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讲解
论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姜 芹
论文 关键词 :合作教学 师生合作 生生合作 英语 教学 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学习方式 自主 合作 探究
论文摘 要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英语 教学中,激 发学习兴趣,能唤起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欲望;开展小组活动,能创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情景;营造积极氛围,能激励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热情;加强师生交往,能拓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空间。文章结合理论学习及一线 英语 教学实践,阐述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以自身的合作意识,去构建并强化教 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合作中应关注的几个方面。
美国当代著名 教育 评论家埃德斯和福茨在其著作《教育改革研究》中断言: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伟大的教育改革的话, 那么它至少也是其中最大的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启动,我国教育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高度重视,在《国务院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 发展 的决定》中特别倡导合作学习: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 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改革以来,就英语课程而言, 合作学习不断深入师生的教学生活中,其中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倍受关注。新一轮国家基础 教育 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各地展开。新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学生 学习方式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把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并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 接受和掌握,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学生的学习成为被动接受和记忆 的过程,窒息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摧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一定程度上阻 碍了学生的 发展。教师必须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合乎新课程要求的教 学方法,努力帮助学生形成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
一、师生合作,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 师生合作是学校人际中最基本的方面 ”。因此, 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 我们不 难发现它们都在倡导 “ 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与交流 ” 的学习方式。生生合作, 是以师生间的合作为前提的。教学任务的设计,课堂教学及课外拓展型任务、课 程资源的开发等,都离不开师生的合作。在师生的合作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两者的地位应是平等的。“ 三人行,必有吾师 ” ,随着信息时 代知识爆炸式地增加,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因此高高在上的单向传输式教 学风光不再。在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中,笔者认识到在师生合作中应特别关注这样 三个方面,即 科学 分组、有效调控、个人贡献和积极评价。三个方面处理得当, 合作教学效率就会得到有效提高。
1.科学建组,合理分工
在科学建组方面, “ 组内同质 ” 也好, “ 组间异质 ” 也罢,可谓 “ 前人之述备矣 ” , 故不多花笔墨在分组的方法上,而侧重于组内合理分工这一方面。我们在教研活 动中常见到这样的场面 “Let’s discuss.” 一声令下,学生即分成小组讨论;教师再一 声 “Lets’ stop.” ,便开始汇报。这过程当中,学生有的只听不说也不写,有的问而 不记录,分工不明,使得合作学习只停留在轰轰烈烈的形式上而已。只有合理分 工,各司其职,才能各尽其能,发挥团队合力,达到合作的最终目标。在分工中, 我们常需要 “ 领军人物 ” —— 组长,由其组织组员进行分工,协调小组活动;我们 还需要记录员,负责记录成员观点和探究的过程;再有是调查员,通常可设两位, 进行相关的采访与记录;需要作口头汇报时,就还需要有汇报员,进行小组观点 的阐述。在展示自己长处的同时, 教师也应引导学生进行分工上的 “ 轮岗 ” , 以促进 学生综合语言素质的提高。
2.创设语境,启动思维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努力创设真实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语境。如在设计 任务时,应多考虑任务的真实性。只有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任务,才最能激起 学生表达的欲望。除简单任务外,导入适合学生认知水平但能挑战其思维的任务,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在交际中展示集体智慧,如问题解决式任务(Problem-solving Task和创造性任务(Creative Task。
3.积极评价,动力持久
合作教学能否持久开展,与合理的评价机制建立与否是息息相关的。在评价 中,我们应采用多元评价法,把学生自评、组长评价、教师评价结合起来,有针 对组员个人的评价, 但重点放在小组的评价上, 以促成 “ 组内合作, 组际竞争 ” 的良
好局面。在合作中,师生共同走向成功,分享成功的喜悦。
二、生生合作,自主探究,主动发展
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 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在英语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在生生互动中得以加强。我们这里所指的生生互动是学生以目标语为交流工具,通过认知、经历的分享, 达到思维上的共鸣的过程,是多通道的生生互动。
在教学中,生生合作是不可或缺的,是课堂教学行之有效的形式之一。这方 面的论述,关于如何组织生生互动的多,而探讨生生互动中个体差异内容的相对 较少,现从个人认知、经历及思维三个层面的差异合作加以阐述。三个层面的差 异,其实就是组织教学中常用到的三种信息差设置的依据。
1.关注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
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其 发展 的不平衡性的。因此,在教学中应特别关注学生 认知缺陷上的补偿。如学生在词汇、语法、话题使用及相关技能等方面存在认知 差异, 教师应设定与其认知水平的 “ 最近发展区 ” 相一致的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有 针对性地在不同方面进行认知补偿,使学生在层次不断提升的教学中完善、深化 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提高,从而使每位学生都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选择适合个体 特点的认知目标,最终使其知识和能力均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2.了解学生不同的生活经历
学习是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经验紧密相连的。学生生活经历的多少,往往很 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学生实践智慧的高低。在课堂教中,离开学生实际的生活经 历与
经验课堂,教师就无法引导学生生成个体的生命体验,也就难以促成其可持 续的发展。如今的学生和以往各代人的生活经历是很不相同的,这就造就了他们 独特的审美视角,很值得我们去了解。
3.洞析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避免的是对学生思维的控制。教师把思维的主动权还 给学生, 要避免用教师的思维来代替学生的思维, 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 “ 回归主体, 发展主体 ”。把思维权还给学生的同时, 教师要努力在教学中洞析学生的思维方式, 引导其在 科学 分组时考虑各自间思维上的差异性与互补性。
三、合作学习的背景及内涵
