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与礼俗(共5篇)

时间:2019-05-14 17:46: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成语与礼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成语与礼俗》。

第一篇:成语与礼俗

二、成语与礼俗

教学目标:

1、学生课前收集与礼俗有关的成语,使其在汉语成语方面的知识得到丰富,同时也进一步了解汉语成语的特点,明白成语中沉淀着丰富、生动的民族文化内涵。

2、通过课堂讲解、课后的运用,学生进一步了解汉语成语与汉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任务安排要具体,要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力求使每位学生都在课前准备中有所学习有所收获。、梳理成语中蕴含的文化现象,并能灵活运用,激发他们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探究成语与文化间的关系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资源共享(学生展示,教师补充)

1、对成语的认识:成语凝聚了汉语的精华,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短语。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语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我们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见中华文化的全豹。

2、成语与礼俗:在我国,与礼俗有关的词语不计其数,表现形式丰富多彩,而在礼俗语海里,数量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当数成语。据统计,《成语词典》中就收录了500余条与礼俗有关的成语。这些礼俗成语兼有历史和文化的双重价值其源头大多是中国古代历史著作,比如《史记》《左传》《后汉书》及诸子著作,也有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如《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等。在这些成语中,汉民族的礼俗观、礼俗风貌、礼俗制度等都有迹可寻。

3、举例说明:如:反映着古代服饰礼仪制度

成语以其结构精致、信息容量大的特点,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服饰成语兼有历史和文物的双重价值,在这些成语中,汉民族的古代服饰样式、着装观念、服饰礼仪制度等都能得到反映。

比如成语“圣主垂衣”,表现出在黄帝尧舜时期就开始出现了衣裳,不再是像原始社会的人们一样以树叶遮体或以草裙围体,从而结束了史前那种半遮半掩的围披状态;“胡服骑射”则反映了汉民族服饰与外民族服饰交流、融合的史实。而“广袖高髻”反映了汉时长安城里妇女流行梳高髻和宽大的衣袖的风气;而“风鬟雾鬓”中的“雾鬓”即“蝉鬓”,指面颊两旁近耳朵的发薄如蝉翼,梳理蝉鬓,不仅需要一定的技巧,还需要借助梳妆用品。这说明先秦时期,妇女就已经具有梳妆技巧,并对美有一定的追求和欣赏艺术。而“蛾眉螓首”、“杨柳宫眉”、“愁眉啼妆”、“朱唇皓齿”、“美女簪花”等成语则给我们展示了古代女性多样的方式妆容、美丽的姿态和对美的追求。

我国古人的服饰不仅有多样的材质、丰富的装饰、繁复的身份区别标志,还讲究严格的着装礼俗。“颠倒衣裳”这个成语反映的就是这一方面的内容。“衣裳”这个词在现代汉语里表示衣服,不分上下,然而在古代却很有讲究,一般来说,古人称上为衣,下衣为裳,如果把上衣下裳颠倒了穿,就会不合礼制。因此服装是一种象征身份地位的符号,它代表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使人人各守本份,不得逾越。因此,自古国君为政之道,服装是很重要的一项。

在中国传统上,服装是政治的一部分,其重要性,远超出服装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如成语“紫绶金章”反映了汉代官员的装束,绶是汉代官员权力的象征,以其纺织的稀密、长短和色彩的不同标志着官职的高低。绶以紫色最贵。在古代,服装的颜色代表着身份和地位的贵贱。如 “黄袍加身”,古代把黄色看成中央正色,从此黄色就一直成为帝皇的象征。

而成语“衣冠礼乐”是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在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中,服饰的礼制化是非常重要的。如成语“绿衣黄里”,古时以黄色为正色,绿为闲色,以绿色为衣,用黄色为里,旧喻尊卑反置,贵贱颠倒。可见,着装礼节是多么重要,所以“颠倒衣裳”“冠履倒置”是不合礼制的。

二、教师讲解

1、什么是礼仪: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可以大致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五大分支。

2、引证解释:礼节和仪式。《诗·小雅·楚茨》:“献醻交错,礼仪卒度。”《周礼·春官·肆师》:“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史记·礼书》:“至 秦 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北齐书·皇甫和传》:“及长,深沉有雅量,尤明礼仪。”[1]

3、中国传统礼仪

“九宾之礼”。这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礼节。九位礼仪官员,迎接宾客时则高声呼唤,上下相传,声势威严。按古礼,“九宾之礼”只有周天子才能用,但到了战国时代,周朝衰微,诸侯称霸,“九宾之礼”也为诸侯所用,演变为诸侯国接见外来使节的一种最高外交礼节了。《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设九宾之礼”就是指此。还有“跪拜礼”、“揖让礼”、“袒臂礼”、“虚左礼”等

4、重点讲解几个蕴涵的礼仪成语: 礼尚往来: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葛静因此,《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注:《礼记·曲礼上》)。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古人眼中,没有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孔子说:“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注:《礼记·表记》)。可见,“以德报德”,有恩必报,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当然,往来之礼,也该适度。送礼的本意,在于表达敬意答射之意,所谓礼轻意重,并非越多越好。正如《庄子·山木》篇说所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礼轻情意重:礼轻情意重,出自元·李致远《还牢末》:兄弟,拜义如亲,礼轻义重,笑纳为幸。比喻礼物虽然很轻,但情意却很深厚。

话说唐朝贞观年间,西南回纥国(今云南境内)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缅伯高最担心的也是这只白天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向国王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亲自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这天,缅伯高来到沔阳湖边,只见白天鹅伸长脖子,张着嘴巴,吃力地喘息着,缅伯高心中不忍,便打开笼子,把白天鹅带到水边让它喝了个痛快。谁知白天鹅喝足了水,合颈一扇翅膀,“扑喇喇”一声飞上了天!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捡到几根羽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眼睁睁看着它飞得无影无踪,一时间,缅伯高捧着几根雪白的鹅毛,直愣愣地发呆,脑子里来来回回地想着一个问题:“怎么办?进贡吗?拿什么去见唐太宗呢?回去吗?又怎敢去见回纥国王呢!”思前想后,缅伯高决定继续东行,他拿出一块洁白的绸子,小心翼翼地把鹅毛包好,又在绸子上题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湖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缅伯高带着珠宝和鹅毛,披星戴月,不辞劳苦,不久就到了长安。唐太宗接见了缅伯高,缅伯高献上鹅毛。唐太宗看了那首诗,又听了缅伯高的诉说,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缅伯高忠诚老实,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赏赐了他。

八拜之交: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友谊。旧时指结拜的兄弟,姐妹为八拜之交。出 处 :邵伯温《闻见前录》:“公至北京,李稷谒见,坐客次,久之,公着道服出,语之曰:‘而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获已,如数拜之。”大致意思为:文彦博听说李稷待人十分傲慢,心中非常不快,他对人说:“李稷的父亲曾是我的门人,按辈分他应该是我的晚辈,他如此傲慢,我非得教训他不可。”有一次,文彦博任北京守备,李稷听说后,便上门来拜谒。文彦博故意让李稷在客厅坐等,过了好长时间才出来接见他。见了李稷之后,文彦博说:“你的父亲是我的朋友,你就对我拜八拜吧。” 李稷因辈分低,不敢造次,只得向文彦博拜了八拜。文彦博以长辈的身份挫了李稷的傲气。成语“八拜之交”就由此出典。后来,人们用“八拜之交”来表示世代有交情的两家弟子谒见对方长辈时的礼节,旧时也称异姓结拜的兄弟。

教师总结:成语真不愧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是承载文化信息最多的语言形式,一个典故,一则寓言,一首婉转低回的吟咏,就是一场场华美的历史文化盛宴。

三、课堂检测:

1、挑战自我。默写20个包含礼仪的成语(参考)礼贤下士

礼尚往来

相敬如宾

举案齐眉

礼轻义重

礼让为国

礼贤下士

彬彬有礼

博文约礼

通书达礼

虚文浮礼

言之有礼

平易近人 知书识礼

知书通礼

父慈子孝

谦和好礼

推心置腹

虚席以待

彬彬有礼

2、看成语说故事 相敬如宾

参考: 春秋时一个叫冀芮的人在田里除草,他的妻子把午饭送到田头,恭恭敬敬地双手把饭捧给丈夫,丈夫庄重地接过来,毕恭毕敬地祝福以后再用饭。妻子在丈夫用饭时,恭敬地侍立在一旁等着他吃完,收拾餐具辞别丈夫而去。这件事被当时晋国的一个大夫看见了。左传记载了这段故事。

四、拓展运用:

读《成语故事》里有关礼仪的典故,写一篇成语与文明或成语与礼仪的读后感

第二教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资料(学生交流,教师补充)

