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剧的形成于发展
一、音乐剧的形成与发展
早在16世纪,莎士比亚为他的喜剧和浪漫故事——《仲夏夜之梦》等加上了歌曲和舞蹈,并由“专业”的艺人来表演小丑、民谣歌手等人物。后来,许多音乐剧作者在形成自己艺术风格的初期,都喜欢以莎士比亚的作品为创作素材。
19世纪,法国出现了喜歌剧,用对白代替意大利式的宣叙调。19世纪后半期,在维也纳,中产阶级所热爱的歌剧盛行。与此同时,法国的轻歌剧经奥芬巴赫发扬成为一种大众娱乐。奥芬巴赫还创立了一种新的歌剧形式——小歌剧,并在欧洲各地上演,从维也纳到伦敦,感染了许多作曲家,如约翰·施特劳斯等。1883年,小歌剧的狂潮迅速蔓延开来,到达了第一个高峰期。此时,嘲弄、讽刺的轻歌剧在英国也较为盛行。这些轻歌剧、小歌剧音乐既不复杂,剧情也简单易懂,为后世音乐剧的诞生指明了方向。
音乐剧是一种音乐、舞蹈与戏剧表演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它主要是用音乐和歌、舞来推动剧情的发展,擅长表现轻松幽默的主题,具有风格轻快、娱乐性强的商业化特点,是一种在20世纪兴起的独特的艺术现象。关于音乐剧的起源说法甚多,一说源于欧洲19世纪古典歌剧。在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繁荣,出现了大量的喜歌剧和轻歌剧,如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莱哈尔的《风流寡妇》,斯美塔那的《被出卖的新娘》等等。这些喜歌剧以轻松愉快的情节和生动悦耳的音乐取悦于听众,很受欢迎。后由欧洲移民传到美洲大陆,使轻歌剧成为音乐剧的形式来源之一。另一说法源于19世纪末美国的“音乐滑稽剧”和“音乐喜剧”。再一种说法源于美国本土的由乡村歌曲、黑人灵歌与爵士音乐及流行歌舞组合而成的歌舞杂耍。富有创新精神的美国人以英国音乐喜剧为蓝本,借鉴了古典轻歌剧戏剧情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加进了本土乡村音乐和黑人灵歌悠长如歌的旋律、爵士乐狂热躁动的复杂节奏、现代流行歌舞热烈奔放的视听效果以及滑稽演出、魔术表演的娱乐性和技艺性,形成了美国早期的音乐剧,因此成为音乐剧的另一种重要来源。
音乐剧的兴起与发展,几乎贯穿了20世纪的大部分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音乐在经历了空前的剧烈变化后,出现了新的现代音乐流派。
特别是由黑人音乐布鲁斯、拉格泰姆等演变而来的爵士乐风靡全国,吸引了广大的群众。具有美国风格的音乐剧(亦称百老汇歌舞剧),在欧洲的轻歌剧和喜歌剧的基础上迅速得到发展,百老汇也日渐成为美国音乐剧创作、生产、演出、观赏的中心,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国数以万计的观众,成为各国音乐剧从业者最心驰神往的地方。百老汇音乐剧的诞生和发展被公认为是美国音乐剧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20世纪30至40年代,西方的经济萧条给音乐剧的生存、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1945年,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人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音乐剧不但被“山姆大叔”自己认为是美国文化独特的标志之一,而且得到各国观众的认同。这个时期,美国音乐剧佳作如潮、大师辈出,令人眼花缭乱。著名的音乐剧有《窈窕淑女》、《西区的故事》、《音乐之声》等等,较著名的还有《群众演员》、《艾薇塔》等。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音乐剧创作走向低谷,似有江郎才尽之感。伦敦的音乐剧《孤星泪》在百老汇的演出场次创下历史最高记录。随后由安德鲁·洛伊·韦伯作曲的《猫》、《歌剧院的幽灵》和麦金托什的《悲惨世界》、《西贡小姐》相继在纽约登陆,使美国音乐剧黯然失色。向来自负的美国人惊呆了,他们为英国人疯狂喝彩,百老汇被英国人征服了„„
