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大全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 ——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
【译者序】
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出来的,是根植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
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师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或者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
在想观察什么之前,先把自己作为教室中与大家共同生活的一员。如果我没能与教室中的一个个学生和教师共鸣的话,那么,真实而生动的观察是不可能的。
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前言】
改变教学的教师们
小林先生:他决心从一年做一次法国大菜的教师,变成每日三餐过问柴木油盐并能做出美味佳肴的教室;他决心把那种期待学生会发生戏剧性变化的教学转变为不间断的可持续培育学生的教学。
(教育:需要的是天天都有,哪怕平常、平淡,但也有味道,而不是一年一次大餐!)
为什么学习不快乐?
面对学生“学校不快乐”的呼声,教师似乎感到无能为力,因为学生的“快乐”的含义与教室所追求的“快乐”的含义是不同的,必须从这样的现实出发。
小林老师作诗鼓励:教室,锻炼我们的地方。专心听到最后——锻炼了耳朵;专心地观察发现——锻炼了眼睛;清楚明白地说话——锻炼了嘴巴;开动脑筋思考——锻炼了头脑。锻炼,让我们成为有用的人!
老师太严厉,或太温和,学生都不会觉得快乐!
构筑“相互学习的关系”
第一章 教室里的风景 ——向创造性学习迈进
一、教室里的风景——关于“主体性”神话 1.教室
我看过数不清的教室,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问题。然而在观摩教学时,无论访问那个教室,大同小异的教学却极易让人产生误会,以为发生的问题都是一样的。
忽略教室的多样性和在其中发生的事情的固定性,仅一般性地议论教学时非常空洞而没有什么意义的。但是,那种多样性和固有性怎样表现才好呢? 2.“主体性”神话
教学是由“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重视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的新学力观提倡之后,学生自主地设定课题、主动探索、自己解决问题的“自我学习”形式等,均被树立为理想的教学形态。
3.悬在半空中的主体
所谓“主体性”神话却是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与教材以及学习环境等割裂开来,让教育成为仅仅针对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学生自身的性格取向来进行的神话,成为把学习理想化为只由学生内部的“主体性”来实现的神话。
“主体性”神话是在将教学中的“自学自习”理想化,将“自我实现”或“自我决定”等理想化之后产生出来的,即让“自学自习”、“自我实现”或“自我决定”均体现独立自学之理想。但是,在教材、学生、教师等同时介入的教学过程中,单将其理想化是不行的。
学生自立、自律的学习必须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在与教材、教室中的学生以及学习环境的关系来加以认识。学习只在与教师、教材、学生、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才能够得以生成、发展,儿童的“主体性”不是和这一切毫无关系而独自起作用的,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也不是在这些关系相互作用之前就存在的。(不能再主体性的学习忽视教师的存在。说也不会认为一堂放任自流的自习课效果就会好呢?)
4.应当讨论的问题
今后的教学: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轴心,向着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方式转变。将聚焦这一“主体性”神话的若干具体问题,就促进学生的自立性和自律性——“教师”、“教材”、“学生(同伴)”、“学习环境”四要素的相关变量——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二、产生主体性假象的温床——教学中的形式主义 1.手势
所谓“手势”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以游戏里常用的“石头、剪刀、布”的手势来表达意见。如:对前面同学的发言表示赞成,就举出“布”,反对的话就出示“石头”,想提问时就举起“剪子”。
(总感觉这是一种畸形而奇怪的教学,是否太死板,缺少灵动。面对的是孩子,而不是统一的物体。)
2.束缚思考的东西
“手势”在操作上制约着学生,被强迫使用“手势”的学生割舍了思考、情感的多义性、复合性,发言时被强制地将自己内心产生的情感和思想分成“赞成”、“反对”、“提问”三部分。因为只能赞成或反对,所以一开始就把那种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意见排除在外了。而在教学中价值最高的也许恰恰是这种模糊的多义的意见。
3.主体性的假象
小学教室的特征是“闹哄哄”(发言过剩),而初中、高中教室的特征是“静悄悄”(拒绝发言)。欧美小学里,学生是从小声的不甚清楚的发言开始起步的,进入初中、高中后,越往上越能活泼地、明确地发表意见或表现自己,渐渐地成长起来。为什么小学里闹哄哄的发言过剩的学生到了初中、高中就会表情麻木、拒绝发言、沉默不语了呢?
如果在幼儿园、小学时代过分地强加以虚假主体性的话,到了初中、高中后,学生就会尽力去反抗小学时代被驯服出来的虚假主体性,从而使他们不可能实现自身的自由成长。
当下,“补充“这个词在许多教室里流行起来。然而,如果是表现自己的一种
理解方法或者想法的话,无论其发言怎样,应该是没有什么好“补充”的。再有,在一部分教师中正在实践着的一种指名方式,即发完言的学生一定要指名下一个学生,这也可视为虚假主体性现象的一种表现。
(突然想到我们区域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正在努力推行着“补充”和“让学生指名学生”;美其名曰“让学”,可是否真正触及到了本质呢?当形式或表象大于内容或意义时,虚假的主体性学习更显严重。存在的不一定就是合理,看似合理不一定就是符合规律的。特别是每一个在课堂上的教者,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孩子,一个个正在发育成长中的孩子,一个个有个性、有差异的孩子。
我想我必须学会:清空、归零、放下;再审视、接纳、吸收!因为改革而苦了孩子,我坚决反对!所有的改革都应该是基于学生!)在追求虚假主体性的教师的意识深处,有着与学习的活动或内容无关的,想轻松方便地控制教室、维持秩序的欲望。应该说,那些对枯燥无味的或者无意义的课题表现消极、毫无兴趣的学生不仅是自然的,也是健康的,对这些学生的表现,教师应视为理所当然,并首先有必要来一番认真的自我反思。而那些不论对什么课题都抱着积极的“态度、关心、欲求”的学生在认知上不健康的,是思维逻辑懒惰的学习者。教师应摆脱那种在授课中只想达到快乐目的而迁就学生的想法,允许进度慢一点,允许学生发言模糊一点。
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站在教室里是在和学生一起“共度愉快的时光”。教师在组织、引出学生发言之前,仔细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现实:当倾听PK积极发言时,又有多少老师能够静静等待呢?)