1、成语特点:成语记录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每一个成语的形成都是生活与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发展的指引和借鉴;成语是老百姓约定俗成的文化,结构固定不变的语言形式。

2、成语承载的文化信息,唐李商隐《无题》诗曰:“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人们取“心有灵犀”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用它比喻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3、关于汉语中关于爱情、婚姻的成语有很多

如“情窦初开”、“一见钟情”、“情有独钟”、“浓情蜜意”、“比翼双飞”、“白头相守”、“秦晋之好”“花好月圆”、“山盟海誓”、“天荒地老”、“海枯石烂”、“天长地久”、“百年好合”、“相濡以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郎才女貌”、“夫唱妇随”、“永结连理”、“伉俪情深”、“纸短情长”、“”甘棠之爱、“”心有灵犀、“魂牵梦萦”、“”青梅竹马、“”月下老人、“比翼双飞”、“劳燕分飞”、“燕尔新婚”、“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乱点鸳鸯”、“棒打鸳鸯”、“鸿雁传书”、“雁杳鱼沉”等等。这数目众多的成语中,有的描写青年男女热恋时的甜蜜与美好,如“一见钟情”、“浓情蜜意”、“山盟海誓”等;有的描写步入婚姻殿堂后夫妻生活的幸福与美满,如“伉俪情深”、“相敬如宾”、“夫唱妇随”等;有的描写离别后的思念及痛苦,如“纸短情长”、“雁杳鱼沉”、“魂牵梦萦”等。

二、教师讲解

各个时代的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言语作品,其中一些最富于表现力的短语经过反复引用或加工,逐渐趋于定型,凝固为成语流传下来,成为人们长期习用、简洁精辟、具有书面色彩的固定短语。自然成语也就承载了中华民族众多的文化因子。其中,颇具民族、地域特色的中国婚姻爱情文化就在汉语成语中留下了许多“蛛丝马迹”,可以让当下的我们通过这些“语言化石”去寻绎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婚姻爱情文化。

所谓婚俗文化,是指围绕着人们的恋爱和嫁娶所形成的文化现象。中国的传统婚俗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体系。这个体系涉及中国人婚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礼记·昏义 》说“昏礼者,礼之本也。”这就在崇 尚礼制的古代社会 中,把婚姻制度看成 了全部社会制度的根基。《昏义 》又云“夫妇有义而后父 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 臣有正,也是说婚姻关系构成了尊卑上下等级秩序的基础,从中可多挖掘出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价值。

成语中蕴含的婚俗文化体现了几千年来汉民族的婚姻观念和婚姻道德。

如成语“秦晋之好”,亦作 “秦晋之偶”、“秦晋之盟”,反映出在特定社会环境下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表亲婚姻”形式正是讲究“血缘观念”“门当户对”等婚姻观念的体现。西周时期姬姜两姓的联姻,春秋时期秦晋两国国君世代互为婚嫁是表亲婚姻的典型事例,到汉代不同辈份间的表亲结婚则愈演愈剧烈,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贵族与贵族通婚、世家与世家通婚致使婚配范围越来越窄,以至在门当户对观念的严格禁制下不少贵族青年依然以血缘关系甚至是异辈婚配的形式组织家庭。古人认为宗族内的通婚能增加血缘的纯粹性。

而“月下老人”“明媒正娶”“媒妁之言”等成语则反映了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婚姻道德观。在古代婚姻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无权决定自己的终身大事,必须经媒人传言,由父母决定,严格按照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一娶亲程式来确定婚姻关系。因此,婚礼的一切仪节几乎都由双方父母包办,否则就被视为大逆不道,且不被世人所认可。

又如“结发夫妻”旧时指初成年结婚的夫妻(结发是束发的意思,指初成年)。也泛指第一次结婚的夫妻,即原配夫妻。在我国古代,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那时男子到二十岁时要行“冠礼”,即把头发盘成发髻,叫做“结发”,再戴上冠(帽子),表示成年了。所以,男子二十岁也称“弱冠”。女子到十五岁行“笄簪子礼”,即把头发盘成发髻,再插上簪子,表示长大成人了。所以女子十五岁也叫“及笄”。可见“结发”一词原指男女年轻的时候。当女子订婚后,即用丝缨束住发辫,表示她已经有了对象,到成婚的当夜,由新郎解下。在古代有关于“结发夫妻”有“束发托身”与“投丝慰情”的民俗,反映了人们对夫妻双方的美好祝愿,希望能“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同时也表现了古人忠贞不渝的爱情观和追求爱情长久的美好心愿。

总结:我们发现成语的确沉淀着丰富而生动的民族文化内涵。我们今天这堂课只是通过几个成语来引导同学们了解婚俗文化,为大家探究成语的文化内涵指出方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因此希望同学们能够努力学习语文,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做出贡献。

三、课堂检测:

1、关于汉语中关于爱情、婚姻的成语有很多,你能说多少啊?

2、用一段话总结自己这节课的收获,要求用到若干成语。

3、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我们的成语和中华传统文化?

参考:(1)由目前传统文化不断流失的现象引起思考 古人曾说:“一个民族可以在短期内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却不能创造文明,所以要毁灭一个民族,就摧毁它的文化,所谓:欲亡其国,先去其史。被摧毁了传统与道德基础的民族,就失去了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处在这种状态下的民族,无论其体魄如何强健,科技如何发达,却是任何白痴都可以放心蹂躏与奴役的民族。

(投影九)随着活字印刷术、端午祭被韩国人申遗成功,他们继续将中国的中医、汉字、汉服等划归本国发明的同时,近日又着手将源于中国的”风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日本人也是不堪落后,据悉,日前日本正准备将我们老祖宗发明的“麻将”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文化的不断流失,所有人都愤怒、心痛,疾呼我该怎样守护你我的文明,该怎么拯救你我的文化?

(2)用榜样的力量激励行为,并找到具体行为的支点。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陈汉东先生就历时六年之久,以中华文化为核心,坚持成语固有的形式,不改用不乱用,以一个爱国之心,充分发挥聪明才智,集合国际一百多位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和文学家的力量,用2008个成语创作了《中华成语龙》。

这凝聚了众人智慧的作品不仅让世界了解并习惯通过成语来理解和表现中华文化,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中华成语龙》来熟读已连接好的成语,很快就可以把成语记住,而且记得很牢,不容易忘记。这样就能很好的保护我们的文化并让它代代相传。(投影十:《中华成语龙》)

教师总结:同学们,“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拯救和守护,是对祖辈怀想和感激的基本方式,作为民族的一份子,为了祖国的未来,就让我们的爱国之情变得具体些吧。

四、拓展运用:

请各组至少用两种创意进行成语设计,以设计方案趣味性、参与性和信息承载性为标准来评价各组的工作成果,成绩优秀的组可成为与兄弟班进行文化交流的代表。

第二篇:祝寿礼俗

2、祝寿礼俗

博山民间祝寿风俗,一般从六十岁开始,家中若有高寿老人,讲究一点的人家既是到了六十岁也是不祝寿的,以此表示对老人的尊敬。

旧时大户人家祝寿甚是隆重,子女或亲朋在决定给“寿星”庆祝寿辰后,较讲究的预先发请帖给其他的亲朋好友,请帖要大方、庄重、措词精炼达意、内容明确。祝寿礼品范围较广,最常见的有寿糕、寿桃(如季节不当也有用面粉做成桃子样的寿面)、糕点、寿联和大红寿幛等。若恰逢五世同堂的人家老人祝寿,亲朋还会送上一块写有“五叶衍祥”四个字的大牌匾额,意思是五代人繁衍生息,会带来幸福吉祥。

主办庆寿活动的人家,预先设立“寿堂”,寿堂正中用红纸或红绸布剪贴一个“寿”字或挂一副书法家书写的“百寿”,两旁张挂寿联。按照传统旧习俗寿辰庆祝活动从寿辰的前夕就已开始,亲朋祝寿礼品先行送到,当天晚上先由女儿、女婿设宴为“寿星”祝寿,并款待宾客,此叫“暖寿”。次日为寿辰正日,宾客云集为“寿星”道贺,殷实家庭通常提前去餐馆预定寿宴,届时餐馆用手提盒子送至主办家庭,寿宴席终,当宾客道别时要带上主人回赠的一点纪念物品,如“长寿面”等,该习俗传承至今。