音乐剧这种新兴的表演艺术在中国的出现比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音乐剧在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上创作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作品,如《芳草心》、《四毛英雄传》、《夜半歌魂》、《血狼湖》等。最近十年中国的音乐剧得到快速的发展,涌现出一批好的作品,如《白莲》、《赤道雨》等等,并且还出现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新的音乐剧种——戏曲音乐剧。
音乐剧是艺术的综合性、现代性、多元性、灵活性和商业性操作。它的综合性指音乐、舞蹈、表演,特别是话剧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例如为了表现舞台故事而创作的有关音乐,常常综合了多种形式、多种风格,特别是常常把歌剧、轻歌剧和爵士乐整合为一个有机体。从现代性来看,它不再用传统的音乐舞蹈和简单的舞台技术。首先在音乐方面,不再用美声唱法,而是用最符合当代观众需求的唱法。所以,早期有以爵士乐为主的音乐剧,后来有摇滚乐的音乐剧,有乡村音乐的音乐剧。总之,风格非常现代。在舞蹈方面,不只是用过去美国式的踢踏舞,除了芭蕾动作外,还有体操式的舞蹈语汇。事实上,很多的现代舞蹈创作都起源于音乐剧。舞台技术也很现代化,一些高科技的布景技巧和音响、灯光方面的先进技术都登上了音乐剧的舞台。音乐剧的多元性指的是不再坚持单一的艺术形式,如演唱有古典唱法和各类通俗唱法,题材从古代到现代,从轻喜剧到重喜剧,从科幻到神话,无所不有。音乐不拘一格,不受任何公式化、模式化的束缚,有爵士、摇滚、乡村音乐、迪斯科、灵魂乐,也有大混合式的作曲;有偏向歌剧的,偏向轻歌剧的,还有轻歌舞剧(Re.VUe)。舞蹈也有多种流派。音乐剧自有一种灵活性,即不拘一格,不存在教条主义的东西,比较大胆。从布景上讲,《西贡小姐》需要一架直升飞机从天上降下来,传统上是做不到的,音乐剧则可以让直升飞机从天而降。在音乐创作、乐器伴奏和语言选择上,都有所创新,并以市场需求为根据,不受传统的约束。在形式上,百老汇音乐剧受音乐喜剧传统的影响比较多,伦敦西区音乐剧受轻歌剧传统的影响比较多,所以从总量上说,欢快的喜剧题材数量较大。当然,也有一些重要的悲剧作品,例如《歌剧院的幽灵》、《西贡小姐》和《悲惨世界》等。还有就是音乐剧的商业操作性。因为音乐剧是面向大众的一种娱乐形式,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都是靠出色的商业化操作来实现的。它非常注意把音乐家、制作人和商业化运作的机构用公司的形式组织起来。音乐剧在对各种版权的处理方面是很突出的。
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1944年7月出生于法国,父母都是匈牙利人。早年的勋伯格酷爱音乐,但未能进入专业音乐学校学习的他,靠着聪颖的天资和敏锐的乐感,在酒吧、歌舞厅里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流行音乐基本功,掌握里一般听众的欣赏习惯和音乐口味。他最早是个流行歌手,以唱歌开始自己的音乐生涯,同时也自己写和制作流行歌曲。在厌倦了流行音乐后,他开始想向音乐剧领域发展。
不久他就结识了阿兰·鲍伯利,共同的志向使两人一拍即合。1973年勋伯格开始与鲍伯利合作,两人写出了法国第一部摇滚音乐剧《法国大革命》,该剧在法国一上演就获得极好的反响,场场观众爆满,专辑也售出了35万张之多。第二年他发行了一张专辑,作词作曲演唱全由他一人包了。1978年,勋伯格和鲍伯利开始着手创作史诗性音乐剧《悲惨世界》(Les Misarebles),1980年9月,《悲惨世界》在巴黎体育馆上演,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它竟然被硬插在了拳击和马戏表演之间,并在上演后的第十六周便被迫收场。不久就被改成了英文版,并于1985年10月8日在伦敦的巴贝肯(Barbican Theatre)中心首演。当1987年该剧被搬上纽约百老汇舞台上时,勋伯格获得了托尼奖最佳剧本和最佳作曲奖,格莱美最佳原剧组录音版。1994年1月,《悲惨世界》成为伦敦戏剧历史上演出周期第三长的剧目。
阿兰·鲍伯利(Alain Boubil),法国剧作家。1983年他遇见了卡麦隆·麦金托什,在伦敦写出了一部音乐剧《阿巴卡达布拉》。舞台表演非常精致,扣人心弦且喻意深刻,根据剧情还安排了好几场绝妙的群舞。可以说,鲍伯利和勋伯格是20世纪开创以歌剧为特点的音乐剧纪元的风头最劲的作家。