三、以“应对”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超越“主体性”神话 1.润泽的教室
为什么是润泽的教室,是因为儿童在宽松地、充实地学习吗?是因为能让多种多样的想法产生出来,教学能够不失时机地展开吗?是因为学生、教师以及参观者都能沉浸在心情舒畅的气氛中吗?
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师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安
心地、轻松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自觉地尊重,得到承认。“润泽的教室”给人感觉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其节律都是那么的柔和。
(特喜欢润泽这个词,可是润泽的教师似乎是一种意象,一种理想状态!)2.作为“被动的能动性”的主体性
教室里的交流中,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然而,大多数教师却仍然以学生的“发言”为中心来了解他们的想法,而并不认真仔细的对待“倾听”。
3.“应对”的活动
“被动的能动性”正是我所追求的教和学的形态。4.以“应对”为中心的教学
“被动的能动性——应对”为中心的教师的活动该是怎样的呢? 课堂上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
“讲述”的行为同时也就是“倾听”的行为。
学生不听讲时,大多数教师是责备学生的“听讲态度”,而极少有教师反省自己的“讲话方式”,极少有教师认为以自己的“倾听方式”或“身体姿态”为轴心所构成的与学生的交往方式有问题。
四、“应对”的教师的身体和言语——倾听学生大发言 1.在某次研究会上
为什么教师要对学生的一个个发言一一附和、帮腔,一一评价,一一概括其意思呢?(真正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不相信学生的阅读理解)
作为阅读教学,在一节课里面,能让学生多少次与教科书的语言发生新鲜的接触,这是决定教学成败的事,很有必要返回阅读教科书中去,一节课中若干次反复地阅读。
2.应对的身体
别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的“投球”纷纷落地。3.“理解”学生的发言意味着什么
两种“理解方式”:理解了意思 体味对方话语中潜在的复杂想法
五、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千方百计地促进交往 1.教学观的混乱
促进教学脱离教师中心的状态也好,让学生个体向自主的学习转变也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要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话,既不是追求“自学自习”,也不是让教室解体为零零散散的个体。
2.在交往中学习
自我主动学习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在今后的社会中,从异质的他人那里学习的能力是最重要。
学习:在教师的介入下,学生自立地、合作地进行的活动,这才是学校中“学习”的本质。学的繁体字:学字的上部,其中间的两个x表示“交往”的意思,上面的一个x表示学生之间交往的样子。那包着x的两侧,形为大人的手,意味着大人千方百计地向儿童的交往伸出双手,或者说,表示大人想尽方法支持学生在交往中成长。这就是“学”字上部的结构,这一字体显示了对以儿童为中心的交往的支持。
学生在相互交往中共同成长的关系,而展开这种能出发和支持这一关系的教学的人就是教师。
3.把“学”置于教学的中心
每个儿童持有自己的课题,相互探究,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我将之称为“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即是让那种与物与教材对话,与自我与自身对话的学习成为教学的中心。具体地说,就是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活动的学习,有学生将自己理解的东西用作品表现出来与同伴共享、相互欣赏的活动的学习。从个体出发,经过与同伴的合作,又再返回到个体的学习。
六、每个学生相互作用——交响乐团式的教学 1.服装裁剪与交响乐团
以学为中心的教师的活动:与每个学生应对的活动;(美国:按照每个人的身体尺寸量体裁衣那样去对应每个学生的个性,创造课程——服装裁剪)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认识相互激荡回响的活动:(美国:让各种学生的看法和想象相互碰撞激荡,回响共鸣的活动,所以称之为“交响乐团”。——交响乐
团)。
在进行集体性的思考或探究活动时,能看清、识别每个学生的学习是怎样通过哪些活动而与其他学生相互作用的,哪些教材的内容在活动中得以深化并正在发展,都是教学的中心问题。
2.倾听“异向交往”的话语
《词语交往论》中的四种交往:只有一方讲话的“单向交往”、相互交谈的“双向交往”、被拒绝阻挡的是“反向交往”、思路各异的“异向交往”。教室里的“交响乐团”也是如此,不可能总是和谐的声音,常有不协调的声音伴随着,这才是自然的。在教学中没有比倾听“异向交往”的话语更重要的了。
无论什么学生的发言或行动,都有他自身的“逻辑世界”。
七、创造相互学习的教师——息息相通 1.学生气息
相互学习的教室只能从相互尊重差异的教室当中产生出来。2.从“蒲公英”的学习开始(很好的案例!41-43页)
第二章 改变学习——学校改变
一、为了让学校从内部开始变化 1.回顾过去的20年
实践:从书本中学到的东西固然很重要,但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更重要的,还是从教学实践和现实中学习,像能够读懂书本一样读懂课堂里的现实。
2.改革的方略
在教师培训中,靠演讲和讨论来“起大作用”的研讨会实在是多得过分。演讲:让学校白忙一场,因为学校时不可能因为一次演讲而改变的。要改变一所学校,需要不断开展校内教研活动,让教师们敞开教室的大门,进行相互评论,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触及心灵的演讲远不及因势而导的实在教研!但演讲有时也能触及灵魂,给人一段时间的改变。)
要让学校转变,至少需要三年。第一年,在学校建立起教师间公开授课的校内教研体制;第二年,提高研讨会的质量,以授课方式和教研活动为中心,重新建构学校的内部组织、机构;第三年,以学额生和教师有目共睹的转变为依据,把新的授课方式和课程设置正是固定下来。通过如此三年的教研活动,学校就可能成为一所像样的学校。
操之过急的改革,对学生、对教师都没有好处。学校是一个顽固的组织,不是靠一两年能改变的。
(促进一个学校真正发展的是教研、以及由教研活动而触及的课程改变和设置)
3.打开教室的大门
无论是怎样的改革,学校里只要有一个教师不上公开课,要取得成功都是困难的。只有教师间彼此敞开教室的大门,每个教师都作为教育专家而共同构建一种互相促进学习的“合作性同事”关系,学校的改变才有可能。(有点难,和谐的合作性同事关系,真的很难!)