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笔记记满一大本,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形 式。这种教学形式在知识传授方面有容量大、花费时间少等优越性,但其单一的 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制约着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亟需引进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开展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学 模式 ── 合作学习。
什么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由美国著名 教育 家 David Koonts首先创立并使用的 , 它是一种教学理论与教学策略 , 它以教学中的人际 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有关合作学习理论的概念表述不一 , 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 约翰逊兄弟 D.W Johnson & R.T Johnson 认为 : “ 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 , 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美国约翰.霍普金斯 大学的斯莱文 Slavin, R.E.教授认为 : “ 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从事学习活动 , 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 我国研究合 作学习的王坦先生认为 : “ 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 , 达 成共同的学习目标 , 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虽然国内外 专家学者关于合作学习定义的表述不尽一致 , 但从中可以认识合作学习的内涵。合 作学习是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 进行交流 , 沟
通和合作。在合作学习模式中 , 学习者之间有真正的信息沟。学习者通过共同努力 , 最后形成口头 , 书面或 其他形式的产品。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 , 是一种同 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 , 同时也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
四、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合作学习的围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建构 主义认为 , 学生应该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 而非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应 该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帮助者 , 而非知识的灌输者。根据建构主义理论 , 知识
不仅是个体在与物理环境的交互中建构起来的 , 而且社会性的交互 协作 更加重要。由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 发展 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结果 ,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 知识经验 , 因此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 , 合作完成任务 , 共同解决问题。这种社会性 的相互作用可以为知识建构创设一个广泛的学习共同体 learning community,从而 为知识建构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支持。
五、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伴随着课堂教学进程的不断深入,也暴露了一些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如学生 难以在公众面前发言,小组成员有时不能和睦相处,小组讨论噪音较大,讨论时 活动时间不能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组织不到位,出现小组中个别成员承担大 部分甚至所有的讨论任务, 而某些成员无所事事, 出现 “ 搭车 ” 现象等等。笔者认为 将合作学习有效地应用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1、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
⑴正确划分小组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和达成该团体的学习目标为原则,小 组可进行如下划分: ①指令性划分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英语成绩等主要方面进行合理 搭配划分学习小组。②随机性划分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或学习任务随机进行分组。
③自由性划分学生根据彼此之间的关系、兴趣爱好等自行组合,在宽松、和谐的 合作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⑵ 科学 安排座位座位的安排应根据学生合作完成任务的目标、性质和人数。⑶合理分配角色根据不同的合作任务由 2-6人组成, 确保每位组员都能担任一 定的角色,并负起每个角色应该承担的责任,即各司其职。
2、合作学习组织实施中教师的角色
在进行小组教学中,传统的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从主宰课堂的绝对 权威变成组织和参与学生探讨知识的一员;同时他们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随 时对学生提供咨询与帮助。具体说来,教师扮演以下角色:(1组织者:教师组织小组的划分及活动时间,指定组长人选。(2管理者:教师安排活动空间、分派职责、指挥组间合作。(3解难者:教师解释学习任务、成功的标准以及期望行为。
(4)参与者:教师监督学生的行为,并积极参与。
3、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作用 合作学习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个体的能力。所以合作学习要使学生养成高度 的责任感。全组的成功要依靠于每个组员的学习情况。责任感的关键在于组员之 间的相互帮助和确保每个人都能独立地通过学习评价。在合作学习中,鼓励每个 组员参与活动是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让每个人感到他个人对小 组的成功负有责任, 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不但要对自己所接受的任务尽心尽力,还 要负起帮助、鼓励、支持队友的责任,要知道在整个活动中自己
4、合作学习的评价(1)评价要贯穿合作学习的全过程。(2)评价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的评价、批评与表扬,要考虑学生的个 别差异。对英语学习较差、自信心较低的学生,应以表扬鼓励为主。(3)评价多用正强化,慎用负强化。表扬、批评能够给学生的学习活动以肯 定或否定的强化,从而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动机。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习理念,同时也强调了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指导性,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同时,还注
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突出语言的运用,重视语言的实践性 和语言能力的获得,重视小组合作交际,重视生生互动,使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协调和相互竞争的品质得到了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调动 和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六、激发学习兴趣,唤起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欲望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兴趣。”现代教育理论 认为,教学中教师不在于要讲授多少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 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 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常有这样几种方式:
1、歌曲、游戏激趣