第二篇:音乐剧的发展、起源
音 乐 剧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音乐剧了解不多,他们也不是很喜欢,但他们具有求知欲望强、表现欲望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的特点。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授课的方式,便于使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手段,这是满足学生情感与认知需求的最有效、最实用的途径。以学生较为熟悉的音乐剧《猫》为切入点,让学生更容易接受音乐剧。
教学要求:
本节课主要是介绍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第二课中音乐剧,通过音乐剧的欣赏,让学生了解音乐剧的基本艺术形式,感受音乐剧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音乐剧经典片段的学习,初步了解构成音乐剧的主要元素、音乐剧的起源与发展及艺术特征。
2、在欣赏音乐剧片段的过程中了解音乐剧,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加深对音乐剧的感受。
3、了解音乐剧的基本形态和表现形式,在感受音乐剧的魅力的同时提升艺术修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音乐剧这种综合性的戏剧表演形式,感受音乐剧带来的魅力。
难点:通过音乐剧片段的欣赏和老师的讲解,师生互动表达与体现自己的音乐剧感受和知识见解。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简单复习上学期歌剧和本学期芭蕾舞剧学过的内容。
2、提问:之前欣赏过哪一部著名的音乐剧?
3、欣赏音乐剧《猫》的主题曲《回忆》。
〔说明:在复习中导入新内容,这样可以加深之前学习过的歌剧和芭蕾舞剧,还能过渡到本课要新学的内容。单独再次欣赏《回忆》是想让学生知道音乐剧中也有非常好听的经典流行曲。借此拉近学生和音乐课的距离。〕
二、音乐剧的概念
1、提问:那有没有人知道什么是音乐剧?
2、音乐剧概念。
三、音乐剧的起源、发展
1、介绍音乐剧起源于17~18世纪的欧洲。2、19世纪,出现了轻歌舞剧。
3、进入20世纪,1927年科恩创作的戏剧《演艺船》成为古典音乐剧确立的标志,因此被称为“美国音乐剧之父”。
4、欣赏音乐剧《一个美国人在芭蕾》片段 5、20世纪中期开始时音乐剧的发展创新时期。认识作曲家韦伯。
6、欣赏音乐剧《约瑟夫和他的神奇彩衣》片段
四、拓展
1、提问:世界四大著名音乐剧指哪四部?
2、音乐剧的特征
五、课堂小结
1、欣赏动感的《歌舞青春》片段。
2、回顾主要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篇:结合成长剖析自我性格的形成于发展报告
结合成长剖析自我性格的形成于发展报告
人生的过程总是充满了喜怒哀乐。我已经踏入人生第20个年头了,借心理健康课这次作业,我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通过这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从心理学的定义到如何进行自我完善,如何进行情绪的调控,如何应对挫折和压力,如何塑造和培养人格和意志品质,学习心理到社会心理。我认为此次自我分析非常的有必要。我从何而来,又将往哪里去?家庭学校社会的生活体验,形成了今天的我。在每一段成长历程和人生经验中,每一步成长都是我学习积极面对人生的机会。在自我分析中也学会了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罗杰斯也曾说;“我们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