每个教师都在孤立的状态下开展自己的工作:学校内部同事间的权力关系。教室的墙壁、学科的隔阂,是在校园内部运作的最强有力的权力。如果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打开教室的大门,并且从内部彻底粉碎这种权力关系,那么,学校的改革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相互开放的教室——改革的第一步 1.第一年的课题
最为重要并且是中心的课题,是围绕创造性教学和教研制度形成作为专家的教师们之间互相培养的“合作性同事”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所有的教师向同事敞开教室大门都如此之难呢? 不想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不愿意自己的工作方式呗别人指手画脚。“我不会对别人的说长道短,同样地,也不希望别人来干预我的工作。”这种“互不干涉”的私下默契,支配着学校内的人事关系。教师文化
2.为了打开教室的大门
如何让所有教师都能在同事面前公开授课?(两个条件:校长的领导能力、“充实”的教研活动)
研讨的焦点应针对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所在,大家共同来分享,以达到教研的目的。因此,互相谈论这节课哪里有意思、哪里比较困难、学生有哪些表现,并通过相互交谈让学生学习时的具体样子重新浮现出来,这样的教学研讨才是每位教师所期待的。
三、校内教研活动的三个原则 1.应对学生的教学
观摩课和校内研讨的中心应该是教师对待每个学生的态度问题。然而,现在一般的教学研究都是围绕教材的研究、授课过程的研究以及提问、指导的研究而展开的。其实,应该把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师的态度作为讨论的中心问题。一般来说,教师上课时总是要求学生大声地、活泼地发言,而其实,在学生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谈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育自立、合作的学习者。因为在感到放心、安全的氛围中进行有意义的交流时,人们(当然包括学生)通常都是在思考的同时把自己的心声慢慢地讲出来。2.创设以听为中心的教室
形成互相倾听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一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发言的态度。
3.教师持有自己明确的课题的教学研究。
(在多数教师的潜意识里:课题应是学校的事,与自己无关。所以,更不说持有自己的课题)
四、学校组织的简化——为了能让教研活动成为核心 1.一次尝试:尝试废除改革校务委员会。2.更大的挑战
3.把校内教研活动作为学校运营的重点
五、召开公开研讨会
如何准备和举办这样的公开研讨会呢? 1.指令性研究实验学校制度的功过 2.公开课日常授课
举办公开研讨会的希望:尽量减少印刷物,只包括每天的工作计划和简单的授课方法的介绍;公开课日常的授课情况,上公开课时保持平时上课的风格才是最好的;无论是书面报告还是口头报告的形式来汇报研究成果,都最好例举出学生的具体名字;希望举办公开研讨会时适当地收些费用。3.与参观者的应对
参观的人是来看学生学习的,授课的好坏无关紧要。只要平时培养了学生如何学习,到时坦然地迎接公开研讨会的到来就行了。
(有多少看课、观课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来观看呢;评课之时,更多的是忽略学生的学而直接评教师的教。有些评课也只是根据自己的观察、自己的学情,而没有关注这间教室的这些学生。所以,老师上公开课的为难情绪越来越重,越来越多的老师更不愿意上公开课。)
努力改变:只要平时以真诚的态度面对每一个学生,认真地培育他们的学习方法,那么根本不需要害怕。就算当天的授课以失败而告终了,我们要传递的信息也传递出去了。
六、学校向社区开放——校外人士参与学习的挑战 1.教师和家长的合作
现今学校的不幸就在于家长和教师之间相互不信任。必须改变一单学生遇到挫折教师就把责任推卸给家长,而家长又把责任推卸给教师的状况。教师和家长间合作关系的建立,如果仅仅由教师单方面地向家长主动伸手,或家长单方面地协助教师,都是不能实现这一课题的。2.从参观教学到参与学习
克服父母以自己的孩子为中心,把对儿童的教育私事化的教育意识,就必须让家长有直接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经验。
家长参与的方式更是各种各样。有的作为小组学习的讲师来参加,也有的代替教师来授课,还有的坐在教室里和学生一起听课。
3.为形成学习共同体而努力
在“参与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家长们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教师和家长携起手来,学校就能重新成为“学习共同体”。
(这样的学习共同体值得我去尝试和借鉴:形成教师、学生、家长的学习共
同体)
第三章 设计课程
一、什么是课程?
那么,课程到底是什么呢?“创造课程”该干些什么、怎么干呢? 所谓课程,一言以蔽之就是“学习的经验”。“课程”是“学习的轨迹”,也是“学习的履历”。即是说,“创造课程”并不是制订“目标”或“计划”一览表,而是要实际创造学习的经验。
“创造课程”可通过三种活动来进行。一是学习经验的“设计”,而是创在学习经验的“教室实践”,三是对这种学习经验进行“反思和评价”
二、以“学的课程”为中心
学习是通过创造世界、人际交往和完善自我这三种对话性实践而完成的。学习的三位一体论。
三、“综合学习”为什么会混乱?