3、生孩子习俗

博山历史悠久,生活风俗浓郁,传承至今历久不衰,这里将生孩子习俗做简要介绍。

(1)送祝米

孩子出生后由女婿到丈母娘(岳母)家报喜,告之母子(女)平安,临走时家人让女婿给产妇带上煮好的熟鸡蛋和红糖以做食补。

孩子出生后六天、八天或十天最长十二天开始送祝米,由孩子姥姥家准备好一对小枕头、一对小猫褂、一对小兜兜、六尺平纹布(尿布)、一对夹被子、一对小棉被,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备好600个鸡蛋,条件一般的备好200个或100个或60个鸡蛋以及大米、小米和面条,用食盒、箢子或红包袱肩挑车运,亲朋好友一起前往甚是隆重。返回时讲究不能空手走,于是主家回压一点大米、小米和染着红色的熟鸡蛋,面条是不能回压的,因为面条寓意顺畅的意思,是留给大人和孩子的。

(2)走满月

孩子满月后第一次剪发俗称“铰头”,还有一个不雅之称叫“挪尿(sui)窝”。铰头有一个仪式,即家族长辈一般是姥姥和奶奶一个持瓢一个持剪刀,铰前七(次)后八(次),然后铰铰嘴铰铰鼻铰铰眼铰铰耳(仅象征性的晃一下),口里不断念叨着“婶子剪挣大钱,娘娘剪做大官,奶奶剪长得欢,铰铰嘴不骂人„„”。铰的头发放在瓢里,由于铰头讲究不能空着,所以长辈们得拿点钱放在瓢里,仪式完毕后定良辰吉日由舅舅接妗子(舅妈)迎,回娘家住上个三五日,走时给孩子的鼻子上抹点墨灰,从姥姥家返回时由姥姥给孩子鼻子上擦点粉,意思是:黑狗去白狗来带他妗子那粉来,即带走外祖家的文脉。

(3)送百岁

孩子诞生100天吉祥称呼“百岁”,是人生第一个节日,此时姥姥家给孩子做最好看的衣服,讲究一点的人家做两身棉衣服,裤脚上绣上猫头,并送一副银手镯及脖子上挂的银质长命锁或麒麟挂件,其寓意是辟邪、一生平安、吉祥如意。吃的则是蒸的花馒头或点上红点的糖馅火烧,以示吉祥。亲友前来祝贺多为送衣送钱,吉祥祝福声满屋绕梁、声声不断,主家大办酒宴热闹非凡,酒足饭饱后亲友们带上主家备好的回压物品,一般为用红色陶瓷盆盛装由大小黄米和红枣糗的米糕、火烧和面条等,各奔自己家里。

4、合婚酒

暂缺

5、祭宗族

博山人对祖先的祭祀非常重视,每年从清明节开始至年末岁尾大致有四次祭祀活动。

清明节祭祖扫墓、春游踏青,家家户户男男女女提前一天在家备酒被菜,大户人家讲究一点的依照先人大小辈份用大、中、小三种海碗制作祭祀菜肴,每套4-6碗,荤素搭配,上坟时一般由家里成年男丁前往,仪式主要有排放供品、上香、磕头跪拜、烧黄表纸、添新土。上坟要压坟头纸,将黄表纸叠成小方块压在祖先的坟头上,表示这家人家有后人来祭祀。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也叫“中元节”,这是博山人继清明后的又一重要祭祀先人活动,这一节日最早是纪念五谷神后稷“教民稼穑”而设,并请祖先作陪,后演变为请祖先来享用。这种祭祀是在堂屋前张挂先人画像灵位并供奉各种食品并上香磕头跪拜,完毕后再烧纸钱,送至路门口。也有人家上坟祭祀。

农历十月初一,冬季开始,辛劳一年的博山人粮食归仓,上坟告谓先人,备酒菜供奉,用五色纸剪裁成“冥衣”在坟前焚烧,谓之“送寒衣”。

腊月三十除夕前夕举行祭祖活动应是一年来最隆重的一次,有家庙祠堂的大户人家可在此举行祭祖活动,一般人家有的前往祖坟祭祀,亦可在自家堂屋举行,举行前将堂屋收拾的干干净净,较为讲究的人家将八仙桌套上大红桌衣,太师椅套上大红坐垫以示庄重,把祖先牌位或画像依辈份请至前台,供奉各种供品,一般六至十碗菜,寓意“六六大顺”或“十全十美”,菜品可荤素搭配,荤菜一般有整鸡、整鱼,寓意“大吉大利,年年有余”,素菜一般有豆腐,寓意“都来福”,放点芹菜,寓意“勤来财”,放点油菜,寓意“常有财”,放点韭菜,寓意“长久有财”,放点白菜,寓意“进百财”等等,每碗菜的顶部都放上点海米、木耳,意为山珍海味,它体现了博山人对美好生活的无比憧憬和向往。

祭祀礼仪:摆供品、上香、压坟头纸(去祖坟祭祀的)、发钱粮(烧黄表纸)。仪式开始一般由族人长者率家里晚辈众男丁依大小辈份依次排队前往门外大路口,朝“先人”墓地方向持香举三举,意为请先人回家,回家途中每逢入大门或二门口时须在门口两侧各插一炉香,以示引路,进堂屋后族人长者将手持香火放入台前香炉内,然后子孙后辈依次前后排列磕头跪拜,完毕后送“先人”至大路门口,烧纸后返回。

另外孩子结婚,考试金榜题名等喜事,许多人家也前往祖坟进行祭祀告谓先人。

第三篇:七月十五与亡灵祭祀礼俗

【收藏经典】

七月十五与亡灵祭祀礼俗

——七月半亡灵祭 为何这一天对孤魂野鬼最包容(图)

2016年08月15日 08:59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任雅萱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涉及如何处理生者与死者的关系问题,即通过自我身体和情感实践着对已故亡灵的敬畏。在这种实践过程中,人们体会着特定空间内的时间流逝,同时也体验着生命个体本身的循环往复,处理着个体与家族、个体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们把这种关于生与死的体验,放置在一定的时空之中,遂产生出一套规范制度,并且有选择性地传习至今。时至今日我们可以看到,在人们表达生死观念的仪式和习俗中,比如丧葬礼俗、祖宗祭日和部分岁时节日的祭祀仪式等,既有对死后亡灵的安置,也有对故人年复一年的追思。

中元节放灯祭祖

七月十五,又称中元节、鬼节、七月半等,是对亡灵进行性慎终追远的节日,也是很多地区民众生活中处理生者与死者关系不可忽略的途径之一。它作为我国传统的岁时节 日,融合了儒家、道教及佛教的思想,是三方共同影响的结果。虽然七月十五的节日习俗在各地有所差别,但节日主题和核心内容基本一致,即追念先人与普度无主孤魂。民众根据自己的传统过节,在每年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一次与亡灵世界的接触。在这些仪式中,表达着生者对祖先亡灵的追念与敬畏,对孤魂野鬼的安抚与包容。

世俗与包容:祭祀亡灵主题的确立

早在先秦时期的岁时活动中,农历七月就有“天子迎秋于西郊”和“天子尝新,先荐寝庙”等习俗([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卷十七《月令第六之三》,中华书局1989年版,467页)。随着佛教的兴盛,南朝时期开始出现盂兰盆会,并作为节庆活动为官方所接纳。道教将天、地、水三官与上元、中元、下元三元相对应,把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三个月圆之日组成了三元日,并且与三官信仰联系。正月十五日为上元日,对应天官;七月十五日为中元日,对应地官;十月十五日为下元日,对应水官。在“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说法中,地官即指中元大帝,他会在七月十五日这天普度众亡魂,为人间赦罪。

自南北朝的文献记载开始,七月十五祭祀亡灵的节日主题逐渐得到确立。在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第一次出现了佛、道、俗并存于七月十五节日的记载:“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岳麓书社1986年版,46页)唐代继承这一节俗传统,并逐渐形成了祀先、礼佛、敬道的节俗格局。至宋代,作为本土时序节日的道教名称“七月十五”逐渐取代了“盂兰盆节”,大量出现在宋代的文献记载中,如《岁时广记》《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梦粱录》等。除盂兰盆会、祭祖、普度亡灵的祭祀活动之外,中元赏月、泛舟、演目连戏等娱乐活动也开始盛行。

元明清时期基本延续了唐宋时期的节俗主题,并且受到人们的极高重视。随着此时方志、文人笔记的兴起,关于七月十五的记述大量出现在各种地方志和文人笔记中,该时期文人将记述的目光更多投向了民间社会和民众自发的节俗活动,主要有祭祖、放河灯、水会、结鬼缘、烧冥衣、烧包、荐麻谷等,节日附会的意义不断丰富。民国时期,基本延续了此前的节俗活动,但由于历史战乱等原因,部分节俗活动有所衰落。