轻松愉快的歌曲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教学中,适时引进歌曲,以歌促学,以歌带学,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把学生带入英 语的天地,让学生在歌声中学习,在歌声中交流,在歌声中吸收知识。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完 26 个字母后学唱 《The ABC Song》,在学习日常用语时引进歌曲《How are you?》,在学数字时学 唱《The Number Song》,在学颜色时引进歌曲《The Colour Song》等等。游戏可自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并有利于初学者扩大词汇量、增长知 识。对于英语中的对话,以游戏的形式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活泼、真实的环境,以此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思维。如在教学购物的对话时,可让学生把教室设计 成超市模样,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角色可担,或为售货员,或为顾客。在自然的环 境下,每一位学生都能投入,都有收获,使他们感受到英语的实用性,树立他们 学英语的信心。
2、利用成功体验激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仅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效果也反作用于学习兴 趣。良好的学习效果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成功的体验是学习兴趣的源泉。初中生表现欲望强烈,他们期望自己的才能得到展示,同时渴望得到同学们的认 可,尤其是教师的激励和赞扬是他们实现持续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 趣的有效保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敏锐的眼光随时捕捉学生身上每 一个闪光点,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受成功的欢乐,帮助学生形 成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直观
教学激趣 利用直观教学把理论、书本知识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既能使学生获得感性 材料,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又能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 学得的知识易于巩固。在教学中,除了使用录音机、幻灯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手段外,也可利 用直观教具和简笔画等教学媒介,把教材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让学生进入生动 活泼的学习情境,唤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www.七、开展小组活动,创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情境 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不利于学 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其难以使学生的个性、主人翁精神得到充分发挥。课堂中的小组活动是学生的独立活动。每个学生都是 学习活动的主人、积极主动的协调者和创造者。教师从传授者转变为指导者、参 与者和合作者。教师主要是向学生讲解小组活动的方法和要求以及学生在开展活 动时所运用与掌握的知识。活动中,小组成员对共同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利用教 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通过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与一系列积极的思维活动,总结出语法规则以达到举一反
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小组 活动不仅为每个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创造机会,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和创新能力。
八、营造积极氛围,激励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热情 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并积极投入状态,从而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营造这种积极的课堂氛围关键是 如何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正确定位,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 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尽量创设一种集温情、友情、亲情于一体的课堂氛围,以 微笑的面容、和善的目光、亲切生动的语气、形象活泼的手势,使学生如沐春风,不知不觉亲近教师。学生处在无拘无束、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的状态之中,就能 绽放出灿烂的智慧火花。
九、加强师生交往,拓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空间 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材承载的知识需要教师和学 生之间进行交流、体验来获得。学生必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否则课程内容无 法理解。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师生间的交往 互动。师生交往是多向式、交互式 的,既有师生的交往,又有生生的交往,这种 师生与生生间的多向交往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提高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
如在呈现新的语法或语言知识时,通常利用实物、图片、体态语和多媒体等 手段设置一个情境,然后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把语法或语言知识展示给学 生,并进行操练。当学生已初步掌握新的语法或语言知识时,让他们围绕特定的 话题开展对话,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 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真正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将这三种学习方式依 据学习目标和学生实际所进行的恰当组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 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给他们创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他们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善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 利于他们终身学习。结语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认知水平、生活经历及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有 力提高创设不同信息沟通的成功率,使学生乐于探究、自主探究,求得主动发展。有了师生合作、生生互动的课堂,一定充满生机,在师生的和谐合作中,必将奏 响教学改革的强音。转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2.【2】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3】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 ].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1.【4】宋雪东.合作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5】高艳.合作学习的分类、研究与课堂应用初探[J]
第二篇: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使学生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积极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合作精神„„”,这是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可以充分发挥小组群体的主题功能,激励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可以充分发挥小组群体的互动功能,让优等生的才能得以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互补互助,共同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组织运用好小组合作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小组合作学习给英语教学带来的好处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1.小组合作学习能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由于小组合作学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因而从根本上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摒弃了“教师满堂灌、学生静静听”的陈规陋习。在合作活动中教师往往会设计一些带有竞争性质的活动,如编对话、作调查、猜谜语、记者采访等,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课堂气氛充满激情和自由。这不仅符合教育的宗旨,而且能激发学生求真、向善、爱美的潜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合理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英语学习自始至终都充满热情