对教师而言,很重要的一点,首先是不要被人操纵,不要陷入教育媒体市场制造的议论漩涡中去。
“综合学习”绝不是一个困难的领域,关键在于一定要有一个普通市民所应有的、能与学生一起探究的主题,同时一定要有改革课堂学习的决心,二者缺一不可。
四、综合学习和学科学习
五、综合学习诞生的时候
综合学习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的目光细致地看到每个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细小变化,教师能否关注其发展,并予以爱护和帮助。
六、综合学习的乐趣
七、创造综合学习的教师
综合学习能否成功取决于教师自己能否与学生一起共同愉快地学习,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不管教材如何出色,不管资料准备的如何丰富,不管指导方案制订得如何完美,如果教师自己不能与学生一起愉快地学习的话,那么学生的学习也就得不到发展。作为学习设计师的教师,首先要求他们自己要勤奋学习。
八、公民教育和学习“学习”的方法
明确设置综合性学习课程的意义。一是具有进行公民教育的意义。公民教育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作为地球公民的的公民性、作为国民的公民性、作为地区居民的三个层次的公民性。
综合学习课程所包含的信息教育、环境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和福利教育等四个领域。
二是:在于学习“学习”方法。
九、没有正确答案的学习
综合学习是一种没有正确答案的学习。即使一个问题解决了,马上又会出现另一个更大的问题在等着去解决。
十、从现实出发进行学习
综合学习同样存在强化学生偏见和观念不同的危险,而且并不少见。作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首先需要克服自己的偏见和差别观念。
十一、虚假的“自主性、主体性”
十二、从“勉强”到“学习”的转换 1.媒介化的活动 2.实现“合作”
十三、在活动中的合作学习(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例子:分数
十四、组织合作的探究
十五、通过对话深化学习
与物(对象世界)对话,与他人(同伴)对话、与自己对话,并在此过程中进行的学习,就像上述的学习那样,是在以实验和观察为媒介的合作探究过程中进行的。
十六、校本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所需要的不是僵化的头脑,而是充满活力的躯体,是和同事们合作、亲手共建的快乐感!
十七、从综合学习到课程的创造
综合学习是进行三个对话——“与主题对话”、与“地区人们或教室里的同伴对话”、“与自己对话”的实践学习,既是与实现“与题材对话”“与同伴对话”
“与自己对话”这种学习的突破口。
十八、向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发展
所谓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是指在这样的学校里不仅学生们相互学习、成长,作为教育专家的教师也相互学习、提高,家长和市民也参加学习、共同发展。
第四章 学校改革的挑战——中小学的实践
一、培育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
为了让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在教室里产生出来,必须准备建立一种联系,即必须尊重每个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自立,尊重学生在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成长的轨迹,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去影响每个学生个体成长的轨迹,使学生健康地发展。
上课:他先通过观察和实验,让每个学生产生小小的疑问,然后通过小组商量来形成教室全体成员探究的问题,再通过参加者交流想法和提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出新的观察和实验,从而向多种多样的解释和更深的探究方向发展。其合作探究的过程是自然而然地进行的,开拓了符合理科教育目的的进行科学探究的捷径。
在校内的教研活动时,教师们都能具体地谈论教室里所发生的种种事情,而不像一般的教学研究会那样。
二、向学校的未来挑战
学生:欢迎到我的学校来!请来我们的教师啊!
与家长一起创造课程的做法:一种设定两课时的观摩学习时间,让家长到自己孩子所在的教室去观摩教学,然后再到其他自己想看的教室去参观,最后家长和教师一起交流教育的状况,另一种是请家长做嘉宾到教室来上课。
要实现“参与学习”有两个障碍。一是教师方面的障碍,因为如果教师自己没有自信心,得不到家长信任的话,开放教室这件事是实现不了的。二是家长方面的障碍,如果他们抱着以自己孩子为中心的思想的话,参与学校教育也是不可能的。
在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里,不仅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成长,而且为了
促使学生相互学习,教师也必须要相互学习和提高,教育行政人员、家长、市民等也都要相互学习和提高。
三、迈向相互探究、创造、表现的共同体
1.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设置课程和组织教学,并根据学习交流和共同性发展的情况而动态地展开。2.教师们打破了学科与教室的界限,创造了新的教学方式,并共同构建相互学习的合作关系;3.这一实践的创造和研究是以大学研究者密切合作为基础而开展的。
四、由对话创造出的学校文化
五、“学习共同体”的实验学校
走向“学习共同体”的改革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它不仅要把学校建成学生相互学习成长的地方,而且也要成为作为教育专家的教师们相互学习成长的地方,成为家长和市民参与学校教育、相互学习成长的地方。
两年的时间使学生、教师、家长都逐渐发生了变化。他们的变化尽管是很缓慢的,但越是缓慢,就显得越是扎实。变化最大、最珍贵的一点是学生和教师间关系变得十分融洽,几乎在所有的教室里,都切切实实地建立“相互倾听”的关系。
形成这样的教室:每一个人情绪安定、性格开放,向自己和同伴的潜力挑战,每个人的个性虽有不同,但从这种差异出发,大家更好滴开展着相互学习。
第二篇:静悄悄革命读后感
静悄悄革命读后感
我们知道教育是关乎国家兴衰的事业。很少有人会把教育当作是一场革命斗争。面对学生的心声:“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学校并不快乐”“老师一点也不可爱”,我们往往会强行学生从属我们的权威。作为教师,我们禁不住问自己:教育这一事业的人性魅力何在?怎样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怎样的教师是优秀的教师?怎样的教育实践是优秀的实践?怎样去“倾听”学生、“理解”学生?读完《静悄悄的革命》一书,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洗涤,自己教育实践中的一些疑惑,也找到了答案。特别是以下两点,更是极赞同佐藤学教授的观点。