七月十五的节日活动较为丰富,在不同地域内的表现形式也有差异。总体说来,七月十五节俗活动大体可以分成三大类:

一是祭祀活动,包括寺观、里社或街区的祭祀仪活动和家庭祭祖活动。

二是秋尝荐新活动,这是与农事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农历七月一般是农事收获紧要的时刻,后代子孙希望通过让祖先尝到新的方式,向祖先预报收成的消息,以感谢其庇佑,这一习俗是上古荐新祭祖的遗续。三是相关的娱乐游艺活动。在后来节日俗化的过程中,不断产生了大量与节日本身内容相关的娱乐游艺活动,主要有演目连戏、结缘、斗灯会、放应景戏、莲花灯、荷叶灯、蒿子灯、唱灯歌、香瓜、中元赏月、泛舟、燃灯等。

这三大类节俗活动一般并不单独存在,而是以多种内容交叉的形式并存于某个地区。如云南大理白族村落龙龛村,当地的“七月十四”不仅有家庭的祭祀仪式,还有村落的“耍香龙”和莲池会(张翠霞《“七月十四”中元节节俗活动及其文化阐释——以云南大理龙龛村中元节为例》,《节日研究》,2012年第二期,155-176页)。节日参与者主要有僧尼、道士及百姓庶人,除此之外,文献中也有其他社会身份的记载,如官员、勾肆乐人等。在这三类节俗活动中,又以祭祀活动为核心内容。

七月十五节日习俗的多样呈现,体现了丰富的灵魂信仰来源。这里所说的灵魂信仰,即把生者所在世界之外的其他世界包含在内,是由生者想象出来的具有神秘力量的、不可知的世界,体现了生者的整个宇宙观。即人们并不认为自己是单一存在于这个世界中,而是与自然、宇宙构成一个整体。这种来自想象的神秘力量,体现在七月十五的节日祭祀对象上,主要有神明、祖先和孤魂野鬼三类。在以佛、道二教为主的宗教祭祀仪式中,祭祀的对象主要是佛、道二教中的神明形象,如佛教中的佛祖、目连,道教中的地官、太上老君等。这种祭祀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佛教、道教的宗教人士。佛教经典教义《盂兰盆经》中所载的目连救母神话,契合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孝”文化,因此“俗众”也会前往参与。然而在民间社会进行的亡灵祭祀仪式中(包括家户内的祭祖仪式和普度孤魂野鬼的仪式两种),祭祀活动的对象主要是自家祖先和无主孤魂,参与者为普通民众。这种亡灵祭祀仪式,表现了民众的两大亡灵信仰,即祖先敬畏和对孤魂野鬼的恐惧。这是民众在与佛、道二教思想碰撞过程中,寻求自我精神世界寄托和实践的结果。

亦即是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民众对七月十五的节日内涵进行了选择,并做出本土性的改造,产生了以亡灵信仰为核心的祭祀仪式,使七月十五更适应本民族本地区的生存土壤,成为具有民间社会特征的民俗节日。祖先与孤魂野鬼两种亡灵信仰对象在七月十五这一节日中,共同存在。

《点石斋画报》上的《超度孤魂》:北京西直门外高粱桥,常有人来此投河自杀。七月十五,该处举行盂兰会,请和尚超度投水而死的孤魂。

祖先崇拜与祭祀仪式

对祖先的崇拜,是中华民族信仰体系中的一个核心内容,中国人讲究“认祖归宗”。在每年的节日设置中,总有一些节日要涉及对祖先的祭祀。七月十五作为孟秋之月的第一个月圆之日,同时也是秋收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日,人们会格外思念已经故去的亲人,并希望将秋收的果实与祖先一同分享。先秦时期,天子有在孟秋之月向祖先告秋成的习俗,《礼记·月令》中记载:“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礼记集解》卷十七《月令第六之三》,467页)《春秋繁露》中也有对四祭的记载:“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熟,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烝。此言不失其时,以奉祭先祖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第十五卷《四祭第六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83页)此时的秋尝荐新祭祀仪式,时间为孟秋之月,但并未具体到七月十五日这天。

东汉末年随着佛教的传入,也带来了盂兰盆节。佛教经典《盂兰盆经》记载了目连救母的神话传说,南北朝时期已经有僧尼道俗于七月十五日在佛寺内举行盂兰盆会的佛教祭祀仪式。佛教目连救母的神话符合了中国自古就有的祭祖传统,满足了中国民众以祖先信仰为核心的伦理文化期待,普通民众参与到佛教寺院的祭祀活动中。因其祭祀主题是为现世父母祈福,救度七世父母超脱,普通民众也会于七月十五日这天,在自己祖庙或家庙内祭祀供奉祖先。这样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宋代及其之后的文献记载中。如《岁时广记》中引《岁时杂记》:“律院多依经教作盂兰盆斋。人家大率即享祭父母祖先。用瓜果楝叶生花花盆米食,略与七夕祭牛女同。”后又说:“孝子之心,不忍违众而忘亲,今定为斋享。”([宋]陈元靓编《岁时广记》,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1985年版,341页)其中“人家”即指普通百姓,说明至宋朝时,民众的祭祀仪式已经从佛教、道教体系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了祭祀自家祖先的 4习俗。又由于自古具有秋尝祭祖的传统,因此民众将祖先崇拜的信仰核心继续延续到这一节日中,遂形成了在七月十五日这一较为固定节日时期内祭祀祖先的仪式。

其后的文献中,七月十五祭祖仪式均为记载的重点。在这些记载中,有的祭祀仪式是为祖先上坟,而有的是将祖先请入家户内祭祀,说明祖先祭祀已经成为这一节日在民间社会中的主要核心内容。据《帝京景物略》记载:“上坟如清明时,或制小袋以往,祭甫讫。”([明]刘侗、于奕正著,孙小力校注《帝京景物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104页)记录了七月十五给祖先上坟的习俗。《五杂组》中也记载了闽人过七月十五的隆重场面和规矩习俗:“闽人最重七月十五,家家设楮陌冥衣,具列先人号位,祭而燎之。女家则具父母冠服袍笏之类,皆纸为者,笼之以纱,谓之‘纱箱’,送父母家,女死,婿亦代送。至莆中,则又清晨陈设甚严,子孙具冠服,出门望空揖让,罄折导神以入,祭毕,复送之出。”([明]谢肇淛《五杂组》,中华书局1959年版,39页)可见福建地区七月十五的祭祖仪式要设冥衣、先人号位,并且有请祖先和送祖先的习俗。

《点石斋画报》上的《盂兰志盛》:苏州城的盂兰盆会,游行队伍由差役持牌开路,队伍中还有纸扎的鬼神。

孤魂野鬼与普度仪式

在人们的亡灵信仰体系中,还有一种不愿被人们提及,甚至想要避开的,那就是所谓没有归所的孤魂野鬼。通常人们会认为,孤魂野鬼的魂魄会对生者产生威胁,因此希望通过对这些无主孤魂的祭祀,达到对亡灵的安抚和对生人心理的抚慰。早在《礼记·祭法》中,就有“祭厉”的习俗,其中“厉”即为孤魂野鬼之意,“厉,主杀罚。”又曰:“泰厉,谓古帝王无后者也。此鬼无所依归,好为民作祸,故祀之。”(《礼记集解》卷四十五《祭法第二十三》,1203页)在先秦时期人们的观念中,无后者去世的灵魂无所依归,也就是没有子孙的祭祀,这些灵魂就变成了“厉”。这种对待“厉”的态度,与道教地官赦罪的思想融 5 合,至唐宋时期,七月十五这天,道士做祭祀仪式普度孤魂野鬼。如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中记载:“七月十五日,道家谓之七月十五。各有斋醮等会。”([宋]周密《武林旧事》,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1991年版,53页)后来官员和普通百姓也参与到道教仪式中,扩大了祭祀仪式的范围。在吴自牧的《梦粱录》中,就有对士庶参与道教中元祭祀仪式的记录:“其日又值中元地官赦罪之辰,诸宫观设普度醮,与士庶祭拔。宗亲贵家有力者,于家设醮饭僧荐悼,或拔孤魂。”([宋]吴自牧《梦粱录》,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1985年版,24页)除了在道观及家中对孤魂野鬼进行祭祀之外,还有专门为战死的人们设孤魂道场、田间十字路口及河边放河灯进行普度亡魂的做法。