小组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这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有利于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就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开展活动,进行互帮互学,这有利于开发课堂中的人际交往资源,有利于建立全面完整的教学交往结构,并将生生互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学生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这样一来,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彰显,自然会产生求知的欲望,会将学习当作乐趣,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界,自始至终对英语学习充满热情。因此,英语教学中不可低估小组合作学习对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正如合作学习的倡导者们所说的:“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
3.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真正实现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克服了以前教学的覆盖率不高、学生的实践机会不够多、训练不够充分的缺点,逐步改变了学生惰性较强、懒于开口、过分依赖教师的被动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素质等方面,相互沟通、相互认同、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解决个别差异,缩小两极分化,有助于因材施教。
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等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主要有:
1、合作学习单词
单词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好英语知识的基石,学习单词比起学习句型,意义单一,可变性不强,缺乏情境性,学生感到较枯燥,同时受班级人数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可能给予学生较多的时间学习单词,面对后进生,教师也不可能在课堂上一一给予纠错辅导。教师教完单词后,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读单词、背单词,互相纠正发音,可以让成绩好的学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单词。在掌握单词后就可以组织比赛(包括组员间的比赛和组与组之间的比赛),学生的兴趣大增,练习时也会更认真,为了小组的荣誉,谁也不愿成为小组的落伍者。
2、合作练习对话
英语对话教学是最适合小组学习活动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活动交流的语境或情境,学生在学完一段对话后,可以分小组进行操练、表演,在操练过程中,由于小学教材中的对话内容浅显易懂、贴近生活、富有情趣,每位成员都有明确的角色分工,他们会很快融入对话情境中,进行神情并茂的表演,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所学英语知识与人交流,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最后再将各小组的表演展示给全班同学,我们发现,平时不常说英语的学生,此时也表现得特别积极主动,与自己的同伴相互合作,相互努力,共同为集体争光。
3、合作玩游戏
游戏是互动性和趣味性较强的一项活动,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学,教材中设计了很多的游戏,如猜猜看、跟我学、做做看等,并将相关英语知识点融入到游戏中,这符合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让小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不失为一种“寓教于乐”的好方法。例如:在教学完“head”、“nose”等人体部位类单词后,教师可以设计“listen and touch”的游戏,可以师生先合作完成游戏,再分组活动;采用积分或奖励星的方式定胜负,这样,学生的参与激情极高,教学氛围更活跃。在活动过程中,既能帮助学生学习巩固相关的语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为他们今后发展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合作检查学习任务
受班级学生数和小学英语师资力量的限制,小学英语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了学习任务,尤其是后进生,教师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时,小组合作就会帮助你解决这一难题,最常见的就是单词的背诵、听写任务,每次都会出现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小组中成绩较好的学生课后帮助他们背诵、默写单词,还可以协助教师对他们进行辅导,成绩提高后,教师仍然可以对他们进行表扬,这样,教育才真正的面向了全体学生。
5、合作完成一项课外作业
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传统的英语课外作业以书面作业为主,且通过个别完成的较多,这样不易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现在的小学生学英语,受环境和物质条件的影响,主要依赖于课堂教学,课后无语境,学生几乎无学英语的习惯。为此,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激趣合作性的作业,例如:学完家庭称谓小组完成”family tree”的流程图;学完商店购物一课后小组合作设计一段情境对话并进行表演;节假日小组合作出一份英语快乐小报等等,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让他们体会到学英语的作用和乐趣,分享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和快乐。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方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小组活动,可以改变课堂教学中学生所处的被动局面,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积极思维,挖掘和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让学生在参与、实践和体验中学习、运用英语,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每一位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在积极的语言交流中学会与人合作,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成功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教师, 更应该全面把握合作学习的实质, 掌握规律, 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
第三篇: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内容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能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找到自己成功的突破口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英语水平。关键词:划分小组
具体措施
竞争机制
即时评价 树立自信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十分广泛的语言之一,我们现在使用的新教材采用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方法编写,突出了语言的交际性,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生活真实感强,为我们英语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由于新教材词汇量大,学生普遍反映英语难学,往往很快就对英语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情绪。为了让学生爱上英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势在必行。