一、教学中要关注到学生不确定的回答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每当提出问题后,如果学生回答的正是我们想要的答案时,总会不自觉地舒一口气,或会心的微笑一下,而当学生回答的不是我们想要的答案时,总是想方设法的引导学生回答出自己设想的答案上来。对于这种现象,佐藤学教授分析到“在这些学习行为中,其不确定的思考或表现与那些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明晰的思考或表现容易变成一种把思想和情感定型化的行为,而不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往往在创造性的思考和表现中更能发挥威力”。这就提醒我们,确定或不确定的答案,我们都要重视,尤其是不确定的,包含有创造思维的过程,应该更为重视,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把这些不确定的、模糊的思考和表现相互反响和激荡,课堂的内容就变得丰富多彩了。如果教师能够做到这些,学生思考的威力就会淋漓尽致地发挥,个性思维特点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在这些个性思维的相互作用下,就可能创造出“交响乐团式的教学”——不同的音响,奏出和谐的音乐。
二、教学中要学会倾听
佐藤学教授提到:“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行为’来实现的行为。”的确,老师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判断发言的对错、语言的精彩,而是要仔细倾听孩子发言中所传递出来的心情、想法的信息,要和孩子心心相印,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孩子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老师的讲解、指导,倾听同学的发言,而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接收到隐藏着的心声,从而激起情感的共鸣。在别人的话语里,有鲜花、有荆棘、有废渣、有珍珠、有林林总总的一切。细心倾听者能从中听到心灵的声音。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更需要的往往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的态度,要能做到与学生对话,要去体味对方话语中潜在的复杂想法。的确如此,倾听,像一面镜子,镜里就有真容。就如佐藤学教授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它带给我们一种冷静的思考,这是在教学改革轰轰烈烈的年代里的冷却剂,让我们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聆听学生与教师真实的声音!也许很多情况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很多改变也是艰难的,但既然有时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但起码可以从自己的课堂改变,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加入这场静悄悄的革命吧。
第三篇:教师阅读随笔-读《静悄悄革命》有感
教师阅读随笔-读《静悄悄革命》有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阅读随笔-读《静悄悄革命》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静悄悄的革命》是日本佐滕学先生的著作。初看这本书时,觉得里面的内容晦涩难懂,但在任务的驱动下,真的静下心来读时,便被书中的观点和案例渐渐地吸引。由于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他们教育改革与我们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教育改革极其相似。所以,书中的许多观点,我读起来感受很深。
例如:书中对繁体字“学”的字形解析。佐滕学先生认为,“学”的上半部中间的两个“X”表示交流的意思,上面的“X”表示与文化遗产的交往,下面的“X”表示学生之间的交往。两侧的形状像大人的手,表示大人想尽办法支持学生在交往中成长。这一解析不仅形象具体地描述了“学习”的含义,突显出“交往”在学习中的作用,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中国方块字的博大精深。
又如,第二章第61页提到:“只有教师间彼此敞开教室的大门,每个教师都作为教育专家而共同构建一种互相促进学习的“合作性同事“关系,学校的改变才有可能。”对于这个观点,我在前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已经真切地体会到了。
我想,结对子随堂听课就是一种“合作性同事”的关系。我所说的结对子并不单单指一对一的关系,也可以是一个小群体,它是指同事间两个人或几个人相对固定地,经常性地相互随堂听课。听课的老师在听课中向同事学习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同时,也对上课的老师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上课的老师在与听课老师的交流中反思自己的教学。并且,“上课”和“听课”这两角色经常相互轮换。三年来,正是这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随堂听课,经常地、持续地进行,才使我们的教学能力,课堂效率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像这样子,书中让令我赞赏的观点和案例还有很多很多。但是,也许是区域和背景不同的缘故吧,书中的'个别观点,我认为值得探讨。
例如:关于“手势”教学的观点:“让学生表现出虚假主体性的教室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利用‘手势’进行教学。”‘“手势’在操作上制约学生,被强迫使用‘手势’的学生割舍了思考、情感的多义性、复合性”
我认为“手势”教学并不这么一无是处。在数学教学中,“手势”教学能使一些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很好用也很实用,经常被老师采用。
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利用拳头的凹凸记住大小月的方法。这种方法对初学者有很大的帮助;大北师大教材中,还有一种利用手指的伸屈记住“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这种方法真的能帮助学生很快地记住“9”的乘法口诀,学生非常喜欢;我在教学“对称、平移、旋转”这一课时,虽然在黑板上画了很种图形想让学生明白这三者的关系,但是练习多次后学生仍不大理解。后来,我把两只手掌当作具进行演示,学生跟着比划,很快就明白了这三者之间区别了。
每一本书都不是尽善尽美的,但如果我们读书的时候,用欣赏的、选择的、批判的眼光读,并联系实际进行思考,都将会受益匪浅。
第四篇:罗一民引领南通“静悄悄革命”
罗一民引领南通“静悄悄革命”
来源:《决策》杂志 2010年12月01日06:56
一个人改变了一座城市,这座城市也成就了他最得意的“作品”。
“我将南通看作自己的作品了”,55岁的罗一民主政南通已经10年。10年里,南通从江苏末位跃居长三角“明星城市”,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在长三角16个核心城市中排名第一,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南通现象”。