一.性格及对自己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合理的自我认知 2,坚强的意志 3,积极稳定的情绪 4,健全的人格 5,和谐的人际关系 6,良好的适应能力 我是一个热情开朗,很容易和他人交往,合作和适应能力特别强。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乐于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不会斤斤计较,对于他人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和陌生人初次见面时,也能和对方聊得来。情绪比较稳定,对于生活中的变化个各种问题,都能比较沉着地应对,但在遇到重大挫折时,或在紧急情况下,也会有情绪波动。对待工作特别负责,即使能力有限,也不愿半途而废,有些固执。原则性强,能拒绝大多数诱惑,但常被懒惰打败。由于从小看过听过太多的不幸,便觉得一切苦头都没什么大不了的,特能吃苦耐劳。我的价值观:我自己感觉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比较正确,信仰共产主义,而且一直坚信,人一生不能只为了钱去追逐,最有意义的一生是活的快乐幸福,而不是为了追逐金钱和奢侈的生活。由此分析看来我还是心理比较健康的一个人。
二.我的能力优势
1.有较强的发展、提升意识,积极进取
2.能够客观的分析和处理问题,而不是感情用事
3.有较强的语言分析理解能力,善于观察,与人交流沟通
4.做事认真、耐心、负责任
5.具有探险精神和创造意识,常能创造性解决问题
6.有克服困难的勇气,独立自主
7.有很强的抗压能力,不轻言放弃
8.积极热情,富有推动力
我的能力劣势
1.做事过于急躁,考虑事情不够全面周到,有些细节问题没注意到
2.惰性较大,没有危机感。
4.缺乏个人主见,会因为别人的言语改变目标,三分钟热度
5.有时会由于近期目标而忽略长期需要,难以看到长远的影响
6.有时会有些叛逆的幼稚举动,挑战传统的方针政策
7.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
二,情商;情商包括,1,解读自己情绪的能力;2,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3,自我激励 4,解读别人情绪的能力。5,人际关系的管理情赏的功能;可以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能够采用有效的情绪调节来维持较好的人际关系,即使智商不高,仍能够胜任许多层面的工作。大学生情商的培养和发展。1,接纳自己的情绪2,建设性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二)解读别人情绪世界的能力
(三)人际关系的管理
(四)自我激励我觉得虽然我有很多缺点,智商也一般,但为人处世,也就是所谓的情商应该不是太低,我觉得智商不高但情商高,一定会有贵人相助,换言之还是会成功的。
第四篇:音乐剧
我所了解的音乐剧
摘要:本文介绍了音乐剧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欣赏音乐剧。
关键字:音乐剧的定义和特征如何欣赏音乐剧
音乐剧的魅力
音乐剧是集音乐、戏剧、舞蹈于一身的现代舞台剧。
音乐剧的六大特征:①戏剧性②现代性③多元性④国际性⑤市场性⑥旁白演唱。戏剧是音乐剧的本体,音乐是音乐剧的灵魂,舞蹈是音乐剧的重要表现手段和形式。从现代性来看,它不再用传统的音乐舞蹈和简单的舞台技术。在音乐方面,不再美声唱法,而是用最符合当代观众需求的唱法。所以,早期爵士乐为主的音乐剧,后来有摇滚乐的音乐剧,有乡村音乐的音乐剧。舞台技术也很现代化。多元性指的不再坚持单一的艺术形式,音乐不拘一格,不受任何公式化模式的束缚,音乐传统有爵士、摇滚、乡村音乐、迪斯科、灵魂乐,也有大混合式的作曲;有偏向歌剧的,偏向轻歌剧的,还有轻歌舞剧。舞蹈也有多种流派。音乐剧不拘一格,不存在教条主义的东西,比较大胆。在音乐创作、乐器伴奏和语言选择上,都是创新的并以市场需求为根据,不受传统的约束。从总量上说,欢快的喜剧题材数量较大。当然,也有些重量级的悲剧作品,例如、《西贡小姐》和《悲惨世界》等。
音乐剧比歌剧有更多舞蹈的成份,早期的音乐剧甚至是没有剧本的歌舞表演。音乐剧擅于以音乐和舞蹈表达人物的情感、故事的发展和戏剧的冲突,有时语言无法表达的强烈情感,可以利用音乐和舞蹈表达。在戏剧表达的形式上,音乐剧是属于表现主义的。在一首曲之中,时空可以被压缩或放大,例如男女主角可以在一首歌曲的过程之中由相识变成堕入爱河,这是一般写实主义的戏剧中不容许的。