明清时期,百姓参与普度孤魂野鬼的习俗更加普遍,河灯不仅仅是一种超度亡魂的道具,也成了具有审美观赏性的工艺品。如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中记载:“中元黄昏以后,街巷儿童以荷叶燃灯,沿街唱曰:‘荷叶灯,荷叶灯,今日点了明日扔。’又以青蒿粘香而燃之,恍如万点流萤,谓之蒿子灯。市人之巧者,又以各色彩纸制成莲花、莲叶、花篮、鹤鹭之形,谓之莲花灯。”([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75页)除此之外,随着明清商业的发展,中元放河灯活动也带动了游船业的发展,据《燕京岁时记》载:“运河二闸,自端阳以后游人甚多。至中元日例有盂兰会,扮演秧歌、狮子诸杂技。晚间沿河燃灯,谓之放河灯。中元以后,则游船歇业矣。”(《燕京岁时记》,76页)可见,此时的中元普度孤魂野鬼的习俗,普通民众参与性更强,并且有娱乐化和商业化发展的趋势。也就是说,此时民众内心对待孤魂野鬼的态度是:畏惧心理逐渐减弱,更多的是一种怜悯、包容和安抚,同时也有将中元普度亡魂仪式娱乐化的心理。

荷叶灯 在节日中处理生者与亡灵的关系

七月十五节日的祭祀活动是民众将亡灵信仰付诸身体和情感双重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该节日的祭祀仪式主要有两种:宗教祭祀仪式和乡土的亡灵祭祀仪式。其中乡土的亡灵祭祀仪式,又包括祭祖仪式和普度孤魂野鬼。就两种主要的亡灵祭祀礼俗来看,具有乡土化的祭祖仪式是核心,而普度亡魂的仪式又丰富了普通民众的亡灵观念。民众在七月十五中,将记忆中的祖先形象化到具体仪式过程中,把对待死亡的恐惧转化为对孤魂野鬼的安抚和包容。

人们在节日中处理生者与亡灵的关系时,一方面,将祖先看作是与自己最亲近的、联系密切的亡灵,把已故的亲人,与现世世界中的子孙后代联系起来,通过具体的祭祀仪式细节,打通了生者与亡者之间的界限,共同实现着中国亲属制度的延续。亦即是说,中国亲属制度的传袭,从来不是只由现世世界中的人们所建立的一套老幼长序、家族记忆的存在,同样在节日中亡灵参与的仪式中体现。另一方面,普度孤魂野鬼,丰富和扩展了这一节日的内涵,同时产生了更为广泛的个人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的作用。用一种包容、怜悯的心对待孤魂野鬼,淡化了人们对“厉鬼”的恐惧心理,通过放河灯或烧冥钱的方式,给予这些亡灵以安抚,实现了对社会道德的规范。

所以说,亡灵信仰在七月十五中的具体表现,即为祭祀礼俗的形成和传续。通过一套仪式性的民俗活动,民众的亡灵信仰在时间与空间两个范畴内得到很好的体现,他们自身在这种体验中也获得了时间感和空间感,同时实践了生者与死亡之间的一次对话。

第四篇:传统丧葬礼俗

传统丧葬礼俗

丧葬

1、送终 老人生命垂危之时,子女等直系亲属守护在其身边,听取遗言,直到亲人去世,这在习俗中 称为“送终”。送终是一件大事,能为老人送终是表明子女尽了最后的孝心,未能为老人送 终常常成为人们一生中的一大憾事。有没有子女送终,是不是所有子女都来送了终又是老人 是否有福的一个判别标准。在老人临危之时,家人要将其从卧房移到正庭中临时铺设有板床上,板床在较穷的地方就用 临时卸下的门板做成。因为民俗以为人若在床上死。灵魂就会被吊在床中,无法超度。有的 地方也把死老是否在板床上死看作是子女是否尽了孝道的标准,老人在床上咽的气,子女往 往会受人非议。夭折的人,家人虽不会将其移入正庭,但也会将其移至床前地上。如果死者 之上还有长辈,死时,也不移入正庭。在许多地方,人死之后,家人都会烧纸钱,称为“烧倒头纸”,有的地方更明白,叫:“烧 落气纸”。此外,还人鸣放鞭炮,一是表示死者归西,二是向邻居报丧。人死之后,家人要围在死者身边恸哭,未死时,则禁止哭泣。

2、报丧 死老咽气后,家人应尽快向亲友发出报丧贴,或登门通报死讯,对远方的亲友,要告诉其开 吊下葬的日期。报丧的孝子要穿孝服,戴孝帽,到了别人家,不能进门,有人来迎接时,无 论长幼,都要叩首。

3、入殓 死者入棺前,要为之整容,如剃头、刮脸、换擦洗身、穿寿衣等,然后再以白绸(有的地方 也用纸钱)掩面。民俗以为,不能给死老穿皮衣皮裤,否则死者会转世为兽;为死者穿衣时,不要将眼泪滴到死者身上,否则以后做梦就见不到死者。有的地方要求为死老配木梳一把,镜子一面。在死者死后的二十四小时内,要由专人选择好时刻,正式将尸体移入棺中,入棺时,死者一 般是头朝里脚朝外。

4、守铺 死老家人在老人死后到正式放入棺材期间,要昼夜轮流守护在死老铺侧,以示服孝,叫做“ 守铺”。死者入棺之后,家人守护、睡卧在棺旁,叫“守灵”,也叫“困棺材”。

5、搁棺 因为要选择吉日吉地安葬死者,因此,可能要停枢在家,称为“搁棺”或“停棺”。“搁棺 ”的风俗,在古代常见,一般要搁七天,有的甚至搁棺十几天,几个月,现今则不常见,即 使搁棺,时间也不长。

6、居丧 居丧是指死者家人后辈自死者断气时起服丧。男子不穿华丽的衣服,穿草鞋(现在已不常见);妇女则要脱去身上的装饰品,脱下彩色衣服。男女各依其与死者关系的远近,穿孝服,戴 教帽。孝子在居丧期间(一般为一月或百日)不能理发,不能同房,不能会晤亲友、参加宴会、进寺庙等。尤其是在安葬之前,这些习俗必须严守,否则不吉。

7、吊唁 吊唁是丧葬礼俗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吊唁的方式因各地风俗不同而有区别。吊唁时,与死者 关系的远近不同,吊唁的礼数,方式也不同。死老子女在接到讯息以后,首先要哭悼,然后问明死因,尽一切努力尽快上路奔丧。临到家 时,要“望乡而哭”,出嫁的女儿,有的甚至一路哭来。到家后,先要在灵前跪叩,哭悼,直到有人安慰才停止。亲朋友邻,虽不致于和孝子一样悲痛,但也要尽量表现得比较哀痛 一些。亲友前来吊唁的时候,孝子要保卫祖国接,陪同。比较亲近的亲友,一般要在灵前正式举哀 哭悼,直至有人劝慰。如果不是较亲近的亲友,则可以在灵前烧化几张纸钱即可。亲友前往吊唁时,一般都要携带礼品或礼金。礼金用黄色、蓝色签封好,在正中的蓝签上写 上“折祭×元”。“奠敬×元”的字样。礼品有匾额、挽联、挽幛、香烛、纸钱等。

8、接三 接三也叫“迎三”、“送三”。民俗认为,人死了三天,他的灵魂要正式去阴曹地府,或者 被神、佛或神、佛的使者迎接去了。并不是每一个人死后都能进入天堂,但若在死者去世三 天灵魂离去的时候,为他请僧众念经礼忏或者放焰口救度恶鬼,就能使死者赎罪积德,进入 天堂。相对于神来说,是迎接死者的灵魂进入天堂;相对于死者亲友,是送别死者的灵魂进 入天堂。因此,这个仪式叫“迎三”,也叫“送三”。送三时,要用纸扎一些车马,以供死 者上路时用。放焰口是接三中最重要的礼俗。据说焰口就是饿鬼饿鬼,在地狱受苦受难。民间举行仪式,摆放三宝,即佛、法、僧,便可以让饿鬼得到救助,脱离苦海。焰口有佛教《瑜伽焰口》,比较常用。还有道教的《缸罐焰口》。在丧葬礼仪中,还有做道场的。其作用与放焰口类似,这种道场常由僧人、道士一起做。