“南通现象”不是一个单纯经济增长的故事,而是一个社会矛盾、生态矛盾相对平缓的故事。”在罗一民的作品里,他最得意的不是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而是科学发展观下的“跨越赶超,全面协调”。在短短数年间,南通不仅在江苏和全国创造了很多“第一”,而且连续获得了十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南通奇迹般发展的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相比其他地方发展总伴随着阵痛而言,“南通现象”里少了很多争议,也没有吸人眼球的事件。在南通人看来,10年里,罗一民引领南通进行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功夫在诗外”
南通南靠长江,东临黄海,过去有江无桥、有海无港,与上海隔江相望,却被长江阻隔,往来很不方便。在上海及上海周边发展最快的时期,南通失去了一次发展的机会,与苏南的差距越拉越大。
“过去南通叫“难通”,地理上的阻隔,人的思想容易保守封闭。”曾经的江苏“四小虎”之一一度衰落了。本世纪初,南通主要经济指标均列江苏13个地市的末位,在长三角也逐渐被边缘化。
“处在世纪之交的南通渴望腾飞,但曾经的发展之短、民心之散、矛盾之深又在深深地裹缠着南通的脚步。”南通曾经因为脏乱差,被前来视察的中央领导斥为“垃圾堆上的城市”。而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的濠南路,由于临街建筑破旧混乱更饱受人们的诟病。2000年,时任代市长的罗一民决心改造濠南路。
然而,这条仅700余米的路却让罗一民碰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改造之初,拆迁就推行得相当艰难。在改造中碰到一点困难,相关职能部门的官员就双手一摊:没法干。把他这个代市长直接顶到了矛盾的最前沿,一点回旋余地也没有。
罗一民不得不经常亲自到现场协调解决难题。从调研、考察、到开现场会、督办,罗一民前前后后跑了不下20次,改造才得以艰难推进。“当时我就感到,南通要真正想搞好,首先是发展环境要搞好;发展环境要搞好,首先是政务环境要好;政务环境要好,首先就是政风要好,也就是干部的作风要好,而作风好的关键是机制要好。”
2001年初,正式转任市长的罗一民把第一把“火”就烧向了机关作风。“政不通,是大病;政不通,则万事休。南通,南通,要发展,首先要做到政通。”
对于这把“火”,许多人表示不理解,“新市长是不是不务正业?按理说,新市长上任后,应该首先抓经济工作啊。”在市长办公会议上,更是争议声一片,“这又不是工厂计件,机关工作是没办法量化考核的。”
“机关的事不能评。不评还好,大家相安无事。一评等于把本来平静的一池水搅浑了,将来不好收拾,是要捅马蜂窝的。”有副市长婉转地提醒罗一民。
“我们不能就经济抓经济,也不能就作风抓作风,而要通过抓作风来优化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在罗一民的强力主导下,建立了一套以目标责任制管理为主的考评机制。所有部门和县区都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一级考核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考评结果与经济奖惩、评先评优、干部使用等直接挂钩。
2003年,罗一民升任书记后,又发动了一场“机关效率革命”。在《南通日报》用整整14个版面,登载了全市93个部门制订的1087项“最佳办事”指标,接受全体市民的监督。其中每个具体指标,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最高效率的。
这些高效指标的公布,在南通产生了“爆炸式”的反响。“这几年我们各行各业都在争先进,在全国、全省争回了很多“第一”,或许,这与我们不是就经济抓经济有关。我是为发展经济创造条件的,我干我该干的事。”
在这种“争先创优”的鲜明导向下,南通不仅得到了很多“第一”,也一跃成为效率最高的城市,先后被评为“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城市”、“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城市”、“最具创新环境城市”。
“南通十年,我最看重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最难能可贵,也是今后南通继续发展永不衰竭的动力和源泉”。在罗一民看来,南通跨越发展“功夫在诗外”,其中,机关作风建设堪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撑竿跳”
针对南通落后的现状,罗一民主政后,提出“猛攻投入、强攻改革、扩大开放、优化环境”的四大方针。在他的设想里,要通过城市改造,优化城市环境;通过强攻改革,完成企业改制和事业单位改革;通过猛攻投入,拉动经济发展大提速。然而这些想法的实现,都需要巨额的资金,但钱从哪里来?
2001年,南通固定资产投资只有200多亿元,工业投入仅占全社会投入的31%。罗一民引入了“撑竿跳”的新理念:“撑杆跳是一个竞技性体育运动项目,它利用外部条件,使平常不可能跳得那么高的人,实现了超常跨越。“撑竿跳”,就是我们也可以借助外力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方法。”
“南通要启动外资和民资这两个发动机,一是向国际资本要生产力,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由于政府的行政效率得到大大提升,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来资本。南通实际利用外资每年以20-30亿美元的高水平增长,跻身江苏前列。
1999年底,罗一民刚到南通任副市长时主抓民营经济,他提出要让民营经济从“三分天下有其一”发展到“半壁江山”,最终成为“主流经济”。在苏南靠外向型经济崛起的背景下,罗一民的说法多少显得有些“另类”。2003年,他又提出把南通打造成“江苏的温州”,争创“江苏民营经济第一大市”。
“当时很多人认为不太可能,有人觉得没必要提这个口号。但实际上我们是审时度势,权衡了利弊得失,觉得南通有必要,也有这个可能实现。”通过强攻改革,政府职能归位,关系理顺了,民间资本的投入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大大出乎了罗一民预料。
如今,当年提出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南通的民营经济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在江苏都是“数一数二”,民营经济已经占据南通经济70%-80%的份额。
金融危机后,外向型经济受到很大冲击,南通民营经济的优势却凸显出来。特别是船舶产业,在世界产能相对过剩的时候,南通却“风景这边独好”。由于民营经济机制灵活、进退自如,结果南通居然能拿到国内订单总量的一半以上。
“前几年,我们还在为一些项目的资金发愁呢,突然就解决了,上去了。这几年差不多有“心想事成”的感觉。”从2002年到2005年,南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2178.8亿元,相当于前53年的总和。得益于投入的强力拉动,南通经济迅猛发展。
南通拥有166公里的江岸线及203公里的海岸线,集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于一身,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在罗一民看来,南通未来“撑竿跳”的最重要支点就是沿江沿海,“早在2003年江苏提出沿江开发战略时,我们就从南通实际出发,提出江海联动开发的战略。”
“把江海的文章做足了,什么都好办,融入苏南好办了,接轨上海好办了,走向世界也有资本了。”在罗一民看来,南通要抢抓新一轮沿海大开发的机遇,强势推进港口建设,打破南通“有海无港”的瓶颈制约。
罗一民希望通过5年努力,把南通港建成江苏江海交汇的第一大港,“沿江沿海的两翼齐飞,将带动南通的全面腾飞。”
“做学问”
从政之前,罗一民曾在南京大学“浸泡”了11年,在学校里养成的“做学问”的习惯,对他以后的从政影响很大。“学校工作一般来说,主要是做学问;那么到地方上工作,能不能也把它当作一门学问来做?”
