零坐标来解释与分析人们的实际行为。境况分析法实质上就是 证伪主义 原则或猜测反驳法的具体运用。运用境况分析法来说明人的行为, 就是把一个人的行为解释为一次解决问题的尝试。因而境况分析就是一种说明人的行为的理论。这种理论将主要包括对问题及其背景所作的推测性重建, 即境况的 重建。因而这种理论很可能是可检验的, 因而很可能是科学的理论在波普尔看来, 境况分析的一个任务就是把行为者看到的境况和境况本身(两者当然都是推测性的)区分开来。在许多情况下, 我们可以客观地(虽然是推测地)重建境况本身和行为者所感觉、所理解的那个大不相同的境况。波普尔认为境况分析法可应用于所有社会科 学, 是社会科学中的一种所谓的 纯客观的方法, 即 客观理解的方法。波普尔立志创立一门以追求客观理解为宗旨的社会科学, 这种社会科学以境况分析为主要特征与基本内容。2.客观理解法
客观理解法是波普尔在反思与批判传统的人文科学的理解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 它认为理解活动本质上就是运用第三世界客体理解第三世界。传统的人文科学理解论认为理解的主观过程是不能没有的, 如和谐的理解或神入过程, 再现别人行为的过程等。然而, 波普尔认为理解的主观行为或过程必须而且只能从第三世界客体方面去理解。理解是对第三世界客体的理解, 理解的活动本质上就在于运用第三世界客体。这种活动体现在 P1y TTy EEy P2 这个图式中。因为这一图式全部使用了第三世界客体, 如问题、猜 测以及批判性论据等。而问题境况P2 则是由问题、背景以及其他第三世界客体所构成。理论之间、各问题之间、猜测的各方面之间、各解释之间以及各哲学观点之间的竞争和冲突以及比较、对比或类推等也属于第三世界客体。第二, 重视问题的价值与境况分析。波普尔认为客观理解法很重视 问题转换, 如将 我们怎样能理解一个科 学理论或增进我们对这个理论的理解转换成 我们怎样能理解一个科学问题或增进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后一个问题实际上是对前一个问题所提供的答案,是与前一个问题有关的问题。后一个问题即理解问题的元问题,比前一个问题更难、更有趣,是更为基本的问题。波普尔将问题分为两类: 一是 死问题, 指的是已有好的答案的问题;二是 活问题, 指的是没有好的答案的问题在波普尔看来, 只有通过学会理解某个活问题的方法, 才能理解我们怎样才能学会理解一个科学问题这一元问题,而学会理解某个活问题的方法, 只有靠解决活问题的尝试和失败才能达到。因此, 学会理解一个问题, 就是去 掌握第三世界的构件;而直观地把握问题, 就是去熟悉这些构件及其逻辑关系。因此, 波普尔认为理解一个理论借以产生的问题境况是理解这个理论的关键的第一步。因而分析第三世界的境况是客观理解法的首要任务。3.渐进技术法
但是, 它并不致力于发现社会规律, 而是寻求对社会建构的结构给予限制的各种规律, 或寻求其他齐一性(尽管历史决定论者认为这些齐一性并不存在)。因此, 这种方法论是反历史决定论的。波普尔主张一种社会技术或社会工程的方法, 或 渐进技术法。这种方法将 渐进的修补和批判性分析相结合, 是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中取得实际效果的主要方法。因为采用这种方法,人们就会对社会的改进提出批评和建议, 从而促使社会科学取得巨大进步。因此, 渐进技术法与整体主义方法截然不同。总之, 波普尔所建构的以 证伪主义方法论、猜测)反驳法和第三世界理论为前提, 以方法论约定主义、科学方法的统一性理论和独特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为基础,以境况分析法、客观理解法和渐进技术法为内容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独特而新颖, 不仅丰富和扩展了他的科学方法论思想, 而且推进了西方科学方法论、行为理论以及理解理论在当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波珀.科学发现的逻辑[M].查汝强, 邱仁宗, 译.沈阳: 沈阳出版社, 1999.[2] 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M].舒炜光, 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1.[3] 波普尔.波普尔思想自述[M ].赵月瑟, 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 255.[4] 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M ].杜汝楫, 邱仁宗,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87.[5] 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M].范景中, 译.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