9、出殡 出殡又叫“出山”,出殡要先请阴阳先生选择吉日吉时,叫做“开殃榜”。出殡之前,先要 辞灵。先装“馅食罐”,把最后一次祭奠的饭食装在瓷罐里,出殡时,由大媳妇抱着,最后 埋在棺材前头。然后是“扫材”,即把棺材头抬起,孝子放些铜钱在棺下,然后用新笤帚、簸箕扫棺盖上的浮土,倒在炕席底下,取“捎财起官”的意思。出殡的程序为:先转棺,将棺材移出门外,再抬起棺材头,备好祭祀用口,由礼生主持礼仪,丧主跪拜,礼生读完祭文后,由僧道引导孝男教妇“旋棺”,在棺材周围绕行三圈之后,再用绳索捆好棺材,盖上棺盖。抬棺即将起行,送葬队伍也要准备好,一般是长子打幡在前,次子抱灵牌,次子以下的孝属 们持裹着白纸的“哭丧棒”,大儿媳抱“馅食罐”。准备妥当后,即可起杠,伴随起杠,还 有两项礼仪:一项是把死者生前所用的枕头拆开,把里边的荞麦皮等和枕头套一起烧掉;另 一项礼仪是“摔盆”,即把灵前祭奠烧纸所用的瓦盆摔碎。这个盆叫“阴阳盆”俗称“丧盆 子”,不过也叫“吉祥盆”。这个仪式很重要,摔盆者一般是死者的长子或长孙,是关系非 常近的人,如果无儿无孙,而不得不由别人来摔盆,这一仪式就会使摔盆者与死者的关系变近,甚至确立财产继承关系。摔盆讲究一次摔碎,甚至越碎越好,因为按习俗,这盆是死者 的锅,摔得越碎越方便死者携带。瓦盆一摔,杠夫起杠,正式出殡。送葬队伍随行。出殡的顺序一般为: 草龙--铭旗--孝灯--吉灯--放生笼--铭旌--香亭--像亭--魂轿--纸桥--乐队--灵柩--遗族--僧道--金童玉女--送葬亲友。当然,各地风俗不同,出殡的队列、形式也有差别。富裕人家仪式隆重讲究,冥器齐全,穷 人家的葬礼,则可能要简单得多,讲究也会少一些。在传统丧礼出殡路上,还有几项礼仪。如扬纸钱,摆茶桌路祭等。扬纸钱是扬撒由白纸做成的状如铜钱的纸钱,一般由专人在孝子前面扬撒。在起杠后,遇有 路祭,经过十字路口,河沿,桥梁祠庙,城门,以及下葬时,都要扬撒纸钱。茶桌和路祭棚多为丧家的亲朋摆设,对丧家表示哀悼和慰问。茶桌供孝子和亲友饮水,孝子 要跑下叩谢。路祭是指在出殡队伍所经之路设供桌或祭棚,祭奠亡灵,遇有路祭,送葬队伍 一般要停柩进行祭奠和答谢,祭奠完毕即起棺继续前行。

10.落葬 到达墓地后,再次整理墓坑,把随葬的馅食罐、长明灯放在墓坑壁上龛内,扫去脚印,然后 将棺木徐徐放下,由阴阳先生用罗盘仪矫正方向,由丧主铲土掩棺,并堆土成坟堆。

11.居丧 在亲人去世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必须要在生活的许多方面进行节制,以表示对亲人的哀悼和 思念。这就是居丧。居丧之礼节,对于孝子要求更严。在古时候,孝子要居丧三年。为什么 是三年呢?因为按惯例,小孩子在出生以后三年不离母亲的怀抱,因此,父母死后,孝子应 服丧三年,以示回报。三年之间还会有很多小的礼仪,礼仪繁多,要求严格。在现代,人们 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繁忙,但有人仍要居丧,只不过比古时短得多了。

传统丧葬礼仪在人们心目中已经日益谈化了,旧时的很多丧葬礼仪,人们已不再遵循。但老 人的去世仍会继续,作为家庭的一件大事,丧葬也必须还有一定的礼仪,那么新式丧葬礼仪 又有哪些呢?新式丧礼一般有以下程序:

1、移尸:确认老人已经死亡,可将其遗体移到厅堂或灵堂中,一般仍要燃放鞭炮,点上香和 烛。

2、报丧:死者家人在亲人去世后,应尽快通过各种渠道通知亲友,通知的方式可以是电报、电话、讣告或亲自登门通报。

3、整容:为死者擦洗身子,梳好头发,换上比较整洁的衣服,并将其移入棺材。

4、讣告:用讣告的形式向亲友近邻进行通报。

5、开追悼会 追悼会一般在丧家所设的灵堂里举行。先要布置灵堂: 灵堂要庄严肃穆,在正后方墙壁上要扎“花牌”,一般以深绿色为底色,配上黄色花朵图案。花牌正前方放灵桌,灵桌后方正中央放死者遗像,周围放黄色鲜花,灵桌上可置备素色鲜 花,中间放灵位。会场中央悬挂黑色或蓝色横幅,用白纸黑字书写“×××追悼会”字样,遗像正后方花牌上挂孝家的挽联,灵堂两边的墙壁上则可挂客人送的换联换幛。花圈、花篮 则放在屋内门口两侧。灵堂内左右可摆放长桌子,并配座椅、桌子,可旋转茶水,以备吊唁 者休息时用。在灵堂门外两边分别放一长桌,一处用来收礼,一处用来签名。追悼会一般在原设灵堂举行,也可另找场地,死者的骨灰盒要摆放在灵堂中间的桌子上,遗 体未火化的,可放于灵堂中间。在追悼会仪式上,亲属一般站左边,主要亲属在前排,吊唁 者站正中,面向遗像或像体。主持者站前排左边,侧身,一半向着死者家属,一半向着吊唁者。

追悼会的仪式大致为:

①在会场门口迎候亲友和来宾,并发给白花功黑纱。迎候者一般为丧家委托的亲友。

②宣布追悼会开始,奏哀乐。

③宣读悼词。

④来宾致衰辞或发言,宣读唁电、唁函。

⑤众人绕遗体一周,向遗体告别。

⑥慰问逝者亲属。

⑦追悼会结束。

吊唁者要注意自己的穿着和谈吐,不可穿红戴绿,浓妆艳抹,不可三五成群,窃窃私语,不 可漫不经心,东张西望,行礼时动作要真挚自然。6.丧服 现在丧葬提倡不穿白戴教,只在左胳膊上带一黑布,上面写一“孝”字,表示老人去世,自 己正在教期,还表示对亡者的哀思怀念。一般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去世后,举行追悼大会时,在场的同志左胳膊上也都套戴黑布,表示对亡者哀悼,但不写“教”字。最后要强调的是现在大力提倡火葬,因此一些传统的丧葬仪式有些变化。

第五篇:中西方婚姻礼俗及对比分析(共)

一、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婚姻礼俗是男女建立婚姻关系的必要途径。由于结婚是人生最大的喜事,关涉到家庭幸福。家族香火的延续和社会的安定,因此有关婚姻的习俗也就特别繁多。并且婚姻的习俗也就特别繁多。婚俗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的婚俗历代主要沿袭的是“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现代的婚俗以及有所简化,并且根据各地不同的风土演变有所不同,一般从议婚到成婚大都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订婚。这个程序仍因袭古代陈法:即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说某家要操办婚事,往往由男家求亲友为媒游说女家,女方若许可,则两家互订婚约,并相易庚帖。订婚之月,有些地方设宴款待媒人,这就是订婚,又叫许亲、订亲。这其实是六礼中的纳采、问名合二为一,反映了人们已倦于古礼之繁琐,为适应新时代、新思想而大大简化了婚俗程序。这一点在第二阶段也表现得很明显。第二阶段纳聘,即由男方向女方家送数量不等的聘金。一方面用以感谢女方家长对女儿多年的养育之恩并充当婚嫁之费,另一方面表示男方对女方的重视,暗示女家尽可放心地将女儿许配于他。女方在接受聘礼之后,要以冠履等物回送男家,一方面体现传统的礼尚往来,另一方面则表示女方欣然同意及欢喜之意。实际上,这道程序是将古礼中的纳吉、纳征合二为一。可见,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固有程序仍未改变,区别就在于总体上的简略。第三个阶段即成婚,也叫亲迎,俗名又叫“娶媳妇”。这一天,大部分地区是由男方亲自到女家迎娶,鼓乐喧天,直至黄昏。当然,地区之间、贫富之间在程序上不尽相同,但删繁就简的总趋势却是不争的事实。下面展示中式婚礼中重要传统环节的流程:亮轿:花轿停在新郎家门口。向四邻昭示。发轿:新郎来到新娘家,迎娶新娘上轿.起轿:轿夫起轿,两面开道锣鼓喧天,前往新郎家。中途颠轿:意在挡煞。新娘下轿:地铺红毡,新娘鞋不能沾地。三箭定乾坤:射天,祈求上天的祝福:射地,代表天长地久:射向远方,祝愿末来和生活美满幸福。过火盆:象征日子红红火火。跨马鞍:马鞍上放苹果,寓意平平安安.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掀盖头: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盖头.喝交杯酒: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敬茶改口:怍称对方父母为“爸妈”。进入洞房:上枣和栗子,寓意“早立子”