在罗一民看来,做领导工作,和做学问的道理一样,一是真正把它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探索、创造,这比任何高谈阔论都有意义;二是领导工作要出成果,同样来不得半点偷懒、玩滑、讨巧,糊弄人是糊不过去的,必须是实打实的,经得起社会和历史的检验。
“我一定要让南通的老百姓说我好,而且是真心说我好”,到南通后,罗一民总想把领导工作当作学问来做,一味探究死理,一味追求实效,却往往有悖于官场潜规则。
在当选市长的人代会上,罗一民曾担心,“大家不信任我,认为我这样的高干子弟,镀镀金,就走了”。于是放下原先的讲稿,跟代表们说:“大家已经完成了法律形式上的选举,但是内心深处的选举还远未完成。我的最大愿望就是,将来我卸去市长职务的时候,在座的各位,能够庆幸地说:当初我们没有投错票,选错人。我相信,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南通一定会傲然崛起在苏中大地,巍然屹立在扬子江畔、黄河之滨!”
“我在南通做了七年的“一把手”了,如果从我当市长算起,快十年了。我个人,我们的领导班子,虽然做事高调,做人却很低调。很多人跟我说,南通的改革,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我说,这也是我所期待的,我所追求的。”十年之后,罗一民回过头看,觉得很欣慰,他觉得他是一个一诺千金的人,“我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南通老百姓也给了我最丰厚的回报,那就是,将他们内心最珍贵的一票投给了我。”
在10年里,很多与罗一民同等资历的人都得到升迁,只有他仍然在南通,有人称之为“罗一民现象”。
“关心我的人可能觉得我老是呆在南通,很倒霉,我自己却觉得自己幸运,因为我的前任市委书记们渴望的南通崛起,跨海大桥啊,大港、大学、大城市啊,那些他们想做没有做成的事,那些他们想做却没有来得及做的事,那些老百姓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我都做成了。因此,又有很多人说我是福将,南通人有福气。”罗一民说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罗一民觉得自己对升迁已经日渐看淡了。
“这几年,社会上有些议论,似乎我非常失败,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就我个人的认识来说,升迁,不过是我们这些仕途中人的一种常规想法,跟人生价值的实现,没什么必然关系。”罗一民深信,老百姓真正喜欢的是做事有方,升官却不一定有术的人。
在罗一民看来,那些以升官论英雄的人,未必理解他的感受,“他们甚至会奇怪,我为什么没有破罐子破摔,为什么没有跑到组织那里讨说法,为什么没有走极端搞以权谋私。他们不明白,我将南通看作自己的作品了,我不能留下败笔,我在这里默默地苦干,既是成南通之美,也是成我之美。”
作者:本刊 吴明华
第五篇:《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
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
尊敬的各位同仁,下午好!实在不好意思,要耽误大家的时间,这是根据学校学期工作安排,作为校本培训在这里与大家作读书分享。开学初,根据教育局统一部署,全区教师共读一本书《静悄悄的革命》,到如今细细算来已经有100天,我想有很多老师读的比我透,比我精,比我好,但是于主任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我,这是领导的对我的信任啊,我便在这里献丑,不对的地方望大家原谅!这本书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为什么值得每一位教师阅读?为什么连续几年荣登教育类畅销书排行榜榜首?秘密就在本书中文版的书名《静悄悄的革命》。
革命,就是革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之命,革命,就是教育课程改革,正因为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高度困难、高度复杂、高度智慧的实践活动,所以称之为革命!而在这场革命中,21世纪初期(2000年),日本本已经发达的教育体系,仍然坚持教育课程改革,佐藤学参与其中,认为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战后50年的教育改革是成功的。。。)
中国呢,从建国到现在总共实行了八次课程改革,从行政命令到红头文件,从各种评比到挂牌挂名,形式多多,轰轰烈烈,都是从上到下进行革命,而日本的教育与课程改革恰恰相反,是从下而上,他们把课程改革的一切原点和核心放在了一个位置!这个位置在什么地方呢?课堂。这本书的副标题揭示了这个答案!课堂改变,学校就会
改变,学校改变,教育就会改变!
课堂,是一切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核心!怎样进行课堂的改革,首先从每一位老师进入课堂时所怀揣的教育理念开始。(看两个视频)
这个视频虽然看了很多遍,但是每看一遍就感动一次。第一个视频老师怀揣怎样的教育理念呢:
激发学生学习持续的好奇心,培养善于质疑的态度。第二个视频家长怀着怎样的教育理念呢: 给予孩子学习的勇气和信心。坚毅,grit true grit这一教育理念,从2014年起一直到现在,席卷整个美国及北美、南美国家的教育界。过去,人们将基础教育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智力的开发和知识掌握上,而现在,所有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正在转向,他们认为,基础教育不在于给孩子灌输多少知识,而是在于是否帮助孩子获得以grit为首的七项重要品质,即:坚毅、激情、自制力、乐观、感恩、好奇心、社交能力。在培养这些品质之外,基础教育普及最为基本的知识结构。(举例:时间与知识-氧气燃烧、自己切西瓜三分之一等)
以上实例,说明一个问题,教育改革应该是从最本质的问题出发,那就是要求每一位教师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怀揣着教育理念和教育信念走进课堂、亲近课堂,以此改变课堂。
佐藤学认为,实现课程与教育改革,要让每一位教师怀揣着一种符合时代的教育理念进课堂,让老师的教育理念在每一节课堂上熠熠生辉,而不是上一节“所谓的精彩课堂”。
(分析现状-磨了几十遍的精彩课堂)
这让我想起我们学校的“同课异构”,“同课异构”不是比赛,是每一位教师将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情怀、教育故事、教育理解在课堂演绎,在课堂上,我们能体会到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风格,也能体会到老师对学科的理解、对学生的理解、对教育的信念,我们来看!(照片)
教育理念,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地实践与 我觉得学校工作中,再也没有比上课难的了。
我在学校里,许多职务都担任过,最有体会是,学校里最难的是上课。上一节好课是不稀奇的,每堂课都上得学生学有兴趣、学有快乐,学有所得、学有追求、学有方向,那就难了,因为课堂,不仅是科学而且是艺术,上课不是雕虫小技,而是用生命在歌唱。如何将课堂谱写成快乐的乐章?《静悄悄的革命》的作者佐藤学,结合学校教育四要素即教师、学生、教材、学习环境,创建“学习共同体”,进行创造学习性课程的教育实践活动,改变课堂,促进学校文化,师生共同提高,得到确实的成果,读来时而感动,时而震惊。
二十一世纪以来,日本的学校正在试图摆脱支配其一百年以上的划一性和效率化,以“综合学习”为舞台开展“静悄悄的革命”,日本的教师也正在这场课堂变革试验中混乱摸索着新的教与学的方式,这一切与中国教育现实状况何其相似!中国也正在摆脱过去传统教育的统一性和分数化,摸索着实践“素质教育”十几年。我们面对共同的难题,就是学校的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艰苦、繁难的,然而“改革课程、改变学校的条件绝不是遥不可及的,使其实现的条件乃存在于所有的教室中,存在所有课堂中,存在所有的学校中。”学校推动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是校长,只有校长才能行使行政权,将学校工作的中心扭转为课程结构性改革,将现代教育制度下的“课程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学生服务中心”等部门去行政化,转变其职能即为课程改革“服务与对话”的职责,而教师是创造学习性课程和授课实践的核心。21世纪的教师应具有创造学习性课程的才能。一个要求学校具有独立性、教师具有个性的时代已经到来,而具体地表现这种独立性和个性的,就是课程。
什么是课程?