音乐剧经常运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乐器编制;在音乐剧里面可以容许出现没有音乐伴奏的对白;而音乐剧里面亦没有运用歌剧的一些传统,例如没有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分,歌唱的方法也不一定是美声唱法。但音乐剧和歌剧的区分界线仍然有不少学者争议,例如格什温(Gershwin)作曲的波吉和贝丝(Porgy and Bess,”)就曾同时被人称作歌剧、民谣歌剧(Folk Opera)和音乐剧。一些音乐剧如悲惨世界是从头到尾都有音乐伴奏。
音乐剧欣赏
音乐剧欣赏就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如阅读分析乐谱和介绍有关背景材料等来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
音乐剧欣赏与其他文艺欣赏基本上是相通的,但由于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而带有自己的特点,通常可从两方面来探讨。①如何正确理解、认识作为欣赏的客观对象的音乐本体;②如何正确理解、认识作为欣赏主体的听众在欣赏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反应及其个性差异。
对音乐本体的认识,实际上是通过熟悉、掌握音乐艺术的过程而取得。通常包括对音乐语言、音乐形式、音乐结构、音乐逻辑等,即音乐表现手段、手法的理解,再进而对音乐体裁、样式与风格的了解等。由于对音乐的理解不同,在西方,尤其是否认音乐有内容的一些音乐家们,对音乐的欣赏只限于研究形式以及技巧方面的问题,否认音乐的社会内容,甚至否认音乐能表现情感。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观认为:音乐的内容是作曲家对现实的具体反映,带有其主观的情感色彩及特定内涵,它通过形式表现出来,是可以理解并掌握的;只是由于音乐难以直接用具体形象来反映,因而带有一定程度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为此,在欣赏音乐时,除欣赏其形式美以外,还有必要结合各种非音乐的因素来深入分析探讨其内容,以求正确掌握音乐的本质。
一、感知音响及音乐的具体外形。理解、体验音乐的情感内涵,即通过音乐的形式产生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音乐经验等,使自己对作曲家所反映的现实及其情感态度等产生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感情体验,并有所共鸣。通过对音乐的背景材料的了解,回溯到作曲家创作时的思想感情及其主观意图等。最初以直觉的方式形成认知时,就含有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它实际上表现为听众以往的知识和修养的总和在瞬间的复杂心理反应。如果通过反复聆听,就能逐步深化。
二、由于音乐的欣赏带有主观能动的特点,听众在聆听音乐时,必须结合自己的主观经验,通过回忆、想象及联想等加以丰富补充,因此,可以算是一种个人的再创作;它会因人而异,但又不会脱离音乐所表现及规定的大范围。这个再创作的特点是:只有听众本人才能体验,难以用语言或文字等具体概念来明确表达。即所谓“意在言外”或“弦外之音”。这个特点虽在欣赏其他文艺作品时也会产生,但对音乐来说,最具有特殊意义。
三、在欣赏音乐时,主要是对形式以及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否合乎真、善、美的问题作出判断。在中国古代,道德判断列为审美判断的首要。形式美的审美判断,也是重要关键,这里包括对作曲家的艺术能力及其创作的形式美的高下,演奏家的再创作的评价等等。简言之,即对作品中所表现的审美趣味、审美要求及审美理想,以及表现的能力及成果进行评价。这种评价通常也是直觉而不够具体的,如果化为语言文字,则属于音乐评论的范畴。它们相互影响,彼此制约,形成1种主观能动的感知及认识活动。