婚礼之前的准备事项

聘礼:婚前男方要将娶亲的聘礼送到女方家,每个地方送的种类都不相同

回礼:收到聘礼女方要给回礼,有的地方女方家会给订婚戒指,有的地方会给槟榔,有一郎到尾的意思。

安床:在结婚的前一天晚上,要由女方家出一个家庭和睦、父母双全、又育有儿子的男丁安装婚房里的婚床,再将寓意早生贵子的四品:核桃、莲子、红枣、花生铺在新床上面。嫁妆:女方家会给新娘准备带去婆家的嫁妆,全部放在红色的箱子中交给新娘。

上头:婚礼举行前一晚,要选择一个吉时拜神求平安幸福,而且男方也要在同一个时间在自家那边拜。

梳头:新娘梳妆打扮的时候,会请一位有福气的长辈来给新娘梳头,寓意跟安床的道理相似。婚礼当天的仪式:

迎亲:婚礼当天的上午,男方要带着迎亲队伍来女方家接亲。接新娘绝对算得上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

找红鞋:新郎进门后也不能马上带走新娘,还要在新娘的房间里找到准备好给新娘的红色婚鞋,帮新娘穿上后才可以带走新娘。敬茶:两位新人要向双亲跪拜,奉茶直到长辈喝下才能站起来撑红伞、撒米:新娘新郎出门的时候,要由伴娘撑红伞陪同,而且要同时往路旁撒米,意思是不要让鸡啄到新娘。

绕吉祥路:新人上迎亲车后不能直达目的地,必须绕当地所有吉祥路名的路开一圈。

过门:即指新娘被接到男方家后,拜见翁姑及男家其他长辈的习俗。婚礼:跟西式婚礼类似,在酒店举行仪式,请司仪主持婚礼仪式。敬客:婚礼仪式结束后,酒宴正式开始,待到上鱼的时候,新娘要换上传统的龙凤褂跟新郎一起向每桌客人敬茶,客人都要说些祝福的话。

入洞房:新郎新娘会带要好的朋友一起去新房参观,或者做些闹洞房的娱乐。

三朝回门:指在结婚后的第三天,新娘由丈夫陪同回娘家,要带上礼物回去见女方父母,并且要祭祖。

二、西方的婚姻礼仪

西方人大多信仰基督教,所以这里所说的西方中世纪婚姻礼仪主要是指西方中世纪的教会婚礼。基督教认为,婚姻是上帝所设立的,是神圣的、是庄严的、是婚姻当事人永远的约定。“伊甸园是礼堂,上帝是主礼人,亚当与夏娃结为一夫一妻,这正是基督教婚姻的根据。”在4、5世纪,教会开始要求结婚的基督徒从教士那里得到婚姻祝福,教会的婚礼仪式首次形成„„在以后的世纪里,教会想把婚姻以某种教会仪式标志出来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以致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完整的基督教会婚姻仪式出现了。下面是一份完整的、从11世纪起就流行于英国的婚礼仪式书,从中我们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基督教会婚姻仪式的整个过程:新郎和新娘被领到教堂门口或教堂前面,以上帝、教士和围观的人群作证。新郎站在新娘的右手,因为女人是从亚当身上左边的肋骨制成的。教士开始向众人询问结婚预告:“我的兄弟们,现在我们聚集在这里,在上帝和他的天使及所有的圣徒面前,在教会面前,使两个身体结合在一起,从今以后,他们将可能成为一体,他们在上帝的信仰和法律中是两个灵魂,而最终他们可能将结合一生。因此,我以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义向你们询问,如果你 们中任何一个人知道任何一种这两个人不能合法地结合在一起的原因,请现在陈述出来„„”同样的询问也被问及新郎新娘:他们是否秘密地做过什么,是否发过什么誓言,是否知道他们之间有任何方式的联系。如果其中有任何一种障碍被陈述出来并被保证加以证实,那么婚姻就要被推迟直到事实被澄清。这种结婚预告一般要被张贴三次,在三个特定的神圣日子,每个日子间隔一星期。如果没有结婚 障碍被提出,婚礼就被举行,教士向新郎问道:“你愿意娶这位女子为妻,爱她、尊敬她、维护她、保护她,不论在健康还是生病时,都作为一个基督徒丈夫对待他的妻子那样,只要你们生活在一起?”“我愿意。”新娘也被问及同样的问题„„“我愿意。”然后新娘由她的父亲或朋友给出,如果新娘是姑娘,不用把手蒙上,如果是寡妇,则要蒙上手。新郎接受她,以上帝和他自己的忠诚,当着教士的面,用自己的右手拉着新娘的右手,以现在时向新娘发誓:“从今天起,我以你作为我的妻子,不论好、坏,不论贫、富,不论生病、健康,只有死亡才会将我们分开,让圣洁的教会作证,我发誓。”新娘也向新郎发类似的誓:接着,新郎把金或银和一枚戒指放在盘子或书上,由教士祝圣戒指:“让我们祈祷,人类的创造者和保持者,精神荣耀的给予者,永久得救的赐予者,我主上帝,赐福这枚戒指,让戴上它的人以天国防卫的力量武装起来,以有利于她的得救,阿门„„”然后,教士把戒指递给新郎,新郎用右手拿着戒指,左手拉起新娘的右手,说道:“用这枚戒指我娶你为妻,我给你金、银,用我的身体尊敬你,用我世间所有的财产尊敬你。”新郎依次把戒指戴在新娘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上,分别说道:“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义。”最 后让戒指停留在第二个手指上,说道:“阿门。”因为这个手指有某种静脉,通到心脏,在它们之间,内在的感情总是鲜艳明朗,真正的银制戒指象征着这一点。然后新郎新娘低头,教士向他们祝福。之后,所有的人都走入教堂,新人跪在祭坛前,接受教士和众人的祈祷,祈祷生活美好、后代昌盛、和平永久、相爱到老,祈祷上帝赐福荣耀给灵魂和肉体。然后新人被带入教堂内殿,做弥撒。之后,在教堂举行的婚礼仪式全部结束。当天晚上,在新人上床后,教士还要来祝福婚床,以保护他们不受魔鬼的侵袭,教士用圣水点洒他们,给他们散播和平,然后离开„„ 相关仪式 1.钻石订婚戒

这个传统始于15世纪,当时奥地利大公麦西米伦以钻戒向玛丽许下海誓山盟。当时,他的亲信呈文献言:“殿下,在订婚时,您必须送一枚有钻石的戒指。”麦西米伦纳言。这个仪式从此流传至今,已有数世纪之久。2.新娘要带手套。手套是爱的信物。在中古世纪,许多绅士送手套给意中人表示求婚。如果对方在星期日上教堂时戴着那副手套,就表示她已答应他的求婚。

3.婚戒要带在左手无名指上古人认为左手无名指的血管直通心脏。中古世纪的新郎把婚戒轮流戴在新娘的三个手指上,以象征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最后就把戒指套在无名指上。于是左手的无名指就作为所有英语系国家传统戴婚戒的手指。4.钻石:爱情的最高象征

热能和压力孕育出颗颗结晶的钻石。钻石是人类目前所知硬度最高的物质。在古代,人们并没有切割钻石的工具和技术。钻石因此自然成为永恒不渝的爱情的象征,孕育钻石的热能就代表着炽热的爱。5.新娘要带面纱

最初,新娘的面纱象征着青春和纯洁。基督徒的新娘或戴白色面纱以表示清纯和欢庆,或戴蓝色面纱以示如圣女玛丽亚般纯洁。据说,当年美国首位第一夫人玛莎·华盛顿的孙女妮莉·华莱士在结婚时别出心裁地披着白色的围巾,掀起一种风尚。这就是今天新娘戴白面纱习俗的由来。6.新娘穿白色礼服 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就象征着欢庆。在1850年到1900年的维多利亚女皇时代,白色也是富裕、快乐的象征。后来则加强了圣洁和忠贞的意义,形成了纯白婚纱的崇高地位。而再婚的女性,可以用白色以外的其他颜色,如粉红或湖蓝等,以示与初婚区别。7.结婚典礼时

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古时候,盎格鲁-萨克逊的新郎常常必须挺身而出,以保护新娘子不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上,新郎让新娘子站在自己的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拔出佩剑,击退敌人。8.结婚蛋糕特别定制

自罗马时代开始,蛋糕就是节庆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那个时代,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条面包。制造面包的材料———小麦,象征着生育能力。而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宾客无不争着捡拾。依照中古时代的传统习俗,新娘和新郎要隔着蛋糕接吻。后来,想象力丰富的烘焙师傅在蛋糕上饰以糖霜,也就成了今天美丽可口的结婚蛋糕。9.蜜月旅行