很多校长会拿出“学校简介”来说明“我校的教育目标”,几乎所有的教师也都会拿出统一的“教材”来进行解释课程。但是,遗憾的是,“我校的教育目标”、” “教材”等虽然是课程的一部分,却并不等于课程本身,因为课程既不是“教育目标”的展示图,也不是“教学大纲”的一览表。
在课堂中,“创造性课程”之所以没有进展,其最大的原因在于:课程的概念被误解了!那么,课程到底是什么呢?“创造课程”该干些什么、怎么干呢?
佐藤学给出自己的观点:所谓课程,一言以敝之就是“学习的经验”。在“课程”这一词的英语释义中也明“履历书”的意思。所以,“课程”是“学习的轨迹”,也是“学习的履历”。即是说,“创造课程 ”并不是制订 “目标” 或 “计划”一览表,而是要实际创造学习的经验。课程并不是在办公室里或教研室里创造出来的,而是在教室里针对学生个性学习需要一天天地慢慢创造出来的。“创造课程”可通过三种活动来进行。一是学习经验的“设计”,二是创造学习经验的“教室实践”。三是对这种学习经验进行“反思和评价”。
毋庸置疑,这三种活动的中心是“课堂实践”。因为课程是在教室中创造出来的。“创造课程” 就是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具体说来,就是把与对象物的接触与对话、与学生的接触与对话、和自我的接触与对话作为单元的单位而加以组织,以“主题·探求·表现”为单元的学习过程,并不是过去传统学校教育课程中的“目标·达成·评价”的狭隘方式。
创造以学习中心的课程,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挑战,因为它要求把课程的单元放在“主题.探究.表现”的模式中加以设计,而在教室中则要实现”活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这就需要向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发展。
《静悄悄的革命》倡导把学校变成学习共同体的改革深入进行。所谓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是指在这样的学校里不仅学生们相互学习、成长,作为教育专业人才的教师也是相互学习,提高,家长和市民也参加学习、共同发展。这里介绍一个有代表性的学习共同体学校---神奈县茅崎市浜之乡小学(大濑敏昭校长),发展面向21世纪学校的发展方针。
卓有成效地设计学习、创造课程的工作,是教师们共同合作的事业。在浜之乡小学里,各班级都在合力推进创造活动的、合作的、反
思的学习实践。与此同时,通过相互交流与共享教育实践,构筑起一种教师作为教育专家的、自律的、共同成长的“合作性同事 ”关系,并以此作为改革的中心支柱。学习的创造和课程的创造都是以“合作性同事”关系的构建为中轴而推进的。推进“合作性同事 ”关系构建的最好方法是老师之间相互公开教学、相互批评,对教学案例进行研究。该校为了把教学案例的研究作为教师的中心工作之一,进行了大胆的组织和机构改革。
浜之乡小学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学校,但该校除了每月两次教工议和每周一次的年级会议以外,再没有其他任何会议了。这是因为大濑校长的妙策是“一人一职”,结构体系把各部门和委员会的会议全部取消了。通过这样的机构改革,教师们从烦琐的会议和杂务中解放出来,能将接进80%的工作时间投入授课、备课、教材研究及校内教研活动中去。教学案例研究通过每月进行的校内教研活动、每周进行的年级研讨会,以及课题研究会或学科组研讨会等,而得以积累起来。该校是成立才两年的学校,但两年来共进行了百次以上的教学案例研究。这两年的研讨中心是,在教室里建立相互倾听的关系、把教师和家长合作授课的“参与学习”方式固定下来等。学校还计划从明年开始,在学科和综合学习两个方面,都同时让“学为中心”的课程创造活动开展起来。
创造课程需要教师们协同进行工作。在浜之乡小学,把教室里的学习创造和作为校内研讨而进行的教学案例研究,都视为创造课程的具体过程。在该校,课程是“学习的履历”,是通过每天课堂实践与
研讨而到末开花结果的东西。困此,浜之乡小学所创造的课程是学生学习经验的轨迹,同时也是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学生(人)与学生(人)之间的交往的轨迹,是以“合作性同事”关系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教师学习的轨迹。这种学习、教学和研究一体化的创造性做法架起了通向未来学校的桥梁。
学生需要的是“能从容平和、安心创造学习的学校”,不需要的是只靠旧时那点专业知识和视野炒一辈子冷饭的老师,不需要一切都明确规定、吵吵闹闹的学校。我们要面对教学工作的困难,以课程改革为中心,打开教室的大门,倾听教学,改变课堂,这也是现代学校的一种文化。