在没上这课之前,总觉得只有具备广博知识才能深入理解音乐剧。因而只是听听简单的轻音乐。在课堂上欣赏了这些,后来为了写论文,又自己搜了些,发现慢慢能懂了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很多人说,自由地倾听,充分地感受,我们才能领略音乐艺术的伟大。要培养音乐欣赏的能力,最关键的是要多听、多接触、多欣赏音乐。欣赏音乐也是这个道理,听得多了,自然慢慢地就会引发音乐鉴赏力。一般来说,音乐作品作为艺术,总是由音乐材料所构成的。其实,所谓听得懂音乐是一个相对的过程,是一个音乐作品与接受者之间信息网络传递的过程,最初可能只是一种比较蒙胧的感觉,如果再继续听下去,就能够逐渐感受到音乐的变化和特点,比如辨别节奏、节拍、乐律以及表达的感情。多听各种各样的音乐,不断扩大自己的欣赏面。趣味像灵敏度一样,在某种程度上是天生的,但也要通过后天的培养才能得到发展。对于各种没有欣赏过的音乐都要进行聆听,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对音乐的兴趣和受好,另一方面可能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作者的音乐作品的欣赏,来不断提高音乐欣赏水平。欣赏能力的提高需要文化艺术修养和丰富的生活体验,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非常有助于欣赏者对音乐本质的体验和领会。走出音乐欣赏的误区,慢慢培养各方面的素养,具备音乐欣赏的能力,并在音乐视听实践中完善自己。没有任何艺术的生活,就如同荒野一样。愿每个人都能喜欢音乐。
参考文献:L.斯托科夫斯基的《我们大家的音乐》,D.D.博伊登的《音乐引言》
科普兰的《在音乐中听些什么》
W.S.纽曼的《理解音乐》
第五篇:音乐剧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艺术学
当代罕见的旷世巨作,法语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一出改编自法文学巨擘雨果的不朽名著,由欧美乐界顶尖才子Luc Plamondon谱词,Richard Cocciante作曲,本剧率先于1998年1月的法国嘎纳唱片大展中绽放异彩,同年9月16号正式在巴黎国会大厅推出首演,撼动人心佳评如潮。首演未及两年,其魅力风潮迅速袭卷欧陆,此剧在法语系国家连演130场,盛况空前,同时荣获加拿大FELIX艺术奖项“剧作”、“最佳歌曲”与“最畅销专辑”多项殊荣。当鲍伯利和勋伯格以《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与《西贡小姐》(Miss Saigon)造成轰动,来自法国的作品逐渐获得世人的喜爱。近年一部来自法国的音乐剧新作品,改编自雨果名著的《巴黎圣母院》,又在国际上引领瞩目的风潮。雨果这位被誉为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文豪,除了《悲惨世界》之外,还创作了《巴黎圣母院》、《克伦威尔》等文坛名著,他的一生经历了漫长而动荡的历史时期,当时法国文坛正处于古典及浪漫主义冲突之际,他力主浪漫风格,以磅礴的气魄、丰富的想象力、华丽的词藻傲视文坛,更以曲折离奇的情节撼动读者心弦。《巴黎圣母院》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担任全剧“主述”的游唱诗人葛林果,是吉普赛女郎艾斯梅拉达(Esmeralda)有名无实的丈夫,艾斯梅拉达出于同情心,为了让他免于被族人处死才允诺和他结婚。天生畸形、被巴黎圣母院收容而担任敲钟人的加西莫(Quasimodo),以及圣母院的副主教弗侯洛(Frollo)与侍卫队的队长腓比斯(Phoebus),都情不自禁地爱上了美丽的艾斯梅拉达。一生侍奉天主的弗侯洛,明知男女之爱是神职人员的禁忌,仍然难以自拔。而腓比斯虽然已有娇美的未婚妻百合(Fleur-de-Lys)为伴,却因为生性风流而意图染指艾斯梅拉达。他们三个人共同合唱的“Belle”,在法国单曲市场创下了300万张的傲人成绩。加西莫多自惭形秽,只敢把爱意深埋心中。艾斯梅拉达爱上了腓比斯,引起弗侯洛的妒恨,他趁着艾斯梅拉达与腓比斯幽会时,刺伤了腓比斯,然后嫁祸给艾斯梅拉达,要胁她以身相许,否则就要将她处死。她拒绝服从,被送上了绞刑台。加西莫多奋不顾身到法场劫人,把她藏在圣母院中。不久,吉普赛人的领袖克娄潘率众攻打圣母院,意图解救艾斯梅拉达。腓比斯率领卫队击溃了吉普赛群众,克数潘被杀,葛林果取代了领导人的地位。自知无力对抗军队的加西莫多,让弗侯洛把艾斯梅拉达交给腓比斯,因为他以为腓比斯是来解救她的。未料及腓比斯由于不敢再触怒未婚妻,而宣布将艾斯梅拉达处死。悲愤之中,加西莫多把弗侯洛从钟楼顶端推下,然后去解救艾斯梅拉达,只可惜为时已晚。他哀求刽子手的同意,抱走了艾斯梅拉达的遗体,躲藏在巴黎公墓的地窖里,为艾斯梅拉达以死殉情。今著名的音乐剧大多是由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演艺公司包装而成的,因此这些剧目也带有了百老汇和西区特有的风格特征和运作方式。而《巴黎圣母院》却是一个例外,它是少数几部闻名世界却没有受到百老汇和西区影响的著名音乐剧。《巴黎圣母院》诞生于法国巴黎,远离纽约和伦敦,先天就没有受到百老汇和西区的影响。而作品诞生后,从包装到制作推销的整个过程,也全部是由法国公司全权包办的,而不像《悲惨世界》和《西贡小姐》那样在法国诞生,却由伦敦西区的公司来包装和运作。因而,《巴黎圣母院》中几乎没有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印记,观看过该剧的人也往往会有与众不同的感受。