一、小组的划分
1、英语教学的目的不是通过其学习和考试来淘汰一部分不合适学习英语的学生,而是要是全体学生都能在其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英语素养。因此在划分小组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个体的具体水平来划分。尽量做到每个组里都有优等生和后进生,这样有利于形成帮扶对子提高整体的英语水平。
2、注重小组的趣味性。让学生给自己的小组取的名字,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划分小组时,把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编了号,每个小组的一号担任小组长,同号的小组成员学习程度相当,小组之间竞争也就趋于公平。并且这样以来学生在展示时就可以直接叫号,不需要喊名字了。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
1,、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特点给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这些目标适合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也要适合成绩暂时不是很优秀的学生。把学习任务具体的分配给小组,学习任务具体到每个人比如在学习”What does she look like?”这一单元的PartA部分时我让每一个小组都找一个模特,然后小组的其他成员对自己小组的模特进行描述,每个人都必须起来说,一号同学要进行从身高,体型、发型高等方面全面描述,二号和三号最少说三句;四号和五号至少说两句;六号至少说一句,这样就能保证所有的同学都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动起来。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有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2、教师要巡回监督、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特别关注那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经常举手发言,一次又一次放弃发言的机会,最后导致不会说甚至不敢开口的学生,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让他们在学习中慢慢进步,教师的巡回指导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当堂掌握。
3、形成竞争机制。小组之间展示的机会是均等的,在小组展示结束后选出优秀组最优秀的老师要给加上分。其他小组酌情加分,也可以设一些抢答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小组之间公平竞争,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4、即时评价跟上,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或展示后,教师要多采用“Good,”
“Excellent” Wonderfull”
“Great”等这些评语,使学生受到鼓励后,自信心增强,愿意开口,尤其关注那些程度差些的学生,专门为他们设计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一旦回答正确,及时加以肯定并加大表扬,这样让学生心情舒畅,无拘无束的参与教学活动,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强大动力,通过学习小组的划分,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都想为自己的小组争光,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表现自己,特别是在抢答题环节上所有的同学都积极的为自己的小组争取机会,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还锻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使得他们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的预言,会决定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在他们的表现得到积极的评价后,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3、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感情对流的主线,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当一个学生喜欢一个老师时,自然就会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小组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和学生处在同一个平台上,对于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非常有利。这样以来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情感也就建立了。
4、有助于学生找到自己成功的突破口。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开展,使得同学们之间增进了了解,交流了学习方法,很多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而使自己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找到了自己成功的突破口。
总之,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增强了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找到了成功的突破口,提高并发展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技能,最终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并且还改善了师生关系,使得自己的英语课堂充满了愉悦、和谐的气氛,达到了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1)《沂蒙教育》2010年、第113、182期。
(2)优质课堂——初中英语“三五三”课堂教学策略。
(3)《山东教育》2009年 第126期。
第四篇:论合作学习
论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
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学习在国外已有着几十年开发与研究的历史,但在我国仍属新生事物。能否有效地在我国实施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有鉴于此,笔者拟专就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问题做一简要的探讨。
世界各国的合作学习实践虽然在其具体形式上和称谓上不甚一致,如欧美国家称“合作学习”、“合作授课”,在前苏联等国家称“合作的教育学”,在我国称“合作教学”等,但它们却有着许多共同的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观有着许多质的不同,并由此形成彼此鲜明的对照。综合观之,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互动观
在合作学习的诸多理念中,最令人注目的当属其互动观。由于合作学习视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因而这种互动观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与传统的教学观有所不同,它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将教学互动推延至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国内外大量实证研究证明,合作学习的互动观是一种先进科学的互动观,是对现代教学互动理论的发展。与传统的教学互动观相比,合作学习的互动观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定位教学活动是一种复合活动
合作学习的互动观是建立在对现有教学互动观的反思基础上的,是对现代教学互动观的一种发展。合作学习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从现代教育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教学中的互动方式大致呈现为四种类型;一是单向型,视教学为教师把信息传递给学生的过程,教师是信息发出者,学生是信息接受者,二是双向型,视教学为师生之间相互作用获得信息的过程,强调双边互动,及时反馈;三是多向型,视教学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多边互动,共同掌握知识;四是成员型,视教学为师生平等参与和互动的过程,强调教师作为小组中的普通一员与其他成员共同活动,不再充当惟一的信息源。②合作学习认为,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信息互动,其间必然涉及上述四种信息互动过程和模式,缺一不可。从目前世界各国的合作学习实践来看,合作学习还是把互动的中心更多地聚焦在了生生之间关系的拓展上,因为这是当前教学实践中常常被人们忽视的一个重要领域。