“蜜月”(Honeymoon)一词的由来起源于古欧洲的习俗。新婚夫妇在婚后的30天内,或直到月缺时,每天都要喝由蜂蜜发酵制成的饮料,以增进性生活的和谐。古时候,蜂蜜是生命、健康和生育能力的象征。“蜜月”是新婚夫妇在恢复日常生活前的单独相处.西式婚礼基本程序 新郎新娘分别前往教堂,会合后开始举行婚礼(一般是下午): 2 婚礼一般由神父或牧师主持,亲朋或有心聆听“福音”的人一般都欢迎观礼(意大利人.希腊人除外),大家静侯新人到来: 主持者说完祷告词后,问新郎新娘是否愿意接受对方? 互相说完“我愿意”之后双方交换戒指,接吻,签字后婚礼便具法律效力; 一般情况下,新郎新娘分别有伴郎.伴娘,花童若干,统称BRIDAI PARTY 6 婚礼完成后,新人及BRIDAI PARTY一干人等前往外景地,公园.海边等特别景点拍摄自然风格的婚礼图片,除传统惯例要拍的合影镜头外,其余镜头常常是即兴发挥; 晚上,一对新人及BRIDAI PARTY,双方父母聚于酒店,酒吧或餐厅甚至海边开PARTY,程序为入场——就坐——伴郎致辞——宴会——切蛋糕——新人跳第一支舞——舞会+自助餐——新娘抛花球(新郎抛袜圈)——吻别 新郎新娘赴酒店或度假地欢度新婚夜

三、中西方婚姻礼俗对比

中国与西方国家由于地理、民族、历史、宗教等很多因素的不同,中西方国家在婚礼习俗和婚礼的筹办上也有很大差异。1·传统结婚仪式。

中国的传统婚俗中国的传统婚俗有“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不同国家虽然有不同的婚俗,但从繁复的细节与用品的喻意,都可见对婚姻的尊重和期许无分国界。

西方传统婚俗 在西方国家中,婚礼时有旧(Something Old)、新(Something New)、借(Something Borrowed)、蓝(Something Blue)等习俗。旧是指母亲传下来之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借是指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蓝是指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2·婚礼服饰 中国式服装

中国服饰强调统一而不突出个性,在中国红色象征喜庆、幸福,吉祥如意。在传统的婚礼仪式上,新郎新娘都要穿着红色的礼服,是祝愿夫妻婚后的生活能够红红火火的意思。而且衣服上的龙凤图案也是必不可少的,按照中国传统龙象征男性,风象征女性都预示着吉祥。家里到处贴着红色的喜字,门两边也要贴上红色的对联,新房里的物品也大都是红色为主的。尽管现在受到西方的影响,也会穿婚纱,但在迎娶和婚宴开始后,还是要换上红色的衣服。西方服饰

西方服饰强调浪漫纯洁而有个性,因白色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吉利、平安、善意,富贵和童贞。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代表着对新郎的忠贞和自身的圣洁,新郎则是一声笔挺的西装。新娘的捧花和周围环境的装饰都是以白色为基调的。3·结婚礼俗

中国结婚礼仪 传统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象征蝴蝶双飞,痰盂,即子孙桶,是多子多 福的意思,铜盆及鞋意为同携到老,银包皮带取其腰缠万贯之意,诸如此类,迟,良田万顷。片糖,甜甜蜜蜜。

西方结婚礼仪 在古代的西方社会,新娘还需准备一些“旧、新、借、蓝”的东西。“旧”是指新娘头上的白纱必须是母亲用过的旧纱,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新”指新娘的白色礼服必须是新的,它是纯洁童贞的象征;“借”是指新娘手里拿的手帕必须是从女朋友那借来的,表示不忘朋友的友谊之情;“蓝”是指新娘身上披的缎带必须是蓝色的,表示新娘对爱情的忠贞之情。4·婚宴

中式婚宴 在中国,传统的婚宴是一场非常盛大隆重的宴席,通常在中午举行,持续三天。在宴席上,人们只吃、喝、聊天,饭后各自回家。中国婚宴的费用是新郎分担。酒宴上,新郎新娘要分别 向每个酒桌的贵宾敬酒,新郎新娘的父母也要向宾客敬酒,对宾客到场表示感谢和欢迎。

西式婚宴

西方婚礼仪式过后,经常会举行盛大的婚宴,叫做招待酒会。食物的种类是以新郎新娘的文化传统以及新娘家的喜好和经济状况来决定,而在西方经常是由新娘的家庭来支付婚宴帐。酒宴上新郎新娘会在宴席开始时跳第一支舞,之后酒宴开始。5·婚礼日期的选定的禁忌

中国婚礼日期禁忌

避开三七九,这三个月份均有中国传统的鬼节,不易班喜事。避开三娘煞,即每月的初三,初七,十三,十八,二十二,二十七,不以结婚,传说三娘专与月老作对,破坏别人的喜事,故月老不为三娘牵红线。不选父母生日,父母生辰不予黄道吉日相同,不宜嫁娶。西方婚礼日期禁忌

避开大斋节期和,周五,十三日。星期五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传说,在星期五这天发生了很多事;上帝创造了亚 当,亚当和夏娃吃禁果,他们的儿子该隐杀死了他的弟弟亚伯,这一系列不好的事使周五成为一个不宜结婚的日子。在最后的晚餐中,参加晚餐的第十三个人犹大出卖了耶稣,从此十三也是不详的象征。6·戒指的意义

中国的戒指 相传戒指的由来据传是中国唐代唐太宗的独孤皇后所创,是在自己每个月不方便时,套上一枚戒指,告诉皇帝此时不可行房。

西方的结婚戒指 据传是始于1477年,迈士米尼结识了玛丽公主,且为公主的美丽和优雅动人所折服。虽然他明知玛丽公主已许婚给法国三储,但痴情的迈士米尼还是要向公主一表自己的爱慕之心。于是他便专门打造了一枚雕刻精细的钻石戒指,送给玛丽公主。玛丽公主最终为迈士米尼的真诚所打动,答应与其结为伉俪。自此,以钻戒为信物便成为了西方婚礼的传统。

下载成语与礼俗(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成语与礼俗(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订婚礼俗新罗区(优秀范文五篇)

    订 婚 1、娶媳:饼,盐(1包),米(1包),冰糖(1包),橘饼(12个,闰年多1个),莲根1条(毛巾),聘金,金银首饰 红绳(2条)。 注:订婚女方出鞭炮(2挂) 2、嫁女:花生100斤,饼(回12个),白糖3斤,橘饼(回),黑豆3斤,红绳(回),莲根1条......

    春节礼俗之正月初二回娘家

    春节礼俗之正月初二回娘家 民间谚语说: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寿面。初二的面讲究也不少。据说,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饺子面来做......

    萧山区婚嫁礼俗的调查研究

    萧山区婚嫁礼俗调查报告 学 校: 萧山中学 班 级: 1413 小组名称: 寻迹 指导教师: 王青 小组人员: 金羽丰、戚烨阳、廖秀萍 叶明欣、金达、陈浩杰 一、调查流程 调查时间和地点......

    中国礼仪礼俗 结婚文化

    结婚礼俗 王龙亮 电科102 1005B217 我的家乡在麒麟降生的地方山东巨野。传统的结婚礼俗显示了我们家乡的地方特色。 结婚是一个人的终生大事,容不得半点的马虎,所以从订婚到......

    潮汕丧葬礼俗(优秀范文五篇)

    潮汕丧葬礼俗 1956年,全国提出实行火葬。60年代至70年代,汕头及各县(市)开始建殡仪馆和火葬场、骨灰楼,此后农村普遍成立殡葬改革机构。 汕头市自2001年3月1日起,对殡葬改革又有......

    与金钱有关的成语(共五则)

    荣华富贵 富可敌国 富贵逼人 富贵骄人 肥猪拱门 五谷丰登 金玉满堂 花开富贵 富贵利达 金碧辉煌 金镳玉络 金镳玉辔 金帛珠玉 金钗钿合 金钗细合 金铛大畹 金钉朱户 金粉豪......

    广告与成语

    一. 成语对对碰 1.意义相近的成语: 例如: 守株待兔—缘木求鱼 图穷匕见—水落石出 练习: 精卫填海—( ) 锦上添花—( ) 2.意义相反的成语: 例如: 哀兵必败—骄兵必胜 得道多......

    成语与翻译

    成语与翻译 in the seventh heaven:(not formal) in a state of great happiness or contentment 欢天喜地,欣喜若狂,喜出望外 这条成语同宗教有关,七重天是指上帝和天使居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