“到了晚上,耶稣和12个门徒坐席。哲学引论
正吃的时候,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要出卖我了。‟
他们就甚忧愁,一个一个地问他说:„主,是我吗?‟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26:20-22”①
最后的晚餐,在基督神话中为最重要的故事,历来为画家们描绘。在比较详细的西洋美术史上,足足可以列举几十副著名的《最后的晚餐》。
莱昂纳多•达•芬奇(Lanonardo da Vinci,1452-1519)作为文艺复兴时期太才艺术家和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的代表,是一个不可企及的典范。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一直是像先知那样地展望未来,为艺术和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而不知疲倦的探索,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最后的晚餐》创作时间大约为1495-1498年,现存于意大利米兰的多明尼加修院的圣母感恩礼拜堂的餐厅墙壁上。它是达•芬奇毕生创作中最负盛名的辉煌之作。在众多同类题材的绘画作品中,此画被公认为空前之作,尤其以构思巧妙、布局卓越、细部写实和严格的体面关系而引人入胜。②
关于这副画的鉴赏与评论早已多不胜数,本文也将选取两个小的方面谈一下对这副画以及对达•芬奇的看法,也许观点不够独到,但也算是对大师及其作品研析的一点体会吧。
一,这副画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居于画最中间的耶稣,他说完了那句话之后,摊开了双手,并垂下了眼帘,眼神淡然。有很多评论说这是一个“悲伤的姿势”。但我觉得,这时耶稣的心态该是古井水般波澜惊不起。这一点,不仅是从画中门徒的手足无措以及惊恐之余仍握紧卖主钱袋的犹大,在表现手法上应与中心人物耶稣形成鲜明对比的需要,同时也在说明着这样一个事情——“如果生命预告死亡,将会有什么表情?” ③既然已经注定,而作为世人所谓悲剧中主角的神——甚至只是一个智慧渊博的人,都会这样淡定的吧。预知死亡,不再只是宗教的训示;预知死亡成为达芬奇绘画世界中生命的必然结局。如果说,《最后的晚餐》中对死亡的淡定还有因画面需要的局限,而同样淡定表情,在达芬奇另外一副著名的作品《蒙娜丽莎》中,更为明确地展现了起来。蒙娜丽莎的微笑,让人捉摸不透,可无论你怎么想,或深爱或不屑,她却一直那样平静地
看着你,也许你可以从她的笑容上看出什么。这种面对世间变换却一如既往的“神秘”笑容,其实是对生命的淡定,这种淡定也许比对死亡的淡定更加难得。
无论是对死亡还是生命的淡定,都是凡人难以接近和抵达的境界。这种神和近似神的感情,不知是否为这位谈吐举止华丽优雅的名画家所拥有,还是在他那看似安然的外表下,有着一颗躁动的心,一生中有着无数创造构想但大多数半路夭折的达芬奇,创作耶稣及蒙娜丽莎的淡定,也许正是来平抚他内心的良药吧。
二,在画中,耶稣的门徒,圣多马④,侧身而坐,右手食指向上所指,这一细节在我所能看到的地方或被认为是纸天发誓对耶稣的忠诚,或是表达疑虑。诚然,作为一副付酬宗教题材作品,达芬奇不可能明目张胆地画出什么大不韪之笔,只是某些看似正常或略有疑虑之处,可能正暗含着作者的某种心机,在达芬奇后期的作品中,《酒神巴克斯》和《施洗者约翰》(二作时间几乎一致,晚于《最后的晚餐》近20年)中都出现了“令人不解的食指姿势”⑤,其中《施洗者约翰》这副作品我发现他也是右手食指向上,姿势和《最后的晚餐》中的圣多马几乎是转了180度角的重现。
看过一些对《施洗者约翰》的赏析,说这副画包含着肉欲与渎神的意味,尽管没有深入地研讨这副画,但只凭简单的画面感觉甚至不需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至少的确对这位有名的圣人存在一些不敬之处。最为轻微的也至少是将圣约翰充分的人性化了。