反观教学实践,我们目前教学所提倡和采用的互动方式主要是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至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则始终未能受到重视,因而教学中少有或根本没有多向型的互动方式。甚至不少人还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视为非建设性的消极因素或破坏力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理论误导的影响不可忽视。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往往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视为教学中惟一重要的关系,认为学生之所以能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主要是取决于与教师的互动。国内目前不少学者把教学仅理解为“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的观念实际上就是上述思想的折射。合作学习认为,把教学这一复杂的现象仅仅当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的过程来认识,实在是过于简单化了。实际上,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的过程,它还涉及诸如单向型互动、多向型互动、成员型互动等多种互动过程,是多种互动过程的有机统一性,是一种复合活动。
(二)突出生生互动的潜在意义
合作学习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很大程度是取决于它对生生互动的创造性运用。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或是消极的因素。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D.W.J.hnson)曾对此发表过精辟的论述,他指出:“由于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所以没有入主张对这种关系加以建设性的利用,也就不去系统地训练学生们相互交往所必备的基本社会技能。毫无疑问,成人—儿童双边活动的教和学的观点,低估了课堂上学生—学生相互作用和关系的重要作用”,“实际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但课堂上同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儿童健康的认知发展和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事实上,与同伴的社会相互作用是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关系”。
合作学习认为,生生互动是教学系统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合作学习把生生互动提到
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并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互动方式来加以科学利用,充分开发和利用了教学中的人力资源,为现代教学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把教学建立在了更加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这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教学的本质,减轻师生的负性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增进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强调师师互动的前导地位
传统教学虽然也时有教师集体备课的话动或形式,但并设有将之纳入教学的流程之中加以统合。合作学习则不同,它将师师互动作为教学的前导性因素纳入教学系统,扩大了教学系统的外延,并将之视为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这是一种创新。合作学习认知,与学生一样,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也存有重大差异,即使是教授同一课题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整体设计等方面的差异也是明显的。这种差异就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就所教授内容的互动,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观念更加科学和完善,有利于达成教学的目标。
二、目标观
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由于合作学习强调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性互动,并藉此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培养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因而这种教学理论较之传统的教学理论更具情感色彩。当然,合作学习在突出达成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其他各类教学目标的达成。正如合作学习的研究者们所讲的那样:“在教学目标上,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学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
合作学习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对于教学来讲,合作学习的假定是:“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只有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会学得好。基于这种认识,合作学习将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之上,使教学活动带有浓厚的情意色彩。从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看,其情意色彩渗透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尤其是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赛。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由此可以实现认知、情感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均衡达成。
另外,合作学习在注重达成上述三类目标的同时,还十分注意人际交往的技能目标,并将之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目标予以遵循和追求。当代教学设计专家罗米索斯基在20世纪80年代初即提出:“人际交互技能”同“认知技能”、“心理动作技能”、“反应技能(态度)”一样,必须在学校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类目标涉及培养与他人有效地交往、处理人事关系的能力等,包括咨询、管理、讨论、合作、销售等方面的技能。有关研究认为,合作学习的目标体系可分成两个部分:学术性目标(academicobjectives)及合作技能目标(cooperativeobjectives)。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十分重视学术性目标,而往往忽略学生合作交往技能训练与培养。而在合作学习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合作技能的教授与训练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否则学生会因为缺乏必要的合作技能而无法进行合作,从而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甚至严重削弱教学效果,至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则更无从谈起。
三、师生观
合作学习是从教学主要矛盾的分析人手来建立其师生观的。教学是一个多因素影响下的动态过程,其间矛盾纵横、关系复杂。合作学习认为,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是教学的主要矛盾。教学中的其他矛盾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即为了解决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才产生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学内容等矛盾,因而它们是从属性的矛盾,是次要矛盾。当然这些从属矛盾的解决,对有效地解决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看来,教学的主要矛盾实际上属于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是认识主体与其客体之间的矛盾;学生的活动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活动。因此,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而不再像传统教学所强调的那样,教师为了保持所谓的权威,教师既“导”且“演”,结果是“导”不明,“演”不精,事倍功半,苦不堪言;与此相应,学生在传统教学情境中只能跑跑龙套,敲敲边鼓,充当着配角或背景,甚至是旁观者。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真正得到体现,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练习与作业使学生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疲于应付,难以达成在身心方面的和谐发展。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由此以来,在传统课堂上许多原先由教师完成的工作现在就可以由学生小组来完成,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而不再作为与学生并存的主体而使二者对立起来。教师也会由此而使自身的工作负荷得到减轻,可以有时间研究教学问题,科学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改革,确保“导”的质量。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会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地。师生负担也可以由此大减,教学的良性循环也会因此而建立起来。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教师不再把自己视作为工作者,而是合作者。因为如果教师把自己看作是工作者的话,那么他就不会把学生看作是人,而是工作的对象,予以机械刺激。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