将《最后的晚餐》中的一个小细节与《施洗者约翰》作类比,并非偶然。请看耶稣右手边的那个人,是不是很像位女性?有一些传说并很多迹象表明⑥:那个人并非福音书中的约翰,而是一位同样在耶稣神话中著名的女性——玛利亚•蒙大拿。从书及网上看到的《最后的晚餐》的图片,个人也决额这应该是位女性,如果是约翰的话的确是太过眉清目秀了。但鉴于该画在5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已经模糊不清了,所以不能定论这个人到底是谁。
关于蒙大拿,她的传说除福音书中的故事,还有一个版本,就是她实际是耶稣的妻子,但由于一些确实必要的原因,她的存在被在教义(即教史)上抹掉了。还有有关圣杯的说法,她当时可能已经怀有耶稣的骨肉。
一个很可能是失败的、被天主教、基督教抹杀及美化饿历史事件和人物,一个很可能曾真实存在过的怀有“神”之骨肉的人类女性。如果这一传说为身为私生子的达芬奇所知,那么他在画中将这一点隐晦地表现出来也就可以理解了。
综合以上内容,淡定的耶稣和姿势耐人寻味的圣人以及身份不明的女性出现在同样的一副画中,似乎有些矛盾。当然首先这些地方在整副作品中看起来还算正常,与画面整体还较为协调,这些分析也可以是超脱于作品之外对单独个体的赏析。还有就是,这种对神或者是高尚人性的向往与追求和种种对神的疑虑和人性化,是和“文艺复兴”的大北京息息相关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干将们往往是提倡人的精神、人性解放,但同时相信神的存在(有宗教信仰),达芬奇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在这种矛盾中反复回旋并渐进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其自身的特殊经历(私生子、曾被告为同性恋),也会对其心理造成一些影响。这些影响很可能是对神有所怀疑又不想去怀疑的矛盾,或是对完美的无限追求及不可避免的瑕疵等等。
在《最后的晚餐》中,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几个拙见外,还有前人已经挖掘过的,如三度景深的透视法(达芬奇一生极爱各种各样饿研究创作)、背景渲染、甚至于他失败的作画材质实验都被融入到他的这副作品,以及他每一部作品中。总之,无论是其非凡的创作活力还是他对情感的表达甚至超感情的暗示,都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去学习、领悟。
《最后的晚餐》是基督教传说中最重要的故事,几乎被所有宗教画家描绘过。但在达·芬奇为米兰格雷契寺院食堂画《最后的晚餐》之前,所有的画家对画面艺术形象处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把犹大与众门徒分隔开,画在餐桌的对面,处在孤立被审判的位置上。这是因为画家们对人的内心复杂情感无法表现,从形象上难以区别善恶。由于达·芬奇对人的形象和心理作过深入的观察和研究,能从人物的动作、姿态、表情中洞察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并表现出来。画家选择的瞬间情节是耶稣得知自己已被弟子犹大出卖,差弟子彼得通知在愈越节的晚上与众弟子聚餐,目的并非吃饭,而是当众揭露叛徒。当耶稣入座后即席说了一句:“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说完此话,引起在座的众弟子一阵骚动,每个人对这句话都作出了符合自己个性的反映:有的向老师表白自己的忠诚;有的大感不惑要求追查是谁;有的向长者询问,整个场面陷于不安之中。过去的画家无法表现这一复杂的场面和弟子们各不相同的内心精神活动,唯芬奇从现实生活中对各种不同个性人物的观察,获得不同的个性形象,于是在画中塑造了各不相同的人物形象,观赏者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对画中人作出不同的心理分析。这幅在格雷契寺院食堂墙壁上的宏大画面,严整、均衡,而富于变化,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的纯熟上都堪称画家艺术的代表。它也是人类最优秀的绘画作品之一,由于它的问世而使达·芬奇名扬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