四、形式观
合作学习采用了班级授课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组织方式,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方式的某些变化所使然。“当发达国家开始进入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时,劳动组织开始趋于小型化,劳动中互相协作彼此直接交往的机会大大增强,劳动者的人际关系技能和状况将对他的劳动机会产生直接影响。很显然,当新的就业机会大部分只出现在只有20个人的小企业时,那么,这种劳动组织方式就既不是个人单干的,也不是大集体作业。与之相应的变化是,学校班级规模在发达国家也趋于小型化,但这种小型化又绝对不是回到个别辅导的单干学习这条老路上。”由此出发,合作学习认为,教学应当兼顾教学的个体性与集体性特征,应当把个别化与人际互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在教学形式上,合作学习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与传统教学不同,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但集体授课仍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点我们可以从合作学习的基本流程中窥见一斑。我国的合作学习基本流程可归纳为:合作设计→目标呈现一集体讲授→小组合作活动→测验→反馈与补救。由此可见,教师的授课是合作学习策略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当然,我们不能将合作学习中的课堂讲授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课堂讲授等同视之,合作学习中的课堂讲授是以合作设计为基础的,讲授过程也力求简要清晰,时短量大,高效低耗,有着较强的研究性、探究性,能为继起的小组活动留有足够的空间。另外,典型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其小组活动与传统教学中的小组活动也有着重大区别。这主要表现在传统小组(如兴趣小组)往往是同质小组,而合作学习小组则主要是以异质小组为主。异质小组通常是由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民族等方面不同的成员构成,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4人组成,其中一名是优等生,一名是差生,二名是中等生,要求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每个小组都应是全班的缩影或截面。同时,全班各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又应具有同质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保证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五、情境观
合作学习认为,组织学生学习的情境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竞争性的情境,在这种学习情境中,学生们会意识到个人的目标与同伴的目标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即别人的成功意味着自己的失败,反之亦然,是一种“利己损人”的学习情境,另一种是个体性的情境,学生们各自朝着既定的目标进行独立学习,而不必管其他人学得如何,这是一种“利已不利人也不损人”的学习情境;还有一种是合作性的情境,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们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获得成功,小组成员之间是“荣辱与共”的关系,这是一种“利己利人”的学习情境。合作学习的倡导者认为,在合作,竞争和个人三种学习情境中,“合作学习是三种学习情境中最重要的一种,但却是目前运用得最少的一种学习情境。……从研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课堂活动的主流应当是学生的合作活动。”同时,合作学习的倡导者还认为:“在一个理想的课堂里,所有的学生都应能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为趣味和快乐而竞争,自主地进行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并不排斥竞争与单干,在适合时宜时,竞争和个体活动能够增益于合作学习。”也就是说,合作学习在突出合作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并没有否认竞争与个人活动的价值,而是将之纳入了教学过程之中,使它们兼容互补,相得益彰。
从本质上讲,我们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带有浓厚的竞争色彩。学生都视学校是一个竞争的场所,每个人都想胜过他人。这种教育是一种竞争教育,它把一个人的成功建立在其他人失败的基础之上。在这样一种学习氛围中,学生们养成的是一种被扭曲了的竞争意识和与之相应的利己行为。他们大都缺乏合作意识,更少有利他行为,缺乏与他人相处和交往的基本技能。这种状况与我们所处的需要合作意识与社会技能的信息时代甚不合拍。尤其是独生子女占相当比例的今天,这种状况就更加令人担忧。合作学习将合作、竞争和个人行为融为一体,并进行优化组合加以利用,符合教学规律和时代的需求,是对传统教学的单一竞争格局或情境的一大变革。
六、评价观
合作学习的评价观与传统教学也有很大不同。传统的教学评价强调的是常模参照评价,关注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热衷于分数排队,比较强弱胜负。这种竞争性的评价是有局限性的,它把是否“成功”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惟一标准,脱离了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在这种评价方式下,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得到高分或好名次,能够取得分数意义上的成功,而大多数学生则注定是学习的失败者,这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有鉴于此,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将常模参照改为标准参照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尤其是“基础分”和“提高分”的引入可以说是合作学习评价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色和创新之处。所谓基础分是指学生以往学习成绩的平均分;而提高分则是指学生测验分数超过基础分的程度。引入基础分与提高分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为所在的小组赢得最大的分值,指导学生的着力点定位在争取不断的进步与提高上,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比,只要比自己过去有进步就算达到了目标。另外,为了体现评价的公平性,合作学习还注意根据学生以往的学业成绩表现和测验成绩,安排优等生与优等生一起分组测验,差生与差生一起分组测验,中等生与中等生一起分组测验,有时候测验的难度可以有所不同。各测验组的每个成员的成绩都与原属小组的总分挂钩,优等生小组的第一名与差生或中等生小组的第一名所得的分值完全相同,这种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合作竞争,公平比较其贡献的做法,最终会导致全班学生无一例外地受到奖励,取得进步,并由此走向成功。合作学习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以及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依据来决定奖励与认可的做法,有利于我们走出竞争教育的怪圈,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总之,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值得大家予以关注和研究。
注释:
①Vermette,P.(1994).FourFatalFlaws:AvoidingtheCommonMistakesofNoviceUsersofCooperativeLearning,TheHighSchoolJournal—Feb/March.
②Hodge,B,(1981)CommunicatioandldTeachers,p.9.
③詹姆斯·H·麦克米伦.学生学习的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42.
④王坦,高艳.合作教学理念的科学创意初探口).教育探索,1996,(1).
⑤陈燕.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口].杭州大学教育系1997年教育学硕士论文.
⑥盛群力.个体优化教育的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36──137.
⑦王坦.合作教学的基本理念[J].中国教育报,1995—12—29.
⑧⑨Johnson,D.W.,Johnson,R.J.,&Hulubec,E.J.(1990)CirclesofLearning:cooperationintheclassroom,p.5.
第五篇:论英语教学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译
论英语教学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译
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怎样认识听说读写译的作用以及其中的内在关系,一直是外语教学中的及其重要的问题。
目前,很多人认识到,听说读写译是英语教学和学习的重要目标。比如在各级各类的课程标准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听说读写译所应达到的目标的描述。但是,人们对于听说读写译的手段性却认是不足。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很多学习者在学习中总是先去记单词。这种孤立的单词和短语记忆会花很多时间,而效果往往不佳。其中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把单词和短语的记忆放在语篇的听说读写译的过程里进行,没有把语篇的听说读写译看做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
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还有不少人没有充分认识到听说读写译的内在关系,以至于在学习或者教学中人为的把听说读写译割裂开来,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或者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关于听说读写译的问题,笔者有两点体会:
一、听说读写译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要有很高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比较高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是英语学习成功的重要标志,这一点,没有人会怀疑。但是,却不知道,听说读写译水平的提高90%以上要依靠听说读写译自身,而不是孤立记单词、背语法。记单词、背语法在英语的整个学习中,只能占总时间的10%左右,而不是现在的90%以上。对于单词,快速读几遍,差不多有了初步的印象之后,就应该快速进入到听说读写译的环节。这样做,可以提高英语的综合水平,还可以在语篇中较快较好地巩固单词,而且所掌握的单词是鲜活的。对于语法,基本有个大概了解之后,就要快速进入到围绕该语法点设计的听说读写译的语篇中。在这样的语篇训练中,可以更好地感悟和验证语法,还可以巩固、扩展语法。
而使用这种方法去记忆单词、学习语法要比单纯地花费大量时间去记单词、背语法要好得多。
只有需要进行单词和语法进行查漏补缺、系统总结时,单词表和语法书才起到一定系统化的作用,而不能是我们学习的平台。我们单词和语法学习的平台应该是在听说读写译的语篇中,而语法书、词典、单词表只是检修站。
二、听说读写译内部之间既为目的,彼此之间又为手段。如果把听、说、读、写、译分别当成目的,是正确的。我们确实也在不断追求听说读写译的水平提高。但是,如果要提高我们的听力水平,仅仅依靠大量听力训练,很难达到目的。大量阅读对于听力水平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因为没有大量阅读,对于一个缺乏英语语境的中国学习者来说。词汇量很难扩展、语法很难巩固。听力水平的提高也就很有限了。写作水平的提高也需要大量的阅读。其实,如果学习进入到一定阶段,练习口语就等于联系写作。反过来,口语训练和写作训练也反过来刺激我们阅读的有效性和目的性的增强。翻译,可以帮助我们阅读水平和听说的发展。当然,阅读也很好地帮助翻译水平的提高。听力水平发展,直接就影响着我们口语的进步。很多外语学习者抓住了精度和泛读相结合,然后再带动口语和听力水平的提高,是很有效的。
总之,只要抓好听说读写译的教学和学习,以听说读写译的训练作为学习外语的主要形式,少用那种孤立记单词、背语法的外语学习方法,英语的提高不再仅仅是一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